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范例6篇

文学评论范文1 【关键词】文学评论;文化;文体;问题;措施 文学评论作为文学艺术的欣赏,对于文学读者有着直接的影响,一方面能够想读者推荐优秀的文学作品,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文学评论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各抒己见,分析文学作品当中的价值。 一、文学评论的文体问题概述 第一,空洞化。目前文学评论的文体空洞,评论价值的迷失,各种肤浅议论甚至敷衍成篇的评论层出不穷,导致文学评论失去应有的风骨

文学评论范文1

【关键词】文学评论;文化;文体;问题;措施

文学评论作为文学艺术的欣赏,对于文学读者有着直接的影响,一方面能够想读者推荐优秀的文学作品,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文学评论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各抒己见,分析文学作品当中的价值。

一、文学评论的文体问题概述

第一,空洞化。目前文学评论的文体空洞,评论价值的迷失,各种肤浅议论甚至敷衍成篇的评论层出不穷,导致文学评论失去应有的风骨,也失去应有的品质。相对空洞的文学评论而言,还有一些自命不凡的评论更是让读者厌恶,这样的评论晦涩难懂,往往通篇充斥着专业术语[1]。虽然看上去好似比较有内涵,不过实际上未能深入进行个人思考以及价值评判,很多时候连评论的对象都没有搞清,故弄玄虚从而使得文学评论苍白空洞。

第二,疏离化。文学评论越来越功利的过程中,文体也日益疏离化,导致奇文共赏的评论传统逐渐瓦解。学院化的评判机制下,理性计算渗透到评论者的写作逻辑当中,使得文学评论的文体越来越僵硬,并且刻意追求学术化,最终导致文学评论同文学作品以及读者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文学评论同文学作品也出现疏离。批评家套用西方的文艺批评理论解读我国的文本,但是在现实面前,西化的解释以及注释往往缺乏现实根基。这样一来文学评论逐渐远离公众的关注,并且同本土文化以及现代社会更加疏离。无论是面对《炸裂志》这样的煌煌巨作,还是《小时代》这样的争议之作,批评界永远各说各话,观点各自表达,惟共识难寻。

第三,人情化。目前我国文学评论的一个特色是各种作品研讨会数量越来越多,但是优秀的作品越来越少;研讨会的会场日益豪华,作品质量也日益寒酸。文学评论应当实事求是,但是却出现了严重的人情化倾向,场面话连篇,并且往往对作品本身也未能细读[2]。文学评论同鉴宝有一定类似,如果掌握话语权的评论人员做不到实事求是,就会导致文学评论失去公信力,沦为一种敷衍的文体。

二、文学评论文体变革措施

第一,重塑文学评论精神风格。文学评论作为文学作品的镜子,同时也是时代的镜子,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大众理解作品,进而理解并且诠释时代生活。这就要求解决文学评论是什么以及有什么作用的问题,只有确定这些问题的答案,才可以实现文学评论文体的重塑。这就要求文学评论摆脱商业化以及人情关系的不良影响,无论外部怎样变化,都应当尽可能维护文学评论的独立价值,让读者感受到文学评论的价值。鲁迅说文艺批评必须好处说好坏处说坏,他在给《生死场》作序时,一句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已经力透纸背。在此基础上,文学评论才可以回到根本的问题层面,发现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探求文学作品的精神价值,从而维护文学评论文体的纯洁性[3]。简而言之,要是无法维护文学评论的独立风格,文学评论的文体危机就无法得到根本的解决,失去尊严与价值的文学评论也就严重质变,因此应当将重塑文学评论的风格当作改良文学评论问题的首要措施。

第二,文学评论需要重视时解。文学评论应当尝试理解时代,一方面要理解时代精神,另一方面要超越感情把握时代精神的脉搏,并且在文学品鉴解读的过程当中,为时代寻找答案。文学评论需要在关心时代变局过程当中最为深刻的那些变化,同时也要关心时代变化当中永恒不变的价值。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文学评论接时代之地气,理解时代才可以被时解。现实往往非常复杂,因此要求文学评论在当代文化的现实以及文学创作乱象当中保持自身的冷静与独立,从而做发挥守望者的作用。当代中国的文学作品在不停探索,而文学评论则为其守望,并做好观察与提醒的工作,而不应当置身其中随波逐流。李健吾的《咀华集》和《咀华二集》之所以反复被人惦念,很重要的就是这些文字学养沛然,但没有学究气,抛弃了种种清规戒律的束缚,摆脱了先入为主的偏见,通过对印象的纯化与提升,形成整体的审美判断,而且贯彻了批评的公正原则。

第三,创新文体融入新媒体时代。文学评论处于困境当中,并不表明文学评论的数量、品质以及影响力出现下降。现实情况下,新媒体时代一方面给文学评论带来严重的冲击,另一方面互联网等新媒体的传播也给文学评论带来了便捷,主要问题就在于文学评论如何改良文体从而找到适应新媒体时代的策略。可行策略就是让学院评论以及媒体评论各自准确地定位自身位置。媒体评论需要新媒体传播的合理途径以及策略,不断探索新媒体条件下文学评论的传播措施,树立文学评论的公信力以及权威性。其中学院评论需要将重点内容放在学理研究方面,学理研究并不追求流行畅销。文学评论也应当迎合碎片化的时代趋势,探讨进入新媒体的路径,在保持阅读研究文学作品思想的前提下,尝试寻找新媒体平台上合适的话语方式。文学评论在新媒体时代不能困守,而是应当探讨文学评论同外部世界对话的方式,一个合理的选择就是多元共生,通过调整评论家同作家以及评论同读者间的关系,直面新生代创作以及草根评论的崛起。这一方面涉及到理论体系以及价值观的重构,另一方面更需要树立共融共生的理念。新媒体时代的文学评论,并非大众对于精英的反叛,或者是精英对于大众再教育,需要共建精英评论以及大众评论之间互补的格局,从而广泛进入网络文学在内的范围。

综上所述,文学评论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并且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作为有着社会效益以及话语责任的文学评论,需要不断转变文体从而适应。文学评论一方面要实事求是,另一方面也要跟上时展的步伐,文学评论者在此过程当中也要自我提升,从而发挥出文学评论在文学推广中的作用,并结合大众文学作品应有的向导性,实现整体文学水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林荣.文学评论的惶惑和担当[J].粤海风.2014,12(6):56-58

文学评论范文2

异国情调与本土意识形态--威廉·卡洛斯·威廉斯与中国的对话 张跃军

好人何以变成坏人?--评布莱希特的《四川好人》 谢芳

《乡村医生》--"内宇宙"幻化的现代神话 叶廷芳

"在流沙中行走":论《植物园》的"叙述" 仵从巨

在梦的阐释中展示权力关系--论《人鼠之间》的文化寓意和社会效用 方杰

海明威:"有女人的男人" 戴桂玉

美国文学对地域之情的关注 孙宏

乔叟对英国文学的贡献 肖明翰

论勃朗宁诗歌的艺术风格 刘新民

《堂吉诃德》的多重讽刺视角与人文意蕴重构 蒋承勇

比较文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及其意识形态功能 周小仪,童庆生

关于表现主义的定义问题 张黎

拉康与分裂的主体 严泽胜

《窃信案》:文本与批评的对话 何宁

全球化语境中东方文化与文学的研究现状与前瞻 麦永雄

我们时代的欧洲文学史 王守仁

新历史主义还有冲劲吗? 宁

厄普代克的平庸之作受到批评 宁

西蒙发表新作《有轨电车》 吴岳添

从大江健三郎眼中的村上春树说开去 许金龙

"新世纪东方文学研究与教学学术研讨会"侧记 王燕

审美现代性的三个矛盾命题 周宪

关于殖民和后殖民模仿 石海峻

普鲁斯特论波德莱尔 刘波

《四个四重奏》的时间拯救主题 刘立辉

探讨T.S.艾略特的"秩序"理论 江玉娇

霍尔顿与脏话的政治学 程巍

自卑情结:福克纳小说创作的重要动因 朱振武

二元对立形式与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 冯季庆

拜厄特小说《占有》之原型解读 程倩

《欲望号街车》的不确定性与矛盾性 徐静

诗化的缺失体验--川端康成《古都》论考 孟庆枢

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时间主题 吴笛

评理查逊的书信体小说艺术 李维屏

狄更生的死亡比喻与基督 董爱国

冯至与德国浪漫文学 殷丽玉

解构主义在美国--评J.希利斯·米勒的"线条意象" 申丹

身/心二元对立的诗意超越--埃莱娜·西苏"女性书写"论辨析 林树明

被忽略的R.L.斯蒂文森--斯蒂文森小说理论初探 王丽亚

比较中见特色--村上春树作品探析 林少华

虚像与反差--夏目漱石精神世界探微 高宁

重读《麦琪的礼物》 朱刚

从《"水仙"号船上的黑水手》及其《序言》看康拉德的艺术主张与实践 高继海

论马卡宁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 侯玮红

《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的叙事策略 程锡麟

J.希利斯·米勒谈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 空草

普罗米修斯的hubris--重读《被绑的普罗米修斯》 陈中梅

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 肖明翰

很多的印度,很多的印度文学 空草

一场辛苦而糊涂的意识形态之战--谈玛丽琳·芭特拉的奥斯丁研究 王海颖

布洛克斯和他的自然诗--兼与谢灵运比较 刘润芳

试论诺瓦利斯小说的宗教特征 谷裕

乌托邦文学与《圣经》 赵宁

日本"大冈故事"《审问生母与继母之事》与元曲《灰阑记》 中田妙叶

《黑暗的心脏》解读中的四个误区 殷企平

利哈乔夫:20世纪俄罗斯最后的沉思 吴晓都

全球化语境中的惠特曼研究 刘树森

互文性理论的缘起与流变 秦海鹰

《忏悔录》的真实性与语言的物质性--论保尔·德曼对卢梭的修辞阅读 昂智慧

论默多克的小说《逃离巫师》中的权力和权力人物主题 何伟文

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与俄罗斯民族文化传统 吴泽霖

现实·梦幻·梦幻戏剧--斯特林堡的《父亲》和蒙克的《病室中的死亡》 耿幼壮

奈保尔笔下"哈奴曼大宅"的社会文化分析 梅晓云

感受荒诞人生见证反戏剧手法--《等待戈多》剧中的人及其处境 蓝仁哲

"历史的噩梦"与"创伤的艺术"--解读乔伊斯的小说艺术 郭军

《所罗门之歌》:歌声的分裂 刘炅

《千亩农庄》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想 左金梅

用童话构建历史真实--君特·格拉斯的《比目鱼》与德国浪漫童话传统 冯亚琳

神性的幻灭和人性的冲突--《沃斯》的悲剧意义初探 吴宝康

《四川好人》与中国文化传统 张黎

理查逊与菲尔丁之争--《帕梅拉》和《约瑟夫·安德鲁斯》的对比分析 刘戈

论海达·高布乐是一个颓废者 何成洲

能乐《芭蕉》:芭蕉精形象的形成与日本佛典的关系 张哲俊

又一个马克·吐温? 宁

今日重读吉卜林 萧莎

屋里屋外:关于当代英国诗歌的一个话题 空草

《源氏物语》中夕雾读大学寮情节的真实性 张而弛

自由之书:《芬尼根的守灵夜》形式研究 戴从容

转喻与隐喻--吴尔夫的叙述语言和两性共存意识 李娟

美国黑人作家与犹太作家的生死对话--析伯纳德·马拉默德的《房客》 乔国强

新东方主义中的"真实"声音--论哈金的作品 应雁

与"两种文化"的对话--谈戴维·奇的小说《想》 童燕萍

"从摇篮里抱走了别人的孩子"--论卡夫卡创作中的语言问题 曾艳兵

弗·索洛维约夫与俄国象征主义 汪介之

从圆到圆:论博尔赫斯的时空观念 唐蓉

从先知预言的角度释《荒原》 郭春英

对《解读叙事》的另一种解读--兼与申丹教授商榷 申屠云峰

论泰戈尔的韵律诗学 侯传文

叙事文本与意识形态--对凯特·肖邦《一小时的故事》的重新评价 申丹

寻求另外一种真实--评德国浪漫艺术童话超现实的美学旨趣 冯亚琳

审美与政治:关于济慈诗歌批评的思考 章燕

互文和"鬼魂":多萝西娅的选择--再访《米德尔马契》 殷企平

海涅作品中的死亡主题 赵蕾莲

对19世纪俄罗斯文学的再认识 吴元迈,Wu Yuanmai

别林斯基与果戈理的书信论战 刘文飞,Liu Wenfei

俄罗斯文艺学的历史主义传统与创新 程正民,Cheng Zhengmin

泰戈尔"人格论"探析 侯传文,Hou Chuanwen

18世纪英国文化风习考--约瑟夫和范妮的菲尔丁 吕大年,Lü Danian

《希腊古瓮颂》中的"美"与"真" 袁宪军,Yuan Xianjun

《采坚果》的版本考辨与批评谱系 张旭春,Zhang Xuchun

金钱+享乐=模范町人--《日本永代藏》的町人道德文明观建构 李均洋,Li Junyang

与时间游戏,和死亡对话--评马丁·艾米斯的《伦敦场地》 王卫新,Wang Weixin

艾丽斯·沃克的诗性书写--艾丽斯·沃克诗歌主题研究 王卓,Wang Zhuo

试析《老妇还乡》中的正义主题 廖峻,Liao Jun

在生与死之间:解读《英语教师》 王春景,Wang Chunjing

行走在麦比乌斯环上--论安部公房的《砂女》 王蔚,Wang Wei

论默多克小说《黑王子》中的形式与偶合无序问题 何伟文,He Weiwen

《寒冻》--贝恩哈德"笑艺术"的开端 韩瑞祥,Han Ruixiang

贝克特英语批评的建构与发展 刘爱英,Liu Aiying

德尔班科:麦尔维尔研究新论问世

文学评论范文3

inLiteraryEcology,Athens:TheUniversityofGeorgiaPress,1996,p.xviii,p.xviii,p.xviii.)本文将首先简述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历史源流,然后在阐述其发展的三个阶段基础上,探讨美国生态文学批评意图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历史源流

生态文学批评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1972年,约瑟夫·米克(JosephW.Meeker)在《生存的喜剧:文学生态学研究》(TheComedyofSurvival:StudiesinLiteraryEcology,1972)中提出“文学生态学”的概念,“对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生物主题进行研究”(注:JosephW.Meeker,TheComedyofSurvival:StudiesinLiteraryEcology,

NewYork:Scribner''''s,1972,p.9.)。1978年,威廉·鲁克特(WilliamRueckert)在其论文《文学与生态学:生态批评的实验》(“LiteratureandEcology:AnExperimentinEcocriticism”)中首先使用了ecocriticism这一批评术语,提出“把生态学以及和生态学有关的概念运用到文学研究中去”(注:WilliamRueckert,“LiteratureandEcology:AnExperimentinEcocriticism,”IowaReview9.1(Winter1978),p.71-86.)。随后,有人提出“生态诗学”(ecopoetics)、“环境文学批评”(environmentalliterarycriticism)、“绿色研究”(greenstudies),或“绿色文化研究”(greenculturalstudies)等其他术语,但大多数人倾向用ecocriticism这一提法,因为它不仅很容易被转变成ecocritical和ecocritic等形式,而且“eco”这一前缀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的关系。1985年,弗雷德利克·瓦格(FrederickO.Waage)编辑出版《讲授环境文学:资料,方法和文献资源》(TeachingEnvironmentalLiterature:Materials,Methods,Resources,1985)。该书收集了十九位讲授生态环境文学课程的教师写的“课程简介”(CourseDescriptions),“目的是要在文学领域促进人们对生态文学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注:FrederickO.Waage,ed.,TeachingEnvironmentalLiterature:Materials,Methods,

Resources,NewYork:1985,p.viii.)1989年《美国自然文学创作通信》(TheAmericanNatureWritingNewsletter)得以创办使有关学者得以发表生态文学研究的短文、书评、和课堂笔记等。随后,不少人文学科的学术刊物相继开辟了生态文学批评的增刊或专刊,其中有《印地安那州评论》、《俄亥俄州评论》等美国著名的学术刊物。(注:根据彻丽尔·格罗费尔蒂的统计,自1986年至今,美国人文学科出版过20多期关于生态环境文学的专刊。具体内容请参见格罗费尔蒂和费罗姆主编的《生态批评读者:文学生态学的里程碑》,第32页。)同时,一些大学开始把生态文学列入课程,作为现当代文论的一部分,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在1991年美国“现代语言学会”(ModernLanguageAssociation)上,哈罗德·费罗姆(HaroldFromm)发起并主持了名为“生态批评:文学研究的活力”(Ecocriticism:TheGreeningofLiteraryStudies)的学术讨论。1992年,“美国文学协会”专题报告会上,格伦·A·洛夫(GlenA.Love)主持了题为“美国自然作品创作:新环境,新方法”(AmericanNatureWriting:NewContexts,NewApproaches)的专题讨论。同年,“文学与环境研究学会”(ASLE:AssociationfortheStudyofLiteratureandEnvironment)成立,该学会的宗旨是“促进人类和自然世界关系的文学思想与文学信息的交流”,“鼓励新的自然文学创作,推动传统的和创新的研究环境文学的学术方法以及跨学科的生态环境研究。”(注:CheryllGlotfelty&HaroldFromm,ed.TheEcocriticismReader:Landmarksin

LiteraryEcology,Athens:TheUniversityofGeorgiaPress,1996,p.xviii,p.xviii,p.xviii.)1993年第一届全美生态批评研究会在科罗拉多州的福特科林斯(Fort-Collis)举行。与此同时,第一份正式的生态文学研究刊物《文学与环境跨学科研究》(ISLE:InterdisciplinaryStudiesinLiteratureandEnvironment)问世。该刊物的目的是“从生态环境角度为文学艺术的批评研究提供论坛,包括生态理论、环境保护主义、自然及对自然描述的思想、人/自然两分法及其他相关的理论思想。”(注:CheryllGlotfelty&HaroldFromm,ed.TheEcocriticismReader:LandmarksinLiteraryEcology,Athens:TheUniversityofGeorgiaPress,1996,p.xviii,p.xviii,p.xviii.)

九十年代中期以后,一些生态文学批评的专著相继出版。1996年佐治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格罗费尔蒂和费罗姆主编的《生态批评读者:文学生态学的里程碑》(EcocriticismReader:LandmarksinLiteraryEcology,1996)。该书收集了26篇论文,分三个部分,分别讨论了生态学及生态文学理论、文学的生态批评和生态文学的批评。1999年洛兰·安德森(LorraineAnderson)和斯科特·斯洛维克主编的《文学与环境:自然与文化读本》(LiteratureandEnvironment:AReaderonNatureandCulture,1999)收集了长短不一的文章一百多篇,以小说、诗歌、散文、传记等不同体裁论述了人类与动物、人类与居住环境、政治与环境、经济与生态等众多主题。2000年,劳伦斯·库帕(LaurenceCoupe)主编《绿色研究读本:从浪漫主义到生态批评》(TheGreenStudiesReader:FromRomanticismtoEcocriticism,2000),从“绿色传统”、“绿色理论”和“绿色读物”三方面论述了生态文学批评的渊源与发展。1999年至2001年间出版的伦纳德·西格杰(LeonardD.Scigaj)的《持续的诗篇:四位生态诗人》(SustainablePoetry:FourAmericanEcopoets,1999)、乔纳森·巴特(JonathanBate)的《大地之歌》(TheSongoftheEarth,2000)、帕特里克·穆菲的《自然取向的文学研究之广阔领域》(FartherAfieldintheStudyofNature-OrientedLiterature,2000)、戴维·梅泽尔(DavidMazel)的《美国文学的环境主义》(AmericanLiteraryEnvironmentalism,2000)和劳伦斯·布伊尔(LawrenceBuell)的《为濒临危险的地球写作》(WritingforanEndangeredWorld:Literature,Culture,andEnvironment

intheU.S.andBeyond,2001)把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除了出版生态批评的专著以外,近年来有关生态文学批评的会议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例如,在“文学与环境研究学会”的协助下,2000年6月在爱尔兰举行了议题为“环境的价值”的多学科国际学术研讨会。2002年3月“文学与环境研究学会”在英国召开研讨会,讨论“生态批评的最新发展”。2002年9月,该学会的英国分会在利兹大学召开第三届年会,会议主题是“创造,文化和环境”,重点研讨生态批评、生态诗学和生态女权主义。“文学与环境研究学会”第三届年会将于2003年6月在波士顿大学召开。会议的主题是“海洋-城市-水池-园林”(“Sea-City-Pond-Garden”)。

二、美国生态批评发展的三个阶段

到目前为止,短短的十多年中,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研究自然与环境是怎样在文学作品中被表达的。生态批评家认为,许多作品中描写自然的一个陈旧模式是:自然要么被描绘成伊甸园般田园牧歌式的世外桃源和处女地,要么是瘴气弥漫的沼泽地或无情的荒野。生态文学批评的第二阶段把重点放在努力弘扬长期被忽视的描写自然的文学作品上,对美国描写自然的文学作品的历史、发展、成就,及其风格体裁等作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美国描写自然的作品是以描写自然为取向的非小说创作。它有着成果累累的过去和充满活力的今天。从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美国出版的描写自然的作品选集有二十多部。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它源于英国吉柏特·怀特(GilbertWhite,1720—1793)的《塞尔波纳的自然史》(ANaturalHistoryofSelbourne,1760)。这一写作传统通过亨利·索罗(HenryThoreau,1817—1862)、约翰·巴勒斯(JohnBurroughs,1837—1921)、玛丽·奥斯汀(MaryAustin,1868—1934)、艾尔多·利奥波德(AldoLeopold,1886—1948)和蕾切尔·卡森(RachelCarson,1907—1964)等延伸到了美国,其中利奥波德和卡森后来成为直接推动生态批评兴起的领先人物。利奥波德的“生态中心论”(ecocentrism)思想后来成为环境主义者的金科玉律。卡森的《寂静的春天》(SilentSpring,1963)可以说是一座丰碑,是人类生态意识觉醒的标志,是生态学新纪元的开始。生态文学批评的第三阶段试图创建一种生态诗学,通过强调生态系统的概念,加强生态文学批评的理论建设。生态批评发展到今天,在创建理论体系方面,已取得了不少成就,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思想。例如,“环境伦理说”(environmentalethics)或“环境哲学”(environmentalphilosophy)对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道德关系进行探讨;非人类中心说主张非人类存在物,如物种、生态系统等同样具有道德地位,指出人类对它们负有直接的义务;施韦策(AlbertSchweitzer)的“敬畏生命”论和泰勒(PaulW.Taylor)的“生命中心论”(biocentrism)将道德关心的对象扩展到整个生命界,构筑了以“尊重自然”为终极道德意念的伦理学体系;克利考特(JBairdCallicott)的主观价值论和罗尔斯顿(HolmesRolstonШ)的客观价值论,特别是奈斯(ArneNaess)等人提出的“深层生态学”(deepecology)都可以被看作是生态文学批评的理论基础。

近几年来,伦纳德·西格杰、乔纳森·巴特、帕特里克·穆菲、劳伦斯·布伊尔等从现当代西方哲学家和文论家那里吸取思想精华,运用巴赫金、海德格尔、梅洛·庞蒂和罗兰·巴特等人的批评理论来构建当代生态诗学,把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持续的诗篇:四位生态诗人》一书中,西格杰批判了后结构主义语言理论对当代诗歌和文学批评的影响,认为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仅仅把批评的目标放在语言、文本和话语上,似乎文本以外就没有自然环境等其他“存在”(Being)的存在。西格杰把批评的矛头指向西方哲学中的二元论思想,强调生态诗学的理论构建应以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的思想为基础。根据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观点,存在首先是个人的存在,个人存在是一切其他存在物的根基,“在”就是“我”,整个世界都是“我”的“在”的结果,必须在人对外部世界事物的关系中来考察它们,否则就毫无意义,失去了确定性。西格杰认为,在今天全球高度信息化、科技化,经济环境与政治环境不平衡的形势下,生态诗学的任务首先是要面对全球环境恶化这一基本事实,要以人的生存为本。西格杰还试图从梅洛·庞蒂有关现象学的论证中探索生态诗学的理论基础。梅洛·庞蒂深受胡塞尔的现象学的影响,把自己的哲学称为“知觉现象学”。他指出,现象学就是对本质的研究。所谓“本质”,并不意味着哲学要把本质当作对象,只是意味着我们的存在,意味着我们需要“观念性的场所”。在梅洛·庞蒂看来,本质就是我们的体验;世界不是客观的对象,只是“我的一切思想和我的一切外观知觉的自然环境和场所”(注:蒋孔阳:《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232页。)。西格杰发现,梅洛·庞蒂的论点为生态批评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批评模式,即把体验的深度与世界的内在关系融会于一体,不能机械地或用理想主义的框架来理解身体与世界的关系,这就意味着生态诗学的研究要超出传统西方哲学中主观/客观二元论的思想。

乔纳森·巴特在《大地之歌》中也应用了现象学的批评原理,并多次提及海德格尔的观点,进一步完善了他在1991年发表的《浪漫主义生态学:华兹华斯和环境传统》(RomanticEcology:WordsworthandtheEnvironmentalTradition,1991)中陈述的浪漫主义生态诗学。同时,巴特还根据法国思想家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有关论证“自然状态”的思想来探讨生态诗学的问题。巴特认为,卢梭的“自然状态”论和“返于自然”的思想与“深层生态学”理论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巴特全面论述了从十八世纪到当今的小说和诗歌。他在《大地之歌》的前二章中把简·奥斯汀和托马斯·哈代、玛丽·雪莱和威廉·H·哈德孙以及伊莉莎白·毕晓普相并立,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这些通常不被认为是“自然作家”的生态意义。(注:JonathanBate,TheSongoftheEarth,Massachusetts:HarvardUniversityPress,2000,p.31.)

劳伦斯·布伊尔和帕特里克·穆菲等也试图从不同方面构建生态诗学理论。布伊尔试图淡化自然与文化的界限,认为生态批评的未来应从研究自然与文化的关系着手。穆菲试图重新调整当今生态批评界的一些不平衡的做法,其中突出了美国生态批评界对美国少数裔生态作家的忽视和对国际上其他国家生态作家及生态文学经典的忽略。穆菲指出,生态批评家研讨的作品大多是像梭罗的《沃尔登或林中生活》之类的非小说作品,而涉及生态环境主题的小说作品却在某种程度上处于边缘地位。穆菲认为,叙事小说在环境保护方面起的作用丝毫不亚于非小说作品,叙事作品应成为未来十年生态文学研究的重点。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不仅体现在纯自然作品中,而且在不少现当代小说家的叙事小说中也有明显表现。例如当代小说家约翰·厄普代克(JohnUpdike)和唐·德里罗(DonDelillo)分别在《白色噪音》(WhiteNoise,1985)和《兔子休息了》(RabbitatRest,1990)中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代作家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德里罗的《白色噪音》除了表现当代人惧怕死亡这一主题外,还通过对生态环境的描述,特别是通过对某一旅游景点(一旧牲口棚)、超市食品、化学毒气泄露事件的描述,表现了在后现代文化背景下的美国乃至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真正意义上的自然和文化在以消费为主的后资本主义社会中被“复制”而成为种种假象(simulacraandsimulations),并最终因发生“错位”而逐步消失。厄普代克的《兔子休息了》从侧面描写美国作为一个“后自然”(postnatural)国家,其大地所拥有的资源差不多已被消耗一空了。在小说的结尾,已五十五岁的主人公“兔子”哈利·安斯特罗姆眺望佛罗里达州一处疗养地的风景时,他透过那天堂般的外表,看到其中的衰败和污染。在这些“危险的风景”(riskscape,美国当代地理学家苏珊·卡特杜撰了这一词,来形容空气中漂浮的毒气对自然风景的侵害)中,哈利看到成排的棕榈树由于遭受干旱而枯死,看到蓝色的天空被“喷气飞机喷出的烟雾所污染”,看到“紫外线正把人体的扁平细胞烤成癌细胞”,看到“空气中弥漫的烟雾使人难以呼吸”。(注:JohnUpdike,RabbitatRest,NewYork:AlfredKnopf,1990,p.501.)如果说十九世纪的西方文学反映的是一个把自然当作医治人们精神创伤的社会,二十世纪的西方文学描写了一个把自然看成是经济源泉的社会,那么,当代美国文学作品中的自然描写所揭示的正是比尔·麦肯比(BillMckibben)所说的“后自然世界”(postnaturalworld)。在这个“后自然世界”里,人们对自然的需求仅仅是表面上的,尽管自然有时会激起人们的怀旧思想,有时会使人产生背井离乡的感觉,但它已经与实在的东西(theReal)无关。

尽管生态批评家为了创建生态诗学已经做了不懈的努力,但生态批评理论尚处在发展阶段,它还没有达到理论上的成熟,更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美国学术界认为生态批评缺乏理论基础的也大有人在。《美国现代语言协会》杂志编委玛萨·班塔斯(MarthaBantas)认为“环境研究是软性的(soft)”,它不过是“拥抱树木的玩意”(“hugthetreestuff”)。(注:LaurenceCoupe,TheGreenstudiesReader:fromRomanticismtoEcocriticism,

NewYork:Routledge,2000,p.169.)尽管此话显得过激,但多少说明一些问题。

三、生态文学批评旨在解决的问题

多年来,生态文学批评一直就文学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不断提出问题并试图予以回答。生态文学批评家经常提出的问题,除了诸如作者是怎样描述大自然、作品的主题是否反映生态环境意识、人应该如何对待大自然、人在自然中处于什么位置等之外,还包括这样一些根本问题:怎样确定自然与文化的关系?当代生态文学批评研究的方向和思路是什么?生态批评是不是一门“终极的科学”?怎样把生态文学研究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以便达到一个互补互利的结果?等等。

生态批评家们明确提出,生态批评的根本前提是:人类文化与自然世界密切相关。人类文化影响自然世界同时被自然世界影响。它研究的主题是自然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一种文学和文化批评,生态批评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文学来重审人类文化,进行文化批判,探索人类思想、文化、社会发展模式如何影响甚至决定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如何导致环境的恶化和生态的危机。正如乔纳森·莱文所说,“我们的社会文化的所有方面,共同决定了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独一无二的方式。不研究这些,我们就无法深刻认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而只能表达一些肤浅的忧虑。……因此,在研究文学如何表现自然之外,我们还必须花更多的精力分析所有决定着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生存于自然环境里的行为的社会文化因素,并将这种分析与文学研究结合起来。”(注:转引自王诺:《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文艺研究》,2002年第3期,第48页。)生态批评就是要“历史地揭示文化是如何影响地球生态的”(注:JonathanLevin,“OnEcocriticism(ALetter)”,PMLA114.5(Oct.1999),p.1098.)。著名生态思想研究者唐纳德·奥斯特指出,“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生态系统自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要度过这一危机,必须尽可能清楚地理解我们的文化对自然的影响。……研究生态与文化的历史学家、文学批评家、人类学家和哲学家虽然不能直接推动文化变革,但却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而这种理解恰恰是文化变革的前提。”(注:DonaldWorst,TheWealthOfNature:EnvironmentalHistoryandecologicalImagination,

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93,p.27.)

文学评论范文4

(一)真情流露的本色之美

明代通俗文学批评之美在于,对图书内容以真情评介,以抒发自我情感为主,做到了以情唤情。比如,针对于《玉茗堂批评焚香记•总评》,汤显祖谓之“其填词皆尚真色,……无情者心动,有情者肠裂。”可见,批评的内容为真情所致。在《(太霞新奏)序》中,冯梦龙也表达出“发于中情,自然而然故也。”的看法,主张批评要以“真”为要则,做到真情流露。明代批评家在“真情”理念的支持下,推动了当时文学的发展。在明代批评家而言,“真情”并不仅仅是指实情感,更多的是对自然物的追求,可谓是对宋明理学的对抗,也突出了明朝通俗文学中倡导人性解放的一面。

(二)寓教于乐的娱情之美

明代通俗文学批评所强调的不仅是对文学作品的看法,更多地体现为教育性,但是却具有娱乐色彩。比如,在对《隋炀帝艳史题辞》批评中,委蛇居士提出了文学批评不仅要“振励世俗”,还要“娱悦耳目”。但是,在批评家对文学作品进行批评的时候,会从主观的角度出发进行评述,根据文学作品的性质选择批评的侧重点。批评家如果对于文学作品以娱乐定位,在批评论述中就会以风趣幽默的语言阐述。比如,在《水浒传叙》中,汪道昆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通俗小说的特点是大众化、通俗易懂,因此为“太平乐事”。佚名在《新刻续编三国志引》中对于通俗文学的定位是“以豁一时之情怀”,可见明朝时期小说的娱乐功能是浓重的[2]。娱乐是手段,教育是目的,这就是明朝通俗文学的特点。因此,明朝文学批评的主要作用是教化。

二、明代商品经济将通俗文学批评推向繁盛

明代通俗文化的重要支撑者是市民阶层,随着城镇经济的壮大,人们开始注重精神追求,但是基于通俗审美情趣的定位,所喜爱的文学既不倾向于政治经济,也不像儒生那样附庸风雅,而是以文学为乐,陶冶身心的同时,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明朝的商品经济推进市民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静雅的文学作品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特征,更为被市民所接受的责任娱乐性强的作品。当文学与通俗紧密相连,就使得文学更为接近大众群体,并将人们的审美情趣体现出来,且对于市民起到引导性作用。文学批评在通俗文学作品中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鉴赏能力与文学作品思想的衔接,特别是使用通俗的语言表达,更能够对于读者发挥提示的作用,引导读者选择适合于自己阅读的作品。

三、结论

文学评论范文5

1、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

教学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课堂教学又是教学工作的一项最主要的工作。课堂教学离不开评价,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内在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堂教学亦如此。一堂语文课,其教学的基本目标是什么?教师是怎样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教师的教学水平如何?教师对教学进程的调控是否得当?等等,对这些方面能否作出科学的准确的评价,不仅直接决定语文教学效率的高低,语文教学标准的落实,还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以说,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直接作用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无论是教学目的、任务,还是教学过程、环节和方法。

另一方面,近几年的教育改革实践也表明:不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教学改革工作很难全面展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也成为一句空话。长期以来,我国总是把考试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方式,把一次考试、几张试卷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学质量、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一把尺子,这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因为考试仅仅是质量评价的一小部分,用一小部分来代替全部是不科学的,是不能反映出教学的全部质量的。因此,建立完整的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对于克服“片追”现象,克服“高分低能”现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有重要意义的。

2、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以下三大功能:

(1)改进功能

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所提供的反馈信息,可以使师生明确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课堂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形式和方法是否有利于促进所规定的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积累资料以便提供关于如何才能更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和修改教学目标的依据。

(2)评定功能

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可以了解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优点和缺点等,以便对教师考查、鉴别,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业、能力、发展水平作出考查和鉴别。

(3)激励功能

教育心理学表明:正确的、公平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可以调动教师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激起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因,维持教学过程中学生适度的紧张状态,可以使教师和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任务的某些重要部分。

二、语文课堂教学要素的逻辑分析

对语文课堂教学要素的逻辑分析,是评价课堂教学的基础。从信息论的角度看,在课堂教学活动这一信息系统中,教师作为信息的载体,通过各种途径、方法,向学生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知识信息、语言信息、思想信息和心理信息。在输送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水平、教研成绩、教学风格以至品行情操,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是检验教师教学基本技能(如语文技能:阅读、写作、书法、说话、听话等;计划技能:处理教材、选择教法、编写教案、设计板书、制作教具等;实施技能:听、说、读、写的教学技能、学法指导、学习指导技能等)的综合尺度,也是考核师生双边活动效益的主要渠道。因此,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估至少要从五个要素去考虑:目标、内容、方法、进程及效果(预期目标)。

目标,是语文课堂教学最核心的要素,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一节课的灵魂,它影响统帅其他要素(包括内容、方法),影响课堂教学的进程。

内容,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它受目标的制约并为实现目标而规定,是目标实现的物质载体。

方法,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另一重要因素,它受制于目标,并为目标服务,同时它又受内容的影响,内容的不同决定了选择方法的多样化。教学目标正是以教学内容为载体,通过具体的教学方法才得以实现的。

进程,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教学时间是其外在表现形式,教学环节与节奏是其内在要素。

目标的最终归宿是教学效果。效果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进程的综合反映,是各要素相互作用力的外化形式。

三、语文课堂教学要素的评价标准

(一)目标的评价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评价主要从两方面来看:

1、目标的制订:主要看是否根据大纲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接受的可能,来制订切合实际、明确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

2、目标的落实:主要看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课堂教学的进程是否围绕目标进行,以及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

(二)内容的评价

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评价也从两方面去看:

1、内容的选择,包括三个方面:

(1)内容的质量:质量的选择必须确保“四性”:科学性、目标性、思想性、启发性。其中,科学性是前提,即选择的内容必须是正确的;目标性是核心,即选择的内容必须是为课堂教学目标服务的。

(2)内容的深度:所选择的内容,深度要适宜,必须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掌握的,即选择处于维果茨基所说的“最近发展区”的内容。

(3)内容的广度:广度要适当,内容的广度又决定课堂的密度、课堂的节奏。要围绕教材内容又不能拘泥于教材。

2、内容的处理:这是最能体现教师教学基本技能的一个环节,主要看重点是否突出,如何突破难点,是否抓住关键,是否揭示前后内容的联系等。

(三)方法的评价

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评价着重从三方面去进行:

1、方法的选择:主要看所选择的方法能否为目标、内容服务,是否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学习特点来选择恰当的方法。

2、方法的运用:

从四个方面去看:

(1)指导思想:看有没有把面向全体学生与注意因材施教相结合。

(2)认知方面:看有没有把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和方法培养的有效性相结合。

(3)情感方面:看能否注重师生双方彼此情感的交流。

(4)调控方面:看信息反馈是否及时、调控是否得当、教育机智的发挥情况如何等。

3、教师基本功:主要从教师教学语言是否准确、生动、清晰和简练,板书设计布局是否合理,字迹是否清楚,教态是否自然,教具设计是否实用合理,演示是否恰当、适度等方面去衡量。

(四)进程的评价

语文课堂教学进程的评价也从三方面去进行:

1、教学环节的进行:看各环节是否活泼而不死板,充实而不空洞。

2、教学环节的交替:看环节与环节之间交替是否自然,能否做到井然有序。

3、课堂结构:看整个课堂结构是否严密、紧凑。

(五)效果的评价

(附图{图})

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看学生掌握的程度、能力培养的水平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收获,主要从两方面着手:

1、课堂上观察学生的接受程度。

2、课后运用各种测评手段,进行测试反馈,了解大多数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所预期的效果。

四、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量化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确立后,就要将整个评价体系分为三级指标:A级指标,即目标、内容、方法、进程各要素;B级指标为每一要素的各方面;C级指标为具体做法,这样评价体系就建立起来了。评价体系建立后,再根据每条指标以其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赋予不同的权重系数(分值),给起重要作用的指标以较大的权重,给起次要作用的指标以较小的权重。

根据以上方法,可确立如下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见第2页右栏下表)

文学评论范文6

党报的文艺副刊缺失了文学艺术评论,就如同大海上失去了航标灯,看不见那点点光亮。即使有一些评论文章,我们的评论作者也很大一部分缺失了一个评论作者的尊严,缺失了对文字的敬畏。没有鲜明的批评观点,更没有好坏的原则。如果仅仅是一个人的低俗,只能叫嗜好,可是如果是众多的评论作者的低俗,就叫堕落。

我们说任何一个社会,每个社会分子都有自己的职责,农民把地种好,工人把工做好,而文学艺术评论作者作为一个文学艺术创作理性的守望者,天性的注定要以自己的知识与智慧守护创作的方向,推动文学艺术的繁荣。文学艺术评论作者应该是文学艺术创作队伍中的特种部队,他们的理性审视与坚守是文学艺术创作的风景和堤坝。无论价值观如何变化,评论作者应该永远是一个文学艺术良知的守护者,在漫漫长夜,在别人的梦中,敲响灵魂,提醒人们,小心火烛。

可是我们翻看报纸文艺副刊上的评论作者和作品,很多缺失真诚和厚重,缺失一种高度和深度。我们的评论作品,散、空、甜,空话、套话、好话太多。在现实生活中,太多的作品,沉浸在如烟的往事、山川、溪流之间,沉浸在童年的小路上,一些作品,只是写作者个人的一段情感和生活的记录,一如夜空里的点点流萤,光亮却不温暖,是一个小夜曲,一个小风景。有的作品依旧在诗化苦难,诗化落后,诗化历史,用浪漫的文字去粉饰苍白的内容,作品的质量不高,格调不高。但是,这一切没有得到评论的正面阻击。我们纸媒副刊的文学艺术评论依旧习惯于小圈子里惺惺相惜,在互相吹捧。

编程小号
上一篇 2024-05-13 09:31
下一篇 2024-05-13 09:31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05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