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对生活的影响范文1
【关键词】大众传播媒介;青少年;影响
青少年的思想、观念是客观社会现实影响的产物。现在,新的环境,新的现实,使青少年思想产生了新的变化,新的特点。在当今世界的任何一种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中,大众传媒都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社会公共部门。它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断地提供一系列具有导向意义的社会公共价值观念,继而在更广泛的社会空间中维护一系列大众所需的社会公共利益。因此,传媒环境是继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后,又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环境因素。在思考青年成长的各类命题中,当代传媒对青年的影响已变得十分深刻。
一、当前大众传媒的主要特点
报刊、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为人们传送着消息、知识、思想和观点、广告等。大众传媒文化是一种大众化、商业化的文化载体,它具有直观性、通俗性、艺术性、公开性、时效性、覆盖面广等特点,它宏扬积极的人生观、传播正确的信息、普及科学知识、引导和整合社会价值观,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影响和引导着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的精神风貌。
大众传媒作为新时代的一种文化形态,在实践功能上具有消解神圣、提倡个性、解放思想和加强民主化倾向的作用,这对于人性的重新构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利于人们追求个性的解放;同时,大众传媒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市场机制控制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日益走向深泛化的今天,许多大众传媒因为抱着自我的商业价值考量不放,投商业利益所好,投某些趣味所好,出现了庸俗化倾向。在具体利益面前,这些媒介放弃了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视而不见,而热衷于追逐低级趣味和时尚、流行的东西。文化消费过分追求趣味的通俗,从而滋生出人的浮浅俗气的娱乐需要,这有悖于人性的自觉提升。
二、当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以及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心理及行为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当代青少年生活于一个相对自由和宽容的社会环境,时代精神更为崇尚世俗与自由。改革开放后潮水般一涌而人的千奇百怪的文化快餐和流行艺术成为他们最直接的精神食粮,这种文化形态消解着传统权威,对历史上的政治意识形态起到了直接解构的作用。大众文化猛烈的冲击着以人文精神为价值目标的精英文化和体现官方意识形态的主流文化,成为不断日常生活化的意识形态的构造者和承载者,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下,大众文化影响着当代青少年的成长。大众传播媒体就是青少年与大众文化的桥梁。
大众传媒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主要有:大众传媒有助于个性的解放和民主化倾向的加强,赋予青少年积极的主体意识,使青少年文化呈现出具有时代特色的理性精神。物质的丰富为青少年追求个性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新时期人格的嬗变的直接动因来自于社会生活的巨大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的建立,大众文化传播的繁荣以及大众审美现象的崛起为当代人格的变化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契机 当代青少年已不同于上一时代的人们,他们已从单一的政治模式中解放出来,不再惧怕权威,个体的自由与发展成为人生的主要目标。在青少年的心理中,自我无疑是最重要的,自我意味着独立,是现代社会最起码的思想资源。当代青少年有自己的运动、时尚和娱乐,有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当然,大众传媒对青少年心理也有较负面的一面:大众文化明星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从青少年的成功观到爱情观几乎都带有明星的印记。大众传媒所塑造的魅力人士对青少年一代更具时尚动员力。他们很少去追逐那些名扬天下的英雄、科学家和政治领袖人物,而更崇拜世俗的明星。另外,受大众传媒的影响,部分青少年会或多或少的染上一些青春文化病,主要表现在享乐主义的物质文化取向和“波普主义”所代表的颓废主义的精神生活取向上。再次,大众文化的世俗性使青少年的审美趣味走向低俗,青少年审美的低俗化在青少年审美对象的选择上表现为古典严肃的文学艺术受到冷落,通俗浅薄的文学作品在青少年中流行,牛仔裤、文化衫、艳情VCD、迪斯科成为时尚;在审美方式上,他们追求浅显直接,更愿意从诗歌走向对话,从交响乐走向通俗歌曲,从学术专论走向随笔漫谈;在审美情感上,他们不再崇尚含蓄古朴,而去追求露骨的男女和金钱关系,如在当代大学生中流行速食主义的爱情观,大学生的爱情减少了浪漫情调,而更具“快餐”特色。
三、大众传媒对青少年行为方式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大众文化悄然勃兴,其传播方式也呈现了多样性,规模的扩大化还是内容的流行化,都表现出对青少年日常生活的强大渗透,对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大众传媒娱乐活动的多样性赋予青少年乐观向上的生活观念,使他们能在娱乐中忘记烦恼,这为青少年提供了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使他们的生活色彩多样化。
大众传媒的市场操作使大众文化以盈利为目的,大众传媒的运行必然使青少年的消费需求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在消费行为上一改以往的实惠、耐用、节俭等传统取向,而特别注重审美、新潮、变异以及个性化。大众传媒对青少年消费方式的影响主要通过大众文化的炒作和现代广告来实现的。现代广告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形式已成为向青少年灌输文化价值观念的重要手段。青少年的消费主义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他们的名牌意识上,青少年需要通过名牌来获得同伴艳羡和流行的认可。名牌意识实际包含了更多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和流行时尚等信息,青少年通过消费来彰显自己的个性以立异于其他社会群体的同时,也把该类消费看成了较高生活质量的标志和幸福生活的象征。
四、引导青少年正确面对大众传媒
正确对待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行为及心理的问题,这是我们全社会都应该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们长期不能放松、需要认真探讨的课题。正视大众传媒对青少年成长所产生的消极乃至负面影响,我们应采取有效的对策:第一,以正确的价值方向引导大众传媒。第二,规范大众传媒的发展。充分调动大众传媒内部的积极因素,使大众传媒向健康理性的方向发展;弘扬主流文化,通过主流传媒来遏制商业传媒的俗滥,通过宣传主流价值观念来消解商业传媒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第三,通过高雅文化扶持与引导大众传播媒体。通过对青少年进行审美的趣味教育,提高青少年鉴别鉴赏能力,实现青少年审美的雅俗共赏。
参考文献:
[1]赵广香,徐柳凡:“大众传媒对青少年流行文化的影响”,《黄山学院学报》,2009(4).
大众传媒对生活的影响范文2
关键词:大众传媒 高职学生 思想影响
中图分类号:G45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大众传媒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将信息、文化和思想传递给分布在不同区域的个人或群体的媒介或载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的形式也越来越多元化和科技化。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图书等传统的大众媒介联合互联网及手机等新媒体,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互联网媒介,由于其信息传递速度快、容量大、覆盖面广、受众多等特点使得民众接受度与日俱增。据统计,我国的电视、互联网、手机用户、网民数量已经位列全球第一。这些新媒体的用户大多小于三十岁,其中四分之一是在校的大学生(包含高职高专学生)。
从概念中可以看出,大众传媒的基本功能是向全社会公众传递信息。而在我国,大众传媒还有文化传承、舆论监督、娱乐休闲、公众服务、商业服务和政治教育的功能。所以如何利用大众传媒对高职学生产生积极引导、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当代高职院校亟待攻克的课题。
大众传媒对高职学生的影响
大众传媒的各个组成媒介由于自身的特点与定位不同,对高职学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1、电视:电视在大学校园或高职校园的普及率远不及普通住户家庭。即便一些院校教室里有电视,很多时候电视也变成了教学道具。尤其是在警察院校,学生看电视的时间平均为晚上7点到7点半,为新闻联播节目时段,所以,电视实际上充当了重大新闻的渠道,电视对高职学生的影响很有限。
2、报纸:报纸因其廉价、方便阅读、便于保存、易于传阅等特点,深受高职学生的喜欢。在过去,报纸虽然是印刷品属于传统的媒介,但是其强大的高职功能不可忽视。可是现在,铺天盖地的广告信息和垃圾信息占据着巨幅版面,报纸积极的引导作用被弱化了。
3、网络:当今社会,网络的影响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高职学生也不例外。学生接触到网络的途径很多,在学校有机房、在校外有网吧,回到家中也有宽带,所以需要任何信息,都可以及时的搜索到。但是由于网络管理的难度较大,很多信息在没有经过监管部门监督的情况下,就可以暴露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丰富知识、开阔眼界之余也被一些低俗的信息“污染”了。
4、手机:手机这一新媒体的受众不逊色于网络。在高校,不一定每个学生都有电脑,但是几乎每个学生都有手机。现在即便物美价廉的手机也有网上冲浪的功能。学生可以在上课、下课、吃饭、自习的时候通过手机上网或收听广播来及时丰富和更新自己,使之与象牙塔外面的世界保持一致。手机上网的弊端和网络几乎是一样的。
5、校内媒体:校内媒体的形式主要有校园广播、校内机房、校园宣传栏等。校内的媒体对高职学生思想影响的效果与互联网和手机相比就逊色很多了。
高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高等教育群体,有着不同于其他高等教育群体的特点。首先,高职学生个人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巨大反差,自卑心理比较强。其次,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方法不够科学、自觉性也不足。第三,学生矛盾心理比较强烈,尤其是自信心与缺乏自信心的矛盾。
现在的高职学生大多都是“90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因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思潮的影响,极容易受到大众传媒尤其受网络这个“快餐文化学校”的影响,学生可以轻而易举的获得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虽然短时间丰富知识了、开阔了视野,但是缺乏深度,而且变得孤立、反叛、以自我为中心、空虚、无助以及过于功利。所以,高职学生自身的特点也是造成大众传媒对其产生深刻影响的重要原因。
二、大众媒体对高职学生的积极影响。
(一)大众传媒作为“没有围墙的大学”为高职学生提供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社会知识和精神文化生活。(二)大众传媒使高职学生更具有主体意识。媒体对高职学生的影响远远超过学校、家庭和同辈群体,使学生越来越追求个性、自我、平等等权利。(三)大众传媒激发高职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四)大众传媒为高职学生提供给了一个虚拟的环境,让学生在这个环境中可以暂时忘记现实生活的不如意,从而变得更自信。
三、大众传媒对高职学生的消极影响。
(一)过分依赖网络,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现在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过多的依赖网络,以至于复制粘贴网络文章导致很多学生的作业都是雷同的。长此以往,很多学生离开网络就不会做作业了,不会回答问题也不会考试了,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二)媒体信息泛滥超过高职学生所能承受的范围。由于现在媒体信息之大之广,已经让高职学生失去选择对自己有益的信息的权利,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正成下降趋势。尤其为了博取眼球,一些媒体传播色情、暴力等内容,对高职学生的思想观念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二)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与学生的价值观的冲突。以消费观为例,老师和家长倡导学生要朴素节俭,可是现在的媒体刻意宣扬不良的消费模式,使学生产生了攀比、浮躁的心理。(三)大众传媒所谓纪实的报道,使得学生思想极端化。一味的披露社会丑恶现象或者无节制的报道社会风气的好转都会引导学生的思想走向极端。
通过对大众传媒对高职学生积极和消极影响的归纳,可以看出,大众传媒对高职学生学习和生活都存在着巨大的影响。所以高职院校及高职教师如何利用大众传媒的对高职学生的积极影响弱化其消极影响,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特点、接受程度和能力,从而正确的引导学生利用大众传媒丰富自身的生活是高职院校亟待解决和攻关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范铭,大众传媒的德育优势[J].理论探讨,2008,(3).
[2]丁伟民,从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的调整[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大众传媒对生活的影响范文3
关键词:大众传媒;青少年价值观;关系研究
由于大众传播技术的巨大的作用,许多研究人员对它进行了探索和总结,持续推断和证明了大众传播技术对人类和社会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大众传播媒介由最初被称为“皮下注射论”以及“魔弹论”,逐渐成为有限效果论和宏观效果论,还包括一些理论如使用与满足理论等,这些都是人类在认识到它的重大影响力下所做出的各种效果分析总结。然而,不管是大众传媒对人类有绝对影响力,还是有限效果论和宏观效果论,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力始终与各种传播媒介共存,让人类无法忽视它的存在,在现今媒介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大众传媒技术将会越来越多地影响着整个人类和社会。
一、大众传媒的含义
媒介一词也就是现在用的是media这个英文单词的复数形式,单数形式是medium。大众传播媒介简单地说就是传媒,它是职业化的信息传播机构,是在1920年前后出现了广播电台后才产生的名词,指在传播途径上用于复制和传播信息和符号的机械与传播组织之间的传播渠道,这些传播组织包括编辑人员的报刊、电台等等,详细的可以划分为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其中印刷类媒介包括报纸、杂志、书本等,电子类媒介包括电影、广播媒体和电视媒体。
二、青少年群体受大众传媒影响状况
根据青少年时期所接触到的媒介形式,可以将我国的大众传播媒介受众分成三个群体,即报纸广播媒体受众、电视媒体受众、网络媒体受众。而在大众传播媒介发展的过程中,青少年通常是最大的接触群体,因此青少年所受到的影响也是最大最深远的。青少年受到的影响有方方面面,婚姻观念是其中一个方面。大众传媒所倡导和报道的时尚婚恋观和时尚婚恋行为,很容易被青少年模仿并运用于实践中去。若在划分中,再细化到年龄中的话,50年代到70年代往往是报纸媒体受众,而80年代到90年代通常是电视媒体受众,90年代之后一般都是网络媒体受众。90年代之后,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和传播使处于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成了接触网络媒体最多的群体。
三、实验证明媒介内容对青少年有深远的影响
媒介内容对青少年来说,影响非常深。有关实验表明,西方国家的心理学家曾经针对媒介中带有暴力特点的节目对儿童产生攻击是否有影响这一课题开展了接近十年的调查研究,800多名接受试验者都是年龄位于8、9岁的儿童。结果发现,爱看暴力节目的男孩群体跟那些不爱看暴力节目的男孩群体比较而言,在人际关系交往方面的攻击性更强。此调查还显示,9岁男孩喜爱暴力电视节目的程度跟他19岁年龄时候的攻击行为息息相关,且是正相关的关系。随着各种高科技传媒产品的出现,大众传媒的影响愈来愈强,不管其形式怎样变化,扩大规模还是内容更时髦,无一例外都表现出了对青少年日常生活的强大渗透能力,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受到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作用。
四、大众传媒影响下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对策建议
大众传媒给青少年价值观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逐渐得到大家的关注。怎样合理避免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群体的负面影响,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
(1)政府应加强诱导和管理监督,促进价值观的教育。政府应该在整个社会群体达成广泛的认识,除了学校教育方面之外,家庭教育、传媒教育、有关政府公共部门也是社会教育,既有责任也应该有义务针对青少年的价值观进行正面引导。价值观教育不能作为一个孤立存在的系统,没有任何单一机构可以独立担负价值观教育的重任。所以,务必综合考虑到各个方面的作用,使他们相互协同,克服彼此之间的冲突,避免因为各种因素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而降低学校价值观教育正常功能的发挥,进而导致价值观教育的低效用状态。
(2)大众传媒需要得到完善,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社会给予大众传媒的职责是协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平衡发展,促进人的全方位发展,大众传媒在青少年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方面有功不可没的影响。所以,大众传媒的消极信息内容的控制,很大程度上是由媒体的态度和努力决定的。大众传媒不但要在乐趣中教学,让学生学得开心,教师教得也开心,而且不能丢掉它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大众传媒应加强提倡行业自我约束,提升文化品位,展现出人文关怀。
(3)家庭价值观教育方法策略。家庭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地位比较特别,至今还没发现其他事物可以完全替代家庭对孩子的社会化功能,父母采用各种方式方法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的策略如下:在家庭中打造良好积极的媒体环境,对青少年要加强关心和培养,通过正确的方式进行家庭的建设,父母自己也要持续充电,加强媒体知识的学习。
(4)加强对青少年的传媒素养教育。传媒的素养教育或者媒介教育,就是指对受众群体传授有关广播、电视、电影或者是报刊、国际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特性、制作技术及其产品的美学欣赏和社会学评析等方面的知识,它的目的是加强大家对大众传媒信息的分辨过滤能力、承受和抗干扰能力,学会合情合理地使用大众传媒。只有这样,才能使青少年们在学习和生活之中通过大众传媒获得很多积极的帮助,才能培养每个人的判断能力,以及根据情况采取行动的能力。
五、小结
大众媒介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到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对人类的生活产生的具有积极意义的正确反映,清楚它的巨大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大众传播媒介,根据舆论引导生活,形成意识和行为,进而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许欢科.大众传媒与当代青年政治社会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3):136.
[2]沈建松.论大众传媒与青少年价值观教育[D].2009.
大众传媒对生活的影响范文4
关键词:框架媒介;城市空间;信息传播;传播学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4)05?0204?05
传播学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媒介是信息过程的核心,信息支配的问题随着媒介支配的改变而产生转移。在当今社会中,承载信息的媒介的丰富性则多基于市场的需求,为了适应社会转型期充满异质性的受众群体的多样化口味而产生。而目前在城市空间信息传播中产生的框架型媒介,已在全国72个大中型城市中的商务楼宇、住宅、社区、公共场所、公交站台等核心生活场域覆盖了接近1.3亿的主流人群①,成为目前城市空间信息传播中不可忽略的载体,影响力巨大。
框架媒介,主要是指在城市信息传播中承载外形为“框架”的平面传播载体,诸如楼宇电视、公交广告框、街道展示牌、电梯广告板、卖场银幕、平面看板等。本文试图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将其置于整个城市传播的框架内,就框架型媒介如何扮演大众知识生产与流通的重要角色,如何变革传统的传播模式及传播形态,如何对人们接受信息乃至形成场域认知和理解力产生影响等问题进行探讨与梳理[1](1)。
一、框架型媒介的定位、属性与功能
(一) 框架媒介的定位:城市公共空间的传播载体城市信息的流动与传播,其关键在于媒介:一是某种信息之媒介(文本及媒介之运作过程与行为),支配了另一种信息的媒介表现;二是“由大众媒介所中介的信息”已经拓展到城市任何一个角落。不同的媒介在信息流通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而随着现代媒介的不断拓展与多元化,我们和各种媒介的接触方式则更多取决于我们日常生活的习惯和各种实践[2]。从框架媒介的分布看,它们作为符号出现在城市的公共空间――如道路旁、电梯里、公交车站、地铁站、商场卖场等人流量大、信息交换频率高、商业密集的地方,将信息潜移默化地传递给来往的人们。框架媒介定位于城市的公共空间,这种传播定位同时兼具了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及自我传播的性质,通过参与公共信息的生产和流通过程,重构了公共信息空间的格局,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主流信息形成了补充。
从日常情境看,人们通过两种方式来“进入”由框架媒介构成的场域:一是作为参与者,即框架媒介的功能性价值彰显为信息的有效传播,媒介发挥信息承载功能“介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人们能够在框架媒介中寻找甚至被“提醒”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同时,框架媒介还作用于人的潜意识使得“媒介权利”在市民社会领域获得极大提升,形成公众对媒介承载信息的整体认知;二是作为旁观者,即将框架媒介作为公共景观而出现在人们的生活领域。框架媒介通过自身的色彩、形状等元素符号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或更加突出,形成被观看和被阅读的公共景观符号,公众可以置身事外地以欣赏物件而非传播信息的视角来审视框架媒介。此时,框架媒介从“生活介入者”转变而成了“生活平行者”,成为一种象征语境,其功能发挥的特性则退居次席。正如尼尔・波兹曼所说:“一种信息传播的方式所带来的意义在于,它本身定义了某种信息的象征方式、传递速度、信息来源、传播数量以及存在的语境。”[3]
(二) 框架媒介的属性:城市“静止”空间的及时传播
媒介在传播信息中通常充当公共符号与私人领域两种角色,前者将媒介界定为信息的载体,后者则将媒介定位在人与人的关系,即“传播是通过一种被传播的内容来反映或说明的一种关系”[4]。此时,媒介成为了一种构建社会关系的象征,而传播则成为了构建这种关系背后的动态过程。可以说,新兴的框架媒介的本质属性与深层原因便是为了弥补城市大众传播无法顾及的传播空间、传播时间、传播深度、传播广度和传播效率以及无法建构的社会关系。
这样的环境在给媒介扩张提供了新的空间之际,也对“时间―空间”关系造成一定程度的改变。受众在接触框架媒介时都存在着相对的“静止”时空。即当受众在解读框架媒介传播的信息时,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都是相对静止的存在――人们在乘坐电梯时无法转移空间,物理结构的促进使得受众具有相当稳定性,时间的暂缓也让受众精力集中;人们在短暂等候公交或者公交进站时,会不自觉地产生精神的转移从而接触车站指示牌、车站广告等,此时无论是上下车的时间或公交暂停的空间都相对静止;在地铁、机场等公共空间长时间等候时,受众出于获取信息或无聊消遣而不自觉地接触到广告展板、电子荧幕时,都需要驻足停止来进行信息的接受与读取,此时时间与空间存在也是相对静止的。不仅如此,此时相对“静止”的空间被视为物理的外部环境,而“情感因素”则成为了划分空间形式的依据,并根据不同界限折射出社会赋予的不同含义。当受众在路过、瞥看框架媒介的短暂而静止的时间里,框架媒介通过文字、影像等将各种信息进行了捆绑与嵌套,“打包”式地及时传递给受众。这样的实时传播避免了许多障碍,也令距离感进一步消逝。
(三) 框架媒介的核心功能:“分众传播”的构建与延伸
正如霍尔所言,媒体能够产生“意识形态上的影响”,媒体在勾勒“社会地图”,提供概念类别和参考框架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力[5]。而为了更好地产生影响,传播媒介逐步面向社会公众的信息传播渠道数量倍增,而新闻传播媒介的服务对象逐步从广泛的整体大众,分化为各具特殊兴趣和利益的群体[6]。新闻媒介正逐步开始横向分化为独个具有特殊兴趣与利益的小群体,纵向对诸多无法精确覆盖或者监控的区域进行小众化的信息投递,即“分众传播”的兴起。而框架媒介的核心功能正是基于此而产生――对城市信息传播中“分众传播”具有着建构与延伸作用。
这里的“分众传播”包涵着两层含义:一是指传统媒体行业在新环境下而产生的分众化方向,如频道专业化、栏目定位化等。二是指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市场而出现的新的传播形式。目前,属于后者的框架媒介依靠媒介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平台,已经形成了对不同公共领域,不同受众人群的多方位覆盖,越来越多地深入到受众的日常生活中,如城市移动交通工具的移动电视、楼宇之间的广告框等。这些空间属于传统传播方式覆盖较低的领域,框架媒介则凭借着“分众传播”的核心功能较好地对城市空间形成了信息补充。更为重要的是,市场化的框架媒介开始凭借着对受众信息的了解,在各自的传播领域执行着对某一类人进行特定的信息传播,与大众的信息传播以互不干扰、偶有交叉或相互合作的方式共同促进着城市信息传播体系的完整。框架媒介的核心强调以受众为中心,注重传播的密度、深度与广度,对建构并延伸“分众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框架型媒介的传播模式与传播形态
(一) 传播模式:“固定―强调”的信息传播
无论是传播学经典的“5W”模式、香农韦弗模式、“信息反馈”模式还是两级传播理论,不同阶段的研究都体现出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关系的变化。虽然不同媒介的传播模式有所不同,但框架媒介的传播模式依旧属于表征传播过程及结构、表征传播要素关系模式(如传者、受众、反馈等)两大类,即框架媒介的传播模式依然以拉斯韦尔公式为研究的核心,但却体现出以赋值为特征的“固定―强调”的传播模式。当传播者将信息通过框架媒介作为“信息节点”开始与受众进行讯息的交流与互动,信息呈现出多向性与扩散性之时,它的传播模式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第一,传播媒介的时空固定传播。作为兼顾传者与传播媒介两种核心功能的框架媒介,其作为信息中心时存在着物理空间与信息空间的相对固定性。从物理空间看,即无论是作为广告牌或信息栏的框架媒介的客观存在、不会出现移动的,且传播的纵横纬度也是长期且固定的;从信息空间看,框架媒介传播的符号如声音、画面、人物等,也是存在一定稳定且重复的,尤其是广告牌、平面信息栏等。
第二,受传者信息接受的强调性。信息爆炸时代,受众虽然已经有意识地甄别大量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选择、认可、评价后再选择接受,但格伯纳的“文化取向”研究早就提出媒介通过信息的强度能够对人产生长期的、具有倾向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当框架媒介固定在人们长期的生活空间中进行反复性的同种符号信息传播时,其存在与介入方式往往是不为人所注意的。虽然随着信息传播的深入,会有受众产生一定的**情绪,但长期以来的反复强调也使受众麻木,并最终“潜移默化”地选择接受。“固定―强调”的传播模式最终形成“四层”传播嵌套,其路径如图1所示:
第三,呈现同步聚合与价值赋予。框架媒介赋予了实在空间相应的社会关系,使其成为了具有一定社会意义与价值的虚拟空间,实现了信息的同步聚合。这种信息的聚合是同步而及时的,有利于受众了解且灵活地传播。更为客观的是,只要传播内容不过于“干涉”受众生活,框架媒介通过发挥信息的“守望”功能,不会因为某段时间信息的密集传播而产生受众反感。其着眼于持久性的长期效应,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受众声誉。
(二) 传播优势:“强链接”的复合动力系统
目前实证研究已经证明,封闭空间的传播效果确实优于开放空间。而框架媒介的传播优势则在于能够在城市的密闭及暂缓空间内凭借其灵活性、强制性、技术性三大特点形成复合动力系统,对受众形成强大的传播链接功能以影响受众的人内传播。三个特点相辅相成,以动态、立体的方式体现出框架媒介如何精确地将信息投递给人群,如何有效地监控传播效果,如何使信息专注于目标受众的兴趣点的市场经营需求。“强链接”的复合动力系统三个特点如下:
第一,灵活性。空间的灵活性是双方的,也是框架传播区别于传统电视、电脑的主要特点。一方面,框架媒介灵活地穿插、安装于城市各个角落,形成对受众生活场域的多方位覆盖,信息以零碎但细水长流的方式进行着传播,形成了城市流动的“信息点”。而另一方面,相比于受众在解读报纸、电视、电脑等媒介时所花费的大量而连续的时间,受众仅需在灵活而琐碎的时间与空间中解读框架媒介即可。显然,后者更加适应现代化的媒介传播与生活。
第二,强制性。强制性也是框架传播区别于目前城市主流媒介的特点之一。无论是报纸、电视甚至网络一旦内容无法吸引受众,受众可以随时丢弃、换台和关掉网页,原来的单向性的传播被互动性传播取代,成为了传播效果监控的难点之一。而在城市的密闭或暂缓空间内,受众无法去“选择性接触”媒介,框架媒介成为了唯一且强大的传播载体,受众无法更换频道,无法闭耳塞听,甚至无法逃离传播空间与场域,强制性的信息传播使得效果倍增,令人防不胜防。
第三,技术性。框架媒介的技术性体现在如何让框架媒介更易为受众所接纳,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特色。目前,在框架型媒介上既有着诸如透明触控屏幕、360度视觉还原技术、FPS定位系统等全新技术的应用,也有着高清全自动液晶屏、无线供电、屏幕固化、投影等成熟技术的新应用方式。综上,“灵活―强制―技术”的动力传播系统如图2所示:
在图2中,技术轴表示受众接受信息与服务所需的技术,灵活轴与强制轴则表示信息传播与接受的程度,其中离原点越远,程度越低。假设图中标记的A1(F1,C1,T1)点坐标轴为框架媒介中的一种,那么它则属于灵活性(Flexible)、强制性(Compulsion)、技术性(Technology)的“三维体系”中。可以说,三个特点集合为一体的复合动力的传播优势使得框架媒介成为了为有限广告版面进行争夺的广告主们定位与寻找客户、并让客户接受广告的**载体之一,因为它既可以在无限的空间中进行选择,又可以在通过技术让受众产生全新媒介体验,从而欣然接受其信息。
(三) 传播应用:分众与灵活化的拓展传播
我们应该看到,随着分众化传播的兴起,媒体储存信息的潜力变得无限宽广。信息的推广与销售已经突破了物理限制,开始随着信息和新闻平台的发展而变化。根据CTR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目前框架媒介中的典型代表――电梯海报在各大中小城市的市场占有比例均已突破65%,最高的接近全市场覆盖,如图3所示。
根据CTR市场研究机构在全国11个大型及区域城市的调研总体数据显示,框架媒介中的电梯平面媒体覆盖人群中大学本科及以上的高学历者比例最大,约占43%;家庭月收入在7000―8999元的比例最大,占了27%;每天接近49%的人接触框架媒介3―4次,约有40%的人接触时间在1分半钟以内。这种调研项目的数据提供为其分众与灵活化的传播应用奠定了基础,尤其是有利于其广告的分众与灵活化传播的人群拓展。比如:奢侈品等高端项目可以针对高收入人群聚居的楼盘进行广告,因为他们具有较强的消费力;汽车、旅游等快消行业则可以通过艺术化色彩浓厚的广告吸引具有高学历的人群,因为他们更加注重外在审美;同时,也可以根据人群的接触时间来判断单位时间内广告的频率与密度。
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信息”理论表示,一种新的传播技术的出现它本身所体现的信息便是属于这个时代媒介,而如果运用恰当,将会对整个行业从上到下,形成产业的重构。框架媒介的大量并合理的应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新的盈利渠道,影响到了媒介产业链的重组。而至于其所占比例,除了框架媒介本身的认可度以外,还有它与本地新闻网,本土强势媒体的融合程度,以及与城市当地受众市场、生产市场等一系列要素的影响。
三、框架型媒介的影响力
(一) 受众影响:媒介影响下的“议程设置”
所谓的影响力,其实质是凭借传媒功能而建立起来的良好声誉与公信力。它着眼于长期而持久的效应并重视受众的信任与忠诚。从媒介自身角度出发,框架媒介作为城市信息的传播渠道之一,其影响力是通过传播过程来对受众的信息认知、社会决策及相关的情感意志行动产生影响。而从受众角度出发,判断框架媒体的影响力则主要通过媒体的受众注意力、媒体标志的认识度、媒体符号的利用率、受众媒体公关活动的参与度等诸多因素判断。
无论是哪一项指标,我们都能够总结并清晰地呈现出框架媒介对于受众的诸多影响,其中差异性最大的则是“议程设置”功能。与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不同的是,框架媒介并非在受众接触的媒体上通过安排相关议题与信息的排序来影响受众,而是在受众长期的现实生活空间内占据着信息传播的强势地位,这样的长时间、高密度、宽范围的信息传播,使得框架媒介先以符号关注来引发受众的认知变化,最后形成消费观念与行为,其动力机制来自框架媒介作为信息服务平台所激发的信息通路及编织的传播框架网。
(二) 社会影响:文化再现与公共领域的拓延
在当代城市信息的传播过程及行为中,框架媒介一方面占据传播优势地位,而另一方面人们又把他们得自其他文化资源的认知加以运用并呈现在媒介上。这两种并存的现象告诉我们,媒介与文化的关系可以视为一种微妙的“种种中介的交互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将框架媒介一定程度上视为是城市文化的“再现”,如图4所示。框架媒介通过“再现”城市文化、生活的种种,通过“情景共鸣”而客观上促进其在社会传播中的影响,提升了自身的媒介地位。
不仅如此,框架媒介的共享与交流也构筑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公共领域。哈贝马斯把公共领域定义为“传播信息和视角的网络”,从而把日常生活体验的个人世界与政治体系链接在一起。这个网络是多重的,它“不断分化并衍生出一系列相互重叠的亚文化领 域”⑧。框架媒介依据这个模式,播出着供大家讨论关心的公共事务,有益于达成群体共识并建立“信息共享”,从而引发公众讨论并使之联合成为“有特定主题的公共舆论”,形成公共领域空间的扩散并产生广泛的影响。
(三) 传播效果:媒介空间化与空间媒介化的生成
随着框架媒介在城市覆盖面的进一步扩大,框架媒介成为了促成空间媒介化与媒介空间化这一双向互动的重要催化剂之一。所谓空间媒介化一方面是指人类通过不断发展传播媒介,创新媒介形式来拓展对实在空间的控制范围与控制力,从而在最大的空间范围内实现媒介连通的过程。另一方面则是指实在空间逐渐被纳入媒介范围,履行着传播信息的功能⑨。框架媒介的存在使得实体空间的媒介化程度不断提升,人们无时无刻不处于媒介的包围中,无时无刻不存在于媒介营造的“拟态环境”中。同时,实体空间的媒介功能也在不断强化,框架媒介的普及也确保了实体空间具有强大而互动的媒介交流系统。
所谓的媒介空间化则是指媒介在信息传播中所形成的关系化与结构化的过程。在城市空间中,信息得以凭借框架媒介而“大量繁殖”,框架媒介的拓展挑战了既有的媒介传播体系,同时也解构与调整了社会关系,形成了新的虚拟空间,这是一种社会关系与结构的再生产。正如卡斯特所言:“目前一切沟通方式之电视整合为核心的新沟通系统,其历史特殊性并非是诱发出虚拟实境,反而是建构了‘真实虚拟’。”
四、结语
可以说,框架媒介虽然尚未完全成熟,影响力较传统媒体也有限,但正如“媒介补偿”理论所示,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对过去某一种媒介或某一种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补救和补偿。大众传播技术的引入削弱了原有的媒介组织及影响力,却也为框架媒介的兴起提供新的传播思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现有的城市信息传播体系,弥补城市信息传播的空挡,促进了城市信息传播的流通,对我国建构数字化城市的设想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注释:
① 百度文库:http:///link?url=FKkrbKUvWHtc58 Ovn39ZXKM1RO6cbgcgcr0o3WvJVm-JTQTDl_s5cg6gmWYoYNDEG8C1EqLdnBs0bXOHvsLYPaREaAA_5iwnaluPtHtif0i 框架媒体简介。
参考文献:
[1] 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 克里斯・纽博尔德. 媒介研究的进路[M]. 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04: 1.
[2] 詹姆斯・库兰, 米切尔・古尔维奇, 杨击/译: 大众媒介与社会[M].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6.
[3] 王晓磊. “社会空间”的概念界说与本质特征[J]. 理论与现代化, 2010(10): 49?55.
[4] 李彬, 关琮严. 空间媒介化与媒介空间化――论媒介进化及其研究的空间转向[J]. 国际新闻界, 2012(05): 38?42.
大众传媒对生活的影响范文5
随着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信息的全球传播早已不可避免,在大众传媒方面,由于传播技术的发展所提供的可能,全球媒体(跨国媒体集团)的不断扩张和世界范围内媒介市场化浪潮的广泛推进,在“公共性”问题日益成为社会热点的今天,在思想界文化界的当代转型中,全球媒介文化的融合与趋同正日益明显。如果说,在现代社会出现了生产拜物教和消费拜物教,那么,后现代社会却出现了“传媒拜物教”。消费主义色彩的媒介传播已经成为市场环境下传媒的基本文化生态。
消费主义与消费主义传播。现代意义上的消费主义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以后扩散到世界各地。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消费主义的最大特点是对物质享受和感官享乐的迷恋。作为一种价值观念,消费主义主要体现为物欲至上,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成为生活的主导价值。
作为一种影响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生活的各个层面的文化形态,消费主义的影响也已经渗透到大众传播媒介,使全球传媒文化正在趋向消费主义化。消费主义是指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传统意义上实际生存需要的满足,而是为了被现代文化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20世纪80年代,传媒市场化、自由化、商业化和放宽管制的改革浪潮席卷欧美,这一切意味着欧美媒体管理在总体指导思想上由公众利益向商业利益的倾斜。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媒介被理解为单纯的“烤面包机”。公众利益也被理解为报道公众感兴趣的东西。由此,媒介机构被完全等同于经济体制的生产商,受众则被理解为消费者及市场。为了实现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其市场运行及生产行为不能不瞄准公众消费动向,不能不围绕消费旋转。“顾客就是上帝”这一口号就很能说明这一点。正是市场经济着眼于消费的运作机制和西方社会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使新闻传媒出现了消费主义的倾向。
消费主义传播是指传媒着眼于公众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需求欲望的创造,为强调物的符号意义及其为营造“消费社会”的氛围而进行的传播活动及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主要表现出两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市场入主传媒、商业逻辑支配媒体。传媒消费主义是以市场、商业逻辑为驱动力的,而商业逻辑执行的是利润最大化原则,传媒为利润而生产,受众成为消费者。这种消费主义传播的内容正实现着对消费主义文化的大力张扬,直接体现为新闻娱乐化现象的盛行,硬新闻软化,软新闻娱乐化。第二,对受众的重视发展成为受众至上,认为受自由选择的市场模式可以为受众提供最为多样化的视听服务,实现效用和公共福利的最大化,任何来自外部的干扰都将破坏“看不见的手”所能发挥的作用,损害受众的视听权益。积极要求放松管制,认为政府在产权、并购等方面施加的强制性约束并无必要。拥有媒体帝国的梅铎就认为,“现在是自由与选择的时代,而不是控制与稀缺的时代,市场竞争是保证新闻自由最基本的条件,只有打破公共服务媒体的垄断,才能进入一个真正的‘传播媒体自由沟通’的电子信息时代”。
消费主义传播的政治后果。传统的政治生活随着公共话语平台的建构和信息传播业的发达,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越来越密切,也越来越容易受到传播的影响和舆论的合力作用。
消费主义传播对于政治生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消费主义传播对政治习俗与政治心理产生了一定影响,有利也有弊。政治习俗可以定义为一定社会群体对待政治生活的观念、看法以及参与政治生活的心理活动及行为方式。消费主义的大量传播对消费文化、消费主义的形成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消费文化所强调的内容是遵循享乐主义、追逐眼前的**、培养自我表现的生活方式,最终发展成自恋和自私的人格类型。这种文化因子对人们价值观的渗透改变了人们看待问题的方式,过去被认为是严肃的、重大的社会和政治问题也开始慢慢被抹上了“恶搞”、“搞笑”的娱乐色彩。人们对传统文化和政治权威失去敬畏,主观上也使得儒家传统的精英文化和精英政治不再是“少数人的游戏”,而成为全社会人民都可以发表观点、可以参与的公众事件。这不能不说是等级政治习俗的改变和政治心理的解放。在传播方式的扩展和自我表现的心理作用下,在政府职能、行政决策与实行、民意表达等诸多方面,消费主义的传播都造成了相当程度的影响。
其次,消费主义传播在生活政治中产生的影响。生活政治是社会学家吉登斯为解决现代化的种种弊端提出的一个概念,生活政治主要回答社会中的个人应该怎样生活的问题,关心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创造能够促进自我实现的生活方式,关心个体进行生活决策和作出选择的自主性以及由此对政治生活的影响。在生活政治中,大众传媒的作用并不表现为国家权力由上至下的政治控制的中介,而是成为没有政治权力做后盾的生活政治形成与表达的主要中介。生活政治要想产生广泛的影响离不开大众媒介的传播,媒介的报道在有形无形中也会为公众表达出一定的利益诉求,或形成一定的舆论导向,对公众的政治议题产生影响。此外,广告作为消费主义传播的另一种重要方式,使一些特定消费品在人们的心目中具有消费品以外的意义。如在轰动全国的宝马撞人案中,象征身份与地位的宝马使民众迅速联想到宝马汽车与特殊政治身份的联系,并希望了解司机是否会逃避法律制裁,因此在网上迅速引起了对肇事主角苏绣文身份的猜测大讨论,乃至上海奥迪撞人案发生后律师特意向媒体强调司机并无显贵背景,普通的交通事故转变成了引人注目的政治事件。这证明消费主义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活政治影响的扩大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最后,虚假的“消费的民主化”对社会政治的影响。消费主义宣称在交易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人们花同样的钱就得到同样的消费品,而事实上由于购买力的不同,消费面前的平等实质上是不存在的。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形态设置了虚假幸福与民主的欺骗性命题,以欲望的书写将社会真实的平等如能力、责任、社会机遇等转变成了消费形式上的民主,“而将民主的缺席以及平等的不可求的真相掩藏了起来”。全球约有13亿人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其开支相当于每天一美元或以下),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只有靠破坏环境来维持生活,而同时传媒在不断地鼓吹“贵族”、“白领”的生活方式,塑造人们的消费欲望,甚至提倡一些“超前的”消费以使消费者获得心理上的满足。种种不切实际的消费既带来了对自然资源不必要的浪费与破坏(比如过度开发旅游业、不合理的土地征用、提倡私人购车等),同时也激发了因社会差距、贫富差距而带来的攀比心理和怨恨情绪,造成了社会政治的不安定因素。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说,人们在盲目追求消费时如对珠宝、汽车、房地产等奢侈消费品占有数量上的不平等,实际上量化了政治、经济生活的不平等,使社会差距、贫富差距从传统上隐而未见的位置而大白于天下。由此引发的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也在客观上促进了社会政治向更加公平和透明转化。
大众传媒对生活的影响范文6
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我国社会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期: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型;从封建半封建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型。这种不同角度的社会转型在总体上造成了舆论的深刻变化:另一方面,我国的大众传播、新闻出版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那么社会转型时期媒介舆论的特点如何,媒介舆论对处于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形成时期的青少年的影响怎样?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内容。
一、转型期媒介舆论的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了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了冲击与震荡。瞬息万变的舆论在社会巨大变迁的影响下,表现出独有的特征:
1.媒介舆论的迅速扩张及其主导地位的不断强化。
舆论的扩张是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而发展的,如今不仅旧的传媒,报纸、杂志、书籍,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发挥自己的优势,而且电子媒介——广播、电视的发展更是如火如荼;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Internet的不断发展,网络媒体更为媒介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与发展潜力。舆论借助多样的传播媒介广泛进行传播、渗透。
媒介舆论不仅涉及众多的传播媒介,同时它也无所不揽,无所不包,涉及范围极广,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还是新人、新事、新风尚,或是社会的正面、侧面、负面的事态和问题,都是媒介所论及的对象。可以说,媒介舆论的触角,近及周围事态的发展,远涉海外发生的重要事件;能触及事态发展的细微末节,广猎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特别是新闻传播事业的日益发展,印刷投递和电子传播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为更多的受众提供了接受舆论信息的条件,不仅可供事态发源场的群众接受,而且也为远离事态现场的更广大的人民群众所得知,媒介舆论成为舆论传播的主要形式。
2.媒介舆论是人际舆论的延伸,同时增强了人际舆论的穿透力。
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舆论的变化通常只是词句上的,舆论的深层结构变化极少。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的变化,舆论也交织着对昔日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憧憬:改革的深入,触及到人们基本生活态度和现实利益,公众由兴奋转为迷茫:对物质利益的短期行为的追求使社会公众或多或少都有一种浮躁的心态。这些变化带给公众的是分裂的、浮躁的心态和矛盾的、情绪型的舆论取向,社会转型在总体上造成的舆论的深刻变化,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由于地区、城乡、产业结构的不平衡,以及社会流动人口的增长,又造成了社会群体的分化和舆论的分散化。
所有这些社会领域的变化,都进入了大众传播媒介的视野,而媒介又通过不同的方式,将这些细小、微弱的心态与舆论的变化进行总结,给予现实的、理论上的诠释,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诸如新闻报道、小说、散文、戏剧、电影、电视剧等,反馈到公众,形成舆论导向,它是在低层次的公众舆论基础上的加工、再现。
3.现代媒介舆论具有明显的指向性。
虽然媒介舆论涉及的范围极广,但大多都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潮流,围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进行报道,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引导着人们的生活。虽然媒介并不等同于舆论,但媒介的特性与现阶段的发展特点决定了媒介的言论代表了一定范围内的舆论。
同时,也应看到在一定时期媒介舆论的指向可能带来一定程度的舆论误导。改革开放是我国当代全民关注的社会变迁,在这种社会条件下,大众传播媒介对舆论的作用不同于以往,当代舆论的惶惑、情绪化和分散的特征,除了社会变迁与公众本身的素质因素外,这些舆论的特征一定程度上与媒介的引导失误有关。就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的媒介而言,一位社会学家写道;“然而在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报纸,我们的舆论部总是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譬如,在一段时间内,报纸上就不断宣传‘大款’们挥金如土的‘豪气’,杂志上不断报道‘大腕’们形形**敛财手段,影视、银幕上不断出现比西方‘阔佬’还要‘阔佬’的生活方式……大众媒介的‘倾斜’造成了社会热点的‘倾斜’,大众媒介的‘滑坡’造成了公民们道德上的‘滑坡’,大众媒介的‘失衡’造成了人们心理上的‘失衡’……群体‘躁动现象’不过是这些‘倾斜’、‘滑坡’、‘失衡’的一种现实反映”②。这些尖锐的批评说明了在一定时期,媒介舆论确实可能由于引导失误而引发局部震荡,因此,媒介舆论应进行合理的宣传、引导。
大众媒介在社会行为规范和思想准则方面,对个人意见和群体舆论影响是长期的、缓慢的和潜移默化的。社会化和间接影响理论把大众媒介视为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受到的重要社会影响之一。传播学者德弗勒指出:“丰富的文献显示出.儿童和大人都从各种媒介,特别是从电影和电视,学到态度、情绪反应和新的行为风格。”“既然大众媒介舆论对人的一生产生如此大的影响,那么对青少年的影响如何?
二、媒介舆论导向对青少年的影响
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时期,社会化过程尚未完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学习社会的文化规范和行为模式是其主要任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高科技、信息化时代,青年一改过去的完全受教育的客体地位,成为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主力军,其主体地位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但随之而来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与不平衡,青年期不断向两极延伸是中国乃至世界发展的总趋势,主要原因是社会愈进步、愈发展,成为合格社会成员就愈难:理想与现实、依赖与独立、封闭与开放的矛盾在青年身上的表现非常突出,他们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与需求;可塑性强,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在大众传播媒介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更是如此。
社会化和间接影响理论认为:当个人接触媒介的时候,其实他并非是完全独立的个人,他处于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中。人也不只是以个人对刺激做出反应的有机体,在发表意见和行动的时候,他们的期望和可能的反映大,都会在瞬间有意无意的顾及到。而大众传播媒介正是当代群体或组织对个人提供社会期望的重要源泉之一。媒介通过描述各种群体或组织的稳定模式,从而间接对个人的意见形成、意识形态和倾向产生影响。
个人社会化的内容包括众多的方面,如果作粗线条的概括,社会化过程可以包括两个基本的层面;认知层面(即个人将各种社会要求、文化因素内在化)和行为层面(即个人学会以社会所接受的方式处理问题,对外界环境做出反应并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媒介舆论对青少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形成。
大众传播媒介最基本的形式便是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文化与价值观的状况,媒介并不直接向我们提供外部客观世界的简单映像,它向我们提供的是经人工精心建构的产品,这种产品反映着生产者的各种选择与判断,本国、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与思维形式通过这种选择不断的向外传递。许多学者尤其是批判学派学者的研究表明,任何一个国家的大众传媒讯息产品中,都反映出这个国家的社会价值系统。他们的研究发现,西方媒介产品,包括那些似乎只是娱乐的娱乐性节目,往往都包含着宣传西方的价值观念的主题。通过媒介的宣传,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进入青少年的头脑,使之更好的认识、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与传统。
2.启迪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
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影视作品、文学作品来塑造媒介人物,宣传社会的价值观念,道德风尚,通过对优秀事迹的弘扬,对丑恶事件的揭露、批判,形成自己的舆论视点,通过媒介的传播来影响着正处于价值观、道德观形成时期的青少年。好的人物形象、人物事迹能涤荡他们的心灵,而对诸多社会腐败、道德沦丧等事件的批判,则又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敲响了警钟。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等节目,之所以受广大青少年,尤其是青年人的喜欢,我觉得很大程度上在于它们所报道的无论是先进的人物(如《东方之子》栏目),还是旨在揭露社会事实的节目(如《焦点访谈》),不仅传达了知识(如《今日说法》节目),同时能启迪人的思想,发人深思。
3.媒介舆论对青少年树立新的观念、追求时尚生活、为自己人生准确定位具有极大影响。
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当代中国青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具体可概括为;(1)对***理论的高度认同,具有共同的理想和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2)普遍追求个人价值和集体价值的统一,具有积极向上,务实进取的人生态度;(3)普遍接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观念,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普遍增强;(4)学习热情高涨,视野更加开阔:(5)追求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追求时尚也创造着时尚。虽然不能说这些特点的形成都与媒介舆论有关,但确实与媒介舆论的导向分不开的,在一定程度上是其潜移默化的结果。
媒介以其自身时效性、快捷性的特点,对国家的大政方针、法规政策给予解释、说明,抓住社会热点、重点问题给予报道。媒介在报道社会经济、文化、消费生活时,一方面传播着一部分人的生活价值取向和时尚追求,同时也影响着另一些人的价值观念的形成。转型期的社会是迷茫的、矛盾的,处于世纪之交的青少年更有一种“边缘人”的感觉,既有传统文化沉积的传统性,又要面对现实纷繁社会的复杂性,何去何从?媒介舆论通过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当然不是指全部的媒介舆论),让青少年更好的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认识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更好的树立自己人生的目标。
4.媒介舆论可为青少年的行为与发展树立榜样
英雄人物、榜样人物的宣传和塑造也是媒介舆论的重要内容。大众传播社会学界经过长期的研究已积累的大量成果说明,人们、尤其是少年儿童,从接触媒介信息中模仿新的行为方式。美国社会学家布鲁默进行的“电影与行为”大规模研究发现,少年儿童在很大程度上模仿学习电影明星的风度习惯,讲话风格,外在行为以及服装款式④。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第二次成长期,具有可塑性,因此好的舆论导向,好的榜样的力量,有助于培养其健康的人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处事态度。这就要求我们的传播工作者在进行舆论宣传时,应该树立青年观念,考虑到青年发展的特点,为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现代大众传播媒介是时展的产物,它为青少年发展带来极大益处,产生良好的影响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日渐显现。它所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青少年物质利益价值取向的影响。
媒介舆论在对社会职业及成功人士宣传时,容易形成一种职业上的偏颇,误导青少年形成一种错误的职业观,注重利益,导致拜金主义及金钱至上。现阶段,青少年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更注重那些实用性,能够带来较大经济利益的专业,如贸易、计算机、英语,而较少涉及那些基础性的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较注重当前利益,注重热门学科,而忽视基础学科的学习:在选择职业与工作地点时,更加注重经济利益.选择经济较发达地区的趋向,这一方面是适应社会发展对自身提出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与社会的舆论导向有着密切的关系。
2.对青少年不健康、不合理的消费观念和行为的影响。
市场经济在激发公众的物欲追求方面,呈现一种无限膨胀的趋势,当生活好转时,人们便容易形成这样的价值观念:即用高档消费来象征财富、地位和荣耀。与此同时产生的大众文化,经过大众传媒的推动,迅速占据了人的闲暇时间,这种现象在青少年身上则表现为两个失衡:一是物质消费大踏步地向高档次发展,精神消费则严重滞后;二是在精神消费中重娱乐消费,轻读书学习,在生活中的直接表现则是追求名牌、高消费,形成一种盲目攀比的风气。
3.对青少年道德追求的影响。
近年来的社会舆论普遍认为青少年的道德水平下降,道德滑坡。多种社会现象也说明了这一点:1995年“北京青年状况调查”表明,他们相当的愤世嫉俗,不同程度的认为当前道德沦丧的占六成多,有七成的人认为应当提倡奉献精神;但在现实中,却有半数以上的人采取少奉献和不奉献也索取的态度⑤。我国现实的显舆论中,对道德的呼唤相当强烈,但在实际生活中,道德的提升是有限的,原因就在于人们普遍的自我道德高估心态。
因此,大众传播媒介与其大量揭露某些道德滑坡现象(适当揭露是必要的),或者激化人们内心的道德矛盾,不如从生活细微处人手,利用人们的自我道德高估心态,正面唤起个人心底对道德的追求。如果说儿童是一张白纸,那么青少年则是一幅没有染色的风景画,他们是未来,是希望,如何引导青少年健康地发展,是我们每个人的社会责任,也同时对媒介信息传播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传播信息时要有强烈的青年意识,充分认识和发掘具有新闻价值、观念价值、思想道德价值、社会文化价值的青年题材,考虑到青年的特点,更好的发挥媒介舆论的导向作用。
注:
①③⑤陈力丹:《舆论学一舆论导向研究》,P61、81、287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
②邵道生:《中国社会的困惑》,P23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④张永华:《大众传播社会学》,P271,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参考文献
1.李普曼:《舆论学》,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2.新闻社新闻研究所:《舆论引导艺术》,新华出版社1998;
3.刘建民:《基础舆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4.刘建民:《天理民心一当代中国社会舆论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9;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05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