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来核算

往来核算 往来核算范文第1篇 关键词:往来单位 会计核算 财务管理 一、国外往来单位核算与管理具有的特征 (一)业务票据的适用性方面与国内往来有较大差异,主要表现为票据类型和书写语言的差异 一般来说,国内往来单位核算的主要书面依据有各种税务系统监制的发票(如货物和劳务购销增值税专用发票、交纳营业税为主体的地方税务监制发票)、财政票据(如财政专用收款收据)和特殊行业的非固定形式票据(如交通

往来核算

往来核算范文第1篇

关键词:往来单位 会计核算 财务管理

一、国外往来单位核算与管理具有的特征

(一)业务票据的适用性方面与国内往来有较大差异,主要表现为票据类型和书写语言的差异

一般来说,国内往来单位核算的主要书面依据有各种税务系统监制的发票(如货物和劳务购销增值税专用发票、交纳营业税为主体的地方税务监制发票)、财政票据(如财政专用收款收据)和特殊行业的非固定形式票据(如交通、金融电信等行业票据);而国外往来单位的记帐票据形式不拘一格,可谓五花八门,一般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办理业务记载。

其次,国内票据都以汉语或汉语附加少数民族语言的形式记载;国外票据一般以票据来源地的官方语言记载,并不记载汉语,通常需要借助语言类工具书进行翻译确认。

(二)供应商、客户的管理主要依赖于进出口业务专业人士

由于国际贸易通用的商业语言依然是英语,而进行外贸商谈的语言并非一般的日常交际英语,外贸专业人员在对外沟通谈判方面凭借训练有素的英语,有着较强的优势,因此,对于国际外贸的供应商和客户的管理活动,一般依赖于办理进出口业务的专业人士。

(三)信用体系比较健全、合作伙伴的信用风险相对较小、效率较高

目前国际贸易的主体为欧洲、美洲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在这些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各类商业信用体系比较健全。国内市场主体开展与他们的国际贸易,经双方谈判的书面协议以及款项支付方式,非特殊情况,都会按照协议承兑。如出口销售业务,常见的收款方式有电汇(T/T)、国际信用证等,只要出口供货方或提供劳务方能按照协议约定的时间、数量、质量等标准履约,一般不存在合作伙伴的违约现象。

(四)业务操作层面比一般国内贸易要复杂、政策应用性强、政府监管严

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区别表现在“货物流需要通关、资金流需要外(汇监)管、外币结算需要金融机构审核、涉税事项较严格”等等。在这些业务操作层面,法律适用性非常强,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以及配套的法规和部门规章等。虽然近年来,政府监管层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对一般事项放松了管制,对于特殊及违规现象的管理处罚更加严格。

二、某外向型企业国外往来单位会计核算与管理存在的现状与分析

(一)业务与财务在往来单位的核算上存在较大的数据时间性差异

在业务操作层面,业务员更加注重业务的实质性过程是否完成,并不关注业务相关交易的程序性处理。如进口商品环节,往往注重采购的商品是否办理完成相关手续,是否能够满足生产排程的需求,而忽略了相关环节应取得票据与财务结算人员的衔接。在订单完成的商品或劳务的交付阶段,业务操作人员注重订单的交付与款项的结算,同样忽略了应当取得的票据与财务的衔接。由此,造成业务与财务在国外往来单位结算上的时间性差异,需要财务人员持续跟踪核对国外往来帐目,否则造成财务业务脱节,影响报表真实性。

(二)零星进出境货物,在外汇核算与管理上存在脱轨现象

作为OEM合作厂商,零星出口商品,为便于操作,采取快递出口,企业银行收汇的模式,如定制样品;零星进口,也通过快递收件,人民币兑换外币以劳务形式支付,如采购样品材料等。尽管便捷了业务层面的操作,却增加了财务税务环节的成本。如需要补交进口环节相关增值税,出口环节未报关视做内销交纳增值税等等。

(三)信息交叉重叠,国外往来单位的交易实时余额难以保障其真实性

国外往来单位、经办人等有交叉重叠,使得往来单位的交易实时余额难以保障其真实性。如某国外客户甲单位,同时是进口商品的供应商,公司内部的业务员A和B或C都与其有交易,由此造成单位与经办业务员信息交叉重叠,不能准确界定某业务人员所经办业务的实时交易数据,财务核算的准确性不高,不利于对业务部的业绩进行客观真实的评价,进而影响到公司整体绩效的评估。

(四)往来账款管理制度和执行有待加强

由于财务管理风险意识淡薄、往来账款缺少专人定期或不定期核对、财务会计人员不辨清业务的真实交易属性即进行会计处理、不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核算等等,诸多因素累积造成往来单位的核算准确性差、时效性难以满足企业管理的需求。

三、加强国外往来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方法探讨

(一)加强财务与业务的密切配合,以便做到无缝衔接

往来账涉及到成本和收入,关系到企业的潜在盈亏,此外往来账管理工作中仍隐藏着各类企业管理上的问题。对业务操作层面的财务管理事项需要提前跟进、对相关票据的信息共享提出要求。力求对国外往来单位保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与实际相符。对于业务层面出于简化方式进行的业务进行梳理,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行优化,使企业效益最大化。财务部门应当建立一套完整的往来账管理流程,而且明确往来账管理的岗位职责,也需要制定相应的往来账奖惩机制。

往来单位的结算与企业的库存紧密关联,同时也影响到相关期间费用,如客户从应当支付的货款中直接扣减佣金、从结算应付款中直接扣减因质量问题的赔偿等类似业务,如果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信息沟通不畅,会导致产生往来账款金额的永久性差异。

(二)改进往来单位的科目核算方式

会计科目的初始设置,影响到财务核算的准确性,便于往来单位的财务管理。在一级会计科目下设置以业务员为基础的二级科目,三级科目定义为“国别+单位英文名称”,形成会计科目格式如:“应收账款―张三―美国A公司”。也可以在财务信息化核算软件中利用项目核算进行相关往来单位的明细核算和管理。经过重新设置后的会计科目,便于解决往来单位核算的责任主体,使业务员真正承担业务和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责任。

对于业务量不太大的外向型会计核算主体,为简化核对的工作量,建议不设立“预付账款”“预收账款”科目,而将相关业务分别登记“应付账款”“应收账款”科目。

(三)建立强化企业往来账款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执行措施并不断优化

首先需要企业经营者树立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在合同管理、购销业务、资金往来等各个环节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在事前建立规范的制度体系和执行措施。

财务应当设立专人或岗位定期核对国外往来单位的往来余额进行稽核。对于形成的差异,应当进行归纳汇总分析,并与业务员等衔接沟通,及时改进,避免类似差错再次发生。进行科学的账龄分析,对往来款账龄进行分类总结与有效管理。按照时间的长短对往来账进行分类管理可以增强管理工作的效率,也是进行内部控制的基础工作。

四、结束语

往来单位的会计核算和管理,随时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显示着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国外往来单位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核算管理,有着其特殊性,需要企业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的衔接配合,做到业务规范、结算票据齐全、内部控制有效,促进企业稳健发展,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梦维.往来账会计的岗位职能和在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性[J].商情,2013

往来核算范文第2篇

一、支库业务处理的调查情况

(一)业务处理系统。目前,支库一般都使用国库会计账务核算系统(TBS)和银行的资金清算系统处理国库业务。其中,TBS系统不与支付系统连接,不直接参与国库资金收付结算,仅用于处理国库收支业务的会计账务核算业务,产生各种预算级次的收支报表和会计报表。银行的资金清算系统用于国库资金的清算业务,包括收纳各种税费款项、根据TBS系统核算结果办理各级次预算收入款项的划缴以及根据支出凭证办理国库资金的拨付。

(二)账户设置。为了满足支库会计核算业务与资金清算业务的需要,支库必须在TBS系统与银行的资金清算系统中各设立了一套独立的国库会计核算账户和国库资金清算账户。会计核算账户只用于会计账务核算业务,仅反映国库会计核算的结果,不反映相关资金的清算信息。国库资金清算账户仅用于国库资金的经收、结转、拨付、缴存等清算业务,反映国库资金的实际流转情况,不反映国库会计核算账务信息。

(三)业务处理过程。当前,支库主要依据总库制定的国库制度进行收支业务处理。处理过程包括两个阶段:一是在TBS系统中进行的国库会计核算阶段,处理的结果是产生收支报表及会计报表;二是在银行的资金清算系统中处理的国库收支业务资金的清算阶段,处理的结果是实际收纳、划转或拨付各种国库资金。

(四)资金清算模式。支库的资金清算名义上大多采取“行库往来”的模式,实际国库资金清算独立于会计核算,而且在时间安排上,两者不存在必然的先后顺序和联动关系。在国库会计核算方面,国库业务的资金往来清算情况,主要依靠“行库往来”进行资金来账“虚拟提入”和资金往账“虚拟提出”进行核算,核算结果间接反映国库资金的清算情况。

(五)会计档案管理。由于支库的会计核算与资金清算分开处理,会计档案可分为国库会计核算档案与国库资金清算档案。其中,会计核算档案主要包括收入缴款书、财政支出凭证、会计转账凭证及国库收支报表和会计账表等等;国库资金清算档案主要包括资金收纳凭证与清单、国库资金特种转账凭证、国库资金拨付凭证与清单、资金账户明细表等等。调查发现,支库会计核算档案和资金清算档案的管理依据与保管场所不一致。会计核算档案主要依据国家金库的相关规定进行单独存放并管理;资金清算档案主要依据是银行的相关内控制度,与银行营业柜台的其他业务凭证统一存放并管理。

二、支库业务处理监管漏洞分析

(一)监管资料缺失。支库资金清算档案管理的现状,导致国库收支业务的资金清算凭证未能和会计核算档案一起存放并管理,相关国库资金清算档案未纳入支库档案管理规定的管辖范围,从而在一定的程序上造成国库资金清算业务缺乏支库本身的事后监督与管理,还造成其他监管方对支库资金清算凭证等档案资料的事后监督难度非常大,部分导致对支库的国库业务检查制度流于形式。

(二)监管信息失真。支库使用不同系统中的会计核算账户和资金清算账户,对国库业务会计核算与资金清算进行分离处理,使国库会计核算账户或资金清算账户只能反映国库会计账务核算或国库资金清算的某一方面信息,无法保证“两个”信息在内容上一致。其次,由于实际业务处理过程中,支库对资金清算和国库会计核算缺乏统一的管理以及对国库会计核算档案与国库资金清算档案分别存放管理,监管形同虚设,更无法形成合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库会计核算信息的质量,最终可能导致支库会计核算所产生的收支报表和会计报表反映不了国库资金收付的真实情况。

(三)监管手段单一。目前,支库的业务量越来越大,业务处理手段越来越丰富,电子凭证信息越来越多,而且国库资金清算信息还混入银行其他业务信息,国库监管环境非常复杂。然而,现阶段对支库的外部监管及支库本身的内部监督大多数还仍旧采取人工对纸质资料进行复核、审查并核对的方法,其特点工作耗时、监督面小、效率低,无法满足实际基本监管需要,更无法做到对支库会计核算信息与国库资金清算信息一一对应的监督。

(四)监管职能失效。目前,由于监管身份不明确、监管意图不统一、监管条件不成熟等原因,支库日常监管作用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

1、支库成立后,银行一般只能满足国库会计核算业务的人员需求,国库日常监督人员几乎是空缺。即便监督职责由银行的事后监督人员兼任,但由于其对国库业务的不了解,监督职责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

2、基于企业盈利及风险控制的目的,银行对国库资金清算业务处理过程及其档案信息会实行严格的日常监督程序。但对于国库会计核算业务及其档案管理的日常监督以及国库会计核算账务与国库资金清算业务的一致性核对监管,银行一般都会进行弱化甚至忽视处理。

三、提出资金清算与会计核算“双向监管”的措施

基于上述情况,支库应加强国库业务资金清算与会计核算的监督,并将两者统一起来,形成有效的监管合力。

(一)健全支库业务制度。目前,总库没有制定专门的国库业务处理制度及业务监督制度,基层支库的国库业务处理与业务监督主要参照人民银行国库部门的各种制度执行。在制度执行过程中,由于支库业务处理流程与人民银行国库制度内容的不匹配,制度执行力不高,各种业务处理实际得不到有效规范。为了解决制度缺失的问题,各地国库部门应根据支库业务处理的实际情况制定“支库业务操作规范与管理规定”,从账户设置、资金清算账户与会计核算账户的统一管理、业务处理流程、会计资料管理及业务监督规定等方面对支库业务处理进行规定。

(二)规范业务操作流程。为了解决支库会计账务核算与国库资金清算程序脱节的问题,支库应重新疏理其国库业务处理流程。首先,将收入业务与银行经收业务紧密结合起来,规定国库收入业务的会计核算处理必须以相应款项在资金清算账户中的结转为前提,防止收入业务的会计核算与资金结转脱节,严禁收入业务处理完后,相关资金仍存放在经收账户或其他资金清算账户中;其次,将支出业务与地方财政库款资金清算账户的资金拨付紧密结合起来,规定支库支出业务的完成必须以银行将相关款项从库款资金清算账户中拨付到预算单位账户为标志,防止支出业务的账务核算已处理,但资金错拨、漏拨及不及时拨付等现象仍然存在,从而确保国库业务的会计核算与支库资金清算账户的资金收付产生联动效应,国库会计核算信息与支库资金清算信息一一对应。

(三)加强会计档案管理。为解决监管资料缺失的问题,支库应从业务处理层面就开始加强业务处理依据及凭证档案的管理。首先,将资金清算账户的资金往来凭证作为国库收支业务处理的依据之一,要求会计核算凭证附件与资金清算账户的资金收付凭证一一对应;其次,将清算凭证与会计核算凭证作为国库业务档案统一存放并管理,保证支库的监管有据可依。

往来核算范文第3篇

一、辅助核算账的功能

辅助核算账用于某些在日记账簿和分类账簿中未能记载或不完全记载的经济业务,作为备查账进行登记。在手工方式下,辅助核算是独立于会计科目分类核算的。一般是根据记账凭证分别登记会计科目分类账和备查账,两套账是各自独立的。科目分类账需要登记全部凭证,而辅助核算账仅需登记有关部分凭证,而且两次登帐交叉重复、工作量大、准确率低、不易核对。在财务处理系统中,所谓辅助核算功能,是指当一笔经济业务发生后,在进行记账处理时,不但要记到总分类账、明细账等正式账簿,还要求记到相应的辅助核算账簿。账务处理系统一般提供以下几种辅助核算账:单位往来辅助核算账、个人往来辅助核算账、项目管理辅助核算账和部门管理辅助核算账。

二、辅助核算功能的运用

(一)单位往来业务辅助核算

单位往来是企业和其他企业间发生的经济业务。会计科目中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等都是处理单位往来业务的账户。当企业往来客户比较多,往来业务比较频繁,清欠、清理往来账的工作量大时,如果继续时使用手工方式的科目设置,如:

113 应收账款

11301 应收账款-广东 11302 应收账款——福建

1130101 应收账款-广东——a单位 1130201 应收账款——福建——c单位

1130102 应收账款-广东 ——b单位 1130202 应收账款——福建——d单位

……

由此可见,将地区、单位作为往来科目的二级、三级科目的设置,造成科目体系庞大,给会计工作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因此,对于往来客户较多,往来核算管理要求高的单位来说,可使用系统提供的单位往来辅助核算账。

实施步骤如下:

首先,在系统初始化中对上述科目重新设置,将应收账款的性质定义为“单位往来”,即 113 应收账款 单位往来

这表示上述科目要设立单位往来辅助核算账。接着,将具体的地区、往来单位等二、三级明细科目从科目体系中剥离出来,即

01 广东

0101 a单位

102 b单位

……

02 福建

0201 c单位

0202 d单位

……

这些地区、往来单位等信息录入后,存放在单位往来通信录文件中统一管理。

在输入凭证时,遇到科目性质为“单位往来”的科目,系统自动从单位往来通信录文件中提取地区、往来单位,供财会人员选择。这些往来业务数据保存在凭证文件中和专门用于往来管理的数据库文件中。财务人员可以对应收(或应付)账从不同角度进行统计查询,如:可以按科目查询、可以按单位查询,也能同时查询科目和单位。

(二)个人往来辅助核算

个人往来是指企业与企业内部职员之间发生的经济往来业务,如个人借款,差旅费借款等。由于各单位的经营性质、经营方法不同,有些单位的个人往来业务很少,有些单位的个人往来业务很多,业务发生也非常频繁。对于后者,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可启用账务处理系统提供的个人往来辅助核算功能。将个人往来业务的管理、清理工作纳入个人往来辅助管理中,可大大减少清理工作量,有利于加强个人往来户的管理。

个人往来辅助核算的使用与单位往来辅助核算的原理相同。假设手工方式下科目设置如下:

119 其他应收款

11901 其他应收款——个人借款

1190101 其他应收款——个人借款——张三

1190102 其他应收款——个人借款——李四

……

11902 其他应收款—— 差旅费借款

1190201 其他应收款——差旅费借款——张三

1190202 其他应收款——差旅费借款——李四

……

要进行个人往来辅助核算,先对上述科目结构进行修改,并将科目性质定义为“个人往来”辅助核算。即

119 其他应收款

11901 其他应收款——个人借款 个人往来

11902 其他应收款—— 差旅费借款 个人往来

将具体的个人明细科目从原科目体系中剥离出来,把个人信息存放在个人通信录文件中进行统一管理。设置为:

01 张三

02李四

……

在输入凭证时,遇到科目性质为个人往来业务的科目(如:其他应收款-个人借款或差旅费借款)时,系统要求用户确定个人往来户的名称。记账时,该笔业务的发生额分别记入该科目的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个人往来辅助核算账。同样,财务人员也可以从科目、个人的角度进行统计和查询。

(三)项目管理辅助核算

所谓项目,即专门的经营对象。实际上,它可以是一项工程、一种产品、一个科研项目等。实际会计核算时,经常要求将围绕这些项目所发生的所有收支,按费用或收入类别设立专门的明细账,以便更好完成对每个项目投入产出及费用情况的核算。按这种核算要求,在手工方式下会按项目设立二级或三级科目,再在其下级设立收支或费用明细科目。

手工方式下,对产品的收入和费用的核算,会计科目会这样设置。

137 库存商品

13701 a产品 13702 b产品;

401 生产成本

40101 a产品 40102 a产品

4010101 直接材料 4010201 直接材料

401010101 材料一 401020101 材料一

401010102 材料二 401020102 材料二

……

4010102 直接人工 4010202 直接人工

4010103 制造费用 4010203 制造费用

4010104 其他 4010204 其他

501 主营业务收入

50101 a产品 50102 b产品

502 主营业务成本

50201 a产品 50202 b产品

很明显,这样做有两个缺点:一是科目结构复杂,体系庞大;二是难以进行横向的统计分析。在计算机账务处理系统中,提供的项目辅助核算模块可以实现该核算方式。

以上述产成品核算为例,项目辅助核算操作步骤如下:

首先,进行会计科目设置,把要进行项目辅助核算的科目(如:费用、成本、收入等)的性质定义为“项目核算”。如:

137 库存商品 项目核算

401 生产成本 项目核算

40101 直接材料 项目核算

4010101 材料一 项目核算

4010102 材料二 项目核算

……

40102 直接人工 项目核算

40103 制造费用 项目核算

40104 其他 项目核算

501 主营业务收入 项目核算

502 主营业务成本 项目核算

将具体项目从科目体系中剥离出来,在项目辅助核算模块中定义有关项目代码、名称等资料。如

01 产成品

101 a产品

102 b产品

在日常业务处理中,录入凭证时,当输入科目的性质为“项目核算”时,系统将要求财会人员录入或选择项目代码。记账后,即可在项目辅助核算模块中查询各种项目核算与管理所需的账表,即项目总账、某科目的项目明细账和某项目的项目明细账,以及项目统计表和项目执行计划报告。通过该功能模块,不仅方便地实现对成本、费用和收入按项目核算,而且为这些成本、费用及收入情况地管理提供了快速方便地辅助手段。

(四)部门管理辅助核算

为了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许多企业单位都实行了部门核算,考核标准包括收入和费用两项指标。因此,账务处理系统要求提供部门核算辅助功能,即对收支类业务,除了按类别进行核算外,还需要按部门进行核算。如“管理费用”科目下,除了要按类别分成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等项目进行核算,然后还需要进行对每个费用在不同部门中进行核算。如果一个单位有10个部门需要进行部门考核核算,管理费用类别项目有10个,那么在“管理费用”科目下就应设置100个明细科目。这种核算方式在手工条件下工作量是相当大的,但在计算机条件下,利用系统提供的部门核算辅助功能,却能轻而易举地实现。下面以管理费用为例介绍部门辅助核算功能的使用。

首先,在系统初始化时设置会计科目。即

521 管理费用

52101 办公费 部门核算

52102 差旅费 部门核算

52103 保管费 部门核算

52104 业务招待费 部门核算

……

接着将部门(高层、中层、底层部门)从科目体系中剥离出来,在部门代码设置模块中定义。即

01 一部

02 二部

03 三部

………

往来核算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小学会计制度;辅助核算;应用

会计软件可以具备两类功能,一是财政部门会计制度规定的基本功能,二是辅助核算功能,其中基本功能可以满足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辅助核算功能可以满足会计核算更深层次的要求。但是目前电算化环境下,无论是企业还是教育、医疗部门,对会计软件的基本功能较为熟悉,而辅助核算功能则很少被采用。一是由于供应商根据财政部的规定,在销售会计软件时必须为用户提供售后培训、指导等服务,但是供应商怕对用户培训太多了,进而影响其软件销售,因此通常会培训一些简单的基本功能;二是用户使用电算化的前提是比手工记账更加便利,但是辅助核算可能会受到用户的抵触。但是随着电算化环境的日益成熟,会计制度日益与国际接轨,对会计核算的精准度要求越来越高,辅助核算逐渐引起各软件用户重视。因此,本文着重对辅助核算的个人往来辅助核算、部门辅助核算及项目辅助核算三个层级进行应用分析,以提升部门会计核算水平。

一、新中小学会计制度及辅助核算概述

新中小学会计制度由原来的“收付实现制为主要的核算基础,对于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勤工俭学收支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改为“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是对部分经济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这也标志着中小学的权责发生制的核算范围在逐渐扩大。此外,新制度对固定资产核算、对财政资金与非财政资金的区分更加明确。

随着我国对会计核算准确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部门提供的数据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对外部负责,而也要对内部管理、决策负责。但是内外部数据是来自同一数据源,那就是原始凭证,但也存在差异。所有原始凭证都要按科目进行核算,其中部分凭证又要按部门、项目等分类核算,无论是按照科目进行核算,还是按照项目和部门进行核算,它们没有优劣先后之分,可以同时采用项目、部门和科目核算,也可以仅仅采用一项进行核算。科目核算外的其他项目核算通常是通过辅助核算的形式来实现的。通常的辅助核算主要可以分为五种,即客户核算、供应商核算、个人核算、部门核算和项目核算,鉴于我们研究的背景是中小学会计制度,本文主要研究个人往来辅助核算、部门辅助核算和项目辅助核算。辅助核算主要分为五个步骤,分别是明确核算要求、设置核算类型、设置档案、填制辅助核算信息及查询信息。

二、新中小学会计制度辅助核算的运用

结合教育部门特点,辅助核算只需要考虑个人往来辅助核算、部门辅助核算和项目辅助核算三种形式。

(一)个人往来辅助核算运用

在教育部门,个人往来款辅助核算主要是个人与单位往来,其他应收款科目、其他应付款科目需要设置个人往来辅助核算。个人往来辅助核算主要有三种方法,不同的单位会根据自身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方法一主要是先设立总账科目,然后会在总账科目下直接设置多个二级科目,每个二级科目对应一个个人名称作为三级科目,系统可以经过所设置的二级科目划分业务类型、检索和核算个人往来,但是当总账科目不再能设置二级或者三级科目时,便不能进行个人往来辅助核算。例如1221其他应收款,122101张三个人往来,122102李四个人往来。方法二是先设置一个总账科目,然后在其后设置业务类型作为二级科目,并将各个二级科目的账类描述为个人往来核算,通过系统的往来管理功能建立各个与单位有资金往来业务的个人档案资料,并可核算管理此项业务类别。例如1221其他应收款,12201出差借款个人往来,12202其它借款个人往来。方法三是仅设立总账科目,并将其账目描述为个人往来核算,同样通过系统的往来管理功能可核算管理此类业务。例如1221其他应收款个人往来。

(二)部门辅助核算运用

在教育部门,存在着对事业支出按照部门进行精细化核算的要求,比如,报刊杂志订阅,可在商品和服务支出子级明细科目报刊资料费下设置部门辅助核算,01办公室,02教导处,03总务处,财务支付款项时进行下列账务处理:

借:事业支出/基本支出/财政补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办公费/报刊资料费(辅助核算-办公室)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财务人员通过部门辅助核算系统,可以精确查询各部门订阅报刊资料发生的费用。

(三)项目辅助核算运用

项目辅助核算与其他两个核算类型是平行关系,只是核算对象不同,以不同的对象作为项目,均可以采用项目核算。中小学涉及到很多在建工程项目,明细账核算不能满足具体核算要求,而且很多工程项目是跨年度的,根据当前基建并入大账要求,需要在在建工程科目按照具体工程项目设置部门辅助核算,下面以本人分管的宜昌市十四中为例详细阐述项目辅助核算的应用。随着伍家教育创建湖北省教育均衡示范区,财政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近两年宜昌十四中校园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综合实验楼改造工程,校园场地平整工程,塑胶运动场改造工程等。项目根据工程进度支付款项时,列支科目均为其他资本性支出,当工程项目竣工验收转固定资产时,很难通过明细账其他资本性支出统计出该项目的准确成本。中小学同时面对着更多的在建工程项目时,1511在建工程科目下设置二级明细科目151101建筑安装工程投资、151102设备投资、151103待摊投资、151104其他投资,在二级明细科目下根据工程项目名称进行项目辅助核算,设置为01综合实验楼改造工程,02校园场地平整工程,03塑胶运动场改造工程,财务人员在项目辅助核算系统中,可查询该项目历年来1511在建工程科目明细数据,很容易统计出该项目竣工验收时工程成本金额。

三、提升辅助核算的策略

虽然目前教育、医疗等部门已经开始逐渐步入会计辅助核算运用阶段,但是仍处于初级阶段,仍然有提升的空间。首先,对部门财务人员进行培训,一是要培训其具有辅助核算功能应用的意识,二是培训其辅助核算这个功能的运用能力,在后续研究中可以更加熟练的运用这项功能。尤其是处于目前二胎时代的到来,中小学工程建设项目会显著增多,更需要会计核算的精细化,同时可以在辅助核算中增加预算定制分析功能。其次,对新旧中小学会计制度的有效衔接,要以动态化的预算管理指导部门的项目执行,将预算管理与传统的会计核算有机的结合。一是要配套完善激励机制,适当调动中小学管理人员运用辅助核算功能服务于会计核算和预算管理的积极性;二是部门内部尽快出台相关的培训制度及准则,保障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再次,要完善中小学的“校财局管”的经费管理模式,财政经费指标要细分到二级核算单位,这样更益于辅助核算的普及化。最后,除了上述的预算定制分析功能,还可以增加其他一些分析和统计功能,例如可以对辅助信息进行趋势分析、比重分析,对部门教学投资与产出进行预测。

四、结语

辅助核算益于简化原来的核算程序和工作量。辅助核算的必要条件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互联网环境日益成熟,电算化已经成为会计核算的必要途径;二是我国会计制度正在与国际接轨,需要对会计核算准确性提出更高的要求。鉴于此,会计软件的基础功能已经不能满足部门核算的需求,必须使用辅助核算弥补基础核算的不足。本文只是对辅助核算的个人往来、项目和部门辅助核算运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提出了几点辅助核算水平提升的策略。但是本文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研究范围只是局限于中小学,辅助核算形式只探讨了三种形式,建议后续研究可以更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袁文华, 谢晟. 用友GRP-R9软件自定义辅助核算功能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8, 11(11):16-18.

[2] 常青, 牟秋菊. 新会计制度下中小学会计核算管理问题及对策探索――以贵州省为例[J].教育财会研究,2015,26(3):94-96.

往来核算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校; 会计; 电算化管理

会计电算化是指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会计工作领域,用会计软件指挥各种计算机替代手工或手工很难完成、甚至无法完成的会计工作的过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高校理财环境的变化,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技术在高校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中的运用越来越普及。目前,高校已基本实施会计电算化,并逐步向财务网络化、财务管理信息化迈进。但是,由于会计电算化管理在科目核算、项目辅助核算、往来款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年末结转等方面存在着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一、会计电算化管理系统的特点

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结合会计核算实际,高校适用的会计核算软件一般具有完整的会计核算功能,特点是以会计科目为中心,实现对部门(项目)经费、往来款项、固定资产等进行辅助核算和管理。

在会计电算化管理中,横向以传统手工会计核算模式下的科目核算为中心完成账务处理;纵向以“项目管理”为中心实现对部门经费、科研课题经费、专项经费、代管款项等经费的核算,实现对各类经费的管理、分析和控制。以科目核算为主线完成账务处理过程,以项目管理、往来款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为辅助核算手段,为加强预算管理、往来款项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财务管理方面提供更为准确、及时的信息。

二、会计电算化管理系统的变化

传统的手工会计管理模式,会计核算具体反映会计科目之间的关系。高校会计核算主要反映资产类会计科目、负债类会计科目、净资产类会计科目、收入类会计科目以及支出类会计科目之间的关系。

会计电算化管理模式,会计核算一方面反映会计科目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要反映各会计科目与项目、往来款项各科目与往来款项责任人、往来款项各科目与往来款项项目、固定资产各科目与项目等方面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项目辅助核算的会计科目余额累计

=所有项目余额累计;

应收款项会计科目余额累计=所有项目应收款项余额累计;

应收款项会计科目余额累计=所有应收款项责任人余额累计;

应付款项会计科目余额累计=所有项目应付款项余额累计;

应付款项会计科目余额累计=所有应付款项责任人余额累计;

固定资产会计科目余额=所有项目固定资产余额累计。

三、会计电算化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由于受传统会计管理模式的影响,高校使用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会计管理的经验欠缺,使得高校在会计电算化核算和管理中,在初始化处理、往来款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年终结转处理、与其他管理系统信息共享等方面存在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财务管理电算化的实施,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

(一)初始化处理

传统手工会计管理,重会计科目核算,轻项目核算,难以提高管理水平。会计电算化系统初始化处理主要包括参数设置、科目余额、项目余额、往来款余额初始化等。在会计电算化初始化处理中,部分高校存在重参数设置,重科目余额与手工账务(或以往电算系统)科目余额核对相符,轻科目余额与项目余额勾稽、往来款科目余额(分责任人)与项目勾稽、固定资产会计科目余额与项目勾稽等问题,不能通过会计科目和项目核算实现二维核算或多维核算,不利于加强内部考核和管理,也不利于提高内部管理效率和水平。

(二)往来款项管理

高校往来款管理,重责任到人。责任人设置主要以内部职工或学生为分户辅助核算对象。在电算会计核算方式下,通过编制记账凭证录入科目、金额和责任人信息这种简单的内部责任人分户核算的模式进行管理。该模式不利于往来款管理按部门(项目)责任考核,难以进行账龄分析,难以实现向实质责任人进行催款和核对,易形成呆账和长期挂账,资金使用效率低。

(三)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包括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其载体分为总账、明细账、辅助账和卡片账。财务部门一般进行固定资产价值管理,资产部门和使用部门进行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在会计电算化管理方式下,财务部门通过编制记账凭证录入科目、批固定资产金额记账后形成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反映批固定资产价值,但不能反映单件固定资产价值和固定资产购置资金来源;资产部门填制固定资产卡片,通过卡片信息录入形成固定资产辅助账;使用部门使用固定资产,根据固定资产卡片信息形成本部门固定资产辅助账。财务、资产和使用部门没有实施定期账账核对、账实核对、账卡核对以及固定资产总价值和单件价值、总价值和分类价值、总价值和部门(项目)价值、实物总量与单件数量、实物总量和分类数量、实物总量和部门(项目)数量核对相符。这种管理模式,使得资产管理信息不准确,家底不清,难以实现资源共享,资产使用效率低下。

(四)年终结转处理

高校事业结余包括经常性结余和专项资金结余两部分。经常性结余按规定提取福利基金和转入事业基金;专项资金结余,已完成的项目,应结清账务,并将结余资金先转入经常性结余,再转入事业基金;尚未完成项目的资金,结转到专项结余中继续使用。在会计电算化管理方式下,按收支科目进行年终结转,只能反映学校总结余,不能反映各部门(项目)结余,不利于对各部门(项目)进行绩效考核和分析。

(五)信息共享性差

高校管理信息使用,涉及教务管理、工资管理、人事信息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学生管理、收费管理等部门。为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各部门应利用网络技术在同一平台基础上实现信息共享。但长期以来,存在部门各自为阵,各使用一套管理软件,数据接口不开放,甚至财务管理部门内部会计核算管理、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收费管理等系统都不能实现信息共享,造成重复劳动,效率低下。

四、完善电算化会计管理的建议

高校电算化会计管理中存在不足,有多方面的原因。重核算轻管理、重科目轻项目、重分配轻考核等传统管理思想,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电算化会计管理。部分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结构单一,计算机使用技能较低,财务管理中习惯通过重复劳动和简单劳动完成工作,制约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现行会计规章制度,对于电算化会计管理中如何设置会计科目、如何进行年终结算和结账等方面缺少相关规定,高校在进行电算会计核算中没有统一的处理方法,使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比性受到影响,制约着高校会计电算化、网络化的发展进程。因此,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完善高校会计电算化管理。

(一)准确处理初始化数据,为二维、多维核算奠定基础

高校会计电算化要实现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会计人员需要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进行研究和探讨,分析本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和需要,熟悉电算会计核算方法和程序,选用能满足单位决策分析和财务管理需要、通用性和灵活性强、具有综合管理功能的会计软件。清理、核对和结清原系统账务,形成电算化会计系统初始化基础数据,结合财务管理需要进行参数设置、科目余额、项目余额、往来款余额初始化等。电算会计数据初始化完成,应确保科目余额与原系统科目余额核对相符,科目余额与项目余额之间、往来款科目余额(分责任人)与项目之间、固定资产会计科目余额与项目之间等勾稽平衡,提供准确初始化数据,为实现会计科目和项目核算二维核算或多维核算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往来款项管理,提高资金周转和使用效益

财务利用电算会计系统进行会计核算和审核,应同时提供往来款项管理相关信息。编制记账凭证时一次录入科目、部门(项目)、债权债务确认时间、责任人、实质责任人、当笔经济业务还款情况、经济业务性质等相关信息,为往来款项管理提供准确信息,以做好账龄分析,及时向实际债务人进行催收和核对,及时清理往来款项,以提高资金周转和使用效益。

(三)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实现家底清楚和动态控制

为提高管理工作效率,财务部门、资产部门、使用部门应利用校园网络技术,统一使用管理软件,在同一平台基础上实现数据和信息共享。在固定资产分类信息和部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对经专家组已验收的资产,由使用部门在终端录入资产相关信息,形成资产部门待提交验收和登记数据;资产部门按权限进行实物验收和登记固定资产卡片,形成财务部门待入账数据;财务部门进行账务处理、价值核对、登记入账,形成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资产变更、调剂、报废、减少等数据和信息变动,程序相同。通过建立新型的资产管理体系,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实现数据及时更新,对资产实行从形成、使用到处置全过程的实时管理和动态控制,定期进行资产盘点,适时进行资产价值和实物账账核对、账卡核对,保证账实相符,学校资产和部门资产、总资产和分类资产家底清楚。

(四)年终结转分项目处理,有利于部门考核和分析

高校进行年终结转,在年终清理结算的基础上,应编制科目余额表和科目项目余额表。试算平衡后,各收支科目余额按规定的年终冲账办法,分项目办理结账转冲。经常性结余和专项资金结余按规定分项目结转分配,结清旧账,记入新账。年终结转分项目进行,既反映学校收支结余,也反映各部门(项目)收支结余;既反映学校结余分配,也反映各部门(项目)结余分配,有利于学校、部门收支执行情况分析,实施部门(项目)绩效考核和分析。

(五)开放交流部门数据,实现管理信息共享

高校应根据管理需要,对各部门管理软件进行统一规划,避免部门管理软件和数据接口混乱,使数据信息在部门之间实现交流共享。电算化会计管理要充分利用校园网,建立一个相对开放、实时、快捷方便的双向信息交流系统,将往来款项、工资、公积金、部门创收、项目经费收支、学生交费、欠费情况等管理信息归集上网,设置网上查询系统,实现无纸化办公。为内部各单位之间信息交流提供便利,以提高会计信息收集、加工处理和综合利用速度,从广度和深度上扩展会计信息内容,提高会计信息的利用效率,避免校内各部门因信息获取滞后而造成的工作拖延和矛盾冲突,减少会计人员重复处理数据和传递信息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会计电算化和网络化是高校财务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应采取多方面措施,确保会计电算化管理系统信息及时、准确、有效,以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对高校经济活动的预测、决策、控制功能,促进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促进高校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宗祥.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区别探析.会计之友,2007(10).

编程小号
上一篇 2024-05-10 13:47
下一篇 2024-05-10 13:47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fwzx/15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