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范文1
以下内容由收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不断增进各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这一共有身份的认同,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把强化各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作为一项根本性、战略性任务抓紧抓好。湖北少数民族常住人口有247万,占全省总人口的4.5%,是民族工作任务较重的省份之一。湖北统战系统强化使命担当,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推动中央关于民族工作各项决策部署全面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
在坚持党的领导中增进政治认同。强调:“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条是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做好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要的就是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做好民族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到加强民族团结的各方面,确保中国***始终成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中流砥柱,确保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向前推进。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着力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切实增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增进国家认同。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强大精神力量。指出:“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重要内容。不断挖掘和大力弘扬各民族爱国主义传统和精神,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研究,引导各族人民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持续深化正确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教育,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人们的心灵深处。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导各族群众自觉以民族大义为念、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重,把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发展繁荣。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范文2
关键词:港澳地区;国家认同感;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040-04
国家认同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身归属国家的认知以及对其政治、文化、族群等要素的评价和情感,是实现国家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内地和港澳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交流融合愈趋紧密,港澳地区的国家认同感有所提升,但随着各方面的深入交流,港澳地区的本土文化面临着巨大冲击,同时,由于部分内地游客在港澳地区的不文明行为,导致港澳地区对内地的不满情绪也开始发酵,促使香港社会特别是年轻族群孕育出一股“反国民教育”甚至是“去中国化”的危机。鉴于此,本文以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港澳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国家认同感进行调查、统计与分析,提出应对潜在的“去中国化”危机和提升国家认同感的对策。
一、国家认同影响机制理论基础分析
(一)研究综述
关于认同问题的研究,学者们从民族、文化、国民等多个角度进行探讨,试图构建出一个“认同网络”。心理学意义上的认同,关注的是个体的认同问题,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他把认同看作一种心理防御机制,认为认同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一个人向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规范与面貌去模仿、内化并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的过程,认同是个体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原初形式,国家认同作为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其总结归纳为以下三个层面:
一是从理论上看,主要围绕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钱雪梅从认同的基本特质去解释,认为,无论是国家认同还是族群认同,归根结底都是个人的集体认同。郑晓云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形成及整合的内外部因素来说明,民族认同的稳定性大于国家认同,且早于国家认同的产生。陈茂荣从辩证的角度解析,认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是一对矛盾体。强化民族认同,则弱化国家认同;反之,弱化民族认同,则强化国家认同,但在某种意义上,民族认同的向心力可以增强国家认同的凝聚力。陆海发、胡玉荣认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存在两方面的关系:一是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共存于现代多民族国家之中;二是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互依赖,共同构成民族国家的认同基础。
二是从历史上看,重点考察特定时期的国家认同问题。黄志繁以明清时期的族群冲突为例,认为,流民与土著产生冲突并形成各自心理认同的前提是,流民接受“国家”统治,开始具有与土著同样的国家认同意识。许小青则从晚清时期,民众的“国籍”问题入手,探讨不同群体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认同的焦虑和危机。
三是从经验研究上看,重点分析国家认同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包括台湾地区的国家认同研究。邵丹以满族的形成和发展为例,论证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陈红梅则从回族的政治意识形态去讨论政治形态与国家认同的关系,认为回族的国家认同是站在整个中华民族的立场上实现其更高层次的政治认同。
(二)概念界定与模型构建
本文通过对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分析,将“国家认同”界定为国民对自身所属身份的社会认同,即“认同自己是哪里人”的身份建构,即国民个人承认和接受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政治身份,对国家产生归属感,全体国民能从国家的角度团结和凝聚,形成建设和保卫国家的自觉行动。由此提出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三)研究方法
针对国内对于港澳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研究相对较少,而且大部分学者对国家认同都进行理论研究,因此本文大胆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运用定量分析,采取随机抽样方法,通过个案访谈和问卷调查,对内地港澳大学生调查研究。基于对相关研究资料的整理分析,本文将国家认同分为身份认同度、民族认同度、文化认同度、政治认同度四个变量维度,运用统计分析SPSS软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分析技术进行数据分析与整理,探讨政治因子、经济因子、文化因子、民族情感因子、社会因子对国家认同的影响,从而为提升港澳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寻找一条有价值的建设性途径。
二、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分析
1.调查样本基本分析: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360份,回收率达到90%,其中有效问卷328份,有效率达到91%。问卷调查情况如表1所示:
2.统计性分析:通过数据分析,本文结合理论模型从身份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四个层面进行分析:
在身份认同、民族认同层面,样本中有高达90.6%的被访者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有6.5%的被访者认为自己是外国人,这表明港澳大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建立较为牢固的基础,与此同时,还有7.5%的人对于自己的身份处于不清楚状态,说明依然有一部分的被访者对于自己身份处于待选择的状态,而这部分的身份倾向的未来选择对于总体的身份认同有较大的影响。但数据显示,依然有84.9%的人认为自己是香港人或澳门人,有83.0%认为自己是中国香港人或者中国澳门人,说明港澳大学生已经建立较高国家身份认同,但依然存在地区性身份认同的倾向。
在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层面,数据显示,港澳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度较低,只有9.1%的被访者表示会唱国歌,绝大部分港澳大学生对于国歌这一重要的政治符号缺乏认知,而且数据显示54.3%的港澳大学生表示有机会就会选择移民国外,只有17.1%表示不会移民,这两组数据都表明港澳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度非常低。在文化认同上,港澳大学生表现出对中华传统文化很强的认知度,其中79.9%的人知道3个以上的名胜古迹,47.9%的学生了解5个以上。而且对于中华民族标志的传统图腾是承载中华文化的重要的文化符号,高达98.7%的港澳大学生都知道中华的传统图腾是龙,同时,90.5%的港澳大学生读过中国传统的文学名著。
(二)回归分析
本文通过因子分析,主成分法,最大方差旋转,保存政治影响因子、经济影响因子、民族情感因子、社会影响因子、文化影响因子等5类因子值作为影响国家认同自变量。以调查数据为依据估计国家认同对5类因子的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得出以下分析结果:
1.政治影响因子分析:通过社会主义制度、一国两制、依法治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大制度的认知情况为指标来衡量政治影响因子,除去常量项外,政治因子的解释变量的t=3.865,在α=0.000显著性条件下拒绝零假设,说明政治因子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是显著的,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56,说明政治态度对认同有影响,但是为反向的,因为赋值时没有反向赋值,这就意味着:政治态度越积极,越认同国家。也就是说对内地港澳大学生开展社会政治制度、重大国策宣讲,增加政治认知,改善政治态度有利于增强港澳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度。
2.经济影响因子分析:经济影响因子,主要通过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度、经济发展的满意度、未来经济发展的信心度三项来测量,除去常量以外,解释变量经济因素的t=-3.397,在α=0.05条件下拒绝零假设,说明经济因素对国家认同影响显著,线性相关系数为-0.429,说明经济因子对国家认同有影响,但也是反向的,因为赋值时没有反向赋值,其含义是:经济认知越正面,越认同国家。也就是说,探索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化,促进经济的巨大发展,让港澳大学生享受国家经济发展成果,提高他们对中国未来发展的信心对于提高国家认同有重要意义。
3.民族情感因子分析:民族情感因子,是人们对于所属民族的内在心理感受活动,是对一个国家的认同的深层次是影响因素。主要通过毕业后是否愿意在大陆发展为指标,除去常量以外,解释变量民族情感的t=2.450,在α=0.05条件下拒绝零假设,说明民族情感对国家认同有显著性影响,线性相关系数为0.224,说明民族情感因子对国家认同是有影响的,而且是正向的,意义是民族情感越强烈,国家认同感就越强。也就是说,我们要立足于民族,从民族文化出发,增加港澳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进而增强民族情感,提高国家认同度。
4.社会影响因子分析:社会影响因子,主要采用学习方式、起居饮食、兴趣活动、消费娱乐、风俗习惯、人际交往的适应程度指标。解释变量社会影响因素的t=-2.665,在α=0.05条件下拒绝零假设,说明社会影响因素对国家认同具有显著性的影响,而且线性相关系数为-0.339,说明社会因子对国家认同有影响,但也是反向的,因为赋值时没有反向赋值,意义是:对社会生活越适应,国家认同越高。也就是说,我们对于内地港澳大学生的生活多关注,帮助其接触了解内地社会生活,了解内地风俗习惯等等,从而加快他们适应内地生活,进而增强国家认同感。
5.文化影响因子分析:文化影响因子,通过庆祝中国节日为指标来衡量文化影响因子,其解释变量的t=3.486,在α=0.05条件下拒绝零假设,说明文化因子的解释变量对被解释量的影响是显著的,而且线性相关系数为0.279,说明文化因子对国家认同有影响并且是正方向的,意义是:对文化的倾向度越高,国家认同越高。
(三)研究结论
对于港澳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特征分析发现,港澳大学生已具备较高国家认同,但还不坚定;区域认同度较高,超过国家认同的比例;地区性国家认同差异明显。对于港澳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情感以及社会因素等都对他们的国家认同起作用。调查分析显示,政治态度越积极,经济认知越正面、民族情感越强烈、对社会生活越适应、对文化的倾向度越高,国家认同也就越高。
三、意见与建议
教育是国家认同感构建的一个重要途径,港澳大学生作为联系内地与港澳两地的重要纽带,是增强港澳人民国家认同感的重要承担者,探索提升国家认同的有效教育途径也是一项重要工作。基于前文分析,本文认为从以下几方面来有效提升港澳大学生国家认同。
(一)重视思想素质教育,增强港澳生国家认同意识
增强内地高校港澳大学生国家认同意识,离不开思想素质教育的努力。本文认为思想素质教育工作,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国家观念教育和国家认同教育三个方面。由于港澳地区长期受到殖民统治,以及一国两制政治环境的影响,港澳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也应该与大陆区别对待。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熟知中国历史,了解中国丰富多彩的民族和地区的特色风土人情等等,在潜移默化化中让港澳大学生爱上中华文化,以中华民族文化而自豪。通过历史的学习了解,感受港澳自古就是中国的重要的部分。对于港澳大学生,开展类似“寻根之旅”、“文化之旅”和到老少边穷地区支教等活动作为载体,了解自身祖先生活的环境,认识内地经济发展的成就。在寻根过程中产生亲近感,认识到自己的根在中华这块土地上,自己与中华民族同根同源,进而对于中华民族产生天然的认同感。
(二)丰富校园文化,完善港澳生国家认同方式
校园生活是大学生在学习期间经历时间最长的活动,更是引导大学生国家认同的重要渠道,其要以社团活动为种文化交流平台。社团是已成为学生兴趣的社交场所,社团或者学生组织,学校应该采取较为宽松自由的包容态度,鼓励港澳大学生参与社团建设,加强三地大学生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增强他们对于内地了解和认知,进而转化为其他对国家的认知。通过在校园内定期开展盛大的文化活动,动员起全校的学生参与其中,使中华传统文化和港澳特色文化在港澳生和内陆学生中不断学习交流,既加深了学生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又加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消除文化代沟,如华侨大学长期开展“香港文化展”、“澳门文化展”、圣诞PARTY等活动,加强彼此认同。
(三)优化教育体系与内容,规划港澳生国家认同教育内容
人才培养工作主要通过优化课程体系与丰富教学内容来实现,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对学校教育成果影响重大,由于内地和港澳的教育背景与模式的区别,学校的课程安排应该考虑到港澳生的特殊性,结合港澳的社会环境优化课程体系;同时,在课堂上要让港澳大学生接受专业的中华文化知识,进而能系统地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既能深入探寻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能了解当代的社会文化环境和主流价值观,增强国家认同。教学内容不仅应该设置专业相关的知识,还应该开拓课外第二课堂,安排港澳大学生深入内地开展多样社会实践活动,感受内地的社会生活,亲身感受内地发展,加强国家认同。如开展留学生“菁英学堂”,着力培养优秀港澳优秀大学生。
(四)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构建港澳生国家认同教育机制
建立学校与社会一体的双主体教育机制。对于大学生的教育,学校并不是唯一主体,应该将社会作为另一个重要的教育主体,让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接受社会的教育,只有通过学校的理论知识学习和社会实践的锻炼才是对于一个大学生的完整的教育,对于港澳大学生更是如此。
构建学校与学生良性互动的制度性渠道,使两者达成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良好的互动是和谐关系建立的重要条件,而融洽的关系也是教育目标实现的必要性条件。学校应该构建一个通畅的与学校互动的良性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使得两者的意愿可以达到统一,如建立校长邮箱以及见面会等方式,促进学校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增加港澳大学生对于在内地受教育的接受度,从而提高其国家认同。
参考文献:
[1]周平.论中国的国家认同建设[J].学术探索,2009,(6).
[2]钱雪梅.从认同的基本特性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J].民族研究,2006,(6).
[3]郑晓云.当代边疆地区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从云南谈起[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
[4]陈茂荣.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学术界,2011,(15).
[5]黄志繁.国家认同与土客冲突――明清时期赣南的族群关系[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6]许小青.晚晴国人的民族国家认同及其困境――以国籍问题为中心[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3,(2).
[7]邵丹.故土与边疆:满州民族与国家认同里的东北[J].清史研究,2011,(1).
[8]林震.论台湾民主化进程中的国家认同问题[J].台湾研究集刊,2001,(2).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范文3
【关键词】城市化;少数民族;民族意识;异化;分化
【作 者】郝亚明,南开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天津,300071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8)03-0014-005
On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Hao Yaming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national consciousness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is worth paying close attention,which makes a crucial impact on national relations and national contact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changed,which leads to the trend of differentiation and alienation of national consciousness.
Key words:urbanization,minority nationalities,national consciousness,alienation,differentiation
一、少数民族的城市化与民族意识研究的城市化视角
城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集中表现,城市化是社会变迁与发展的直接动力和必然途径[1]。少数民族的城市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民族地区的城市化,二是民族人口的城市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民族地区和民族人口卷入城市化进程之中。城市化过程本身就是城市多民族化、文化多元化的过程。由于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城市各民族群众经济交往活动日益增多,产生摩擦和矛盾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多,城市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必然是需要长期重视并着力解决的问题[2]。在这种形势下,以城市化的视角来探讨民族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如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工作、宗教工作、民族关系、族际交往、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变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等都成为研究焦点。
民族意识是综合反映和认识民族生存、交往和发展及其特点的一种社会意识[3]。在城市化的新形势之下探讨民族意识问题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首先,城市化是我国民族交往和民族关系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将多民族人口的生产生活纳入到一个共同的有限时空之中。一方面,民族交往、民族融合在此过程中得到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城市生活人口密集、关系复杂、文化多元的特点又使得民族交往与民族关系都面临众多的考验和变数。民族意识是民族交往的产物,城市化对民族交往的巨大影响必然在民族意识上得到展现。其次,城市化的实质就是生产力进步所引起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转变的过程。城市化对少数民族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上,还体现在深层次的文化、意识和观念上。民族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必然对城市化过程中民族交往的现状做出相应的反映。再次,民族意识一旦形成就将对民族交往和民族关系的建构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城市化使得民族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关注这一新形势下民族意识的发展与变化对于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维护国家和平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基于民族意识研究的城市化视角,本文拟探讨以下问题:城市化背景下民族意识的发生条件有何改变?城市化进程中民族意识的表现形式呈现何种局面?城市化背景下民族意识可能出现哪些新的问题与倾向?
二、城市化改变了民族意识发生的外部环境
民族意识是人们在族际交往中形成的关于自己归属于某个民族的观念。民族意识的产生不是单个民族孤立的存在所能进行的,它是“民族内部条件和民族关系外部条件相结合的产物”[4]。民族意识的走势是同民族及民族关系的趋向相伴随的。也就是说,民族意识不仅来源于民族内部的自我认同,其形成与发展还离不开外部的社会定义[5]。外部环境影响着民族意识的走向,民族意识也不可避免地打上外部环境烙印。从现实情况来看,城市化的进程从多个方面改变了民族意识发生的外部环境,从而必然对民族意识的发生发展及其特征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民族人口增多,民族成份复杂,文化多元
随着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数量迅速增加。根据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城镇少数民族人口达2458万人,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23.09%。与此同时,城市居民的多民族化现象日渐突出。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北京、上海、深圳、成都、西安、南京、青岛的少数民族成份均在50个以上,武汉、杭州、济南、广州等城市少数民族成份也在40个以上[6]。而民族人口增长、民族成份复杂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城市空间内文化的多元。复杂而多元的城市生活使得各民族在文化传统和生产生活模式上都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与碰撞,各个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也在此过程中不断得到调整与适应。语言、宗教、饮食、习俗、观念、节日等方面的彼此差异,使得非我族类的思想更加明晰,族群分界和认同意识更加明显。而城市生活中交流合作的因素也使得各民族在若干方面的趋同,也存在导致民族意识的弱化的因素。
(二)民族交往深化,融合深入
城市化使得各民族的生产生活具有前所未有的一致性与关联性,族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得到迅速提升。城市化的生产生活方式让不同民族成员得以相互了解、彼此合作,个体感情和民族情谊随着交往深化不断加深,在共同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建构起各种不同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联系。随着民族交往的深入,民族融合也得到进一步深化。不同民族成员杂居于同一社区之中、对其他民族宗教活动与传统习俗的尊重、参与庆祝其他民族传统节日、民族语言之间的借用现象以及民族通婚的日益增多都是城市民族融合进一步深化的表现。
(三)民族交往中竞争成分增加,民族分层初步显现
城市是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生产生活模式,其主要特征就是竞争性与开放性。不同民族在共同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既存在合作与交流,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竞争与分化。相对于前城市化时代而言,民族交往中竞争的领域开始呈现出从经济到政治及文化全方位深化的局面。不同民族不仅在经济生产或商业上展开直接竞争,在政治领域如本民族政府官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人数和比例等方面也是各族民众广泛关心的问题。
族际竞争不仅体现为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的竞争,也体现在各个民族整体之间的竞争之上。竞争的结果就是民族分层和民族分化的出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各个不同民族人口在就业、教育、职业、城市化比率、从业产业、收入等方面都存在分化现象。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族际竞争与民族分层呈现进一步加剧局面。
(四)城市少数民族的散杂居化
居住模式对民族意识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民族聚居能够使本民族文化、宗教、语言等得到很好的保存,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但民族聚居使族际交往相对减少,可能导致民族分界意识淡薄,民族意识处于模糊状态。民族杂居则正好与此相反,杂居可能引起民族文化和民族认同感的弱化,也可能因为族际交往和族际区分而增强民族意识。对于具体民族而言,居住模式对民族意识的影响方向由该民族自身文化特性决定。
从目前形势来看,城市少数民族在居住模式上主要呈现出散杂居的趋势。尽管有学者认为城市少数民族“聚族而居,聚族而业”[7],但这种聚居仅发生在部分有独特和生活习俗的民族之中,同时这种聚居也是属于大杂居的模式下的小聚居,并没有改变城市少数民族散杂居的总体面貌。散杂居对民族意识和民族关系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这种居住模式既可能因增进彼此了解与合作而促进民族团结融合,也可能因强化民族差异与民族利益而引起民族纠纷和矛盾。如何通过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来排除这种不确定性是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关系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三、城市化使得民族意识表现形式呈现分化局面
有关城市化对民族意识的影响,绝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城市化、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等因素使得民族意识得到普遍增强。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城市少数民族民族意识出现弱化趋势[8]。研究结论上的差异体现了学者们在民族意识表现形式上关注的侧重点不同。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城市化使得民族意识的表现形式呈现分化断裂局面。
民族意识的内涵是丰富而复杂的。它表现为对本民族存在和发展道德义务和责任感的复杂感情。诸如民族自尊、民族自信、民族自强、民族自豪、民族优越、民族自卑等等心理感情,都是构成民族意识的重要成分[9]。民族成员基于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形成群体性意识,又在此基础上通过族际交往而形成群体共同利益感,这就是民族意识形成的过程。因此民族意识必然包含三个部分内容:文化意识、群体意识、利益意识,这三个部分构成了民族意识的整体框架。因此,民族意识的表现形式不仅反映民族生存和发展条件以及与他民族交往的环境与条件,也应该反映民族成员对本民族的特征和特点、历史及传统的认识[10]。前者反映的内容是群体意识和利益意识,后者反映的内容则是文化意识。
从群体意识和利益意识的角度来看,城市化使得民族意识进一步明确和强化。民族意识一般是从民族属性(民族成份的更改恢复、民族认同和分界)、民族交往(民族交往联系中平等地位和权利的强调,对民族侮辱歧视现象的反对等)、民族发展(自我发展能力的培育、自主发展、均等发展机遇和协同发展的要求等)三个方面认识的形式表现出来的[11]。在城市化进程中,不同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日趋强化,在民族交流合作得到深化的同时,相关民族的利益冲突也在不断地形成。在这种背景之下,民族自我归属意识发生作用,使民族个体趋向于民族整体的内聚;民族认同意识促成民族整体的形成;民族分界意识将相关民族界定为不同利益的集团;民族平等意识唤起同等地位与利益追求;民族自尊意识进一步使其民族的地位与利益追求强烈化;民族自我发展意识提升民族本位意识;民族自主自立发展意识进一步强化民族本位意识;消解民族协同发展意识[12]。在城市化的背景之下,民族差异被彰显与放大,民族竞争得以强化,民族利益感日趋明晰。学者们普遍基于这种现实认定城市化促使民族意识增强。
文化意识也是民族意识的重要构成部分。吴治清认为民族意识具体内容表现为六点,即族籍意识、族源意识、民族语言文字意识、民族地域、环境意识、民族文化意识、民族生存发展意识[13]。其他学者如张学礼、刘宝明等在总结民族意识的表现形式时均对属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范畴的语言文字、服饰、宗教、传统节日、居住饮食习惯及禁忌等有所强调。无论从当前的实证研究的结论来看,还是从理论分析上来看,作为民族意识重要组成部分和形成基础的民族文化传统意识在大部分族群中都呈现衰落的趋势。
民族意识的分化不仅体现在民族意识的表现形式上,而且体现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上。在城市化过程中,具有民族、人口较多、具有独立语言文字和独特生活习俗的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易于得到保存和强化,并与城市化的过程相互形塑,形成新的民族意识特征与特点。而人口较少、缺乏独立语言文化宗教等传统文化因素作为支撑的民族意识容易在城市化的熔炉中弱化和消失。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将出现人口较少民族、长期受周边强势文化影响的少数民族民族意识的弱化和消亡,从而导致民族特性的消失。例如杜玉亭认为基诺族民族意识正在快速消亡[14],韦东超通过调查研究也发现广西百色城市地区壮族居民民族意识弱化趋势明显[15]。
四、城市化进程中民族意识的异化
城市化对民族意识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民族意识强度与方向的改变上,也体现在民族意识构成与特点的变化上。
(一)民族意识中文化虚无化
民族意识是民族文化在观念形态上的集中反映[16]。一个人民族意识产生的最原始的基础的无疑是我群之于他群的区别,而此意识的强烈程度则主要相关于、思维方式和历史文化传统等[17]。英国社会学家史密斯认为:族群是一种文化的集合体,……(族群)并凭借文化方面的一个或几个差别(如宗教、习俗、语言或组织)来相互区别[18]。文化所具备的这种相互区分的功能正是民族认同意识和民族分界意识的来源。共同的语言文字、共同的宗教和仪式、共同的节日和风俗、共同的服饰和礼仪都成为建构民族认同的基础,而在这些文化要素上的异同则成为区分“我族”与“非我族类”的重要标准。民族成员在文化的基础上产生民族认同,在民族认同的基础上产生民族区分,再在民族区分的基础上产生民族利益感。从这些角度上来说,民族意识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是民族文化。
而从当前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意识发展趋势来看,作为民族意识形成基础和重要构成部分的民族文化意识呈现逐步弱化的态势。民族意识中文化虚无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在竞争与融合的大氛围之下,城市化进程中各民族文化交融过程中容易出现马太效应,以汉族文化为代表的主流文化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冲击与影响得到强化,而大部分少数民族则可能出现文化加速消亡的局面。二是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一些特质,如语言、文字、宗教、节日和服饰等,都已经很少能得到展现的舞台,也就无法承担起原本承担的民族认同或民族分界功能。在城市生活中,民族认同和民族分界的标准不再是文化,而是作为民族识别结果的民族身份划分。功能的丧失也是导致民族意识中文化虚无的重要因素。
民族意识中文化虚无将会导致民族凝聚力的下降,也会导致民族意识对本民族发展的推动力和协调力的丧失,从而对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同时,缺乏民族文化基础的民族意识还容易向狭隘和偏激方向发展。
(二)民族意识中情感性与工具性的疏离
民族差别与民族利益是民族意识形成的双重基石,因此民族意识兼具情感性和工具性的双重特性。一方面,民族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是对民族存在的反映。它是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基于共同文化、共同际遇、共同心理特征的产物,因而具有强烈的情感性和排他性。其表现形式为民族自豪感、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另一方面,推动民族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归根到底是民族的共同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19]。“民族意识本质上是关切、维护自己民族的民族权益或民族利益的”[20]。对自身民族生存、交往、发展的地位、待遇和权利、利益的享有和保护是民族意识工具性的体现。这两部分共同构成民族意识的整体内容。
随着城市化进程中文化的多元碰撞,市场经济背景下利益考量的增加,个体利益和民族整体利益的逐步分离,以及随着民族意识中文化成分的虚无,民族意识中工具性和实用性的因素和考虑逐步增加。相对于民族意识的情感性作用,如族内交往、情感支持、彼此认同而言,作为民族意识或民族身分背后维系的利益因素却日益为民族成员所重视。民族意识工具化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从作用机制来看,民族意识在发挥动员、组织、协调作用时对民族情感和认同方面的强调在减少,而群体利益因素在整个过程中能够发挥更为强大和直接的感召力。即民族情感所起作用下降,利益因素所起作用上升。第二,城市化背景之下个体利益与本民族整体利益并非完全一致。个体民族意识的激起往往需要强烈的外部刺激,同时这种刺激指向了个体利益所在。个体只有意识到自己利益受损的时候才能积极投身入整体民族利益的维护。第三,部分民族成员为个体利益或小群体利益,如在城市拆迁、商业竞争、私人恩怨这些问题上,利用自己的民族身份,通过民族意识动员引发民族矛盾和民族冲突。在城市化进程中利用民族身份谋取利益、利用民族冲突为个人寻求好处的案例都有存在。这样一种借助民族意识的方式来挑拨民族关系、影响民族交往的行为和趋势是值得警惕的。
(三)民族意识的两极分化
从现实情况来看,城市化进程中民族意识的两极分化主要有两重意思:一是就民族意识构成自身而言,民族意识中文化意识因素日渐衰亡,而利益意识因素则日趋强烈。二是就民族意识主体而言,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部分少数民族民族意识日益高涨的情况之下,部分少数民族民族意识日渐衰退。本部分主要就第二种意义上的两极分化进行讨论。
多元的文化环境、主流文化的外在迫力、各民族全方位的竞争与融合,面对城市化进程中诸如此类的外部环境,各民族都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来适应形势的发展。然而复杂多元的外部环境容易使得民族意识脱离“适度”的区间,呈现向两个极端发展的局面。一方面,部分少数民族民族意识空前高涨,甚至出现“把民族意识要凌驾于国家意识之上,把民族群体的利益凌驾于国家整体利益之上”的思想意识。这种狭隘偏激的民族意识的结果就是导致民族自利主义或民族主义的盛行,导致民族冲突、民族矛盾的易发,影响我国和谐民族关系和稳定发展的大局。另一方面,与民族意识过度强烈相对应的是民族意识的过度弱化。部分少数民族,尤其是长期与兄弟民族关系良好、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差异不大、自身民族意识较为淡薄、缺乏“民族自觉”的少数民族呈现出迅速融入整体社会,民族意识淡化甚至是消亡的局面。民族意识是民族存在的主要标志之一,民族意识的消亡将导致“族将不族”。民族意识的两极分化与我国“多元共存、和谐发展”的民族理念是不相符合的,这也是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关系研究方面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范文4
一、藏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的影响因素
藏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受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主观因素包括家庭、宗教、生活环境对藏族大学生个人性格和信仰的塑造。客观因素包括社会环境以及政治、经济等因素。
1、主观因素
首先大学生处于身心尚未完全成熟的成长叛逆期,作为少数民族,在高校的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学习压力、生活习惯、情感困惑等各种问题。其次,由于成长环境和家庭影响,藏传佛教文化深植于藏族大学生的思想中,形成了藏族学生独特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些主观因素,使藏族学生形成了自身特定的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考方式和接收模式。
2、客观因素
藏族大学生作为藏族同胞中的高素质群体,对社会环境、国家政策、经济发展等相对比较敏感和关注,国家的少数民族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行政区域的领导配置等,都会影响到藏族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和自身的归属感。同时,科技的发达使具有现代化知识的藏族大学生掌握了更多的认知世界的方式和对外沟通渠道,一些负面的声音也会对藏族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产生干扰和负面影响。
二、藏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通过对高校政治思想工作情况的调查和了解,藏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
1、政治思想和理论知识有待提高
藏族大学生由于语言和文化习惯的不同,部分藏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国家政治的关注度不够。表现为对国家政治机构、社会事件、政治体制改革等不够了解,思想中对西方国家宣传的人权与民主存在模糊的认识。其原因是政治理论学习和政治参与度不够,认为政治远离自己的生活,对政治学习的积极性低于文化课的学习,加之网络流传的负面信息,对藏族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造成困扰,影响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
2、对我区 政策的理解
我区的教育政策、 大学生分配情况等,是藏族学生非常关注的问题。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各项政策,反映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民族团结精神。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国家在教育、经济等方面给予西部地区大力的扶持和政策倾斜。大学生初入社会,人生阅历较浅,对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问题有时会缺少客观、理智的思考,政策的不完善以及社会中存在的负面现象会使他们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质疑。
3、对经济发展寄予更高的期望
对于经济的认同可以影响意识形态的认同。藏族大学生具有很强的民族意识和权利意识,地区间的贫富差距会冲击他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很多藏族大学生认为少数名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内地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尽管改革开放以后西藏的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普遍希望能够有更好的民族经济政策来扶持少数名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尽快缩小贫富地区之间的差距。期望和现实的差距会导致人的挫败感和不如意,而这种消极的情绪会在少数民族团体中蔓延和相互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藏族大学生逐渐跳脱出先辈漠视物质的价值观,受到繁华物质世界的影响,关注自身利益和民族经济的发展。因此,对于经济发展的认同严重影响到其社会意识形态的认同。
三、增强高校藏族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的有效途径
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我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密切关注藏族学生的思想动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通过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平等的民族交往政策,向学生介绍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扶持政策,结合实际,用具体的事例使学生了解国家(兄弟省市)对(西藏)的关心和援助。培养藏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树立爱国主义思想,明确西藏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繁荣的目标。培养藏族大学生科学的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树立科学唯物论和无神论的思想,正确理解和处理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加强对藏族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2、尊重藏族大学生的文化特性,加强藏汉主流文化教育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文化的相互尊重是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基础。藏族文化历史悠久,灿烂辉煌,是藏族大学生的骄傲。尊重藏族文化,将藏族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可以增强藏族大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因此,高校中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举办藏族文化、民族、艺术的展演活动,通过多民族学生的共同参与,加强文化的融合与互通。同时,加强藏汉主流文化的多元文化教育,鼓励藏族学生参与更广泛的文化交流活动。西藏高校文化氛围由藏汉文化共同构成,多元文化教育,可以通过不同民族的文化碰撞,将藏文化的民族精神与汉族文化的精髓更好地融合,大学生通过对不同民族的历史传统、思想观念、文化背景、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相互交流与了解,彼此尊重与认同,最终将各民族优良的文化得以更好的融合与传承。
3、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范文5
【关键词】伊斯兰教国 少数民族 主流意识 认同感经验
【中图分类号】B911 【文献标识码】A
中亚五国(亦即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都是多民族国家,且其拥有的民族在我国都有存在。民众多半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受前苏联民族政策影响,中亚五国都曾发生过民族矛盾的激化。苏联解体之后,各国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各方面经验,都走上了民族解放的道路。关注中亚五国在建设各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主流意识认同方面的做法,对于我国改进少数民族工作,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具体做法
注重建立团结和谐的民族关系。中亚五国独立后颁布的宪法和历届政府首脑讲话都以不同形式强调:注重建立团结和谐的民族关系,严禁一切破坏国家领土完整、危害民族团结以及煽动民族矛盾的各种行为、活动,对于这些组织要予以严厉打击,但凡挑起民族冲突的均作为违法行为。其中,吉尔吉斯斯坦宪法规定,“任何人都不能因为出身、性别、种族、民族、政治和等情况而受到任何歧视以及权利和自由受到侵害,对于煽动或挑起民族之间相互敌对情绪、破坏各族人民和平生活的行为,都属于违法行为”①;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在多种场合表示,只有哈萨克斯坦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得到发展,本国的各个民族才能受益,任何一个民族利益不能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该思想也成为哈政府在消除各民族隔阂、促进民族融合的主要指导意见;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在对待民族关系方面,认为只有民族团结国家才能安全,具有严重不正确的方向的“民族主义”将对地区和国家带来威胁,在各民族逐步建立新的地区时,更有必要加快推动民族融合,保障国家与地区安定,②政府要根据国家、地区以及各民族的实际、特点,积极听取最广泛的声音,制定出符合各民族权益、维护地区和平、促进地区发展的政策,保障各民族利益和地区稳定,以必要措施防范民族矛盾的恶化,促使各族民众与国家利益的相互协调;土库曼斯坦前总统尼亚佐夫也强调,要实现土库曼斯坦的国家发展计划,首先必须要维护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③在土库曼斯坦宪法中就明确规定,任何破坏国家和地区稳定、煽动民族和宗教矛盾的,都将作为违法行为受到制裁。
否定民族自决权,倡导文化多元化。中亚五国原属苏联,该联盟成立后允许根据自身意愿决定是否退出联盟,各加盟共和国正是利用了这一项权利退出苏联,组建独立联合体国家,以至苏联最终解体。可以说,原各加盟国能“脱苏入独”与“民族自决权理论”不无关系;苏联解体和原各加盟国有少数民族谋求独立与“民族自决权理论”也不无关系。对此,原苏联加盟国都有本国少数民族依据“民族自决权”理论,主张民族自治甚至民族分离,威胁到这些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鉴于此,中亚五国在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基础上,从维护国家统一和国家独立为根本出发,摒弃在国内采用“民族自决权”理论。中亚五国宪法明确规定本国是根据法制和世俗原则建立的单一制多民族国家,而不是联邦制多民族国家,主张在保证国家完整统一和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实行民族文化自治(亦即“文化多元化”)。中亚五国的基本现状是多民族,必然存在主体民族面临少数民族的冲击以及少数民族面临主体民族的冲击现状。冲突的双方都希望本民族的文化得到发展。面对文化冲击如何解决的问题,中亚五国倡导多元民族文化、求同存异,提倡各民族保持本族文化特征。“哈萨克斯坦在保障国家统一和稳定的前提下积极倡导文化多元化,实现民族文化自治,允许各民族建立文化中心,以保护和实现每个民族发展民族文化的要求和愿望”④;“吉尔吉斯斯坦在保障国家统一和稳定前提下,独立后成立了四十多个民族文化中心以及其他一些维护民族权益的民族协会,还建立吉尔吉斯斯坦人民大会(社会团体),尽力促使民族和睦、公民和谐和社会团结”;⑤乌兹别克斯坦也建立了上百个民族文化中心。
淡化民族身份,强化公民身份。中亚五国脱离前苏联加入独联体,其建国时间较短。由于民族众多,各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在这样的社会结构基础上建立现代民主和法制国家,如果过分强调民族特性和民族权益,那么只会刺激民族意识的滋生、蔓延,极不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中亚五国自独立后,多半有意识淡化民族观念,不再提“民族平等”,而是强化“人权和公民权”,宣扬在法律面前各民族公民一律平等,不因出身、性别、民族、政治和等情况而受到歧视,各民族公民具有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但国家也不会因民族、宗教背景、社会财富情况而区别对待每个公民,突出每个公民享受平等、自主的权利。中亚五国以上做法,是受苏联解体教训和西方国家强调“人权和公民权”的结果,其目的就是要淡化民族观念或民族意识影响。显然,这有助于构建统一的国家认同感和培育各族人民共同的国家意识,从而有利于化解民族矛盾,建立团结和睦的民族关系。⑥
主要特点
将维护民族团结作为政府重要工作。在中亚五国,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的和睦相处,无不把维护民族团结作为各国政府的重要工作。其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十分重视维护民族和睦,在各种场合都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明确提出哈萨克斯坦三大中心任务―保持“政治稳定”、维护“民族和睦”和做好“经济改革”;⑦在乌兹别克斯坦,卡里莫夫总统表示,民族和睦、社会稳定高于一切,民族和谐是国内和谐安定的首要条件;在吉尔吉斯斯坦,总统阿卡耶夫指出,没有国内各民族人民的和睦,国家就无法摆脱危机甚至生存,在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和平相处的前提下,吉尔吉斯斯坦才能作为一个国家走到今天;⑧在土库曼斯坦,总统尼亚佐夫也认为,“民族和睦、国家稳定是国家全面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没有一个动乱的国家可以取得发展,只有靠民族和睦与公民和谐才能实现土库曼斯坦建国思想”。⑨
重新解读民族理论增强国家认同感。中亚五国隶属“独联体”。自“独联体”成立以来,面临着众多成员国退出的危机。无论退出还是呆在“独联体”组织,各成员国都深受“民族自决权”理论或“民族文化自治”理论影响。可以说,“民族自决权”理论对于一个成员国或国少数民族,既可能为民族独立(亦即国家独立)提供理论支撑(退出“独联体”),也可能为民族分裂(亦即民族分裂主义)提供理论支持(民族独立),它就是一柄处理民族“独立”和“保护”关系问题的双刃剑。当一个国家独立后,为捍卫国家统一,都会摒弃“民族自决权”理论(亦称之为传统民族理论);要保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也都会重视“民族文化自治”理论(亦即新的民族理论)。中亚五国中的哈萨克斯坦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从摒弃传统民族理论、选择新的民族理论,亦即重新解读民族理论,来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在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族与哈萨克族人口数量相当,在俄罗斯族居住相对集中的区域,经常流露出民族分立主义的不良情绪,以至哈、俄两族矛盾尖锐,有的甚者还要求分离。⑩哈当局对此表示坚决反对,认为“民族自决权”理论不适用于哈。而与此同时,哈政府又对“民族文化自治”理论表示认同,认为在符合国家整体利益的前提下,有必要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中心,保护与发扬本族的优秀文化,发展民族特点。哈萨克斯坦在重新解读民族理论增强国家认同感方面所作出努力,其他中亚四国也有类似的经历。
保护各民族权益打击极端民族分子。中亚五国不约而同地在新宪法中均明确表述,在法律面前公民一律平等,任何人不得因民族、种族和等的不同从而遭受不平等,法律保护每个人自身的权利。在发扬主体民族传统、风俗和语言的同时,一方面保护其他各个民族文化习俗,另一方面创造各种条件繁荣各民族文化。中亚五国有的在宪法中还强调,坚决**因不懂得或没有掌握国语而出现侵害公民自由与权利的行为;依据各国宪法,一些国家还制定了有关保护民族利益、加强民族团结的具体法律条款。例如,吉国为维护各民族的权益,制定了少数民族法;哈国从整体层面出发,通过了共和国语言的基本政策,提出国家要竭尽全力地鼓励民众在学好母语的基础上掌握两种或多种民族语言的构想;在土库曼斯坦,根据总统尼亚佐夫的倡导,制定了语言发展方案,要求发展土库曼语,不断扩大其使用范围,同时也要注意确保其他各民族语言的自由发展和作用发挥。同时,打击极端民族主义分子,是保护中亚五国各族人民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在吉尔吉斯斯坦像被誉为吉尔吉斯斯坦精神宪法的《玛纳斯宣言》就指出,在吉国境内企图损害国家的部落主义、分离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思想代表人物,都要彻底粉碎;哈萨克斯坦外长托卡耶夫认为,在哈萨克族和俄罗斯族的问题上,国内少部分别有用心的个人或组织所提出带有分裂主义和极端激进性质的行动,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要依据宪法追究责任、严惩不贷;在土库曼斯坦法律明确规定,那些破坏民族团结、鼓动民族分裂的都将按照宪法规定作为最严重的刑事犯罪,将严厉惩罚任何利用民族情感和极端分裂主义的人。
经验启示
注重全民族认同意识的教育。随着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等势力的扩散,严重影响了世界各国的领土完整与民族统一。在中亚五国,也存在这样情形。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实施“振兴民族精神”和“淡化民族身份强化公民身份”措施,也实施“提倡民族文化自治理论”和“打击极端民族分裂主义分子”措施。前者,侧重于国家统一;后者,则侧重于各民族发展(尤其少数民族)。不可否认,这些措施都极大地促进了中亚五国各民族团结、维护了国家统一,在国家层面,立足未来发展,“淡化民族身份强化公民身份”措施意义重大。这对我国也具有借鉴意义,只不过囿于国情不同,在措词上使用“全民族认同意识教育”或“中华民族认同意识教育”。我国政府可以重点采取积极措施,以国民道德为基础,以本国文化为纽带,使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有机统一起来。国家认同是各民族人民将本民族命运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的基本条件。要结合我国多民族统一的特殊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利用相关媒体在国民中传播整个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历史,增强国民的文化认同,增强其民族自豪感。也要利用媒体传播民族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增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以加快文化融合和夯实国家认同。增强全民族认同意识,就要让各族人民对我国国情充分认知,尤其针对青年一代,增强全民族认同意识。
采取适宜的少数民族政策。我国的民族政策总体上是符合我国实际的,但也需要借鉴国外经验,特别是要结合我国社会发展和民族问题的新情况加以不断发展。民族政策是国家和政党为调节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而采取的相关原则、措施、规定的总和。从全球的经验可以看出,民族政策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反映了阶级的民族问题观念,是决定民族问题是否能够妥善解决的关键。
民族政策的制定可以参照以下几个标准:第一,民族政策要始终坚持国家统一,不以分裂为前提,始终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领土、完整,违背了这一原则,民族政策制定的前提将不再存在,也没有了政策制定的意义。第二,民族政策要始终遵循国家的宪法与法律,这是各民族共存共发展的法制前提。只有共同认可的宪法与法律,才能够具有统一的行动基础,才能够保障各民族的基本利益和基本权利。第三,民族政策要始终兼顾宽容,这是解决民族问题让少数民族得到关怀、实惠的前提。宽容的民族政策建立在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国情基础之上是符合我国特点的。鉴于此,作为多民族国家的中国,在采取民族宗教政策时应当尤为关注。为增强少数民族与汉族群体之间的相互了解、尊重,实现以宽容的态度来对待彼此之间的差异,势必要求在贯彻民族政策中相互认同,让人们看到国家对待不同民族的宽容态度,提振人民对政府的信心。尊重少数民族民众,视为兄弟姐妹和家人,视为国家的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倡导各民族相互交流、促进了解和文化融合。
**外来影响打击分裂势力。作为多民族国家,中亚五国少数民族众多,这在世界史上也不多见;尤其,在中亚五国中有的国家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人口基数相近,少数民族与主体民族的逆反倾向较重,容易滋生极端民族主义。为了增进各民族谅解、团结、维护国家统一,中亚五国在打击极端民族主义分裂分子方面尤为重视。在我国尽管没有中亚五国那么多的民族,也不存在任何一个少数民族与主体民族(汉族)人口基数接近情形,但在增进各民族团结、民族融合,保护各民族合法权益,维护国家统一方面,也必须抵御外来影响,严厉打击分裂主义势力,借鉴中亚五国成功的经验,以更好地实现民族团结,共同发展,国家统一的目标。鉴于此,我们应时刻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干扰民族关系与社会和谐,防范宗教渗透和民族分裂活动,对待干涉我国内政,利用人权、宗教、民族问题制造事端的行为给予坚决打击。对一般民族冲突,要区别对待,不要上升到政治高度,要分析源头,抓问题的主要部分,从经济、文化等方面入手给予及时解决,但也不要掉以轻心一概而论,要始终警惕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干扰,坚决**外来的不良影响,严厉打击国内分裂势力,防止民族矛盾激化。
(作者分别为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本文系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增强我国西部少数民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及实施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XMZ011)
【注释】
①③⑤⑧刘庚岑:《吉尔吉斯坦民族政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②陈联璧:“中亚五国民族关系问题”,《东欧中亚研究》,2001年第3期。
④张友国等:“哈萨克斯坦民族政策的变迁与思考”,《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⑥⑩陈联璧:“中亚五国民族关系问题”,《东欧中亚研究》,2001年第3期。
⑦⑨张树昌:“中亚五国的社会控制”,《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3年3期。
张新平:“和睦共处:中亚五国民族政策的主线”,《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范文6
【关键词】体育院校 民族精神培育体系 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C-
0159-02
民族精神,英文为Ethos,也称之“文化精神”或“国魂”,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历史性概念。民族精神是民族意识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环境中形成的。它是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风貌,是民族文化、民族智慧、民族心理和民族情感的客观反映。不论民族的历史渊源是怎样的,它们已经不可否认地演变成具有深厚的感彩的实体。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与动力,具有激励和引领民族顽强拼搏、协调民族各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作用,是民族意识、民族追求、民族情感、民族意志的集中体现。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深刻而剧烈的历史性变革之中,多元社会思潮对体育院校大学生的政治思想产生着深刻而巨大的影响,影响到民族精神的培育。在此背景下,需要我们提高民族精神教育实效,调动大学生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民族精神的感染和洗礼,勇敢地担当起传承和创新民族精神的历史重任。本文试针对新形势**育院校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中面临的不利因素提出民族精神培育体系的改进策略。
一、新形势**育院校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中面临的不利因素
(一)文化嬗变弱化大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经济环境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不可避免地会波及文化领域,当代中国文化正经历着历史性的大变迁。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母体,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成员的精神风貌。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全球化,新自由主义、新殖民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多元文化裹挟着“普世价值论”、“意识形态终结论”、“历史终结论”等思想理论以纷繁复杂的形态在体育院校校园内肆意传播,部分学生呈现出生活上的唯利是图、物欲宣泄,生活态度上的玩世不恭,社会责任感淡化,人生理想的迷茫、个人主义的抬头,贪图享乐,爱慕虚荣,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对优良传统美德的冷漠与价值偶像的错位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便是受到这种文化因素的影响,非常不利于体育院校学生民族精神的认同和教育。同时,外来强势文化的扩张和渗透加快,致使中华民族文化正在快速变迁和再生,文化内涵的厚重感日益弱化,粗俗文化掺杂其中,落后的乃至腐朽的文化也纷纷粉墨登场。一些大学生在不了解真相的情况下,往往容易被其表象所迷惑,从而产生对本民族意识的缺失、民族认同感的减弱和民族身份的逐渐消解,对体育院校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带来一定的冲击。
(二)全新的网络文化冲击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网络技术的诞生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网络文化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标志,它的全球性、高科技性、超时空性、自由性、开放性、仿真性、与时尚性等特点对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在激烈的网络文化竞争和冲突当中,我国的民族文化将受到文化霸权主义的严重威胁,势必引发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消解与强化的两种境况。一方面,网络文化成为强权国家的一种变相侵略手段,以美国文化为首的西方网络文化入侵,而形成的“话语权”的强势传播,唤醒了大学生民族主体的归属意识,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大学生的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另一方面,“文化殖民主义”是网络文化向中国流向中极易引起民族文化混乱,严重威胁民族文化主流意识形态,侵蚀了大学生的国家与民族意识,成为消解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精神支柱的隐性杀手。部分学生在比较中开始质疑自己民族的精神产品,对民族理念、民族意识、民族责任、民族自尊以及民族忧患等观念认识不足,理解偏差,进而使种族、民族意识弱化,民族认同感减弱,民族身份逐步消解,致使民族精神的感召力和吸引力不断弱化。这些不稳定的因素阻碍着大学生的民族情感培养,对体育院校政治思想教育构成巨大的挑战。
(三)体育院校体制改革给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带来诸多新情况
高校是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主要阵地,“人为本,德育为先”是高校始终要坚持的目标。体育院校德育教育中要始终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来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成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通过细致的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大学生在思想政治上的基本状况、规律及特点、偏差和盲点,增强对国家、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体育院校体制发展的变迁,在促进体育教育的超常规发展的同时,也使体育院校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面临一些新情况。体育院校教育的大众化,入学人数猛增、交费上学、就业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学术腐败、校园商业气息日浓等等,致使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道德行为功利化、团队意识淡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弱化等问题相继出现,这些现象给当代体育院校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
二、新形势**育院校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体系的改进策略
(一)积极参与网络信息化建设,发挥网络文化优势宣传民族精神
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体育院校政治思想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体育院校应积极参与网络信息化建设,高效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思想教育与大众传媒的有机结合和互补,主动建造大学高质量、高水平、强吸引力的网络系统,增强体育院校思想教育工作的辐射力、吸引力、感染力,开辟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现代途径。充分利用网络文化虚拟性、交互性、即时等优势,依托学校校园网络,把网络打造成民族精神教育的坚实基地。如创建弘扬民族精神的红色主题网站、专门网页平台,通过BBS论坛、动漫、博客、微博等方式发挥网络的育人功能,用丰富多彩的民族精神内容教育和感染学生。
体育院校在利用网络文化来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同时,应把教育引导和监控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对校园网络信息的监管力度,依靠技术手段切实加强对网络传播的控制力和对各种不良信息的屏蔽能力,应运用技术手段譬如建立“信息海关”、“信息安全防火墙”、“加密技术”、“信息追踪技术”过滤与查堵“危害数据”的进入“构筑网上防线”。还可以出台网络管理规章制度,开发信息实名登记制度以及强化信息管理队伍建设等措施来净化网络空间,构筑起牢固的思想防线,有效消除网络文化负面信息对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不利影响。
(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重塑民族精神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继续和延伸。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民族精神的要求,最终渗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大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民族精神的真谛,获得强烈的情感体验和高度的思想共鸣,民族精神才能为其所接受。由此可见,参加社会实践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在实践中重塑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首先,要加强对体育院校学生的民族文化和体育人文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刻地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体育的发展史,在不经意间把爱国的精神、爱国的根植入学生的心里,增强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其次,要充分利用一切社会提供的资源优势,包括各种形式的体育资源,如参观体育训练基地、体育比赛荣誉室、先进的体育单位等,让大学生深切地了解国情、了解体育的发展历程,感受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发展变化,全力构建全方位的民族精神育人环境。最后,要引导大学生在“学以致用”中培育民族精神。大学生参与社会公德实践活动本身就是学习,更是重塑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组织开展“体育下乡”活动,社区体育援助活动等,让学生“学以致用”中增长才干,在实践中接受民族精神的熏陶,自觉弘扬并传承中华美德。
(三)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夯实民族精神培育的文化根基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之精华和要义的凝聚,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核和灵魂,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升华。灿烂的民族文化必然孕育着伟大的民族精神,而民族精神的振兴必然带来民族文化的繁荣昌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的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等的渗透给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必将导致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危机。因此,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重构不仅要善于继承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更要积极增强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并将之升华为深刻的、强烈的爱国之情,夯实民族精神培育的文化根基。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大学生应尽责任和义务。体育院校可以积极开展面向学生的民族文化宣传普及教育,通过出版读物、媒体宣传等各种形式,阐释民族文化精神,促进民族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筑就民族精神之魂。此外,根据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和发展需要,民族精神教育应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要教育学生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敢于吸收借鉴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
(四)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切实抓好民族精神培育保障机制建设
在我国社会变迁的背景下,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构建和谐社会,培育和弘扬大学生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使学生身心健康非常重要。体育院校教师应针对学生的特点,加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沟通,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引导大学生在人生、道德、审美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领会认同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价值理想和价值追求,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做到身心健康,积极发展自我,在面对是非问题时能准确把握和判断,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从而有效**功利主义不良影响的渗透。体育院校要构建权责分明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责任制, 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领导机制、监督机制等同时,创设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社会实践基地,营造浓郁的民族精神氛围,使伟大的民族精神深深地植根于大学生的心中。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谢亚龙.金牌的产权到底归谁[J].体育文化导刊,2005(3)
[4]丹尼尔・贝尔.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M].北京:三联书店,2002
[5]覃少菊.信息化时代网络文化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重塑[J].职业时空,2009(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14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