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医药市场分析

全球医药市场分析 全球医药市场分析范文第1篇 一、医药研发外包的定义及范围 医药研发外包(CRO)是一种为各类医药企业提供新药临床研究等服务,并以之作为盈利模式的专业组织。最初,CRO提供的服务主要集中在临床试验方面,目前业务范围已经向化学结构分析、化合物活性筛选、药理学、毒理学、药物配方、试验设计、药物发现、临床前沿研究、药物基因组学、I―Ⅲ期临床研究、药物代谢研究、药物安全性研究

全球医药市场分析

全球医药市场分析范文第1篇

一、医药研发外包的定义及范围

医药研发外包(CRO)是一种为各类医药企业提供新药临床研究等服务,并以之作为盈利模式的专业组织。最初,CRO提供的服务主要集中在临床试验方面,目前业务范围已经向化学结构分析、化合物活性筛选、药理学、毒理学、药物配方、试验设计、药物发现、临床前沿研究、药物基因组学、I―Ⅲ期临床研究、药物代谢研究、药物安全性研究、研究者和试验单位的选择、监查、稽查、数据管理与分析、药物申报注册、信息学、临床文件和政策法规咨询等诸多方面扩展。

二、医药研发外包全球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全球医药研发外包的发展现状

1、全球医药研发增长态势强劲

根据 Frost&Sullivan报告,在全球生物医药产业中,CRO承担了近1/3的新药开发组织工作,在所有的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中,有CRO参与的占2/3。CRO服务的全球市场以每年20―25%的速度增加。1999年全球CRO业务额为76亿美元,到2005年为163亿美元,2010年增加到36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大约为13.8%。临床试验外包业务将在企业研发预算中占有越来越重的份额。据Reuters Business Insights分析,2006年医药企业的内部研发费用为680亿美元,CRO临床试验项目费用为190亿美元,到2010年分别上升为910亿美元和360亿美元,CRO临床试验费用在过去5年内几乎翻了一翻。未来3年,医药研发年投入增速将放缓为9.6%,CRO将达到16.3%。

2、美国占CRO一半以上市场份额且发展成熟

2007年,美国有300多家CRO公司,市场占有率达到65%,如世界排名前列的昆泰(Quintiles)、科文斯(Covance)等,这些公司约占全球CRO的40%。美国CRO产业比较成熟,能够提供早期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各期临床试验、药物基因组学、信息学、政策法规咨询、生产和包装、市场推广、产品和销售支持、药物经济学、商业咨询及药效追踪等一系列服务。

3、欧洲和日本CRO市场具有较好的成长性

欧洲医药研发仅次于美国,列全球第二位。欧洲约有150多个CRO公司,2007年全球市场占有率为23%,2010年上升为29%。日本CRO产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7年日本以国际化为标准的新GCP颁布,厚生省(卫生部)对临床实施规范和数据质量要求上升,促使了日本医药研发服务外包的发展。日本医药研发外包以每年30―40%的速度成长,EPS、CMIC等前3家CRO龙头企业占据了日本CRO业务50%的市场份额。

4、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具有较大的承接优势

印度人力资源的费用只相当于美国的1/7,凭借人力成本和语言优势,在CRO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2005年市场份额达到1.2亿美元。印度拥有61家经美国FDA批准的制药厂,是除美国以外最多的国家。印度目前已经从CRO产业链的低端向产业链的高端转移,在基因测序、DNA 文库构建、新型农作物品种的遗传学研究和生物信息学方面前景看好。

(二)全球医药研发服务外包发展趋势

1、市场规模和业务范围迅速扩展

2002年,世界生物医药研发外包市场规模为100亿美元,2005年增长到163 亿美元,2010年增加到360亿美元。2005年全球制药行业研发活动外包的比例为24.7%,也就是说,约1/4的研发工作选择外包方式。到2010年,外包研发支出占研发总费用比重提高到40%左右。生物医药研发外包业务正扩展到临床试验之外的更加广泛的领域。如,药物研发、临床前研究、药物经济学、药物基因学、药物安全性评价、Ⅰ期―Ⅳ期临床试验、数据管理与分析、信息学、政策法规咨询、产品注册、生产和包装等。大型CRO公司的服务也在增加。

2、向亚洲国家转移的势头加快

近年来,一个新药的全球平均研发成本由过去的5亿美元上升到12亿美元,且成本不断上涨,由此带动了医药研发服务外包的不断扩展。发展中国家具有人力成本低廉、相关人才密集、病患者资源库丰富等有利条件,国际大型的CRO公司都加快步伐将新药开发中的非核心业务脱离出来转移到印度、中国、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中国医药研发人力资源成本约为美国的1/10,而印度的人力成本是美国的1/7。

3、医药研发外包联盟(CROSA)趋势更加明显

由于单个医药研发外包企业技术及信息、服务范围比较有限,特别是面对难度大、涉及范围广的病症难以应对,医药研发外包联盟可以把具有高质量服务能力及研发能力的机构联合起来,解决世界性的医疗疾病,所以这类世界性的联盟越来越多。

4、 CRO企业市场并购重组高潮迭起

2009年11月,世界前三大CRO组织之一的PPD公司先后收购了依格斯医疗科技公司和保诺科技。PPD公司的强项是后期临床实验,保诺的优势是药物研发前期的一体化开发,依格斯在临床试验上占优,并购后PPD不仅增强了研发能力,而且成为目前在华运营的最大跨国临床研究机构。

5、医药研发离岸外包成为跨国医药公司最重要的创新模式

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已不局限于将公司非核心研发业务进行离岸外包,而是在控制新药核心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开展多种形式的研发业务离岸外包模式。如,美国诺华(NOARTIS)公司与世界范围的CRO公司开展从药物发现到临床试验等全面的研发合作,将新药研发实现外部化;辉瑞(PFIZER)公司实施战略性紧密型研发外包模式,将化学服务业务整体外包给俄罗斯的ChemBridge公司,实行新药研发的部分外部化。此外,跨国医药公司在新兴市场国家建立离岸全球研发中心,实现医药研发外包的内部化。

三、我国医药研发外包的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

(一)我国医药研发外包的发展现状

1、医药研发外包总体增长迅速

2011年,我国医药研发(临床前和临床研究)外包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123亿美元。2006年临床前研究市场规模为25亿美元,2011年将达到51亿美元左右,2006―2011年的复合增长率约为15.7%;2006年临床研究市场规模为34亿美元,2011年将达到72亿美元左右,2006―2011年的复合增长率约为15.8%。

2、医药研发外包企业数量和业务范围不断扩大

在国际CRO企业的带动下,以及我国鼓励新药研发政策的大环境下,医药研发外包得到了迅速发展。1996年,MDSPharma Service在中国设立了第一家CRO企业从事药物临床试验业务。随后,其他跨国CRO开始陆续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

目前,我国从事CRO业务的各类机构主要集中在京、沪两地。北京医药研发外包企业数超过200家,集中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业务量达20亿元,占了中国市场份额的25%。上海医药研发外包企业数超过300家,主要集中在张江药谷,业务量达28亿元,占了中国市场份额的30%。

从企业性质划分来看,第一类是昆泰、科文斯等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分支机构。第二类是合资型企业。如,Kendlewits,Ever progressing systems(EPS)等,服务对象主要是小型跨国企业及一些大型本土企业。第三类是本土企业。如,依格斯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杭州泰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等,这类企业约有200家,服务对象为中国本土企业,服务内容包括改变剂型、仿制药研究以及临床研究等。

从医药研发外包企业承担的业务范围来看,第一类是从事临床前研究的CRO企业。这类企业主要从事与新药研发有关的化学、临床前的药理学及毒理学实验等内容。第二类是从事临床试验的CRO企业。第三类是从事新药研发咨询。当前国内的CRO机构中从事这类业务的占绝大多数。

3、医药研发外包专业性人才优势和成本优势突出

我国大量高素质、低成本的人力资源将成为欧美医药企业青睐的主要因素。据统计,2006年,我国在化学制药和生物制药领域的毕业生分别达3.9万和2.2万人次,2006―2009年期间复合增长率为12%。其次,伴随着中国CRO行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海外人才及中国留学生不断向国内流动,对我国医药研发外包能力提升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中关村、张江、泰州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许多医药研发外包企业是留学生创办的。此外,较低的人力成本提高了我国医药研发外包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医药研发成本中,1/2以上的费用是人力成本的花费。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聘请研发人员、临床工作人员和招募受试者的费用都较低。据Quintiles 分析, 在中国及亚洲其它一些国家进行临床试验比西方国家节约近30%的费用。

4、医药研发园区和产业基地集聚示范效应初步显现

“十一五”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选择了产业基础好、创新能力强的地区加快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认定了12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10个生物产业领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各类医药产业园区100多个,分布在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吉林、四川、湖南、湖北等25个省市。通过10多年的发展,中国部分医药园区形成了集群效应,吸引了一批留学生回国创业,对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张江生物医药基地、泰州医药高新区、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等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二)中国医药研发外包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中国医药研发外包仍然存在企业规模较小、业务范围狭窄、外包层次较低、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行业缺乏国际通行标准,以及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不规范、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都影响了中国承接国际医药研发外包业务。

在服务范围上,发达国家CRO企业比较成熟, 具有庞大的国际资源网络和信息网络, 能提供全产业链的服务, 服务范围涵盖了新药研发到市场销售的全过程。而国内CRO公司业务范围及服务内容比较单一。在企业规模和价值链上,中国CRO企业大多为中小型企业,以新药研发咨询、新药申请报批以及新药注册为主。大多处于药物研发价值链的下游领域,目前的新药研发主要停留在改剂型、改规格、改包装、改变给药途径等简单的、低水平阶段。在制度环境上,国内实行的资质认证及质量标准体系与国际通行的标准不统一。这是国内CRO企业承接离岸医药研发外包的主要制约因素。虽然我国大力推进GMP、GCP等质量体系建设,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质量体系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其次,是知识产权保护上制度的不健全。跨国制药企业之所以不愿意将新药发现等方面的业务外包给国内CRO公司,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基于知识产权考虑。

(三)中国医药研发外包发展的主要趋势

生物产业是国家“十二五”时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随着这一战略目标的实施,政策支持体系将继续完善。同时,医药研发市场规模扩大,企业竞争力增强,这些都将为中国医药研发外包发展壮大带来黄金机遇期。

1、国内外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首先,随着中国人力资源优势、技术能力提升、设备条件改善、政策环境完善等因素,国际大型制药企业将新药研发业务持续向中国转移。温德尔・巴尔说过,跨国公司希望进入中国迅速扩大的医疗保健市场,并分享其庞大的研发外包人才库。其次,随着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医疗保障水平、保障能力、保障层次不断提高,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全面覆盖,城市高消费群体对医疗保障的需求层次提高,将使国内医药研发需求持续扩大。这既为本土CRO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又为外资CRO企业开拓中国市场提供了机遇。第三,国内外医药企业研发投入普遍提高将直接为医药研发外包市场带来增长效应。随着全球疑难病症增多,医药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制药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普遍提高。国际制药企业的研发费用投入一般占销售收入的15―20%左右。目前,中国企业不足5%,有的甚至不到1%,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随着国内制药企业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应对国际竞争压力,以及国家《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政策支持因素,也将带动国内企业医药研发投入有所上升。

2、医药研发外包行业集中度、专业化及综合化水平大幅提高

目前,中国医药研发外包业务主要集中在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如,上海药明康德、开拓者化学、美迪西、先导化学、辉源生物科技(原华大天源)等企业都有相应的外单。从技术市场登记的合作分析中可以看出,药明康德承接的研发外包业务占到上海研发外包业务总量的50%左右,在专业化上体现出较强的优势。其次,是美迪西、开拓者化学、睿智化学等几家企业。中国本土CRO企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业务领域专业化和综合化趋势较为明显。

3、战略联盟将成为我国医药研发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模式

随着全球医药研发外包对承接方的专业化及一站式服务的要求加强,纵向一体化战略正成为CRO行业拓展业务范围,提升盈利能力,提高竞争力的主要手段。目前,中关村、张江高科技园区已经逐渐形成了中国生物技术外包联盟(ABO)、中关村CRO联盟、浦东新区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联盟、生物医药研发外包工作委员会等CRO的联盟,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CRO的中坚力量。中国生物技术外包服务联盟(ABO)整合自l6家外包机构,通过品牌共享和营销协作的形式,提供从新药研发、临床前研究、临床实验到登记和签约生产的“一站式合作研究服务”,使联盟整体经营收入翻了一倍。

4、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仍是中国医药研发服务外包的主要来源地

目前,中国医药研发外包主要来自发达国家市场。北京医药研发外包企业主要承接美国、丹麦、瑞典、日本和韩国业务。上海医药研发外包企业则主要承接美国、日本、英国、香港、瑞典、法国业务。

四、政策建议

第一,加强产业政策扶持,不断完善和优化发展环境。应针对医药研发外包行业特点继续完善减免税政策、人才引进和培训政策、融资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等相关优惠政策。

第二,注重服务体系建设,为中国CRO企业承接国际业务创造条件。要重视各类医药研发外包平台、行业组织及中介机构建设,为企业承接各种国际新药研发业务提供帮助。组建国家医药研发外包服务中心、产业联盟等机构,推介我国医药研发外包企业,提高承接大宗国际业务能力;创办国家医药研发外包专刊、网站等加强宣传和信息交流,增强国内相关机构对CRO的认知度。

第三,积极推动国内医药研发外包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企业联盟等形成发展壮大,形成龙头企业,整合产业链。

第四,实现CRO企业与新药研发企业的良性互动。近年来,医药研发外包已成为提高生物医药企业创新能力和建立外部知识产权网络的重要手段。CRO行业的成长对于推动中国新药研发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专业化分工水平,提高中国医药行业整体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五,加强各类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园区建设,继续提高医药研发外包的聚集效应。

全球医药市场分析范文第2篇

4月中旬,美国一家名叫“Celator”的制药公司将“精准医疗”概念带入公众视野,不但在纳斯达克掀起一股“医疗风”,公司股价创下18天暴涨近10倍的神话,也成功“波及”了大洋彼岸的A股市场,相关概念股一路飘红。原因就在于该公司通过精准医疗的手段和新型药物结合,能够实现对重症白血病患者进行有效治疗。

这家位于美国新泽西州尤英市的生物医药公司Celator宣布,旗下的新药CPX-351经三期临床证实能让急性髓系白血病高危患者总体存活率显著提高,是精准医疗在科研领域的重大突破,或将改变现有的诊断、治疗模式,为医学发展带来一场变革。

CPX-351是公司利用其新型纳米载药技术结合cytarabine和daunorubicin两种抗癌药物的新剂型。在CPX-351中,两种药物的比例为5:1。Celator公司开发的新型载药系统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两种药物的效果并将其副作用降至最低。

精准医疗又叫个性化医疗,区别于传统模式和医学概念,是以个体化为基础、借助基因测序、蛋白质组学技术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对于大样本人群特定疾病类型进行生物标记物的分析与鉴定、验证与应用,从而精确寻找到疾病的原因和治疗的靶点,并对一种疾病不同状态和过程进行精确分类,最终实现对于疾病和特定患者进行个性化精准治疗的目的。

由于精准医疗是生物信息科学与先进医疗技术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疗模式,实现有效实施精准医疗,其前提就是要完善“精准诊断”技术,即以基因检测为核心的分子诊断技术。因此,在精准诊断之后还需要“精准治疗”,主要是靶向治疗技术,包括分子靶向药物、抗体药物、细胞免疫治疗、干细胞治疗等,尤以肿瘤市场的需求最为迫切。

全球范围而言,精准医疗市场的规模增长较为明显。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2016-2021年中国医疗机构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05年,全球精准医疗市场规模为187亿美元,到2010年时增至335亿美元,2015年全球精准医疗市场规模则近600亿美元,预计未来五年间年复合增速将达15%,是医药行业增速的3―4倍。

全球医药市场分析范文第3篇

2006年的产业特点是,工业生产和商业销售增幅下滑,企业效益下降;进出口仍高速增长;亏损面稳定但亏损额加大;医院终端增幅创近10年新低,零售稳定增长。林建宁在报告中透露,今年1~9月份,全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现价)完成3861.83亿元,同比增长15.90%,累计实现利润272.21亿元,同比增长8.14%,比上年同期增长速度有所减缓,其中化学药品制剂工业实现利润76.66亿元,同比下降4.08%,中成药实现利润65.95亿元,同比增长2.00%。

作为产业的晴雨表,上市公司的风吹草动无不反映出整个行业的形势。“2006年上半年医药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4%,这个数字看起来似乎让人稍稍松口气,但是净利润下降23%的现实却让我们感到沉重。”林建宁分析说。

2006年上半年全国百强企业前10名、前20名、前50名和前100名销售收入所占比例分别为23.04%、29.07%、38.54%和46.86%,增长速度同比分别为4.03%、2.87%、2.38%、2.26%,呈现出排名越靠前增速越快的规律,林建宁分析认为,这种现象说明在目前产业处于低潮期的状况下,大企业的效益要好于小企业,产业集中度可能进一步提高。

出口和零售的增长是06年医药行业的主要亮点。来自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医药保健品对外贸易顺差额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而对于业界最为关注的终端表现,林建宁用数据告诉与会者,“第一终端增速明显放缓,第二、第三终端增长强劲。”根据南方所数据,2006年上半年医院销售799.8亿元,比2005年同期的752.4亿元只增长6.30%,而2006年上半年零售市场销售规模达420亿元左右,增幅达到16.67%。

2006年,医药经济增长放缓

2006年工业生产和商业销售增幅下滑,企业效益下降;进出口仍高速增长;亏损面稳定但亏损额加大;医院终端增幅创近10年新低,零售稳定增长。

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统计,今年1-9月份,全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现价)完成3861.83亿元,同比增长15.90%,累计实现利润272.21亿元,同比增长8.14%,比上年同期增长速度有所减缓,其中化学药品制剂工业实现利润76.66亿元,同比下降4.08%,中成药实现利润65.95亿元,同比增长2.00%。

林建宁指出,2006年国家实行专项整治医药购销贿赂,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实施新一轮的药品降价潮,再加上挂网招标改革等一系列动作,从长远看会对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短期来讲,难免会给医药企业带来阵痛。受政策影响,上市新药数量会大幅减少;已经上市的仿制药会部分退市;产品宣传,尤其是新处方药的营销难度加大;小企业生存空间被挤压。

2007年,“微利时代”来临?

据预计,2007年全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现价)将达到6000亿元,同比增长15%-16%;药品销售收入达27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8%-9%。明年的医药市场将呈现出以下特点:外资企业市场份额快速提升;医药商业重新洗牌,出现新的业态;第一终端增长放慢,而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带动下,第二第三终端增长活跃;药价水平下降;口服中成药市场成为竞争热点。

“总的来说,我国医药经济面临的大环境对增长不利,形势更加严峻,2007年医药经济的增长幅度仍会减小。”林建宁指出,预计明年国家药价改革力度仍会加大,新药审批将更加严格,企业通过改剂型改规格等方式来规避降价的可能性将越来越低,加上国家加大力度实施GMP认证,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等因素,整个医药工业利润被挤压,真正的微利时代来临。

外资企业,市场份额提升

《2007年我国医药经济预测》还预计,随着跨国企业加快实施全球化战略,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其争夺的热点,而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也正持续上升。这将成为即将来临的2007年医药市场的一大特点。

林建宁指出,上海强生、北京费森尤斯卡比、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赛诺菲制药等企业纷纷由中外合资转变为外商独资,拜耳以10.72亿元人民币收购东盛止咳及抗感冒类西药非处方药业务及相关资产,跨国药企相继在华建立研发中心等事件都表明了,跨国药企正不断加大在华的投资力度,外资独资企业将成为主导,并将加快跨国药企的专利药生产和科研本土化进程。这将促进国内医药产业的结构调整,也将促进我国医药经济进一步发展。

2007年,行业前景

2007年医药市场将呈现以下特点:外资企业市场份额快速提升;医药商业重新洗牌,出现新的业态;第一终端增长放慢,第二、第三终端增长活跃;药价水平下降;口服中成药市场成为竞争热点。

“2007年全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现价)突破6000亿元,同比增长15%~16%;药品销售收入达2700元左右,同比增长8%~9%。”11月7日,在第18届全国医药经济信息会上,对即将到来的2007年中国医药经济发展态势做了如此描述。

谨慎期待2007

在谈到影响2007年医药经济运行的相关因素时,林建宁着重分析了世界市场环境、国内国际宏观经济环境、产业政策环境和对外贸易等。

从世界医药经济的运行情况看,林建宁援引的分析数据认为,这两年全球医药市场尤其是北美市场发展速度放慢,预计2006年全球医药市场销售金额为6400亿美元,增长速度为6%~7%,2007年为6650亿美元,增速为5%~6%。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跨国企业加快实施全球化战略,其中的一个竞争热点就是具有强大发展后劲的中国市场。林建宁认为,这对中国医药市场产生的影响是,在跨国公司加大对中国投资的同时,外资独资企业将成为主导,外资企业市场份额上升,同时跨国企业将研发中心也搬到中国,使得专利药生产和科研本土化的进程加快,这些将促进国内医药产业的结构调整。

同时,我国宏观经济进入第二轮调整期。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前三季度为141477亿元,同比增长10.7%,比上半年回落了0.2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0.8个百分点。国民经济偏快增长的势头有所缓解,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呈现“三落一稳”的新态势。宏观经济的相对稳定,为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专项整治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以及药品降价政策等因素是影响医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但林建宁强调,这是中国医药产业健康发展道路上所必须经历的阵痛,因此这种制约只是暂时的。

全球医药市场分析范文第4篇

随着全球医药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航空运输业新老经营商都纷纷在全球医药运输领域展开竞争。无论是航空公司,还是货运商和集装箱生产商,都在高调推出一系列新产品和服务项目。

药品运输量大要求高

关于医药产品贸易量的预测数据令人惊讶,到2013年,全球医药产品市场价值预计将超过9750亿美元。据美国康州诺瓦克艾美仕市场研究公司(IMS Health)预测,2010年,全球医药产品市场的增幅为4-6%,总值将超过8250亿美元。在去年10月份公布的最新预测报告中,艾美仕将其对今后5年的医药市场预测增幅调高了1个百分点,其中,部分原因是2009年的市场需求增速超过预期增速。对于因全球金融危机和贸易减少而深受打击的航空货运业来说,这些市场的动力显然并未消失。

艾美仕公司的预测分析报告考虑到了诸如全球经济衰退和医疗保健等方面的因素。另外,在2010年可能发生的事件还包括美国的医疗改革、其他国家的立法和监管措施、H1N1流感的传播规模以及全球经济恢复增长的幅度等,这些事件也可能会对全球医药市场产生长远的影响。

医药品和保健品生产企业需要可靠的温度控制措施,并且能够在其整个供应链中对温控措施进行严格监测,因为其托运的每批产品的价值都可能会高达数千万美元。远程投递过程中的每个失误都可能会导致收入损失,或者,更糟糕的是,产品抵达目的地后可能被认定为无效产品。

大陆航空公司“一物多用”

在最近几个月里,加拿大航空公司、美国航空公司(American Airlines)、英航全球货运航空公司、日本航空货运公司和联合航空公司相继宣布,采取冷链措施,开展与医疗保健行业有关的运空运业务。最近在菲律宾召开的冷链配送业务会议也反映出了冷链行业的最新发展情况。在这次会议上,几家航空公司纷纷推介其最新推出的冷链业务。另外,还有两家美国企业公布了温控集装设备(ULD)生产计划,他们打算以低于竞争对手20%的价格对外出租这类设备。

曾在五年前宣布自己是实施系统冷链项目的首家美国航空公司的大陆航空公司称,该公司在冷链业务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且计划将继续朝着这一方向努力。大陆航空公司的产品开发与专业销售经理Mark Mohr说:“其他承运人总算弄明白了大陆航空公司和其他一小部分承运人早就熟悉的东西,即这个领域存在许多高收益机会。我们很高兴看到,这些新来者正在摆脱过去那种‘只要把货装到飞机上就万事大吉’的思维。”

大陆航空公司已与冷链市场的主要集装箱供应商――瑞典的Environtainer公司和美国的CSafe Acu Temp公司建立合作关系,由前者为其提供被动集装设备,后者提供主动集装设备。Mohr说:“大陆航空公司的ClimateSecure温控业务没有采用‘一物多用’的概念。我们主要把精力放在对产品处理要求的理解上,然后再通过我们的处理程序协助生产商和货运商制定一个针对某个具体产品的标准操作程序(SOP),这个标准操作程序必须既具有可行性,而且还要有可持续性。”

大陆航空公司是第一家拥有经Envirotainer公司授权的冷链集装设备配送站的航空公司。Mohr称,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大陆航空公司的医药产品冷链运输业务仍然在2009年取得了较高的收益。

尽管2009的医药产品运输量低于2008年,但这类货运业务的收入降幅远远低于其他业务。Mohr称,随着CSafe AcuTemp公司的主动冷藏集装箱(RKN)的到位,大陆航空公司在2010年的医药冷链运输业务将会实现增长。CSafe AcuTemp公司的主动冷藏集装箱也是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唯一批准的主动集装设备。

另据Mohr称,大陆航空公司将于2010年新开通的休斯顿-法兰克福航线和新接收的2架新型B777-200飞机也将给该公司带来新的增长机遇。而且,它在休斯顿新建的易腐货运中心也将是促进未来增长的一个因素。

瑞士全球货运联手商

从事冷链运输业务的欧洲承运人主要有法-荷航空公司、瑞士全球货运公司和汉莎货运航空公司。这些承运人也于此前在医药运输业务中为自己赢得了一席之地。其他承运人还包括阿联酋航空公司和北欧航空公司。

瑞士全球货运公司的产品经理Gerard Gobat说:“作为一家专业化较强的承运人,我们在不断增长的医疗产品运输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瑞士全球货运公司的主要医药运输市场包括瑞典(那里有雄厚的医药生产基础)、德国、奥地利、美国和日本。此外,该公司还把目标放在了与贵重物品运输和增值服务有关的需要特别处理的业务市场。

当然,瑞士全球货运公司也不是唯一一家把目光放在中国、印度和南美等新兴温控医药运输市场的航空公司。但是,与其他航空公司和一体化承运人不同的是,该公司并不直接与医药产品生产企业打交道。Gabot说:“我们的客户是货运经营商。”因此,它的目标是与主要货运经营商建立关系,其中包括航空公司、货运商、供应商和集装箱生产商,通过与这些经营商的合作来满足医药企业的需求。Gabot称:“与他们建立密切的关系很重要,只有这样,你才能对任何差错做出快速反应,实施新的业务理念,与客户开展对话。作为一家航空公司,一定不要建立太多的接触点。我们公司从总体上说是一个实施精益管理的企业。”

Gabot说,瑞士全球货运公司受理温控业务的主要是其Swiss Celsius业务部门,这项业务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医药行业,但也可适用于其他任何一种需要严格控制温度范围的产品的运输。

DHL看好中国医药市场

货运商也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发医药产品运输业务,其中包括德国邮政所属的DHL全球货运公司、全球物流巨头德讯公司和泛亚班拿公司。2009年6月,DHL全球货运公司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新建的一个面积为2000平方英尺的温控仓储设施中设立了其首个生命科学与医疗保健物流中心。中国是全球第九大医药市场,预计在今后几年仍将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DHL公司引用Datamonitor市场调研公司的预测报告称,到2011年,中国的医药市场规模将上升到全球第六位。

DHL公司称,加强冷链物流能力是与行业增长和亚太地区客户需求的不断增长相一致的。DHL全球货运公司中国区总经理Steve Huang说:“这是DHL公司为提高冷链物流质量和效率,满足医药企业、化学实验室和生产商不断增长的需要而采取的又一措施。我们相信,这项业务将会继续不断增长。”

最近几年,生命科学和医疗保健行业迅速发展,其中,中国市场的潜力最大。2004年,亚太医药市场的总收入为916亿美元,到2008年,这一数字上升为118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6%。中国医药市场的增速最快,从2004年到2008年,其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1.1%。由于政府计划改善其医疗保障体系,这种增长趋势仍将持续下去。

CSafe集装箱走俏

美国的集装箱供应商CSafe公司在2009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9年5月,CSafe公司宣布,其主打产品――AcuTemp RNK航空货运集装箱是经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和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批准的唯一一种由压缩机驱动的航空货运集装箱。11月份,该公司成为首个可以在其集装箱标贴国际空运协会时间和温度敏感型医疗产品标签的集装箱生产商。新推出的时间与温度敏感标签是《国际空运协会易腐货运规则手册》(第十版)的一部分,将于2010年7月正式生效。

CSafe公司的业务开发副总裁Oliver Bootz说:“随着医药和生物技术领域的温度敏感型产品运输业务的继续增长,我们认为,及早采用国际空运协会指定的标签具有积极的意义,它可以标明集装箱的内容物,以便于提前处理。”CSafe公司的集装箱具有冷却和加热功能,即使在零下30度和零上49度的极端气温条件下,也可以将箱内温度保持在4-25摄氏度之间。而且,这种集装箱使用成本较低,还具有环保特点。

在谈到未来航空货运市场的增长潜力时,CSafe公司的总经理Brian Kohr指出,医药冷链运输是目前增长最快的一个市场,也是除活体动物运输以外赢利最高的一项业务。他说,在临床试验中,有70%的医药产品属于温度敏感型产品。而且,这个市场正在以年均6-12%的速度增长。

美国航空公司于2009年9月正式推出其首个综合性温控运输服务产品以来,对该产品的市场认可度表示非常满意。该公司负责货运销售业务的副总裁Joe Reedy说:“我们的计划是利用我们的网络优势和服务优势开展温控运输业务。”他指出,医药和保健品运输业务有其特殊的要求,而这也正是美国航空公司的优势所在。

爱美仕公司在其最新公布的市场分析报告中称,一些额外因素也可能会对医药行业的发展产生影响,其中包括行业管理标准方面的变化。航空公司和航空货运业必须及时了解这些发展动态以及在今后将要生效的一些更加严格的安全规定。

全球医药市场分析范文第5篇

冷对与热捧

在经济“新常态”下,对于牵涉所有中国人日常健康保障的药品价格,以一种什么新姿态出现意义重大。

有媒体在报道这一消息时给出了这样的预测:绝大部分药品“不会涨价”,仅有诸如云南白药之类的独门中成药和血液制品类会有“小幅上涨”。预测在药价放开后消费者的负担大致上不会因之增加,“不涨价”背后的另外一方――制药业面临什么样的新局面也值得关注。

央视的“新常态下看‘药改’”部分回答了这个问题:药改后有一部分药品的价格肯定会向上调整,而这部分药品却是普通民众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最需要、市场空间很大的基本日常用药,媒体常称之廉价药。

如果廉价药价格维持原状(零售最高限价和出厂国家定价),它们就可能 “消失”。全国医疗机构曾经有一个统计,在国家限定价格的廉价药中,有23种属于长期缺货或者很难采购到的品种。

有些廉价药价格虽低,治疗作用却并不“廉”,反倒至关重要,比如用于治疗心脏衰竭急性发作的的西地兰(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以往价格是每支3.6元。甲巯咪唑,是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常用药,以往每瓶4.9元人民币,全国仅北京一家药厂维持生产供应。

还有些廉价药属普通百姓依赖度、信任感很高的类型,价格更为中低收入阶层所看中。比较典型的如治疗咳嗽的复方甘草片,以往每瓶1~2元,减缓感冒症状的感冒通以往每盒1~2元。

媒体对这些普通民众热捧多年的经典常用廉价药被市场冷对的来龙去脉议论颇多,归结起来就是,站在药品供应链背后的每个环节――生产、批发、零售、处方,都有自身的利益诉求,多方的利益越来越失衡。

治疗老年男性常见的前列腺疾病的前列康,售价30余年来保持在12元,但厂家称原料价格已经上涨了8倍,人工成本上涨了10倍。治疗气阴两亏、心悸盗汗的生脉饮,成本(原料中含人参)10元,售价6元人民币。

药厂的直接成本并不是药价的全部,按某药企老总的话说,一粒药片(胶囊)、一支注射液从生产线到消费者手中,在国家专业监管部门批准环节之外还要经过“四重门”:一是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取得参加招标资格,二是通过省级招标取得进入医院的资格,三是通过医院选择关,四是医药公司的批发。这位老总比较委婉地说:“这些‘门’是有费用的,全国的相关环节至少要养活100万从业者。”

媒体称按目前供应体制,医院销售的药品占到消费者购买量的70%~80%,药品利润的70%~80%由以上四重门所得。

利润微薄甚至价格倒挂导致亏损的廉价药品种,导致整个供应链各环节都无利可图,市场规律就令其悄然谢幕。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曾经公开表示,廉价常用药的消失速度是每年数十种,企图以最高限价和出厂价定价维持价格的实际结果,导致药厂做一粒(板、盒、瓶)就亏一笔。

某药企的老总对着镜头实话实说:我们(药厂)不是公益机构,我们要对投资者和股东负责。

如果药厂的利润连简单再生产循环都无法维系,这种局面就应该改变。

显而易见,即便放开了基本药品的价格管制,常用廉价药体现的社会公益性效益可能要大于制药业本身得到的经济收益,廉价药能否成为药厂做大做强的效益增长极,放在全球都是一个课题。

加法减法

根据知名研究机构埃姆斯健康(IMS Health)的预测,中国目前已接近成为全球第三大药品消费市场,2020年更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药品消费市场,这与中国13亿人口基数和民众越来越强的消费能力,与人口老龄化和个人健康重视度的普遍强化是随行的,无论是全球医药行业巨头还是中国本土医药行业都不会轻易放过中国医药消费市场巨大的增长预期。

2010年,中国制药业在国民经济各行业排名第18~20位,不靠前也不殿后,从工业产值观察,2010年中国制药业完成的工业产值累计达11741.3 亿元,仅占全国工业总产值707772.16亿元的1.65%,横向比较观察,发达国家的制药业在工业产值中的占比一般能够达到10%~15%。从发展幅度观察,近几年中国制药业的增长幅度平均在20%左右。

横比竖比,中国制药业的预期提升空间巨大。

根据2013年数据,2012年全球医药市场营收规模为8600亿美元(约合53320亿元人民币),而同期中国医药市场的营收规模为490亿美元(约合3030亿元人民币),约占全球医药市场营收总量的5.6%。

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药和药品中间体出口国,原先全球第一大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提供国是印度,中国在2010年超越印度成为第一。这意味着原料药、中间体出口到国外或者供应给外资药厂,经过加工包装,摇身一变成为高大上洋品牌,从制药到商品的流程中,利润的大头被外资品牌药厂拿走。

外资药厂的利润有多丰厚,可以从葛兰素史克(GSK)医药贿赂案的案值得到一个感性的认识。2014年9月19日,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以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判处被告单位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简称GSKCI)罚金人民币30亿元;判处被告人马克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驱逐出境……”

法院认定,GSK中国部门“邀请全国各地医疗机构的从事医务工作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参加由其赞助和组织的境内外各类会议,通过支付差旅费、讲课费、安排旅游等方式贿赂与会医务人员,然后将相关费用分别以‘研讨会费用’等科目在财务系统中报账。GSKCI各类药品得以进入各地医疗机构。”

然而,葛兰素史克被开罚巨额罚单并非仅此一次,也并非仅在中国,2012年7月,GSK同意向美国政府支付30亿美元(约合180亿元人民币)罚金,缘由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指控GSK的营销活动“不择手段”,一些药品的用途超出药监批准的范围,数据选择性造假等等。

抛开GSK缴纳巨额罚款的法律和价值观判断,仅就其背后隐含的支付能力看,这些跨国巨头的营收和利润相当惊人。这种强大的财务实力,当然来自其强大的产品和营销能力(不否认其中包含商业贿赂的有害元素)。

中国有成为全球药品消费大国的环境和条件,也具备制药大国的工业基础,向制药强国迈进是理应愿景。

众多的研究表明,阻梗在中国制药强国路上的第一道要解之题是多与少,做加法还是减法。此处可以英国为参照系。

英国是世界第三大制药强国,按2013年的全球制药企业营收额排名,英国在前10名中占有两个位置,分别是排名第6的葛兰素史克GSK、排名第8的阿斯利康。

英国的制药业以门类全和保障广著称,据统计,在全球使用量最大的100种药品中,美国供应比重占全球第一,英国长期占全球第二(目前英国的占比在瑞士等国的竞争下有所降低),2011年英国在全球制药业营收总额的占比为16%,而中国2012年的这个占比是5.6%。

在全球同业营收占比数超过中国制药业3倍的英国制药业,2012年统计的企业数是387家,中国大约是7700家,二者相差19倍,这背后凸显一个很明确的问题:中国制药业在企业数量上需要做加法还是做减法。

英国是高福利国家,有一个覆盖面广泛的公共医疗体系NHS。数据表明, NHS是世界上最大的药品采购方,每年向英国制药业为主体的供应方采购200亿英镑(约合2000亿元人民币)的产品和服务,英国制药业每年的营收为300亿英镑(约合3000亿元人民币),也即英国公共卫生体系的采购占到英国制药业营收的三分之二。

中国的国民公共福利支出水平远低于英国,中国普通民众的医药平均开支亦远低于英国,但中国民众的消费支出能力是在逐步上升的过程中,13亿人口基数和与之匹配的庞大公共医疗体系形成了支撑中国医药业内生需求的刚性基础,在这个基础中,基本药物目录所含品种当属制药业最大的营收支撑点。

目前在中国医药市场上供应的药物中,进入基本药物目录的有520种(2012年版)。中国的基本药物品种数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目录设定的312种基本相若(中国因为收录了中成药,所以总量多一些)。数据表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家公共福利水平越高,基本药物的数量也越多,全球35个高收入国家(包括英国)的基本用药目录药品平均数为1700余种,是WHO基本药物种类数的5.4倍,是中国的3.28倍。

仅仅在保障民众基本健康需求的优先用药这个领域,中国的市场也在强有力的需求推动下不断成长,何况还有中高端差异化的医药消费需求也在不断膨胀,为做强本土医药业,增加与跨国巨头在本土药品和全球消费市场竞技的实力提供了做加法的空间。

独立旅与集团军

中国医药业亟待解决的是如何强壮。

行业强的基础是企业强,全球的现实和英国制药业结构显示,制药业的强壮与行业集中度紧密相关,中国医药行业的分布类似以各自为战的独立旅为主体的形态,缺乏有强大攻城略地实力的集团军。

可以想象,在中国庞大的市场和翻了几番的价格之中,有人赚了钱,并且可能赚了大钱,比如握有大量专利药、创新药的跨国制药巨头,展现在市场形态中的就是各种各样的高价(背后是高利润率)合资药、进口药,这就是集团军的力量。

资料显示,中国制药业规模急速膨胀期是在上世纪90年代,这可能与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国药价的价格突变有关,有专家认为,当时中国的药价可以用“翻着跟斗往上涨”有关。但一哄而起的药企快速分薄了药价上涨可能带来的收益,制药业成为大面积亏损的行业。

上世纪80年代,全国有800余家药企,如果中国制药业规模保持在这样一个行业数量规模,就基本相当于世界第三大制药强国英国目前的2倍,而中国仅内需市场具有与英国制药业相若的营收总额,设想的企业平均营收可达3亿元人民币(按3000亿元人民币规模计算)。

而中国药企数量从1980年左右的800余家,在15年左右高速增长到1996年的5396家,15年膨胀了6.7倍,直接的后果就是产业碎片化,独立旅打不了大战役。

用专业术语说这是市场集中度使然。

有学者认为,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与行业利润水平呈正相关,碎片化的产业形态一般会导致恶性竞争,导致产业利润水平低下,中国制药业在相当程度上印证了这一观点。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中国制药企业数量不足千家,亏损率也不足10%,从1993年开始,随着中国制药业规模的快速膨胀,行业亏损率也伴生而来。1993年的行业亏损率为24.04%,1996年中国制药企业数量达到峰值(5396家),行业亏损率也达到新高的39.84%,亏损企业2000余家。制药业的亏损率至今依然比较高。

观察中国排名最靠前的大药企所占市场份额,2001年时的市场集中度为1.6%(营收占比),排名前四位的药企市场集中度为5.7%,而英国在1993年时排名前四的药企市场集中度为38%,德国排名前四的药企在1993年的市场集中度为28%,与此同时,世界前25家药企的市场集中度在2000年时已经达到60%。

并购为王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经验,提升市场集中度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并购。

英国排名第二的药企阿斯利康(AstraZeneca),就是典型的跨国并购产物。阿斯利康前身是瑞典的阿斯特拉Astra公司+英国的泽尼卡Zeneca公司,二者都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和比较大的市场份额,1999年正式宣布合并,阿斯利康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是1993年。

观察全球制药行业,并购一直是全行业的活跃行为,2008年金融风暴后到2013年,根据制药业咨询机构EvaluatePharma的统计,5年间球制药业并购交易共有976起,交易总额513亿美元(约合3180亿元人民币),个案交易额平均550万美元(约合3410万元人民币)。每年平均195起,平均年交易额102.6亿美元(约合636亿元人民币),并购案最多的2011年216起,最少的2012年也有142起。并购金额最多的2009年142亿美元,最少的2012年57亿美元。

有分析甚至认为,并购简直就是制药业制胜的神器,这是与其他行业存在较大差异的特质。些并购行动一般认为基于一个直截了当的商业理由:最大限度地寻求企业自身的投入产出效益,全球排名靠前的药企的收入大部分来自专利药和研发新药。专利药中也包含了研发投入,有研究认为,药企研发药物风险极大,相当一部分将胎死腹中或者销路不畅,研发投入可能打水漂,通过药企之间并购可以聚集前景良好的药物并扩大其营销规模。

2010年营收全球排名第七的瑞士罗氏制药,2013年的全球排名上升到全球第三,罗氏近年来一系列的并购行动,为其不断做大做强带来决定性的效果。2014年上半年,罗氏出资25亿美元并购了Seragon、Santaris、Genia等制药公司,到2014年10月,罗氏再次宣布,耗资83亿美元并购美国生物制药公司InterMune。

分析指出,罗氏瞄准InterMune是为取得该公司研发的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疾病的特效药吡非尼酮(Esbriet),该药已经取得加拿大、欧洲监管当局的认证。舆论认为,罗氏对InterMune公司的并购还为Esbriet通过美国监管当局的认证助以一臂之力,进而进入美国市场销售。

有专业咨询机构认为,制药业的并购思维近年来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从以往注重追求扩大企业规模和增加药物品种的覆盖性,转向有压有保,强化自身已有的优势品种,以并购得到的优势品种替代自身的同质弱势品种,甚至出现了药企之间资产交换型并购。

比较典型的如2013年全球营收排名第一的瑞士诺华与排名第六的英国葛兰素史克之间的交换并购,诺华制药的疫苗研发部门资产与葛兰素史克的癌症药物研发部门资产交换,彼此都增强了自身在对应领域原有的优势。

在制药业的另外一个大市场――仿制药,中国与邻国印度无疑已经站在全球领先的地位。中国制药业超过90%的品种属于仿制药,而印度仿制药的水平和规模显然比中国高得多,标志就是中国是印度制药业最大的原料药和药物中间体提供者,还有前不久发生的中国患者印度“格列卫”案件。

仿制药为占人口大多数的不发达国家的穷人提供了有效的药物保障。2012年,一大批专利药的保护到期(通常有20年专有销售期),被认为是仿制药行业获得的新契机。

特别是需求巨大、售价高昂的,用于治疗癌症、糖尿病等“非传染病”的生物制药产品,在此领域占绝对优势的发达国家制药巨头、政客(包括美国政府)为保证其专利(实际上是市场保护)进行了相当大的努力。

编程小号
上一篇 2024-05-09 20:40
下一篇 2024-05-09 20:40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fwzx/3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