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例6篇

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梦;民族复兴;文化传承;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J0文献标识码:A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党的十以来,就中华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以开阔的历史视野、宽广的世界眼光,系统阐述了中华文化“根”与“魂”的地位和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梦;民族复兴;文化传承;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J0文献标识码:A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党的十以来,就中华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以开阔的历史视野、宽广的世界眼光,系统阐述了中华文化“根”与“魂”的地位和价值,科学回答了中华文化与民族复兴、中华文化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充分表明了我们党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倡导者和发展者的鲜明立场,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新认识新境界。

一、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

“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有学者认为,中华文化是一个多元共生的文化系统,其基本特质是多元、包容和连续。有学者从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实践性提出,中华文化在社会模式上建立了“礼仪之道”,在人格模式上建立了“君子之道”,在行为模式上建立了“中庸之道”。有学者把中华文化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中华典籍中传承下来的文化,如诸子百家的典籍;另一类是中国人口口相传或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影响下流传下来的,以习俗为主要特点的文化传统。具体结合到文化工作来看,中华文化按照表现形态,可分为物质和非物质两类;按照内容可分为四部分:一是思想内核,也就是为人之德、处世之道、价值追求、审美取向等。这是最核心的。二是经史子集等各种典籍。三是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绘画、书法、建筑等广义的艺术。四是民族民间文化,即反映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习俗、礼仪、传统工艺等。总之,中华文化是多元一体、形式多样的。

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要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三个倡导”,即国家层面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都直接或间接地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都能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找到与其相通的思想论述。譬如:儒家所说的“民惟邦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仁、义、礼、智、信”,“协和万邦”等思想,道家所说的“道法自然”,“法天贵真”,“遵道而行,泽万物将自宾”,“轻诺必寡信”等思想,佛教所说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知恩重义”、“除妄去执”、“宽容博大”等思想。这些思想和其他像法家、墨家、兵家等诸子百家的思想一起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起到了教化民众、激励民心、凝聚民族的重要作用,也慢慢积淀成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渊源。就拿佛教来说,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说:“佛教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世界观,缘起性空、如实观照的认识论,无我利他、普度众生的人生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道德观,三学并重、止观双修的修养方法,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奉献精神……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在当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特别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之中,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特殊的积极作用。”

二、弘扬传统文化要将“取其精华”放在首位

对待中华传统文化,要本着科学理性的态度,既不能片面地厚古薄今,也不能片面地厚今薄古;既要反对从整体上根本否定中国文化的现代价值,也要反对不加反省地盲目继承传统文化。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根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正确把握好“去其糟粕”与“取其精华”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梳理、精心萃取,深入挖掘和提炼有益的思想价值,使之不断发扬光大。不可否认,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里,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以批判为主,将“去其糟粕”放在了第一位,对传统文化是“破得太多,立得太少,去得太多,取得太少”,突出表现为民国时期“打倒孔家店”和“”时期“批孔反儒”。有人甚至说:“如果把中国文化比作是一棵树,那么只有把这棵树连根刨掉,中国才有希望。”一些文艺作品也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进行戏说、歪曲甚至恶搞。当人们带着“去其糟粕”的有色眼镜看待中华传统文化时,就会发现中华传统文化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满眼看的都是传统文化的缺点,结果导致有一段时期,思想泛滥成灾,有相当多的国人对传统文化了解甚少,还无端蔑视、反感传统文化,以至于一些人思想混乱,信仰淡漠,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大肆蔓延,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人们的道德文明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明显不相匹配,这不仅直接降低了人民的幸福感,也损害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与之同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媒,将其价值观念、政治制度、文化理念、生活方式等传输到世界各地,世界各国各民族人民的文化认同都面临巨大挑战。这对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来说,挑战尤其突出。

其实,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远胜于糟粕。在世界上所有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能够一直延续至今,从未中断。当年,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在中国文化衰落到极点时的20世纪初说:“就文明的历史之悠久和影响之深远来看,中华文明是世界上自古以来最伟大的文明。” 托尔斯泰在1906年写给辜鸿铭的一封信中说:“中国人如果坚持使自己的行为不违背孔、道、佛三教的意义,世界上没有一个强国能够把中国屈服。”可见,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和突出的优势。因此,在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的新形势下,我们应该将“取其精华”放在第一位,把适应当代社会、适应人民需求、适应世界发展趋势的精华提炼出来,把优秀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最大公约数提炼出来,把与世界其他文明相近、相同而又各具特色的优长提炼出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取其精华,重点是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是儒道佛。儒家讲入世,强调刚健有为、以天下为己任,积极进取、自强不息;道家讲忘世,强调清静无为、精神超脱,以柔克刚、安时处顺;佛教讲出世,强调因缘和合、和谐共修,慈悲宽容、自度度人。“以佛修心,以道养身,以儒治世”,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修行处世之道,也对中国人的习俗传统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今天,我们保护、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要任务就是要把中华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追求、审美理念和社会理想阐发出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化人、育人,引导人们向上向善,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部门的重要责任

江苏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独特的区域地理位置和历史上四次南北文化的大交流,造就了江苏包容并蓄、形态多样的文化特质,孕育形成了刚强雄浑、自强不息的楚汉文化,柔美灵慧、重义守信的吴文化,家国情怀、天下为公的金陵文化,务实执著、豪迈超俊的淮扬文化和胸怀宽广、敢于闯荡的海洋文化,留下了一大批底蕴深厚、资源丰富的文化遗产,成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大名著,三部出自江苏;二十四史有传者2万余人,其中近6000人是江苏人。全省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300多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33处,世界文化遗产3处,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5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10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8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1座、文化名镇27座、名村10座。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全省文化系统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还是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江苏地域文化内涵、价值的研究和阐发不够深入;二是公共文化机构的教育宣传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三是在城乡建设中对文物保护的力度还不大,一些地方存在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四是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上,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整体推进的态势。

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需要全省文化部门切实增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责任感,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任务,以“挖掘阐发、保护弘扬、传播推广、融合发展”为工作方针,以“取其精华”为第一要务,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积极探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和路径,建立健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促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江苏文化遗产活起来,不断提升江苏文化的软实力。

(一)加强研究阐发,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活水源泉

挖掘阐发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前提。要按照“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的要求,对江苏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系统研究,将文物、典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挖掘出来,厘清江苏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突出特点、表现形式,找出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要着重研究阐发“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要义,着重研究阐发与“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新时期江苏精神相一致的价值理念。要进一步加强艺术研究机构和各类文化研究基地建设,实施重点科研课题,在各类文化艺术项目课题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项目比例。要加强对民间文化的挖掘,彰显江苏地域文化特色。

(二)加强遗产保护,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夯实资源基础

有效保护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提高文物保护水平,规范文物保护管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性保护,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特别是要加强对民间文学、民俗文化、民间音乐舞蹈等遗产项目的抢救、保护与扶持。要着重做好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坚持法制保障、规划先行,切实加强对古城、古镇、古村落和大遗址的保护,努力建设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有机融合的现代新型城镇,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

(三)加强创造转化,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文化载体

创造转化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要坚持推陈出新、兼收并蓄,按照现在的时代特点和群众的审美要求,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的文化元素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达形式,不断拓展和丰富优秀传统文化表现载体,向公众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要引导和支持文博场馆充分利用高新科技手段创新展陈形式,使之更生动、更贴近群众。要通过展演、资金引导、艺术评论等方式,引导全省广大艺术家创作出更多手法新、内容新、形式新,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体现江苏地域文化特色、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文艺作品,打造一批在全国有影响、专家叫好市场叫座的精品力作。

(四)加强宣传普及,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浓厚氛围

宣传普及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要充分依托传统节日、文化遗产日,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特别是传统节日蕴藏着中华文化的深邃智慧和丰富情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形象写照。全省各级公共文化机构要精心组织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文化遗产日宣传教育活动,围绕“国是家”、“勤为本”、“俭养德”、“诚立身”、“孝当先”等主题,积极培育特色鲜明、气氛浓郁的节日文化,不断创新民俗文化样式,努力形成与历史文化传统相承接、与时展相一致的新民俗,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百姓喜闻乐见、日用而不觉的新习惯、新风俗。

(五)加强制度建设,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机制保障

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2

当今时代,科技的进步、网络的普及,带来了多元化思想文化之间的碰撞融合,正面与负面、积极与消极思潮相互交织,引发了当代大学生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看法,也使其感到困惑与迷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总括来说有三大特点。其一,当代大学生个人本位思想较重,价值目标现实化,责任意识淡薄化。某些具有个人本位价值观的大学生,他们的自我意识不断加强,张扬个性,并追求实现自我价值;但他们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同时,又对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从而割断了自我发展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纽带,使得社会责任感缺乏。其二,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差,心理承受能力弱,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当代大学生独立性、自主性不断提高,具有挑战意识和竞争意识;同时他们又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耐挫力差,有较强的依赖性。大学校园内的暴力事件、自杀事件或休学、退学现象更是表明了当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情绪掌控、学业就业等方面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很容易出现心理障碍与疾病。其三,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复杂化,道德行为和道德认知不一致。大学生正是处于人生各个方面的形成、成熟时期,因而受多元化的道德观影响最大。在认知、情感上,他们认同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经济、政治、文化、道德等方面的观念,但在行动上,他们的践行能力差,就使得自己的行为又偏离了认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作用,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重新思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使90后大学生在多元文化环境下可以对事物进行辨别批判,借助深湛的文化素养树立正确价值导向。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作用

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诸多问题,我们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作用。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

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授课模式与处于信息化时代下大学生所渴望的教学方式不尽一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但效果不尽人意,多数大学生对自己所接受的教育方式并不认同,他们需要的是灵活、可以发挥自己所想的教育。而我们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蕴含了对人生和宇宙的关怀、对人和生命的理解,也就是说它在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注重人的发展与完善。因此,我们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较其他媒介有较强的渗透力、广泛的影响力,且其生动形象的诗词曲赋等文化资源能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点,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其感染影响之时,启发学生睿智,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与时代性。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多元文化交互撞击,生活方式复杂多变的时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乃至精神境界都在悄然变化,民族精神面临新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教育,从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如孔子的“杀身以成仁”、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这些都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实例。通过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营养,接受中华优秀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有助于大学生树立起崇高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意识,将感性的爱国情感转化为理性的爱国行动,从而培育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关爱意识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比较自我,关爱他人意识不足。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优良传统的国家。孟子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就是教育人们要懂得孝顺父母、敬重兄长的道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关爱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心存善念、理解他人、尊老爱幼、关心社会、尊重自然,培育集体主义精神和生态文明意识,形成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慈善的良好风尚,培养学生做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的中国人。“关爱教育”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关爱意识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追求一种人生成就的精神境界。它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消费观,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和求知欲。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格道德修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在于人文,即人的品格的培养、精神的塑造。儒家的“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切关怀、理解尊重、忠人之事、宽恕为怀等;礼是行为规范,以“仁”为最高追求目标。“仁”与“礼”互补互用,人的行为应具有“仁爱之心”和“博爱情怀”,此在价值观上的反映就是“人格平等”“重义轻利”和“以义为上”的价值取向。在当代科技与人文严重对立的形势下,儒家的人文情怀将有助于消融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冲突与矛盾,培养现代社会健康的人格价值观。高校大学生在学习、接受教育的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人文精神能够使学生扩展视野,拓宽思路,使学生在犹豫迷惑之时得到更多的理性启迪、情感慰藉与正能量的教育,从而使青年学生人格更加健康。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在当今社会环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作用确实重要。这就需要我们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努力探索二者相互交融的途径。

(一)课堂教学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建立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课程体系

目前,高校开设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结构单一,且由于学时数少和大课堂教学的原因,使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但是,课堂教学是广大学生能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这就需要高校建立健全教育机制,要以专业教育为核心,但更要以人文精神的塑造为目的,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时展的优秀大学生。因此,一是要结合各学科专业的学习内容有选择性地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修、选修课;二是要有更多的时间、更高的频率为在校大学生举办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素质报告会等。这样通过改善教学内容、方法的方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真切实地走进学科教学的全过程,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观念来剖析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从而让大学生确实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比如,杨叔子院士曾要求他的学生在论文答辩前,必须熟背《论语》和《老子》。杨院士是希望大学生能从中学习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学会如何做人做学问,以受益终生。

(二)社会实践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增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自主性与广泛性

社会实践不仅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更作为一个平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学生可生动感知的具体活动。因此,高校学生会、大学生社团等均可以引导大学生自主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活动。其一,举办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国学课堂、诗词背诵等可以让学生从活动内容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二,邀请从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及本校教师举办专题报告和讲座,可以让学生通过感受文化大师的风采,进而领悟传统文化的意蕴。其三,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遗迹、文化资源开展“探索发现”“文化挖掘”等活动,让学生从视觉上领略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最后,举办诸如“汉字大赛”“成语大赛”之类的带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特色的活动。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将内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文化行为,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更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将起到重要作用。

(三)网络媒体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提升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这就要求高校要开发利用网络媒体新平台,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升其吸引力。其一,高校可以建立QQ群和飞信群,及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既可以保证信息的实效性,又可以让大家切实地参与到学习中。其二,微信客户端的普及则是另一个有效的途径,高校可以建立自己的平台,并用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大家对高校微信平台进行长期关注。其三,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90后大学生传承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我们首先得唤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因此,高校可以在本校选拔合适的学生,发挥他们的特长,让他们亲自来当主角,拍一些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宣传片或者微电影,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这样做不但会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会起到比较好的效果,因为有乐趣才会有兴趣,有兴趣才会镌刻于心。

(四)校园文化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打造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软硬环境

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德育教育;路径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认识程度有待于加强

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育人作用,对于创新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化链条的断裂总是会带来形形**的文化失语,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学习与传承的忽视、漠视与误视,已经威胁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文化安全,必须加以重视和正视。文化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德育教育相融合开展育人实践的力度不够。在高校大学生中开展德育教育过程中,积极合理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与实践,可以有效传承并加以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我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1.2践行效果不佳

近年来社会各界逐渐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但是部分高校虽然在实践过程中能够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一些高校实际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针对性不强、重理论、轻实践;教育体系不健全、培训形式过于单一;覆盖面不广、参与度不高、教育效果不明显;缺乏制度保障;教育实效性不强五个问题。在课堂教育中往往教学设计比较缺乏针对性,与受教育学生的现实生活脱离较为严重,原因多为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没有能够深入的挖掘研究,不能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亮点进行深入挖掘,存在照本宣科,使得受教育学生无法真正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邃的思想与文化,不能用来更好地指导实践,最终也影响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德育教育教学的效果。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意义

2.1理论意义

近些年,学术界对于传统文化与高等院校教育的研究越来越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当代高校教育的育人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因而不断尝试从不同的方向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机结合,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并引申提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实践意义

国家层面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教育路径的研究有着迫切的需求。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积淀的宝贵财富,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会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其中包含了对于传承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明确了相关指导思想、方针原则、目标任务。吉林省政府先后出台若干政策扶持、支持高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吉林省关心下一代委员会与该校共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基地”,并大力推动开展传统文化育人课程的建设研究,其与文化育人“双创研究”(创新性发展、创造性研究)等都对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支撑的平台。这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诚信教育的开展带来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医药领域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竞争力产业,中医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讲好中国故事”最好的行业,适合在大学生中大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但现有的育人路径多注重一点而缺乏整体、长效的规划指导,不能完全满足中医药高校打造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高地的现实需求。通过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研究,使中医药类高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在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发展需求方面,学校非常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育人的全过程,各项研究基地、平台的发展为该项目提供了完备的研究条件,学校已将省校共建的“研究基地”进行运营,并在学校的“杏林青马工程”中重视传统文化教育,设立“文化滋养”专题培育计划,成立涵盖全省专家的“优秀传统文化报告团”先后出台完善了一系列传统文化育人的政策措施,依托现有条件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提供更好的开展基础,并通过进一步增强学生理论文化素养,提升能力水平,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责任感、高尚的道德情操、顽强的意志力。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

3.1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优秀传统文化德育教育观方式

通过加强对于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提高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的深度,在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与自我教育作用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课堂教育”“教师教育”也是大学生中效果最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最有效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的品德教育,通过教育加强品德素质,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实践活动,这就不仅需要教师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品德资源的传授,而且需要学生主动接受并内化为自身意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主体能力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且此也要增强学生学习的主题能力,通过锻炼学生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诚信观念的学习意志力,并养成良好习惯,培养文化自觉和诚信意识的践行能力。

3.2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现实载体

通过创建校园传统文化活动形式,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创造性发展、创新性研究的“双创”模式,创造性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式方法;创新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教育方式。并通过开设课程、丰富校园文化、开展社会实践、打造网络平台等方式,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语文;渗透

当前全球经济、贸易、文化等一体化的格局越来越明显。在这个过程中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强势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并同化着其他文化。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民族性是文化最重要的特性,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应积极继承和发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用民族性来抵御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作为高层次文化教育,大学教育应更加注重传统文化教育,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保住我们文化的民族性。而大学语文作为大学中的一门母语课程,在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中华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容,诗词、戏曲、书法、武术、中医等,不一而足,这些文化中蕴涵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如厚德载物、阴阳合一、物我合一、忠孝仁悌等。时代在发展,但这些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却不能丢弃。

1.传统文化教育是振兴民族的需要

自从我国进行改革开放之后,国际环境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几十年来世界的政治与文化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种外部环境也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考验。而民族传统文化作为发展中的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激励全民族的自信心,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为我国现代化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与文化支持。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在年轻人的心中恢复强烈的民族意识,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复兴中华民族的责任,形成强有力的民族凝聚力。而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与文化自信心,熏陶出民族意识。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在大学生中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振兴中华民族的需要。

2.传统文化教育是历史传承的需要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有过一段屈辱的历史,很多有识之士在进行深刻反思后认为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束缚了中国的发展,于是大力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但历史的发展证明虽然旧文化有其糟粕,但如果不加辨别,一棒子打死,反而会对国家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改革开放后国外文化开始进入中国,音乐、电影、饮食、服装等,可谓是全方面地吹来了一股“西风”,这本也无可非议,只有以开放的心态迎接世界,才能取长补短,大步前进。但年青一代“哈韩”“哈日”,看好莱坞影片、过圣诞节,而对中华传统文化淡漠甚至不屑一顾,就值得我们警醒。遗忘传统,丢弃自己的文化是可怕的。为了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发扬民族精神,传承文化传统,我们必须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只有让大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建立起对民族文化深厚的感情,找到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才能以更加开放的眼光去对比世界优秀的多元文化,从而更好地传承并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3.传统文化教育是提高人文素养的需要

从近期相关部门针对大学毕业生进行的素养调查中可以看出,现在大学毕业生最大的问题是文化高、素养低,比较典型的是很多研究生会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但写出的汉字却歪歪扭扭。更重要的是有些大学生在道德素养上还出现了问题。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一些负面的文化给大学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崇尚享乐、个人主义、功利主利的思想在很多大学生的心里滋生,这对国家未来的发展带来了隐患。在这种形势下迫切需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滋养大学生的心灵,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消除社会中的一些负面文化给他们带来的影响。此外,在社会转型期,必然会打破大学生心中的一些传统价值观,这些空价值观空间也急需优秀传统文化来填补。扎实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在中华优秀文化的浸润下形成深厚的人文修养与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从道德教育、人格构建的角度出发,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二、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语文教学的内在关联

1.传统文化教育是开设大学语文的目的

“”之后知名大学校长苏步青和匡亚明共同倡导在全国高等院校内重新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就在于提高大学生的汉语水平,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精神文明,用中华优秀传统文明影响世界。而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推动相关学科发展”。从中可以看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就是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开设目的之一。

2.大学语文也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

文化与文学密不可分,而大学语文中所选的作品都有着中华传统人文精神的内核,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精华,是传承中华文明的载体。在这些作品中大部分是古代文学作品,而中国古代文学恰恰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重要,也是最具活力的组成部门。这些文学作品生动地表现了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深刻地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信念。像中国古代文学中“文以载道”的文化传统、“以诗言志”的精神核心、“物我合一”的美学追求,这些文化特征最终融合成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大学语文汇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篇目,包含丰富的人文思想,拥有深厚的文化和积淀,闪烁卓越思想的光芒,大学生在学学语文的过程中可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因此,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就成了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

三、大学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策略

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5

论文关键词:传统文化;方向性;辩证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形成、发展、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称,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精神食粮,也是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带来了道德认知模式的趋同化,淡化了人们的民族国家意识和爱国主义观念等。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正日益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如何在全球化过程中保持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力,已然成为我们时代的一个重要课题。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只有加强对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增强青年学子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自觉**全球化过程带来的负面影响,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向性和辩证性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指出了原则,是有效开展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保证。

一、大学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向性

大学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向性,为大学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指导方针。实际上它指出了社会主义大学的传统文化教育作为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具有与社会主义制度和当今时代相结合的特征。因此,大学传统文化教育方向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社会主义高校中坚持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向性,集中体现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传统文化教育服务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在人类历史上,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生存环境中,形成独具风格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从而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纲领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社会主义文化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是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主流文化。它是中国***和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所创建的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它身上既有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西方先进文化的要素,又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它吸收了二者的精华,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所包含的辩证思维、群众路线、实事求是等思想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传统文化传统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和整合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只有这样,才能把传统文化转化为先进文化,才能把保证传统文化教育符合先进文化传播的趋势。大学传统文化教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要在大学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把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传统文化科学内容传授给学生,抛弃那些与马克思主义相违背的传统文化腐朽内容,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检验传统文化是否能够进入大学讲堂的关口。

2.坚持服务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追求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完美人格的塑造,并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传统道德文化无疑是其核心内容。在一定意义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可以说是以传统道德文化的发展为主线的。”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强调以德育教育为核心,崇尚人格和道德情操的完美,并且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怀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当代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要坚持服务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把学生的品德培养作为首要目标,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不断塑造学生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品质。不断完善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功能。

3.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报告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牵引、相互塑造的过程,二者的勾连互动又是促动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才能获得丰厚养分完善和发展自身,真正成为一种具有凝聚力、向心力的文化认同力量,更好地服务于全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传统文化只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审视,才能拥有正确的发展方向,扩大其社会认同性,从而为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提供优秀并符合时代要求的文化资源,使其获得动员整合各方力量、协调多方矛盾和利益冲突的内源性建设动力。”高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大学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地位。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屈辱、振兴史,激励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凝聚他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仁爱、美德篇,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不怕吃苦、勇于探索事例,激励大学生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4.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是把人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和实践发展的目标,其核心内容是尊重人,把人作为手段与目的的统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彻底纠正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的缺位”,把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首位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高校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就是坚持教育服务学生,以不断完善的内容和创新的手段满足学生的需求,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要求教师要不断改进传统文化教育的手段,完善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以丰富、精彩、生动的内容感染学生,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学生,把传统文化教育融入精彩有趣的校园活动中,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感受知识的洗礼和精神的陶冶,从而实现以传统文化教育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效。

二、大学传统文化教育的辩证性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很多极有价值的人文科学精神,它根植于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并以中华民族自身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来。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大学生在知识、精神、实践三个层次上发生了变化。如何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成为大学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难题。因此,辩证的看待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知识与精神、理论与实践,就显得尤为重要。

1.准确区分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

***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准确区分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就成为有效开展大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必然前提。中国传统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融汇了中华大地上各民族文化,同时包容了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和基督教文化成分而形成的以儒家学说为本体的中华文化。从实际影响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在道德规范方面有一套成熟的体系,它的精华部分在塑造中华民族的国民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国家意识,对培养身处全球化浪潮下的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修身精神,对青年学生完美人格的养成具有重大影响。传统文化中积攒的育人功能举不胜举。但是,文明的传承是一把双刃剑,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例外,对某些既包涵优秀传统又含有封建糟粕的传统文化,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分为二地区别对待。如“孝”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传统孝道盛行千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但“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却不符合当今先进文化的要求。为此,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应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区别对待不同文化的情况,对于包含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传统文化,应毫不犹豫地吸收;对于包含着封建腐朽思想的文化,应毫不吝惜地摒弃。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具有民族文化之根的社会主义的一代新人。

2.正确把握传统文化的知识与精神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文化沉淀、积累构建而成的,已深刻融化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行为规范、价值判断中,内化为人们的一种文化心理和性格,并渗透到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辨清传统文化中知识与精神是一个很难的课题,这就使得当前大学传统文化教育往往只注重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文化知识中所蕴含价值和精神内涵的深度挖掘。为此,正确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与精神的辩证关系,实现知识和精神两个层次的协调发展,就成为完善大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必由之路。

3.妥善处理传统文化的理论与实践

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校园文化 路径

优秀传统文化,指的是在文明演化中所沉淀的反映民族精神内涵和文化风貌并对民族历史起积极作用,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称[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学校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障,也为校园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发展的动力。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文化环境、学校传统、学校精神、校园制度和文化活动的统称,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活动文化[2]。校园文化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对于增强学校教育的感染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功能的充分发挥,要求校园文化紧紧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理论依据

1.校园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国家、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支撑,没有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必须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和形式。校园文化依其本性,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1)校园文化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

由于各个学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办学宗旨和理念各不相同,校园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同时,校园文化也是一种开放的文化,作为社会大文化在校园中的特殊存在状态,它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凝练时代特色,在与时俱进中彰显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就不断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体现社会主义特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在把握校园文化建设正确方向的同时,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2)校园文化保障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濡染功能。校园物质文化的直感性、精神文化的隐渗性、制度文化的规范性和活动文化的体验性,使“它像空气一样包围着受教育者,让他不知不觉而自觉自愿地去感受,去体会,从而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与校园文化四个层面结合,可以有效克服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缺失和流于形式,实现于潜移默化中感染和陶冶师生,强化教育主体的生活体验,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支撑和动力来源

学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4]。校园文化建设为此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了重要的舆论引领和环境保障。因此,应坚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建设具有自身特色、体现时代要求的校园文化。

(1)优秀传统文化为校园文化提供丰富的价值资源

新时期的校园文化建设,受到开放环境下多元价值的冲击,精华与糟粕并存,很容易误导学生的价值取向,冲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果,这就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几千年文明的智慧,包含着反映民族精神的基本价值观念,如自强不息、崇尚和谐、重义轻利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可以在把握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的基础上,引导校园主体注重个人德性和品行的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积极健康的校园主流文化,为校园主体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

(2)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校园文化主体的人文素养

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全体师生员工,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中,主体的能动性得以调动,校园文化才能得以创新和发展。因此,必须努力提升校园主体的人文素养。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着丰厚的人文文化积淀。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可以在传承和弘扬中营造具有浓厚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增强学校的人文底蕴。同时,置身于这样的校园文化中,师生员工很容易实现耳濡目染,促进主体人文意识的养成,提升主体平等向善、独立自信的人文情怀。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发挥其对学校人文底蕴的形成、对主体人文意识养成和主体性调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可行性路径

1.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物质文化

(1)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困境

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客观上需要学校注重在物质文化层面加大投入,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也需要得到校园物质文化层面的支撑,如校区的建设、教学设备的增补、绿化环境的布置等。但现实中,学校除正常开展教学活动外,不少精力都放在加大校园物质环境建设上,建筑、雕塑、喷泉、山石等成为重点打造的对象,规模、数量、速度成为主要衡量标准。存在以物质环境建设来评价学校的发展规模和办学效果的现象,重视环境布置却忽视内涵挖掘,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趋于功利化。

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真正理解校园物质文化的深刻内涵,为了布置而布置,没有认识到校园物质文化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教育支撑和保障作用。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物质文化的路径

应该认识到,纯粹重视环境布置的行为只能使校园物质文化成为几项设施或建筑,不具有较高立意和人文气息,自然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审美要求和文化需要,这必然给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带来不利的影响。

校园物质文化是凸显校园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物质文化,可通过精巧、和谐、实用的设计,将其融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如在合理规划校园绿化中体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思想;通过张贴名人警句、树立历史人物塑像、重要建筑以历史名人命名等形式凸显传统文化的自强不息、爱国敬业等内容;开辟传统节日场所以纪念和弘扬传统文化等,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样才能使校园物质环境建设更有“神”,并在其内涵的挖掘中,使校园真正成为师生陶情冶性、修身养德的重要场域。

2.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精神文化

(1)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困境

学校厚重的办学传统、优良的校风校训、和谐的人际氛围等,都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发挥着重要的凝聚和濡染功能,必须得到校园主体的积极认同。但现实中,在很多学校的师生员工中存在着对校园精神不知晓、不理解、不认同的困境。被问及学校的校风校训是什么的时候,一脸茫然;对学校的人际氛围显示出无力和不满;对学校的归属感和维护欲极其缺乏等等,校园精神很难成为熏陶和引导主体的有力力量。

究其原因,随着教育的迅速发展和功能扩展,其工具性、技术性的价值取向越来越明显,理论说教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加上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生们变得功利和务实,学校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弱化与精神文化的缺失成为通病。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精神文化的路径

校园精神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内化的过程,在长期的积累和不断的凝练中,需要校园主体的积极参与,并得到其逐步的认同,这样才能发挥其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渗透作用。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精神文化,在优秀传统文化养料的汲取中凝练校园精神。这就需要尊重传统文化的思想力量,一方面在学生的课堂学习以外,通过阅读经典、参观故居遗址等途径弘扬爱国进步、诚信朴素的优良传统,加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体验和认知;另一方面,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生的课堂学习结合以来,实现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在专业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和感染力。通过这两方面的相互配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校园主体的精神养分,渗透于校园精神的凝练过程。同时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助力实现校园精神的积极认同。

3.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制度文化

(1)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困境

校园制度文化对于建立正常的校园生活秩序、凝练积极的校园精神、培养师生的优良品行具有重要意义。制度文化的初衷不是为管理而管理,而是通过鼓励和惩戒,引导校园主体自觉按章办事。但在现实中,一些学校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在抓精神文化建设时,不注重在氛围营造中引导学生,片面强化制度管理和制度约束,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时科学性、实效性、可操作性、人文性体现不够。这样就导致制度无法内化为主体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不能很好地发挥制度育人的功能。

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校园制度文化的认识不充分,对制度的文化内涵和制度育人的可行性缺乏认识,没有理顺学校教育与制度文化的关系。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制度文化的路径

作为学校教育与管理职能发挥的手段,良好的制度文化应成为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道德行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制度文化,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持下彰显制度的规范和导向功能。

制度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传统文化中的制度对于协调人与人、与群体、与社会的关系发挥着重要作用。校园制度文化要实现其功能,一方面必须从传统文化的“仁义礼智信”等内容中获得支持,体现平等、公正、严谨等思想内容,在健全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对正确行为的鼓励、对错误行为的惩戒,帮助校园主体获得参照,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另一方面,在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等思想的引导下,强调制度管理的同时重视对主体的人文关怀,体现以人为本、服务师生的管理理念,获得学生的认可,引导学生自觉按章办事,并自觉形成习惯。

4.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活动文化

(1)校园活动文化建设的困境

校园活动因其新颖活泼的形式,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更容易为学生所喜爱和接受。在社会调查、教育实践、体育与知识竞赛等活动的开展中,校园主体的素质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但现实中,虽然很多学校都致力于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却不同程度出现校内各种活动开展得风风火火,参与者却寥寥无几;活动定期开展,形式单一;说教型活动偏多,没有体现习惯养成教育的目的;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活动影响却微乎其微等现象。

究其原因,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流于形式,为了活动而活动,同时存在人云亦云、缺乏特色等弊端,这些都影响着校园活动育人功能的发挥。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活动文化的路径

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能、发展个性的机会。要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校园文化的魅力,获得濡染和教育,从而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活动文化,在活动的积极参与和直观体验中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这就需要在研究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活动对接形式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校园活动,增强活动的文化底蕴。一方面,以民族节日为契机,开展传统文化纪念活动,深化学生的民族认同感。邀请专家开设国学系列讲座,举办国学演讲比赛、知识竞赛、重读经典等活动,以先哲们的人生智慧引导学生;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文艺活动的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的组织,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把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化的潮流中去,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在新的环境下发挥它应有的作用”[5]。

参考文献

[1] 赵和娟.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校园文化研究[J].现代妇女,2013(3).

[2] 余守萍.校园文化与高校德育模式的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3] 黄定华.蒋孔阳论美育[J].宜春学院学报,2009(3).

[4]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15.

编程小号
上一篇 2024-07-14 16:22
下一篇 2024-07-14 16:18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05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