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稿的写法
新闻稿的写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形势;电视台编辑;新闻稿件;凉山广播电视台;策略
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人员是电视新闻传播过程中的最重要的引导和执行人员,这就要求电视台编辑需要公平公正地对处理电视新闻稿件,发挥新闻报道的真正作用,实现其真正价值,引导受众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发现,电视台的编辑人员工作内容就是将新闻稿件进行二次加工的过程,编辑人员在进行新闻编写过程中,一定要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与政治觉悟,方便编辑在进行文件编写过程中对于新闻正确价值观的体现。编辑人员在进行新闻稿件的编写中,对于新闻的主要思想进行掌控,在此基础上面进行思维的扩散。新闻编辑工作往往是一项繁杂与琐碎的工作,新闻编辑人员想在庞大的新闻中进行新闻编辑就必须具备较高的逻辑分析能力。
一、新闻稿件编写的一般要求分析
(一)稿件的真实性与客观性
电视台编辑人员在对于稿件的选择过程中对于新闻来源一定要进行判断,对于新闻的真实性要进行保障。当新闻内容涉及到社会与政治方面,新闻内容的证实性就更要进行保证,并同时确保报道的客观性。因为电视台在进行新闻传播中会对人民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如果对于新闻的真实性无法进行保障,当新闻进行传播后社会上将出现错误性的影响。对于新闻的内容不可以进行夸张或者浅谈,对于新闻内容一定要进行真实性报道,对于事件可以进行真实情况上的反应。
(二)报道的准确性和简洁性
电视台编辑在进行新闻稿件的编写过程中对于稿件中的重要信息要进行精准性编写,对于新闻事件中的时间、地点、名称进行准确编写,方便人们对于信息的掌握。在新闻进行编写的过程中,文章的字数一定要保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如果文字使用过多就会造成内容累赘,文字使用过少当人们在进行浏览的过程中就不能将新闻的大体内容进行了解,做到简洁明了。
(三)编写清楚性和一致性
电视台编辑人员对于新闻的内容一定要进行详细的阐述,让人们在进行事件的了解过程不会出现重点信息的遗漏,造成不良现象的产生。电视台在进行新闻编辑的过程中,将新闻内容进行全方位,更加清楚的阐述是电视台编辑人员在工作中的工作守则。对于电视台编辑人员在进行软件的编写过程中的一致性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在电视台编辑对于同一份稿件或者一系列稿件进行编辑的过程中,稿件对于事件的总体表述应该是一样的,中间不可以出现有任何观点上的不同,不可以让读者进行浏览的过程中发现文章在先后分别阐述了不同的观点,不方便读者对于事件进行了解与分析;二是,在电视台编辑对于新闻稿件的编写一定符合国家对于新闻的编写要求,电视台编辑人员在进行稿件的编写过程中不可以出现脏字等字眼,对于新闻的浏览者造成不良影响。在电视台编辑进行新闻的编写过程中可以使用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情感表达方式,总体而言,电视台编辑对于稿件进行编写的过程中一定要使用国家规定或者在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表达方式。
二、新形势下电视台编辑处理新闻稿件的策略探究
(一)夯实稿件处理的基础能力,全面升华新闻主题
优化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就必须具备较好的技术能力。首先应掌握一定的稿件文字处理能力。做好价值评判、稿件内容科学筛选的同时,编辑人员应全面了解新闻采访以及录制拍摄的相关技巧,进而更好的把握新闻通讯员以及记者传递发送的新闻消息。其次应做好稿件主题内容的科学提炼并配以适宜的编后话进而促进新闻主题的全面升华。另外应有目的提升新闻吸引力以及感召力。通过稿件的编辑处理,引导观众更多的思索、感受进而有效补充电视新闻播出时间较短的不足,深化其舆论影响与传播范畴。
(二)不拘泥于形式,提升新闻节目的质量
电视台新闻编辑人员,进行稿件内容的处理应优化编排技巧,扩充新闻影响力,对于那些内容单一的新闻稿件,能够采用有效的方式,进行新闻稿件的丰富,满足大众日益丰富的需求。其次辑稿件技巧应良好的服从编辑意识思想,契合新闻具体内容。倘若单纯的追求技巧应用的花哨、丰富,却对新闻内涵的挖掘以及整体节目真实性形成负面影响,那么技巧则仅仅为华丽而不实际的空架子,对于电视台新闻节目整体质量水平的提升极为不利。
电视新闻稿件的处理还包括新闻内容的剪辑处理,做好新闻内容的剪辑处理工作,除了需要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掌握良好的操作技术、做好新闻稿件的包装,令文字内容鲜话、生动,并确保紧凑衔接外。还需要新闻编辑在创作的过程中,坚持优先的科学原则,确保新闻稿件的画面和声音的有效配合。电视台新闻编辑经常需要同社会各界打交道,同时还需在电视台内部同各个环节产生互相联系。为此,应提升编辑的交往能力,这对于新闻稿件的处理也是非常有效的。编辑只有同社会各层广泛接触及时联络沟通,方能扩充新闻信息来源管道,并科学制定报导计划,令稿件内容大纲的编写更为科学清晰。
三、结语
电视台编辑在处理新闻稿件时要有较高的新闻敏感度,针对有价值的新闻要快速准确地进行采编录制,制作出实效性强的新闻节目。新闻编辑要坚持以大众为基本的原则,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正确引领,坚持新闻媒介的党性,为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编辑而不断努力创新。
参考文献:
[1]孟晓利.电视台新闻编辑处理新闻稿件的原则和方法[J].新闻传播, 2013(10)
[2]侯玉宁.电视台编辑新闻稿件及其处理探析[J].视听, 2015(05)
新闻稿的写法范文第2篇
过分依赖通讯员,不愿到新闻现场
笔者在担任记者部主任时,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刘姓记者交来了一份社区基层干部的人物特写,笔者签发见报后,另一位韩姓记者说,这篇文章是她在两年前写的,几乎一字不差,连标点符号都一样。可是刘记者认为自己是清白的,说稿子确确实实来自社区。震惊之余,笔者展开调查,后来才真相大白。两年前,韩记者采写了这篇文章,两年后,与韩记者联系的这位通讯员因为有发稿任务,就把韩记者的文章直接传给了本报的刘记者,结果刘记者在没有核实稿源的情况下,也没再去采访当事人,就当做通讯员自然来稿署上自己的名字。最后刘记者受到了处分,但这件事情也给编辑部一个教训,记者“扒”通讯员的稿子存在普遍性,而且此风有愈演愈烈之势。
毋庸讳言,新闻写得时间长了,人容易变得“油滑”,写法上容易程式化,由于新闻纪律本身各种“高压线”多,有些记者产生了浮躁情绪,想尽快完成任务,于是就形成了新闻界的长期积弊。新闻界有句名言“脚底板上出新闻”,相对来说,跑出来的新闻要难于“送”上来的新闻,难于会议新闻;鲜活的新闻难于刻板的、官样化的、程式化的新闻。
而现在有些记者本身的“战线”跑熟了以后,大部分依赖通讯员供稿,不愿意亲临一线,把通讯员的稿件改编几下,加上自己的名字就见报了,有时候改动不了十几个字。试想这样怎么能了解实际情况?怎么能保证文章质量?这样的二手稿件怎么能写出好东西?这不仅是作风上出了问题,行为上更无异于剽窃。有的记者与通讯员形成默契的合作关系,长期与通讯员合作写系列报道,通讯员负责写稿,记者负责发稿,各取所需。还有的记者喜欢混会,成天写会议新闻,写不出新意来,不动脑筋思考,只知“扒”材料。成天浮在上边,写出来的东西怎能鲜活?这样不但新闻的基本真实难以保障,而且也失去了新闻本身的意义,更有违职业道德。
作风不转,就会产生惰性,而这种惰性像慢性毒药一样,使新闻失去了鲜活性和生命力。因此,新闻采写提倡下基层去,改变作风、转变文风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扒”材料的现象如此严重,已经到了非刹不可的时候了。
严肃认真有余,生动活泼不足
我国历史上曾经历了三次新闻改革。第一次是1942《解放日报》改版,提出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反对党八股;当时的《解放日报》也存在严重的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问题。第二次改革是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同样提到了改进文风,反对党八股,要使《人民日报》成为“生动活泼的报纸”。而现在,新闻业正处于第三次改革中。不知道从何时起,这种“不愿走下去,眼光只向上看”的新闻八股文风又吹出来了,这种现象体现在工作报道、成绩报道、会议报道和数字报道中。有的记者丝毫不管读者是否能看得下去,密密麻麻的文字堆在那里。有些读者反映说,看某某记者写的东西,比催眠曲还灵,一看就困,根本看不进去,能读上一遍都需要很大的勇气。
但这样的文章居然能见报,这说明已经不仅仅是记者的问题,而是整个新闻队伍存在亟须解决的问题。因为这样枯燥无味的稿件能从记者手里通过编辑,再到编辑部主任、副总编到总编审稿并发表出来,每个环节都严重忽视了最基本的“传播效果”和“可读性”,存在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群众的问题。
不仅仅是日报、晚报存在这样的问题,都市报在报道时政类新闻时也有类似情况。而今报纸已经不再是宣传工具,而是市场化的产物。消费者不买账,报纸广告、发行就不会好,报纸就卖不出去。加上现在来自电视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的多重竞争压力,生存会越来越难。写的东西枯燥无味,没有价值就没人看,这样的东西无论是宣传还是新闻,效果统统是零。用《北京青年周刊》上的一句话来说:“不以好看为目的的写作都是在‘装’。”
因此,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提出了正确的新闻改革方向,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又提出了具体方法。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有效举措。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改懒惰为勤奋,才能真正接地气,才会下笔如有神。
笔者所在的《锦州晚报》从上到下深入扎实开展“走、转、改”活动,报社重新制定了稿件评判标准:对于编发通讯员稿件的记者一经发现,严肃处理,不仅稿子不发,还要开会批评教育;对于参加会议“扒”材料而没有采访痕迹的稿件将降低评分等级,从A稿降低到C稿或者D稿;对于深入居民生活、到现场采访的新闻不但提高等级,还会加大月评奖励;提出政府会议材料更要强调可读性,对于政府的政策要加以深入浅出的解读,以便于受众准确把握理解。此举目的在于让记者把真实性、可读性摆在第一位,真正搭建起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桥梁。
体验式新闻不应是“走转改”的全部
在“走转改”的实践过程中,也有一些****不容忽视。相当多的新闻单位把“走转改”仅仅理解成为体验式新闻。比如跟着工人下了几天井、当“城管”、体验锅炉工生活等。这当然是一种走基层的形式,但绝不是全部。如果仅仅把这理解成为走基层,那就是对走基层的一种片面理解,可能会让一些“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人钻了空子,甚至可能会有作秀之嫌,无法达到转变作风的目的,更无从谈起改文风了。
“走转改”应成为新闻工作的常态,也应该成为新闻工作的良好习惯,不应变质。如果衡量是否落实“走转改”的标尺仅仅是是否上了栏目、是否发表了“我与某某一起体验某某行业”这样的文章,那显然会使“走转改”失去其原本的意义。
一些弄了很多体验式文章的记者很可能会投机取巧,报上去一大堆体验式的稿子,但一些人体验之后照样是新闻现场不去,依旧在会上“扒”稿子,依旧靠通讯员“喂”稿。而那些整天跟基层群众打交道,了解实际情况,反映真实问题,无论是火灾、水灾、车祸,抢险救人都亲临第一现场的记者却因为没有写体验式的文章而报不出“走转改”的材料。
所以,真正的“走转改”不应该只看记者写了多少体验式文章,而是应该看记者在工作期间,有多少次亲临现场,多少次在会议上“抓”出了新东西,更应该看看这位记者的采访是不是有理有据,是不是有充分的事实说服力。
新闻稿的写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写作技巧;信息化
一、前言
新闻的主要内容都是通过采访收集的,所以采访在新闻写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现在的新闻工作者都是以“立片言以居要”的精神进行工作的,主要是指工作以采访为主、写作为辅,从而使采访的信息更加真实。所以,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采访是为了收集到真实的内容,写作是为了让采访的内容得以真实地展现。相关的工作者一定要提高采访和写作两方面的能力,不能只注重其中的一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否则新闻稿件无法得到广大受众的喜爱,甚至导致稿件无法发表。那么,写好一份新闻稿有什么写作技巧呢?现在,笔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大家以下几点建议:
二、广播电视新闻具体的写作技巧
(一)整理好采访的资料,注意导语的使用
导语在整篇新闻的开头,是整个新闻的重中之重。所以,采访者一定要对采访到的内容进行反复斟酌,从中提炼出有用的信息并进行修改和完善,融入一定的写作手法整理、优化新闻内容,这样才能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报纸新闻的导语和广播电视新闻的导语是有差别的,广播电视新闻的导语主要阐述一个信息点,而报纸新闻的导语是对整篇文章的概括。广播电视新闻导语主要采用“某人某时在某地为什么发生了某事”的模式。在写人的时候,一定要突出重要的人物,不是很重要的人物一般可以忽略不写;在写事情的时候,一定要交代清楚时间的前因后果,保证事件的真实性。所以,在广播电视新闻的导语中一定要写清地点和事件。导语是非常精炼的,不要出现无用的词语,也禁止出现一些空话、大话和废话。记者在写作的过程中,要对新闻采访材料进行详细的梳理,导语一定要简洁明了,保证能够直接阐明事情的真相,这样才能勾起读者的兴趣。
(二)注意广播语言的应用
在写作过程中,要保证事件的真实性。在整理稿件内容的过程中,要保证话筒、镜头画面和文字是相匹配的。要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避免在稿件中出现病句,还要注意语言的优美性,不能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失去阅读兴趣。比如在写作民生新闻稿件时,如果记者只对每个人物进行介绍,或者介绍一些观众不关注的事情,而对于那些观众想了解的事情却一带而过,这样就会使整个新闻价值大打折扣,无法引起读者继续阅读的欲望。所以,虽然民生问题十分贴近人们的生活,但是要想使人们感兴趣也是很不容易的。中国的语言是很微妙的,它能将各种画面里所描绘的内容用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也体现出中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充分利用好这一优势来提升读者阅读新闻的兴趣。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其使用的文字是很有品位的,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将纪录片的内容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使人们在观看的时候产生愉悦感,甚至为观众营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要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的档次,就要用有限的镜头传播无限的内容,还要继续深化文字的力量。
(三)加强稿件的逻辑顺序
人们在观看电视节目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字幕与画面不吻合的状况,这种情况会导致观众产生烦躁心理,影响人们后续观看的情绪。报纸新闻和广播电视新闻是有区别的,广播电视要根据不同的内容和画面进行镜头的切换,所以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要保证每一个镜头转换都是自然、流畅的,保证为观众呈现的画面和文字是相符的。在对稿件进行整理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新闻事件的真实性,还要融入一定的写作手法,理性与感性的结合才能使整篇新闻更有说服力和可读性。新闻工作者对画面和文字有一定的掌控能力,所以在进行新闻编制的时候,要提高对剪辑工作的重视度,对其进行全面的把控,以防出现文字和画面不符的现象。在空白画面出现的时候,一定要对其进行处理,可以根据不同的方式进行解释说明,如用字幕、播报的方式来弥补画面空缺时所想要表达的内容。所以,新闻记者必须对稿件的思路有很清晰的了解,以防出现紧急情况就慌乱而不知所措。
(四)在稿件中酌情加入一些个人的情感
在播报广播电视新闻的过程中,其实是可以适当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的,如自己对某件事情的看法和观点,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对其进行分析。新闻工作者在这方面有义务将自己的一些想法表达出来,对社会上的一些正能量和关于道德的事情进行阐述。例如,在遇见仿冒伪劣的时候,记者不仅要根据实际情况把事情的真相讲清楚,还要将自己的看法和一些市民的想法一并表现出来,这样更能体现新闻的真实性;然后对整个事件进行彻底的调查,对仿冒的产品进行仔细的研究,重点报道相关的供应商和厂家,以保证他们以后不再做这种事情,记者还可以从受害人的角度来报道,从而让政府对这种事情加以重视。广播电视新闻是充满正义的,要保证给大家呈现的是事情的真相,并非是任意妄为。新闻工作者不能利用自己的职位便利来“公报私仇”,要切实保证新闻的真实性,避免因为工作的失误而给社会造成不安宁。
三、结语
广播电视新闻不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社会的安定也十分重要,如果广播电视新闻出现不可靠的新闻报道,就会对整个社会造成困扰。所以,新闻工作者一定以真实性原则来对事情进行阐述,保证观众看到的是真实的新闻报道。在对新闻稿件进行整理时,要根据采访到的内容进行筛选、加工,保证文章具有逻辑性和真实可靠性。
作者:何青梅 单位:泸水市全媒体中心
参考文献:
[1]刘杰.广播电视新闻导语写作技巧[J].记者摇篮,2014(02):42-43.
[2]张雅杰.广播电视记者新闻写作技巧之我见[J].新闻世界,2014(06):60-61.
新闻稿的写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党委机关报; 要闻版; 可读性; 贴近性
中图分类号: G21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1-0137-01
办好报纸要闻版,历来是各级党报编辑工作的重中之中。理由有三:一是从报纸的新闻属性来讲,要闻版是整个报纸的门面和旗帜,应是报纸新闻的精华所在,必须围绕新闻价值规律运作,推出信息量大、新闻性和可读性强的稿件(当然并不排斥有新闻价值的指导性的报道);二是进入市场后,报纸不再是单纯的宣传品,它的商品属性已日趋显现,党报将由靠红头文件发行的格局日益转变为凭自己的魅力去闯市场。作为商品的报纸,再也不能不考虑把读者的喜怒哀乐放到版面经营的重要位置了;三是党的群众路线决定党报的宣传不能脱离群众,从根本上要求我们必须把要闻版办得能够吸引广大读者。党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目的,就要让群众知晓党的大政方针、战略部署及各阶段的中心工作,让全国人民自觉地在党中央的率领下,同心同德为实现宏伟的政治目标而奋斗。一份党报虽然以极大的篇幅登满了指导性的报道,但如果不能激起广大读者的阅读兴趣,它就很难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因此党报的宣传功效是建立在对广大读者的吸引程度上的,良好的宣传效果来自报纸较强的可读性。
然而,要彻底扭转现状,经营好要闻版,提高它对百姓的吸引力,是需要作出一番艰苦努力和探索的。《包头日报》曾作过尝试,改变要闻版遭冷遇的局面。我们为增强版面的信息量,曾一度把要闻版的发稿条数作为量化的主枚目标,这样,版面发稿条数是增多了,但信息量似乎仍不见提高,可读性更没有大的变化。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实施年度改版方案时,报社新一届的领导班子把提高要闻版的读者兴趣值作为这次改版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经过近半年的努力,要闻版有了一定的起色,读者反映要闻版有看头了。具体来说《包头日报》在以提高要闻版的读者兴趣值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改版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完善向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和新闻信息量大的报道倾斜的激励机制,鼓励记者、编辑多写多编具有新闻价值和可读性强的稿件。目前,报社恢复建立了每日的评报制度,由编辑部中级职称以上的采编人员和各部主任轮流对当天报纸评头论足,其中要闻版对读者的吸引度是每日评报所关注的焦点。在给重点稿下定义时,我们一是突出了在要闻版显要位置所发稿件的比重,二是排除了一般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三是强调了稿件的深度、角度、新闻性和可读性。每个记者每月必须完成两篇重点稿,部主任除自己每月也需完成重点稿指标外,还得为部内记者的完成情况负责,完不成任务或超额完成的将受到重罚或重奖。这样,促使部主任们不但经常要督促部内记者多写重点稿,而且还常为记者出点子,寻找百姓关心的话题。
二、努力改善会议报道和领导活动报道,让它们生动、丰富起来,增强它们对百姓的吸引力,是提高要闻版读者兴趣的重要一环。分析读者对要闻版的意见,较集中的是对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的枯燥乏味有看法。其实不管是会议报道,还是领导活动报道,仍将是党报要闻版的重要内容,而且是要闻版新闻信息含量较高的主要渠道。许多会议了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信息,读者并不是对会议所传播的信息不感兴趣,而是对传播这些信息的写作形式不感兴趣,嫌稿件冗长、枯燥。因此,要调动读者对要闻版的兴趣,关键之一是要写好要闻版的会议报道。在怎样使会议报道生动起来的问题上,我们多年来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为对会议报道有些改善,我们在取得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的理解支持下,对一般条线会议的报道作了压缩。例如过去每逢年末岁首,各条线的总结表彰会接踵而来,都要求报社予以报道,现则借助市委的规定,除一次性报道市一级的表彰大会外,其余表彰性质的活动都不予报道。另外,对会议报道的篇幅进行了适当压缩,让出一些版面刊登其他信息。鼓励记者把会议报道尽量写得生动,写出新意。我们报社有个跑市委、市政府的记者,他在采写会议报道方面很有自己的见解,采写时也很用心,写出了一批受大家称道的会议报道,社里们就及时向全体记者推广他的经验。再有一点是,要求记者在采写会议报道时,要抓住会议上的重要信息做文章;要求编辑在处理会议报道稿件特别是制作标题时,要突出可能埋没在与会人员大量讲话中的重要新闻信息,尽量变工作角度为百姓关心的视角。这样,尽管还不能从宏观上改变会议报道中所存在的问题,但就微观上带来的变化还是较为明显和喜人的。
三、见缝插针地推出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新闻报道,以增强要闻版的可读性。要闻版的“硬”性报道虽多,但不是每天都铺天盖地的,总也有间隙,或者有时这类稿件所占的篇幅并不大,或者所占的位置并不显要,这时就完全可把你手中得意的稿件郑重推出。如,春节前各行各业十分繁忙,领导同志走访、视察活动和会议也很频繁,抓住一个空隙,我们及时把早就准备在案头的一组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稿件在一版头条位置推了出去,这组稿件的题目分别是:《岁末储蓄闻“涨声”百姓 投资心态稳》、《市民春节喜出游 旅游部门真忙碌》,在时近年关刊出这组稿件,读者自然是欢迎的。
要做到见缝插针地推出读者欢迎的“软”性稿件,办报人员必须心中常想着广大读者。只有这样,才能在见“缝”之时不忘插“针”,同时使一贯强调指导性为主的要闻版,也能体现出服务性。抱着这一想法,我们把百姓关心的新米上市、航班变更等消息都放在要闻版刊发。对于读者关心的突发性新闻,还要不失时机地创造“插针”的“缝”。
四、精心经营好一版下半部和倒头条,使“软”性稿件在要闻版有巩固的阵地。当然,要长期提高要闻版的新闻性和读者兴趣值,仅靠见缝插针还是不够的,必须在要闻版建立起“软”性新闻的固定地盘。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若要在版面上半部长期占领阵地是不切合实际的,不妨眼睛向下从版面的下半部开始营造吸引读者的兴趣点,经营得好,同样能增强要闻版的吸引力。为增加要闻版反映平民百姓的比重,我们在下半部开设了《新春走基层》等栏目,特别是反映报道小人物生活的《寻常百姓家》,深受读者欢迎,记者在采写这类稿件时也较注意人情味和生动性,出现了一批好稿。
新闻稿的写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民族志方法 深度报道 《冰点》
无论是观察、访谈、体验式采访,还是抽样调查、蹲点采访、隐性采访,新闻采访方法大多可以在社会学研究方法中找到根源。记者通过参与式观察、跟踪调查、深度访谈等多种方法搜集资料,以深描的笔法记录社会变迁,揭露事件背后的社会痼疾或文化意义,是一部分深度报道所追求的传播效果,也是民族志方法的主要研究目的之一。对以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为主旨的深度报道来说,更广泛地借鉴社会学研究方法是提高报道质量的可行途径。
自1987年《中国青年报》推出关于大兴安岭火灾的“三颜色报道”以来,我国深度报道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在反映社会变迁的大量新闻选题中,记者事实上使用了民族志的调查和写作方法。本文以《中国青年报》1998-2010年的《冰点》特稿中的典型篇章为例,试图说明民族志方法对深度报道的示范意义。
什么是民族志方法?
民族志是对人以及人的文化进行详细的、动态的、情境化描绘的一种方法,探究的是一个文化的整体性生活、态度和行为模式,它要求研究者长期地与当地人生活在一起,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获得对当地人及其文化的理解。加拿大广播公司负责摄制的纪录片《中国崛起》(Chinese Rises)所采用的叙述方式就是“民族志”的范例:通过广泛的抽取中国社会各阶层样本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并通过镜头如实反映他们的生活现状。
拉斯韦尔称大众传播有监测环境、协调社会和传承文化的功能,新闻媒体以类似民族志方法的手段体察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及其背后隐藏的文化内涵,记录各民族、各阶层的历史,无疑是履行媒体社会责任的体现。
以民族志方法进行调查研究与新闻记者的常规调查研究有所不同,新闻记者更关心异常事件,倾向于“今日事今日毕”的日程安排,而民族志研究则多着眼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研究者融入研究对象的生活、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模式进行参与式观察、与研究对象进行深度访谈,然后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和阐释。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一些媒体在关注热点新闻之外,新闻触角还能涉及到静悄悄的社会变迁,记者通过与上述方法类似的途径获取资料,在新闻媒体中形成的文本就是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不是一种具体的新闻文体,而是一种报道理念,是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对事实作出解释和分析,阐明事件的因果联系,并力图对其发展趋势作出预测的一种报道方式。在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新闻文体的变迁中,事实上存在一种深度报道流派――记者关心的是轰动事实之外的隐性嬗变,即宏大的社会变迁,他们以别有幽怀的姿态,冷静地记录着特定人群的生活方式及生产关系的变迁,与集中报道社会热点的媒体同样能影响今天。最典型的当属《中国青年报》的《冰点》特稿。
1998―2010年《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中体现的民族志方法
《冰点》自创刊以来每年都有选题体现了民族志的理念,即聚焦少数群体及其文化。如《听丁克讲故事》、《性别的挣扎》、《一个拒绝公路的村庄》、《拒绝现代化》、《别了,土地――个苏南小村庄的拆迁纪实》,在丁克家庭、变性人、阿米绪人、苏南被拆迁的农民身上并未发生惊天动地的新闻,他们只是社会发展中的特殊样本,要么是生活方式得不到社会理解,要么是在现代化、全球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利益被忽略。以民族志的视野和调查方法能详细记录某种生活方式的两难处境,关注社会变革带来切肤之痛,让读者在阅读之余有所思,让政府意识到保持经济发展时应注意对历史资源和人文精神的保护。
通过研究《冰点》特稿1998―2010年的作品,笔者发现在大量作品中隐含着民族志方法的关键步骤,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田野作业:《冰点》特稿采访不可忽视的一环
民族志的重要方法――田野作业需要研究者在完成对研究对象的选择和取样后,进入研究对象的生活,进行保持专业距离的参与式观察,同时通过深度访谈、问卷调查、投射技术等手段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了解。
田野作业是以记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融入新闻当事人的生活,进行参与式观察,充分聆听新闻当事人的想法,这样写出来的作品鲜活生动,能使读者从讲述者的角度理解其观点,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
《冰点》特稿中有相当一部分稿件采用了类似民族志田野作业的调查方法,如参与式观察、跟踪调查、访谈、倾听等。在《听丁克讲故事》中记者蔡平分别跟两对丁克夫妻进行背对背的访谈,从夫妻双方的真实想法发现丁克家庭看似轻松幸福的背后依然存在危机;记者林天宏以心理学博士龙迪的博士论文《性之耻,还是伤之痛》作为反映遭受害儿童生活的切入点,龙迪曾深入到村落,对6个曾遭受过老师长达两年犯的女孩家庭进行跟踪研究,探索受害女孩及其家庭的创伤经验,从调查到作品出版历时五年。推崇该作品的社会价值与调查方法是《冰点》对其进行摘编式报道的前提,严谨的社会学研究方法能够提升作品的效度和信度,这是《冰点》特稿记者所认同的理念。
以关键角色为主展开访谈是民族志田野作业和深度报道采访的共同特点。关键角色往往是群体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资历丰富,能够提供详细的背景资料,健谈,可能受过正规教育,这能为研究者和记者搜集资料带来很多便利,但关键角色提供的信息必须通过多方消息来源检验。
2、多方检测:核实信息可信度的方法
民族志学者在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时,多方检测是提高信息质量和保证研究成果可靠的主要方法,也就是通过多种消息来源的对比检测信息的品质,从而更彻底的理解消息来源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最终对整个形势进行审视。
如《最后的煤矿敛尸工》一文中,记者郭建光以煤矿敛尸工老梁为关键采访对象,通过老梁的回忆和讲述反映煤矿敛尸工行业的非常生活,摄影记者沉重的新闻图片、敛尸工老马、老梁妻子以及记者的观察佐证了老梁的叙述,也从侧面反映了煤矿工人危险的工作环境。
3、民族志写作方法在《冰点》特稿中的体现
民族志研究的写作要求有一双能捕捉细节的眼睛,一种能用合适的词汇表述细节的能力,以及一种能够把细节和意思组织成一个结构细密的整体的语言技能。《冰点》特稿每篇字数都在万字左右,唯有把故事写好才能吸引读者,使读者有耐心看完整篇。一部分《冰点》特稿中写作方法类似于民族志的写作方法。
深描和逐字引用是《冰点》特稿体现民族志写作方法的重要方面。民族志学者往往不辞辛劳地描写一个文化场景或是非常详尽地描述一个事件,其目的是传达
感觉和描述所观察事件的事实,使得读者能与作者一起分享研究对象对情境的理解。
如《别了,土地――个苏南小村庄的拆迁纪实》中,文中记录了记者的父母面临政府拆迁时的态度:“怎么付安置房的钱都不够啦,还要倒贴?!”“犟一犟总会多得些吧。”“那有什么办法,土地本来就是国家的。”通过这些鲜活的语言,读者能够体会到政府强令拆迁时农民从抱着一线希望的挣扎到绝望的过程。记者描述了自家几代人的典型生活细节,让读者看到土地在农民的生活中逐渐变得如同鸡肋,拆迁后最终作鸟兽散。恐怕只有类似民族志的描绘,才能记下中国乡土社会的变迁。简洁、准确、个人化的风格,是民族志写作所要求的,在《冰点》特稿中也时有呈现。
现在时的描述方式是民族志写作的时态,新闻作品为了体现时效性,让故事显得更生动,往往也是采用现在时的描述方式,《冰点》特稿也不例外,新闻故事也许不是突发性的,但是记者在描述时尽量让故事看起来正在进行。在本文采用的样本中,记者通常能自如地讲好新闻故事,往往是通过正在发生的事引入回忆,最后结尾仍然是现在时。如《最后的煤矿敛尸工》开头是“多年以后,老梁仍能清晰地记起那名年轻的矿工”勾起10年前的残酷记忆,结尾是“他抓起一把小米撒在地上,‘咕咕咕’叫着,几只小鸡应声跑了过来”,整篇文章用了大量直接引语,既体现了真实性的原则,也让文章生动可读。
追求“在场”的效果是民族志写作中的另一个特点。对每一个主题的调查记者尽量采用第一手材料,丰富的场景描写,大量的直接引语,往往能够体现强烈的“在场感”。例如在《听丁克讲故事》中,记者蔡平一直处于“在场”状态,她的语言和思考一直伴随着读者看完这篇报道。在讲好新闻故事方面,《冰点》特稿记者能够熟练运用中国传统文章学中的起承转合、首尾呼应等方法,采用读者最熟悉的语言来表述事实,这同样是民族志写作中的要求。
4、民族志方法中的伦理道德在《冰点》特稿中同样适用
在征求研究对象同意的情况下进入现场,尊重研究对象的文化和个性,必要时采用化名,在研究中应赢得研究对象的信任,始终本着诚实、互惠的态度,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注意使研究对象免受伤害。这是一个民族志学者应该遵守的伦理规范。
在《冰点》特稿中,记者类似于应用型的民族志学者,在采写中注意保护采访对象的隐私,敏感题材使用化名。如记者蔡平在采访变性人时仅公布了相关医生和专家教授的姓名,患者姓名一律隐去或用化名。
记者尽量使采访对象的生活不至于因报道而变得糟糕。对可能影响采访对象生活的题材记者都相对谨慎,在对变性人、丁克家庭、煤矿敛尸工、农民工、被拆迁者、卖血农民、自闭症患者等群体进行采访时,记者首先是取得他们的信任和同意,才步步深入地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有节制地展现特定社会人群的生活图景。
民族志方法对深度报道的采写具有示范意义
与《南方周末》特稿借鉴“华尔街日报体”不同,《冰点》特稿独树一帜的采写风格是中国式特稿。有学者认为它符合新闻主义的规范,但又不同于西方特稿,主要原因在于记者主观色彩介入过强,文本中大量穿插了记者的评论和心理描写,因而影响了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
通过有些文本可以看出记者与新闻当事人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为记者以客观、中立的立场叙述事实设置了障碍,不能像民族志学者那样做到“价值无涉”。在很多文本中,记者并不掩饰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如以保护北京四合院为主题的特稿,大量的直接引语来自于民间人士和外国人,字里行间仍然透露着记者对拆迁者的愤怒和对传统建筑被破坏的焦急。
典型的民族志需要六个月到两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田野作业。由于新闻媒体自身的运作机制导致记者不可能都像卢跃刚写《大国寡民》一样费时费力,对特定社会情境的调查只能在短暂的几周或几个月内完成,难免流于浮光掠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fwzx/4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