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文化创新范例6篇

文化创新范文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没有自己核心文化的国家是不可能强盛的,一个没有自己特色文化的企业是不可能持续健康发展的”。创新和文化之重要性已成为有识之士的广泛共识。创新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文化创新更是一切创新的精神引领。重庆机电集团成立以来,经历了三次文化创新,实现了三次历史性飞跃

文化创新范文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没有自己核心文化的国家是不可能强盛的,一个没有自己特色文化的企业是不可能持续健康发展的”。创新和文化之重要性已成为有识之士的广泛共识。创新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文化创新更是一切创新的精神引领。重庆机电集团成立以来,经历了三次文化创新,实现了三次历史性飞跃。可以说机电集团今天所取得的成就,正是以“诚信、创新、包容、共赢”价值观为核心的优秀企业文化理念引领的成果,更是其文化创新取得的结果。

第一次文化创新走出困境

机电集团是一个由多家管理局合并组建而成,是一家典型的先有“儿”后有“妈”的投资性企业集团。成立初期的机电集团,其管理模式、管理观念面临新的变化,企业文化更是一张待书的白纸。然而正是初创的企业文化,引领机电集团走出了困境。

迎难而上明理念 机电集团成立初期,所属的55家企业资产总额约75亿元,营业收入27亿元,亏损企业累计亏损5.1亿元,亏损面达68%,净亏损3.5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07%;许多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亏损千万元以上的企业19户,一半以上企业拖欠职工工资、医药费、养老失业金等,是重庆市国资系统有名的老大难企业。面对“摊子大、负担重、问题多”的严峻局面,机电集团一班人没有退缩,而是知耻而勇、迎难而上,及时提出了“坚韧、创新、提速、振兴”的八字经营理念。其中坚韧是态度,创新是方法,提速是要求,振兴是目标。

以人为本抓破产 面对困难,在八字经营理念的指导下,机电集团全体干部职工以必胜的信念,坚韧的状态、创新的精神,破旧立新,实施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破”就是破出旧的管理方式,破除阻碍企业发展的冗员,破掉那些长期亏损的劣势企业。破产重组是确保机电集团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但要解决的最关键还是人,人向何处去?过去的办法是先关门后走人,路该怎么走?机电集团打破禁锢,采取先安置好破产企业职工的生活,再进行破产清算和资产变现的破产重组思路,变“关门走人”为“走人关门”。

2003年以来的7年时间里破产13户企业,减少负债近30亿元,安置职工28 400余人。不仅在重庆创下了仅用3天时间,完成红岩内燃机公司、重庆测试仪器厂两户企业5 600名职工的安置工作,没有出现一例不安定因素的先例,更是率先在无锡安置了返锡居住职工873人,开了国内异地安置破产企业职工的先河。无情破产,有情操作的以人为本的破产重组,大大缩短了破产周期,安定了人心,降低了企业震荡。

经过艰苦的努力,机电集团于2004年终于迈进资产和营业收入双百亿集团的大门,实现了集团整体扭亏为盈,摘掉了重庆国资系统亏损大户的帽子。

第二次文化创新走出精彩

进入2004年,机电集团虽然实现了整体扭亏为盈,但资产负债率仍然高达90%以上,企业亏损面仍达50%以上,用什么去引领干部职工继续奋力拼搏,实现机电集团真正振兴?

用愿景激发活力 从2004年起,机电集团先后提出“装备中国、走向世界”的企业愿景,“建强国之基,攀制造之巅”的企业宗旨和为中国乃至世界装备制造业作贡献的企业使命等一系列文化理念。通过广泛宣传,推进理念落地,宏大愿景激发了干部职工前所未有的工作热情和壮士断腕、脱胎换骨的豪情。

用文化指导调整 为加快推进机电集团的转型,加快发展步伐,做强做优做大重庆装备制造业,向装备中国,走向世界奋进,集团强力推进实施了“四大工程”。

一是实施减幅缩链工程——推进组织管理结构调整。通过债务重组、引资嫁接、土地置换、破产退出等一系列壮士断腕、伤筋动骨、脱胎换骨、强筋壮骨的改革调整和破产重组举措,使集团绝处逢生、扭亏增盈,重新焕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实现了由“苦菜花”向迎春花的转身。

二是实施“旧貌换新颜”工程——推进工厂布局调整。机电集团紧紧抓住重庆市“退二进三”“退城进园”和污染企业搬迁这一历史性契机,对26户企业实行整体搬迁,大力推进机电工业园区建设,改变了过去“老、大、粗、黑”的状况,形成了布局合理、定位准确、资源共享、上下游产业链互动的格局,促进了产业高新化、企业集群化、产品高端化,促进了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增强了发展后劲。

三是实施战略性整合工程——推进产业结构调整。2004年8月,重汽集团根据重庆市产业结构调整总体规划,整体并入机电集团,使集团产品结构向汽车整车和汽车零部件拓展,至此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成为机电集团重要支柱。

四是实施国际化工程——推进资本结构调整。2008年6月13日,重庆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H股整体上市,开创重庆直辖后企业境外上市第一单。使机电集团真正实现了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融资模式、治理结构、资本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通过一系列调整,到2007年,机电集团实现营业收入迈上200亿元台阶,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到2009年,营业收入达到257亿元,利润15.2亿元,成为重庆国资系统四大控股集团增长最快的集团。

第三次文化创新走出国门

时间进入2010年,未来机电集团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应该走什么样的路,应该有什么样的文化来支撑,等等一系列问题在当年的工作会上得到明确:实施“321”战略,即把集团建设成为西部装备制造业高地,建成千亿级产业集团,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力争在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500亿元、力争在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1 000亿元;实现“装备中国、走向世界”的企业愿景。

文化创新支撑战略 实现战略文化先行。机电集团根据发展现状和发展战略需要,及时创新提出“敬业、创新、开放、提速”的新经营理念。敬业是前提,创新是方法,开放是手段,提速是要求。同时集团对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企业领导人员提出了“承前利后”的发展观、“知行合一”的哲学观和“精心谋事、激情干事、大气处事、和谐共事”的工作观的要求。进一步充实完善了集团企业文化理念体系,进一步统一了干部职工向千亿机电进发的思想。

文化引领并购重组 2010年以来的三年多,机电集团在技术创新、产业拓展、并购重组、多元融资等方面亮点纷呈,其中最为闪亮的是海外并购重组,因为此举开创了重庆国企海外并购成功之先河,打出了重庆国有企业的品牌。

机电集团认识到,要在现有产业中实现规模的快速成长十分困难,走出去并购扩张是一条可行且有效的路径。在扩张中集团按照“勇敢而理性”的并购理念,“循序渐进”的文化融合理念,“技术先进、产业互补、市场协同”的并购原则实施并购,决不搞“志在必得”“砸锅卖铁”的盲目并购、虚假并购。到目前为止,已经成功实施了三宗并购案:

一是并购英国PTG打响海外并购第一枪。2010年,集团以2 000万英镑全资收购英国PTG集团下属6家公司,包括3个核心子公司、3个百年品牌、5项世界先进技术,使中国机床产业的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缩短十五到二十年。这一收购使PTG当年实现扭亏为盈,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约2 500万英镑,比2010年翻了一番多,实现利润约190万英镑,是2010年的8倍;以此创建的机电集团欧洲创新中心实现了24小时同步研发;新PTG“返程投资”400万英镑与机电集团下属机床集团合资组建的重庆霍洛伊德螺杆生产基地已经完成设备安装即将投产,与机床集团共同研发的磨齿机已经试制成功,展现出广阔前景。

二是并购美国直升机公司向工业强国进军。2013年1月4日,集团所属重庆直升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收购美国恩斯特龙直升机公司全部股权完成交割,重庆直投正式执掌具有54年历史的恩斯特龙公司,开创了国内航空企业成功并购欧美发达国家的知名直升机整机制造企业先河。同月,签署了并购美国TEI模具公司80%股权的并购协议。两并购将推进机电集团直升机产业和高精铸造产业实现质的飞跃。

三是并购吉林大安晨飞公司布局风电产业。2011年机电集团所属机电股份公司全资收购吉林大安晨飞公司,完成重庆风电叶片生产基地的产业布局,并产生了良好的市场效应和经济效益。文化创新引领价值创新,2012年,机电集团克服前所未有的困难,使资产总额达到345亿元,实现营业收入415亿元,利润总额11亿元,向500亿这个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通观机电集团三次文化创新,其蕴含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无不体现在“诚信、创新、包容、共赢”的八个字上。“诚信”就是以诚为本,诚信为人。“创新”就是永不知足、持经达变、思进图强。“包容”就是以人为本,大爱无边,坦荡胸襟。“共赢”就是责任担当、价值分享,做有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的企业公民。

文化创新范文2

关键词:文化传承;创新;大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4-0010-02

德国哲学家亚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道出了大学的基本属性:“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之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世界。”[1]尽管,大学一直坚守着自治和学术自由理想的防线,但是却无时无刻不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盘根交错地联系着。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大学的发展在努力冲破政治化藩篱的同时,其独立性和自主性进一步增强,“学术勃发”的主体脉络逐步清晰,大学的文化追求深刻地影响着自身的发展,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显然也被历史证明是大学促进自身发展的规律。

一、文化是大学发展的灵魂,是大学运行和发展的动力如果说大学的发展在外部环境上依赖于社会资源和一定的政治权力,那么,内在影响因素应该是大学文化。一般来说,大学的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学术文化等,它们共同构成的文化体系成为凝聚师生员工、促进校园和谐的重要源泉,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现代大学进一步发展的内在动力。

1大学文化是促进自身发展的依据

从本质意义上讲,大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它在办学的过程中积淀和形成的办学传统、风格和价值追求指引并制约着师生的实践活动。如果缺少这些,那么大学的发展必将是无序和混乱的。因此,大学文化是一种精神,是鉴别大学品位和特色的抓手,更是大学之“躯体”得以健康成长的灵魂和血脉。

2大学文化是大学存在的根本

事物的发展源自于批判和反思,大学的发展同样如此。黑格尔说:“凡是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大学的发展是现实存在的,所以是合理的。无论是布鲁贝克的认识论和政治论,还是我国一些学者提出的生命人本论和智慧论等,其根本指向都与大学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用“文化论”的观点似乎能较为全面地解释大学存在的合理性。因为,满足“高深学问”的好奇心、为公众服务、对人的生命表现的尊重以及使人充满智慧,从本质和广泛意义上来说都是大学的文化活动,这是大学存在并充满活力的最根本原因。

3大学文化是大学发展的深层动力

大学的发展虽然在一定意义上受制于外部制约,但是根本上讲,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觉醒主体意识,寻求主动发展,而主体的觉醒离不开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更离不开文化的传承。比如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博学儒雅”、北京大学的“自由博爱”和清华大学的“严谨治学”等风气都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风格,影响并激励着几代人为之不懈努力。此外,大学在发展中还传承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和传播新的文化,坚守大学自身的文化品格,自觉**不良社会文化的侵蚀,只有如此,大学才能彰显其持久的生命力和文化魅力。

二、文化创新是大学生命的源泉,是其赖以生存的根本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比如树木,非岁岁有新芽茁长,则其枯槁可立待。比如井,非时时有新泉喷涌,则其干枯有时也”[2]。文化也是一个不断选择、积淀、传播并创造新成果的过程。文化创新为大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元素,是促进大学发展的新生力量,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根本。

1文化自觉是文化创新的前提,是其发展的文化基础

上文论及,大学的发展需要意识的觉醒,尤其是文化的觉醒。1997年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的命题,强调对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既要明白其过去,也要明白其发展趋势,并加强自我创造。“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3]。“目前我们所提的文化自觉,就是应当体现出重视文化的作用,并在对全球文化与自身文化清醒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正确和自主地文化选择以及创新与传播”[4]。因此,文化自觉是文化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文化的自觉就没有对自身发展的清醒认识,就不能传承和创新。

2创新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根本

创新文化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的文化形态,包括创新的价值体系、制度和环境等。有的学者把大学创新文化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大学的创新活动,创造新文化、新思想、新观念的活动以及创新文化现象[5]。实际上,依据创新文化的内涵,我们也可以简单地对大学创新文化分出层次,即创新的价值体系(包括创新的理念、精神、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等)、创新的保障制度以及创新的环境因素等。大学创新文化涵盖了精神文化、学术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等基本内容,它是大学在发展实践中积累并形成的,它直接影响办学模式和内部管理机构,是大学思维和实践的指针。

3文化创新是大学发展的驱动力量

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指出,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和冲突归根结蒂是文明或文化的冲突与竞争,大学文化同样如此。目前大学的国际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它深处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及社会多元文化激荡的浪潮中。大学文化虽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并不是封闭的文化系统,不能坚守城门而独善其身。相反,大学只有在国际化和现代化的浪潮中,不断与外界进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才能促进自身的现代化,并以开放和包容的姿态进行文化的综合创新,占领文化的制高点,引领时代的进步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历史也已证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大学的快速转型与发展其根源是中外文化的交汇与融合。另外,大学的科学发展需要对一些旧的文化进行变革,并构建与未来发展相配套的文化,这是典型的文化重组过程,它是大学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三、文化传承是大学发展的智慧来源,是文化创新的基石文化本身就具有历史的传承性,任何国家和民族要推动文化的发展和繁荣,都必须继承国内外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大学的发展也必须继承好精神和好文化的传统,所以大学的文化传承至关重要。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存和发展的智慧来源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传统,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道路上,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化成果,这些文化成果是凝聚和团结全体中华儿女的精神力量。大学文化正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才得以发展和繁荣的。“注重人格,注重伦理,注重利他,注重和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天地之间,莫贵于民的民本理念;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革故鼎新,因时而变的创新精神;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气节;等等;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6 ]。大学只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汲取营养和能量,才能获得成长壮大的精神资源,才能彰显恒久弥新的文化力量。

2红色文化为大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人在领导人民开展新民主主义斗争和改造社会历史的进程中,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善于打破旧秩序、建立新秩序,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坚持走群众路线等文化思想,这些都是中国特色大学文化的精神资源。

3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是大学发展的文化之根

纵观我国大学百年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对大学文化进行变革,一直是大学发展的内在规律。无论从两汉时期的太学,还是清朝的京师大学堂,具有士大夫情结的知识分子不断地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和批判,并提出了具有时代进步意义的文化思想,这些思想都成为促进大学改革发展的指导方针。再如20世纪初叶我国现代大学的建立以及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大学的转型、重构与变革都伴随着成功的文化转型和变革。相反,文化发展的迷失和混乱及对传统文化的错误理解和利用也从根本上斩断了大学发展的文化之根。如上世纪60年代后半期出现的文化革命就成为大学文化发展的阻力,严重制约了大学的转型和发展。

4对自身文化的传承是大学发展的阶梯

大学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要求坚守自身的文化传统,特别是在物欲和权力面前,大学更应淡泊名利,在权力和欲望面前多一份冷静和高尚。大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组织,在文化的发展上应该遵循自身的脉络,不断进行自身文化的遗传和进化。比如只有传承自身优良的办学传统和治学治教思想,才能进一步继承传统并将之发扬光大。大学对自身文化传统的传承是大学发展进步的阶梯。如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多年来,一直继承和发扬着科学与民主的精神,在新时代条件下,又加入了爱国为民、改革创新和严谨求实等优良风气,这些精神一直指引着北京大学的发展和进步,使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风向标。

从大学的本质属性上来看,大学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机构,也是一种文化存在,大学对文化的追求和变革已经成为大学生存和发展的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已成为大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逻辑。需要指出的是,大学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传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传承的目的和要求。在传承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成果,经过一段时期后,这些成果又称为传承的对象并成为再创造新成果的依据。传承和创新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文化传承创新的过程也内在地包含了文化的交流,文化交流是传承和创新的一部分,目的是为了传播优秀文化并吸收先进文化。

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吹响了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号角。文化传承创新既然是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那么,我们的必然选择就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注重对大学自身传统文化的扬弃,唤醒广大师生的文化自觉。“加强文化自塑,建立文化自信,以主体身份参与全球文化建设”[7]。

参考文献:

[1]亚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150

[2]郭建宁坚持文化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发展繁荣[N]光明日报,2011-12-23

[3]费孝通九十新语[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211

[4]罗志敏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大学创新文化培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2)

[5]董云川发展大学创新文化的路径再探[J]中国高等教育,2007(9)

文化创新范文3

1、文化创新的根基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人类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精神动力。也是这种发展进步在精神领域的一个重要标志。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2、当今社会已进入创意时代,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对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具有十分直接且重要的作用,正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生活。

3、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来源:文章屋网 )

文化创新范文4

一、创新文化的内涵及其作用

(一)文化对创新的重要作用

我们知道,近代科学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人类历史上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反封建的思想革命。文艺复兴是文化的心声,是新的精神力量的形成。这场革命利用人性反对神性,崇尚金钱和知识而不再重视血统和出身,宣扬主义对抗禁欲主义,重视现世生活而不是为来时超度,相信自然秩序的存在,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价值观。

17世纪,世界科学的中心由意大利转向英国。英国出现了牛顿这样的科学巨星,技术上有了蒸汽机这样伟大的发明。英国之所以能在科学技术上做出如此众多的发现、发明和创造,用美国著名科学社会学家默顿的话说,17世纪英格兰的文化土壤对科学的成长与传播是特别肥沃的。

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科学中心转移到法国,是因为法国大革命破坏了路易十四以来的制度。启蒙哲学和理性精神打破了世界观的束缚,理工学院的创立“为人民中被埋没的各种人才,开辟了不分门第,不问身世,敞开了大门,铺下了自由发展的道路”。法国出现了创新高潮,成为世界科学中心。19世纪被称为“科学世纪”,它的中心从法国转向德国,这要归功于德国哲学思想的活跃以及宗教改革以后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方面政策措施的实施。20世纪科学中心转移到美国,文化在其中同样起到重要的作用,这已为大家所共识。

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技术创新活跃、经济繁荣的时代,都会有重大的人文创新导引,需要有文化的繁荣。

(二)创新文化的分类:观念文化与制度文化

我们把创新起作用的文化区分为内在文化和外在文化。内在文化就是观念文化,外在文化即制度文化。两种文化从不同方向作用于创新活动。产生创新的结构必有其适宜和能够产生创新的文化特质;这种文化特质我们称为创新的内在文化,恰如一粒种子必须是有活性的,若是腐烂或煮熟的是不可能萌芽生长一样。创新种子中的活性,就是创新思想“萌生”的源泉,失去活性的创新种子是不能发芽生长的。

观念文化是影响创新活动的最主要的动力因素,它是创新的内在因素。观念文化中所包含的信仰,理性和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决定了人的活动是否具有“创新”,能不能适合“创新”,允许“创新”,理解“创新”。它表现为人们对创新活动的态度。一个适宜创新的观念文化其自身也必定是一种创新,它使人有一种广博的思想,使人有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使人具有博采众长的技艺。

制度文化是指创新活动时的社会环境,它是创造活动的外部因素。创新活动不仅仅是技术活动,它更主要地表现为创新人群的社会活动。创新人群所处的社会环境,如政策,法规,市场等等是否畅通。这些环境因素,会影响创新人群创新行为的发挥,也就是影响到这些活动是否能成为创新活动。这些因素的变化可以影响到是否能形成创新活动的“吸引力”,产生创新活动,聚集创新人才,放大创新活动即创新活动成果的影响。因此,一个地区的制度文化是否能适应创新,决定了该地区能否成为创新活动的温室。适宜创新的制度文化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勇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新布局的制度文化,具有宽容的、宽松的特点,适合不同的观点、观念生存的文化环境。

二、创新文化的意义及其影响

(一)创新文化的意义

进入21世纪,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成为我国科技工作的战略任务。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关系到我国科技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是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为了提升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加速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我国需要做很多方面的努力、其中一个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就是要发展创新文化,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大力培育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因为创新受到文化的极大影响,“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事业激励创新文化”。任何国家或地区的人们对创造力、工作和行为准则所持有的态度和价值观对于决定创新行为的源泉和形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文化对创新具有激励作用。文化是智慧的结晶、进步的阶梯、文明的象征:“文化是制度之母”,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离不开文化的。

(二)文化对创新的影响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最为壮观的现象是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和高新科技产业的相继崛起。人类在最近100年内所取得的科技成就和创造的物质财富远远超过了以往时代的总和。在探索这些巨大成就的原因时,人们越来越把目光聚焦到人类社会文化影响因素上。

关于文化对创新的影响,国内外研究的文献也越来越多了。其中给人影响最为深刻的是萨克森宁所著的《硅谷和128公路地区的文化与竞争:地区优势》。这本书对美国的两个地区――硅谷和128公路地区――主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发展差异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进行了深刻的比较分析。尽管128公路地区与硅谷开发相近的技术,在同一市场上活动,结果却是硅谷蒸蒸日上,128公路则逐渐走向衰落。发生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们存在制度环境和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用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的话说:“这两个地区在生产组织方式其实存在着诸多差异,这些差异反映了本地区约束因素对工业发展能否适应变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硅谷的组织方式支持了工业的进展,而128公路地区的工业组织方式则限制了地区利用新技术的能力,这解释了硅谷和128公路地区不同的经济表现。”由此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就会产生不同的经济表现和创新结果。

三、社会转型期创新文化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文化创新范文5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小康社会

党的***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意见》指出,要根据时代的特点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不断充实活动内涵,创新活动形式。笔者认为,贯彻落实***精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不断增强农村文化发展活力,才能实现农村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入重要内容和客观要求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文化的繁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已成为关系小康社会建设的现实的大问题。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目的在于不断满足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求,促进社会全面进步。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农民群众在物质文生活水平上不断提高的同时,精神和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突出,对于生活和劳作在希望田野上的广大农民来说,希望和向往中有了更多更深的对于文化的期待。具体表现在:一是农民群众文化需要的总量在不断增大,文化消费在日常消费中的比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二是随着农民的文化素养和欣赏水平的提高,文化需求内容不断更新,对文化产品的质量要越来越高。三是由于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社会的经济成份、农民的文化需求也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需要有多样化的文化产品才能满足多样化需求。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势在必行。要在大力规范,提高基础文化教育素质的基础上,着力于群众文化建设,广泛开展并不断深化农村家庭文化建设,村屯文化建设。从现阶段农村文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具的广泛性,形式具有多样性,可以成为基础文化教育的继续和补充,可以成为农村实用科技推广的重要渠道,更重要的是要以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占领农村文化阵地,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在具体的工作上主要抓好三项。

一要创新农村文化工作内容,跳出旧有的模式,积极开展工作,多方面发挥文化的教育、认识、审美、娱乐等功能,共同推进农村文化建设。要立足于广大农民文化需求的实际,牢固树立大文化观。应当趋看到,广大农民群众对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有着良好的愿望,“求富、求知、求乐”是广大农民的普遍心态,农民的文化意识、科技意识商场意识都在增强。种地多打粮,养殖增效益,丰富信息北闯市场;生产致富有项目,子女上学有前途;减轻过重负担,建美好家园……都成为广大农民的现实追求。脱离这些农民的利益所在,农村文化建设就失去了应有的依托,就不会受群众欢迎。要在发挥文化的娱乐功能的同时,立足于传播科学精神和科学知识,积极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和科普知识推广,帮助和带领农民探索发家致富的途径,以此丰富农村文化工作之内涵,带动农村文化大发展。要充分发掘二人转这一艺术形式的资源优势,利用其在广大农村的广泛影响,融入现代生活内容,使其富于时代气息,成为承载、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要广泛组织开展农民读书活动,这一活动在不少地方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读一本科技书,找一条致富路”,把学文化与学实用科技有机结合起来,从中接受现代文明和现代科技知识的熏陶,提高了科学文化素质,转变了思想观念,眼界开阔了,适应市场经济能力增加了。实践证明,这一形式的文化活动值得广泛推广。

二要开拓社会投资渠道 农村文化建设必须拓宽投资渠道,打破由履家统包统管,单一投入办文化的旧模式,真正做到社会文化社会办。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举足轻重。它是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乡镇文化活动中心,村文化活动室,是实现农民思想道德、科技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既要重视政府投入又要注重社会融资;既要重视政府组织,又注重市场运行,通过农民自发集资,个体户赞助渠道,筹集资金,建设文化活动市场,开展文化活动,较好地解决农村文化设施,经费等问题。

三要建设高素质队伍 积极探索建立新的用人机制,改变农村文化机构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队伍不稳定的状况。结合事业单位的改革,在用人制度上引人竞争机制,全员聘用。让热心于农村文化的业余骨干脱颖而出,充分到农村文化机构任职;对现有人员分期分批培训,使其尽快适应工作。要在积极发挥组织作用的时同,发挥好引导作用,用健康向上的文化丰富群众生活,克服目前农村文化活动中,以“脏口”二人转为标志的低俗的文化现象。

文化创新范文6

现代与传统,处于两个相对矛盾的范畴;而文化创新,则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一方面,不能离开文化传统,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着眼于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二、文化内因与设计的关系

近几年,我们一直在提倡发扬中国的传统,“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注入当代设计中”也时常出现在各大品牌设计论坛的话题中,但传统文化元素究竟是应该如何恰如其分地体现到具体设计中呢?在《我的古典》一文中,田中一光曾经阐述过,不管在亚马逊热带雨林中,还是纽约现代都市中,他接收到的信息都会被血液中日式的“花鸟风月”的因子所影响,他拍出来的照片或者设计出的作品很容易被打上“日本设计师”的标签,大概是因为“那深深栖息在身体某处的灵魂”,即文化内因。黑川雅之也曾结合自身的经验讲到:“一些日本设计师,他们体现了一种对传统的记挂,所以才可能自然而然地表现出这样一种文化特质。我们刚开始去学习别人的作品,去看别人的著作,同时就要建立起自己独特的视角,在这样的一种观点和视角下,我们看待周围的人群和社会才会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设计评论家厄尔认为,日本设计可以总结为两大类,即:1.色彩丰富的、装饰的、华贵的、创造性的;2.单色的、直线的、修饰的、单纯与俭朴的。日本人独特的审美情绪和美学观念,自始至终渗透着日本民族固有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深植于日本设计师审美与思维方式中的文化内因——日本的美学传统,重视细节,重视自然,讲究简单、朴素,讲究美学精神含义,这些构成了日本设计的精神支柱。日本的现代设计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开始大力发展,其现代的设计以特有的民族性格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设计界取得一席之地,在现代高科技工业冲击中,其“古典”系统依然在无意识地运作着,传统文化并没有消亡,反而与现代设计融为一体,作为精神支柱植根于日本现代设计理念中,使日本设计表现出独特的气质,成为别国无法取代的重大特征。而这种文化内因,并不是刻意去建立起的一种想法或者观点,而是在自己的自然而然的奋斗和实践过程当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种意识。黑川雅之说,在中国很多地区会体现一种“刻意性”,比如刻意追求自我隐忍和刻意追求中国元紊,“其实并不需要这样的刻意,因为作为中国人,你的想法、你的行为,本身就是中国元素。”所以,我们的文化内因早就已经存在在我们的审美与思维当中,不需要刻意去追求,沉下心去做优秀设计,中国味道就会慢慢渗透出来,这样的设计就是“中国设计”。

三、文化创新的发展层次

中日两国同属东亚儒教文化圈,由于历史的渊源,在传统上会有诸多相似之处;而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问题上,日本确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在工业产品技术、设计师等方面,日本对待传统文化,是更多地从精神上、思想上以及功能上来考虑,而不仅局限于形式,经过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集体主义工作方式到二十一世纪初对设计个性化的标榜,日本成功完成了从对形式的模仿到注重对“日本”精神的塑造的转化;总结起来可以发现,外来文化对日本本土设计文化的影响的层次是三步渐进式的:模仿、转化、成熟的“日本设计制造”。二战结束后,西方工业产品刚刚进入日本的时候,日本人从技术到造型对其进行完全的照搬和模仿;那段时间,日本设计师将欧洲几乎所有的产品的功能和造型都拿到了日本,日本人似乎失去了自我;但事实上,这种模仿仅仅是物质层面的,因为日本政府非常警惕日本民族性的丧失,害怕这种西方化逐渐发展到精神领域,所以再三强调“和魂洋才”,只吸收西方的科学技术和产业部门中对自己有用的部分;逐渐地,日本设计师开始尝试在欧美设计的外型上加入日本化的元素,虽然这被看做是嫁接行为,但是通过几十年时间的努力探索,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的廉价劣质的“日本制造”终于转变为“优秀的产品”。通过自觉的反思,设计师将对日本传统文化的思考逐渐反映到他们物质层面的再创作,使产品中更多的包含了日本的民族气质;而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经济迅速发展,针对日本普遍的过剩消费等社会现象,日本设计再次发力,将日本文化中“直线、单纯、简朴”的基因灌输到“合适就好、资源循环再利用”等新生活理念的设计中,以无印良品为代表的新一代优秀日本设计中承载了时代对日本文化的诠释,使得全球化趋势下的日本产品还可以鲜明的标有“日本制造”的文化标签。这三个层次的变化与文化结构的三个层面恰好是契合的,外来的物质层面的东西经过日本民族特有的组织方式与结构方式,使其转变为日本特有的文化。日本设计经历过的这三个层次的变化,也正是中国设计正在经历的,需要承认的是,在这个阶段,我们落后的可能不仅仅是产品设计的实体,还包括设计思想、设计研究以及与设计生产相关的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技术的各个层面。意识到落后才有可能赶上和超越,我们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对外来文化物质层面的简单模仿的第一阶段,到90年代时期去尝试以我们的组织方式与结构方式将外来的优秀文化融入我们的民族文化的第二阶段,我们已经走了很远——政治方面我们有“中国特色”的旗帜的指引;经济方面,企业的生产模式也从开始的“OEM”、“ODM”到现在的“OBM”和“OSM”的各种转型尝试;社会方面,各大高校也从很早之前开始大力开展文化创新相关的课题、课程、工作坊和夏令营,一边整理保护我们丰富珍贵的地区传统文化,一边将设计研究作为高端平台服务于地区产品而结构的改变,并输出相关文化创新人才到社会的各个行业中……虽然慢速,但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创新坚定探索的脚步。相信几十年后,回头再看,“中国设计”在全球化进程中,在经历过艰辛的相遇、错误的尝试,还有各种奇怪的体验之后,最后达到了“融合自在”的第三阶段;而且我认为,正如《与设计向前行》一书中说的那样:相比较并没有接触到很多东方文化碰撞的西方人,体验过这种复合型冲击的我们,在文化上应该会更先进些!

四、以地域为单位的传统文化创新

说到传统文化,首先想到的中国主流传统文化,应该是以儒家文化为主的礼仪文化,对理想设计我们曾有过这样的描述:“敦厚稳重,端庄气派”的感觉,这算是一种正统的设计风格;“潇洒飘逸,含蓄优雅”的气质,则属于文人雅士的品位;最后是“纯朴古拙”的味道,这种返璞归真的设计可以感觉出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真谛,这三种设计风格,都是中国主流传统文化表现出的不同形态。但除了主流传统文化之外,我们还有丰富、有趣、鲜明的地域文化。中国疆土有960万平方公里,其上居住着56个民族,由于自然环境和演变历史的不同,不同地域有着自己特有的生活方式、文化形态,不同民族还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艺术色彩。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绵延五千年的历史中发展至今的各地域、各民族文化,也一直在交流、创新、融合中;学习和吸收其他地域、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各自的文化;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在各种“外来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交叉冲击之后,发展成为现如今的文化形态,成为中国特色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我们从来不缺乏外来文化冲击下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并发展的经验,多民族形态下的广袤而丰富的地域文化不仅是我们的文化财富,也是我们传统文化继承并创新的经验教科书。当然,如上文所说,由于短时间内受到了与我们本土文化有着巨大差异的西方外来文化的大面积强烈冲击,使得各地域文化在文化创新方面都处在一个同样的起点上,这是挑战,也是机遇!在世界统一化的洪流中,设计师们不仅要考虑我们的主流传统文化的情感追求,还需要关注我们我们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通过对地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大胆创新,使丰富的地域文化不被湮没到统一化中,而是能够逆流而上繁荣发展成为被世界欣赏、被众人追逐消费的新文化。基于地域文化的设计战略,即运用地域文化中最具魅力的部分,为人们展示未来世界的可能性,使其成为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途径。在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基础上,将传统地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科技含量的文化创意产品,进行传统文化要素向数字化文化内容的创新和转型,实现传统文化产业从选材、创意、设计、生产和输出、传播的现代文化产业链整合。以地域为单位,以人为根基,以产业为引领,实现文化资本和产业的相互融合,然后激发文化的活力。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结合我国各地域文化和文化产品的发展现状,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国外文化的有益成分,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来进行产业创新发展,从而达到地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五、结论

编程小号
上一篇 2024-06-14 09:06
下一篇 2024-06-13 21:06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14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