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病理学概念范例6篇

法医病理学概念范文1 [论文摘要] 中医是中国特有的医学形式,本文以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从认知角度分析中医概念隐喻的表述形式和其文化特征,关注文化因素对于人的思维模式和语言表述形式的影响。分析表明,中医概念隐喻具有典型的汉语言文化特征,概念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受到社会文化和人们认知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 一、 概念隐喻

法医病理学概念范文1

[论文摘要] 中医是中国特有的医学形式,本文以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从认知角度分析中医概念隐喻的表述形式和其文化特征,关注文化因素对于人的思维模式和语言表述形式的影响。分析表明,中医概念隐喻具有典型的汉语言文化特征,概念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受到社会文化和人们认知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

一、 概念隐喻

以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认为隐喻是一种普通修辞格为代表,传统的隐喻理论是从修辞的角度来关注隐喻现象的。而二十世纪中期理查兹提出的相互作用论,开始关注隐喻的认知特征。莱考夫和约翰逊在 1980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概念隐喻,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隐喻现象做出了全新的阐述:隐喻无处不在,它不仅出现在语言中,也出在人类的思维和行动中,人们用以思考与行动的普遍概念体系在本质上是隐喻的。他们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形式,更重要的是人类的一种普遍认知方式,是人们思维、行动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性方式。

因此从本质上来说,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 ,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经验的认知活动。隐喻结构一般有两个域 :一个是结构相对清晰的源域,另一个则是结构相对模糊的目标域。从结构上看,隐喻的形成是两个域之间的结构映射的产物,即用具体的源领域向抽象的目标领域的映射。人们直觉地,本能地运用生活中具体的简单的事物来理解认知陌生的,未知的抽象的事物和概念。隐喻的哲学基础是建立在人类对自身和周围事物的认知经验之上。而隐喻的认知过程是建立在相似联想的心理机制上,必然会跨越不同范畴的鸿沟。隐喻是建立在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似关系之上的,而对这种相似关系的确认是一种创造的过程,新的认知将在隐喻的过程中产生。

莱考夫把概念隐喻分为三类:方位隐喻,结构隐喻和本体隐喻。方位隐喻是参照空间方位而建立的一系列隐喻概念。空问方位来自人们与大自然的相互作用,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概念,如,上下、前后、内外、开关、深浅、中心和。结构隐喻是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建另一种概念,使两种概念叠加,用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词语来讨论另一个概念 ,这两个概念的认知域不同,但是它们各 自的构成成分之间存在着有规律的对应关系。本体隐喻是人类将物体的经验作为我们表达抽象概念表达的基础。人们把抽象模糊的思想看作有形的实体,从而能对其进行量化辨别其特征。本体隐喻中最常见的是容器隐喻,将常见的无形的抽象的事件、活动、状态看作具体的有形的容器。

二、中医概念隐喻的表述形式

作为中国特有的传统医学 ,中医一直备受关注,但是以前的研究多侧重于医学方面,很少有从认知角度对中医概念进行探究。中医中存在着一种类似于隐喻的认知方式。《素问 -示从容论》日:“夫圣人之治病,循法守度,援物比类。”其中的“援物比类”是从两个或两类对象有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推出一个对象可能具有另一或另一类对象所具有的属性,属于一种从个别到个别或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形式有“我”而及“彼”。中医在认识疾病现象,探索人体生理病理规律,建立理论体系的过程中都运用这一方法。这种比类的方式更多的是停留在表面的相似性的类比,只是一种中医的诊断方法。我们运用概念隐喻理论,从认知学的角度,对中医概念隐喻背后隐藏的人类思维和文化活动进行关注。

在中医中,概念隐喻是普遍的,是无处不在。它不是作为一种语言的修饰方式而存在,而是充分体现了中医对于人体,病因,病症,和治疗的认知。在解释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时,运用了人类社会结构和自然现象的概念,如日:“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水为阴,火为阳,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在解释人的生理结构时,则通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现象来认知人体结构,如说:“天远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 日月,人有两目”;而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以官位职能来认知人体以及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相互关系;在辨析病因变化时,运用自然界风、寒 、暑、湿、燥、火的特征作来说明病因病理;在确定治则时,将生活中的具体物体运用其中。如说“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而具体的疾病治法如:“增水行舟”法、“釜底抽薪”法、“提壶揭盖”法、“导龙人海”法、“引火归原”法等都是运用了隐喻的认知方法。

中医学概念隐喻根据不同的源域,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方位隐喻、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是人们认知世界最基本的概念,在中医中存在着“上热下寒”、“表寒里热”等概念。本体隐喻是中医概念隐喻中最常见的一种隐喻类型。中提到:“黄帝日:一时遇风,同时得病,其病各异,愿闻其故。少俞日:善乎能问!请论以比匠人。匠人磨斧斤砺刀削,斫材木。木之阴阳,尚有坚脆,坚者不入,脆者皮弛,至其交节 ,而缺斤斧焉。夫一木之中,坚脆不同,坚者则刚,脆者易伤,况其材木之不同,皮之厚薄,汁之多少,而各异耶。……各有所伤,况于人乎。”此正是以树木之差异的概念来说明人体体质之不同,并通过工人伐木者这一相对具体的、有形可睹的事件来隐喻阐述同一条件下不同的人可以罹患不同疾病的相对抽象现象。中医学中的“五行学说”是最为典型的结构隐喻:将“金木水火土”等五种物质的认知,象征化或形象化,并其相生、相克、相乘和相悔的关系结构化,并将这一结构运用到人体五脏六腑的结构认知中,从而产生了肝木、心火、脾土、肺金和肾水等结构概念,并用五行之间的结构关系解释五脏六腑间的传导关系。

由此可见,概念隐喻在中医中是普遍存在的,是构成中医思维和认知的基本表述形式。

三、中医概念隐喻的文化特征

通过中医概念隐喻的表述形式 ,可以看到其具有典型的汉文化特征。这是因为隐喻是一种感知、体验、想象、理解事物的认知过程。其表层形式为语言,而深层则为包括一定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在内的认知心理现象。隐喻既具有语言的共性,又具有其差异性。而深层次的文化差异是导致概念隐喻表述方式差异的根 本原因。正 如Kovecses所言:不同的社会文化经验和认知加工过程带来隐喻的多样性 。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社会文化经验的不同以及认知过程的不同,而在不同的语言中,即便相同或相近的概念隐喻通常在其表述方面存在不同。

在人类早期,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最直接的就是通过对身边自然环境的认知,因此中医中存在着大量与自然现象和地理概念有关的概念隐喻。例如:为了探索人体物质代谢的规律,就拿天地问水、气、云、雨的升降转化来认知人体精与气血互相转化;用“风、暑、寒、热、湿、燥”等 自然想象来解释病因都是中医概念隐喻所特有的。而中医隐喻在表述人体结构时,则使用了地理概念,特别是中国特有的地理概念。如:“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中医在论述人体经络和穴位时,则使用了渭水、汝水、济水和漳水等中国当时真实存在的河流名称及商丘昆仑等地名,这些与自然相关的中医概念隐喻正体现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人与天地相参”的思想。

在中医概念隐喻中另一个较突出的文化特征是中医和哲学的水**融。“医者理也,理者意也……得理与意,医也。”因此中国哲学范畴中的“阴阳”、“五行学说”和“气”等概念都被用来理解和解释中医学中的概念,并且构成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举例来说:阴阳失衡,人类则会生病。这种概念隐喻将人体内部认知为一个平衡的状态,一旦阳盛或阴盛,这种平衡状态被打破 ,人类就会生病,结果就要尽可能的恢复或保持人体内的阴阳的平衡 ,正所谓“阴则阳之,阳则阴之”。前文也提到了中医将“五行学说”同人的身体、生理机能和情感联系起来,用来解释说明人类情感、人体脏腑组织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变化的。另一个中医特有的概念隐喻是“气”。中国古典哲学概念中的“气”是表示物质存在的基本范畴,是生命的本源。但是在中医学中“气”被赋予了更多的认知概念。人体被认为存在着一个内部的气压环境。“气”在人体内流动,将营养物质带给各个器官,并起到保护器官和人体的作用。气的运行舒畅,保持平衡,则各个器官功能正常;如果气的运行发生停滞或阻碍,人体内部的气压环境受到影响,人类器官就要受到影响或生病。

中医概念隐喻还受到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中医理论基本形成于战国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群雄割据,战争不断的时期。因此中医概念隐喻出现了战争隐喻。不同于英语中的疾病战争隐喻,中医隐喻概念具有典型的中国文化特色。中医概念隐喻常将人体比喻为“城池”、“城郭”,疾病的袭扰常被描绘成“外来人侵”、“邪气困扰”,而保护人体的免疫系统则被认为是环绕人体的卫气和营气,起到保护人体免受外敌入侵和供给给养的作用,存在着如:“真邪相攻,两气相搏”、“真邪相攻,乱而相引,故中寿而尽也”、“以逐邪气,而来血气”、“邪不能独伤人”、“下管虚则邪气胜之”、“得守者生,失守者死”等隐喻。人的身体是战场,人类生病的原因是正邪相争的结果,正气盛则邪气弱,正气占上风,人身体健康。反之正气弱小,邪气强盛入侵攻人人体内,卫营失守,人则会生病。

政治隐喻也是中医概念隐喻所特有的。中医常常将治国与治病相提并论,自古便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说法强调:“夫治民与自治,治彼与治此 ,治小与治大,治国与治家,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顺而已矣。……春夏先治其标后治其本;秋冬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灵枢 ·师传》)如果“逆从倒行”,必招致“失神亡国”之危险。上文提到的关于人体五脏的关系的论述,运用中国古代的国家管理体制,反映出五脏的系统性和有序性。以“君主之官”说明心为五脏六腑之主;用“相傅之官”来说明肺有主治节的功能;以“仓廪之官”说明脾有云化水谷,输送精微的功能。在论及中药配伍的时候,中医运用“君臣佐使”这一中国封建君主制度体系来论述在方剂中各种中药的使用和数量以及对治病结果的影响,例如:“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 中国传统上便有“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思维方式。人们总是习惯于用身边的、具体的、熟悉的经验来认知陌生的、抽象的事物和现象。因此中医概念隐喻表述形式受到了人们对于自然现象和地理概念的认识以及中国文化、哲学、和政治的影响,具有典型的文化特征。

四、结 语

通过对中医概念隐喻表达方式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医概念隐喻在中医中普遍存在,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中医重要的认知方法和手段。体现了中医对人体,疾病和治疗的独特认知,并具有典型的文化特征,反映了其特有的社会体验和文化认知。由此说明概念隐喻既有语言的共性:对于同目标域的事物,来源于不同文化背景的隐喻可以用相同或相似的源域的事物来理解并解释,这是因为人们体验的感知是共性。但是概念隐喻又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容易受到不同文化同差异的影响,表现出社会文化经验的不同和认知过程的不同。

参考文献

[1]Lakeoff.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University Pie88,1980

[2]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Kovecses,Zoltan.Metaphor in Culture Universality and Vail.ation[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4]任秀玲.中医理论范畴[M1.中医古籍出版社,2001.

法医病理学概念范文2

关键词:邪;概念;地位;特点

“邪”本是一个在古代文学和哲学上常见的词,引入中医学后具有特别的内涵。笔者认为中医所指的邪,是在整个疾病过程中与人体正气相对的一个源于传统文化与古代哲学,同时又具有医学意义,并在临证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概念。是与病因有着某些共性,而不能等同于病因的一个独特概念。“邪”作为一个重要概念,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以及治疗各个方面都是一个不可或缺问题关键所在,对“邪”本质的研究在中医理论中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

1 《黄帝内经》中“邪”的地位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基础理论,气作为其中的主要的一个概念,是指构成人体及大自然中的主要物质基础,而气又可以分成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即正气和邪气。考《内经》“邪”字凡见441处,其中425处均为“不正”之义,并成为各种致病因素的代称。而出现证的次数只有一次,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此处也主要指的是症状。从这数量的对比悬殊上,我们可以看出内经时代中医更重视的是邪正的关系,而不是辨证论治。

“证”一字在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才大量出现,一是多是指适应于某个方子的一组症候群,如麻黄汤证、桂枝汤证等,二是多指邪气侵袭六经后出现的一组症候群,如太阳经证等;经过钱乙对小儿的五脏辨证,及孙思邈对脏腑辨证的发展;直到金元时期,受到宋元理学的影响,中医理论有了大发展,张元素进一步发展了脏腑辨证,才使得辨证论治趋于成熟。这也就是直至今日我们仍然在用的辨证论治的主要内容。后世又经张景岳发展了八纲辨证,最后到吴鞠通提出三焦辨证,使得辨证论治得以完善。辨证论治虽然是现今中医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辨邪正对比更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中医的特色,更能执简驭繁掌握中医的本质特征。当然这里所指的“邪”是一种广义的概念,是中医理论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不等同于病因,也不是单纯的外邪。这个中医邪气的概念,是具有医学概念和哲学概念的双重意义。

辨证论治的主要内容其实也多是要辨邪正的对比关系,是对邪正关系的发展,其实在《内经》确立中医理论之初,作为一个“生生之具”,其本质就是要辨别清楚什么是邪、什么是正,如何能保护正气、又如何能避免邪气的侵袭,从而使得身体保持处于一个平衡、和谐、有序的健康状态。如何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笔者认为中医理论的一个最大的优点是“整体观念”,这也是如何做到平衡、和谐、有序的健康状态的关键。这个整体观念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人与自然为一个整体,人作为一个个体,是应该顺应自然,与大自然能很好的融为一体的一个整体,也就是一个人首先必须能适应自然,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是人体能健康的第一个个关键,二是人体自身也是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作为人这个具有独特性的个体,其内部的各个脏腑器官以及气血津液等又必须互相配合,以达到平衡和谐的境地,是人体健康的第二个必要条件。只要符合这两个条件,人体就健康;反之,人体就处在一个不和谐的状态,就会有邪气存在,随之而来的就是疾病的产生。在人体内部和谐的关键就是血气流通,血气流通则病邪无从入手,人体就无疾。正如张从正所说:“内经一书,惟以血气流通为贵。”所以他擅长应用汗、吐、下三法来流通周身气血,以助正气恢复,从而祛除邪气。

2 在中医里“邪”概念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基本特点

2.1 具有相对性 中医学是建立在古代哲学基础之上的一门学科,辨证的实质就是辨邪正这一对矛盾的辨证统一关系,从而进行施治。邪并非对人体都有害,邪不是绝对的概念,正也并非绝对的概念。笔者认为对于中医的理论概念的哲学意义的理解对临床应用中医是很重要的。而哲学意义主要表现为中医主要概念这种相对性的理解。

举一个简单例子以说明:正常情况下血液是人体生命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基础,而当气虚、气滞、外伤等情况都可以导致血瘀,如果瘀血包裹有细菌感染,西药无论有多好的抗炎药都不会有好效果,而中医就不同了,活血化瘀法治疗可以得到很好的疗效。血瘀就是邪,我们不能用现代的仪器量化邪有多少,是大是小,但是却可以指导我们治疗疾病,血活了瘀化了,化完之后这一块瘀就又转化成我们人体必须的物质了,就可以成为正气了,我们不可能用西医的观点来说活血化瘀的消炎的作用。也不是如西医所做要把这个血肿切除掉才算了事,才是治本,中医旨在治本,这个本好像更胜西医一筹,也应该更有意义和价值。

2.2具有一种超形态性不是一个具体的东西没有一种具体的形态不是可见的物质概念,不是单纯的细菌、病毒、微生物等类似西医所指的可见的病原体一类的致病因素。如上世纪50年代北方流行乙型脑炎,曾以白虎汤取效,研究者以为方中必有功效强大的抗病毒药物,于是便以现代药理学之法予以研究,久而无功,令人大失所望。70年代末引进现代系统科学方法,人们才领悟:原来此方虽无抑杀乙脑病毒的成分,但它能在人体内造成不利于病毒生存环境,使病毒难以复制,加之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抗损伤能力及修复能力,正是这种整体作用、综合功效使之不杀病毒而病毒不能存活,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所以中医的祛邪并不是直接杀灭那些有形可见的细菌、病毒、微生物等病原体,这一点远比西医来得更高明、更值得今天去研究,医学发展至今,就连西医学者也不再认为看见什么就消灭什么才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了,带瘤治疗癌症也已被很多西医学者所认可。

2.3有普遍性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身处在大自然中的人,是一个个不同的个体,也就是中医所讲的“体质”。不同的体质对其所生活的环境有不同的要求,同样的天气情况,对于你讲是正常的生存环境而对于他讲就有可能成为致病邪气。对于中医“体质”的研究现已经有很多了,这也是中医优势的一个主要体现。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2.4具有动念性 邪气是相对于正气而存在的一种能导致人体疾病的物质;这种物质又具有动态性,也就是说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正气的变化而决定其轻重,在整个疾病过程中是一直不断的在变化着的。正邪相争的结果,决定是否发病与疾病传变趋势。也就是说邪气致病是具有动态性特点,此条件下为非致病因素,彼条件下却成为致病因素,而这个条件就是正邪胜负关系。

2.5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就如上所述血瘀例子,我们没有量化血瘀的多少,也不太可能准确量化血瘀的多少,只是能借助于望、闻、问、切等手段来模糊地确定血瘀的轻重,从来决定用药量的大小。这也是中医理论的不足之处,也是中医科研应该解决的主要问题。而这一问题的存在在一定意义上又是中医的优势所在,为什么这样说呢?中医学之所以能不受古代科学技术的制约,而能有长足的发展,能形成完整理论体系并且应用于临床指导临床防治疾病,而且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仍有其它医学不可替代的地位和生命力.并在西方很多国家还有逐渐兴起之势。究其基本原因是《内经》所创立的取类比象的诊断方法,以及后世历代医家的继承应用和发展。利用已获得的自然的知识,从宏观的动态的角度。通过对外在的信息(象)的比类研究而了解内在的生理病理机制。寻求诊断疾病的外在征象,以至认识药物的性能和功用,从而建立一整套具有“象”特征的中医理论和诊治疾病的法则。这种象思维的方法应用在中医整个防病治病过程中,当然作为中医学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的中医病因学也是这种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体现。中医学辨证的本质其实就是要辨明疾病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辨证是为了求因,也即是由何种邪气导致哪个生理结构受到何种伤害,求因是为了治病。而通过人的。象”思维而得出是由何种邪气导致疾病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具有主观性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出是目前为止中医无法突破的一个思维模式,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中医思维的灵魂所在。正如:张景岳所言:“医者意也”。这也正是中医的魅力所在。如在“非典”期间。当西医没有办法找到病原体而对这个疾病无从下手时,中医却能通过这种思维方式来辨明是感染何种邪气,停留在什么部位从而进行施治,取得了众所公认的效果。

法医病理学概念范文3

“中药不良反应”之说,近年多见。从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学科,不难给予此说的本质认识和对待。中医药学无中药不良反应概念,西医药学有药物不良反应概念。显示,此说是西医药学以标准医药学为基础加给中医药学的一种说法,然而西医药学确不是标准医药学。按药物不良反应概念内涵,此说却无病例事实依据;此说以中医药学理论为依据,却是对中医药学的偏见内容。此说不利中医药学的理论和实践、故应澄清与解决。现写此文,以求共议,取得共识。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药物毒性;

药物不良反应,是药物对人体伤害作用表述的一种药物概念。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医药学领域,常可见到"中药不良反应"说,并有人声言,应重视中药不良反应,要加强中药毒理学研究。现今每种中药成药说明书中均见有"不良反应"项,似此说已被国家医药管理部门认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尤其在七十年代以前,不仅难见"中药不良反应"说,却人们有共识性认识:中药毒性低,对人体无伤害作用。更在中医药学的经典著作中,见不到"中药不良反应"说。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笔者于1998年用约半年时间,查阅近十年的医药学相关文献,结果表明,"中药不良反应"说,可谓是西医药学加给中医药学的一种药物概念。现试作评说,以期共议。

一、评说前提:承认中医药学为一门医药科学,西医药学不是标准医药科学

中医药学的经典著作中,未见"药物不良反应"概念,表明中医药学无"中药不良反应"说。西医药学有"药物不良反应"概念,显示"中药不良反应"说是西医药学以标准医药学为依据而加给中医药学的。为评"中药不良反应"说,前提要承认中医药学为一门医药科学;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各有共优势和劣势,西医药学不是标准医药学。现作论证。

1.两类知识与两类科学或称学科

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的概称。基于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角度和方法不同,当今知识总体分两大类:宏观知识和微观知识。两类知识均可构成知识体系而成为科学。

医药科学,是研究人体、药物及二者关系的科学,目的在于维护或增进人体的健康水平。显然,医药科学的宏观事物则是指人体、药物及二者关系,可从宏观和微观两种角度加以认识,相应得宏观知识和微观知识,两类知识均可能构成知识体系而称科学。具体而言,中医药学是一种宏观知识体系;西医药学是一种微观知识体系。

2.中医药学确为一门医药科学

判定一种知识体系科学性的标志确定,不是宏观知识,也不是微观知识,而由共识标志,具体标志有:(1)知识由正面经验所积累;(2)陈述的单一性即概念内涵具特指性;(3)知识的系统化,即具规律性的上升为理论且能指导实践。中医药学完全具备三点标志,确为一门医药科学。

需要说明,(1)所谓正面经验,医药学应指治好病的经验,负面经验则指对人体伤害作用的经验。翻开中医药学典籍,内容都是如何调节人体由不平衡到平衡,即由正面经验所积累的知识组成。(2)由正面经验所积累成的知识组成,决不意味着中医药学包治百病,恰相反,中医药学公开宣称有"不治"之说,不治,当然无伤害作用。(3)标志,应指在一种知识体系内而言。

3.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的各自优势和劣势

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表明:宏观认识客观事物,保障对客观事物整体认识的准确性;微观认识客观事物,保障对客观事物局部认识的精确性。宏观包括并统帅微观,微观用来阐述客观,但决可能包括和统帅客观。只有从宏观和微观两大方面认识客观事物,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全面认识,进而决定对客观事物的对待。

知识构成的不同,决定着中、西医药学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中医药学的优势在宏观,劣势在微观;西医药学的优势在微观,劣势在客观。体现在实践中,中医药学是准确性好、精确性差;西医药学是精确性好、准确性差。精确性是指对人体和药物的局部;准确性是指对人体和药物的整体。就临床实践而言,当用药物影响人体状况或谓治疗疾病时,中医药学按辨证论治原则使用药物,其准确性保障了对人体的不伤害,故无不良反应之说;西医药学按指标(指药物功效指标)对指标(指人体状况指标)原则使用药物,基于其准确性差的劣势,难于完全避免药物对人体的伤害作用,故西药不良反应具有难于避免性。至于如何达到对人体、药物和二者的全面认识和对待,容后专述,此处仅提示:坚持科学发展观--保持优势、克服劣势。

综观,中药为中医药学的药物称谓。只有真正认识和承认中医药学为一门医药科学,西医药学不是标准医药科学,才能对"中药不良反应"说进行评说,故为评说的前提。

二、事实评说:药物对人体的伤害作用不能简单一概称作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的本质事实是药物对人体的伤害作用,但药物对人体的伤害作用,却不能简单一概称之为药物不良反应。对此,中国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规定了药品不良反应的概念内涵。即为:"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可见,药物对人体的伤害作用,若称药物不良反应,应具三点前提条件:(1)合格药品;(2)正常用法;(3)正常用量。中药不良反应,应当符合药物不良反应的如上概念内涵,不能有双重或称另外的药物不良反应概念内涵。现就中药对人体伤害作用的事实,按药物不良反应概念内涵加以评说。

1.真正的中医师对中药伤害人体作用的看法和对待

中药对人体伤害作用的看法和对待,最有发言权者为真正的中医药学临床医师(注说:中医师为什么加"真正"二字,因现今尚有号称的中医师)。笔者从事工作为中药现代科学化研究,中药不良反应应属中医药学的临床范围概念,故请教中医师。问:您在临床诊治疾病开具处方后,是否嘱咐病者用药后要注意哪些不良反应?答:不嘱咐。问:为什么?答:按辨证论治原则开具的处方,是按"君臣佐使"关系组合,即使方中的单味药有的偏性大或者是毒性大及有的偏性为病者所不需,可能对病者有伤害作用,但组方中各单味药间已做调节,不会再对病者身体产生伤害作用,故不嘱咐。可见,真正的中医师使用中药,是不承认中药不良反应的,起码是不考虑所谓的中药不良反应。

2.笔者查阅文献所见称之为中药不良反应的典型病例举例分析评说

举三个典型病例:(1)一老妪患肘关节风湿性关节炎,听人言,生草乌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购200克,煎服,致死。(2)单味中药商陆,外形似人参,一人购之当人参而用以补益身体,结果,不仅身体未得到补益作用,却是受到明显的伤害作用。(3)一对年青人结婚将入洞房,听人言**伤气,故购红参几十克,煎汤,于入洞房前服用,结果,神昏谵语,被送至病房。生草乌、商陆、红参,确为中药,起到如上对人体的伤害作用,亦为事实。如上事实,相关医药刊物发表时称作中药不良反应,是否相宜?试作评说:(2)例以商陆代替人参,属不合格药品;(3)例红参,具补气作用,按中医药学理论适用于气虚的人体状况,待结婚年青人,显系中医药学的不正常用法;(1)例则用量过大,为非正常用量,加之生草乌偏性突出,中毒而亡,具必然性。上三例,均属违背药物不良反应概念,故不应属药物不良反应范围,即不应称中药不良反应。

3.综合性中药不良反应病例评说

所谓综合性中药不良反应病例,此处指《医用中药药理学》(方文贤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出版)一书中所归纳的中药不良反应产生原因病例及中药不良反应治疗原则的病例,现依据病例事实作以评说。

关于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书中写到:(1)有些则是由于药品质量问题发生的,包括中药品种的混乱、伪品,以及产地、生长年限、收获季节、药用部位、贮存期等因素对中药质量的影响。(2)还有一些是因为长期用药,超剂量用药。(3)其中有不少不良反应的病例,是在违背了中医用药原则与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下发生的。书中特别指出"该炮制使用而未炮制使用"。(注:为便于评述(1)(2)(3)为引述归纳加之),关于违背中医用药原则和不合理用药问题,书中强调用药时要"根据病情"、"人的体质"、"佐使控制"、"服药时间"等因素,加以防止出现不良反应。

如上综合病例情况,可做如下分析和评说。(1)类病例,属不合格药品;(2)类病例属非正常用量;(3)类病例属非正常用法。要明确,所谓中药的正常用法,突出表现按中医药学理论和原则使用。关于超剂量用药问题,不要说药物,就是馒头超量使用,亦会对人体产生伤害作用。上述(1)(2)(3)情况的病例,不符合药物不良反应概念的内涵,如此所致对人体伤害作用,显系不属药物不良反应,自然不能称如此使用中药对人体的伤害作用为中药不良反应。

综观,中药不良反应应以相应病例为依据,如上评说却表明,中药使用对人体伤害作用的病例,实不属中药不良反应概念内病例,即所称的中药不良反应无病例事实依据。

三、理论评说: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的"药物毒性"概念内涵不同

"中药不良反应"说,是西医药学加给中医药学的药物概念,此说的提出者和赞同者的理论依据,不是以西医药学的药物不良反应概念内涵为依据,而是以中医药学的中药毒性为依据,即引用"是药三分毒"为依据。为此,有人统计药典中的单味中药有多少种标为有毒(包括有毒、小毒、大毒);有人统计中药教课书中的单味中药有多少种标为有毒。总之一句话,用中药有毒性作为"中药不良反应"说的理论依据。客观而言,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的"药物毒性"概念的内涵是不同的,现作评说。

1.辨证地认识和对待药物毒性与药物对人体疾病治疗作用和对人体伤害作用的关系

药物,是用来防治人体疾病的一类物质。中药和西药均具毒性(毒性内涵,下述),且都是用来防治人体疾病的物质。一种药物对人体起治疗作用或伤害作用,取决于其被使用的理论及如何使用。就对人体的伤害作用而言,决不是简单地以药物毒性为依据。西药的毒性,确实是其对人体产生伤害作用的基础,以"不良反应"表述,这是在按西医药学理论使用而呈现的,具有必然性,是西医药学劣势的反映。即使如此,在权衡利弊--治疗作用与伤害作用后,仍作为防治人体疾病的物质在使用。中药具毒性,但其中突出毒性大的品种,如砒霜、生草乌等,在按中医药学理论,针对人体具体"证候"而应用时,仅起治疗作用而不是对人体的伤害作用。总之,要辨证地、有条件地认识和对待药物毒性与其对人体的治疗作用和伤害作用,决不能形而上学地对待药物毒性与其对人体的治疗作用和伤害作用,即不能认为药物有毒性,必然具有"不良反应"。

2.中医药学的"药物毒性"概念内涵

中医药学确有"药物毒性"概念,不仅有"是药三分毒"之说,且有"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之言。但中医药学的"药物毒性"内涵,是指药物的偏性,即热药有热毒,寒药有寒毒等。正是利用药物的偏性,对应起到调节人体不平衡到平衡的作用,即起到治疗功效。中医药学防治人体疾病的突出原则为辨证论治,即根据人体状况表述的证候,选择相应防治方法,若选用药物以防治,则为辨证择药。中药选用,遵循"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等原则,即热证之人体,选择寒性之药;寒证之人体,选择热性之药,等等。人体状况的证候所致原因,有因毒之谓;中药偏性谓之毒性,故有以毒攻毒之谓。正是中药毒性即偏性是中药起到人体疾病防治作用的依据。可见,中医药学的药物毒性与有效性具有同一性。对此,中医药学相关著作中多有论述。如《周礼》中言:"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张景岳言:"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药,是以气味之偏也"。《黄帝内经·素问》中言:"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总之,中医药学的"药物毒性"概念内涵是指药物的偏性,用以调节人体所偏即起治疗作用的依据,即药物毒性与药物功效具有一致性。

3.西医药学的"药物毒性"概念内涵

西医药学的"药物毒性"概念内涵,就实质而言是指药物对人体的伤害作用,其与治疗作用各具独立性。若说药物对人体的防治作用和伤害作用具有相关性,则表现为一种药物进入人体后,可能同时产生治疗作用和伤害作用,这是由西医药学宏观劣势的不准确性所决定的。当针对人体局部指标异常而选用对应指标作用的药物应用时,还可能对人体状况正常的其它指标产生影响,此即为对人体的伤害作用,可谓难于避免,故给予专门术语,称作药物不良反应。

对西医药学的微观优势应当肯定,但亦不应掩盖或回避其宏观劣势。西药不良反应难于避免,则为其宏观劣势所决定的反映。将西医药学劣势内容加给中医药学,即将药物不良反应概念加给中医药学而称中药不良反应,显示偏见。如此偏见,又要由中医药学寻求理论依据,恐有栽赃之嫌。

四、发展评说:坚持和体现科学发展观,解决"中药不良反应"说

评说"中药不良反应"说,目的在于解决"中药不良反应"说。最近《书报文摘》(2015年第38期,天津出版传媒集团主管)转载《经济参考报》"滥用药物如何成为我国普遍现象"一文,文章以一项"百姓安全用调查"为依据,写到:"我国不合理用药情况十分严重,约占用药者的12%到32%。全国每年5000多万住院病人中至少有250万人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引起死亡约达19万人之多"。此况是否包括所称的"中药不良反应",没作指出。但有一点,尽管按中医药学理论和药物不良反应概念内涵,不应有"中药不良反应"之说,然而以"中药不良反应"之说作概括的对人体伤害作用,却应是事实。

面对西药和中药对人体的严重伤害作用,为解决此情况,医药学工作者尤其是西医药学工作者,从多方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但收效远不如人意。问题出在何处?笔者之见,根本问题是研究工作没能坚持和体现科学发展观。

1.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从根本上解决西药和中药对人体的伤害作用

任何事物和学科的科学发展观,笔者理解和概括为:保持优势、克服劣势。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各自优势和劣势前已述及,正是西医药学宏观劣势所呈现的不准确性,是西药在使用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基础,具有难于避免性。正是中医药学微观劣势所呈现的不精确性,可谓产生"中药不良反应"之说的突出因由。可用中国的一句俗语表述:苍蝇不盯不缝之蛋。例如大多数中药质量的难于精确控制而致对人体的伤害,可谓具相当程度的普遍性,甚至引致对中药优势认识的干扰。换言之,正是中医药学的微观劣势,为西医药学将其药物不良反应概念加之于中医药学而称"中药不良反应"说提供了机缘。

现状的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因各具优势与劣势,故需保持各自优势和克服各自劣势而发展,这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正是按科学发展观而发展,两种医药学均达准确性与精确性的医药科学,实现统一而成新型医药科学,这就从根本上克服了对人体的伤害作用,即西医药学不再存在所称的药物不良反应,也就无从将药物不良反应概念转加给中医药学而专称"中药不良反应"了。退一步讲,若有人还欲加给中医药学一个"中药不良反应"概念,客观也就无机缘了。总之,坚持科学发展观,终将解决西药不良反应,也就不存在"中药不良反应"之说了。

2.中药现代科学化研究

以微观知识而组成的现代科学出现,为中医药学克服其微观劣势成为可能,即吸收现代科学的微观知识,使中医药学成为宏观知识与微观知识共具的医药学。就中药而言,亦应吸收现代科学知识,使成宏观知识与微观知识共具药物,即为准确性与精确性共呈的药物,为此,就药物而言,就需对中药进行现代科学的微观知识研究,从而吸收微观知识以实现现代科学化,核心或谓中心内容,则为获得现代科学化中药。为达此目的,首先应对现代科学化中药的标志有个认识与确定,才能为此而进行相应的现代科学微观知识研究。

对现代科学化中药标志,现今有多种认识。笔者之见,其标志有二:(1)仍是中药,即仍具中药的宏观知识内容,如性味、归经、中医药学的功能、主治、宜忌等,此为单味中药基本内容。若多种单味中药配合使用时,各药间关系的主次地位有别,即按"君臣佐使"关系组成一个功效整体。具如上内容,则为中药,可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2)对中药基本内容给予现代科学的微观阐述,包括物质和生物活性两方面:物质达分为水平;生物活性则以现代科学的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表达。例如,中药的寒性,到底哪些结构类型的化合物呈寒性作用;寒性作用到底影响人体的哪些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变化。如上两点共具,则为现代科学化中药,成为准确性与精确性共具药物。如此现代科学化中药,西医药学若将"中药不良反应"说,加强中药,也就失去原由与机缘了。

获得现代科学化中药而进行的对中药所做的微观知识研究,充分体现着科学发展观。为坚持科学发展观,对中药所做的现代科学研究,对不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情况,要有所认识和警觉,突出表现有:(1)对中药进行现代科学的微观知识研究,表面是在克服中药微观劣势,客观却不顾宏观优势的保持,最后仅得只具微观内容的新西药,即成为中药西药化,西药化后的"中药",决不等于现代科学化中药,此为西医药学百余年来对中药进行的所谓现代科学研究的主体。(2)仅顾中药宏观优势的保持,而对微观劣势的克服不给予足够重视,如此则难实现中药现代科学化,此为中医药学界比较明显的事实。(3)西医药学本不是标准医药科学,但却不承认总体的宏观劣势,而是掩饰劣势,且将劣势内容转加给中医药学,"中药不良反应"说则为明证。只有认识现状的中药劣势克服,优势保持,才能从根本解决"中药不良反应"说。

3.西药中药化研究

现状西药具备现代科学的微观知识内容,且为其优势所在,但不可否认,其缺宏观知识内容,则为其劣势所在。坚持科学发展观,令其再获宏观知识内容,则成准确性与精确性共具之药物,可能解决其不良反应问题。为此,可以对西药更加广泛的微观知识研究,总结归纳出宏观知识内容,但此途径难度极大。但从中医药学再对西药进行研究,使其再具中药基本内容,则成宏观与微观知识共具、准确性与精确性共呈的药物,可称作现代科学化中药,更呈现其不良反应的被克服,也就无从再把药物不良反应加给中医药学而称"中药不良反应"之说了。笔者将西药再获中药基本内容的研究过程和结果,对应中药西药化而称西药中药化。因笔者有专门西药中药化研究的多方面论述,此处不再引述,只提示:基于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的药物均为增进人体健康水平的物质,故西药能具中药基本内容而达中药化。

后记

对"中药不良反应"说,从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学科角度,不难给予本质认识和对待。现应指出和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一些称作中医药学工作者却从西医药学角度极力赞同"中药不良反应"之说。如有人赞赏性地称:"西药说明书上的"不良反应"项内容,很多都是一大串;而中药却经常标着尚不明确"。"西医药学尽可能写出不良反应内容,中医药学尽量回避不良反应内容"。进而对"中药不良反应"说称:"人家是拼命找,咱们是拼命瞒"。(注:原文前后文之意,人家似指为西医药学工作者,咱们似指自己为中医药学工作者)。更有人将"中药不良反应"说归类于中药毒理学,进而从事所谓的中药毒理学研究。对如上说法和作法,不准备展开讨论和评说,仅在此指出几点:(1)研究中药如何害人,远不如研究中药如何益人;(2)药物内容,不是不良反应内容越多越好,没有不良反应更好;(3)不存在,不等于隐瞒;尚不明确,不等于客观存在。供参考。

法医病理学概念范文4

关键词:中医病名;原则;方法

中医根源于中国文化,学习中医实际上就是学习中国的文化。以中国文化为载体的中医药学的发展必然要依赖翻译走向世界。但是在我国目前的翻译工作中,大部分的中医病名都是在比照西医的病名,用西医的概念来解释中医。笔者认为,这一点不利于中医发展自己的特色。因此,笔者认为翻译中医病名应有自己的原则和方法。

一、翻译原则

1.1“信”——忠实

医学英语的翻译不同于日常英语或文学英语。它的主要目的是描述和讨论科学事实,因而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对其准确性也要求较高。在中医病名的翻译工作中,忠实应是首要原则。所谓忠实性原则是指译文必须正确地传达原文的内容,包括思想、感情、风格等。中医是与西医完全不同的一个医学体系。它有许多独特的概念,在用英语解释时必须保留中医原有的概念,忠实于中医特有的理论。如“白癜风”这个病,它的西医名称为vitiligo。如果照此翻译,那么就很难理解为什么医生给出祛风的治疗原则。但如果翻译成whitepatchwind,就轻而易举地了解其中的原因,进而了解相应的中医处方。

1.2“达”——准确

准确性原则也是我们在翻译中医病名时应遵循的原则之一。所谓准确性,就是翻译出来的作品要准确表达中医的概念、理论和特定的专业术语。在中医中,一种病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完全照搬西医的术语显而是不能准确表达中医的概念的。如心悸,它的英文名为heartpalpitation。Palpitation,而在中医理论中,心悸进一步被划分为惊悸、怔忡。惊悸多与受惊有关,病情较轻;怔忡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因素亦可发生,病情较重。惊悸日久可转为怔忡。因而,仅用heartpalpitation是无法准确表达中医这个概念的。所以在翻译时,对这两种病要区别对待。惊悸可翻译成frightpalpitation,怔忡可翻译成fearfulthrobbing。在翻译中医病名时,要准确地表达中医概念,才能尽量保持中医特色。

1.3“照”——比照

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但医学的发展是没有国界的。对于同一种病,中医和西医的认知角度不同,治疗方式有所差别,但殊途同归。在翻译中医病名时,我们要比照西医的表达,做到最大限度保留中医特色,又不至于让西方人难以理解。

上述的三项原则是总的原则,但在具体的翻译工作中,还要依据当时的语境来选择合适的表达,因而译者在理解和翻译时要慎加注意,切不可望文生义、主观臆断。

二、翻译方法

2.1直译法

所谓直译法是把原文直接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便于译者翻译,缺点在于读者可能难以正确理解,但由于中医有其特有的概念体系,一味地采用西医的名称,难以确切表达中医的知识信息。因此,笔者认为,在直译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注解,加上西医名称,可以更好的促进两种医学体系的沟通。

如哮喘。中医中哮病发作时哮鸣有声,呼吸急促,甚则喘息不能平卧,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疾病;而喘则指气息,表现为呼吸急促困难,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一般来说,哮必兼喘,喘未必兼哮。哮可分为热哮、寒哮,喘分为实喘、虚喘。

元代的朱丹溪首创“哮喘”之名,阐明病机专主于痰,提出“为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治疗原则,后来的医家鉴于哮必兼喘,故一般称之为哮喘,为与哮证区分而命名为哮病。因此,哮喘可译作wheezingandpanting。

Wheeze:breathenoisily,espwithawhistlingsoundinthechest(espwhensufferingfromasthma,bronchitis,etc)指呼吸时有声响(尤指胸部发出的哨声,如因患哮喘、支气管炎等)pant:breathewithshortquickbreaths指喘息。(《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这样就可以把哮和喘区分开来,从而了解中医的治疗原则。

2.2意译法

所谓意译法是指根据一个词的一部分或全部在普通用语中的意义,延伸为医学中的意义。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便于读者正确理解术语的确切含义。中医根源于中国文化,而中华民族擅长辩证思维,很多病名形象的表达了这种思想。因而,译者在翻译时可根据病名所表达的意思,采用相对应的英文表达方式。

如痿病。痿病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不用,引起肌肉萎缩或瘫痪的一种病症。所谓痿病,枯萎之义,即指肢体痿弱,肌肉萎缩。凡手足或其他部位的肌肉萎软无力,弛缓不收者均属痿病范畴。因此,它的英文名应为wilting。

这个词非常形象生动,也符合中医本意。:

1.3音译法

所谓音译法是指根据发音来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外来的音译词,如阿司匹林、卡路里、马达等。我们总是先熟悉其声音,经过反复接触,并从上下文中理解并掌握其意义。在翻译中医病名时,我们也可以直接用拼音来表示某种病症。

如痹病。痹病指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邪气乘虚而入,致使气血凝滞,经络痹阻,引起相关系统疾病的总称。《内经》对痹病的病因、发病、症候分类及演变都有记载。中医的痹病有很多种类,不能仅简单翻译为athralgia。athralgia指的仅是关节疼痛,不能涵盖中医所有的概念。而且在英语中没有一个词可以把如此宽泛的内容包含进去。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只需采用拼音Bisyndrome即可。

2.4象译法

所谓象译法是指借助于具体形象来表达原义。汉语是一种象形文字,它的每一部分都是一幅图画,因而中医疾病的命名也是中华文字的一种表达方式。在翻译时,译者可借助汉字的形象,翻译成与其形象相对应的字母。这种翻译方式通俗易懂,而且给人的印象深刻,但又有其局限性,不可滥用。

三、总结

翻译是一种语言文字的实践,是语言艺术的再创造。而中医又是中华五千年医药文化的结晶,而且面临着走向世界的机遇和挑战,因而译者的责任尤大。在中医的翻译中,译者要遵循翻译原则,采用适当方法,保持中医特色,把中医文化及中华文化准确的传给西方的学习者。

参考文献

[1]NigelWisemanFengYe.实用英文中医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法医病理学概念范文5

关键词: 阴阳 壮医 中医

    壮医、中医同属我国传统医学的范畴,其产生和发展都与中华民族特定的历史、文化等背景有密切的关系,但由于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历史发展进程、文化语言背景、生活风俗习惯及疾病特征等不同,因此他们之间又有各的发展过程而产生不同的理论体系,在诸多方面表现出或同或异,从而丰富了传统医学的内涵。研究壮医、中医之间的异同可以更深刻地、更全面地了解各民族医药的特点,以利于民族医药的发展和提高,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本文仅就阴阳在壮医与中医理论及应用中的异同展开论述,以期从哲学的角度寻求壮医、中医之间差别与联系,揭示壮医阴阳为本的精神实质。

1 壮医与中医“阴阳”理论的起源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理论,是古人探求宇宙本原、解释宇宙变化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壮医认为,万物皆可分阴阳,万变皆由阴阳起,此即阴阳为本。壮族先民阴阳概念的产生,与壮族聚居和分布地区处于亚热带,虽然平均气温较高,但四季仍较分明有关。由于日月穿梭,昼夜更替,寒暑消长,冬去春来,再加上与中原汉文化的交流,使壮族先民逐渐产生阴阳的概念并发展为阴阳为本的理论,并运用于医学上,作为解释人与自然之间、人体生理病理之间种种复杂关系的工具。据考证,大约自宋代之后[1], 壮医已引进阴阳的概念,用阴阳来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及某些疾病(包括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如《广西通志》(明)称壮族民间“笃信阴阳”;又如民国时期韦冠英修、粱培烘等纂《贺县志》提到:“尝思天一生水,地二生火,是则水火者,乃先天之阴阳。”

阴阳五行学说作为推理工具在中医学中的应用,是中医理论体系建立的重要标志之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开首即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这段话对阴阳作了高度的浓缩和概括。一般认为,阴阳出于《周易》,五行出于《尚书·洪范》。《周易》对中医学阴阳学说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特别是《易经》关于“十二消息卦”的阐述[2],更体现了中医学“重阳必阴,重阴必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理论的特征。中医学自《周易》引入“阴阳”的概念之后,又深受老子哲学思想的影响[3], 它对中医归纳阴阳属性、互根互用、消长转化和三阴三阳等方面认识起着指导性的作用。正是在《周易》及老子思想的影响下,通过历代医家的努力,逐步形成中医所特有的阴阳学说,指导着临床实践。

2 壮医与中医对“阴阳”认识的差异

    壮医与中医对“阴阳”的认识基本趋于一致的。壮医同样认为大自然的各种变化,都是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的反映和结果。但在壮医学中更有一种“阴盛阳盛”的新概念,这在中医学阴阳理论中是从未论及的。其形成与取类比象的认识方法有关。壮族先民在实践中直观地观察到,在自然界中,壮族地区地处亚热带,常年气温偏高,是谓阳盛;同时,壮族地区也经常下雨,雨量充沛,是谓阴盛。于是慢慢总结出“阴盛阳盛”的概念[4]。某些壮医学家如已故罗家安先生就将“阴盛阳盛”的概念引入医学领域,用来说明某些病症。尽管如此,壮医运用阴阳来阐释人体生理病理变化没有中医那么深透。

中医学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消长、阴阳转化等几个方面,从矛盾双方的对立斗争、依存互根、消长转化,来说明疾病的变化与发展。中医学认为,阴阳失调,偏盛偏衰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调整阴阳,补偏救弊,促使阴平阳秘,恢复阴阳相对平衡,便成为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特别是阴阳学说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揭示了人的健康与天、地环境有关,“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明人体的生命现象必须顺应自然生态变化。违背自然界规律,就不能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和谐统一也具自然生态含义,一切都在运动之中。不论四季变化,五脏相生相克,五味太过与不及都会使人的阴阳失调。在中医的学术体系,自秦汉《内经》开始,直至晚清和近代,不论哪一个流派都以阴阳学说为基本理论。这也揭示这一基础理论是既丰富而又相当完整透彻的自然生态观,也是中医中药得以延续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在中医著作中从未出现过“阳盛阴盛”的概念,“阳盛阴盛”是壮医学独具的、具有特定地域性和民族性的一种提法。

3 “阴阳”在壮医与中医临床应用中的比较

    实践证明,“阴阳之道”是中医学理论的指导思想和重要组成部分。借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诊断、治疗以及选方用药。正确的诊断首先要分清阴阳,才能抓住本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阴阳失调,是任何疾病发生变化的内在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阳气虚弱而累及阴精的生化不足,或由于阴精的亏损而导致阳气的生化无源。所谓“阳损及阴”及“阴损及阳”,甚至出现“阴阳两虚”,都是临床中常见的病理变化。在临床应用上调整阴阳,补偏救弊,补其不足,泻其有余,促使阴阳平衡,恢复阴阳的正常状态,这就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只有用阴阳两纲去概括、总结、说明,那才是万举万当,有的放矢。

   

而壮医学理论体系未将阴阳理论放在其主导地位,认识疾病的发病机制更多的是以“三道二路”不循常态以及“毒虚致病”学说为基础,实际应用中很少从阴阳失衡的角度来认识疾病的发生机制;治疗疾病的实践中则是以辨病为主。壮医认为,辨病是决定治疗原则和选方用药的主要依据,而辨证则是处方用药的重要参考,甚至是像西医学一样的专病专治,专病专方,就是证变化了,也不一定立即变更治疗原则和原来方药。壮医即使是进行辨证也只是简单地把病证分为阴证、阳证[5]。阴证应用抑阴扶阳之方,阳证应用抑阳滋阴之法。内容远未及中医的辨证丰富,在此方面壮医学还是值得深入挖掘。

  

从以上壮医与中医阴阳学说的比较可以看出,二者论述非常相似,壮医的很多观点都是借用中医学认识的成果,但又有其独特之处,壮医学长期流传于民间,以前没有得到系统的整理、总结,它的理论还不够完善,今后的深入挖掘,任重而道远。比较阴阳在壮医与中医理论及应用中的异同,可以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壮医药基本理论的特点,对进一步揭示壮医阴阳为本的精神实质,推动壮医药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法医病理学概念范文6

关键词: 医学数学教学 数学模型 数学建模

1.引言

数学方法已成为现代医学科研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医学和数学相互渗透使得医学科学中的许多定性问题能够定量研究,即能够有效地探索医学科学领域中物质的质与量关系的规律性,推动医学科学突破狭隘经验的束缚,向着定量、精确、可计算、可预测、可控制的方向发展,并由此逐渐派生出生物医学工程学、数量遗传学、药代动力学、计量诊断学、计量治疗学、定量生理学等边缘学科。此外预防医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等传统学科也都在试图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数学方法来探索其内在规律。但目前在一般医学院校里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与医学严重脱节,仅开设高等数学等课程,而没有注意训练学生如何从实际医学问题中提炼出数学模型,以及如何将数学分析的结果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其后果是学生学了不少数学,但不会“用数学”。因此教师有必要改进现行的数学教学模式,在医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和方法,使数学与医学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数学建模,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过程。如力学中的牛顿定律、电磁学中的麦克斯韦方程组、生物学中的孟德尔遗传定律等都是经典学科中应用数学模型的典型范例[1]。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数学模型在医学上的应用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最引人注目的是医疗诊断专家系统[2]。值得一提的是1974年丹麦免疫学家Niels K.Jerne在他的论文《关子免疫系统的网络学说》中揭示了现代医学科研的新模式:医学问题―数学化(定量分析)―数学模型―反馈修正(实践检验)―定性理论。这就启发我们可以将医学高等数学的教学与数学建模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渗透建模的思想。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将数学、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应用于医学实践的能力。

2.医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上可知,当医学插上数学与计算机这两支“翅膀”时,医学的发展出现了奇迹般的飞跃。然而,为医学领域输送人才的医学院校,医学数学的教学模式却远不能适应这一发展需求。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医学数学课程内容单调和过于理论化

首先,大多数医学院校医学数学课程中理论联系实际的例子太少,而且只涉及微积分、简单概率统计和简单微分方程,没有考虑增加现代数学发展的很多有意义的分支内容,如模糊数学、粗糙集、神经网络等,这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学生把实际医学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能力。其次,某些教师在医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过多强调数学理论推导或论证,却不能将这些知识放在医学背景中拓展,导致医学数学课程实际上变成纯数学课程。最后,部分学生认为数学太深奥,与自己的专业没有多少联系,因此认为学习数学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意义。

2.2医学数学的教学与计算机技术脱节

在医学数学的内容中有很多抽象理论,涉及的计算过程相当繁琐,往往人工计算难以进行。这时需要借助计算机,利用数学软件Maple、Mathematica、Matlab、SPSS、SAS等对模型进行计算分析。然而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少把这些数学软件的运用对学生进行讲授,有些教师虽然介绍了这些数学软件,但很少让学生动手操作。最后导致一些学生即便已经了解理论,但对实际问题计算分析却难以进行下去。因此笔者认为,对医学学生学习数学的要求应该是:了解数学方法,熟悉医学实际问题,并能将其简化为简单的数学模型,而且会用计算机对模型进行计算分析。

3.如何在医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

3.1在概念引入教学中融入建模思想

在实践中能够直接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是很少的,而且如何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也往往不是轻而易举的。使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第一步就是要从实际问题的看起来杂乱无章的现象中抽象出恰当的数学关系,即数学模型。组建数学模型,不仅要进行演绎推理,而且要对复杂的现实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和提炼。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数学教学只重视推理的教学模式,突出对数学结论的理解与应用,精简一些深奥的数学理论,简化复杂的抽象推理,强调对数学结果的说明、直观解释和应用举例等,逐步训练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3]。

高等数学中的概念相比初等数学中的概念更为抽象,如极限、连续、导数、定积分等,学生在开始学习这些概念的时候总想知道这些概念的来源和应用,希望在实际问题中找到概念的原型。事实上,在高等数学的微积分概念的形成中本身就渗透着数学建模思想。因此在概念引入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与概念紧密联系的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同时展现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概念的过程,引出数学概念,建立数学模型。

例如在导出定积分的概念时,设计如下教学过程:实际问题:如何求变速直线运动的路程?

问题提出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模型。如果速度是不变的,那么路程=速度×时间。但是这里的速度不是一个常数,所以上述公式不能用。我们可以这样考虑:把时间段分为许多小区间,当时间段分割得足够小时,由于速度的变化是连续的,可以认为各小区间段内的速度是匀速的,即小区间内的速度看作是一个常数,用这一小段的时间乘以速度就是这一小段的近似路程,把所有小段时间的路程加起来就得到路程的近似值。要想得到精确的值,就要把分割无限地加细,使每个小区间段的长度都趋于零,这时所有小区间段上的路程之和的极限就是所求的路程。

3.2在医学应用问题教学中渗透建模思想

由于医学问题的复杂性和医学生数学知识的局限性,分析问题时,我们首先要对实际医学问题进行必要的、合理的简化,建立比较简单的数学模型。然后逐渐强化条件,来建立比较符合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

以传染病模型为例[4],可设置如下的教学案例。

传染病传播的数学模型:传染病传播涉及的因素很多,如传染病人的多少,易受传染者的多少,传染率的大小,排除率的大小,人口的出生和死亡等,以及人员的迁入和迁出、潜伏期的长短、预防疾病的宣传等因素的影响。

如果一开始就把所有的因素考虑在内,很难建立比较合理的模型,因此我们应先舍去众多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把问题简化,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将所得结果与实际比较,找出问题,逐步修改原有假设,再建立一个与实际比较吻合的模型。

问题分析与思考:①描述传染病的传播过程;②分析受感染人数的变化规律;③预报传染病高潮到来的时刻;④预防传染病蔓延的手段。

接下来按照传染病传播过程的一般规律,用机理分析方法建立模型。

模型1:考虑最简单的情形,假设:(1)每个病人单位时间内有效接触(足以使人致病)人数为常数;(2)一人得病后,经久不愈,并在传染期内不会死亡。

记i(t)表示时刻t病人数,初始时刻的病人数为i(0)=i,于是得微分方程:=λi(t),解得i(t)=ie,这个结果与传染病传播初期比较吻合,被传染人数按指数函数增长。但当t∞时,i(t)∞,显然是不合理的。

模型2:将模型1的假设(1)修改为:每个病人单位时间内有效接触人数为常数λ,且使接触的健康人致病;假设(2)同上;增加假设(3)总人数不变,病人和健康人比率分别为i(t)、s(t),即i(t)+s(t)=1,得微分方程:=λi(t)s(t)。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此模型可以用来预报传染较快的传染病高峰到来的时间,但当t∞时,i(t)1,即最后人人都要生病,显然是不合理的。

模型3:假设传染病无免疫性,病人治愈成为健康人可再次被感染。则在模型2的基础上修改假设(2)病人每天治愈的比例为μ,得微分方程:=λi(t)(1-i(t))-μi(t)?圯=λi(t)[i(t)-(1-)]。

当t∞时,i(∞)=1-,<10,≥1,可知模型基本符合实际情况,但当<1时,i(∞)1-不太合理。

模型4:假设传染病有免疫性,病人治愈后即移出感染系统。则在模型3的基础上修改假设(3)总人数N不变,病人、易感染者和移出者的比率分别为i(t)、s(t)、r(t),即i(t)+s(t)+r(t)=1。

建立模型:

由上知易感染者Ns(t)的变化率:N=-N-N=-λNs(t)i(t)。

不妨设初始时刻的易感染者、病人、移出者的比例分别为s(s>0),i(i>0),r=0,则模型4用微分方程表示如下:

=λs(t)i(t)-μi(t)=-λs(t)i(t) =-1i|=i。

我们可以发现i(t)、s(t)求解非常困难,先做数值计算来预估计i(t)、s(t)的一般规律,再利用相轨线i(s)讨论解i(t)、s(t)的性质,得到:

①不论初始条件s、i如何,病人最终将消失,即:i=0。

②当s=,i=i,可知:

第1种情况:当s>时,i(t)先升后降至0,说明传染病蔓延。

第2种情况:当s≤时,i(t)单调降至0,说明传染病不蔓延。

可知传染病不蔓延的条件是s≤。所以为了防止传染蔓延有两种途径:一是提高阀值,也就是说降低接触率λ和提高治愈率μ,即提高卫生水平和医疗水平;二是降低最初易感染者的比例s,也就是说提高有免疫力人群的比例r,即预防接种,提高整个群体的免疫力。此模型更符合一般的实际情况。

在实际建模过程中,经常遇到求解模型的解析解比较难或者模型没有解析解,这就需要借助已有的数学软件对现有的数据资料进行计算分析,从中找出隐藏的规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引入实验环节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引入实验环节就是要求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对实际医学问题进行分析、简化,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然后利用计算机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或者数值计算分析),最后结合实际数据验证模型,从而发现其内在规律。

4.结语

数学建模是通过调查、收集数据、资料,观察和研究其固有的特征和内在的规律,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和手段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和合理假设,创造性地建立起反映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即数学模型,然后运用数学方法辅以计算机等设备对模型加以求解,最后返回到实际中去解释、分析实际问题,并根据实际问题的反馈结果对数学模型进行验证、修改、并逐步完善[5]。在医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一方面能使学生逐步熟悉和掌握利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医学问题。这将使学生对数学方法的运用产生兴趣,并逐步提高其实际的医疗水平。另一方面对于从事多年传统数学教学的教师来说,也是一项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的实践,能使教师的数学教学从与医学脱节的理论传授方式向医学实际的应用数学模式转化。

参考文献:

[1]姜启源.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1,31,(5):613-617.

[2]易非易.论医学数学化[J].数学理论与应用,2001,21,(4):124-126.

[3]黄治琴,孙红卫.高等数学教学中渗透建模思想的几点尝试[J].数学教育学报,1999,8,(3):69-71.

[4]姜启源.数学模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编程小号
上一篇 2024-05-13 08:59
下一篇 2024-05-13 08:59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04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