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范文1
【关键词】新闻;评论;作用;要求;
一、概述
新闻评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或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话题发表议论、作出分析、讲明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或节目样式,新闻评论反映客观事物的方法是比较概括和抽象的,主要通过分析说理的方法,从理论、政治、政策和思想上去启发和引导读者,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评论已经成为包括通讯社、广播、电视在内各类媒体进行新闻传播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体裁,在舆论引导工作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新闻评论可以就全局性的市政发表宏观大论,也可以一事一议,深刻阐述某一观点或某一问题,而我们工作中接触得更多的则是配合热点新闻,就新闻报道无法充分阐述的内容,用言论的形式加以阐述,使热点宣传更具有可读性、指导性,作为一个广播中的新闻节目,评论是新闻的灵魂,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的旗帜,一个新闻节目如果有没有评论,或者有没有好的评论,是品位高低的明显标志,比如某媒体在推出的《XX时评》专栏,时效性强,内容紧贴社会热点,观点鲜明集中,更为重要的是其形式新颖,新闻特性突出,获得了业界内外的广泛好评。
二、新闻评论的作用
1.引导舆论作用。新闻评论对舆论的引导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表现为对某一新闻事件性质、意义的价值判断,通过评价、解释、分析,提示人们应如何面对发生的事件,并做出怎样的反映,通过交流、沟通的方式缓解社会冲突,对主流意识形态起主导作用,尤其在危机环境下,帮助社会达成共识,新闻评论可以旗帜鲜明地表彰先进,针砭时弊,帮助群众明辨是非,区分先进和落后、正确和错误;为群众解疑释惑;使人们正确认识当前的形势,指明方向。
2、监督舆论作用。新闻评论作为新闻传播的一种更注重观点的传播形式,同样起着监督社会舆论的作用,新闻评论以观点见长,以正面宣传为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新闻评论在舆论监督中处于一种显要的地位,在弘扬先进思想和精神的同时,还要不断揭露和抨击各种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对不良之风和现象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它以如下两种形态来实现监督舆论的作用,从而保证新闻信息有效传达,一是新闻评论作为一种新闻文体,在注重观点的同时,注重对新闻事实的呈现,产生了新闻评论与述评相结合的形式,并根据报纸、电视等不同的媒介形式呈现出不同的组合方式;二是新闻评论作为一种媒体观点的阐释,更大的目的在于呈现主流民意,激发更深层次的舆论产生,从而产生最大的传播效果,在这一过程中,新闻评论不仅实现了舆论监督,更能在传媒与司法中找到平衡点,将传媒的力量发挥到最大。
3、深化和表明舆论态度作用。通过新闻评论的方式对新闻事件发表看法、表明态度、指出症结、提出希望和看法,引导社会认识;通过对事实的分析,从思想、政策、理论高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局限于就事论事;启发和帮助群众掌握科学分析的方法,从而代表一定的机构、组织对当前重要问题和事件形成一定的态度、观点、看法;可以指导受众的意见走向、行为走向,形成社会性的舆论压力,发挥引导和监督的作用……新闻评论作为新闻传播的一种深度报道形式,是引发体制性解决思路的最好手段,除了上述作用之外,新闻评论还有另一个重要作用:帮助人们通过新闻媒体对于公共事务进行意见交流――这些意见交流往往由新闻报道而促发,在这个意义上,新闻评论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们是一个属于“新闻的”文体,而且在于它是人们进行普遍的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
三、对新闻评论的要求
1.坚持“三贴近”原则,走群众路线。新闻评论是依附于新闻事实而展开的评论性文章,而新闻事实是来自于实际生活,来自于群众之中,脱离群众去评论,只是为了评论而评论,这样的评论没有什么社会价值,新闻评论的目的就在于通过说理来使人明理,所以必须明确的是,其受众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因此,其语言必须通俗易懂,此外,群众生活在基层,对基层的情况最为熟悉,对社会问题,他们也有自己的见解,经过编辑指导后也能成为佳作,而广大群众作者的时评经常在报纸上出现,将会更好地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丰富时评的内容,扩大影响范围。
2.注重时效,走新鲜路线。新闻评论必须及时就新闻加以评论,否则,时过境迁,评论的作用就将大打折扣,欲使新闻评论达到较好的效果,就应把握好评论的时效性和新鲜性,对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的热点及难点,及时加以剖析和评说是媒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担负起的责任,各大报纸也纷纷意识到了这点,评论版和新闻版时有互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报道体系,人们先明事,后明理,大大提高了新闻报道的社会价值,但是,时评一定要有可评之事,如果硬要拼凑,只会降低作品的质量。
3.提倡个性化,走品牌路线。D・霍夫斯特曾说过,你想要理解任何一条消息,必须先有一种消息告诉你如何理解它,新闻评论是以朴实的语言告诉受众如何去理解新闻蕴涵的意义,对一个新闻事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谁能时常提出高质量、有个性的观点,谁就可以在众多新闻报道中脱颖而出,从而抓住读者、吸引读者。
4.评论要有“据理力争” 。其实这个词主要的两个字“力”和“理”。就是既要充满激情,又要富于理性。写新闻评论不能温良恭俭,或者似是而非,要有不吐不快的气势,除了激情外,还需有理性,需要理智的分析、理性的判断、理论的阐述,新闻评论说到底还是讲道理,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分析说理是评论的灵魂所在,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给人民时评提出的要求就是“言之成理,述之有情”。
综上所述,新闻评论要敢言、善言,强调评论的建设性,要求将稳定大局的社会效果放在第一位,观点力求科学、严谨,论证力求客观、全面,结论力求公允、准确。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范文2
关键词:话语分析;新闻话语;批评性话语分析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7-0097-02
一、话语分析
话语分析形成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一门涉及哲学、社会学、心理学、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等学科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历来对话语分析的定义可谓是见仁见智,总体来说,认为话语分析不仅要了解话语的表达层,还要深入到意义的动作层,考察语言的功能以及语言使用者的编码和译码过程,注意社会文化语境和认知的作用。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许多学科都对话语进行研究,而各自学科的不同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侧重无疑会扩大话语分析的研究范围。新闻话语分析这种对媒介的新闻报道的研究,已成为语言学最具影响的领域之一。
二、新闻话语
话语绝对不是中立的,新闻话语尤为如此。在对媒介话语进行分析的时候,人们关注新闻话语是如何借助于某种话语类型的特殊表达而得到建构的,又是如何借助于这些特殊的话语类型传播其话语和形成相应的话语权力的。在具体分析媒介话语时,除了要理解不同的媒介技术带来的不同媒介不同的话语要求外,还应理解不同的媒介话语类型给人们提供什么样的认知、具有什么样的功能。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由于新闻客观性的要求,从而形成了新闻写作的特定模式:只有对事实的陈述,而不许有表现传者价值判断的词句。正是这些具体的要求,使得新闻话语具有了特殊的力量,使人们笃信它是真实的,新闻报道是客观的,被报道出来的事件正像它被描述的一样。但事实上,新闻是依托于一定框架的话语,而这种框架是被人为建构的,不同的框架足以建构出对同一事件不同的评价与态度。新闻写作的原型框架则来自它们的社会话语,记者在写作时会有意无意地用他们所熟知的话语为事件编码,运用他们所习以为常的框架,将事件‘框’入其中,成为这种事件的报道惯例,记者利用这种惯例来生产报道,这种惯例也是读者所接受并能与之产生共鸣的。“新闻并不是反映真实,而是框限真实。在某类框架的引导下新闻从业人员经意不经意地选择和组织真实片段,经排列而成一个具有连贯性的新闻报道。”
三、批评性话语分析
新闻是主观和客观的一种结合。作者可能在以大量事实进行客观的同时,也将他的主观意识形态以多种隐蔽方式渗透到话语之中,从而达到控制读者的目的。当今话语分析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荷兰学者梵・迪克认为,意识形态弥漫在文本的各个层次,从宏观结构到微观结构,无处不体现着文本作者的立场和观点。意识形态通过新闻话语表现出来,新闻话语同时也有助于建构现存的意识形态。新闻话语分析新闻话语分析可从内容分析、批评语篇分析、结构分析,以及传统的体裁分析等不同角度进行研究。批评性话语分析就是主要通过分析大众语篇,揭示语篇中隐含的意识形态对语篇的影响和语篇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批评性话语分析是批评语言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批评语言学就是“通过分析语篇的语言特点和它们生成的社会历史背景来考察语言结构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并进而揭示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复杂的关系通常的做法是:首先,分析语篇的结构特征并将其与某些生成技巧或过程相联系,然后,分析者可以论证,这些技巧或过程在具体语境中或许表达了某种意识形态意义。”
四、以汶川地震为例分析新闻话语
在汶川地震中,我国政府和人民同心同德、万众一心抗震救灾,中国人民被空前的团结在一起,充分体现了中国民族不屈不挠、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中国各种媒体每天公布官方统计的灾情信息最大的满足了公众的知,政府信息的公开透明和媒体对该事件的报道以及相应的报道策略都对整个事件的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试图用批评性话语分析方法从总体上来分析这次地震。批评性话语分析是研究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意识形态是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中心话题。这里的“意识形态”是一中性概念,指人们安排和证明自己生活的方式。话语是一系列的社会实践,它为权力和意识形态所建构。新闻话语既是记者的意识形态,也是当权者、机构和社会为记者建构的意识形态,反映出不同社会实体为维护自身权力和宣扬其意识形态而对记者角色做出的定义和期待。建国后,党的新闻业控制了中国新闻传媒,记者被赋予的身份是,因此就有了相应的权力,他们应当是党的意识形态和政策的宣传员,应当忠于党性。80年代的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新闻业的变革,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市场的介入和国家财政控制的日渐减弱。媒体和当权者之间的关系发生微妙而复杂的变化,权力从媒体场域开始了某种程度上的撤离,中国的新闻话语在悄悄改变。受众对灾难性事件享有知情权,现在的媒体也深刻理解到这一点,尤其是在08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指导下,媒体对汶川地震所采用的新闻话语,并不是我国历来对待灾难的态度,电视、广播、报纸以及网络都对其进行了及时、公开的。这使得国际上对中国媒体的进行重新审视,也使得那些外国媒体想从中挖出一些不利与中国的都不可能了。这与3.14事件所采取的态度截然相反,所以也带来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在事件中,主流媒体的对外“失语”是谣言、传言一度盛行的重要原因,致使一些境外媒体失实炒作所引发的传言和谣言在国际间引起了广泛的影响。这也就是说我们说话的内容和方式都和我们所认识的世界有关,话语依赖于世界但反过来又创造了作为现象的、我们所认识的那个世界。尽管如此,从我国对这次地震的新闻话语中仍然可以看出,媒介还是受国家意识形态的控制。但是话语不一定要说出来,话语是背景,沉默也是背景,换一种说法、方式、场景会产生不同的效果。随着科技的发展,传播途径越来越多元化,即使媒体保持沉默,受众也可以从中读出写东西。《作为话语的新闻》的作者梵・迪克,他通过话语分析的方法,给我们揭示了新闻的构成。其一,报纸给我们建构了我们的认知世界。其二,新闻话语一种意识形态话语的生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新闻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背后隐藏着各种意思形态。“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当然,大众媒体对灾难性事件的也同样具有议题建构的效果。灾难事件会对大众关于某一项社会议题的想法产生急剧的再框架作用,平常被认为是边缘化或不重要的立场与价值观可能在一夕之间变成核心价值。地震发生之后,各种媒体及时、准确、全方位的、大量的使该事件成为了全国人民最关注的事件,使具有共同价值体系的不同立场的人或团体形成一个集体,凸显了合作机制。灾 情时,新闻话语有有意的将受众导向到政府是如何积极救助、官兵救援的英勇事迹以及社会各界的帮助,而不去过多的渲染地震的惨烈,以免给受众造成二次伤害,使被地震影响的所有人都感到“天灾无情人有情”。我国媒体的这种报道方式也是与传统文化、意识形态和传统价值观有很大关联的。这次灾难事件的新闻话语的使用者也并不局限于传统媒体,“因特网使每一个带有怨恨的人都变成专家;使每一个有上网能力的人都变成记者。”个人或小团体利用网络发贴、上传视频、更新博客,传播着最新的抗震救灾信息,成为大众媒体新闻话语的有力补充。网络时代话语媒介有增添了电子文本这种形式,灵活性和互动性较印刷文本就更强了。话语和话语使用者相互作用,扮演某种角色是要通过具体的话语来实现的,也就是说话人都要有一个立足点,而立足点的转变通常是由语言手段来标识的。从这个方面来说,媒体和网民们的角色不同,在对待灾难报道时,所采用的新闻话语也会有所差别。媒体的新闻话语虽是站在公正的立场上,但立足点是报道必须有利于国家和政府;个人或小团体则会更站在公众的立场上来组织新闻话语。例如在汶川地震报道中,大众媒体在及时、公开、全面、真实的报道信息的同时,新闻话语的切入点还是更加强调国家救助、政府指挥和人民团结一心等等。也可以说话语行为就是在很复杂的个人因素基础上进行选择的结果。所有的话语都具有目的性,所有说话者的意图会影响到话语结果。说话者要实现自己的意图就必须依靠语言手段。
五、结语
新闻报道是将现实中发生的事件本身置于一定的框架中,很难逃脱文化和话语的影响,我国在对待灾难性报道时则更是如此。新闻媒介是传递信息、舆论形成、舆论监督的中心,对受众有强大的影响力。新闻报道话语和社会制度、社会文化紧密相关,媒介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不能生产自己的社会话语。由此看来,新闻的客观是建立在各种权力话语之上的。
参考文献:
[1]李东晓.大众媒介对“女性犯罪”事件的话语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3).
[2]吴宜蓁.危机传播:公共关系与语艺观点的理论与实证[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杨希.批评性话语分析方法简述――以英国水兵事件的新闻为例[J].双语学习.2007(03).
[4]顾晓波.批评性话语分析述评[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02).
[5]李小进新闻话语与意识形态[J].科技信息,2008(02).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范文3
关键词:电视新闻杂志;信息;《新闻周刊》;创新
中图分类号:G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257—02
一、《新闻周刊》在形态及编排方面的创新
(一)《新闻周刊》五个子栏目相互衔接,思维延续性强
“新闻回顾”、“人物回顾”、“视点”、“人物”、“特写”这五个子栏目以独特的慢间隔、快节奏、张弛有度地共同组成了《新闻周刊》。从板块的时间来看,“视点”、“人物”、“特写”分别大约占了15分钟,8分钟和7分钟,加起来约占总时长的三分之二。“新闻回顾”和“人物回顾”各占了4分钟,二者仅占了总时长的三分之一。从整体上看,栏目版块交替出现,内容也不同,风格更是从严肃逐渐转变为轻松,这一张弛有度的组合能够有效积聚受众的注意力经济,增强节目所带来的影响和效果。
在结构上,《新闻周刊》借鉴杂志的综合编排方法,根据栏目定位,利用电视传播的优势结评论的方式,把不同内容和样式的新闻栏目板块连接,从而塑造一个完整的节目。这样的编排形式有很强的针对性,节目从头到尾都用杂志的模式衔接各个环节,正是这种“杂志型”的结构,给予了电视新闻杂志节目完整紧凑的优点,给观众带来很强的思维延续性和视觉冲击力。
(二)综合多种媒介特色,包容性强
《新闻周刊》在有限的时间内,强调画面的视觉冲击力,最大限度地运用视觉符号把观众在过去一周里所见过的新闻进行重新编排处理,以达到在众多节目中吸引观众眼球的目的,为避免给观众造成重复的感觉,在画面解说方式上,注入一定的感情倾向性,较之传统新闻配音方式,让人耳目一新,在画面剪辑上,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将来自广播新闻节目,网络和报纸的新闻内容进行搭配编排,或重新编排整合,或搭配符合画面的特技和音乐,避免了单一解说带来的听觉疲劳。这些手段使《新闻周刊》在画面剪辑技术上独具风格,对观众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深刻印象。
(三)新闻加评论,节目风格独特
《新闻周刊》的主持人白岩松在节目中有大量评论,他以记者兼主持人的身份,透过新闻事件的表面揭露背后的本质和真相,用他的专业素养和知识水平去判断并分析,形成独具风格的表达方式。例如2012年2月25日的节目中,《新闻周刊》“本周视点”为“生病的诊所”,关注丙肝阴影下的基层医疗现状,通过三个短片和电话采访展现事件始末,白岩松也作出简单却深刻的评论:“十年前开始推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种普惠型的制度,但也只是低水平的普惠”。作为节目策划组和主持人综合意见的这些评论,也往往能留给观众足够的思考空间。长期下来,《新闻周刊》在央视塑造了一个权威的值得信赖的节目形象,白岩松的主导能力和辨析能力也在节目中得到充分体现。解读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时,《新闻周刊》以理性思考为基础,客观分析事件的全过程和动态发展,并深入剖析矛盾,用独到的视角给予观众最权威的观点。
二、《新闻周刊》的内容创新
(一)二次利用信息,提升信息的有效性
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与普通新闻报道节目相比的最显著区别就是其报道内容的深刻性以及话题的针对性。这一类节目善于挖掘事物本质,揭露表层之下的实质性问题。《新闻周刊》正是如此,总是在表现事或人的情节中注意让更深层次的东西逐渐显现,有效地完成节目对受众的引导。如2012年5月12日的《打点氨基酸》。站在“视点”的角度,公共领域发生的新闻事件特别被重视,尤其是关系到群众利益和生产生活这些方面。《新闻周刊》主要由两部分的内容组成,一部分是对本周新闻的回顾,一部分是对焦点新闻的评说。其中节目主要分为“人物”、“视点”、“特写”三个大板块,值得一提的是,每一期节目的开场白,主持人都会口述一段特别的事件与评论,作为这一期节目的开端。而这个议论的话题在选择方面也会有一些独到用意。因此,对本周新闻回顾的部分也将包括开场白中所陈述的议题。
《新闻周刊》作为周播的新闻节目,它所面对的往往是别人已经报道过的题材,在这种情况下它选择借鉴杂志,对这些新闻信息进行再次利用,站在综合的角度筛选,择出最重要的最令人关注的部分。最大限度地获取其他媒体信息的精华,迎合了过剩的信息浪潮之下受众渴望获得优质有效信息的心理。
(二)选题上软硬搭配
在选题上,《新闻周刊》采取软硬搭配的措施。软新闻主要是反映基层人民生活及贴近百姓的,而硬新闻则反映国计民生。在五个子栏目中,都有各自不同的选题,“新闻回顾”“人物回顾”和“特写”主要侧重于贴近百姓的软新闻,例如2012年2月18日的《“超载”的公交》;作为最重的“视点”板块在选材上偏重以政治经济社会专题居多的硬新闻,例如2012年3月24日的《又见强拆》;重要板块之一的“人物”,它透过人物内心真实的情感来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类型的题材,例如2012年4月21日的《沈荣华:买房故事》,和“视点”板块在选材原则上十分接近。“软硬搭配”这一方法,很好的帮助了受众在国家宏观政策和个人微观心理方面获得较为真切的感受。
(三)关联性整合挖掘新闻内涵
任何事物都与客观世界存在着普遍的必然的联系,新闻事件也不例外。当一个事件发生后,通常会产生许多与之相关联的后续新闻事件,形成一个新闻网络。《新闻周刊》所做的就是利用已掌握的资料素材,将与新闻事件有关联的因素以恰当的方式联系起来,经过整合梳理,之后再综合性地进行评论和分析,使受众可以了解到新闻事件背后的各层信息和所产生的多方面影响。在版块中,“人物回顾”是关联性最为突出的。主持人以一个掌控者的角度,将不同事件、不同个性、不同背景的各新闻人物,以社会大众共同认可的准则规范作为桥梁加以联系,寻找其中的共同点,使观众加深对本周新闻事件的理解,并对与自身生活息息相关的影响产生共鸣。例如在《新闻周刊》2012年2月11日的节目中回顾了一周内的三个人物:平安回家的29名获救工人、贪腐“能人”汤成奇、“鹰”式育儿的何烈胜。主持人在其中找出了“坚持就是胜利”这一共性,通过这一关联性回顾了人物新闻事件,同时还以此引出下一个“人物”:谢幕的钱学森夫人蒋英。通过这样的方式,在节目播出后能够利用关联性帮助观众回忆起新闻事件。
三、《新闻周刊》在传播方式上的创新
(一)筛选焦点议题、提炼有效信息
作为盘点型电视新闻杂志节目,《新闻周刊》采取对海量的新闻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坚持信息重组的强大力量。其中筛选焦点议题,提取关键有效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新闻周刊》在选题上具有十分鲜明的价值取向,即选取的同时也要能表现关系国计民生的有重大影响的新闻事件,但不只是简单地报道事实,而是连同新闻事件的内在与外界各方的联系影响一同表现出来。例如2012年4月28日的《中国“智”造》,“中国的GDP已经成了世界第二,世界500强当中也有不少中国的大国企,但一到了世界最有价值品牌的排行榜上,我们就很难再找到中国的品牌了,人不能自主就不能创新,而没有创新就不会有真正的自主,就是这么个理儿”等等。
(二)串联衔接有关议题,挖掘后续报道
《新闻周刊》的深度报道不会局限于某一新闻事件,而是通常与周边多个相关新闻事件和线索交错连接,使其选择的议题具有代表性和分析解读的深刻意义。节目始终坚持挖掘新闻事件后续报道,我们经常能在其他的报道中看到以前报道过的相关事件,或者是看到前几期播出过的新闻的后续报道。例如:2012年4月14日播出《黄岩岛对峙南海纷争再起》,接着在2012年5月12日便播出了《黄岩岛,行动》注重新闻事件的后续报道。
四、《新闻周刊》的创新对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重构信息框架,观察视角和思考维度的“差异化”
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由于“周播”的时间限制,无法第一时间地报道重要新闻,也就是无法顾及新闻事件的及时性。但是它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可以将众多新闻资源整合编排,加强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力度,弥补了及时性不足的缺点。也正是因为这样,《新闻周刊》才有了每次在重大新闻事件中的深度报道和独具风格的解析。新闻节目在面临题材主题都相同的情况下,选择正确的报道角度就显得尤为关键。新闻内容的差异性正体现在观察新闻事件不同的方面和视点上。因此,除了做出深度,还应该重视如何创新视角的选择。力求在每一新闻报道中,准确定位事件独特的视角,将视角和节目整体的报道紧密联系。在这一方面,《新闻周刊》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做到了其他节目无法达到的新闻报道深度和力度,可见它筛选了**的材料,找对了**的切入点。当然,通过对新闻素材的巧妙构思和安排,在整体的表现角度方面也为节目的成功增添不少亮点。
(二)与其他媒体平台相结合,扩大节目的影响范围
网络为新时代信息传播提供了广阔便捷的良好平台,《新闻周刊》也充分利用这一服务,摆脱了传统电视节目受时空地域的限制,在央视网站设有自己的专区,观众可以随时随地选择任何一期节目收看,也会有即将播出的节目预告。总之,在节目与网络融合的平台下,节目成为广泛共享的资源,有利于形成稳定良好的受众群体。
(三)提升节目主持人专业新闻素养,力求“主持与记者”兼备
主持人是电视新闻杂志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只是播报员,更是一名熟悉新闻报道的记者。《新闻周刊》的主持人白岩松,就具有极强的策划能力和策划意识,深度介入每期节目的制作,在直播主持时便可以做到真正的了然于心。白岩松在节目中对新闻事件的犀利评论,细致独到的分析,这就需要大量充分的专业素养积累,使观众对主持人提供的事实,以及对主持人的采访水平、知识结构和专业素养,除了更容易接受之外,也有一种欣赏和佩服的成分。因此主持人只有亲身参与节目策划,操纵节目的议题设置,才能在更深层次上把握节目,真正贴近受众,进而拥有栏目主人意识,节目的成功才会有所保证。
参考文献:
[1]王伟.用传媒的责任记录时代的体温——以《新闻周刊》为个案分析[J].新闻传播,2010,(7).
[2]林秀梅.电视新闻人际传播的表现特色——以央视《新闻周刊》为例[J].新闻知识,2009,(6).
[3]陈汉辞.“白岩松:报道真实的新闻并不只会带来副作用”[N].第一财经日报,2009—12—31.
[4]李红军.固化对一周新闻的记忆——央视《新闻周刊》创作探析[J].新闻爱好者,2009,(5).
[5]周云倩.“一周新闻回顾”栏目的传播策略[J].新闻窗,2007—01—24.
[6]刘琼.央视《中国周刊》的编排特色解析[J].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2005—01—27.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范文4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中国电视节目中“大器晚成”的一种节目形式。80年代中期,随着报纸深度报道的日益繁荣,中国电视新闻界开始涉足这一崭新的领域。1980年中央电视台的《观察与思考》开播,这是中国电视新闻中较早进行深度报道的栏目。大规模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出现应该从1993年的中央电视台新闻栏目改版算起。1993年5月1日,《东方时空》创办,其中的小栏目《焦点时刻》是一个社会焦点类栏目,对深度报道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1994年4月,中央电视台又推出了新闻评论性栏目《焦点访谈》,很快受到了观众的肯定和欢迎,其收视率长期稳定在30%。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队伍不断壮大,1996年5月17日,《新闻调查》正式开播,它定位于“正在发生的历史,新闻背后的新闻”,每期片长45分钟,是迄今为止中央电视台播的片长最长、最有深度的新闻栏目。
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把这些深度报道栏目的风格表述为“把编辑记者对事实本质的认识通过对事件的报道,对事物内在逻辑的揭示,达到引导观众思考判断的目的”。因此,它提倡“多报道,少评论”。如对1996年6月26日至7月7日的《焦点访谈》作的统计分析表明,从内容上看,纪录事件和人物的11条,占总数的78.6%;从访谈形式上看,“访”多于“谈”的10条,占总数的71.4%,由此可见,《焦点访谈》“以叙代议”。在《新闻调查》中也存在“重报道轻言论”的倾向,为了显示节目的公平、公正,记者和主持人时常摆出一副绝对公允的面孔。
从电视形态的发展历程来看,对评论的排斥是由纪实热曝光热的误导造成的。热衷于纪实热和曝光热的电视编导或认为电视应该忠实生活的原型(以前《东方时空》的《生活空间》栏目为代表);或认为电视还原生活是不够的,应该达到干预生活的目的(以《焦点访谈》为代表)。这两种看法都认为主题先行似的电视形态不可取,认为电视不能成为附属于思想的画面工具。有些编导甚至把电视评论与主题先行划上等号。主题先行是事先有一个结论,然后再到生活中找事实注脚(先有思想,后有事实),而电视评论是对一个新闻事件进行评价(先有事实,后有思想),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电视形态。既然报纸有社论,有述评,为什么电视就不能有台论,不能有述评呢?电视作为新闻媒介的一种,不仅仅要传播事实,还应传播声音和观点。这也是当代受众的客观需要。
二、报道与评论相结合——当代受众的客观需要
在1999年北京地区电视观众收视情况和收视意愿的抽样调查中,显示观众期待度很高的节目类型首先是时事新闻类和热点话题访谈类节目,其次才是影视剧和现场直播。这一调查结果表明,重大的时事新闻,热点话题,是当前受众之于电视传播的“重中之重”。这两类节目也正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重头戏”。
在信息传播全球化、多元化的环境中,一方面新闻媒介之间的竞争加剧,另一方面也同时培育、锻炼了受众的分析能力、比较能力和思考能力,使他们的独立评判意识、主观选择意识、不满足感和参与感都日渐增强。表现为受众在接受信息阅读新闻是,已经不满足于仅仅知道新闻事件本身,还有着对这一事件背后的深层“探究”: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是什么?事件的背景情况如何?其中蕴含了什么意义?对个人有什么样的影响?会波及到什么程度?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不仅能满足受众的“知晓权”,在社会变动加剧、社会转型期的现阶段,还能有效地平衡受众心理,起到心理宣泄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受众的新闻观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变化,尤其是对新闻报道中主客观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表现为以下三点:
1)受众逐步认识到,要求新闻事件传播的纯粹客观是不现实的。新闻的客观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报道事件的过程本身就包括报道者对事件的发现和解释过程,主观介入不可避免。因此,受众要求电视新闻工作者一方面调动主观的能动性保证事实的客观、公正,另一方面要对客观发生的事件有主观的分析和独到的见解。
2)受众需要新闻媒介对信息进行梳理整合工作。今天面对信息传播的几何级的增长,信息量的日益扩大,生活在信息洪水中的受众对信息的吸收已经从渴求转向疲惫。受众开始对媒介有了一种新的需求。他们不仅需要纯客观的信息,还需要媒介能够对纷繁芜杂的信息进行梳理整合后,再传授给他们。所谓媒介的梳理与整合,是指对无效信息的排除,对有效信息进行分析 、归纳、提炼,并包含自己的观点和声音,向受众提供更简便的选择,从而提高受众吸收信息的效率,提高信息转换的效益。
3)受众希望在了解新闻事实同时能听到社会各方对新闻事件的认识和评价。受众在声画一体的电视传播中已能体验到对新闻事件的亲历感,但是同时,他们需要倾听见解、分析、评论,需要了解报道者的主观内涵。因为他们对分析和见解已有不同的承受能力,他们不再认为媒介的意见是必然听从的“真理”,而是将它作为一种事件性的存在,也是一种客观事实。在认识了解了客观事件,又倾听了各方面的见解之后,自己作出判断才是最重要的。
由信息的被动接受到主动寻求和研究信息,进而要求对新闻事件的报道与对事件的评价和见解并行,当代受众对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提出了近一步的要求:即在保证报道事实尽可能客观公正同时,将主观见解作为另一种客观存在体现在报道中,为受众提供一个完整的认识系统,使受众在事实和见解的同步接收中,开拓自己判断的思路,增强判断的依据,提高信息的价值,同时获得一种交流和愉悦。简而言之,就是报道要与评论相结合。
那种强调客观报道事实,避免记者主观意见介入的观点已不和时宜;那种标榜客观、公正、而将事实与意见严格区分,报道就是报道,评论就是评论的做法也已不符合当代受众变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报道和评论在不同方式和不同层面上的结合,将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发展的一种趋势:客观报道与主观见解相互补充,客观报道不排斥主观的见解,主观的见解也不妨碍客观的展示,将思想本身作为一种客观存在融入报道中。
转贴于 三、如何顺应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发展的新趋势?
1)首先,扭转采访报道的思维定势。
在深度报道中,分析评论的严重缺乏在思维方式上具体表现为:记者在挖掘事实、揭示事实本身逻辑时显示出的报道强势;而在提炼主题,把事实上升到理性层面,揭示事实的普遍意义时显示出的报道弱势。所谓报道强势不仅仅表现为记者迷恋纪实手段,迷恋对事物本身逻辑的追求,更重要的是它使深度报道成为一盘散沙,成为相关细节的堆砌。思维弱势也不仅仅表现为记者放弃理性思维,使报道思想贫乏,更重要的是,它导致整个节目游离主题,结构混乱,思路不清,甚至得出与事实不符的结论。
扭转采访报道时的思维定势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提高采编人员的理性思辩力,要求采编人员在报道过程中不仅仅满足与新闻五要素的展现,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对新闻事件的多层次、立体化的透视,通过对事件横向和纵向的开拓、比较,展现记者对事实的深层次思考,并引导观众去思考。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过多迷恋形式和手段而忽视了由于节目形式变化带来的整个采访报道方式方法、思维方式的改变,也就是整个方法论的改变。
2)其次,以核心论点为中心。
任何一则电视新闻深度报道,都有一个核心论点。否则,就不能算作一则完整和真正意义上的深度报道。这一核心论点,是集中说明一个问题,或讲述一个道理,或吁请人们的重视,或反映一种现象,或预测某种趋势,是整篇报道的立意。打个比方,作深度报道如同作“论说文”,“论点”就是报道的核心。所谓“新闻背后的新闻”实际上就是核心论点的具体表现。
现在许多新闻深度报道节目强调由观众自己得出结论,淡化主持人、记者的主观意见,就容易由以论点为中心转向以事件为中心。由于过于关注事件的发展过程和不必要的细节,记者在采访报道和谋篇布局中追求揭露事实的**,使整个报道呈现多头绪、多论点的状况,相当程度上弱化了深度报道的理性力量。
以核心论点为中心要求记者在一切的采访拍摄和制作活动中,都要从纷繁芜杂的材料中理清思路,牢记报道的中心目的,不至于偏离主题,在各种情况下迷失报道的方向。
再次,要有个性化的主持人和记者。
新闻深度报道要想占领更多的领地,必须要办出特色和个性。个性化的深度报道栏目少不了个性化的主持人。主持人、记者个人的学识、风度、气质、亲和力及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应该成为深度报道节目内容和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度报道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由主持人和记者的素质来决定。
一方面,媒介自身要更有计划有意识地培养和造就独具风格的、有鲜明个性的主持人,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个人特色和个人魅力的舞台,用他们的人格魅力来塑造媒介形象;另一方面,社会对主持人和记者的个性化参与也应给予宽松的环境和氛围,鼓励他们以自己的见解和语言来发表意见,只要不违反党的政策、法律和全社会的利益,要允许他们有展示自己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乎自己个性的语言的机会。
最后,要追求主客观结合的表现过程。
新闻深度报道要追求一种主客观形式有机结合的表现过程。一方面,整个节目以新闻事实的报道为基础和先导,是深度报道真正具有客观实证的效果;另一方面,主持人和记者的主观评述和新闻化的论证方式,来加强整个报道的主观性。两者互为补充,互为支撑。主观评述失去了客观事实只能是无本之木,空穴来风;客观事实失去了主观因素的加入只能是一盘散沙,很难体现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过分地强调“述”,导致肤浅;过分地偏重“评”,则导致空谈。
记者在采访报道中必须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由于追求新闻的客观性,盲目夸大纪实的作用,陷入就事论事之中难以自拔;也不能以偏该全,引申发挥,用主观意向来代替客观倾向。要将客观新闻事实和主观分析评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主客观的辨证统一。
随着受众主体地位的增强,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也发生变化。受众在阅读收看新闻时,越来越需要参考性评论,需要适应多元化文化价值取向的个性化评论,需要有多种不同意见的人际化评论。受众需求的变化预示了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发展的趋势,在报道新闻事件同时,辅以分析和评论,形成一种有利于受众作为自己个人判断的信息体系。这是值得每一位电视新闻工作者认真研究和探讨的。
参考文献
1.何勇:《由事物的逻辑到理性的逻辑——对电视新闻述评的思考》,《现代传播》1998年3月。
2.朱羽君:《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南方电视学刊》1999年4月。
3.王晴川、海贝、黄泓一:《论电视新闻报道的几个问题》,《新闻大学》2000年秋。
4.陈旭东:《论电视深度报道在当代中国的兴起》,《新闻大学》1999年夏。
5.张静民、郑晓蕾:《〈新闻调查〉选题艺术论》,《南方电视学刊》2000年4月。
6.张锦力:《解密中国电视》,中国城市出版社,1999年。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范文5
经过几年的努力,电视新闻评论员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日益增多的电视新闻评论员中,尽管白岩松等人有较大影响力,但与国际大台影响巨大的电视新闻评论员相比,我国有人气的、明星化的品牌评论员太少,电视点评的个性化魅力不足。打造电视新闻评论员的品牌,不仅是千百万观众的热切期待,也是电视媒体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更是电视媒体舆论导向作用发挥的前提和保证。笔者从以下三部分解构电视新闻评论员的品牌要素。
精辟入里的思辨色彩
电视新闻评论员发表评论不能脱离新闻事实,叙述新闻事实仅仅是点评的一个新闻由头,而对新闻事实的分析才是电视新闻评论员最主要的任务。理性的思辨要求电视新闻评论员以高屋建瓴的观点去引领,以高于常人的观察角度去推敲,以观众热切关注的内容为话题。
1.电视新闻评论的话题应该是广大观众热切关注的。电视新闻评论员所关注的话题应是与观众有关的一切重大话题。除国际新闻外,国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的热点新闻、热门话题都应在其中。如果不时刻把观众放在心上,不顾及群众的信息需求,回避一些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就会造成电视新闻评论员的评论和群众的需求脱节,造成老百姓对媒体的信任感逐渐丧失。所以,话题的选择极为重要,不应由电视新闻评论员一个人去选择,而是由评论员、编导、制片人以及值班领导,集体讨论,集思广益,共同决定如何选题。
2.电视新闻评论员须具有宏大理念和强烈社会责任感。中国正处在经济飞速发展和社会急剧变化阶段,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正发生极大的变化。这既是一个改革攻坚的深水区,也是社会急剧转型的风险期,涉及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众多,与改革发展中的利益关系、利益格局紧密相连。电视新闻评论员的社会责任在这个转型中应同步增强,评论要紧密关注国家的发展方向和获得的各种进展,关注人民群众所遭遇的困顿和所面临的命运,从浩繁的题材、平凡的评论对象中,解读社会深层次的问题。既要有效引导舆论,规范社会行为,提升社会风气,保护群众利益,成为一个重要的监督力量;同时也要担负起传承人类文明、倡导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以及时、公正、求证的态度对社会负责,对群众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①因此,电视新闻评论员不仅要点评正面的鼓舞人心的新闻事实,也要点评敏感话题,敢于揭露社会各种丑恶现象,对各种社会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评说。
3.电视新闻评论员需要独立的判断和非凡的勇气。电视新闻评论员应就时事政治、经济社会、国计民生做独立的、极富个性色彩的评述。电视新闻评论员要多方了解他人的观点,但在自己发表评论时,要不受各种因素影响,只根据客观事实的本质,凭正义和良知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这种独立的判断需要的是勇气和胆略。对社会新闻事件的议论和判断,有时候不需要高深的思想,只是需要勇气、需要敏感,需要有人敢于说出来。正如白岩松所说的,为什么1+1有人说得3啊?他也知道1+1等于2啊,但是他喊3他能获得利益,他就喊了,这时候你有没有勇气继续说不,1+1等于2。②
全面深厚的新闻素养
电视新闻评论员所要做的评论是新闻评论,要严格遵循新闻规律,让评论带有极强的新闻性。
1.电视新闻评论员要传递真实的声音。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媒体公信力形成的基础所在。所以,坚持新闻真实性是新闻工作的起码要求,而真实性也一直被许多电视新闻评论员视为安身立命的基础。电视新闻评论员品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从根本上说,真实是核心因素和决定因素。真实性之所以如此重要,就是因为观众一旦发现电视新闻评论员提供的信息来源不可靠,内容不真实,就会对其可信度产生怀疑,更不可能形成品牌。只有坚持真实性,电视新闻评论员才能获得观众的信任和尊重,才有形成品牌的可能。
2.电视新闻评论员要熟识新闻价值。电视新闻评论员所做的是新闻式评论,提供一种有媒体特点的新闻判断,最大的压力不是表达过程,而是无论什么题材都要有能力在这个题目上做出有价值的判断。电视新闻评论员要分析和评价一条新闻,独立表达自己的看法,为观众提供新闻的增值服务,进行有效的舆论引导,首先就要熟识这条新闻的价值,把握其本质。
电视新闻评论员须拥有多年的新闻媒体经历,丰富的新闻阅历能使他们在驾驭新闻时如鱼得水,能够精准判断出哪条新闻重要,新闻为何发生、会如何发展,国外的状况如何,历史的情形怎样,以及可以如何评价,又可以怎样行动。
3.电视新闻评论员要讲求新闻时效性。新闻报道的时效性要求电视新闻评论员应先声夺人。一件事发生了,谁的解释快速准确,谁的解释就具有权威性,这就是所谓的第一解释权。在寻找独家新闻变得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各媒体纷纷转向第一解释权的争夺。所谓第一解释权,首先是指新闻评论时效上的第一,然后是角度的公正、思考的深度、解释的力度、预测的准确度。
由于技术的局限,长期以来,以新闻评论见长的报纸,其时效性较弱。而电视新闻评论员能够充分利用电视传播时效性强的特点,及时为观众提供大量新闻评论信息。而电视实时评论的出现,更把时效性推向了极致。这种评论模式充分发挥了电视声、画、字兼备,实时传播的优势,能够抓住刚刚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或追随重大新闻事件的发展进程,由电视新闻评论员在新闻事件的现场,就事件的起因、性质、趋势、影响做多维度的分析或评论。实时评论的另一种形式则是在常态的新闻节目中,针对某一特别重要、广泛关注、需要深入解读的新闻,由位于演播室的新闻评论员评说。为了强调评论的时效性,很多电视台在屏幕左下角打上“正在评论”的字幕,尽显电视新闻评论的快捷与及时,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求知欲望。
适合电视的口头表述
电视新闻评论员面对电视镜头进行口语评论,和传统的文字评论员在叙述表达方面有很大的不同。电视新闻评论员需要较强的口头表述能力,注意口头语言的特点。
1.既要言简意赅又要一针见血。电视和报纸,不同媒介的特质对评论的要求不同。电视新闻评论三分钟,转换成文字,就是不超过500字,和报纸至少下笔千言的社论相比,电视新闻评论员要该说则说,点到为止。同时又要一语中的,突破现象触及本质,直指问题要害。新闻事实本就纷繁复杂,这就需要于纷繁中理清头绪,透过表面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让观众感受到电视新闻评论员的价值所在。
2.既要通俗易懂又要有逻辑性。电视观众是一个大众受众群体,电视新闻评论员的语言要通俗易懂,让尽可能多的人听得懂、听得进去,还要让专业人士认为没有说外行话。这是电视新闻评论的难点和魅力。
有的新闻事件在观众看来比较深奥,电视新闻评论员要不端“权威”架子,不直接下结论,用平易通俗的语言把深奥复杂的问题通俗化、形象化、具体化、简单化,使之易于理解。去掉了外在的装饰,三言两语、简洁明了地用事实说话,用简单直白的口语分析复杂的新闻事件,剥离一些抽象高端的理论概念,恢复新闻事实的质朴状态。用具象的语言表达形象思维,将复杂的理论和主题用质朴的口语、鲜活生动的评述去触动受众的情感,甚至有的时候以个人的亲身经历来现身说法。同时,电视新闻评论员又要有逻辑性,层层递进、突出重点,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在逻辑链条上步步展开,做到以理服人。在新闻评论的开头或结尾处,往往体现着电视新闻评论员对社会现实情况的深入了解和新闻价值的准确把握。
3.既要表达个人化又要得体准确。表达的个人化、风格化,主要体现在独特的语言魅力和非语言符号上,这符合电视观众的实际需要,是电视新闻评论员走近观众的重要途径。注重评论时事的“诉诸情感”,使用有很强烈感彩的言辞去叙述点评,各具特色。或机智幽默,或冷嘲热讽,或插科打诨,以达到批评和讽刺的目的,以轻松的方式沟通感情、融洽气氛,同时又要得体准确。电视新闻评论员在短时间内站出来,对突发新闻或者重大事件做出理性的、富有建设性的评论。摆事实,讲道理,条理清晰,分析周密,电视新闻评论员的每句话都要严谨。
总之,电视新闻评论员要以有利于中国社会良性发展的公共话语平台为己任,贯彻坚持百姓立场、关注公众利益,追求舆论制高点、树立成为意见领袖的目标,用从厘清、理顺相关利益主体、利益关系的角度来观察新闻事件、追求独到视角的观察方法;寻求与观众的强烈共鸣,寻求有见地、有见解的评论。只有这样,才能打造独特的品牌优势。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注释:
新闻事件及观点评析范文6
《深度观察》1月份开播,在3月6日进行了改版,经过半年多的运作,节目形态基本成熟并且相对固定。节目开头用短片简单介绍新闻人物及其事件,接着请出节目嘉宾和观察员到演播室,就新闻人物的行为表态,进行第一轮的剖析、质疑、辩论;接着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就讨论的问题和细节,引出嘉宾周围的亲人、朋友等,表示自己的态度,由此引出第二、三轮辩论。崭新的节目形态,独特的视角,非凡的勇气,观察、质疑、解析新闻事件和人物,加上评述内容题材的选择,大都与普通百姓的生活很近,贴近性强、参与性强,观点大胆独特,使得节目的收视率一路走高,并带给观众很大的冲击力。
冲击一:视角独特,不盲从,直逼人的真实内心
《深度观察》采用的新闻素材,并不非常独特和新鲜,但视角很独特,嘉宾们分别站在人文、伦理、心理、教育、社会等不同角度,勇于质疑、深入分析,这使得节目在解析和观察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过程中,能够发掘事件的本质、人物的真实内心,使得节目不仅有个性,而且充满真实性和人性,契合观众收看新闻评论节目的审美感受。
3月6、7日改版后的第一、二天,《深度观察》播出了《打造“黄河岸边第一村”的少女》。 事件的主角是一个22岁的女孩白一彤,也是黄河岸边一个贫穷小村的村主任。2009年,这个正在念大学二年级的19岁女生,带着一句“打造黄河岸边第一村”的口号,离开城市,跑到贫穷的高杰村,竞选并当选了村主任。
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大学生村官,她没有官方选派的背景,而且是一个在校生。这件稀罕事得到了称赞,也引发了质疑。三年过去,《深度观察》请来主人公到现场,现场嘉宾对其行为进行提问和分析,有质疑的声音,也有赞同的评价,并且层层剥开、递进分析。
现场陆续请出为支持女儿付出身体代价的母亲、幕后帮助女儿的父亲、反对的村民。女生弃学竞选村官的真实面目渐渐呈现,原来是父亲为了实现自己治理、改变家乡的理想,要女儿去当村主任。演播室里,观察员和现场观众面对现实,对女生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村主任、如何成长,做了更多的分析和指导。对于父女之间的感情和摩擦、城里大学生能否与村民融合等问题,提问和现场评析都非常到位。
冲击二:敢于质疑,勇气非凡,体现出“深度观察”的“深度”。
新闻评论节目的个性,往往来自它的勇气。既然是评论节目,就不能是一味的赞美或者批评,因为生活不是简单的是与非。《深度观察》半年多的节目里,没有任何一期是绝对的赞美或者批评,即便是面对社会舆论几乎一边倒的人物或事件,《深度观察》也勇敢地发出了自己的质疑。
女大学生弃学去当村官,虽然有其父亲背后的支持与操纵,但《深度观察》既没有简单地批评父亲的做法,也没有简单赞美女大学生的勇气。嘉宾们从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角度,质疑这件事的不合主流,同时面对现实,为女大学生的成长、如何为村民谋利提供了有效建议。
同样,在3月8、9日播出的《“慈善个体户”,富捐?穷捐?》节目中,嘉宾及主持人对青岛人王明殿放着安生日子不过,当起了捐献的慈善家也提出了质疑,质疑他当慈善家的真实目的和内心情结。这种质疑用王明殿的现场回答化解:“有人喜欢喝酒、有人喜欢抽烟,我就是做慈善上瘾了。”——这比主持人说多少赞美的话都有效。之后,嘉宾从心理学的角度接话,表示:“老王也并非多么的伟大,而是这样做让他有舒适感和愉悦感。”
《“慈善个体户”,富捐?穷捐?》这两期节目请来三位不同的民间慈善家,同样,对第二位出场的女博士曹明秀举债百万做慈善,嘉宾也提出质疑和批评,认为慈善要量力而行。
质疑不是为了作秀,而是代表观众的怀疑来提问。因为嘉宾的层次比较高,提问和评点就更加尖锐和直白,抹去不痛不痒的矫情,言语尖锐,直逼问题的焦点和人物的真实内心,让当事人无法掩饰。这不仅使得节目好看,而且更为尖锐和真实,真正体现了深度观察的“深度”。
冲击三:节目形态独特,嘉宾层次高。
作为一档新闻评论节目,《深度观察》的形式既不是在新闻现场评述,也并非是新闻演播室主持人与嘉宾对新闻进行评议,而是设置一个比较大的、专门的演播室,请来新闻当事人及其周围的人、嘉宾、观众,对人物的行为进行几轮争论和评议。当事人的话语权、媒体的话语权(通过嘉宾和主持人表达)、社会的各种观点及观众的话语权,都得到了有效呈现。
嘉宾层次非常高,如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时统宇、《工人日报》评论部主任石述思、心理学家柏燕谊、知名女作家秋薇等。他们的言语非常有个性,有的辛辣、尖锐,有的温婉,站在不同的角度剖析人物的内心。改版之前的《深度观察》,演播室现场只有评议的嘉宾,没有新闻事件的当事人。改版之后,与选择高端嘉宾相匹配的是,现场请来了新闻当事人,并且人物的选择也很有代表性。比如女大学生村官那两期中,陆续出场的大学生本人、坐着轮椅出来的母亲、备受质疑的父亲、针锋相对的村民等等,不仅层层剥开事件,而且立体地呈现了主人公生活中遇到的各个层面及多种矛盾。
冲击四:题材选择贴近,人物内心丰满,展现时代个体的生命自信。
《深度观察》的题材选择非常有贴近性,大多选择的是与普通百姓生活和日常思维很接近的新闻事件和当事人,与江西卫视的目标观众定位完全吻合。《带着妈妈上大学》《妈妈之家的大男人》《退学 自毁前程还是爱的拯救》《以爱的名义征婚》《负债陪读的全职爸爸》《手足情遭遇百万房产》《一个农民的食品安全“长征”》……生活味道浓,与观众司空见惯的、评议重大新闻事件和人物的新闻评论节目不同,观众看到的是一档评议小人物、小事件,但又蕴含社会普遍情绪的评论节目。栏目以小角度触及热点、触及民生、触及心灵,真实地反映、参与了社会生活,承担了社会责任。
《深度观察》选择的新闻当事人,多半有异于常人之举,内心非常坚强和丰满。他们不畏非议、不畏困难,以自己微弱的力量,坚持、践行自己的理想,多角度、多层面地展现了这个时代中国人的生命自信和社会变革时期的多元化。
《深度观察》的形态和环节设置有优势,具备打造成品牌栏目的潜质。但是,《深度观察》在观察新闻当事人的同时,也在被观众观察。只有经得起观众的“观察”,才能决定一个栏目的生命力。反思节目播出以来的情况,以下三个方面值得重视:
1.观察员是否发自内心地尊重新闻当事人、倾听微声音。媒体必须要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观察员的质疑值得鼓励,但要进一步增加厚度,并且从内心尊重当事人的行为,不能一味地为了出位而博出位。如果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个性和特立独行的观点,或者纯粹为了寻找新的角度和观点,就会失之于偏颇和略显小气。
《深度观察》选择的当事人尽管是小人物,尽管声音微弱,但他们勇敢、坚定地维护自己的理想,具备不畏围攻和批评的素质。6月29、30日的《深度观察》观察的是反烟斗士张跃。张跃虽然是一个农民,却有伟大的理想:想通过自己个人的行为,来劝阻烟民吸烟。节目一开始,观察员们几乎一致质疑和否定张跃的行为,甚而论证张跃在街头上抢夺烟民手中的烟是“违法”行为,接着又贬低张跃的行为是“沽名钓誉”“道貌岸然”。
7月3、4日,《一个少女的狂想与理想》节目中,女大学生郑楚然想通过自己的行为宣传和追求男女平等,平时伶牙俐齿的当事人被众位观察员联手批评得体无完肤,甚至某观察员以嘲弄的神态和语气说郑楚然和她的中性打扮是“行为艺术,动机不纯”“好高骛远,朝三暮四,打扮得不伦不类,你们就忽悠吧,忽悠吧!”虽然双方的对抗使节目有很强的可看性,但从心理学的角度,观众反而站在弱势的当事人一方,弱化了节目的公平性和期望值。
2.是否以开放的心态和发展的眼光来评论当事人的行为。既为评论性的谈话节目,就要持开放的心态、发展的眼光,进行理性的论证,而非为了批判而批判。
农民张跃的理想是伟大的,却因自身条件的限制,他的行为缺乏科学性和可行性。节目到第三个环节,当张跃的妻女上台来控诉张跃弄得家贫如洗、众叛亲离时,观察员就直接怒斥张跃是“披着道德外衣的社会蛀虫”。
虽然从家庭的角度,张跃没有尽到父亲和丈夫的责任,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坚持理想的人,哪怕是一个微弱的声音、一个微弱的行动,都值得尊重,而非简单地全盘否定。况且,他的理想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异曲同工,女大学生郑楚然只会用短暂霸占男厕所、当街吃咸猪手、给世界五百强企业老总写信提倡男女用工平等行为来表达、追求男女平等,显得幼稚简单。但一个举债宣传反烟的农民,一个尚未找到工作、靠家教维持生计的女大学生,他们对理想的坚守应当得到尊重和理解。作为一档评论性的谈话节目,可以有不同的声音、可以有人质疑,可是这两期节目,观察员们几乎一边倒地批评他们,节目的倾向和气度受损。
3.观察的深度和节目的水准应该经得起观众的考量。节目的深度是思想的深度,而非对一些细节的纠缠。节目应该站在一定的高度来观察社会,进而鞭挞讽刺或者讴歌颂扬。
当妻女说到十几年来张跃不顾家,逼得妻女借债、女儿没钱上大学,甚至没钱吃早饭时,观众自然被打动,同情母女俩。但接下去观察员们对张跃的无情批判,又让观众同情张跃的无奈和无助。而张跃的一句质问“既然你们把我的反烟行为看得那么不可理喻,又是违法的,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接受啊?”却很有分量,其实这就是节目的深度方向:为什么这么苦、这么多的牺牲,还让张跃不放弃?可惜观察员们仅仅从家庭责任方面批判张跃,没有看到家庭的牺牲、小人物对理想的坚守,他们的社会价值,以及社会对此的宽容和发展方向等。观察员们“牺牲不要加在老婆孩子身上”“做慈善,首先把自己的生活过好。有能力、有精力再去帮助别人,才是真慈善”等言论,使得节目的方向、思想的深度受到影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05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