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游白水书付过原文,翻译,赏析

游白水书付过原文,翻译,赏析游白水书付过原文 绍圣元年 1 十月十二日 与幼子过 2 游白水 3 佛迹院 浴于汤池 4 热甚 其源殆 5 可熟 26 物 循 6 山而东 少北 7 有悬水 8 百仞 27 山八九折 9 折处辄 10 为潭 深者缒石 24 五丈 不得其所止 雪溅雷怒 11 可喜可畏 水崖有巨人迹数十 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 13 观山烧火 甚 14 俛仰 度 15 数谷 至江山月出

  游白水书付过原文

绍圣元年[1]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2]游白水[3]佛迹院,浴于汤池[4],热甚,其源殆[5]可熟[26]物。

循[6]山而东,少北[7],有悬水[8]百仞[27],山八九折[9],折处辄[10]为潭,深者缒石[24]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11],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13],观山烧火,甚[14]俛仰,度[15]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16]中流,掬[17]弄珠璧[18]。

到家二鼓[19],复与过饮酒,食[28]余甘[20]煮菜。顾[21]影颓然[25],不复甚寐[22]。书[23]以付过。东坡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我和最小的儿子苏过游览白水山的佛迹院。我们在温泉里洗澡,水热得很,其源头大概可以煮熟东西吧。沿着山腰向东走,稍微再向北转,有条瀑布高述七八百尺。山中有八九个曲折的地方,每个曲折的地方都被瀑布奔流冲积成为水潭,深的潭用绳子吊着石头垂下去五丈深还不到底。瀑布冲入潭里溅起的水花象雪飞,其声音却象雷响,既使人喜欢又使人害怕。山崖上有几十个大人的脚印,这就是所谓佛迹了。

傍晚回家,倒转身来走,观看野火烧山,火势很大。我们一下子就越过了几个山谷,到了江边,山间的明月已经升起,我们在江中一面划船,一面玩弄着溅起的水花和月影。

回到家,已经二更了,我又和苏过喝起酒来,吃着那余甘煮成的菜。看着自己的身影颇感颓废,再也不能熟睡,便写了这篇文章来给苏过。东坡老人。

【注释】

[1]绍圣元年:即1094年。绍圣,北宋哲宗的年号。

[2]幼子过:苏轼的第三子苏过。

[3]白水:山名,在今广东博罗县东北[4]汤池:即汤泉。

[5]殆:(daì)大概,差不多。

[6]循:沿着。

[7]少北:稍向北。

[8]悬水:瀑布。

[9]折:这里是弯转的意思。

[10]辄(zhé)为:就是。辄,就。

[11]雪溅雷怒:形容瀑布坠入深潭,溅起雪白的水花,发出轰鸣的声音。

[12]水崖:水边的山崖。

[13]倒(dào)行:顺来路回去。

[14]甚:厉害。

[15]度:越过,过[16]击汰(tài):击水。汰,水波。

[17]掬(jū):用双手捧取。

[18]珠壁:珠:指珍珠,壁:指圆形的玉。此指倒映在水中的月亮。

[19]二鼓:二更(大约晚上十点多);古代击鼓报时。

[20]余甘:橄榄的别称。

[21]顾:回头看。

[22]寐:睡觉。

[23]书:写下。

[24]缒石:用绳系着石头向下。缒,用绳子拴住人或东西从上往下送。

[25]颓然:衰老的样子。

[26]熟:使动用法。使···成熟。

[27]百仞:这是夸张的说法;仞:古时以八尺或七尺为一仞。

[28]食:吃。

赏析:

苏轼尝自评其文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又说:“常行于所当行,而止于所不得不止。”仿佛他写文章只是信手拈来,所谓“随物赋形”,自成格局体段。其实这话只说了一半。苏轼《志林》卷一曾记录欧阳修答孙莘老怎样才能写好文章的.一段话云:“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就作文而论,“勤读书”,是吸收知识营养和学习写作技巧,“多为之”,则是要求在实践中下苦功。苏轼才高思捷,自不消说;但他同时也是一位多读多写勤学苦练的人,这一面却往往被人忽略。试看这篇小小游记,大约是没有起草就写成的。可是从文章结构上讲,仿佛几经斟酌锤炼而成。可见有了渊博学问和写作基本功,才谈得上“行”、“止”自如。而控驭文字的能力并非全靠天才禀赋也。

写游记有两种。一种是正经严肃的写法,如姚鼐《登泰山记》;另一种则是信手拈来的记游小品,如本篇是。两者风格、面貌虽异,却有两个共同点。其一,它们皆出于史书笔法,如《登泰山记》乃正史《地理志》的写法,间有景语,亦似《水经注》;而此篇一开头便点明年月日,是史书纪年体例,然后写“人”(古诗百科)(作者及幼子过)和“地”(白水佛迹院),也是作史通例。其二,不论写作态度如何,所记游踪必须有顺序,有层次,或按时间,或依路线,总之必须有条不紊。此文仅百四十字,当然属于小品,但时间由日及夜,游踪脉络井然,结构谨严,笔墨精练,而从事实上我们是知道它并非作者精心结撰而是随手写成的。这就值得我们注意了。

试看,作者把途中所见景物都放在回家的路上来写,而去时只写了一句“游白水佛迹院”,这就是文章必须有详略烦省的诀窍。只有这样写,文章才显得有分量、够经济。再如,白水岩本身之游所占篇幅仅二分之一强,途中景物和归来感受亦占了约二分之一,这才使文章活泼有情趣,而非刻板的一事一物的静态写生。

但作者在详略取舍上有没有原则或标准呢?答曰:有,只选择重点来写,只拣有特色的事物写,而不平均使用力量,把一路见闻记成流水账。其实这说来容易而写得恰到好处则很难。我们不妨略加分析。白水岩的名胜特点有三:即温泉(汤池)、瀑布(悬水)和佛迹。作者写汤池,只突出了个“热”字,用夸大的想象说了句“其源殆可熟物”,让读者感受到它真是够热也就行了。至于佛迹,实无特色可言,故仅以“所谓佛迹也”一笔带过。而写瀑布则最详。先写其所在方位:“循山而东,少北”;继写见到“悬水千仞”;然后写瀑布落点:“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已是奇观;而究竟下距涧底有多深,虽似实而虚地写了句“磓石五丈”,终于还是“不得其所止”。这样,瀑布的起、落、折、险,全已写到,但还缺少声和色,于是用“雪溅雷怒”形容之,“雪溅”状其色,“雷怒”绘其声,且这声与色还都是动态而非静止的。

最终写到人的感受:“可喜可畏”。寥寥三四十字,瀑布之奇伟瑰丽已尽收笔底。浓缩凝炼至此,真是以诗为文,文胜于诗了。

归途之景有二:

一是乘肩舆“倒行”,回顾半山在暮色苍茫中的“山烧”,衬着晚霞夕照,十分壮丽;

二是江清夜静,身在舟中,“击汰中流”,星月交辉,把唐人于良史的诗句“掬水月在手”改为“掬弄珠璧”,便觉设想新奇而光彩照人,真是点铁成金。这归途景色显然是昼间所无,必须写入文中。

如果作者一开头便把去时路线一一说明,则归途所见即使不重复也会减色不少。这就叫笔墨经济,重点突出。

最后写到家情景。由于入夜始归,进餐较晚,即使一般菜蔬也觉分外香甜。加上这一天游得尽兴,虽劳倦而尚不思睡,于是乘兴写成文字,付与苏过。从结尾处可体会出作者的兴致不浅。然而这却是作者远谪惠州的开始,明知有更严酷的考验等待自己,而从这篇小文便已看出作者的旷达和乐观,绝无半点矫情和虚伪。“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其心胸盖自初到惠州时便已豁然开朗了。

【游白水书付过原文,翻译,赏析】

1.

2.

3.

4.

5.

6.

7.

8.

9.

编程小号
上一篇 2024-11-27 22:57
下一篇 2024-11-27 22:52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347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