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鉴赏

美文鉴赏 美文鉴赏范文第1篇 “一个民族的阅读史,就是它的精神发育史。”[2]不管人们从事的行业是什么,都会对自己的人生有感悟,经典文学可以提高人的审美素养,教会人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用更加丰富的内心来感悟世界、理解世界。经典文学还可以提高个人表达、沟通能力培养更加敏捷的思维能力,因此,经典文学对人们的审美鉴赏与思维方式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

美文鉴赏

美文鉴赏范文第1篇

“一个民族的阅读史,就是它的精神发育史。”[2]不管人们从事的行业是什么,都会对自己的人生有感悟,经典文学可以提高人的审美素养,教会人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用更加丰富的内心来感悟世界、理解世界。经典文学还可以提高个人表达、沟通能力培养更加敏捷的思维能力,因此,经典文学对人们的审美鉴赏与思维方式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1经典文学可以提升人们的审美素养经典文学是人类成百上千年来积累的精神作品,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可以使人们获得审美的意识,不断陶冶人们的心灵,情感得到升华,从而实现审美方面的超越。审美是人们的精神活动,它可以使人们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得到很大提升。经典文学的阅读可以使人们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拥有高尚的情操。[3]以此同时,经典文学作品里还蕴含着各种各样美的事物,如自然美、人性美、社会美,使人们在艺术的审美愉悦中获得启迪,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

1.2经典文学可以培养人们创造性思维能力阅读经典文学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过程,对作品的阅读,一般要融入读者的情感与精神,每个人的阅读都是再创造的过程,也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感受。人们要从经典文学作品中读出时代的新意,从经典著作中汲取营养。[4]因此,要积极鼓励人们广泛阅读,鼓励人们用心去感受和体验经典文学中所体现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要重视读者的再创造过程,从而引领人们自我提升,自我塑造,使读者在经典文学中不仅能体会到文学作品自身的美,理解文学作品写作中体现的创造性思维,还要以此来提升作者自身的能力,尤其是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创新能力,发散思维的能力等。

2经典文学作品所包含的美学教育作用

经典文学样式多种多样,包罗万象。作品里不仅有对人与社会的描写,也包含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讴歌,还包含对于真善美的描写。通过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可以使人们丰富自己的知识,也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鉴别欣赏审美能力,不断净化自己的心灵,对于人类真善美有充分的认识。除此之外,经典文学作品中还描写了很多感人的故事,通过对这些故事的阅读,可以使人们的情感更加丰富,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无论从身心还是精神都受到极大的震撼。

美育指的是一种关于审美的教育。对于大众来说,经典文学作品可以以自身的审美特性打动人们,使人们的精神层面得到极大享受,从而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通过文学名著的美育教育,使人们的个人情感不断得到深化,从而大大提升他们审美体验的有效性。经典文学作品可以教育人们正确地认识美,感受美,提升审美情趣。这些都是经典文学区别于一般文学作品与文学垃圾的独特之处。

经典文学的审美教育使人们在阅读中感受美,在阅读过程中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与自然风光。与此同时,这些优秀的经典文学作品也体现出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情感,人们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可以深刻体会到作者当时的思想情感,也会受到莫大的启发,进而在感受美的同时也提高自我的审美情趣,以提高自我的赏析能力。无论是思想道德教育还是审美教育,都可以使读者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也可以提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这正是经典文学所发挥的重要作用。[6]审美也可以促使人类实现自身价值,还可以培养了让自己的意志和品格,更陶冶了心灵。

美文鉴赏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美术;美术文化;鉴赏教学

开展初中美术文化鉴赏教学,不但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同学们在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还要掌握简单的美术鉴赏能力。而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同学们不同的美术基础,根据同学们不同的特点进行教学。在培养同学们美术文化鉴赏能力的同时,还要重视对同学们思想上的教育,于此同时,更要求老师营造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同学们在轻松的环境当中学习,更能去发现美。

一、初中美术文化鉴赏教学现状分析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美术文化鉴赏也同样受到关注,在各个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化,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即便在不断的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大部分的学校仍旧以学生的期末成绩作为评价学生能力的标准。可以说,初中美术文化鉴赏课仍然摆脱不了抽象的形式,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不能说明一切,但是由于学校过于注重考试成绩,以成绩论“英雄”,这样的情况就导致了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不注重培养自身美术文化鉴赏能力,一味追求考好的成绩,答题时的语言翻来覆去就是那几个,一点没有新意,这样的情况与开设这门学科的初衷有所不同,也未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这样的方式仿佛是给同学们增加了压力,最终却是适得其反。

想要初中美术文化鉴赏课利开展,对同学们的要求相对较高,要求同学们有一定的美术欣赏知识,有基础的同学在课堂上也能够以美术的相关理论知识去欣赏中外美术作品。但是由于初中美术在初中同学的眼里就是副科,得不到重视,导致了同学们对于美术知识有所缺失,导致同学们在上美术文化鉴赏课时只能简单的用自己的语言去进行赏析,不能从正确的美学角度的进行欣赏,这样的美术文化鉴赏课的含金量不多,对于提升同学们的美术素养的作用也就不能实现,对同学们来说,既没有学到有用的知识,还浪费了他们的时间,可谓是得不偿失。

教师的素质又是另一方面的问题了,即便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美术老师的素质也得到提高,但是美术课的地位仍然是比较低的,所以,初中美术老师的素质仍然需要提高。品质高的美术文化鉴赏课当然需要优质的老师来进行教学,所以,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美术老师素质有所欠缺也是一大问题,需要尽快解决。

二、初中美术文化鉴赏的重要性

初中美术文化鉴赏课要求同学们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美术作品是有灵性的,同学们能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了解到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文化,除此以外还能在鉴赏美术作品时培养人文精神。任何的美术作品一定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反映,所以说,欣赏一幅美术作品就是在了解一个时期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因为,它们具有一种文化环境,在这样的环境当中所作的作品必然是要受其影响的。可以说,美术文化鉴赏就是一种文化的学习。在鉴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同学们能够体会到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能感受到作者在做作品时的想法,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这些思想感情中去进行领悟,或学习或思考,这都是一种收获。

三、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美术文化鉴赏其中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同学们的美术鉴赏能力,有效的提高同学们的审美。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大部分老师的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美术文化鉴赏课成为一种鸡肋,效果并不显著,而且含金量太少。如何才能使初中美术文化鉴赏课的课堂教学高效化呢?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美术讲究的是一种视觉的艺术,同学们也需要用视觉去发现作品中的美,发现生活中的美,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很多学校的硬件设施也正在走向完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的特点向同学们展示美术作品,教科书上的美术作品较少,任课老师要根据相关的内容在网上查找资源,向同学们展示更多的美术作品,培养同学们的美术鉴赏能力,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2.老师的引导

老师是同学们的崇拜的对象,老师在上课之前,可以临摹一幅上课时要进行鉴赏的作品,部分同学也许曾经看到过该作品,但是可能想不起来,这个时候是好奇心最强的时候;而另外一部分同学也许并没有看到过,但是由于班上的气氛,导致他们对此作品也有好奇心。这时候老师也不要着急说是自己的作品,而是以提问的方式问同学们该幅作品同学们认为好在哪里,有什么地方需要修改,待到同学们回答之后,老师再解开谜底,告诉同学们这是老师临摹的,然后利用多媒体,给同学们展示真正的作品,让同学们评价不同的地方,并在此过程中,讲解该作品的来源,作者的作画时的背景,再播放相关视频,让同学们仿佛身临其境一般,真正的理解作者的意图。

四、结语

初中美术文化鉴赏课是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美术文化鉴赏课并不受重视,因此,老师要根据学校同学的具体情况,采取具体的教学措施,提高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美文鉴赏范文第3篇

关键词:鉴赏;求异;唤醒;技法;人文

在高中美术课程中,“美术鉴赏”是最具人文色彩的模块之一。不论是感受、体验,还是联想、分析和判断,如果缺少了人文性这一基点,那么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将是肤浅和单薄的,其收获也难免是浅薄和苍白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所谓的审美能力、多元文化,都是从精神层面而言的,是学生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极为重要的一环。高中美术教师应抓住这一环,并强化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鉴赏不仅仅是“求同”,也要“求异”

高中阶段的美术鉴赏,范围广、形式活,教师应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参观美术馆、博物馆、艺术作坊等,调查、考察美术现象,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去鉴赏美术作品。《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学习活动一般注重对美术作品发表个人的独特见解。”的确,老眼光只能看到老风景。相反,独辟蹊径,才会领略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奇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经常反思自己:是否有更新的切入点?是否有新的连接点?是否在“拐弯处”发现了打开作品真义的钥匙……师生不拘囿于一时、一画、一个观点,其视野也许更广,收获也许更多。

以下是一教师在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咫尺千里――中国古代山水画》的部分片段教学:

师:大自然是五颜六色的,但古人画笔下的山水却为什么大多数是黑白的?

生:可能是当时颜料难找吧。

生:我估计墨汁掺水后,墨色变化层次多,这样显得更好看。

生:我想跟山水画产生之初的社会有一定的关系。

师:这是因为古代山水画家具有中国传统的道家思想,道家提倡“无为”,尤其在乱世之时,中国文人更加追求自然,以林泉为伴。

……

面对浩如烟海的美术作品,教师的责任和智慧不在于“定性”,而在于为学生的多种解读提供合适的切入点,尽可能敞开学生的视野和心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艺术作品,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同时在鉴赏中,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滋养心灵、提高自己。

二、鉴赏不仅仅关注“纸的正面”,更要品味“纸的背面”

歌德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对于美术鉴赏而言,所谓“纸的背面”,是指要循着画面的表层,深入画家的心灵秘境之中,深入作品的核心地带――那里才能和古人交流、和先哲通电;那里才是美术作品旺盛的生命力所在。当然,能够走到作品隐秘的深处,离不开教师的引领、启发和唤醒。

在欣赏郑板桥的《墨竹》时,人们很难忘记,郑板桥先生的四种竹子和它们之间的关联:园中之竹―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作品中的竹子基于生活中的竹子,却不是机械、僵硬的反映,而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审美意识的表达。郑板桥曾经写道:“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花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发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可见,郑板桥先生的《墨竹》,不仅仅是对自然的简单模仿,而是基于生活与感受的第二次创造。如果我们不透过“纸”的背面,就体会不到郑板桥先生“写意与写实、抽象与具象、神似与形似”的深意。

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也需学生睁开另一只眼睛深入品味:画家画得很少,但画面并不空。反而令人觉得江水浩渺,寒气逼人。而且还觉得空白之处有一种语言难以表述的意趣,是空疏寂静,还是萧条淡泊……如果教师经常引领学生用“心”,而不仅仅是用“眼睛”去鉴赏作品,学生一定会在美术作品的“密林”深处收获到沉甸甸的芬芳。

三、鉴赏不仅仅是习得“知识技法”,更是“精神”的滋养

雷诺兹曾经说:“屋中有画,等于悬挂了一个思想。”这里的“思想”自然是从精神层面而言的。的确,鉴赏好的美术作品,其实就是和大师进行精神交流,就是心灵的净化、精神的洗礼、情感的滋养。正如郑轶所说:“教育的终极目标,不在于起跑多快,而在于跑得多远,人格的健全和精神的富足,方是一个人生命充盈的基石。”美术鉴赏正是不需要跑得多快的教育。因而,教师应该放慢脚步,静下心来,通过专题呈现、多元交叉、循序渐进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积极主动和自由发挥的空间,同时传达一种正确积极的人文

精神。

郑板桥的《风竹图》是典型的以景写情,“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这风竹中的枝叶、枯瘦的幼竹既是贫苦百姓的生活境遇写照,又是画家真挚感情的流露。无论是我国远古时期的彩陶文化,还是敦煌壁画;无论是古希腊的瓶画、柱式,还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都和人及人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都隐约跳动着画家的脉搏、呼吸着雕刻家的灵魂(里尔夫)。让学生浸泡在这样的精神根系中,必将惠及于学生,也惠及于新世纪的美术教育。

美文鉴赏范文第4篇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而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创新,即:经济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实质上就是创造性人才的竞争。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先生曾经指出:“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力……”而是否重视创造力的培养,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根本区别之一。因此,国家教育部提出了“以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素质教育。

当理论难以与实践有效契合时,当我们的文艺理论教学直面学生的审美鉴赏素质日趋低下的尴尬局面,文艺理论的功能已经下降到它仅仅只是大学中文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的程度。面对中文系的学生读不懂鲁迅的《阿Q正传》,感受不到徐志摩《再别康桥》意境美,我们的理论工作者不得不接受质疑――我们的文艺理论教学中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如何在当前教育改革中,在素质教育中加强文艺理论接受的培养,以逐步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鉴赏素质,已经成为当前文艺理论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陶行知先生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一石激起千层浪,通过构建有利于学生素质发展的“欣赏一求知一创造一欣赏”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求知的主体性,开拓学生的思维,实现创造性思维的积极与主动,达到探知活动和美感的高潮,进而使学生的美感经验积淀升华,发展个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完善学生的人格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本文拟就如何理解文学审美鉴赏的创造性方面,结合自己在实践中的一些思考谈点一己之见。

一、审美鉴赏的涵义和文学鉴赏素质的构成

所谓审美鉴赏,是审美主体在一定的审美环境和审美距离内按照相应的审美对应关系,通过审美感知欣赏审美客体并认识和体会其审美价值内涵,获得审美享受的过程。通俗地讲,就是人们以文学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在阅读欣赏文学艺术作品和把握艺术形象的过程中,通过例如:认知、感悟、理解、品味和联想、想象、情感等一系列综合心理活动而形成的所谓

“获得情感愉悦”的审美过程。比如鉴赏《林黛玉进贾府》这一名著选段,首先,可以启发读者在记忆的海洋里搜索曾经历过的寄人篱下的弱者形象和趋炎附势故作姿态的扭曲形象的瞬间,调动读者的同情和厌恶情绪,然后,再把这种情绪附着到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一林黛玉和王熙风的身上去;或者也可以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入手,引导读者在鉴赏中产生和不、愉悦和憎恨的情绪,并在这种情绪的带动下,自然而然地与自己曾经的经验经历联系起来,使审美主体逐渐沉浸在浓烈的情绪氛围之中。如此这般,“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审美感知与情绪活动高度地融合,使读者的审美感知能力在文学鉴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和升华。

观古今中外之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无不具有美悦作用。因此,通过审美鉴赏教育,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开阔视野,加深对大干世界的形象认识,并且可以达到净化灵魂、陶冶情操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

文学审美鉴赏体现为鉴赏者对文学作品的整体审美把握。因此,鉴赏素质的构成是由文学作品审美层次和鉴赏素质层次的统一构成决定的。传统理论将文学作品的构成分为内容要素(包括主题、题材、情节)与形式要素(包括语言、结构、表现手法、体裁)两个方面。作为审美对象的文学作品审美层次构成便分为:文学语言审美层次:文学题材审美层次和文学蕴含审美层次三个审美层次;而鉴赏素质就体现为对这三个层次审美内容的把握能力:语言把握能力、生活感知能力与情感领悟能力和蕴含思辨能力。例如:鉴赏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可以先让读者根据诗文提供的描述在审美主体的意识中构成一个相对具体的形象,并进行再造性的想象:诗人站在一望无际的江边上,目送友人泛舟而去,直到呆望着友人的船帆渐渐地、渐渐地消失在远方的地平线上,最终只见不尽的长江与天际相接。在这里,既有诗人对友人“烟花三月”般的美好祝福,也有挚友间真诚的情谊抒发,又有朋友远离的愁苦宣泄。假如审美主体不以这种再造性想象为满足,进一步调动自身的知识积累,挖掘生活经历的积淀,或许还会产生“黄鹤一去不复返,此地空余黄鹤楼”感喟,也或许会萌生“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的叹息,又或者会浮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意境。总之,审美主体的知识、经历、经验、体会和情感会通过想象负载到已经创造出的艺术画面上去,这时,诗文就只是审美主体阐释其审美观念的蓝本了,甚至于,诗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审美主体走得越远越好。

二、审美鉴赏的创造性意义

审美并不是一种对客观实在的映射,不是对某一件艺术品或任何一件审美对象的“理解”,它是一种创造的过程。

如果没有分歧就没有艺术可言;美学不仅对甲和乙可以是不同的,对这个时间的甲和那个时间的甲也可以是不同的,甚至同一时间、同一状态的甲也可以同时接受多于一种的美学观念。

美学的目的并不与科学背道而驰,也决不会抵消科学所做的任何努力,但它在本质上不是统一的,而是调和的,或者说是求同存异的,其中存异甚至比求同更优先。一部集中了所有优秀作品共同点的作品,决不会是一部优秀的作品,

优秀作品经常是自己创造着“共同点”,而不是主动地去附和某个已经存在并被鼓吹的共同点。在艺术创作中,决定作品灵魂的天才不仅是不能程序化的,甚至是不能捉摸的,就像一颗有无限多个抛光面的钻石,对其中任意有限个抛光面的认识都仅仅是大海中的一滴,从每一个角度观察,都仍然会发现前所未有的夺目光彩。“艺术品”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过程,一种与人们的主观审美息息相关的过程。当一幅绘画被人观赏,一首歌曲被人聆听时,对于欣赏者而言,它是一部艺术品;这艺术品的价值既取决于它自身的审美框架,也就是作者的主观留下的线索,也取决于每个观众的审美能力,也就是观众自己的主观创造。作者留下的线索对每一个观众都是不同的,在每一个时间、每一种状态对同一个观众也是不同的,甚至在同一时间、同一状态,同一个观众也会对那条线索产生不同的憧憬,进行不同的创造。

审美是一个永不停息的过程,当观众的目光从绘画上移开,听觉从音乐上移开,注意力从文字上移开时,他仍然没有停止对这些艺术品的审美。恰恰相反,由于审美主体的具体感官已经脱离了

外在的艺术品,他的“通感”或者说鉴赏力就从具体的外在的艺术品中解放了出来,可以进一步的深刻挖掘外在艺术品留下的线索,将自己主观经验中的那个审美对象构造的更加完美,让它越过具体感性的杂乱无章的丛林,登上知性的高峰。任何外在的艺术品,都只是作者蓬勃旺盛的创造力的拙劣倒影,只有人和人的审美能力是值得深深敬佩、深深热爱的,这种审美能力体现在作者身上,就是创作;体现在观众身上,则是鉴赏。庄子认为“心斋”、“坐忘”的境界是“无我”的境界,是高度自由的境界,这种境界是审美观照和艺术创作的必要前提,实际上是“一种以审美感知为其特征的心理状态”。审美的创造性意义即在于此。

大部分欣赏者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创造,他们让艺术品主宰自己,而不是让自己的天才去鉴赏艺术品,并最终实现对外在艺术品的内在再创造。蔡元培校长曾一再强调“美育”对人格形成的重要作用;对于我们这个时代来说,美育不是引导人们去欣赏某个天才的艺术作品,拜倒在这些天才之作的脚下,这就是美学对人类最大的价值,它令我们鉴赏,它令我们创造,它令我们求同存异从而看到更宽广的世界并主动地改造世界最终能够最终得胜。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关系

(一)审美源自创造。马克思主义认为,审美就是人“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人的审美源自人在现实世界中的自我实现,自我确证,源自现实世界中人的价值或意义。审美作为意识活动,从心理学讲,是一种感受,一种体验,因而它离不开想象。只有通过想象,人对审美对象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验,从而获得美感享受与精神满足。

众所周知:“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人的想象能力,是发明和发现其他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所在。所谓审美想象,是指人们审美活动中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人们通过对审美表象的理解和分析之后,综合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实际上,也是对于客观世界的主观的形象思维过程。首先,在想象过程中,由于调动了人的潜意识,人思想自由,思维活跃,各种心思意念随意飘忽,纷至沓来,这显然就给这些心思意念间的接触和碰撞等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可能性。随之而来,就会不断地使人激发灵感,滋生创意,进射出新的思想火花。苏霍姆林斯基讲:“当孩子看到和感受到美好事物时,在他意识中,幻想、创造和活跃的思想无穷无尽,犹如泉涌。”这实际上就是在审美过程中想象对创造等的重要作用。其次,想象具有完形作用。比如,由蜂蝶过墙,你头脑里就出现一个邻家生机盎然、百花齐放的春天;由一种脚步声,或无力,或坚定,或缓慢,或急促,你思想里就相应地浮现出一种气质、一种情态、一种精神面貌等。而想象的这种完形作用,不就是审美充满创造的一个具体和生动表现吗?再次,一个人,当他通过想象使自己感受和体认一只飞鸟时,他就获得了一种自由的感觉;当他通过想象使自己感受和体认一座大山时,他就在滋长一种大山的精神与品格。想象这种强烈的创生性,也使得人间审美充满创造,妙趣无穷。审美就是创造。从认识论讲,审美即认同。因为客观对象作为审美对象,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与人具有一种本质上的联系或统一性。而客观对象作为审美对象的这种与人之间的本质上的联系或统一性,就必然最终决定了,人作为审美主体对客观对象作为审美对象的审美欣赏,就只能是一种认同,即认同自己,认同自己生命的价值或意义。宋代画家郭熙曾在《林泉高致・山水训》中说道:“学画竹者,取一枝竹,因月夜照其影于素壁之上,则竹之真形出矣。”所谓“山水之意度”就是审美的自然,更确切地讲,是自然山水的真谛,是审美对象的意蕴。但是,要想发现自然山水的真谛,要想捕捉审美对象的“意度”,作为审美主体,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和修养。就是说,必须具有一个审美的心胸,否则,即使面对审美对象也只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郭熙所谓的审美心胸,就是“林泉之心”。在他认为,如果不具备审美心胸,虽有“佳句好意,亦看不出,幽情美趣,亦想不成。”

(二)审美指向创造。审美能给人带来感情愉悦,但审美并没有停留于此。实际上,通过这种感情愉悦,审美还进一步激发了人更大的创造欲望、生命活力,使人不断地去实现自我,改造世界。创造,才应该是审美的最终指向。前辈苏轼认为,画竹必须先“成竹于胸”,他曾说:“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蝮蛇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要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大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应,不学之过也”(《坡集》前集,卷三十二《文与可画谷偃竹记》)。在这里,苏轼首先意识到了艺术美是生活的提炼和升华,艺术不是对自然的毕肖模仿,而是在打碎生活的基础上,使其“成竹在胸”,像“春蚕吐丝”一样把生活重新组合起来;其次,苏轼认识到了完整、清晰的审美形象对艺术创作的重要性。艺术家要想摄取自然山水的“灵性”,必须对自然山水认真观察,做到“成竹在胸”,这样才能发现“所要画者”。再次,苏轼还揭示了审美创造中艺术灵感的突发性、瞬间性和不可遏制性。艺术家对艺术灵感的捕捉必须达到“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不然;这种艺术的灵感便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同时,这种艺术灵感有着极强的自主性和不可驾驭性,即苏轼所说的“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视其所以然。”

(三)审美有益创造。创造能力不是单一的心理活动,它是一系列高水平的心理活动。审美可以赋予人一种积极的、良好的心境和情绪,使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处在一种自由和开放状态。这样,人不仅会变得耳聪目明,思维敏捷,很容易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知识和信息,而且为思维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等。而这一切,无疑为人的创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条件,有利于人展示新的创意,形成新的思想。人人都有审美中欣赏、认识与创造的直觉能力,但不可能人人都能成为艺术家。直觉是艺术创造的一个潜在条件,要想使审美直觉转化成艺术作品,必须具有高度的文字驾驭水平和其他艺术技能,否则将“内外不一,心手不应”,纵有无限感慨,也难诉衷情。即使是艺术创作的大师刘禹锡也曾有过“常恨语言浅,不如人意深”感叹,可见艺术表现的艰难性因此,苏轼认为:“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乎?”当然,正如苏轼所言:“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不仅画山水,写竹梅如此,一切艺术创造都是如此,这也是审美创造中的普遍性规律。

清代画家郑板桥在《题画》一文中曾说:“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所谓“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概括了审美创造的

全部过程。“眼中之竹”向“胸中之竹”的转化,就是自在的自然山水向自为的审美观照的转化,

“胸中之竹”向“手中之竹”转化即自为的审美观照向客观的艺术文本的飞跃,从而全面地描述了审美创造中的两次转化与飞跃。

没有审美想象,就无从所谓审美创造,也更不可能进行审美感知,审美欣赏。审美想象之重要,正如法国诗人波德莱尔所说:“是人生一切功能中的女皇陛下。”

四、如何提高审美鉴赏的创造性能力

欣赏文学艺术作品,能产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所表达的内涵,并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联系文化和时代背景,作出自己的感知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表达出自己的体会;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人们通过诵读古代诗词,可以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的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一个完整的审美活动,是一个从审美感知、记忆中进行审美想象、判断继而审美创造、欣赏的整体过程,其中各审美心理要素又互相交叉、互相影响的。同时,每个人大脑深处对于事物存在都有惊人的一面,只有通过审美想象力才可以将它调动出来,使内心深处的情感、记忆、观点、恼怒、缺点和软弱等形象化,使个体更加明显、远离异化。由心灵创造想象出来的,永远是别人不可企及的。所以,只有不断地进行审美心理想象的创作锻炼才能真正实现使人性的美由内到外地发展。也只有养成具备无尽神奇、复杂的审美想象的习惯,才会形成积极主动地观察生活、感知生活,从一切外部的真实懂得审美想象的习惯,从而为审美创造打下思想意识方面的基础,以过程的完整性、习惯的主动性和方式的丰富情感性的统一进而逐步完成审美鉴赏素质创造性素质的培养。

文学鉴赏是群众性最广泛的精神享受活动,如黑格尔所说,艺术品是“为观照和欣赏它的听众而存在的”。然而,并不是人人都会自觉地、有意识地沿着正确途径鉴赏文学作品并获得美感。马克思曾说过:“光是思想竭力体现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也应当力求趋向思想。”如果文学鉴赏的“现实”不能趋向文学鉴赏的“思想”,那么,就很难达到审美的高级境界,所谓“趋向思想”,就是趋向理论,趋向美学,真正按照文学的审美规律从事文学鉴赏活动。简单来说;文学审美鉴赏不是一种单纯的感性活动不是个别作家那种“我喜欢的小说就是好小说”的鉴赏,而是一种渗入了理性的感性活动,在理论指导下的鉴赏。因此,鉴赏水平的提高,有赖于理论的加强。

“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施用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已达成。”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美学史(第一卷)[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222.

美文鉴赏范文第5篇

关键词:美术鉴赏;大学生;人文精神

随着社会经济改革的深入,我国的教育改革也在不断地深化。进入21世纪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现代化的新阶段,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教育必须进一步发展,不断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教育改革和发展包括诸多方面的内容,但中心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普通高等院校的素质教育应高度重视,要加强文、史、哲、艺术理论的教育。为此,高等院校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模式,通过对学生全面的素质培养和人文艺术精神的陶冶,培养出适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一、高校美术鉴赏与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关系

美术鉴赏课以一种选修课的形式出现在普通高校教育之中,对于学生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教育目标非常明确,即是一种素质教育。如果说其他课程赋予学生的多是理性知识的话,美术赋予学生的则是敏锐的眼睛、灵巧的双手、丰富的想象力和一颗善感的心。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本质在于理解自然和社会的美,理解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美,在于以艺术眼光来认识周围现实,也在于培养艺术上美的创造力。美术鉴赏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指导,对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学习,广泛地接触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态,了解不同时期的不同艺术流派及特色,感受文化艺术中不同的审美趣味,达到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情操及创造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普通高校美术鉴赏课根据美术教育的目标、要求,结合学科内容多元化的特点,采用综合型的教学方式,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鉴赏为主线的审美活动,实施“创造性地教与学”的新型教学模式。

二、美育中的人文精神内涵与价值

人文精神是人本教育的核心。人本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视人格完善为教育的最终目标。突出人文科学的价值,将人文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部过程中,使整个教育人性化、人格化、个性化。强调学生自己去思考、感受和发现,自己体会人生道理和文化价值;强调人的自由、尊严和人格,重视学习者的自发性和主动性及发展潜能。鼓励学生自己求知、自己探索、自己去澄清、判断价值,从探索和澄清中获得知识和成就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相互尊重、相互接纳、相互关怀。在人本主义教育内涵中,不仅强调自我意识的完善,并且倡导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培养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有效交流、和谐共处。

三、美术鉴赏课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舞台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具有人文教育的功能。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我国的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美术共同构成世界美术的多元文化。

1.通过对美术鉴赏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2.美术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在鉴赏中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献。使大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社会、美术与自然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理解美术文化,形成文化素养。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

3.通过美术鉴赏让学生较为广泛地接触中外优秀美术作品,拓宽美术视野,尊重世界多元文化,探索人文内涵,提高鉴别和判断能力,**不良文化的影响。尤其要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理解。使学生认识生存的意义,珍视生命,热爱生活。

四、了解美术文化、形***素养

1.在鉴赏中认识作品的文化情境

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所谓文化情境,实际上指的是一件美术作品被创作出来时,所依托的文化环境、条件及其特征。因此,在美术鉴赏教学时,借助作品联系当时的文化情境认识美术作品的意义、形式和风格特征,并且要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理解美术文化,形成一定的人文素养。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作品的内涵, 首先需要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相关的历史与故事。如北魏时期的敦煌莫高窟壁画《鹿王本生图》、《萨埵那太子本生图》、《尸毗王本生图》,这些故事通过生离死别、水淹火烧等悲剧性场面的描绘,将所谓“忍辱牺牲”、“施舍”等大慈大悲的主题思想形象地表现出来。早期壁画中本生故事最为流行,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故事的主题正切合了南北朝这个分裂、苦难时代的社会需要,人们在黑暗的现实中将希望寄托于虚幻的彼岸世界,盼望着像尸毗王、萨埵那那样“舍己为人”的救世主的出现。宗教绘画将现实的污浊与苦难形象地展示出来,并以此衬托出佛祖的高尚和佛国的美好。

经历了政治、经济、文化的激烈变革,在全盘西化、中西融合以及新儒学思潮浸润的20世纪后期,中国绘画不断发展的进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李可染就是推动当代中国绘画发展的著名画家。在错综复杂的文化环境中,他“以最大的功力打入传统,以最大的勇气打出传统”,并将西洋画中的明暗法、几何造型法、封闭立体主义构图法等技巧,透过自己的领悟,适切地融入个人的绘画中,不但塑造出具有创造性及成熟的绘画风格,并成功地完成中国绘画的改革。李可染的绘画讲究点、线的搭配,注意点线面的节奏感,山水构图圆中见方,饱满严谨,画面明暗层次丰富,云烟朦胧,亮点活跃;人物、动物、墨块笔痕清晰有力,简练拙朴,生趣勃勃,尤多农家自然清新气氛。他主张苦学,主张深入学习传统、深入观察大自然、深入思考、深入实践,人称“苦学派”。

2.在鉴赏中认识美术作品与文学的渊源

文学是一种极具魅力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可以给人以足够的想象空间。南宋的山水画与北宋的山水画有明显的不同,突出表现在追求诗的意境。现存许多南宋山水画作品的标题就很富有诗意,如寒江独钓、风雨归舟等。南宋著名山水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就很有代表性。以马远为代表的南宋的山水画尽管题材、场景、画面小得多了,但由于极力追求诗的意境,善于进行大胆的艺术概括,运用以少胜多的艺术手法,作品的意境更为浓厚、鲜明,显示了中华民族美学传统的重要特色。再如,魏晋时期顾恺之的代表作《洛神赋》,此图是作者以曹植的文学作品《洛神赋》为脚本加以描绘的,曹植的原文借对梦幻之境中人神恋爱的追求,抒发了爱情失意的自我感伤,表现了在封建礼教束缚之下,男女爱情受到压抑的悲剧主题。顾恺之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艺术才能对文学作品进行再创造,形象生动地将原文的精神实质托展出来。

3.在鉴赏中了解体会作品背景故事

编程小号
上一篇 2024-05-10 13:32
下一篇 2024-05-10 13:32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fwzx/15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