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回首的往事范文1
都说好女人是男人的一所学校,同样,遇到好男人也是一个女人的幸运,因为他,女人被宠爱被允许有小小的任性,可以成熟可以风情万种。然而,不是每个女人都能遇上好的男人,比如我的初恋,是他的一声声指责,使我看轻自己。
大四时,我遇上初恋乔伟良,他是学校门口一家音像店的老板,比我大7岁,乔伟良操着一口跟我一样的家乡口音说:“小老乡,我来这个城市十多年了,有事就尽管找我。”于是,我总能从乔伟良那里得到最便宜的价格,很多人托我从他那买东西。渐渐地,在同学们眼里,我是音像店老板的小老乡,可以为他们带来实惠,而在乔伟良眼里,我是帮他完成销售任务的好帮手和小功臣,这种两头讨好的事情让我越来越热衷去他那里买东西,也渐渐地接受了乔伟良的约会。
乔伟良喜欢给我买些吃的,说:“你太瘦了,得多补补,不然怎么学习呢?”他的关切让我有一种别样的感觉,室友嚷着说,乔伟良是在追你呢,你未来就是音像店的老板娘喽!
我的心突然微微甜了一下,不过我也很迷惘,究竟是爱乔伟良这个男人,还是爱上他给我的那些呵护和关心?
生日那天,乔伟良带我去看了一场电影,缠绵悱恻的爱情桥段看得我心慌意乱。回去之后,他又邀请我看另一部爱情片,打开DVD没几分钟,就见一对全身的男女拥抱在一起,亲吻,抚摸,,激情的画面让我下意识地闭上了眼睛……不知何时,我的肩膀上多了一双温暖的手,它随着衣服由外而内,耳边传来他的呢喃:“给我,好吗?”
有些心慌,有些意识模糊的渴望,却来不及细想,我整个人就被乔伟良拥到了床上。我紧闭着牙齿,感受身体深处那缕刻骨的疼,很疼,疼到我有些麻木,不知如何迎合他……结束了,乔伟良喘息着,我以为他会安慰我,至少那是我的第一次,却没有,他起身穿好自己的衣服,然后将我的衣服丢过来,声音似乎带着不悦,说:“穿上,回去吧。”
怎么也没想到,一生中最美好的第一次竟然这样结束。后来我们又有过几次亲密接触,每次我都吓得不敢动,怕自己哪里做得不对或者不好,惊扰了他的性致,可是,我越是小心翼翼,他越是不满,渐渐对我冷淡下来。我追问,他竟说:“我们分手吧!我不想跟一块木头在一起做那种事,没意思。”我不甘心,再三追问,他才说出实情。
原来他的前两任女友的床上风情让他欲罢不能,以为个性活泼的我在床上会放得开,没想到如此生涩。
向二手男人借一手经验
女人总忘不了她的第一个男人,容易因爱生恨。
上班后不久,公司派我和老王去广州谈个单子。老王42岁,还算儒雅,谈笑间给人一种亲和感,一路上他对我很照顾,不让我拿任何行李,中途车进站休息也是由他跑下去买吃的喝的。
谈判并不顺利,对方之前答应好的价格突然变卦,直逼我们的底线。老王拉着我去找另外一家客户,尽管对方没答应跟我们合作,但他还是巧妙地挑拨了两家关系,告诉临时反悔的客户:“我们有别的意向了,这批货不走了。”对方急了,最后恢复原价成交。
我对老王刮目相看,一起吃庆祝宴的时候,老王传授了我不少职场经验,我恭维他:“组长,你真能干,嫂子真有福气,当年怕是她追的你吧?”好半天,老王才接话:“我离婚了。”
当即,我的心咚咚地跳了两下,不知如何跟他对话。好在,老王打破了沉默,可他说出来的话让我更加不知所措:“你是我喜欢的类型,如果能早二十年遇上,我一定追你!”明知是暧昧,可我还是高兴地喝多了,醉得一塌糊涂,老王扶我回宾馆房间的时候,他身上那股成熟男人独有的味道,让我的心也跟着醉了,不由得抱紧了他。他扶着我,进了房间,风卷残云地袭击了我!
那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高潮。老王不仅让我享受了性,也懂得了性,他说:“在床上想做风情的女人,就要学会主动,要试着让男人臣服于你。”在他的传授下,我主动亲吻他,一会是他的奴仆,一会是他的女王,疯狂又美好。
签单成功得了一笔提成,我请公司所有人,只有老王没来,有同事说:“他老婆病了,在家当三好老公呢。”我才弄明白他对我说了谎,被欺骗的感觉让我觉得在公司再也呆不下去了,第二天,我递交了辞呈。我恨自己耐不住寂寞,被老王这种道貌岸然的男人骗上床,可一转念,这也是难得的经历。微博上不是流传着:哪个女子,不是在吻过几百只青蛙后,才碰上王子的?
真爱不在风情,而在一粥一饭间
我很快找到一份文员的工作,时间多,可以任意挥霍。也试着和不同的男人交往,大家目的明确,奔着性来,没多久就散了。
在某网站的相亲活动中,我遇到现在的男朋友吴天明。
他说:“你身上有浓浓的女人味,当你低头微笑,显得特别风情万种!”
他的这句话触动了我心底的某根弦,我想起无情的乔伟良、无义的老王,一个让我爱中生恨,一个让我恨里有爱,尽管他们都已经是过去式,可不代表它没有发生过。当吴天明知道我的那些故事后,他又会在我的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呢?
吴天明开始了对我的追求,雨天给我送伞,寒日送暖,随着交往的加深,我渐渐爱上细心体贴的吴天明,沉醉在他的嘘寒问暖中。
那天晚上,下着倾盆大雨,吴天明在我租来的房子里,吃饭、洗碗,一起看电视。窗外凄风惨雨,屋里温情洋溢。我们情不自禁,亲着吻着着,一切那么水到渠成。没有刻意的卖弄风情,也没想用什么技巧,当你遇到那个命中注定的人,你所要做的,是投入你的真心和实意,才能收获到对方同样的情意,在性这件事上,所谓的征服女人或让男人臣服,不过是那些以性为乐的男女之间的游戏。
我和吴天明开始谈婚论嫁,在选婚礼喜糖时,闺密喜滋滋地夸起吴天明,直夸得他不好意思地离开,她才凑近我,意味深长地说:“小道消息,乔伟良结婚了,听说娶了个二婚女人,真不知他怎么想的!”
我愣了一下,感觉这名字很陌生,想了半天才记起来。这时候才意识到,不知不觉间,我已经忘记了过往,忘记了当初令我伤心让我改变的男人。
不堪回首的往事范文2
“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这是清人郭麐《南唐杂咏》对南唐后主李煜的评价。短短四十余年的人生,李煜(937-978)始终徘徊纠缠于才子与君王的矛盾情怀际遇之中。他曾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君主,却因贪图享乐而荒弛国政,早早断送了大好江山。当他经历了从南唐君主降为宋朝囚徒的巨大变化后;当他深切体会到亡国之深切悲痛后;当他经历了从天堂到地狱的坠落后,这无情的命运却成就了他词坛帝王的历史地位。李煜之所以能赢得文坛的千古美名,其原因不仅在于他的绝世才情、潇洒风流以及精湛的艺术造诣,更在于他的词已经脱离了个人小胸怀的情感,上升到对去国、失国、亡国的深沉悲慨的情感。如若不然,李煜不可能以才子声名翘首古今帝王史册,这就是所谓的“文章憎命达”吧!
在李煜词集中,珠玉甚多,但历来尤为后人屡屡推崇的,还数《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中感叹道:年复一年的春花秋月何时才有了结,如此美景徒然勾起对往事的痛苦思念与回忆;昨夜东风吹过小楼,内心却是一片凄凉,明月悬空,更加增添了故国之不堪回首的悲哀;玉砌雕栏仍存留在宫廷旧苑,而昔日锦衣玉食之人如今已是面目颓然。
这首词是李煜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无穷的哀怨。它也是李煜一生情感的终结,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便知它寄寓了李煜复杂的愁情。
二、去国之思
身为帝王的李煜一直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在他的词作中多有反映。《玉楼春》是一个描写宫廷豪华生活和风花雪月的代表作:“晓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栏杆情未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由此便看出,李煜是多么喜欢并陶醉于这种生活,可是命运偏偏让他断送了自己的国家。李煜由南唐国君徒然变为宋朝的囚犯,不仅仅失去了居高无上的皇帝的地位和权力,更残酷的是他也失去了最起码的人身自由。残酷的现实使他“日夕以泪洗面”,也使他产生了特有的悲与愁。这首词倾诉的就是作者怀念故国,哀叹朱颜已改的情怀。“春花秋月”和小楼“东风”原本是令人赏心悦目的,可在李煜的笔下寓意却变了,一个“何时了”和一个“又”,把原本令人向往和盼望的良辰美景和醉人的春天蒙上了一层凄苦和哀愁,究其缘由,那就是越是这良辰美景便越是容易触发作者的怀旧情结和思念故国的伤痛。“故国不堪回首”,连回忆一下故国的过去都“不堪”,又怎能愿意见这年年如是的春花秋月和报春的东风。每轮回一次,那就意味着又被囚禁了一年。这与李煜当时所处的境遇是分不开的,对故国的思念和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使得他的词情浓义重。
三、失国之悲
在北宋灭掉南汉后,李煜异常恐惧,他上表给宋太祖,改唐国主为江南国主,又自己把政权降格,下的书不称诏而改称为教,中央的行政机构的称呼也由尚书省改称司会府。
其实在他即位之时,赵宋已代周建国,南唐形势岌岌可危,他在对宋王朝委曲求全中度过了十五年偷安、享乐的生活。南唐的灭亡是历史的必然,不是一个天生的词人能够扭转的。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春风又一次吹拂着他苟且偷生的小楼,春花又将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诗人身居囚屋,沐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精神上的痛苦让人难以忍受。“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尽管“故国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这两句就是具体写“回首”“故国”的,故都金陵那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丧国宫女的朱颜已改。这里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这首词也是一个帝王对于在自己的手中丢掉江山的悲哀的。
四、亡国之恨
原本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成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眼前的春花秋月仍与当年无异,如烟往事却已一去不返,越是美好的景色越是刺痛他的心。遥想曾经终日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的生活,这位亡国之君除了满腔悲苦外,心中也有一丝悔意,于是慨然恨到“往事知多少?”“往事只堪哀”,当真是“别时容易见时难”,为了免于可惜徒增伤感,只好“独自莫凭栏”。怎奈昨夜东风又起,明月之下,独自登上寂寞的“小楼”,引发出许多哀愁。“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瞬间如落花飘去,杳然不再,唯作烟梦罢了。这一“在”一“改”之间,道尽了几多物是人非的酸楚与哀伤,因此“欲语泪先流”。
从李煜的词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位诗酒风流的皇帝的才情盎然和聪颖慧敏,无奈造化弄人,只羡“一壶酒,一竿身,万顷波中得自由”的风流才子却生在帝王之家,而且又是处在国事危殆、饱经忧患的末世,面对大厦将倾、山河不保的无助与忧思,便只能诉之于词了。许是天意,曾为国主富贵荣华到极点,又身经亡国悲哀伤痛也到极点。这亡国之恨,又能恨谁呢?
五、结语
去国之思,失国之悲,亡国之恨。李煜独掀万古愁,这重重的哀愁就如无边春水,含恨滚滚,日夜绵咽。正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欲罢难休,欲罢怎休!愁!愁!愁!这肺腑之痛、炽热之情,如泣如诉,催人断肠,“真可谓以**者也”(王国维)。
这首《虞美人》可谓哀伤入骨,显然,此时的李煜早已尝尽了阶下之囚的痛苦,更忍受着无尽的悲痛,正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这特殊的经历竟造就了李煜在词上登峰造极的成就,真可谓“国家不幸诗家幸”、“文章憎命达”。也许正因为这样,李煜的“愁”才超越个人之小我,词作的表现才更有张力,情感才更为深厚。
总之,李煜的人生是一部传奇,帝王之身,词中之王。也许我们永远也回不到那段历史中探求到真相,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词作表现出的精湛的艺术造诣和丰盈的情感,穿越了千年历史的烽烟,依然叩击着读者的心灵,激起情感的共鸣,让每一个人都能陶醉在他那一气盘旋、曲折跌宕、如泣如诉、动人心魄的文字中。
参考文献:
[1][清]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谢步勇.问君能有几多愁——李煜《虞美人》赏析[J].语文天地,2004,(9):6.
[3]陈默.薄命君王欢娱短,多情才子愁恨长——李煜《虞美人》品析[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1):16.
不堪回首的往事范文3
他们说起往事不堪回首,他们说起时间是一把杀猪刀,可是等我们再次回忆青春的时候,那一瞬间,泪水涌出眼眶。
我知道每个人都有着不堪回首的过去,每个人都有,再也不复还的青春回忆,所有的一切,包括时光,包括青春,都凝固在了毕业照上。
而我们唯一回忆的方式就是看着毕业照写写文章。
在这一瞬间,我突然很羡慕那些能够写歌曲的人,他们通过歌曲一样把自己的青春回忆了出来,还传送给了大家。
不堪回首的往事范文4
可笑 可悲
春去秋来 忽然而已
人生不是双程票
一旦出发 决不返回
一路上 酸甜苦辣
我们走过一程又一程
路宛若夜一样漫长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 不要彷徨
人生的路上 我们不怕受伤
昨天 我们风华正茂
舞台上是我们欢快的身影
今昔 新生一代歌舞青春
舞台下 观众是我们
明日 幕谢人散
沧海桑田 往事不堪回首
白云苍狗 繁华终为萧条
也许 将来
精彩会一遍一遍重现
也许 将来
将来也会变成过去
桃花谢了林红 太匆匆
人生如戏
我们在戏老去
人生在戏中轮回
人生如戏 可笑 可悲 春去秋来 忽然而已 人生不是双程票 一旦出发 决不返回 一路上 酸甜苦辣 我们走过一程又一程 路宛若夜一样漫长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 不要彷徨 人生的路上 我们不怕受伤
昨天 我们风华正茂 舞台上是我们欢快的身影今昔 新生一代歌舞青春舞台下 观众是我们明日 幕谢人散
沧海桑田 往事不堪回首白云苍狗 繁华终为萧条也许 将来精彩会一遍一遍重现也许 将来 将来也会变成过去桃花谢了林红 太匆匆人生如戏我们在戏老去人生在戏中轮回
人生如戏 可笑 可悲 春去秋来 忽然而已 人生不是双程票 一旦出发 决不返回 一路上 酸甜苦辣 我们走过一程又一程 路宛若夜一样漫长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 不要彷徨 人生的路上 我们不怕受伤
昨天 我们风华正茂 舞台上是我们欢快的身影今昔 新生一代歌舞青春舞台下 观众是我们明日 幕谢人散
不堪回首的往事范文5
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第一中学674100
【摘要】在利用高中语文新教材中,如果我们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那么学生的智力、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美丽的思维之花一定会结出丰硕之果。
关键词 思维能力 高中语文
教学方法因每位老师的教学风格的不同而不同,只要我们灵活地采用新颖而得当的教学方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批判性,就会得到锻炼和提高。在利用高中语文新教材中,如果我们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那么学生的智力、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美丽的思维之花一定会结出丰硕之果。
1.加强知识的归纳和延伸,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就是要培养学生善于把握问题的全面而又不忽略重要细节的能力。也就是要善于全面地分析问题。但思维的广阔性,并不是面面俱到,不分主次,搞繁琐哲学。它是抓住问题带有全局性的本质和重要细节来思考问题。语文教学中知识的归纳和延伸正是培养学生思维广阔性的好办法。钱学森先生说,只有序列化的知识才是有用的知识。在知识的归纳和整理中,学生的思维的广阔性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学生便会运用自己的思维,把学过的零散知识归纳整理为序列化的知识。高中阶段学生们伴随着各科繁重的学习任务,承受着很大的学习压力来学习语文这门课程,这就为语文思维的培养添加了许多的障碍。尽管其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但是广大高中语文教师也应坚持积极主动的态度来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一旦老师保持着饱满的情绪,积极的态度开始语文课堂的教学,学生自然而然会容易被带动进去,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思维敏捷能力加以培养,使得学生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更为高效。
2.分析和挖掘课文语言,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是无形的语言,语言是有形的思维。语言是文章思想内容的物质外壳,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的运用就是思维的运用。要想把握文章的内蕴,明了文章的风格、特点,必须牢牢抓住文章的语言。阅读中每一个句子的理解,表达中每一个词语的运用,都是思维运用的结果。因此中学语文课,必须把语言与思维运用结合起来训练。花大力气培养学生叙述中的形象思维能力,议论中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
抓住课文中的
关键词 语,迅速切入课文,并由此及彼,步步深入,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深层,这是语文教学中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培养学生思维深刻性的重要途径。心理学告诉我们所谓思维的深刻性,就是善于对客观事物进行细致的分析、综合和比较,善于区分事物的次要方面和主要方面,善于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
3.运用哲学原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就是不固执于某一点,由于条件的变化而及时地重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带领学生走出学习困境,获得新的知识和智慧。运用对立统一的认识论原理很好地解决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的顺向和逆向、聚敛和发散等思维问题。
在教学《辛德勒名单(节选)》一文时,让学生思考”人性在复苏”这个话题。人性是否能复苏,大多数学生认为能。为了让学生开阔思维,我说不可期待”人性复苏”。单就个体而言,在社会的规范和环境的教育感召下,”人性的复苏”是可以期待的。而群体的人性的整体迷失,则是因人性中的恶念受到外力的引导、蛊惑、发酵膨胀而致。
同理,学生既要学会聚敛思维,也要学会发散思维。当讲到《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一句中的”哪堪”联想到”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可堪””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中的”不堪”。这三个句子中的”可堪””哪堪””不堪”,从表面上看,”可堪”是”可以能够”,”哪堪”是”哪里能够”,亦即”不能够”;”不堪”就是”不能够”。”可堪”是表示肯定的词语,”哪堪”是表示疑问的词语,“不堪”是表示否定的词语。”哪堪”与”不堪”同义,”可堪”与”哪堪””不堪”反义。
学生的写作思维过程,实际上就是聚敛思维和发散思维这两种思维交替使用的过程。先用聚敛思维审题,明确写什么,不写什么;怎样写,不怎样写。然后用发散思维选材,打开自己生活积累的材料库,分析比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一过程充满着联想和想象,可以说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在此基础上再用聚敛思维确立中心。
4.巧妙运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所谓思维的批判性,就是善于独立地、严格地评判自己和他人的假设是否正确的能力。一个具有思维批判性的人,能够客观地、全面地考虑有关条件,及时放弃那些不符合实际、经不起考验的东西,很少受偶然因素的干扰和暗示的影响,对事物作出重新的认识,得出正确的结论。
不堪回首的往事范文6
一、凄婉深邃的意境
清代学者王国维曾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
格。”何谓境界?境界,即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对生活场景的描述与思想感情的抒发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形象,又称意境。它是古典诗词所追求的审美目标。可见一首词的艺术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意境的创造。
李煜后期的词作真实地描摹了生活,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凄婉深邃的境界尽显其词无穷的魅力。王国维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夫之也曾说过:“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正因为满足了上述艺术创作的要求,后主词方能“寓情于景而情愈深”“语语明白如画,而言外有无穷之意”。
李煜后期的作品善于用凄婉的意境来表现深邃的情感。“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这些短短的诗句,对于李煜来说不仅仅是无尽的哀愁和眼泪,也是一种悲伤、深邃的情感。这样的词句,使读者深深感受到词人被囚禁时的痛苦和悲哀。如《乌夜啼》就将词人悲苦交加的心情深刻地描摹出来了。
李煜后期词,最善于信手拈来大自然中最普遍之景象来倾诉自己国破家亡的刻骨愁恨,吐露自己孤寂凄凉的刻骨怅惘。情情似景,景景皆情,相生相辅,自然和谐。以自然中有形态的景、物来表现脑海中无形态的情意;以实境表现虚境,使具体的形象与想象中无限丰富的形象相统一,造就出一种传神入化的凄婉深邃的意境。
二、真挚充沛的情感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两个时期的文人显得特别“多情”:魏晋和晚唐五代。前者表现为悲情,后者表现为艳情。时代不同,文化心理不同,奠定了他们不同的审美爱好。悲喜不同,但在生死乱世中求生存的惶恐和无奈则是相同的。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便工”。公元975年11月末,金陵失陷,李煜终成亡国之君,从终朝宴乐尽日笙歌的乐园,走到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囚室,再没有什么人比这位敏感多情的才子更能体味到什么是国破之恨、家亡之痛了。奢华过、风流过的李煜,最终留下的只有不堪回首的伤感和悲凉。因此,李煜后期词作中所抒发的感情如滔滔江水,滚滚而来,以无穷的力量震撼着读者的心灵。他全情倾注毫无保留地将悲哀入骨的愁恨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来看他的绝命词《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由于金陵失陷,李煜成了宋室的阶下囚,不但失去了无忧无虑的生活,而且随时都可能惨遭毒手。生活的巨大落差,尊严自由全无的耻辱,使他难堪、痛苦,悲愤和愁恨的情绪交织在一起。这首《虞美人》自然亲切,感情如喷泉迸发,在美的事物遭受撕裂的过程中,显示出悲壮的艺术美。
三、感叹世事多变的人生哲理
对命运人生的关注与探索是李煜后期词独特艺术魅力的重要表现。“诗歌的本质是抒情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抒情诗篇,不仅能够准确捕捉诗人自身对现实人生的深刻体会,使其抒发的情感具有自我独特性;又能够抒写人类共同的本质情感,使其抒发的情感具有深广的涵盖性。”李煜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作者从自身遭受迫害屈辱的不幸境地出发,对整个人生的无常,世事的多变,年华的易逝,命运的残酷……感到不可捉摸,无可奈何……这种相当错综复杂的感触和情绪远远超出了狭小的个人身世之戚的氛围,而使许多读者能从其作品中联想和感触到一些常有的广泛性质而永远动人心弦的一般人生问题,在感慨上引起了深切的同感……”这段话深刻地剖析了李煜词的精神内涵和哲学理论。
李煜感叹人生的词很多:《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由一般
到特殊,既突出了个人亡国的特殊遭遇,又概括了人类愁恨无人可免的普遍情形,最后由无比悲痛,无可奈何,归结到人生如梦的沉痛悲吟;又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更是将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和宇宙之无穷、人生之短暂无常巧妙地结合起来,以“一己不堪回首故国之悲,写出了千古人世的无常之痛”。
李煜词的艺术魅力,当然还不止以上几点,例如:白描的手法、和谐的声律、大胆的夸张,这些都产生了强大的艺术吸引力,给读者以美的享受。但是,以上诸方面都是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有机的统一体,离开了这个整体,任何思想的、艺术的方面都不可能产生魅力,李煜词就是这样一个有机而又和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13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