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与子期的故事范文1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3-0137-02
摘要:“高山流水”典故最早见于《列子・汤问》。在人们的用典实践中,这一典故逐渐发展出七十余个典形和乐曲高妙、相知可贵、知音难遇、痛失知音、闲适情趣等典义,还存在典故反用现象。进入新世纪,该典故也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找到自身新的价值。本文以文献材料为依据,对“高山流水”典故的源流及相关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山流水;典故;源流;知音
汉语典故来源复杂、内容丰富,全面反映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对典故进行源流探究,可以更好地挖掘其文化底蕴,弘扬中华文明。“高山流水”作为中国古代的著名典故,自产生便为历代文人不断使用,本文就结合文献对典故“高山流水”进行探源溯流。
一、“高山流水”典故的源流梳理
1.“高山流水”典故的源头考证。
为梳理“高山流水”典故的源流,笔者利用“汉籍全文检索系统(第三版)”对“高山流水”词条进行检索,结果显示:“高山流水”作为一个整体使用,最早出现在唐代,但与“高山流水”典故相关的“伯牙”、“钟子期”、“破琴”、“绝弦”等早在先秦时就有了;从先秦至近代,由“高山流水”生发出的各种典形都不乏典例,唐宋时期尤盛。
通过检索可知,“高山流水”最早出现于《列子・汤问》: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然而,在中国工具书网络出版总库中对“高山流水”进行检索,则得出两种有分歧的结果。有辞书认为“高山流水”最先出自《列子・汤问》,如范之麟主编的《全宋词典故辞典》;也有辞书认为“高山流水”典源为《吕氏春秋・本味》,如陆尊梧等人主编的《古代诗词典故辞典》。但《列子》是于公元前450年至前375年所撰,而《吕氏春秋》成书时间为公元前239年前后,《列子》成书显然早于《吕氏春秋》。所以,我们认为“高山流水”典故的典源为《列子・汤问》。
《吕氏春秋・本味》这样记载“高山流水”典故: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非独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礼以接之,贤奚由尽忠?犹御之不善,骥不自千里也。
上述两书的记载大体一致但侧重不同。《列子・汤问》通过描写俞钟二人的音乐交流, 侧重表现钟二人音乐技艺和艺术鉴赏的高妙,而《吕氏春秋・本味》完整记述故事结局,意在呼唤知音、渴求知音见赏。按时间先后,《列子・汤问》是“高山流水”的典源,但我们可以把《吕氏春秋・本味》看作后起典形“伯牙绝弦”、“断弦”等的最早出处。
2.“高山流水”典故的历展。
用典实践显示,“高山流水”典故早在先秦时期出现在篇章中,无简短凝固的形式。从产生到南北朝,文人们多通过概述典故或只提到部分典故要素来表情达意。意义多围绕“知音”展开,且多抒发世无知己的孤独或失去知音的痛苦。
唐宋时代是中国传统文学大繁荣的时代,“高山流水”典故也在此时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首先,典形数量大大增加。粗略统计,自先秦至南北朝,“高山流水”的典形只有“伯牙”、“钟子期”、“知音”和“绝弦”等几个,均为典故的关键要素。但从唐代起,诗文中“高山流水”的典形就复杂起来。这些典形是以典故关键要素为基础,附加一个表语义侧重的要素而形成两三字或四五字长短、独立使用的稳固形式。其次,典义得到丰富和发展。“高山流水”最早有乐曲高妙和痛失知音两层基础典义,但自唐代起,其典义有了多维度的发散。如从相知可贵、知音难遇等方面扩展“知音”含义的范围,甚至一些文人雅士还从中找到回归山林田园的闲适情趣。
二、“高山流水”典故的典形分析
“高山流水”典故的典形共有七十余个,可分为以下几类:
1.伯牙类:伯牙、伯牙不喧、伯牙操、伯牙高山、伯牙绝弦、伯牙流水心、伯牙破琴绝弦、伯牙琴、伯牙曲、伯牙弹琴、伯牙弦、伯牙弦绝、牙旷、牙琴摧、牙生摧弦、牙弦、牙钟、俞琴禁鸣。
2.高山类:高山、高山调、高山流水、高山琴调、高山少知音、高山深水、高山一弄、高山韵。
3.流水类:流水、流水伯牙操、流水伯牙弦、流水高山、流水琴、流水曲、流水心、流水意、流水引、流水韵、流水知音、奏流水。
4.山水类:山高水深、山高水汤、山情水意、山水谁知、山水在琴、山虚水深、水山、水深山峨峨、在山峨峨、在水汤汤。
5.子期类:钟殁、钟期、钟期耳、钟期琴、钟期听、钟期弦、钟弦、钟牙、钟子期、子期、子期耳、子期弹、听属钟期、一去钟期。
6.琴弦类:罢琴、摧弦、断弦琴、断弦人、绝弦、琴曲随流水、琴声断、琴亡伯牙、弦断。
7.知音类:对“高山流水”的典形进行以上分类,是本着典形关键要素相关的归为一类的原则。这些典形多为一个关键要素和一个其他要素的组合。关键要素指称范围,其他要素体现语义侧重。比如以“伯牙”为关键要素的典形有“伯牙操”、“伯牙琴”、“伯牙曲”、“伯牙弦”等,而“操”、“琴”、“曲”、“弦”就是各典形不同的语义侧重。除了“伯牙”以外,“高山流水”的典形中,关键要素还有“高山”、“流水”、“山水”、“子期”、“琴”、“弦”、“断”等。典故关键要素常由人的名字、代称、简称,有特征的事物和故事情节等充当,这些关键要素都有自身的排他性和独特性,一出现就能迅速地指向其源头的典故。
三、“高山流水”典故的典义分析
“高山流水”典故自先秦时期产生,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典义在用典实践中不断丰富扩充,大体可概括为以下几类:
1.乐曲高妙。据《列子・汤问》记载,伯牙为子期奏“高山流水”曲,曲中情感内容尽为钟子期所领会,二人遂成知音,此曲也为后人称颂。在《荀子・劝学篇》中也有“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的描述,可见其琴艺之高超。所以,出自琴艺大师伯牙之手的“高山流水”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自然成了高妙乐曲的代称。
明・崔时佩《西厢记・琴心写恨》:高山流水千年调,白雪阳春万古青:清・王鹏运《徵招》:
翻幸锦鲸游,胡笳怨,不入高山琴调。
2.相知可贵。 在“高山流水”典故中,伯牙子期心灵高度契合,伯牙曲中情感尽为子期精准捕捉,二人堪称 “知音”典范,“高山流水”典故也因此被用来称颂知己间可贵的相知之情。
唐・孟浩然《示孟郊》:钟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宋・张孝祥《浣溪沙》:
我是先生门下士,相逢有酒且教斟。高山流水遇知音。
3.知音难遇。“高山流水”催生了传统文化心理中的知音情怀,人们都渴望知音,但知音毕竟难求。于是便有了文人借“高山流水”抒知音难遇、知音恨少之情,增人生凄凉悲怆之感。
宋・欧阳修《奉答厚甫见过宠示之作》:戏君此是伯牙曲,自古常叹知音难:元・耶律楚材《和冯扬善韵》:
未逢知音人,伯牙故绝弦。
4.痛失知音。伯牙子期难得相遇相知,子期死后,伯牙碎琴终生不复鼓,只为再无赏音人。痛失知音,给“高山流水”的典义蒙上一层悲伤的色彩。
宋・欧阳修《夜坐弹琴有感二首呈圣俞》:钟子忽已死,伯牙其已乎。绝弦谢世人,知音从此无:清・朱彝尊《哭王处士》:
书籍今何,人琴不可知。高山空有调,回首失钟期。
5.闲适情趣。在由“高山流水”典故直接生发出来的与乐曲、知音相关典义外,后世的文人墨客们还从中寻出一丝淡泊闲适的田园山林情趣来。
唐・牟融《写意》:
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醉后曲肱林下卧,此生荣辱不须论。
元・月鲁不花《玉山佳处》:
倚树或听流水韵,看书时坐古松阴。玉山佳处因人胜,能赋扬雄为赏心。
6.反用新意。“高山流水”典故在古代的诗文中还存在反用情况,不蹈袭前人,往往能翻出新意。通过反用,“高山流水”典故又被巧妙地赋予了新的含义。如唐代白居易《郡中夜听李山人弹三乐》:“却怪钟期年,唯听水与山。”反用“高山流水”的典故,说钟子期只会赏听高山流水的琴意,借以反衬自己能很好地体会李山人所弹“三乐”的内容。又如宋代黄机《浣溪沙・送杜仲高》:“我定忆君吟渭北,君须思我赋停云,未信高山流水,断知音。”反用“高山流水”典故,说伯牙子期之后世上知音并未断绝,意在托出自己与杜仲高之间的知音关系。
在用典过程中,人们并不会过多的纠结于典义的明确分类。以上对“高山流水”典义的分类主要是为了分析的条理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免割裂了各个典义之间的联系。诗文本就讲究含蓄蕴藉,“高山流水”典故各典义间的交融,反而更能增加文学作品的意蕴。
四、“高山流水”典故的当代意义
发展至今时今日,“高山流水”典故除了其文学语言功用外,在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也能找到自身价值,体现新的意义。
1.“高山流水”典故的经济意义。
“高山流水”典故的经济意义主要体现在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上。武汉是“高山流水”的故里,也是知音文化的发祥地,现存有古琴台、钟子期墓等遗迹。武汉可以大力打造知音文化的品牌,多种形式开发这些因“高山流水”而生的文化旅游资源,如建造以‘高山流水觅知音’为主题的文化公园和举办知音文化节等。以“高山流水”典故为依托的知音文化品牌若转化为生产力,定能为武汉的经济腾飞做出大贡献。
2.“高山流水”典故的文化意义。
“高山流水”典故所承载的文化意义,主要体现在知音文化和音乐文化上。
“高山流水”在千百年的流传中形成了知音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知音文化内涵也得到拓展。它在当代不再局限于友情方面,而向亲情、爱情和知人用人之道等方面扩展,进一步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平发展、爱国爱家、知情重义、志同道合、诚实守信成为知音文化的重要内核。
在倡导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高山流水”仍是高雅艺术的代表,这有利于净化人的内心世界,使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释放自己、回归自然,获得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伯牙与子期的故事范文2
[关键词]明代;伯牙鼓琴纹铜镜;历史价值
[中图分类号]K87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2-0084-02
在平凉市博物馆馆藏300多面铜镜中,这面明代的伯牙鼓琴纹铜镜尤为独特。铜镜直径15.9厘米,圆形,圆钮,宽素缘。铜镜内容以浅浮雕工艺表现,描述的正是伯牙弹琴的动人场面。伯牙端坐于亭阁之内,手抚七弦琴,神情专注,好似在弹奏一曲特别欢快动听的曲子,引来无数蝴蝶和蜻蜓在空中飞舞,久久不愿离去。亭阁周围繁花正茂,一派祥和温馨的气氛。此境布局采用对称法,以钮为中心环绕四亭,使整个画面别具匠心,充分反映出中国对称的传统审美观。
对这面伯牙鼓琴纹铜镜的研究探讨中,笔者发现它不仅制作精美,独具匠心,还可反映出大量的时代信息,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价值。
一、从铜镜来源看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的生活状况
这面铜镜的来源可真实地反映出当时平凉人民的生活状况。据记载,这面伯牙鼓琴纹铜镜征集于平凉市收购站。平凉市收购站位于原平凉地区东面的西瓜园市场,是当时人们把认为不重要的东西进行变卖以贴家用的地方。20世纪60~80年代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人民生活极其拮据。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人民温饱问题尚不能解决,更谈不上有文物保护意识,为了生计便把家中的文物变卖给收购站以补家用。这也更深层次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脚步之艰难和道路之曲折。平凉市博物馆有相当部分文物都是从收购站征集来的,除了这面伯牙鼓琴纹铜镜,还有一些铁器和陶器。
二、从伯牙鼓琴看我国古代音乐发达的盛况
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原籍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经考证,伯牙原本就姓伯,说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在小说中的杜撰,而在此之前的《史记》与《荀子》、《琴操》、《列子》等书中均为“伯牙”。东汉高诱注曰:“伯姓,牙名,或作雅。”现代《辞源》也注曰:“伯姓,牙名。”伯在古代是个很普通的姓,如周武王时不食周粟的伯夷,秦穆王时擅长相马的伯乐等。伯牙是当时著名的琴师,善弹七弦琴,技艺高超。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尊为“琴仙”。 现在的琴曲《高山流水》和《水仙操》传说都是伯牙的作品。
伯牙学琴的故事家喻户晓,《琴操》和《乐府解题》都有记载。伯牙随成连先生学古琴,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却不能理解曲子的深意,弹奏往往缺少神韵,不能引欣赏者产生共鸣。成连先生想把伯牙培养成一位真正的琴师,便带他去东海找自己的老师方子春,希望能传授他培养情趣的方法。恰遇方子春外出,成连遂驾船去寻,只留伯牙一人等候。
过了十天,成连先生还未归来。伯牙在岛上等得心焦,每天调琴之余,举目四眺。他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远望山林,郁郁葱葱,深远莫测,不时传来群鸟啁啾飞扑的声音。这些各有妙趣、音响奇特不一的景象,使他不觉心旷神怡、浮想翩翩,感到自己的情趣高尚了许多。伯牙产生了创作激情,要把自己的感受谱成音乐,于是,他架起琴把满腔激情倾注到琴弦上,一气呵成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
这时,成连先生摇船而返,听到他感情真切的演奏,高兴地说:“你现在已经是天下最出色的琴师了,你回去吧!”伯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涛声鸟语就是最好的老师。此后,伯牙不断积累生活和艺术体会,终于成了天下操琴的高手。
这则故事反映出我国古代琴家们已经认识到体察现实对创作及表演的重要性,也可以看出我国古代音乐发达的盛况。
三、从伯牙鼓琴感“知音”难觅
谈起伯牙,人们便会自然而然想到钟子期,想到《高山流水》,进而想到“知音”一词。伯牙鼓琴的故事自始至终都充分诠释着知音的含义,告诫人们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它不仅仅是一个经典流传故事,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关于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吕氏春秋·本味篇》中有详细的记载: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据相关记载,有一年,伯牙奉命出使楚国,八月十五乘船来到汉阳江口。晚上,伯牙望着空中一轮明月,琴兴大发,弹了一曲又一曲,沉醉在自己美妙的琴声中。猛然,他看到岸边站着一个打柴人,只听那人连连称赞琴声之绝妙。伯牙心想,一个打柴的樵夫,怎么会听懂我的琴呢?就问他:“你既然懂得琴声,那说说看我弹的是一首什么曲子?” 那人笑着回答:“先生,您刚才弹的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只可惜弹到第四句的时候琴弦断了。” 打柴人回答的一点不错,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请他上船细谈。那人认出伯牙所用之琴是瑶琴,接着还说出了瑶琴的来历,听得伯牙暗暗佩服。伯牙又为打柴人弹了几曲,请他辨识其中之意。当琴声雄壮高亢的时候,打柴人说:“这琴声,表达了高山的雄伟气势。”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打柴人说:“这后弹的琴声,表达的是无尽的流水。”伯牙欣喜若狂,他没想到在这野岭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寻觅不到的知音。原来此人叫钟子期,俩人越谈越投机,相见恨晚,并约定来年再聚。
然而不久,钟子期不幸染病去世,临终前再三嘱咐,一定要把坟墓修在江边,来年相聚之日好听伯牙的琴声。伯牙得知消息,万分悲痛,来到钟子期坟前凄楚地弹了一曲《高山流水》。弹罢,他挑断琴弦,长叹一声,便把心爱的瑶琴摔了个粉碎。伯牙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
伯牙抚琴遇知音的故事还在《列子·汤问》中有所记载。后人用“伯牙鼓琴”来指朋友间心意相通,又用“知音”的典故比喻知己朋友。后人还以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为题材创作了琴歌《伯牙吊子期》。
四、从铜镜纹饰探明代社会之风俗风貌
明代铜镜纹饰内容多欢喜雀跃场面,这是明代铜镜的一大特点。明人抛弃了许多元代铜镜的特点,如反映天文现象的星象图和代表元代少数民族文化的蔓草图案,而去崇拜古人所创造的辉煌,尤其是汉唐时代,所以多仿造汉唐铜镜。然而,汉唐铜镜业在元代并没有被很好地继承下来,所以明人铸造并不得意。
明代铜镜已世俗化,主要体现在彻底摆脱了繁缛、神秘和威严的纹饰,而向简单明朗发展,内容多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有纹饰者多为龙凤纹、八宝纹、杂宝人物纹、百子纹、飞鸿纹、五岳图纹和风俗人物纹等。明代铜镜纹饰寓意繁多,或辟凶辟邪;或祈求健康长寿、多子多福;或求美满姻缘、大好前程等,充分表达了明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然,他们还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或追求知己、或追求音乐、或欣赏传统文化。不然,何以会铸造出伯牙鼓琴纹铜镜呢?
五、从伯牙鼓琴纹铜镜看明代铜镜的发展
明代铜镜给人以厚重感,镜圆钮较大,钮顶趋平。初期,镜缘多沿袭元镜内直外坡的形式。这些特点都可以从这面伯牙鼓琴纹铜镜得以印证。很多论著在谈及明代铜镜时多不屑一顾,往往用“制作粗糙”、“只有纪年铭文而无纹饰”、“更见衰势”等词来形容,其实不然。对这面明代伯牙鼓琴纹铜镜的研究发现,可以说明明代铜镜在铜料使用上出现了多样化,除黄铜和青铜外,还出现了白铜和紫铜。在铸镜工艺上使用了镀铅锡合金的新工艺,既保持了镜子的光洁,不易生锈,又增加了铜镜的古色古香。值得一提的是,这面明伯牙鼓琴纹铜镜的浮雕技法,技艺娴熟,写实性强,将伯牙鼓琴的场面描绘得淋漓尽致,比东汉、三国铜镜上粗犷的高浮雕写意更胜一筹。
明代不像唐宋时期,铜是由国家统一管理,禁止民间私铸的,各地铜镜作坊林立,尤以湖州为宜,大大促进了制镜业的发展。明代铜镜是中国4000年铜镜发展链条上的重要一环,比汉唐铜镜虽有不足,但毕竟丰富和发展了中国铜镜文化,应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苏强.明代铜镜概述[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2,(4).
[2]魏玉光.为明代铜镜正名[J].贵州文史天地,1999,(3).
[3]姚江波.明代古玩鉴定[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4]郭玉海.明清铜镜的时代特征[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3,(5).
[5]何堂坤.明代铜镜科学考察[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94,(1).
[6]阴耀耀.隋唐时期的铜镜装饰纹样探析[J].东方艺术,2005,(19).
伯牙与子期的故事范文3
关键词: 古琴 《流水》 人文特色
古琴作为一种乐器,至今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其出现和发展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文化现象。比如:由古琴各部位的名称,可见其制作和形制都寓有教化人伦的深意;与古琴演奏随之产生的文字谱、简字谱;琴曲中所蕴含的中国画的意蕴;大量与古琴为题的诗歌和文学作品,等等,都是古琴这种乐器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古琴不仅作为乐器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更成为一种文化载体。
目前流传下来的古琴曲目很多,“二百多世代积累的琴学著作存世,其中辑录的五百多首琴曲的三千多种传谱”[1]。这些琴曲中《梅花三弄》、《流水》、《广陵散》、《潇湘水云》等被人们广为流传。在这五百多首有记录的琴曲中,《流水》是为大家广为熟知的一首琴曲。本文将从古琴曲《流水》的典故、古琴文字谱的产生及发展和《流水》的不同打谱、有关《流水》的古诗出发阐述古琴的人文特色。
一、琴曲故事的人文特色
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从古到今流传甚广,伯牙与子期也成为人们心中知音的**代表人物。这个故事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就有文献记载,先秦、两汉的文献也屡屡出现,一直到现在他们仍被人们誉为真挚友情的**典范。
(一)《流水》典故始末。
知音的故事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成书的《列子》一书中。《列子》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用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2]
伯牙善于弹琴,子期善于听琴,伯牙每弹子期都能说出其心中所想。
从古到今很多典籍中都有关于伯牙与子期的典故的记载,战国末年,《吕氏春秋》:“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3]汉代淮南王刘安所著的《淮南子》和韩婴所撰《韩诗外传》中也记载了这个故事。
由此可见,伯牙与子期的故事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的文献都有记载,《流水》的故事和《流水》这首曲子的传承都与文人密不可分。流水的故事从开始到现在都是文人所推崇的故事,他们把它写进自己的文章里,弹在自己的琴曲里,正是如此古琴文化才得以延续。
(二)对典故的理解。
中国人非常重视朋友之间的情谊,自古以来发生许多为了帮助朋友或报答知音而愿意牺牲生命的故事。春秋时管仲与鲍叔牙患难与共,互相扶持,二人的友情成为后人交友的榜样。管仲曾感激地对鲍叔牙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中国人喜欢知音,敬重知音,更加喜欢赞美知音。这不仅仅是对朋友的一种渴望,还是流淌在中国人血脉中的一种气质。
朋友未必就是知音,知音,是那个远在天边却感觉近在眼前的人,是能够与自己心灵相通、志趣相投的人。琴为知音者奏,士为知己者死,于是伯牙为子期摔碎了瑶琴,不再为任何人弹奏,由此可见,知音具有非常神奇的力量。琴曲典故的广泛流传不仅为古琴增添了人文气息,而且对琴曲的流传及发展做了非常好的铺垫。
二、琴谱的人文特色
古琴的简字谱作为古琴这种乐器所特有的一种乐谱,经过历代文人的创制和改进,最终形成了特有艺术风格。
(一)古琴记谱法。
自有古琴以来,在古琴谱出现之前,学琴都是口传心授。而后来,随着古琴技术的发展,“汉代开始有弹奏手法的名称记载,称之为指法。南北朝时期,琴家为不同琴曲所用不同的定弦取下名称,称为琴调”。[4]而后,又用文字记下具体的左手指法、右手指法、调名、徽位、弦数等的方法,称之为“文字谱”。[5]现存的南朝末年丘明所传的《碣石调幽兰》琴曲是迄今为止流传最早的文字谱。
由于琴曲中的一个指法就要有一大串的文字说明,一首琴曲需用大量的文字表现,造成打谱、流传等多方面的不便,后设计出一种相对简单的琴谱符号来记谱。唐代的曹柔根据汉字的特征,从一个字的四个角定位,各取汉字的笔画简笔来确定左手的指法、徽位、弦位和右手指法的运用技巧,并将它们结合成为一个“字”,这就是“简字谱”。[6]虽然比起文字谱来简字谱先进了很多,但是要深入领会并且娴熟地完成一首曲子还是不容易的,因为谱面上并没有具体的速度、力度、节奏的标记,所以要完整地弹奏一首曲子是非常难的。正因为这样,古琴音乐的韵味和意境才得以体现,因为它没有太多的条框规定人的思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有用心体会,才能弹出其中的妙处。
(二)《流水》琴谱。
《流水》琴谱目前最早见于朱权1425年编纂的《神奇密谱》中。书中说道:“高山、流水二曲本为一曲,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落。至宋‘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7]可见最早《流水》这首曲子与《高山》这首曲子同称为一首琴曲,唐代分为两个曲子,不分段数。宋代才有《高山》四段,《流水》八段的划分。
《流水》还见于《风宣玄品》、《西麓堂琴统》、《澄鉴堂琴谱》、《自远堂琴谱》、《天闻阁琴谱》等三十多部琴谱。可见,历代的古琴演奏家对《流水》这首曲子是非常钟爱的。
目前流传最为广泛的《流水》版本是我国古代著名古琴演奏家张孔山根据《天闻阁琴谱》所载的《流水》打谱而成的。以前的《流水》除了《神奇秘谱》和《风宣玄品》不分段,绝大多数的琴谱均为七段或者八段,而张孔山所传的《流水》为九段,增加了几乎全部应用了滚、拂手法的第六段,因此张孔山的《流水》又被称为“七十二滚拂流水”。[8]
一种事物的传承与发展的过程就是一种文化。那么文字谱的创作与传承是一种文化现象,现代人对文字谱的打谱是一种对文字谱的二度创作,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而这两种文化现象是古琴所特有的。
三、琴诗的人文特色
自古以来琴棋书画被认为是文人的所要必备的四种素养,而琴列举其首,可见古琴对文人的重要意义。古代的诗人都以古琴为一个寄托,一种象征。当古诗中涉及朋友、知音的时候就必不可避免提到古琴,不少诗人把“流水”这个故事和《流水》这首曲子作为创作的背景或主题,这些诗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听古琴曲《流水》来抒发自己的知己情怀的;另一类则是想表达知己情怀,则引用了《流水》这个典故故事来衬托的。
(一)听琴曲,抒发知己情怀。
诗人们有感于《列子·汤问》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藉琴曲《流水》表达自己的指引的渴望和知音难觅的情怀。唐代的大诗人李白的《月夜听卢子顺弹琴》这样写道:
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9]
初唐杨师道善作诗,多奉制之作,《侍宴赋得起坐弹鸣琴》载:“丝传园客意,曲奏楚妃情。罕有知音者,空劳流水声。”[10]人于帝王之宴上创作这首诗抒发无知音之叹。李峤有一百二十首咏物诗作,其《琴》:“名士竹林隈,鸣琴宝匣开。风前中散至,月下步兵来。淮海多为室,梁岷旧作台。子期如可听,山水响馀哀。”[11]先写宝琴为古代名士所抚,诗人追慕隐逸竹林的嵇康和阮籍高雅之风,末尾引钟子期和伯牙之典来慨叹知音难寻。骆宾王《冬日过故人任处士书斋》:“雪明书帐冷,水静墨池寒。独此琴台夜,流水为谁弹。”[12]诗人们一方面感于伯牙得遇知音的动人故事,一方面有感于自己内心的孤寂,慨叹知音难觅,藉琴乐来抒发与知音相知相交之可贵、与知音离别之愁及痛失知音之悲慨。
(二)为抒发知己情怀,运用《流水》典故。
另外一种就是为了表达知音的情怀,而引用了《流水》的典故。如隐峦的《琴》:“七条丝上寄深意,涧水松风生十指。自乃知音犹尚稀,欲教更入何人耳。”[13]这首诗是在表现知音难觅,通过琴曲映射出自己的孤独。后两句写到自古知音就比较少,古琴的声音虽然美妙,但是叫谁去听呢?这类诗虽没有演奏或者听到《流水》,却通过“知音”典故表达自己渴望知己的情怀。
中唐刘长卿《幽琴》:“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向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14]权德舆《杂诗五首》其中有:“对酒不饮,横琴不挥。不挥者何,知音诚稀。”[15]崔珏《席间咏琴客》:“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唯有河南房次律,始终怜得董庭兰。”[16]这些诗中,诗人通过流水典故的运用,抒发自己知己难求的感叹。
通过上面的这些诗作可以看出,琴在古人的口中已经不再是一种乐器,而是一种有生命的可以托付情感的事物。古琴声声,遥绕于耳边,这是子期对伯牙的默契,更是伯牙对子期的怀念。
古琴的平和中正、天人合一正是儒家学派推崇的理想境界。无论是从古琴来源的传说,还是古琴制作各个部分的象征,以及琴谱的由来,琴谱的使用,琴谱的传承,还有古诗中对古琴意境的描写,都体现出古琴的人文特色。
参考文献:
[1][7][8]王震亚.古琴曲分析[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1,45,61.
[2]杨伯俊.列子集译[M].中华书局,1979:178.
[3][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M].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100.
伯牙与子期的故事范文4
春秋战国时期。俞伯牙(前387年-前299年),本名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荀林父后裔,任职晋国大夫,他是著名的琴师,善弹七弦琴,因与钟子期的知音故事而闻名于世。
俞伯牙本姓伯,因明末小说家冯梦龙在编撰《警世通言》时,把“子期遇伯牙,千古传知音”误听为“子期俞伯牙,千古传知音”而得“俞伯牙”,在此之前的《列子》《荀子》《琴操》等书中均为“伯牙”。
(来源:文章屋网 )
伯牙与子期的故事范文5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能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4.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感受艺术的美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大屏幕出示与知音相关的诗句:
(1)知音共饮醉当歌。(2)世乏知音空抚琴。(3)知音世所稀。(4)欲取鸣琴弹,恨不知音赏。
2.学生自由读,然后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3.找出诗句的共同点。(都有“知音”一词)
4.什么是“知音”?怎样才称得上是“知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一定会有所了解。
5.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后质疑: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6.通过预习,你解决这些疑问了吗?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知音 子期 死)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分角色朗读,师生共同正音。
(2)齐读全文,做到正确、流利。
3.回忆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1)借助注释、工具书、相关资料;(2)联系上下文;(3)多读。
4.运用这三种方法自学课文,不理解的地方可做上记号。
5.(大屏幕出示全文)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全文,注意读出古文的节奏美、音韵美。
三、细读品味,朗读感悟
1.品味知音相遇之“喜”。
(1)读了这么多遍课文,你认为伯牙和子期算不算知音?文中哪一句话最能体现?(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2)(出示:“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字应该重读?(“必”)
(3)“必”什么意思?(一定 都 肯定)
(4)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朗读, 全班齐读)
(5)哪些句子具体表现了“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
(6)理解二三句,并指导朗读。随即由“善哉”的“善”引出第一句“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的“善”,进而理解全句,重在区别两个“善”字的不同意思。
(7)好一个善鼓琴的伯牙,好一个善听的子期。伯牙志在高山,子期曰——(学生接“善哉,峨峨兮若高山”) ;伯牙志在流水,子期曰——(学生接“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的的确确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就叫——(学生答“知音”。)
(8)想象拓展:作为琴仙的伯牙,会用琴声表现所有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展开你丰富的想象,说说他的琴声中还会出现哪些景物。
(9)(出示词语,学生齐读):杨柳依依、清风徐徐、 白雪皑皑、明月皎皎。
(10)说话训练:现在老师是伯牙,你们是子期,让我们来个默契的演练。当我伯牙志在明月时,你子期曰——(学生补充“善哉,皎皎兮若明月”);当我伯牙志在清风时,你子期曰——(学生补充“善哉,徐徐兮若清风”)以此类推反复练说。
(11)只要是我心中所想,你子期全都知道,你真乃我的——(学生补充“知音啊”!)
(12)知音相逢,格外欢喜,从此俩人朝夕相伴,其乐无穷。带着这份快乐把前四句连起来读读。
2.品味知音诀别之“痛”。
(1)快乐的日子总是那么短暂,很快离别的日子来临了,俩人洒泪而别,彼此约定来年再见。然而,第二年,当伯牙故地寻知音时,不料子期因病离世。伤心欲绝的伯牙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悼念子期。齐读最后一句。
(2)说说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3)相传伯牙破琴之前,曾来到子期坟前赋诗一首,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补充资料)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抷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教师配乐范读诗歌,将学生情感推到高潮。
(4)学生配乐朗读诗歌。
(5)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伯牙怎样的心情,用一个词来形容。(悲痛欲绝 、 撕心裂肺、肝肠寸断)
(6)请思考:伯牙绝弦,他断绝的仅仅是琴弦吗?还断绝了什么?(断绝了前程、断绝了快乐、断绝了心弦)
(7)感情朗读,读出伯牙之痛。
四、欣赏乐曲《高山流水》,作业
1.后人根据这个动人的故事创编了一首同样动人的乐曲,名曰《高山流水》,一起来听。(播放音乐)
2.配乐背诵全文。
伯牙与子期的故事范文6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心理学研究表明:直接的兴趣产生于被感知事物自身的趣味性和新异性。采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画、声音、动画等非语言符号形式,对学生形成多感官有效刺激,能够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其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例如,教学《伯牙绝弦》,在导入新课时,先用课件出示带有“琴”字的词语:琴棋书画、琴瑟和调、对牛弹琴、琴心剑胆、一琴一鹤、人琴俱亡等;学生诵读积累词语之后,再出示古琴的图片,学生观察图片,教师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古琴。这样,学生就对陌生的古琴有了一些直观形象的感知。在此基础上,教师点击课件,播放了《高山流水》。伴随着悠扬的旋律,教师再用绘声绘色的语言描述:“这首节选的古琴曲叫《高山流水》,它蕴含一个流传千古、感人至深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伯牙绝弦》。”借助课件,观看图片,帮助学生认识古琴。听古琴之声,初步感知浑厚古朴琴声魅力,再通过教师的描述,达到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的目的。
二、创设情境, 突破难点
在文言文教学中,恰当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课件,借助课件生动形象的视听功能,引导学生进行形象感知,形成表象,以帮助学生突破课文内容的难点。
《伯牙绝弦》中,是琴声使伯牙和钟子期相识相知,成为知音;是音乐,使他们相互欣赏,相互尊重,情投意合,心心相印。他们为什么仅凭音乐就能成为知音呢?这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所在。伯牙善于弹琴,将心中的所想所念用琴声表达、用音乐表现,而钟子期听伯牙的琴声,展开想象,准确还原为形象的事物。教学“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这句话时,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高山画面,紧接着播放《高山》的乐曲片段,再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表达所看、所听、所感,帮助学生完成听觉与视觉之间的顺利转换,初步理解知音的内涵。
在理解“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这句话时,学生读品句子之后,再次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聆听奔放激越的乐曲声,观看气势磅礴、宽广无垠的江水画面,引导学生经历聆听乐曲、想象画面,还原事物,再次帮助学生完成视听觉的转换过程,然后将图画、声音与课文相对照,把学生的观察、说话、感知、朗读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理解知音的内涵,又有意识渗透本组教材对培养学生感受艺术魅力的要求。这样,充分使用课件创设情境,利用声音、视频,结合学生的想象,深入地引导学生理解体会到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之情。
三、创设情境 ,激感
教材选编的四篇文言文,都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可读性强,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但小学生的知识面较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较为贫乏,再加上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时空相距久远,因此往往对文言文的形象、情境的感受比较肤浅。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能很好地突破时空限制,有效地渲染气氛,诱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产生**的视听觉效果,引发学生与作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情不自禁地“披文以入情”。
在《伯牙绝弦》时,伯牙得知钟子期这位知音去世的不幸消息之后,破琴绝弦,以示悼念。教学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较好地领悟伯牙痛失知音的情感,我是这样设计的:
1.课件出示补充材料,让学生了解:伯牙在遇到钟子期之前,他是当时楚国著名的宫廷乐师,虽然听者众多,但他却始终觉得无人能真正听懂他的琴声;他来到山间是为了排遣内心的孤独和寂寞。然后,启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如今,伯牙遇到如此善听的钟子期,他的心情如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体悟伯牙当时的欣喜、激动之情。
2.用课件展示伯牙坟前弹琴的画面,学生边看边听低沉哀婉的古琴曲,如泣如诉般诉说伯牙的痛失知音的心声。学生很快入情入境,教师启发学生想象:此时此刻,伯牙心情如何?假如你是伯牙,你最想对钟子期说什么?学生纷纷发言,想象伯牙当时遗憾、惋惜、悲痛等复杂的心情。
结合教学内容,适时适当地借助多媒体课件,有助于渲染当时伤感的氛围,学生容易入情入境,并设身处地想象、感受和表达伯牙当时的复杂内心,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创设情境, 指导诵读
朗读文言文,读通读顺是基础。只有读好词句的停顿、文言虚词的语气,才能读出文言文的味道。教材所选编的四篇文言文篇幅短,韵味强,特别适合诵读。但对小学生而言,文言文的语气、语式、节奏较难把握,独立朗读背诵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时,除了有必要通过教师的范读外,还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功能,更直观有效地帮助学生诵读好文言文。
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杨氏之子》时,试读时不容易读好字词的停顿,这就失去了文言文应有的韵味。针对这一学情,教师及时用课件出示文中难读的句子 ,在停顿处画上小斜线,省时、有效地纠正学生朗读时不恰当的停顿缺陷,再辅以教师的范读、学生的评议,很好地落实了读通、读顺的要求,初步达到读出文言文味道的目的。
在指导练习背诵阶段,利用课件出示一些关键词句作为提示,采用半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练习背诵。出示: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___。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___。为设果,果有___。孔指以示儿曰:“___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___。”
等学生诵读熟练之后,再用课件出背诵提示,隐去更多的词语如下:
梁国___,___。孔君平___,___,乃呼儿出。为设果,___。___曰:“此是君家果。”___答曰:“___是夫子家禽。”
在学生根据课件的提示尝试背诵之前,还可用课件播放富有韵味的古筝或古琴曲,以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地诵读。同时,在诵读隐去的关键字词,再次感悟杨氏之子的思维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巧妙使用课件,既指导了诵读,解决诵读的难点,又强化了人物的形象,达到诵读——体味——内化的目的,真可谓一举多得。
当然,在学习文言文时,使用多媒体课件力求做到必须、适时、适当、有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06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