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鱼游到了纸上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教材简说
《鱼游到了纸上》是人教版教材第八册第七组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记叙了作者去杭州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聋哑青年。这位聋哑青年观鱼的时候认真专注,全神贯注,他画出的鱼儿栩栩如生,就像在纸上游动一样。作者赞美了青年勤奋、刻苦,持之以恒,做事专心致志的优秀品质。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鼓励运用到习作中。
4.学习聋哑青年忘我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做事勤奋、刻苦、专注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从而受到启发。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初知文题之妙
师:
大家预习过今天要学习的新课文了吧?(板书课题)谁来读读课题,让大家通过你读的语气,听出你的理解,并且说说这样读的理由。
生1:
(读课题)因为这是整件事的结果,课题是在讲述这件事的结果,所以我读得比较平静、平缓。
生2:
(读课题)我认为应该惊喜地读,毕竟这是作者的重大发现。
生3:
第一次读,可以用惊奇的语气来读。这句话本身就给人惊讶感。
生4:
还可以用赞美的语气来读,表示作者对青年的称赞。(生读课题)
师:
真好。不同的理解,就有不同的朗读。回想一下,当你刚刚看到题目时,你一定感到惊讶,做了不少猜测。文章以“鱼游到了纸上”作为题目,究竟写的是什么呢?还记得当初的猜想么?
生1:
我还以为是童话故事。
生2:
我以为是写魔术表演。
生3:
我以为是写作者看到的一个奇怪的景象。
师:
是啊,不管是谁,一看到这样的题目就会产生阅读的兴趣,这就是好题,能起到吸引大家阅读的作用。
二、切文脉,把握全文大意
师:
再看看题目中的这句话,来自课文的第几自然段,它要传递的是什么样的信息呢?
生:
在课文第6和第13自然段,说的是青年画鱼很传神,鱼好像游在他的纸面上。
师:
这是青年画鱼的成就,也是作者经历这件事所看到的.完美结局。(板书:结局)作者在玉泉边看鱼,看青年画鱼,他能看到如此的结果其中必定有原因,有过程。就“鱼游到纸上”这个让人赏心悦目感受至深的结果,大家追根溯源,找找哪些句子说的是“原因”(板书:原因),哪些句子描写的是“经过”(板书:经过)请默读全文,分别做上记号。
学生默读,批注。
生1:
我认为第4自然段中写他“呆呆地站在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从来不说一句话”这是“原因”,正是因为他这样认真执着地看鱼才能画得这样传神。
师:
板书:认真观察(此板书位于“原因”之下)
生2:
我找到第7自然段,整段话写的是青年画鱼的经过。
生3:
第8、9、10自然段都是说青年认真作画,不被旁人打扰。
师:
板书:沉迷作画(此板书位于“经过”之下)那么,剩余的自然段介绍的是什么呢?
生:
还有的段落介绍玉泉,玉泉的鱼,观鱼的大众。
师:
第11、12、13、14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呢?
生:
作者和青年对话,得知他的身份以及画鱼传神的原因。
师:
好的,相信经过这一轮读书大家都能将全文的脉络弄清楚,应该能大致说说文章写的是一件什么事吧?
生:
作者到玉泉观鱼,认识一个聋哑青年,发现他总是在专心地画鱼。他画得很传神,让鱼游到了纸上。他自己说:鱼先游到心里,之后再游到纸上。
三、品语句,体悟文章内涵
(1)直奔核心,品读“经过”
师:
我们重点看看青年是怎样让鱼游到纸上的吧。请关注重点写青年画鱼的第7自然段。再读一读,围绕着青年作画的过程,说说你最欣赏的地方。
生1:
我欣赏他画鱼时的专心,从“静静地画”可以体会到。
生2:
我最欣赏青年作画的技艺很高。例如:工笔细描,挥笔速写。说明他画得很棒。
师:
是的。中国写意画既需要挥笔速写,瞬间抓住对象的动态,也需要工笔细描,捕捉对象细节的精彩,青年二者兼得,真了不起。(幻灯:水墨金鱼动态图)
生3:
我欣赏他的作画态度,从“一丝不苟”这个词可以看出。
师:
能结合同伴的发言,总结一下青年作画成功的秘诀么?
生:
正是因为他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地画,再加上平时刻苦练习,作画技巧高,才能画出栩栩如生的金鱼。
师:
我们一起读读这段话,把青年的可贵品质记在心里。
生:
齐读第7自然段。
(2)开枝散叶,品读“原因”
师:
再往前看“原因”部分,重点品味描写青年观鱼的语句,看看能否找到他成功的其他因素。
生1:
我关注第4自然段,他看鱼很认真,认真就是他成功的法宝。
生2:
我关注第8、9自然段,观点和同学一样,这两段都描写青年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地观察,这就是他成功的秘密。
生3:
我注意到作者和他对话的部分(11~14自然段),得知他的身份。我觉得他能这样的专心,和他的聋哑有关系。我知道世界上有很多大师级艺术家都有生理缺陷。
师:
是啊。例如凡高是精神病患者,贝多芬是聋子,他们的残疾不但没有成为缺陷,反而促使他们走向艺术巅峰。生活并非不公平,关键看你怎么对待。
生4:
我也注意这个部分,我发现青年是长期坚持观察、作画的。课文第12自然段说到“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边,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没有长期坚持,也不能画出这样传神的画。
师:
大家说得很有道理,请自由读读你所品味的部分,再次加深感受。
生:
自由读课文相关部分。
(3)前后贯通,品味其中关联
师:
现在请大家把原因、经过、结果三个部分联系起来想一想,青年能让“鱼游到纸上”,他成功的奥秘是什么?
生:
正是因为青年认真观察,全神贯注不受干扰地作画,长期坚持,才能画出这样传神的鱼。
师:
你能用青年自己的话来解释么?
生:
鱼先游到我的心里,再游到我的纸上。
师:
好的,大家知晓青年成功的秘密,我想对你们一定很有启发。说说你此时的感受吧。
生1:
平时做事也要认真。
生2:
全神贯注才能把事情做好。
生3:
做事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
师:
板书:全神贯注(此板书位于“结果”之下)相信你们已经能体会到,每一个成功都是来之不易的,也都不是上天凭空赐予的,都需要付出你的努力。请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次自由地读读全文。
生:
自由读全文。
四、析写法,解读文章密码
(1)结合学习经历,说出“已知”
师:
这篇文章的作者在写作上有许多独特之处,值得我们学习模仿。你能结合自己的学习谈一两处吗?
生1:
作者写得很生动,就像工笔细描一样,对青年画鱼的过程写得很细致。
生2:
作者写这篇文章也是为了让我们懂得全神贯注的重要性,写文章是有目的的。
生3:
题目很吸引人。
生4:
作者的描写很有条理,说了整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师:
很好,你们学有所成。
(2)借助教师点拨,了解“未知”
点拨一:巧设悬念
师:
既然是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写,为什么在第6和第13自然段两次出现“结果”呢?第6段出现,是不是太早了,有什么特殊作用么?
生1:
通过观众惊奇地喊出来,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
生2:
其实也吸引作者,为作者写出下**好铺垫。文中第7自然段紧接着说“我挤过去一看。”这样的安排就和上文连接很自然。
师:
看来,也许把时间顺序稍稍更改一下,把先发生的事放在后面,后发生的事移到前面,文章立刻就精彩多了。
点拨二:暗铺伏笔
师:
都说好文章应该是惜墨如金的。我觉得开篇马上切入正题,直接对青年进行描写就可以了,为什么课文第1、2自然段花了那么多笔墨描写玉泉的鱼,观鱼的人。另外,第5自然段似乎也显得多余。
生1:
如果没有玉泉的鱼,也就不会吸引青年观鱼,我认为这是环境描写,顺理成章。
生2:
玉泉观鱼人多,正可以和后文中描写青年认真观鱼的状态进行对比。人越多,越显得青年认真。
生3:
这就好像毛主席说的那样“闹市好读书”,我觉得作者有意在开始把环境写得很嘈杂,就是为了突出表现青年的文静,专心。这就是一种伏笔。
师:
很好。当直接描写有困难,或者认为这些描写还不够时,可以围着它的四周打主意。作者的这些巧妙设计,良苦用心终于有人响应了,我代表作者感谢大家。作者善写,你们善读。
点拨三:稳中求变
师:
关于青年外貌身份的描写与介绍,文中出现两处。请大家找出来。
生:
第一处在第3自然段,介绍外貌;第二处在第11自然段,介绍他是聋哑人的特殊身份。
师:
如果按常理,你觉得应该怎样安排这两处,能分得这么开么?能在文章接近结尾的部分才写出身份么?
生:
不可以。按部就班地写,这两处应该合并,在开篇就将人物外貌和身份介绍清楚。
师:
顺着这样的思路,对比一下,想一想,作者这么写有什么特殊的用意呢?
生1:
更好看,吸引人阅读。如果开头就写了他是聋哑人,别人可能就不会那么惊讶了。
生2:
通过后来作者的观察写出,更自然。在接近结尾才解开疑团更自然,更顺畅。
生3:
这样更有真实感,作者写出自己的观察所得,把自己也融入文章中,不会生硬。
师:
看来,即便是按照一定顺序写,也可以稳中求变,寻求结构上的合理变化,让文章更具有可读性。
五、仿章法,尝试借鉴写作
师:
课后,请大家在完成单元训练中的习作《我敬佩的人》时,在文章的构思布局上,可以模仿这篇文章。希望你写出的习作也能拥有众多的读者,大家都爱看!祝愿你们也能让“鱼儿”“游”到你们的作文纸上哦!
结束。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346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