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标题范文1
现代工作主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没有用过多时间去细品标题文采,更无时间去查阅字典,为冷僻字句找注释。标题尽量能直白、通俗一点,一是能直接通达新闻大意,二是更有阅读吸引力甚至间杂趣味性,在新闻竞争中更有关注度和牵引力。
2014年8月22日湖北日报第8版标题《武汉公示新一轮建筑限高令(引题)确保黄鹤楼上“看帆船”(主题)》,这条标题将相对枯燥的时政“硬新闻”软化为受众接受和乐于阅读的“软新闻”。读者感兴趣,并且津津乐道,最终能记住甚至流传,关键是巧用“黄鹤楼上‘看帆船’”,直白、俏皮,让人过目不忘。
“黄鹤楼上看帆船”,是流行于武汉的俚语,并流传于其周边地区。原意因有“看客”心态和情结,带有贬义。
在新一轮城市大建设中,为确保站在黄鹤楼上看长江,气势恢宏一览无余,武汉编制新一轮黄鹤楼视线保护控制规划,明确市内景区新建筑限高。
黄鹤楼是江城标志性景观,随着武昌古城、首义文化区、鹦鹉洲长江大桥等一系列项目建设,其周边景观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为此,本次规划着重从“望”与“被望”两个层面控制:登临黄鹤楼,要确保视通万里,能看到长江大桥、龟山景区、晴川桥、南岸嘴等重点景观。从武昌桥头堡、白云阁望黄鹤楼,要“看得美”;从**湖公园、辛亥纪念馆、十八星广场、南岸嘴、龙王庙、大禹治水园和鹦鹉洲长江大桥等处遥望黄鹤楼,要“看得见”。
如何用最直白、最通俗、最精到的语句表达这一规划的要求与特点?本文作者(编者)将“黄鹤楼上看帆船”一语贬义褒用,机巧天成。如果换一种正统或生硬的标题表达方式,如:《武汉公示新一轮建筑限高令(引题)不能让建筑挡住“风景线”(主题)》,虽然表达的意义(观点)差不多,但很普通,无特色,难以引起读者共鸣。这就是标题直白、活用俚语带来的不一样的传播效果。
湖北日报同日同版标题《自家别墅的地下室不能想挖就挖》,同样将标题的直白表达进行到底。因为武汉市国土规划部门明确规定,即使有地下室规划,如要修建,需报批。标题中用“不能想挖就挖”,像家常话一样,直白明了,孺幼能知,看得明,听到懂。
有人说,重大时政新闻和领导人活动新闻标题制作难以做到直白、通俗,只能沿袭正统、生硬。其实不然,只要用心,在忠实其要义(要义)的前提下,同样能将标题做得直白、通俗些。
2014年8月18日湖北日报头版头条标题《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强调(引题)共同为改革想招一起为改革发力 群策群力把各项改革工作抓到位(双行主题)》,阅读起来并不生硬,更无居高临下的感觉。“共同为改革想招一起为改革发力 群策群力把各项改革工作抓到位”,语言平实,语气平和,但具有感召力。
新闻标题范文2
隐喻的使用
隐喻过去一般认为是一种修辞手法或修辞格,但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学科的建立、研究理论及方法的推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隐喻在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传递信息方面,甚至是语法规则的解释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譬如“时间”,由于它的宝贵、易逝性、不可重复性(金钱虽然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再次赚取,但毕竟不能简单复制),人们或多或少都会将其与“金钱”联系在一起,因此也就有了如下一些话语:
别再浪费时间了。
这值得你花这么多时间吗?
给我一小时,我马上就到。
我们没剩下多少时间了。
隐喻很好地解释了人们在构建“金钱”及“时间”这两个不同类别范畴的认知结构方面的相似性,同时也找到了以上各句语法规则之间的沟通桥梁。
2007年度全国法制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有许多作品都运用了隐喻,但和新闻的时效性相应的是,这些隐喻极少是已经固化在语言中的“死隐喻”(譬如上文“时间”和“金钱”的例子),不过是为了标题或报道既新颖且吸引人又能被读者快速理解。
譬如消息类一等奖中的《反腐败将现新一轮“冲击波”》、三等奖中的《新车被撞,车主索要“青春损失费”》、言论类二等奖中的《靠谁来守18亿亩“红线”》、三等奖中的《从巴掌到手指》、通讯类三等奖中的《抹黑“白大夫”的“3・15投诉网”》等。这些词语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常用词语,读者能够很快地理解它们的词义,但这些词语的隐喻用法还没有在汉语中固定下来,因此在这些标题中使用既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又能使人读后过目不忘。
其中《新车被撞,车主索要“青春损失费”》是一个很值得分析的案例。“青春损失费”本不是一个严谨的法律用语,正规的表述应当是“精神损害赔偿金”,但由于经常用在年轻男女分手时,一方向另一方(通常是女方向男方)索要的用于赔偿精神损害的费用,因而也常常被称为“青春损失费”。这个词语一般用在人身上,而这篇消息将其隐喻化地运用到车上,两者隐喻的基础就在于新车和年轻人都具有的“正值**状态”特征。年轻男女分手时,女方通常会认为将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都浪费在了同一个人身上,对自己将来的婚恋等方面会有贬损性的影响,因此会索要一定的赔偿。而这篇消息中的案件原告认为自己刚刚购买不到半个月的新车发生事故后,虽然经过修理,其基本功能已经恢复,但其使用寿命必然会受到影响,因此车辆的贬值损失无法避免,也应得到赔偿。可见,由于“**状态”的被浪费和被损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篇消息将用于人的“青春损失费”隐喻化地使用在了新车发生事故后的理赔案件中,不仅达到了在短小的标题中最大化信息量的目的,同时也能将对一般受众来说复杂难懂的法学原理通俗、形象地解释给读者。
又如《从巴掌到手指》这篇评论,读者看到标题之后就会对这篇评论产生兴趣:两个指称人身体相连部分的词语和法制新闻评论之间会有怎样的关联呢?文章从“党委挥挥手,政府动动手,人大举举手,政协拍拍手”这句顺口溜说开去,高度赞扬了政协委员从以前的“拍手”、说好听话到现在的伸出手指指出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各方面存在问题的变化。看过评论之后,读者在为作者善于捕捉细节的能力所深深折服的同时,也会对政协参政议政主动性、积极性的提高留下深刻印象。
常见语法结构的创造性使用
相对于词汇和语音来说,语法结构或规则是语言中比较稳固的,在短时期内不太容易发生巨大变化。但也正因为如此,如果对这些语法结构或规则稍加变化,则会达到言简意赅的效果。譬如消息类三等奖的《在河北做官要先过“法律”关》、通讯类二等奖的《法制讲座为何热遍中国》、三等奖的《百佳城社区部分妇女戒毒“戒”出个艺术团》等。
“过关”是一个动宾式的离合词,多数情况下作为一个动词使用(过关了、没过关、有没有过关),但有时中间也可插入长度较小的词语,如表经历过的“了(le)”、表否定的“不了(liǎo)”,或表动量的“一次”,但这些词语的范围相对固定(插入其间的动量词语以“一次”居多,并不可以简单类推到“两次”、“一百次”等词语上)。《在河北做官要先过“法律”关》这个标题,在“过关”中间插入并不常出现其间的名词“法律”,并将河北实施的“干部任前考试”隐喻为需要通过的关卡,以新颖的形式、通俗的语言向读者提供了大量的信息。
而《百佳城社区部分妇女戒毒“戒”出个艺术团》这个标题则更具有典型性。“戒”这个动词能带的宾语并不多,通常为“毒”、“赌”、“酒”、“烟”等词语,所指称的也多是对人体健康有害的事物。因此,就一般使用汉语的人的语感来看,单说“‘戒’出个艺术团”是不合语法规则的,会影响读者的理解,但作者通过使用V+N1+Vp+N1(动词+名词1+动补短语+名词2)格式不仅起到了帮助读者理解标题的作用,同时也能在两个事件(戒毒、成立艺术团)之间建立某种联系,诱发读者的好奇心与阅读全文的兴趣。
无论是隐喻化地使用常用词语,还是创造性地改造现有的句法格式,对于这些法制新闻作品来说,其效果不仅仅是达到了一般新闻写作的形式新颖、信息量最大化的目的,同时也能将法制信息更通俗化地传递给受众,从而收到更佳的法制教育的效果。[本文受上海市司法局2007年度上海司法行政系统专项调研课题基金(HSF2007ZX(ZS)-20)及上海政法学院2007年院级科研项目基金(07009)资助]
新闻标题范文3
关键词:英语新闻标题;眼睛;特点;翻译策略
Abstract:Headlines,aninseparablecomponentofnews,servesastheroleofeyes.OnbasisofanalysisofthecharacteristicsofEnglishnewsfromthreeaspects:theuseofwords,grammarandfigureofspeech.Thisthesisoffersstrategiesfortranslationofheadlinesfromthreepoints:literaltranslation,freetranslationandbalancetranslation.AndthisthesistriestoprovideusefulsuggestionsforthoseEnglishnewstranslatorsintheirtranslationofheadlines,soastomakeitpossiblefortheChinesereaderstolearnabouttheworldbyusingtheeyesofEnglishnews.
Keywords:Englishnewsheadlines;eyes;characteristics;strategiesfortranslation
新闻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组成。新闻可以没有导语和背景,但是不能没有标题。标题对于新闻就像眼睛对于人一样重要,它是新闻内容的集中和概括,它用简约的文字浓缩了新闻报道中最精华、最值得关注的内容。人们说:“题好一半文”,这正强调了新闻标题的重要性,如同做事,英语有谚云:“Agoodbeginningishalfthebattle.”一则好的新闻标题能给新闻报道锦上添花,起到画龙点睛吸引受众注意力的作用。
西方一些报纸较早重视新闻标题的使用。美国报纸在南北战争其间已经普遍采用多行标题,有的报纸关于林肯被刺消息的标题多达十七行。英国报纸学习美国报纸的编辑方法,在报道普法战争时也已经使用多行标题,有的报纸关于法军溃败的报道标题则有十行之多。在国际报道中,英语新闻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标题又被视作英语新闻报道全文的精炼概括。为了吸引读者的关注,编辑们往往采用各种手法以提升新闻标题的吸引力。而这同时也给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带来了不少挑战,新闻翻译工作者需要对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进行深层次把握,同时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和理论将原英语新闻标题的形、神、韵,用汉语原汁原味地呈现在中国读者的面前。
英语新闻标题在措词、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特点比较鲜明突出。
1措词
在英语中,新闻标题称为"headlines",居于新闻报道主体内容之上,在报刊杂志中,其版面空间是相当宝贵的,应当尽量以最小的篇幅容纳最大的信息量,这就对英语新闻标题的措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首先,英语新闻标题中广泛使用名词和简短小词(midgetwords)。为节省笔墨和空间,标题中的虚词(又是包括系动词be)被省去,剩下的主要是实词,特别是名词。而名词具有很强的表意功能,信息量大,同时又具有广泛的语法兼容性(grammaticality),它可以充当多种词类,如形容词、动词、副词等的角色,也可以以简约明了的形式和结构表达完整句法概念,例如:TheColumbineTapes影带惊魂
ThePopulationsurprise人口下降(thedecreaseofthepopulationsurprisespeople)
Superkids?超级儿童之谜(cansupermencreatsuperkids?)
力求用有限的文字来表达清楚新闻的内容,英语新闻标题除了使用名词之外,还偏爱选用那些短小精悍或字母较少的词。这些短小易懂、形象生动的措词不仅能增强新闻的简洁性和可读性,而且还能调解美化版面节约篇幅,例如:
aid=assistance(帮助)
body=committee/commission(机构,委员会)
blast=explode(爆炸)
ban=prohibit/forbid(禁止)
end=terminate(结束,中止)
nod=approval(批准,同意)
poll=electionpoll/publicopinionpoll(选举民意调查、民意测验)
其次,英语新闻标题中还多使用“时髦词”(VogueWords)。“新”是新闻的生命,同时也是新闻语言的生命。这是由新闻的本质所决定的。新闻报道要放开眼界、与时俱进,将一切新事物、新现象、新思想、新潮流通过各种新闻媒介传播给广大受众。首先就反映在新闻标题上。英语新闻中的时髦词美不胜举,例如:
Year2000BugUnstoppableforsomecompanies.
计算机千年虫问题迫在眉睫。
AmericanOnline:Oftendown,NeverOut.
美国在线:屡挫不败。
时髦词语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经济变革和科学技术革命的结晶。一类是旧词赋新意,如:copy(复制),mouse(鼠标),web(网站)等。另一类是新词,如:com,e-mail,e-commerce(电子商务),cyberbank(网上银行),cyberchat(网上聊天)等。
再次,英语新闻标题为追求简介常使用缩略语和数字,例如:
NBC''''sPresidentRobertWrightseeksBigAcquisitions,VenturesfortheNetwork.“强有力的伙伴”+“可观的投资”-罗伯特董事长为NBC网络扩展而奔走。
英语新闻标题中常见的缩写很多,可分为三类:
1)组织机构专有名词,例如:WTO(世界贸易组织),NP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UN(联合国)
2)常见事物的名称,例如:AIDS: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后天免疫缺损综合症UFO:UnidentifiedFlyingObject不明飞行物,飞碟
3)表示人们的职业、职务或者职称的名词,
例如:
PM:PrimeMinister(总理,首相)
GM:GeneralManager(总经理)
VIP:VeryImportantPerson(贵宾,要人)
CEO:ChiefExecutiveOfficer(执行总监)
2语法
英语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也很显著
2.1时态
在英语新闻中现在时被广泛使用,为给读者以新鲜出炉、形象生动、跃然纸上的感觉。英语报刊的新闻标题中一般不使用过去时态,而是采用现在时态,使读者在阅读时如置身于新闻事件的发生现场之中,这叫“新闻现在时(JournalisticPresenttense)”英语新闻标题常用的动词时态主要有:1)一般现在时,常用来表示过去发生的事。2)将来时,常用不定式来表示。3)现在进行时,常用现在分词来表示,
例如:
HusbandAndWifeTeamUnlockNewGene
Secret夫妻联手解开新的基因奥秘
FrenchCultureIsInDoldrums法国文化颓然不振
TwoBeirutHostagesToGoFree贝鲁特最后两名人质“获释在望”
SignsofRiftsAppearinginArgentina''''sJunta阿根廷军人政府出现内讧现象
但是又是为了强调某种时间信息如是情已经过去,标题可采用过去时态,例如:ItWasaGoodBarn昔时,它曾是一做好谷仓
2.2语态
读者在广泛接触英语报刊时,一定会发现新闻标题使用主动语态的频率远远高于被动语态。而即使在使用被动语态时,被动语态的“be”也常常被省略,只留下过去分词,也不用“by”来引出动作的执行者,例如:
Girlof18RapedAfterThreatWithBreadKnife餐刀威逼下,18岁少女遭
VanGogh''''sRecoveredAfterTheft梵高名画窃而复得
主动语态在英语新闻标题中的广泛使用,从修辞学的角度而言,是因为主动语态比被动语态更加丰富多彩,而且更富有感染力,其所表达的意义更为直接,更具有说服力,使读者能切身体会到其真是可信性,读起来琅琅上口,流利自然。英语新闻标题只有在事件或动作的接受者比执行者更重要时才使用被动语态,突出强调宾语部分,引起读者注意。
2.3修辞
修辞是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技巧。为求形式的新颖以吸引读者,英语新闻标题经常使用修辞手法。例如:
UKWritersFlyHighonWorldBookDay英国作家在世界图书日独领(使用形象语言)
TopIranianReformistSaysU.S.IranInSecretTalks(ChinaDailyMay9,2002)伊朗高层改革家:美以举行秘密会谈(引语的使用,当事人或权威人士的话给读者以真实感)
LoveForLaborLost?(Newsweek,Oct.16,2000)工党失宠了吗?———英首相布莱尔支持率下降(设问的使用,能够抓住读者的目光吸引其看个究竟)
ThankHeavensForBrussels欧盟有救了(借代的使用,布鲁塞尔(Brussels)是比利时首都,欧盟总部所在)AccusersAccused告人不成,反被人告(幽默的使用,诙谐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和阅读兴趣)
StayAwayFromBirth,GuluTellsDads-to-be权威人士告诉准父亲们,无须一旁伺产(比喻的使用,Gulu为古印度教领袖,原指大宗师,此处指权威人士,标题中使用比喻是新闻的人物和事件更加突出鲜明)
Chrome-platedIndependence电镀的独立(讽刺的使用,在每年铬出口量只有80吨的某小国家,有人扬言要“完全自力更生”,使用讽刺的标题发人深省,意味隽永)
MicrosoftOpensaNewWindow(U.S.News&WorldReportFeb.26,2001)(双关语的使用,"window"既有本意“窗户”,又指微软的新产品WindowsXP)
2.4俚俗词语
新闻标题特别是地方性新闻标题中还经常使用俚俗词语以创造亲切和谐,幽默风趣,生动活泼的氛围。
Tourismup,andViolenceOff,JamaicaSays牙买加称:旅游业蒸蒸日上,暴力犯罪减少。
3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
通过以上对英语新闻标题特点的探索与分析,对英语新闻标题有了一个基本的把握。但是我们在阅读英语报刊时,不仅要看懂新闻的标题,而且还要能恰当地翻译新闻标题。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的理解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从而正确的判断新闻标题的寓意。翻译英语新闻标题时应注意三个方面:一要准确理解把握特点;二要翻译得当增强可读性;三要注意读者的接受能力。这要求新闻翻译工作者要多注意日积月累,对英语国家的国家历史,文化典故,时代背景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和认识,在翻译时,能将原新闻标题的妙笔生花,画龙点睛之笔用同样精炼的汉语表达出来,让读者感受到异曲同工之效。在对英语新闻标题进行翻译时,应该充分考虑英语和汉语的差异性,并且能兼顾到汉语的表达习惯。
以下从三个方面分析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技巧:
3.1直译或基本直译
如果英语新闻标题的含义很明白清楚,英语的表达方式与汉语完全或基本相同,直接翻译成汉语后中国读者不至于产生理解上的困难时,可以采用直译或基本直译。但直译不能影响准确达意,不能破坏标题的风格。例如:
LookingBackToAhead回首往昔展望未来(直译)
SpiritValentine''''sDayCanLastAllYear一年四季情人节(基本直译)
PutinFacesHarshPressCriticismOverTerror普京因恐怖事件受媒体严厉批评(直译)
WhenItComesToRomance,ListenToYourFriends爱河泛舟,求教朋友(基本直译)
3.2意译
如果原英语新闻标题采用直译的方法不能准确概括新闻的内容,或不能如实体现作者意图,或者不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时,可根据情况适当采用意译,例如:ByTheirColoursYouShowKnowThem欧洲色彩时尚(意译,点明文章内容)
SomeKidsAreOrchids血案的反思(意译,点明文章的内容)
BelievingTheBelievers人类的信仰(意译,指明作者的意图)
3.3采用翻译权衡手法
有时当一些英语新闻标题因修辞手法,或因文化及语言差异,在汉语中难以表达其微妙意义时,不妨根据英语新闻标题的字面意思结合新闻内容翻译出合适的汉语标题,可采用如下方法:
3.3.1增词使意义完整
英语新闻标题用词一般不多和英语标题倾向于对某一内容作“重点化”处理不求面面俱到这两点决定了其一般比较精炼简短。而汉语新闻标题追求“全面性”和汉语一词一意,使得汉语标题用词相对较多。所以,在汉译标题时,可以结合汉语新闻标题的特点,适当增加一些词语,使标题形式更加趋于汉语化,意义更趋完整,例如:
Older,Wiser,Calmer人愈老,智愈高,心愈平这条新闻聚焦于当今老龄化社会,尤其是老人们退休以后在处理各种问题时表现出来的睿智和冷静。若按照原文逐字翻译成“更老,更明智,更冷静”就不如增加“人”“智”“心”三字意义更加明确,句式更加整齐,更加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了。
3.3.2减词
减词法的目的有三:一是尽可能减去原标题中的虚词、代词、系动词等以求语言简练;二是省略标题中的次要信息以求突出关键信息,同时也符合汉语标题讲究含蓄地特点。
例如:
TheBattleOfHumanVersusComputerAtChess人机象棋大战
ThroughAWindow:ThirtyYearsWithTheChimpanzees透过心智之窗
MyHusbandIsAManInAWoman''''sWorld泡在女人堆里的男人
3.3.3体现原文修辞特点
如果英语标题寓意于某种修辞手段,如双关、比喻、押韵等,翻译成汉语之后中国读者也能同样感受得到,则尽可能体现原标题的修辞特点,不能保持原修辞格时,可换用其它修辞格或采用意译。
CourageKnowsNoGender(拟人)勇气不分男女(意译)
AfterTheBoom,EverythingIsGloom(押韵)繁华好景不再,萧条接踵而来(保持原修辞格)
SoccerKicksOffViolence(双关)足球开踢拳打脚踢(保持原修辞格)
LibertyMotherOfInvention(借用典故)自由是发明之母(保持原修辞格)
MiddleEast:ACradleOfTerror(比喻)中东:恐怖主义的摇篮(保持原修辞格)
3.3.4发挥汉语的优势
在汉译标题时可适当采用对仗、押韵、成语甚至文言用语,是标题的翻译更加出彩,例如:ItTakesDeterminationToCompleteOneOf
TheWorld''''sToughestCarRallies只要意志坚,不怕征途远(对仗)
Bush''''sFlightIntoTheSunset桑榆暮景照归程(文言用语)
SavingTimeForARainyDay储蓄劳务,未雨绸缪(四字成语)
SteppingUpToTheFiringLine载人难,难于上青天(夸张,套用诗句)
OpportunitiesKnows-ButAtACost学习还是赚钱,是个问题(套用名句)
BushDaughtersReachLegalAgeToDrink布什双娇初长成,酒巷从此任纵横(套用名句)
正如好的新闻标题能够永远留驻人们心间一样,好的汉译新闻标题也能使读者耳目一新,并给其留下深刻的印象,新闻翻译工作者如果能把握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并掌握相关翻译技巧,能以最简明扼要的形式向读者揭示新闻的主要内容,那么必将能使国内读者能用新闻的眼睛更好地观望世界。
参考文献:
[1]许明武.新闻英语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新闻标题范文4
制作标题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人们常说“题好一半文”,好的标题是新闻作品成功的前提。尤其是报纸的新闻标题,更要注意词句的修饰,讲究语言的鲜活、生动形象和含蓄凝练。标题制作得好,它就像一串珍珠般惹人喜爱,令人读来、听来不仅能耳目一新,饶有兴味,而且能获得“好题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之自如”之感。
在此,笔者结合10余年的新闻工作经验,浅显地谈一些自己在实际工作中对新闻标题制作的看法和意见。
表意准确,表态鲜明
新闻要准确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所以新闻标题须切实做到表意准确,表态鲜明。
标题要忠于事实,即在概括浓缩新闻事实时,不可虚构事实。必须无条件地忠于事实,这是制作新闻标题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概括的事实应是新闻中本来就有的,不是虚构的;标题可以从新闻中选择某一事实,但是这种选择不能不顾及事物的全貌,不能歪曲新闻的基本事实。
标题不仅可揭示新闻内容,而且能够评价新闻内容,表达编辑部的立场态度。因此,要求制作标题时所体现的观点,无论是摘自新闻本身,还是编辑部借题发挥,或者是从新闻事实中概括出来的,都应当而且必须符合马克思主义,符合党的方针政策,而不能片面、夸张、拔高。
编辑人员在制作标题时,表情达意,遣词造句,必须做到切实准确。同时,还要善于选用最适当的字或词,做到恰如其分地表达新闻内容,不使人产生歧义,不让人造成误解。
标题态度鲜明,即指标题报告事实有鲜明的倾向性,笔下带有感情。标题在报告真、善、美的事件和现象时,欣喜之态跃然纸上;披露假、丑、恶的事件和现象时,则愤懑之情溢于笔端。当然,并不是说所有标题都必须或褒或贬,才算态度鲜明。一般说,标题的态度可分为三类:肯定态度如歌颂、赞扬、支持、同情,否定态度如斥责、揭露、嘲笑、讥讽,既不肯定也不否定态度。肯定与否定都有鲜明的倾向性,当然是一种鲜明的态度,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只要不是含混,而是根据实际情况作客观报道,也是态度鲜明。如果片面强调要表现褒贬扬抑的态度,反而会使标题的导向发生偏差。
不含倾向性的标题,使用的词语不含褒义或贬义,而是中性。这里虽未对新闻事件表示肯定或否定的态度,但这种不表态,本身就是一种态度,是不表态的表态。读者仍可从中得到某些启示,也有助于加深对新闻事实的理解。
运用超常规的修辞手段
所谓超常规修辞,就是在特定语境中为了达到一定的修辞目的,有意冲破搭配规则,造成语义变异,在读者心中唤起联想,使词语或短句产生不同凡响和新鲜独特的表达效果。语言符号本来是线性的,词语只能挨个依次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出现,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这种线性的语言序列和要表达的立体思维有一定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思维表达的需要。而一条好的新闻标题,则要尽可能唤起读者的想象,尽可能多地表达丰富的信息,这就必须借助修辞,特别是超常规修辞。新闻标题中常用的超常规修辞有谐音格、收启格、引用等。
应注意的一些事项
一新闻标题,尤其是主题一定要做成实题,尽量将新闻要素做进标题之中。
二标题的主谓宾结构必须完整,避免出现双谓语和动宾搭配不当的情况;新闻标题必须有动态词汇,主要为“行为主体+行为+行为客体”的句式结构。消息标题中力戒“的”字结构XXX的XXX、“是”字结构XXX是XXX、“和”字结构XXX和XXX、“为”字结构为XXX等静态句式出现;标题主要只用主动语态,慎用被动语态作为新闻标题,以使新闻事实表述得更加直接、有力。
三对已经发生过的新闻事实,除特殊需要外,无须在标题中加上时间,如“昨日”等,用现在时表述基本新闻事实,以使报纸感觉鲜活,给读者以强烈的时间感;对将要发生的新闻事实,应该在标题中用“将”注明,否则会李代桃僵;新闻标题中应尽可能地省略标点符号。顿号和逗号,尽量用空格来替代,以使版面透气,更加清丽。严禁使用感叹号,避免给人以主观感彩。尽量不使用省略号和破折号,因为省略号至少要占用两个字符的空间;尽量不使用问号,在句式本身为疑问句的时候,禁用问号;除表达反语的意义外,尽量不使用引号。
四新闻标题中严禁出现重复字眼;新闻主体中的人如果不为常人所知,不宜出现在主题中。如果必须出现在主题之中,则可用该人的身份替代;尽量在主题中回避字数太多的人名和地名,转放在副题中;严禁在标题中出现不常用或易引起误解的地名简称;慎用多行主题,否则起不到标题原应承担的醒目和提示的作用;标题尽量不折行,不裂句;迫不得已转行的时候,要注意单独成行的一句要意义完整,不引起歧义。
五副、主结构的标题,要特别注意引题和主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当副题的主语和主题的主语非同一主体的时候,尤需小心语义之间的连贯和协调,避免出现主语不明确,让人产生歧义。
六副题在补充说明主题意思的时候,避免出现主体事实的重复;如无特殊需要或者明显的是非判断,避免在标题中出现主观色彩浓厚的字眼,如“竟然”、“胆敢”等字眼,尽量保证报纸的理性色彩和客观形象;不提倡在新闻标题中使用问句,新闻内容是什么就告诉读者什么,无须哗众取宠、欲擒故纵;新闻标题中作出的判断,要在正文中有足够的证据支持,避免出现孤证、过头的判断;新闻事实是一个个例的情况,新闻标题中慎用宏观表述。
七标题中尽量不要出现专业性过强的词汇,善于用已知的事物作为桥梁,将生僻的专业词汇翻译成通俗的语汇,不用方言、土语、庸俗低级和不切实际的字句作题等。
总之,标题是要准确地概括事实,从思想上要注意实事求是,从作风上要注意认真细致,从语言上要注意字斟句酌。
新闻标题范文5
准
标题要准确、题文相符,严防歪曲事实、含糊其辞、题不对文。要让人见题明文而思读。
标题的准确,首先是由新闻的本质和属性决定的。既然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真实报道,而标题又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标题需准确真实、确切具体,也就不容置疑了。标题夸大或缩小,题不对文是新闻的大忌。如《××厂今年利税同比增长两成》,而文中报道的是19.5%,显然标题不符合事实,不够准确。
同时,由于标题具有揭示、评价新闻内容的作用,是对新闻所报道的主要事实和主题思想的概括与浓缩,这就进一步要求标题必须以事实为根据,绝对不可超出新闻所报道事实的范围,一就是一,事件发展到什么程度,标题就应制作到什么程度,力戒浮饰、渲染。
精
标题应言简意赅、精炼明快。简洁生动的标题,使读者在一瞥之中就能了解其深刻含义,既便于阅读,又增强了新闻的震撼力和吸引力。因此,制作标题时要善于概括,能省略的词语一定要删去,冗长累赘的标题会使人感到沉闷。《春秋》“一字寓褒贬”,可见《春秋》用字是何等准确精练。契诃夫曾经说过:“写作的技巧,其实并不是写作的技巧,而只是删掉写的不好的地方的技巧。”制作标题也要有这种精神,必须讲求凝词炼句,反复推敲,力求做到短小精悍,以少胜多,使新闻眉清目秀。
要使新闻标题精悍,除练好遣词造句的基本功外,同时要掌握精拟新闻标题的基本规律。如在拟消息标题时,不要仅仅适应一些读者想看了标题就可完全了解消息内容的欲求,把标题拟得大而全,而只能把消息的高潮和关键一笔点出,以留有余地,吸引读者阅读全文。
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北平,同志亲自为报道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消息加的标题,只用了四个字:“解放北平”,明了、醒目、干净利索。在拟通讯标题时,尽量主、副标题合拟,虚实结合。人们往往习惯主标题虚拟——用一句颇有气派、颇含深意的话,如“英雄赞歌”,副标题实拟,如“记……”,这类标题可以主、副标题虚实合一。如:标题《活着的——记战斗英雄杨朝芬》。
活
活,就是要求新闻标题活灵活现、形象生动、耐人寻味、切忌生硬死板。一个活泼生动的标题,会增强其表现力、吸引力、冲击力。
活化标题,首先要让标题标新立异,具有鲜明的个性,否则,就没有“活”的基础,这也是鲜活新闻的基本要求。标题所要指出的新闻事实,一要不一般,二要有新意,三要有闪光点。如《“金凤凰”飞进光棍堂》。
其次,要增强标题的动感美,让标题先“动”起来,往往就能活起来。在制作标题时,能用动词就不用形容词。如《众人抬出了个怪队长》、《“飞”来的闺女》、《谁需特号鞋请寄尺码来》等,都是巧用动词、活泼生动的好标题。
新闻标题范文6
关键词:新闻标题;制作技巧
新闻标题是在新闻之前对新闻内容加以概括或评价的简短文字。其作用是划分与组织新闻内容、揭示新闻内容、评价新闻内容、吸引读者阅读。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制作方式也多种多样。
标题是文章的“面孔”,是新闻的“眼睛”,只有“面孔”诱人,“眼睛”传神,才能留住读者。它直接决定了读者的阅读取舍。新闻标题制作对于检验编辑水准、引领读者阅读具有重要的意义。出“亮眼”的新闻。因此, 制作出吸引人的标题也是新闻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怎样才能做出“亮眼”的新闻标题呢?笔者认为应该掌握以下几个技巧:
一、 在标题中使用动词,“化静为动”
让标题“化静为动”,就是要在标题中巧妙运用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化静为动, 变抽象为具体,从而做出生动活泼、动感十足的标题来。在汉语中,动词被称为语言的味精,是最活泼、最富有生命力的。一个动词恰到好处地使用, 能使一条标题顿时生色,能使一个人物栩栩如生,一个场景活灵活现,从而也使整篇新闻别具一格。比如,2005 年3 月11 日《羊城晚报》的一条标题令人赏心悦目,题目是《今晚北风拜访冷雨敲窗》。这个标题连用两个动宾词组, 辅之以拟人化的手法, 给标题赋予一种特殊的意境,使整个标题化静为动、变死为活,从而增强了标题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再比如,人民日报的《金乡问蒜》、《华能站稳新加坡》、《农村物流“转”起来》,光明日报的《小渔网“网”出大市场》、《看不尽的灯火品不尽的钱学森》、《把办结的反贪案件拿出来“晒一晒”》等,一“问”、一“站”、一“转”、一 “品”、一“晒”,化静为动,并辅之以拟人化的手法,使标题赋予了一种特殊的意境,从而增强了标题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在标题中运用修辞手法
修辞是人们在文学作品中经常运用的写作手法。使用修辞可以使文学作品生动形象,增强表达效果。在新闻标题中适当地使用修辞,可以增加新闻标题的美感,使标题更具有吸引力。
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复杂的事物简单化。对于新闻标题来讲,其直接作用就是可以让读者很好把握新闻的内容和主旨,激发阅读热情。如:
7500吨海上全回转自航浮吊在上海建成起吊,创下单吊起重世界之最(引题)
“蓝鲸”是怎样炼成的(正题)
标题中将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500吨海上全回转自航浮吊,形象地比喻为庞大无比的蓝鲸,既恰到好处,又流露出抑制不住的自豪感,使阅读者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愉悦感。
引用是拟写标题的常见手法,主要通过文质兼美的名言佳句,给人以美的享受。如《映日荷花别样红》、《春风化雨细无声》、《中小企业百炯争流》等。以古诗作为题目,一般用在通讯上居多, 既不落俗套又意味深长。但消息一般求实避虚, 以实题为主。
运用比拟、借代,可使事件表达具体形象,描写生动,富有感彩。如:
新华社2009年5月13日消息的标题:
(引题) 青山寂静倾听深切思念 岷江奔腾激扬奋进力量
(主题) 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活动隆重举行
(副题) 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出席
这则标题的引题就运用了借代、拟人等修辞手法,把青山寂静与岷江奔腾对称对比;倾听深切思念与激扬奋进力量对称对比,非常好地烘托了这次活动的庄重、严肃气氛,起到了引题的作用。
对偶则能把结构相同、意义相对或相关的两个词语排一起做进标题,语调和谐,比一般陈述句更具感染力。如《用阳光驱散阴影让生命鼓起风帆、《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等。借助回文的手法,可把相同的词语或句子,在下文中调换位置中或颠倒过来, 产生首尾回环的情趣。如《“回头浪子”教“浪子回头”》等。此外,还有借代《“红围巾”在行动》、比拟《低碳经济让地球换一个活法》、对比《天寒心温暖巢空心不空》、拈连《“六个一”巧解“六个难”》等。优美的文字亦可“扮靓”标题,同时准确地提炼文章的精华,如《何兆武如一根思想的芦苇》、《阿库乌雾吟着彝歌走向世界》等。
三、在标题中巧妙应用成语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简洁精辟的短语。成语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语言宝库中的瑰宝。巧妙应用成语入标题,常常可以收到其他语言形式无法替代的效果。好标题需要极其精炼地传达新闻的精髓,成语正是最好的帮手。例如:
中国电视30年:精彩纷呈 波澜壮阔(2008年10月17日 人民网)
这里用了两个成语――精彩纷呈、 波澜壮阔,它们不仅确切地表达了新闻的基本内容和精神:30年来,电视剧事业取得飞速发展,可以说是硕果累累,作品之多令人应接不暇。细看其中,那些能让观众记得住的作品,经得起时代检验的好作品尤为可贵。而且就标题文字的长短而言,也是极符合标题制作要求的,它们简明扼要,干净利落,省却了多少繁言赘语。如果不是巧用成语的话,表情达意上也许没有多大障碍,但也要花不少笔墨才能说得清问题。再如:
“自欺欺人”当选韩国年度成语(2007年12月25日《劳动报》)
“土地流转”何以“销声匿迹”(2008年10月13日 人民网)
民生建设项目“蓄势待发” (2008年8月18日《武汉晚报》)
例一直用其义。韩国学者们认为一系列假学历、抄袭论文、集团公司行贿以及政府官员腐败等丑闻让韩国人在过去一年里生活在欺骗中。因此,“自欺欺人”这一成语也许最能概括韩国民众2007年的感受。
例二用“销声匿迹”来概括这样的新闻事实――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前被各派观点激烈争辩的有关“三农核心问题”的“土地流转”话题最终还是未在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公报中出现,真是恰到好处。
例三中的“蓄势待发”简洁明了,高度概括了目前武汉市除了在建的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外,还有一批关乎民生的项目也已经进入前期准备阶段的事实。
我国的成语数不胜数,制作标题时,不是随手拈来都可成为佳作的,关键在于“巧用”,这就是艺术。俗话说的好:熟能生巧。这个熟,应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熟知新闻事实,二是熟知成语内涵的来龙去脉。只有将这二者有机结合,才能有好标题的出现。
四、在标题中设置悬念
世界上有很多的人热衷于探险,就是因为那里有很多的未知,标题制作也一样,得留点悬念让读者自己去寻找。
比如《丙肝发出的“寻人启事”》、《像采矿一样取肾结石》这两个标题,一看就知道说的是丙肝和肾结石的问题,但是还有点模糊在里面,“寻人启事”是怎么回事?像采矿一样怎么采?这两个疑问就会让读者充满好奇地读下去,那么编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再比如《“神医”让他瘫了》、《一泡尿,放倒了他》、《幸福挤不下三个人》、《种下豆子,得到瓜》这四个标题也很有趣,看到它们读者一定充满好奇,满脑子为什么,所以,读者肯定会迫不及待地想看看到底是什么内容。做标题就跟写推理小说一样要有悬疑,以吸引读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06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