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景观设计规范
公园景观设计规范范文第1篇
一、纪念性主题公园景观概述
纪念性主题公园景观是人们为表达纪念情感而建设的一种园林景观形式。“纪念性公园设计理念上不同于纪念性雕塑与纪念性景点,它是对园林景观全方位的设计理念,涵盖了建筑、雕塑、水景、等人工建造方式和自然景观”。纪念性主题公园景观是城市绿化景观的组成部分,是当代城市绿化当中最具纪念意义的园林表现方式。纪念性主题公园是具有某种纪念性意义和休闲性的城市公园景观,人们能在这里缅怀纪念和休闲娱乐。纪念性公园景观与传统的纪念陵园和纪念馆的庄重严肃氛围不同,这类公园也注重于公园的观赏性和娱乐性。例如纪念孔子、老子、孙子等对中华文明产生深刻影响的历史文化大儒的纪念性公园,及国外的戴安娜王妃纪念公园、罗斯福纪念公园等,这类纪念性公园均充分表现出深沉的纪念性主题并满足游览休闲功能,且着眼于震撼心灵的设计理念。
二、纪念性公园景观整体布局
“纪念性主题公园的设计规划及布局与其他普通公园的设计规划方式不同,这类公园的纪念性主题在园区的设计规划及分区上都有自身的特点与布局构成方式。其设计规划上的应用门类也较繁多,更要做到景观规划的整体性与纪念性主题的协调性的统一和融合。”所以,应该从公园的纪念性特点出发,综合的考虑其功能及任务,设计出既具有纪念性特点又具有公园景观的游览休闲性的主题公园。“纪念性公园的规划一般多采用从整体到局部的规范形式来设计,并用中心式、局部分散式的设计方法,使公园的总体布局带有鲜明的景观中心点及组合得当的规划形式,从而表现出纪念性景观的历史性、人文性、整体性等特色”。
三、纪念性公园景观的规划原则
纪念性公园景观设计的布局要按照景观布局规范的相关准则与规范为依据,既要符合当代人们的“设计思维的美感”,也要表现出“历史的厚重感”与“新时代”的气息。所以我们要着重注意遵守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纪念性公园景观选址的适宜性
纪念性公园是人们开展纪念性活动的公共场所,它的纪念性作用体现出的是庄重与深沉的氛围,倘若周边的环境处于过于嘈杂和娱乐氛围中,对于纪念公园的纪念性主题会不相协调。因此, 我们在做设计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些声音及环境因素,合理处理所涉及的问题规避有可能发生的不利情况。
(二)纪念性公园景观规划的多重协调性
“对于纪念性主题公园中的景观搭配应运用合理的手法和设计规则,并且要与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当地的地势地貌相融合,因地而造。同时,还要调研当地的气候因素及制约条件,选择适合的设计策略。例如纪念碑、烈士纪念广场类的纪念性景观中植物搭配就要以表现出庄重的氛围为主,适当多应用松柏类常绿植物,且植物的搭配也要依循主景与配景相协调的特点。”倘若是纪念重大历史人物或事件的纪念性主题公园,则可以协调应用相关主题的系列雕塑或景观小品的形式来表现其主题,实现设计元素与设计主旨的协调性。
(三)注重纪念性主题公园景观的烘托与点题设计
纪念性公园景观设计的影响元素可以分为软质景观因素和硬质景观因素,并相互配合以达到烘托与点明纪念性主题的作用。“植物在公园所起的作用是最重要的,能起到烘托公园意境的功能。植物的种类、颜色差异及季节属性应合理搭配以充分的与公园的纪念性设计理念相呼应。”公园道路规划是硬质景观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道路系统组织可以将整个园区融会贯通,实现预期设计的游览体验,组织起每个纪念景点的缕缕情愫,逐步起到烘托纪念氛围的作用。道路的不同宽窄、不同路面形式、不同的材料搭配给游客的体验感觉也截然不同,均能烘托的作用。另外,纪念性雕塑与园林景观小品是纪念性主题公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既能直观展现出纪念的事件或人物,给人以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感;也能以特定的、引发联想型的纪念性元素来隐喻,含蓄而深沉的传达纪念性情感。当今新技术的发展与材料制作工艺技术日臻成熟,纪念性公园运用的材料也更丰富,给设计师更多选择,因此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各自特点并与纪念性景观设计相融合。
(四)注重纪念性公园景观产生的内心震撼
当代纪念性公园景观设计的核心表现方式是注重实现人的身心体验,因而设计者更加注重对人的心理活动能产生共鸣的方式来进行景观设计。以无声的景与境的搭配,以直击心灵的元素符号语言,把游览者的情感充分激发出来,而非用普遍的历史叙述与人物评价来起到纪念性作用,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我所理解的纪念性公园应该是让人文的历史厚重感与自然的因素相互统一融合,并用与之相匹配的纪念性设计手法及参与性活动相呼应,从而起到让游客游览后产生更加深刻的心理震撼和影响。
四、纪念性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实践――以内蒙古多伦县成吉思汗纪念公园为例
(一)纪念性主题公园总体规划方案及纪念性设计理念
成吉思汗纪念公园方案位于内蒙古中部、锡林郭勒盟东南端,背靠草原、面向京津,因为地处内蒙古大草原边缘同时又与华北平原接壤,从古至今乃是兵家必争之地,据说当年成吉思汗南下路过此地,也被当地美景所吸引。在公园设计中将蒙古族文化元素与改善生态系统结合,力图营造出草原生态公园,弘扬民族精神,体现蒙古族文化,给人们提供一个多层次的生活空间。运用图腾动物(骏马),宗教图案(吉祥花纹)以及特色的蒙古族文化建筑,蒙古族文化雕塑,蒙古族文字成吉思汗精神融入到设计中,同时也满足现代人们生活和休闲娱乐。
(二)纪念性主题公园景观各要素的布局及设计
成吉思汗纪念公园景观的布局为南北纵轴,东西横轴,对称构造,在公园主体道路中,运用蒙古的(哈达)抽象元素,哈达意义表示为吉祥、友谊、安康之意,同时意味这整个公园带给人们一种吉祥健康的含义。以曲线为主要的道路系统,使之组成既自然又活泼的的园林布局。纪念公园的轴线东西两侧都精心选用符合纪念性为主题的园林植物搭配在整个园区周围合理搭配乔木与灌木的植物种类,达到人与景观的和谐统一。
五、结语
公园景观设计规范范文第2篇
1.1景观生态学依据
对于任何一个景观来说,其在设计过程中都必须要遵守生态学依据,如果违反生态学依据,无论景观设计得多美,都只能昙花一现,根本毫无价值。对于休闲农业园的景观设计来说,保证景观的生态学依据是基本条件。在进行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设计时,要按照景观生态学原理,在保证与休闲农业园格调保持一致的基础上,从功能性、结构性、景观性3方面来进行景观设计,通过对农业生态园区的突出性表现,来提升休闲农业园区的整体生态,因地制宜地增加绿色廊道等,能够补偿休闲农业园区的生态景观,将景观的生态补偿性发挥出来。
1.2景观安全格局依据
对于农业生态景观设计来说,景观的安全格局非常重要,是保证整个景观生态状态的基本措施。在进行景观设计时,景观的安全格局越合理,那么对抗外界干扰的抵抗力越强,扰后的恢复能力也越强,这对于保持景观格局状态,维护休闲农业园区的生态环境意义重大。根据休闲农业园区的服务特点分析,景观安全格局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的面积、数目及其相互之间规划关系上,要保证其能够与观光人口的社会安全水平相一致,进而保证农业生产过程位置在安全水平状态上。在景观安全格局设计方面,可以通过景观表达的多样性、破碎度、聚集度以及景观分维数来对景观安全格局进行衡量,以保证休闲农业园区发展的可持续性。
2郑州市周边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设计典范———中牟•国家农业公园
中牟•国家农业公园是郑州市周边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设计的典型代表。从地理环境角度分析,中牟•国家农业公园的三面环水是典型的休闲农业园区环境。中牟•国家农业公园总占地面积469hm2,规划建设6大服务功能区,分别为农业种植示范园、优质水产养殖示范区、农业文化创意园、花卉高新科技示范园、精品果蔬示范园、综合管理服务区。为了能够更好地突出中牟•国家农业公园的特点,在对其进行景观设计时,采取了“一分六”的景观设计模式。所谓“一分六”的景观设计模式,就是将整个中牟•国家农业公园看作是“一”,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充分考虑到整个园区的整体性,以“一体式”规划来进行景观设计。“六”则是6大服务功能区,由于6大服务功能区各有特点,所以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将各个服务区的特点、优势突出地表现出来,以达到对6大服务功能区的最好诠释。以“农业文化创意园”为例,该园区进驻了多家农业文化创意企业。在进行该区景观设计时,农业文化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景观设计的主体,以农业文化、巨型果蔬样品以及趣味果蔬成为了该园的主要设计风格。中牟•国家农业公园农业文化创意园当中的一角,以农业文化为主的景观设计遍布了整个园区。这种景观设计风格不仅突出了本园区的特点,还能够以具有趣味性的景观设计来供观光者赏玩,这不仅契合了农业园区景观设计的生态学依据,更符合了农业园区景观设计的美学依据,带给观光者农业生态美感享受。其以“番茄迷宫”为代表的区域性划分的生态安全格局,更突出了各农业产业的特点,所以说,中牟•国家农业公园的景观设计对于郑州市周边休闲农业园区乃至整个国内农业园区景观设计都具有代表 性典范意义。
3总结
公园景观设计规范范文第3篇
1.1立项和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薄弱
园林景观工程具有特殊的特点和内容这会造成在立项和设计阶段造价的操作中不易量化,特别是由于拟建项目时间、地点、规模、标准等方面的差异,导致投资额与估算总有一定距离,因此如果不准确加以调整,投资估算就会有较大出入。
1.2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方法不完善
目前采用的评标办法存在人为因素的随意性较强,造成评审结果有失偏颇。不能从根本上保证评标过程的公平、公开、公正。此外,有一些设计招标强调绿化效果图的美观与否,对于工程造价的经济指标及其忽略,这及不利于景观工程的造价管理。
1.3竣工验收极端工程造价冒算
工程竣工阶段存在着工程计量不按规定计算,结算单价随意,不认真执行规定的定额单价,取费计算多加少扣等现象,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工程造价失误。
2、园林景观工程建设过程中造价控制的重点与措施
由于园林景观工程立项的意图不同,园林景观工程的特点各具特色,园林景观工程施工复杂等因素的影响,进行园林景观工程建设中有针对性地进行造价控制工作呈现出难度大、范围广、影响因素多等特点。因此,必须结合园林景观工程的建设实际,以工程建设进行的顺序作为轴线,全面进行造价控制与管理工作,这是体现园林景观工程造价价值,实现园林景观工程造价目标的基础。本研究以园林景观工程建设的主要阶段为切入点,提供造价控制应该明确的重点与措施:
2.1立项和设计阶段园林景观工程造价控制的要点
立项是园林景观工程从意向到初步定性的关键时期,也是工程造价控制发挥功能和作用的初始阶段,这一时期,园林景观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应该做好相关的准备,对工程种类、工程量大小、市场情况做到初步掌握与了解,为合理进行园林景观工程立项提供经济方面的合理化基础,进而为控制园林景观工程造价提供先期平台。设计阶段是针对园林景观工程发包方的具体思路和工程实际展开的创意和规划等工作的综合,在园林景观工程设计工作中应该体现造价控制的思想,优化艺术特性与表现材质、文化特点与工程成本之间的关系;同时,造价控制工作也应该对工程设计进行指导和规范,避免因设计超出实际而产生的成本过度增加。2.2招投标阶段园林景观工程造价控制的要点招投标是现代园林景观工程建设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体现严格造价控制思想的重要表现,应该在园林景观工程理想和设计的基础上,编制出科学、全面的招投标文件,进而开展园林景观工程招投标工作。在招投标过程中要求文件制定必须严谨,要预防招投标文件出现建筑材料、苗木、草坪、设备等环节的疏失,进而影响到园林景观工程造价。在园林景观工程招投标中也要强调一定的前瞻性,将市场变动和工程变更考虑到位,做到对园林景观工程造价的广范围控制。
2.3施工阶段园林景观工程造价控制的要点
施工是形成园林景观工程质量,使用园林景观工程资金的关键阶段,各种不确定因素会造成园林景观工程造价超出预期,进而导致园林景观工程建设目标难于实现。在施工中应制定园林景观工程造价管理的策略,形成园林景观工程造价控制的体系,以园林景观工程合同和法律条款为基础,完善园林景观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环节和细节。要在工作中明确园林景观工程的总造价,确定园林景观工程建设中材料、设备、人工因素变动的计算方法,明确园林景观工程量的核算范围。此外,要建立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现场签证制度,做到对变更、调整完整而详细地积累,实现对园林景观工程造价深层次、全方位的管理。
2.4竣工验收阶段园林景观工程造价控制的要点
竣工验收是园林景观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严格的园林景观工程造价管理可以实现对园林景观工程造价和质量目标的有效保障。一方面,要对园林景观工程进行严格验收,根据合同和协议对园林景观工程质量进行验收,确定变更的部位,计算索赔内容,做到对园林景观工程造价严谨而全面地控制。另一方面,要做好园林景观工程造价的核算,根据签订的合同和文件,以具体实施和条款作为核算基础,做到既不遗漏、也不凭填,为双方利益的体现提供基础。
公园景观设计规范范文第4篇
【关键词】山地公园;游憩空间;景观塑造;GIS
1引言
我国山地地貌约占国土面积的2/3,因此,山地公园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前途,探讨城市山地公园游憩空间的塑造方法对公园绿地的建设乃至城市绿地的规划都有积极意义。当今,从保护生态、尊重环境的角度进行景观塑造已成为时代的共鸣。然而在城市山地公园景观建设中,仅将“因地制宜”流于口号,对山体地形任意改造,使山地环境遭受毁灭性破坏的现象屡见不鲜。尤其是在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和对景观环境多样化需求日益提高的现在,为城市山地公园建设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优秀案例已迫在眉睫。本文就这一目的,以大连金石滩山地公园设计为例对山地公园游憩空间营造进行分析,其具体设计思路如下:1)着眼于整体,结合现场实际踏勘、测绘图纸、现状模型,并应用GIS空间分析技术等获得相关量化信息和模拟效果,为游憩空间营造和选址提供科学依据。2)具体分析各类游憩空间如何在尊重现状的前提下,融合其他造园要素,塑造多样化的主题游憩空间。3)顺应山势,合理组织流线与园路,并通过分级园路串联主要游憩空间节点。初步探讨如何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营造游憩空间,并归纳出具有借鉴与指导意义的山地公园游憩空间营造方法,可减少土方工程量和建设费用,实现节约、低碳、可持续的城市山地公园景观设计。
2城市山地公园和游憩空间的概念
2.1城市山地公园的概念
城市山地公园,是指拥有变幻的地形、丰富的植被,以自然风光为主要内容的公园,它是以绿化、生态功能为主,结合景观、休闲、运动、文化等功能的综合性开放式城市绿地,以人作为衡量标准适当造景,通过富有节奏的景观设置带给人们强烈的景观感受,为周边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好去处。城市山地公园还具备集调节生态环境、展示新区风情、提升城市旅游形象于一体,重点体现休闲游览、游憩体验、运动健身、科普教育为主的功能。
2.2游憩空间的概念
游憩空间是处于城市或城市近郊的、游憩者可进入的,具有休息、交往、锻炼、娱乐、观光、旅游、购物等游憩功能的开放空间、建筑物及设施。城市山地公园在依托自有山体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自然生态,休闲康乐,展示城市人文特质,丰富城市休闲娱乐等游憩空间。
3城市山地公园游憩空间设计原则
3.1保护性原则:尊重山体,维持生态
山地公园以山体为主,山地独特的地形地貌是城市山地公园最大的自然特色,也是最吸引市民的地方。山地公园的核心是山林景观,所以在当前规划建设中,需竭力维护山林景观,珍惜和维护公园特有的植被、沟谷、平台等特色景观资源。
3.2景观性原则:因地制宜,整体规划
在建设城市山地公园的过程中,设计师要掌握山地基本情况,包括山地的自然特征和所处环境条件,依据地形进行整体布局、功能分区。设计中,应通过各种设计手法,如景观要素设计、交通联系、标识系统设计等,体现整体和谐的设计构思、贯彻整体和谐的设计理念。
3.3人性化原则:以人为本,满足功能
秉承自然生态,维护城市绿肺,坚持生态环保设计理念,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公共开放游憩空问,满足城市休闲、旅游的综合需求,吸引市民及观光客。
3.4地域性原则:延续历史,展现文化
山体可以挖掘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可充分考虑区域本身的传统和特征,将当地文化内涵、社会传统、经济机遇与挑战、当地居民以及游客需要进行统筹规划,结合开放空间引入活动,创造野趣,力求在城市山体公园的营造中体现地域性特征。
4城市山地公园游憩空间营造实践———大连金石滩山地公园
4.1项目概况
大连金石滩山地公园项目占地面积689600m2,位于大连市金州区金石滩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南部,邻渤海。地处庙上村,银滩路以南,滨海路以北。西面距离轻轨3号线金石滩总站不到3km。交通便利,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地理区位条件优越。金石滩山地公园位于丘陵地带,四周低中间高,高差变化明显,用地范围内共有13处山丘,其中,最高峰海拔75.9m,相对周边市政路高差64m;最低峰海拔33.2m,相对周边市政路高差22m,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用地范围内平坦地块比例较小,不利于门区、景区设置。
4.2设计目标与构思
大连金石滩山地公园以大连市市花月季花作为植物主题,突出“月季的世界,鲜花的海洋”特色植物景观。1)掇———青山:充分利用山地原始地形,结合GIS软件,对山形竖向进行局部整理,尽可能减少土方工程量。2)理———碧水:充分利用原有2道山谷加以改造,形成2条溪涧,汇于山脚下人工主湖;并完善雨水收集系统,将山体地表径流汇于主湖。3)造———森林:以“生态修复”为主要技术手段,营造出以自然为特色,乔灌草搭配,层次分明、季相显著的森林景观效果。4)惠———万民:因山构园,结合山地不同的竖向效果,打造多样化的主题游憩空间,满足居民游憩需求。5)塑———特色:突出“月季的世界,鲜花的海洋”特色植物主题,打造功能复合型绿地。
4.3城市山地公园游憩空间营造手法
4.3.1基于GIS分析,科学规划布局由于山地公园的特殊地形条件,设计师无法通过现场考察或现场照片对场地空间特征有一个全面直观的认识,使得在进行空间分析以及后期游憩空间选址时困难重重。运用GIS软件,可以对场地的建设适宜性进行精准分析、评价,使得山地公园游憩空间选址更加科学合理[1]。4.3.2因山构园,营造主题游憩空间根据全园方案策划与基于GIS分析的游憩空间选址意向,全园主题游憩空间主要有:1)主题广场———万花广场。位于公园东侧,通过GIS坡度分析可知,场地大部分坡度在0~8%,地势相对平坦,适宜设置主题广场游憩空间,南北环山,西面隔水与月季花坡相望,是**观湖、观花点,东邻规划市政路,是游客主要来源方向,景区整体背山依水,向市政路呈开敞迎纳、环抱之势。万花广场是公园的主要入口广场和游人集散地,引导疏散游客到其他主要景点进行浏览观赏。设计通过台地解决高差问题,设置绿色覆土管理门房,覆土建筑符合生态理念,同时达到自然的景观效果。台阶广场处理为露天音乐剧场形式,可进行观演活动。2)体验空间———台地月季园。台地月季园使用GIS坡度与坡向分析结果进行设计。GIS坡度与坡向分析结果显示,坡度主要集中在8%~30%,坡向以南坡居多,光照条件有利于植物生长,设计中结合现状地形,依山就势,将坡面改造为多层台地,利用高差强化景观立面,并以密林为背景,展现立体景观,自上而下形成多层台地,营造台地月季园景观。前山主要以色带及廊架等形式展示品种丰富的地栽月季、藤本月季,突出月季园的整体景像。山顶设台地园,呈中轴对称式布局,其中设置叠水、雕像等,中央场地两侧设有廊架,制高点为围合空间的欧式柱廊园。3)观景空间———月季花坡。月季花坡作为全园的景观焦点,为全园**观赏面,设计中将观赏坡向较好的东坡作为景观展示面,交通游线采用迂回的“之”字形,一方面,“之”字形路叠加在山体坡面上,能够增强山体横、纵两个方向的透视感,通过视觉手段加大观赏面积,彰显山的高远,坡度分析计算出的20%坡度也恰好适于“之”字形路的布设;另一方面,“之”字形路较垂直登山路能够有效消纳高差,将每条园路的坡度都控制在8%以下,在提高行走舒适度的同时实现无障碍通行。同时,在山顶设置观景平台,布置一组白色张拉膜构筑,表达“闲云逸彩,东眺大海”慢生活、静赏花与海的意境。4)休憩空间———樱花园茶庭。樱花园位于主湖西南侧,原山地地形为山谷与缓坡顶,将山谷沟壑加以改造,形成叠水溪涧,汇集山体雨水径流入溪,溪水自半山腰跌宕而下,最后汇于主湖,游客登山经过山谷樱花谷后便进入坡顶的日式茶庭,景观上以幽静的山间石径、景观矮松、洁白的白沙、沧桑厚重的石灯笼来营造幽静、古雅的茶道氛围为主。植物特色上,选取当地特色花———灌樱花,打造樱花芬芳漫谷。5)健身空间———桃花源。桃花源现状为主湖北侧另一条山谷,作为主湖区的中心景观延续,将山谷沟壑加以改造,形成叠水溪涧,汇集山体雨水径流入溪,溪水自半山腰跌宕而下,最后汇于主湖,溪岸两侧种植桃花春花密林,活动场地布置于溪流两侧,并利用现状地形高差设置3层活动平台场地,分别设置乐龄广场、儿童乐园,以满足不同年龄层对休憩、登山、健身、娱乐等活动的需求。4.3.3顺应山势,组织流线与园路金石滩山地公园在道路组织规划前期进行了GIS坡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使园路尽量贴合山势走向,通过“之”字路的方式,尽量减缓道路坡度,减小土方工程量,力争将每条园路的坡度都控制在8%以下,在提高行走舒适度的同时实现无障碍通行,并通过分级园路串联主要游憩空间节点。4.3.4利用地形,控制视线按山体所处位置不同,游憩空间与视线感受各不相同。顶峰的地理位置一般是要高于其他四面景物,由于视域范围大,所以,适合设置开放型空间,视野远眺地势平坦。凸山腰景观视线有开放的感觉,凹山腰则景观视线内向相对封闭。根据现状地形分析,对大连金石滩山地公园进行规划设计时,通过植物空间与游憩空间的围合,共形成4类景观视线,分别为登山眺望视线、观山视线、观水观山视线、林地透景线。在后期进行种植设计时,结合地形特色,应合理预留或围合出景观视线[2]。4.3.5体现文化,营造地域性景观保持山体风貌,保护山体历史,突出地域文化是城市山地公园建造的重要目标。且设计师需要注重营造与城市紧密相连的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景观。设计题材依从于整体景观概念定位,尊重原有城市肌理,嵌入一些文化元素,建筑与景观相结合,增加当地元素,将现代的功能、美学元素、技术元素融入其中,使之融合成一个有序的统一整体。
5结语
中国城镇化发展至今,城市生活空间越来越拥堵,喧闹的城市环境使人的焦虑与压力与日俱增,为此,建设山地公园、塑造游憩空间,能够为人们提供自然空间去放松自己。本文就这一目的,初步探讨如何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塑造景观,归纳出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山地城市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首先,基于现状地形,获得坡度分析、高程分析、坡向适宜性分析的相关量化数据,确定主体景观框架;其次,结合地形塑造空间,融合其他造园要素,如水体、植物塑造特色景观空间。目前,山地公园的设计仍然处于积极探索阶段,在“因地制宜”造园思想的基础上,利用现状地形塑造景观空间,深化对景观多样性的探索将成为建设山地公园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林箐,王向荣.地域特征与景观形式[J].中国园林,2005(6):6-24.
公园景观设计规范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项目管理
从长远发展来看,为了取得更大效益必须有先进的管理,聚合企业的各类资源,充分运用管理的功能,以最优的投入获得**的回报,以实现企业既定目标。建设工程的项目管理,都是通过项目策划和项目控制使自己项目的费用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得以实现,园林景观设计项目管理亦是如此。然而园林设计项目管理还是很落后,很多时候也不是很重视园林设计项目管理,故需加强对该管理的重视程度。
1 园林设计项目管理落后原因
1.1 思想跟不上时展步伐
园林事业发展迅速,尤其是近 15 年来,城乡建设工程铺天盖地,提起“园林绿化”这个词无人不知,但是很多人对园林的认识还局限于:园林就是绿化,就是种树”这个思想上,却不知道园林实现的过程是什么,如果要做园林,需要园林设计要找什么人却不是很清楚。
1.2 园林通常是其他工程建设的附属工程
很多时候园林作为建筑、道路、桥梁等工程的附属工程,相应的可能不被重视,在做这些工程设计的时候,园林设计也只是简单规划一下,真正施工的时候,园林部分多数还要找人重新设计。
1.3 园林设计企业资质参差不齐
现在很多人对园林设计的资质并不了解,如果需要一个园林设计,通常去找一个能做园林设计的人做就行,因此园林施工企业在做园林设计,还有些其他设计资质的公司、设计院也做园林设计工作。更有些人由于在园林设计岗位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建立了广泛的人脉关系,也会组织小团队来承接园林设计。
2 园林景观设计方的项目管理目标
主要管理目标包括:成本目标、进度目标、质量目标以及项目的投资目标。项目的投资目标能否实现与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密切相关。
3 园林景观设计方的项目管理任务
管理任务为与设计工作有关的安全管理、设计成本控制、与设计工作有关的工程造价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以及信息管理与设计工作有关的组织和协调。概括起来为:三控(投资、进度、质量),三管(安全、合同、信息),协调(组织和协调)。
3.1 投资控制
园林景观设计的投资控制包括:设计成本控制和与设计工作有关的工程造价。
3.1.1 园林景观设计成本控制
尽量有自己的出图设备,这样可以降低外出出图的费用,在购买出图纸张和油墨的时候做到成本控制,选择合适厂商。纸张和油墨有专人管理,领用使用有进出记录。景观设计师最好一才多用,如景观设计总体规划师和施工图设计师能由同一个人做,这样在时间上衔接快,而且自己规划设计怎么做施工图 如何做更清楚。景观设计师的业绩水平,规范制图能缩短设计时间,如:我们通常在CAD里做图,图层管理清楚,那么做施工图的时候会省很多时间。另外,园林设计企业最好有一支专业的队伍,这样遇到相关难题时不用外发找其他专业公司来做,增加成本。
3.1.2 与园林景观设计工作有关的工程造价
公司里尽量有自己的材料管理系统,展现材料市场价格动态、供应商、产地等信息。设计里多采用节约型材料。园林景观设计师也应该对造价有一定的了解,对设计出的景观设计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另外设计时对将来施工及养护费用也要考虑。
3.2 进度控制
制定进度计划,什么时候出规划图,什么时候出效果图,什么时候出施工图都要时间安排,在进度过程中随时留意动向,发现问题,要找出原因,然后重新调节计划,在进度计划表上要把相应的事件记录清楚。规范内部制图标准,提高设计的制图速度,经常对设计师进行业务培训,以提高其综合素质。设计师综合素质对进度至关重要,可能一次成功完成设计方案,通过业主的审核,也可能反复修改仍不通过。企业深入项目进度管理,企业接到设计任务后,直接交给设计师,以后与业主的交流全由设计师来做,具体怎么样,企业很少插手,只关注什时候交图给业主,这跟设计性质有关,本来就是很难插手的工作,这样现实中就出现很多问题,致使设计难以进行,设计滞后。因此企业不能全然不管,要适当有度的进行管理。
3.3 质量控制
建立质量控制系统,确定质量控制和质量方针。成立自己的质量管理小组,组织图纸会审,保证图纸质量。对设计本身来讲,图纸设计清晰,使人易看易懂,设计内容要保证质量,尽量按设计规范来设计。
3.4 安全管理
园林景观设计的安全管理主要体现两个方面,景观设计单位、设计师本身的安全及设计内容的安全。园林景观设计师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规范使用电脑,出图设备等与设计要注意安全保管有关的仪器,另外园林设计师经常出差,这样也涉及出行安全问题,对于初次接触的陌生业主,要多做了解。设计内容的安全,多参照相关设计规范,保证设计出的东西在施工过程中及以后使用中安全。另外还可以通过图纸会审,来降低安全隐患。
3.5 合同管理
做任何景观设计之前都要先签合同,待预付款交付后才能提供图纸,很多企业都不重视园林景观设计或认为园林景观设计投资不大,就会要求提供景观设计图纸,而往往景观设计公司为了承接设计工作,就同意先发图纸给需求者,交付图后就没下文,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不在少数。另外签合同前要注意调查,规避合同风险,签了合同后也要加强对合同管理,随时关注合同 跟进合同。
3.6 信息管理
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了解社会动态,随时把市场材料价格录入系统管理中,对新型材料、新工艺及其他相关企业合作信息都记录在案。建立档案系统,把做过的设计,调查过的资料都建档存储,以备以后所需。
3.7 组织和协调
成立设计小组,明确总工程师、园林规划设计师、施工图设计师、水电工程师、效果图设计师、预算员等成员分工,建立工作流程。
4 结束语
能保证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是每个工程参与者所期望的,在管理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管理,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建设工程管理水平,注重项目管理,不断与时俱进,做到持久发展,为建设工程的建设和使用增值。希望文章能对园林设计项目管理做出贡献,使不了解园林设计的人增加了解,给从事园林景观设计的人或企业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王浩.园林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fwzx/15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