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教学实施范例6篇

教学实施范文1 所谓探究教学,主要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适当的设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使学生学习完全自主,教师主要承担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在新课程改革中,探究教学是最为显著也最为本质性的变革,值得教师以及学生的关注和参与,这主要还是因为探究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两性互动,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

教学实施范文1

所谓探究教学,主要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适当的设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使学生学习完全自主,教师主要承担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在新课程改革中,探究教学是最为显著也最为本质性的变革,值得教师以及学生的关注和参与,这主要还是因为探究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两性互动,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

1.探究教学是重要的高中化学教学方式

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发现,探究教学方式是高中化学教学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非常符合高中化学知识内容的教学特点,另一方面也能够满足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

在实施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备课时将各个环节的因素和问题都进行综合性考虑,经过全面系统地分析之后,从整体角度来进行教学实践内容和方法的安排.也就是说,高中化学探究教学通常都是经过了相当精心的设计和科学的谋划的,对于一般教学设计原理也会充分涉及和整合利用.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教师既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导演,也是教学环节的重要指导者,促进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的实验探究,并根据实际条件和环境的差异灵活选择探究方式,最终通过细节部分的安排、知识结构的构建以及基本技能的充分掌握来实现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充分提升.

2.通过知识迁移实现实验探究

高中化学教学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将教材中的知识迁移到学生的思想和意识中.更重要的是,需要加强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能力,这才是知识迁移的最终目的.在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中,就是通过探究教学模式来实现上述迁移,这主要是因为实践教学本身强调的就是内容和过程,而探究内容的本质也就是内容的认知过程,基本理论知识的铺陈就是实现高中化学实验探究的基本前提,如果在探究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的话,探究过程就不具备意义,甚至完全无法进行.

化学教材中的基本内容以及基本结构知识对于学生后期教学活动的展开十分有必要.教师需要通过基础知识的教学来保证学生基本的认知能力,基于此来进行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活动.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的反思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可以看到的是,新课程理念对于探究教学方法十分推崇,这固然是因为探究教学方法具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优势,但是方法再好也不意味着能够完全应用于任何一种内容的教学,因此在对探究教学方法加以利用的时候还需要注意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否则就本末倒置,就会在过于关注教学方法的情况下抹杀了教学本身的目的和意义.

2.正确认识探究教学中的交流

在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中有两个显著的变化,一个是学生拥有了主动学习的姿态,另一个就是学生主动发现知识,而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因此在这种模式之下,就非常容易出现学生观念认识不一致的状况,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本身无论是自身学习基础还是探索视角都会有较大不同.因此,教师需要采取措施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他人的观念,并准备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加强师生之间以及学生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此外,教师也需要在探究教学的交流环节中适当地进行评价,通过教师一定程度的权威性来让学生更加良好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所在.

3.发现课程体系方面的不足

主要强调的是在探究教学过程中充分建立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潜能,在发现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采取措施满足之,使得学生能够在建立自信的基础之上更好地实现个人发展.

教学实施范文2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差异教学 因材施教

一个班级的学生在知识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总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新课标要求我们的新课堂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才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如何才能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笔者的体会是,在新课标数学教学中,若能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实行“差异教学”,效益会十分显著。所谓“差异教学”,就是在常规的班级授课条件下,既注重学生在同一班集体中学习的共同特征,又重视学生个体发展中的差异性。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不同的个性,为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而采用某种形式或手段进行的教学。差异教学可以有效地做到培优补差,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摸底排队,建立学生分类档案

实施差异教学,教师首先必须通过了解学生档案、家访、同学座谈等各种途径,充分认识每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综合考虑每位学生原有水平。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原有的基础等将学生分成A、B、C三个级别。然后再按一定级别人数分为互学小组、互助小组和家庭学习小组。互学小组为同一级别学生;互助小组为A、B、C级学生人数按1∶2∶1的比 例分配组合而成的小组;家庭学习小组主要以家庭住址为依据分配人数。为防止分层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做好学生工作的基础上,教师要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讲清分层是一种手段,是让学困生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和信心,学优生的优势得到更充分的展示,中等生的潜力得到更大的发展,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全体学生数学素质的目的,这样来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可以说,以发展的眼光、公正的态度客观地划分学生的层次,是实施差异教学的基础。

二、制定目标,形成“差异教学”的目标体系

教师针对某一具体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确定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差异目标体系,包括基本目标和具有层次的个人目标。基本目标是新课标要求达到的基础知识目标,全体学生都应该达到。个人目标是在基础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个体原有知识基础、兴趣、能力等确定,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不断地由现有水平发展到“最近发展区”,都能在自己的努力下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长期目标为学期或学年目标,是对学生在一年或一学期内能达到的目标的**估计;短期目标为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是实现长期目标的基础。不同级别学生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也应有差异。如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其长期目标为喜欢上数学课;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的学生,其长期目标是在奥数竞赛上取得好成绩。

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综合运用,让学生数学素质分层达标

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教师必须具备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的新理念。教学中可以采用班级教学、个别教学、小组协作学习、伙伴教学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组织形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小组协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将小组协作分为互学小组和互助小组。互学小组主要用于新授课,而互助小组主要用于复习课和练习课。这样,在协作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学习的成功与其他同学的成功密不可分。学生以融合的关系、相互合作的态度,共享信息资源,共同负担学习责任,能使基础差、兴趣低的学生受到激励和帮助,形成以弱促强的格局,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成功,培养学生自学的兴趣和能力。

伙伴学习是由数学知识基础好,学得好、口才好、学有余力的A级学生,经过适当培训,做基础差、学得不好的学生的“伙伴老师”,它通过同伴之间的教与学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促进全体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同时培养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意识,养成互助合作的习惯。伙伴学习活动中,任课教师要完成伙伴的挑选和对“伙伴老师”的培训任务。伙伴学习能使每个需要帮助的学生都及时得到帮助。

个别教学并不是简单地在集体教学中加进个别辅导,而是要将个别化教学的思想、策略和方法在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辅导训练、提供的资源和环境等方面体现出来。对基础差、学习落后的C级学生,教师要帮助查找原因,寻找适合的学习方法,逐步形成自学能力,达到学习目标。对学有余力的,教师要注意课外拓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得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四、设计不同层次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差异教学”要求教师依据学生的差异,本着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机会的原则,设计探索性和开发性的课堂作业,并从质和量上分出不同的层次。

“量”指设计的练习、巩固题应符合不同学生的差异需求。可设计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使学生的练习和作业具有弹性,实现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的有机结合。做这类题,A、B级学生没困难,教师要求他们独立完成;对C级学生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必须加以指导或通过优等生的帮助,使他们通过努力也能完成;而对于选做题、思考题等发展题,只要求A级学生去理解。这样,既增大了学生思维量,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又减轻了学生的精神负担。

总之,差异教学是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实际水平出发,以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为发展目标,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符合学生发展特点的一种教学实验模式。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综合地、客观地、真实地评价,多鼓励、少批评,使学生产生自我超越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参考文献:

[1]周子君.“抓住随机失误,灵活进行数学教学”案例[J].数学教学通讯,2009,(12).

[2]壮娜.巧设情境,让数学课堂更精彩[J].考试周刊,2009,(28).

教学实施范文3

一个班中,学生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它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造成,而主要是后者,作为一个任课教师,必须摸清情况,因材施教,切忌把整班学生当作原有水平相同的情况来组织实施教学,否则会使“掉队”的学生越来越多,也使教学质量越来越低下.

本人多年从事数学教学工作,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的几点做法:

一、课堂教学设计应有目的性

要使全班学生取得良好的数学学习效果,首先要培养其数学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如讲“无理数”前以历史故事讲述无理数一词的出典:古希腊数学家希伯索斯发现正方形对角线长不能用整数或整数比来表示,即遭到“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反对,认为这是无理的,希伯索斯为真理献身,而产生了无理数,通过探究可顺势导入无理数的教学.

教师必须创设情境,提出新问题,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教师应起主导作用,学生才是主体,必须丢弃“满堂灌”的陈旧教法.

二、上课、提问、板演应有针对性

教学的基点应放在一个班中大部分学生的原有水平上,把“差”生尽力拉上来,把“优”生努力推上去.

教师要吃透教材和学生两头,总的原则为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必须照顾到全体学生.组织课堂数学教学应遵循:

1、教学目标主导性原则.围绕教学目标这一中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位置不可颠倒.

2、学生参与原则.采用有效手段强调学生参与意识,推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

3、交往与民主原则.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间的合作交往,形成和谐融洽的氛围.

4、巩固强化原则.要求学生时刻不忘学习效果,而教师的职责是使学生及时克服困难,巩固知识,使之顺利进行学习.

如讲授三角形全等的角边角定理时,可提出生活中会发生的实际问题,一块三角形玻璃碎成了如图(A)所示a与b两块,要配大小同样的三角形玻璃,且只可取一块a或b,让学生思考应取哪一块? 为什么?

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急于探求结果而导入新课.抓住关键,精神引导,拓展思维,使全班学生都动起脑筋来.

在数学教学中必须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注意双基,开发潜能,有条不紊,环环紧扣,还须紧紧抓住学生的兴奋点.

连续提出新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解决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师生交流的过程.“差”生通过诱导渐渐跟上,“优”生思维也得到了拓展.

“对顶角”概念讲述后,可讨论如下问题,如图(B)所示:

(1)画∠AOB,反向延长边 OA、OB成边OC、OD,

找出∠AOD与∠BOC的关系.

(2) ∠AOD,∠BOC与∠AOB有何关系?

(3)一条直线MN过点O,则∠1与∠2是否为对顶角?

(4)有哪几对对顶角?

(5)若三个角有公共顶点,其中二个角与第三个角分别互补,这两个角是否为对顶角?

教学实施范文4

【关键词】有效教学 读懂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074-01

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的、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

实施有效教学,首先要求教师对教材理解透彻,教师本人知识储备要有深广度,其次就要认真读懂学生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教师一定要有“对象”意识,离开了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教学不仅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对于学生的解读,首先应看作对一个正常发展的人性解读,其次,教师要正视学生人性的弱点,从教学行为方式上改变他们。读懂学生才能使教学落实到学习者本人身上,实施有效教学,反之,抛开学生谈教学,好比空中楼阁,是不现实的。

那么,从哪些方面读学生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握学生心理,提高教学实效

以初中生为例,刚上初中,还保留着小学生的一些特点,喜欢表现自己,具体在课堂上,大多数同学都喜欢积极发言,老师要在课堂上充分呵护学生的积极性,多一点耐心和等待,让学生自由表达,及时点拨错误和鼓励。到了初二,学生抽象思维一步步形成,爱抢先表现的欲望有点消退。这时候的学生比较叛逆,喜欢与老师争论,作为老师可就此顺水推舟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举反例、讲道理来改变学生的错误。初二学生的叛逆性也直接导致班级管理难度增大,班主任要充分认识这一点,并做好相应管理措施。进入初三,学生抽象思维基本形成,对于新鲜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见解。面对升学的来临,学生普遍不太贪玩,老师要借此狠抓学风,通过师生的传帮带做好培优辅差。

二、读懂学生基础,做到因材施教

对于刚接手的班级,教师必须了解学生以前的学习成绩、思想行为等情况,整体感知班内学生的学习水平,查看班内最高分和最低分,将班内学生整体分为优秀、中等、较差三类。分别选定三类学生的三名典型代表,记在心中,从这三名学生掌握学生的基础和最近发展区。教学设计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基础,找准多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容难度应以中等生可接受为标准,适当用一两道难题来满足优等生的需要。课后要及时跟踪差生的学习行为、作业,并及时帮助、点评,辅导差生不能心急,要循序渐进。只有读懂学生的基础,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三、读懂学生需要,把握教学难点

教育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交往与沟通的过程,教师心中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要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注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兴趣。读懂学生的学习需求,就需要关注学生对于新学内容的兴趣点、难点是什么,了解学生原有知识与新学知识的“潜在距离”,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思考怎样的方式才更有利于他们学习。基于对这些问题的了解,我们才能准确定位学生的学习难点,思考促进学生理解的载体是什么,才能准确定位学生的现实需求,把教学定位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支持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

四、适应学生思路,创设问题情境

事实证明,一些精巧的问题设计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一味追求问题设计的精巧,而不考虑学生的思路能否跟上是不行的。

为适应学生思路而进行问题设计,以下四条措施可以借鉴:

(1)模拟生活,找准每一节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创设很好的问题情境,让这些学生带着这些熟悉的问题情境进入思考,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2)巧设比赛活动,创设游戏性问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爱学、好学。

(3)培养创新意识,创设挑战性问题。在人心灵深处,都有一种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创设挑战性问题,激发学生的热情,满足学生的个性。

(4)根据原有认知结构,创设障碍性问题。有些新的知识是学生已学知识的不断扩展的提升,它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已掌握的基础之上的,作为教师要巧设障碍,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

五、挖掘学生错误,促进高效课堂

从事教学数年,我们发现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等和成人是不同的。他们的表达可能是简单的,也可能是不准确的,他们的思维方式通过他们的错误暴露出来。教师要善于总结记录学生错误,将这些错误整理出来,当作宝贵的教学资源加以利用,教学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常常在课堂上告诫学生“学习以发现错误为荣,以发现错误而不改正错误为耻。”教师若能充分积累学生错误资源,发挥其教育作用,变“错”为“宝”,错误也就成为进步的阶梯,学生将在失败后走向成功,并得到创造性的发展。

六、抓住学生情感,促进教学改革

学生来自社会,他们的学习或多或少地受到了社会的影响,他们的情绪会有波澜,会有起伏。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贴心交流或依靠其他同学提供的情况掌握其情绪变化,及时做好开导和帮扶工作。笔者经常向学生讲这样一句话――“绝对完美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我们总在不断完美的过程中追寻着完美。”以此勉励学生正确面对现实困难。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学习是一件枯燥的事情,面对这种局面,如果能从厌学者中找出一些共性和个性的东西,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似的发现。要注意从学生的情感入手,通过抓住他们的情感主线,针对影响情感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分别进行开导和教育,化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改革。

教学实施范文5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因材施教;必要性;状况

众所周知,每位学生的个性是不同的,学生与学生之间必然存在着相对的差异性,因此,当教师在进行高中音乐教学时应该尽可能全面的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针对学习基础、学习效率不同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分组别、分层次、分程度、分进度的进行教学,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

一、高中音乐教学实施因材施教的必要性

1.基本素质方面的差异。不同的学生存在着智力方面的差异,通常来说,这方面都是先天性的差异,是无法进行改变的个性差异。基本素质方面的差异表现在音乐上就会出现,有的学生音乐素质、素养较高,有的则较低,有的先天性唱歌就跑调,有的唱歌则优美动听,可以这样说这些先天性的差异都是无法更改的。

2.基本能力方面的差异。高中音乐教学的过程是伴随着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来进行的,这些教学活动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能力,如接受能力、鉴赏能力、分析能力、听辨能力,思维能力、表演能力……不同的学生在这些不同的方面里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差异性。

3.音乐的学习兴趣方面。由于不同的学生对于音乐的喜好程度不同,因此,表现出来的兴趣的浓厚程度也是各不相同的。然而,兴趣是高中生学习音乐最好的导师,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直接成为了高中音乐教育教学工作能否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

鉴于以上三点主要的差异性,从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高中音乐教学活动中,个体差异性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各方面的基本能力,甚至影响整个的高中音乐教学活动的效果。以往的音乐教学方式实行的是“一刀切”式的学形式,这样的教学方式严重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音乐的信心和主动性,严重阻碍了高中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是非常必要的。

二、高中音乐教学实施因材施教的现状

1.因材施教是自古以来被公认的重要的教学原则,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它更多的是一种教育教学的理念,并不是能够直接、具体的运用到教学中的原则。可以这样说,在每本《教育学》中都能够找到因材施教这一原则,但都是从它的涵义和意义等层面来对其进行解释的,具体运用什么样的手段,在什么时机下,如何具体的开展高中音乐教学实践,这些问题是没有提及到的。

2.大班额的规模是制约高中音乐教学“因材施教”无法得到保障的另一障碍。在当前高中的班级人数都在四五十人以上,有的还达到七八十人。然而,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二十五人左右的小额班级的教学效果会更好,这也直接成为了影响高中音乐教学因材施教的顺利开展。

3.层层筛选的应试教育制约着因材施教的实施。因材施教是尊重学生的天赋和个性差异,注重学生的发展和潜在能力,这显然与应试教育的理想相悖,因此,“畸形”的教育现实是制约因材施教的重要因素。

4.制约高中音乐教学因材施教实施的核心因素是教师。因材施教需要教师充分的掌握学生个性差异,了解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此为基础加以区别指导。然而,当前教师的业务质素的偏低和教学理念的落后导致了自己不能够在教学中抓住时机,很好的落实因材施教。

三、高中音乐教学实施因材施教的探讨

1.首先必须承认学生存在的差异性,允许不同的学生对于音乐有着不同的看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创造出合适的音乐氛围,让他们在音乐课堂上尽情的施展音乐方面的才华。与此同时,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乐意接受因材施教的方式,充分的发挥自己在音乐方面的潜在能力。

2.高中音乐教师应该多方面、全方位的关注不同差异的学生的不同需求。在保证班级中绝大多数学生在高中音乐的学习上都能够获益的基础上进行详细的备课,并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形式多样的授课方式,让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音乐学习方面的快乐。

3.由于学生数量多,大班额问题无法解决,学校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音乐鉴赏”方面的基础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意愿来选择自己喜欢的鉴赏模块。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教师可以及时的予以指导,帮助学生开发自己的潜力,发展自己的个性。

总之,随着新课标的逐步深入,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成长特点,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实行因材施教,既体现了对学生个性差异的尊重,又能够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因此,作为高中的音乐教师来说,更应该重视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和因材施教,合理将两者结合起来将会取得**的教学效果,可以这样说,因材施教对于高中音乐教学来说是十分有效的。

参考文献:

[1]张颖.因材施教――教育教学的经典原则[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1).

教学实施范文6

教学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衡量学校成功与否的标准。学校后行政、德育、后勤等所有工作皆围绕着教学工作开展。可以说,教学工作是学校的生命线,除去教学,其它一切工作均为空谈。而教学工作重点在于持继地提高教学质量只有提高教学质量,才真正落实了“一切为了学生”宗旨,只有提高教学质量,才真正推到了地区教育的发展,只有提高教学质量、与时俱进,才能真正地为国家、人民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

__区__镇第一初级中学成立于1983年,教学历史悠久。20__年出于教育资源整合的需要,原__三中、五中合并到__一中。作为__镇的窗口学校,新一中获得了空前发服,但也面临着新的教学挑战:学校属地处城乡结合部的乡镇学校,学生构成比较复杂;学生班级比较多,不便统一管理;教师队伍参差不齐;青年教师占教师队伍中的大多数,亟待成长……

经过三年的摸索,__一中寻找出了一整套适合自身发展的教学管理方法。具体实施有以下几点:

一、 指导思想

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根据“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积极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以创建市级优秀乡镇中学为目标,确定本年度教学工作重点为:以新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改变教育观念,狠抓教学管理,特别是课堂教学及教学常规管理,强化质量意识,积极进行课题研究,努力推进课程改革,结合新教材内容和我校学生实际,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灵活扎实地搞好教学的实践活动,积极开展对外交流。

二、 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是教学管理工作的核心,通过有效的管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体工作有:

1、实施教师校本培训,组织教师继续学习新课程改革内容。

理念是先导,学习是保证。为进一步转变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把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本年度,我们要继续加强教师的理论和业务学习,采用理论联系实际、集体与自学相结合的办法,要求每位教师每天自学先进的教学理论,做好读书笔记,做好教学反思。并经常交流,使先进的教育思想牢牢扎根于每位教师心中,从而更有的放矢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行政落实,由各级行政领导带头进行学习,并监督学习进度,并定期召开教师会议强化教师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由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利用专用时间(双周星期三下午)进行以现代教育理论为主的业务学习;

借助外援,适时聘请新课程专家来校传经送宝。同时,组织收看优秀课改教师的录像课;

组织教师结合教学实践,撰写教学反思、教学笔记,进行业务交流(教师的学习笔记、论文等)——教师写学习笔记每月2篇,培养反思型教师,在实践中学习新课程理论。

2.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树点榜样。

加强骨干教师培养、管理、使用制度制定与落实,切实发挥其辐射作用,真正起到学校教学中坚力量的带头作用:

每年对有突出贡献的骨干教师进行表彰;

各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每学期做两节或以上的公开课,并上交打印稿及电子稿教案,学校组织老师听课。若条件许可,组织骨干教师做录像课并放到校园网上共享。

每个教研组每两周推出一节研讨课,并落实讨论,交流经验。每学期教师听课不少于10节。

3、实行“培青催熟工程”,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通过开展“拜师带徒”活动,由一名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指导同科组的一、两名青年教师成长;每年定期举行“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让各科青年教师同台竞技,互相交流,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第半个学期组织一次青年教师茶话会,让其彼此分享经验,及时了解青年教师,特别是新教师的成长难题。

三、 教学常规管理

“无规不成方圆”,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是学校必须形成制度的重点工作,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优劣,关系着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1.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狠抓教学管理。

强化教师课堂教学常规的贯彻、落实与检查,加强常态课堂教学管理。做到此项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奖惩分明。本学期__一中以:早读;备课、上课;作业,为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三个重点,以此三点全面带动教学质量提升,并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早读管理办法》、《教师教学检查办法》、《课堂管理规定》、《学生作业布置

与批改要求》、《教研组人员职责》等。 2.加强早读管理。

“一日之计在于晨”,__一中要求所有学生早上一回校便即时进行早读。早读由班干部带头,每天安排班主任、课任下班督促,并在每班的《早读管理表》上进行记录;各班班主任为早读常规管理的基层责任人,可以自行安排早读科目,但安排内容必须上报学校教导处;各中层干部每天轮流对各班早读情况进行检查,落级领导进行全级巡查,层层管理,落实责任。

3.加强对教师备课、上课常规管理力度。

备课:以《教师教学检查办法》为准则,普查、抽查与复查结合。开学初普查,两周内对有问题的教师教案进行重点复查;期中抽查全校教师教案;期末进行教案综合评优。

上课:以《课堂管理规定》为准则,由学校教导处进行检查监控。严禁教师上课无准备、无教案,严禁上随意课,克服课堂教学的随意性,根本杜绝教学的原则性、科学性错误。课堂教学目标明确,训练科学严谨,密度适中,不拖堂。提倡教师做到课前熟悉温习教案、课中调整、课后反思,平时要有一周以上贮备课。

学校领导对课堂教学进行不定期巡查,并实行推门课制度:在任课教师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听课,并抽查该任课教师的教案、作业、试卷等常规业务,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学习效果。

4.加强作业、辅导的检查力度

作业:根据学校《学生作业布置与批改要求》规定,学生的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必须适量,批阅及时、规范、正确,要有复批。提倡学科作业形式多样化、作业书写批阅规范化、各年级统一作业本使用。组内教师做到随时自查,教导处定期检查与抽查,期中进行学生作业展览。 同时,对教师批改要求进行细化,做到有的放矢,例如:语文教师一学期作文必须布置八篇或以上,全报全改,每篇旁报十个字以上,总批二十字以上。

辅导:学校以“保上层、促中层、稳下层”为学生辅导原则。重视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辅导方法,加强对学生学科特长的培养,鼓励中层学生寻找自身优势,重视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以促进全体学生个性发展。各学科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状况,采取个性化方法进行培养辅导。学校教导处、政教处指导、协助各班班主任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若出现问题比较严重的班级,则由行政领导下班蹲点,协助班主任带好班级。

四、 教研科研

1. 由教研组长带头,充分发挥教研组教学研究的职能。

根据新课标的指导精神,本学年,各教研组奖围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为中心开展教研活动,要求教研组成员都要认真对待,组长按要求定出研究的内容、操作的步骤,上报给教学处。教师由各年级备课组长组织进行集体备课,认真上好每一节教学研讨课,既把自己新的教学方式展现出来,共同发现不足,找出改进的方法,逐步提高教学水平。

另外,根据本校教学实际,本学年我校以口语教学、应用题教学作为教研重点,将开展学习、研讨、赛讲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改变学生开口难,解应用题难的局面。

教研组工作落实细节:

教研组长例会:单周二下午3:15在学校图书馆召开,由负责教学、教研的副校长主持。

教研组工作:由组长直接负责;有计划地开展活动,并要求做好记录和总结;每个教研组每两周推出一节研讨课。在教研组的监督下,每位教师每学必须完成教学计划、教学总结,找出优点、缺点,鼓励教师写作论文、课例、案例分析,促进交流,分享经验。

2.加强科研工作,密切联系教学实践

20__~20__学年度,我校获得了四个市级课题,科研任务很重,加强对课题研究的管理,使其服务于教育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大有益处。

(1)紧密联系区教育局教研室,及时了解上级对课题研究的具体要求,掌握各校课题研究的最新动态。

(2)加强对课题的指导,深入课题及年级组,了解课题的进展情况,协调有关问题的解决。例行教研组会议结束后,必须由课题组长组织课题会议。

(3)规范课题研究制度,整体上按照实施方案的严格执行,各子课题的进程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各科研课题组要结合各自课题,列出本学期的具体实施计划,包括学习安排、操作步骤、目标达成情况等。

(4)改革教科研学习的方式,变单纯的学专著,学理论为问题讨论、实践展示、反思交流等。在适当条件人,通过公开课将研究成果用于实践。

编程小号
上一篇 2024-06-04 20:06
下一篇 2024-06-04 13:06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14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