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做人的故事》原文
为什么要说“谢谢”在林中小道上走着两个人——爷爷和小男孩。天很热,他们多么想喝口水呀。旅行者走到一条小河旁。清凉的河水缓缓地流动,发出轻轻的潺潺声。他们弯下身子,喝了起来。
“谢谢你,小河。”爷爷说。
男孩笑了起来。
“您为什么要对小河说‘谢谢’?”他问爷爷,“要知道,小河不是活人,它听不到您的话,也不会接受您的感谢。”
“是这样吗?”爷爷说,“孩子,如果狼喝了小河的水,它是不会说‘谢谢’的。而我们不是狼,我们是人。你知道吗,为什么人要说‘谢谢’?好好想一想,谁需要这个词?”
小男孩沉思起来了。他还有的是时间。他的路还很长很长……
面对小夜莺感到羞愧
两个小姑娘,奥莉娅和莉达,到树林里去。走过一段令人疲倦的路程,她们坐在草地上休息和吃饭。
她们从包里拿出面包、奶油、鸡蛋。当小姑娘吃完饭时,离他们不远处一只夜莺唱了起来。沉醉在这美妙的歌声里,奥莉娅与莉达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一会儿,夜莺停止了歌唱。
奥莉娅收起自己吃剩的东西和撕碎的纸片,把它们扔到灌木丛里。
而莉达则把蛋壳和面包屑裹在报纸里,放进包里。
“为什么你要把垃圾带回去?”奥莉娅说,“把它们扔进灌木丛。要知道我们这是在树林里,谁也看不见。”
“可当着夜莺的面……我感到羞愧。”莉达轻轻地说。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做人的故事》教案
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积累8个词语。
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学习朗读“提示语”在中间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主人公讲文明的品质。
教学重点:学会字词,理解重点语句,学习朗读“提示语”在中间的句子。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语句,学习朗读“提示语”在中间的句子。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都爱听故事吧,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讲两个故事。
出示课题:16做人的故事
2、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自学字词。
2、接龙读课文。互相评价,纠正字音。
3、学习生字,集体交流。
缓:指导字形,注意右边不是“爱”,书空。和“暖”区别。
灌:指导字形。
4、出示词语,指名带读。
清凉缓缓沉思路程沉醉撕碎灌木丛羞愧
理解:沉思、沉醉:“沉”都表示程度深。沉思:深深地思考。
沉醉:深深地着迷。
5、男女生分读两则故事,把课文读正确。
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自由朗读第一个故事,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指名交流
3、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您为什么要对小河说‘谢谢’?”他问爷爷,“要知道,小河不是活人,它听不到您的话,也不会接受您的感谢。”
(提示语在中间,前半部分是提问,后半部分是提问的原因。)
4、想一想:
爷爷说:“好好想一想,谁需要这个词?”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出示句子:人应该讲礼貌。
5、齐读第一个故事。
6、女生读第二个故事
说说莉达为什么说“可当着夜莺的面……我感到羞愧。”?
7、指名交流,出示句子。
人应该讲卫生。
8、齐读第二个故事
四、朗读课文,课堂总结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总结:
讲礼貌、讲卫生是一个文明人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我们要向文中的主人公学习,养成讲文明的好品质。
五、演一演
1、自由组合,选一个故事演一演。
2、交流,评议。
六、布置作业。
A:1、抄写字词。
2、收集做人的故事,并且讲给父母听。
B:1、抄写字词。
2、选择一个故事说给父母听。
【篇三】小学二年级语文《做人的故事》教学反思
课文中的两个小故事浅显易懂,学生只需多读几遍就能理解意思,得出结论。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质疑,自己解答。虽然有些孩子问的问题比较幼稚简单,但学生之间的问与答的互动活动,使得课堂活力四射,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在这样的课堂中,作为老师的我说的话还是多了点,也许是心中对学生的不信任造成的吧。以后,我要多放手,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让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堂这个舞台展示出更多元化的个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497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