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范文1
一、 要“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指要根据说话的场合决定说什么样的话,如喜庆的场合要说吉利话,说令人高兴的话;悲伤的场合要说安慰的话,说鼓励的话;娱乐场合要说有趣的话,说能引人发笑的话等。一个人说话如果不顾场合,那么不但达不到说话的目的,而且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甚至带来灾祸。请看下面这个小故事:
古代,有一个财主晚年得子,全家人都非常高兴。孩子满月的时候,财主请了很多客人,大摆筵席。为了讨一个好兆头,财主把孩子抱出来给客人看。第一个客人看后说:“这孩子将来是要发财的。”他得到了财主的一番感谢。第二个客人看后说:“这孩子将来是要做官的。”他得到了财主的几句恭维话。第三个客人看后却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财主听后气得发抖,恶狠狠地叫家丁将他痛打了一顿。(见鲁迅《立论》,有所改动)
第三个客人说的是真话,说的是必然规律,为什么会让财主气得发抖,以致自己遭到毒打呢?原因就是他说话不顾场合。孩子满月,财主大摆筵席请客吃饭,那是喜事,主客都处在喜庆场合中。另外,财主把孩子抱出来给人看,目的是要“讨一个好兆头”。可是第三个客人偏偏不识相,说了一句不吉利的话。在那种场合,第三个客人说的话等于诅咒财主的儿子,他岂能不挨打?
二、 要“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指说话要注意对象,要从说话的对象(听话人)的不同特点出发,说不同的话。同一个意思,对不同的人应有不同的说法;同一个内容,对不同的对象,说话时的重点也应不同。注意对象,就是要考虑听话人的性别、年龄、职业、身份、地位、性格、喜好、禁忌,以及文化素养、生活阅历、心理需求等等。在人际交往中,与不注意场合一样,说话人说话如果不注意对象,我行我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那么,也同样不能达到说话的目的,同样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甚至带来灾祸。下面这个民间故事就说明了说话注意对象的重要性。
朱元璋做了皇帝。有一天,他从前的一位苦朋友从乡下赶来找他,对他说:“我主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荡芦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儿当关,多亏菜将军。”朱元璋听他说得好听,心里很高兴,回想起来,也隐约记得他说的话里像是包含了一些从前的事情,所以,就立刻封他做了大官。
这个消息让另一个苦朋友听见了。他心想:“同是那时候一块儿玩的人,他去了既然有官做,我去了当然也不会倒霉的吧?”他也去了。和朱元璋一见面,他就直通通地说:“我主万岁!还记得吗?从前,你我都替人家看牛,有一天,我们在芦花荡里,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着。还没等煮熟,大家就抢着吃,把罐子打破了,撒下一地的豆子,汤都泼在泥地里。你只顾从地下满把地抓豆子吃,却不小心连红草叶子也送进嘴里。叶子哽在喉咙口,苦得你哭笑不得。还是我出的主意,叫你用青菜叶子放在手上一拍吞下去,才把红草叶子带下肚子里去了……”朱元璋嫌他太不会顾全体面,等不得听完就连声大叫:“推出去斩了,推出去斩了!”(见《民间文学作品选》)
语言表达范文2
下面是关于高中生零花钱的调查,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表一高中生每人每月零花钱数目
表二高中生零花钱用途
表三高中生零花钱来源
根据以上图表,请你提出两条对中学生合理花费零花钱的建议。
建议一:
建议二:
【技法指导】
图表分析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很强的题型。它要求我们根据图或表提供的信息,阅读相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并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要做到有的放矢地解答此类题,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审题时,要注意表头和表脚的文字,弄清楚图表说明的对象和比较的角度;注意题干中句式的要求(单句还是复句)和字数的限制。有的题目还限定了以某个具体对象作为答案的主语。
2.仔细认读图表,全面准确捕捉信息。我们要认真观察,找出图表中所含的信息:比较对象、比较角度及项目、各种数据及变化特点等。抓信息要全面而准确。具体而言,图表式的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柱状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生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辑顺序等。分析图表时,不能顾此失彼,遗漏信息。
3.依据题干要求,规范作答。不同的图表形式,题干有不同的要求,答案表述也各异。答题时应注意:(1)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如表达方式转换题,题干中往往有这样一些标志性词语:“上图显示”“用文字表述出来”“确切表述图表的内容”等。在表述时要有具体的数据比较、分析,要直接客观地反映图表包含的信息;而信息推断题的题干中往往有这样一些标志性词语:“该图表表明(说明、证明)了”“用一句话概括为”“所揭示的问题是”“从中可以看出(得出)”等。(2)注意题目中的特殊限制。一是句式的限制,用单句表达只能含有一组主谓宾成分,用复句要标明分句间的逻辑关系。二是字数的限制,字数要符合题目要求。(3)注意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在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选词要准确。如表明增长趋势的,可用的词语有“增长(加)了”“增加到”“增长了××倍”“与同期相比,增长……”等;表明下降趋势可用的词语有“减少了”“减少到”“减少了(百分数、分数)”等。又如表示程度范围的概念:“近一半(约50%左右)”“大部分(比例在55%~70%)”“绝大多数(比例在70%以上)”“所有”“约几成”等。(4)针对题目要求和图表内容复核答案,看有无遗漏、多余、误推或表述不详等错误。
【同步训练】
语言表达范文3
关键词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方法
一、引言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特有的语言,用来表达其内容。数学语言作为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通用语言,有其特殊性,它精巧、简明、方便,是数学思维的**载体,它不仅为数学本身,也为其它学科的数学应用提供了简捷的表达方式。
在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数学语言又是教师授课的主要手段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这一种特殊的语言。很难设想,一个不懂数学语言的学生,将来能在数学及相关学科中有所作为。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发现不少大学生在数学语言表达上或多或少存在缺陷,这显然和中学数学的基础有关,同时也说明大学生同样需要继续进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由于数学语言是一种高度抽象的人工符号系统,因此它也是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使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事实的能力,是值得认真探讨的一个问题,本文就此问题谈几点看法和体会。
二、对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要求
(一)表达要清晰、准确无误。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事实时要注意清晰,也就是要确切而不是模棱两可,同时要准确无误。例如不能把“非负数”说成“正数”。在表达数量关系时要贴切,有时一字之差,可使题目面目全非,甚至有时语气上的停顿不当,也会使人在数量关系上产生错误理解。例如“”,应该读成:“,减分之一”。即在后略作停顿。若在后面停顿,读成“减,分之一”就变成了。
(二)表达要严谨,有逻辑性。数学语言首先要符合知识内容的逻辑顺序,有其严密的科学性。即表达要十分严谨,符合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符合已有的科学理论,毫无差错。
例如,在微积分中“是无穷小量”,这种说法就是不严谨。因为无穷小量的概念,必须和自变量的变化趋势联系在一起,只有当趋向于零时,才是无穷小量。
(三)表达要通俗,使人易懂。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事实要符合数学上的一般习惯,用通俗的措词和符号,并且应当“直来直去”,而不“转弯抹角”。
例如在概率论中,如果设A=“没有一次拿到的三个球有不同颜色”,就不如设成A=“任一次拿的三个球都同色”直接了当。又如概率论中习惯把随机变量用、表示,而有的学生把随机事件也用、表示,后者的表示方法就不符合概率论中表达的一般习惯,使人感到别扭,也容易混淆。习惯上随机事件常用A、B、C等表示,以区别于随机变量、。
(四)表达要精炼,简洁明了。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事实,要特别注意详略得当,简洁明了。凡重复的或多余的叙述应力求避免,而必须交待的事项则一定要阐述清楚,不可省略。例如对习题进行分析和解答时,要抓住实质,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尽量避免转弯抹角,使人看不明白。
三、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几种途径
(一)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中学生阶段的年龄特征是模仿性较强,教师就是他们的楷模,而大学低年级的学生,刚刚离开中学,还没有完全脱离开中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处处模范地使用数学语言,对学生将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符合“清晰、严谨、通俗、简洁”的要求,且要有启发性,善于引导学生,还要有趣味性,使人喜闻乐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对普通语言与数学语言的互译工作有所重视。普通语言是学生熟悉的,用它来表达事物,学生容易理解,通过互译就可以使抽象的数学语言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借鉴,从而能透彻理解,运用自如。数学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时,除用语言讲解外,还需大量的板书进行推导演算。教师的推导演算必须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便于观察和记忆。这种认真、严谨的推导演算也能给学生起很好的示范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因此,考究教学语言,精心设计板书,是数学教师备课时必须认真对待的一项工作。试想教师上课词不达意,板书零乱,详略不当,用一些不恰当的比喻来描述数学事实,使人不得要领,这不但不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是十分有害的。
(二)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数学教科书,,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语言的必要性。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得基础知识的主要源泉,同时也是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事实的典范。各种数学符号、数学图形都是数学里的特殊语言,它们的意义、用法或画法在教科书中都有明确的规定,且有典型的范例。从历史上看,数学符号、图形的引进是数学发展的必要,每个数学符号或图形都有它的优越性。在阅读中可让学生逐步了解这种必要性和优越性,使他们认识到学习数学语言的意义,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此外,数学里的各种特殊措词,如“当且仅当”、“任意给定”、“无限趋近”等等,其含义和用法,在教科书中也有确切的说明。因此,数学教科书不但是传授知识的教材,而且也是学习数学语言的教科书和工具书。应当充分发挥教科书的作用,指导学生认真学习书中陈述各种数学事实的方法和措词,逐步养成严谨、规范的表达习惯。
(三)加强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和训练。首先要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对数学的概念、公式、法则有确切的掌握,才有可能正确地运用数学语言来表达数学对象之间的逻辑关系。知识上的缺陷,必然带来语言表达上的缺陷。因此,加强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口答和习题解答给与适当地指导,要求他们尽量仿照教科书的有关陈述来作答,对学生进行规范化训练,这样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无疑是有益的。此外,还应重视普通语言和数学语言的转化训练,由易到难,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转化能力。例如,把“中至少有一个等于零”,转化为“”;把“是区间内的增函数”,转化为“若,且,则”。很显然,这种语言转化训练,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教学中注意剖析学生语言表达上的缺陷。学生在学习中,产生语言表达上的缺陷或错误,是很正常的事。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辨明陈述中的错误,找出原因,从中吸取教训,这对于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正面的指导诚然十分重要,但反面的教训有时会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对于学生语言陈述中的缺陷或错误,若只是简单地予以否定,或代替学生做正确的陈述,而不注意对其错误进行认真地剖析,引导他们找出产生错误的根源,这种做法简单省事,但学生得益甚微。同类型的缺陷或错误,往往在他们陈述有关数学事实时继续发生。因此,注意进行语言表达上的辨误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的、综合训练的过程,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事。只有在学生的各个学习阶段,中学乃至大学的数学教学中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语言表达范文4
一、考查角度
1.选用、仿用、变换句式。选用句式是考查学生依据语境需要而选择最适合表达句子意思的一种能力。近几年高考语言文字表达应用考点一个比较热的题型就是完成这种题目,关键是符合语境需要。仿用句式的作答与修辞手法和语言表达关系较大,答题要理解材料的要求,才能进行仿写;要保持仿写句与例句的结构相同,修辞格也要相同;内容和逻辑关系更要与例句一致。变换句式指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肯定句与否定句等句式之间互相变换。
2.表达准确、鲜明、得体。语言表达准确,就是要合乎逻辑事理;在具体的语境环境下,要符合具体人物的性格特点、对象乃至符合人物心理的描写等。语言表达鲜明是针对选择词语、句式和修辞而言的;得体就是说话符合语言环境:即符合场合、时间、气氛与文体特点,也要符合说话人的身份地位、职业、性格与表达目的,更要符合词的感彩与语体色彩。
3.拟写人物简介与评价。拟写人物简介与评价阅读相关的材料,从材料中概括与拟写出相对应的人物评价与简介来。人物评价可选其中一个方面,品质、言行或贡献;人物简介包括人名、时间、出生地、身份、贡献等。
4.压缩、扩句、对话和寓言。压缩指压缩段与压缩句。一般有:抓住关键词,提炼要点;概括观点;概括导语或拟定标题。对话与寓言,依据已经给出的对话前提,并且按照所给的前提写出具体的对话。
5.图表、图形、数字。扇形图主要是用来表示同类事物或产品所占的量,以及百分比的情况。图表、数字统计指通过读图、读具体的数据从而获得很多的信息,用文字把数据所涵盖的信息归纳出来。
6.漫画。漫画所包含的内容很丰富,通常运用讽刺的手法,让读者获得哲理性的思考。对于漫画题要读懂其内容,理解其寓意,注意时代背景。
二、高考题选析
例1.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心理咨询”下定义。(3分)
①心理咨询是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活动
②这种活动必须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来妥善处理各种心理问题
③这种活动通过言语、文字或其他信息传播媒介来达到咨询目的
解析:本道题考查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整合和变换句式的能力,既要求考生能够从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并进行整合,为“心理咨询”下定义;同时,又要求考生利用一个长句对主体对象“心理咨询”下定义。作答时,考生需要从三个短句中选择一个句子来作为主体句,然后再提取其他两句中的必要信息,将其作为主体句的句子成分,最终形成一个句子长、成分多的长句。
【参考答案】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通过言语、文字或其他信息传播媒介,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活动。
评注:“扩展语句”考查的是扩充、丰富语言信息的能力。扩展语句,就是将几个词语或者短句,扩充为一个比较长的语句或者语段。这里要求考生根据试题的限制或暗示展开联想、添枝加叶。
例2.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清明节祭奠亲友,一些地方从烧冥钞、纸人、纸马,发展到烧纸电视机、纸数码相机,甚至烧纸汽车、纸别墅……
材料二:今年清明节前,某市首个在线祭祀网站开通。清明节时,许多市民纷纷登录该网站,上传纪念图片,纪念文章,祭奠逝去的亲友,表达哀思。
(1) 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2分)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要求考生能够从两则材料中筛选出重要信息,然后用一句话进行概括表达。作答时,考生首先要明确两则材料均是围绕清明节祭奠一事展开的。两则材料中,材料1侧重阐述的是近几年清明节祭奠出现的趋势,材料2则侧重讲今年清明节祭奠所出现的新变化,材料1与材料2之间存在着时间的前后关系,而事件本身则出现变化,通过筛选、提取与概括,不难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1)清明节祭奠亲友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或清明节祭奠亲友的方式体现了不同的观念。)
评注: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是否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语言准确,指能够选用恰当的语句,准确无误地反映实际情况。
语言鲜明,指语句能够分明而确定地表情达意,不含糊。
语言生动,指语句有生气,有活力,能感动人。
语言简明,是指要以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并取得**效果。
语言连贯,指的是一个语段的各个句子之间,或是一个复句各个分句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接得上,扣得紧,能顺畅、准确、完整地表达一个意思。
语言得体,指根据语境、语体恰当地使用语言。语境包括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情景)。
(2) 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回答。
解析:本题考查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能针对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做简要阐述。作答时,考生首先要回答出自己对清明节祭奠形式的看法,如赞同或反对,然后多角度阐述自己这样认为的理由。阐述时,事件本身的社会价值、意义、影响应该成为佐证观点的重点。
语言表达范文5
【关键词】历史课堂;语言;表达艺术
准确而生动的语言使人产生美感,它是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火种,车轱辘转的罗嗦使人厌烦,它是吹灭学生兴趣的冷风。在教学手段日趋多样化的今天,尽管我们在课堂里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设备,但讲述法仍然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我们听优秀教师讲课,有的人简炼有力,有的人委婉动情,有的人幽默风趣……腔调虽各不相同,特点虽然各有所长,但表情达意都有一套功夫。可以说,历史课堂语言的表达艺术往往是一位历史教师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志。这样看来,一个合格的教师,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在不断钻研历史专业和教学方法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下面是我对历史课堂语言的表达艺术的几点想法。
一、用心调整语言的速度、音调与深度
课堂教学的语言速度快慢无需划一,但一般来说,宜慢不宜快。语速过快,像打机关枪一样,学生的听力难于跟上,学生不易把听到的声音、信息从听觉器官输送到大脑,形成概念图象,再现历史情景。教学不同于茶余饭后的讲故事,天南地北的“侃大山”,听漏点、模糊点都无关紧要。历史课堂语言是一种教学语言,教师的讲是为了学生的学,得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吸收进去,否则使人疲于理解,难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影响教学的效果。当然讲课也不能匀速前进。如同老和尚念经,无语调变化,像首催眠曲,使人恹恹欲睡。课堂语言要根据内容随时调节,不断变化,使声音跌宕起伏,语调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
讲课不能滥用高音和强音。不要以为只有高分贝、高八度的声音才能“镇住”学生,要知道语音太高太强会使学生由兴奋状态转人抑制状态,注意力不持久,从而降低听课效果。
教师的教学语言要适合学生的水平和兴趣。不能晦涩高深,尽量做到口语化,否则将减弱学生语言学习的积极性,但也不能太庸俗,过于浅显,让学生感到乏味,影响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我们教师不但要备好教材,而且要备学生,这样才能采用最恰当的语速、音调、和深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贵在一个“准”字
历史学科的特殊性,使得教师的语言不可能向文学那样虚构和夸张,历史课堂语言最要紧的是准确无误,科学性,真实性是第一位的。所以,我们必须力求做到语言确切,用词严谨。
历史课堂语言有别于文学语言,文学语言可以无限夸大:“白发三千丈”,“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些在文学园地里千古传颂的绝妙佳句。而我们历史教师不但要语言准确,用词严谨,就是形容词的用字遣词也必须恰如其分,任何言过其实,夸大其词都是在禁忌之列。历史课堂语言切不可美辞而害意,丢了一个“准”字。
三、讲究一个“精”字
讲课务求明白、简炼、干净。简炼干净的语言使人神清气爽;冗长而抓不住要害的话越讲得多,听的人越糊涂。作为教师应尽力避免出现“啊”、“这个”、“那个”……这些口语,做到少重复,即使认为重要、关键的内容要重复,也不妨换个说法,或从另一个角度去表达。
历史课堂语言含金量也非常重要。有的教师讲课,知识量、信息量丰富,语言表达又准确精当,逻辑性强,学生获益匪浅。而有的教师话语过剩而内容贫乏,废话连篇,言不及义,或者虽然并未离题,但含金量太少。譬如水果汁,掺水太多,浓度不够,则淡而无味,吊不起人们的胃口。课堂语言含金量太低,必然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损于一堂课的质量。
当然我们教师在课堂里更不能信口开河,天花乱坠,甚至插科打诨,荒诞不稽,学生也许会捧腹大笑,但扪心自问,有效果吗?对得起学生吗?
四、用生动、富有感情的语言打动学生
俗话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只有用心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我们历史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从理智上,而且要从感情上分清敌与友、爱和憎,才能通过历史课真正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所以我们要重视教师语言的情感色彩。那么,怎样增强语言的情感色彩呢?对于历史上一些优秀人物的嘉言懿行,革命志士的思想品德需要我们教师用富有感情的语言来触动心灵,感染学生。但切记不要矫揉造作,故作惊人之语;不要堆砌空泛的形容词,不要为增加情感色彩而添加情感色彩。“言为心声”,重要的是教育者要先受教育。这就要求教师本人对历史史实有一个公正的善恶是非观,对历史人物有一份真挚的爱憎感情,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语言的表情达意才能感人至深,教书育人的功能才能落到实处。
五、幽默、诙谐,增强语言的趣味性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堂上只有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让学生保持“乐知者”的角色,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语言风趣幽默以调节学生的心理节奏,活跃师生合作的和谐气氛,强化知识的形象记忆,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言表达范文6
要想把新闻写得鲜明、生动、准确、感人,只有老老实实学习语言。如何学习呢?
学习古代有生命的典型语言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上出了孔子、孟子、庄子、老子、屈原、李白、杜甫、曹雪芹等历史名人,他们的作品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精益求精的传世精品。作为新闻记者,没有古典文学的基本知识,要想写好新闻是根本不可能的。
如报刊经常出现的新闻标题,许多都是借用或改动的古诗文的句子:“云想衣裳花想容”、“江南无处不飞花”、“沉舟侧畔千帆过”、“道是无情却有情”……
学习外来风趣幽默的语言
同志曾说过“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对外来的任何东西,都不要一概肯定和一概否定。新闻写作也不例外。西方语言的精华在于风趣幽默,写文章很少穿靴戴帽,更是以短而引人入胜。如“***访美”,美国从国内外抽回246名一流记者参加报道。刚从路透社抽回来的记者写道:“身高只有一米五九的中国二号人物***访美,在机场受到美国总统卡特的盛情接待,从机场到白宫,在长达几百米的长廊上,都重新铺换了崭新的红绒地毯,不远一个不远一个放着乌红净亮的黄铜痰盂,随时为有抽烟爱好的***吐痰做好准备。”被评为世界好新闻。
学习人民群众朴实无华的语言
人民群众的语言,朴实无华、简洁明快,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大家熟悉的柳青、赵树理、魏巍等作家,都是新闻记者出身,还有知名记者穆青、周原、冯健等,正因为他们有广泛的古典文学知识,善于吸收外来语言的精华,虚心学习人民群众的语言,所以他们的作品,才成为传世之作。只有长期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多看文学作品和新闻作品,才能学好群众语言。下面就讲讲新闻语言的表达技巧。
新闻语言的表达技巧
新闻语言的表达方法不外乎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对话、说明六方面。需要说明的是文学的语言也同样是运用这几个方面的表达,所不同的是文学作品是塑造典型,而新闻作品是真人真事。
记叙:是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写人记事。它包括新闻体裁的消息、通讯、报告文学、调查报告、人物专访和文学方面的小说、散文、故事、叙事诗等。如魏巍的战地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不仅有记叙、描写、抒情,还有议论等综合表达手法。
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再现人和事。不论文学作品还是新闻作品,描写的种类有很多,但最常用的是直接描写、间接描写和心理描写。新闻要想写得生动感人,必须学会用散文化的语言。
直接描写也叫正面描写。如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中的阿Q、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中的小芹妈“三仙姑”以及《人民的好医生李月华》,都是从正面描写的。
间接描写也叫侧面描写:运用巧妙的表达,间接而含蓄地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如的高参秘书陈布雷为什么要自杀一文,写他同一起收听《南京政府向何处去》的文章,还没听完,就气急败坏地把收音机关了。用蔑视的口气说:“布雷呀!你听,毛润之又发表文章了,你呢?”陈布雷无可奈何地凄然一笑说:“委员长,的文章都是他自己写,你的文章都让我写!我啥时候也写不过啊!”眼看中国人民一天天壮大,越来越不得人心,更加上自己失宠,陈布雷便选择了自杀这条路。这就说明,惊人的才华,连反对过他的敌人,也不得不佩服。
抒情:记叙文的抒情,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新闻作品,都普遍采用。所谓抒情,就是作家或记者借写人状物时,来表达自己有感而发的真实感情。
以《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例,最后一段写道:“同志们,朋友们,当你早晨喝完豆浆,背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上班车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间的时候,当你坐在办公室静静计划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和自己心爱的人在林荫大道散步的时候,当你向孩子们嘴里塞苹果的时候,你是否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
议论:议论和抒情都是记叙文常用的表达方式,往往议论也包含着抒情的成分。所谓议论,就是作者站到第三者的立场上,对人和事予以摆事实讲道理发表议论。
仍以新闻语言为例,议论是在作品中不可缺少的表达手法。作者为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往往在作品中发表议论。新闻语言很灵活,有的在开头议论,有的在最后议论,有的在记叙和描写的中间议论。
如《多毛姑娘脱毛论》开头议论道:“人总是爱美的,特别是正当青春妙龄的姑娘。但世界上的事往往与人们的愿望相反,偏偏在有些妙龄姑娘的胸前、背后长了一片又一片既浓且密的汗毛。吓得她们夏天不敢穿半截褂和裙子,有的甚至连对象都不敢找。江西有位姑娘向对方说出自己身上多毛时,男友甩手而去,气愤地说:女子多毛,凶多吉少,苦恼啊苦恼。”
对话:对话这种表达手法,不仅适用文学的小说、戏剧、电影等,同时也适用新闻的写作。请看《纯洁的友谊、高尚的情操》的第一段:
婚礼结束了,客人各已散尽,但新郎并没有走进自己的新房,却向另一间寂静的小屋径直走去。病榻上躺着一位面目清秀的姑娘。“兰芝,我,我对不起你!”“礼义,你怎么这样说,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你幸福我就高兴!”“兰芝,我……”“礼义,你累了,好好休息吧!”紧接着双方一阵沉默……
说明:实际上就是说明人和事物的特点、性质和社会功能。说明白点就是广告。上世纪80年代,日本推销丰田汽车,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过一则言简意赅的广告,叫“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就是很好的说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06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