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告总结分析范文1
一、要清楚明白地知道财务分析报告阅读的对象(内部管理报告的阅读对象主要是公司管理者尤其是领导)及报告分析的范围
财务分析报告阅读对象不同,报告的写作应因人而异。比如,提供给财务部领导可以专业化一些,而提供给其它部门领导尤其对本专业相当陌生的领导的报告则要力求通俗一些;同时提供给不同层次阅读对象的分析报告,则要求分析人员在写作时准确把握好财务分析报告的框架结构和分析层次,以满足不同阅读者的需要。再如,报告分析的范围若是某一部门或二级公司,分析的内容可以稍细、具体一些;而分析的对象若是整个集团公司,则文字的分析要力求精练,不能对所有问题面面俱到,集中性地抓住几个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即可。
二、了解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充分领会领导所需要的信息是什么
记得有一次与业务部门领导沟通,他深有感触地谈到:你们给我的财务分析报告,内容很多,写得也很长,应该说是花了不少心思的。遗憾的是我不需要的信息太多,而我想真正获得的信息却太少。我们每月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分析报告原本是要为业务服务的,可事实上呢?问题出在哪?我认为,写好财务分析报告的前提是财务分析人员要尽可能地多与领导沟通,捕获他们“真正了解的信息”。
三、财务分析报告写作前,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框架和分析思路
财务分析报告的框架具体如下:报告目录—重要提示—报告摘要—具体分析—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的改进措施。“报告目录”告诉阅读者本报告所分析的内容及所在页码:“重要提示”主要是针对本期财务分析报告在新增的内容或须加以重大关注的问题事先做出说明,旨在引起领导高度重视:“报告摘要”是对本期报告内容的高度浓缩,一定要言简意赅,点到为止。无论是“重要提示”,还是“报告摘要”,都应在其后标明具体分析所在页码,以便领导及时查阅相应分析内容。以上三部分非常必要,其目的是,让领导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对财务分析报告的整体性认识以及本期报告中将告知的重大事项。“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的改进措施”一方面是对上期报告中问题执行情况的跟踪汇报,同时对本期报告“具体分析”部分中揭示出的重点问题进行集中阐述,旨在将零散的分析集中化,再一次给领导留下深刻印象。
“具体分析”部分,是报告分析的核心内容。“具体分析”部分的写作如何,关键性地决定了本报告的分析质量和档次。要想使这一部分写得很精彩,首要的是要有一个好的分析思路。例如:某集团公司下设四个二级公司,且都为制造公司。财务分析报告的分析思路是:总体指标分析—集团总部情况分析—各二级公司情况分析;在每一部分里,按本月分析—本年累计分析展开;再往下按盈利能力分析—销售情况分析—成本控制情况分析展开。如此层层分解,环环相扣,各部分间及每部分内部都存在着紧密的勾稽关系。
四、财务分析报告一定要与公司经营业务紧密结合,深刻领会财务数据背后的业务背景,切实揭示业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人员在做分析报告时,由于不了解业务,往往闭门造车,并由此陷入就数据论数据的被动局面,得出来的分析结论也就常常令人啼笑皆非。因此,有必要强调的一点是:各种财务数据并不仅仅地通常意义上数字的简单拼凑和加总。每一个财务数据背后都寓示着非常生动的增减、费用的发生、负债的偿还等。财务分析人员通过对业务的了解和明察,并具备对财务数据敏感性的职业判断,即可判断经济业务发生的合理性、合规性,由此写出来的分析报告也就能真正为业务部门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财务数据毕竟只是一个中介(是对各样业务的如实反映,或称之为对业务的映射),因而财务数据为对象的分析报告就数据论数据,财务分析报告的重要质量特征“相关性”受挫,对决策的“有用性”自然就难以谈起。
五、财务分析报告的分析手法
(一)分析要遵循差异—原因分析—建议措施原则。因为撰写财务分析报告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停留在反映问题、揭示问题上,而是要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办法,真正担负起“财务参谋”的重要角色。唯此,报告的有用性或分量才可能得到提高和升华。
(二)对具体问题的分析采用交集原则和重要性原则并存手法揭示异常情况。例如,某公司有36个驻外机构,为分析各驻外机构某月费用控制情况和工作效率,我们以“人均差旅费”作为评价指标之一。在分析时,我们采用比较分析法(本月与上月比较)从增长额(绝对数)、增长率(相对数)两方面比较以揭示费用异常及效率低下的驻外机构,我们分别对费用增长前十位(定义为集合a)及增长率前十位(定义为集合b)的驻外机构进行了排名,并定义集合c=a∩b,则集合c中驻外机构将是我们重点分析的对象之一,这就是“交集原则”。然而,交集原则并有一定能够揭示出全部费用异常的驻外机构,为此“重要性原则”显得必不可少。在运用交集原则时,头脑中要有重要性原则的意识;在运用重要性原则时,同样少有了闪集思想。总而言之,财务分析人员要始终“抓重点问题、主要问题”,在辩证法上体现为两点论基础上的重点论。
(三)问题集中点法亦可称之为焦点映射法。这种分析手法主要基于以下想法:在各部分分析中,我们已从不同角度对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零散分析。这些问题点犹如一张映射表,左边是不同的分析角度,右边是存在问题的部门可费用项目。每一个分析角度可能映射一个部门或费用项目,也可能是多个部门或费用项目。由于具体到各部分中所分析出来的问题点还不系统,因而给领导留下的印象比较散乱,重点问题不突出;而领导通过月度分析报告,意在抓几个重点突出的问题就达到目地了。故而财务分析人员一方面在具体分析时,要有意识地知道本月可能存在的重点问题(在数据整理时具有对财务数据敏感性的财务分析人员能感觉到本月可能存在的重大异常情况),另一方面要善于从前面零散的分析中筛选出一至两个焦点性问题。
六、财务分析报告在分析过程中应注意的其它问题
(一)对公司政策尤其是近期来公司大的方针政策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在吃透公司政策精神的前提下,在分析中还应尽可能地立足当前,瞄准未来,以使分析报告发挥“导航器”作用;
(二)财务人员在平时的工作当中,应多一点了解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尤其是尽可能捕捉、搜集同行业竞争对手资料。因为,公司最终面对地是复杂多变的市场,在这个大市场里,任何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或行业竞争对手政策的改变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公司的竞争力甚至决定着公司的命运;
(三)勿轻意下结论。财务分析人员在报告中的所有结论性词语对报告阅读者的影响相当之大,如果财务人员在分析中草率地下结论,很可能形成误导。如目前在国内许多公司里核算还不规范,费用的实际发生期与报销期往往不一致,如果财务分析人员不了解核算的时滞差,则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财务报告总结分析范文2
一、要清楚明白地知道报告阅读的对象(内部管理报告的阅读对象主要是公司管理者尤其是领导)及报告分析的范围。报告阅读对象不同,报告的写作应因人而异。比如,提供给财务部领导可以专业化一些,而提供给其它部门领导尤其对本专业相当陌生的领导的报告则要力求通俗一些;同时提供给不同层次阅读对象的分析报告,则要求分析人员在写作时准确把握好报告的框架结构和分析层次,以满足不同阅读者的需要。再如,报告分析的范围若是某一部门或二级公司,分析的内容可以稍细、具体一些;而分析的对象若是整个集团公司,则文字的分析要力求精练,不能对所有问题面面俱到,集中性地抓住几个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即可。
二、了解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充分领会领导所需要的信息是什么。记得有一次与业务部门领导沟通,他深有感触地谈到:你们给我的财务分析报告,内容很多,写得也很长,应该说是花了不少心思的。遗憾的是我不需要的信息太多,而我想真正获得的信息却太少。我们每月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分析报告原本是要为业务服务的,可事实上呢?问题出在哪?我认为,写好财务分析报告的前提是财务分析人员要尽可能地多与领导沟通,捕获他们“真正了解的信息”。
三、报告写作前,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框架和分析思路。财务分析报告的框架具体如下:报告目录—重要提示—报告摘要—具体分析—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的改进措施。“报告目录”告诉阅读者本报告所分析的内容及所在页码:“重要提示”主要是针对本期报告在新增的内容或须加以重大关注的问题事先做出说明,旨在引起领导高度重视:“报告摘要”是对本期报告内容的高度浓缩,一定要言简意赅,点到为止。无论是“重要提示”,还是“报告摘要”,都应在其后标明具体分析所在页码,以便领导及时查阅相应分析内容。以上三部分非常必要,其目的是,让领导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对报告的整体性认识以及本期报告中将告知的重大事项。“问题重点综述及相应的改进措施”一方面是对上期报告中问题执行情况的跟踪汇报,同时对本期报告“具体分析”部分中揭示出的重点问题进行集中阐述,旨在将零散的分析集中化,再一次给领导留下深刻印象。
“具体分析”部分,是报告分析的核心内容。“具体分析”部分的写作如何,关键性地决定了本报告的分析质量和档次。要想使这一部分写得很精彩,首要的是要有一个好的分析思路。例如:某集团公司下设四个二级公司,且都为制造公司。财务报告的分析思路是:总体指标分析—集团总部情况分析—各二级公司情况分析;在每一部分里,按本月分析—本年累计分析展开;再往下按盈利能力分析—销售情况分析—成本控制情况分析展开。如此层层分解,环环相扣,各部分间及每部分内部都存在着紧密的勾稽关系。
四、财务分析报告一定要与公司经营业务紧密结合,深刻领会财务数据背后的业务背景,切实揭示业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财务人员在做分析报告时,由于不了解业务,往往闭门造车,并由此陷入就数据论数据的被动局面,得出来的分析结论也就常常令人啼笑皆非。因此,有必要强调的一点是:各种财务数据并不仅仅地通常意义上数字的简单拼凑和加总。每一个财务数据背后都寓示着非常生动的增减、费用的发生、负债的偿还等。财务分析人员通过对业务的了解和明察,并具备对财务数据敏感性的职业判断,即可判断经济业务发生的合理性、合规性,由此写出来的分析报告也就能真正为业务部门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财务数据毕竟只是一个中介(是对各样业务的如实反映,或称之为对业务的映射),因而财务数据为对象的分析报告就数据论数据,报告的重要质量特征“相关性”受挫,对决策的“有用性”自然就难以谈起。
五、财务分析报告的分析手法。如何才能将报告写活并有自己的特色?这里仅介绍本人在报告写作过程中几点所悟:
(一)分析要遵循差异—原因分析—建议措施原则。因为撰写财务分析报告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停留在反映问题、揭示问题上,而是要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办法,真正担负起“财务参谋”的重要角色。唯此,报告的有用性或分量才可能得到提高和升华。
(二)对具体问题的分析采用交集原则和重要性原则并存手法揭示异常情况。例如,某公司有36个驻外机构,为分析各驻外机构某月费用控制情况和工作效率,我们以“人均差旅费”作为评价指标之一。在分析时,我们采用比较分析法(本月与上月比较)从增长额(绝对数)、增长率(相对数)两方面比较以揭示费用异常及效率低下的驻外机构,我们分别对费用增长前十位(定义为集合a)及增长率前十位(定义为集合b)的驻外机构进行了排名,并定义集合c=a∩b,则集合c中驻外机构将是我们重点分析的对象之一,这就是“交集原则”。然而,交集原则并有一定能够揭示出全部费用异常的驻外机构,为此“重要性原则”显得必不可少。在运用交集原则时,头脑中要有重要性原则的意识;在运用重要性原则时,同样少有了闪集思想。总而言之,财务分析人员要始终“抓重点问题、主要问题”,在辩证法上体现为两点论基础上的重点论。
(三)问题集中点法亦可称之为焦点映射法。这种分析手法主要基于以下想法:在各部分分析中,我们已从不同角度对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零散分析。这些问题点犹如一张映射表,左边是不同的分析角度,右边是存在问题的部门可费用项目。每一个分析角度可能映射一个部门或费用项目,也可能是多个部门或费用项目。由于具体到各部分中所分析出来的问题点还不系统,因而给领导留下的印象比较散乱,重点问题不突出;而领导通过月度分析报告,意在抓几个重点突出的问题就达到目地了。故而财务分析人员一方面在具体分析时,要有意识地知道本月可能存在的重点问题(在数据整理时具有对财务数据敏感性的财务分析人员能感觉到本月可能存在的重大异常情况),另一方面要善于从前面零散的分析中筛选出一至两个焦点性问题
六、分析过程中应注意的其它问题。
(1)对公司政策尤其是近期来公司大的方针政策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在吃透公司政策精神的前提下,在分析中还应尽可能地立足当前,瞄准未来,以使分析报告发挥“导航器”作用;
(2)财务人员在平时的工作当中,应多一点了解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尤其是尽可能捕捉、搜集同行业竞争对手资料。因为,公司最终面对地是复杂多变的市场,在这个大市场里,任何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或行业竞争对手政策的改变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公司的竞争力甚至决定着公司的命运;
财务报告总结分析范文3
关键词:财务分析报告; 撰写
财务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告所反映的财务指标为主要依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和剖析,以反映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为改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和优化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形成文字后即为财务分析报告。一份高质量的财务分析报告能够协助资产所有者及其相关人员客观评价经营者的工作业绩,能为债权人、投资人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提供正确信息,能为内部管理人员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挖掘潜力、找出薄弱环节提供依据。然而要写出一份高质量的财务分析报告却并非易事,许多财会人员往往对如何撰写感到棘手。笔者认为,只要掌握要领,平时多关心公司的运作,多动脑、多动笔、多借鉴他人的方法,撰写财务分析报告就能得心应手。
一、撰写财务分析报告应做好积累素材等准备工作
1、建立台账和数据库。通过会计核算形成了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但是编写财务分析报告仅靠这些凭证、账簿、报表的数据往往是不够的。比如,在分析营业费用与收入的比率增长原因时,往往需要分析不同区域、不同商品、不同责任人实现的收入与费用的关系,但这些数据不能从账簿中直接获取。这就要求分析人员平时就作大量的数据统计工作,对分析的项目按用途、类别、区域、责任人,按月度、季度、年度进行统计,建立台账,以便在编写财务分析报告时有据可查。
2、关注重要事项。财务人员对经营运行、财务状况中的重大变动事项要勤于做笔录,记载事项发生的时间、原因、影响、责任人等各变化因素。必要时马上作出分析判断,并将各类各部门的文件归类归档。比如2005年铁道部撤销分局,导致郑州局多元系统运贸企业失去陕西铜川等煤矿的购销业务,对当年的经营任务产生决定性影响。
3、关注经营运行。财务部门是公司所有经营行为的最终汇聚和反映处,所以财务人员应尽可能多的参加相关会议,了解生产、质量、市场、行政、投资、融资等全面情况,从事发之前就参与进去,有利于综合的进行分析和评价。
4、定期收集报表。财务人员除收集会计核算方面的有关数据之外,还应协调公司各相关部门(如生产、采购、销售等)及时提交可利用的其他报表,对这些报表要认真审阅、及时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养成多思考、多研究的习惯。
5、岗位分析。大多数企业财务分析工作往往由财务经理单独完成,但报告素材却要靠每个岗位的财务人员一同提供。因此,应要求所有财务人员对本职工作养成勤于分析的习惯,这样既可以提升个人素质,也有利于各岗位之间相互借鉴经验。只有每一岗位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才能编写出内容全面的、有深度的财务分析报告。
二、撰写财务分析报告应该注意的几点事项
1、要清楚阅读的对象及报告分析的范围。财务报告的阅读对象不同,写作便因人而异。通常,内部管理报告的阅读对象主要是公司或者上级管理者尤其是领导,而在这些使用者中,提供给财务部领导的分析报告可以更专业化一些,而提供给其它部门领导,或者对财务专业相对陌生的领导的报告则要力求通俗。而如果报告要同时提供给集团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等不同层次的阅读对象,则要求分析人员在写作时准确把握好报告的框架结构和分析层次,以满足不同阅读者的需要。再如,报告分析的范围若是某一部门或二级公司,分析的内容可以细致、具体一些;而分析的对象若是整个集团公司,则文字的分析要力求精练,不能对所有问题面面俱到,集中性地抓住几个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即可。
2、了解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充分领会领导“最关注的信息”是什么。记得有一次与业务部门领导沟通,他深有感触地谈到:你们给我的财务分析报告,内容很多,写得也很长,应该说是花了不少心思的。遗憾的是我不需要的信息太多,而我真正想要的信息却太少。财务人员每月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分析报告原本是要为业务部门服务的,却事倍功半,问题出在哪?笔者认为,写好财务分析报告的前提是财务分析人员要尽可能多的与领导沟通,捕获他们“真正需要的信息”,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
3、财务分析报告一定要与公司经营业务紧密结合,深刻领会财务数据背后的业务背景,切实揭示业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财务人员在做分析报告时,如果不了解业务而闭门造车,并会陷入就数据论数据的被动局面,得出来的分析结论也就常常令人啼笑皆非。因此,有必要强调的一点是:各种财务数据并不仅仅是通常意义上数字的简单拼凑和加总。每一个财务数据背后都寓示着非常生动的增减、费用的发生、负债的偿还等。财务分析人员通过对业务的了解和洞察,并具备对财务数据敏感性的职业判断,即可判断经济业务发生的合理性、合规性,由此写出来的分析报告也就能真正为业务部门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如果没有了“相关性”,当然不会有“实用性”。
4、财务人员在平时的工作当中,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敏锐的眼光,除了关注国家宏观经济环境之外,还要尽可能捕捉、搜集同行业竞争对手的相关资料。因为,企业最终面对的是复杂多变的市场,在这个大市场里,任何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或行业竞争对手政策的改变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公司的竞争力,甚至决定公司的命运,通过横向的对比分析,可以及时的扬长避短、查缺补漏,提高企业的长久生命力。
财务报告总结分析范文4
关键词:财务报告;分析;局限性;改进
Abstract: The current financial report as one of the comprehensive express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hould b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with the user's needs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firstly, a detailed interpretation of the current financial report contents, methods and procedures and so on, then tells the story of the financial report in the limitations of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finally, the measures and methods to improve the current financial report.
Key words: financial report; analysis; limitation; improvement
中图分类号:D412.67
一、前言:会计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导致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变化,进而推动财务会计的发展。要想进一步改变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首先就要全面了解现行财务报告的分析内容、目的、方法和程序:(一)现行财务报告分析是指财务报告的使用者用系统的理论与方法,把企业看成是在一定社会经济环境下生存发展的生产与分配社会财富的经济实体,通过对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系统分析来了解掌握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分析企业的行业地位、经营战略、主要产品的市场、企业技术创新、企业人力资源、社会价值分配等经营特性和企业的盈利能力、经营效率、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等财务能力,并对企业作出综合分析与评价,预测企业未来的盈利情况与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为相关经济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财务报告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经营环境与经营特性分析、企业会计政策及其变动分析、财务报表项目及其结构分析、财务能力分析、企业综合分析与评价等。企业经营环境与经营特性分析企业经营环境与经营特性分析主要分析宏观经济发展的形势,分析企业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企业的行业地位、经营战略、主要产品的市场情况,分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创造价值的社会分配结构等。这样做,决策者可把握企业的宏观环境与企业总体情况,更好地联系与解释财务报告分析的结果。企业会计政策及其变动分析:企业会计政策及其变动分析主要分析企业经营管理者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的理由及其对财务报表项目与财务分析指标的影响,为保证对比分析时分析指标的可比性,必要时对分析资料进行适当的修正。财务报表项目及其结构分析:财务报表项目及其结构分析主要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其附注的各个项目与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各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现金流量的变化、
财务报告总结分析范文5
财务状况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告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主要依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和剖析,反映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和发展趋势,从而为改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和优化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财务状况分析既是对已完成的财务活动的总结,又是财务预测的前提,在财务管理的循环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及逐步向国际接轨的需要,企业将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加强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工作,准确评价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挖掘潜力,改进不足,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财务状况分析报告的主要结构
(一)报告标题
标题是对财务状况分析报告的最精炼的概括,它不仅要确切地体现分析报告的主题思想,而且要语言简洁、醒目。由于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不同,其标题也就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固定的模式,应根据具体的分析内容而定。如“某月份简要会计报表分析报告”,“某年度综合财务分析报告”,“资产使用效率分析报告”等。
(二)基本情况
即概括企业综合情况,让财务报告使用者对财务状况分析说明有一个总括的认识。如企业的主营业务范围、其他业务情况等,并对企业运营及财务现状进行介绍。该部分要求文字表述恰当、数据引用准确。对经济指标进行说明时可运用绝对数、比较数及复合指标数。特别要关注企业当前的运作重心,对重要事项要单独反映。
(三)综合分析
综合分析是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在说明问题的同时分析问题,寻找问题的原因和症结,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财务分析一定要有理有据,要细化分解各项指标,要善于运用表格、图示,突出表达分析的内容。分析问题一定要善于抓住当前要点,多反映企业经营焦点和易于忽视的问题。
(四)总体评价
做出财务说明和分析后,对于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盈利业绩,应该从财务角度给予公正、客观的评价和预测。评价要从正面和负面两方面进行,评价既可以单独分段进行,也可以将评价内容穿插在说明部分和分析部分。
(五)工作建议
即财务人员在对经营运作、投资决策进行分析后形成的意见和看法,特别是对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改进建议。值得注意的是,财务分析报告中提出的建议不能太抽象,而要具体化,注重实际操作,提出的建议要切实可行。
二、财务状况分析报告的主要分析指标
(一)经营指标分析
主要说明企业基本情况、本期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等,如产量、营业量、销售量等实际完成额及同比增减值。计算反映企业发展能力状况的财力评价指标有:销售增长率,资本积累率,总资产增长率,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三年销售平均增长率。将这些指标与标准指标及上年同期值相比计算增减值,并从以下几方面分析生产经营中取得的业绩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是经营环境变化的影响,主要分析企业生产经营内、外部条件变化的影响;二是营业范围调整及影响;三是需披露的其他业务情况和事项的影响等。从中找出主要影响因素,并说明企业取得成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说明企业经营中出现问题与困难的原因是什么,使企业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
(二)盈亏指标分析
1.对利润表所反映的本期实际利润数与计划数及上年同期实际数进行对比,分析利润实现情况及增减值。本期实现利润(亏损)总额是多少,比计划及上年同期数增减额及增减率;分析本期实际利润总额构成情况,其中: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支等情况与计划数及上年同期数的增减额及增减率是多少。
2.计算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主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盈利能力分析指标,并用标准值与上年同期值相比计算增减值。
3.根据分析与计算结果,分析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并从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减额的影响、成本费用同比增减额影响、其他业务利润、营业收支净额等因素分析其对本期利润的影响程度,查找导致盈利能力增强(减弱)的原因。
(三)资金指标分析
1.通过资金结构比例分析,分析本期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报表中各项目的构成比例,以行业比例和上年同期项目比例相比较,将增长分析与结构分析结合起来,判断各项目构成比例的合理性、科学性。
2.对企业资产的营运能力进行分析,评价企业资产管理效率情况。其评价的指标主要包括: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如通过对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分析,可以得出企业应收账款变现速度的快慢及管理效率的高低。如果周转率高则表明:收账速度快,账龄较短,资产流动性强,短期偿债能力强,可以减少收账费用及坏账损失。同时借助应收账款周转期与企业信用期限的比较,还可以评价委托加工单位的信用程度,调整原订的信用条件,制定出(下转第64页)(上接第62页)相应的收账政策。对固定资产周转情况的分析,可以知道固定资产的利用率是否合理,固定资产结构是否恰当。
3,计算企业的偿债能力情况,其主要指标有:速动比率、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等。
4.指标变动差异分析,将本期各项指标计算结果与标准值及上年同期值比较,找出变动较大或不正常的指标作为重点分析对象,揭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分析
1.衡量国有资体保值增值情况指标是国有资本增值率,通过对该指标进行分析,能充分体现对国有资产的保护,能及时、有效发现侵蚀国有资产的现象,反映国家投入资本的保全性和增长性。
2.一般认为资本的保值增值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本保全越好。当保值增值率达到100%时为保值,超过100%时为增值,若小于100%则表明国有资本减值,说明国有资产受到了侵蚀、流失、损失等,没有实现资本保全。
3.根据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实现的程度,分析其原因,特别是对没有实现资本保值的要高度重视,查找漏洞,研究对策。
三、撰写企业财务状况分析报告需注意的问题
(一)要突出重点,忌泛泛而谈
财务状况分析重在揭露问题,查找原因,提出建议。所以分析内容应当突出当期财务情况的重点,抓住问题的本质,找出影响当期指标变动的主要因素,重点剖析变化较大指标的主、客观原因。这样才能客观、正确地评价、分析企业的当期财务情况,预测企业发展走势,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整改建议和措施。
(二)要深入剖析,忌浅尝辄止。
我们知道,往往表面良好的指标背后隐藏着个别严重的缺点、漏洞和隐患,这就要求我们既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又不能就事论事,而要善于深入调查研究,善于捕捉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偶然现象中的必然规律,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克服“先入为主”的思想。通过对现有大量详细资料的反复推敲、印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得出对企业财务状况客观、公正的评价。如,仅指标的对比口径上,就要深入调查核实,换算其计价、标准、时间、构成、内容等是否具有可比性,没有可比性的指标之间的对比只能扭屈事物的本来面目,甚至会误导报告使用者。
(三)要通俗易懂,忌过于专业
编制财务分析报告时,要清楚地知道报告阅读的对象主要是企业及上级部门。财务状况分析主要是服务于企业内部经济管理的改善,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为领导当参谋,让群众明家底。所以财务状况分析报告应尽量淡化专业味,少用专业术语,多用大众词汇,做到直截了当、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四)要坚持定期分析与日常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年度、季度、月度分析固然重要,但随着财务决策对信息及时性要求的不断提高,要求企业能够及时地分析企业日常的财务状况、获利能力、资产管理能力以及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甚至要求对财务状况进行实时分析,因此,在注重定期分析的同时,同样也要重视日常分析。
财务报告总结分析范文6
关键词:企业 财务决算 工作质量
财务决算工作既是对企业年度经营成果和资产运用效益的检查与总结,也是对企业投资决策科学性、内部管理先进性、对社会创造贡献性的检验。当前全球经济错综复杂,对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产生了重大影响,对财务决算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财务决算工作要积极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加强组织、创新方式,更好地发挥决算管理的作用以提升企业效益水平。注重利用财务决算结果分析总结企业生产经营成效和资产负债增减变动因素,进一步分析查找需要改进的问题,夯实管理基础,积极推动管理提升,确保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完成。
一、财务决算报表编制流程
(一)决算前的准备工作
一是贯彻上级对财务决算报表的编制要求。根据财政部、铁路总公司关于财务决算报表的编制要求,结合广铁集团公司情况,制定本年度财务决算报表编制文件和填报说明细则。二是召开财务决算布置会议。传达铁路总公司对财务决算工作布置要求,结合年度财务预算安排,提出集团公司编制财务决算报表的目标、任务。三是清理各项目数据工作。全面核对债权债务往来、资产盘点、收入、支出是否真实等。四是完善报表软件系统。细化报表主表个别项目,满足经营管理重点数据分析及编制说明书、会计报表附注等需要,对报表软件测试,修订完善报表格式和审核公式工作。
(二)决算过程的卡控
一是分级组织、逐级审验。要求控股子公司会审所属单位全套财务决算报表,以全级次法人数据接受集团公司决算会审,依据集团公司现场审验反馈结果,加紧纠正报表数据,形成最终上报集团总部数据。二是合并调整、整体复检。集团公司以会计制度、法规为准绳,合并抵销内部关联交易、债权债务等数据,借助计算机审核校验报表数据,人工检查工作量指标合理性,与业务处室核对全集团公司工资薪酬、人数指标是否一致,人工填报客货运输指标工作量。三是审计整改、修改完善。依据内、外部审计意见,纠正决算报表编制差错,校稿整理,完善财务说明书、会计报表附注各指标数据分析,形成完整的财务会计报告。
(三)审批上报、会审整改
一是内部审批上报。依据内部控制制度,经财务处长、总会计师、总经理、董事长逐级审批,形成正式对外财务会计报告。二是上级审核和修改。参加铁路总公司决算会审工作,依据铁路总公司财务部、会计师事务所审核意见,细化、完善各个项目说明,解答各指标数据填报是否合理,修改不合理数据的填报,形成正式对外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
(四)分析考核、总结经验
一是充分利用财务决算资料,查找企业内部管理漏洞,从而完善制度建设。二是通过开展财务决算数据横向、纵向对比,分析企业财务状况、资产质量、盈利结构和现金回报水平,关注重点项目增减情况及行业经营成效,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财务支持。三是加强决算工作总结与质量考核,将所属单位包括决算在内的各项财务工作都纳入考核范围,对各子公司进行考核,宣传好的工作经验,对不合格的单位,采取通报批评、要求限期整改等措施。举一反三,这既可以起到鞭策作用,又可以分析总结工作中的不足,提高决算工作质量,从而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二、财务决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每次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总会发生一些主客观方面的差错,如报表数据审验表内试算不平、表间勾稽错误、工作量指标漏填错报、内部债权债务挂账不一致、审计问题未及时整改,导致报表编制中耗费人力、时间,合并报表数据合理性不符合实际、逻辑性错误,分析材料不透彻等,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不力、责任心不强
一是未认真学习当期决算文件要求,甚至连本单位报表上报时间都记错,未关注最新会计核算调整、填报说明,而是凭借以往历史经验做法来完成报表编制。二是未查收上级对决算工作的最新要求通知,导致报表会审时,错误较多,影响集团公司汇总进度。三是未完成材料上报,在会审现场匆忙补救,影响集团公司整体报表质量。
(二)经验不足、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一是分析材料前后矛盾,数据解释不够充分,变动数据应重点分析而未分析。二是过分依赖决算软件效验功能,忽略人工审验,导致一些指标的合理性错得离谱,存在漏填错填。三是决算软件操作不熟练,缺乏各功能联动使用的整体意识,导致会审现场修改报表数据。
(三)硬软件建设滞后、信息化程度不高
一是财务软件各个子系统相互穿透抓取数据不准确,各子系统数据各自独立,导致个别账务处理、个别报表编制需要人工填报。二是子系统开发不完善,如未开发内部关联债权债务核对子系统,造成各子公司相互提报往来数据差异较大,事后逐一核对,工作量非常大,造成抵销不充分。三是个别单位无法连接内部网络系统,财务信息系统为单机版操作,上级无法查询其数据,异地无法登录财务信息系统。
三、提高财务决算工作效率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制度、实现规范管理
一是整理汇编文件。收集预算、资金、会计核算管理及薪酬、社保管理等的制度、办法,整合印刷年度财务会计报告编制手册,以便学习查阅。二是制定文件,明确编制要求。根据财政部和铁路总公司文件要求,结合集团公司实际,制定编报财务会计报告有关问题的文件,明确会计核算变化项目、审计整改、税务问题、报表报送时间等。
(二)加强决算组织
加强决算工作的组织的领导,是提高决算效率的重要保障。一是提高财务关联数据对账。针对年度决算对账难题,建立预对账制度,提前一个月组织内部债权债务、关联交易的核对,提早了解和解决子企业间存在争议的关联事项。二是搭建沟通平台。借助内部网页、微信,搭建财务问题交流平台,方便对决算工作要求及时传达布置,并进行沟通解答,提高工作效率。
(三)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财务人员整体素质
一是培训面要到位。在每年召开全集团公司决算布置会议上,对集团公司决算工作进行部署培训,要覆盖到所有基层单位总会计师、财务负责人、决算岗位会计。二是培训内容要活。决算涉及的内容很多,受培训人员情况不同,精心设计培训内容,制作课件,既要考虑到刚接触决算工作的新手,也要让从业多年的老决算人员感到学有所用,尽量做到培训内容全面,重点突出,特别是强调对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新要求以及决算报表的调整变动说明。三是挑选案例、现场答疑。培训既有新内容、新要求,也对往年出现的问题及容易填错的指标进行归纳总结,有针对性地进行详细说明,组织现场答疑,提升培训效果。
(四)开展财务信息化建设
财务信息化程度高,能有效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能提高财务决算报表质量。建立一个数据集中、应用集成、业务协同的“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平台,该平台集成基础应用、会计核算、集团查询、预算管理、物资管理等模块。会计核算应包含分线核算、决算辅助审核、财务处理、固定资产、工资核算、应收应付、会计报表、债权债务管理、关联交易核对等子系统功能,形成基础数据与业务规范的统一,实现集中核算和管控,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五)优化决算报表体系
为满足外部监管和内部决策需要,在财政部、铁路总公司报表基础上,不断研究财务信息需求,规范决算报表体系。一是关注非运输企业收支利各个项目收支情况,将非运输企业利润表中的收入、成本细化到建筑业、交通运输业、装卸、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等具体业务,深入掌握每个非运输企业项目的规模和效益变动情况。二是为满足日常经营管理需要,增设重点项目动态附表,如三公经费实际支出表、教育经费提取使用表。为了优化报表体系。三是满足各方需要,组织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各科室,对决算报表征集修改意见,对报表进行梳理、优化和调整,剔除不符合现状,通过不断修改完善,确保决算报表体系可以满足各方的信息需要。
(六)加强决算审核,严把决算工作数据质量关
一是做好审核报表前准备工作。明确重点关注科目,统一审核标准和方法,制定审核流程。如重点审核资产负债表数据前后两年数据、客货运输指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机车运用工作量指标等。为提高数据准确性和审核效率,结合往年报表数据的出错和铁总考核通报情况,增设必要的审核公式。积极与工资薪酬管理处室核对职工薪酬、人数指标,确保财务、业务数据一致。二是组织会审小组人员对接会。明确会审人员职责,制定审核流程及特殊情况下沟通机制,统一审核标准,讲解近年工作审核重点项目。三是严格审核。审核内容主要包括电子数据公式效验、纸质报表与审计报告一致性审核、财务情况说明书、会计报表附注分析、解释审核等审核。在报表审核期间,针对大家提出的审核公式纠正建议,及时付诸实施。四是把好报送关。随着铁路基建投资增加,高铁线路陆续开通运营,社会越来越重视铁路企业经营效率情况,对财务报表信息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所属子公司上报的数据资料要进行认真复查,做到无差错且符合合理性,统一口径数据一致性,所有数字与财务分析报告保持一致,重大差异变化应有解释说明,力求将分析报告写全、写深、写透。
(七)加强决算分析利用,服务企业决策
财务信息结果的价值在于运用,充分利用财务月报和季度决算的数据,加强数据整理分析,为经营管理者决策提供服务。一是严把数据关、文字分析关,注重企业运行的新情况、新变化。二是对近几年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建立企业信息库,在部门内部实现数据共享,为开展企业产权登记、经营预算管理、业绩考核等工作提供基础性数据。
(八)总结经验、落实责任
月、季、年度财务决算编制上报完成后,应及时总结本次财务决算编制工作经验,查找差错原因,落实责任,依据决算考评制度,量化评分,综合评比,将评审结果以电报形式逐条反馈给各子公司,以便于改进工作,不断营造积极向上、创先争优的工作氛围,切实加强决算编制工作,提高财务报表信息质量。
四、结束语
高质量的财务决算报表数据是企业经营结果的真实反映,利用财务报表相关数值揭示分析企业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运用报表数据,捕捉有价值、能说明问题的信息,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及时、充分的决策依据,同时满足外部社会监管数据披露需要,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司(编).企业财务报告编制指南(2013版).
[2]罗莎.推进财务信息管理提升数据质量[N].中国会计报,2013-1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06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