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师德论文
小学教师师德论文范文第1篇
1991年5月全国第一次教育督导会议胜利召开,在会议上颁布的《教育督导暂行规定》成为我国教师工作全面评估开始的标志性文件。由此,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对教育评价的模式、基本原理、实际运用、道德评价的基础理论等展开了相关论述,从而为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研究的深入开展夯实了理论基础。从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基本内涵、涉及内容、善恶标准、评价方法、遵循原则、主要特点、体系构建等方面展开论证,逐步丰富完善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机理。
二、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研究的构成详解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亘古迄今,教师职业从来都是一种极具社会意义的崇高而神圣的职业。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在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学能力素质等众多素质中占据重要而特殊的地位。“教师职业道德”一词的诞生,表明社会分工中教师所从事的教书育人工作是一种具有专业属性的职业,教师职业具有一般职业的基本特质。[2除此,教师职业还具有其特殊意义。一般而言,师德评价是对教师道德行为所做的性质及程度判断,来确定其德性价值。我们进一步回溯于“道德评价”层面,道德评价是人类广泛社会活动中的一种特有的活动,道德评价活动的形式、内容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备。正因如此,有学者将“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定义为“人们凭借校内外舆论、教育传统习俗和教师内心信念等形式,根据一定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对教师的职业行为所做的善恶褒贬的道德评判”。基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研究主题,学者们紧密围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研究、“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研究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三个构成支脉展开相关讨论。
1.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有关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
基本围绕教师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认识、学习和自我修为开展。2000年8月15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确定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规定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内容。同年12月,中共中央的《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加强中小学德育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关键在教师。要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弘扬教师的高尚师德”。“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派生于“社会规范”,一般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共同遵守、认同的期望、思想和行为标准。它对教师职业活动起到外在的约束作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及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根本目标和最终目的所在。2008年,教育部颁布了重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爱国守法、敬业爱岗、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历次变更中,顺应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经过反复洗练、升华,以其主导性、权威性和标准性成为教师必须恪守的道德基准。加深《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操守,依靠制度的力量、正义的呼声和主流价值观来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保驾护航,深入明确提出“不准”、“禁止”、“严禁”、“明令禁止”等教师职业道德不可逾越的“底线”范畴迫在眉睫。
2.教师职业道德失范有关“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研究
学者们基本从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现状和成因展开论证,顺势揭示出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危害性及其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防范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应对策略。所谓“教师职业道德失范”虽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基本一致的共识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教师职业道德失范”亦可视为教师职业道德的病态体现,既有社会影响,又有教师自身的原因,诸如经济、社会风气、多元文化、法制规范、教师心理、道德修养等多方面的子因素,都是引起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所在。相关研究资料的主要内容,各有侧重,抑或从教师行为的角度看待教师职业道德失范问题,抑或从师生关系来推究教师职业道德的偏离成因。无论选择何种切入点,从“教师职业道德失范”中获得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启示,并在教育教学中规避“失范”,促成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化和自律,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才是这一研究的实践价值诉求。
3.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我们国家一向重视师德建设工作
诸多国家领导人,在重大场合中发表了强调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讲话,明确了教师工作的神圣地位和艰巨使命,赋予了对广大教师更高的期望。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逐步确立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地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4)中提出要“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2005),要求“要将师德建设作为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再一次明确指出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2012),指出“到2020年,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然而,国家对师德工作的重视和多部文件法规的相继出台并不意味着师德状况的彻底改观,相反在教师职业道德中所暴露出的新问题日益严峻。因此,重视教育的发展,关注教师队伍建设,就必须注重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其目的在于创建良好的教师道德养成氛围,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尽早构建并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强化监管和激励双管齐下的保障机制。从宏观的国家政策引领到微观的学校组织制度,都应输送社会的正能量,促进教育公平,才能加快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良性进展,彰显教师职业道德的新风尚。
三、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研究的元分析审视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元分析审视,即尝试把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理论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它是顺应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理论发展的需要,更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自我审视、自我调整、自我反思的结果”。
1.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语义构建
语义系统的构建与完善,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思维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根据言语主体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制度言语和个人言语。制度言语凭借自身的显性姿态,主要从社会主流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制度出发,基于管理和控制,着眼于为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建立一个外部的评价规范,并通过制度的形式表现出来,其根本在于提出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描述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所应该具备的内容、指标、操作方法等方面。相对于制度言语,个人言语更具有现实情境性,即针对教师职业道德进行评价的具体情境中产生的一种个体心理言语,由于个人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的认识不尽相同,加之评价时所处的情境不同,将会生发出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产生不同的评价结果。鉴于此,个人言语具有含混不确定性。个人言语的风格迥异与制度言语的高度统一,实现了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语料系统“既综统于上层建筑又立足于区域实际”的有机整合,既符合国家大政方针的主导趋势,又切中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于固本之中见灵动”,从而确保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标准的严谨性和统一性。
2.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遵循原则
综合各家研究,我们总结出,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人本原则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过程中,应该做到尊重人、关心人、体谅人、理解人和发展人,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实现学校组织成员的共同愿景,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教师作为完整的生命体,同样需要自身的全面发展,这一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立足之本。
(2)主体性原则
在教师职业道德评价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自我教育、自我反思以及自我提高的主观能动性,凸显教师的主体地位,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意识,发挥教师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事实上,教师自我发展意识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内在驱动力和策应力,教师只有时刻拥有自我发展的意识才能使教师的职业生涯永葆生机。
(3)永续性原则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广大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评价既要做到“继往开来”,以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审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发展。又要做到“见微知著”,通过激励评价的方式,促进每一位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稳步提升。
(4)专门性原则
“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角色有其独特性质,基于其专业化的职业特点,教师的专业特征主要体现在“独立的知识系统、特定的能力要求、特殊的伦理标准和人格要求等”方面。鉴于以上特殊性,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也应该专门针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内涵本质综合进行权衡品评,从而完成“伦理价值判断”的检视过程。
3.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衡量标准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首先是道德评价,因此,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一般标准应该是善恶标准。有人主张,把伦理学一般意义的善恶标准与教育领域有的善恶矛盾有机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特有的善恶标准。也有研究坚持,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标准必须坚持以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教育实践的客观要求为准绳来制定。凡是符合社会主义教育实践标准的就是正确的,反之,则是错误的。以上论证,可以视为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标准的底线层级,“具有普适性,是保证教师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规范”。除此,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标准还应涵盖教师修养所能企及的最高境界。这一衡量标准首先应该起到道德的表率示范作用,以及在此基础上永无止境地对教师职业道德终极理想的不断追求和为之献身上。
4.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主要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内容应该纳入多方面的因素,从教育教学的技能、学科教育素养、职业情感、职业态度及价值观等内容进行综合考量。一般而言,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内容主要涉及两大方面的内容:其一,教师职业行为;其二,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综合相关研究资料,我们还把国内和台湾学者有关“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所涉及的具体内容做了总结。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大陆学者所列举的指标侧重于专业职责、参与和共事能力、协同工作职责、专业态度、身体心理素质、师德品质、教育理念、协作精神等8个方面。而台湾学者所列举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内容主要集中在行政参与及配合、人际互动、敬业精神、教师个人信念、品德行为、教师行政配合与沟通、人际沟通能力、专业精神、专业责任、专业态度、服务热忱、勤惰记录、教师合作与配合、校务配合、教师沟通与表达等15个方面。相对于大陆学者所列举的评价内容则更加细致,从中可以透露出台湾学者更善于采取多维视角去考核教师职业道德。纵观两个地区学者的观点,可谓“同中有异,求同存异”。有关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内容,大陆和台湾学者虽然措辞不尽相同,但是共识比较明显。
5.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实施对策
(1)评价方法与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本土化
有学者指出“由于不同的主体对教师的要求与期待不同,不同的人对于教师评价的目的不同,因而在评价时就会有不同的评价方法。一般而言,可以采用学生评价、教师自评、同行评价、领导评价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也有学者概括出,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方式主要可以采取三种形式,即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以上,都充分显示出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方法的多样性的特点,由此也透露出各种不同的方法所对应的评价主体的变迁———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主体由原先的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单一主体转变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主持,教师群体、教师本人以及学生、家长等多元评价主体共同参与的主客体评价相结合的特点。目前,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方法还不够成熟,在借鉴其他领域的评价方法中,还需做到“本土化”,即与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自身规定性相结合。
(2)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以定性评价为主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侧重于对教师职业道德事实与价值关系的探究,而以定量评价为主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则侧重运用科学合理的量化指标,选择行之有效的数学工具、数学模型和信息技术等手段,都会给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带来全新的视野。发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优长,综合驾驭两种研究方法,使之有效协调、合理契合,才能真正实现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客观、公正、准确、科学。
四、结语
小学教师师德论文范文第2篇
一、爱岗敬业、献身教育事业是师德的思想基础。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所以,教师从自己执教之日起,就该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彻底清除拜金主义.仕爵主义观念,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人事的教育事业。
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二、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你不爱他,他会爱你吗?我们教师职业的价值,正是体现在一个个学生心灵的升华上,教师的教育像涓涓的流水,滋润着一个个个体的心田,从而产生了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完善人的人格:形成人的一定性格,培养人的良好品德。通俗地讲就是,教师的教最终是为了不教,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品质。这才是真正地教学生,爱学生,而不是简单地教会他们认字、计算仅此而已。教师还要平等、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让学生得到不断的发展。
三、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
传统意义的传道、授业、解惑是对为师者业务职能的概括,今天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从“传道”者转向学习知识的引路人,从“解惑”者转向发现问题的启发人,从“授业”者转向解决问题的参与人。
目前,一些教师常犯“三多三少”的毛病:对学生现状看得多,学生发展看的少;知识要求多,能力训练少;分数看得多,实际才干看得少。这种育人的观念与知识经济对人才的要求距离甚远。“育人”不能一般地理解为培养学生,而是应把它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中认识。教师要教在今天,想到明天,以明日建设者的素质和德才要求,指导今日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师一定要目中有人,千万不能“重术轻人”。任何一名教师都不可能把学生步入社会后几十年中所需要的知识都传授给他们,但如果学生具备了自学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探求新知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以及创造的激情与精神,同时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就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终生受益不尽。
要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教师应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要让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学习、去实践。
四、以身示范,情感育人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校风和学风,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着学生素质的培养。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因此,可以说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师德才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才能真正为人师表
搞教育不能搞****,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其阶段性,不能强求一致,无法整齐划一。而真正能够给学生以伟大启迪和深刻影响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细节。一个好老师受同学欢迎,其实并没有什么法宝,也许就是总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真诚地赏识他们。 我们的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责任心都很强,然而,仅仅有责任心是不够的,变单纯的“责任”为丰富的“情感”,去面对学生之间出现的各种情况。
教师要模范履行师德规范,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去教育、影响学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而成为一个有公民意识的人,一个具有良好品行的人,一个真善美的人。高尚的师德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尊重、陶冶学生的个性,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无任何个性特色”。这就要求教师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
五、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小学教师师德论文范文第3篇
有的作者在引用文献资料的时候把没有整理的内容都写在论文当中,这样拼凑出来的论文思路混乱,层次结构也不全面,直接就影响了论文的质量。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小学德育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小学德育论文参考文献:
[1]田宏.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德育工作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0(07)
[2]张军元.浅议中学生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08)
[3]刘德芸.提高中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思考[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04)
[4]李俊.中小学德育的不足及对策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校长).2007(04)
[5]胡建华.关于研究生教育规模与质量的若干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3(08)
[6]陈伯良.构建小学德育实效模式的实践探索[J].教育导刊.2012(01)
[7]黄静.小学网络德育初探[J].考试周刊.2011(81)
[8]张耀灿,朱志刚.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支持主体发展的社区"平台"建设[J].学术论坛.2011(08)
[9]程守梅,夏莹.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理论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08)
[10]仁真古.浅谈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09)
小学德育论文参考文献:
[1]陈宗庆.小学德育主题活动系列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2]康冬梅.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研究[D].吉首大学2013
[3]胡荞丽.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4]李晶.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吉林大学2013
[5]宋维维.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6]马子茵.二战后德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启示[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3
[7]徐睿.我国电视新闻传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4
[8]胡馨元.单亲家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4
小学德育论文参考文献:
[1]黄路阳、郇红.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定位和培养模式[J].继续教育研究,2009(3):122~124.
[2]何齐宗.高师教育改革与教师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4~6.
[3]黄丽.浅谈数学教学中良好软环境的营造[J].中学教研,2000(8),13~15.
[4]刘久成.建构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2004(1):88~90.
[5]李玉.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现状调查[J].继续教育研究,2009(9),:129~132.
[6]柳夕浪.课堂教学临床指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7]刘兴杰.台湾小学教师素质培养及其启示[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1997(4):6~9.
[8]刘瑞琼.高职高专英语教师教学素质提高与自我发展的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0(9):69.
[9]刘聪.区域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现状及提高对策[J].新课程学习,2010(12):191~192.
小学教师师德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师德建设;小学教师;传统文化精华;措施;因素
一、对于小学农村教师师德建设的调查
职业道德素质和职责意识便是教师师德的最本质的东西,它不仅能反映出一个人对自己工作的认同感与认知感,同时也可看出自身对职业的一个评价高低以及从职业中所领悟到的东西。教师能让自己达到并保持在一个严谨和呈现的一个具有高度的标准上,这是教学中所倡导的。教学道德和责任心也是教师心中所具备的,如果把教师的教学态度与对学生的看法比作是枝桠的话,那教师的内在道德素质便是这些枝桠离不开的根基。无可非议的是教师师德已经成为一个人人议论、人人关心的全社会话题。小学生就如同一张干净的白纸,他们的大脑思维以及心理都还未得到彻底的开发,小学教师的教学就为这张白纸添上了具有浓重色彩的一笔。除了在学习上的影响外,在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例如:一些小的习惯,对是非的认知。从而不难看出小学生一生的习惯也默默地受到了教师的影响。如今师德建设中仍存在一些缺陷,时下虐待儿童的事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是对教师师德以及传统文化的一个响亮巴掌。为了遵循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了避免出现猥亵儿童的事件再次发生,加强对农村教师师德的建设已刻不容缓,只有提高教师素质,学生才能得到好的教育,为今后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
二、探寻影响农村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因素
(一)经济方面的影响
经济与教育也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市场经济在全国快速飞跃让教育也逐渐踏上了市场化的征途。随着知识经济的逐渐发展,不管是教师的教学成果还是教师的辛勤劳作都被贴上了经济的标签,呈现出了用商品价值衡量一切的现象,当然更大程度地体现了教师的价值。教师价值与经济的诱惑是教育所必须面对的两个相联又相对的事物。在学生利益和个人利益面前,部分小学教师选择了后者而放弃了自我价值,这也重重地打击了我国的教育事业。大多教师对小学农村教育采取消极教学态度的原因是由于受到农村贫瘠经济状况的原因,低的工资待遇和生活压力让他们觉得自己的梦想似乎折翼般。大家也可以看到如今很多的短期工作在经济上来讲是远远超过教师的,这样一个情况不得不让教师将经济放在一个高的位置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一条便是尊师重教,但由于农村经济限制,小学农村教育已岌岌可危。
(二)自身方面的影响
1.学校方面
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师德建设自然离不开学校环境方面的影响。学校制度、师德考核体制、师德教育体制若是有一项不完善或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师德建设的高低。农村教育更注重于应试教育而忽略了教师素质的提升,同时学校也忽略了这一点,他们过多地在意学生成绩。师德教育是需要经常性和体制性的。
2.教师自身方面的原因
归根究底,教师师德问题主要对象是农村小学教师,他们的知识构成与价值观念都是有所限制的。那也有一部分教师的文化水平也有限制,对学生的教育也会造成一定的困扰。浪费教学资源现象,学生学习知识的局限性也就由此产生了。还有一部分师范毕业生也会因为不适应农村艰苦的生活而对教学消极应对。
三、加强师德建设的措施
(一)在思想和政治上加强教育
可通过生活教育与日常理论的沟通方式向他们灌输思想政治上的有关观念。通过讲伟人事迹和名人理论来完善教师的道德素养,例如,有关贯彻党的正确思想路线的理论,***理论等。我们必须要有一个体制性和定期性,让教师们在交流中吸取到传统文化的精华以加强师德建设。
(二)加强职业责任心
加强教师的职业责任心,可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比如,专门成立一个辅导班。让教师拥有无私奉献、职业道德的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三)评选师德标兵
定时评选师德标兵,从而激发教师们的积极性。评选对象需在教学、道德、服务方面为大家树立一个榜样。同时也要勉励大家向他学习,让每个人都能从小事做起,让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师德标兵。同时借舆论的宣传作用,让全校道德风气加强。
(四)建立对师德考核的体制
视具体情况建立贴合实际的师德考核体制。考核依据为教学效果与学生评价,教学效果需要学校方面成立考核团队来督查教师的上课情况,学生方面可根据学生所填的评价表来确定。对教师的评定还可以采取分级制度。将这个评定与教师的工资、职业晋升相关联,让教师有足够的积极性。
(五)有奖惩之分
对于师德败坏的人,学校必须严加惩戒;相反加以奖赏。
(六)各校之间的教师进行交流
加强与外校教师的交流,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吸收。不断的交流会让教师对自己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让教学的正能量广泛地传播,此外还可避免教师对职业有倦怠性,防止教育事业下滑。
(七)加强学校的管理
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创造一个和谐、安静、民主的环境,学校需完善自己的管理工作。民主是学校首先要做到的,这样才能带动教师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让教师们能够团结成一体。为了让教师有成就感,学校和学生都要学会尊重教师,多与教师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适当听取他们的建议。
作者:鲁智龙 单位:甘肃省民乐县丰乐寄宿制小学
参考文献:
[1]邵龙宝.师德的实质与教师的人格建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8).
[2]刘万海,张明明.近年来我国师德研究的主题、特征与趋向.教育科学研究,2014(2).
小学教师师德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德育;德育导师制;研究成果;启示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289(2014)07-0070-03
德育导师制是受“导师制”启发,在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中逐步探索、实施的一种德育方法和理念。20世纪90年代,德育导师制在南京一中等学校开始实行。近年来,诸如浙江省出台《在全省中小学实行德育导师制的指导意见》(浙教基[2005]284号),意味着德育导师制从高中推广到了整个中小学,从个别高中学校探索到了整个区域推进,取得了一些理论认识和实践操作上的进展。
一、研究现状
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中输入关键词“德育导师制”,从2005至2014年显示的相关期刊文献有18篇,全国优秀硕、博论文有4篇。在已有的这些文献中,有关德育导师制的各种探讨比较多,如德育导师制的概念、内涵、特点、价值、途径、保障措施等议题受到研究者的高度关注。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德育导师制的研究状况,为深化德育导师制研究提供参考,首先尝试从有关德育导师制的研究内容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作如下梳理。
(一)德育导师制的概念
关于德育导师制的概念界定,已有研究所给出的结论分歧程度不高。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两类:一类认为,德育导师制就是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整合优化德育资源,克服德育与智育分离的状况,以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学校教育全新格局[1]。另一类认为,德育导师制是指由一名德育导师带一名或几名有进步要求的学生,使他们提高政治觉悟,迅速成长[2]12。
这两类对德育导师制的界定思路稍有不同。前者关注德育教师这一要素的构成,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的角度进行概括。后者关注德育方法这一要素要求,认为德育工作讲究思想的引导,实施过程中的生师比要小,学生要具备进步的诉求。两类界定的最终落脚点都是促使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二)德育导师制的内涵
有研究者秉持“德育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理念,认为学校教学与德育应“一体化管理”,使学校德育工作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知识建构与道德成长同步发展”,因此,德育导师制富含时代性和创新性、生命性和情感性、过程性和发展性、层次性和多样性、自觉性和辐射性、整合性和实效性等内涵[3]。还有研究从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原则三个层次来解读德育导师制的内涵,认为德育导师制是学校提升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形式,是每一位教师必然承担德育任务的具体体现,是因材施教和全员育人的良好育人模式[4]9。
这种把德育导师制的内涵提炼成六个维度十二个特性,是理论观点的高度概括。从实践探索的三个层次进行阐述,则是将理性认识结合到具体德育工作的一种努力。笔者认为,前后两种分别从概括和归纳两种不同思路进行的解读,有利于丰富德育导师制的内涵研究。
(三)德育导师制的特点
有研究从工作实践方面,对德育导师制的特点进行了概括和阐释。相关结论认为,德育导师制是以学生长远发展为立足点,协同多方面力量共同促进学生综合提升;德育导师制注重因材施教、个性引导,结合具体的发展目标有的放矢;德育导师制讲究“以生为本”,在良师益友甚至是同伴关系中,在让学生感受到人格尊重前提下,关怀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德育导师制的实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这符合教育的长期性规律,离不开渐进式的潜移默化引导;德育导师制是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一种载体,教师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尊重学生个人隐私,教学相长共同进步[4]9-10。
上述这种基于德育导师制实行的实际情况,概括阐释的德育导师制五个特点,是一种理论结合实践的分析思路。无疑,这对于在实践中推进德育导师制是有所裨益的,具有较为适切的指导意义。其他文献对这方面的探索提炼还相对较少,这势必不利于德育导师制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普及推广。
(四)德育导师制的价值
已有研究普遍认为,德育导师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比如,有研究者认为,德育导师制对于挖掘优势资源、培养多面人才、改变传统教学、创新育人模式、改革评价模式等,具有明显的效益贡献[4]10。还有研究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德育导师制的价值: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弥补传统班级管理模式不足,改变教师育人观念,提高教师素质,消除科任教师的权威危机与心理失衡、增进师生间感情,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联系学生家长、形成教育合力等[2]14-18。
坚持德育为先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创新德育形式则是落实立德树人战略的重要内容。上述研究都是从实践探索过程中,基于实践成效提炼而出价值认识的。这种对新形势下的德育理论进行经验导向的探究,其得出的结论能够更好地指导德育实践,也有助于正确把握德育工作的拓展方向。
(五)德育导师制的实施途径
有研究认为,德育导师制的实施途径包含了遴选德育导师、构建德育资源、评价德育实效三个基本方面。德育导师制要落到实处,需要从导师选拔、资源配置和工作评价这三个方面来展开[5]。德育导师要择优、从优;德育资源的建设是德育导师制实施的重要支撑,可以低起点逐步积累,但立意要高;德育导师的工作评价既要强调共识,也要尊重个性。还有研究指出,家长也可以成为德育导师,参与学校德育工作[6]。
通常情况下,有关实施途径的研究都具有显著的可操作性和推广性特点。已有研究既来自于实践探索,也带有逻辑思辨的思路,对于拓展中小学德育形式而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这方面的研究相较而言明显不足。
二、讨论与分析
以上从德育导师制的相关研究内容方面,对德育导师制的概念、内涵、特点、价值和实施途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评述。笔者认为,尽管这些研究对于丰富德育导师制认识和指导中小学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还存在以下三方面不足。
(一)研究内容略显单薄
从已有研究文献来看,对德育导师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内涵、价值和特点等方面,理论分析的比重较大,这些论述对德育导师制在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意义。但是,这些研究都没有重点、系统地探讨德育导师制的理论根源,并没有解决好“为什么德育导师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这一问题。换句话说,研究内容不够深入析里,仅停留于空洞的表层理论分析或实践经验总结,瓶颈现象比较明显。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一德育新形式没有对中小学德育实践工作发挥积极引导作用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研究方法比较单一
从研究方法上看,上述研究主要使用的是经验总结、文献研究、逻辑思辨等传统研究方法,造成研究中提出的许多策略和建议不能对实际问题发挥作用,这主要是因为研究者没有置身于真实场景中理解研究对象和问题,是研究者脱离实际所致。他们把自己抽身于社会现实情景,远距离地观察研究对象,在自己的观念里建构研究内容,最后得出结论。但这种研究结果与德育导师制的现状有一定的差异。研究者不必拘泥于传统研究方法,应找寻多种揭示德育导师制内在规律的方法或途径,从而提炼出对德育实践工作有帮助的更多新理论、新观点。
(三)研究视角有待拓宽
研究者主要是从中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者或政策制定者的视角,运用教育学、历史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方法和理论设定好一个分析框架,随后再用一些相关材料对已设定的假设进行演绎推理。有些判断、假设或策略建立在脱离实践的基础上,运用宏大的理论为指导进行空洞的叙事,又或者以管理者的身份进行没有效度的理论阐述。
三、启示
笔者认为,在我国德育工作颇受诟病的背景下,德育导师制作为一种能够提高德育实效的教育形式,值得进一步探究。
(一)丰富德育导师制研究内容
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多个层次深化德育导师制研究。已有研究得出结论,德育导师制是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手段之一。德育工作非常必要,落到实处却异常困难。研究者可以进一步丰富这方面的研究内容,在厘清德育导师制的本质特征基础上,对德育导师制进行实践探究,找出实践运行过程中的障碍,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相关理性认识进行修正,使德育工作以一种更为适切的方式得以开展。具体言之,我们要将德育导师制的本体研究工作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既进一步寻求德育导师制的理论根源,又找准其适用范围、行动方略、条件保障及评价措施,基于学生健康发展前提,构建德育导师制的科学研究内容体系。
(二)创新德育导师制研究方法
理论结合实践是所有科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我们可以不断改进对某种研究方法的使用,提高德育导师制研究结论的科学性。不仅如此,研究者还可以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多渠道证实相关结论。比如,单一使用质的研究方法,如逻辑思辨得出理论导向的一般结论,往往不适用于具体学校、教师和学生。因此,我们可以使用行动研究方法,将一般结论转化为德育导师制工作机制,从实践经验中再提炼、总结、论证一般理论。再如,比较研究是一种检验结论有效性的常用方法,我们可以在考虑无关变量的前提下,对单个个体使用历史比较和不同个体使用横向比较的方法,考察德育导师制的实效性等等。
(三)拓宽德育导师制研究视角
归根到底,德育导师制研究是一种着眼改变教育教学结构和师生关系模式的德育研究,是一种有关制度和机制的研究。因此,我们可以站在多学科的理论视角,全方位研究这一德育活动现象。比如,我们可以站在教育学理论视角,运用多种教育要素及其关系理论,探讨德育导师制引发的教学结构改革和师生关系改善对于德育工作的影响。再如,将德育导师制置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框架下,借用维果茨基(Lev Vygotsky,1896-1934)的“文化――历史”发展观,以师生关系对于学生活动和社会交往的影响为聚焦,展开对德育导师制的深入探究等等。
笔者认同这样一种认识,“德育导师制”是学校班主任工作必要而有效的补充,具体就是在“整体合作、优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将学校班级德育的诸多目标、诸多任务分解到担任“导师”的任课教师身上,导师依据“用心沟通、以德树德、竭诚交流、以情动情、刻意磨练、以志励志、修身垂范、以行导行”的育人原则,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从而形成整体合作“优化班级教师管理群的一种班级管理模式”[7]。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必须从创新工作方法入手,既向上寻求更深层次的理论根基,又向下广泛开展实践探究,方能进一步推广完善德育导师制这一德育工作新机制。
参考文献:
[1]杨碧军,陈鹏.中学德育导师制的探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1):28.
[2]陆少芬.试论中学德育导师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
[3]卢勇,何松毫,杨璐.德育导师制内涵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7,(1):9.
[4]朱玉林,沈轶群.中小学德育导师制的内涵、特点与价值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3,(4).
[5]杨姝.德育导师制的推行:积极并审慎的视角[J].基础教育研究,2013,(9):12.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fwzx/3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