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同步作文范文1
一、“六步作文评改”的小组编定
1.每个班级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和学生具体人数,编排不同的作文评改学习小组,每小组以8人~12人为宜,编排8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8人~10人,小组成员一般固定,如需调整,最好以学期为单位为调整。
2.学习小组成员的安排要根据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来划分,每组成员要由不同学习能力层次、不同性别的学生组成,在组内互相交流、互相探讨、互相学习、互相指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合作协调能力,实现学生在作文教学上的自我管理。
3.每个学习小组设组织组长一名,一般由交际能力强的学生担当;设作文评改技术组长一名,一般由作文能力最强的学生担当。组织组长和技术组长互相合作、互相补充,共同带领小组成员进行“六步作文批改”;小组还要高档案纪录员一名,将每次作文评改的过程具体纪录,重点纪录小组在作文批改中发现的问题,采取的解决方法,以及小组成员的不同见角。
二、“六步作文评改”的操作程序
以课堂组织形式为依托,“六步作文评改法”在自主批改、师生互动等形式下逐步展开,具体步骤如下:
1.励评――激发学生自主评改作文的积极性,是实施“高效六步作文评改法”的重要环节。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人,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产生强大的内在驱动力。但是,如果没有外在的激罨制来做推动,学生在一时的新鲜感过后,很容易出现审美疲劳,导致评改质量下降。所以,“高效六步作文评改法”的重要环节就是设计作文评改竞争机制:对各小组的每一个同学的作文评改给出量化评分,根据各组所得的总分或者是平均分给予小组相应的奖励。
2.范评――我们要求学生自我评改,就得先培养他们对文章的初步鉴赏能力。在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以后,教师抽出学生习作一至两篇,提前印好,学生人手一份,在通读后相互讨论,指出文章在立意、结构、论证方法上的优缺点。最后,教师通过投影展示自己对这篇作文的具体评改,学生可以对照自我评估,也可对老师评改不理解的内容提出质疑,教师需进行具体讲解。
3.互评――接下来,开始分组互评。“励评”激发了学生互评的积极性,“范评”培养了互评的能力,在做好精心的准备后,“互评”就变得极易操作。作文互评最好是本小组成员的作文互换评改,以便后期操作。教师列出评改项目和评分标准,并作简要说明。同学们按老师的指导从选材、篇章、内容、结构等方面一一做评。
4.师评――师评有两个任务:一是要对学生的作文质量给出评分;二是要对学生批改质量进行复评加分。作文满分可设置为60分,批改的满分可设置为10分。对作文评改,教师可以不精批细改,只需按照标准给出评分即可。这种快速批阅近似于大考改卷,批改效率大大提高。但对“学生评改”进行复评时,不仅要对学生的评改情况进行评估,给出相应分数,还要把不妥之处做出标记,以便单独交流,当然也可以完善对作文的评定。评完后,教师将作文评分和评改得分登记在册。
5.自评――最后一步就是把评完以后的作文本返还到本人手中,要求认真仔细查看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对“互评”“师评”的结果持有异议者可以找老师“评理”。教师可根据情况改变评定分数。此环节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6.总评――教师请课代表算出各组作文得分和评改得分的平均分,进行排名,奖励积分并张榜公布。教师对作文的情况和评改情况做出总结。由组长挑选出本组中最优秀的作文进行共同修改,与其他小组进行评比。优秀作文张贴在班级学习栏供全班同学学习,教师选出最优秀者送语文组编辑打印,全年级印发。各小组就此次的作文和评改进行交流和总结。
补充说明:作文小组的组织组长在“范评”环节起关键作用,主要负责推荐小组最优作品或最有代表性作品,服务语文老师的“范评”;技术组长在“互评”环节中作用最大,对整个小组的作文批改提供技术指导,并发现小组作文中的优点和缺点,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对小组成员进行点评和讲解。
三、“六步作文评改”的成效和反思
“六步作文评改”模式,建立了作文评改长效激励机制。学生对自主评改作文,短期内保持一定的热情,时间一长这种热情便会消退。在“高效六步作文评改法”激励机制下,学生一改往日消极怠工的懒散,互相学习,互相监督,长久保持着作文自我评改的热情。
“六步作文评改”最大优势在于高效灵活。“高效”一是指效果好,一是指效率高。所谓的“六步”在前两步落实后就意境简化为“四步”。当学生的鉴赏能力一旦形成,“互评”“自评”便会顺理成章在短时间内高效率地完成。
“六步作文评改”最值得肯定的地方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写作自信心。学生从教师评语阅读者转变为积极的同学作文修改者,自主性和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同学间互相修改作文实际上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较为宽松的互相交流的机会,习作拥有较多的读者,自然也就增强了学生的写作动机。
小学同步作文范文2
1.教学目标依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教学目标的设计是语文教学中的核心一环,在教学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这三个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和进行,从以往单纯关注学生语文知识接受到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良好的价值观、态度等的养成,然而由于传统教育观念以及评价方式仍没有得到很好的扭转,不少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以及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仍然按照传统语文教学目标来进行设计,教学目标片面狭隘,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良好的价值观、情感的养成,使得三维的语文教学目标难以有效实现。
2.教学内容结合生活实际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学评价依然没有明显转变
新课改要求中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要紧密结合学生实际生活,通过语文教学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生活的良好态度的养成,同时,在教学评价上也要多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然而当前中小学语文教材与学生日常生活结合的程度并不高,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教学评价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过多关注学生知识的接受,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素质的培养。
二、加强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针对当前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较为突出存在的问题,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中小学语文一线教师应该积极寻求转变,努力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以不断地向新课改的精神靠拢。
1.广大一线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理念,尤其是要加强对新课改精神的学习,并在实际授课中积极实践
一线中小学语文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同时也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性因素,其对语文课程改革的成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广大一线语文教师要积极接收新课改的理念,尽快完成角色转变,从原有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新课程的开发者、设计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发动者,不断以自身力量促进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前进。
2.进一步加强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
在设计和实践语文教学目标时,广大一线教师要将三维目标结合起来,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做到充分关注三维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又不能机械死板,在设计有关三维目标时要充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本节课情况综合考虑,做到有重点详略得当,难重点突出,以更好地实现三维目标。
3.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加快教学评价的改革力度和步伐
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来说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紧密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也更能唤起中小学生的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要认真选取教学内容,结合生活实际提炼合适的教学内容,突出特色;同时要进一步加快教学评价改革的步伐,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发展、学习过程以及情感价值观的养成。
三、总结
小学同步作文范文3
一、导学案编写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结合教学实际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导学案编写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导学案编写的目的,其是为了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不能因为导学案的应用而增加学生的负担。因此所有导学案都应以教学实际为基准,根据教材内容,课时需要进行合理编写。
(二)迎合学生兴趣
导学案要为学生服务,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知识,掌握教材内容。因此教师编写导学案最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迎合学生的兴趣,增加导学案中的趣味性,通过情景营造、故事情节设定等方式,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三)融入生本思想
现代教育不再一味凸显教师的重要性,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发挥的作用。所以导学案的设计应融入生本思想。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的需求进行考虑,并有侧重的关注个体学生的想法;另一方面教师在制定导学案的过程中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和学生共同讨论如何进行导学案的制定。
(四)把握学生差异
我国小学教育仍以大班制为主,在进行大班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师关注度的不同,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因此经常会导致部分学生出现学习上的差异。所以把握学生间的差异也是制定导学案的关键。一定要保障导学案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并能够针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二、小学语文导学案制定策略
(一)第一课时
第一步:明确研究问题
该步骤的主要目的是找到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通过学生与教师的交流确定教学重点,增加小学语文教师授课的针对性。
在对该步骤进行实现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安排学生进行预习工作,并以小组为单位听取各小组学生对预习情况的总结,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适当调整。
第二步:指明授课方向
该步骤的目的是确定授课重点,减少课堂授课的盲目性,便于帮助学生答疑解惑。
在进行该步骤的过程中学生的作用应充分的发挥出来,教师应确定梳理规则,要让学生先在小组内部进行问题的消化,如果小组内部能将问题进行有效解决,那么在授课过程中则一带而过,如果小组内部无法独立解决,那么在授课过程中则适当给予侧重。
第三步:感知课文内容
该步骤的目的是让学生对课文知识有一个基础性的认识,通过一些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对学生的思维给予启迪。
在进行该步骤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可以通过朗诵、阅读、表演等方式让学生接触新学习的课文。并在课文朗读完成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课文内容进行讨论和分析。
第四步: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了解
该步骤的主要目的是制定出具有提问价值的课堂问题,通过相关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可以对课文知识进行思考,并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脉络。
在进行该步骤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出随堂测验,并根据测验内容与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帮助学生进一步对课本知识进行理解和记忆。
第五步:为下一课时的展开作准备
该步骤的目的是对学生本课时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让学生了解到本次学习的真实情况,便于学生对自身不足进行完善。同时,教师还应考虑下一课时的需要,制定相应的预习任务。
在进行该步骤的过程中,除了由教师进行评价外,学生之间、小组之间也可以进行互相评价,这样可以对评价的角度给予进一步的丰富,增加评价的全面性和可靠性。
(二)第二课时
第一步:做好预习总结
该步骤的目的是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总结,根据学生预习情况安排之后的课堂授课。
该步骤主要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得以实现,教师的工作就是搜集学生的讨论意见,明确学生预习中存在的困难。
第二步:引导学生探究
该步骤的目的是提出教学问题,并鼓励学生进行探究。
该步骤在实现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制定出教学问题,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课堂上为学生预留思考的时间,并组织学生就问题进行小组探究,便于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凸显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第三步:进行课堂讨论
该步骤的目的是活化课堂教学,增加师生交流。
在进行该步骤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围绕问题进行探讨,并鼓励各组同学将探究结果展示出来,大家一起判断探究结果的准确性,并提出一些完善性意见。
第四步:对学习情况评价总结
该步骤的目的是判断学生学习情况,对学生所学进行巩固。
小学同步作文范文4
“互评自改”作文训练的核心是:充分发挥学生在作文评改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把作文评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具体做法如下:
一、抓好评改指导
在“互评自改”作文训练的尝试开始时,我就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和教给评改的方法,做到从“教”到“扶”到“放”。在“互评自改”的训练指导中,主要抓了导评和导改。
导评,就是教师为学生的知识迁移铺路架桥,把阅读课中学到的知识运用于“互评”实践。
导改,就是根据每次作文训练的目标,明确学生“互批自改”的重点和具体要求。批可以分为虚批、实批。
二、组织互评小组
为了搞好作文“互批自改”活动,我把全班36名学生分为6个学习小组,每组6名学生。个别学生如果与本组同学关系不是太和谐的,可以适当调整。在每组里面,让学生自己选出1名小组长。小组长负责督促本组成员按时完成作文,并把作文收缴上来;同时小组长还要收集本组学生对本次作文的意见和建议,以便让老师在评讲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
三、强化评改训练
每次作文训练都是限时训练,即在课内完成(45分钟)。但学生“互批自改”放在课外完成,一般要求2天之内完成。学生在课内完成的作文写在“初稿本”上,经学生互相批改后的作文写在“定稿本”上。交上来时,学生既要交“初稿本”,也要交“定稿本”。“互批自改”可以分如下几个步骤:
1.要求学生列出作文提纲。提纲包括内容主旨和结构安排、材料选用等方面。这一步可以称之为“设计步骤”。
2.要求学生写出作文初稿。即学生根据自己列出的写作提纲写出作文,在作文的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都要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这一步可以称之为“粗品步骤”。
3.要求学生“互评自改”。这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每个小组都要把本组成员的作文批改一遍。
4.要求学生写出定稿。也就是根据其他同学在“互批”中提出的建议进行修改。这一步可以称之为“成品步骤”。
5.要求学生写出自改体会。每个学生写出定稿后,还要在作文的后面写出自改的体会。这一步可以称之为“自评步骤”。
6.教师检查。教师对学生的初稿、定稿以及其他同学批改的意见和建议都要进行审阅,对意见、建议中肯的同学要提出表扬,对定稿写得好的同学也要提出表扬。这一步可以称之为“验收步骤”。
前五个步骤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第六个步骤体现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学生作文“互批自改”有如下好处:
1.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之间通过评议修改,既可以互相启发,开拓思路,提高认识作品的能力,又可以取长补短,弥补不足。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创作和评论,既当“作家”又当“评论家”,这种自豪感所引发的写作兴趣和认真修改的热情是传统批改法难以促成的。
2.既学会了评改方法,又提高了写作能力。由于每篇作文均需经过“初稿”、“定稿”两个阶段、六个步骤,学生的认识一步步、一次次不断深化,摆脱了以往的混沌状态和片面性。他们全方位地审视、评价自己和别人的文章,写作水平和效率自然普遍得到提高。
学生反复动脑动手的过程,实际就是主动探索作文规律,继而掌握作文真谛的过程,也就是“实践出真知”的过程。
小学同步作文范文5
一、了解小组合作化模式学习的认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们在一起进行学习,对自己和组内其他人员的学习都要负责,在相互依靠中提高学习的动力,因此这就需要做到互勉、互爱,由于小组学习主要是帮助同一组学员之间的学习,最终在合作中促进组员之间的交流,这种小组合作模式的学习强调了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在学习中将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之间的学习竞争关心转变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关系,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学习促进了师生枝江相互交流,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促进了师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提升了学生的心理品质费进一步发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来实现相互补充,从而构建知识建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形成。在小学合作学习中,需要认识人际互动理论。将合作学习的思想集聚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建立合作的关系,进行学习模式的探究,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了解、相互沟通,进一步丰富了自己认识和理解能力的提升。
二、合理划分合作学习小组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合理的划分合作小组学习,来全面的考虑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提高学习效果的同时,提升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组织协调的能力,另外还可以在学习中根据不同学生性格、性别、交往方式等进行详细的学习计划制定,通常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将学生分为4人一个小组,在小组成员中占据1名优等生,2名中等生,1名学困生,这种小组合作方式的学习促进各个成员之间组织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成绩都能够得到均衡的发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一位成员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就总结出在小组学习中,既具有同质又具有异质,将每一个小组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展开了公平的竞争发展。例如: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均等的A\B\C三层,然后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需要充分的考虑小组成员的学习成绩、交际能力以及兴趣爱好。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状况,进行有目的的分组学习。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由于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学习,这属于一个学习的磨合期,因此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课堂或者是课外的观察对小组在课堂上产生的交流能力、参与竞争的能力、合作交往的能力以及其他学习效果进行分析,最终达到相互组合的**效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在合理的划分了小组之后能够促使学生之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逐渐的形成综合的学习思想,为了提高初中语文学习的效果,这就需要进一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的能力,改善学习的现状。
三、准确把握小组合作时机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需要准确的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这就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理念的同时需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严格的按照学习的计划进行,在全面的掌握了初中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后,对于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学习,快速的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但是相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例如作文立意、选材以及布局需要在具体的文字情境中教师精讲,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确定好具体的教学方案。通常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对于有关字句段的理解,需要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整体结构以及文章的主旨进行全面的把握,最终统筹全文总结和归纳这就可以在小组学习中进行具体的实施,这种学习模式就充分的发挥了集体思想结晶,积极的发挥小组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的效果,在学习中相互帮助。
通常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准确把握小组合作时机的时候,需要将合作学习、班集体学习以及个别化教学相结合,三者之间相互促进,做到在集体教学中具有合作、在合作中具有集体讲授的方式,来进一步加强小组学习的学习效果,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时的调节授课的方式,及时的调整学习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小组学习中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的进一步提升,在小组合作中明确分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需要确定共同的学习目标,这就使得每一个成员遵循计划,让成员之间相互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在合作学习中做好自己在组内的分工任务,并且需要积极主动的协助他人进行学习,这就需要在学习中根据教学情况定期对小组成员之间的任务进行调整,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学习的积极性。
四、转换角色,指导小组合作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这就需要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要充当“引领者”“合作者”“顾问者”等多重的角色。例如,在学习中可以:改变以往课堂中的,教师讲。学生听以及教师问,学生答的学习模式,在提倡小组合作学习中促使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师生之间互动,将教学资源进行共享。在转换角色学习中,表面上是转化了教学的角色,实际上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参与到具体的活动中来,将教学设计要针对教学目标进行充分研究结合语文教学的重点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在教学中做到设计有层次,这样为进一步促进学生增强自主学习,在独立思考中增强学习的效果做出了充分的准备。在实行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需要根据小组成员内的现场进行观察介入,为学生之间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这样不仅促进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并且促进了合作学习的效果,将课堂中的问题在全员思考中,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技巧和学习思路。这种师生之间教学角色的转变有助于实现灵活的教学方式,能够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对语文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系统的理解,避免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个别学生不能进行独立思考,角色的转变,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发言的机会,有助于在学习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培养创造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小组合作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效果,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找到归属感,并且在学习中相互交流、合作,相互帮助,在满足了学生对初中语文学习的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之后,才能让学生真实感受到学习中的乐趣,进一步提升了学习的意义。为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做出了充分的准备。因此为了加强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这就需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各个小组成员之间要相互交流,彼此争论,互相帮助、共同探讨,在提高自身学习的同时,帮助满足其他学生的影响。例如,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增加一些课堂教学活动来满足了学生学习的归属感,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每一个成员都可以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在倾听他人的意见中,促进了学生之间在合作中形成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了学习的认同感和一致感,在高效的学习中提高了对初中语文的兴趣,转变了学习的思想,提升了学习的效果。
小学同步作文范文6
Organization and Regul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Primary Chinese Teaching
YANG Quanyou
(Hebei Chengde Pingquan Qijiadai Central Primary School, Chengde, Hebei 067500)
Abstract Cooperative learning is a curriculum reform to meet the new advanced teaching methods,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and achieved certain learning outcomes. But the primary language of teaching practice shows that there is a problem on the teachers'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organization and regulation, it can not play the real effectivenes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groups. For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organization and regulation of the drawbacks, 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to practice on research aimed at improving languag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Key words primary Chinese teaching;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and regulation
0 引言
小组合作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将课堂转变为学生共同学习、交流与进步的平台,这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教学方法。但在小学语文小组合作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教师的职能和角色不清晰,小组内学生的分工不科学,导致合作学习的效率较低。这一现状已经引起众多教师的关注与思考,并且已经得出一定的学术成果。但这些学术成果还相对局限,还需要得到进一步完善。基于此,本文在此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调控,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并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1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组织与调控的问题
1.1 小组的分配并不合理
从实施的步骤来看,教师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才能支撑小组合作教学的顺利开展。但在实践过程中,多数教师并没有真正重视这个问题,没有意识到合理的分组是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基础与前提。例如,大部分教师只是按照学生的座位对学生进行分组,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能力以及学习态度等多方面的因素。这就容易导致小组内学生的意见不统一,学生的思维无法进行碰撞,也就无法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合作。
因此,教师在对学生分组时需要合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既要考虑学生个人的能力与基础,也要考虑学生之间的关系。在这种背景下,小组之间的氛围才能更加和谐,学生的交流与讨论才能更有质量和效率。
1.2 小组学生的学习内容并不合理
同时,当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内容也并不合理。部分教师并没有为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内容,过多的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交流。这种意识虽然更进一步突显了学生的主体性,但是教师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小学生个人的能力与基础,没有端正的认识教学的实践情况。
在这种背景下,部分小组的学生并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且由于学习积极性和态度等问题,导致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乱讲、乱谈,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与此同时,教师在为学生制定学习目标时没有真正重视小组学生的基础,导致部分基础和能力较强的小组无法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提升。
1.3 教师的角色没有得到转换
此外,当前多数小学语文教师仍旧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还没有真正改变教学观念。在这种背景下,多数教师在小组合作中没有转变自身的角色,仍旧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
一方面,部分教师在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探究与交流。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对学生不够信任,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干涉学生的思维和意识,导致学生的交流被打断,影响到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
从本质上说,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正是学生共同的学习、交流与进步,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决定了教师的职能与角色必须进行转换,成为学生合作学习中的引导者与组织者,而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
1.4 小组学生的分工不明
另一方面,小组合作学习的主旨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要求实现学生的共同发展与进步。但是,在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分工不明,或者说教师并没有重视这项工作。
多数教师只是将学生进行分组,完全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内的统筹与管理。这就导致小组内的学生分工不明,导致部分学生只是在聆听和吸收,却没有正在进行思考与学习。基于此,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并不高,学生也无法得到共同的进步与发展。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小组合作的实践中,小组合作组织与调控的问题主要集中于此,这也是导致当前小组合作学习质量不高,并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亟需教师在实践中解决这些问题。
2 如何改善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组织与调控存在的问题
2.1 不断提高教师的能力与素质
从组织者的角度而言,教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引导者。因此,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能力与素质,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才能更好的把握小组合作学习,才能提高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调控。
随着教师能力的提升,教师才能更好的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对学生进行更加合理的分组,才能为学生制定更有效的学习目标,为小组合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2.2 制定明确的合作学习目标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制定明确的合作学习目标,这也是教师引导与组织职能的体现。
例如,在《空城计》的教学中,如果失去明确的学习目标,多数学习小组会被紧凑的故事情节所吸引,会围绕故事的情节展开兴趣的交流,并逐步延伸到对诸葛亮、司马懿以及三国演义的讨论与交流。
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个人的教学经验提出相应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以此为方向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例如,教师首先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即诸葛亮为什么要选择风险如此大的空城计。其次,教师需要学生分析空城计成功的原因。再次,教师需要学生掌握故事中不同人物的性格。最后,教师要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与认识。
在这种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才拥有了明确的目标。在目标的驱使下,学生才会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并通过激烈的交流与讨论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并解决问题,有效的避免学生浪费课堂教学时间。与此同时,教师依靠自身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素养帮助学生更有效的把握课文,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同时提高能力。
2.3 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
教师需要在学生小组合作中正视自己的角色与职能,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具体地说,教师并不是要直接干涉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而是依靠自身的教学经验,在学生的交流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帮助,或者利用提问等形式启发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提供明确的方向。
例如,在学生讨论空城计成功的原因时,学生对此感到不可思议。此时,小组中的学生根据三国演义的故事提出,司马懿生性多疑,因此被诸葛亮给吓走了。学生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这个问题,但却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小组合作的效力并没有真正的发挥。
此时,教师在黑板上有意的提醒道:“司马懿率大军前来攻城,如果是你会不会仅仅因为多疑就被惊吓退兵,司马懿身边的文臣武将难道也都如此多疑吗?”教师的提问其实是在启示学生,促使学生从更深的角度去思考空城计成功的原因。
在学生面露疑惑的时候,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在两军对峙时,诸葛亮有什么样的神态?课文中是如何描写的?”在提问的驱使下,学生开始寻找描写诸葛亮神态的语句,并很快找到:“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这一句。
很快,学生意识到正因为诸葛亮在面对大军时从容不迫笑容可掬,展现出一副自信满满的神态,再结合司马懿多疑的性格才使得空城计成功。
在此过程中,教师利用提问等形式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层次的理解与分析,使学生对人物的性格等多个方面有进一步的理解,提高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4 适当的统筹小组分工
最后,在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该适当的统筹小组分工,要逐步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逐步扩大学生的自主权利,这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逐步引导。
例如,在《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中,教师完成了小组的合理分配,也提出了相应的学习目标。此时,教师可以在小组中挑选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并要求组长选择小组成员分别收集相应的资料、寻找课文中突出“一个地球”的描写等等。
教师的工作并不是直接对学生进行安排,而是培养学生相应的意识,让学生能够在日后的小组合作中进行合理的分工,要明确的认识到小组成员应该进行的工作。在这种背景下,学生才能在明确学习目标后合理的开展工作,要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并且贡献自己的力量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最终实现共同进步,发挥小组合作的效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14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