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实践技能范例6篇

临床医学实践技能范文1 关键词:高职高专;综合训练;岗位实践技能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医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爱伤意识、团结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全面提高学生临床实习适应能力,我校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即在临床医学专业开设岗位实践技能综合训练课,旨在使学生达到既强化岗位实践技能又巩固基本理论知识的目标

临床医学实践技能范文1

关键词:高职高专;综合训练;岗位实践技能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医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爱伤意识、团结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全面提高学生临床实习适应能力,我校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即在临床医学专业开设岗位实践技能综合训练课,旨在使学生达到既强化岗位实践技能又巩固基本理论知识的目标,并注重其自主学习意识、医患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强化临床技能训练,使学生尽快在实习及工作中完成角色转变,胜任岗位工作[1]。

1现状分析

医学高职高专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教育模式,是社区医疗和农村医疗实用型人才的重要来源[2];而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技能综合训练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必要途径[3]。能否熟练、规范地进行临床技能操作,是评价医学生基本技能的标准,也是衡量医学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1)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学完专业课程进入实习之前,缺乏足够的临床实习适应能力,学生很难将在校期间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并运用到临床实践中,从而使临床实习效果大打折扣。(2)传统的临床技能实践教学也就是床旁教学,在我国现有法律、法规条件下[4]受到了极大限制,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及法律意识的增强,医患关系越发紧张,患者依从性差,学生多,实践与操作机会少,必然导致学生临床基本技能水平下降[5]。(3)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要参加全国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取得助理医师资格证,才能获得执业资格。这时,首先要通过的就是全国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核,在历年的实践技能考核中,执业助理医师的通过率明显低于执业医师,这不仅与学生学历层次有关,同时也反映出我们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由此可见,实习前加强临床岗位实践技能训练,能够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临床基本技能,既适应岗位需求,又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2改革实践

针对现状,我校探索性研究与实践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习前临床实践技能强化,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岗位实践技能综合训练课程。该课程是在学生完成所有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利用实习前最后3周进行的强化训练。

(1)制定教学大纲。与临床一线专家一起将适应岗位需求并符合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实践技能部分)要求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梳理出岗位实践技能综合训练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大纲制定教学内容,与临床接诊患者流程相符,主要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结果判断(心电图分析、X线片阅片)、外科基本技能操作4部分。

(2)编写配套教材。由于本课程没有现成的符合实际教学需要的教材,故由学校资深教师及临床一线专家一起根据教学内容,编写了符合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的配套教材———《岗位实践技能综合训练》。教材围绕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编写病史采集部分的训练内容,在体格检查中将技巧性强的如心脏叩诊、听诊,肝、胆、脾触诊等作为教学的重点、难点,把基本的典型的心电图(如房室肥大、早搏、心肌梗死等)与X线片(如靴型心、梨形心、肺结核、肠梗阻、肱骨骨折等)的判读纳入辅助检查部分教学内容中,选取临床常用外科基本技能操作作为培训项目(如心肺复苏术、穿脱手术衣、换药术等),将规范的操作步骤、明确的诊断标准等写入教材,注重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不仅指导教学实践,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

(3)优化教学方法。将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有机结合,通过角色扮演、模拟临床教学等方式实施,利用临床实训中心,以临床仿真、模拟技术手段,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在培训初期通过教师规范操作、学生互为“医患”分组模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等方式,使学生成为任务引领下的行动主体,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习性工作任务,在教中学、学中做,教师则为指导者、协调者;强化训练阶段采用反复训练、以考促练方式,通过口试、操作、笔试等增加随机考核次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注重学生知识、技能与素质等的综合培养。

(4)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制定明确的评分标准,教师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考核。改革考核模式,采取过程性评价与模拟国家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核采用的“三站式”考核相结合的方式。①根据培训及考核项目,组织相关教师研讨,制定出相应的评分标准,使教师评分有据可依,客观公正。同时,学生对照评分标准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也会收到较好的效果。②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考核占总成绩的30%,主要包括小组考核(占10%)、教师评价(占10%)、考勤(占10%);终结性评价占总成绩的70%,包括病史采集(占7%),体格检查(占35%),外科基本技能操作(占14%),心电图分析(占7%),X线片阅片(占7%)。这种考核方式一方面可以督促学生平时认真学习,另一方面也避免一次性考核成绩不能准确反映学生真实水平。③模拟国家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核采用的“三站式”方式,进行多次客观考核,以考代练,以考促练。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评价申请医师是否具备从事医师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6]。实践技能考核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模拟其考核方式一方面可使学生熟悉接诊患者的顺序,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提前了解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核的步骤。各站技能考核项目均由学生随机抽取,教师严格按评分标准和实施细则评分。各部分考核成绩采取百分制,按比例组成终结性评价成绩,并与过程性评价成绩一起计算出总成绩。

3取得成果

经过几年的实践,岗位实践技能综合训练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从毕业生调查问卷反映的情况来看,学生对在校期间满意度最高的课程就是岗位实践技能综合训练课。他们认为这门课对其帮助最大,当然,这也与前期其他课程学习打下的基础有关。实习医院对学生实习期间的评价以及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满意度明显提升。我们对2007级之后参加岗位实践技能综合训练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与往届未参加该课程训练的学生,毕业一年后报考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核的人数与通过率进行了比较,2005级学生毕业一年后参加考试312人,通过考核203人,通过率为65%;2006级参加考试304人,通过考核203人,通过率为67%;2007级参加考试368人,通过考核276人,通过率为75%;2008级参加考试382人,通过302人,通过率为79%;2009级参加考试359人,通过295人,通过率为82%。通过比较发现,参加培训的学生实践技能考核通过率明显提高。

4改进优化

实践表明,在学生实习前开设岗位实践技能综合训练课程十分必要。为使学生能够更加熟练、规范地进行临床技能操作,尽快适应临床实习岗位,完成向实习医师角色转变,顺利通过国家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核,尚需对该课程进行改进和优化。

(1)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将各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需要扩充培训内容,如将妇产科、儿科等的相关内容补充进来,在辅助检查结果判断部分增加CT、MRI阅片等。

(2)加大实训室开放力度,在课余时间和周末对学生开放以利于学生自主进行技能训练,从而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7]。

(3)利用校园网,将培训相关内容的教案、课件、录像等上传到网站,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在业余时间自学和训练。网络教学是校内教学的补充和发展,是医学生甚至临床医师终身学习的园地与良师益友[8]。

参考文献:

[1]茹金泉,唐继志,谢军军,等.临床技能教学改革的初步效果评价[J].健康研究,2011,31(4):317-319.

[2]蒲永莉.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重庆医学,2011,40(21):2114-2116.

[3]黄传兵.医学教育应重视临床实习[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2):165-166.

[4]张剑,葛颂,杨德琴,等.新形势下口腔内科学临床教学改革探讨[J].口腔医学教育,2010,20(10):604-606.

[5]蔡雪黎.实行诊断学全程教学,加强医学生实践技能教学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2(9):17.

[6]孟红旗,朱凡特.诊断学教学与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能力的培养[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11):1807-1808.

[7]李淑文.专科医学生实施技能过站考核综合训练的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5):138-139.

临床医学实践技能范文2

【关键词】技能培训 师资建设 医学生素质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9-025-02

医学临床实践的目标就是要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现对患者进行的规范诊断、治疗、操作、服务,从而培养高素质人才[1. 2]。临床实践是本科医学生五年中学习关键的一年,是医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到临床实践中的一年,也是临床医学教学核心的一年。因此,本院结合了2004、2005二届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培训与考核情况,就进一步强化临床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训练,提高医学生的技能水平进行了探讨。

1 临床技能培训考核结果分析

我院在2008年和2009年10月分别对二届临床医疗、急诊、影像、放疗整形专业的学生进行培训和考核,其中2004级有113名,进行了二周培训,2005级有108名,进行了三周培训,我们采用客观结构性临床培训。首先制订计划――培训老师――规范操作,其次确定具体时间――场地――培训前动员,然后进行培训――集体与个体培训相结合――自我训练,最后考核――人人参与――人人合格。培训内容包括:DVD观摩整个规范化体检、操作过程。体格检查包括(一般检查、循环系统检查、呼吸系统检查、腹部检查、神经系统检查,随机抽考2项)内科四项操作(腰穿、腹穿、胸穿、骨穿,随机抽考1项)外科七项操作(清创、缝合、换药、洗手、铺单、识别器械、取用无菌物品抽考2项)妇产科的产前检查、双合诊,影像读片、心电图判断等。

参加技能操作考试的2004级113名医学生:内、外、妇、儿的平均成绩分别为89.2分、85.1分、70.7分、78.5分,心电图判断74.3分,影像读片70.9分。

2005级108名医学生内、外、妇、儿的平均成绩分别为95.1分、93.4分、90.1分、83.7分、心电图判听75.6分,影像读片76.8分。

考核结果显示:内、外、妇、儿操作成绩相对较好,而心电图判断,影像读片分数偏低,而且个体中分数差异也较大,提示医学生对心电图、影像读片掌握情况较差,儿科体检成绩相对也薄弱了点,外科操作的标准差也较其它科大,提示部分医学生技能方面的基本功不扎实,待强化提高。

同时,我们也对二届实习生的技能成绩进行了比较,2005级明显高于2004级,提示培训时间的长短、培训前动员和规范对技能质量的影响,同时也提示学校、实习医院已越来越重视培养实习生的临床技能了。

2 从考核成绩结果分析中发现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技能考核成绩并不能完全反映实习生的真实技能水平,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较真实、公正地反映了一定的问题和亟待我们解决和探讨的。

2.1医学生重理论,轻临床,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医学生把实习作为考研的一个充实点,整天把头埋在书本里,无暇顾及临床学习和临床实践,还有的医学生整天奔波于找工作、就业,认为有了工作再掌握技能也不迟,还有的学生对学医不感兴趣,只想有个毕业文凭,在临床实习中,没有主动意识,老师在旁指导也不愿意动手或多动手,明显淡化了临床实践。

2.2带教老师方法陈旧、单调,一些老师依然是重理论知识传授,轻临床实践,不善于利用病例讨论,教学查房等多种教学手段、启发、引导、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的能力,有些老师对医学生要求不严,教学激励机制也不到位,许多老师都是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来做这项工作的,教师间缺乏竞争力。在某种程度上严重挫伤了好的带教老师的积极性,出现了“吃大锅饭”现象,此外,临床带教费时、费力,责任大,在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法律知识越来越强的今天,给医学生动手实践的几率就明显降低了,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发生医疗缺陷或医疗纠纷,因此,有些带教就出现了敷衍,应付的态度。

2.3操作技能训练量化标准缺乏统一,如外科的手术衣、老师在教学中是用现在的新式无菌手术衣,而在考核中(或到学校去考核)还是沿用传统的手术衣,实习生没见过,就不会穿也影响成绩。

2.4轻视细节训练,不少学生在问病史、查房、诊疗操作中,不善于与病人交流沟通,询问病史带有暗示、审问之意,行为拘谨,诊治过程中既不交待病情也不安慰病人,不了解患者的心理,使患者对其没有信任感,这些均说明学生缺乏临床技能的训练。

3 临床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与对策

1、加强临床实习技能培训,提高职业医师考核通过率

由于今年起执行了卫生部、教育部颁发的《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实习生在对病人进行相关诊疗操作须征得对方同意,以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等因素,造成了愿意让实习生实践锻炼的病人越来越少,因此,我院加强并扩大了临床技能培训中心,09年又增加了人体模型、妇产科模型、外科缝合模型、心肺复苏模型,对医学生制订训练计划,每季都组织教研室对同学们进行规范的技能培训,平时每天开放培训中心,使同学们有机会在模型上多练习,以此提高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水平,从而尽快适应临床,为提高执业医师考试奠定了基础。

2、强化教学意识、激发教学动力

临床教师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医师又是教师,既是临床技能操作者,又是医学知识的传授者[3],因此,院领导、科教科经常对他们进行教学意识的教育,在教师中牢固树立以教促医、以教促研的思想,同时加强教学投入,保证有足够的临床教师和教学经费投入教学工作,建立教师教学档案,把教学工作纳入年终考核目标,年终评优考核,激发教学动力,形成长期而持久的教学氛围。

3、加强医学生的素质培养

医生的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医学伦理与交流沟通等技能的培养和锻炼贯穿在医学教学的全过程,在临床上,带教老师要教学生认识疾病,更要引导学生掌握处理医患、医护之间的交流沟通技巧及对病人进行心理治疗的能力[4],努力使学生具有自我学习,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4、严格出科考核、打好职业基础

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的要求、科教科在每年的教学安排以及临床技能出科考核中强调规范、注重考核实践能力,各科负责带教老师在命题、技能操作以及评分标准上都做到统一要求,教学办老师亲自参与,让同学们感觉出科考核不仅是一次考试,还是一次与老师面对面沟通、手把手学习的好机会。2009年11月份,科教科还组织所有临床实习生参加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操作的情景模拟考试,让同学们进入角色、自我评估,找出差距,以便更好地努力。

总之,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水平的提高任重而道远,需要学校、医院、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丁尔迅,仇明,王来根.日本医学临床教学改革现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4:21-22.

[2]刘学政,高书杰.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1-4.

临床医学实践技能范文3

从2012年开始举办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兽医外科手术技能大赛,至今已成功举办5届。通过5届竞赛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学生对《兽医外科手术学》课程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临床教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同时也检验了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改进实践教学方法。

一、兽医外科手术技能大赛产生的背景

教育部在2012年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强化高校实践教学环节。在此背景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启动了教学竞赛项目。从2012年开始,兽医外科手术技能大赛作为动物医学专业唯一的竞赛项目,连续5年入选校级年度学科竞赛项目,并得到重点资助。

二、临床实践技能教学现状

1.实习效率底下。目前兽医学生实习模式以各个科室轮转为主,但是目前实习实践相对较短,学生临床实践操作的机会较少[2]。另外,由于动物医院和宠物医院缺少专门的实习带队教师,而医院的专职医生忙于接诊,能花在临床实践教学方面的时间非常有限,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临床实践效果。

2.学生主动学习性差。目前国内动物医学专业的临床实习大多安排在其最后一个学年,受到学生考研和求职的影响较大,学生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投入到考研复习或参加各种招聘和面试中,无法集中精力参与临床实习。且随着兽医诊疗大环境的影响,减少了学生参与临床实践操作的机会,降低了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主动性。

3.重理论讲授,轻技能操作。现阶段动物医学专业的教学效果评价仍以理论考试为主,缺乏系统、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难以有效跟踪管理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学习效果。且在“分数决定一切”的作用下,教师往往在理论教学上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对实践教学往往不够重视,从而降低了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

二、兽医外科手术技能大赛所暴露的问题

竞赛的组织、培训等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及学院多个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好的成绩。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参与者,发现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1.惠及学生人数有限。每年在兽医外科手术技能大赛前,都会组织参赛学生进行赛前培训,而且确实对参赛选手的临床技能提高有帮助,但是对于其他未参赛的同学而言则没有任何帮助。竞赛游离于专业教学之外,赛前培训变成了对参赛选手的额外教学,这有悖于教育的公平性原则。

2.参赛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由于条件的限制,每次大赛仅能满足部分学生的参赛要求,所以在很多班级出现了“抓阄”的方式来决定参赛名单。这样的结果就是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而且相互的配合不熟练,直接影响了竞赛效果。并且很多优秀的学生因为忙于学习等其他事情,不能参加比赛。因此,如果吸引优秀的学生参加比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3.教师缺乏积极性。由于竞赛经费有限,所以培训教师的培训费很少,致使教师缺乏积极性。这不但会影响到竞赛的效果,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和对竞赛的重视程度。此外,由于举办兽医外科手术技能大赛需要学校及学院多个部门的相互配合,但对于其他部门的工作没有相应的经费支持,致使在其他部门的老师缺乏积极性,也直接影响了竞赛的成功举办。

三、改革方案及实施方法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真分析了在兽医外科手术技能大赛的现状,并与学校及学院的相关部门进行了沟通协调,从制度和经费等方面解决上述问题。

1.完善竞赛的相关制度。通过与学院和学校的沟通,将兽医外科手术技能大赛定为每年一度的常规赛事,教务处和?W院每年准备专门的经费预算。因为已变成常规赛事,所以学生对《兽医外科手术学》非常感兴趣,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此外,因为已变成常规赛事,所以学校和学院都非常重视,所以也促使教师将更好的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临床技能培养,使全体学生收益。

2.改革选拔方式,吸引优秀学生参赛。在学生培训方面,改变过去只有少部分学生收益的弊端,把全体学生均作为参赛候选人,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各人情况进行自由组队,每队四人,在班级内部进行技能比拼。每班选拔2只队伍进入最后的兽医外科手术技能大赛。对每只参赛队伍均有一定的奖励,并在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评定奖学金、就业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所有学生的临床技能,而且能吸引优秀学生参赛,从而扩大竞赛影响,提高竞赛成绩。

3.完善教师的考核和激励制度。把兽医外科手术技能大赛纳入实践教学的工作中,将理论教学与技能大赛有机结合,将学生的临床技能水平和教师的考核挂钩。并且对于指导教师给予适当的课时补贴,并在年度考核、职称晋升、教学成果奖评选、教学优秀教师评选时予以优先考虑。因此,可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更好的投入到技能大赛的组织和培训工作中。

四、技能大赛对临床实践教学的作用

1.有利于规范化操作。在实践教学中,由于不同的任课教师操作标准不一致,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通过参加兽医外科手术技能大赛以及全国动物医学专业技能大赛,任课教师制定了相对统一的操作标准。并且根据此操作标准,进行教学和技能大赛培训工作,纠正了任课教师以往的不正确、不规范的操作,进一步提高了实践教学的质量,保证了兽医外科手术技能大赛的效果。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参加兽医外科手术技能大赛能够促使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学习目标。通过竞赛,使学生了解熟练的操作技能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以及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参与到临床实践中。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优秀的教学团队。兽医外科手术技能大赛不仅考核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也考核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培训的同时,也是自身教学水平提高的过程。并且通过外科手术技能大赛所获得的经眼与教训,找出教学的薄弱环节。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推动临床操作技能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并形成了一支临床教学基本功扎实、临床操作规范准确、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学团队。

临床医学实践技能范文4

关键词:改革;临床实践;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9-0094-02

临床实践教学是医学院校学生学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院校培养厚基础、强技能、重创新医学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合格临床医生的重要过程,开展良好的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对医学生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1]。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以收集我校在临床课程体系、临床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网络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平台建设、临床教学模式、临床教学管理系统等方面改革内容。试图探讨临床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对医学人才培养水平的影响。

一、临床课程体系改革

传统的临床课程体系是按照先理论后实践模式进行的,即学生学习完理论课后再到教学基地进行集中见习,最后集中1年时间进行临床实习。研究发现该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如实习时间距离理论学习时间长,知识点遗忘多,因此见习效果并不理想。针对该模式存在的问题我校提出了“3+2”临床医学教学模式,即前3年在校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第3年末到教学医院进行临床实践学习(包括见习和临床实习)。通过对比以往模式,我们发现该临床课程体系调整有利于增强学生与临床密切性,加深了学生对临床理论知识的理解,最终有利于学生临床实际操作能力。

二、临床教学内容改革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文关怀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我们传统的临床教学内容恰恰缺少这项内容,为了更好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及医疗市场的需求。我校在以往临床教学的内容基础上增加生命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学、临床技能学、行为科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人文学科的课程。从而加深学生对医学的理解,也为他们以后更快进入临床角色打下基础。

三、加强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建设

1.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是集教学、培训、考核及社会服务多位一体的医学教育培训基地,是临床医学实践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的保障[2]。加大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的建设投入是提高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我校积极申请中央财政支持高校发展专项经费和学校强校工程专项建设资金,获得中央财政支持高校发展项目400万的经费支持,用于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的建设。建设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试(OSCE)考场(16站)、急救训练中心和微创训练中心,并购置了一批先进的仪器设备及实践教学医学模拟人。重新整合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的实验室设置,优化实践教学资源。通过将内科系统相关内容如胸、腹、腰、骨四大穿刺移至诊断学实验室进行培训,达到整合资源的目的。

2.加强网络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平台建设。基于网络在教学中的巨大作用,我校建设了网络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其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并完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网站,整合实践教学资源,设置实验教学、教学资源和师生交流等版块[3]。各教研室将临床技能操作规范、相关的教学内容如PPT及电子病例、操作视频等教学内容资料上传至网站,学生可以自行下载观看内、外、妇、儿科的临床操作技能的教学视频。建设网络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平台,能极大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升医学人才的培养水平。

四、教学模式改革

1.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PBL教学法即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是目前国内许多院校均在采用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法的优点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思维在实施,教师给学生设置了一定的教学情境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临床实践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即以病例讨论为基础的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我们发现该模式在提高学生对临床知识的理解掌握方面具有明显效果。

2.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进步,医学卫生人才的知识结构已发生了巨大变化[4],医学生在从事临床实践活动过程中,要以患者为中心,在临床实施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家庭、心理、经济等综合因素对患者康复的影响。因此,我们临床实践教学中努力构建一个“生物―心理―社会”的育人氛围,锻炼学生关爱患者,培养学生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临床实践教学活动中,注重临床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与加强人际交往能力、职业素养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临床教学管理系统改革

建立健全临床实践教学管理系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①加强教学基地教研室建设。我校临床医学专业目前是按照校院f同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的。首先,教学医院必须成立教学科,由教学科全面负责临床实践教学活动。各临床科室也应成立临床教研室。教研室主任由学术水平高,教学意识强,有组织协调能力的科室主任兼任。教研室再选一批水平高、资历深的副教授或副主任医师以上的人员担当教学任务。②学校成立教学督导系统。第二临床医学院有独立的教学督导组,定期或不定期到教学基地进行教学监督,评估、评价教学基地教学。③组织教师进行理论授课比赛,通过授课比赛为老师提供了互相观摩、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取长补短的平台,促进教师授课水平和专业技能的提升。④严格毕业技能考核。毕业技能考核是检验学生实习效果的最好途径。毕业技能考核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试(OSCE)考场,考核的内容只要是对内、外、妇、儿科的基本技能进行考核。在考核中对医德医风、临床实践操作能力、临床思维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防止走过场。

六、小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我校在临床课程体系、临床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网络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平台建设、临床教学模式、临床教学管理系统等方面改革内容的经验总结,我们发现加强临床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提升医学人才培养水平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医学教育迅猛发展,在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不断完善临床实践教学模式,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医学人才。

⒖嘉南祝

[1]林梅,李靖.建立教学模拟医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20(10):82.

[2]张博,李佳,白璐,等.临床技能培训在医学生培养中的重要性[J].赤子(中旬),2014,(4):79.

[3]韩小玲,林鸿程,周忠伟,等.构建网络与实践相结合的临床技能教学新模式[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18):2919-2920.

[4]张珊莉,邝昌贤,林少芒.临床实践教学与医患沟通[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2):19-20,42.

临床医学实践技能范文5

1转变观念,进行课程改革

中医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较坚实的中医学基础理论,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较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和较扎实的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的临床中医师。中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疗效是中医生存、发展及长盛不衰的生命力所在。而高等中医教育却忽视临床能力的培养,部分中医高等院校还出现了医教分家的奇怪现象,部分教师缺乏临床机会和临床经验,使部分教材编写不规范,内容高度重复,相同的内容在中医基础理论中有,在临床各科又重复出现,课堂教学内容与临床脱节。因此中医教育必须以“实践为本”,进行课程结构改革,规范教材,更新教学内容,加强技能培养,已势在必行。针对临床基本操作教学中出现的盲目性、随意性及缺乏理论指导等弊端,可以设立临床实验技能课,系统学习基础性和普遍性的诊疗操作技能,并进行规范的操作训练,训练内容可包括基本的护理、常见的诊疗技术、常见手术的基本操作等,从整体上提高医学生的专业技术素质。

2革新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注重能力培养

过去几年高等中医教育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长期以来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是在课堂里度过。医学生在完成基础和专业理论学习后进入临床实习,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被割裂为两个相互独立的阶段,临床实习仅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期间学生实践的时间、机会都较少,因此,学生的临床能力未得到满意地培养。现代中医教育应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重点,应以临床技能、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为重点,理论教学应紧密结合临床实践。

2.1以临床问题为中心教学临床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将课堂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合二为一,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融为一体。激发医学生兴趣的莫过于临床问题,让学生先接触到真实的病人和病情,使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改灌输式教学法为启发式教学法,提前将思考内容交给医学生,每节课核心内容都适时展开提问和讨论。让医学生带着疑问听课,带着兴趣思考,不仅对所讲内容加深了印象,加深了理解,而且锻炼了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教学中应增加见习时间及床边教学机会,使医学生的理论知识更好地与临床实际结合,锻炼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以往见习以听为主的局面,增加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动手机会。通过让学生尽早和更多地接触到临床,让学生耳濡目染,体验医护人员性质,体验中医的社会价值,加深对中医学术思想和辨证思维的认识,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水平和巩固专业思想,还可将枯燥乏味的中医理论知识、概念在生动、直观的临床过程中加深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强化了理论教学的效果。

2.2临床带教、临床实习应突出能力培养临床教学过程中,应安排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临床经验的教师担任带教老师,根据课堂教学的进度,针对学生的特点,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临床实践。要改变以往带教病种和病例的随意性,老师带教前有充分准备,结合讲课内容准备好典型病例,并将病种和有关操作内容预先告诉学生,让学生在见习前能针对性地进行预习和准备,这样的示教有助于提高临床见习的效果。加强临床能力培养必须有从事大量临床实践的机会,要有足够的临床实践的时间和病种及操作训练来保证。在安排临床实习时,要在临床相关学科的临床科室进行轮转,并进行专科训练。只有在大量的临床实践活动中,才能加深对所学书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才能积累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不断提高临床工作能力。实习过程中,我们应让医学生在临床带教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分管少量的床位,使医学生逐渐摆脱依赖心理,学会运用掌握的中医学基础专业知识,培养独立处理疾病的能力。

2.3加强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的培养我们发现,医学生通过同样的临床实践活动,却没有得到相同的效果。那是因为对待实践的态度不同,有的学生是有准备地参加实践,积极思考,而有的则没有准备,不积极思考,所以效果不同。因此,在临床实践活动中医学生一定要积极参与,善于动脑,要有意识有准备地去观察病人,训练获取信息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辨析能力、口头表述、文字处理能力,通过对临床资料的分析,摸索正确的疾病诊断思路和治疗的内在规律。只有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深化,才能不断提高临床工作能力,锻炼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医学生的临床综合素质。

3调整考核侧重点,注重临床能力的评价

临床实习阶段是医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也是全面培养临床技能的**时期,临床能力培养是一个渐进与积累的实践过程。实习期间学生容易放松自我要求,加之过去的考核重理论、轻实践的导向,使医学生在实习中容易忽视临床技能的培养。因此,对临床能力的考核应贯穿每个培养阶段,考核内容的重点应加强对临床工作能力、临床知识及临床思维能力的考核。应通过制定临床能力考核的细则,规范管理,认真实施,保证评价工作真实可靠,采取平时经常考核和阶段考核,全面准确地评价医学生的整体临床能力与水平。同时,中医教育过程中,还应注意加强思想品德、医德医风、团结协作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应按照中医独特的培养和成才规律,通过对学生中医传统文化的培养和熏陶,提高医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整体素养,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中医辨证思维,稳定学生的中医专业思想;另一方面还应吸取现代科学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采用开放性研究态度,与时俱进,不断促进中医学术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培养出既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又能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复合型中医人才。

临床医学实践技能范文6

[关键词] 中医内科学;实践教学;见习;实习

[中图分类号] R2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7-174-03

临床实习作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的教学环节,历来受到学校以及相关部门和医学界的重视,是一项高等医学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不仅是理论教学的延伸,也为医学生提供了全面掌握医学知识、培养医学临床思维、锻炼实践动手能力提供了机会。然而,医疗和教育机制的改革给临床实践教学带来了很多新问题,如何进一步提高临床实践教学的效果加强实用人才的培养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1 中医临床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实践教学体系是一有机结合的整体,中医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不仅要结合中医人才的培养目标,更要联系社会对中医人才的需求,方能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体系[1]。但目前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病源不足、环境紧缩、师资匮乏、学生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导致学生的临床能力与医院的需求仍有较大的差距。

而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不具备成熟的中医思维模式、临床实践水平较差、独立思考

创新能力不足[2]。(1)如今中医内科学的授课方式仍以“填鸭式”为主,大多数的高校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师更多地是在训练学生的记忆力。尽管医学专业知识的熟练记忆非常重要,也为日后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但是容易使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脱节,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目的不明确,积极性不高;(2)临床基础课教师的临床任务较为繁重,难以在教学过程中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学过程演变成了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临床教学环境的薄弱,无法有效的锻炼学生的临床技能;(3)学生接触临床的时间较晚,在理论的学习过程中目的性、针对性不强,对日后要面临的临床医疗活动缺乏感性认识。

2 加强中医内科临床实践教学提高临床能力的途径

2.1 临床见习

临床见习在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过程中起到桥梁过渡的作用,是从一名医学生成长为高素质临床医生的关键一步。医学临床实践一方面在于进一步巩固学习课堂上所教授的知识,另一方面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独立思考和临床工作的能力,为日后独立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3]。在此过程中我们根据《中医内科学》的特点,以“早期导入临床,后期强化技能”为主线,通过“早临床、多临床、不断线、零接轨”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培养学生的临床知识和实践技能,实现理论与临床实习的零接轨[4-5]。(1)见习方式: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从二年级开始,《中医内科学》讲授期间,留出10%课时作为临床见习时间。(2)见习内容:包括对感冒、中风、眩晕等中医内科常见疾病的就诊基本流程、中医望闻问切的要点、辨证施治、方药运用过程等各方面内容。并且我们根据学生临床技能出科考试的成绩和见习情况确定最终考核成绩,参与学生奖学金的评定。通过临床见习,有助于把临床知识与课堂所学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实训教学

在高等医学教育的过程中临床教学基地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以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面对当前学生多,附属医院床位少的现状,加大基地建设,增加数量,提高质量,与各级医院紧密合作,建立一批高质量,高水平,多形式的临床教学基地。不仅要加大临床实习基地的硬件建设,更要注重软件建设,如教学过程中安排高水平教师进行讲授,加强医院之间的相互交流以及对于教学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加强师资团队建设,强化教学意识,提高带教水平,使各级临床教学医院的教学工作科学化、规范化[6]。

中医内科实训教学是我们为学生搭建起的由中医内科理论学习到中医内科临床实践间的知识桥梁。我们把此模块安排在学生系统学习内科理论知识后1年、临床实习前,共计24学时。在此阶段,学校实训中心借助临床模拟设备为学生营造真实医疗实践环境,学生在带教老师的带领下指导下,基于实训教材以及大纲,对于常用实用的临床知识及技能进行训练,如对中风病的症状、体征、舌苔脉象的掌握,诊断的依据,与痫病、萎证、痹证的鉴别、如何区别中经络与中脏腑、闭证与脱证等、以及所涉及的常用方剂如补阳还五汤等,这样可以使学生既重温了记忆中的内科理论知识、对中医内科临床建立了形象直观的认识,又锻炼了临床动手能力,为进入临床实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强化培训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技能考核。内容参照国家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考核方式采用两站式考核,即“病史采集与技能操作”“病案书写”。考核成绩均采用百分制,最后按照比例计算总成绩(其中病史采集30%、与技能操作20%、病案书写40%、实训报告10%)。

2.3 实习教学

在短期的临床实训考核以后,学生进入临床实习的阶段。在此阶段学生进行分组并转科,直接接触患者,进一步将前两阶段所学知识用于实践。为保证教授知识的统一性以及连续性,我们的带教老师以科室为单位划分,分科负责带教[7-8]。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病史采集、查体,这样可以使其不仅注重阳性症状、体征,而且避免遗漏阴性症状、体征。之后以所分的小组为单位,选代表汇报分析的病史特征以及诊断的依据。带教老师此时要引导学生讲述以何种依据为切入点做出诊断,借以引出鉴别诊断的内容,而不是急于给出评价。这样可以让学生自己分析、思考和讨论,总结失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使其对知识能真正融会贯通。

2.3.1 加强毕业实习管理 为了提高中医教学后期临床教学质量,我们建立了医院、教务科、临床科室三级管理网络模式,具体负责学生临床教学的实施。我们通过制定相应的后期临床教学管理制度,使教学的组织领导、教师职责、教学工作、学生实习行为等有章可循,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切实掌握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和所遇到的困难,教务处及相关学院组织老师到实习医院进行教学实习巡视,与学生召开座谈会,详细了解实习生实习、生活的情况、思想动态和需要解决的困难,收集学生对实习过程的问题与建议,整理分类,寻找共性内容,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和方案[9]。

2.3.2 加强临床师资队伍建设 临床带教教师在进行临床实习教学工作的同时,还有繁重的医疗和科研任务,医学生数量的增多导致带教任务加重,但是临床带教与带教教师职称晋级以及奖金的发放关系不大,学生见习的质量亦与带教老师联系不大。加之有的科室对于临床带教工作没有合理的安排,学生临床带教学习没有系统性,带教老师不固定,课前准备亦不充分,没有周密的教学计划,不能及时安排及修改作业(病历书写等),从而影响实习质量。通过对临床教师进行培训、考核和管理[10],不断提高临床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临床教学水平,建立一支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教学、医疗、科研相结合的临床教学队伍。医院每年组织评选一次优秀带教老师工作以充分调动临床教师的教育积极性。

2.3.3 强化毕业实习岗前培训 在课程结束后,我们安排一周的临床基本操作训练,达到强化技能的作用。并且在进入医院实习前,组织学生认真学习相关规章制度,强化学生在临床学习过程中的纪律性。进入医院后医院组织召开实习生会议,规范医德医风,让学生熟悉各科室的设置及诊疗范围、常见临床理化检查项目,对学生进行病历书写的培训,强调有关注意事项,通过培训提高学生病历书写与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实习生进入临床科室后,由科室主任或教学秘书召开实习小组会议,介绍科室整体情况,学习科室的各种规章制度,提出相关实习要求和考核要求,使学生明确实习任务和职责。既注重技能培训,也注重理论和职业素养的培训;还强调专业技能的培训,增加了中医思维训练和四诊能力的培训;更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意识[11]。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市场也在发生变化,患者有了更多地自,并且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医患纠纷不断,增加了教学中医患关系的复杂性。这就要求我们在临床实践教学中不仅要锻炼学生的临床知识,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够有效地了解患者的需求,并及时疏导疏导,解惑答疑,能够有效地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12]。因此,岗前医患关系培训也是毕业实习生培训的重中之重。

2.3.4 注重实习医师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 临床实习是把医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临床医师的必不可少的手,临床实践能力包括临床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13]。实习医师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是临床实习教学的重中之重,主要内容包括病史采集技巧培训、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和临床技能训练等。要求实习医师参与临床各项诊疗活动[14],掌握体格检查方法及常见疾病的诊疗常规等,要求做好跟诊、试诊、独立诊疗三步骤;掌握望、闻、问、切等中医诊病基本技巧;掌握常规医疗文件的书写。通过病例讨论、教学查房、专题小讲座、临床技能培训、名医随诊、值班等方式全面加强实习医生临床能力的培养。

2.3.5 同时注重实习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开展科研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为目标[15],让学生经历选题、文献检索、课题设计、如何进行课题科学性、先进性和可行性分析、课题具体实施和总结等具体科研步骤。临床实践与科研训练相结合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发展也是一个积累、逐步提高的过程,因此,提倡医学生早期接触科研活动,逐步加强科研实践能力[16]。

2.3.6 实施综合考评制度 临床科室实行出科考试制度即在某科室实习结束前对学生进行考试,是评定学生实习效果的主要途径[17]。各科室成立考评小组,由科室主任、教学秘书和带教教师组成,每轮实习完毕后,各科均认真组织规范的出科考试,从理论知识、思维能力以及医患沟通能力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具体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包括工作主动性、医德医风以及组织纪律性等;实习出科考核分为基本理论考试和临床操作技能考试,包括书写病历、体格检查、规范的诊疗操作、临床思维与工作能力等。通过出科考核,提高了学生实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毕业实习质量。

3 结论

综上所述,中医内科临床实践是医学生教育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医学临床实践方案,规范带教老师制度,密切各级医院之间的相互协作,为学生提供合理的临床实践环境进行实践练习。通过临床实践,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用于临床实践,不仅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相关知识,同时也为日后的课堂学习提供方向,培养学习兴趣以及独立思考、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兰,张宁苏,黄丽霞,等.构建中医临床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31(2):231-232.

[2] 冷炎,宫晓燕,辛国,等.中医学专业临床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与研究[J].中医教育,2012,31(3):56-58.

[3] 李丽银,陈晓爱,熊国盛,等.临床见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0):103-104.

[4] 吴杰.谈临床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74-75.

[5] 刘丽军,裴景堂,郭聪丛,等.临床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的实践研究[J].临床教学,2013,8(1):42-43.

[6] 熊竹友,黄鹤,熊韵波.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路径[J].中华全科医学,2011,9(6):976-978.

[7] 俞方,夏强,罗建红,等.借鉴美国医学教育培养卓越医学人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2):74-75.

[8] 汪青.德国医学教育[J].复旦教育论坛,2010,8(1):93-96.

[9] 肖惠.医学类专业本科毕业实习管理初探[J].高教研究,2012,10(1):255.

[10] 彭波,曹云祥.中医内科学教学方法的探索及成效[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2):158-159..

[11] 彭波,胡一梅,郭静,等.中医学本科学生“毕业实习准入制”的构建与思考[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3):1-2.

[12] 罗飞,张泽华,侯天勇.加强医患沟通能力培养 提高临床实践教学质量[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7):901-902.

[13] 张洁,李雅莉,杨侠,等.呼吸科实习医师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1):192-194.

[14] 宋敏花,宋剑,宋丹,等.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对临床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3,8(7):666-668.

[15] 郑子敏,韦健全,罗莹,等.开展药理学探索性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7,29(1):133-134.

[16] 王宁,戴恩来,万生芳,等.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8):64-66.

编程小号
上一篇 2024-05-13 09:04
下一篇 2024-05-13 09:04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05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