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义词辨析教学范例6篇

近义词辨析教学范文1 近义词辨析会伴随对外汉语教学的始终,同时也是重点和难点。 首先,对教师来说,那些准备好的或者已经掌握的近义词,在讲解的时候可以做到胸有成竹、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但是,如果学生突然问起一组自己不太常见或毫无准备的近义词时,有些教师往往就会感到紧张,解答时会觉得不尽如人意。在教学过程中,近义词辨析的问题会伴随教学的始终。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它难而忽视它

近义词辨析教学范文1

近义词辨析会伴随对外汉语教学的始终,同时也是重点和难点。

首先,对教师来说,那些准备好的或者已经掌握的近义词,在讲解的时候可以做到胸有成竹、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但是,如果学生突然问起一组自己不太常见或毫无准备的近义词时,有些教师往往就会感到紧张,解答时会觉得不尽如人意。在教学过程中,近义词辨析的问题会伴随教学的始终。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它难而忽视它,而是应该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运用近义词辨析的方法,游刃有余地运用到教学中。

其次,对学习者来说,随着学生汉语词汇量的增大,每学习一个新的词汇,都有可能因为与之前学过的某词相似而对其造成困扰,又因为近义词之间往往存在语义轻重、侧重点、适用范围等方面或多或少的不同,无法区分这些近义词将直接影响留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同时,大量掌握近义词可以避免词语单调的重复,留学生在使用汉语时可以更生动形象。此外,在HSK的考试中,涉及大量近义词辨析的题,掌握正确的辨析方法,可以帮助留学生在考试时解决这类难题。总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习者,近义词辨析方法的掌握都是十分必要的。

二、近义词辨析的方法

近义词辨析应该包括两个方面:“求其同”和“辨其异”,近义词的相同点比较容易,不再赘述。留学生误用近义词,往往是因为它们同中有异。我认为,近义词辨析可从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三个大方面入手。

(一)辨析词汇意义。

在讲解词的意义时,可以通过分析语素辨析,虽然此方法只适合于部分近义词,但对留学生掌握汉语词义还是有一定帮助的。通过语素义的辨析,近义词在词汇意义上的差异可以表现在语义轻重程度、语义侧重点和范围大小三方面。

1.语义轻重不同

有些互为近义词的一组词,它们共有义项的语义轻重不同。很多情况下可以通过“异语素”的辨析区分。请看偏误用例:

我就是嗜好游泳,其他运动我都不感兴趣。

很明显这个句子没有区分“嗜好”和“爱好”。“爱好”侧重“爱”,是一种正常的“喜爱”;“嗜好”侧重“嗜”,是一种特殊的“喜好”,以致带有偏执的程度。因此,前者词义较轻,后者词义较重。正确的句子应该是:“我就是爱好游泳,其他运动我都不感兴趣。”要让学生明白这类近义词的突出区别是语意轻重不同。

2.语义侧重点不同

有些近义词如果抓住它们的不同侧重点,在使用的时候就很容易区分开,请看偏误用例:

他太不讲理,不能满意他的要求。

这个句子没有弄清“满意”和“满足”的区别。“满足”的往往是“需要”,而“满意”的是“表现”。因此,前者的宾语常常是“要求”“条件”之类,而后者的宾语常常是“表现”“态度”等词语。所以,正确的句子应该是:“他太不讲理,不能满足他的要求。”学习者在使用这类近义词时,要斟酌它们的语义侧重点,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3.语义范围大小不同

有些近义词虽有相同的义项,但是有的近义词语义范围不同。例如:“边疆”和“边境”都是指远离内地靠近国境的地区,但两者所指范围不完全相同。“边疆”是指靠近边境的领土(包括国与国接壤的边界),范围比较大;“边境”是指靠边界(国界)的地方,范围比较小。又如“战争”和“战役”也有所指范围大小的不同。这类近义词,往往可以通过简单的字面意思区分,难度不大。

(二)辨析语法意义。

从语法意义上进行辨析时要注意词语的词性和搭配特点。

1.词性不同

有些近义词,虽然它们语义相近,但是它们的词性并不同,所以它们的语法功能也会不同。比如:“合适”是形容词,可作定语,也可作谓语,如“合适的人选”、“特别合适”,。“适合”是动词,只能作谓语,如“适合你”、“适合搞艺术”,明确“适合”和“合适”的词性,学生在使用时就可以减少误用情况。

2.搭配对象不同

由于词义、词性不同,在搭配对象方面也不同。能够记住一些典型的搭配,对学生提高汉语表达能力很有帮助。请看偏误例句:

由于忙于工作,忽视了孩子。

“忽视”重在“视”,强调的是不够重视或掉以轻心;“忽略”重在“略”,强调的是有所遗漏或没顾及。二者在搭配对象上是有差别的,有些词语只能和“忽略”结合,如“孩子”“学生”等,这是因为许多事情并不想轻视,只是可能顾及不了。所以,正确的句子应该为“由于忙于工作,忽略了孩子”。

(三)辨析色彩意义。

理性义是词义中的主要部分,词还有附属于理性义的色彩义。有些近义词不同,主要表现在它们的色彩意义不同,色彩意义可以从感**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三方面来考虑。

1.感**彩不同

带有感**彩的词语可以分为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例如:“结果”泛指最终状况,可指好的方面,也可指不好的方面,主要作中性词。“成果”侧重指在工作事业上的收获,一般用于工作、科研等对象,是褒义词。“后果”侧重指事物发展的不好的结局,搭配对象多是不好的现象,多用于消极方面,是贬义词。学生可以抓住这类词使用的典型环境和常与之搭配的词语辨析。

2.语体色彩不同

有些词语由于经常用在某种语体中,便带上该语体所特有的色彩,“恐惧”和“害怕”语体色彩不同。“恐惧”多用于书面语,如“万分恐惧”“恐惧不安”等相对固定的表达;“害怕”多用于口语,除了“不安和发慌”的意思外,还经常表示担心、顾虑,如“害怕老鼠”、“害怕考试”等。选择具体语体色彩的词,同使用的场合有关,也同说话人的文化修养有关。

3.形象色彩不同

表示具体事物的词,往往给人形象感,这种形象感来自对该事物的形象的概括。例如:“鲸吞蚕食”和“狼吞虎咽”,它们都表示往肚子里吃东西的过程,但在形象上却达到不同的效果。“鲸吞蚕食”让人一看就想到了鲸鱼和蚕慢慢地、一口一口吃东西的样子,而“狼吞虎咽”让人仿佛看到狼虎吃东西时又急又快、迫不及待的模样,达到了不同的表达效果,形象而生动。

三、近义词辨析的建议

(一)掌握方法,思路清晰,理性分析。

首先,不能想到什么说什么,毫无头绪。而是应该做到思路清晰,从宏观上理清自己分析的步骤,并且要将近义词辨析的种种方法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灵活运用,不要被条条框框所困。其次,在辨析近义词时,要做到突出重点,适当放弃非重点,理性、客观、全面、真实地对互为近义词的一组词进行辨析。让学生可以清晰明了地记住这组近义词的突出区别,减轻他们记忆的负担。

(二)例子先行,典型突出,概括区分。

近义词辨析时,要把近义词放到语境中去考察,首先要尽可能多地说句子;其次,互相替换,并对例句进行归类;最后,是对种种替换情况分类并概括说明,指出同义词在哪些方面有差别。要记住例子先行,用具体的组合和例子说话,要有说服力,更容易记住,加快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这些组合和例子要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要具有代表性,即例子要典型。这样会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积极参与,精讲多练,讲练结合。

在辨析近义词时,学生很难和老师形成良好的互动。一般是老师讲学生听。然而,这样效果并不好,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尽可能多地鼓励学生说例句,然后通过学生的例句辨析近义词。此外,还要注意精讲多练,随讲随练,讲练结合,这样才能将学到的知识通过多次的“刺激-强化”后为学生所掌握。

近义词辨析教学范文2

关键词:近义词;辨析;研究综述

一、引言

本文对七大期刊进行了近义词辨析论文穷尽式的搜索。这七大期刊分别为《汉语学习》、《世界汉语教学》、《语文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研究》、《中国语文》。并把所有已找到的近义词辨析的论文按照词性的不同进行了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名词(84篇);动词(64篇);形容词(19篇);副词(80篇);代词(15篇);数量词(15篇);介词(6篇);连词(15篇);助词(16篇);语气词(3篇)以及还有可以归为套语(2篇)和格式(14篇)的近义词辨析的论文。

下面对近义词辨析的论文的时代特点进行进行简单的总结和概括,使读者能对1979年以来的近义词辨析的论文有一个总的了解,以便读者能够明确将来的研究方向,为读者的研究指明方向。

二、二十几年来近义词辨析论文的特点归纳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汉语作为外语教学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现在的发展速度已非常惊人。但初期到现在的近义词辨析的论文呈现出一系列是特点。下面简单说一下。

1.论文写作形式的特点

有的文章是以随感和杂记的形式出现,它们的篇幅往往很短小,特别是在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研究初期更是这样,没有现在发表的论文那么规范正式,甚至连摘要、关键词以及参考文献都没有。当时的文章只是简单的对两个近义词进行比较,说明两者之间的不同,而且辨的也不是很透彻。如:龙启群1982年发表在《汉语学习》第1期的《“启事”和“启示”》就是一个例子,主要从不同的词性角度对二者的基本意思加以区别。再如:金有景1982年发表在《汉语学习》第4期的《“恶梦”和“噩梦”》、金有景1986年发表在《汉语学习》第1期的《“糖坊”与“糖房”》等等。

但近几年,论文变得更加规范,辨析地更加深入,语料来源也明确起来,变得更加地规范,格式也变得更加完善,趋于完美。举个例子:莫彭龄2004年发表在《语言教学与研究》第6期的《词汇的“词”、语法的“词”和修辞的“词”》主要从词汇、语法、修辞三个角度对“词”进行了考察。这是因为对外开放以来,汉语作为外语教学发展地更快了,有更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它们对能够解释汉语近义词的书需求更大了。原来只是对本族人的汉语教学的那些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外国人学习汉语近义词的需要了。原来汉族人认为没有问题的词汇,也不会想到它们之间存在着差别的词汇,因此也就不会说出不象话的汉语句子,但对外国人来说却成了问题。比如:“被”、“被…所…”、“为…所…”之间的差别就是很多留学生困惑和出现偏误多的地方。再比如“重视”和“讲究”之间的区别也是留学生容易犯错的地方。因此,这就需要我们作为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研究者更加深入地去研究汉语里的近义词,深化和细化它们之间的微妙差别,使留学生能更好地学好汉语的近义词。

2.研究对象:

词性多,基本覆盖了所有词性,覆盖面广。

1)由原来的单一语言内部词汇的比较转向多个语言词汇的对比研究,出现了汉外对比的论文,研究变得更加深入。例如:由章纪孝和水野义道两位先生1984年合写并发表在《语言教学与研究》第01期的《汉语“更”和日语“もっと”》主要从语法关系和意义上进行了比较两者的异同。周时挺1986年发表在《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的《and和而》主要从十大方面说明二者在语法关系上的相似之处。再如王钟华1986年发表在《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的《汉语的“什么”和法语的“que”》以及元元1981年发表在《汉语学习》第2期的《“”和“们”》都属于这一类汉外对比的论文。

2)除此之外,方言词汇对比分析比较的论文也渐渐多了起来,对方言词汇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例如:史秀菊2003年发表在《语文研究》第1期(总第86期)的《临猗方言的结构助词“奈”与“哩”》主要从临猗方言结构助词的分布、“奈”的语法功能、“哩”的语法功能、以及“奈”、“哩”成因分析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再比如饶长溶1996年发表在《语文研究》第2期(总第59期)的《长汀方言助词“嚟”和“咧”》;以及陈茂山1995年发表在《语文研究》第3期(总第56期)的《定襄方言的“咾”和“唡”》均属此类。

3)另外也有普通话与方言词汇的对比研究。比如:沈怀兴2005年9月发表在《语言研究》第3期的《“知不道”和“不知道”》说明了两者不仅来历、结构均不相同,而且本义完全不同,引申义亦不尽相同。

4)当然也不乏普通话近义词词汇之间辨析的论文,而且这一类论文占的总数是最多的。简单举一例加以说明:周小兵1994年发表在《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的《“常常”和“通常”》主要考察了这两个词在语法分布上的区别并解释了它们在意思上的差别。再如周小兵与邓小宁2002年发表在《汉语学习》第1期的《“一再”和“再三”的辨析》、张发明1984年发表在《汉语学习》第6期的《“一会儿”和“不一会儿”》均属于此类论文。

5)辨析论文从原来单纯辨析几个词的区别到研究几个近义词的功能应用。肖奚强2002年发表在《语言研究》第4期(总第49期)的《“正(在)”、“在”与“着”功能比较研究》,文章分析了“正(在)”、“在”及“着”之间的异同。认为“正、正在、在”是表态副词,都表示动作的进行,其态意义的核心是“进行”。但三者在语用功能上也互有异同。

6)最后,我们从各个词性角度分类的论文数量可以看出名词、副词和动词类的辨析论文的数量是最多的。相对地,虚词类的文章则相对较少。所以,虚词类方向的辨析论文应是今后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3.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1)从原来单纯的辨析到现在综合运用综合、分析、定性与定量的方法来阐释词语之间不同的文章渐渐地多了起来。早期的文章只是单纯地说明词语间的不同,而没有运用数据统计等各种分析手段来辨析。如徐静茜1981年发表在《汉语学习》第6期的《“起”和“上”》以及金有景1981年发表在《汉语学习》第4期的《“实验”和“试验”》都属于这一类的文章。而近几年的辨析论文的研究方法变得愈加地完备而科学。例如:莫彭龄2004年发表在《语言教学与研究》第6期的《词汇的“词”、语法的“词”和修辞的“词”》。

2)从原来的手工到现在利用高科技计算机手段来收集语料。收集的速度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这是不言而喻的也是身有体会的。

3)不仅只是词汇层面的辨析,也扩展到了语法层面。如:李茉莉1990年发表在《汉语学习》第3期的《试比较汉语表示完成的动态助词“了”与日语表示完成的助动词“た”》对比了“了”与“た”在“时”、“限制性”、“单一性与多用性”方面的不同。

近义词辨析教学范文3

【关键词】对外汉语;词义辨析;对象;原则

汉语的词义存在一词多义、近义词等现象,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都表示词义理解和辨析难度较大,尤其是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含义是完全不同的,这对非汉语国家的人而言,学习难度骤然增加。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义辨析与汉语本体研究中的词义辨析是存在差异的,因为对外汉语针对的学生是不以汉语为母语的人,他们对汉语的了解不多,汉语文化基础几乎为零,因此不能将对外汉语的词义辨析和汉语本体研究中的词义辨析对等看待。当然,目前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词义辨析的研究对象也不完全和汉语本体研究的词义辨析对象对等,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深入,在教学过程中对对外汉语的词义辨析范围进行扩大,进一步明确对外汉语教学中词义辨析的对象以及原则,是一个十分必要的过程。

一、留学生词汇学习产生理解偏差的原因

第一,汉语词形趋同。词形是词义辨析的主要区分标准之一,对于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和认知汉语的时候往往也是根据词形来加以区分的,词形具有很强的牵引性。如果两个词语在构词成分或构词结构中有相似的部分,则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混淆,认为这两个词语是同一个词语,因为他们对汉字字形上的简单差异根本不能很好地区分出来。学生一般很容易将汉字形旁作为判断汉字属性的标准,甚至会觉得形旁相同的汉字应该都表示的是同一种属性。在很多时候汉字有这样的规律,比如很多学生看到“拉”这个词,会从形旁的“扌”意识到“拉”的语义与手有关,因此拓展延伸进而联想到其他带有“扌”的词语,如“摸”“捏”“提”“拽”等,这些词语也都是与手有关的动作。另外,对于同素异序词而言,很多学生更容易感到迷茫,这两种词语是词序不相同,但是字完全相同的词语,例如“说话—话说”、“合适—适合”、“演义—义演”、“花菜—菜花”等,词序调整之后,词义也可能发生相应的变化,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将新词和与之词形相似的词语混淆,产生认识上的趋同。而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这些词语的词形是相似的,这些词形就会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牵引。第二,汉语词义诱发的联想性。词语是汉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学会一门语言,必须要首先学会词汇,通过不同的词汇组合与搭配,才能形成一句完整的话。所以一个人在学习语言的时候首先要接触词语,对词义的理解便显得尤为重要。在对外汉语学习过程中,二语习得者的词汇基础较差,因此在语言表达上常常受到限制,通常不会对近义词进行辨析,不理解近义词之间的根本区别所在。但是随着词汇量的不断增加,在学习新词的时候也会与自己以前学习过的其他词语进行对比,对以前的知识进行辨析,但是在联想这些词语的时候往往还是会想起初级阶段所学习的词语,对中高级阶段学习的内容应用不多,也从侧面反映出学生对中高级汉语知识的掌握能力不足。

二、对外汉语教学词义辨析的对象和原则

(一)对外汉语教学词义辨析的对象

词义是一门语言的基础属性,无论是汉语还是其他的语种,对词义进行了解,都是学习语言的基础,主要掌握词义,才能听懂对方的含义,才能进行有效地沟通和交流。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关于汉语词义辨析的教学,其辨析对象与传统的汉语本体研究中的词义辨析对象是不相同的,有学者认为,在对外汉语中,对词义辨析的范围应该不断放宽。当前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普遍认为对外汉语的词义辨析范围还不够广泛,还需要进一步拓展,要扩大对外汉语词义辨析的范围。例如在对外汉语课堂上,有的学生对词义的理解掌握不够清楚,会提出一些相近的词汇,让老师帮忙进行辨析,对于一个以汉语为母语的人来讲,这些词语之间的含义区分自然是一个十分简单的过程,但是对于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并不能理解这些词语之间的差异。比如“表扬—发扬”“受到—收到”,这些词语的发音比较相似;再比如“成功—胜利”“讨厌—厌恶”,这些词语的意义比较相似。对这些词义进行辨析,也应该作为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内容,应从更多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汉语词汇的内容、词义、发音等进行讲解,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对汉语的词义区别进行了解,结合汉字、发音等方面的差别,对词义进行理解。

(二)对外汉语教学词义辨析的原则

1.实用性原则。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实用性是一个基本原则,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各种相同或者相似的词语之间的词义区别,要加强对词义辨析教学的重视,尤其是要加强对词义之间区别的解释,将抽象的词义解释到极致。例如对于“安静、平静、宁静、寂静”这几个词语的区别,对于很多以汉语为母语的人而言,都不容易,更何况对于留学生,在教学的时候可以从这几个词语带给人的感受入手,为了更加具体,可以细化到周围环境的分贝值上,通过不同的分贝来表达不同的词语所对应的环境的安静程度,这让汉语课程看上去更像是物理课,对词语的辨析反而成了对词语的定性分析。但这不失为一种实用的教学方法,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将各种抽象的词语表达得更加具体,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发散学生思维的基础上,使其通过参与词义辨析的学习,不仅能够在课堂中更好地理解词义,还能在日常交际过程中进行应用。2.关联性原则。语言学习是一个“温故而知新”的过程,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不能忘记旧知识,要对各种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利用,在新旧知识之间产生关联,才能提高学习水平,达到语言能力的提升。很多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汉语的时候常用的方法是转注释义,将汉语转化成为自己比较熟悉的一种语言来进行学习。我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大多也采用这种方法,找到自己熟悉的语言,才能建立起两种语言之间的关联性,从而更好地理解新语言的本质与内涵。例如:“买卖”这个词语和商业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当学生真正理解买卖就是一种商业行为之后,以后再看到这个词语,就会产生联想,从而理解句子的含义,对语篇进行理解和分析。再比如,在对留学生进行汉语词义教育的时候,可以结合学生的固有思维图式,帮助学生产生汉语和自己母语之间的联系,在词义上,主要从词语内在含义的角度着手加以分析,比如上文中提到的“晚饭”和“宵夜”这两个词语,对于外国人而言,可能并没有这么明显的区分,但是在国外一般他们的正餐时间并不是午餐,一般在每天的下午会有一餐饭,结合这两者之间的时间关系,再对中文中的“晚饭和宵夜”之间的时间关系进行分析,从而产生相应的关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两个词语。

三、结语

词义辨析是语言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很多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对汉语学习产生理解偏差,尤其是对词义这个学习难点,出现偏差的可能性更大。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词义辨析的对象和原则的分析,从而提高汉语词义辨析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绍林.对外汉语教学词义辨析的对象和原则[J].世界汉语教学,2010(03).

[2]张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义辨析[J].长江丛刊,2016(09).

近义词辨析教学范文4

一、词义差异

1. 表人的名词。(1) 所指对象个体和集合的区别。例“孩子”和“儿童” “孩子”指“儿童,子女”;“儿童”指“较幼小的未成年人”。在“1.我有三个孩子”和“2.失学儿童越来越多”这两个例子中,如果把“孩子”和“儿童”互换,例1是一个病句。这是因为“孩子”可以指代“儿童”,而“子女”只表示个体。例1和例2 表示了个体和集体的概念。“孩子”即使个体也是集体,“儿童”只有集体概念。(2)词义轻重上的差异。例“作家”和“作者”:“作家”的地位高于“作者”。因此“作家”的词义重于“作者”。

2.表物名词。词语的语义范围的差异。例“灰”和“尘土”。“灰”指燃烧后剩余的粉状物;“尘土”指没有经过燃烧而形成的事物。“中文”和“汉语”。“中文”指中国的文字,尤其是汉族的文字;“汉语”是我国的主要语言。“汉语”的范围没有“中文”大,但是“汉语”的地位高于“中文”。

3.时间名词。时间长短及时态差异。例“上午”和“早晨”,“上午”指从清晨到中午十二点的一段时间;“早晨”指从天即将亮起到早晨八九点的一段时间。明显“上午”长于“早晨”。 “最近”和“进来”,“最近”指说哈前后不久的日子;“近来”指过去不久到现在的时间。“近来”包含了过去的一段时间,“最近”却含有过去和将来两种情况。

4. 空间名词。(1)范围大小的差异。例“跟前”和“眼前”,前者指身边或附近;后者指眼睛前面。“跟前”的范围小于“眼前”。(2)领域的差异。例“北边”和“北部”,这两个词都表示方位,但是他们所指却不相同,前者指北方,后者泛指向北的一个地区或者国家。

5.抽象名词。(1)所指在抽象和具体方面的差异。例“财产”和“财富”一个是有具体对象的,一个没有,表示抽象概念。(2)所指在人或物范围的差异。例“年纪”只能指人;“年龄”即可以指人也可以指 动植物。(3)语义程度上的差异。例“罪恶”指严重的犯罪行为;“罪行”指犯罪的行为。前者语义程度明显高于后者。

二、语用差异

1.例“老师”和“教师”;“孩子”和“儿女”“老师”和“孩子”可以用作称呼语,“教师”和“儿女”不可以。同时我们可以说“一个老师”却不能说“一个教师”;“一个孩子”却不能说“一个儿女”。

2. 能否充当句子成分。“颜色”和“彩色”,前者指所有的色彩,后者指出了黑白的颜色,语义上前者大于后者。除此,在句子中,例,这是一件彩色的衣服。这个句子中,“彩色”作定语,且不能被“颜色”替换。又如,“将来”和“未来”在语义上似乎没有多大区别,但是我们可以说“将来你想去哪里?”但却不能说“未来你想去哪里?”“将来”在句子里做状语,“未来”没有这个功能。

三、色彩差异

1. 语体色彩差异。例“本领”和“本事”都表达“本领和能力”的意思,但“本领”更书面化;“本事”更口语化。

2. 感**彩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褒义,贬义和中性词差异上。例,“成果”指工作上辛勤付出后的收获; “后果”多指做错事情后的结果;“结果”则指事物发展的最后状态。“成果”是辛苦付出而有所获,是褒义,“后果”是做错事后的结果是贬义,“结果”是不好也不坏的状态,是个中性词。

四、对外汉语教学中同义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1.母语文化差异造成的负迁移。由于文化背景,思维习惯,行为方式,母语文化的差异,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把新词的学习建立在自己母语思维模式上,进行翻译整理并将之用到汉语学习中,英语语系国家的留学生对“将来”和“未来”都用“future”在表示,“future”只能在短语“in the future”中做时间状语。在汉语里,“将来”只作状语,“未来”不能作定语。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克服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2.望文生义造成误用。汉字的相似性很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现象。对汉语的掌握程度差异往往会容易在一个词语里用已知的字去推测不熟悉的字的意思,导致词义的错误用法。例“1.我们小时以后常玩游戏。”;“2.我们小时候常玩儿戏。”“游戏”指孩子玩耍时候做的一种活动,而“儿戏”则指人在行为做事的过程中态度不严谨,不负责任。在学习过程,留学生看到“戏”就用“戏”去推测替换“儿”字,误以为“儿戏”就是“游戏”,造成偏误。

3.对外汉语教材词汇注释解析的不合理安排造成的误用。大部分对外汉语教材生词的注解采用的都是“生词―拼音―英文注释”的方式,这样的安排注解似乎很合理,但是在学习过程中,简便的背后是一种潜意识的思维负迁移,这种汉英对应关系是留学生在汉语学习中不能准确地区分同义词之间的差别,造成语言误用,在学习中,细心的学生会发现这两个的差别,从而进行辨析,如果学生没有搞清楚这一状况,就可能会出现“十月一天”,“我不知道她”这样的错误或者短句。

4.语用色彩差异造成的误用。汉语词汇大部分有色彩意义。在选词时不考虑词的色彩意义而滥用词语,造成偏误。在讲解这类词时,教师应当教会学生从语境中分析词的语用差异。

五、 同义词辨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学策略

1.语素辨析。名词,包括单纯词和合成词,单纯词在教学环节中比较轻松,词汇意义和语素意义一致,容易掌握。合成词因为其结构的复杂,意义不是简单的语素意义的叠加。在讲解中,不能断章取义,要整体把握。如“绝望”和“失望”他们都有相同语速“望”,但“失”意味着“失去”,“绝”意味着“断绝”。“绝望”的程度大与“失望”。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可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进行语素辨析教学以达到辨析词汇意义差异。

近义词辨析教学范文5

关键词:词汇教学 词汇语块教学 文化附加义 近义词

一、词汇语块教学的方法

在教授中级汉语词汇的时候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某一个词语老师重复讲解了七八次,可是学生却一点印象都没有,为什么记住新词这么难?即使是记住了基本的词义,可是学生却一用就错,到底该怎么办?

原因一:根据汉语水平考试(HSK)中级的标准,中级汉语水平的学生要求掌握差不多5000个词汇。一般中级的教材,要求学生在一年内学完,例如国内的《发展汉语》,《汉语教程》,《成功之路》等等。要想在一年内让一个初级学生掌握5000个新的词汇,完成中级汉语的学习,无疑是一个艰巨而任重道远的事。学生要记忆这么多词,也难怪有一些词汇学生怎么记也记不住。

原因二:大多数国内的教材教授词汇的办法是翻译法,翻译有翻译的便捷之处,可是却也存在着许多的弊端。很多汉语词汇,在意义上和英语词汇可以对译,可是在用法上却是千差万别的。

语块理论(chunks of language)是有Nattinger和De Carrico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来的,他们把英语学习中,学生对一些使用频率和接受程度都很高的短语词汇(lexical phrases)称为语块,这些语块可以作为学习者语言习得后既成规则和模式存在于人的记忆中,当组织句子需要时就会率先从存储中提取出来,以帮助人们完成语言组织,所以也叫预制语块(prefabricated chucks of language)。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大脑里的知识往往是以网状的方式存储的,即一个知识往往与另外一些知识联系起来,如此延伸开来,大脑里的知识便形成了一个记忆网络块,这样才能长期储存在大脑里。如果新的知识想要进入大脑,人们往往会试图将其与已有的知识结构建立某种联系,这样才会增强记忆效果。如果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结构越容易建立联系,也就越易于记忆。这也可以解释,一个人在记忆与自己所熟悉的专业知识时比在记忆自己所不了解的知识时更快。将这一认知心理学理论与语块理论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中级学生学习新词的效率。

成功完成初级阶段学习的中级汉语学习者,他们的大脑中基本上已经建立了一个预制语块网络,在学习新的词语的时候,如果老师能够恰当的将新词与学生已有的语块网络建立一个联系,那么就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记忆新的词汇。例如,在学习新词“神秘”的时候,可以结合已经学过的词语“神奇”和“秘密”来记忆,然学生记住这样一个句子“他有神奇的魔法,还有很多秘密。他是一个神秘的人。”这样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的旧知识结合在一起,可以有效的帮组学生记忆。

二、含有文化附加意义的词汇的教学方法

含有文化附加意义的词可能算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中级汉语的学生接触词语越来越多,含有文化附加意义的词语也越来越多。可是许多汉语教师由于仅仅重视词汇本身所指的意思,而忽视词语的附加意义,往往使学生对词语意义的掌握不完全。其实在笔者看来,对词语的文化附加意义的讲解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还可以增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词语的文化附加义是指一个词在指称实物的时候同时所包含的特定民族的文化信息。即,一个词语首先有所指,在所指的基础上又有一定的文化信息,这是特定的文化信息就是这个词语的文化附加义。比如汉语中“狼”这个词指称一种“像狗、面部长、耳朵直立、毛黄色或灰褐色、尾巴向下垂的哺乳动物”(见《现代汉语词典》),同时中国人又赋予“狼”一词“凶狠、残忍、贪婪、没良心”的文化色彩,于是有了“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等词语。“油条”指称“一种油炸的面食,长条形”,人们又赋予它“事故圆滑之人”的文化附加意义。所以,“凶狠、残忍、贪婪、没良心”是“狼”一词的文化附加义,而“世故、圆滑”是“油条”的文化附加义。

词是音义的结合体,而词语的文化附加义是词语的语用意义,一般地说,它不属于语义系统。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中级汉语词语的教学中常常被大家所忽视。可是词语的文化附加意义也是人们在长期的使用中约定俗成的,具有一定的固定性,习惯性和稳定性。应该引起教师们的重视。那么讲授词语的文化附加意义应该怎么做呢?方法其实并不难,因为含有文化附加意义的词汇毕竟只是少数,教师在恰当的时间引入,运用有效地方法便能解决问题。下面是笔者总结的几种可以借鉴的办法。

1.图片法:有一些具有浓厚中华文化色彩,并且反映在现实生活中的词语,便可以用图片法。比如“鸳鸯”这个词,便可以选一些人们结婚时绣在枕头上或者是床单上的图片,解释鸳鸯表示“忠贞爱情和恩爱夫妻”的文化意义;再比如说“红”这个词语,老师便可以展示一些中国结,红包,红灯笼具有喜庆色彩的图片。这些图片直观,一目了然,易于学生接受,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故事法:有很多含有文化意义的词汇都是因为典故而来,遇到这类词语,老师可以查阅相关资料,向同学们讲一讲该文化意义的来历。比如,在讲解“红叶”的表示“传情”的意义时,老师便可以讲讲唐人卢渥的故事。唐人卢渥从宫墙外水沟中拾到一片写有怨诗的红叶,后珍藏起来。宣宗放宫女嫁人,卢渥选中的宫女,正巧就是在红叶上题诗的人。后来借“红叶”指以诗传情。

3.诗歌法:词语的文化附加意义并不是一时产生的,而是古来有之,一般都可以在古代文献特别是古代诗歌中找到印证。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在讲解词语的文化附加意义时,恰当地引入一些与学生能力相符的诗歌,这样一方面可以形象生动地解释词义,另一方面也可以扩展学生对汉语的了解。

三、近义词的教学方法

中级汉语的学生接触的近义词越来越多,近义词教学一直以来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一大难题。虽然近几年专为对外汉语近义词教学而编写的参考书相继问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师备课难的问题。但现实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有的教师备课时全力以赴地查阅了很多辞书,可谓是准备充分,但课堂上会出现面对学生一个小小的提问不知如何回答的尴尬局面。教学实践表明,词汇是许多第二语言汉语学习者的主要障碍,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一个瓶颈。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结合个人经验以及查阅的相关资料总结出一些相关的教学方法。

在辨析近义词时,一方面可以从词语的语义上进行辨析,探究近义词词义上的细微差别。认清近义词词义上的异同,是学生准确理解和正确使用近义词的前提。辨析词义首先可以从词语的语义轻重着手,例如:“渴望”和“希望”这两个次都有“想要”的意思,但是意义轻重有别。“渴望”突出的是“如饥似渴”,进而“十分迫切”,语义较重,而“希望”表示的则是一般的想法和意愿,语义较轻。辨析词义其次可以从语义侧重点不同来分析,例如:“清净”与“安静”都有形容词用法,但语义侧重不同。“清净”侧重不嘈杂、无干扰,更多用于认为状况的描写,强调的是人整个身心的感受;而“安静”侧重与没声音、无吵闹,多用于自然环境的表述,如“考场、教室”等。

另一方面,除了从语义上分析近义词以外,还可以从语用角度来辨析近义词。辨析近义词的语用差异主要可以语用色彩、搭配对象以及语法功能三个方面进行辨析。语用色彩包括感彩、语体色彩等等,是辨析同义词的重要角度。例如“结果”和“后果”都有事情发展的最终状况的意思,但感彩不同。“结果”泛指最终状况时,可以指好的结果,也可以指不好的结果,是一个中性词。而“后果”在指事物发展的最终情况时,则侧重指事物发展的不好结局,多用于消极方面,如事故,战争,饮酒和谎言等。另外,教学过程中抓住语境搭配对象进行辨析指导,并适当地给学生提供一些导游一定使用规律的词语组合,不仅有助于提高辨析教学的效率,更有助于学生简历近义词搭配网络,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运用近义词进行语言呢交际的能力。比如:“采取”、“采纳”都有选取的意思,但两者的语境搭配不同。“采取”强调的是“取用和实施”,搭配对象常是措施,行动,态度,方法,手段等;“采纳”强调的是“接受”,搭配的对象常常是意见,主张和建议等。

以上便是笔者总结一些关于中级词汇教学的方法,由于笔者教学实践以及所查资料有限,不免有些疏漏。

参考文献:

[1]Nattinger.J.& De Carrico,J.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

[2]元文香.语块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年

[3]张慧晶.试论汉语词语的文化附加义[J].汉语学习,2003年

近义词辨析教学范文6

1. 中学生错别字的成因

1.1 汉字本身的原因。

一是笔画复杂,容易出现错字。笔者查了一下《3500常用字笔画检字表》,其中15划以上的汉字318个[1]。这么多的笔画,这么多的字数,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二是同音字多,容易产生别字。有的同音字甚至有数十个,这对于对语言文字感悟还不够透彻的中学生来说,想准确地辨析它们也并非易事。

三是形近字多,容易写成错字。汉字中形近字极多,据说约占汉字总数的70%[2]。大量的形近字为汉字的使用带来了障碍。比如“己、已、巳”就是其中的代表,这样的情况,也难怪学生写错别字。

1.2 汉语的原因。

同音字和形近字已经很令人头痛了,而汉语的另一特点――词语的表意细微也令人迷惑。很多词语意义相近,只有细微的区别,使用的时候如何选择也并非易事。再加上复杂的语法问题,错别字自然就更显得常见了。比如“的、地、得”三个字的使用,曾有人说自己一辈子都没有弄清楚过。这话也许有点夸张,但是足以说明汉语的复杂。

1.3 学生的原因。

中学生因其心理和生理特点,做事粗心大意、毛手毛脚,这是导致写出错别字的最大原因。所以,教龄稍长一些的老师都会发现,那些认真细心的学生写错别字的几率相对较低。这不光是成绩优劣的问题,关键还是态度问题。还有一些中学生对于错别字的问题根本不放在心上,总觉得这是小事儿,不值一提。

1.4 社会和学校等方面的原因。

(1)社会用字不规范。当前社会用字不规范现象非常严重。主要有:①滥用繁体字、异体字、简化字。②街头牌匾、灯箱错别字现象严重。有一些店铺的牌匾,出自名家手笔,中学生不了解写字和书法的区别,耳濡目染,往往会随手按照匾额上的写法写成错别字。③城镇建筑物名称、商标品牌等用语不规范。④社会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在广告用语中尤为严重。例如药品广告的“咳”不容缓、热水器广告的随心所“浴”等等,这些也都是不规范用字的表现。⑤报纸、杂志、影视屏幕中错别字频频出现。著名的《咬文嚼字》杂志设有“追踪荧屏”栏目,专门刊登影视上的语文差错。仅2006年一年,《咬文嚼字》认定的3551条差错中有2238条是影视中的,占总数的63%。该杂志近年来针对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开炮”,找出了大量字词错误[3]。中央台尚且如此,地方媒体可想而知!

(2)学校和家庭要求不严格。中学生自制力差,家长因忙于生计对孩子无暇顾及,在学校除了语文教师以外,其他教师不重视学生书写的现象仍较为普遍,这也是造成中学生易写错别字的因素。

2. 中学生错别字的纠正策略

根据上文对中学生错别字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对症下药”,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2.1 使学生端正态度,高度重视。

主观原因主要靠端正态度来解决,应反复教育学生:写字一定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遇到不会写的字,要多查字典;写好文章后要仔细看一两遍,改正错别字。

2.2 从汉字本身特点上加以纠正。

(1)进行同音字训练,避免出现别字。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同音字训练,促使学生重视同音字,提高辨析同音字的水平。同音字一般分三种:

音同形异――比如法制和法治、富有和赋有,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用法,要明白每个词的用法,避免张冠李戴。

音同形似――如松弛的“弛”和奔驰的“驰”,这两个字学生往往分辨不清;还经常把度假村、欢度中的“度”写成“渡”。

音同意近――如销毁的“销”,学生大多容易写成“消”。

这些同音字,应该让学生进行整理,发现一个消灭一个,经过长期的坚持,学生的错别字自然会大大减少。

(2)形近字辨析,避免出现错字。形近字一般有两种:①形近音异。如崇高的“崇”和鬼鬼祟祟的“祟”,炙手可热的“炙”和针灸的“灸”都非常相似,学生容易写错。②形近音同。比如把声音洪亮的“洪”写成“宏”,直截了当中的“截”写成“接”。这样的字就像双胞胎甚至多胞胎,外表很像,应告诉学生:再像的双胞胎也有他们不一样的地方,应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准确辨别形近字的不同。

(3)近义词辨析,准确把握词义。因为学生对近义词难以完全区分,所以要想减少错别字,学会辨析近义词就显得特别重要。辨析近义词一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入手:一是从词语的意义上来辨析:二是从词语的色彩上来辨析:三是从词语的用法上来辨析。

(4)整理易错字词,强化训练。应布置学生准备一个日记本,分门别类地整理错别字,把一些容易写错的错字和别字(包括词语甚至病句)随手记在日记本上,以后常常翻看,作为前车之鉴。有了这个“错别字大全”,再经常翻阅,对其中一错再错的字词进行强化训练,那以后的错误率就会降低。

2.3 举办各种活动,激发消灭错别字的热情。

(1)举办有关错别字的故事会,开展消灭错别字比赛,评选消灭错别字大王,并给予奖励,具有宣传促进作用。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激发了消灭错别字的热情。

(2)学生之间相互查阅作文,互相找错别字。笔者从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觉这个办法很有效,去年中考语文考字形的题,我所带的学生几乎没有一个做错的。

(3)举办查字典比赛,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字典是无声的老师,常常查阅,一定会大有裨益。

2.4 呼吁社会、学校、家庭规范用字,齐抓共管,减少错别字。

学校和教师应从社会责任感的高度出发,重视中学生错别字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条也明确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要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要通过汉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同时,要有紧迫感和压力感,把学生的错别字问题看成大事,因为学生考试时出现错别字是要被扣分的,包括数学、物理、生物、历史等学科,这些足以说明纠正错别字的重要性。

总之,只要我们高度重视、齐抓共管、对症下药、长期坚持,错别字在中学生的世界中一定会越来越少!

参考文献

[1] 《3500常用字笔画检字表》.《语言文字规范手册》,语文出版社,1997年9月第3版

[2] 郑继娥《形近字简化分化过程的探讨》.《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编程小号
上一篇 2024-07-14 17:58
下一篇 2024-07-14 17:54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05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