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言文 翻译 技巧
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文言文翻译,令多少学子既痛又爱的板块。爱您作为母语的博大精深,高深莫测,是我们文化翘首世界的一大骄傲;恨您的无情无义,连您的炎黄子孙都不认识了解了。其实我知道,前者是对您的正确肯定,后者,绝对是对您的误判加屈打成招。文言文翻译,如何让孩子们对您没有恨意并且是爱爱爱不完呢,如何让您成为孩子们在过千军万马的独木桥的时候的有利翅膀呢?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文言文翻译好,就得先了解有关文言文翻译的常识。
1.标准
简言之三个字:信(准确)、达(通顺)、雅(有文采)。高考中的翻译一般只涉及信和达。
2.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则是按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一般说来,应以“直译”为主,辅以“意译”。高考文言文翻译也主要考“直译”。
二、方法与努力同等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为我们的学子们浅析高中文言文翻译的技巧。
(一)直译的方法――“对”、“换”、“留”、“删”、“补”、“调”六个字。以及掌握古人的语言习惯即文言固定句式。
1.对――对译。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译成以该词为词素的合成词。
例近日之事,衅难将成,赖陛下英明速断,故罪人斯戮。(全国卷Ⅱ)
[参考答案]近日的事,祸端将要酿成,幸亏陛下英明果断。因而严惩了罪人
注:“故”即“因而”,“戮”即“惩罚”,此中“以为”当按固定格式释作“用……做……”或“把……作为……”
2.换――替换。有些词在古书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不用或不常用,或词义已经转移。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用现代汉语里的词去替换原文里的词。
(1)“幸”(《汉语大词典》缩印本2835页,以下引自此书者只注页码),“正好、恰好”或“本来、原来”之意。
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要换成现代通俗的词语。如:
(2)且又大购之,皆不获,有司苦之。(湖南卷)
[参考答案]并且又大力悬赏(缉捕)盗贼,都不能捕获,主管官吏对这件事感到苦恼。
命题者译“且又”为“并且又”,当是将“且又”看作“且”和“又”二词连用的;事实上,早在先秦时代,“且又”因同义连文就已凝固成复音虚词,这有中国社科院语言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商务印书馆1999年2月第1版,428页)、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词典》(语文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317页)、李靖之等《文言虚词诠释》(中国劳动出版社1994年11月第1版,331页)、段德森《实用古汉语虚词详释》(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5月第1版,13页)等多部辞书为证,若用辞书释义--“连词,连接分句,表示进层关系。可译为‘而且’、‘并且’等”(社科院本),验之于“有司百计捕之甚急,且又大购之,皆不获,有司苦之”这一语境,显然非常妥帖。
3.留――保留。古文中的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以及古今词义相同的词,如“山、水、中、笑、有”等,都按原文保留不译。
例石华、象溪二所复设别塾,以教陈氏族子之幼者。(湖北卷)
[参考答案]在石华、象溪两地再设立别的私塾,用来教育陈氏家族中年幼的孩子。
注:石华、象溪地名。
4.删――删略。文言文中有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或表示停顿,或表凑足音节,或表发语,或起语助、连接等作用),翻译时应删除。如:
(1)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作战,(是靠)勇气的。(夫,句首发语词)
(2)战于长勺,公将鼓之。(《曹刿论战》)――在长勺这个地方与齐军交战,鲁庄公将要击鼓(命令将士前进)。(之,句末语气助词)
(3)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这句中的“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中独立性,不译)
5.补――补充。古书中的省略现象比较突出,为了完满的表达文章的内容,译文就应补出原文省略的而现代汉语又不能省略的某些词句。
(1)以相如功大,拜上卿。
译成: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
译句没有把“以”译出来,“以为(以……为)”在古汉语中是一个常见的固定结构,先秦典籍中多有所见(恕不举例,可参阅楚永安《文言复式虚词》420~426页,但此处应当译成“因为”,也没有把“拜”译出来,应当译成“任命”才算正确。
(2)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这句中两个“曰”前分别省略了主语“蔺相如”和“舍人”。“不若”句省略了主语“廉颇”,省略了宾语“秦王”。
6.调--调整。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翻译应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1)大王来何操?这句是宾语前置句,“何操”应为“操何”。
(2)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这句中的“验之以事”,是宾短语后置,现代汉语句式为“以事验之”。
(3)“蚓无爪牙之利”为定语后置句,现代汉语句式为“蚓无利之爪牙”,“利”是修饰“爪牙”这个词的。
7.常见的固定用法,用理科思维解决文学问题,掌握古人的语言习惯。下面列举高中阶段常见的例子做简要说明。
(1)表示疑问
如……何?奈……何?(拿……怎么样呢?)如:“如太行王屋何?”
孰与……?(与……相比,哪个……?)如:“事孰与城北徐公美?”
(2)表示反问
何……哉(也)?(怎么能……呢)如:“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何……为?(……干什么呢?)如:“何辞为?”
何……之有?(有什么……呢?)如:“宋何罪之有?”
安……哉(乎)?(哪里……呢?)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不亦……乎?(不是……吗?)如:“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非……欤?(……不是……吗?)如:“子非三闾大夫欤?”
顾……哉?(难道……吗?)如:“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3)表示感叹
何其……也!(怎么那么……啊!)如:“虽有君命,何其速也!
直(特)……耳!(只不过……罢了!)如:”王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何如哉?(……该是怎样的呢?)如:”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4)表示揣度
无乃……乎(欤)?(恐怕……吧?)(兼表反问)如:”求,无乃尔是过欤?“
得无(微)……乎?(该不是……吗?)(兼表反问)如:”若辈得无苦贫乎?“
……欤?(不是吗?)(兼表反问)如:”其可怪也欤?“
……庶几……欤?(……或许……吧?)如:”吾王庶几无疾病欤?“
(5)表示选择
其……,其……也?(是……呢,还是……呢?)如:”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二)意译的翻译方法――含有修辞的文言句式如何翻译,下面就常用得几种修辞进行剖析。
1.借代
文言文中,借代修辞格运用得相当普遍,如果按字面翻译,往往会造成误解。如:”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这里的”布衣“是因为古时平民多穿麻布衣服,用这一特征来代平民,因此应译为”平民百姓“。如果不了解这一点,按字面译为”穿布衣服的人“,那就译错了。在翻译时这类地方应采取意译的方法,加以复原。
2.互文
作为一种修辞方法,互文在文言文中也较为常见。这类句子,在内容上前后互相补充。如《木兰诗》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使用了”互文“修辞格。两句话的陈述对象都是”将军“和”壮士“,因而,或”百战死“,或”十年归“,既是指将军们,也是指众壮士。看不出这一修辞特点,或不懂得这种修辞方法的作用,在句意理解上就会产生偏颇。又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原意本是”不因有外物环境和自己遭遇的好坏而高兴或悲伤“,这里的”喜“,不仅指”物“,同时也指”己“:”悲“不仅指”己“,也指”物“。翻译时要特别注意。
3.委婉
在语言表述中,为了某种需要,对某件事情不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而是换一种说法,这就是委婉。文言文中委婉修辞格常用于外交场合。如赤壁之战中,曹操给东吴下战书,”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这就是一种委婉说法,”会猎“就是”打仗“的意思。对这类句子的翻译也应注意。
4.讳饰
讳饰实际上也是一种委婉,往往是由于人的忌讳而改变了说法。如对于”死“,帝王死叫”山陵崩“”宫车晏驾“”千秋之后“,老百姓死则称为”填沟壑“,了解这些说法的真正含义,才能准确地翻译文言文。
5.铺排
有些铺排的句子,翻译时还可以进行浓缩。如:(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可译为: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原句为增势壮气,故意用了繁笔,为精练建议删略。
三、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
方法只是一种外在形式,如同人身上的华丽外衣,如想华服与气质水火相容,则需要千锤百炼。文言文,如同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坐在历史的长河边上钓鱼,如果你喜欢文言文,你了解文言文,你懂得文言文,那么他将化身为姜太公,为你出谋划策,激扬文字,大展宏图。
中华文化有着五千源远流长的历史,先秦诸子的散文,汉代的赋,唐代的诗歌,宋代的词,元代的曲,明清的小说,无一不是先贤留下的智慧。高中语文中文言文的学习,正是为了让高中生更好的了解历史,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掌握传统文化中的瑰宝。随着近年来国学热的兴起,对于传统国学的教育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不少小学甚至幼儿园都已经开设国学课,全国上下都意识到学习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我们祖国古代的灿烂文化的重要性。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内容达到与现代文持平不说,要求背诵的文言文篇目更是达到所有背诵篇目的70%左右。所以高中生要学好文言文不仅是教育对他们的要求,更是整个社会对他们的一种期望。但是,文言文毕竟是一种远离时代的语言形式,很多字词在音、形、意方面都和现代文有着较大的区别。对于高中生来说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一定要用会翻译,能翻译,把深奥的文言文变成我们熟悉的白话文,拉近古人和我们的距离。
参考文献:
[1]商务印书馆1999年2月《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2835页
[2]楚永安《文言复式虚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5月第1版420~426页
[3]中国社科院语言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商务印书馆1999年2月第1版428页
[4]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词典》语文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317页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范文第2篇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翻译观;体验与认知;翻译教学模式;主观能动性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5)02-0165-3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5.01.044
1 .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
认知语言学是建立在体验哲学基础上的,相比传统的以文本为中心的翻译观和基于传统语言学的翻译观,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突出了主体的认知活动在翻译中的表现。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认为,翻译过程基于以实现体验为背景的认知主体参与的多重互动作用,读者兼译者在透彻理解源语语篇所表达的各类意义的基础上,尽量将其在目的语言中表达出来,在译文中应着力勾画出作者所欲描写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一方面强调翻译过程中认知活动的决定作用,认为译文是体验和认知的结果,同时,又指出译者作为认知主体之一应受到其他参与翻译活动的认知主体间互动的制约。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坚持翻译不是译者作为主体的任意发挥,而是一种追求平衡的动态过程。认知语言学翻译观不仅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而且对于翻译理论与教学实践也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翻译教学的目标是培养译者,而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关注译者认知活动的过程,强调主体的体验性和创造性。因此,用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视角去审视当前的翻译教学,有助于翻译教学者发现翻译教学中的问题,帮助教学者进一步明确翻译教学目标、选择翻译教材、构建翻译教学模式。
2 . 传统翻译教学模式的弊端
翻译的本质是一种带有目的性的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包括对语言文字和翻译技巧的理解和运用,对翻译任务的认知和体验。传统的翻译教学是一种单向式的传播,使翻译教学成为知识传播而非技能训练。这种教学模式是以结果为导向的,不重视学习的过程,是建立在行为主义理论基础上的。
在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中,翻译课长期以来采用的方式是教师提供原文,学生做出译文之后,教师根据参考答案对有关的翻译问题进行讲解,评价学生的翻译得失。课堂上教师通常根据翻译教材的具体内容,通过译例来阐释翻译理论,总结翻译技巧,然后根据该翻译理论或技巧有针对性地选取例子让学生翻译,然后给出参考译文。这种“纠错”式的翻译教学法的缺陷在于只进行了语言训练,而未让学生进行信息提取、选择,没有按照既定的教学目标来创造译文,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这种以教师为主导的翻译教学使得学生在心理上处于被动,不能积极主动配合翻译教学。同时,教师在讲评中缺乏与学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得学生在翻译练习中无法充分发挥认知水平和主观能动性。长远来看,这种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对翻译的兴趣,不能满足翻译实践对翻译教学的要求。
3 . 认知翻译能力培养与翻译课堂教学目标
翻译活动的主体是译者,翻译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翻译能力,而翻译能力的核心体现在分析原文和重建原文,包括语言能力和技巧的运用能力。将中英文互译仅仅是整个翻译过程的一方面,翻译不仅仅涉及语言层面,更重要的是体现语言所反映的世界,深入分析原文所体现的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理解客观世界和认知主体的思维活动是如何通过内容得到体现的。因此,翻译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译者认知和理解能力的展现。
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展现自己的认知能力,依靠自己对世界的体验来理解原文及其所反映的世界;此外,译者还需展现重构原文世界的能力,体现出一定的创造能力。在翻译实践中,译者还应能自我控制,协调处理各种主体性因素,有效主导翻译过程,达到翻译目的。译者的翻译能力是以其自身的经验和认知活动为基础的,以分析原文和重建原文功能的能力为核心,包含译者的知识能力、创造能力、交际能力和约束能力。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对以培养翻译能力为中心的翻译教学有着非常深刻的启发意义。用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看待翻译教学,可以看出,在翻译课堂中教授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技巧既不是翻译教学的全部,亦不是翻译教学的中心。翻译教学的任务还应包括引导学生面对原文以及原文所反映的世界,分析翻译的语境并确认自己在翻译活动中的立场,承担自己在翻译过程中所应负的责任及翻译的目的和效果。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是以体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为哲学基础,而译者是翻译过程中最重要、最活跃的体验和认知主体,因此,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将译者提到了翻译过程的核心与主导地位。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不仅需要语言转换能力,而且还应具备协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翻译教学实践中,认知语言学的翻译教学模式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要求学生发挥创造力和分析决策能力。
4 .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下的翻译教学模式构建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认为,译者作为认知主体以现实体验为背景参与多重互动。读者兼译者在充分理解源语语篇所表达的含义后,将其以目标语言表达出来,通过译文勾画出作者所描写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强调体验和认知的制约作用,重视作者、作品、译者和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追求实现“解释的合理性”和“翻译的和谐性”。同时,认知语言学建立在体验哲学的基础上,以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去审视翻译,突出主体认知活动在翻译中的表现。王寅认为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及模式主要体现为:翻译具有体验性;翻译具有多重互动性;翻译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翻译的语篇性;翻译的和谐性;翻译的两个世界。
从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视角看,“翻译的和谐性”是翻译活动的原则和翻译的最终目标。语言交际和跨文化交流的目的是达到人际和谐,翻译也应力求达到作者、文本、读者之间的和谐。根据王寅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对翻译的阐释,本文将从翻译的体验性、翻译的互动性、翻译的主观能动性和翻译的语篇性出发,分析和构建更为合理的翻译教学模式。
4 . 1 翻译的体验性
翻译是以现实体验为背景的认知主体所参与的多重互动作用为认知基础的。读者兼译者在透彻理解源语语篇所表达的各类意义的基础上,尽量将其在目标语言中表达出来,在译文中应着力勾画出作者所欲描写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翻译活动涉及作者、译者和读者三要素。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认为翻译具有体验性,作者的认知和理解来自体验活动,译者和读者的认知和理解也来自体验,译者只有对文本进行体验性的理解,才能获得作者和文本的创作意图。
4 . 2 翻译的多重互动性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本身就可以发展成为一种翻译教学模式。它所提出的现实―认知―语言,(翻译)实际上是一个宏观的翻译过程,这个过程涉及翻译中语言之外的因素:现实、人、文本。翻译的多重互动性包括认知主体与文本互动、认知主体与现实世界的互动、译者与读者的互动。作为认知主体的译者在文本和现实中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时,必须反复考虑“原文”与“译文”、“读者”和“译者”之间的关系。为达到翻译的和谐性,在进行翻译教学时,要强调认知主体、现实世界和文本的互动。
用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看待翻译教学,我们意识到翻译课堂中教授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技巧绝非教学的全部,亦非教学的中心。翻译教学除了传授语言转换技巧和文化差异外,还应引导学生面对原文以及原文所反映的世界,确定自己对原文的态度,分析整个翻译的情境并确认自己在翻译活动中的立场,承担自己在翻译过程中所应负的责任并明确翻译活动应达到的目的和效果。在翻译教学中,作为认知主体的教师和学生要进行文本、译文、译者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对比与互动,选择确定更为合理的翻译,实现翻译的和谐性。
4 . 3 翻译的主观能动性
作为认知主体的作者和译者对事物的体验、文化背景、思维方式、教育水平等不同,体现在翻译中,将源语言转换到目标语言的结果也有差异。由于认知主体认知体验的差异,源语言的文本经过译者的加工,打上了认知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烙印。从某种意义上说,翻译具有一定的创造性,译者基于自己的认知和体验,根据对作者和文本的理解,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进行再创造,将源语转换为目的语,将原文作者所想表达的感情和思想真实地传达给读者,达到沟通与交流的目的。
同时,翻译的创造性又是相对的,无论原文作者的创作过程,还是译者的理解都是以客观世界为基础的,因此译者在翻译活动时将受到原文的制约。翻译的创造性必须合理客观,能够较好地理解原文和反映作者思想。在翻译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提醒和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合理而有度地创造性翻译。
4 . 4 翻译教学的语篇性
翻译的认知模式在接受系统功能语言学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语篇为基本层面”,形成部分与整体的和谐统一,认为语篇中个别词和语句的理解与翻译离不开对语篇整体功能和认知分析,必须深入体会和综合思考句与句、段落及章节所反映的意义,注意前后的连贯性和风格的统一性。语篇是在特定的语言和文化中组句成篇的方式,当我们从语篇这一角度观察和探讨翻译时,翻译就是由源语语篇引发的译语语篇生成过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根据文本信息,对源语语篇的结构、信息含义和语篇连贯等方面进行调整,使得译文符合读者的思维方式和阅读习惯。
5 . 结语
认知语言学关于体验与认知关系的理论给翻译研究带来了较大的启示,而认知语言学翻译观也为翻译教学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作为一种科学的翻译理念,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能够促使教师在翻译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自主意识,加强体验认知。基于该理念下的翻译教学模式重视在翻译教学实践中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突出翻译课程的实用性,在课堂教学中提高翻译实践能力。翻译过程是把一种语言文字和思想含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和思想含义表达出来,涉及认知主体、语言两个基本因素。认知主体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因此在翻译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充分重视这两个维度,合理翻译,提高学生的翻译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翻译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接受一定翻译学理论的指导,具备渊博的知识和较高的外语水平,运用国内外先进的翻译理论体系,构建全新的翻译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王晓农、张福勇、刘世贵.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语篇翻译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吴波.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及其对翻译能力培养的启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1):59-60.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化 翻译 翻译教学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1-
一、引言
翻译理论界对文化翻译观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于文化因素如自然环境、传统习惯、、文化心态、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对翻译过程、译文和译语文化的影响在理论和个案层面都有了一定的研究。从所有这些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文化是影响翻译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对翻译过程和翻译结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本文中笔者认为文化翻译观研究同时也为翻译教学的开展提供了相关的理论支持。作为翻译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的新视角,文化翻译观研究把文化作为一个主要的影响因素引进到翻译理论中,它对翻译教学所产生的最直接的启示就是让我们认识到传统的重在讲授翻译技巧的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在翻译教学中我们有时发现学生翻译能力低下并非因为他们英语语言水平本身有问题,因此,笔者认为纯语言形式的外语教学已经无法适应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翻译教学要想取得大的进展必须要把文化纳入教学过程中。
二、文化翻译观与翻译教学
文化,翻译研究及翻译教学之间关系密切,紧密相连。王克非指出,“文化既是人类创造的价值,又具有民族、地域、时代的特性,因此不同文化需要沟通。这种沟通离不开翻译,因为语言文字是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可见,文化及其交流是翻译发生的本源,翻译是文化交流的产物”。有的学者甚至认为,“翻译的难与易、好与劣,与其说与语言有关,毋宁说主要与文化有关”。
翻译教学的普及推动了翻译研究,同时也带来了翻译教学思想的更新与发展。从翻译教育的思想来看,在 50 年代以前,翻译基本上被看成是一种技能,缺乏明确的理论指导。从50年代早期到整个60年代,翻译被认为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翻译教学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会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待译文本中语言要素的意义,然后在目标文本中寻求最恰当的对等语言单位。到了 70 年代,特别是进入 80 年代以来,翻译研究从其他学科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中吸取了更多的营养”,如心理学、交际理论、文学理论、人类学、哲学、文化研究等等,功能主义的翻译教学方法因此逐渐兴起。人们认为,译文应该为“行为框架”中“特定语境下特定的接受者服务”。翻译不仅是不同语言之间语言单位的转换,而且是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教学的目的是培养能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人才,译文必须在目标文化中产生预期的作用,发挥相应的文化功能。
三、当前翻译教学中学生文化素养培养的欠缺
当前大多数高校的英语专业在翻译课的课程设置上基本是一致的。根据穆雷的调查,“基本上所有的外语院系都把翻译当作本科生高年级的一门必修课。以英语为例,课型主要有汉译英和英译汉……汉英翻译和英汉翻译分开上的学校多一些,但也有一些学校把英汉互译作为一门课来设置。”在授课方法上,大多数高校还是传统地把翻译教学看做从属于语言教学的一个分支。在翻译课上一般是教师给出要翻译的原文,学生进行翻译,在做出译文之后,教师根据参考译文对学生的译文中出现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讲解和评价。其主要的目的是发现学生翻译过程中的错误并进行纠正,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然而这种“纠错”式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只集中于进行语言训练,而欠缺培养学生在文化信息的提取、选择、判断等方面的翻译能力的训练。在授课效果方面,传统方式的翻译教学方式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不足:
第一,翻译课变为学生学习汉英双语的从属课程,而非提高整体翻译能力的专业课程。由于翻译这个行业对实践方面的要求非常高,所有尖端的翻译人才基本都经历了广泛而大量的翻译实践练习。然而这些人才却很少有从事翻译教学的,目前从事翻译教学的大都是各大高校翻译专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这些教师理论水平很高却相对缺乏实践锻炼机会,因而在授课时一般是依靠参考译文,局限于分析评价学生在语言转换上的得失,使翻译课无意识之中变为学生深化语言学习的辅助工具。
第二,即使教师在理论基础之上也具备足够的翻译实践能力,这种重在改正学生错误的授课方式占去了有限课时的大部分时间,使得学生难以有充分的翻译练习实践机会,同时也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从另一方面来看,传统的翻译教学颇为零散,缺乏严密的体系和系统性,满足不了复杂的翻译实践活动对翻译教学的要求。笔者认为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有两点:一是翻译学科自身发展不够完善,翻译课在课程设置和教学中欠缺独立性。二是因为翻译活动的内涵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社会文化环境、译者、翻译目的等因素对翻译结果产生的影响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翻译活动的复杂性和目的性,致使翻译教学过程中形成了简单化、机械化的教学方法。
因此,笔者以为若把培养文化能力作为翻译教学的重心,则能改进翻译教学的授课方式,提升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兼顾翻译活动的方方面面,全面训练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
四、翻译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文化能力的培养
(一)重新设置翻译课程
通过笔者调查发现,当今高校英语专业本科翻译课程的设置方式基本是一致的:一、二年级不开设专门的翻译课,独立的翻译课一般安排开设在本科段的三、四年级,每周两节课。在第一、二学年中学生只有在精读课中才有机会接触少量的翻译练习,教师在讲解这些翻译练习时,也仅是将其作为精读教学的从属部分进行简单的讲解,很少顾及文化方面的因素。此外,最后一学年学生由于毕业实习和论文撰写等活动的冲击,上课一般不超过二十五周,也就是说翻译课最多不超过五十课时。可想而知,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既要了解必要的翻译理论,又要讲授并使学生熟练使用常用的翻译技巧是很困难的,更不用说将翻译能力提升到文化的层面了。因此,笔者认为重新设置翻译课程是极有必要的。当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适当增加课时,可以将现有的每周两个学时增加到三至四个课时,或是将现有的英译汉或和汉译英课程重新设置为翻译语言对比课与翻译文化对比课,将语言的对比研究逐渐过渡到文化的对比研究,从而整体掌握翻译这门学科。
(二)重新编写翻译教材
对于任何课程的教学,一本合适的教材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目前翻译课程的教材很难令人满意。当前的翻译教材要么拥有较新的译论和体系,运用当代翻译理论阐述翻译基本问题,然而却无一以文化交流为指导思想;要么把翻译看成是跨文化交际行为,考察文化与翻译的关系,然而基本上未涉及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仅仅列举大量具有文化因素的英汉互译译例,这虽然能从某种程度上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但却很难帮助他们掌握翻译技巧和提高翻译水平。因此,笔者强烈呼吁加紧编写新的、合理的翻译教材,它应该既要兼顾基本的翻译理论和技巧,又要注重文化传播,以文化双向交流为主导,完成整个翻译教材的编写。
(三)改革教学方法
按照英语专业高年级教学大纲的规定,翻译课既要讲授翻译理论,总结常用的双语翻译技巧,又要有大量翻译实践;既要研究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又要进行汉英两种文化的比较。那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这个要求呢?首先,笔者认为在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学习中,教师不应将注意力过分集中在词法和句法的层面,而应该引导学生对比两种语言的思维方式并用大量的翻译练习加以实践。其次,在整个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强烈的文化意识和高度的文化素养,不但要注意语言知识和翻译技巧的讲授,更要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播,要时时牢记翻译的最终目的是要调动并提高译者对两种语言和文化的理解运用能力。
(四)提升教师素质
教师虽然不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承担着一个主导者的角色。但是正如笔者在前文中指出目前我国翻译教师缺乏足够的职业背景,在授课时会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参考译文,限于评析语言转换的得失,这对于学生整体翻译能力的提高是非常不利的。因此,笔者最后强调在课堂上传播知识和技能,尤其是翻译课堂,对教师的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要求都是非常高的,教师必须时时刻刻努力提升自己在这双层面的综合能力,以满足学生方方面面的需求。
五、结语
翻译教学是外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翻译并不只是“系统地研究双语转换规律”,也不只是研究以一种语言替换另一种语言的技巧,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因此,在翻译教学中导入文化因素具有最直接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意识到翻译的本质应该是把源语文化的内涵用适应于译入语文化和环境的语言完善地表现出来。文化因素应该是我们衡量作品翻译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在翻译批评研究中文化因素应该成为翻译价值观论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翻译教学中,文化理念应作为学生翻译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培养和强化。
参考书目:
[1]Baker Mona.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8.
[3]张柏然、姜秋霞.对建立中国翻译学的一些思考.中国翻译.1997(2).
[4]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范文第4篇
王寅教授借鉴认知语言学和体验哲学的基本观点,尝试提出了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他认为:“翻译是以对现实世界体验为背景的认知主体所参与的多重互动为认知基础的,译者在透彻理解源语言(含古代语言)语篇所表达出的各类意义的基础上,尽量将其在目标语中映射转述出来,在译文中应着力勾画出原作者所欲描写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王寅,2005)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首先不仅承认了认知活动在翻译行为中的客观存在,同时大胆指出其对翻译的决定作用;其次不仅提出译者必须在译文中尽量重现原文所表达的客观世界和认知世界,同时强调作为认知主体之一的译者,其主体创造性的发挥要受到其他参与翻译活动的认知主体的制约,不能“创而无度”。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从认知的角度提出了翻译活动的标准,为我们准确理解译者翻译能力构成找到有效提高这种能力的方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按照让•德利尔的观点,翻译能力的核心是分析原文和重建原文功能的能力(。让•德利尔,1988)从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来看,分析原文并非仅仅分析原文的语言代码,而是要深入分析原文所体现的思维和认知活动,理解客观世界和认知主体的思维活动是如何通过内容得到体现的。翻译处理的不仅仅是语言,更重要的是体现语言所反映的世界。所以,翻译能力是一个涵盖了多方面内容的综合性概念。综观整个翻译过程:“翻译能力首先是译者认知能力的展现,在其中译者依靠自己对世界的体验来理解原文及其所反映的世界;其次是译者在译文中重构原文世界的能力,当中体现出译者的创造力;同时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把握翻译效果,因而必须具备确定翻译目的、选择正确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能力,以及和其他翻译活动参与者(如赞助人、目标读者等)的沟通能力;此外,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还应具备自我控制、把握自己的立场和各种主体性因素的能力,以便有效地主导翻译过程,达到翻译目的。(”吴波,2008)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即,译者认知能力是翻译能力的第一构成要素,而翻译能力的高低则直接决定了译文的质量高低,所以,培养未来译者的翻译能力始终是培养翻译专业毕业生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也是翻译教学的终极目的。认识到翻译活动的认知本质,为科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翻译能力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启示。
二、遵循认知规律,切实提高翻译能力
从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出发,符合认知规律的翻译教学应首先引导学生去面对原文,努力理解原文所反映世界,并在此基础上准确把握原文所携涵义;其次考量整个翻译的情境,集中注意力于翻译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和效果,从而确定自己对原文的态度,并确认自己在翻译活动中的立场和所应担负的责任;之后发挥自身语言转换能力和创造力将原文以恰当形式转换为译文,使其最大限度的体现原文所反映的世界;但完成了文字转换并非一次翻译活动的真正完结,译后的自查与提高也是提高学生翻译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换句话说,理想的翻译教学应让学生理解并参与翻译过程的每一步,从认识原文到确立翻译目标、继而开展翻译活动、最后修改译文和自我提高的这一系列过程中,在达到既定翻译目标的同时,训练学生如何进行语言转换,如何处理翻译活动参与者间的人际关系,以及如何按照翻译情境的不同进行翻译决策等,最终完成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和翻译能力的发展。
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检视当前英语翻译专业的教学体系,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仍把翻译教学看作语言教学中的一个项目,翻译活动的独立性和价值在课程设置和教学中没有获得承认;(吴波,2008)课堂教学仍以教师点评和纠错为主,如此方法不可避免地带有个人经验主义的烙印,不足以全面揭示翻译的认知和交流本质;3)对翻译活动的内涵认识不足,过分强调语言转换,忽视译者、社会环境、翻译目的等因素对翻译结果所产生的影响;4)教学材料陈旧,应用性不强,语言一味追求“高大上”,与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和翻译能力相脱节;5)缺乏切实有效的学生翻译能力评价体系,考试流于形式,不能真正体现学生在翻译能力上的成长和存在的不足,从而阻碍其翻译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对于以上存在问题,结合认知语言学认为翻译具有体验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的特点,笔者认为,翻译能力并不仅仅是课堂上的成绩体现,而是学生在真实翻译场景下的能力体现,包含前期准备、现场发挥、突况应变能力、与其他人员沟通及翻译任务完成后的自我总结和提高等翻译活动的社会文化因素方面的表现。要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这一专业核心竞争力,必须选取适合他们的翻译练习材料和翻译教学方式,这个过程中笔者认为必须强调以下几点:1)语言转换技巧不是翻译教学的全部,在翻译活动中提高自身认知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样重要,培养和提高翻译能力才是最终目的;2)让学生成为翻译活动的中心,教师只是“辅导员”,任务是引发和总结翻译活动,真正完成翻译实践的是学生而非教师,让学生在翻译活动中充分展现自己,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而又感到“意犹未尽”,从而引发对下一次翻译活动的期待和参与,如此循环往复中自然形成良好翻译习惯,提高翻译能力;3)教材编写应以培养翻译能力为目标,摒弃传统的以直译、意译等训练语言转换技巧为内容的编写方法,引入“语篇性”这一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点,选取实用性强又富有时代感的真实语篇,才能激发起学生的认知渴望;4)丰富课外翻译实践,具体操作上可以采用workshop的模式,从社会渠道接受翻译任务,教师引导学生以个体或小组的形式完成,使其在合作和互动中培养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在此过程中要注意语料的难易程度,过难的材料容易让学生丧失信心和兴趣,过易的材料则容易让学生自我满足而对学习骄傲怠慢;5)学生能力评估体系也需要做出相应调整,传统的卷面考试方式无法全面体现学生在翻译能力上的提高或是不足,要将学生在课堂翻译活动及参与社会翻译实践中的表现也纳入考核范围。
三、结语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范文第5篇
【关键词】英语翻译;特点;技巧
英语翻译作为一项专业技能来说,往往需要面对比日常英语口语与书面表达更加复杂的形式和内容,在翻译语言的表达上也需要满足更高的要求,并且在翻译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专业性的词汇或者技术,这就需要担任翻译的人员查阅或者学习一下相关的背景知识,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特殊的情境表达。因此英语翻译相对普通的英语表达来讲具有更高的专业性要求,翻译的目标就是通过语言的阐述将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通过转换来满足另外一种语言背景人群的阅读或者理解需求。
一、英语翻译的特点
对于从事英语翻译的人员或者担任翻译的人来说,这是一项较为专业的工作,在翻译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共同的难点,也有一些潜在的相似点,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专业字词难理解
对于翻译人员来说,对英语向中文的转换难度有时候丝毫不亚于英语原句的创作难度,一些专业或特殊的词汇为了表达地更加得体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精力与代价,中文与英文的表达方式具有千变万化的差异,翻译时不仅在字词上要与原文契合,同时也要符合文字所处的地点与时代,做到流畅而准确。专业的英语翻译需要能够面对无数种专业环境的问题,其中还有不少词汇具有多重含义,甚至只是表达成缩略的形式,因此也就难以在普通的字典中找到参考,所以说翻译这类词汇准确性非常重要。而有的词汇虽然是普通的字面拼写,但是在特殊的专业环境中所体现的意思也不相同,需要翻译人员对专业环境的认识更加深刻。
2.文化差异难相融
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因此在其语言的表达上也会体现出极强的文化特性,语言在文化领域中是一项特殊的承载体,文化可以通过语言来进行传达和继承,语言也会因为文化而受到影响,因此语言在基本的文化内涵表达外还包含了不同文化中人们的表达方式、思维方式甚至生活方式。翻译工作在其中就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中西方民族在文化上具有较大差异,因此在交流中难免会出现障碍,这就需要翻译人员能够理解西方文化机制,尽可能解决文化差异带来的矛盾冲突,既能尊重对方的文化,也能够帮助本民族的人理解好对方的文化。如果翻译的过程中只注重对字词意思的准确性把握,那么就会带来理解上的错误翻译,成熟的翻译工作应当从语言过渡到文化的层次,两者需要兼备,否则翻译只能是表面的翻译,不能够深层次地做到准确完美。
二、英语翻译的技巧
英语的翻译整个过程需要经历理解原文、转换语言、校对修改三个步骤,三方面缺一不可,翻译必须要使用科学完备的方法做指导,遵守客观的规则,才能够充分的分析好原文的意思以及在面对不同读者时的翻译方式。
1.把握词汇语境的准确性
英语翻译在专业的领域内往往需要面对复杂的专业知识,这就需要翻译人员了解好该方面的相关内容,在原文中把握要义,准确理解。尤其是较长句子或者是较多从句时,更要清楚原文的语言表达结构,分析清楚逻辑关系,利用多种翻译方法准确转换语言表达形式,避免死翻译的现象,既能够尊重原文,也能够有个人发挥的余地。、
例如在翻译句子:It is then passed to a purification system for treatment and from there to the clean heavy fuel tank,which is known as the service tank.时,其中有一个不定式,一个从句和一个逗号,汉语表达中习惯将定于前置,所以可以将其转换成并列的两个句子,例如:燃油被送到净化设备处理,进而到重油净油柜,这被称为日用柜。
2.掌握原文的语气和时态
翻译的首要原则是尊重原文的准确性,不能够进行篡改,也要表达好原文的风格,例如时代风格和作者语言特色。例如在翻译I am up to my neck in your bullshit.时,按照字面的意思可以表达为你把我害苦了,但是如果考虑到这是一部电影中士兵说的话,则可以翻译成我让我倒八辈子霉了。翻译中的尊重和流畅是兼备的,英语翻译既要能够表达专业内容也要流畅通顺,让读者能够迅速理解所要表达的专业知识或者语言情境。
3.把握文化差异中的内涵
文化在人们的语言交流中能够互相传递信息和情感,在基本的语言文字和语言背景掌握之外,翻译人员还应当具备文化的意识,尤其是在出现谚语、格言、典故等特殊语言形式时,需要译者清楚语言出处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历史、宗教等知识。英语起源于英国,因为其环海的地理条件,为了增加与外界的联系就必须进行航海事业的发展,因此其语言背景中许多词汇都是与航海有关的。例如短语trim the sail to the wind的含义为顺势而为,所以说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应当学习好语言出处的背景和在特定环境中所代表的含义,翻译中需要时刻对文化差异现象保持高度敏感和警惕。
4.核查好译文中的错漏
作为翻译的最后一个步骤,核查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该步骤是将之前的翻译进行优化,将原文所表达的含义及文字进行再一次的推敲,其中要注意的是语言的流畅规范,标点符号的准确,文字语句是否错漏,避免某个单词的缺失带来的重大表达措施。所以说,翻译工作中需要具备极强的文化责任感和十分细致的态度,及时是最后一个步骤的审核也需要进行多遍重复,甚至在自己的翻译工作完成之后,还需要邀请他人进行再一次的通读以提出可能的修改意见,充分保证全文的流畅通顺,表达准确,尽可能接近完美的翻译标准。
三、总结
总的来说,英语翻译是一种将英文语言准确转换为其它语言形式的一种语言活动,翻译在表面上体现的是文字工作,但是在深层次上表现的是文化上的了解与交流,因此要想将英语进行流畅准确的翻译,其译者就必须充分了解和推敲原文与译文字词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在尽可能尊重原文含义的基础上针对自己的文化特色进行特殊化的语言表达,因为文化的交流与传承往往是在翻译的过程中产生的。
参考文献:
[1]曾昭涛.论高职应用翻译理论[J].上海:上海翻译,2008(1):49-52.
[2]吕玲.浅析高职外语翻译学习方法[J].北京: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1(1):130.
[3]张洪生.浅议英语翻译中的技巧[J].北京: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9(3):8-9.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fwzx/15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