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祖猴
工艺美术题材中所说的猴子,在年画、剪纸、雕漆、景泰蓝、木刻、石刻等等艺术形式中,猴子统称为“猕猴”,猴子还有一个组成部分是猿,从历史记载中看,古人对于猴子是贬低甚或是谴责的。而古代诗词中对于“猿”都是褒扬的,而对于“猴”的评价却很低,一直到明朝吴承恩《西游记》问世之后,猴子的形象才有了大的改观。
朱铁成表示《物种起源》里的“进化论”认为在1500万年前猿进化为猿人,猿人进化为智人,再由智人逐步过渡到人,进化论的观点认为猿是人类的近亲。古人对于猿的描述,褒扬的居多,我们经常用的成语“肝肠寸断”背后,就是一个哀婉的传说。南朝宋刘义庆在《世说新语 黜免第二十八》中记载:“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其腹中,肠皆寸寸断。公闻之怒,命黜其人。”大意为,东晋的桓温去攻打蜀地的成汉政权(“东晋十六国” 中十六国之一,最终灭于桓温),部队行进到三峡的时候,军中有人捉到了一个猿猴。这个猿猴的母亲沿着河岸哀嚎,桓温的船队开了百余里,母猿跟了百余里,最后跳到船上就死了。打开它的肚子一看,它的肠子断成一寸一寸的了。桓温听见这种的行为之后非常气愤,就下令贬退了那个人。“肝肠寸断”这一成语便由此而来。
提到猴,自然离不开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在朱铁成看来“《西游记》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极度张扬,在当时是对封建社会,对皇权的蔑视。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部小说具有非常进步和积极的意义。”
孙悟空的形象源于中国历的一个传说,在大禹治水的时候,有一个名叫“巫支祁”的水中妖怪出来捣乱,巫支祁的长相洼面如巨猿,一跃千里,很接近今天的猴子形象。所以史书上记载,大禹三过桐柏山,聚百灵,而除巫支祁,最后用铁链子拴住它镇压在巫山之下才把它制服,地点就在今天的淮安,而吴承恩是淮安人,所以专家们认为巫支祁的传说影响了吴承恩《西游记》的创作。
在中国文物网采访中,朱铁成表示“虽然我们不鼓励猴子的个人英雄主义,但是也应该提倡每一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的特长,张扬自己的个性,在参与社会活动的时候持有一种积极的态度,遇到困难不能退缩,应该力争上游,积极进取。我觉得这是猴子的精神中我们应该学习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496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