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各民族文化交融范例6篇

各民族文化交融范文1 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民族团结进步的基础。多元一体格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特征,也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础。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讲好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各民族文化交融范文1

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民族团结进步的基础。多元一体格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特征,也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础。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讲好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让广大群众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生活中体验多元和认同一体,积极参与到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中,让多元真正成为凝聚一体、认同一体、维护一体的要素和动力,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根本目标和任务。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特征是各民族共有共享的,同时也是各民族共建共守的,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实现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的主要途径,这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各民族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当前这一相对独立的民族教育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需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促进各族群众发现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共同要素,并努力使其凝练为社会共享的核心价值。因此,要逐步建构开放融合的民族教育体系,为各族群众创造更多的交往机会,使其在交往中相互了解,在交流中相互理解,在理解中相互交融,在交融中相互包容、尊重和欣赏,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各民族文化交融范文2

2.正确认识各民族间的友好往来是民族关系的主流,战争冲突是阶级社会不可避免的、暂时的,不存在侵略与被侵略的关系,但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

3.正确认识民族关系的表现形态和民族融合的概况,使学生明确民族融合是古代历史发展的现象,是进步的。从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等方面探讨民族融合的规律。

4.掌握我国古代人口迁移和民族构成的演变过程,正确认识政治、经济与人口迁移的关系。

5.准确掌握并分析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及其成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闭关政策及其影响。

[知识归纳分析]

本专题包括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发展概况、各民族间的友好交往和民族融合、历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开发和管辖。还包括古代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有关史实,以及侵略与被侵略的斗争等。

1.中华民族形成的过程

中华民族是中华境内各民族的总称,民族构成的演变经历了五个时期:

(1)先秦时期:这是民族构成剧烈变动的时期。其内容包括华夏族的产生、华夏族与蛮夷戎狄的混融。秦统一中国后,中国境内各民族被包容进来,“秦人”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代名词。

(2)秦汉时期:民族构成的变动相对稳定,民族界限比较清晰。“汉人”成为中华民族的代名词。

(3)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这也是民族构成剧烈变动时期。周边少数民族不断涌进中原,冲垮胡汉界限,最终形成多民族一体化的新的共同体——“唐人”。

(4)宋辽夏金时期:民族构成变动的步伐相对缓慢。民族政权对峙,民族战争不断,民族偏见强烈,民族隔阂严重。

(5)元明清时期:元朝以后,民族构成的变动相对固定下来。虽然元朝曾把女真、契丹称为“汉人”,但只是暂时的和局部的。元朝建立以后,民分四等,实行严厉的民族分化和民族歧视政策。

明朝推行大汉族主义政策,民族关系颇为紧张,清兵入关初满汉民族矛盾尖锐。

2.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

(1)民族间经济发展的矛盾与统一构成了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由于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差

异,中原汉族成为以农耕为生的农业民族,周边少数民族成为以游牧、狩猎为生的游牧民族。

(2)由于农业民族与游牧民族经济结构不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民族为了发展经济,谋求生一存,需要不断扩大经济往来,与其他民族进行经济交流。各民族间除正常的经济交流外,因民族、地域、语育、文化等隔阂,特别是私有制、社会性质的制约,常常不能用平等交换物资的贸易形式达到目的,于是便诉诸武力,以掠夺的方式来满足经济上的要求。民族间的矛盾、战争由此产生。

(3)民族间的战争并不代表各民族人民的意愿,而是统治者为各自需要而发动的。游牧民族

对农业民族的掠夺构成了中原王朝的“边患”。中原王朝以正统自居,对周边民族采取歧视和压迫政策,用“剿”和“抚”两种手段进行征服。

3.民族融合

民族融合是指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是民族间自然的融合,是历史上进步的和经常的现象,是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发展趋势的前提。

①上古神话中黄帝蚩尤的传说与华夏族的形成,实际上反映了原始社会末期的民族大融合。

②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民族融合的初步发展时期,诸侯国间频繁的兼并战争,大大加强了华夏族与周边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③秦汉时期,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更加充 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一个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时期。其中北魏更为突出。

④唐朝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大大加快,民族融合得到新的发展。

⑤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第二个民族大融合的高峰时期,其中元朝更为突出。

⑥清朝时期,各民族的融合与文化交流达到了新的高度。民族融合是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

⑦民族融合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有利于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民族融合是受经济规律支配的。落后民族在先进地区建立政权,终要适应相对发展的经济基础,引起本民族的改造,为被统治民族所同化。

4.古代人口迁移

古代人口流向有两类:一是由人口稀少的北方草原迁向人口稠密的黄河流域;二是由人口稠密的黄河流域迁向人口稀少的长江以南。

(1)第一种流动的主体是少数民族。

①主要原因是少数民族游牧生产的不稳定性和黄河流域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吸引。特点是人口迁移往往伴随着武装入侵进行。

②情况:战国到东汉时的匈奴,西晋后的匈奴、鲜卑、羯、氐、羌,唐初的突厥,五代至宋的契丹,宋元时的女真、蒙古,明代蒙古瓦刺与满洲都先后南下中原。

(2)第二种流动:

各民族文化交融范文3

一、推进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是民族团结的根本之举、长久之策

同志在考察新疆和兵团工作时指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既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又要用先进文化凝聚民心。”特别指出:“文化交流是最根本的交流,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这项工作是战略性的、长远的。”学习中我们体会到,这一思想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抓住了民族团结工作的根本,切合了新疆长治久安的内在要求和现实需要。

新疆历史上就是一个多种文化交汇之地。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各种势力的蓄意插手,新疆的内部情况不断复杂化。近年在新疆开展的斗争,实际上面对的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一方面,面对的是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阴谋和境内外“”渗透破坏的威胁。这是敌我矛盾。这种斗争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没有调和的余地,是新疆反对“”斗争的主要方面。另一方面,面对的则是广大穆斯林群众和汉族等非穆斯林群众,由于生活方式、信仰、风俗习惯等文化差异造成的思想观念、感情交流、生产生活等方面的不太和谐。这种矛盾是人民群众之间的内部矛盾,是朋友间的矛盾。但是,即便是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如果不及时化解或化解不好,就容易被敌对势力诱蛊利用,促使其走向反面。心病还需心药医。尤其是在当下的新疆,重要的问题在于教育群众、凝聚人心,不能认为经济发展了,一切问题就解决了。文化上的差异造成的不和谐,还需要从文化入手。加强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消除隔阂、促进和谐,这是铲除“”生存基础、消除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思想存在土壤的根本之策、长远长效之举。如果说,在打击“”方面我们正在探索一套机制,那么在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上,我们更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认真、深入地作一些研究和探索,尽快发挥其在促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中的根本的、战略的、长远的作用。

二、推进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中华56个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中华文化就像一个锦绣花园。新疆文化是富有地域特色和当地各民族特色的文化,和中原文化、秦晋文化、齐鲁文化、巴蜀文化、岭南文化等众多文化奇葩一起镶嵌在中华大地上,姹紫嫣红、相映生辉。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各少数民族文化得到发展,新疆地区内各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不断加深,文化血脉的滋养,创造出团结和谐、安定祥和的喜人局面。

但是,在民族团结的道路上,新疆历来不是一帆风顺。尤其是乌鲁木齐“7・5”事件,使各族群众长时间建立起来的安定团结局面和情感基础遭到重创。西方敌对势力、境内外“”也乘虚而入,把原有的文化上的差异恶意放大,加深了各族群众间的隔阂。时至今日,阵痛犹在,抚平伤口还需耐心调养,必须久久为功。既要加大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力度、广度,又要加大其深度;既要推进生活习惯、情感上的交往交流交融,又要深化祖国观、民族观、价值观、宗教观等方面的交流交往交融。特别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去推进交流交往交融,不断促进新疆区域内各民族“四个认同”,让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引领,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展示中华民族有史以来为人类作出的伟大贡献,共忆中华民族在复兴道路上的苦难辉煌,共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叙即将实现的全面小康社会的光明前景,增进对中华民族大家庭和伟大祖国的认同。

――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引领,在交流交往交融中,各民族一起回顾新中国成立前的穷苦生活,更多地深入了解我们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更多地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优越性,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引领,在交流交往交融中,传播博大的中华文化,讴歌新疆大地上各族优秀儿女为祖国统一、守疆戍边而浴血奋斗的史诗般的英雄业绩;宣传各族人民互尊互帮、团结友爱、催人泪下的善人壮举;弘扬那些已经在各族人民生活当中被共同认可的、进步的思想观念、道德修养,饮食文化、服装时尚,人际交往、生活方式等,追求真善美,摒弃假恶丑,增进各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其中“一元”的自豪和自觉,增进对中华文化“一体”的认同。

三、推动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兵团要勇于担当、做好示范

“要发挥兵团推动文化交流的作用,成为各民族凝心聚力的大熔炉。在双语教育、文化引领、宗教和谐、民族团结等方面做好试点示范。”这是考察新疆时对兵团提出的要求,是新形势下的新要求、高要求,思想深邃而意义深远,延伸和拓展了我国当代屯垦戍边事业的新内涵。因此,在推动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中,兵团要义不容辞担当重任。

首先,要把兵团自身的特殊优势发挥好。

兵团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由来自疆内外五湖四海各民族组成的特殊社会群体,集军旅文化、红色文化、中原文化、新疆当地文化为一身,既高度统一,又深度融入新疆社会。60年来,从新疆的解放到新政权的建立,从工农业生产到科技文化教育,从城镇乡村到草原牧区,兵团和各族人民群众互帮互学、团结友爱,积累了同各族群众交流相处的丰富实践经验,形成了良好传统,具备了在当前形势下推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优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如何把这个优势发扬光大、持续发力,是新时期履行兵团屯垦戍边使命十分重要的命题,需要我们有更大的责任担当和更高的政治自觉。

其次,打造好文化传播高地。打铁还需自身硬。

兵团原本有着完整的宣传文化工作体系和一支足够的、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在新疆传播中华文化、引领先进文化中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20世纪70年代兵团建制撤销以后,体系没了,人才走了,队伍散了,兵团的文化事业遭到重创,先进文化的传播力大打折扣。这些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和文化工程项目的扶持下,兵团的文化建设正在逐步恢复。就其整体实力而言,与所担当的重任仍还不相适应。因此,根据中央以南疆为重点的工作部署,结合兵团的分布特点,与兵团城镇化建设相配合,兵团将分别在南北疆组织实施“环塔里木文化传播与(地方乡、村)共建共享工程”和“边境文化长廊工程”。通过实施这两项工程,致力于全面完善和提升兵团绝大多数团场、连队文化基础设施水平,全面提高兵团职工队伍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兵团传播先进文化的实力,全面提升兵团与地方乡村文化共建共享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打造传播先进文化、弘扬中华文化、增进各族人民凝聚力和认同感的高地,早日把兵团真正建设成为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大熔炉和示范区。

第三,创新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方式方法。

一是从调节社会结构、优化人口资源的战略思维出发,以兵团的城镇化建设和自治区的新农村建设为契机,逐步推进嵌入式发展,形成比较合理的人口布局。这是增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础性工作。同时,通过制定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以及利民政策,促进各民族群众人相往、语相通、心相近,逐步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各民族文化交融范文4

【关键词】民族交流,民族交往,民族交融

一、新形势下推动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新态势

1.1新形势下各民族交流的新态势

民族交往的内容涉及到民族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各领域、各方面的交流,涉及物质资料的生产、精神产品的生产、人类自身的生产(即民族生命群体的延续),或者说涉及到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民族交往交流是民族发展重要的一环,也是民族发展的一种动因和形式。民族只有在纵向质的演进和横向量的扩展过程中,实现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民族发展无论属于常态的,还是属于异态的、跳跃式的发展,都是在实现民族交往交流活动中实现的。具体来说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领域的交流。民族交流是民族交往的实在内容,是民族关系涉及的领域和内容。

当前,边疆民族地区,特殊的民族发展特点,决定了民族地区政治体制、运行机制以及法律制度的构建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相对于发达地区而言,显得异常的艰难和曲折。重人情轻制度、重宗法轻法律、重私约轻公法等情况时有发生。他们往往靠传统的政治、法律手段和道德观念的约束,并同时用来调整本民族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少运用现行法律来处理内部发生的矛盾和问题。诸如此类问题如果不加以引导或合理解决就极易引发民族矛盾。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中、东部地区城市长期工作与生活,通过交往交流,有利于消除民族偏见和刻板印象,增进民族之间的了解。因此,就民族关系而言,来自西部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来往城市,对促进民族交融,建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发挥了重要的功能。我国每年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约1000万人,大部分以进城务工经商为主,特别是一些沿海开放、经济发达地区,是少数民族群众大量、快速流入的区域。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数量在城市的增多,改变了民族人口比例,使少数民族得以进入全国各个地区的就业市场,进入各地的经济结构,这样他们得以更加广泛地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成员接触,加强彼此的文化交流,拓展了交往交流领域,强化了民族之间的了解与认知,有利于民族交融与发展进步。

1.2新形势下各民族交往的新态势

民族交往是社会交往的一部分,民族交往是民族生存和发展中必然发生和经历的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民族交往是指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接触、交流和往来以及族际关系的协调,即指民族联系中的互动和民族关系的整合。马克思所说的交往含义很广,包括个人之间、社会团体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民族交往的形式包括民族群体之间的交往;民族成员个体之间的交往;民族之间直接交往和间接交往,民族群体之间的交往是民族交往的基本形式。

由于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既有全国的普遍性特点,又有特殊的民族性特征,在许多具体权益方面,尤其是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上存在较大差距,民族之间仍会发生一些矛盾和磨擦。当这种矛盾涉及民族因素时,受到部分人的煽动就容易转化为民族问题的诱因,容易使经济问题转化为复杂的民族问题。伤害民族感情,损害民族团结的事件时有发生。

虽然当前国际上,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西化和分化的政治图谋一刻也没有停止和放松。特别是2008年和2009年由国内外敌对势力组织策划的拉萨“3・14”和乌鲁木齐“7・5”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给各族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给各族人民的感情造成极大伤害,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事实反复证明,境内外敌对势力从来不会放弃对中国进行颠覆和分裂的图谋,反渗透的斗争是长期的。民族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对民族政策、民族团结宣传提出了新的挑战。

1.3新形势下各民族交融的新态势

当前,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好的,民族团结的基础是扎实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日益巩固和加强的基本趋势没有变。但也要清醒看到,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国内外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各民族之间的跨区域交往交流交融正在以空前的规模和密度进行,民族关系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影响民族团结的因素更加复杂,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易发高发。近年来、新疆、昆明等地接连发生的暴力恐怖事件,更是用残酷的事实警醒我们,我们与“”的斗争是长期的、艰巨的,决不能掉以轻心。

此外,还存在着一定的民族偏见。在我国中、东部地区主要表现为。在少数民族最初进入城市时,许多人在观念中认为少数民族成员素质低,不是城市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而且认为少数民族各有特点,来自贫穷落后的民族地区,难以融合到现代城市生活中,来到城市只会增加城市的负担。因此,有的地方在招工、招干、坐车、住宿中存在地域和民族歧视。同时,以偏概全,把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极小部分人存在的违法乱纪,引发的矛盾和冲突,看作是所有民族成员的行为,认为城市民族问题主要是少数民族成员流动人口的问题,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污名化”。

二、新形势下推动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坚定不移地走好中国特色处理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坚持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基本政策、基本法律、基本制度以及体制机制。要根据新的实际,最大限度团结依靠各族群众,使每个民族、每个公民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共享祖国繁荣发展成果。

2.1新形势下推动各民族交流的对策研究

加快推进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深化改革、加大向西开放的历史机遇。要落实好中央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优化转移支付和对口支援的体制机制,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要以推动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为契机,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探索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增强民族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要把基础设施建设摆在优先位置,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发展教育、医疗事业,切实解决就业问题,不断改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要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突出抓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牧区、边境地区、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发展。总体来说,就是要发挥好国家支持、发达地区支援与民族地区自力更生三个方面的积极性,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优化媒介环境,加强舆论引导。各种健康的不健康的、正确的不正确的信息混杂在一起,很容易造成人们思想上的混乱,进而误导他们的行为选择。应充分发挥国际互联网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传播迅速,时效性强的优势,利用QQ、微博、社交网站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网上交互方式。让不同层次、不同样式的载体竞相发挥武装人、鼓舞人的重要作用。还应加强媒介的审查和监管机制,多宣传正面的人物和事件,多报道积极的信息,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正确认识民族矛盾和冲突,在流动人口与汉族交往交流中难免会有冲突,但必须对冲突有正确的认识。冲突是人与人或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互相斗争的方式与过程。冲突往往导致一些不良后果,应尽量避免冲突。但在现实中难以做到,完全消除冲突不仅不可能,而且没有必要。冲突可以反映出民族间存在的问题,有时民族间的冲突还可以加深了解和理解。民族关系中的冲突都有明确的“现实取向”,如果对这些问题能够找到获得同样目标的合法解决的手段,就可以避免发生大规模的民族冲突。民族之间的冲突可以起到“安全阀”的作用,为民族成员提供某些正当的渠道,将平时蓄积的敌对、不满情绪及个人间的怨恨予以宣泄和消除,从而避免更大的激烈对抗。青壮年尤其是青年,是少数民族经商人员的主体,他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强,经过三五年经商磨练,城市生活知识、生活能力、文明素养迅速提高,因风俗习惯不同而与当地居民产生的误会、摩擦明显减少。

2.2新形势下推动各民族交往的对策研究

加强民族团结,事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事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现实的紧迫任务。要从根本上推动民族政策宣传工作,就必须突破传统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建立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切实增强民族政策宣传的效果。

进一步完善政治法律制度,改善边疆民族地区的政洽生态,为多民族交往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政治法律条件。,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加强立法,严格公正执法,整治、违法犯罪,整顿社会秩序,强化社会治安,加强环境管理,推进政务公开,保障民族地区公民对社会管理事务的知情权.保障民族地区公民能够自由地行使权利。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逐步形成引导与约束、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长效机制,以树立边疆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和权利意识,促进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不断的民族交往、互助有助于减少偏见和歧视。“如果主导群体成员与少数民族成员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如果他们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彼此合作,相互依赖,如果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有着平等的地位,而且他们的接触是由大家接受的法律或习俗所认可的,那么偏见性态度一般会减少。”

2.3新形势下推动各民族交融的对策研究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错杂居、共生互补的多元一体格局。近代以来,在抵御外来侵略和长期革命斗争中,各民族人民的血流在一起,情融在一起,形成了生死相依、休戚与共的血肉联系,中华民族成为各民族共同的认同和归属。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民族缔结了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这种新型民族关系,新就新在其社会主义性质,新就新在其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本质特征。在这种新型民族关系中,平等是基石,团结是主线,互助是保障,和谐是本质,四者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提高针对性、扩大覆盖面、突出实效性,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要进一步创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思路,打造更多有利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载体,促进各族人民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使促进民族团结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和社会风尚。要妥善预防和处置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不能把涉及少数民族群众的一般民事纠纷和刑事案件都归结为民族问题。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暴力恐怖活动漠视基本人权、践踏人道正义,挑战的是人类文明共同底线,既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是各族人民共同的敌人。要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坚决把暴力的嚣张气焰打下去。在防范和打击中,要坚持底线思维,讲究政策和策略,最大限度地团结和依靠各族广大干部群众,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极少数敌对分子。

当前民族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推进民族事务治理的法治化,用法治思维和手段规范和协调民族关系,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完善民族法律体系,强化对法律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要推进民族事务治理的社会化,健全体制机制,完善民委委员制,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格局,充分调动、合理发挥方方面面的积极作用。要推进民族事务治理的精细化,善于针对民族地区的不同类型,制定不同的治理方略,并善于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文化、信息、媒体等多种手段综合施治。在社会主义时期,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交融是民族交往发展的本质要求。在社会主义现阶段我们要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增进和深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发展要经过民族交融阶段才能走向民族融合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郓嘉.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约千万[N].人民日报,20l0-O9-1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7

[3]金炳镐,肖锐,毕跃光,论民族交流交往交融[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32):66-69

各民族文化交融范文5

多民族杂居促使他们在经济、文化、习俗等方面相互交融适应,在受到非本民族文化影响的同时,也相互包容影响着其他民族的文化,形成同中有异、各具特色的文化类型,且多种民族文化和谐共存。其中,羌族歌舞艺术较好的保留着羌族先民的文化习俗与乐舞技艺。从今日岷江上游的羌族传统民间舞蹈中,依然能发现诸多古羌人所创造的农牧文化、民风民俗以及不同时期文化的遗存,故这些传统歌舞形态对传承抑或认识羌族文化均弥足珍贵。

羌族文化中包含着若干融而未化的其他民族文化,不同的文化在长期交锋中逐渐适应并沉淀下来,成就了今天羌族文化的多元化特征。羌族文化的这种兼收并蓄主要体现在汉文化、藏文化对它的影响方面。在这种文化间的交融与适应中,羌族文化并非是单方面的接纳,而是形成相互间的一种兼容并蓄的互动,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中存异的文化特点。

一、多元民族文化渗透中的羌族歌舞

在羌族歌舞方面,整体上呈现为兼收并蓄的对外来文化进行着改造利用。在羌族山歌、唱词中也有明显的表现,许多山歌的歌词已采用汉语来表达,只有一些劳动号子多以羌语演唱,且保留较多的羌族演唱传统。而近些年来新创作的许多歌曲多采用汉语来演唱,在歌曲内容上也受到汉族、藏族文化的影响,如山歌里唱到用酥油梳头,这是藏区普遍保留的风俗,而山歌中对于梳子的形容又是汉式的“龙摆尾、梅花尖”,歌曲中带有着汉族、藏族文化的成分,但歌曲所反映的主要内容仍是以羌族人的现实生活为主,体现出多种文化交融、适应的状况。虽带有其他民族文化的印记,但融而未化,占主要位置的仍是羌族的传统文化。在舞蹈方面,对于羌族人自娱自乐的圆圈歌舞形式,目前存在羌族锅庄的称谓,无论是汉族还是藏族首先使用这样的称谓,单以“锅庄”这种将普遍用于对藏族舞蹈的称谓来给羌族舞蹈冠名,总也推脱不掉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

另外,羌区各地的萨朗舞蹈均带有着不同的地域特色。对于羌族长期生存的地理环境及人文环境来说,正如王明珂与李亦园所指出的,“汉藏之间”的区域特征又或是“族群缓冲地带”,“生活在该地带的羌族,相较于汉族与藏族属于弱小族群,羌族实际上充当着夹在汉、藏两族之间的缓冲与过渡的作用。”[2]因为长期比邻而居的是比自己强大的汉族和藏族,历史上就受到来自政治、宗教、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从而推动着其舞蹈文化间的相互吸收与交融。这也使得羌族萨朗舞蹈具有丰富的地域性特色,所表现出来的同一类型的舞蹈在外部形态、动律、舞蹈风貌等方面更为丰富多彩。

由于羌区许多村寨长期与其他民族生活地区相接壤,长期受到来自汉族文化和藏族文化的双重影响。例如理县,历史上建制很早,“从汉代以来,一直是中原王朝治理西南少数民族的重要据点,其治所常在薛城、通化一带。清代改土归流后,设立不少屯官代替从前的土司,九子屯就是这种特殊文化交融的代表,那里的屯官是嘉绒人杨氏,而屯民则是羌族,但他们都要听命于清朝廷。”[3]藏族、羌族文化以及屯兵文化在这一地区得到很大程度的混融,这种文化上的混融也对这一地区的羌族歌舞文化产生较大的影响。自汉代以来理县就受到中原王朝的管辖,读书做官的思想对羌族人的影响很大,加之使用汉语的情况日渐增多,不少羌族上层很早就从汉区请了先生办私塾。目前羌族村寨中的老一辈男性,有不少都上过私塾和后来的国民小学。因此,或多或少的受到汉族文化、儒家思想的影响,在儒家思想中男女授受不亲的理念作用下,舞蹈中女子会出现害羞掩面的舞蹈动作。

再从民族分布上看,理县地区的羌族村寨主要分布在甘堡以东,西边便是嘉绒藏族的居住地,在薛城、通化一带藏族、羌族居住的距离十分近,往往是羌族村子旁边紧挨着就是藏族寨子,在空间分布上的紧密促进了这一地区文化的交融,不同民族间通婚的情况就比较普遍。藏族、羌族文化以及屯兵文化在理县地区得到很大程度的混融,这种文化上的混融也对该地区的羌族在审美心理、歌舞形态等方面产生了较大影响。

长期受到周边不同民族文化、习俗、歌舞的影响,羌族舞蹈不断进行着融合与适应,那些早已融于骨血的羌族传统民族舞蹈风貌、气节,与外来文化进行着部分的融合,是“融而未化、和而不同”的适应,并在保留与适应中形成了羌族各区域间色彩缤纷、各不相同的舞蹈风貌。即使同一类型的舞蹈在羌族各村寨间也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性,对羌族自娱性的圆圈舞蹈的外部形态可大致分为:以茂县地区为代表的“萨朗”舞蹈、汶川地区的“席布蹴”、理县地区的“呦初步”这三大类。

各民族文化交融范文6

【关键词】包头市;民族关系;城镇化

内蒙古包头市自古以来就是北方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长期以来,众多民族在经贸、文化、宗教、风俗等方面交往交流交融,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团结,改善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2014年“包头市有蒙、汉、回、满、达斡尔等43 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5 万,其中蒙古族7.46 万人,回族3.62 万人,满族2.28 万人,其余均在千人以下。”[1]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74%,共有少数民族聚居村(嘎查)73个,包头市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多民族聚居的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包头市城镇化率从1949年的25.8%增加到2010年的79.98%,2015年包头市常住人口增加至282.9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233.8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82.65%,高于全国26.55个百分点,高于全区22.35个百分点。在包头市城镇化进程中,各族人民族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始终保持和睦相处、安定团结,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团结大好局面,我们要继续巩固和发展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一、经济往来

自古以来,阴山是北方少数民族和南部汉族分布的天然分界线,也是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同杂居的地区。内蒙古包头市曾经生活过林胡、娄烦、犬戎、匈奴、乌桓、鲜卑、柔然、突厥、回纥、蒙古族等游牧民族,尽管这里曾经不断上演着民族之间的征服和战争,但是各民族之间的和平往来才是主流。蒙古部落崛起之后,蒙古族人成为这片草原的主人,它们保留着较为完整的游牧方式和鲜明的游牧文化特征。历史告诉我们,越是善于交往的民族越是有利于民族的发展,越是不善于学习、封闭自我的民族必然被历史所淘汰,蒙古族与汉族、回族、满族、达斡尔族等民族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明末清初以来,大量的汉族人涌入富庶的河套地区,蒙汉之间的交往更为密切,汉族人给游牧民族带来了先进的耕种技术和农耕文化,游牧民族的饮食、服饰、语言、风俗习惯等对汉族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史上民族之间有过互市、榷场、走西口,边境贸易非常繁荣,包头市曾经是远近闻名的皮毛集散地,内地的晋商和旅蒙商与本地的蒙古族人互通有无,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改善了少数民族的生活,加强了民族之间的经济往来。建国后,前苏联支援中国建设的156个项目中有5个落户包头,来自于四面八方的建设者支援祖国边疆建设,扎根于内蒙古包头市,与边疆少数民族共同努力,才铸就了今天的工业城市――包头。

二、文化交融

包头市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在包头设九原县,秦设九原郡,西汉改称五原郡。包头市正好地处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之间,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曾经产生过激烈的碰撞。特别是近代开垦蒙地以来,山西、山西、河北等地区的汉族人迫于生计,千里迢迢地开始了艰难地走西口,各种文化相互交织、相互交融,也有碰撞和排斥,最终趋向于形成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具有地域特色的西口文化和少数民族的游牧文化有过接触、碰撞和融合,包头市东河区北梁地区的民居虽然保留着独具的晋式风格特色,但是这里的人们也喜食奶制品、肉食,部分人信仰喇嘛教。从包头市的宗教方面来看,达茂旗有距今800年之久的敖伦苏木古城,考古中发现有景教、佛教等多种宗教的现象,石拐区的五当召号称“小布达拉宫”,藏传佛教在这里曾经非常盛行,土右旗的美岱召景区保留着完整的喇嘛教壁画,东河区的妙法禅寺的道教和佛教可以并存,由此可见,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宗教可以相互包容、相互交融。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宗教城镇规划要与民族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进行良性互动,要以民族文化生态为基础进行城镇规划建设,特别是在文物古迹特色、城市格局特色、城市轮廓景观及主要建筑和绿色空间特色、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特色等方面注重民族特色的保护和传承。”[2]

三、政治认同

我国各民族都要坚持中国***的领导,没有***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就没有少数民族的彻底解放,就没有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国家与民族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民族是构成国家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国家在民族形成和发展中起了政治纽带作用,国家繁荣昌盛,民族则兴旺发达,国家衰落羸弱,民族则停滞不前。汉族、蒙族、回族、满族等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领土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族人民只有团结起来,坚持中国***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增强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加强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才能逐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每一个民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有本民族的民族J同,有权利管理本地区本民族的具体事务,为了保证少数民族能够真正的当家作主,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对民族干部的任用有明确的规定。如在2014年内蒙古包头市人民代表大会二次会议参加的人大代表共有335人,其中汉族261人,蒙古族54人,回族9人,满族6人,其他民族5人,既要保证蒙古族这个自治民族代表的数量,还要充分考虑到其他民族的代表,这些人大代表既代表了本民族,又代表了包头市各族人民的利益,全体代表通过参政议政,共同建设美丽包头。当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以国家利益为重。

四、社会和谐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社会是否和谐,关键要看民生。2010年至2015年是包头百姓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38340元和13860元,年均增长10.6%和11.9%。城镇新增就业20.3万人,创业带动就业9.5万人。包头市实施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两年财政民生支出达到330亿元,增长13.1%,为民兴办的十项民生工程全部兑现。各民族在收入、就业、教育、医疗和社保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善,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民族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和衷共济、谐发展。各民族之间的通婚联姻也能反映出民族关系的实际情况,蒙汉联姻、满蒙通婚、满汉族际婚姻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早已打破了族内通婚的界限。包头市已经形成了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多民族分布格局,大量汉族人的迁入,部分少数民族的迁移流动,客观上加强了民族之间的交往,增进了各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交融。另外,农村牧区的城镇化,很多偏远落后的农牧民被转移安置到城镇,许多地区实行了草原禁牧围封、退耕还林、退草还牧,预计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8.3%,草原植被盖度达到35%以上,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让包头的青山、绿水、蓝天永驻,人与自然将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编程小号
上一篇 2024-06-13 11:06
下一篇 2024-06-12 23:06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14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