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柏本孤直
松柏本孤直范文第1篇
一、松文化形成的过程
松树是人们常见的树种,它遍布世界各大洲,但是唯独我们中华民族对松树情有独钟,在千百年的历史文化中,造就了深厚的松文化。
(一)古代典籍中的记载
相传秦始皇到泰山去祭祀,忽然碰上大雨没有雨具,只好躲避在一棵茂密的松树之下,因为这棵松树遮风避雨有功,所以秦始皇就封这棵松树为五大夫。大夫是一种官职,在古代先秦的时候,卿、大夫这都是官职,都是臣子,卿是第一等的臣子,大夫是第二等的臣子,也就是第二等的官职,这是一个故事。
再一个故事,相传唐僧到西天取经之前,曾到过灵岩寺,就是现在山东济南所属的长清县灵岩寺院。在出发之前,他在寺院里边,用手摸松树,发了一个誓愿,说我到西天取经,时间很长,我走了以后,树枝应该朝西生长;那么我要回来的时候,树枝应该调换一个方向,朝东生长。唐僧取经一去17年,他的弟子也记住了他这句话,果然过了十几年以后,树枝忽然转了个方向,朝东生长了,他的弟子都纷纷议论说,师傅要回来了,果然不久唐僧就回来了。
(二)作家、艺术家笔下的松树
1.散文和诗歌中的松树
翻开我们的中国文学史和中国艺术史,以及作家、艺术家的集子,就可以发现,在散文和诗歌中,经常有描绘松树的专篇,或者时而有描绘松树的诗句。而凡是提到松树,总是流露出欣赏赞美的感情。
比如我们举一些例子来看,像左思、陶渊明、王维、李白、刘禹锡、贾岛、孟郊、柳宗元、皮日休、李商隐、杜牧、司马光、苏轼、孔平仲、戴复古等人,这些大家多数都熟悉,在他们的诗篇中就有这样的诗句。
陶渊明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李商隐的“有风传雅韵,无雪试幽姿”。还有孔平仲的“秀色媚山腹,孤标摩斗魁”,斗魁就是指天上的星星很高,这些诗句对松欣赏赞美之情是显而易见的。
有关松树的专篇,在南齐的时候,江夏王锋就有《修柏赋》;唐代的李德裕有《金松赋》,王勃有《涧底寒松赋》;宋代一位无名氏作者有《幽松赋》;明代的刘基,著名的散文家,他有篇散文叫做《松风阁记》,专门写松树的形状,和风吹来的时候松树发出的那种微妙的声音,这些文章都从不同的角度,以带有鲜明感彩的辞藻,对松树作了描绘和赞美。
2.画家笔下的松树
松树在古代的绘画中就更为突出,在流传至今的古画中,五代的巨然,宋代的郭熙、宋徽宗、夏圭、李嵩、刘松年,元代的吴镇、高克恭、黄缙、润,明代的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陆为、陆治、吴彬、王綦溪、董其昌,清代的王辉、恽寿平、张鹏冲等等,近当代的吴昌硕、任伯年、齐白石、何香凝、刘海粟、张大千、傅抱石、关山月等等,这些著名的画家和国画大师,他们的山水画中,必然有苍松出现。
我们可以来看几幅画,这一幅《庐山高图》是明代早期著名的画家沈周的山水画,上边这一显著突出的部位描绘的是青松的形象,其他的山峦和山峰上,也有松树在内,这是一幅。
这一位画家,是清代的恽寿平,他的这幅《苍松翠竹图》里面,在山下是苍松,在山顶上也是一棵苍松。刚才说的这是专门擅长画山水画的画家,他们的画面上必然要出现苍松。
明代唐伯虎本来是以画仕女人物画擅长,但是,他在一幅山水画里画了两棵挺拔、直立、茂密的苍松。
又比如齐白石,著名的国画大师,大家都熟悉,他是以画花卉鱼虫为擅长的。但是,他的一幅山水画里面,最显著的突出的位置,也画了青松。
革命老人何香凝本来是擅长画梅花、画老虎的,她和她的儿子廖承志合作了一幅画,廖承志画了人物,何香凝画了苍松,送给了。
至于那些一般的画家,无名氏的画家,他们在山水画里面,画松也是非常普遍的一种情况。对于中国古代的山水画,我们甚至可以说,在画面中,凡是有山有水,几乎是达到了无山不有松,无松不画山的地步。而且,松在画面上,必然处于显著而突出的位置,或者是松的形象的本身就是这个画面的主体。
那么在非山水画的绘画中,比如,庭院生活的画面中,是不是也有松树,回答也是肯定的。
画松在中国古代的画中,特别是山水画中,是有普遍性和突出性的。松不但在著名的作家艺术家的作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名不见经传的民间作家艺术家的笔下,同样重要,而且更为普遍。比如在民间的雕刻之中,在故宫曾经珍藏有一件民间雕刻的艺术品,上面是用玉石刻的,一个高僧在山洞里面壁修炼,洞门之外就是一棵高大的松树。
二、松文化的内涵
(一)松文化的精神实质和内核
那么这种松的情结、松文化是怎样形成的?它的精神实质和内核是什么?用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我国古代的先民在与大自然的共处共存中,接近观察熟悉了松树,发现了它的品格特性、审美价值,并且与自身的人文观念结合起来,在千百年的历史演进中,逐渐形成了松的情结和松的文化,表现个人乃至表现民族精神情操的松文化的灵魂核心,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谈。
(二)松文化的审美内涵
1.高大挺拔的崇高美
松文化的鲜明内涵有这样几点,第一点是高大挺拔的崇高美。松柏那挺拔直立的树身,那郁郁葱葱高耸入云的巨大的树冠,显示出它具有庄严崇高之美。
在距今3000年的《诗经》中,就有“松柏丸丸”“松桷有梃”“松柏斯兑”等诗句,反复赞美松的端直高大。
在古今的绘画中,画面中的松树或在山野、或在庭院,或是人在松下、或者是旁无人踪,都被放在显著突出的位置,都被描绘得高大雄伟、遮天蔽日,以显示其崇高之美。松树外观的高大、端直和超群的实用价值构成了它的崇高美,与诗人的精神渴求交流在了一起。
2.凌霜傲雪的坚贞美
第二点,凌霜傲雪的坚贞美。“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万花纷谢,草木凋零,唯有松树,枝叶青翠茂密不改,卓然挺立依旧,充分显示出它耐得住酷寒、经得起摧残的凌霜傲雪的坚贞美。
孔子在《论语》中最早指出了松柏的这种品格和特性,他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从植物学的分类上来说,松柏不是同一个树种,但是在中国古人的观念中,松柏是并提并举的,因此,孔子用这句对松柏的品格、特性的赞美之词,来启示他的门人弟子,这句话深含了与人的品德修养相联系的潜台词。
在《庄子》这部书中曾经记载,孔子周游列国,到了陈蔡两个国家的时候,遇到了缺粮断炊的困厄,他对弟子们说道:“内省而不穷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天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孔子的这段话,首次将松柏的品格特性,与人的艰难困苦的遭遇和品德修养,明确地联系了起来。
他以上的这两段话,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松文化审美内涵的源头。
人们不仅以松的坚贞品格赞扬别人,也用来自我赞赏。南朝梁朝的文学家江淹,在《知己赋》中对朋友写道:“我筠心而松性,君金采而玉相。”筠是指竹子,他自己的心像竹子那样正直,而个性像松一样那么坚强,这是对自己的一种赞扬。作者认为,非松树的坚贞美,无以形容自己的个性。
当然,不管是赞人还是自赞,都同时对松树进行赞美,所以,自古至今有许多作家、诗人直接赞美松树本身。
不同的朝代或者时代,不同的思想文化潮流中,作家诗人对松的坚贞美的表现侧重点有所不同,或者境界有所不同。
东晋的陶渊明,憎恶当时社会的黑暗政治,厌倦官场生活,他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田园,他在诗歌中,称赞松树说:“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其实,是借松树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自守的思想感情。他在《归去来兮辞》中,回到家园看到“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时,就像见到老友那样感到欣慰;他拄着拐杖,到家园外漫步的时候,“抚孤松而盘桓”,对松树像对亲人那样,流露出亲切之情。陶渊明这些诗句的意蕴,颇能代表当时归隐风尚中,一些诗人们松文化情结的侧重点。
在古代的画家的笔下,也有与诗文作家相类似的情况。有的画家描写山上的老松“满身斑鳞,疤结裂痕”,可依然呈现出枝叶并茂,昂首天外的姿态。又有的画家描写风雪严寒中,苍松挺拔而立,郁郁葱葱,依然保持平日的本色。这些描写都将松树的耐得摧残困厄,凌霜傲雪的坚贞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同样,也有许多画家以平远山水疏淡林木(林木里边包括松树在内),抒写自己在远离尘世喧嚣的隐逸幽静的山间林下的环境中,保持自己孤高雅洁的个性和志趣。
在古代作家中,南朝齐朝的江夏王锋在《修柏赋》中有一段话极为精彩,这篇作品描写柏的品格特性是“既殊祥而抗立,亦含贞而挺正。岂春日之自芳,在霜下而为盛。冲风不能摧其枝,积雪不能改其性。虽坎壈于当年,庶后凋之可咏”。这段话虽然是对柏而言,可以说在松文化中,这篇赋中的这几句话,是对松的坚贞美作出的最全面、最准确、最深刻的赞美和评价。
3.顽强不衰的生命美
第三点,顽强不衰的生命美。松树遍及我国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它不择地而生长,无论在山巅石缝、平原丘陵,它都能茁壮成长;它不择时而发育,春夏秋冬、烈日酷寒,它都青葱苍翠、茂密如常;它不需要优良的条件、精心的护理,干旱抗得住,不会枯萎;水淹受得了,无需排水,而且越贫瘠险恶的逆境,它越能显出安身立命的本领,越显出旺盛的生机。坚石裂缝中,很少有水分、营养,但是,松树能够脱颖而出,生长得潇洒自然;悬崖陡壁,一般的树木无法生存,而松树凌空横斜而出,而且枝干生长得轻巧自然。这些品格和特质,造就了它顽强不衰的生命美,也是它成为长寿树的内在的源泉。
我国古今的文人画士和民间无名作者,对松树的这种生命美赞美不已。唐代的诗人孟郊称赞“青松多寿色”;徐铉称赞青松“细韵风中远,寒青雪后浓”,大雪之后浓郁的青翠之色,越加显示出生命的旺盛;另一诗人称赞松“叶劲髯须张,皮古鳞甲皱”,这样的诗句赞誉松树,苍老的外表掩盖不住它旺盛的生机。
东晋文人葛洪在其著作《抱朴子》这部书里边,说“大岭堰盖之松,大谷倒挂之柏,皆与天齐其长,与地等其久”,这一段话对松柏持久不衰的生命美作了高度的赞扬。
在画家的作品中,或者画松孤生于山巅石缝;或者画松斜长于峭壁悬崖;或者画松长于平原山岗,参天而立,郁郁葱葱;或者如明代的一位画家画的满身疤结裂痕的高大的老松。
在画家的命意中都是既在赞美松的崇高美、坚贞美,也在赞美它的生命美。至于画家将高标洁美的白鹤与苍然老松聚于一图,描绘的松鹤延年图等,是屡见不鲜的。
民间常称老当益壮之人为“不老松”,为人祝寿或者称颂高龄老人,以松为祝词更是必不可少。比如“松龄岁长春”“翠柏苍松耐寒岁,人如松柏岁常新”等等,不一而足。至于“寿比南山松不老”这样的句子更是普遍使用,尽人皆知。
松柏本孤直范文第2篇
松柏是一种生命力非常顽强的植物,广泛分布在我国各大区域。在古代,松柏这一意象备受广大文人墨客的喜爱,这些文人都喜欢将松柏题材应用于自己的文学作品当中,以表达自己的情怀。本文以墓地松柏、老松柏和连理松柏为切入点,详细具体地对我国古代文学松柏题材及其意象做了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
古代文学;松柏题材;意象;分析
松柏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花木,但和其他花木相比,松柏又具有特殊性。松柏不仅不畏严寒、四季常青,其枝干也非常坚韧挺拔,通常都被用来作为名堂梁柱,能够跨越千年却不衰,所以很多文人墨客都非常喜欢借松柏这一意象来“咏志”。在中国古代,关于松柏题材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并且其中大部分作品的质量都非常高,还有不少文学作品被后世广为传颂。
一、墓地松柏题材和意象分析
早在商周时期,人们就开始在墓地周围种植松柏,这对我国古代的社稷和丧葬制度造成了一定影响。墓地松柏在一定程度上寄托了先人们渴慕长生、尊崇祖灵和崇拜土地的意识,是我国古代各民族心理和情感观念的特有体现,更是其生活中的一套较为独特的文化景观。因为墓地松柏与历史和声名牵连甚密,所以成为了追悼、祭祀和怀古一类的文学题材的重要意象。从汉代起,墓地松柏就开始作为一种文化意象出现在文人的各类文学作品当中,在魏晋六朝时期,尤为兴盛,常常被文人墨客用来表达怀亲吊友、生死之叹等各种复杂情感。墓地松柏的文化意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墓地松柏以一种坟墓标识的形式而存在。《礼记•檀弓》对孔子安葬其父母的情形做了如下记载:“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可见,孔子将墓改成了坟,其之所以要崇丘四尺,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使其更加易于识别。从古至今,大多数平民都是用土堆坟,只有少数的富贵人家会用砖来砌坟。因为土丘被雨水冲击之后,就会被流失,经年之后很有可能就会变成平地了,所以很多人都会在墓地前面种植松柏作为表识,后人见到松柏时,便可知其墓。因为这种方法非常简单,也易于操作,所以很快便在上流社会中流行开来。在《三辅旧事》中有这样的记载:“汉文帝霸陵,稠种柏树”。另外,在《驱车上东门》中也有这样的表述:“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除上述例子之外,还有很多文学作品中有这样的表述。因此可见,无论是在帝王还是平民的墓地前,松柏森森的景象都是极为常见的。另一方面,墓地松柏还有另外一种功能,即护佑地下的亡灵。前引《风俗通义》里曾经就有这样的记载,据说秦穆公时,到处都流传着“媪食死人脑,但是松柏却能杀其首”的这样一个传说,这也反映了在民间人们还是存有松柏能够驱邪除恶、保护亡灵的意识。后来,唐代段成式所著的《酉阳杂组》、元代陶宗仪所著的《说郛》、以及明代彭大翼所著的《山堂肆考》、清代陈元龙所著的《格致镜原》等文学作品中,都有引用到这一传说。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古人更倾向于对墓地松柏进行细心的呵护,并不允许他人有任何的侵犯行为。比如,《晋书•庾衮传》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或有斩其父墓柏者,莫知其谁,乃召邻人集于墓自责焉,因叨头泣涕,谢祖祢曰:德之不修,不能庇先人之树,衮之罪也。'父老咸为之垂泣,自后人莫之犯。”子孙通过在先人墓地种植松柏或者是选择松柏较为郁葱的地方作为先人的墓地等行为,表达自己对先辈的孝敬之情,同时也希望能够由此获得各祖灵的庇佑,以保后代更加发达和昌盛。有的子孙为了对祖先的福佑之德进行表彰,还专门为墓地松柏修亭和赋诗。除此之外,松柏的耐旱抗寒性较强,栽培历史非常悠久,是墓地之木和社稷之木的首选。并且,松柏还是一种长寿之木,具有一定的医病和延年功效。因此,其在各种民间传说中便成为了人们仙寿理想的精神寄托,松柏四季常青和岁寒后凋的属性与人们渴望长生的理念有着较高的契合度。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墓地松柏还有另外一种含义,就是希望亡灵们在另外的世界中能够如松柏一样,长生不死、永葆青春。
二、老松柏题材和意象分析
从先秦到六朝时期,常青和劲直是松柏比德和审美的核心所在。而自唐代起,松柏的雄奇、苍老和丑怪等便开始受到了众多文人墨客的关注。这些文学作品将老、枯、病、怪的松柏意象描摹得非常逼真,将其真性情展露无遗,而对其所做的审美评价也是合情合理,让人产生了不少美的感受。这不仅仅只是让松柏审美的表现更加全面,还是对自然审美的一种充实和丰富。如下,是对老松柏意象和枯、怪、病松柏意象的具体分析。就老松柏意象而言,其形象美是在唐代才被全面发掘出来的,唐代出现了一系列的以老松柏或者古松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庄南杰著有《古松歌》、孙妨著有《老松柏》、齐己著有《古松》、皇甫松著有《古松感兴》等等。另外还有一些没有用古松为题,但是其所描写的对象仍旧还是古松,比如孟郊的《品松》、齐己的《灵松歌》等等。这些作品能够明显说明,在唐代,关注和描写老松柏古柏已经成为了一种极为普遍的文学现象。当然,在宋代和元明清时期,也有大量有关古松老柏的文学作品出现。例如,在《全宋诗》中,以其为题的诗歌就有54篇,元代李材曾著有《席上赋老松柏怪柏》,明代金幼孜著有《古松图》、吴宽著有《马远古松高士图》等等。老松柏这一意象能够使人产生极强的物色美体验,其最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首先,形体美。所谓形体美,是指某一自然物的外在形貌体态所呈现出来的美感,无论是老松柏树叶、枝干还是树皮或树根等方面,都能给人一种美的感受。其次,姿态美。所谓姿态美,就是指老松柏整个整体形象的特点,是老松柏的树干、树枝、树叶以及树皮等因素的一个综合呈现。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当中,老松柏都会呈现出不同的姿态,比如晨昏晦明发生变化之时的老松柏姿态一定和光影声色衬托之时的松柏姿态是大不一样的,但其有一个极大的共同点,就是都能给人以美的感受。最后,神韵美。是指老松柏所表现出的内在精神韵味及其审美个性,是其自然的属性美的一种凝聚和升华,具有更高层次的美学意义。其精神美主要体现在沧桑、丑怪、以及雄奇这三个方面。就老松柏的文化意蕴而言,老松柏这一文学意象在长期的文学创作与风俗继承中还是积淀了一定的比德内涵和文化意蕴。具体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仙灵长寿。老松柏这一意象最早出现在汉晋朝代的各种仙话传说当中,这些神话将长寿仙灵的各种神奇魅力彰显出来,鼓舞人们去追求成仙之梦。“人中之有老彭,犹木中之有松柏”就是在说,在木中,松柏以长寿著称,其还被称为“木中之仙”,而老松柏的仙灵之性主要体现在其独享的寿龄之上。另一方面,仙灵人格。唐人对老松柏所体现出来的人格之美深有感悟,宋之问曾经在《题张老松树》中提出:“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此外,白居易也在《题王处士郊居》中写到“寒松纵老风标在”,这些对老松柏的描写,处处都体现着老松柏的孤高正直,其格调也是风骨凛然。
三、连理松柏题材和意象分析
连理松柏虽然异根,但却枝干连生,是一种不为常见的自然现象。而中国道家思想强调的是“天人合一”,所以,非常善于联想的文人墨客便赋予了这种自然现象极为丰富的文学和文化内涵。连理松柏在民俗理念中被视为祥瑞之兆,是“仁木”。在很多文学作品当中,这些文人墨客便由木及人,将连理松柏比喻成为恩爱的夫妻。尤其是在宋代,连理松柏这一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意蕴更为丰富。因为宋代非常重视伦理道德,松柏的连理属性还被生发出了岁寒同心的美好爱情寓意。并且,对佛理非常精通的黄庭坚还挖掘出了“随俗婵娟”这一禅学至理。对连理松柏这一文学意象的分析具体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首先,具有吉祥嘉瑞的文化寓意。受古代“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的观念影响,很多自然现象都被赋予了“上天”吉凶征兆,连理松柏通常被认为是吉祥的预兆,晋代《中兴征祥说》中有这样的描述:“王者德泽纯洽,八方同一,则木连理。连理者,仁木也,或异枝还合,或两树共和。”很多地方官员发现松柏连理的现象之后,就会将其上报朝廷,就是因为无论是在帝王还是平民眼中,连理松柏都是吉祥嘉瑞的象征。其次,忠贞不渝的爱情象征。白居易曾经在《长恨歌》中写到:“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可见连理枝的爱情寓意也是相当美好的。连理树枝树叶覆盖、树枝相交,在很多文人墨客的文学作品中通常被用来作为夫妻恩爱和至死不渝的爱情象征。通过上述对松柏意象的分析可知,松柏题材的文学作品不仅具备较高的文学价值,还具有一定的审美和认识价值。在文学表达上,墓地松柏既可以用来表达忧生之叹和悼亡之情,还可以用来咏史怀古。老松柏这一意象的文化底蕴不仅体现在各种有关仙灵长寿的神话中,还体现在孤高正直和风骨凛然的人格品质当中。而连理松柏这一意象所蕴含的美好爱情寓意也承载了世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寄托。
作者:曾萍 单位: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颖.中国古代文学松柏题材与意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松柏本孤直范文第3篇
1、良金美玉:成色好的赤金,无瑕的美玉。比喻文章十分完美。也比喻人道德品质极好。
2、淑质英才:淑:善良;英:非凡。善良的品质,非凡的才能。
3、道德名望:指良好的品质和名声。
4、失身匪人:失身:丧失自身应坚持的节操;匪人:指品行不正的人。指丧失节操而依附于邪恶的人。也指女子失节于品质恶劣的人。
5、尘外孤标:尘外:世外;孤标:孤立的标志。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质。
6、莫邪钝,铅刀铦:莫邪:古代名剑;铅刀:铅制的刀;铦:锋利。认为莫邪不锋利,反而认为铅刀锋利。比喻把有才德的人弃置不用,而用品质不好的人。
7、龌龌龊龊:指肮脏,不干净。比喻人的品质卑劣。
8、苍松翠柏:苍:青色。翠:青绿色。指四季常青的松柏。比喻具有高贵品质、坚定节操的人。
9、材德兼备:材:通“才”。既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又有好的思想品质。
10、淑性茂质:淑:和善;茂:美好。形容性情和善,品质美好。
11、洁清不洿:洁清:纯洁清白;洿:同“污”,污浊。保持清纯的品质,不同流合污。
12、真金不怕火炼:比喻品质好、意志坚强的人经得起任何考验。
13、不磷不缁:磨不薄,染不黑。比喻坚贞高洁的品质,不因外界影响而有所改变。
14、冰壶玉衡:冰壶:冰心玉壶;玉衡:用宝石装饰的天文仪器。比喻高尚的品质,优雅的气质。
15、平庸之辈:思想品质或成就完全不出色的或使人毫无印象的人,无足轻重的人,才疏者或平庸者。
16、一龙九种,种种有别:传说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各的爱好。比喻各人的品质、爱好都不相同。
17、以容取人:只凭容貌来衡量人的品质和才能。
18、怀材抱器:犹言德才兼备。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材,才能;器,器度。
19、卑鄙无耻:形容品质恶劣,不顾羞耻。
20、冰魂素魄:形容清白纯洁的品质。
21、蕙心纨质:心灵如蕙草芬芳,品质似纨素洁白。比喻品行高洁。
22、良金美玉:比喻文章十分完美。也比喻人道德品质极好。
23、璞玉浑金: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
24、松贞玉刚:贞:坚贞;玉:玉石;刚:刚毅。形容人品质坚贞刚毅。
25、偷工减料:原指商人为了牟取暴利而暗中降低产品质量,削减工料。现也指做事图省事,马虎敷衍。
26、岁寒知松柏之后凋:比喻只有经过艰苦恶劣环境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高尚精神品质。
27、淑质贞亮:淑:善良;贞:坚贞;亮:诚信质直。品质善良,为人诚信质直。
28、冰魂雪魄:冰、雪:如冰的透明,雪的洁白。比喻人品质高尚纯洁。
29、聪明正直:头脑聪明,行为正直无私。
30、新人新事:具有新的道德品质的人和体现新的高尚社会风尚的事。
31、龙生九子:古代传说,龙生有九子,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比喻同胞兄弟品质、爱好各不相同。
32、金玉其质:质:本质,品质。指人的品质高洁。
33、刚毅木讷:刚:坚强;毅:果决;木:质朴;讷:说话迟钝,此处指言语谨慎。孔子称颂人的四种品质。
34、真金烈火:比喻经过严重考验而品质不变。
35、浑金璞玉: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
36、坚忍质直:质:品质。坚韧不拔,品格正直。
37、秽德彰闻:秽德:丑恶的品质和行为;彰:明显。丑恶的品质和行为已经为人所共知。
38、薮中荆曲:比喻品质不好的人,处在恶劣的环境中会变得更坏。
39、岁寒知松柏: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
40、琨玉秋霜:比喻坚贞劲烈的品质。
41、贲育弗夺:贲:孟贲;育:夏育。孟贲生拔牛角,夏育力能举千斤。二人皆古代勇士。像孟贲、夏育那样勇力过人的人,也不能夺去他的志向。形容坚定不移,忠贞不二的品质。
42、卑鄙龌龊:龌龊:肮脏。形容品质恶劣,居心不正,言行肮脏。
43、狐鼠之徒:比喻品质低下的人。
44、一龙九种:比喻各人的品质、爱好都不相同。
45、德才兼备:德:品德;才:才能;备:具备。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
46、反本修古:本:根本;反本:复归本源,引申为人的禀性。恢复人的禀性,维持最初的善良品质。
松柏本孤直范文第4篇
所以,对诗歌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下面我们来归纳一些常见的意象,它们往往能表达相近的情感。
树木类
柳树
以折柳表惜别。
《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由:厂“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还有《折杨柳》的曲子,以音乐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松柏
坚挺、傲岸、坚强、有生命力是松柏的特点。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李山浦:“孤标百尺雪中现,长啸一声风里闻。桃李谤她真是佞,藤萝攀尔亦非群。”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噌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芭蕉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曲调有凄凉之音。孪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通过芭蕉把伤心、愁闷的感情一古脑儿倾吐出来。葛胜冲《点降唇》:“闷愁几许,梦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侧。
芳草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多比喻离愁别恨。
《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亲人未归,不免让人登楼伫望。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梧桐
象征凄凉、愁苦、悲伤的情感。
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叶梧桐叶落时。”秋时冰冷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好不令人凄苦。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子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秋滋味。
花草类
梅
象征着坚强和面对逆境的不屈不挠。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因此梅花与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这一时期的梅花诗大都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张耒:“何以伴高洁,清晓颂《黄庭》。”张泽民:“一白雪相似,独清春不知。”苏轼:“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他们都在对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
菊
表示隐逸、高洁、脱俗。
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于它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宋人郑思肖《寒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中。”宋人范成大《重阳后二首《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借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莲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南朝乐府《西州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情”。这里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红豆
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之情。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的爱情信物,《南州记》中称其为海红豆,史载:“出南海人家园圃中”。《本草》称其为“相思子”。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丁香
指愁思或情结。
唐人牛峤《感恩多》:“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
动物类
蝉
蝉比喻人品行的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命在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满读者心中。
杜鹃
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
杜鹃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蹄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么鲜幻,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
李白诗云:“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又如《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
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文天祥《金陵驿二首》:“从今别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种声音很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宋代范仲淹诗云:“夜人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鸿雁
表示孤独和思念之情,也有音信和消息之意。
鸿雁,即书信,表示对亲人的思念。《汉书・苏武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燕,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燕”“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讯息。如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另一首词云:“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蝶恋花》)大雁在这里是传书的信使。
鸿雁也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之情。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归北,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出使南朝陈时,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
燕子
燕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寄居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松柏本孤直范文第5篇
柏杨在激烈反传统的五四先贤之后,通过他那更易被市井接受的话语方式,成为中国文化和中国国民性最猛烈的批判者。“酱缸”,是他对中国文化的判定,而“丑陋”,则是他加诸中国人的标签。柏杨辞世的那段时间里,铺天盖地就是类似的纪念文章:“柏杨已逝,中国人何时不‘丑陋’?”“柏杨走了,中国人依然丑陋”……可是随后的大地震却让这种风向倏然扭转,因为在这场大灾难中,临难不苟、大爱如山的同胞绝非一二个案,而正是这些普通中国人身上闪耀的光辉,让我们泪流满面不能自已。
这样的场景,不知道会不会让跟着柏杨痛骂中国人丑陋的评论者们感愧?也许不会,因为他们又加入了颂扬中国人美丽的群列中。面对这种转身,不必讥诮,却不能回避一个质疑:难道在柏杨辞世的短短十来天里,中国人就突然“美丽”起来了?
我曾经写过对柏杨先生不敬的文字,因为我一直坚定地认为:中国文化当然很不完满,但它绝不等于是一个“酱缸”;中国人当然也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中国人天生绝不比美国人法国人更丑陋。我的一个根本观点是:没有哪一个国家的人民会特别丑陋,之所以在某些时候某些地方显得不那么美丽,主要缘于一条巨大的绳索。
以最易为柏杨们所诟病的“自私”话题来论,中国人是不是就一定比别国人民更自私?自私是不是中国文化必然的派生物?绝非如此。“泛爱众,而亲仁”,“天下有饥者,犹己饥之也;天下有溺者,犹己溺之也”……中国的主流文化向来是这样教育国民的。既如此,现实生活中,为什么很多人习惯于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很简单,在上者只希望你交粮纳税,安分守己,你如果除了家事,还要瞎操心国事、天下事,就是越界,就不是让他们有安全感的良民,就会有一整套强制性规范等着你。也许有人会说,这样的在上者不正是中国文化孕育出来的吗?其实,应该注意把代表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上的封建政权区别开来。例如,秦始皇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就是被否定的。
本次救灾中,中国人的表现也在洗刷着“自私”这个耻辱的印记。除了捐助,空前活跃的志愿者和民间组织更被视为新鲜事物。对此我和许多论者一样不吝赞许,但同时还想指出,民间社会开始发育并展现蓬勃生机绝不自今日始。民国时期,在一场空前的大水灾之后,收养了两千多名孤儿,实行学校、家庭、社会三合一的教育体制,使孤儿成为有用之才的北京香山慈幼院,其创办者是捐出了个人全部家产的下野总理熊希龄。熊希龄当年主要依托社会力量,办慈幼院大获成功,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民间已蕴藏着一股全新的力量,这股力量有意愿也有能力投身慈善和其他有益于全民福利的事业。只要给这股力量松绑而非疑忌之,提防之,就能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的目标,就能让这个社会更加和谐。然而,为什么当代熊希龄们迟至今日才通过这次大地震露出冰山一角?无需多加讨论,只要看看我们至今没有一个纯粹民间性质的慈善组织,则思之过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fwzx/10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