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生活范文1
论文关键词:网络语言多样化褒贬不一正视
20世纪末互联网的诞生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新的变化,如今网络对人们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网络作为一种媒介方式,凭借其快捷,方便,高效的特点对传统的媒介方式带来一股强大的冲击力。网络的普及使它不再是仅供科学家研发的领域,不再是仅供游戏者开发的对象,它逐渐演变为一种生活方式渗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语言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产生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人为了交流产生了语言,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也有各自的语言。在这个网络时代里,也必定有与其相对应的语言建筑材料,所以网络语言应运而生。网络语言不同于传统的语言文字,它是在网络中使用的一种语言现象,不像传统语言那样有规范的语音,词汇乃至语法体系。然而,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的普及,网络语言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并具有一定的特点,人们不再完全使用规规矩矩的一般词汇,而是使用一些新造词,有些词在不知不觉中已成为人们口中的常用语。
在迅速发展的网络时代中,人们的语言生活不再单一,网络语言的广泛使用给语言学增添几分色彩,然而,人们对于种种新的语言现象褒贬不一。WWw.133229.CoM语言学界的学者们对于网络语言的定义也各执己见,我找了几个具体代表性的观点:
1、较早开展网络语言研究的劲松、麒可认为,广义的网络语言是与网络时代、e时代出现的与网络和电子技术有关的“另类语言”;狭义的网络语言指自称网民、特称网虫的语言脚:
2、周洪波则认为,网络语言是指人们在网络交流中所使用的语言形式,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一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三是网民在聊天室和论坛上的常用词语;
3、于根元认为,“网络语言”本身也是一个网络用语。起初多指网络的计算机语言,也指网络上使用的有自己特点的自然语言。现在一般指后者。狭义的网络语言指论坛和聊天室的具有特点的用语;
4、刘海燕认为,网络语言可以说就是出现在网络上的、网络上常用的以及跟网络有关的语言。进一步来看,网络语言还有广义狭义的不同含义。
5、殷晟认为,网络语言不能简单地定义为网络上使用的语言,网络语言应该同科学语言、职业语言一样,指的是某一特殊社会文化群体内部所使用的不同于社会通用语言形式的语言形式。网络语言的内涵是指“网虫”之间在网络上的交际用语。网络语言本质上是现代汉语的一种社会变异,是社会文化变动所引起的语言变化的结果,即伴随“网虫”这一社会群体的出现而产生的社会语言现象嘲。
6、郑远汉认为,“网络语言”的概念随着电子计算机(电脑)联网上网的逐渐普及,出现了许多与之相应的网络用语。不少人把它们称为“网络语言”。这是一种粗略的称呼,是不确切的。其中一种是与电子计算机联网或上网活动相关的名词术语。另一种性质的“网络语言”,主要是指网友们上网聊天时临时“创造”的一些特殊的信息符号或特别用法;
7、卢惠惠认为,网络语言是网民们在互联网上进行交际的重要工具,它并非一种新兴的语言,而是一种运用范围、使用人数都相当有限的汉语社会方言变体啪;
我认为,这些观点都有各自的合理性,网络语言的使用是以计算机为载体,以互联网为媒介,这其中就必定会涉及到一些专业术语,例如:计算机的构成部分中的词:软件,硬盘,鼠标,cpu等等,而互联网中也有一些新词新语:浏览器,域名,服务器,ip等等,这些网络技术用语就是一些学者所说的网络语言广义上的含义,而这些词语中,已有很多已经成为现代汉语中的一般词汇和常用词汇,当谈及这些词时,我们已毫不陌生。而狭义上作为一种用与网络中交流的语言符号,更值得我们探讨。如果对网络语言不熟悉,那么根本无从了解那些纷繁复杂、多姿多彩、五花八门的文字符号,也只有经常“泡“在网上的人才会明白并且会用。
如今,网络语言的迅速发展已呈现一种多样化的趋势,我认为主要可以分为符号化、谐音化、缩写化和混用化四大类。
1、符号化
这一类大多是用来交际的简单、随意、生动、多样化和具有强烈的个性化色彩的各种语言符号。尤其是在网络聊天中,许多网民的昵称和个性签名都用一些特殊的符号表示,例如:我的qq好友中就有很多个性化的网名:;翫黯纞`灬、mr:ilo、{mɑ。、⑦々②、鈳瞹乖儚等等,这些复杂的符号不仅仅是一种象征,有的还表达了某些含义。此外,随着搜狗、拼音等许多输入法和qq聊天软件的更新与发展,也给人们提供了许多表达说话者情绪的各种符号或符号组合。日常生活中人的情绪无外乎喜怒哀乐,但网络语言以其特有的优势将网民的情感表达得更为丰富多彩更为生动贴切。例如:在聊天时,人们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qq表情,有微笑、撇嘴、发呆、得意、害羞、大哭、尴尬、发怒、调皮、惊讶、难过、偷笑、傲慢、流汗、憨笑、咒骂、疑问、再见、坏笑、糗大了、鄙视、委屈、阴险、可爱、可怜……甚至有的还可以使用diy魔法表情,呈现一段动画。而我们最常使用的搜狗输入法,当打出某些表达情绪的汉字时,也可以呈现对应的符号表情,例如:o(∩_∩)o哈哈~、哭%>_<%、呜呜~~~~(>_<)~~~~、(*^__^*)嘻嘻……等等。这些符号化的网络语言生动、形象、方便,因此被大多年轻人所喜爱,并广泛使用,甚至会用到手机短信中。
2、谐音化
不论是英语还是汉语体系中,有很多词在读音上相同或相近,所以人们或多或少会使用这些词来代替原来的词。在英语中,经常使用的是用谐音的缩写,例如:“seeyou”可以写成“cu”,“isee”可以写成“ic”等等;另外,还有用与英语单词读音相似的数字来表示,例如:“for”和“4”,“to”和“2”。这种数字的谐音在汉语也是有很多的,例如:“886”就是“拜拜喽”,“9494”相当于“就是就是”,“7456”意思是“气死我了”……还有一种就是输入法带来的谐音,当我们打出一个词语的拼音时,会有很多音同义不同的字出现,人们就会使用那些有趣的词语来表达原来的意思。例如:“邮箱”和“油箱、幽香”,“旅游”和“驴友”,“版主”和“斑竹”,“大侠”和“大虾”,“美女”和“霉女”,“偶稀饭你”就是“我喜欢你”的意思等等。这些词语的出现,增加了语言的俏皮与有趣,是一般的对话不再那么沉闷死板,网友们用自己这种无厘头的语言自由自在地交流,自娱自乐地沉醉其中。
3、缩写化
为了节省上网的时间,网友们往往会使用一种快捷的语言传情达意,这些语言不像书面语言那样正式,也不需要像口头语那样流畅,只需能表达某种意思。例如:我们最常遇到的,像“rmb”、“3w”、“bf和gf”等等;英语中有很多的缩写形式就被网名们直接使用的,例如:“diy”就是“自己动手”的意思,“btw”就是“bytheway”的含义;又如“我们今天上ps课”,这里的“ps”就是“photoshop”的缩写;还有一些是汉语拼音仿照英文的缩写形式,例如:“dd就是弟弟”,“rp就是人品”,“plmm就是漂亮妹妹”等等。甚至还有一些粗俗的话也是用缩略形式,比如“nnd、tmd”;虽然这些只是缩略形式,由于网民们的广泛传播与应用,人们对这些词也见怪不怪了。
4、混用化
网络语言的另一种趋势就是混用化,这种形式使用的大多是文化层次较高的年轻人,他们随意地使用中文、外文、数字、拼音、字母等符号体系,想当然地自由发挥,使表达的内容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比如放着好好地“我服了你”不说,偏要来个“i服了u”,用“n久不见啦”来表示“好久不见”,“昨天考试pass了”等等,搞得连英语国家的人们都摸不着头脑,还有“3h学生”(三好学生)、“+u”(加油)、“去商场shopping”(去商场购物)等等。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也是比较常见的。
网络时代的语言的确多姿多彩,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网络给人们提供了发挥创造力和展现个性的平台,网络语言的简洁方便、形象直观,生动有趣使之被人们广泛使用并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语言。然而,网络语言毕竟不成系统,不具备规范的语言体系,会带来一定的认知困难,是人们养成不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也是对我们传统语言文化的一种亵渎。
网络时代的生活范文2
【关键词】情商 生活方式 网络使用 移动互联网 大学生
为了解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使用与情商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发放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和大学生情商生活方式的调查问卷。调查湖南、湖北、河南、浙江等省的大学生,发放问卷2400份,回收问卷2148份。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对上网使用情况和情商生活方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合个案分析、专题设计研究、体验研究、谈话法等方式,比较分析大学生情商生活方式与网络使用的关系,了解大学生不同的上网使用情况对情商的影响。通过研究分析网络与大学生情商的关系,为指导大学生合使用网络,培养良好的情商提供依据与指导建议。
一、网络的使用与人际交往行为习惯之间的关系
从上网的主要用途来看,上网主要用于查资料、听音乐的受调查者人际交往行为习惯更健康,上网主要用于玩游戏的受调查者人际较为行为习惯更不健康,人际交往生活方式健康与否与其他的上网主要用途无统计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137,0.141,-0.134)。从上网的目的来看,上网目的为获取信息、学知识技术的受调查者人际交往行为习惯更健康,人际交往生活方式健康与否与其他的上网目的无统计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186,0.19)。从选择网友来看,人际交往行为方式与选择网友的性别和对方的知识能力有关。(相关系数为0.136,-0.121)从与网友的交流方式来看,与网友主要通过Email交流的受调查者人际交往的习惯更健康,人际交往生活方式健康与否与其他的网友交流方式无统计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152)。从上网地点来看,在宿舍上的受调查者人际交往更不健康,在学校机房、手机上网的受调查者人际交往更健康,人际交往生活方式健康与否与其他的上网地点无统计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173,0.193,0.202)没有拥有电脑的受调查者,人际交往生活方式越健康。(相关系数为0.124)
可见人际交往行为习惯健康的大学生,在上网用途上主要用于查资料和听音乐而非用于游戏,在上网的目的上是为获得信息和学知识技术,在与网友的交流方式方面主要采用Email的方式交流,上网地点在学校机房、手机而非宿舍,没有拥有自己的电脑,与选择网友的性别和知识能力有一定关系。
二、网络的使用与压力管理行为习惯之间的关系
从上网的主要用途来看,上网主要用于查资料、发电子邮件的受调查者压力管理的习惯更健康,上网主要用于玩游戏的受调查者压力管理的习惯更不健康,压力管理生活方式健康与否与其他的上网主要用途无统计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166,0.145,-0.161)。从上网的目的来看,上网目的为获取信息、与远方的家人朋友联系和学知识技术的受调查者压力管理的习惯更健康,压力管理生活方式健康与否与其他的上网目的无统计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23,0.127,0.293)。从与网友的交流方式来看,与网友主要通过Email交流的受调查者压力管理的习惯更健康,压力管理生活方式健康与否与其他的网友交流方式无统计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223)。从上网地点来看,用手机上网的受调查者压力管理更健康,压力管理生活方式健康与否与其他的上网地点无统计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167)
可见压力管理行为习惯健康的大学生,在上网用途上主要用于查资料和发电子邮件而非用于游戏,在上网的目的上是为获得信息、与远方的家人朋友联系和学知识技术,在与网友的交流方式方面主要采用Email的方式交流,上网地点用手机。
三、网络的使用与生命欣赏行为习惯之间的关系
从上网的主要用途来看,上网主要用于查资料的受调查者压力管理的习惯更健康,上网主要用于玩游戏的受调查者压力管理的习惯更不健康,压力管理生活方式健康与否与其他的上网主要用途无统计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1151,-0.186)。从上网的目的来看,上网目的为获取信息、学知识技术的受调查者压力管理的习惯更健康,压力管理生活方式健康与否与其他的上网目的无统计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179,0.276)。从与网友的交流方式来看,与网友主要通过Email交流的受调查者压力管理的习惯更健康,压力管理生活方式健康与否与其他的网友交流方式无统计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186)。从上网地点来看,在宿舍、其他地方上网的受调查者生命欣赏行为更不健康,在学校机房上网、用手机上网的受调查者生命欣赏行为更健康,压力管理生活方式健康与否与其他的上网地点无统计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156,-0.155,0.122,0.160)从上网时间来看,生命欣赏行为与上网时间成反比,上网时间短的受调查者生命欣赏行为更健康。(相关系数-0.155)从网络信任的朋友个数来看,生命欣赏行为与网络信任的朋友数成正比,网络上信任朋友更多的受调查者生命欣赏行为更健康。(相关系数0.182)
可见压力管理行为习惯健康的大学生,在上网用途上主要用于查资料而非用于游戏,在上网的目的上是为获得信息、学知识技术,在与网友的交流方式方面主要采用Email的方式交流,上网地点主要在学校机房和用手机而非在宿舍或其他地方,上网时间短,网络信任的朋友多。
参考文献:
网络时代的生活范文3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南京210000)
【摘要】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语言方面,网络环境激发了很多网络语言,这些网络语言依托于网络平台和网络空间得以广泛传播,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强烈的网络文化气息,以其独特的语言特色、标新立异的语言风格、喜感诙谐的语言特点赢得了大众的接受和喜爱。本文就从网络语言的定义和特点出发,分析网络语言对我们生活的极大影响。
关键词 网络语言;定义;特点;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网络时代的迅速发展,催生了很多网络语言,对人们的语言表达方式和生活习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网络语言,是网络时代的产物,与传统的语言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在语法、语音、词汇方面,不像传统语言那么严谨。网络语言更为随意,没有固定的语言规范,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心理诉求,因此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并在传播过程中变得日益丰富。那么,什么是网络语言呢?网络语言有什么样的特点呢?网络语言的发展对我们的生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1网络语言的定义
网络语言,就是网络时代催生的一种语言现象,依托于互联网平台产生的具有独特含义的语言词汇,改变了人们的表达方式和情感抒发的习惯,区别于传统的语言表达.由于其更符合网络时代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心理想法,得到了广大网民的喜爱。网络语言涉及的范围很广,涉及的领域很多,无论是在QQ、微博,还是微信、BBS上兴起的流行语,都能瞬时间覆盖整个网络,成为新时期的流行语风向标,并能够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时时用到。网络语言不是单一的中文组成,也不受固定的语法束缚,英语、韩语、汉语、拼音等缩写、谐音等各种表达方式都是网络语言兴起的源头,例如网络流行语“duang”就是利用拟声词的特点,形成了新一轮的网络流行语覆盖。
2网络语言的特点
2.1简洁明了
网络语言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简洁明了,顺应快节奏的社会发展和语言传播频率,通俗的语言表述能够让人们瞬间了解网络语言所要表达的主旨和内容,为彼此之间的便捷交流奠定基础。
2.2符号图像
网络语言会用到很多的符号和图像,表述起来更方便,表现形式更清晰,在网络信息技术和手机应用越来越快速的今天,它打破了语言壁垒,特别是方言的隔阂,推动了人们情感和心灵的沟通,增加了聊天的快意和趣味性,促进了信息传输。
2.3新奇新颖
网络语言是符合时展的语言现象,融汇了最新的时代元素,蕴含创新的思想观念,也正因为网络语言的新奇性和新颖感,才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和对新鲜事物追求的好奇心,推动了网络语言的不断发展。
2.4多媒体性
网络语言带有强烈的多媒体性,凸显了文字的重要性,融汇了多媒体的共同作用,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感和多元化,其文字、图像、声音等多元素的融合,促进了大众对这些网络语言的接受和这些网络语言的传播速度。
3网络语言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网络语言是伴随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所产生的影响不仅包括积极影响,也包括一些不可避免的消极影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汲取网络语言的优势和积极影响,竭力避免可能出现的消极影响,引导网络语言的正确发展方向。
3.1网络语言对我们生活的积极影响
3.1.1改善网络社交环境
网络语言能够改善网络社交环境,创造愉悦欢快的网络交往氛围。网络语言比较生动形象,使用比较快捷,比较适于年轻网民的社交心理,改变了传统意义上枯燥、死板的社交方式,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认知,加强了彼此之间的互动,例如“也是蛮拼的”就是不久之前兴起的网络用语,形象而生动,弱化了真实的讽刺意义,拉近了交流双方的距离,提高了社交的成功率。
3.1.2便捷人际交往方式
网络语言能够便捷人际交往方式,很多不善言辞的人能够通过网络语言的应用引发听者的共鸣,促进人们情感的抒发,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创新了交际思维,转变了交际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更灵活、更便捷、更具表达力。网络语言在工作生活中的灵活恰当运用,能够引发彼此之间的共同爱好,为后期的情感交流奠定基础,例如“我也是醉了”,弱化了无奈、无语的情绪,变成了撒娇卖萌的利器,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鸿沟,便于沟通交流。
3.1.3促进情感抒发
现代生活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的压力普遍较大,很多人整天穿着厚厚的伪装,说话小心翼翼,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较为显著的隔阂。网络语言的应用,能够让人们轻松地卸下伪装,尽情宣泄情感,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表现出来,有条不紊地、轻松愉快地交朋友、谈心、放松心情、抒发情感,例如“只想安静地做个美男子”,其形象的画面感让人极易引发共鸣,其活跃感极强的语言表达有助于人们卸下伪装,深入沟通交流。
3.2网络语言对我们生活的消极影响
3.2.1不规范的语言方式不利于中国汉字表达
网络语言虽然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但是由于其不规范的语言使用方式,导致网络语言会产生极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造词,使很多语言脱离了原来的语言意义,并且很多居心叵测的人利用网络语言这种特点传播恶意的网络谣言,毒害网络环境,造成了不良的、不健康的网络影响,对于中国汉字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和负面影响,特别是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他们正是学习中国文化的阶段,但是由于他们的接受能力比较强,对网络语言的使用和传播具有较强的敏感度,导致他们在作文写作的时候出现了很多不明所以、不规范的文字表述,给老师的阅读和批改带来了不便,并使很多其他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产生困扰和误解,不利于汉字文化的表达和传播,例如***,利用英文的首字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网络流行语,但是这种带有骂人性质的语言现象违背了语言传播的本质和内涵。
3.2.2不稳定的语言表达对中国文化产生不利影响
网络时代的生活范文4
关键词:网络;德育;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1-0015-0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短信、邮件早已取代手写信件;上网查资料远远比去图书馆来得方便;智能手机人手一部且随身携带……年轻的大学生们享受着网络的便捷。当然,学校也积极将网络引入日常教学,使其成为现代教育的新信息载体,开展一系列以网络为媒介的教学活动。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网络道德问题也接踵而来。作为一线德育教育工作者,积极面对,正确引导,科学管理,提高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的实效。
1.开展网络德育,是势在必行
21世纪是信息时代,象征着人类的时代跨越。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科技产品日新月异、功能齐全、使用方便,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凭借自身特有的开放性、交互性、趣味性、预见性、能动性、平等性、隐匿性等特点,广受年轻人的追捧,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在校学生多为90后,年轻的大学生们乐于接受新事物,对层出不穷的科技产品爱不释手,对网络的依赖更是难以割舍、与日俱增,通过网络可以足不出户地解决吃穿住行等问题。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德育活动显然缺乏吸力,也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另外,网络是把"双刃剑",高职院校的学生体格上虽然已经长大成人,但心智还不够成熟,缺乏社会经验,无法正确把握道德的是非界限,极易在虚拟的网络世界迷失自己,误入歧途。此时,必要的监督和正确的引导格外重要。
总之,为了丰富网络德育活动的内容,及时了解学生的情感动向,监督学生科学上网,规范其网络道德行为,让学校德育工作更有实效,开展网络德育是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势在必行。
2.开展网络德育,要多管齐下
网络德育是以网络为媒介,开展德育活动和德育管理的过程。学校网络德育一方面以网络为辅助工具,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另一方面在进行网络技术教育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网络道德规范的教育,培养学生自觉的网络道德意识、道德意志和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自律能力。学校在开展德育活动和德育管理时,应该将两者有机结合,多管齐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导向作用。
在利用网络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改变自身传统的思维模式,积极主动地接受并学习新事物,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兴趣爱好,熟悉时代的步伐,不作落后无知的死板老师。在课堂外,主动走到学生当中去,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开展德育活动。比如,教师可以用QQ、博客、微博、微信等时下流行的新软件和学生成为网络好友,通过学生所的一些图文信息,掌握学生的情感动向,及时采取措施,开展超越时空限制的个体德育教育。
由于QQ群聊、微信朋友圈等网络平台使用便捷,不受时空限制。所以,教师可以作为组织者在网络上发起一些集体活动,组织多名成员一起学习、讨论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开展主题班团活动。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创立班级博客的形式来宣传正能量,让学生在班级博客上学习更多的法律知识、生活常识、时事政治等。在完善个人知识结构的同时,提高学生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建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在开展网络德育的过程中,学校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通过不同的平台和手段,因材施教。当然,网络德育是一项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三方共同努力,多管齐下,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地构筑立体化网络德育。
3.开展网络德育,应与时俱进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如归属的需要、爱与被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大学生是一个拥有相对自由的群体,能在一定程度上自主安排个人生活,实现各种层次的个体需求。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便捷的网络无疑是实现自身需求的首选途径。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他们可以满足自我价值感,宣泄心理情绪,探索和尝试新的生活。然而,由于网络的开放性、隐匿性和复杂性,给大学生的德育发展带来不同程度、形式各异的负面作用,严重影响着他们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总之,不同时期的不同个体对网络的使用和依赖各不相同。当然,由于个体自身素养的不同,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面对网络德育的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应该充分关注、深入分析,并力求在网络德育教育的各个环节上不断突破、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另外,教师在利用网络开展德育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应树立与时俱进的学校德育观念,积极主动地与时代接轨,努力创新德育技术,用各种全新的现代化信息手段进行"开放式"的德育教育,不断开创网络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举措。充分发挥网络的媒介作用,开展一系列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并科学利用网络的竞赛、讲座、专题、论坛等活动,把学生对网络的好奇心转移到合理使用网络上来,让与时俱进的理念始终贯穿在学校德育工作中。
网络背景下,大学生倾向于具有时代感的现代传媒,乐于从中获取知识,开展交流,学校开展德育活动无法回避网络。网络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全方位的深刻变革,与时俱进,努力创新,不断突破才是迎接变革的根本之道。
互联网对人类的影响是长久的,更是持续的。大学生作为社会最有活力的群体之一,对网络的使用和依赖必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与日俱增。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且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们在面对复杂的网络世界时,难免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所以,加强网络德育工作,不应仅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除了需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外,还需要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它不仅要求学生"懂",而且要使学生"信",要求学生躬行践履,最终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去。唯其此,德育工作才能有实效,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网络时代的生活范文5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网络时代 自媒体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5.03.076
1 概述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上世纪发展最为令人惊讶的科技,而进人二十一世纪之后互联网技术,特别是无线网络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再次将电脑引入了网络时代,网上购物、交友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儿,而利用互联网作为“自媒体”平台自己的观点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另一个兴趣。那么,网络时代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大学生作为网络时代的生力军如何引领网络的时展,已经不再仅仅是教育界的问题了,已经上升到社会学科层面。
2 充分彰显个性,引领网络时代正能量
经过几年的发展,网络时代已经逐步的走向了成熟,再也不是那个“网游独霸天下”、“交友五湖四海”的格局了,现如今的网络时代更加生活化,购物可以不仅可以通过网络打折,还有了网民自己的“网购节”;阅览图书不仅可以随时下载自己心仪的图片,还可以“追书”;用手机或平板电脑做介质,可以随时随地观看视频……这些都是现如今网络时代的生活写照。在这其中,大学生可谓是既是使用者也是最大的传播者,大学生群体的课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大学时期的闲暇时间也较多,这就促成了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关注网络比其他人要多。在这其中,不仅不反对大学生利用网络来彰显自己的个性,来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能量,社会对其还是持充分支持的态度的,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一个思维活跃的群体创造的社会财富才是具有时代意义的,才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无论哪种方式,只要存在,那必然就有其合理性。只要是这些张扬的个性没有违背社会伦理、没有侵害社会公共秩序,在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下适当的让大学生发泄一些情绪和显露一下与众不同,其实也是一个无可厚非的事情。
3 积极发挥特长,促进网络时代快速发展
各专业的大学生都在使用网络,都在享受着网络带来的便利,但是网络是社会资源的公共平台,任何人都不能仅索取而不奉献,大学生尤为如此。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必须在自己特长的基础上对网络时代加以改造。前一段时间清华大学生捍卫“XP词条”事件就是一个最典型的学以致用的例子。其它专业的学生同样有不同的机会和条件来改造网络,丰富网络生活和内容,只有不断变化的网络空间才能促进其稳健的发展,才能使其变得更加为己所用。在这其中,针对那些利用互联网终端漏洞进行非法行为的活动,大学生不仅不能参与,还要积极的利用自己的所学来揭批,具备一定能力的学生还应该配合相关部门对这些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打击。类似“熊猫烧香”之类的事件再也不能在当代大学生中出现了,因为它不仅触及了网络发展的底线,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影响,更是触犯了国家的法律,造成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我们有理由相信,凭借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应该是有一个明辨是非的标准的。
4 独善其身,把握网络宣传的方向
博客虽然仅仅推出了6年多的事件,但是在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里已经被“雪藏”了,现代的网民更热衷于“拍客”、“微博”等及时信息传递平台,这就让“自媒体”不再是一个框架,而是真真切切的实际行为。由于这些内容都是实时的,所以这些事件的关注也是呈井喷式的。对于这样的行为,作为网络时代的主力军,大学生应该有一个较为冷静的心态来面对,因为毕竟是自媒体,任何人都有和撰写的权利,而这些内容的真实性就很难有一个界定的标准了,所以一些典型的炒作内容会在短时间内充斥整个网络空间,在博人眼球的同时消费的其实是大众的社会正义感。“南京女护士跳楼的微博”、“寻找被拐骗婴儿的视频”等等这样的例子现在已经多如牛毛了。虽然不能说这些事件的背后都有大学生在做推手,但是由于大学生对突发事件的盲从,导致一些或许原本条理不太清楚的事件被断章取义。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人跟人之间的沟通是点对点的,很难能用一己之力来影响其他人的思维方式,因此,大学生在这其中最大的难题并不是如何管理别人,而是更加有效的对自身的言行进行约束和自律,每个人都善待自己的言行的话,那些网络谣言和炒作事件就根本没有了滋生的土壤和空间,网络空间自然就窗明几净了。在这其中,社会和政府有关部门,要高度关注网络媒体的发展动态,作为正处于青春懵懂期的大学生,自控和自理能力都是有限的,社会必须正确的加以引导和帮扶,有必要的话还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教育。这样既有高压政策又有怀柔方式,网络舆论的走向自然就符合时代的发展了。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网络时代的来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也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快乐,当代大学生作为网络时代最大的受益者,不仅要把握住网络时代的发展方向,更要通过自己的所学将网络时代构建得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李晓云.大学生价值观在网络时代中受到的冲击与变化【J】.卷宗,2014,(5):194-195.
【2】浦宇岭.探析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及培养【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3):193-195.
网络时代的生活范文6
【关键词】学生党员 网络生活 网络管理 时代素质教育
1 背景分析
网络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现有在校的青年学生,是在网络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所以,在我们学生党员培养的教育中,网络不可不谈,不仅要谈,而且要全面认识、深入挖掘。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是大学生群体的先进分子,对他们的争取和教育仅仅依赖传统上的面对面的集中教学方式的党员培训工作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从牢牢抓住影响青年一代成长的信息主渠道出发,居高而振臂呼喊,用青年一代容易接受的方式来教育和引导。另外,从党员教育和管理的长效角度分析,尤其是面向基层党员的全员组织生活,由于存在组织难、耗时长、不主动等现实困扰,党员组织生活容易流于形式,从而制约了党员教育管理的整体工作的提高,成为党建工作的薄弱环节之一。目前,随着大学入学人数的增加和国家加大了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力度,大学生党员群体规模迅速扩大。建立一种广大学生党员能够主动接受和党组织便于管理的大学生党员网络生活园地不可或缺。现阶段,如果我们只是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谈如何避免学生错误的使用网络的话,已经是一个错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的、必备的途径和手段,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如何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和更注重如何加强网络教育在学生群体中的牵引力。坚持以科学的态度认识网络,以创新的精神运用网络,在实践中探索并形成各具特色的党建工作思路和有效方法,努力掌握“制网权”,积极营造健康、向上、文明、高雅的大学生党员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如果有一天而且也必将会迎来这一天:我们的学生党员网络教育和管理就象学生上课一样的习以为常和迫切需要,就象黑板和教材一样成为我们教育的载体,那么我们的党建工作还会再担心流于形式化和缺乏长效机制吗?
在第十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强调,高校党委要认真研究计算机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法律道德观念、生活方式和身心健康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主动建设,积极引导,加强管理,大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因此,推动和加强大学生党员网络生活园地的建设是我们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重心不偏,而且具有时代气息和创新。
2 充分尊重和积极引导学生党员的时代素质
我国的互联网事业起步虽晚,但发展速度却是一日千里,发展态势呈现出跳跃式特征。截止2009年9月末,我国互联网用户已达3.6亿,普及率达到27.1%,宽带用户达9933万,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1.92亿,境内网站达到320万个,据cninc的调查,目前网民中18-35岁的青年占88.8%,在校大学生95%以上触过网络。随着高校校园网的建设、优化,大学生已率先迈入了网络时代。作为当代大学生党员,就应当具备网络信息获取及鉴别能力、网络区域交流能力、网络方式组织能力,这些能力所综合的素质是不同于以往党员的,我们称之为时代素质。每个时代都会对其先锋分子提出具体相适应的时代素质。
从哲学角度来说,需要与兴趣是德育教育不可忽视的首要因素。现在大学德育的僵局就是在于满足不了大学生的需要,引不起大学生的兴趣。试想:学生连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又何从谈起接受德育呢?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曾预测说:“随着信息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大学生党员虽然不是价值的直接的创造者,但他们也有其自身的需要。而我们之前对党员的管理与教育模式却完全忽略了这种心声。现在的大学生都有着很强的自我意识,简单片面的强调学生对于道德义务、道德责任的认同,而无视义务与权利的对等性是行不通的。目前大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是一种单向模式,形式呆板,内容单调,学生麻木应付,如此以往,难免思想和行动的脱节,难免入党动机不明确。
我们要充分的认识到学生党员身上的这种时代素质,并且加以积极引导。加强学生党员校园网络教育的主导权,力求在满足大学生党员需要和引起大学生党员兴趣的同时,塑造大学生党员的道德观与价值观,使其具备时代需要的时代素质,从而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3 用心构建大学生党员网络生活园地,创新组织生活方式
正是基于以上认识,我校在班级建立党支部的基础上,以学院党委为平台,建立针对性强、便于管理的大学生党员网络生活园地。该园地寓教于乐,既有党的政策学习和宣传,又设计了学生乐于接受的一些游戏环节帮助学生强化党校的理论学习。该园地板块化设置,给每个党员都分配实名制账号和邮箱。建立党员网络管理机制,通过统计每位党员的登录次数和在线时间来掌握党员的园地生活时间,从而达到参加组织生活的目的;针对当前热点时政,支部成员登录网站发表言论,汇报思想状况,既方便存档又无需浪费纸张;定期给党员邮箱发送理论学习材料,定期收取党员的讨论材料,切实发挥组织生活的沟通作用;引入益智类游戏积分办法,入党积极分子通过勇闯理论关、园地浇灌等小游戏达到更好的学习和理解党的理论知识,作为课堂教学考核的一个补充环节。此外还设置党员示范窗口,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刊登近期出现的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目前高校的德育工作也在积极向网络延伸。一方面是学生电脑拥有普及化,学生寝室上网普遍化,目前越来越多的在校学生实现了在寝室免费上网;另一方面掌握网络技术的学生群体也急剧增加,开辟和维护大学生党员网络生活园地已经不是一件困难之事。该网站实效性的体现,首先就在于有固定的面向对象。我们应当推动党员网络生活园地融合面对面交流的亲切感和网络交流表达的便捷感为一体,面对面交流网络化,网络交流增强面对面感,突破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和交流传统方式的局限性,顺应时代潮流,实现党员组织生活方式的创新。
利用网络技术开展党员教育和管理,优化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实效,是当今党建工作理念不断更新的结果。大学生党员网络生活园地绝对不是孤立的,它继承了党建工作如沐春风和源远流长的特性,增强了时代气息。时代赋予了我们面对新兴事物的机遇,而我们也将通过大胆追求和不懈努力开拓一种崭新的、科学有效的工作模式。
参考文献
[1] 秦浦泉.提高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质量[j].人才开发.2006年07期.
[2] 洪超云,高为民.浅议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的党建工作[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2年s1期.
[3] 林光明.谈保持大学生***员先进性教育[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04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