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意见书怎么写范例6篇

家长意见书怎么写范文1 乌米:我认为,拟题首先要想好自己要写什么人,写他(她)的什么事。比如:我想写我的邻居,他是一个很顽皮的男孩,说话、做事都很好玩,常常引人发笑……写这样的一个人,我们该拟什么样的作文题呢?欢迎大家PK! 迪迪:OK!我想出来啦――“我的邻居”!(范教授摇头。) 大宝:这样不确切,应该是“我的小邻居”。(范教授还是摇头。) 见风(窃窃私语):范教授是不是吃了?

家长意见书怎么写范文1

乌米:我认为,拟题首先要想好自己要写什么人,写他(她)的什么事。比如:我想写我的邻居,他是一个很顽皮的男孩,说话、做事都很好玩,常常引人发笑……写这样的一个人,我们该拟什么样的作文题呢?欢迎大家PK!

迪迪:OK!我想出来啦――“我的邻居”!(范教授摇头。)

大宝:这样不确切,应该是“我的小邻居”。(范教授还是摇头。)

见风(窃窃私语):范教授是不是吃了?

乌米:“有趣的小男孩”怎么样?

范斯尼教授(点点头):嗯,有那么一点点意思,再想想。

大宝:怎么会是一点点啊,我看已经很不错了。

见风:“顽皮的小邻居”!

乌米:哇,太棒啦!我也是这么想的!

范斯尼教授(竖起大拇指):哈哈,只有说出来的才算数!小男孩是不是邻居不是重点,重点是他的性格特征――顽皮。

大宝:写人的作文中,我们一定要写自己熟悉的人。我要写我们一家人。我爸爸最懒,妈妈叫他懒虫;我妈妈最爱看书,爸爸叫她书虫;我嘛,最喜欢睡觉,爸爸妈妈叫我睡虫!怎么拟题?欢迎PK!

见风:哈,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大宝已经能抓住每个人最主要的特征了,厉害!没想到一个寒假过去,大宝同学长了不少见识哦!我看――“一家三条虫”!

范斯尼教授:一言中的!不过……还是再想想……我也要再想想……

乌米:“家有三虫”怎么样?

范斯尼教授:OK!乌米都可以当我的老师啦!

【话外音】拟题既要引人入胜,又要耐人寻味。范教授为什么从一本故事集里先挑选《上帝的灯》来阅读?那是因为每个人都有好奇心,他想知道“上帝的灯”到底是什么,于是对这篇故事产生了兴趣。假如你的作文题目特别新颖,能引起读者的好奇心,能在一大堆目录中先被读者挑出来,那你就掌握了先机。

■作文拟题PK赛

范斯尼教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本教授给你讲一大堆拟好作文题目的道理都不见得生效,我看还是让大家一显身手吧!嗯,要是请你写自己熟悉的人,你会怎样拟题呢?

乌米:我认为,拟题首先要想好自己要写什么人,写他(她)的什么事。比如:我想写我的邻居,他是一个很顽皮的男孩,说话、做事都很好玩,常常引人发笑……写这样的一个人,我们该拟什么样的作文题呢?欢迎大家PK!

迪迪:OK!我想出来啦――“我的邻居”!(范教授摇头。)

大宝:这样不确切,应该是“我的小邻居”。(范教授还是摇头。)

见风(窃窃私语):范教授是不是吃了?

乌米:“有趣的小男孩”怎么样?

范斯尼教授(点点头):嗯,有那么一点点意思,再想想。

大宝:怎么会是一点点啊,我看已经很不错了。

见风:“顽皮的小邻居”!

乌米:哇,太棒啦!我也是这么想的!

范斯尼教授(竖起大拇指):哈哈,只有说出来的才算数!小男孩是不是邻居不是重点,重点是他的性格特征――顽皮。

大宝:写人的作文中,我们一定要写自己熟悉的人。我要写我们一家人。我爸爸最懒,妈妈叫他懒虫;我妈妈最爱看书,爸爸叫她书虫;我嘛,最喜欢睡觉,爸爸妈妈叫我睡虫!怎么拟题?欢迎PK!

见风:哈,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大宝已经能抓住每个人最主要的特征了,厉害!没想到一个寒假过去,大宝同学长了不少见识哦!我看――“一家三条虫”!

范斯尼教授:一言中的!不过……还是再想想……我也要再想想……

乌米:“家有三虫”怎么样?

范斯尼教授:OK!乌米都可以当我的老师啦!

【话外音】在第一轮拟题PK大赛中,为什么见风同学能够取胜,为什么之前范斯尼教授频频摇头?这很值得我们反思。“我的邻居”这个题目虽然能够概括要写的内容,但是太直白,使人一眼就能看出你要写的是什么。要知道,读者都是喜欢猎奇的,越是未知的世界越是让人好奇。看到“我的邻居”之后,读者就会想:邻居就邻居呗,我也有不少邻居,还不是出门就见面,平平常常,有啥好说的。但是,一说到“顽皮的小邻居”,那就不一样了,读者会想看看这邻居是怎么个“顽皮”法。第二次大赛中,见风一语中的,可是范教授为什么还不满意呢?这是因为,“家有三虫”与“一家三条虫”相比,既表达了同样的意思,语言又更精练,这才是上品。

■范斯尼教授被人耍了?

范斯尼教授:拟题的方法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要新颖、要有创造性,使人一看到你的作文题目就会两眼放光,就像同学们一看到本教授要来上课那样……

家长意见书怎么写范文2

我就这样来到了杨绛先生的家。照顾杨先生起居的小吴对里屋说:“奶奶,客人来啦。”话音未落,杨先生笑吟吟地走了出来。这是怎样一个晶莹剔透的小老太太呵――一双清澈的眼睛,雪白的皮肤,雪白的头发,还有黑色圆弧小西领外套,多么优雅、娴静而有书卷气。这让人想起了钱锺书先生赠她的诗:“取雪白,取花红,与儿洗面作华容。”

杨先生家的客厅,素粉墙、水泥地,木门框的漆旧了,杨先生一家在这里住了三十年。杨先生家藏书不多,他们夫妇读书主要是去图书馆借,他们把图书馆最珍贵的藏书都藏在自己的脑子里了。书柜顶上,摆放着钱锺书和杨绛夫妇的作品全集,还有钱先生和女儿钱瑗的遗照。杨绛先生的全部世界都浓缩在这小小空间里了。

杨先生的椅子在窗边,靠近沙发。我们就这样紧挨着坐下,促膝交谈――

老人当聋子是一种福气

记者:您能听得到我说话吗?

杨绛:我戴了助听器了。戴了助听器,才知道当聋子的福气,因为不管外边多么闹,我耳根清净,啥也听不见。《走到人生边上》我写了两年多,好多次都想放弃了,因为干扰太多。配了耳机后也老不戴,来了客人才戴一戴。

记者:我刚读了您的《走到人生边上》,您在探讨一些人生哲学的问题,同您过去的作品不太一样。

杨绛:我九十多岁了,在等着“我们仨”相会的日子。在这个等待的过程中,我想到了一些问题。以前遇到想不明白的事情,可以问问人,可是现在,可以问的人都已经走了,我决定自己来思考。《走到人生边上》就是这种思考的结果。

记者:我最喜欢您的《我们仨》,它让人默默流泪,现在很少有文学作品能这样打动人心。您将生活中的平常事情,写得这么有震撼力,很难相信一个九十多岁的老人还能有这样的思想和情感爆发力。

杨绛:钱锺书和女儿去世后,我写过三本书,一本书是翻译作品《斐多》,还有《我们仨》和《走到人生边上》。我翻译《斐多》是因为我非常悲伤,需要工作来忘记。我在《斐多》的后记里写了,我要投入我的全部身心,做力量所做不到的事情,也包括后面这两本书。

记者:您是为数不多的还在写薄书的人。现在的人都觉得自己学问很大,要写大部头。可是现代社会需要薄书,您都走在时代的前头了。《走到人生边上》8月才出版,已经印第三次了吧?

杨绛:商务印书馆是第五次印刷了,台湾版是第四次印刷。里面还有一些错字,希望下一版都能改正。

《走到人生边上》关乎精神世界

记者:读了您的《走到人生边上》,以前也读过钱先生的《写在人生边上》,你们两个人的“人生边上”,意思一样吗?

杨绛:不一样的。他的“人生边上”,说的是人生就像一本大书。他的时间是“当时”,他年轻着呢,那是他最早的一本书,我给他编的。而我的这本,却是九十六岁才出的书。我都走到人生边缘上了,往后看看,就要想一想我活了一辈子有什么价值;再向前看看,他们说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那么灵魂呢?灵魂不死吗?我想看看是不是什么都没有了。

记者:您的这本书谈到灵魂,谈到灵与肉,您能告诉我您在探索着什么吗?

杨绛:我是旧社会过来的“老先生”,还是晚清末代的遗老呢。可是那些为我们这些“老先生”改造思想的“年轻人”也老了,他们显然代表了这个时代的风尚,都看重物质而怀疑看不见摸不着的“形而上”境界。他们下一代的年轻人,更加偏离“形而上”的境界,更偏重金钱和物质享受。他们的见解是否正确呢?我试图摆脱一切成见,从平时不在意的地方,发现问题,解答问题。能够证实的予以肯定,不能证实的存疑,我想通过一步步自问自答,看看能探索多远。

记者:您在书里面讨论“灵魂”问题,我就想,灵魂到底存在不存在呢?

杨绛:不能不承认灵魂的存在,灵魂就是生命呵,名称不同,所指却是相同的。我为什么不用“生命”,而用“灵魂”?我书上讲了,因为命运也称命,生命也称命,这样它会搅乱您的思维。名称不同,所指却是相同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看得见的身体,又有一个看不见的灵魂。灵魂虽然看不见,可是一个人有没有灵魂,却显而易见。没有灵魂或没有生命的肉体,不是尸体吗?灵魂尽管看不见,它的存在是肯定的。

记者:您过去的作品都有一个很好的故事,可是现在您却讲起道理来。

杨绛:对,我都走到人生的边上了,但是我不要用哲学的理论,不谈高深的学问,我写的都是很家常的事,用的都是家常话,要求说出来人人都懂。

现在每天写写字、看看书

记者:您现在的生活规律是怎么样的?

杨绛:原来我写《走到人生边上》的时候,时间非常宝贵。我有很多小辈的好朋友,他们对我很好,经常来看我,可是也很占时间。现在书写完了,心也放下来,松松散散地,客人来了可以聊一会儿天,这样客人也高兴。

记者:您还打算写书吗?

杨绛:老人还能有什么“打算”吗?当然,老人可以不负责任地吹牛,若问他要成果,他人都保不定活到几时呢!我就写写字,看看书。

记者:看什么书呢?

杨绛:看看从前读过的旧书。我刚刚仔细用功地读完了《世说新语》的笺注。书的笺注是余嘉锡撰写的,注得非常好,令我大有收获。目前我在读《庄子》,老人读《庄子》,别是一番滋味呢。

记者:读您的书,您把《论语》解读得充满了趣味。

杨绛:《论语》是古书当中最有趣的,你读到的是一句一句的话,看到的是一个一个的人。那里面全是问答,怎么问,怎么答,每个人的性情全都不一样呢。

记者:您练的什么字体?

杨绛:我临王羲之的字,写成了方的;临褚河南的字,又写成了圆的。钱锺书说:“你写字怎么这么笨,不像你的人。”我说:“正像我的人呀!我就是又笨又拙的。”

记者:您很爱美呢,看您穿衣多得体呵。

杨绛:我这件是古董,穿得很旧了。时髦的立即就过时了,过时的又会时髦。我不求时髦,安居中游。时兴长,我就略微短些;时兴短,我就略微长些。不敢为天下先,也不太落后。

记者:您太聪明了,就是说您永远都不会过时吧。

杨绛:差不多(笑)。

他们都喜欢在行距中写小字

与杨先生促膝交谈后的第二天清早,我带着稿件再次来到杨先生的家。这回她没再戴助听器,小吴说她一直都很适应“聋子”的状态。杨先生说:“我们笔谈好吗?”我当然非常乐意。于是,她取过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擦,在椅子上坐下,稿件搁膝盖上,一边读着,一边就在行距空白处写起小如绿豆的字来,又不时用橡皮擦去写过的字,再一笔一划重写。

家长意见书怎么写范文3

谁尝过不识字的痛苦?

谁尝过不识字的痛苦?尤其是作为一个革命干部,受到人民的委托,负责一定的工作,却不识字,谁就会领略那么深的苦恼!

七年前的李泗富就有这样的苦恼。从1950年起,他就参加了工作。群众拥护他,领导信任他,农民选他当农协会主任、清剿委员、民兵队长、乡长。当时他年轻力壮,精力充沛,工作有办法。只有一件事使他气恼,就是不识字。他到县里开会,别人都带上笔记本,上级的指示记下来,上级的文件读得起,回来后能传达,政策掌握得稳。他多么羡慕这些人啊!自己呢?一个大字不识,搞工作离不开文书当左右手,虽然自己明知有这个短处,小心在意,害怕给党的事业带来损失,还是免不了出错。1950年地主退押的时候,他在路口把关,地主把药单子当路条骗过了他,幸而被别人追回来。还有一次剿匪开紧急会议,他不会写通知,用画符号来代替,险些误了事。

“没有文化,怎么搞工作?”每当他吃了不识字的亏,这句话就无情地闯进他的心里。他也曾想学文化,到处找人问,怎样才能学好?可是大多数人向他摇摇头说:“不行啦,读书年龄过啦,事情又多,记不住。”因此,他又怕学不好。

1952年,有一次他带领了大队人马、干粮到区上支援黑水战役(到一个山区去剿匪),由于走的匆忙,文书没有把花名册造好,区里一个干部,叫李泗富造,李泗富说:“不识字,请区上找个人帮忙吧。”

“不识字你怎么当乡长的?”那个干部把眉毛一拧,质问起李泗富来。李泗富从没有受过这种侮辱,刷地一下,脸气得通红,说:“不是我自己要当乡长,是群众选我的。”

两人一应一答地吵了起来,直闹到区委书记那里。虽然区委书记批评了那个干部,不应该瞧不起劳动人民不识字,可是李泗富还是感到十分痛苦。

从区里回来以后,他脑筋里闪出来这个念头:“不识字怎么作工作,不能作工作只好回家种田。”难道他李泗富早已决心献身无产阶级事业,受党培养几年的干部,却因为没有文化就不工作,回去守家看孩子?他好像走到了人生十字路口,进退两难。

“李泗富怎么办?”他在心里不断地问自己,一天血夜激烈的思想斗争,他的脑袋像被铁箍箍住一样,昏沉沉地重得拾不起来,他病了,参加工作几年来,他第一次向上级请两天病假回家。

妻子秦顺秀很奇怪,他怎么突然回来了,和他讲话他也不理人,只闷闷地躺在床上。

半夜里,他悄悄地向妻子说:“顺秀,我不当乡长了,我要回家种田。”“为什么?”看见一向干劲十足的丈夫突然发出这样悲观的调子,顺秀吃惊地叫了起来。

“唉,没有文化啊,回来学习两年再当干部。”

“不识字的干部,又不是你一个人。”顺秀安慰他说:“你是乡长,要对全乡人民负责,怎能不干呢?将来你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嘛!”

“你说得倒容易……”他咀里反驳着妻子,心里却在琢磨她的话。真的,跑回来怎么办呢,自甘落后吗,个人落后事小,怎么对得起党和全乡人民,为什么这样没有出息!他已经想到自己错了。第二天就找区委书记谈话,区委书记理解李泗富的痛苦,恳切地对他说:“李泗富,让我谈一点自己的事给你听。我过去也是不识字,我在山西家乡时参加八路军打阎锡山,有一次带16个人,要和敌人碰上了,上级来通知说马上转移,可是我们16个人全是文盲,结果被敌人活活捉去了五个战士!本来可以避免的损失,而没有避免,这事多令人痛心!可是,我能因此不干革命了吗?不,我接受这个教训就是学文化,敌人追在屁股后面还坚持学习,直到现在我还在学习……”

区委书记的话,像火烧的一样,深深地印在李泗富的心里。他回乡以后,生平第一次拿起了书本,这第一本书是“农民识字课本(第一册)”。

摘不掉文盲帽子才没有面子呢!

李泗富拿起识字课本,已经四个多月了。每天工作很忙,只有在晚间抽空学习。乡里社里许多事情盘在心里,书里的字就是钻不进去,他吃力地一笔一撇地写,进度很慢,一天才认两个字。

一天,他正在办公室写字,碰见乡上银行干部张大玉走进来,他绕过李泗富身边从肩头上望了望练习簿上的字,说:“哟!一天写两个大字,学到胡子白也写不了文章呀。”张大玉虽然是一句无心的话,李泗富却听得真,他心里有些泄气了。碰见吴书记他就说年龄大了,心不专,学习进度很慢。吴书记说:“当然,小孩子学习记忆力好,心又专,但成年人也有学习的有利条件,成年人生活知识丰富,理解力强,可以举一反三;一天认两个字是太少了,学习也要雷厉风行,拿出革命干劲来!一天认它几十字、一百字,要采取措施,把书包挎在身上有空就读,见人就问,我看你有些爱面子吧?”

李泗富脸一红,真的,二十多岁的人了,又是乡长,怎么好意思像小学生一样成天挎着书包?

“学习是光明正大的事情,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今天你保住面子不求人,可是你一辈子摘不掉文盲帽子,这才是真没面子。”

家长意见书怎么写范文4

学生们并不懂得这段对话究竟有什么深意,也许是耳濡目染,也迷上了。呶,橡皮不见了,“元芳,你怎么看?”;飞蛾闯进教室,直扑电扇,撞扇而亡,“元芳,你怎么看?”;小狗卡西一反常态,郁郁寡欢,“元芳,你怎么看?”……一桩桩事,都“必有蹊跷”。于是,名侦探柯南似的,小福尔摩斯一般,分析,侦查,验证……同学们很忙。也是,哪个孩子的童年没有做过侦探梦呢?这么丰富有趣的题材怎么能够错过呢?那就写写自己的侦探故事吧。

一、 过把侦探瘾

写,得有合适的契机。所谓情动而辞发,当学生有所体验,急于表达的时候,写,便是一种水到渠成的倾吐,一种快乐的分享。我等待着,捕捉着……

一日,小妞洪思徐递来悄悄话:她收到一封“情书”!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这样的事懵懵懂懂,蒙蒙,最好奇的是――谁写的?此事必有蹊跷!

我接过“情书”一看,乐了,这不是那个古灵精怪的丫头董雨齐的笔迹么?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学练就的职业本能,我对班里学生的笔迹了如指掌。这事儿有意思,机会来了!

“妞,该不会真有人喜欢上你了吧?”我戏谑道。

“什么呀,我可没看上谁!”小妞倒是落落大方,一副坦坦荡荡的模样。这丫头,大大咧咧,单纯烂漫,的确没有“情窦初开”的意思。

“这是你个人生涯中遇到的最大的案件吧?侦破它!”我推波助澜。

毕竟是天真烂漫的年纪,短暂的惊讶、涩羞过后,小妞兴致勃勃地开始“破案”。我呢,不露声色,且看小妞如何处置。

先分析案情。此人神不知鬼不觉将“情书”放在课桌上的语文书里,“案发”时没有任何目击者,“现场”也没留下任何蛛丝马迹,显然,这是有计划有准备的行动。现在,唯一的突破点只有“情书”的内容和笔迹。

“不知不觉我爱上了你,爱上了你矫健的身姿和动人的眼神!……”看不出什么语言风格,那就辨笔迹。字迹端正、清秀,娇小,可以确定,应该是女生写的!分析着,辨认着,推理着,终于,嫌疑人目标锁定――梅舒婷、董雨齐。

接下来自然是审理咯。逮住“嫌疑人”,单刀直入也好,虚张声势也好,迂回曲折也好,孩子自有孩子的智慧和技巧。

最后,案情顺利告破,作案者正是董雨齐。是词不达意地表白了一下心愿,还是闹着玩?不必追究,孩子自有孩子的心思和快乐。

“情书”案结束,小妞颇为得意地向我描述破案经过。我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竖起大拇指:“神探,真是神探!”

临了,我建议小妞以周记的形式写一个侦探故事,跟大家分享一下破案的成就感,小妞欣然提笔。

一封“情书”,一份欢乐,一个侦探故事,这生活,多有意思!

二、 激起千层浪

周记笔会,《我收到“情书”啦》隆重推出――

嘘,悄悄告诉你,我收到情书了!

课间,我正盯着一张白纸发呆,突然听见同桌和王书晨正围观着一张纸条嘻嘻哈哈:“哈――哈哈――洪思徐居然在谈恋爱!”

“什么?”我一个箭步冲到他们面前,抢过那张纸,快速扫视了一遍。“不知不觉我爱上了你,爱上了你矫健的身姿和动人的眼神!……”不会吧!谁那么慧眼识人,对我情有独钟?

我的脸瞬间变成了熟透的红富士。说实话,我的心情十分复杂,有些激动,有些骄傲,有些忐忑……

我满腹狐疑地想:我大大咧咧的,是谁在暗恋我呢?我默默地将班里的男生一一琢磨了一遍,疯的疯,傻的傻,淘气包一大堆,看上去谁都不可能“情窦初开”。当然,目前为止,我也没“瞄上”谁。

冷静,冷静!我仔细地寻思着,谁跟我特别要好呢?男生排除,那么就是女生!

对了,学习福尔摩斯,辨字认人!仔细瞧,这字端正、清秀,娇小,可以确定,应该是女生写的。我像大侦探一样努力分析着,辨认着,推理着。终于,大脑的全球定位系统把目标锁定了以下对象――梅舒婷和董雨齐。

我先来到梅舒婷的旁边,把纸条递给她,试探着,严肃地说:“老实交代,这是不是你写的?”

她把“情书”接过去,浏览了一遍,眉毛越皱越紧,眼睛越睁越大,脸上的神情由惊讶变欢喜,随后便发出一阵又一阵的笑声:“洪……洪思徐居然同性恋!你是不是太早熟了!哈哈……”我想纠正她说的话,但一时竟不知说什么好,这事还真够离谱的。

“怎么可能是我?”她终于笑够了,轻声说,“我――才不喜欢你呢!”

我朝她做了一个鬼脸:“哼,我反正有人喜欢呢!”然后扬了扬“情书”绝尘而去。

“董雨齐,这肯定是你写的!”我奔到了董雨齐面前,把“情书”往桌上一摊。

“不……是我写的!”她不时朝天花板翻翻白眼,好像上面有她的“借口稿”。

“真的?你看着我的眼睛发誓。”我步步紧逼。

“真……我还是招了吧,这是我写的。”她朝我傻傻一笑,飞快地冲出教室。

这家伙,喜欢我有什么不好的,我也喜欢她呀,却偏偏闹出这么一桩“情书”案!

小妞读得绘声绘色,梅舒婷、董雨齐听得乐不可支,同学笑得东倒西歪,读这样的文章,所有的人都是快乐的。生活中一个有趣的“案件”,用文字记录下来,是一件多么好玩的事啊!

“像这样有意思的‘案件’,你的生活中有过吗?愿意写下来跟大家分享吗?”一石激起千层浪,群情沸腾:“我破获过一起压岁钱失踪案。”“金鱼死亡案,我侦破的,是我没注意保持水温!”“我种的桃树不见了,作案人是我奶奶,她拔了树种了菜,后来,我和她订了君子协议,门口的空地一人一半,她种菜我种树!”……

当然,也有“悬案”――“周记本不见了,全班大搜索也不见踪影,第二天,它神出鬼没似的又出现在课桌里了。”

还有“冤案”――“《晨读对韵》失踪了,我怀疑是王书晨拿的,还偷偷‘搜查’了他的书包,最后在自己的枕头下找到了,我想对他说声对不起。”……

除了个别行动,还有“专案组”啦,“铿锵三人行”啦,“黄金搭档”啦,“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那些破案故事,情节更是一波三折,精彩纷呈。

原来,在学生们的视野里,有这么多“案件”!跟成人世界不同的是,这些案件与暴力无关,与丑恶无关,有的只是淘气、迷糊、哭笑不得。

怎么写呢?细细品味、剖析“情书案”的写作诀窍,同学们说得头头是道――

诀窍一:按破案的顺序写。发现案情――分析案情――侦破审理――结案情况,关键写好侦破过程的一波三折。

诀窍二:写好破案过程中的心理。“情书案”中,收到情书后小小的得意和狐疑,采用的是“内心独白”的写法;对“情书”的作者进行分析推理,采用的是“推想”的写法;被梅舒婷戏谑之后做鬼脸,扬“情书”,通过写外在表现,表现出的是小小的尴尬,自我的安慰。这些心理描写,使文章灵动活泼,清新有趣,充满了童真童趣。

每一个发现,都是一次学习和成长,其乐融融的剖析交流中,跃跃欲试渐渐催化为迫不及待。

“那就写吧,写我们的侦探故事。”于是,笔尖在稿纸上沙沙地移动,流畅而欢乐。

侦探故事轻松快乐地写完了,内容之丰富,情节之生动,怎一个“趣”字了得。接着,我们评选“名侦探”故事。评选条件是大家讨论决定的:故事生动有趣,能从中获得启迪。

家长意见书怎么写范文5

“妈……我不吃了,先走了啊!”女儿说着,推开还有不少饭的碗,一把抓起旁边的书包飞奔而去。“不再吃……”妈妈的声音被急促的脚步声打断。她摇摇头,“唉,这孩子是怎么了?一连几天都这么反常,莫非……”

妈妈也放下了手中的碗,在屋里来回踱着。“难道有什么困难了?可为什么不给我说呢?这孩子一向听话,最近却这样反常。真是该关注一下了。”一抬头,竟走到了书房门前,母亲转身走了几步,又猝然停住,回过头来,看着书房的门,——那里,有女儿的日记。

“去看看吧!也许能帮女儿排忧解难呢!”母亲想着女儿这两天失神的模样,倒转身向书房走了一步。

“不行,女儿的日记属于她的隐私,没有经过同意,又怎么能看呢?如果被女儿知道了,不但帮不上忙,反而可能让女儿对自己产生了误会,得不偿失啊!”这个念头一冒出来,母亲刚刚迈出的脚又收了回来。

“可——女儿才15岁,正是如花的年纪,万一有什么意外,走错的可是一生的路,作为母亲,自己应该为女儿负责。只看一下,应该不会被女儿发现吧!怎么会那么巧呢?而且我的出发点也是为她好,她应该能体谅的。”母亲这样想着,腿下意识的向前挪动了两下,到了书房的门前。抬手刚要去抓门把手,却一眼瞥到了女儿刚学书法时写的一幅字:信任。那略显稚拙的笔迹,也在嘲笑自己吗?“女儿对我们是因为信任才肯把日记本随便的放在书房里,而不像其他的孩子那样东躲。这是一份多么宝贵的和谐啊!我又怎么忍心去破坏它呢?如果我和女儿也因为一本小小的日记而反目成仇,破坏了彼此之间的信任,才是得不偿失啊!”这样想着,母亲伸出去的手又收了回来,脸上多了一丝坚定的神色。

“不过,如果女儿真的有什么麻烦怎么办呢?她一向娇生惯养,又没有经验……看看日记女儿又不一定知道,我只是了解一下女儿的心态而已,没有别的意思。家长这么做也是可以原谅的啊。”母亲的手放在了门把手上,扭开了门。

“据XX报道,一小学生因与家长不和而离家出走,家人十分焦急……”电视的一则新闻吸引了母亲的眼球。“是啊,有的孩子因为家长偷看日记而加了一把锁在抽屉;有的孩子发誓再也不写日记了;有的孩子见到家长像老鼠见了猫……我和女儿,是多么融洽啊,也要因一本小小的日记而……不!这种结果绝对不能发生在我们身上。”母亲一脸的坚决,“嘭——”把门关上了。

母亲转身走向餐桌,收拾着没吃完的早饭……又一切如常了。

“嘭——”门关上了,那是世上最美的声音,因为它述说着一个美丽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尊重。

家长意见书怎么写范文6

经过一晚上的深思熟虑,妈妈建议爸爸通过写信的方式和女儿进行交流。

致女儿书

宋齐齐(我的女儿):

首先,请允许我这样正式地称呼你,因为我今天要和你讨论一个十分严肃的话题。

本来我想今天和你面对面谈谈,但是害怕话题所涉内容让我过于激动而失态。又恰逢今天是农历初七,是“人”日。在这一天,每个人都要对别人表现出特别的尊重。家长在这一天里不能教育孩子,尤其不能体罚孩子。

中考失败,这是你不能回避的事实。归结原因,应该有很多。但从宏观上讲,“不务正业”是主要原因之一。学生之正业不用我解释吧?可你偏偏精力不集中,受与学习无关之事的干扰过多。例如玩电脑、看动漫、听mp3等等吧。尤其是与男生飞纸条(这是极端恶劣低俗的行为)。过去我没说你,你以为我不知道吗?一是考虑你在渐渐长大,应该给你留一些面子;二是盼望你能自己认识错误的严重性而加以改正。现在看来我错了,面子害死人。如今我不得不说,是因为作为父亲的我负有监护子女、教育好下一代的义务。要做一个合格的父亲,光会给你做吃的是远远不够的。

到了高中,你在初中阶段所犯的毛病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克服,而且在某些方面上有所发展。你不觉得你不能告诉我们的事情还有很多吗?动漫,你不是说不看了吗?怎么还看?那些已经收起来的书怎么又出来了,而且还有新的,还有光盘,是买的还是谁给你的?那里面动不动就是杀呀、死呀、鬼呀、地狱呀,所有的图片都是张牙舞爪、狰狞恐怖的,有一点儿美丽可言吗?没有。它印在你脑子里的印记肯定好不了。再说网络,网络是一个没有经过甄别的信息大杂烩,你一个十五六岁的学生怎能精确地分辨出是非良莠呢?大人也不一定说得很准确呀。这些动漫和网络带给你什么呢?我能看得到的,只有你个别作品当中的极不规范的语言,以至于老师都没法给你下评语,只好说一些“有创意”、“很有想象力”一类模棱两可的话。

再有,你所推崇的歌手、作家,他们在相应的领域里都是什么级别的人物呀?关于什么是艺术,什么是文学,何谓高雅,又何谓低俗,这些你都还不能很好地分别。所以才有老师在教,家长在管啊。这期间,也就是你还没长大成人期间,你就必须遵从老师和家长的教诲。当然,有些是违背你的愿望的,那也必须遵从。

那几个小男生又是怎么回事呀?说不联系的为什么还写信呢?你那些奇奇怪怪的东西都是怎么回事呀?是自己买的,随便花钱买那些中看(还不一定中看)却没有多大用途的东西不应该呀。别人送的?谁送的?不是反复告诫你不要随意接受别人的礼物吗!尤其是男生的。要学会拒绝,保留自尊、自重。“礼下于人,必有所求”,接受了人家的东西,人家再约你干这干那的,你拒绝得了吗?

唠叨多了,你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吗?那么怎么办呢?假期马上结束,新学期即将开始,如何以一个新的面貌开学呢?我认为――

第一,动漫必须停止。交出一切与动漫有关的图书和影音资料。

第二,网络必须停止。就你目前所学内容,还不需要到网络上查找什么资料。

第三,电脑必须停止。不是老师特意要求的,一律用手写。

第四,多余的书籍必须停止。课外书,要有节制。教辅类的,每科一本就够了,精研细读都弄明白就很不容易了。

第五,也是最重要、最危险的一点,与男生交往过密的事必须停止。爸爸妈妈都是四十好几的人了,就你们那点儿小九九根本就瞒不过我们。当然你也可能认为没什么,但我告诉你了那样不应该、不允许。不接受男生礼物,不接受男生请客,不单独和某一男生交往,有事儿不背人儿,背人儿没好事儿。你们这个年龄的学生不需要有秘密。不管理解不理解,必须停止!你也用不着问我什么叫过密,别揣着明白装糊涂。

就说这么多吧,如果不同意我的说法,可以跟我谈,也可以写信。

父亲

2008年2月13日

回父亲信

爸爸:

嗯……信的内容我都看得很仔细,很多事情我也都想了,说说我的看法吧。

先说说动漫。动漫和动画片可不是一个东西。动漫呢,我想可以看成是画出来的电视剧吧,只不过因为是画出来的,所以可以添进去很多想象的东西。我想说的是动漫不是幼稚的,更不是只有杀呀、死呀、地狱什么的,动漫起码是我喜欢的,我看的都很向上、很激励人的,它也有很多公共道德、亲情什么的,总之动漫并不是十恶不赦的东西。当然我也必须承认,动漫看多了会影响学习,高中阶段我不会再看了。动漫的书都在书柜里,可别扔啊!还有,动漫也有很多不健康的东西,但也不太坏,就当是看电视一样的消遣手段吧。

平时我写的周记什么的只不过是像唠家常一样写写想写的东西,真正写作文的时候可写得很正式呢。武侠小说上高中后没看也没写过,那好像都是初二时候的事儿了吧……偶然翻出来就看看,也没什么意思,别的小说什么的不怎么看,下学期也不准备再看多少。

至于网络嘛,说实话,我真没什么大兴趣。同学约我上QQ聊聊,或者搜个歌什么的,除此也没什么别的用了。

关于信的事儿。高中期间,范儿、天天、沙沙(编者注:这三个女孩儿都是齐齐的初中同学,上高中后就各奔东西了)给我写过信我也都回信了。还有徐建豪也给我写了几封信,也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就说说学校啊同学啊,问我这边儿怎么样,我也给回了一封。那封同学让我帮寄的信,是因为我回家顺路有个邮筒,结果我塞书包里就忘了,一直在书包里放了半学期,翻出来时已经期末考试了,同学说也没什么大事儿就不用寄了。

跟男生呢,高中还真没有交往过密的。你们多次看见我和张率一起走,是因为我和他顺道(还顺挺长的道),座位还挺近,要故意躲开的话多不好啊。跟我顺道的还挺多呢,王成、刘思奇、李子明什么的七八个,还真就没一个女生。只不过那几个不经常走。

电脑,以后除了老师要求和《风华》(编者注:学校里学生办的一本刊物,齐齐是编辑)有时会让改稿外,就不会再用了。啊对,还有给MP3充电,这个可得用啊。

总的说来,初中的时候,动漫之类的东西的确耽误了我很多时间,是中考失利的主要原因。所以,高中绝不能再在这上面栽跟头,一定会照那几条认真做。

至于漫画书什么的为什么又出来了呢……因为放假了嘛,好歹要消遣消遣、放松放松,也没看多一会儿呀。开学一定不会再出现了。下学期没人管我也会拼牛劲儿学了啊,因为下学期结束就分文理科了,再不追上想追就难上加难了啊!

女儿

2008年2月14日

编程小号
上一篇 2024-06-21 13:12
下一篇 2024-06-21 12:48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14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