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的诗句【多篇】
[导读]腊八粥的诗句【多篇】为铁芯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腊八粥的诗句 篇一
文人“粥诗”
粥,是中国旧时文人墨客笔下涉及的内容之一,因而有关咏粥的诗文佳句颇多。大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就有“折琼以为羞兮,精琼糜以为粘”之诗句。
唐代诗人李商隐对兰香粥大加赞颂,诗云:“兰香饧白杏花天,省对流莺坐绮筵。”寥寥数语,粥的色、香、味跃然纸上,令人垂涎欲滴。
南宋诗人陆游留下了传世佳作《食粥》诗云:“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眼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形象地说明食粥能健康长寿的道理。南宋另一位诗人范成大喜欢在粥中放姜、桂等调料,还专门写诗赞道:“镂姜屑桂流蔗糖,滑甘无比胜黄粱”,认为这种粥胜过肥厚丰腴之食。
明代李诩《戒庵老人漫笔》以及清人阮蔡生的《茶余客话》中均载有《煮粥诗》:“煮饭何如煮粥强,好同儿女细商量。一升可作三升用,两日堪为六日粮。有客只需添水火,无钱不必作羹汤。莫嫌淡泊少滋味,淡泊之中滋味长。”看来作为一家之主的这位诗人,民主作风甚好,竞连“煮饭煮粥”也要“同儿女细商量”,且出语诙谐,真不愧为“浅语有味”。
清代皇宫中重视吃“腊八粥”。道光皇帝有诗咏道:“一阳初复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应节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共尝佳果达妙门,妙门色相传莲炬。”真可谓深得食粥个中之味。
文人“粥缘”
旧时的中国,凡贫困家庭,大都离不开粥,因为,粥总是和粮食匮乏联系着的。一位伟人还说过“忙时吃干,闲时吃稀,干稀搭配”和“两稀一干,可以节粮”的“稀”,其实就是“粥”的另一种说法。
中国文人与粥有其不解之缘,他们吃粥并吃出了不同于一般的感情,是由于他们的切身体验而来。后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提到了裴子野。说这位文人“有疏亲故属,饥寒不能自济者,皆收养之。家素清贫,时逢水旱,二石米为薄粥,仅得偏焉,躬自同之,常无厌色。”这是很令人感叹的一起喝粥场面。宋代大学士苏东坡在朝廷中被排挤出来,放浪江湖,一次留宿金山寺,与寺里的和尚们,等待着天亮以后的一顿粥。唯其如此不羁的心情,跌落到生活底层,饱尝艰辛之后,才写出了“半夜不眠听粥鼓”的诗句。也只有清寒的文人与大多数人处于同一生活水平线上,才能体会别人饥饿的痛苦。才能多多少少地反映出民间的疾苦,而且了无遮拦的为大多数人说话了。
由此看来,经常食粥的文人,大都处于生活的贫困线上,多属清寒之辈,当无大错。《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就是一位喝粥的作家。而且由于喝粥的缘故,使他更加了解人世的沧桑,时事的艰窘,仕途的险恶,命运的坎坷。若是他一直过着“钟鸣鼎食”,“锦衣纨绔”的生活,未必会写出《红楼梦》来。所以,《红楼梦》中的粥品已见到的就有两大类七种之多。一类是单味主料粥,如碧粳粥、红稻米粥、江米粥;一类是主料米加配料,如腊八粥、枣儿熬的粳米粥、鸭子肉粥、燕窝粥。曹雪芹的文友敦诚、敦敏兄弟,在诗中说到他贫居北京西山时的窘迫景况:“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使我们知道他也是文人“食粥族”中的一员。
文人“粥趣”
腊八粥的诗句 篇二
过腊八节作文500字1
今天是腊八节,被寒假快乐冲昏头脑的我早把这个小节日忘记了。
“吃饭了!”爸爸便急忙喊道。的确有些饿,想到马上就能吃到妈妈烧的香喷喷的红烧肉和拿手的糖醋鱼,我赶紧去洗了手。
“什么?今天喝粥?”我望着每人面前的一碗粥,不满地嚷道。抬眼看看平时一样讨厌喝粥的爸爸,想找到同盟,一齐“反抗”,没想到爸爸正津津有味地大口大口地吃着。再看看妈妈、爷爷,他们也都吃得乐呵呵的。这是怎么啦?爷爷看我在发愣,便放下碗,饶有意味地吟诵道:“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婷婷,粥是宝啊,不可浪费!”我还没回过神儿,妈妈义开口了:“早(枣)下力(栗)气,来年丰收。婷婷,这粥有营养,吃吧!吃了腊八枣,背起书包往家跑。婷婷,快放假了吧?别呆了,快吃呀!”
“哦……”似乎这粥还有什么深意!我刚捧起碗,爸爸一阵狼吞虎咽,一碗粥已吃完了。他放下碗,大声喊道:“过了腊八,不怕啦!”看着奇怪的大人们,我也学着他们的样子,“大吃大喝”了起来。真是奇怪,一阵猛喝之后,原本冰凉的手变得暖和起来了。
边吃边听他们聊着,我才慢慢明白过来:原来今天是十二月初八,传说佛祖释迦牟尼成佛前进山修行,十二月初八这天因饥饿劳累栽倒路旁,被一牧羊女发现,用大米粥救活,后来大彻大悟,得道成佛。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掺在白米中的五谷杂粮总计不下20种,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故又称“福寿粥”。
原来,这看似普通的一碗粥有这么深刻的意义,于是我赶快请妈妈传授做“福寿粥”的方法。妈妈告诉我,先准备好要用的材料:必不可少的是粥米,豆、枣三样,其他可根据自家人口味配比,如核桃、粟子,玉米、葡萄干等。玉米要提前泡3—4小时,其他材料可混合洗净,再将所有的材料一起放入锅内,加足量水,烧开小火熬成粥即可。喜欢甜的就放些冰糖一起熬,用紫砂煲,三小时就能喝上粥了……
在我们这里,腊八粥熬好后,先要敬神祭祖,再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思。
腊八节喝腊八粥真有趣。这象征着多福多寿的腊八粥,大家可别忘了十二月初八喝一大碗啊!
过腊八节作文500字2
农历十二月初八,民俗谓之腊八,是春节前的第一个节令,此后“年味”日渐浓郁起来。在民间,一直流传着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的习俗。
关于腊八粥的来历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出家修行,云游四海。有一天,他因饥饿和劳累昏倒在野外,被一放牧女童发现,女童急忙跑回家寻找食物。可她家境贫寒,缺衣少食。自己家种的杂粮都快吃光了,只剩下很少的几粒米。姑娘向来慷慨大方,乐于助人,她将每个粮袋子底下所剩无几的粮食搜罗在一起,加上一些自家种的果仁,用清泉水煮了一大碗粥,端到佛祖面前,一口一口地喂他。
释迦牟尼吃了香喷喷的粥后,很快苏醒过来,并跑到附近的河中洗了澡,坐在菩提树下静思,终于在腊月初八这天悟道成佛。后来佛教信徒就在每年腊月初八煮粥供佛。所以,腊八粥又称佛粥。每到这一天,寺庙里的僧众将募化来的斋粮煮成稀饭,来供奉神佛,将佛粥供过之后,再分给穷人食用。后来,腊八粥流传开来,成为民间的一种习俗。南宋诗人陆游留下了这样的诗句:“今朝佛粥更相赠,更觉江村节物新。”腊八粥作为民间的吉祥食品相互赠送,寓意一年之末的大丰收以及来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每年的腊月初八,母亲都会给全家人熬一锅香甜可口的腊八粥。那时的生活很清苦,没有太多的东西用于做粥的配料,可是母亲却总会想尽办法给我们做上热腾腾的腊八粥。母亲把事先煮熟的红豆、绿豆、花生和淘净的大米、小米、黏米、芝麻一起倒入大锅中,盖上锅盖,在灶里架好火。待开锅后,母亲隔一段时间用饭勺搅几下,防止粘锅,随着锅里咕嘟咕嘟冒起的泡泡,腊八粥的香味顿时溢满了整个土屋。
手捧着盛满香喷喷腊八粥的大碗,心里感觉幸福极了。急不可耐地吃上一口,甜甜的粘粘的滑滑的感觉让我爱不释手。香甜可口的腊八粥,暖和温馨,给全家人平添了一种过年前的节日气氛。那时我只是觉得腊八粥好吃,而没有想得太多,直到之后离开了家,才越发感受到这其中承载着母亲太多的辛劳,太多对子女的美好祝愿。
过腊八节作文500字3
农历十二月初八,民俗谓之腊八,就是春节前的第一个节令,此后"年味"日渐浓郁起来。在民间,一直流传着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的习俗。
关于腊八粥的来历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出家修行,云游四海。有一天,他因饥饿和劳累昏倒在野外,被一放牧女童发现,女童急忙跑回家寻找食物。可她家境贫寒,缺衣少食。自己家种的杂粮都快吃光了,只剩下很少的几粒米。姑娘向来慷慨大方,乐于助人,她将每个粮袋子底下所剩无几的粮食搜罗在一起,加上一些自家种的果仁,用清泉水煮了一大碗粥,端到佛祖面前,一口一口地喂他。释迦牟尼吃了香喷喷的粥后,很快苏醒过来,并跑到附近的河中洗了澡,坐在菩提树下静思,终于在腊月初八这天悟道成佛。后来佛教信徒就在每年腊月初八煮粥供佛。所以,腊八粥又称佛粥。每到这一天,寺庙里的僧众将募化来的斋粮煮成稀饭,来供奉神佛,将佛粥供过之后,再分给穷人食用。后来,腊八粥流传开来,成为民间的一种习俗。南宋诗人陆游留下了这样的诗句:"今朝佛粥更相赠,更觉江村节物新。"腊八粥作为民间的吉祥食品相互赠送,寓意一年之末的大丰收以及来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每年的腊月初八,母亲都会给全家人熬一锅香甜可口的腊八粥。那时的生活很清苦,没有太多的东西用于做粥的配料,可是母亲却总会想尽办法给我们做上热腾腾的腊八粥。母亲把事先煮熟的红豆、绿豆、花生和淘净的大米、小米、黏米、芝麻一起倒入大锅中,盖上锅盖,在灶里架好火。待开锅后,母亲隔一段时间用饭勺搅几下,防止粘锅,随着锅里咕嘟咕嘟冒起的<tiexin66.com>泡泡,腊八粥的香味顿时溢满了整个土屋。
手捧着盛满香喷喷腊八粥的大碗,心里感觉幸福极了。急不可耐地吃上一口,甜甜的粘粘的滑滑的感觉让我爱不释手。香甜可口的腊八粥,暖和温馨,给全家人平添了一种过年前的节日气氛。那时我只是觉得腊八粥好吃,而没有想得太多,直到之后离开了家,才越发感受到这其中承载着母亲太多的辛劳,太多对子女的美好祝愿。
过腊八节作文500字4
今日,于学校的孤寂无奈早已融于零度的空气中了,久久不愿散去。今日,忆及少时,无言心中,只愿天寄我思,月明我心,星随我共过。
又一年的。腊八,迎来的却是第一次的寂寥。北风呼啸中,孤寂空气中,零度的心情,零度的体验,腊八的温情,只能在脑海中翻腾迭起……
围着一对红通通的炭火,端起一碗热腾腾的八宝饭,说说常日的琐事,谈谈天下的奇闻轶事。岂非元亮的桃源生活相能较之?米粥中混着蜜枣、浆豆、绿豆……再加上亮晶的白糖,每一勺的甘甜全融于舌尖,香气经久不散,似有“绕梁三日”之味,沁透心脾,让人回味无穷。
今日,望着碗中的“珍宝”,早已无心品尝,闲适的心情一扫而光。舀起一勺,缓缓放入口中,无味。想想于家的无拘无束,狼吞虎咽的情景年年出现,脸上沾了米粒也是快乐的。
今日,于学校的孤寂无奈早已融于零度的空气中了,久久不愿散去。
今日,忆及少时,无言心中,只愿天寄我思,月明我心,星随我共过腊八。
过腊八节作文500字5
当地流传有这样一句民谣:“腊八枣树吃米饭,枣儿结得干连蛋,关于腊八节的作文:腊八600字。”“干连蛋”,是家乡的土语,意即枣树硕果累累,果稠个大。
在我的家乡,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即腊八节,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就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煮成的甜味或咸味粥。而我们家乡的人却喜欢吃咸味腊八粥,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豇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要加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
腊月初八早上,天刚蒙蒙亮,人们就赶快起床熬粥。粥熬好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不是自己吃饭,而是先将熬好的粥喂给枣树,将枣树树身上砍一些小口子,再虔诚地把粥抹在树痕上,这就算是枣树把饭吃掉了,初中优秀作文600字《关于腊八节的作文:腊八600字》。人们这样做的原因,据老人们讲,原来我们这个地区的枣树原都不结果,人们都不愿意种枣树。枣神见人们都不尊敬她,便变成一个老太婆来到人间。她在离村不远的地方画了一片果园,满园枣树,红枣满枝。人们摘下一尝,又酸又甜,好吃极了,就纷纷跑到管理枣树的老太婆那里讨教。老太婆告诉大家,只要每年腊月初八给枣树喂顿米饭,枣树就会结果。人们按照她说的方法去做,果然棵棵树上都结出了红枣。这不过是一个传说而已,其实这里面包含着许多科学道理:在枣树上砍些口子,可以调节枣树的营养增长,阻止养分向地下输送,好集中力量供应地上部分,从而保证了果实的营养需求。至于把粥抹在树痕上,其实不过是一种保护伤口愈合的土办法罢了。
直到现在,家乡的有些地方还保留有腊月初八让枣树吃米饭的风俗。当地流传有这样一句民谣:“腊八枣树吃米饭,枣儿结得干连蛋。”“干连蛋”,是家乡的土语,意即枣树硕果累累,果稠个大。
过腊八节作文500字6
草草地吃过早饭,匆匆地上市场买菜。有人告诉我说,今天是腊八节。我一个人都过糊涂了,听后,才有了点离年傍近的感觉。
回到家里,楼室空空。一股怀旧的情思便萦绕心头。记得小的时侯,一进腊月,便期盼新年的到来。我们几个孩子几乎一有时间就翻看日历,将春节那天的红页折叠,一遍遍倒记时数。一天,两天,三天,恨不得春节即刻来临。我们的母亲见我们渴盼的样子,便笑着说起了童谣:"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小年过大年。"听着母亲那慈爱的吟诵,便感觉春节真的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
腊月初七晚上,家里开始热闹起来。父亲将黄米、糯米、红枣、和红豆用温水泡上,接着就用砂锅在火炉上煮板栗。父亲说,做腊八粥得要用五种材料,预示着来年五谷丰登。我们哥几个围在父亲身边,象几只没扎翅的小鸟,等鸟妈妈喂食。栗子煮好,父亲用干裂的手剥开褐色的硬壳,将又甜又面的果肉,一颗颗轮流送进我们的嘴里,可他一颗也舍不得尝。这时,母亲盘腿坐在炕头,在明亮的罩子灯下,为她的这几个儿女赶制新年的衣裳。橘红色的罩子灯光柱直映用白纸糊的顶棚,顶棚便出现一轮圆圆的小月亮。小月亮下面就是我们幸福快乐的一家。腊八节的早晨鸡还不叫,爸爸就起床了,他顶着星星抱进柴草。轻轻的开门、关门声,他咕哒,咕哒的拉风匣声,现在好象还响在我的耳畔。我们也都醒来,卷缩在温暖的被窝里听着风匣发出的有节拍的响声,象在聆听马头琴上优美昂扬的《步步高》曲。粥做好了,父亲呼唤着我们起床,笑着说:“快吃!快吃!谁家烟囱先冒烟,谁家谷子先黄尖。咱们家早吃。”于是我的眼前又浮现了一片金黄。
腊八粥的诗句 篇三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不能脱离现实,在生活体验中提高知识运用能力,情感认知水平。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作文普遍感到困难,主要是由于农村高中学生课业负担重,生活范围狭窄。作文教学应充分挖掘学生的日常生活资源,另外,农村作文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农村广阔的天地是写作源源不断的鲜活素材。务必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写出真情实感,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从而提高农村学生作文的能力。
【关键词】
农村 高中 生活作文 策略
叶圣陶先生认为写作不是为了考试或者别的某些需要,而是“为了生活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写出来” 学生创作难以打动读者的重要原因就是素材虚假,没有把自己内心想说的表达出来,读来味同嚼蜡。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农村语文教学,不断思索农村孩子作文如何出新出彩,其实学生生活和广阔的农村天地是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关键在于教师如何点燃写作激情,成就创作喜悦。
一、注重积累摘记,激发写作热情
(一)积累农谚俗语,丰富写作语言
语言表达是衡量作文水平的重要因素,但学生往往词汇贫乏,为了故作高深而采用网络词汇,脱离生活实际,文白夹杂,语句不通。教师可引导学生使用农村的谚语,农耕的术语,有助于使写作语言鲜活生动起来。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蝉声不仅预示炎热天气到来,还是晴天的标志;“小暑不种薯,立伏不种豆”,这是告诉农人根据节气的科学规律来耕种;“燕子低飞要落雨”,这是农人的经验中根据动物的行为判断天气。
“乖乖隆的咚,韭菜炒大葱” 是扬州特有的俗语,表示对某件事情的惊叹,至于韭菜是否真的跟大葱炒倒没人过问。“火到猪头烂,功到自然成”非常形象地说明做很多事情都要有火候,要下功夫。
(二)摘记田园诗句,增添写作志趣
摘记能帮助学生积累个性化的丰富素材,农村孩子生活在广袤的农村天地之中,置身于四季分明的美景中,感受到美却无从表达。古典文学中有大量的描绘乡村风光的诗篇,自《诗经》以来,哪个朝代都不乏田园诗词,同时还涌现出了像孟浩然、王维等田园诗人。“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可见诗书传家是继世绵长。
学生可以摘抄描绘田园花园,农村生活的诗篇。读陶渊明的“少本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体会到超脱凡尘,皈依自然的情怀。品辛弃疾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感受田间地头的蝉鸣蛙叫,丰收喜悦。悟杜甫“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感受杜甫在颠沛流离后暂时安居的浓郁生活气息。
二、体验村野农风,创意作素材
(一)捕捉良田美池,描绘屋舍阡陌
广袤的农村天地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这是城里孩子无法涉及的素材。然而你,农村学生可以看到菜花金黄,闻到桂花飘香,听到禅鸣蛙叫,创作却很少涉及农村生活,乡土风韵,由于他们对农村生活熟视无睹。需要教师给予恰当的引导,指导学生如何抓住乡村事物的特征。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昼夜不歇。” 丁沟中学坐落于民风淳朴的江苏里下河地区,流经丁沟古镇的是一条名叫三阳河的古老的河流,是隋朝文帝在位时开凿的,穿过了一千三百多年的时光隧道,至今流淌不息。择水而居,因水而生,这是一条流经秦少游故里的河流,是丁沟镇的魅力所在,是丁中文化的基因库。
饮一方水,思一方情,丁中学子常利用闲暇时间徜徉三阳河泮,捕捉美丽画卷:白天看河岸芦苇,观渔船人家;晚上看广场舞蹈,赏河中月影。三阳河最美的是油菜花,河堤两岸万顷良田不约而同的种上了成片的油菜,花开时节争芳斗艳,连堤岸的孤坟看去都不那么阴森了,这一切是因为有了“三阳美池”,“万顷良田”,还有环绕学校的阡陌屋舍,这里是人间仙境。这些都是学生观察、写作的极好题材资源。
(二)体验农村生活,了解风土人情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回到大自然,到蓝天下学,众多新鲜的事物和现象必然会纷纷进人学生的大脑,许多真实的事物呈现在学生面前。 因此要走进农村、体验生活、写实生活。农村如画的大自然:鸡鸣犬吠,花果飘香,桑蚕吐丝,袅袅炊烟……都是一道道美丽的风景。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回到家乡这片热土,从平凡细微中发现家乡的美。
于是,我让学生用一首诗来叙述假日回到老家农村的生活,学生放假回家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不能再做宅男宅女,低头族,对身边的鸟语花香漠视无睹,用心去体验回乡之路。
比如,有一位学生写了一首《乡村七月杂兴》――“绿遍乡村果满地,知了声里把家还。流火七月路人少,夕阳西下到屋前。月季粉粉茄子青,番茄累累花生密。日长篱落祖母迎,早有饭菜上桌头。”
又如,还有一位学生写了一首《雨过村落》――“草长絮飞三月天,菜花飘尽麦穗添。绿遍耕地闲人多,雀鸠声里雨如烟。”
还可以做调查研究,村里的每一座桥、古屋、古树等人文景观的渊源,农村仍然保持着很多城市己经遗忘的传统风俗、习惯。如大年三十晚要“祀祖”、分“压岁包”,“清明节”上坟,“腊八节 ” 吃“腊八粥”等等,教育学生尊重历史,敬重祖辈,还积累了写作素材。
【结 语】
生活作文是以“真实的生活世界”为对象,因而作文及作文教学应该始终着眼于将学生写作的生活化,植根于学生的生活阅历,提炼学生的生活体验。
生活是作文的源头,作文是生活的再现。回归生活本身,才能让作文出现“柳暗花明”的新气象。“生活作文”使作文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农村又是广阔天地,为农村孩子作文提供了不竭的源泉,让农村孩子的作文飘出稻花香……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 陈琪。高中生活作文教学策略研究【D】. 重庆师范大学,2012
【3】 陈丽萍。激趣:儿童作文教学的第一步【J】.教育文汇,2002
腊八粥的诗句 篇四
晋时河东闻喜人裴秀,由魏仕晋,岁终腊日,提笔挥毫写就《大腊》一首:“……掺袂成幕,连衽成帷。有肉如丘,有酒如泉。有肴如林,有货如山。率土同欢,和气来臻……”描述了古代腊八祭祀百神,向百神报告“年丰物阜”的好年景,感谢百神保佑万事成功的场景。
北齐的魏收《腊节》诗曰:“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写出了寒凝大地、数九隆冬时节,人们在桌上摆上肉酒以祭祀百神,感谢百神的福佑,抒发久已宿居于心中的敬神之情。
唐朝的杜甫《腊日》诗曰:“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从诗句中可以看出,往年的腊日天气还很冷,温暖离人还很遥远。而当年腊日气候温和,冰冻全消。诗人高兴之余准备辞朝还家,纵酒狂欢度良宵,但此时此刻,又因感念皇帝对他的恩泽,不能随便走开。
宋朝的陆游《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诗曰:“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诗中写道,虽是隆冬腊月,但已露出风和日丽的春意。柴门里草烟漠漠,野河边有许多牛经过的痕迹。腊日里人们互赠、食用着佛粥(即腊八粥),更感觉到清新的气息。
清代《清嘉录》引用了李福《腊八粥》中的诗句:“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用以供伊蒲,藉之作功德。僧民多好事,踵事增华饰。”这首诗详尽地描述了腊八粥的起源和制作方法,同时还反映了旧时荒政歉收、百姓饥饿和佛寺施粥的情景,思想内容极为深刻。
清代,朝廷有腊八赐粥的风俗。清道光皇帝曾作《腊八粥》:“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童稚饱腹庆州平,还向街头击腊鼓。”可以想见,施散腊八粥和皇家食用腊八粥必然是万头攒动,人涌如潮。
清朝的夏仁虎《腊八》诗曰:“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圣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诗中描写道,腊八一到,民间家家户户都要煮腊八粥吃,而朝廷乃当世**,他也要到雍和宫煮粥奉佛并赐大臣、诸王、宫妃等。
腊八粥的诗句 篇五
A.《论语》B.《庄子》C.《孟子》D.《大学》2 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
A.文章书画稿费B.替人研磨墨汁C.为人作序D.清洗毛笔3.“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
A.《周易》《论语》《孟子》《大学》B.《老子》《庄子》《孟子》《墨子》C.《老子》《庄子》《孟子》《孙子》D.《论语》《孟子》《大学》《中庸》4.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
A.晚春B.盛夏C.初秋。寒冬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
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6.“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
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C.双手交叉D.左手在上7.“豆蔻”是指女子()岁,“弱冠”是指男子()岁。
A.十三岁、二十岁B.十三岁、十六岁C.十五岁、十二岁D.十六岁、十三岁8.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
A.忠耿正直B.刚愎自用C.奸诈阴险D.卑鄙无耻9.中国传统习俗中,农历腊月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
A.元宵B.饴糖C,腊八粥D.饺子10.“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
A.三个月B.三年C.三个季度D.三十年11.近日,李先生收到陈先生的一份请帖,上写为了庆祝“弄璋之喜’。陈先生的喜事是()。
A.新婚大喜B.乔迁新居C.妻子生了个男孩D.考试通过12.孟子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里“规矩”的意思是()。
A.法律条文B.美德善行C.圆规曲尺D.道德准则13.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
A.隶书B.小篆C. 楷书D.行书14.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
)。
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C.10米D.30米15.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
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B.妇女善干织造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16.一般认为,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A.春天B.夏天C.秋天D.冬天17.唐代诗人中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
A.李白B.李贺C.白居易D.杜甫18.不属于“文房四宝”的是()。
A.宣纸B.湖笔C.徽墨D.河砚19.“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最早是汉代人杨震说的,他当时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
A.拒绝收礼B.劝人投案C.替入投案D.向人发誓20“来龙去脉”的成语产生于()。
A.历史研究B.风水勘探C.政治事件21.“生目净未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
A.男角B.女角C.儿童D.男女均可22“文武二圣”指的是()。
A孔子。曹操B老子、关羽C.孔子、刘备D.孔子、关羽23“小李杜”指()。
A.李白、杜甫B.李白、杜牧C.李商隐、杜牧D.李商隐、杜甫24.司马迁的《史记》共有多少篇()。
A.130B.120C.140 D.16025.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
A.戊B.戍C.戌D.术26.我国古代历法中的24节气中,“立夏”这一节气大约是现行公历的什么日子()。
A.4月、5-6号B.5月、5-6号C.5月、7-8号D.4月、7-8号27.中国画、书法中的“飞白”是中国传统伊苏中哪方面的典型表现()。
A.虚短实长B.虚实相生C.心物对应D.虚实相抑28.古代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A.注重线的作用B.注重光的作用C.注重色的作用D.重视材料的运用29.名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出自哪里()。
A.《诗经》B.《元曲》C.《乐府綢》D.《唐诗三百首》30.成语“笑容可掬”中“掬”字的意思是()。
A.谦虚B.捧起C.生动D.弯腰3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那句话最相似()。
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C.公生明,偏生暗D.氓之蚩蚩,抱布贸丝32.中国民间的“冬九九”是从哪一天开始的(
)。
A.立冬B.冬至C.大寒D.小寒33.“变脸”是哪一个剧中绝活()。
A.京剧B.豫剧C川剧D.粤剧34.龙门石窟位于那个城市()。
A.河南洛阳B.河南开封C.甘肃天水D.陕西咸阳35.古汉语中,有关“阴”、“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山南为阳,水北为阳B.山南为阴,水北为阳C.山南为阳,水北为阴D.山南为阴,水北为阴36.“黄梅戏”是哪个省的地方戏()。
A.河南B.安徽C.四川 D.河北37.按我国传统风俗,在农历哪一天喝“腊八粥”()。
A.二月初八B.十二月初八C.正月初八D.三月初八38.在 古代,人们尊称对方的老婆为()。
A.令爱B.令正C.令尊D.令弟39.古时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哥哥姐姐时称为“家兄”、“家姐”,那么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应当用下面哪种称谓()。
A.家弟、家妹B.舍弟、舍妹C.息弟、息妹D.堂弟、弟妹40.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区()。
A.庐山B.华山C.泰山D.峨眉山41.毛笔中“狼毫”的原料取自()。
A.狼B.狈C.黄鼠狼D.山羊42.我国音乐的发展有悠久历史,古代音乐中的“五音”指的是()。
A.仁、义、礼、智、信B.宫、商、角、徵、羽C.天、地、君、亲、师D.麻、黍、稷、麦、菽43.被称为“荷月”的月份是()。
A.三月B.六月C.八月D.九月44.“蜀犬吠日”的意思是()。
A.见异思迁B.少见多怪C.狗仗人势D.云开雾散45.“梨园”用来指代戏曲界,那么“杏林”指代的是()。
A.教育界B.医学界C.文艺界D.桃园46.古人对“六十岁”年龄的称呼是()。
A.而立B.不惑C.知天命D.花甲47.苏轼的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与下列哪个
节日有关()。
A.中秋B.重阳C.清明D.端午48.“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是唐代一位著名诗人的诗句。这位诗人是()。
A.陈子昂B.孟浩然C.杜甫D.杜牧49.在“精卫填海”的故事里,“精卫”是(
)。
A.一个人B.一只鸟C.一只猴子D.一条龙50.“买椟还珠”这则成语是用来比喻有些人()。
A.只注重事物外表,不重内涵B.为了赚钱不择手段C.善于掩盖事物本质答案见下期
腊八粥的诗句 篇六
C.《孟子》
2.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A)。
A文章书画稿费
3.“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D)。
D.《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4.李清照《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B)。
B.盛夏
5.“爆竹声中亭岁除,春冈送暖入屠苏”,这里德“屠苏”指的是(C)。
C.酒
6.“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A)。
A左手在外
7.“豆蔻”是指女子()岁,“弱冠”是指男子(A)岁。
A十三岁、二十岁
8.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A)。
A忠耿正直
9.中国传统习俗中,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C)。
C.腊八粥
10.“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B)。
B.二年
11.近日,李先生收到陈先生的一份请帖,上写为了庆祝“弄璋之喜”。陈先生的喜事是(C)。
C妻子生了个男孩
12.孟子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里“规矩”的意思是(C)。
C.圆规曲尺
13.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B)。
B.小篆
14.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刃约相当于(A)。
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
15.人们为伺称妇女为“巾帼”(A)。
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
16.一般认为,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A)。
A春天
17.唐代诗入中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B)。
B李贺
18.不属于“文房四宝”的是(D)。
D.河砚
19.“天知神知栽知,子知”,最早是汉代人杨震说的,他当时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B)。
B.劝人投案
20.“来龙去脉”的成语产生于(B)。
B.风水勘探
21.“生日净未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A)。
A男角
22.“文武二圣”指的是(B)。
B.老子,关羽
23,“小李杜”指(C)。
C李商隐、杜牧
24,司马迁的《史记》共有多少篇(A)。
A130
25.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顺序的第五位(A)。
A戊
26.我国古代历法中的24节气中,“立夏”这一节气
大约是现行公历的什么日子(B)。
B.5月5-6号
27.中国画、书法中的“飞白”是中国传统艺术中哪
方面的典型表现(B)。
B.虚实相生
28.古代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A)。
A注重线的作用
29.名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出自哪里(C)。
C.《乐府诗集》
30.成语“笑容可掬”中“掬”字的意思是(B)。
B.捧起
3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那
句话最相似(B)。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32.中国民间的“冬力力,”是从哪一天开始的(B)。
B.冬至
33.“变脸”是哪一个剧种的绝活(C)。
C川剧
34.龙门石窟位于哪个城市(A)。
A河南洛阳
35.古汉语中,有关“阴”、“阳”的说法正确的是(A)。
A山南为阳,水北为阳
36.“黄梅戏”是哪个省的地方戏(B)。
13.‘安徽
37.按我国传统风俗,在农历那一天喝“腊八粥”(B)
B十二月初八
38.在古代,人们尊称刘方的老婆为(B)。
B.令正
39.古时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哥哥咀姐时你为“家兄”、“家姐”,那么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应当用下面哪种称谓(B)。
B.舍弟、舍妹
40.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区(A)。
A庐山
41.毛笔中“狼毫”的原料取自(C)。
C.黄鼠狼
42.我国音乐的发展有悠久历史,古代音乐中的“五音”指的是(B)。
B.宮、商、角、徵、羽
43.掘称为“荷月”的月份是(B)。
B六月
44,“蜀犬吠日”的意思黟B)。
B.少见多怪
45.“梨园”用来指代戏曲界,那么“杏林”指代的是(B)。
B医学界
46,古人对“郴”年龄的称呼是(D)。
D花甲
47.苏轼的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与下列哪个节日有关(A)。
A中秋
48.“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是唐代一位著吕诗人的诗句。这位诗人是(C)。
C.杜甫
49.在“精卫填海”的嚶,“精卫”是(B)。
B.一只鸟
50.“买椟还珠”这则成语是用来比喻有些人(A)。
你也可以在铁芯范文网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腊八粥的诗句【多篇】范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49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