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 特性 传承 构建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5―028―03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它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活着的生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影响、制约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依据和现实的基础。因此,传统文化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在现实生活的强劲脉搏里,时时刻刻都能感觉到它的存在。传统文化在影响现实的同时,也在新的时代氛围中发生蜕变。加进新的文化内容。
一、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什么是文化?在我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其引中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易・系辞下》),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文与化并联使用,则最早见于《周易・贲卦》之“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最先将“文化”合为一词而用的是西汉的刘向,他在《说苑・指武》中写道:“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晋柬皙《补亡诗-由仪》称:“文化内辑,武功外悠。”南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中云:“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它本身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将此词作为一个动词在使用,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它既与武力征服相对立,但又与之相联系,相辅相成,所谓“先礼后兵”,文治武功。“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不很流行。近代以来,人们对文化概念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粱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说,“文化者,人类0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之共业也。”粱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说:“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庞朴主张从物质、制度和心理三个层面去把握文化概念的内涵,其中“文化的物质层面,是最表层的;而审美趣味、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思维方式等,属于最深层;介乎二者之间的。是种种制度和理论体系。”20世纪40年代初,在论及新民主主义文化时提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式上的反映。”《现代汉语词典》则把文化定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从以上关于“文化”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其实“文化”内涵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广义而言,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总和,或如梁漱溟先生所说,是“人类生活的样法”,它包括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极其广泛的方面。狭义而言。文化就是人的全部精神创造活动,是意识、观念、心态和习俗的总和。
民族性、国度性。是文化的重要属性之一。在世界历史上,各民族、各国家分别在不同的自然、社会条件提供的舞台上,演出了性质不同、情节有别、风格各异的文化正剧。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伟大贡献。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然在其久远博大之中,却“统之有宗,会之有元”。在结构上体现了“一”与“多”的统一,以汉族文化为主体是“一”,吸收各族文化和外来文化是“多”;历代统治阶级“独尊儒术”是“一”,兼取儒、道、法、墨各家治术和容忍儒、道、佛三教并存是“多”。它们既构成中国文化整体,又各自独立存在,既包含成体系的理论形态,也包含以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审美情趣、民族感情、民族心理。以及由历史积淀而成的行为模式、思雏方式和0理特征。这种结构特色,使中国文化既具有大传统;又具有小传统,大小传统互相激荡,互相冲击,形成波澜壮阔的中国文化之流。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性
一个民族的文化特性是从深厚的民族生活土壤里生长出来的。半封闭的温带大陆型社会地理环境、农业型自然经济和家国一体的宗法社会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得以滋生、发展的土壤。这些社会存在的综合作用,培养了中国人特定的社会心理,以此为中介熔铸了富于中国风格的社会意识形态。
(一)崇尚统一
中国人有追求思想和法度统一的悠久传统。早在《诗经》中。就有对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歌颂。春秋五霸,尊王攘夷。孔子“张公室,杜私门”,认为,“天下有道,则札乐征伐自天子出”,反对“陪臣执国命”。荀子也反复强调“一天下”。韩非更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政治设计。儒法思想结合在一起,奠定了大一统的理论基础,并得到后世的广泛认同。
中国历史上,即使撇开带有某些传说色彩的夏、商、周三代,仅从秦朝算起,也是统一的时间长,分裂的时间短。统一是主流,分裂是暂时的。在统一时人民反对分裂,在分裂时人民盼望统一。即使是处在较长时间的分裂时期,人们仍然认为分裂是不正常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说:“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充分表达了人民盼望统一的心声。
与政治观点相适应,中国古代建立了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伦理观,形成了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具有完备德目的道德规范体系。它要求在下位的人对在上位的人的尊敬、忠诚、服从、尽职尽责;同时要求在上住的人对在下
住的人的爱护、公正、守信,并能做出表率,为管理尽心竭力。从而维系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的稳定,在下位者犯上作乱固然属大逆不道,在上位者暴虐恣睢也被斥为,因为这二者都有害于国家的统一。
崇尚统一的观念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有广泛而多方面的表现,它对于中国文化长盛不衰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并从而形成了中国人对群体的归属感和对集体的义务感等思想观念,形成了重奉献、讲礼貌、守纪律的优良传统和较好的社会风气。但同时也有过分依赖、尊经崇圣、唯书唯上、限制主动性发挥等消极作用。
(二)追求和谐
“和”是中国文化普遍追求的一种状态或境界。
“和”作为哲学范畴,指对立面的统一。西周末年的史伯已提:“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后世便把“和”奉为普遍的原则或看作事物的**状态。
先秦儒家把宇宙看成是个大和谐。荀子说:“列星随旋,日月递照,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而把日食月食、地震山崩、水旱灾害等看成是“天”(自然)失和的表现。《中庸》说:“万物并肓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迭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在天人关系上,先秦各家无不以“和”为最高理想。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孟子提出,“数罟不入池”,“斧斤以时入山林”,朦胧地流露了某种生态意识。《老子》提倡“守中”,把婴儿(喻“道”)的状态赞为“和之至也”。庄子更是讲“和之以天倪”。名家的惠施也作出“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的结论。中国哲人承认事物的差别和对立,矛盾与斗争,但认为最终的结局或**的状态时和谐。宋代张载的论述可作为代表。他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
人际关系的和谐更是为中国人所看重。孔子弟子说:“礼之用,和为责,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但反对无原则的调和,更反对同流合污,主张“和而不流”。中国人强调个人与群体的统一性。一方面充分肯定个人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另一方面又强调个人的存在和发展应该同他人、群体的存在和发展统一起来,使双方处于和谐的关系中,而不应分裂与对抗。
和谐还是中国传统文化各门类的共同追求。
政治上,重视君民、君臣、国家、民族间的和谐,主张“克明峻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经济上主张“百姓时和,事业得叙”,谨养其和,开源节流。思想方法上主张执两用中,无过不及。修养上讲究“从容中道”“文质彬彬”。艺术上崇尚中和之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养生家以身心和谐为**状态,中医把病看作是“身体违和”的表现,而以平衡阴阳,协调气血作为辨证施治的要诀。
(三)注重实用
中国古代文化以解决社会人生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执着于对政治、伦理等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问题的探求,而对于纯抽象的思辨则不感兴趣。
在宇宙观方面,中国人中关系而不重实体,对宇宙(“天”)的本源、本质问题较少注意,而集中考虑的是天人之间的关系。对于鬼神等渺茫难知的问题,更是采取“存而不论”或敬而远之的态度,而着眼于“武民之义”,即使说及,也不过是为了神道设教。
早期儒家的两位大师对于何以采取这种,重实用的态度作过如下解释:“知者无不知,当务之为急。……尧舜之知不遍物,急先务也。”“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如是者,虽深,其人不加虑焉;虽大,不加能焉;虽精,不加察焉。夫是之谓不与天争职。……万物之怪,《书》不说。无用之辩,不急之察,齐而不治。”孟、荀所论,对于奠定中国人重实用、轻玄想,务实是、戒空谈,看实效、看实绩的致思倾向起了重要作用。
道家的“法自然”似乎有些异趣,但是,《老子》关心的重点依然是“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骨子里仍然是“君人南面之术“,是以退为进的处世之道。
中国古代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它们的精辟深刻,使得许多现代人(包括外国的知名思想家)都惊叹不已。但是,它们主要是人生的辩证法,而不是精确概念的辨证法,甚至难于找到纯粹的思维规律的表述。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素称发达,在许多领域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它们(包括四大发明在内)大多是与政治、人生密切相关的实用技术,纯粹的理论自然科学则发展不够。这些实用技术大多是以具体科学的形式出现,而缺乏对有关原理的精辟阐述和公式公理系统。农业、医药、天文、历法、水利、数学等学科成就之高、解决具体问题能力之强,简直令后人惊叹不已,但对于其间的原理和方法,有的直到今天仍然莫知其详。
这种重实用的倾向,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经世致用的传统。任何学问,都要求它有效果,有益于国计民生。修史是为了鉴戒垂训,察古知夸;文章是“经过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诗歌是为了“言志”,兴、观、群、怨,事父事君;绘画是“助名教而翼群伦”;音乐的作用就更被重视,因为它“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
中国文化的这种致思倾向。就是所谓“实用理性”。这一实用理性的传统,淡化了中国人的宗教情绪,使得无神论思想源远流长。“既阻止了思辨理性的发展,也排除了反理性主义的泛滥”,中华民族在科学、文化、观念形态、行为模式等方面的优点和缺点,都与此密切相关。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
19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各种科技、人文上的创新都在引导人类走向一个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受到挑战的不仅仅是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还包括人们各不相同的思维方式。在这个动荡巨变的时代,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外部和自身变革的双重挑战,它没有适应世界工业化的潮流和科学主义的浪头而使民族达到现代的物质繁荣,它没有萌生自由平等观念而使社会介入现代的政治发展,它没有转换人生目标而使人们过渡到新的生活方式,最后,它没有包蕴现代价值体系而使个性进入现代的精神0理状态。这四个方面的挑战使中国传统文化在20世纪受到多种批评和否定性的剖析。相当多的人均把中国传统文化视为一种传统社会的固有部分,与自然经济和小农社会的特质相关联,因此不可能从中发生创造性再生,不可能在未来社会中有所作用。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一批先驱先烈们,在面对西方文明时都曾拥有宽广博大的胸怀和谦逊谨慎的品格,然而,这些胸怀和品格难道不是喝着传统文化的乳汁哺育出来的吗?诚然,中国传统文化有其不适应时代的糟粕存在,然而它更有其优于世界文明之精髓传承。
平心而论,文化本是多元的,彼此间完全是可以和平共处,取长补短,各司其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特色是它的和谐并包。而西方文化从“上帝(代表力量)、创世、一神”三元合
一的神本文化转入“物质(代表能量)、创造、一元”的物本文化,体现的是普适性和排他性,缺少中华文化的宽容大度。这是西方文化的通病。如今的中国社会,急需传统文化匡时济俗,这是每一个具有民族忧惠意识的人的共同感受。孔子曰:“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蔷之内也。”孔子的这句话很值得我们深思。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精神支柱和道德源泉,富有和强大又能意味着什么呢?
四、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指导人生
中国人曾经把传统信仰打得支离破碎,依靠国家力量维持个人与群体的协调。当国家的力量对我们的内心影响越来越小时,我们的内l心便会无从寄托,且无所敬畏。无所寄托我们便无所适从,茫然浮躁;而无所畏惧便容易道德沦丧,胡作非为。目前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主要也在这两个方面。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指导人生,建设好个体,从而建设好我们民族。这是我们目前应该做的。
中华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价值观方面的丰富精神财富,诸如天下为公、民胞物与的社会理想;崇德重叉、仁爱胸怀的道德情操;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奋争精神;厚德载物、海纳百川的宽容品格;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责任意识;澹泊明志、君子慎独的自警意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超越功利、崇尚节俭的生活态度等等。传统文化中这些价值取向,对个人的品格高度、职业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吸取中国文化精髓建立的人格魅力,体现在为官为人为亲为友的方方面面言行中,这些言行是由价值观念主导的内在精神气质的行为外化。
传统文化中蕴涵无穷的智慧,也能为个人的业务工作提供大量的智力支持。国学大师钱穆一辈子研究国学,临终前悟出一个结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天人合一。用现代语言翻译就是人类的经济与社会活动必须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他的女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一生致力于科学,近年则聚焦于环境保护、循环经济。父女两人,一个从传统文化出发,一个从科学技术出发,殊途同归。这说明我国国学里有许多方法论上的东西可以古为今用。又如渊源于中国文化传统的中国管理心理思想,它具有整体观、协和观、人本观等特点。其不同于西方管理思维的优点在于,重视发挥在管理中的能动作用,注意各种管理因素的协调平衡,善于从整体的长远的管理目标出发决定管理措施。这些优点至今依然自发地体现在中国管理实践当中。当代的企业家如果注意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掌握我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精华,必能有助于自己的管理实践。
综观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国社会发生的每一次剧烈变革,总伴随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反省。而每一次文化反省的结果,又促使社会变革在更深广的层面上展开。“五四”至“”的60余年间,对传统文化的反省主要是以批判为主。改革开放30多年来,由于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背景的变化,学术界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传统文化并不是一堆垃圾,其对现代化也决非只有消极作用。完全否定抛弃几千年历史积淀而成的传统文化是不可能的,也会对现代化建设产生不起的影响。正确的态度应是:立足国情,辨证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抛弃其糟粕,继承其精华。既汲取世界先进文化的内涵,又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地转化,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联系未来,从而建构起中国现代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李士生.中国传统文化散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陈曙光.钱穆“中国文化最优论”评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3.***.创造性再生: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地位[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3).
4.商聚德,刘荣兴,李振纲主编.中国传统文化导论[C].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
5.王有为主编.中国传统文化的再估计[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党校;优秀的传统文化;重视
中图分类号:D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7-068-01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历史遗留的产物,是反应中华民族历史到现代社会不断的更新变化的过程,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结晶。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部分,对整个中华民族都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对传统文化有着研究和传承意义的党校在探讨传统文化的意义以及发展时,也要重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弘扬。
一、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写照,反映着一个民族从古到今几千年来的历史进程,包含着民族特征、历史风貌、思想进程的总体体现。对于传统文化的意义,学术界的研究者对此也有不同的理解。一种是认为是从古到今流传的一种文化。另一种则是认为是一种思想的更新,从远古的石器时代开始到后来的炎帝、皇帝时期,再到汉、隋、唐、宋、元、明、清直到现代社会,伴随着时代的变更思想文化也在传承中不断的在更新。还有一种则是认为传统文化是一种“活”的非物质的存在,在稳定的历史长流中,继承着好的部分,将已经过时的部分进行更改,适应着新时代的发展。从这个角度看,传统文化又在不断的茁壮成长。由此可见,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各个民族历史精神、优秀思想及优良传统的全部凝结。
(二)传统文化对党员的意义
党员是各级优秀干部选拔的重要条件之一。普通民众在没有成为党员之前,在学校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对传统文化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并不是那么的深刻,并不能达到一个领导干部所需要的知识面以及素养。党员在成为领导干部的时候,需要的是纵观全局,能从历史文化中吸取教训,能够跟着社会发展的步伐,给团队指引正确的方向,带领自己的团队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更好的造福人民,服务社会。因此只有经过全面的学习,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及发展史有了全面的了解,党员才能在知识面及素养得到充分的提高。
二、宣传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个国家的进程有它的历史性和发展性,它有自己的耻辱,同时也有着自己的骄傲,可以增加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感以及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宣传和弘扬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来说有着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现在我们从对国家、对社会、对党员的认识来了解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对国家的意义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文明的具体体现,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世界,中国也是一个文明大国,这也体现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优秀的传统文化。像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尊敬师长,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等基本的道德礼仪,都是传统文化不断的传承下来的,也是一个国家建立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基础。
中国历代的国家领导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非常的重视。***曾指出“到懂得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也曾在信中写到“全党全社会都应该重视对中国历史的学习”,也多次强调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价值。这也是体现了学习和弘扬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富强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传统文化对社会的意义
中国正处于一个发展中的状态,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的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的转变同时也影响着现代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主要体现在文化领域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国民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以及人们接收新鲜事物的能力不断的增强,思想也不断地发生着转变,造就了现在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享乐主义。特别是新生代的人们受到的侵蚀最大,无法辨别新事物的对和错,有对传统文化的误解,甚至对传统文化进行诋毁和误传,这是非常的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且对国民的素质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也需要有一股力量来带领国人走出误区,重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心。
其实,文化就是隐形的社会生产力,积极的、科学的文化将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发展,为我们创造一个和善的,美好的,健康的社会环境,拥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对于社会主义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传统文化对领导干部的意义
中国的传统文化更主要的是对国人的思想道德的影响,一个人的德行就体现这个人的素养。领导干部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对自己道德素养的提升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宣传和弘扬传统文化,对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就有了一个正确的指引,强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增强对国家和社会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更好的服务人民服务社会。
综上所述,党校应该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与弘扬。党校应该把传统文化的对国家、对社会的意义灌输给党员们,让党员们不仅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树立正确精神素养,也可以对优秀的传统进行宣传和弘扬,让国民可以走出误区,对传统文化有正确的理解,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也会起到积极向上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国胜.论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杨瑞森.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题――学习同志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的几点体会[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3(12):47-53;136.
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体系;意义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2)01-0101-03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历史条件下创造,而是在自己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当代中国社会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延续和发展,当前出现的许多现实和理论问题,都和传统文化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无法割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理论的构建上、实践的过程以及作用的发挥上都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两者之间相互贯通、相互融铸,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构建上看,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理论的源泉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与以前时代的社会意识有着必然的联系,它的产生和发展都要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社会主义的社会意识,是社会主义的观念体系。它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伴随着经济体制变革、社会结构变动、利益格局调整、价值取向多元及思想观念复杂的局面而提出的理论体系。它同样离不开前人已有的思想基础,和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诸多的理论与养料,成为其重要的理论源泉之一。
(一)一脉相承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民族基础。古老的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悠久历史中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它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得以繁衍生息、发展下去的精神基因。中国***在继承民族精神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与民族精神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不断丰富完善着这个民族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的过程中,民族精神是全体中华儿女凝聚力、向心力的力量源泉。
(二)中国传统道德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重要的思想来源。中国传统文化一个重要特色就是注重道德。中国传统道德观对维系中华民族兴盛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思想来源。“八荣八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而“八荣八耻”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固有的美德,在中国***领导全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道德规范。例如“公忠”的精神是有着鲜明的民族色彩的道德诉求。孔子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认为在政治理想实现时,天下是公天下,人人为公,人人为我。这与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人民民主的国家性质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公”的本质是不谋而合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使得“公忠”这一传统的道德观有了“以服务人民为荣”这一新的时代诉求。其他如重义轻利、诚实守信、自强不息等等,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理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得到体现。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核心理念。古人强调天与人之间的和谐、代际之间的和谐、群体之内的和谐、人与我的和谐以及身与心的和谐。和谐社会曾经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社会理想,现在已经变成当代中国人的奋斗目标和现实的实践。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及后来将和谐社会建设确定为社会主义本质屙陛,既是对中华民族长期历史追求的一种遥相呼应,又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方向。古代先贤的理想追求仍然是我们今天为之奋斗的目标。
二、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实践上看,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建设的民族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院程恩富教授对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概括为“马学为宗、国学为根、西学为鉴”。笔者深以为然,认为这为我们指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的出发点和基石。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应用的民族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其作用不能离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持。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的土壤是从传统社会中发展而来的现代社会。现代社会的社会性质、社会结构发生了本质变化,但仍有着传统社会的历史渊源。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引领社会思潮这个重大原则的同时,明确提出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方针,“尊重”和“包容”是引领的前提。这也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即统一性始终以差异性和多样性为基础的。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差异性、多样性并存的社会思潮中的引领作用,就要尊重传统文化这种重要的价值取向。只有在承认各个主体之间利益观点差异的前提下,互相包容、互相借鉴、集众家之长,更好地借鉴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在各种思潮激荡冲突的当代中国,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许多具体规范的实施离不开传统文化作为载体。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现代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并得以顺利实施,必须首先取得本民族成员的价值认同,达成思想内化;其次以大众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传统文化载体作为传播途径,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践行。这些就需要依托富有我们民族传统和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作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许多具体规范在实施的过程中,只有融入了传统文化,才得以借助传统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群众基础,顺利地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及践行。例如小说、戏曲、评书等传统艺术在历史上一直承担着“美教化、移风俗”的功能,今天同样在起着道德教化的作用。这些历经岁月的洗礼,口耳传唱的传统文化经历了漫长历史的选择和思想博弈的优秀民族文化的结晶,蕴涵着维系中华民族绵延不息的民族精神和传统价值观。因此,充分发挥传统文化资源优势,采用大众的语言、经典的故事、民族的艺术形式等群众所熟悉、所欢迎的方式来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使得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践行成为大众的自觉意识。
三、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方法上看,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方法论上的借鉴
中国传统社会形成过稳定而又影响深远的核心价值观,“这就是主导中华民族文化史、思想史
两千多年的儒家文化所倡导的道德理想”。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核心内容,并被历代统治者宣扬、借鉴,以儒家的伦理道德来维护其政治统治,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家正统思想教育,以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作为中国古代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发挥其作为社会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作用,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并具普遍意义的大众化路径,并体现出其特有的一套方法。
(一)确立行政保障机制,实现群体价值向个体价值观的成功转化。借助政权的力量,通过行政制度来褒善惩恶、树立道德示范、激扬风化、敦率人伦、上行下效、醇化民风,形成一整套从社会价值观向个体价值观的运行和保障机制。古代推行核心价值观的行政保障机制之一,就是将官职授给那些品行杰出的人。例如西汉元帝推行“四行”选拔官员的制度。所谓“四行”,即四种道德品格,具体言之即“质朴、敦厚、逊让、有行义”。有此四种品格就会受到举荐,有机会获得官职。在这样的行政制度保障下,西汉时期社会中形成尚德的社会氛围,一旦出现品德有欠缺的人则会被罢黜官职。在基层民众范围推行核心价值观,“旌其门闾”是历代王朝经常采用的一种行政激励手段。赐匾额、树牌坊以示“旌表”,以起到典型示范、彰善扬德的目的。在这一套由官及民、由上而下的行政制度干预、引导下,通过每个社会成员个体反省内求、慎言躬行、慎独自律等的自我修养,注重修身、正己,切实把社会价值观转化为个体价值观,内化为道德认知,外化为道德践行。
(二)注重运用道德教化的方法推进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相对于政府的行政手段,先哲以为对于核心价值观大众化,道德教化起着更为持久而强大的主导作用。孟子则径直主张“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立足于内在的道德感化,引起受教者情感的认同和共鸣。通过道德感化使人自觉接受和服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外在规范,体恤世俗的人文情怀,使得其核心价值观更加符合民众的心理需求,从而满足了主体的需要。道德认同、道德判断必定是建立在感情上,只有赢得民众的情感认同的价值观才能成为全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这一方式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论指导。因此,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过程中,要尊重人格、理解人的情感,通过日常人伦生活的介入,伴随“以善为美”的审美愉悦,使道德认同进入民众个体日常心理和精神世界,并转化为民众的自觉价值取向,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坚定不移的信仰和信念,真正成为与当代民众情感认同契合的思想意识形态。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自然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到大众的思想领域,完成其引领社会思潮的功用。
(三)重视教育的灌输作用,对民众进行价值观教育。中国古代的灌输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传统社会构建了以儒学为核心的较为完整的教育灌输体系。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平台,制定统一的教育内容和考核标准,有意识地、连续地灌输儒家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灌输教育成为推动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成功途径。当前随着社会的深刻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都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列宁在《怎么办》一文中明确提出了“工人本来不可能有社会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所以面对当前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和激荡,灌输是道德观念的养成和内化必不可少的外在条件和因素。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仍然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进行系统全面的灌输。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精华之处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通。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础上,认真汲取这些彰显先哲的丰富思想和闪光才智的核心价值观,才能更好地构建出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发挥其引领社会思潮的作用。虽然这些大众化路径不可避免地具有封建制度的烙印,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无疑对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范文第4篇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传统武术文化建设提供了引导
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立了传统武术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也是传统武术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为传统武术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使传统武术文化建设找到了方向和灵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使传统武术文化建设找到了内核和主题;坚持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使传统武术文化建设找到了精髓和主旋律;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使传统武术文化建设找到了基础。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立了传统武术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以文化自信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传统武术文化建设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传统武术文化建设弘扬文化自信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开创传统武术文化建设新局面。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立了传统武术文化建设价值观的内容。价值观是文化建设的最核心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拓宽了传统武术文化价值观建设的视野,丰富了传统武术文化价值观建设的内容。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传统武术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传统武术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应作为传统武术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要培育和弘扬传统文化,首要任务就是要分清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只有这样才能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满足人民对社会文化传统价值的渴求。新时期传统武术文化的环境已经发生了转变,需要传统武术文化建设在现代社会环境下进行机制、方式的调适与创新等方面的多元回归,将传统武术文化思想寓于社会体系中。传统武术文化建设要牢牢把握时展的主题,对传统武术文化建设内容、机制和评价体系进行重构,拓宽传统武术文化建设载体,以适应时展的需要。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传统武术工作者的新要求。建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传统武术文化,要求传统武术工作者要有创新精神。首先,要深入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武术文化建设进行有效合理对接。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找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领传统武术文化建设的立足点。要针对传统武术的实际,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传统武术创新过程中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传统武术创新的规律。其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在传统武术文化建设中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在传统武术文化建设过程中,传统武术工作者要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和行为准则,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起到正确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率。
2传统武术文化建设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构件。传统武术文化建设成为构建社会主体意识形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传输传统武术文化理念的重要方式。因此,传统武术文化建设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能够将传统武术价值进行重新整合,形成被社会认同的价值观。从武术产生之初的防身立命到冷兵器时代的军事斗争,再到近代的保家卫国和今天的强身健体、文化传承与传播的价值,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武术历经几千年的风雨能够延续至今,其主要原因就是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均具有其独特的核心价值。这些价值的形成均是由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所造就的。在当前这个特定的社会主流意识环境下,传统武术文化通过对其价值的整合重组,凝练升华,形成社会主体认同的价值观,才能推动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二是能够规范传统武术文化主体的思想,将传统武术文化的主体思想更加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合力,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我国传统文化在各种异族文化的侵染中出现分化、裂变,传统武术也未能幸免。鉴于此,传统武术文化建设需要引领社会思潮的回归,构建符合时代特征的传统武术文化主体思想,展现传统武术的魅力。三是能够整合传统武术文化的结构,传统武术文化结构是一个多元化的结构,各部分的功能各异,只有对传统武术文化结构进行重新整合,才能形成传统武术文化的认同,建立统一的文化结构,才能使传统武术文化成为一个协调的功能体系。传统武术文化渗透着意识形态的内容,意识形态是灵魂,传统武术文化建设是载体,意识形态依托传统武术文化建设向客体传导、输送。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传统武术文化建设的方向
新的历史时期,传统武术文化的根基与土壤已经发生了巨大转变,原有的养分正逐步消失,需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吸收和补充给养,丰富和充实传统武术文化建设的体系和内涵,构建传统武术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党的“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只有24个字,却为我国传统武术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一是传统武术文化建设要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传统武术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古至今,传统武术的发展与爱国主义精神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一代又一代的武术人始终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习武爱国的行动指南,涌现出岳飞、戚继光、霍元甲、大刀王五等一大批爱国武术家,他们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为捍卫国家、争取民族独立、振奋民族精神作出的突出的贡献。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新时期传统武术文化建设必须紧紧抓住的将爱国主义教育这一主线,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传统武术文化建设的始终。二是传统武术文化建设要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为推动国家富强的基本任务。翻看中国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民族最强盛的朝代,武术在这个朝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个朝代具有强烈的尚武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祖国的各项事业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唯独国家学生的体质是逐年下降,《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几经修订,却不见青少年体质逐年下降的现状得到扭转。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个国家要复兴、强大,首先需要这个国家的人民具有强壮的身体。面对当前的现实,传统武术文化建设不但要把发展传统武术作为推动国家文化复兴的重要手段还要站在国家的高度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为推动国家富强的基本任务。三是传统武术文化建设要把提高受益群体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作为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传统武术在其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完备的思想道德评价体系,不但形成了武术的礼仪和武德这些是传统武术的基本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各门各派还制定了各自的门规戒律,这些道德规范和门规戒律已经成为促进传统武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传统武术文化建设要秉承传统武术的优良传统,紧随时代步伐,不断提高提高受益群体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积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砖添瓦。四是传统武术文化建设要把培养受益群体树立高度的法治意识,规范习武行为作为行为规范;传统武术文化建设要把和谐、诚信和友善作为推动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基石。在社会文明不断进步和国家“依法治国”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需要人民大众具有高度的文明和法制意识。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武校以及各类武术培训组织的发展,对习武者的习武条件和道德水平的要求有所降低,过度重视“术”的培养,忽视了“德”的教育,以至于出现了一些习武者的失范现象,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定因素。因此传统武术文化建设过程中培养受益群体树立高度的法治意识,帮助受益群体形成和谐、诚信、和善的思想品质十分必要。
4结论
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范文第5篇
我们反观现代以来中国学院式的保守主义思想和政治的保守主义意识形态,它们大都在社会层面上不甚奏效,在文化层面上也并无冲击之力,这样的现实也正说明了现代的中国社会缺乏可供它们生长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但这并不是说,在这种文化依附体制解体的情况下,中国人就不再持有传统的价值观念,而是说经由传统的生产秩序所形成的价值观念遭到腐蚀,从原来的关节处脱臼了。易言之,传统文化与道德框架解体了,这种解体为五四以来的反传统主义者提供了结构上的可能性,使他们把传统有机整体的模式当成全盘性攻击中国传统文化的武器而加以利用。而那些仍在坚守传统观念与价值的人不得不寻找新的为传统文化辩护的理由。正如现代新儒家所言,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方式不致因传统政治秩序的崩溃而遭到全盘破坏,某些具有普遍意义的传统思想和价值将可依附于现存的文化秩序下发挥作用。假若那样的话,反传统主义者就不应该用一种有机整体的观点(要么整体接受,要么全盘拒斥)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他们可以拒斥传统中反动的或过时的成分,而不必坚持全盘性反传统主义。然而,从历史发生的事实来看,反传统主义者对传统的批判的确是把中国传统当成一个整合的有机体,毫无保留地加以全盘否定。造成传统文化断裂的另一个原因,是传统教育模式的被颠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化、专业化的分工进一步加大。专业化、知识化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这一变化也深刻地体现在学校的教育体制上。学校教育的宗旨发生了改变,越来越注重传授专业化知识,传统圣贤的人格理想教育意愿与现实的实用教育体制发生冲突,传统文化教育越来越失去了其所存在的土壤。在这期间出现的一些反叛者,例如梁漱溟辞去北大教职,马一浮归隐于西子湖畔;抗战期间的“三大书院”,建国初期的新亚书院、人文友会。正是他们对传统圣贤理想的执著,被排斥于社会主流意识之外,灵魂徘徊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内心充满矛盾与痛苦。西方意识形态霸权与启蒙主义的输入20世纪初中国大陆出现的激烈的反传统文化思潮,正如过去中国100多年的历史上知识界所出现的其他现象一样,有一个共同的外部因素,那就是西方文明的入侵。西方近代文化特别是启蒙主义思想的影响,不断否定和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它们以不同的方式逐渐动摇了传统文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继而在总体上影响了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被边缘化、被肢解化。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启蒙思想,无论是科学、民主思想,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都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概括与总结。这些人类文明的成果是伴随着欧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形成的文化体系,总体上比仍在缓慢行走于封建社会生产方式轨道上的中国传统文化“技高一筹”。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这次启蒙运动解体进而重构,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正是这种具有进步意义的西方价值观念与话语体系,促使了西方现代化社会的出现和成长。从19世纪中期开始,这个西方的成功经验日益膨胀起来,以加速度的方式被普世化了。而且这个普世化的过程是非常霸道的,充满了暴戾与血腥。西方人认为他们代表了人类的最高价值,他们有责任输出、传播这些价值,并且不惜一切手段强迫别人接受。在权力生产的向度上他们把启蒙价值塑造成一种具有主宰性的权威态势:若要富强,就必须实现现代化;而要现代化就必须启蒙,接受启蒙所创造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这个意义上,启蒙主义作为不容置疑的西方经验,成为关于现代化的一个霸权话语,成为西方意识形态和西方文化中心主义所树立的最核心的招牌。除了西方以外的他国文化传统被当做过时的、妨碍现代化的因素,遭到无情的破坏和摧毁。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启蒙的价值观本身就包含了根深蒂固的文化排他性和深层次的经济掠夺性。民国期间,在实践上,中国传统文化就遭受到西方这种霸权文化和启蒙思潮的三次大的冲击。第一次在民国初期,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临时约法》明文规定了民主主义思想代替儒学成为国家的指导思想,使儒学失去了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接下来的教育改革中,从小学教育到大学教育不再专门设立经学,很多地方也将文庙改为了学校,儒学只是作为历史上有影响力的学派和学术思想而分布在文、史、哲等学科中。第二次是以梁启超、黄远生等为代表,以《大中华》杂志为阵地,对袁世凯利用孔子和儒学搞复辟帝制的活动进行猛烈抨击,形成了批判传统文化的第二次浪潮[2]。第三次便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这次运动“……是彻底地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3]。这次运动使“孔教的权威和传统的伦理观念受到根本性的和致命的打击”[4]。这三次运动全面深刻地批判了传统文化,彻底地摧毁了传统文化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统治地位。借思想文化的转变以图救亡的工具性选择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们对传统文化批判的动机之一便是向美国、西欧、日本文化看齐,以求用文化的力量来实现救亡图存、民族富强。他们深信不疑的一个预设就是:要挽救腐败没落的中国,必须从彻底改变中国人的世界观和完全重建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入手。如果不能建立起符合现代化的新的文化体系和新的思想意识结构,那么同时所进行的全部改革或革命最终会徒劳无益、无济于事。这种观点与诸如强调经济生产方式、政治体制、社会结构的改革或革命理论相比,它强调的是思想和文化的改变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变革的基础。其实这是中国的知识分子们深受传统的实用理性的影响,企图借思想文化的改变以图救亡图存的工具性选择,而忽略了传统文化里还有道德理想等有普适性意义的东西。在现实层面上,由于1898年和1911年辛亥革命均遭失败,当时的知识分子们在黑暗的社会现实下,缺乏通过政治改革来解决现实问题的机会,他们只能借助思想文化的转变这条不得已而为之的路径来凸显他们的政治主张。借思想文化的途径以求解决问题的理念,是一种淳朴的方法,这种方法给中国的知识分子们提供了革命理想的基础,使他们坚信能在当时中国空前的政治、社会危机中开辟一条通往复兴的道路。这也构成了当时的知识分子们走向文化决定论的另一个现实原因。
传统文化断裂所带来的问题反思
在中国社会发生根本变革的历史时期,反传统的冲动在各个领域中是频繁出现的。人们接受了新的价值规范以后,就越来越难以忍受很多传统上约定俗成的箴言和惯例,便会出现要求将传统摧毁的诉求。但是这种全盘性反传统主义和全盘西化论的观点,并不能有效地解决文化在古今、中西对峙中所产生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在传统文化优秀遗产的继承和民族身份的认同上所出现的危机。(一)全面反传统主义是千百年来西方文化同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中产生的它虽不是历史预先安排的,但却受根深蒂固的传统力量的影响。反传统者普遍认为,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把过去的东西全盘否定和彻底根除。他们忽视了很多传统知识和道德成分并没有随同整个传统框架的崩溃而丧失作用。这些优秀遗产得不到公开承认和认真对待,更没有有效地寻求到一种新的架构将传统文化的精华同西方的现代思想和理论成果相结合。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想创造性地转变为现代化过程中所需要的东西,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需要批判所察觉出的传统文化中的有害成分,但不需要全盘地否定过去。消除某一传统中不合时宜的或有害的元素,同时要发现和重新阐释传统的外衣下的合理内核。全盘性的反传统主义,绝不是现代化或争取现代化的运动中所必然含有的过程。如果说某一传统内的改造潜力是巨大的,那么在有利的社会条件下,对该传统的某些价值和符号经由改造还可提供有利于变迁的“种子”,同时仍可以在变迁的过程中保留文化认同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文化的成分,不但不会阻碍现代化的进程,而且还可以实现从过去传统中汲取营养的溯源效应,为建设更有活力的现代文化服务。这就需要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现实有一个整体的、历史的深刻理解,对****采取拒绝的态度,这样才能做到在传统社会解体后正确对待并明确指出中国古老文化成分的知识和道德意义,并通过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来解决中国文化的危机问题。(二)在政治意识形态层面上,全面反传统主义与民族主义是自相矛盾的尽管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全盘性反传统主义主张以维护中华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为重,但是民族统一性问题却不能借助武断否定本民族的过去而获得解决。相反,民族统一性需要与传统保持某种天然的联系。也就是说,中国要想接受西方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应该以中国的民族主义为基础。而中国的民族主义的兴起反过来可以对西方文明的入侵和挑战作出对等的回应。正如在西方的现代化进程中,西方的本土化因素起了关键的作用,无论是来自希腊的哲学,还是希伯来的宗教都对西方的现代化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然而,中国的大多数知识分子们在五四前后是主动自觉地否定传统、割裂传统的,这种文化心态居然成为百年来中国最强势的文化心态。相反,那些怀着本土情怀、认同传统的文化主张却没有在中国现代历史上发生实质性的影响,甚至被人们冠之于“保守主义”的形象,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只是在文化层面上考虑反传统的偏激,对反传统所暴露的政治意识形态方面的危机没有作出严肃的回答,因此他们的文化主张所产生的影响注定是非常有限的,只能是文化人的自我表白,并不能深刻地影响社会的进程。而以全面反传统为特征的启蒙心态,自始至终就不是单纯的文化运动,它的背后是紧迫的政治意识危机、社会危机、民族危机。新中国建立以后,更是把《***宣言》中所说的与传统所有制关系、传统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当做国家的意识形态而推向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一直到“”期间非常滑稽地把孔子当做的思想后台。更有甚者,在“”结束以后,还仍然有以反传统为重任的思想文化运动。虽然现在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非本土化的文化心态,尤其是学术心态不可能简单地通过一些仅仅是****的批判就可以根除的。如果不从源头上反思这种反本土化的文化心态的形成,中国的现代化仍然会面临去本土化所造成的“价值失落”、“社会失范”、“认同的离散”、“族群分裂”等严重的危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fwzx/3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