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风俗范文1
纵观民俗文化在东北区域文化中的表现,可以呈现出很多种形式。东北按照地域性划分,主要涵盖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而按照地域文化来划分,则可以分为边陲文化、黑土文化以及关东文化。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东北不同的地域上,也韵生着独特的人文特色和民俗风情。提起东北区域民俗文化,不得不提的就是有着长久生命力和浓郁艺术感染力的二人传艺术,这种文化艺术形式所呈现出的文化气息,令当地人为止痴迷百年。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民谚,则是对这种情况最完美的阐述。从艺术的审美角度来看,二人转不能够用俗来概括其特有的文化价值,其现代文化价值的呈现,也绝不仅仅是一两个字就能概括的。二人转民俗文化在东北区域的文化表现,散发着自由自在、不拘小节的气质,固定的表演形式可以为观众呈现出多种的演出效果。不仅仅需要演员能够有着非凡的基本功底,而且还要能够掌握多种艺术文化形式。其实通过对二人转这种民俗文化在东北区域文化中的现代价值进行研究,便可以窥见一些当地其他民俗文化的影响作用。二人转灵活多样的艺术风格,直接呈现了东北民俗文化的品质效果,体现了东北人崇尚生命活力的精神追求,以及对乐观生活的热爱。从表现形式上来看,在东北特有的语境环境下,所呈现出的二人转效果,也映衬着东北人对于自由民俗文化的追求。诸多现实生活中的幽默元素与生动的形象,都可以被搬到这个文化体系当中。幽默和诙谐是二人转的本质,活力的特质同样通过二人转这种民俗文化形式呈现的淋漓尽致。演员们卖力的演出,就会得到东北人的一致认可。
二、传承东北民俗文化需要从活动推广入手
民俗文化在东北区域文化中,存在着标志性的现代价值呈现,反映了当地人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状态。传承东北民俗文化不仅能够让民族精神发扬光大,更能够产生很多积极的作用。包括文化的交流促进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呈现体现区域软实力的情况等等。而想要更好的传承东北民俗文化,就需要借助一定的办法,通过文化节庆活动的举办,无疑是最好的提升东北民俗知名度的方式。在东北有着几个比较著名的民俗文化节日,包括黑龙江省的“中华巴洛克民俗文化节”、辽宁省的“关东民俗文化节”、吉林省举办的“中国•叶赫满族民俗旅游节”和“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旅游博览会”等等。这些活动不仅充满知识性和趣味性,而且还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三、结论
东北的风俗范文2
一、东北方言与东北民俗
每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的形成、记载和传播靠的都是各地有生命的、鲜活的地方语言,即方言。方言可以淋漓尽致地表现地域文化,使其更为生动,并且更易于人们接受。索绪尔曾经说过:“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常会在语言中有所反映。”[3]而方言词则尤为突出。一般是先有民俗,然后产生负载这种民俗的方言词。民俗是产生方言词的基础,为方言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民俗的形成和推行,又都必须以其语言或方言为载体。独特的方言是固化、贮存、传播地域民俗的物质形式,具有很强的凝聚作用和区别作用。东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世代生活着满、蒙、赫哲、鄂伦春、朝鲜等少数民族,直到清兵入关以后,才逐渐有大量的汉人涌入,使东北成为一个多民族、多语种的地区。在这个地域范围内,各民族相互往来,促进了语言、文化的频繁接触、影响,形成了相互吸收、互相融合的格局。特别是由关内迁徙而来的汉族的语言在与当地少数民族语言频繁接触、影响中,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东北方言。东北方言虽然属于北方方言的一种,但由于其语言底层还保存着很多反映当地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的词语,从而使东北方言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尤其能够反映东北广大劳动人民豪爽、质朴的个性和东北地域文化的多姿多彩。长期以来,东北各个少数民族杂居于一地区,经济、文化生活往来频繁,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诸多风俗习惯。其中有许多本来并不是汉族的,但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这些风俗早已打破民族的边界,成为当地共同的习俗文化。年俗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例。
二、东北年俗中的方言词
东北人认为“过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合家团圆,除旧迎新,人们把对新一年的美好憧憬都寄托在一系列“过年”的活动上。由此也相应地产生了许多与“过年”有关的方言词语。这些词语记载了东北地区独特的年俗习惯,也反映了东北人民单纯朴素的愿望。
(一)关于“吃”的年俗方言词
1.乱炖
“过年”一定离不开“年夜饭”,东北人最爱吃的年菜之一就是“乱炖”。乱炖素有“大杂烩”之意,即将豆角、土豆、茄子、青椒、番茄、木耳等多种蔬菜与排骨一同炖至熟即成。这道菜简单易煮,有荤有素,而且营养丰富。东北曾是蒙古、大金、大辽、满族的世居地,这些游牧民族过着马背上的颠沛流离的生活,一口大铁锅驮在马背上,每到宿营,只好连荤带素扔到一个锅里烩,慢慢地形成了东北特色的乱炖。
2.蒸面灯
年三十的晚上,东北农村有“蒸面灯”之俗。蒸面灯也叫“蒸十二月灯”或“验月份”。就是用豆面或荞麦面做12个直径约三厘米的小灯碗,分别在碗口捏出NHUIWENXUE一到十二个花牙,各代表一个月,然后下锅蒸,蒸熟后看灯碗内的干湿来“预测”年内的旱涝、冷暖。也有的人家在面灯中放黄豆粒,通过蒸熟后豆粒膨胀的大小来“预测”明年的收成好坏。
3.破五
东北人喜爱饺子,不止在“年三十”要吃饺子,在“初五”这天也一定要吃饺子,称作“破五”。就是把饺子咬破,寓意将不吉利的事都破坏,象征驱灾避邪之意。东北城乡旧时过大年最少要过五天,由初一算起到初五为止,才算过了年。在这五天内,商店停市,戏馆子不唱戏,统统要等到初五才开始。
4.杀年猪与“杀猪菜”
以前在东北的农村,养猪虽然很普通,但一般人家一年到头却难得吃几回猪肉。唯独“过年”是个例外。进了腊月,大部分人家都要杀猪,为“过年”包饺子、做菜准备肉料,民间谓之“杀年猪”。东北童谣中说“小孩小孩你别哭,进了腊月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月就是年”,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盼望杀年猪吃肉的心情。而“杀猪菜”呢,就是把猪肉切成块,放在大缸中冻起来以备“过年”享用。所以人们就把用酸菜、肥肉、血肠放在大锅里炖出来的菜叫做“杀猪菜”。
5.隔年饭与“金银饭”
在东北,有的人家还要在年前烧好一盆饭,用这盆饭一直供过年,叫做“隔年饭”,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即年年有余,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表达了劳动人民希望年年都能吃饱穿暖的愿望。这种“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东北俗话叫“二米饭”。这种饭有黄有白,象征“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意思,所以叫做“金银饭”。
三、关于“玩”的民俗方言词
(一)抓嘎拉哈
“嘎拉哈”是满语译音,俗称“背式骨”,是用羊、猪、鹿等动物后腿关节上的小骨头做成的一种玩具。玩嘎拉哈叫做抓嘎拉哈,“抓”在东北话里也指把散落的东西弄起来,如猪吃食的动作,也可以叫“抓”。嘎拉哈四面凹凸不平,每一面都有特定的名称,分别称为“珍儿”、“轮儿”、“壳儿”、“背儿”。玩法是先将嘎拉哈散开,抛起小布口袋,在其尚未落下时,依次翻动嘎拉哈的四面,或按规定个数抓起嘎拉哈,嘎拉哈不同的面有不同的累计标准,以此决定胜负。这种游戏花样繁多,乐趣无穷,所以在过年的时候,不光小孩子会在大炕上玩得不亦乐乎,闲下来的大人们也会一时兴起玩个几局。
(二)扇啪叽
啪叽是一种圆形的纸片,上面有各式各样的图案,都是流行的动画片人物。这种游戏的玩法比较简单:通过“定岗锤”(即剪刀石头布)来决定谁先开始,其他人将啪叽放在地上,尽量扣得严实一些。先开始的人要铆足力气用自己手中的啪叽去扇别人扣在地上的,力求把别人的啪叽打翻,如果打翻过来,这个啪叽就归他了。如果没打翻,就要由其他人来扇。扇啪叽是最符合过年气氛的游戏了,小孩子们通常比大人先吃完饭,吃完之后就在一旁的地上扇啪叽。大人们喝酒划拳的声音和小孩子们扇啪叽的吆喝声音此起彼伏,把年三十的夜晚烘托得热热闹闹。
(三)“码长城”与“打八圈”
大人的娱乐活动没有小孩子的样式多,最经典的就属“码长城”了。“码长城”就是东北话的打麻将,因为打麻将的时候四个人都把面前的麻将摞成一长条,就像长城似的,所以东北人戏称其为“码长城”。“过年”是东北人一年中最放松的时候,很多人就把打麻将当做“过年”的消遣活动,甚至有人“守岁”的时候会打整晚的麻将。东北人也把打麻将称为“打八圈”,意思是从第一个坐庄的人开始轮八圈,这样打完一局时间很长。东北的老人也有很多喜欢打麻将,所以当儿女齐聚的时候,当然要“打八圈”了。
东北的风俗范文3
关键词:清末民初;东北;地方小报;通俗小说
清朝末年,随着哈尔滨、盛京(今沈阳)、新京(今长春)等城市的发展和崛起,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并不断壮大,与之相应的是反映市民文化的小报的出现。到了民国时期,小报开始盛极一时。东北小报作为大众化的公共领域,以消闲趣味为导向,是“中下层市民世俗化的都市空间”,对其研究有利于把握东北通俗小说、市民文化及都市文化,丰富“城市流行文化色彩”,弥补单行本文学及大报研究的片面性,以全面把握一个时期、一个地域的文化面貌。
一、东北小报研究现状
关于小报的定义,小报界的鼻祖李伯元及后来学者秦绍德、孟兆臣都有相应解释,多大同小异。概括起来,小报就是以“注重趣味性、知识性、消遣性、娱乐性,为吸引市民眼球而努力的一种报纸”。它“在大报不屑记之的夹缝中,找到了空间……及时把握社会脉搏”,奉行简便和以小为本的办报方针,多方面突出自身的特性。到目前为止,对小报的研究著作和论文屈指可数。孟兆臣的《中国近代小报史》宏观纵览了中国近现代的小报发展和刊载文学情况,从史料上挖掘了小报报人和小说家的情况,编录出《中国近代小报小说目录》,无论是史料价值还是学术价值都不可忽视。该著作虽然资料翔实,内容丰富,但对东北小报只字未提。之后,李楠的《晚清民国上海小报研究》、洪煜的《近代上海小报与苏州评弹》、《中华读书报》刊载的《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和小报中的文化人》以及张岑岑的《“游戏笔墨”构建市民文化公共空间——以“小报之王”(晶报>为考察对象》、肖进的《另类镜像:上海小报视域中的张爱玲》及文迎霞的博士论文《晚清报载小说研究》、刘永文的博士论文《晚清报刊小说研究》都从多角度对地方小报,尤其是上海和江浙一带的小报进行多方位研究,为对小报进行全面研究提供了参考价值。但是,他们都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东北地区的小报,形成了研究领域的空白和缺憾。笔者正是在这个空白点上,通过对东三省十多个图书馆所存的报刊和缩微资料的查阅,收集整理了近百份东北小报,勾勒出东北小报的生存环境、发展特点及其所载文学状况。由于东北小报大多残缺不全,本论文只能在这些仅有的残存小报和相关的二手资料中对小报进行梳理、钩沉,文献疏漏与资料欠翔实不可避免,望专家、读者予以斧正。
二、清末民初东北小报的生存状态
清朝末年,东北地区先后出现了吉林的《吉林报》、黑龙江的《东方晓报》和辽宁的《醒时报》。这三份民报分布在东北地区主要城市,首开东北小报先河。但由于当时言论禁锢,“加上东三省经历了日俄战争,人民穷困潦倒、风气闭塞、学识未开”,因此,一直以来“报界仍在幼稚时代,夫以三省之大竟无一完全报章致令民气凋敝”,直到民国时期,东北地区才出现了办报热潮。据统计,奉天地区4年办了24种报纸。其中,1911年就创办了10种,如《谭风报》《民声报》《华商报》《微言报》《疾呼报》《满洲画报》《奉天画报》《民铎报》和《牖民报》等。1911年末,“吉林省有20家报社、24种报纸。”“其官办、团体办、民办报纸等新型报纸达到13种”。“黑龙江地区民办报纸达到27家,总数几近同期官报和党报的两倍,其社会影响也多为两者所不及。”同时期,省城齐齐哈尔继哈尔滨之后一度出现了小报热,先后出现了“《砭俗报》《黑龙江报》《民生报》《启民报》《谭风报》《龙沙报》《宏远报》《小报》等八九家,极一时之盛。报纸的风格有的“庄而有谐,有的‘则言娼优者居其半’,有的‘轻描淡写’,有的小而有趣,有的曾经发挥了‘箴膏肓’‘辟榛荒’‘焕文章’等开通风气的作用。但原报已失存”。仅《醒时报》有少量留存,但已是20世纪30年代之后的报刊。到了20世纪20年代东北小报逐渐发展成熟,“报业勃兴,新报陡增”。如哈尔滨,由于经济发达文化自由,最多出现过100多家报社,小报也风行一时,记录在案的有“《滨江挽风报》《松滨花报》《午报》《正俗日报》《松滨花报》《滨江晨报》《广告大观》《消闲日报》”⑩等。这期间沈阳的《民报》《民生晚报》《新民晚报》也分别创刊。由于《新民晚报》刊登了一些有价值的通俗小说,在当时影响较大。大连相继出现了《大连日报》《大陆》《满洲时报》和《极东周报》等。20世纪20年代小报创刊较多,但寿命不长,“大批小报随生随灭,能长期出版者为数甚少”。
清末时期的报人大多都是家道中落,贫困潦倒,办报仅为生存,不具备专业性。《醒时报》的创办者张兆麟,为维持生活创办《醒时报》。《谭风报》创办人赵芰荷,“风尘潦倒,遂日游花国,兼嗜戏剧,因有感而发刊”。这时期的报人深受士大夫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多具有名士风范,任情而动,身上残存着传统才子的风流韵雅,而少有浸染市井俗气和商业浮气。到了20世纪20年代的报人已经不同于清末时期的士大夫传统文人,他们大多接受过或从事过新式教育,学习西方文化思想,全盘接受现代商业办刊理念。《新民晚报》的赵雨时于北京大学法科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先担任法律顾问,后应聘于北京新民大学任教,不久又走上了新闻生涯。《午报》的赵玉卿在俄国从事律师职业,受了西方现代思想的熏染。新式教育带来现念,专业编辑人员和职业文人应运而生,如《新民晚报》的王乙之和许之平,《午报》的王味根(又名王子祥),《哈尔滨五日画报》的赵篱东,这些专职小报文人“构成了小报界的中坚力量,他们旧学功底较深,精通小报的编排技术,洞悉市民心理,所编小报能使市民产生共鸣”。此外,还有一些外聘的记者和撰稿人,如陶明俊、陈蕉影、六豕等文人也为小报撰稿,小报对其均“备有薄酬”。这些小报文人的文化选择“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精神世界,其构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既在于主体,也在于客体。
东北的小报自诞生之日就营养不良,又遭社会压制,仅靠自身的民间化色彩,博得大众,前进举步维艰。《醒时报》创办之初经营极为困难,因付不起房租而常更换地点,被称为“游击式报馆”,因难以支付雇佣费用,而启用家眷办报,又被称为“家庭报馆”,直到1920年经营局面才开始好转。《谭风报》“组织虽甚简单,开销不多,然终因印刷费无出之故,未及一年停闭”。当时辽宁的民报只有四五种,即便如此,大多数却由于经费甚少,“购阅者少,登广告者亦少,致报社不得收入,穷不能支。虽无暴力压迫,亦穷而不能持久。受穷者,莫如要饭。于是办报者,不得不歇业改途”。《奉天通志》记载当时奉天报刊的艰难:“士广民众仅有此寥寥可数之报馆,不能供求相应,以视东西,各国瞠乎后矣。”
清末民初时期的小报深受辛亥革命影响,“关心国事,奢谈民主共和,是当时一般市民的时尚”。东北小报也不例外。张兆麟创办《醒时报》后,积极**日货,参加爱国**,热心公益事业,是当时沈阳的知名人士。省城齐齐哈尔的《砭俗报》《民生报》《启民报》《谭风报》《龙沙报》《宏远报》,以及《黑龙江报》都留下了辛亥革命的印记。因此,东北地区的小报虽然是以游戏、趣味为主,但都有一个正当的办报理由。如《醒时报》的办报宗旨是“改良社会,开通民智,提倡教育,振兴实业”;《砭俗报》以“改良风俗,进化社会”为宗旨;《启民报》以“启民智,匡民意,提倡民业,陶冶民德”为宗旨;《新民晚报》以“公开致力于平民化、文艺化”为宗旨;《滨江挽风报》以“培植道德,挽救风俗”为宗旨;《正俗日报》以“维持道德、纠正颓俗”为宗旨;《滨江晨报》以“启迪文明,矫风正俗”为宗旨。但探究内容,它们大多是娱乐趣味大于讽刺和改良。如《黑龙江报》的副刊《小报》,偏重于“消闲拾趣”,热衷报道街头巷尾消息,积极探求个人隐私,以“随报附送,不取分文”为经营策略,颇受市民喜爱;《启民报》的“花园春秋”板块以文艺综合栏目为主,注重休闲娱乐功能;《小公报》“以游戏为目的,不登正事,只谈风月,以迎合下游社会”。整体来说,东北小报大多以“不入所谓‘士大夫’的门,只流行于小商店和破烂市等‘下流社会’为目标”,保持语体白话,刊载社会新闻和奇闻巧事,保证低廉价格,赢得市民欢迎。
东北地区出现最早的游戏报应该是《谭风报》。虽然原报失存,但根据有限资料可了解一二。《谭风报》1911年由赵芰荷在沈阳创办。“沈阳报界,向无专门评花评戏之小报。有之,以《谭风报》为始。”该报自创刊以来刊登大量关于嫖客的风月场之事和街头巷尾的小道消息,“六朝艳体,一往情深,一时争相阅之,风靡一时”。游戏报的产生满足了洋场名士“评花品叶”的需要,以致“评花评戏”成为后来东北小报和报纸副刊中的重要内容。如《午报》创办了“花国风光”栏目,介绍名妓风流韵事;《松滨花报》专门刊载“秦楼楚馆、剧场梨园”之事;《新民晚报》大量刊登娱乐和影视界的桃色新闻;《滨江日报》定期举办竞选美女活动,并同步刊登参选者的照片。女性的性别身份和私人领域被津津乐道和无限放大,成为商业卖点。
小报为了生存,采用各种经营策略。首先,大力招募商业广告,推动小报的日常运作。翻开小报,各种广告映入眼帘。如1917年7月4日的《启民报》,第一版整版刊登广告,内容涉及银行、治花柳病、洋行钟表店、黑龙江绸缎庄、日本慈惠医院启事等。“其他版块之间也穿插大量广告”。又如《小公报》以营利为目的,“大量刊登广告。每日约出八千份”。大量的广告给小报的运营带来经济保障的同时,也降低了小报的文化品位。其次,不间断地刊登征稿启事,吸引读者踊跃投稿,丰富小报内容。如《新民晚报》征稿启事云:“文字力求浅显……俾使老妪都解,印刷力求敏速,寄递尽量提前,开破天荒之廉价,零售仅铜元二枚,暂合奉小洋二毛,本报之宗旨在公开,欢迎各地读者踊跃投稿。”再次,小报开办代售广告,丰富通俗期刊种类。如《新民晚报))1928年11月开始代售《上海画报》,1929年2月5日开始代售北平《霞光画报》,1929年2月11日开始代售《北洋画报》。这种经营策略无意中促进了通俗报刊的发展,丰富了东北市民的休闲生活。最后,刊载大量便民信息,扩大阅读面,增加销售量。如《新民晚报》期期刊登《东北大剧院》的电影广告和京奉、奉海的列车时刻钟点、金融证券行市、旅行一览表等服务信息,满足市民多方需求,扩大受众群体范围。
三、东北小报中的通俗小说
小报小说“有时为了迎合市民大众,扩大发行量,也刊登一些低级趣味的文学作品”,但大多数是以娱乐休闲为目的,追求健康向上的文学品格。东北小报小说在反映社会人文景观、记录都市故事、刻画市民精神特质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是研究通俗小说不可忽视的重要地带。
就目前能够查到的报纸来看,清末时期的小报多发表小品文和诗词,如笔记、品菊、评花等。这时期的小报受梁启超文学社会论的影响,提倡文学的社会功能,主张用白话文写作,但因为创作手法尚不成熟,很少发表小说。即使《启民报》的《花园春秋》也仅刊登一些“趣闻轶事之类的文字”。值得一提的是,《黑龙江报》虽未涉及严格意义的通俗小说作品,但其专栏《说苑》中刊载的署名为霁青的《说唱欧洲战事记》和专栏《消闲录》中以唱本形式出现的《惊报》都已具有了通俗小说的特点,成为东北小报通俗小说的雏形。这对于当时的东北报界来说,实属不易,也是启迪民智的进步之举。
与清末时期小报相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小报内容更趋丰富,编排上追求图文并茂的生动形式,文字语言上讲求通俗易懂。如《新民晚报》创刊之初就有《小说海》和《晚钟》两张附刊,其栏目设计也异常丰富,有“古今艳事”、“吉光片羽”、“北平新语”、“名人轶事”、“梨园佳话”、“名家谈剧”、“星光璀璨”、“北平秘案”、“上海繁华”、“歇浦新语”等。《新民晚报》第三版刊登大量本土知名作家和华北作家作品,提升了小报的品牌效应,促进了东北通俗小说的发展。其它小报见刊登通俗小说有利可图,也纷纷效仿。一时之间,通俗小说占据了小报的重要位置。小报小说类型丰富,其中以社会言情小说和武侠小说成就较高。
社会言情小说主要是在儒家视野关照下,表达警示世人,扬善惩恶的思想主题。随着东北开埠,西方资本主义的各种思想、政治、文化开始浸润东北都市。通俗小说家对东北都市的总观印象有几个方面:其一,东北都市是一个开放的商埠,是五方杂处、各色人等聚集的地方;其二,在繁华的表面东北又是一个险象环生的地方,各种各样稀奇古怪、梦想不到的事情在这里发生;其三,东北的开放性品格和现代思想的引进导致了社会风气的腐败和堕落。为此,本土小说家创作了大量的社会小说,如赵篱东的《天涯罪人》、《秋江云影》、《酒绿灯红》,磊磊斋主的《水落石出》,一泓的《落花流水》,爱仇的《社会镜》都以传统眼光审视经受现代思想浸润的东北都市,描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下的东北社会状态,揭露都市繁华的虚伪、肮脏、欺骗和悲哀,谴责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道德沦丧的社会现实。东北著名文人王子祥在《白话聊斋》的封二上直接标注出“新体警世”四个字。序言中进一步明确创作此书目的:“今世界,人少怪多,狐鬼横行,只认得金钱、女子、势力、荣华,恰与蒲老之感触符合。如今,要挽回人心,正可传布此书,警醒世人也”。小说新颖之处在于“小说之内容勾连当时之时事,应骂则骂,应劝则劝,于嬉笑怒骂中让人有所感悟,有所警惕”。言情小说以曹宏泽、王若华、张化檀等鸳鸯蝴蝶派文人为代表,他们创作了大批风花雪月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侧面反映了都市人无休止的攫取欲望,背信弃义,放弃传统的道德约束,甘做金钱奴隶的社会主题。
武侠小说主要体现侠匪结合的创作思路。自古以来,东北雄奇而严酷的大山大野、大江大河造就了东北人雄强的生命意志和粗犷性格。旧东北的土匪人数之多和分布之广堪称“举世无双”。“盗匪既有凶残、贪婪、暴躁、打家劫舍的破坏性一面,又有扶弱济贫,讲义气、重承诺的一面。”因此,土匪增加了人们对其恐惧感的同时也激发了东北人在遵守儒家文化之外的一种侠义精神,即对自由的向往、对束缚的反抗和对正义的追求。
东北的风俗范文4
节日名目和节日美食合二为一的情形,只有在元宵节才会出现。春节刚过,年味儿犹存,元宵节又到了,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元宵是元宵节里献给赐福天官、宗亲五代的供品,也是亲友间相互馈赠的礼品,当然也是应节食品。旧时,京城各大糕点店从正月初六便开始摇元宵、卖元宵。
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又有哪些有趣的传说呢?老北京的元宵节又是怎么过的呢?有哪些有意思的活动?清朝人吃的元宵与当今的元宵有什么区别?这一个个的疑问,让我细细的来为您解答。
元宵节及元宵节燃灯的起源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据史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世界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过元宵节的风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1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关于元宵节的传说
相传汉武帝的宠臣东方朔救下一个要投井的宫女,宫女名叫元宵,她因久居宫中无法见到亲人,整日郁郁寡欢。东方朔听闻原委,承诺要帮她实现这个愿望。东方朔先在长安城里散布“正月十六火焚身”的传闻,引起了长安城极大的恐慌,大家都来求助东方朔。东方朔扔下一张红帖让百姓把它送到皇宫之后便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禀报皇上。
汉武帝拿起红帖,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汉武帝心中大惊,连忙请来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宫女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焚香上供,并令元宵多制汤圆分发百姓。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均可进城观灯,普天同乐便可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长安城里张灯结彩,人们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亲人团聚。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食汤圆,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又叫做元宵节。
老北京元宵节风俗
说起老北京正月十五的元宵佳节,甚是热闹,其主要囊括了以下五种风俗:
风俗之一 吃元宵
元宵节当然离不开“吃”,吃元宵是元宵节特定的习俗。旧时北京东四南大街的合芳楼,东四北大街的瑞芳斋,地安门外大街的桂英斋、桂兰斋,正阳门外大街的正明斋等店铺,每逢元宵节都提前高搭席棚,悬灯结彩,摆案子,架笸箩,大作元宵生意。老百姓购买后,全家煮而食之,取团圆和睦之意。
老北京制作元宵的方法是这样的:首先用果料拌糖做馅,一般为方型,适量放入盛有糯米粉的大笸箩中,然后反复摇晃笸箩,让馅料裹上一层糯米粉;然后捞出蘸水,继续再滚,如此反复,馅料便层层裹上糯米粉,最终可以滚出一只只白白胖胖的大元宵。
北京的元宵从清朝至今变化不大,清朝的元宵主要有山楂白糖、白糖桂花、枣泥松仁、豆沙四种馅,现在的元宵口味当然是丰富多了。清朝的时候,有一种奶油馅的元宵,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当然价格也比较高,是一般元宵的两倍。
风俗之二 赏灯会 猜灯谜
要说老北京的元宵节,最重要的活动当然是赏灯。元宵节燃灯放火,自汉朝时已有此风俗,明代北京的灯市在东城区灯市口;到了清代,灯市已遍布整个北京城。据史书记载,其中最繁华、规模最大的灯会有东四牌楼、西四牌楼、地安门、鼓楼、正阳门和厂甸。
按老北京的习俗,正月十三日为“上灯”,正月十四日为“试灯”,正月十五日为“正灯”,正月十七日为“罢灯”。富贵人家和买卖商户,都要张灯结彩,挂出颜色、形式不等的花灯,上面绘有古代传说故事、花卉或飞禽走兽等各式图案。有的买卖铺户还要制作冰灯,如早年地安门外大街的聚盛公干果铺,还经常搞冰灯展览,惹来大批群众围观。有的人家还要燃放焰火,花灯与烟火交相辉映,好不热闹,把春节活动推向最后的高潮。除挂灯外,各个店铺还要在灯下挂贴灯谜,以供游人们来猜,猜灯谜北京话也叫“打灯虎”,买卖铺户还为猜中者准备了鲜果、小吃等奖品。
风俗之三 花会
灯会都在夜间举行,而花会则在白天举行。地点主要在著名的街道上或大的寺院里,以各种娱乐活动为主,包括舞狮、踩高跷、扭秧歌、划旱船、猜谜语及售卖各种小吃和民间工艺品等。
风俗之四走百病 摸门钉
旧时北京的妇女在元宵节还盛行“走百病、摸门钉”的风俗。妇女们结伴而行,由一人举香开道,其她人紧随其后,或走墙边,或过桥,或走郊外,谓之“走百病”,以祈求长寿去病;此外,妇女还会来到正阳门,摸一摸正阳门上的门钉,“钉”与“丁”同音,以祈求人丁兴旺之意。
风俗之五烧火判儿
“烧火判儿”是旧时元宵节里的一个重要观赏项目,遗憾的是,现在已经绝迹京城。“判儿”指传说中阴曹地府判官,其实就是用泥塑成空心判官坐像,高约四五尺,外形像一个袒腹而坐的人,泥像内部是一个炉膛,可填煤二百余斤,生着火后判官被烧得浑身通红,火焰从判官的七窍中喷出,煞是好看。“烧火判”一晚上要烧数百斤煤,这些煤都是个人、商号、京西煤矿捐献的。北京最后一次“烧火判儿”是1950年在北海公园。
东北的风俗范文5
关键词:河北乱弹;产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175-01
河北乱弹产生于河北省(直隶)的南宫、威县、清河、山东省的临清一带。从历史沿革上看,明清时期这一地区属直东交界一带,山东在直隶“飞地”“插花地”很多。这一带均处于黑龙港流域。气候条件相同,民风民俗相近,直东两省人民互动密切。这些都为乱弹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南宫,自汉置县一直沿用此名。据《南宫县志》、《冀州志》记载:相传春秋时期周朝时有个复姓南宫名适字子容的鲁国人,曾寓居此地,很有德望,是当时名人,称南宫子。刘邦用此人姓氏做县名,以示为“礼义之乡”,这就是南宫县名的由来。
新中国成立后,南宫县仍为邢台专区。1958年4月28日,撤销邢台专区,南宫县划归邯郸专区。同年12月20日,撤销威县、清河县并入南宫县。1960年5月3日,又撤销邯郸专区,南宫县归邯郸市辖。1961年5月23日复设邢台专区,南宫县还属。1970年邢台专区改称邢台地区,仍辖南宫县。南宫县1986年3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南宫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的冀、鲁两省交界处,属华北平原黑龙港流域。濒临德州、聊城、临清等大中城市。
清河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南运河西岸。东与山东省武城、夏津两县隔河相望,西与威县交界,北与故城县、南宫市为邻,南与临西县毗连。
清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夏商时期,先民已在这里繁衍生息,千年的沧桑,哺育了西汉大儒张禹,东汉重臣白马令李云,十六国北魏大将张谠,南北朝天文历数学家张恒、张子信;唐代巾帼学士《女论语》作者宋若莘以及近代著名学者顾随等诸多名人志士。作为打虎英雄武松的故乡,清河这片大地上积淀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临清市位于我国山东省西北部,地处东经115°42'北纬36°61',西隔卫河与河北省临西县相望,东隔马颊河与高唐、茌平二县为邻,北部与德州地区夏津县相连,南部与聊城市和冠县接壤,是山东省聊城市所辖的一个县级市。
临清市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季风气候特征,属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气候的基本特征为“春旱多风,夏热多雨,晚秋易旱,冬季干寒”。全年盛行风向为南风和偏南风,年平均降水量为550毫米左右。
临清市是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明清时期,临清依靠运河漕运迅速崛起,成为江北五大商埠之一,繁荣兴盛达五百年之久,有“繁华压两京”、“富庶甲齐郡”之美誉。明朝万历年间,临清钞关税收居运河钞关之首。
威县自然环境优越。境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下水资源充裕,水质优良。具体说 “威县地处黑龙岗流域冲击平原,在北纬36度52分至37度18分,东经115度13分至115度34分之间。南北长48.2公里,东西宽32公里,总面积994平方公里。东临清河县,西界广宗县,北与南宫县毗,南与临西县及邯郸地区邱县接壤。”
威县明清时期与孔孟之乡山东毗邻,民风淳朴、文化积淀深厚;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据《威县志》记载,新石器时期,威县境内已有人类活动。
“夏禹时代,威县地为冀州、兖州交界之域。
汉元始二年(2)四月,平帝封代孝王玄孙之子刘如意为广宗王,置广宗国(故城在今县城东8公里之方家营),威县地属之。
明洪武二年(1369)四月,威州降为县,始称威县。属行中书省广平府。清代,威县属直隶省广平府。”
北魏时,威县人陈元康被高欢比作孔子;宋朝清正廉洁的开国宰相威县人范质;明朝兵部尚书贾待问、铁面御史李春、兵部侍郎石永、诗人王伯廉、陶瀛洲、洺阳书院院长杨锦江、义和团领导人赵三多等都是威县人。
东北的风俗范文6
【关键词】 骆宾基;幼年;风俗;民情
“风俗不论是自然形成的,还是包含一定的人为成分,都反映了一个民族对生活的挚爱,对活着所感到的欢跃……风俗中保留一个民族的常绿的童心,并对这种童心加以圣化。风俗使一个民族永不衰老。”由此可见,风俗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虽然骆宾基算不上什么大家,当其南赴上海时,他只是充当了东北作家群的后卫,但是他却把这个作家群的风气延续了数年。在他的作品中,尤其在其代表作《幼年》,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白山黑水的绿水森林和青山白雪,还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纯朴而独特的风俗民情。在骆宾基《幼年》中尤其展现了作品的地域风貌,从中也描绘了人生的世间百态,展现了人物的本真与生命意识。
一、物质民俗
在骆宾基《幼年》中,大量细致的物质生活民俗描写随处可见,具体表现在作品中的服饰、饮食、居住、建筑等方面叙述和描写。
东北所处地理位置使得气候寒冷,因此北方人穿衣尤其在冬季,常常需要防寒保暖的衣物,在更久以前很多游牧民族的服装更是就地取材。例如在文中父亲的皮大衣上的是水獭领,母亲围的是完整的火狐狸皮,四条有毛的腿做结带。除此以外,在作品中还有大量具有不同民族特色的服饰描写:如初见满族玉琴二姐,标致的姑娘原泶┑氖强ㄑ蓝布旗袍,一会换上一件毛料的深蓝开襟旗袍,下身仍然是不扎腿的绣花边的散口裤;娘家是正红旗皇族的韩四婶,整天腰扎着蓝布围裙,脚穿两只男人鞋;古班穿着俄国式的短外套,高腿的羊毛毡靴,拿着打马棒;高丽民族历来有“白衣民族”之称,在作品中,高丽地户每个人都是白色的薄棉袄;高丽孩子穿着有两条长结带的无领棉袄、肥裆的灯笼裤和全部树胶制的高丽鞋,还带着一顶中国苦力的狗皮大帽;俄国妇女穿着圆口的没有领子的花布衣裙,这种衣裙中国没有一个适当的名称,总之衣裙是连在一起的;俄国汉子穿着黄呢军服,军服上还有两排烙着花纹的美丽铜扣,穿着又破又旧的高腰靴子;俄国商人穿着那潇洒的尼古拉制的军大衣,胸前两排铜扣,后背开襟,腰以下很宽阔;还有繁闹的门市货床上陈列的机织袜子、日本胶底鞋。
而作品中区别于其他的饮食描写,更是让人眼前一亮。由于作品中的小镇珲春地处三国交界,主人公“我”喜欢的是白俄彩色糖豆,其中有轻铁质的模型,有时是带风铃和十字架的教堂,有时是公共汽车;孩子们还经常去刘布林斯基的商店买“列巴”;高丽农户在过节时,敬送的是青鱼、烟叶和高丽年糕,在高丽农户家吃饭时的朝鲜辣白菜和“酱木利”汤;还有俄国军官喜欢喝的是“酸牛奶”等等,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风情描写,仿佛将人们带入另一个世界。
东北地区受自然气候的限制,蔬菜时令性明显,尤其反映在农村。萝卜、土豆、白菜成为东北人冬季餐桌上的“老三样”。在漫长的冬季里,东北各民众有腌制活晒菜的习俗。如作品中夏日的院落里,屋檐下黄豆制成的酱块,还有垂挂着的干芥菜、干茄子、干豆角……俄罗斯苦力作酒肴的酸黄瓜。高丽人家住宅门前,晒着的辣椒,一方块红色,一方块红色,占去半边走道,直到今天,在我国朝鲜族聚居的区域,还会沿袭晒辣椒的习俗。
在住的形式上,也有非常独特的体现。朝鲜族的房顶形态特征是大屋顶,缓慢、稳重、优美的曲线是朝鲜族大屋顶的外型。作品中,我们从金秉湖整洁的朝鲜茅草房中,对于朝鲜房屋建筑可见一斑:整个朝鲜茅舍是一铺炕,隔成三间。三大间通用一铺暖炕,东头占大半暖炕的一间作为厨房,同时也是朝鲜主人全家抽烟、谈天、会客、聚餐的地方。对于这种土黄色的无屋脊的朝鲜住宅,作品中多次出现,和小屯的中国式茅草农舍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地居高崖之上的田家宅院,则是青砖灰瓦的建筑,古堡式的炮台,县衙门式的大门,还有围绕住宅的砖筑套院墙的墙檐,加上镶着铜饰的兽头门环等等,这雄伟气派的庄稼院落展现在读者眼前。
骆宾基作品中东北山高、交通不便。人们靠马、雪橇、滑雪板等交通工具,穿林海,过雪地。我们在《幼年》中,可以看到冻土上响着串铃的车队、喷着响鼻的彪悍的马群,飞驰的雪橇和猎狗;中心街路中常出现的高丽农车和中国式的四轮车,还有拉座接客的俄国式篷车,冬季来往延吉、珲春的长途运货的四轮商车,此外还有从深山载毛皮、木材而来的两轮马车。还有随着交通工具的改善,打雪爬犁变成打滑嘶溜并成为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游戏,我么看到孩子们跑出胡同,各自成队的在打滑嘶溜,河冰在他们脚下闪着两道黄色的金光……他们在白的冰面上来往飞闪,成为脚踏滑冰鞋的红旗河骄子。这富有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的描写,在作品中随处可见。
二、岁时习俗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非常看重农历的传统节日,而各个地方岁时习俗虽然大体一致,却存在不同之处也。了解一个地方岁时习俗,我们也可以了解它的风俗民情,考察它的地域文化特点。《幼年》中对于东北边陲小镇的除夕迎神,新春拜年,元宵节被北方妇女当作交际节日,二月二遗留着龙抬头的古俗等,都非常具有地域风情。
在民间的传统意识中,人们视春节为过年的正宗,是大自然新旧更替之际。这个时候把居室打扫得干净、漂亮,主人心里也因此像春天一样明媚。作品中对于春节的细节描写如下:财神匾额、桌子、茶几、炕桌,全被擦过了,油亮的光辉在木器上闪烁着。供桌围了绣金的红呢桌帏,神位上匾额用红绸子扎着彩球,锡制的蜡台插着金字红烛,一切布置得和大庆的吉日似的。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看见“姜步畏”伏在门帏缝上看见父亲吹着纸煤,点着神位前的金字烛,然后退回炕几旁去。父亲又突然想到今晚是年除夕似的,让儿子敬香。儿子立刻也快活了,跪在椅子上去取香。可是,父亲的嘴角又有讽刺性的微笑出现了,呵斥儿子敬神得先洗净手,认为儿子一点规矩都不懂。不久,在寂静人静的气氛中,就传来街上的鞭炮声,谁家首先迎神了,辞岁的吉辰降临了,父亲的面色更加愉快了。
作者还描写了人们在午夜准备敬神的情景:平常日子这个城市所有的那种喧嚣,现在是绝灭了,可以想象到外面的天气是怎样的好,一点风也没有,冬季日子所有的寂静的夜呀,街上偶尔有一个人走路,都可以清清楚楚地听得出那种匆匆的脚步声。行人是绝少的呀!“我们在临街的车门洞口迎神,父亲愉快地说:‘跪下向空中叩个头吧!’……三支香是插在街石空隙里的,香前烧了一堆锡箔和纸钱。我叩过头以后,父亲说:‘接神回家了!’临走又在灰烬的周围浇奠了三杯酒。”几段话将人们从准备新年到除夕迎神描写的生动逼人,让人不禁联想起儿时过新年的场景。
对于新春拜年,还有更有趣生动的描写,“今天他们全穿着新衣服,新剃的头。陆协理的下颏刮得净光,鸿发伯伯的山羊须整齐的下垂着……于之超十一叔还没走进院子就高声喊:‘九哥,九嫂,给你们拜年来啦!’进来时,他们三人同声地说:‘发财,发财,见面发财!’说话是都拱手作揖。‘大家发财,大家发财!’父亲迎着说:‘来到就是礼,免了吧!’‘总得给老的叩个头呀!’于十一叔说……”可见北方人的新春习俗。
有关元宵节,骆宾基在作品中写道,母亲在过节前一两天,就准备著元宵节的贺礼了。这是汉人传统下来的妇女间的交际日,为中国北方的妇女所珍贵的一个日子。生长在民国初年的妇女是这样的不幸,那年代她们就是连西欧或者俄罗斯城市妇女那种出头露面的场合都没有,即使是一个在吉林高等师范读书的女生回来度寒假,也是避讳着经过大街上的道路,而要走背人的胡同的。谁也不敢违背这城市里的为山东移民带来的习俗……所以我们不难理解妇女们是怎样的珍贵这个节日,而这个幸福的日子,也扩展到上流的满洲土著家庭中了。
三、精神民俗
民间信仰是民众在较长一段时间里,自发产生的一套对于神灵崇拜的观念、行为习惯及与之相应的仪式制度。从史前时代起,人类就始终处在信天虔诚的信仰之中。人们敬奉的偶像包括自然神、图腾、祖先神、生育神、灵魂等各种各样的神,这些在骆宾基的小说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骆宾基的作品中也描写到东北的精神民俗,我们可从其民间信仰、民间禁忌等方面考察、探究。
《幼年》中描写过年时的一个片段中,吃饺子以前,父亲嘱咐我先净手敬香,第一批饺子分成三碗,作为供神用的。供奉到神案后,还要焚化冥币,纸灰闪着火星飞到屋子上空,落到供果、餐桌,挂到墙壁上,幼年的我望着带着火焰飞扬在屋子上空的纸灰,一种神秘和虚幻的景象自然升腾,父亲在神案前行叩首礼。表示拜候三代宗亲的家神,再一次表示对财神的参拜。我在两次叩礼后,给父亲拜年。母亲则在宅神前作揖,然后接受我的叩礼……
还有诸如在珲春,人们避讳“胡子”两个字,要改做“沿口”,在满洲还没正式开发的年代,吉林省城也袭用渔猎时代的旧名――船厂。母亲也有很多忌讳,信佛,每月初一、十五吃斋,尤其是斋日的戒规,如果崔婆用沾过猪油的铁勺子炒素菜,就会呵斥她不细心、不虔诚。此外,在移民区,每个周末还会从教堂里传来祈祷的钟声,声音在珲春小城上空久久回荡。这些因多种族和多国籍居民杂居而带来的异国风情,为小城和作品罩上了神秘色彩。
餐桌上只有调羹和碗边相交的声音,如果喝汤的声音大,或是喝了热汤大声呵气,父亲就会向我投来两道敌视的黑色眼光,因为元旦是不许父亲打孩子的一个可爱的佳节,不然父亲一定会拧着他的耳朵让他离开桌子。作品中妙趣横生的“忌讳”,也正是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信仰和禁忌。
东北作家流亡到故土以外的城市,集体对家乡表达了深深的眷恋和不舍。但是,骆宾基并非如某些人那样,对远离城市喧嚣的山村畸形的民族心理和习惯怀有猎奇和哗众取宠的思想。他常常以哀思委婉、略带悲伤的笔调,回看周围的人和事,以及当时的情景,来见证他热爱的那片土地,在他的小说尤其是《幼年》中,时时刻刻闪耀着动人的光辉和诗化的场景。因此,小说虽然充满了感伤的蓝色基调,又让人不自觉去探索那充满地域文化色彩的异国情调。
【参考文献】
[1] 汪曾祺.谈谈风俗化[M].汪曾祺.汪曾祺文集.南京:江苏出版社,1994.
[2] 骆宾基.混沌初开[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
[3] 金东勋,金昌浩.朝鲜族文化[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
【作者简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14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