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范文第1篇
我们所以能认识生活中的桌子,是因为我们意识中已经有了桌子的概念。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哲学与人生心得作文范文,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哲学与人生心得作文范文一
因为看一个人读此书籍,而知道此书籍;因为听到一个人说书籍好,而想拥有此书籍;因为特殊的机缘,而拥有此书籍。
其实,这本书籍在我这已经搁置了很长一段时间了。原因有三:一是买书籍不如借书籍,陆续看了很多别人的书籍,这种富有是自家书籍不能给予的;二是手中可供选择的书籍太多,挑来选去中,它总会成为舍去的;三是觉得深奥,需要定心定性地研读,过早接触怕是打击了刚刚建立的读书籍信心。
其实,这些也都是借口。对于哲学,我是颇有“慧根”的.。在唐山师院两年的脱职进修中,“逻辑学”这门课程考试全年级只有两个满分,我就是其中之一。这样的成绩恐怕也是不多见的吧,惹得苑老师亲自到班里来非要亲眼见一见如此通灵的学生哲学与人生读后感哲学与人生读后感。这足足让我美了一个学年。
但是将哲学与人生放在一起,这是第一次。当决定捧起《哲学与人生》这本书籍时,我就抱定了“啃下去”的决心。人到四十,真是该思考人生的时候了。
就是怀揣着这样的小心思,我踏上了哲学与人生之旅。走进去,才发觉这是一片绿洲,自然地吸引我前行,一路前行。
随着阅历的增长和心态的成熟,感觉这样的一本书籍应该成为每一个中年人的人生必修课。此时的我们,工作、生活都处于一个“瓶颈期”,不谈家庭,不论孩子,我们还有没有自己呢?……
哲学与人生心得作文范文二
这本书是我高中时买的,那时没钱买正版书,就到旧书店淘盗版书,正巧,就碰着了这本封面写着《周国平人生哲思录》的书。周国平在我们读高中的时候,以一本《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一举获得我们的亲睐,他睿智、理性、深刻,是我的偶像。可这本书买回来我还来得及看,就高中毕业了,读大学时偶尔翻翻,觉得理论东西太多,淡然无味。直到去年寒假回家又发现了这本一直没读的书,才开始阅读。说来好笑,读这本书时的感受跟读周国平其他作品的感受很不一样,但是因为这是周国平老师的书,是我偶像的书,所以一直就耐着性子读下去,居然也有所得。直到有一天,大概看到一半左右,实在太疑惑了,就翻开前言,想看看这本书到底是个什么目的和思路。结果发现,这本书封面是《周国平人生哲思录》,内容却是《傅佩荣哲学与人生》。周国平还为这本书写了推荐语。我哑然失笑。
其实单单这个过程,就给我一个启示。正如同低年级的孩子崇拜老师一样,我们崇拜着比我们智慧的人。当孩子从心底里佩服你,崇拜你时,你才有可能将知识灌输于他,将智慧传授于他。所以,当老师,尤其是低年级孩子的老师,首先要让孩子佩服你,崇拜你。就如同周国平之对于我们。
但是崇拜是容易让人盲目,让人失去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一味地接受。一旦这种盲目崇拜某一天被打破,那么后果就是怀疑,加倍的怀疑,直至成为一种反叛式的怀疑。就像孩子正在经历叛逆期。真正的智者不会让他的崇拜者出现叛逆,因为他知道,被人崇拜并不是他想要的,成为思想的引导者,智慧的领路人,才是他想要的。就像傅佩荣老师,在书中多次提醒我们,要有自己的思考,要不断地怀疑。他小心翼翼地培育萌发出来的怀疑,直到他的崇拜者能够独立在求知的道路上前行,越走越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老师就扮演着这样的一位“智者”,不断告诉孩子,要有自己的想法,要有疑问,要思考,直到将孩子领到求知的路上。
接下来就谈谈这本书带给我的东西。
《哲学与人生》是傅佩荣自己编写的一本哲学教材。因为是教材,所以本书的体例非常清楚,共十四章,概括来说,分别阐释了什么是哲学,哲学指导下的思想方法,人性的真相,西方哲学起源、发展和哲学代表思潮,中国哲学起源、发展和代表思潮,哲学与宗教、艺术、教育、文化之间的碰撞。在每一章里,作者都从各个方面进行介绍、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正如书名那样,这本书紧密结合人生实际,用哲学指导人生,又在人生中不断发展哲学。
哲学原意为“爱智”,亦即爱好智慧。作者解释道:爱好智慧不等于拥有智慧,而是代表一种追求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特色就是要保持心灵的开放,不停地质疑与询问。我们知道,这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和思想观念都是日新月异。正是如此,才出现两代人之间的不合,青少年愈演愈烈的叛逆,以及同代人、不同代人之间的不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不落后于时代,多一点理解少一点代沟,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心灵的开放,不断吸取新的知识,新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我很佩服能够适应电子产品的老人们,佩服一生追求知识的人,对于他们来说,接受并适应他们新的事物,是他们的智慧,是对生活的积极热情,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人常常被自己的经验所局限,被一时的欢愉和利益蒙蔽双眼。这就要求用理性的思维去判断分析。作者告诉我们,不停地追问自己:“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我?我该是什么样子?”能够帮助我们反思自我,确定人生路该怎么走。当然,人生是需要体验的。在不断地体验中印证价值,随着生命的成长,他的经验将越来越丰富,并且对人生的体验以及对价值的掌握也会越来越深刻和准确。
傅先生首先用三句话来描述何谓哲学:
(一)哲学就是培养智慧;
(二)哲学就是发现真理;
(三)哲学就是印证价值。
接着他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所谓“培养智慧”是指人们超越感性的限制,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达到完整和根本的境界;所谓“发现真理”是指人们去掉重重遮蔽,发现客观事物的真相;所谓“印证价值”是指人们凭借自身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印证真理的价值所在。那么如何提升哲学素养呢?
首先,培养思考的习惯。有思考的人是自己生命的主宰。很多人容易受外界情况变化而影响自己心情,天气好就心情好事事都好,天气不好就心情不好事事不好,这就是容易受外界影响。很多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这也是缺乏理性思考的结果。有思考的人则表现出理性和冷静。怎么样才能养成思考习惯呢?作者举了牛顿的例子。苹果如果掉在我们头上,我们只会习以为常,心态不好的骂一句,心态好的吃之大吉;苹果掉在牛顿的头上,牛顿却从中发现了万有定律。如果把所有事情都视为理所当然,就无法养成思考的习惯。作者告诉我们,如果对任何情况都能够加以考虑,就会发现不是所有事情都如此,也不是事情会一直如此,这样就会在很多看似理所当然的事情中找到新的可能性。
掌握整体观点。这就是对任何事情都要从不同角度思考,久而久之,就可以超越自己的成见,思想也更加圆融。年轻人都喜欢有棱有角,不喜欢圆融,我自己也是。有棱有角的个性适合辩论,也适合钻牛角尖;容易彰显与众不同,也容易闭门造车,听不进别人的合理建议。还好的是,圆融和棱角并不完全对立,个性和听从别人建议也并不矛盾。我们要学习的是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
确立价值取向。在这个世界上,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或做人处世的风格,不过,经由学习与成长,我们可以进行修正及调整,然后选择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叫做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既然是一种选择,就一定要有所取舍,如果我选择了某些价值,那么势必要放弃另外一些。由此可知,选择价值时是需要勇气的,人不可能什么都要,也不可能讨好每一个人。有些人崇拜偶像,一个人崇拜什么样的偶像,是有一定道理的,这反映出他内心的一种需求,反映出他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可惜的是很多人是盲目崇拜。知道自己的价值观是正确的,就应该坚持到底,不轻易改变,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如果一个人什么代价都不愿付出,随便放弃自己的价值观,他的一生想要快乐的活着,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后,要力求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人一生都要努力去追求的。当然,我们不必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因为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所有他听到过的德行,那岂不是满街都是圣人了吗?人都会犯错误,因此只能努力追求知行合一,选择一种价值之后不断地印证,让自己对自己越来越满意。知识的范围是无限的,即使你皓首穷经,一辈子也无法把天地下的书读完,人一生所能学到的只是很少一部分知识。并且,如果你学到一些知识,却不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那么就算学的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我们学习知识后,就要懂得消化,并融会贯通才是“知”“行”合一。
写到这里,我想用傅先生的一句话来作个小结:离开人生,哲学是空洞的;离开哲学,人生是盲目的。哲学决非一种枯燥的东西,它可以引人入胜,就象人生的照明灯,让我们知道该往哪里走。所以读一点哲学书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是大有好处的。
感谢傅先生在让我领略到哲学风采的同时为我指明了清晰的道路:我需要提升自己的哲学素养。以正确的价值取向为指导,将思考变成自己的一种习惯,做事从多方面考虑,运用所学。我想,那样的生活会很有意义的。
哲学与人生心得作文范文三
在毛概课上,听了孙老师的教诲,就决心读一点书。以前总是读很多文学作品和历史传记,所以便买来《哲学与人生》,通过读哲,也确实让我收获了很多,领会了很多。
西方有句谚语:“哲学不能烘面包,但是哲学能使面包增加甜味。哲学就好比蜂蜜,可以调味人生。我觉得,人生数十载,若没有哲学,充其量只能是生存。而有了哲学,我们才能像海德格尔说的那样“诗意的栖居”。傅佩荣老师说:“如果不谈哲学,则人生不限于盲目瞎闯或随俗沉浮者不多啊!”确实,哲学使我们活的有意义,活的有方向。
哲学教给我的那些事
傅佩荣老师说“哲学是必需的”。我们人类天性之中都有哲学的倾向,每个人内心都希望自由,能够做自己,摆脱各种限制与压力,越来越感受到作为一个人的喜悦,
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就需要爱好智慧。爱好智慧就需要我们超越感性限制,发现真理,并积极印证,而这些的首要基础就是培养思考习惯。我在这本书中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明白了培养思考习惯的重要性。
一个人如果没有思考的习惯是绝对不可能具有独立的个性。遇到事情都喜欢凭着本能的感觉立即反应,而且很容易受别人的影响。我以前就是一个极不爱思考的人,懒惰喜欢依赖别人。从小就按部就班地十分自然的接受父母安排好的一切。知道高一的时候,同学问我为什么我如此努力第学习,我才醒悟我学习只是因为我习惯地认为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就是我应该走的路,但是从来没思考我能用学到的去做什么。其他事情也是一样,发生了事情总是潜意识里看被别人的反应,读书时也总是立刻信以为真。而现在我明白没有思考的`人生是空洞而盲目的。只有学会思考,遇事冷静下来想清楚并在无疑处有疑才能有所发现和收获。
只是会思考也是不够的,人生的问题是需要我们去印证的。正如傅佩荣老师所言,人生是需要体验的。如果光是叙述各种道理与格言,而没有自己去体验的话,到了最后还是只能在知识的迷雾中打转。
哲学与人生心得作文范文四
“一个人的生命内涵由他所选择的价值所构成,如果无法回答:‘人生中什么最重要’?代表你根本不了解自己。”
从古到今,人们都会用“盛世”和“乱世”来形容当时的社会面貌和历史状况,其实不管是盛世还是乱世,都是“俗世”。在现实世界里,人们通常用利益来衡量一切,并学习各种求生的本领来适应社会,以致不被社会所淘汰,这样是符合达尔文的“进化论”的。然而人们会忽视一些人之所以被称之为“人”的那些精神价值,信仰、真诚、尊严、正直、忠诚、率真、爱情……这些东西本来人人都有,可是人们在追逐名利的时候或多或少的把他们丢失了、遗忘了,遗忘和丢失的不是这些东西而是他自己,他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更不知道人是什么。有些人一生都在追逐一样东西却始终追不到,就像狗总喜欢咬自己的尾巴,却总是咬不到,我们只看到那只狗拼命地在转圈,却始终跳不出那个圈子。
愚人尽量想让别人多了解自己,而智者是希望能了解自己。一个连自己都不了解的人,怎么能奢望别人来了解自己呢?
“一个人如果刻意追求快乐,往往得不到快乐,就算得到也很容易失去。相反的,当一个人化解自我的执着之后,就不再刻意追求快乐了,结果当他不去追求快乐,快乐反而自己降临,换言之,真正的快乐是在无意之中来到的。快乐是一种由内而发的感受,不是向外探求所能获得的
记得很多年以前,我就职于一家建筑单位,在这家公司里有很多和我年纪相仿的同事,大家都很谈得来,既是同事又成了朋友。那段日子过得很快乐。后来由于企业不景气而裁员,我也不得不离开那了。本来每天朝夕相处在身边的同事一下子就没有了,心里非常的失落,总希望他们有空时来看看我,大家聚聚,回忆以前开心的日子,我也非常期待每次的聚会。可是很奇怪,每次聚会结束后,心里失落得感受比没聚会时还要厉害,有点举足无错的样子,后来对于聚会,我既是期待又是担忧,矛盾极了。
后来,我渐渐地养成了看书的习惯,从散文、诗词、到孔孟之道、经典著作等等,虽然看的书不多,却能在阅读中感受到无比的快乐和精神上的愉悦,每看完一本书就像经历一次旅程,在旅程中感怀历史、感悟人生、感知生命,感激这些文字给你带来无穷的快乐。晓风残月,青灯黄卷,丝丝秋雨,手捧香茗,此情此景,岂不快哉!朋友,向外探求;读书,由内而发,两者兼顾,相得益彰。
活在当下,珍惜高峰经验——是一种能够让人在一刹那之间觉得无所缺憾、一切美好圆满的感觉。
哲学与人生心得作文范文五
暑假拜读了台北傅佩荣先生的《哲学与人生》,这本书是傅先生的讲义,被评为“**通识课程”,我读了以后觉得实至名归。书中从古至今,兼顾中西方的主要哲学家的主要观点,侧重于人生与文化,以哲学的思辨方法贯穿其间,引经据典,可读性很强,语言通俗。整日奔波于家庭、学校之间的我们,在假期里,借这本书静静地审视一番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一直以来,觉得人生就是一场现场直播,自己描绘的是自己的生活。殊不知,在不经意的生活中包含着如此多的哲学。哲学脱离人生是空洞的,人生缺少哲学,将是盲目的。学哲学是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幸福,更快乐,傅佩荣先生认为幸福、有意义的人生应该是:有工作可以做,有人可以关怀,有痛苦可以受。
首先,现在就业压力很大,相对于那些奔波于求职而不得的人,自己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爱自己的人,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有志同道合的同事,我内心感觉很幸福。
工作能激发活力,养老院将老人分为两组,一组每人负责照顾一盆花,另一组的老人什么事都不做,纯粹是休息养老。在身体状况相似的前提下,第一组老人比第二组老人,平均多活两年。由此可知,有工作可以做,哪怕是照顾一盆花,也会激发更强的生命力,活得更久。
由此想到自己年迈的母亲,今年77岁,四年前,父亲因为身体多方面的疾病,失去了行走的能力,我很担心,年迈的母亲也会因为照顾父亲而病倒,但是,我发现,每次回家,母亲像以前一样,不断地告诉父亲家里的变化,给他一日三餐,体检显示:母亲的身体很健康。在父亲过完百日后,我把母亲接到了济南,我不忍心让操劳了一辈子的母亲再为我做什么,我在心里说,让母亲好好休养。一日,小哥来电话称,小妹你的想法太奇怪了,千万别让母亲什么事都不做,母亲身体力行可以做的,都让母亲去做。如果她一旦发现自己什么也不能做,会加快母亲的衰老。果然,母亲第一次独自在院里遛弯回来,开不了门,站在门外怎么也打不开。虽然之前,我们已经演练过很多次,但还是过了很久才打开。母亲自言自语,说,哎,老了,连门也打不开。我听到了,母亲内心的失望。相对于父亲在世时,母亲在家一日三餐,洗洗涮涮,犹能自理。开学后,七点半,我和老公上班,孩子上学,家里几乎全天只有母亲一人,我得想办法让母亲觉得自己可以做些什么,让她有点成就感。我就让母亲负责照顾家里的小鱼和花花草草,每天给他们喂食和浇水,自己操作按摩垫,不几天,母亲欣喜地告诉我,小鱼长大了,因为坚持按摩,自己的身体很舒服,在花园里遛弯时,看到了藤上挂着几个南瓜,哪里的石榴长得很好。
我想,母亲在这几年里,保持很好的食欲,身体依然健康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那个和自己相濡以沫了一辈子的人需要自己,不管年轻时有多少次争吵,现在,他需要自己,这是支撑母亲的强大支柱。
其次,有痛苦可以受,一个人在受苦受难的时候,难免会怨天尤人,如果一时想不开,甚至可能自暴自弃,走上自杀的绝路。关键在于人生是不断改变的过程,人只要活着就会逐渐老去,在遇到苦难时,激发潜能面对考验,结果增加了自己的专长,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让我想起,上海信息技术学院的邬宪伟校长,他用一句话概括自己不到30岁破格评为教授,最终成为上海名师、全国名师、校长。“凡是能够成为专家或名师的都是在能力边缘的极限上工作后锻炼出来的”,他是因为自己的学生将自己逼到能力极限的边缘。所以,要把握受苦的机会,主动而积极地改变自我,让自己变得不一样,任何一种或大或小的痛苦,都提供了一次让自己提升转化的机会,提升转化的可以是身,可以是心,也可以是灵,生命会变得不一样。
我们不必奢望无灾无难的人生,却要在面临痛苦的挑战时,主动而积极地以改变自我,来展现生命的不同面貌。
哲学与人生范文第2篇
前一阵子人们都在倡导所谓的普世价值,哪有什么普世价值观念呢,不同的文化它的价值观念是不同的。
有人说仁爱就有普世价值,是,从表面来看仁爱是。基督教讲爱,佛学讲慈悲也是爱,孔子儒家也讲爱,这看起来好像是普世价值,但我们再仔细一看,基督教讲的爱是什么爱?佛学讲的爱是什么爱?儒家讲的爱又是什么爱?它们是不一样的。如果非要说相同的地方,有,中国的墨子讲的“兼爱”有点像基督教说的爱。
不同的文化理念从生命观上就可以看出来。基督教文化的生命观认为生命是上帝创造的,所以大家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是上帝的子女,子女跟父母在某一个意义来讲都是上帝的子女。在这种背景下,强调个体的独立性是西方文化的特色。生命的延续是上帝不断地创造出一个个新的个体,借着父母的肉体把这些生命制造出来。
那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生命是怎么样的?生命从根源来讲是天地,“天地者,生之本也”,所有的生命都要分成不同的类,有人类、禽类、兽类,每一类都有它自己的生命源头,就是它的祖先,所以“先祖者,类之本也”。生命是自然的生存,生命的延续是靠父母子女这样代代血缘相续的,所以子女跟父母的关系是一种亲密的血缘关系。可以说是一个代代相承的生命观,非常强调血缘之间的亲情关系。所以中国有了这样一种价值观,首先要爱你的家人,然后再去爱其他的人,然后再去爱万物。我们都是同类,所有的民族同胞和所有的物都是跟我们同类的。
西方的文化如果把它归结起来看,一个根本的特点就是救赎和他利。上帝就是救世主,我们每个人都要靠上帝来救赎,靠神来救助,包括印度文化中的宗教也是一样,一切由神来决定,一切也要靠神来改变,所以神是救赎,靠外在的力量支援你。
中国的文化是强调自救和自律,要靠自己来救自己,自我提升,行为自我约束,为仁由己,所以强调的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当然人的自觉性是有限的,也必须要有外力来辅助,所以也不能没有“法”,但重点是强调道德的自觉、自我的约束。我们现在张口就“仁者爱人”,其实不是,仁的精神首先是要自爱,也就是《论语》里面讲的“克己复礼为仁”。我们要这个社会能够安定和谐,就必须要求每个人遵守社会的公共道德,就是“礼”的制度的规定,这就叫作“克己复礼”。过去常常讲“治世要用儒”,治世不用儒的话就是鼓励大家去造反,不遵守礼仪,这样社会能安定吗?安定不了。人文的概念就是“礼乐教化”,也就是中国常讲的文化,强调“自立自治”。“仁者爱人”是仁的一个内容,但我觉得最深的还是自爱,我这里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它告诉我们仁的思想的内涵:
有一天孔子在屋里面坐着,弟子子路进来问学,孔子就问了他两个问题,一个是何为仁,一个是何为智。这两个问题被古人看作是圣人的重要标准,圣人就是既有“仁”的品质又有“智”的智慧,智的问题我暂且不讲,先讲讲仁。何为仁呢?子路说“仁者使人爱己”,这固然没错,你如果是个仁者的话,必然会受到尊敬爱戴。所以孔子给他的评价是“可谓士矣”,可以说你是一个读书的人了。过了一会儿,子贡又进来了,孔子还问他这两个问题,子贡回答说,“仁者爱人”。孔子给他的评价是“可以为士君子矣”,可以称为读书人中间的一个君子了。过了一会儿,颜渊进来了(他是孔子最喜爱的弟子),孔子还是问同样的问题,颜渊回答是“仁者自爱”。孔子听了之后大为赞赏,他说“可以为明君子矣”,说颜渊是真正明白道理的一个君子,懂得“仁者自爱”。这里的“仁者自爱”跟前面讲的“克己复礼为仁”是一致的。《论语》记载的也是颜渊问孔子,何为仁?孔子的回答说“克己复礼为仁”。颜渊又问他,请问具体哪些方面?孔子就告诉他,“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人最核心的东西就是要自爱,自爱才能自尊,才能够去爱人和尊敬人,才能够受到别人的爱和尊敬,所以不能本末颠倒。
为什么说“学了儒释道才拿得起、放得下、看得开”
中国文化中最强调的是责任,孔子当年周游列国,到了卫国,卫国的君主就问他,我如果把国家交给你来治理,你从哪里下手?孔子说“必也正名乎”,首先要从正名入手,卫国的君主听了以后非常高兴。他说如果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我连饭都吃不上,社会也不能安宁。我们要循名责实,我们考察干部就需要遵循这条原则,你担当什么职务,就要做合乎你职务的事,敢于担当。韩非子是非常强调这一点的。
曾经在一个课堂上,有一个学员讲他学习了国学后的体会,他说学了儒家后拿得起,学了佛教后放得下,学了道家后看得开。总结得很好。
为什么说学了儒家就拿得起呢?最根本的就是儒家敢担当,所以儒家要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只有有了敢于担当的精神,才能拿得起。佛道也是中国的文化主体结构的东西,中国文化自始至终都是一种多元、包容的传统,现实中始终是三教并存、相互补充的。西方文化自中世纪以来一直是由基督教文化垄断的,一切不符合基督教价值观念的思维方式就要被排斥,就要被宣布为异端异教,要受到宗教裁判所的审判,而在中国始终是多元并存、相互尊重的。
我们过去讲“以儒治国”,儒家思想主要讲治理国家和社会。“以道治身”,确实我们的养生和医学等方面与道家思想关联得更多一些。“以佛治心”,是指佛教认为我们人类和社会的一切问题,根源都在人心中,尤其是贪、嗔、痴三心,佛家把它整个的理论实践概括为戒、定、慧三学。以“三学”来应对人心中的贪、嗔、痴。佛教里面有一句流行的话叫“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所以我们常常讲以佛来治心。治国、治身、治心是相互配合的。
学习了道,思想看得开。中国道家的思想强调“道法自然”,以自然为准则,尊重事物的本来状况。它非常强调一个观念,叫作知足。道家讲每个事物都有它的天性和本性,本性规定它需要多少,满足它的需要就可以了,过了反而会损害它。道家的思想强调自然合理,要合乎每个事物自然的状态,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实事求是,注重个性差异。
道家是非常注重这个差异的,《庄子》里曾经讲到一个故事,讲一只大鸟和一只小鸟,大鸟要吃饱肚子就要四处觅食,小鸟肚子那么小,有几粒谷子就饱了。有一次两只鸟碰到一起了,小鸟看到大鸟能够四处游走,尝尽天下美食,就非常羡慕,想像它一样。大鸟看到小鸟吃两粒米就饱了,非常轻松,免却了四处奔波觅食的辛苦,也非常羡慕。庄子就评论说,大鸟你不要羡慕小鸟,小鸟你也不要羡慕大鸟,你们两个本来就不同,大鸟如果像小鸟那样轻松,弄不了两天就饿死了,小鸟要是尝遍天下美食,一顿饭就给撑死了,大家要顺其自然,懂得知足。
知足者把其他的东西看作是身外之物,不需要留恋,看得开。所以道家的思想对人生是非常有意义的。
那为什么佛教能够让人“放得下”?佛教的思想让我们懂得万物都是无常的,不是永恒的,这跟缘起思想有关系。佛教认为万物都是因缘而生,因缘而有,那么因缘形成的这个世界的万物有什么特点呢?那就是无常。缘有聚也必然有散,因此一切事物有生,也一定有灭、有死,有聚一定有散,有会一定有离,这是缘起法的特点,没有永恒。所以对生命的贪恋和对外物的贪恋都是没有意义的,总有一天,你要撒手而去,什么东西都不属于你。人有生老病死,万物也是如此,就像沧海桑田的变幻。我们生存的环境也不是永恒的,它在不断地变化着,一切事物都是这样的。
佛教在《金刚经》里讲“一切有为法”,所有我们看到的东西,人也好,物也好,在佛教里面都被称为“有为法”,“一切有为法,应作如是观”,就是应该这样来认识它。怎么样来认识它?是六个“如”:“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像梦境一样,像幻觉一样,像肥皂泡一样,像影子一样,像露水一样,像闪电一样。“梦幻泡影”是说它没有实实在在独立的主体和自性,在佛学里面就叫作“无我”;“如露亦如电”是指一闪而过,也就是无常。佛教的缘起理论让我们认识到整个世界是无我的,无常的,所以对物的执着也好,对自我生命的执着也好,都是我们烦恼的根源。用两句话来概括人们的问题,就是:“执取名相看不破”,“执我为本放不下”。所以要是你们有一天能够放下自我,就真正自由自在了。懂得了佛教的教义,就可以放下、自在。你们可以看到佛教的很多庙里都挂了一块匾―“得大自在”。所以我们人如果能够拿得起,放得下,看得开,这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幸福的人生境界。有的人是三样俱全,既拿不起,又放不下,还看不开,这是最痛苦的;有的人拿得起但放不下也痛苦。
中国的三大文化体系应对了三大矛盾
所以我觉得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哲学观念对于我们的人生是很有启发意义的。我们人类在这个世界上碰到最多的三个大矛盾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己的身心的关系。我们想一想,我们的三大文化体系不恰好应对了这三大矛盾吗?
道家的思想就可以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中国道家思想里面,自然的概念不是指天地万物,而是指事物的本性,只要我们尊重自然的本性,去适应自然的环境,就不会跟自然形成矛盾和冲突,也不会危害到我们生存的环境,这不就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吗?道家的思想认为人的生命要活得好,必须要顺应自然,顺应事实,顺应日夜,这是最基本的一条。现在《道德经》在全世界翻译的语言之多仅次于《圣经》,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像德国、法国,他们的学生和一般的公民对于《道德经》的了解大概比我们中国人还多。
儒家的思想其实就是来解决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的方法就是反求诸己,反省自我,不要怨天尤人,这也很契合我们现在讲的这个问题。
现在世界上还有很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人的身心的矛盾,或者叫灵肉的矛盾,这个问题相当严重,所以现在心理学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人的心理的问题要从根本上来解决,佛教也给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资源。
中国的文化是内向,一切都往内,在天、地、人中间找人的问题;在人与人之间找自己的问题;在自己身上找自己的心,一层一层地向内,不是一层一层地向外。西方文化就是向外,身心的问题主要是去找身体的问题。
比如治理环境的问题,现在的思路就是把它当作外在的,不从人的本身去找根源。人的贪欲不灭,这个自然就永远治不好,这边在治那边又在破坏,所以西方的思路是向外。我们是向内,这是因为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其实也就是哲学的差异,哲学是文化的核心。学点哲学对我们的人生是很有意义的,对问题能够看得更明白更透彻,所以不要把哲学看成是神秘的、空洞的。
中国的学问就是强调要有所受用,要知行合一。中国哲学一个重要的品格就是实践性,不是空谈的。过去的人有没有空谈的?有。我们历史上很多的理学家,走着走着就走到空谈了,“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道理讲得还不错,但是解决不了问题。实际上中国的哲学强调的是“内圣外王”,内圣就是提高我们的素质,做内圣的功夫,提升自己要成圣,成不了圣,也要成贤,成不了圣、成不了贤也要成人。人跟动物的差别很小很小,一不小心就变为禽兽,所以学习首先是要学习做人,人做好了还要进一步提高成贤成圣。要做出事业来,做出事功来,叫外王,“王”就是指事功、事业。你不光修养好了就行,还要做出事业来,外王是结合在一起的。
《大学》里提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面的功夫就是做内圣的功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把这个心正好,然后落实到自己身上来改变自己的气质,变化气质改变心性,然后落实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做出事功来。
哲学与人生范文第3篇
关键词:周易其名 基本精神 哲学思想 联系 人生哲学
《周易》是我国5000年来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积淀下来的代表之一,是我国最古老、最有权威、最著名的一部经典,是历经千年时间考验而流传下来的真正完全属于中国古代精神文化精髓的代表,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的结晶。古人用《周易》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 《周易》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一.《周易》其书
《周易》,一名《易》,又称《易经》周字义为“周普”,即无所不备,周而复始。还有另外的说法,指“周”字指代岐阳地名,是周朝的代称。而对于“易”字,对其的理解则是众说纷纭:一说其为象形字,由蜥蜴而得名,为一象形字,出自许慎《说文解字》;还有认为其为日月,象征阴阳,对应易经阴阳之说;也有人说易事占卜之名;还有人认为易指交易,从这里引出阴消阳长,阳长阴消的相互变化,与太极图相互对应;而《系辞传》中则说:“生生之谓易”,说易即是道,恒常的真理,即是食物随着时空变换,恒常的道不变。
《周易》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本是占筮书,其基本因素为阳爻和阴爻,把三爻重叠起来, 构成八卦, 即乾,坤,震,艮,离,坎,兑、巽。八卦再重叠起来,构成六十四卦,如泰,否,每卦均有六爻。经包括六十四卦的卦象、卦名、卦辞、爻辞四部分。卦辞是解释全卦的含义,爻辞是解释每一爻的意义【1】。《周易》的形象思维之所以能构成应有的体系,在于它不是简单的形象模仿,而是具有理性思维的特点,在于它表达方式的抽象性和形象本质的客观实在性。所谓客观实在性的内含是说《周易》的六十四卦画序列、属于以天象为坐标的阴阳动态变化,而不是主观的臆造或杂乱无章的拼凑。
二.《周易》包含的哲学思想
1.“道非常道,有无相生”的宇宙观
“道非常道,有无相生”是中国道德哲学对自然界本质的深刻揭示,是对自然规律的高度总结。《易经》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把自然界这些发展变化规律渗透到自己的预测理论体系之中,把自己的理论体系置于正确的、科学的宇宙观指导之下,为其预测的科学性,准确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追溯《易经》中包含的哲学原理,有助于我们对《易经》的理解,准确的预测将要发生的事情。也有助于我们驳开《易经》的神秘面纱,纠正唯心主义的不全面、不客观认识。
2. 唯物观
世界是物质的,这是西方哲学唯物论的最基本观点。中国道德哲学认为世界是由道生成的、组成的,二者同质而异名。《易经》中体现这一观点的方法独特而且实用,全面而且深刻。 乾代表天,坤代表地,震代表雷,巽代表风,离代表太阳和火,坎代表月亮和水,艮代表山,兑代表泽,其它五十六卦各有其名,其卦名的字义虽然不完全显示具体物质,但其所代表的内容离不开物质现象。
另外,中国的文字属象形组合文字,每一字都是由代表不同的物质的笔划或部首组成,所以每一卦都带有物质的烙印。如乾有日,坤有土、解有刀、困有木、等等,六十四卦全部立足于唯物论。有人怀疑,文字本身就是物质及其现象的代名词,这样分析还有什么价值,其实这正说明《易经》是以物质为基础的,是立足于唯物论的。
3. 发展观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发展变化的,发展变化遵循“道非常道”的发展观。《易经》对物质的发展变化体现的最为淋漓尽致。六十四卦的编排顺序就充分体现了自然界的发展变化。如上经三十卦,始于天(乾)地(坤),终于日(离)月(坎)。
三.易学思想与中国哲学的联系
哲学概念是对事物本质的最高概括,其内涵最小,外延最大。《易经》中乾卦说明了事物由浅到深的发展过程。初九爻:“潜龙勿用”,潜在水里的龙自然是未成气候。“飞龙在天”才是事物发展的成熟时机。如果过于狂妄自大,必乐极生悲,正是“亢龙有悔”。又如《彖传》中:“‘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说明了“得道多助”的道理,有民心才能王天下。《周易》以“神道设教”,接过一般民众都迷信的筮法,装进自然哲学和社会哲学的内容【2】。将卜筮与哲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对哲学不感兴趣的民众也易于接受。正如《春秋》的“微言大义”一样,《易》学中也包括许多看似浅显,但内涵十分丰富与深刻的哲学道理。《大象传》在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周易》之正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经久不衰的精神。细读这两句话,会发现这其中有可贵的涵义存在。如今,中华民族的子孙仍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规勉着自己,鞭策着自己。由此可见,《周易》中的哲学精神对人本身的教化作用之大。
《周易》蕴涵着关于宇宙人生的大道理。学《易》能修身养性,提高人的道德水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易》,对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帮助。孔子说:“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然后力行”。我认为学习周易,便能使人向着这一个方向走去。
四.《周易》中的人生哲学
1.《周易》中的人生态度
从《周易》中,我们可以学到正确的人生态度。人在世界上不能做到事事都如意乙一方面人应该努力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力求达到自己的目的,另一方面也不要把一次的成败、一事的成败看得过重。如若自己的理想、愿望由于主客观的种种原因未能达到,也不应因此而颓废。就算这种不成功是“天意”吧,也应对“天”持一种宽容的态度。人生的意义是非常丰富的,难道除了不断地办事业就投有别的吗?人当然第一要义是谋生,但最高境界却是“乐生”。因为人生之苦,大多在过于执着于功利诸如金钱、名誉、地位之类。有了这些东西缠身,人就超脱不起来了,自由不起来了,快乐不起来了。?
2.《周易》中的人际关系处理
《周易》认为,人之处世,第一要义是要找到自己应处的位置。“守正”这是《周易》推崇的为人处世的第一法宝。按照《周易》的观点,天地万物各有其位,人不例外。每个人都应在世界上找准自己应处的位置,如若这样,世界就是有序的了,就不会有祸乱产生了。
《周易》推崇的处世法宝之一的是“和”。“和”在《周易》中是个十分重要的思想,“和”与“中”常常联:在一起,号称“中和”。“中”要求做事不走极端,要适度,“和”则要求与他人关系要谐调,要顺畅。“中’是讲个体所处的位置,“和”则是讲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和”的思想体现在《周易》的整个体系之中,而整个《周易》体系就是一个生命通达、循环不息的和顺的整体【3】。守正,中孚,尚和--这是《周易》作者从其对生活的深刻体察中所总结出来的处理人事关系的三个基本法则,也是我们需要学习和去实践的人生哲学。
3.《周易》中的处事原则
人在这个世界上会遇到种种不同韵处境,要处理种种不同的事务。要怎样才能把事情办好,在可能的条件下取得最好的结果呢?《周易》通过六十四个卦的解析为我们提供了极为具体的指导。概括起来,《周易》认为处事的基本原则是果决、审慎、适变。?
我们应该深刻体会到世界上的事,顺顺当当的当然有,但也有好一些是并不顺当的,有些事真要去办,还要冒些风险。当然,不去冒险,自然较为平安,但也必然是平庸;无大成就。世上凡干大事者,无不历经风险,没有风险意识,没有敢闯难关的勇气,没有临事果决的魄力,怎能取得超乎寻常的业绩呢?在战争中两军对垒,战局风云莫测,取胜者,大多是指挥果决、敢出奇兵、敢冒风险的一方。不过,话又要说回来,果决、勇敢必须以科学的分析作基础,必须以审慎粗辅佐,否则就会走到愿望的反面。但这些都要在适变的基础下,要适变,也就要我们事物变化的规律。
在今天,人类的发展面临着种种难题和挑战, 《周易》中所蕴涵的丰富思想和各种理念,无疑对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我们不应该只学习它的外皮,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精髓,并将其作为新时代的引导思想。借用《周易・系辞上》第7章的一句话,“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只有仿效天,取法地,利用《周易》成就美善的德形,并反复蕴存涵养,才能找到通向当然之理(道)和合宜之事(义)的门径。
参考文献:
【1】南怀瑾、徐芹庭注译:《周易》;重庆出版社;2009年1月
【2】《周易入门》,陈德述著,巴蜀出版社,1999年。
【3】《和合学概论》,张立文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哲学与人生范文第4篇
理性与经验对立是西方哲学的1个本质,也是对西方哲学的1个基本分类,如演绎与归纳、与综合、先验或抽象与实证等等,但这种对立却正是西方哲学自身的基本框架,西方哲学是以理念、概念、范畴、逻辑等方法表达哲学的,因此西方哲学的基本框架就是理性意义的,即便是与理性对立的经验仍是用概念、逻辑等方法和形式予以表达的,无论理性或经验都是关于知识或知识形式的,而且总是以知识的形式被表达而成为哲学的,西方哲学就是关于知识或真理的本质、来源、观点、方法等等的理论,经验与理性的对立实际上仍然基于知识或真理这个共同的基础,就是说理性不仅是哲学的对象,还是它自身表达的形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成为西方哲学,因此在西方哲学框架下理性与经验即是对立的,也是相互共存的,它们共存的形式仍然是理性的,所有的经验事物只有在被理性意义的形式化之后才能成为哲学的内容。在这个意义上西方哲学的本质的是理性的,理性与经验的对立仅仅是在他们达到目的的功能关系上,即哲学的观点、方法上,而不是在它们的哲学本质上。西方哲学传统对终极原因的追求就是对终极理性的追求,理性最终是经验的归宿,它们1起被表达为外在于人的知识形式系统,而且最终的知识被归结为神,因此神学的真正本质也是最终的理性哲学,这就是西方文化的1致性,但这不是理性与经验的内在的1致性,而是超验的同构,在这个意义上,上帝就是超验的理性。
理性与经验之间的这种关系在西方哲学中己开始得到理解,比如威拉德·蒯因(WillardV。O。Quine1908-2000)在他的名作“经验论的两个教条”1文中,认为在分析的、或以意义为根据而不依赖于事实的真理与综合的、或以事实为根据的真理之间存在根本的区别是1种教条,从逻辑的观点看,这种教条是没有根据的,他以知识系统代替了先验的知识,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弥合了理性论与经验论的对立,他的这种努力正好说明了西方哲学中经验与理性之间存在的共同基础,虽然他并没有真正克服它。
理性的哲学是基于事物的知识,因此它首先就是关于事物本身的本质意义的学问,因此理性的真正的原始本质是物性,这也就是西方文化中性和客观性的根基,正是在这个根本性的意义上,亚理士多德称他的哲学为形而上学(metaphysics)。因此,在西方传统哲学的框架下,哲学是原始地基于物性的理性意义的,因此真正与这种理性哲学的对立不是在它的自身理性的框架下与理性对立的经验,而是与这个理性的框架本身的对立的非理性,在它的根基上就是与物性对立的人性,但他们总是以非理性思潮出现的,而且非理性思潮总是对它当时的西方哲学的现有的框架的突破而表现出1种神秘性或革命性,由于在西方哲学中没有基于人性自身的框架体系,非理性思潮也无法成为纯粹的专门化哲学,最多被理性化或被理性的哲学所吸收,同时也就失去了非理性的意义。
真正与理性意义的物性本质相对的就是人性,在西方哲学中,没有任何现成的知识和知识形式能够真正正确地定义或演绎人性,它才是真正不在西方哲学的基础框架之内的东西,西方哲学的观点、逻辑不定义它,形式地演绎它,因此对西方哲学和西方文化来说,它们总意味意1种突破,1种革命性的神秘,比如文艺复兴就是人性的复兴,它对中世纪的反动就是对神学理性的革命。又比如以人性的观点理解,就区别于从物性的观点理解自然,这正是现代非理性思潮的广泛表现,所以与理性对立的人性就是西方文化中1切非理性思潮的本质。但是如果认为非理性思潮就是本质上反理性,那就完全错了,非理性思潮反对的只是形式化了的理性,或者说是形式化的人性躯壳,非理性思潮在最深刻的本质仍然是理性的,只是西方哲学的框架下无法表现这1点而已,只有在大文化的意义上才能充分解析它,否则我们就无法理解非理性思潮的进步意义,无法理解西方非理性文化思潮的革命性,同样在这种观点下,我们才能理解在文化的框架下反文化并不是革命,而是反人性。
人的哲学就是指以人性或从人的本质出发理解世界的哲学,不管实际上它们以什么形式出现,它们都是以人性为世界性。从人的观点理解世界高于从物的观点理解世界,这是因为世界总是由于被理解而具有意义,人类对世界的理解使世界人性化了,世界获得人的意义,承认人是世界的部份或者是的部份是理性的哲学,而认识到世界因人而具有意义就是人性的哲学。中国哲学就是最精湛的人的哲学,在中国哲学中,人是世界的意义,因此在中国古人的意识中,世界不在人之外,世界也就是人的,人与世界、人与自然互为共存,所以天人合1,因此中国古人无须创世说,儒家文化也不对神异感兴趣,只要有人的存在,世界就当然存在,在这个理解上,我们就能懂得笛卡儿的名言“我思故我在”为什么是西方哲学中的绝响。
如果说儒家的学说是作为人性在人自身上的哲学,那么老子的学说就是人的哲学意义上的世界哲学,在世界最深邃的意义上,老子的学说把世界彻底地人性化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第5章)这不是对仁的否定,不是对仁的反动,而是仁的自身在世界意义上的意义上的超越,它也就是本义的道。天地不仁就是天地不异于仁,不为仁,甚至不是作为仁,天地就是仁自身的超越,所以天地也就是仁的自身,天地不在道外,道也不在天地之上或之中,万物就是道的生化流转的形式;圣人即人道,他不是为仁而仁,而是以百姓为化身。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得到了最真义的表现:道就是无为,无所为而天下为,所以无不为。作为人的哲学,道自为人,人自为道,道不为道,所以“道可道,非道”;人不为道、道不为人,德为人道,所以“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老子:第3108章)德是现实之道,为德不德,为道不道,而道德并称就是道德互为的超越,道在最终极的意义上成为人道意义的普世之道,只有在全人类的意义上,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中国哲学是哲学中的哲学。
儒学作为人性的哲学或哲学的人学,把人的社会等同于全部世界,把社会的本质人性化了,道德化,人伦化了,正是在这个原点上,中国思想和中国文化的本质不是关于或对于世界的学说,而是它自身就是作为人的本质的世界的本质,这是与西方哲学和西方文化最根本的区别,西方哲学总是关于世界和对于世界的,所以西方文化中的人性和人本主义也总是关于人的和对于人的,而不是作为人的,这是真正理解西方文化1个最本质的观点,也是理解中西文化相区别的基准点。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本质是自身人性的,所以它就不会以形式化的理性表现自己,而是世界以人性化的本质的存在,这种同1是西方哲学所无法分解的,这就是为什么从西方文化和西方哲学的观点来看,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总蒙着1层神秘的外纱的原因。西方哲学的现有框架无法容纳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因此中国哲学没有也不会成为西方哲学的殖民地,也无法从本质上西方哲学化,而从另1方而看,西方哲学却为中国哲学提供了丰富的形式,这正是中国哲学的先天不足,而中国哲学的自身的元哲学精神将为西方哲学的几千年所追求的世界终极原因提供启示。在人类的文化存在意义上,哲学就是人的存在的自觉,哲学与人性的理性化是1致的,西方哲学中的理性化人性与中国文化中的人性理性化是1致的,人性、理性和文化性的1致性在中西哲学间是1致的,这种1致性是大文化意义的,中国哲学在文化性意义上互补的统1,中西哲学在人性意义上的1致性是世界哲学意义的。
2.唯物与唯心的困惑
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企图直接地把中国哲学纳入西方哲学的现成框架的努力总归无法成功,既曲解了西方哲学,也损害了中国哲学。比如人们广泛地以唯心与唯物的方法划分所有哲学,企图在西方哲学的理性与经验对立的基本框架之上建立1种所有哲学之上的划分哲学的方法,虽然唯心与唯物是西方哲学中1个常见的概念,但却并不是西方哲学中的某1个具体哲学,也不是主流意义的哲学的分类方法,西方哲学中没有在“心”与“物”对立意义上的“哲学”思想或专门化的哲学理论,唯心与唯物也不是具体的哲学理论方法,唯心与唯物仅仅是对己有的哲学理论、观点的评价方法而不是自身成为1种具体的哲学观点方法,在西方哲学中甚至没有对“心”和“物”的1致性定义的或可以接受的关于心或物的理论,唯物1词只是在理性意义的物质性的意义上被使用,在大多数情况下唯心1词只在把心灵的或精神的作为世界本质性存在的意义上被使用为对某些哲学的评价,而实际上由于对心或精神不能正确地进行哲学定义而使唯心1词的使用只能由具体的论述(话语权)而决定,而不能由1种可以作为论据的哲学观点,方法现成的引用,因为没有1种是真正自身成为了唯心的哲学理论,就是说只有对现有的哲学的评价观点而没有1种真正的西方哲学意义的唯心的哲学,而且正是由于企图将这种对哲学的1种评价观点在绝对化的情况下当作1种实用的哲学,而因此造成了1种高于所有哲学的哲学幻影,而这种幻影哲学又被绝对化地当作评价所有的哲学理论的实用的工具。我们可以看到人们仅仅只能在与唯物对立的意义上使用唯心这1词,而这种对立性却不是真正哲学学意义的,其实唯心和唯物只是两个文化意义的概念,这是首先是因为“心”是1个文化概念而不是1个哲学概念,什么样的理论是唯心的,实际上只是由这个理论自己的申明或由对它的评价而定,而不能由这个理论自身决定,因为没有唯心的自身哲学学意义的哲学(参见中国思想与元哲学),因此人们只是大量地使用唯心论、唯物论、唯心
主义、唯物主义,而不大直接使用唯心哲学和唯物哲学这样的词,这至少表明人们还是能在它们的使用环境中区分对哲学理论的评价与哲学学两种不同的性质。比如黑格尔的哲学是公认的唯心论,因为是黑格尔自己认定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质,但这不是也不能由他的理论自身证明,他的全部理论都是由理性框架构成的,他的理论的分析和演绎是确定性和逻辑性的,他的理论结构确实是唯理的,我们甚至还不能说他的理论内容是唯心的,因为所谓哲学理论正是以它的结构为自己的内容,或者说哲学理论的结构与内容是同1的,他的唯心主义只是他的理论的前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与唯心对立性的唯物也是在文化性的意义上被使用,比如人们说亚理士多德的学说是唯物的,不是因为他的理论的唯理性,而是因为他承认客观世界的确定性。这样,当人们说神学是唯心的,实际意义上只是说神学是1种文化,而不是1种唯心论的哲学,事实上神学也只是在唯理的意义上才成为1种哲学。这样1切被称为唯心的东西,只不过说它们是文化性的,不是具有真正的自身意义的哲学。但遗憾的是人们并不是在这种真正的意义上理解和使用唯心这1词汇,它被社会化了而成为了1种在对立意义上的文化工具或武器,这正是为什么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论争会成为1种社会运动的原因。
与唯物唯心概念相关的是形而上学这1词,它的使用也反映了上述这种情况,1方面形而上学就是metaphysics,这正是西方哲学用法中的本义,西方哲学传统中,终极原因总是理性意义的,无论你认为它是物理性或精神性的、先验的或经验的都要是这样;另1方面,形而上学1词又被作思辨或精神哲学的代名词,“形而上者谓之学”,这与中国上的玄学1词意义基本相同,在近现代它进1步与心学这1类概念相关,但是由于中国哲学本身是基于人性的,而且在中国哲学中确实有关于心性的大量,因此形而上学1词就具有跨文化的不同用法,因此不在上下文环境中,你就无法确定它的真正意义。在很多情况下,形而上学还被完全被意识形态化而与唯心论同义的,还被用作为与辩证法的对立面,这实际上已成了标签,离学术研究就非常远了。
唯心论和唯物论在哲学中的生搬硬套,首先对西方哲学的基本框架就是1种错误的肢解,其次,把中西哲学也1起纳入这种形式化了的哲学系统中,更是1种严重的错误,不仅是用预定性的文化具取代了所有的哲学观点和分析方法,即实际上取消了哲学,而且也否定了文化本身。比如把神学和所有具有神秘意义、非理性意义的哲学归结为唯心论而予以拒绝,就不仅是简单地取消了这些哲学,而实际上是否定了真正的人的哲学,从而从根本上否定了人性。
3.哲学中的人生
以人为本的哲学也是现实中实现的人生哲学,1切有成熟的思想的人,他们对人,人生和世界理解就表现为人生的智慧,而哲人则以哲学为生命,在自己的人生上实践哲学精神,作为哲学家的人生,哲在他们的身上表现为自觉的人性,哲学与人生的统1就是哲人的人生真率,在这个意义上,哲学成为人的最真率的自性,能以个人的自性表现哲学精神才是伟大的哲学家,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两人可以举出两个,那就是孔子(551-479BC.)和苏格拉底(469-399BC.)。
苏格拉底洞彻哲学作为真理不等于知识或智慧,它只存在于人们对它的无尽追求之中,所以他以论辩为生,他以对那些以有知识而自大的人的揭露为事业,以问答批驳的方式分析知识而走向真理,这就是本义的辩证法,苏格拉底说他1辈子除了考虑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并且实行正义和避免非正义以外,任何别的事都没有做,他的论辩几乎使当时1切认为是正确的人和事都变成尴尬,雅典人对他的指控主要目的是要他沉默,他也本可以逃脱对他的判决,但他的整个生命就是这个意义上的哲学,他永远不会放弃他作为论辩的哲学家的人生的职守,因此自觉地以生命的献祭悍卫了他的哲学人生,他是哲学的殉道者,他甚至认为他年老智力衰退将成为人生中的累赘,对他来说不能进行哲学思维和论辨的生存是没有意义的,死刑也就可以使他避免老年的痛苦,(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这种纯粹的哲学人生的感情和对人生意义的洞彻令人感到震撼。
哲学不仅是苏格拉底的人生,而且是他的肉身,这几乎与宗教的起源人的灵肉同1无异,但他是作为常人的哲学家,在常人的视野里他古怪但不失为常人,这就是苏格拉底的真率,他和常人1样生活,但却常常在哲学思考中忘我出神,有1次人们发现他发呆地站立着从清晨到中午,而就有好奇人晚上抱着睡席守着看到他1直站到第2天日出。(柏拉图:会饮篇)饥饿、寒冷、贫穷甚至死亡和其它的生活元素对他来说都似乎是视而不见的,他对肉体的忍受能力可能是1种天赋,但他对真理的追求的哲学精神结合在这种天赋之中,他的哲学与他的生命的融合成就了他不朽的哲学人生。
孔子却是1个作为哲学家的常人,他具有哲人的高尚但不失常人的本性,他对历史与对常人具有同样丰富的感情,对国家与对生活的热爱,对政治与对的爱好浑然1体,他自己的好学求知与对普遍人的教诲都是他的人生责任,而这1切都在他的人生中融为1体,没有做作,没有虚伪,有时不免迂腐但却不失真率,他是1个人性哲学本色的哲人,他的哲理融化在他1生的现实的生活中而不是超然于尘世外。
子曰:23子以为我隐乎?吾无隐乎也,吾无行而不与23子者,是丘也。(论语:述而)
这是他自白的坦率。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于郭东门,郑人可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比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3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未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史记:孔子世家)
这是他的天真。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3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得,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论语:述而)
这是他出入社会政治的人生的自由,人生、学问,抱负相为而不相违,进退有地,柔轫从容,他为中国1个特殊的文化阶层——士大夫的社会生存方式提供了榜样,而他的1生坎坷造就了他的人生与人性哲学的统1。
毫无疑问,孔子具有1种人性的魅力,仅有他的博学和对历史、国家、人民的责任不足以使他成为圣人,正是他将自己的人生真率地哲学化了,真正地人性哲学化了,实现了人性,人生和哲学的同1,他才是人中之圣,他不仅仅是学问的导师,而且是人性的导师,因学他的学问而成功为官者只是少数,但他以第子3千,贤人7102而被尊为集成和传承中国人性文化的素王,他的人性、思想、学问普及天下。
孔子对人生与历史同样具有1种自性的超越性,正是这种超越性使儒家文化超越地同1于历史。孔子和苏格拉底不同,苏格拉底以自己的人生乃至生命对哲学的奉献而表现了哲学,孔子却是以哲学与人生在真率中的统1而保存、延续了哲学的种子和生命,而这两者正如自然界生命的存在的两种方式1样,都是生命的必要方式,在他们的身上,实现了人生、哲学、社会的1致性统1,而且对于他们这都是真率的和清醒自觉的。
令天的我们发现阅读1些其它哲学家的传记而常常为他们作为常人的生活与他们所信仰的哲学理论并不1致而感到失望时,或者为我们自己生活中的无法避免的虚伪而烦恼时,不得不对孔子和苏格拉底这样的伟大人生真率表示由衷的敬意。
$False$
4.人生中的
远非每1个人都有成为哲学家的幸运或者是不幸,但每1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哲学家,当1个人真正开始成熟而自觉时就是他自己的哲学家,在这个意义上哲学就是深刻的人性,常人与哲学家的区别只是职业的区别而不是人性的区别,哲学家是以哲学为职业的常人,而常人也总可以成为自己的哲学家。这里面不存在要不要哲学,或者哲学有什么用之类的。问题只在于你是否自觉到这1点,而且你能在何种程度上自觉,作为1个常人,大多数人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执迷难决,但或许你也有幸能得到两者的自觉,这在传统文化中的出世与入世思想中得到最特殊的表现,它构成了中国文化中奇丽的人性与人生的浪漫性。
中国思想的超越性是自性的超越性,因而它也可以超越于现实的人生,而在个性意义上对具体现实的超越就是出世文化。儒家文化是由文人即以中国文化的继承、教化为生或为业的人而被具体化、现实化化的,他们就是作为士或士大夫的精神贵族,和中世纪的欧洲贵族在文化意义上相似但不相同,后者以物质享乐为基础,而前者以精神生活为寄托,但它都成为了1个相对独立的特殊社会阶层,准备和参与,具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消遣文化。中国的文人入世就是官僚化,它的另1面就是出世,以退隐的方式进行政治准备或对政治、人生进行观察和反省,这两者总是同时存在士大夫的身上,更替着互为表里,即使位极人臣,也总是在思想深处潜藏着超越自身的出世思想,在文人文化生活中,表现为1种具有浪漫性的文人文化,如返古思想,田园文化,仙佛情操,甚至直接表现为政治性的隐逸行为。隐士是1个古老的中国文化观念,而且始终被视为1种崇高的情操,因为它原初地在个性的人生身上表现了中国文化对现实的超越性。让贤不是政治民主,而只是人性的平等,是超越个性的普世关怀,尧帝许由之让,伯夷、叔齐避世之节己为圣人之先,而孔子的“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逊”,“贤者避世,其次避地。”“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之类的冷静,和“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这样的无奈,恰恰显露了孔子个性中潜藏着的这种文化性本质,但他永远保持着1种对政治的渴望和对文化的看守的责任,更多地表现为1种政治上的中庸文化。在老子那里,这种文化本质则是以绝对的方式表现的,它直接表达为对文化的反动:“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但这只是以原初的理性反对形式化的理性,因此我们总能以超越的解读方式理解这些名言的真正意义,甚在今天我们也能在新的社会现象中叹服他的明智,比如“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似乎在今天这个以地球为村的高度物质文明完全不合时宜了,但是今天的你又认识几个近在咫尺的邻居呢?
最能表现这种浪漫的个性文化的人是中国的庄子(369-286BC.),他的出世不仅是对政治,而且是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生,特别是以文化生活即文人的人生的超脱,他把人性对物性的超脱寄寓在流丽奇瑰的文字中,塑造了1个不羁于形骸的文人精灵:“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5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4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庄子:逍遥游)道在他那里得到了的人性化形象,实现了现实生活中的人与道的精神同1,这就是他的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1,”他把道化为了文人的精灵,他成为了在世文人的1种精神寄托,他把文人生活情操,人性的自由与文人的武器——文字完美地结合在1起,表现了中国文化中人性的浪漫,他真接传达了和真实地再现了老子学说中潜在的个性文化精神,给中国文人文化和中国民间文化带来了深远的。庄子还以自己的人生超脱的浪漫性实践了他的文化创造,他为妻子之死鼓盆而歌和庄周梦蝶的故事把残酷的现实与美丽的梦想揉合1起,成为了文人与文学中的奇芭。他的诗1样的文字和神话式的自由想象表达了那种令人神往的超越:“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3千里,抟扶摇而上者9万里。”他以文字表达的流丽和恢宏气势实现了道在文化个性上超越,表达了脆弱的中国文人与他们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和“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这样的政治雄心同样令人倾倒,但前者具有超越的空灵与自由,成为了中国文人文化的精神象征。
5.人的哲学与西方非理性思潮
人生的哲学在中国文化就是个性向理性的超越,因此它是人性的理性化,而不是反理性的,也不是的,这与西方文化中的反理性思潮完全不同。在西方文化中,理性化的社会和理性化的人虽然可以高于人,但这毕竟是理性化和形式化意义上的人,因此它并不等同于现实的人自己,而且在它僵死的形式上它甚至成为反人性的,西方中世纪的宗教正是在这种情况且下成为人类精神和知识进步的枷锁,在这1点上,这种性质与中国思想的命运相同,中国思想的形式化即是它的表现,也是它的梏桎(参见论中国思想),中国思想和西方理性的在自己的最深刻的本质上互补地相同,体现了中西文化在人类文化意义上的同1性。理性是人的1个本质。但不是全部,西方文化的主体框架是理性意义的,所以西方文化中总有它所遗忘的非理性思潮的抗争,而且总是以反理性的形态出现的,即表现了它的革命性的进步意义。在中国文化中,没有绝对的超越验人性,既使是圣人,也是普通人,圣人非神圣,而是在内圣外王的教化中走向完全的人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确没有产生制度化的民主,但是却有基于人的原初性的平等:“王使人(察)夫子,果有以异於人乎?”孟子曰:“何以异於人哉?尧舜与人同耳。”(孟子:离娄下)但这种人性的平等由于没有社会化的制度保证而只能停留在精神文化中,因此它始终无法成为社会意识形态,中国的封建制度是中国文化早熟的产物,中国思想把自己的全部能力都赋予了它,使它强大得足以将中国思想自己囚禁了2千多年而不得自由,是西方的入侵引发了了中国封建的崩溃,中国思想同时失去了自己寄托与枷锁,成为了百年的精神幽灵。
哲学与人生范文第5篇
关键词:哲学与人生 兴趣 语言艺术 教学方法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关于“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保证教学资源基本质量”的要求,教育部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文化基础课等必修课程和部分大类专业基础课教材进行了统一规划,其中《哲学与人生》就是中职学校重要的德育教材之一,在学生德育教育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提起德育课,学生大多认为是讲大道理的课、空洞的理论说教课,跟专业课比起来,没有什么实用性。所以,在德育课堂上很多学生学习兴趣缺乏。在近几年的教学中,笔者认为不能为了讲哲学而讲哲学,教师要不拘泥于原有哲学的学科体系,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把学哲学与解决做人问题、走好人生路的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因此,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
一、运用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可以巧用寓言故事、成语故事,比如:拔苗助长、愚公移山、自相矛盾、纸上谈兵、买椟还珠等等。这样学生听起来会很感兴趣,在听了故事的同时,也学到了哲理,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二、教学要体现语言的艺术
抽象、深刻、理论化、系统化是哲学鲜明的学科特点。它虽然是最抽象、最一般的道理,但是它也是从最具体、最真实的生活经验开始的。要把哲学应用到实践中去,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用哲学观点解决人生的困惑,需要发现人生智慧,也需要教师借助出神入化、深入浅出的语言表达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一句精辟的话语,常使学生于懵懂中感知其因、突悟其理;一个生动的比喻,常使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一句幽默的批评,常使学生放下心灵的包袱而又自惭不已。言不在多,贵在精;语不在长,贵在适;要语不烦,达意则灵。
三、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德育课不受学生欢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基本上只用“一言堂”“满堂灌”的讲授方法。这种单调的教学就只能是“教教案”“教教材”,而不是“教学生”,活跃课堂常采用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案例教学法
这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深刻理解学习内容。在案例的选择上,一定要选取学生关心的话题。例如在讲哲学与人生课程中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这个问题时,笔者就给大家介绍了两个案例――《一枚铆钉与一个帝国的命运》《海鸥与水上雷达》,这些小故事通俗易懂,学生爱听爱学。再如笔者在讲到物质运动与人生运动“只有积极行动才有精彩人生”时,给学生们讲了美国总统林肯的故事。林肯曾是捡煤屑的小伙子,乞求上帝给他一双鞋子,结果上帝送了他一双袜子,让他自己去寻找梦想的鞋子。经过一番努力后,林肯拿着袜子找到了对他而言最宝贵的鞋子。教师可以多举一些例子,运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自己去体验知识,把复杂的哲理简单化、生活化。
再如,我们常常听到某学生因为考试考得不好而一蹶不振。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是充满着挫折,但我们在挫折中会一步一步地迈向前进、走向成功。即哲学上通常所说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们一起唱《阳光总在风雨后》,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2.情景表演教学法
情景表演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更重要的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情景表演一定要设置合理的表演情节,需要有针对性。例如在讲哲学与人生课程中“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的时候,笔者让学生们根据斯宾塞・约翰逊的《谁动了我的奶酪》,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表演小话剧,学生们都积极参加。
3.实战演练
德育课理论性较强,很容易被学生认为是“唱高调”“空谈大道理”。为了增强吸引力,必须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让学生真正“行动起来”。德育课堂可以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加以推进。例如在讲“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时,笔者创设情景,模拟招聘现场,引导学生展示自己、推销自己。学生应聘前积极准备,在面试过程中积极展示自己,体验了面试成功带来的成就感,为毕业时参加面试积累了经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fwzx/11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