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父母的故事范例6篇

孝顺父母的故事范文1 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人世间最难报的就是父母恩,愿我们都能以反哺之心孝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顺父母!感恩父母!共同阅读有关孝顺的演讲稿2020,请您阅读! 有关孝顺的演讲稿1百行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孝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孝是一首动听的歌传诵至今,孝是我们每个人该有的最基本的美德。

孝顺父母的故事范文1

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人世间最难报的就是父母恩,愿我们都能以反哺之心孝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顺父母!感恩父母!共同阅读有关孝顺的演讲稿2020,请您阅读!

有关孝顺的演讲稿1百行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孝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孝是一首动听的歌传诵至今,孝是我们每个人该有的最基本的美德。

悠悠五千年,长江黄河的滔滔玉液,孕育了多少孝感动天的古老传说。从西汉的董永卖身葬父,东汉的黄香扇枕温衾,三国的孟宗哭笋,到今天的山里女子佘银花三十年如一日的照顾残疾母亲。这样的故事太多太多,他们给予我们心灵太多的震撼和感动,他们是我们心灵的浸润剂。

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古老的故事已经演变成了一种文化,但是孝不仅死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行动。那么孝到是什么呢?孝是沉香不怕艰难险阻,排除万难一定要救出母亲的赤子之心,孝是许士林为了救母亲磕红的额头,孝是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的远见。

从古至今,孝的故事永不落幕,无论什么时候,孝都不会过时,一个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更好的感恩他人,感恩社会。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呢?

有关孝顺的演讲稿2“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为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襟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以及的脆弱.

儿行千里,母担忧。当我们常年在外奔波的时候,也该停一停、歇一歇脚步,去看看父母。几句交谈,父母就能得到莫大的喜悦;不需要礼物,不需要金钱,父母能看到我们高高兴兴、平平安安就是一辈子最大的心愿。不管我们是穷是富,不管我们有无成就,要知道父母不嫌儿丑,儿女永远都是老人心目中最好的孩子。,每个子女在自己的父母眼里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但我们也总不能永远在父母的襁褓里成长吧!我们也不要把父母关心我们和照顾我们的习惯当作是一种义务,因为我们总有一天要长大,总有一天要离开,总有一天翅膀回硬,回飞出那照着我们的呵护伞,去寻找那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可不管我们走的再远,家永远遗留着我们温暖的归宿,家里也有我们最亲最爱的人.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说明孝亲敬老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最美好的道德。羊有跪乳之恩,牛有舔犊之情,鸦有反哺之行。孟母三迁的故事,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让人们记住了一代慈母的形象。人类繁衍生息,与之对应相系的孝心是人类最朴素的感情。孝,百行之首,是德之本也;孝,意味着责任,责任如山;孝,体现着做人的道理,对父母要知恩图报,对朋友、同学要仁义爱人,孝心所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果人类应该有爱,那么首先应该爱自己的父母,其次才能谈到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爱祖国??试想,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谁还相信他是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呢?那么,又有谁愿意和他打交道呢?谁又相信他能够无私奉献,成为一个于社会、于人类有用的人呢?

有关孝顺的演讲稿3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自古至今,孝成为了衡量一个人善良与否的首要标志。

孝是什么?

孝是我们成年人“常回家看看”的那份心意,孝是功成名就后的丰厚报答,孝是父母重病卧床时的细心照管。

孝是心灵里盛开的鲜花。它比自然界的花朵更为永恒、持久地散发着清香。

孝是一种博大。它包容世间万物:世界有多大,孝就有多大。

孝是东汉孔融四岁让梨,黄香九岁替父亲温暖冰冷的被窝,晋代王祥“卧冰求鲤”,明代朱冲秋“割股为羹”。

古人的孝感天动地,今人的孝同样为人称道。

河南小伙张尚昀家境贫寒,考入长春税务学院不久,因母亲患重度脑部残疾,生活陷入困顿。2001年7月,张尚昀申请休学,他把患病的母亲从农村老家背到长春,白天背着母亲外出打工挣钱,为老母治病,晚上守着母亲挑灯夜读。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在六个学期中五次拿到奖学金,以笔试第一名的成绩,在数千名考生中脱颖而出,被录用为河南省税务系统公务员。

张尚昀是当之无愧的“当代孝子”!他在尽孝母亲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了成功!

讲到这里,张尚昀背着母亲艰难行走的场面,和他边打工挣钱,边学习,边为母亲治病的情景,仿佛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从张尚昀的身上,我们读懂了孝的含义,这金光闪闪的“孝”字,激励、感召了我们当代的每一位青年!

我们的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身为儿女,我们毫无理由地应该尽我们最大的能力来孝敬父母。

让我们从小事做起,孝敬父母,孝敬社会,尊老爱幼,爱岗敬业,做一名有善心,有爱心的优秀员工!

谢谢大家!

有关孝顺的演讲稿4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156班的贺雨涵,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继承传统,尊老爱幼》

我们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五千多年的灿烂文化。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为有这样的传统感到自豪和骄傲。作为一个小学生,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美德。自古以来,有许许多多尊老爱幼的事例,如春风一样,感染着我们,打动我们纯洁幼小的心灵。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二条规定:我们要尊老爱幼,友爱同学、平等待人……

我们大多数同学是独生子女。部分同学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是,如果你们听了以下几个故事,你们会怎么想的呢?你们是否会有所触动呢?

爸爸曾经给你讲过这么一个故事——百善孝为先。春秋时期,孔子最有名的弟子子路,小的时候,由于父母体弱多病,家里很穷。有一次,父母想吃米饭,可家里一粒米也没有,怎么办?小小的子路,于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的山路,从亲戚家里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他是个孝顺的孩子。

我国的开国元勋——陈毅元帅,即使自己作了元帅,可还是亲自为自己病弱的母亲洗衣洗裤,从来不要自己的下属去做,难道他不是尊老爱幼的楷模吗?

我国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在零下20多度的天气中,不顾生命危险,毅然跳进冰窟窿里,奋勇救出落水的朝鲜少年,从而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又宝贵的生命。他这种无私爱幼可感动日月的精神和品质,像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照亮了我们的心灵。因些,作为一个新世纪、新时代的小学生、少先队员,我们大家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一个尊老爱幼的模范;积极、勇敢地接过先辈们尊老爱幼的接力棒,把祖祖辈辈这一光荣传统,一代一代传下去……

谢谢大家!

有关孝顺的演讲稿5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感恩父母,点亮真情》。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如花一般的世界里,也许没有体会过故事中那生死间迸发的爱,可是,父母之爱却同样如涓涓细流,汇入我们的心田。早上,当我们匆忙从被窝中爬起,是谁为我们做好了可口的早餐?大雨滂沱的大雨天,是谁撑着伞来学校接我们回家?是的,每个子女在自己的父母眼里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但我们也总不能永远在父母的襁褓里成长吧!我们也不要把父母关心我们和照顾我们的习惯当作是一种义务,因为我们总有一天要长大,总有一天要离开,总有一天翅膀会硬,会飞出那照着我们的呵护伞,去寻找那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可不管我们走的再远,家永远遗留着我们温暖的归宿,家里也有我们最亲最爱的人。

孝心是无价的,它不需要任何的赔偿。那么,有谁亲自为自己的父母洗过脚呢?有谁为自己的父母系过鞋带,穿过衣服呢?又有谁为自己的父母梳洗过呢?没有!当我们遇到困难,是谁能倾注所有一切来帮助?当我们受到委屈,是谁能耐心听我们哭诉?当我们犯错误时,是谁能毫不犹豫地原谅?当我们取得成功,又是谁会衷心为我们庆祝,与我们分享喜悦?是父母,是我们那最平凡、最普通、而又最伟大的父母!

人生在这个世界,长在这个世界,都源于父母。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父母哺育我们成长。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终生都应该报答。

孝顺父母的故事范文2

    关键词 《弟子规》 孝 境界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位列“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首。

    在古人看来,履行孝道是道德的根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1。但是,由于受“五四”以来“打倒孔家店”的影响,加之市场经济的冲击,当前人们对“孝”存在很多狭隘、片面甚至错误的理解。本文以《孝经》和《弟子规》为依据,尝试性剖析“孝”的三重境界,以期完整、准确地理解“孝”的含义。

    《孝经》借孔子与曾子的问答,提出了“孝”的三重境界:“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2 事亲,即敬养父母,是孝的原初境界,也是其他道德原则的伦理基础;事君,即忠君爱国,是孝的扩充境界,体现了孝与忠的完美结合;立身,即爱众亲仁,是孝的升华境界,体现了孝与仁、爱的有机统一。《弟子规》则以简单质朴的语言,分别阐述了“孝”的三重境界。

    一、孝的原初境界:敬养父母

敬养父母是孝的原初意义,是忠君爱国和爱众亲仁的伦理基础。按照《弟子规》的论述,敬养父母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首先,生事爱敬、死事哀戚,养父母之身。为人子女者,在平时要多关心父母的饮食起居,做到“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根据季节和时令变化,积极、主动地满足父母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在父母生病时要悉心照料,做到“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照顾父母按时服药,注意父母生病期间的饮食禁忌,防止病情恶化;如果父母不幸去世,要按时祭祀父母的亡灵,做到“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其次,谨遵教诲、恭聆训勉,悦父母之心。为人子女者,在日常生活中要谨遵父母的教诲,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用恭敬的心态,及时回应父母的呼唤,努力落实父母的命令,严谨遵奉父母的教诲;在行为习惯上要顺承父母的心意,做到“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努力改正和去除那些令父母厌恶的做法或习气,让父母经常保持愉悦的心情;在处理兄弟姊妹的关系时要团结和睦,做到“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大家相互尊重、相互礼让。

    再次,弘扬美德、劝谏过失,厚父母之德。为人子女者,要努力继承和弘扬父摘 要 中国传统文化启蒙经典《弟子规》,用简单质朴的语言阐述了“孝”的三重境界。其中,敬养父母是孝的原初境界,是其他道德原则的伦理基础;忠君爱国是孝的扩充境界,体现了孝与忠的完美结合;爱众亲仁是孝的升华境界,体现了孝与仁、爱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 《弟子规》 孝 境界

母的美德,牢记“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做到“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弘扬和彰显父母的美德与教诲;如果父母在思想或行为中存在某些不妥当的地方,要善巧方便地予以规劝,做到“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以恭敬、柔顺的语气和态度,努力劝谏父母改正错误,当劝谏不奏效时,仍然要保持耐心和恭顺,做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二、孝的扩充境界:忠君爱国 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里,“孝”并非单纯局限在子女与父母之间,而是可以扩充和迁移的。“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3“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4 在当代社会,“忠君爱国”早已没有了封建时代“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专制和愚忠色彩,取而代之的是对国家的忠诚、对事业的热爱和对领导的尊重与服从。《弟子规》作为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其可贵之处在于:它没有泛泛地空谈“忠君爱国”的口号,而是从人们的日常行为入手,把忠孝思想贯穿在待人接物当中,体现在人们履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上。

    在对待各级领导方面,《弟子规》要求人们“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保持谦虚和恭敬的态度;“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注意必要的礼节礼貌;“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运用合适的语音语调。在处理与同事的关系时,《弟子规》要求人们“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努力向思想进步、业务精良的同事学习;“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时时警醒自己,忠于职守,发奋工作;“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不介入同事之间蜚短流长的议论,专心做好自己的事情。在对待本职工作上,《弟子规》要求人们“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耐心细致地完成上级部门交给的各项任务,既不拈轻怕重,又不粗心大意;“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勇于正视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失误,想方设法解决问题、改正错误。

    三、孝的升华境界:爱众亲仁

自汉朝以来,中国的历代君主均崇尚以孝治天下。这其中当然会有“愚民”的成分存在,但更多的,是统治阶级希望通过对孝道的宣传和弘扬,达到教民亲爱、移风易俗的目的。换句话说,就是要把对父母的孝敬之情,升华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爱众亲仁境界。

    这也就是《孝经》里讲的:“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5《弟子规》对于孝的升华境界的论述,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爱众。古人认为:“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6 为了履行孝道、敬养父母,为人子女者必须恭敬地对待他人。受此思想影响,《弟子规》提出“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主张用慈悲仁爱之心,普遍地对待一切人民,而且要努力做到“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把对父母的孝升华为对人民的爱。

    其爱众思想表现在:与人交往要有平等心,“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待人接物要有恭敬心,“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对他人的善行善举要有随喜心,“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对他人的缺点错误要有包容心,“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对他人的帮助要有感恩心,“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亲仁。为了履行孝道、敬养父母,为人子女者还必须加强自身修养,防止出现“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的后果。这种对自身修养的重视,在《弟子规》里升华为了“亲仁”的境界。由于“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所以在结交朋友的过程中必须认真拣择,做到“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否则就会“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那么,怎样判断谁是仁者呢?《弟子规》给出了三条参考标准:“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从外表判断,仁者举手投足透着稳重和威严,令人折服;从言语判断,仁者讲话真诚坦率,不顾虑重重;从态度判断,仁者温良恭俭让,不奴颜媚骨或哗众取宠。

    参考书目:

[1]《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

    [2]《孝经·士章第五》。

    [3]《孝经·广扬名章第十四》。

孝顺父母的故事范文3

一、人伦之孝――“夫孝,德之本也”

“孝”作为儒家伦理道德中重要价值规范,始终左右着人们思想和行为。中国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以“孝”作为重要基础的社会,中国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孝文化。在甲骨文中,“孝”字是由“老”字上半部和“子”字组成,按照《说文解字》解释就是:“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即在物质上奉养父母、在精神上崇敬祖先。当然“孝”的含义也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演变的。“孝”始于原始社会末期,随着血缘关系逐渐被重视以及私有制的产生,“孝”逐渐由崇拜氏族部落团体的共同祖先发展到对个体家庭的祖先崇拜,再到对父母的遵从。“孝”逐渐从最初的宗教领域进入到伦理道德领域,具有“追孝”、“享孝”、“孝享”、“孝祀”等含义。孔子认为,“孝”是一种家族道德,赋予“孝”以纯粹伦理意义。

《孝经》将孝的地位抬到史无前例的高度,正如《孝经?开宗明义章》中提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即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一切教化都是由它产生出来。《孝经》将“孝”界定为“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就是说孝不仅是一个人德行的根本,还是可使天下人心归顺、人民和睦相处的有效手段。有了孝道,就可达到“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孝经》)的社会治理状态。所说孝是天下第一要道,人之行莫大于孝,为人子女应该以善事父母为先。侍奉父母,祭祀祖先,继承祖德,这是人生的最基本德行。《孝经》云:“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孝经》)也就是说,善行始于事亲之后,才能推己及人实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经?圣治章》有言:“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也就是说,一个人连生育抚养自己的父母都不爱,怎能去爱他人呢?所以,人们最基本的仁爱应体现为“孝”、尤其是孝敬父母双亲。在古代很多朝代提拔官员都把是不是“孝子”作为一个重要衡量指标,很多人也不愿意和“不孝”的人交朋友。所以一个人道德修养好与坏的评价标准,最主要是“孝”来衡量。

《孝经》将行孝分为三阶段“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一个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从父母那得来的,应加以爱护,使它不要受到不必要的伤害,这是孝最起码的要求。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养育我们,最大心愿是我们能够一生都能平安健康、幸福快乐,如果我们受到伤害,最心痛莫过于父母。所以要孝顺父母一大前提就是要爱惜自己、免除父母的忧虑。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当身体的损伤是必要的时候,即当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民族大义有待彰显的时候,我们应当牺牲小我,“舍生取义”,忠是孝的又一种深层体现。它将孝引入到又一种境界。孝最终目标是一个人遵循天道建功立业,从而扬名于后世使父母荣耀显赫。孝子不仅要自爱,而且要自强自立。所以孝子追求最终立身,只有不辱没父母,才是真正大孝。

《孝经》中阐发“孝”的具体内容。《孝经?纪孝行章》指出,孝子在侍奉双亲时应“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即作为孝子在日常生活中侍奉父母要竭尽恭敬;奉养父母要面带愉悦的表情,心怀愉悦的心态;父母生病时要忧伤焦虑,细心体贴地去照顾;父母去世时要悲哀痛心,听从父母遗志;祭祀亡父亡母时,要极尽崇敬肃穆。这五个方面做到后才算侍奉父母尽孝道。可以看出这五事通过清晰阐述如何供养父母,进而侧重强调事亲态度,事亲应该满怀恭敬之情,不应有不敬的心态和举动。《论语?为政》曰:“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可见在父母面时刻保持愉悦心态和表情是很不容易的。要永远保持愉悦,关键是对父母要有发自内心深切敬爱。《礼记?祭义》言:“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悦,有愉悦者必有婉容。”只有源自对父母真诚的爱的孝才是真孝。

君子力行孝道还须遵守三戒,“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孝经章》)。即孝子身居高位时要戒骄傲,要始终保持谦逊谨慎的态度。当孝子身处下位时要戒作乱,无论遇到何种情况都要恭恭敬敬事奉上司;当孝子处于贱位时要戒忿争,注意与别人和睦相处。居上而骄,在下为乱,在丑而争是大不孝。故君子应秉“五事”之法以行孝,戒“三不”之律以修身。修德正行终为家庭之孝子,社会之正人。此外,“致哀”和“祭祀”是孝子事亲的重要内容,同样也代表着孝子事亲的终结,孝子事亲,生则奉养爱敬,死则哀戚葬祭,尽到最基本责任。

《孝经》中这些内容让我们体会到“孝”是作为人伦关系、上下辈血亲关系的一个重要纽带,是人们都应遵循的伦理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这种孝德是人类相生相养自然情感的流露,是人性真善美的本能体现。

二、忠君之孝――“以孝事君则忠”

《孝经》将“孝”这一最初的伦理道德观念从人伦领域推至政治领域,“孝”又成为一种社会性道德准则。《孝经》概括先秦儒家关于孝和忠的关系,把“事君尽忠”纳入孝的范围,这样本是源于血缘宗亲之情的最根本人伦道德被赋予超血缘的政治意义。就社会整体而言,儒家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同时也认为“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孝经》)。君臣关系实际上是父子关系的一种扩展,把君王看做社会百姓的父母、将君权看做父权的特殊体现,这样家庭关系扩大到社会,忠孝合为一体,事亲等同于事君,“以孝事君则忠”,且“忠可移于君”,就此将孝移作忠。儒家推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孝经》中的孝将事亲和显亲有机的统一起来,“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孝经》)。为“移孝作忠”奠定了理论基础。即由事亲到显亲,必须经由人子立身行道才能完成。立身行道须通过事君来实现,事君即需将孝移作忠。所以在当时社会忠孝一体是必然,是由孝的内在规定决定。孝不仅是家庭成员之间、晚辈对长辈必须履行的义务;而且社会成员之间、下级对上级所必须履行的责任。所以通过“移孝作忠”,忠孝一体思想被确定下来。而《孝经》中的这种忠孝一体的思想,实际上是体现了家庭伦理和政治伦理统一。孝的含义由最初的事亲敬亲,逐步扩展到政治领域。但《孝经》成书于封建等级制度之下,有着浓厚的封建等级思想,这和当时社会相适应。书中指出,身处社会不同地位的人,对孝的履行也有所不同。《孝经》根据人的社会地位高低将孝分为天子之孝、诸侯之孝、卿大夫之孝、士之孝、以及庶人之孝五等。

《孝经?天子章》讲到,作为一国之君的天子应该“爱敬尽于事亲,而德孝加于百姓,形于四海”(《孝经?天子章》)。即天子以身作则,爱敬父母,为天下人树立好榜样,使天下人皆能爱敬其亲,将这种道德教化于百姓,这就是天子之孝。古人认为天子是受命于天,以天为父、以地为母的,其代天地以大德来育教万民,除爱敬其亲、亲近民众外,还需博爱传孝道于天下,使天下之人皆能修德行孝,最终达到永享太平安乐盛世的状态。此是天子之孝。

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诸侯应该“在上不骄”、“制节谨度”(《孝经?诸侯章》),即居于高位不骄傲,勤俭节约、遵守礼法。只有这样才能“高而不危”,“满而不溢”,“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孝经?诸侯章》)。从字面上看,诸侯之孝重在忠君,以此不坠祖业,以显父母。诸侯作为天子之臣,列国之君,对上要尽人臣之忠,对下要行修德之孝。因此有上秉王道,下施仁政,崇尚礼义,尽忠行孝,积德修善,安和人民,保守社稷的重要责任。此是诸侯之孝。

作为天子、诸侯之臣的卿大夫应该“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孝经?卿大夫章》)。即卿大夫谨尊先王之命,不敢穿不合礼义的礼服,不敢说不合礼法的话语,不敢做不合道德的事。因其社会地位影响,卿大夫对上“事君”尽忠职守,绝对的服从先王之道,效忠于诸侯;对下“和民、利民”,言忠信,行笃敬。博得美誉以求保全宗庙,扬名显亲。此是卿大夫之孝。

作为地位更低一级的士应该“忠顺不失,以事其上”(《孝经?士章》)。士的“孝”同样体现在忠君和爱亲两个方面,只是由于社会地位更低,他的“孝”更多的是付出。孝源于对母亲的爱和对父亲的敬,推广到社会就是对长辈的爱和对君王的敬。这里把对父母的孝扩展到了社会之中,强调用孝敬的态度去侍奉君主,忠贞恭敬的效命于君王,谨言慎行,谦恭有礼以“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⑨。此是士之孝。

作为国家基本成员的庶民应该“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孝经?庶人章》),即顺应自然规律,区分田地的特性。据此来播种粮食。谨慎修身,生活节俭,以此来赡养父母,使父母衣食无缺。此是庶人之孝。

以上是《孝经》对社会五个等级自上而下做出有关孝道的划分。值得强调的是,《孝经》虽将孝分为五等,但“五等之孝”只是从人的身份地位的尊卑贵贱来做以区分的,“故自天子至於庶人,孝无始终,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孝经》),孝就其本身而言是没有区别的,它是无始无终永恒存在的,所以如果有人担心自己来不及尽孝,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在这里“孝”已经被泛指为一切美德,成为当时衡量善恶的普遍适用的标准。“孝”渐渐被抽象为一种绝对理念,融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有社会成员的行为都纳入“孝”中。“五等之孝”和“移孝作忠”都为后来的“以孝治天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五等之孝”的规定实际上是想让人们认识到在其位,谋其职。人们应该各安其分,各守其道,各尽其职,以此达到利于政治统治的目的。“移孝作忠”使君权和父权相融合的真正目的,则是力图将伦理与政治统一起来,使伦理政治化,以此宣扬用孝治、德治教化万民。《孝经》中强调的孝治侧重于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自律,通过人的我约束来维护社会安定,这是政治伦理化的体现。统治者以孝教化民众,其实质就是使天下人都甘心情愿的服从统治。“以孝治天下”是适合于当时历史环境的,是“孝”由理论上升为实践的具体体现。

三、《孝经》的现代意义

《孝经》论说人们要行孝道以及如何行孝道,将道德、伦理、政治社会溶为一体,以孝行天下、以孝道治天下。这是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尊崇和提倡,孝道也逐渐发展成为封建君主教化万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在今天我们应辩证看待《孝经》的现代意义。

“孝”强调“顺亲”,对父母的绝对顺从,“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离娄下》),即亲子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父亲对子女有绝对的支配权,子女在父亲面前虽可“谏诤”,但如果父亲不同,则子女只能“无违”。本来子女听从长辈的教导和建议无可非议,但若将其绝对化,则只能使子女过分的依赖父母、逆来顺受施行“愚孝”,这样子女很难形成独立的人格,不利于人的解放及个性的展现,这在今天是应该予以摒弃的。但在中国古代,孝被看作是众德之首、教之所由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一切道德善举皆根源于对他人的爱。孝是由于血缘关系和共同生活而自发形成的最朴素的亲亲之情。父母是自己生命之所出,是养育自己的人。因此施爱施敬当从亲始是合乎天性的。

孝提倡家庭养老,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当今各国普遍面临的世界性问题。中国社会老龄化速度如此之快带来一系列问题,社会养老事业发展还不是很充分,总体上来说还不能满足人口老龄化要求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所以弘扬孝道就显得十分重要。传统孝道为中国社会提供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之法――家庭养老。“孝”最基本内涵就是事亲敬亲,而事亲也就是家庭养老。在孝指引下,老人不仅能在生活上得到子女细心照顾颐养天年,而且还能凭借自己的人生阅历适时的给予子女以指导,真正的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可见孝文化的弘扬,不仅有助于解决社会老龄化问题,而且还使家庭人际关系和谐融洽,有利于形成和谐社会风尚。

孝有助于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中国血缘文化是以家国同构为主要特征的,所以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将爱国和爱祖等同起来,由亲祖而爱国,“自仁率亲等而上之至于祖,自义率祖顺而下之至于祢,是故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岩,宗庙严故重社稷……”(《礼记》)由此将爱国和尽孝联系起来,这种“孝”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是民族团结、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孝经》中所讲“移孝作忠”的“忠”是“忠君”,将它与现代实际相结合,赋予“忠”以新意,即忠于社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这些都有利于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孝顺父母的故事范文4

说孝道,首先就要说到“五伦”。所谓五伦,指的是五种人际关系: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五伦关系中最基本的是爱心,不是孝。任何一个人,能够处理好这五种与自己最为密切、最为重要的人际关系,就可推而广之处理好与其他一切人的关系。

一个教育别人的老师也好,一个接受教育的学生也好,互相没有爱心的话,什么都教育不了。教导孩子认识父母之辛劳,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回报父母。这样教,这样说,这样做,都是在孩子能理解的范围之内。以此为第一步,孩子自可慢慢体会出爱同学、爱老师的滋味,再逐步引导至爱国家、爱社会、爱人类。这样一步步培养出孩子的爱心来。

一个家庭把爱心教育好了,家庭自然就和睦相处。推广到朋友――朋友们也讲爱心,就推广到五伦关系。这个五伦关系协调好了,我们的家庭、社会才真正和谐了,才真正快乐。一个老师不要经常给学生讲“要尊敬师长”,你经常给他们讲尊敬,他们认为你这个老师也是自私自利的人。父母千万不要给儿孙们讲“要孝顺”,你经常给他们讲孝顺,他们认为父母太自私了,越听越产生叛逆心。老师们应给学生多讲爱心的故事,孝顺父母的故事,为家为国奉献的故事,去教育改变学生,教师要尊重师长;父母应该给儿孙们多讲善良好报的故事,尊敬师长好报的故事等来教育儿孙,也要孝顺父母,这样容易让人接受。

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今天,孩子们从小就受到众星捧月般的待遇,对于孩子来说,当他们在社会上因不关心他人而受到同样的冷遇时,他们也会埋怨父母,为什么没有教会他们应怎样做人。应让孩子从感恩做起,从感谢身边每一个为他服务的人开始,学会爱,有善良的心。因为“仁者爱人”,有爱心的人家庭才会和睦,社会才会和谐。爱家庭才会爱社会,爱国家,爱人类,爱地球!

孝顺父母的故事范文5

一、什么是孝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为:“孝,善事父母者也。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从“孝”字的结构来看,老在上,子在下,意思是儿子把老人背在身上才是敬重老人,子者敬老即为“孝”。“子承老也”这个“承”是“承受”之意,是“子对老”的护持。这说明“孝”字的形体Y构已经说明“孝”的含义。从“孝”字的定义来看“善事父母者也”,这个定义简明精当,不仅阐明要“事父母”,而且是“善事父母”,“善”,即是“美善”,有关心、爱护、体贴、敬爱之意,就是要好好的照顾父母,心中充满无限敬意和爱怜的情感赡养父母。

安徽西递村“敬爱堂”里,保存有宋学家朱熹“孝”字笔记(图1),这个“孝”字,右边上半部酷似一个仰面作揖、祭奠祖宗的人,左边也就是这个人的身后酷似一个猴头,对上拳打脚踢,意思是尊老敬老即为人,反过来就是畜生。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内容之一,是中国人最讲究的伦理道德规范,中国文化以“孝”为根本,宗法社会以“孝”为基础,梁溯溟说:“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自是没错。”

二、孝教育的内容

古人对孝教育的内容并没有系统的阐述,但通过他们的只言片语,仍能看出孝教育思想包含的内容:

(一)孝养。孟子说过:“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爱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孟子・离娄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四肢懒惰,不管父母的生活;喜欢、饮酒,不管父母的生活;喜爱钱财,爱护自己的妻子、儿女,不管父母的生活,这些都不是孝养父母。孝养就是指从物质生活层面赡养父母、照顾双亲。这是孝教育思想的最低层次要求。父母抚养子女,子女有赡养老人的责任和义务。赡养老人并不是只有富人才有条件和能力,贫穷并不妨碍孝的实施。常听有人说:“等我将来有钱了,一定让我的父母住别墅、开豪车。”殊不知“子欲养而亲不待。”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行;论行寒门无孝子,论心世上无圣人。”孔子的学生子路是孝子,为后人留下了“为亲负米”的美好故事,但他曾经对孔子说:“我太伤心了,父母活着的时候,我没有钱好好供养他们,死后也没有钱厚葬他们,我惭愧啊!”孔子说:“事父母,能竭其力。”就算粗茶淡饭,只要尽所能的让父母高兴,这就做到孝养了。在“孝”的天平上,豪宅与草房,佳肴与淡饭,华衣与旧袄都是等值的,在父母眼里,当总统的儿子和种地的儿子是一样的,就看你的所为是否让父母宽慰。哪怕只是一声问候、一次闲聊、一顿餐饭、一次出游,都能传递对父母的爱。

(二)敬养。孝不仅是满足父母物质生活上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满足父母精神生活、情感方面的要求。孔子的弟子子游问老师:“什么是孝?”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篇》)孔子的意思是说:“现在的人认为孝就是养父母。对父母只养不敬,和养犬马有什么不一样呢?”古代社会养动物的目的是耕田、种地,只是喂养吃食就可以了,(和现代社会养的宠物完全是两回事,现代社会喂宠物的吃食比给母亲的还要精良。这个不是在此要讨论的话题)。孔子的意思就是对父母不仅要供养,还要诚心诚意地爱父母、敬父母。把八十岁的老母亲交给保姆侍候,不叫敬养。何为敬呢?子夏问孝时,孔子说:“色难”。孔子的意思是敬养父母最难做到的是对父母和颜悦色。《礼记・祭义篇》:“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对父母的敬爱应该是发自内心的真诚。为尽义务而尽义务,不是敬养。

(三)孝谏。“谏”古代称规劝君主、尊长,使改正错误。父母非圣人,总有犯错误的时候,那么当父母做错事情的时候,做子女的应该怎么办呢?孔子这样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篇》)意思就是说:“子女在侍奉父母的时候,父母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要尽力委婉地规劝,如果父母不改正,做子女的依然要敬爱,不要触犯他们,为他们忧愁但不怨恨。”《诗经》中有一首诗《凯风》是讲春秋时代的卫国社会风气非常开放,有一个母亲生了七个儿子还在谈恋爱。孩子们知道母亲背着父亲和别的男人谈恋爱,对自己的母亲依然敬爱有加,希望母亲觉悟。《毛诗序》评:“《凯风》,美孝子也。卫之淫风盛行,虽有七子之母,犹不能安其室,故美七子能尽其孝道,以慰母心。”做子女的似乎都曾有过不理解父母的经历,父母或贫穷,或自私,或霸气、或蛮横、或无礼……所有这些都不能成为不孝的理由,我们没有选择父母的权利,但当父母有违背生活常理的时候,我们有规劝的义务。

(四)孝悌。“悌”是敬爱兄长,“孝悌”是孝思想在家庭、社会层面的拓展延伸,反映的是推己及人的仁爱思想。如果说“孝”指的是亲子之爱,反映的是纵的血缘之爱,那么“悌”指的是兄弟之爱,反映的是横的血缘之爱。孔子曾教导他的学生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弟”通“悌”)孔子的意思就是在家就要好好孝敬父母,出门在外就要敬爱兄长,谨慎自己的言行,并且要讲究诚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孔子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我们不应该把孝悌看得很教条,就单方面地看成弟对兄的敬,也包括兄对弟的爱护,是互敬互助。这是培养人性光辉的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都是相对并不只是单方面的顺从和尊敬。朱柏庐《治家格言》中也谈到:“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兄弟叔侄是父母子女之外最亲密的人,是同根所生。“分多润寡”就是扶危济困,兄弟叔侄之间要互相帮助,经济条件好的,应帮助经济状况差的,但一母同胞的兄弟可以同睡一张床,同吃一锅饭,长大后,却会生出种种间隙,产生种种矛盾,尤其是在争分父母的家产上,中国人的习惯分配方式是平均分配,殊不知,平均分配看似相对公平的,但却忽视了,兄弟间的贫富差距问题,所以朱柏庐提出的分多润寡,既体现了兄弟间的友爱,也保障了弱者的生活。一般来讲,聪明的父母都是这样做的。

(五)孝顺。什么叫孝顺?简单的说就是你“孝”了之后,做什么事都“顺”了,所以叫“孝顺”,不是说听父母的话,顺着父母的意思行事叫“孝顺”。比如:我们常说“他是一位孝顺的孩子”,这句话既有对这位孩子“孝”的肯定,也有对这个孩子日后“顺顺利利”的祝福,只有“孝”才能“顺”。其实孝敬父母对自己最有利,它会让你一切的事情都顺顺利利。有的人会说,我挺孝敬父母的,为什么最近总是生意不好,诸事不顺?那你最好还是反思自己是不是真正孝敬父母了。孝后面还要有恒,持之以恒的对父母尽孝心,施孝敬,才会逢凶化吉,诸事顺遂。《二十四孝》里,第一个就是虞舜“孝感动天”的故事,他的父亲瞽叟和弟弟象多次想害他,但舜以德报怨,以孝报怨,对父母依然孝敬、对弟弟关爱有加,最后成就了帝王的霸业。

大舜是特例,再如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盖茨,他也是一位有名的慈善家,财富大亨李嘉诚也是一位有名的孝子,他说:“给父母的钱必花”。还有许多成功的大企业家,他们都是事亲至孝的人,所以他们才能成就功名、万事诸顺。

三、孝教育的目的

孝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成“仁”,成为具有仁爱之心的人,仁者爱人,“仁”,即是“仁爱”“仁德”。“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竭其一生的周游、办学、授徒,为的就是能够培养具有“仁”的品格的贤士。《论语・学而》中记载,“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为仁之本”,何宴《集解》解释说:“本,基也,基立而后大成也。”意思是f,孝悌是“仁”的基础或根本,根本确立了方可成就大业。也就是说,人只有首先进行“孝悌”教育,才能为达到“仁”的境界做好铺垫。

“孝悌,为仁之本”,是因为亲亲之情是人类最真挚的情感,但“孝悌”并不等同于“仁”,“孝悌”是针对父母、兄长的一种情感,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仁”不局限于“孝悌”,但却必须以“孝悌”为根基,把孝悌推广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以,一方面,要成就“仁”必须以“孝悌”为前提,另一方面,“孝悌”一定要推广成“仁”,达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境界。

《论语・述而篇》:“子日: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要它,他就来了。每个人都有能力做到“仁”,“仁”不远人,一个人可能没有能力控制或者做到诸如获取功名利禄、长命百岁等,但选择做一个好人,一个仁德之人却是可以不用借助于外力,自己想做就能做的事情。满清朝大学士、两江总督曾国藩,他读《易经》,读到最后发出的感慨是:人一生的功名利禄都是天注定的,你所能控制的就是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品德,品德提升了,老天自然会眷顾你、顺应你。

孝是累世的修行。所谓累世是祖先几代积德,自然会有好的子孙。

台湾兴国管理学院首任院长曾仕强说:“孝可以使我们富过三代,孝可以让我们从穷变富,孝可以让我们活得充实。”

孝顺父母的故事范文6

再苦再累也要供孩子上学。于是,有连续卖血十五载的母亲,有把疯妻锁在家里十二年的丈夫,更有千千万万节衣缩食、全家举债的贫苦父母。这么多人只为着一个心愿:儿女能够上学。

人们的心一次次的被揪起来,泪也一次次被勾出来,于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媒体的用意自然无可厚非。可当这些裸的现实横在面前时,我想问一句:这位名身负众望的贫苦学子(学女),他们在哪里?更想追问的是:这用父母亲的鲜血和汗水换来的所谓的大学。真的就那么重要吗?

孔子有一句话: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说:弟子们无论在家还是出外都要孝敬父母,敬爱兄长,言行谨慎而诚信,广泛地关爱民众,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这些以后,如果还有时间和精力,那么就可以用来读书学习文献知识了。

在圣人的心里孝是远远排在上学前面的事情。《礼记》也有关于孝的层次的说法: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这句话的意思是,孝顺父母有三个层次:最高的层次是从内心深处尊敬父母,使父母打从心底里感到高兴;其次是为父母争光,不使父母蒙受耻辱;而仅仅让父母吃饱穿暖,那是最低的层次,也是最起码的要求。

我们中国人例来就是习惯听话的,只是不晓得为什么这次却不肯乖乖就范。几千年传下来,生生把个董永卖身葬父变成了老父卖血供儿。

想来想去,还是孔子老儿的问题,孝就是孝嘛,偏跟那颗肮脏的功利心放在一起讲。结果世人被利迷了眼,就有了今天这样的结果。忘了他老人家的教导,不管能不能吃饱穿暖,直奔那光耀门楣去了。至于孝不孝的,有人说了:“等我考上了大学……”,“等我将来有了钱……”。不可否认,“更”总是比“基础”更吸引人的字眼,只是这拿父母的老命换来的前程,又有什么意思?等到一切安好,只怕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

处处有孝感

幼时把《二十四孝》当童话故事读,小孩子的心无非是想图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只是这书奇怪,每个故事的结局都是此人之后当了什么官或者官至哪个级别,再或者就是这个人最后得到了怎样的好报。儿时不懂,模糊的印象里便觉得,只要孝,将来肯定能做大官。

举三个例子。

董永,也就是七仙女的老公。少年丧母,其后丧父。因没钱安葬老父,董永卖身当了奴隶。结果在槐荫遇到了七仙女,二人结为夫妇。七仙女以一个月时间就织成了三百匹锦缎,帮董永赎了身,然后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说完就飞走了。因此,槐荫改名叫了孝感。

黄香,九岁丧母,对父亲极为孝顺。夏天热的时候为父亲扇凉枕席;冬天冷的时候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后官至太守,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姜诗和妻子庞氏都是孝顺之人。姜诗的妈妈爱喝长江的水,虽然他们家离长江有很远,庞氏还是常常去取水给婆婆喝。婆婆爱吃鱼,夫妻俩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一个人吃,他们就请来邻居老婆婆跟母亲一起吃。有一次因为风大,庞氏取水回来晚了,姜诗就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了家门。庞氏不但没走,还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后来,婆婆知道了就让姜诗把庞氏给接回来。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因为孝顺,一个不但娶到了仙女还赎了身;一个做了大官还成名成家;另一个颇不济些,也省了劳累之苦。如此说来,还是孝些吧,只是这样的孝,颇不是滋味,仿佛是有个什么影子在引诱着一般,那些看似单纯的古人也成了鬼魅。

困惑之余,想起一个经典公益广告。劳累了一天的母亲端了洗脚水给外婆洗脚,儿子在门缝里看见了,也端了一盆水给自己的妈妈。画面里,孩子小小的身子摇摇晃晃的端着水走过来,母亲露出了欣慰的笑脸。没有一句话,却感人至深。如果孝行真的要有个结果的话,就是这代代传承的心意吧。

妈妈的话

古时候晋朝有个叫吴猛的,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很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于是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看完这故事倒没被吴猛的孝行感动多少。惊讶的是那位父亲,他,如何能够安睡呢?

我们细心点就会发现,在这些古圣贤至孝的故事里,妈妈或者爸爸通常都是不说话的,就像今天媒体采访中的学子。但我们的妈妈不是这样的,她们会从正面或者侧面,从各个角度来给我们灌输孝义。

“你看××的儿子,真不孝顺,居然如何如何,你长大了可不能跟他一样。”

“父母为你付出了那么多,所以你将来一定要孝顺。”

……

更有甚者,养儿只为防老。

因此,孔融提出了“父母无恩论”,原因是孩子并无选择是否出世的权利,因此对于孩子而言,这出世可能是幸福,也可能是无奈。所以孩子没有天生尽孝的义务。而父母却有着不能推脱的养育之责。所以,父母的慈爱是儿女孝心的前提。事实上,持此想法的大有其人,胡适、钱钟书、李敖等大师均在其列。胡适曾在日记中写道:“我看着我的孩子们开心,我就欣慰。看着他们不开心,我就内疚。因为是我把他们带到这个世界上的,如果不是我,他们就不会有这些痛苦。”

窃以为不然。古人云: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况人乎?

所以,亲爱的妈妈,吾生而为人,孝悌之义是生来就是明白的事情啊。所以这样的教育并不是雪中送的炭,而只是画蛇添的足。只会在孩子的心里根植一种想法:孝,是一种交换,而背弃了孝的本真。

天下第一行

我国自两汉以来就主张以孝治天下。那么,何为孝?

《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就给出了答案。

孔子说:“先代的帝王有其至高无上的品行和最重要的道德,以其使天下人心归顺,人民和睦相处。人们无论是尊贵还是卑贱,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不满。你知道那是为什么吗?”

曾子站起身来,离开自己的座位回答说∶“学生我不够聪敏,请先生赐教。”

编程小号
上一篇 2024-07-14 17:40
下一篇 2024-07-14 17:36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05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