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通话
关于普通话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从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角度来说明普通话的教学改革,认为普通话教学在传授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同时。应结合普通话测试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培养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几种习惯,把普通话教学和课外的训练结合起来,目的是提高师范生普通话水平。
关键词:普通话 测试 教学 改革
普通话是我们的工作语言、宣传语言、交际语言和教学语言。能说一口标准流利或比较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是一名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就明确规定了“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对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的,分别情况进行培训。”
师范院校是培养合格中小学教师的摇篮,师范生普通话水平的好坏,对他们今后的就业、教学,甚至国家对中小学生语言培养方针的贯彻落实都是有影响的。所以,提高师范生的普通话水平是十分重要的。
普通话水平测试已开展了多年,现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针对我院学生普通话测试过关率较低的实际,这给普通话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事普通话教学的老师应考虑怎样将普通话测试与普通话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做到“以测促训,以测保训”。
针对我院学生大都来自本省边远山区且普通话基础薄弱的实际。这就给我们提出了如何结合普通话水平测试开展普通话教学以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的问题。
过去,在普通话教学中,有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讲解用时较多,学生训练教少,学生普通话水平提高不明显的情况。究其原因,一方面,这和普通话课只开一学期,课时少的实际有关系;另一方面这和普通话教学只注重课堂教学而忽视课后训练、忽视学生学习普通话习惯的养成等有关。
一、明确目标。确定普通话的重要地位
学生在中学阶段并没有意识到普通话对一名师范生的重要性。当学生接触普通话课程时,我们有义务向学生宣传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让师范生知道普通话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教师资格证的办理和他们今后的就业,让学生知道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这为他们今后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奠定基础。
二、分级制定标准,讲清细节
普通话教学课时少,传统的教学在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讲解上占的时间较多,相比较学生在课堂上得到训练和教师为学生纠错的机会就比较少。针对此实际,就需要想办法使学生得到更多的训练。使普通话基础不同的学生,针对实际得到训练。
普通话教学,需要先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在此基础上,针对我院大多数学生普通话基础薄弱、部分学生普通话基础较好、个别学生普通话基础好的实际,制定不同的标准。第二题读多音节词语。目的是测查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和变调、轻声、儿化读音的标准程度。第三题朗读,要提醒学生不要错读、漏读、加读、倒读、不要读破词和句造成歧义。做到自然流畅。第四题说话,要向学生讲清说话注意自然流畅、有口语感等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在普通话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再针对测试中要注意的具体问题进行讲解,做到循序渐进。
三、注重课内、课外训练相结合
大多数学生说方言已成一种习惯,若想让其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需要个过程。只有通过课外的不断训练,才能巩固课堂训练。课外训练,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
四、养成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几种习惯
普通话教学仅注意课堂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普通话教师有必要督促学生养成几种习惯。
一是学习普通话的自觉习惯。只有学生自觉去学习普通话,才会有较大的进步,这种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的督促和学生的相互督促。二是听普通话的习惯。我们的有些学生不习惯听普通话,这就需要督促学生常听普通话,养成听普通话的习惯。三是练普通话的习惯。很多说方言的同学羞于说普通话,我们要帮助学生克服羞涩心理,有针对性地多练普通话,不断纠正语音上的问题。四是说普通话的习惯。从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的前三题把握得很好,一到说话,问题就较多。不但要求在课堂上说,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也要说,抓住一切机会练说普通话,在练习中不断纠正错误。五是纠错的习惯。纠错分两种情况:一是自纠。二是他纠。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存有几种情况,一是有的知道自己的语音错误和缺陷,并能自我纠正的;二是有的知道自己的大多数问题,有些可自我纠正的;三是个别普通话基础薄弱的同学,不知道问题且不能纠正的。针对第一种而言。他们的语音系统往往无大的问题,只是记不住音,这样的同学通过普通话课的学习,会很快纠正错误且进步很大的,他们往往能做到自纠。针对第二种而言,他们的语音系统多少有些问题,有些语音问题他们可以自纠,有的需要在别人的帮助下才可纠正的。针对第三种来说,他们的基础薄弱,语音系统上的问题较多,少自纠能力,需要别人的帮助。我们要鼓励基础薄弱的同学,克服学习普通话的心理障碍,多向老师和基础好的同学学习。六是记录的习惯。七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用的习惯。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有必要培养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际运用的能力。
五、开展多种形式的普通话训练
单靠课堂讲解和训练,来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是远远不够的。过去,普通话教师对学生的课下的训练有要求,但检查得较少。我们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结合普通话教材进行课后训练。
关于普通话范文第2篇
关于普通话培训心得体会优秀范文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 为了改革适应时代的需要,为了大力提高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我市组织开展了教师普通话培训活动。培训从普通话的概况,主要介绍了什么是普通话、为什么学习普通话、怎样学习普通话的情况。又从声母、韵母、音变详细介绍定义、分类、发音练习、辩证等内容,使我对普通话又有了新的认识,感觉说一口流利的、标准的普通话能体现一个人的气质内涵。
通过学习我体会到学习普通话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坚持使用普通话。
(1)普通话的学习要有一股痴迷劲,就是脸皮要厚,才能练得好,学得会,用的轻松。
(2)在办公室中与教师、学生及其学生家长交流要坚持使用普通话,给学生做好表率,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感染身边的人。
(3)在课堂上用好普通话。课堂做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流使用普通话,若在课堂上不使用普通话,教师、学生不和他交流,逼迫使用普通话。使不想讲普通话得人讲普通话是一个难题,只有下大力气才能转变。
(4)字典要在手边。读书看报遇到不认的字要查字典,只有把握准字的读音,才能在课堂上使用,杜绝在课堂上读错字及其发错音,使课堂成为一片净土。
(5)每天收听新闻联播,学着读新闻,以此来纠正自己读错的字、
发错的音,及其有关方言、音变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
(6)举办讲故事比赛、教学论坛、说话比赛及多和普通话比较好的人用普通话交谈。能使教师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提高,达到资源共享,是学习的一个好方法。也是培养敢于讲话的一个场所。
二、学校举办普通话培训,给教师的训练搭建平台
(1)聘请辅导教师,定期开展培训活动。
(2)先把拼音读准。打基础很重要,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3)比较规范的训练方法是去找一本《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照里面的次序,由字到词语,再到篇章,每天坚持半小时,几个月之内就会有进步。
三、要学好普通话,我体会到这么几条要领:
(1)学好拼音字母,掌握发音部位,对于局部个别的方音要反复练习直至完全到位为止。
(2)多读些拼音报上的文章等,锻炼说普通话的感觉,或者看到一个字后,就是暗暗地朗诵其标准音,并注意与方言音的对应关系,争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不懂就查。字典是我们很好的老师,若有不懂,定要虚心请教,直至完全正确为止。尤其要注意一些字的多音与多义等。
(4)读辞典,翻开现代汉语辞典,一字一字、一词一词、一句一句、一页一页地朗读,极为有效。
(5)坚持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会话。有人说:语言取决于环境。在
一个大家都说普通话的环境中,耳濡目染,近朱必赤。即使你方音浓重,逐渐逐渐你也会受感染的。
只要我们大家一齐努力,同心携手,就一定能把普通话说好。
关于普通话培训心得体会优秀范文
普通话,即标准汉语。普通话是中国不同民族间进行沟通交流的通用语言,以北京语音为基础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学习普通话有技巧可言吗,绝对有的,让小编来为你一一介绍学习普通话的体会,从中发现技巧:
随着社会的进步,交流的不断广泛,学说普通话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为了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近期参加了普通话的培训班,通过学习,使我感受深刻。
首先,我认识到由于自己小时侯在接受教育的时候,由于地处乡村,启蒙老师发音不准,使我从小没有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其次,在上师范的时候,我意识到了学说普通话的重要性,但我只是在表面上进行了改变,至于平舌音和翘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基本不当回事,到了二十世纪,电脑和收集的普及,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我参加了普通话的考试,可连续三次考试都没有合格,为了不误人子弟,我加强学习,参加了普通话的强化班,通过学习,使我纠正了许多不到位的发音,说话时的流畅性比以前有了明显的进步,我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只要坚持说普通话,我的习惯一定会有所改变。
通过这次学习,我深深的体会到,作为一个新时期的幼儿教师,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进步,要当好一名教师不但要掌握专业知识,同时随着知识的更新,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要给孩子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从各个方面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能跟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活到老穴道老,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错,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以知识来武装自己,争取做一个新时期合格的幼儿教师。
普通话,又称国语,它是以北京话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大陆汉语标准。普通话作为汉语的官方发音在全国范围进行推广。
作为师范学校的学生,学习普通话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因为学校是推广普通话的前沿阵地,甚至可以说是主战场,而老师则是这个阵地或战场的指挥官,所以作为老师,学习好普通话是十分重要的。
可是,对于方言口音较重的人来说,由于舌头已经习惯了方言的发音,前鼻音和后鼻音不分,舌前音和舌后音不分,俗读音和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等,学习普通话并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这方面,我有很深的体会和一些经验。
一、在藐视学习普通话难度的基础上,切实重视普通话的学习。尽管方言口音较重,尽管学习好普通话的`难度很大,但是,我们要从战略上藐视这个“敌人”,而在战术上即学习方法方面又要十分重视。既不能怕,又不能不以为然。这是学习好普通话的思想保证。
二、安排专门时间学习普通话。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要注意安排一个学习计划,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比如每天1小时,专门学习普通话。这是学习好普通话的时间保证。
三、勤向现代汉语老师学习。现代汉语老师不仅具有扎实的语言学和语音学基础知识,经过专业训练,而且老师离自己最近,请教也最方便。因此,遇到不懂的和难以纠正的,要及时向老师请教好的学习方法,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这是最常用的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四、整理方言口音和普通话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三”在方言里读shan,舌后音,而在普通话里却读san,舌前音。类似这样的情况,都一一列出拉一,整理成方言和普通话词汇对照表。这样便于记忆和纠正方言的不规范读音。这是对比学习法。
五、跟普通话好的同学学习。多跟普通话说的好的同学交往,或在一起活动,寓学习于娱乐,在语言的交流中提高普通话水平。这是延伸学习法。
关于普通话培训心得体会优秀范文
说文明话,做文明人!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为了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普通话水平,20xx年12月7日星期二晚上8:00 在高一年级办公室,青年教师培训班请到了陈雄梅老师对我们进行普通话,感觉受益颇多。
第一、陈雄梅老师为我们深入浅出、幽默诙谐的讲述了普通话的概念及其有关的理论知识,她的课亲切自然、耐人寻味,她的学识及成长经历更是让我佩服,所以在学习时我学的非常专心,通过学习不仅让我学到了一些宝贵的普通话专业知识,找到了自己学习和发音中的不足,而且对普通话又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从而也提高了自己说好普通话的信心。
第二、我感觉要想说好普通话首先要端正态度,通过多种方式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
关于普通话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 普通话教学 隐性教育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文字能力是文化素质的基本因素,推广普及普通话是各级各类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国家前语委主任许嘉璐指出:“一个人是否具有语言规范意识,能否在必要的场合自觉使用普通话,是衡量他是否具有国家意识、法制意识和现代意识的一个标志。”
国家语委在1995年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院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指出:到本世纪(20世纪)末,高等院校普及普通话工作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做到干部师生在教学和集体活动中普遍使用普通话,实现普通话成为教学语言,北方话区和南方方言区的学校原则上应分别于1996年底和1998年底以前达到这个目标。第二阶段做到干部师生在校内各种场合普遍使用普通话,实现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北方话区和南方方言区的学校原则上应分别于1998年底和2000年底以前达到这个目标。国家语委在1998年下发的《关于印发首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宣传提纲、宣传口号的通知》中指出,2010年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交际中的方言隔阂基本消除,受过中等或中等以上教育的公民具备普通话的应用能力,并在必要的场合自觉地使用普通话。如今十几年过去了,但普及普通话的目标还远未实现, 方言隔阂依然严重。普通话教育高耗低效, 改革势在必行。
应如何创新普通话教育呢?
上世纪50年代,英国科学家、哲学家波兰尼提出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知识形态分类,从而使隐性教育成为当代教育学、心理学界研究的热点话题。
教育可分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显性教育是指学校教育中,教师通过外显讲解的方式,让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获取显性知识的活动方式及过程。隐性教育是指引导学生在教育性情境中,通过内隐无意识学习获取隐性知识的活动方式及过程。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各自的优势,它们交织在一起,相互补充,共同对人的成长发生作用,两者结合才可以构成统一的完整的教育体系。
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的显著差别在于影响学生的方式和机制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显性教育主要是以直接的、外显的、明确的方式影响学生,它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可控制性,师生双方都知道行为的目的并能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学生通过有意识学习获得知识,学习过程需要明确的意识努力。而隐性教育则主要是以间接的、内隐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正如隐性教育一词本身所表述的那样,其信息的呈现方式是隐蔽的,它潜隐在一定形式的活动中,有时是情景暗示,有时是艺术暗示,有时是榜样暗示,有时是活动暗示。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学习过程无需意识努力。
我们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能够自动地、不假思索地运用的知识都属于隐性知识的范畴,包括语法规则、语汇等等。正是因为隐性知识的存在,学习者才能在没有直接的证据来证明一个句子是正确时,能够(凭直觉)感觉出一个句子“听起来”或“感觉起来”是否是正确的。普通话教学往往更侧重语言的实用性,也就是对知识的反应和运用,即隐性语言知识。因此,在实施普通话教学时,大量运用隐性教育以补充常规显性教育,是教育形式最好的组合。隐性教育通过无计划、间接、内隐的社会活动能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在这一过程中,普通话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和教师对普通话知识的讲解以及一定的练习,它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和地点。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环境中,都可以实施隐性教育。这就对社会、学校、家庭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和社会要加强对推广普通话的意义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干部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使他们养成在正式场合和公众场合说普通话的良好习惯。学校各级领导干部尤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带头说好普通话。学校应有计划地组织对教师的普通话培训,让所有教师的普通话水平都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要求。校内非教学人员在工作、会议和集体活动中也要使用普通话,并逐步做到在校内各种场合都说普通话。这种隐性教育可以是无组织的,它通过对学生观念的影响使其在日常交流中注重普通话的使用和相互更正;也可以是有组织的,如组织学生阅读名人名家的经典言语作品,收听电视新闻,举行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辩论赛、普通话大奖赛等,都可以作为普通话教学的形式。
参考文献
[1]Bialystok,E.1978 转引自 郑玉荣 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关系及其对语言教学的影响[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2。
[2]顾明远 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129。
[3]聂晶 杨治良 任务复杂程度对内隐——外显学习关系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9,(1):59——62。
关于普通话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师 职业语言 普通话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笑话。一位村长在村民会议上说:“兔子们,虾米们,咸菜太贵,不要酱瓜,要猪蹄。”村长讲得眉飞色舞,村民们一头雾水。把他的方言译成普通话是:同志们,乡亲们,现在开会,不要讲话,要注意。相信大家看了这则笑话,都会有所反思。普通话在人们的生活中太重要了,不会讲普通话,就会像这位村长一样闹出笑话。
那么,什么是普通话呢?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是现代汉语言的标准语,是全国通用的语言。我国宪法有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文字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字为基础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可见普通话也是教师基本功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
作为一名教师,担负着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因此,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做推广普通话的楷模,站在推广普通话的最前沿。要想推广普通话,给学生做出表率,自己必须练好普通话。总觉得自己作为一名师范毕业生,受过专业的训练,普通话可以信手拈来,但是,近几年的普通话等级测试,使我彻底改变了这种认识。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普通话水平轻而易举地拿到了一级乙等的成绩,但过去的点滴成绩已成为历史,2008年全省普通话重新达标,成绩是二级乙等。面对这样的成绩,作文语文教师,身感背上沉重的包袱,教语文必须要达到二级甲等,我这不是无证上岗吗?从此,我不断进行反思,查找存在的问题。我发现自己复韵母的发音不到位,于是我买来普通话练习卡,对着电脑,戴上耳麦,反复练习,直到练得口干舌燥、声音嘶哑。
经过一个暑假的努力,在2009年的测试中,我终于达标了。看来,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才不会使自己落伍。或许有人认为说普通话只不过是雕虫小技,它却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这个简单的教学基本功实际上囊括了教师对待教育的态度,完整地涵盖了教师行业的定义。教师是一门职业,练就一身真功夫,养家糊口,没有过硬的真功夫免不了遭学生的淘汰;教师是一项事业,作为教师的事业来说,教师的基本功中渗透了教师对教学的热爱之情,渗透了对学生的热爱之情,渗透了教师对教育理想的追求!
二、讲普通话能更好地与别人沟通
关于普通话范文第5篇
一、充分认识声调的重要性, 强化声调教学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在概念上被称作“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声母和韵母是一个汉字语音的基础, 而声调则是这个字音的“灵魂”。
在以往的普通话测试工作中我们发现: 声调不准最容易出问题, 如果某一个声母读得不正确, 并不一定很快就被听的人觉察出来, 因为另外的21 个声母也在话语中不断出现, 各声母的出现频率都不高。如果某一个声调读不准, 则很快就会被人听出来, 因为平均每四个音节这个声调就要出现一次, 出现率非常高, 自然容易被人察觉。普通话二级甲等水平和一级乙等水平相比, 一级乙等和一级甲等相比, 在声韵标准程度上是差不多的, 主要的差别就是在于声调的正确把握上。普通话水平越到高等级, 语音面貌的差别越体现在声调的纯正程度上。
近年来, 声调在普通话教学与测试中的地位越来越受 到重视。王群生等先生认为传统的声韵中心论误导了普通 话教学, 他们提出了“声调中心论”, 并在教学实践中采用 “声调中心教学法”,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测试中心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 强调: “测查应试人使用普通话朗读书面作品的水平。在测查声母、韵母、声调读音标准的同时, 重点测查连读音变、停顿、语调以及流畅程度。” 显然, 这里把声调在测试 中的重要性放在声母和韵母之上。
因此,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声调教学的重要性,扭转以往重视声母、韵母而忽视声调的现象。在熟悉方言声调特征及其与普通话声调对应关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声调教学的新方法、新途径,有计划地增加声调教学的比重, 帮助学生学好普通话, 改掉“乡音”, 从而使推普工作取得实 质性的进展。
二、熟悉客家方言声调特征,抓住声调教学的重点
赣南客家话在声母与韵母方面颇有特色, 声调也与普通话大不相同。了解方言的途径很多, 我们的做法主要有: 第一, 利用假日进行田野调查, 这对教学任务繁重的老师 来说比较困难,但又是最有价值的方法; 第二,开学时对新生进行语音摸底,直接了解来自各地学生的声调特点;第三,利用普通话测试积累方言,每次到各县市测试普通话时,留意被测试人的方言特征,特别关注声调因素; 第四,加强理论学习,广泛阅读有关客家方言语音研究的成果。通过多年来的积累, 我们摸索出赣南客家方言声调的几个特点:
(一) 调类相对较多。赣南客家方言今声调一般有五到 七个调类。七个调类的有宁都、定南、龙南、兴国、瑞金、 全南等地, 这些地方除上声不分阴阳外, 平去入皆分阴阳。 六个调类的主要有南康、寻乌、会昌、于都等县市。大余、 石城、赣县、安远是五个声调。最少的只有四个声调, 上犹社溪只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没有入声。
因为客家方言调类较多, 且与普通话的对应也不整齐, 所以调型偏误是常见问题。赣南客家方言区人说普通话出 现的调型偏误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是阳平的中升调读成低 平调或者降调; 二是上声调读法往往接近去普通话去声, 读成降调; 三是由于入声的存在, 不少字读得平而短, 阴入字尤其低促。
(二) 调值整体偏低。赣南客家话各调类的调值与普通 话相比普遍偏低, 阴平、阳平与阴入调的调值低的特点尤 其明显。这里列举几个例子如下表:
阴平调值偏低, 主要表现为把普通话的调值55 读在44 或33, 阴入调值, 大多数在2 或3 度; 上声与去声情况要 复杂些, 但也有调值偏低的共性。因为方言调值较低, 赣南人说普通话时常常需要提起气捏着嗓子说话, 声带相对 要紧张, 所以赣南人说普通话, 往往感觉比较累。说方言 时整个语流没有像说普通话那样高亢、清晰。
(三) 内部差异大。除赣州市城区外, 赣南其余市县几 乎都说客家话, 但是各地的客家话因客家民系发展的不平 衡, 语言的流变不平衡, 语音特点并不一致, 正所谓“十 里不同音”。从上面所述两点已可看出, 赣南客家话的声调 无论在调类还是在调值上, 内部的差别很明显。
弄清楚了方言的声调特点以后, 才知道教学的重点与难 点所在, 从而可以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在赣南客家方言 区, 普通话声调教学的重点是纠正调型、调值的偏误。纠偏 的有效办法是对比。通过对比朗读单字、双音节词、多音节 词以及短文, 让学生感觉方言与普通话在调型与调值上的差 异。通过反复练习, 使学生习惯普通话四声的声调特征。
三、积极探索教学方法, 突破声调教学难点
声调属非音质音位, 相对于声母与韵母, 它更抽象而不易捉摸。这个因素增加了声调教学的难度。如何突破难点, 有效地进行声调教学呢? 笔者总结了以下几个方法:
1.加强听辨练习。听辨练习是普通话语音教学常用的 方法。做大量有针对性的听辨练习是必不可少的, 这种方 法通过加强对学生听辨能力的训练, 来达到正音的目的。 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训练学生辨别声调的能力。第一, 初期做好五度音阶的听辨训练。通过对“55(啊) -44 (啊) -33(啊) -22(啊) -11(啊)” 的反复听辨训练, 掌握普通话五度音的相对音高差异。第二, 辨单音节字音, 重点区分阳平和上声, 还有阴平和去声。单音节字声调的 听辨训练十分重要, 是纠正乡音, 学好普通话声调的关键。 由于赣南客家方言语音的内部差异大, 所以单音节字调的 听辨要做到选字量大, 调类齐全, 地区覆盖面广。第三, 听辨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以及短文, 注意两字连读变调与 语流音变, 特别要注意普通话的上声变调、去声变调与 “一” “七” “八” “不” 的变调。听辨训练的方法灵活多 样, 既有教师示范朗读, 也有学生示范朗读, 还可以用事 先准备的录音材料。
2.运用对比朗读。声调教学中朗读训练是教学的主要 手段, 比较朗读法尤其行之有效。①正误对比朗读法。在读 准声母与韵母的前提下, 学生分别用普通话和方言声调朗读 词语和短文。这种正误对比朗读, 可以让学生更清晰地感觉 方音与普通话在声调上的差别, 经过老师的引导, 进一步总 结出方言与普通话的声调对应关系。这样, 学生既有生动的 感性认识又有深刻的理性认识。②调值对比朗读法。调值对 比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纠正调值偏误现象, 加速受训者向 目的语普通话过渡。这种对比当重点做好高低对比, 通过高低调值的对比朗 读, 用心感觉声带的松紧度与音高变化的关系, 把握相对音 高; 赣南客家话里有入声, 与普通话比较, 入声字的音长明 显要短促。我们把常用的入声字罗列出来, 教师用普通话朗 读, 学生用方言朗读, 着重比较它们的音长特征, 提示学生 在读这类字时要有意识地把音调的时值拉长。③单音节字调 与连读变调对比朗读。普通话的连读变调规律比较简单, 但也需要反复地对单音节字调与连读变调进行对比朗读, 才可 以找到感觉, 直到养成习惯。
3.重视语感培养。
传统的语音教学, 比较重视单音节字调的训练, 而不 太注意将声调融入完整的句子和说话的语境之中, 使得声 调的教学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连贯性。事实上, 一个人 的普通话水平, 总是在一定的语流中体现出来的, 在现在 的普通话水平测试题中, 朗读与谈话也占了相当的比重。 同时语感训练对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普通话语的声调, 在语 言的连续变化中去感悟声调的变化规律都具有极大的帮助。 因此,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学生对语感的积累。语感 积累的方法主要有: ①听, 听教师范读, 听高品质的音像 材料, 听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和其他层次较高的广播电 视节目。在认真听的基础上, 用心揣摩, 仔细研究。②读, 先跟读、仿读字词句, 后仿读文章。在读文章时, 要求把 握语调、语速、节奏、停顿等因素, 并注意语流音变。③ 说, 说好普通话是学习的目标, 同时说话本身也是培养语 感的重要方法。说话练习往往没有现存的文本可依, 大脑 对语流中字词的声调的分析判断时间更短, 因此, 说话者 一般更容易暴露出问题。他们通过教师点评和自己的反复 练习, 培养语感, 达到纠正方音的目的。学生通过一系列 的语感训练, 逐渐开发和提升语言感知能力, 从而提升学 生学习语言的悟性, 让学生更多的在语感中去体会声调的 变化, 从整体上和动态过程中去把握声调之玄。
四、优化语音教学条件, 提高声调教学效果
1.利用语音分析软件进行声调教学。到现在为止, 我 区的普通话声调教学和训练, 依然是依靠老师的口头示范; 语音的分析还停留在理论上的描述和手工操作上。如果能 够利用计算机上的语音分析软件进行声调教学, 教师也可 以客观描述声调特征, 并利用计算机准确地给学生示范。 学习者把可凭听觉感知的声调转变成可凭视觉察识的声调, 把过去只能听得见的声音变成如今可看得见的图谱, 再根 据所见, 判断所发声调的正误, 通过反复练习达到正确。 这样效果就会好得多。
2.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语音教材。现行的普通话语音 教材, 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 声调教学的内容远比 元音、辅音少得多, 自然也比声母、韵母少得多, 不利于 教师强化声调教学。第二, 教材编写未能顾及各地方言实 际, 概括性强而缺乏具体的指导。我们需要抓紧组织科研 力量, 编写出一本专为赣南客家方言区人学习普通话使用 的语音教材。教材有必要突破陈规, 在深入浅出地介绍客 家方言的语音特点时突出声调方面的内容。同时, 还要有 切实可行的声调教学方法, 以满足课内外教学的需要。
3.增加声调教学的课时。我们既然认识到了声调教学 的重要性, 但如果我们的教学计划中不能增加声调教学的 课时, 那么强化声调教学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增加课时的 途经主要有三条: 一是从声母韵母教学中调剂出时间来补 充声调教学; 二是学校为普通话语音教学这门课程增加课 时数; 三是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开设培训课。
【参考文献】
[1] 谢留文.客家方言语音研究[M].北京: 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 2003(12) .
[2] 刘纶鑫.江西客家方言概况[M].南昌: 江西人民 出版社, 2001(12)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fwzx/4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