<div class="excellent_articles_box"> <ul> <li class="excellent_articles_title"></li> </ul> </div> <p>李白的主要作品</p><p> 李白,字太白,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李白这位诗人的主要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loading="lazy" src="https://p.9136.com/00/l/c0eeb0d71_2.jpg" alt="李白的主要作品"/></p><h2> 李白的主要作品1</h2><p> 李白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流传至今的有九百多首,主要有《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静夜思》等,有《李太白集》。他的'诗歌创作涉及的中国古典诗歌的题材非常广泛,而且在不少题材上都有名作出现。</p><p><strong> 作品欣赏</strong></p><p><strong> 将进酒(李白)</strong></p><p>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p><p>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p><p><strong> 蜀道难 (李白)</strong></p><p> 噫吁唏。 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 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 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 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 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 愁空山。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 □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 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 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 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侧身西望长咨嗟。</p><p><strong> 侠客行(李白)</strong></p><p>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 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 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 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 煊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 白首太玄经。</p><p><strong> 春思(李白)</strong></p><p> 燕草如碧丝, 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p><p><strong> 秋歌(李白)</strong></p><p> 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p><p><strong> 经典诗句</strong></p><p>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p><p>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p><p> 3、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秋下荆门》</p><p>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huan)复来。《乐府·将进酒》</p><p>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乐府·将进酒》</p><p> 6、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乐府·将(qiang)进酒》</p><p> 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p><p> 8、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欲报东山客,开关扫白云。《忆东山》</p><p> 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p><p> 10、水作青龙盘石堤,桃花夹岸鲁门西。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东鲁门泛舟二首》</p><p> 1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p><p> 12、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梦游天姥吟留别》</p><p> 13、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p><p> 1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p><p> 1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p><p> 16、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菩萨蛮》</p><p> 1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另作“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p><p>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p><p> 19、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p><p> 20、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吴歌》</p><p> 2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p><p> 2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p><p> 23、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越中览古》</p><p> 24、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把酒问月》</p><p> 2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p><p> 2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p><p> 27、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长干行》</p><p> 28、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梦游天姥吟留别》</p><p> 29、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p><p> 30、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p><h2> 李白的主要作品2</h2><p><strong> 关山月</strong></p><p> 李白</p><p> 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p><p> 长风几万里, 吹度玉门关。</p><p> 汉下白登道, 胡窥青海湾。</p><p> 由来征战地, 不见有人还。</p><p> 戍客望边色, 思归多苦颜。</p><p> 高楼当此夜, 叹息未应闲。</p><p><strong> 李白作品《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的赏析</strong></p><p>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p><p>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p><p>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p><p>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p><p>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p><p> 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p><p> 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p><p> 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p><p> 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p><p> 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p><p>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p><p>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p><p>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p><p>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p><p><strong> 【作品赏析】</strong></p><p> 这首诗作于诗人流放夜郎遇赦回来的次年,从汉口来到江西。诗中既写了庐山的秀丽雄奇,更主要表现了诗人狂放不羁的性格。那时诗人已经历尽磨难,始终不愿向折磨他的现实低头,求仙学道的心情更加迫切了。</p><p> 李白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后,于公元760年(肃宗上元元年)从江夏(今湖北武昌)往浔阳(今江西九江)游庐山时作了这首诗。卢虚舟,字幼真,范阳(今北京大兴县)人,肃宗时任殿中侍御史,相传“操持有清廉之誉”(见清王琦注引李华《三贤论》),曾与李白同游庐山。</p><p>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起句即用典,开宗明义表达胸襟:我本来就象楚狂接舆,高唱凤歌嘲笑孔丘。孔子曾去楚国,游说楚王。接舆在他车旁唱道:“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嘲笑孔子迷于做官。李白以楚狂自比,表示了对政治前途的失望,暗示出要象楚狂那样游诸名山去过隐居生活。“凤歌”一典,用语精警,内容深刻,饱含身世之感。接着诗人写他离开武昌到庐山:“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诗人以充满神话传说的色彩表述他的行程:拿着仙人所用的嵌有绿玉的手杖,于晨曦中离开黄鹤楼。为什么到庐山来呢?是因为“好入名山游。”后两句诗,既可说是李白一生游踪的形象写照,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寻仙访道的隐逸之心。</p><p> 以上是第一段,可谓序曲。然后转入第二段,诗人以浓墨重彩,正面描绘庐山和长江的雄奇风光。先写山景鸟瞰:“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古人认为天上星宿指配地上州域,庐山一带正是南斗的.分野。屏风九叠,指庐山五老峰东北的九叠云屏。三句意谓:庐山秀丽挺拔,高耸入云;树木青翠,山花烂熳,九叠云屏像锦绣云霞般展开;湖光山影,相互映照,烘托得分外明媚绮丽。以上是粗绘,写出庐山的雄奇瑰丽;下面,则是细描:“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金阙、三石梁、香炉、瀑布,都是庐山绝景。这四句是从仰视的角度来描写:金阙岩前矗立着两座高峰,三石梁瀑布有如银河倒挂,飞泻而下,和香炉峰瀑布遥遥相对,那里峻崖环绕,峰峦重叠,上凌苍天。接着,笔姿忽又宕起,总摄全景:“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旭日初升,满天红霞与苍翠山色相辉映;山势峻高,连鸟也飞不到;站在峰顶东望吴天,真是寥廓无际。诗人用笔错综变化,迂回别致,层层写来,把山的瑰玮和秀丽,写得淋漓尽致,引人入胜。 然后,诗人登高远眺,以如椽大笔,彩绘长江雄伟气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九道,古谓长江流至浔阳分为九条支流。雪山,形容白波汹涌,堆叠如山。这几句意谓:登临庐山高峰,放眼纵观,只见长江浩浩荡荡,直泻东海,一去不返;万里黄云飘浮,天色瞬息变幻;茫茫九派,白波汹涌奔流,浪高如雪山。诗人豪情满怀,笔墨酣畅,将长江景色写得境界高远,气象万千。何等雄伟,何等壮美!大自然之美激发了大诗人的无限诗情:“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外苍苔没。”石镜,传说在庐山东面有一圆石悬岩,明净能照人形。谢公,南朝宋谢灵运,尝入彭蠡湖口,登庐山,有“攀崖照石镜”诗句(《谢康乐集·入彭蠡湖口》)。李白经过永王璘事件的挫折后,重登庐山,不禁感慨万千。这四句意思是:爱作庐山歌谣,诗兴因庐山而激发。从容自得地照照石镜,心情为之清爽,谢灵运走过的地方,如今已为青苔所覆盖。人生无常,盛事难再。李白不禁油然产生寻仙访道思想,希望超脱现实,以求解决内心的矛盾。</p><p>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还丹,道家所谓服后能“白日升天”的仙丹。琴心三叠,指道家修炼的功夫很深,达到心和神悦的境界。这两句表明诗人想象着自己有一天能早服仙丹,修炼升仙,以摆脱世俗之情,到那虚幻的神仙世界:“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玉京,道教谓元始天尊居处。诗人仿佛远远望见神仙在彩云里,手拿着着莲花飞向玉京。诗人多么向往这样自由自在的世界:“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淮南子·道应训》载,卢敖游北海,遇见一怪仙,想同他做朋友而同游,怪仙笑道:“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吾不可以久驻。”“遂入云中。”汗漫,意谓不可知,这里比喻神。九垓,九天。太清,最高的天空。李白在这诗里反用其意,以怪仙自比,卢敖借指卢虚舟,邀卢共作神仙之游。两句意谓:我李白已预先和不可知之神在九天之外约会,并愿接待卢敖共游仙境。诗人浮想联翩,仿佛随仙人飘飘然凌空而去。全诗戛然而止,余韵悠然。</p><p> 此诗思想内容比较复杂,既有对儒家孔子的嘲弄,也有对道家的崇信;一面希望摆脱世情,追求神仙生活,一面又留恋现实,热爱人间风物。诗的感情豪迈开朗,磅礴着一种震撼山岳的气概。想象丰富,境界开阔,给人以雄奇的美感享受。诗的韵律随诗情变化而显得跌宕多姿。开头一段抒怀述志,用尤侯韵,自由舒展,音调平稳徐缓。第二段描写庐山风景,转唐阳韵,音韵较前提高,昂扬而圆润。写长江壮景则又换删山韵,音响慷慨高亢。随后,调子陡然降低,变为入声月没韵,表达归隐求仙的闲情逸致,声音柔弱急促,和前面的高昂调子恰好构成鲜明的对比,极富抑扬顿挫之妙。最后一段表现美丽的神仙世界,转换庚清韵,音调又升高,悠长而舒畅,余音袅袅,令人神往。前人对这首诗的艺术性评价颇高:“太白天仙之词,语多率然而成者,故乐府歌词咸善。……今观其……《庐山谣》等作,长篇短韵,驱驾气势,殆与南山秋气并高可也。”(见《唐诗品汇》七言古诗叙目第三卷《正宗》)</p><p>【李白的主要作品】</p><p></p><p></p><p></p><p></p><p></p><p></p><p></p><p></p><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