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师德育论文
初中教师德育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德育教育 实效性 评价机制
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于提升未成年人的道德水平和思想价值观念有重要意义。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暴露出来的问题非常多,各种校园暴力事件、违法事件层出不穷,让全社会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水平提起了更大的关注。初中生本身心智尚未成熟,考虑判断问题不够全面,很容易受到不良诱惑和刺激而做出错误的事情,走向歧途。要提升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需要从学生群体的个性特点入手,更新德育教育工作方式,实现德育教育效果的提升。
一、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合理规划是先导
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为不能制定合理有效的德育教育规划,德育教育工作缺乏规划性, 难免出现一些漏洞和不足,难免会影响学生群体的德育水平的有效发展。眼下教育部门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有了更为明确的要求,初中学校要善于把握相关的文件精神制定合理有效的德育教育规划,把德育教育工作者的资质、水平,学生群体的道德水平和思想观念概况、预期达到的德育教育目标、德育教育的课时安排和重点培养的德育思想观念等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确保学校整体的道德教育工作有所遵循,有所依据,从整体上把握德育教育的脉搏和节奏,避免德育教育落差太大。
二、教师队伍的德育素养需要强化
初中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师队伍的德育教育素养和水平对德育教育结果起到了直接的作用。要提升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最关键的是要德育教育队伍自身的素养有所提高。老师们要注意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和水平,积极以最先进的德育教育方式、德育教育理论进行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更新。
1.强化理论修养,培训和学习很重要
学校要提升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水平,需要注意对教师们进行理论培训。要将教育部门或相关部门提供的德育教育文件、指导等内容及时传递给教师群体,注意及时更新教师们的道德素养,用强大的思想道德素质武装每一位教师。此外可以考虑让德育教师队伍参加相关部门开展的培训,吸收新的经验和成果,丰富教师们的德育思想素质。此外考虑到德育教育工作需要贯穿到教学的方方面面之中,也可以将其他课程老师集中起来进行德育教育培训,让语文、数学等任课老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也可以发挥出一定的德育教育成效,推动德育教育工作的提升。
2.强化道德实践能力,践行道德风尚
教师们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不要只停在嘴上,还要落实到手脚言行上。老师们要从自身做起,注意在言谈举止中体现出道德观念,体现出师德师风,以身作则的为学生们做出示范,让学生们从教师的实际工作、生活之中的表现获得熏陶感染,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
教师要在教学活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社会公德和传统美德,从细节之处做好道德实践,以优秀的道德素养发挥带头作用,让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群体的熏陶和感染效果,还有利于加深道德教育的说服力,让学生心甘情愿地跟随老师做好德育工作。
三、教师队伍要注意分析学生群体的性格特点,做好教学方式改良
1.分析学生的道德心理特点,了解其特点
针对学生群体的道德观念和心理开展工作,才能确保德育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我国初中学生群体的道德问题比较突出的表现为公德心缺失、以自我为中心,存在较为严重的叛逆心理。初中学生群体的道德心理优点主要表现为乐观、向上、进取心强。除了要了解学生们的道德心理特点,教师们还要深入了解学生道德缺失的主要表现,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日常生活活动中有哪些违背道德教育的现象或举动,将这些情况进行汇总,在教学活动中以这些行为作为案例进行讲解和探讨,让学生们认识到自己的某些行为举止是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让学生们明确自己的需要改进的部分,从而提升道德教育的实践指导性和实效性。
2.树立典型作为榜样,以点带面提升德育水平
从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来分析,如果能够在班级内形成良好的道德学习氛围,对于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有重要影响。教师们可以考虑在班级中选择一个表现良好的学生作为德育教育典型,进行公开表扬,要求学生们向他学习,邀请模范榜样在课堂上介绍自己的道德观点和经验、思想价值观念,从而掀起一股道德学习氛围,让学生们向特定的榜样学习。
初中学生普遍存在较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在看到其他同学因为道德表现良好而受到表扬的时候,就会引起其他学生的羡慕之情。教师们通过潜移默化的塑造道德模范来激发学生们的主动性,让学生们体验到良好的道德素养是深受广大老师认可和支持的,这对于启发学生群体整体的道德水准提高有重要的模范带头作用。
四、建立道德教育观察与评价机制
合理有效的道德教育必须要重视教育效果的评价与审核机制建设。特别是关注道德教育实效性而做出的探索和改革措施,其实际效果和学生的课堂反映是否达到预期目标难以确定。初中道德教育负责部门和人员要制定合理有效的道德教育效果观察与评价机制,对德育教育新思路、新模式、新理念、新方法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对其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行汇总,为德育教育方法的改良改进提供客观可靠的指导。健全完善的德育教育效果观察与评价机制对于保障实效性教育尝试和探索的效果有重要意义,一定要引起教师队伍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五、总结
初中德育教育的实效性需要合理的教学规划、优秀的教师队伍道德素质、改进型的道德教育方法和合理有效的德育教育效果评估机制,来共同来促成。初中学校要紧密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资源、师资力量,进行科学严谨的分配、整合,积极落实各项教学规划,确保德育教育成果发展到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纪文晓,高中建.借助社会工作理念创新高校德育方法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05).
[2]张燕.润物无声用爱心播种希望――浅谈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J].新课程,2011,(06).
[3]黄河.《弟子规》在现代学校德育教育中的意义[J].赤峰学院学报,2012,(01).
初中教师德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实效性
一、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关于德育工作理念
许多初中班主任目前的道德教育都处在理论教导水平,这种教导较为硬性,容易使学生出现叛逆心理。因此我们需要对教导方式进行积极改善,对德育教学内容进行丰富,结合学生的心理性格特点选择教学方式,对其中的问}进行解决。
2.班主任德育理论水平不高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的德育理论也应该随之做出改变,但初中班主任的问题就在于无法追上时展的步伐。由于缺乏德育理论,初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会出现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没有站在初中生的身心特点上开展德育,没有针对初中生的状态和心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另一方面是缺乏有针对性的德育工作,由于学生的爱好、性格、教育背景、家庭生长环境各不相同,其心理特点和个性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3.初中班主任缺乏很强的教育科研能力
许多初中班主任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在思想观念上还处在应试教育阶段,其关注的往往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却不在意学生的不良行为,即使采取措施也只是稍微进行引导,教师对自身的定位仍然停留在“教书”方面,并没有明白教师的职责还包括“育人”,因此也就没有深入研究教育这门学科,这也就反映了初中班主任科研能力的薄弱。
二、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措施
1.对德育观念进行转变
转变教师观念是对德育工作成效进行提高的保障和基础,所以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德育观念,让自己从时代角度开展、看待德育工作,对于未来教育事业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德育工作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进行深刻认识,将自身的德育观念重新树立起来,努力学习最新的德育知识,丰富自身理论储备。
2.教师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
教师只有深入、全面地了解、认识学生,才能通过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方式进行德育工作的开展。一方面教师要对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行努力构建,将自己的架子放下,融入学生中去,改变自身对学生的看法,将其看做独立的个体,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对学生的困惑和疑虑进行倾听,对学生真实的思想动态进行掌握,从而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能够做到有针对性。另一方面,班主任要积极与学生家长进行联系和沟通,从而使得家长在学生的德育工作上起到辅助作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进行全面了解。
3.给学生做好榜样
榜样的作用和力量非常大,班主任在进行德育工作时需要对这方面有明确的认识,从而将自身塑造为良好的榜样,发挥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的行为。教师需要时刻注意自身的情绪和言行,在面对学生时自身的态度要做到宽容、耐心、温和,以身作则,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示范,从而使得学生信服。例如,有学生喜欢乱丢垃圾,对此教师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还需要发挥示范作用,在看到校园或教室有垃圾时,主动将其捡起放入垃圾桶,引发学生的学习和模仿。这种以身作则的教导效果要远远好于理论说教。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想觉悟的提高,所以初中班主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对新生入校班会进行设计,如演讲式主题班会,让学生对自己的性格特征、爱好、经历进行简单介绍,这不仅能够帮助班主任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解,还能增进学生之间的联系和了解。在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时,可以让学生在家学习包粽子给父母吃,同时写下包粽子的过程、父母的反应以及自己的感受,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提升。
本文就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进行了探讨,首先介绍了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随后提出了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措施。初中班主任在进行德育工作时不能急躁,面对学生时需要保持关心、尊重的态度,在分析、探索实践方面进行加强,对优秀的方法和经验进行借鉴,从而献出自己的力量,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春琴.言传身教身教为先――试论初中班主任日常生活中的德育教育[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S1):127-129.
初中教师德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德育教育;城市化;初中学生
初中学生无论是学习内容的深度和数量相比以前可以说有了质的提高,心理和生理也有较大的变化,但玩乐的意识仍然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在学习上的专注度也需要时刻的关注。因此对于比较枯燥和理论化的德育教育,一般初中学生是很难接受的。特别是在城市化的背景下,学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影响德育教育的外界元素也更多样,然而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德育教育对学生思想行为上的影响尤为重要。
一、德育教育以往存在的问题分析
1.重视度不足。从以前到现在,大多数的初中学校都只是重视自身的文化课程教学,其中以初升高的考试科目为主。同时很多教师和校方都过于关注自身的升学率和毕业率,从而忽略了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而由于校方的忽视,就很容易导致学生也轻视德育教育,从根本的思想意识层面就否定了德育教学的作用。因此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也不存在去思考和复习的想法。对德育教育的轻视,可以说就是忽视了初中学生思想上的需求和教育,这违背了教育的基本理念。2.教育方式单一。随着国家教育产业和教育文化的快速发展,加上全球信息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在国内的教育领域中,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开始不断涌现,但对于初中德育教育而言,教育教学的方式仍然过于单一。多数学校和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仍是较严肃、呆板的读教材或背诵课文等形式,从而令德育教育流于表面。一方面学生无法学习和认识到德育教育的内涵,另一方面枯燥的教学方式也让学生不想去深入探究德育教育的内容。3.教师综合素质不足。德育教育是从初中学生的思想教育入手,包括的领域有:中国文化、道德、政治、法律和心理等领域,可以说是对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培养,但部分教师自身的德育有所不足,包括:言行举止,那么对德育教育就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初中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家人和教师的影响,也会一定程度上模仿成人的行为和言语,而进行德育教育的人自身的品德较低或存在较严重的问题,无法做到为人师表,就很容易导致德育教育只是一个空的口号,学生无法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二、德育教育的有效措施
1.平等对待、突出实际。在初中的德育教育中,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职位虽然有高低之别,但品德不应有贵贱之分,但部分教师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会因为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家庭背景的不同而产生差别对待的情况,这在德育教育的开始时就违背了德育的内涵。因此,在城市化背景下的初中德育教育,首先要保证的是对所有学生的是一视同仁,无论学生的成绩、家庭、性格存在多少差别,在惩处和表扬时,都应保持一致。同时为了保证德育教育的实际意义,避免纸上谈兵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让所有学生都可以自由、积极的表达和表现自己的想法。教师以现实中实际的故事、具体的人物事迹与教材的内容相结合,一方面增加了书本内容的可信度,另一方面也拉近了学生与德育教育的距离,令学生明白自己所接受的德育教育是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的应当尽量生活化,细致到学生生活中的日常行为和言语,而不是单纯的讲理想、讲理论,首先要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教学的学习积极性,令初中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学习德育知识,从而最高效的保证德育教育对学生产生正面的影响。2.动态的德育教育。以往的学生听,教师讲的德育教育方式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在城市化发展中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度,令学生积极自主的想要去学,一直是教育教学中的关注点。因此研究与分析学生的喜好,把学生的喜好融入到德育教育中,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比如:把德育教育生活化后,以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德育教育生活化就是以生活中常见的可以突出人们思想、言语和行为品德的内容或话题,再把学生划分为学习小组,学生可自己编排所需表演的形式和内容。学生可以改编以德育教育为核心的真人真事,也可根据热点话题自己编写内容。同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或信息技术,把德育教育动态化和视觉化,一方面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感官,增加了德育教育的趣味性,也可以令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德育教育,另一方面亦可帮助学生完成德育教育的表演。3.为人师表。教师作为德育教育的实施者,可以说自身的言谈举止和思想品德直接决定了德育教育的效果如何。因此想要真正保证德育教育的实际价值与重要意义,首先要确保教师的个人素质。把德育考核作为建设教师队伍的重要一环是必不可少的。随着教育产业的不断发展,教师队伍也在不断扩大,良莠不齐是各领域都存在的问题,因此重视德育,就单只是一句话而已,而是需要实际的行动以及措施。以德育为核心,规范教师的言行,以教师的言行为德育教育的范本可以说是最有效的德育教育方法。除了把德育考核应用到教师队伍的建设中,还应定期的开展研讨会,让各教师交流关于德育教育的心得和经验,通过讨论来完善彼此的想法和教育措施。
三、结语
在城市化发展的现代社会,学生的生活和未来变得更加的多样,但思想品德却会一直伴随并影响学生的未来。让初中学生在城市化的社会发展中生理和心理共同健康的成长,德育教育则是不可轻视的重要一环。
作者:龙志高 单位:广东河源紫金县中山中学
初中教师德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创新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教学情境
一、前言
目前,我国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学习,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效果上都不尽如人意,并且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模式的枷锁没有彻底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课堂上解开。思想品德课堂中理论知识过于空洞,许多教师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程枯燥乏味而且生涩难懂,而且思想品德教学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此外,我国初中生在社会发展和文化融合上的辨识能力不高,学生在媒体、网络、和社会的影响下,形成了许多不良的思想,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发育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局面造成了思想品德教育一方面极其需要,另一方面却达不到教学效果的状况。面对这样的状况,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势在必行。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创新教育的途径
1.营造良好的思想品德教学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学生的情感和学习状态保持在一个轻松、愉快、精神集中的环境中,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状态和氛围下吸收教师的引导和学习。思想品德教学课堂中,教师要营造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朋友和知己,这样才能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利于教师针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学。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要淡化传统思想品德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和意识,强调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勇于表达自身看法和思想。
2.创设思想品德教学中情境教学模式
情境教学是通过创设真实的、虚拟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知识的构建,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而且它可以使学生在美的情境中受到熏陶感染,塑造完美人格,培育人文精神。思想品德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够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的应用素养。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情境创设,学生置身于情境中,才能够充分体会思想品德,教育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避免了传统思想品德,教学纯理论知识的枯燥乏味。
3.通过思想品德课堂引导学生人格的形成
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职能之一是引导学生健全的人格的形成。因此人格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青少年在人格形成和稳定的关键时期,把握正确的方向和目标,接受后天的教育与学习,不断纠正自己的错误路线和思想,逐步形成健全的具备社会价值的人格,真正达到了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三、结语
教师应当从多方面创新思想品德教育,使思想品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品德素养,使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品德观能够在思想品德课的有效引导下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培养思想积极健康、品德进步的青少年,这是对中国未来具有战略意义的教育思想。
参考文献:
[1]池素香.对新课改下初中品德教学的思考[J].学周刊,2012(10).
初中教师德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实践学生主体教学效果人文教育
新课标颁布之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者都认真探究并实施新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笔者拥有多年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经验,加之对新课标的学习,提出了两点对新课标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如何提高教学效果的粗见。
一原课标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不足之处
1.部分内容脱离实际或者指导缺位
旧课程标准强调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思想性”和“理论性”。新课标实施之前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往往过于注重对于某些理论的宣讲与阐释,这些理论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与初中生生活实际相脱离的现象,思想政治课离学生的生活较远,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旧课程标准强调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思想性”,而实际上,思想品德应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是生活性、实践性的课程,单纯的“思想性”教学很难使学生领悟真正要传达的思想。比如,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育中,要教导学生精神风貌健康向上,具有良好的文明习惯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而在当前社会环境中,社会的复杂性已经远远超出了课本上所能描绘的一切,总有些环境或者突发事件是课程中无法全面涉及的,如果学生单纯地按照课程中要求的行为去行动,面对这样的情形,学生的指导依据就会缺位。所以,旧课程标准下初中思想政治课程单纯的“理论性”、“思想性”教学,部分地与实际相脱离或者缺位,严重影响了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性”。
2.教学方式陈旧
新课标实施之前,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方式陈旧也是该课程的主要弊端之一。一般情况下,课堂教学往往采用教师教授的方式,教学互动性不强。课堂上多数时间掌控在教师手中,教师不停地书写板书,学生边听边记,主要的教学途径是教师的教案——课堂板书——学生笔记——学生课后的复习背诵——下堂课教师检查记忆情况,这一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群体教育、轻个体教育,这种封闭、单向、机械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新课标下提高教学效果的举措
1.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内容中融入人文性教育
新课标将旧课标下的“理论性”、“思想性”教学进行了发扬和拓展,强调了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实践性”和“生活化”。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针对当前初中学生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初中思想政治教师要结合德育教育,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例如当前的初中生,特别是学习成绩中后的学生,往往会沉溺于网路和游戏,整体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针对这一共性问题,作为德育的主要教师,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师可对学生实施差异化教学。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调整和必要补充,提高思想道德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中,笔者结合实际,对学生分阶段开展生命教育、生活教育,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加强自我防范教育,预防违法犯罪;教育学生学会感恩与分享,培养团队精神,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履行责任,要具备大爱精神,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理智面对学习压力,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培养创新精神,通过案例教学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对于生命、生活的思考,使得学生在健全心智和提高全面素质的基础上,完成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目标。
2.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模式陈旧直接导致了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不佳。新课标实施后,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应用了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借助多渠道,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构建主义学习方式探讨。在教学中,笔者强调思想品德课实践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信息化时代,要结合教科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讲解许多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事例。鼓励和引导学生对热点事件、热点节目的解读与关注,让学生运用教材的基本知识和原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构建主义的学习模式,在求知、探知和用知中都充满学习的乐趣。
现代教育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学媒介发生了质的变化。多媒体教学在现代教学中已经基本达到普及,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及目标,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手段,以探究的方式教学和情感体验的教学法都值得尝试。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另一个有效途径是必须将群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初中思想政治教师要充分认识和重视这一点,既要重视群体教学的有效性,要针对不同生活经历、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的学生,进行多侧面、多样化的个别教育。对学生的个别教育也应促进集体的巩固和发展,把群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起来。
综上所述,新课标实施后,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无论从内容还是从模式上都要有所调整,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加强对教学的实践与反思,为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进行不断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林忠坤.思想品德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J].广西教育,2010(1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fwzx/4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