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暗示教学法范例6篇

暗示教学法范文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5)05-0010-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5.02.002 语法是语言组织的基本规则,它通常包括词法、句法和章法。就英语而言,基本语法包括各种时态、语态、从句、非谓语动词等。外语教学最初的方法是语法翻译法。在我国,语法翻译法在上世纪80年代在外语课堂上占主导地位

暗示教学法范文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5)05-0010-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5.02.002

语法是语言组织的基本规则,它通常包括词法、句法和章法。就英语而言,基本语法包括各种时态、语态、从句、非谓语动词等。外语教学最初的方法是语法翻译法。在我国,语法翻译法在上世纪80年代在外语课堂上占主导地位。语法翻译教学法下的英语课堂上,教师采用明示语法教学,明确地讲授语法规则。随着直接法、任务教学法、交际教学法的引入,有学者对明示语法教学提出了质疑,并倡导暗示语法教学。那么,这两种语法教学方式到底有何不同?实践中我们是否一定要非此即彼,还是应该灵活选择,或者相互借鉴与融合呢?

1 . 语法教学的明示法与暗示法

对于明示法,Thornbury(1990)有这样的解释:明示法(explicit-approach)强调对语法规则进行有目的的学习,以便能高效准确地使用语言成分。在这之后,Spada(1997)也说道,以形式为中心的教学(form-focused instruction)是一种教学上的尝试,目的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使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语言形式上来。从我国的中学英语教育实践来看,语法教学通常都是采用明示法,即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语法教学。在语法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习惯采用演绎法,即直接讲授规则,然后给出若干例句展现规则。接着是对规则的操练,操练形式有口头表达、翻译、多项选择、句子改错等。总的来看,明示性语法教学注重对规则的有序、系统的学习。在规则学习和练习过程中,注重语言形式,对语言的真实性和练习任务的真实性并不在意。例如,句子改错就是一项在真实交际中基本很难存在的非真实任务。

有学者认为,明示法就是采用演绎法进行语法教学(尹枝萍、郝兴跃,2005)。实际上,也有教师在进行有目的的语法教学上采用归纳法,在导入环节通过提问、听说法或是其他方式导出例句,然后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句子中的语法规则。所以,笔者认为,具体操作中的演绎或是归纳并不构成区分明示法与暗示法的标准,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语法学习。

暗示法(implicit approach)是伴随着直接法语言教学而产生的语法教学主张,并且随着功能语言学和交际外语教学法的产生和传播而进一步走向对语法教学必要性的否定。直接法的代表人物如贝立兹(Berilzt)与古安(Goun)等认为,外语学习应该像第一语言那样在自然的环境中进行,人们学习第一语言并不是首先学习其语言形式。因此,直接法主张语法规则要在练习中来加以提炼,词汇学习被实物和手势等代替(郝兴跃,2004)。可以看出,直接法并不完全摒弃语法教学,只是主张用归纳法进行语法讲授。但是,随着功能语言学的倡导,暗示语法教学逐渐走向反对课堂的有目的的语法教学。如Krashen等认为,语法不应该进入课堂活动,因为语法所起到的作用只是边缘性的(peripheral),语法形式的学习对语言习得来说是不可靠的。对语言学习者来说,他们不一定要对所有的语法细节作详细了解,学习者在接受了大量的可理解输入后,人内在的天生的语言能力会把这种输入转变成输出(Krashen, 1982)。总之,暗示语法教学的主张者们用人类习得母语的心理认知过程来看待第二语言学习,强调语言的意义,否认系统的、有目的的语法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学习第二语言也和学习母语一样,在接受了大量的语言输入后,学习者能自然领悟其中规则并形成有效的语言输出。可以说,暗示性语法教学主张不仅关涉如何教语法的问题,甚至关涉是否需要教语法的问题。实质上,如Krashen等提出的暗示语法教学的主张已经否定了有目的的语法学习的必要性,并且认为在一定量的语言输入后,学习者会自然领悟目的语的语言规则。

2 . 审视与思考

这两种语法教学主张不可避免地对语言教学实践产生影响。目前,以交际教学思想为基础的结构―意念―功能大纲教材编写强调把语法分散安排(刘昕,2011),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教师的语法教学也是一种零散、非结构化、系统化状况。甚至有教师把这种分散处理看作是对语法教学的轻视和忽视,从而放弃有意识的语法教学。有教师不敢在公开课直接明了地讲授语法规则,对学生课堂表达中的语法错误不敢纠正,以免被认为是“复活”应该被彻底废弃的语法翻译法。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明示语法教学和暗示语法教学这两种相对立的语法教学主张呢?

明示性语法教学源于语法翻译法。事实上,语法翻译法这一外语教学法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翻译和写作能力方面还是颇有成效的。明示法语法教学具有操作简易、高效,能有效利用学习者母语语法的正迁移作用、能充分利用学习者的认知能力等优点。学习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面系统地了解英语语法并正确使用英语语法。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有目的的系统语法学习确实要比学习者自己通过大量语言输入后“领悟”语法规则快捷高效得多。笔者自己学了十多年的英语,又教了十多年的英语,从学习者和教学者的角度,都验证了这一事实。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笔者发现,在对定语从句和非谓语动词作有目的的讲解和训练后,学生在写作和翻译中的错误率会明显减少。另外一个事实是:没学过定语从句的初中生,即使在阅读和听说中对他们进行大量的定语从句输入,也很少有学习者能“顿悟”定语从句的规则,更不用说形成正确的含有定语从句的言语输出了。还有一个很常见的情况,即一些经常和外教在一起的中学生,一段时期后,听说有明显提高,但是阅读和写作能力却往往没有明显进步,语言输出依然只能停留在简单句。

暗示性语法教学强调语言学习环境。对于绝大部分中国学习者而言,一般不会有机会到“自然英语环境”学习英语。课堂教学中,如果受大班授课、没有多媒体、教师口头表达水平有限等主客观教学条件的制约,采用明示语法教学可以说是不得已的选择,同时也是务实之举。

此外,从学习风格而言,明示性语法教学可能也更适合中国学生。中国学生大部分更倾向于场独立型学习风格。场独立型学习风格是相对于场依存型学习风格而言的,这两个概念来源于威特金(H. Witkin)对知觉的研究。场独立型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周围的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他们善于逻辑思维,善于分析推理,举一反三(陈琦、刘儒德,2007)。系统地、有目的地学习规则后,他们就能够在交流中灵活运用规则,生成正确的千变万化的言语表达。明示语法教学正是充分利用了学习者的抽象思维和举一反三的能力。一个美国外教曾经对笔者说:“中国人真了不起。我见过很多中国学生和教师,他们从未出过国,但是他们的英语说得很好。美国学生如果学中文,他们一定要到中国来,因为这样他们才能学好。”欧美人的学习风格更多倾向于场依存型,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因而他们学习外语更需要借助“自然语言环境”。

暗示语法教学强调语言的意义,强调在“自然”环境中学习语言,强调学习者在交际中练习语言,这样的主张是有积极意义的。它对于一些教师在明示语法教学中关注语言形式,而一定程度忽略语言的交际目的有醒示作用。同时,英语的某些语法规则与中文并无太大差异,例如英语的宾语从句与中文表达顺序基本一致,学生确实比较容易“自然领悟”其中的规则并形成正确的语言输出,类似这样的情况确实不需要教师有目的的、专门的语法讲授。当然,对于宾语从句,如果教师明确强调所有从句使用陈述句语序,学习者在语言输出时准确率会更高。

但是,暗示语法教学中语法的零散学习,甚至是完全依靠学习者“自我领悟”,教师不作明确语法讲授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学习者的语言规则模糊,在交际中,尤其是在笔头表达中,学生举一反三,创造性生成言语的能力受到很大限制。同时,交际中表达的准确性也大受影响。而且客观而言,要在非目的语国家的课堂教学中创设出“自然语言环境”绝非易事。学习者要“自然领悟”语法规则,不仅需要大量有意义的、可以理解的目的语输入,而且对学习者的自我领悟和归纳能力也有较高要求。一般的中国学生英语学习时间有限,不可能接受大量英语的输入,因而也难以形成相应的自发的正确输出。有人认为母语学习不刻意学习语法,学习者也能很好地运用母语,因而推断出外语学习亦是如此。如此论断完全忽略了外语学习与母语学习的不同环境,而且事实上,我们几乎不可能创造出一个与学习母语相同的学习英语的“真实环境”,因为这个环境不仅包括课堂、学校,还有家庭、社会。

综上而言,暗示性语法教学虽然是针对明示性语法教学的弊端而提出,并且有一定的科学因素和适用范围,可以弥补明示语法教学的某些不足,同时也给语法教学提出了关注语言的真实性、课堂活动的交际性等新的理念,但总体来看,在外语学习中不对语法作有目的性的系统学习,至少对中国的英语教学而言并不可取。我们需要的不是否定明示语法教学,而是在具体操作中借鉴暗示语法教学的一些主张和具体做法,也就是一定程度地“明暗结合”,改良我们的传统明示语法教学。

3 .“明暗”结合,语法教学的必然选择

明示语法教学强调语言形式的准确,暗示语法教学强调语言的意义和使用,两者有各自显著特征和侧重面,两者结合即可实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准确与流利的平衡。如何实现“明暗结合”,我们可采取以下策略:

(1)注重语言运用,从交际角度出发考虑语法教学,确定语法教学和训练的重点。暗示语法教学注重学习者在语言交际中习得语言。如果教师从交际角度出发进行语法教学,很多传统明示语法教学存在的问题就可以避免。其一,从语用角度出发很容易判断语法教学的难点、重点。英语有一些语法规则与中文差异甚微,即使教师不讲授也不会对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形成障碍。例如英语的状语从句,即使在中学入门阶段,对状语从句的解释也无需太多,只需强调两个句子间只使用一个连词即可,即强调与中文语法的差异点,以免学生受母语的负迁移影响。类似这种与中文规则差异甚微的英语语法就不需要反复讲解,完全可以运用暗示法,通过语言输入让学生自然领悟。当然,对学生易犯错的地方,教师加以指正、强调依然是有必要的。但是,英语中的某些语法规则与中文句序有很大差异,如定语从句,教师不讲解其中的规则必会给学生带来理解和应用上的错误。对于这样的语法,教师一定要讲解清楚并使学生理解,再结合有意义的交际练习使学生能熟练运用。其二,可以避免教学中重特例轻普遍规则的问题。核心语法,即普遍语法规则才具语言生发能力,特殊规则使用频率低,又不具生发能力,只能靠死记硬背去掌握。只有从交际角度出发,才会将核心语法作为教学和测试的中心内容, 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和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白国芳,2008)。其三,避免语法教学“纸上谈兵”,题海战术。传统语法教学中,很多教师的语法训练方式就是题海战术,而没有从应用角度考虑设计在交际任务中让学生使用语法。从语用角度认识语法教学,才能真正明确语法教学的意义和价值,也才能选择和设计科学的训练方式。

(2)结合真实材料、真实任务进行语法教学。暗示法语法教学注重语言教学的“自然性”“真实性”,虽然我们无法做到语料的绝对自然真实,但是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尽可能朝这一方向努力。语法教学中应该使用大量的真实语料作为语言输入,这样可以提高语法教学的趣味性和交际性。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和多媒体的发展,学生接触到真实交际情景的机会大大增加,如留学生、外教、英文网站、网上英语聊天、英文歌曲、原版电影等,这些都为学生接触真实语境中的语言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机会。教师在备课中应该尽可能搜集并使用这些真实语言材料作为例句(郭星余,2010)。此外,在语言训练中,也尽可能设计一些在实际交际中经常存在的“真实”语言任务,注重学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使语言教学尽可能真实化和课堂社会化。例如,任务活动可以是文献阅读、故事复述、主题演讲等。当然,如何把特定的语法训练项目和任务活动结合起来,这需要教师的精心准备和精巧的任务设计。实践表明,在涉及一些繁杂的语法知识点时,以交流意义为主的复杂任务教学收效更加显著。因为这样的目标教学更能引起学习者的重视,有助于学习者增强对目标语结构的注意(衡仁权,2007)。例如,同样是虚拟语气训练,让学生用虚拟语气表达出对自己过去、现在和未来生活的几种假设比做选择题更有意思,而且更能有效检测学生对虚拟语气的掌握程度。

(3)把语法教学与语言交际技能训练结合起来。人们的交际活动无非就是通过听、说、读、写、译而实现。在讲授英语语法知识的同时,教师应尽可能把教学与培养学生的交际技能结合起来,以便诱发他们的语法运用意识并增强学以致用带来的成就感。在大学英语语法课上,语法练习可以和听写训练、翻译训练、写作训练、口头表达训练结合起来,在真正的语言输入和输出中、在学以致用中练习使用语法,熟悉语法规则,尽可能避免在乏味的题海练习中训练语法。例如,写作是人们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的重要方式,而且书面表达通常具有规范、正式、准确的风格。此外,书面表达为求简洁、连贯和句式变化带来的文采,往往不可避免要用到各种复杂语法结构,如定语从句、非谓语动词等。在写作中训练语法,不仅能充分灵活地训练到各种时态、语态、句型;而且能在语篇层面训练学生的句子衔接、谋篇布局和英语思维。

暗示教学法范文2

关键词:思考;渗透;暗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7-0172-01

当下,初中思想品德开卷、五十分、课时少、任务紧等系列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开展有效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由于有效教学包含了教师的有效教和学生的有效学两个方面,所以,有效教学必须提高作为主导方的老师的“教”和作为主体方的学生的“学”两个能动性。提高这两个方面的能动性的策略很多,其中,我们在教学中恰当地渗透暗示教学法,有助于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一、对暗示教学法的思考

(一)暗示教学法的基本原理。创造高度的动机,建立激发人的潜力,把各种无意识暗示因素组织起来,以便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洛扎诺夫借鉴和修改了瑜珈术中的某些转移注意的技巧,从前苏联心理学中吸取了这样一种观点:所有学生都可以学得同一程度的技能。他承诺,无论学生智力怎样,通过暗示法教学都可获得成功。洛扎诺夫认为,传统教学法过于强调学习过程中有意识的作用,导致无意识功能被压制,不但降低了学习效率,而且导致学生疲劳,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人格的健全发展。洛扎诺夫遵循大脑两半球协调统一、有意识无意识协调统一和潜能层次的暗示联结原则,采用树立权威、幼稚化、双面性、语调、节奏以及音乐的类型等技术,充分发掘个体的学习潜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信息,达到传统教学所达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暗示教学法的作用。暗示是意识与潜意识之间沟通的桥梁,暗示能使人意识中最有力量的意念转化为潜意识,从而产生作为或不作为的行动力。通过对暗示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不断尝试和探索,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暗示教学法的重大作用。

二、暗示教学法在初中思想政治中的渗透

(一)行为暗示的渗透。教师教学行为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的表情、手势、眼神等有效行为暗示,能使政治教学形成强有力的暗示效应。行为暗示包括教师的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势三个方面。

1.表情暗示。曾经,我们就教师的上课表情、行为等问题对学生作过一次专门的问卷调查,在113份问卷调查表上只有一位学生回答对老师的笑容无所谓,其他的同学都很肯定地说:喜欢老师带笑容给我们上课。确实,教师的面部表情往往是其内心情感的写照。教师的喜、怒、哀、乐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教师良好的面部表情,能让学生感到亲切、轻松、愉快,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板着脸,没有一丝笑容,或带着满脸的悲哀、烦恼、愤怒走上讲台,就会使学生心情沉重,产生压抑感,从而影响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破坏整体的教学气氛,产生强烈的暗示负效应。

2.眼神暗示。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不同的眼神和不同的注视方式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应。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上,学生违纪的行为时有发生,如果每一次科任老师都要停下课大声批评或训斥,那往往会使学生“口服心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从学生调查问卷反馈的情况上看,有98.5%的同学反映在上课期间不喜欢,甚至讨厌老师停下课批评思想开小差的同学。学生说这样既影响了其他同学的上课情绪,又浪费了时间,扰乱了正常的教学次序。

3.手势暗示。手势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能赋予语言以生命,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学生通过教师的手势可以获得具体的形象构思和联想。一天,在初三(14)班课堂上,一位男同学听课走神,偷偷地照镜子。见此情景,笔者只用一个轻轻向下按的手势暗示该生,他马上意识到自己的举动,不好意思地一笑,赶紧收起镜子专心听课。此法省时、省力,又不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从学生的问卷调查来看,几乎所有的学生喜欢老师在他们犯错误时能为顾及他们的面子和尊严而采用暗示法,不要采用直接批评。

(二)语言暗示的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某个或某些学生的褒贬都会对其他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产生暗示效应,而赞扬产生的隐含强化作用可谓暗示的正效应。心理学研究表明:赞扬、信任的语言能对人的心理产生积极的暗示效应。美国行为科学家曾做过无数次试验,证明任何人往往都会重复一个立即产生愉快结果的动作。在一次试验中,若干学生被分为三组,连续五天对他们进行数学测试。第一组始终因成绩好而受到赞扬,另一组受到批评,而第三组却不予理睬。试验结果表明,受到赞扬的第一组进步最大,受到批评的也有进步,但不那么显著。而那些无人理睬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几乎没什么提高。可见赞扬产生的暗示效应属于激励效应。这种心理作用能使学生产生被器重的自我意识,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后进生也能减少自卑感,进而乐观向上,积极改善自我,充分发扬内在潜能,不断提高学习成绩。

暗示教学法范文3

关键词:暗示教学法;美术教学;心理暗示;教学质量

一、暗示教学法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暗示教学法具体指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通过思想启发与学习引导,让学生正确认知并理解学科内涵。以往,教师在组织美术教学活动时,通常以直接灌输为主,导致学生在美术课堂上学习比较被动,美术思维也受到明显局限。而暗示教学法相较于传统教学手段,所发挥的教学作用更加显著。教师通过暗示教学,能够对学生美术思维进行一定程度的启迪,让学生正确认识美术学科,深入理解美术内涵,并形成良好的美术鉴赏思维,提高美术修养。因此,美术教师应重视暗示法在美术课堂上的合理应用,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心态,强化学生美术鉴赏思维。

二、暗示教学法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其一,构建美术情境,激发美术兴趣。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渗透,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让学生对美术学科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在组织美术教学时,需要重视师生关系,加强情感交流,提高美术教师对学生美术学习思维能力培养的影响力。例如,教师在讲解“春天的色彩”时,可以根据课程内容为学生营造美术情境,引导学生在特定情境下就春天的色彩进行想象和联想,如春天的草是绿色的,春天的花是色彩鲜艳的。之后,教师与学生就“春天的色彩”进行交流和讨论,慢慢引导学生明确“春天的色彩”这个美术主题,并合理进行美术创作。其二,加强美术鉴赏,启发美术思维。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需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美术鉴赏,让学生在鉴赏活动中形成良好的美术思维,培养学生美术鉴赏意识,提高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美术鉴赏,让学生通过鉴赏深入领会美术作品的文化内涵,加深对美术课程的理解。例如,教师在进行“水墨画花”的教学时,可以搜集我国在水墨画方面的经典作品,并在美术课堂上将其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鉴赏水墨画作品中所蕴含的美术魅力以及所渗透的传统文化内涵。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根据鉴赏心得与体会,自主进行水墨画创作,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美术鉴赏与创作能力。其三,加强心理引导,端正学习认知。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综合表现进行心理引导,从而端正学生美术学习思想,让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自信,从而自主参与到美术课堂探究活动中。例如,有些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天赋和基础比较薄弱,所以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比较自卑,甚至存在一定厌学情绪。此时,教师需要及时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多鼓励学生。当学生在美术创作方面具有一定思路时,教师要给予表扬和肯定。这样,学生就会慢慢建立起美术学习自信,学习能力也会逐渐提高。其四,组织合作教学,培养自主意识。美术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在组织合作教学环节,教师可让学生自主参与到美术课堂学习中,将美术学习空间留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发挥,从而实现学生美术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例如,教师在讲解“你会设计邮票吗”时,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邮票的构成要素以及设计思路进行探究与总结。小组合作能够实现优生带动弱生,在互助的学习环境下,实现班级学生美术学习水平的提高。教师可以从各个小组设计的邮票作品中挑选出**作品,并在班级进行点评和表扬。也可以将学生的邮票作品张贴到主题墙上,为学生提供心理上的激励,让学生对美术学习变得更加自信。其五,丰富文化内涵,加深情感体验。美术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时,需要将相关的文化内涵渗透给学生,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美术绘画技巧的同时,了解其文化内涵,从而加深情感体验。例如,教师在讲解“中国民间玩具”时,可以将民间玩具的发展历程以及文化内涵渗透给学生,引导学生深入领悟民间玩具中蕴含的文化特色以及美学特征,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三、结语

总之,美术作为基础教育领域的重点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学科载体。教师要充分发挥美术教育功能,重视教学方法的合理创新,根据学生的主体需求实施暗示教学法,通过心理暗示和引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美术思维,提高学生美术学习能力。

暗示教学法范文4

暗示教学法,又称洛扎诺夫教学法,这种教学原则表明:当学生处于愉快、松弛专注的心理状态时,学习效率会更高,记忆会更牢固。这从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这个角度出发,力求把各种无意识暗示因素组织起来,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享受,从而大大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一、基本原则

①愉快而不紧张原则:洛扎诺夫认为,愉快而不紧张的学习气氛是利用无意识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只有消除了心理和生理上的紧张状况,人的思维活动才能最活跃。②有意识与无意识统一原则:无意识心理活动使人们能和环境保持平衡,而且一切有意识的活动都建立在无意识的组合之上。③师生互相暗示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师生之间建立一种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关系。

二、暗示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一)教学过程

洛扎诺夫认为,暗示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在介绍新材料之前,教师先营造一种有利于学习的气氛目的是通过教师权威、有感染力、诚实坦率的形象进行积极的暗示,克服去暗示性的障碍,唤醒学生的潜意识。这种去暗示性的障碍主要包括三方面:①批评的逻辑障碍,如认为学习是不简单的,怎么可能会有轻松而有趣地学习呢?②自觉的情绪障碍,如认为自己很笨,所以无法完成任务。③批评的伦理道德障碍,如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所以自己最好埋头苦学。而学生则做一些身体放松练习,如做体操、闭目想象……,将自己融入其间,进行“梦游”,回顾以前学习的乐趣自生训练,类似于“过电影”。

(二)练习阶段

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砸烂较差的》短文描写了雕塑家培养自己的孩子成为国际知名雕塑家的过程。父亲为什么看着儿子做的东西赞许地点了点头,但还是随手投进了刚才的那堆泥巴中?

短文中说“父亲正座在自己的雕塑作品前沉思”,你想父亲这会儿会想些什么?教师复述课文之后,进行一些问答、讨论活动或游戏活动。因此,所使用的教材必须富有交际性的语言,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动机,促进学生进行有创造性的迁移。课后学生没有作业,老师只要求他们在睡觉前和睡醒后各复读一次课文,而且每次不超过一分钟。

(三)实施方法

根据小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胜、好玩、思而不深的心理特点,教师应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做到“激趣导思,鼓励拓思,精问深思,留尾促思”。

《老师的教诲》短文记叙了老师通过“龟兔赛跑”的故事教诲“我”,使“我”明白了“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体现了伟大的师爱。写出文中第二自然段的段落大意。我为什么终生难忘老师的教诲?试着说一说。

作为运用暗示教学的教师,他们必须参加训练课程方可真正掌握暗示教学技术。但其中有些非传统的法则,笔者认为可以参考借鉴,灵活运用,并且熟练地使用。

三、运用暗示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一)各种暗示形式使用要适度

暗示教学使用得当,能产生积极的效果,但也切忌过度,以防适得其反。例如:表情暗示必须做到亲切自然、贴切,恰到好处;更重要地还要考虑是否方便教学内容的实施、符合各种器材使用的顺序,这种才能充分利用场地器材,切忌为暗示而暗示,使学生听后不知所云,茫然无情。

(二)各种暗示形式应有选择的结合

使用各种暗示形式有其特定的功效,如表情暗示主要用于沟通师生情感、思想、作风之间的交流,而手势暗示更多地是代替语言发出某种指令,让学生迅速领会教师的意图。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课的任务,内容的重点、难点及课的进程,有选择地使用暗示,因为有时并不适合采用暗示手法,而是用更为直截了当的方式更能达到教学目的。

(三)应与其它教学形式结合使用

暗示教学法范文5

关键词:暗示教学 英语教学 自我暗示

暗示是意识与潜意识之间沟通的桥梁,暗示能使人意识中最有力量的意念转化为潜意识,从而产生作为或不作为的行动力。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也就越大。”而暗示教学中的那种积极暗示,没有命令和强制,因而可以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和记忆潜力,达到学习的**效果。让我们巧妙地运用活动暗示、体态暗示等他人暗示,帮助学生找寻到那片属于他们的灿烂星空;让我们积极地发挥学生的自我暗示,引领学生遨游在那片属于他们的快乐天地间。

一、暗示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暗示原理,即让学生在接受暗示中学习。暗示教学使形象的和抽象的内容同时作用于学生,学生的大脑两半球同时得到利用。在学习新的内容时,人脑两部分并用,比用一个部分效果要好。暗示教学使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发挥作用。处于精神轻松状态下的无意识心理活动,有利于激发一个人的超强记忆力。

二、暗示教学模式的特点

让学生处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运用暗示、联想、练习和音乐等综合手段、方式,诱发学生学习需要和兴趣,使大脑两半球协调活动,有意识和无意识心理活动相结合,形成学习的**心理状态,从而充分发挥学习潜力,提高教学效果。

三、暗示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活动暗示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碰到的最大“敌人”不是自己能力不够,也不是学习内容深奥难懂,而是在学习中存在一定的动机障碍。如果在教学中能把学习的内容以活动作为载体,来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调动学生的内需力,就可以轻松自如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和活动体验来获得认知发展”,熟练掌握所学内容。富有创造性的英语教师,总是善于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如游戏,表演唱,或是故事接龙,模拟交际活动等等,轻松地完成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时,教师新授完以后,安排了这样的一个游戏── 击鼓传花。要求学生在击鼓时有节奏地询问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鼓声停时花在谁手里就由谁站起来回答。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放松大胆地展示着自我,体验着成功的快乐,从而树立起自信心。而活动中体现出来的自发性、随机性和潜在性的无意识刺激,更是对学生有意识的学习起到了奠基和补充的作用,达到两者“双重交流水平”的和谐一致,从而创造出**的学习效果。

(二)体态暗示

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如果把表情、声音作为非言语交流的符号,那么言语只能表达信息的7%,而大部分是靠非言语来表达的。试验结果表明,当人们搜集各种信息不一致的时候,其总体效果等于7%的言语联系加 38% 的声音联系加上 55%的肢体动作。往往教师的一束目光、一个手势,就能使某个学生或者整个班集体产生某种微妙的心理变化,形成某种心理状态,有效地提高言语交际的效果。例如在课堂上,对于表现较好的同学,教师可以竖起大拇指来称赞,对于表现突出的同学,教师可以叉开食指和中指作 “V”形,称赞其高明,了不起。

小精同样道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恰当地运用体态暗示的艺术手段,也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新授句型 can you play the guitar? Yes,I can. 教师用手势来表示,学生根据教师的动作很快就理解了其中的含义,然后教师再领读几遍,请学生再来表演,学生兴致勃勃地看了又看,练了又练,短短的五分钟时间就牢牢地掌握了这个句型。而且,在以后学生也能熟练地运用这个句型来询问或表达会不会某种。这种方法依靠的是多次反复的训练对感官产生刺激,刺激的次数越多,所产生的记忆就越牢固,从而逐渐使训练内容从无意识转变为有意识的,最后达到不再遗忘。小精灵网站

(三)自我暗示

我们每个人的自我形象就像一部电脑,要由自己来编排数据和输入程序。你的生活环境,你的经历,别人对你的评价和反应,你从过去的成功和失败中获得的经验都会为你提供有关的数据信息。你通过反复编排把自己的形象输入“电脑”,于是,在你心灵深处就出现了一个能够指引你思维方式的自我意向。是谁在为你控制操作?就是自我暗示。自我暗示的方式主要有:写名言警句提醒自己、自我形象设计、教训启迪、自我激励等。成功教育表明:任何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而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挖掘他们的潜力,善于运用暗示手段,给予激励和引导,激发孩子树立学习的信心,学会认识自己、欣赏自己。例如面对考试,我们也不妨采用积极的语言暗示和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充满自信地对自己说:“我一定能考出自己的最好水平。”“我曾经第一,我就很有可能再成为第一。”“只要我保持冷静,我肯定能做好这份答卷。”

总之,教师要及时地、不断地暗示学生坚持与放松,用良性语言激励自己奋进。通过一次次反复地自我暗示,同一思想的不断敲击就会使它铭刻在潜意识中,学生的大脑和行为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种积极的条件反射,从开始的有意识的自我控制,到后来的自觉行动,学生将会沿着良性的轨道不断奋进。

参考文献:

[1]梁巍.暗示教学法[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资料来源:毕业设计 〗2007(1):55-57.

[2]Lozanov G..Suggestology and outlines of suggestodedy[M].London:Gordon and Breach Science Publisher,Inc,1978.

[3]Richards J.C.,Rodgers T.S..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暗示教学法范文6

1.学生物理基础不扎实。随着高中招生的扩大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农村高中的生源来自教学质量存在差异的乡镇中学,甚至有的学生从来没做过物理实验,基础参差不齐。

2.高中物理知识难度加大。对能力的要求更高,知识点更多,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生感到很抽象。

3.与物理相关联的科目的基础薄弱。学生的数学、地理、生物等科目基础较差,影响了物理的学习,教物理的同时,还要教其它科目的基本方法。

二、暗示法教学的具体应用

1.语言暗示。教师的语言暗示能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树立信心,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新生第一节课时,我并没有直接进入第一节内容的学习,而是用了一个多课时的时间对物理学科进行了总体概括,向学生介绍物理学的应用前景,物理与数学、生物、地理等科目的关系,特别是从我们生活中经常听到或看到的事物去提取属于物理学的部分,让学生从老师的语言中,萌生追寻答案的欲望,让教师语言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2.体态暗示。在物理课的教学过程中,体态暗示是一种灵活而又有实效的教学表现,恰当的体态能丰富课堂的气氛,提高课堂效率。在讲弹力这节内容时,学生对形变产生弹力很难理解,特别是微小形变的条件下,我们用肉眼观察不到。我从最简单的现象入手,用两张桌子搁着一根竹鞭,然后用手压竹鞭,这时能明显看到竹鞭弯下去了,能明显看到形变并感受到弹力的存在,教学效果非常好。

3.“旁逸”暗示。在物理教学活动中,故意从课本内容中跳脱出去,恰当地引入与知识相关的故事,似乎脱离了教学,却是旁敲侧击,让学生心领神会,举一反三。例如,学习《万有引力定律》这章内容时,我并没有直接导入课题,而是向学生介绍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还给学生看了一段关于火箭发射以及航天员在宇宙飞船上生活的录像,学生看得津津有味。结束后,向学生提出了一些问题:“宇宙飞船是怎么进入太空的?宇宙飞船在宇宙里没有人提供汽油和电能,为什么它也能运动?”从中提取属于物理学的知识。由于课前暗示,教学效果很明显,学生带着问题去学,效率也极大提高。

4.环境暗示。学生主要的学习环境是教室,通过环境暗示来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起到感染学生的作用,使学生在潜意识的作用下自觉、主动地投入学习。比如,在班级组织物理嘉年华活动,利用学习园地出版一些关于物理的新闻和故事,在教室的墙壁贴上物理学家的名言警句:“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阿基米德。”在这样充满暗示的环境中,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受环境的感染,营造出学习物理的氛围。

三、暗示法教学的作用

1.加强师生间的感情联系,增强教书育人效果。暗示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的应用环境、语言、人格、体态等暗示,使教学方式更加灵活而不乏味,学生在学习中学得轻松愉快,在学习中陶冶情操,师生之间能有效沟通,教书更育人。

2.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对知识的探索有了更深刻的情感体验。按照暗示教学法的理论,暗示教学法让学生产生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放下沉重的思想包袱,从而积极主动地产生探索的热情,用心去体会物理学的奥秘,充分调动学生的无意识参与学习,对知识有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编程小号
上一篇 2024-06-06 17:06
下一篇 2024-06-06 15:06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14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