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教学设计范文1
关键词: 教学设计; 诱思点; 课堂结构
在课堂教学之前,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极为重要。教学设计得巧妙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课堂教学总体设计是备课中最关键的一环。克莱茵说:“好教师能使任何教科书都出奇迹,克服差课程缺陷,而差教师却会把好课程和好学生教坏。”教师的教学总体设计就是通过对教材的巧妙处理和对教学过程的组织筹划,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产生想学、爱学的心理。我从课堂教学设计的思想和课堂教学的总体设计程序以及化学课堂设计三个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课堂教学设计的思想:
(一)以诱思点的切入为先导
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设计首先要让学生自己去想、自己探究。教材作为学生的学习材料,具有两面性。它既有系统、条理、规范的一面,也有繁杂、零散、正统的一面。如果教师没在诱思点切入上下工夫,照本宣科、枯燥生硬的讲授,怎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知识的愿望呢?如何把化学基本内容变成一个个生动鲜活的知识探究点,就需要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诱思探究切入点,才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以揭示规律为重点
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必然本质联系和必然发展趋势。例如,对于气体的制取,就可以抓住规律展开。先是研究药品的状态、所需的条件,由此可知所需的仪器。接着,收集气体的方法可根据本身的化学性质而得出结论。
(三)以多感官参与为手段
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这是因为:一方面,能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化学课上实验很多,可根据学校的条件,分组让学生实验,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来感知事物、领悟概念原理。这样做一方面能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又会有真情实感的切身体会,这是学生单凭听或看所不能完全获得的。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各种感官协同活动,既能减少感知材料的错误,又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课堂教学的总体设计程序
(一)课堂结构
课堂结构是指一节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堂结构设计也就是把教学的有关因素组织在一起,按最优化的原则排列组合,从整体上设计一节课。一般地,新授课的结构则包括基本训练、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练习、课后小结。
(二)课堂结构的功能
化学知识告诉我们,同是碳元素,其分子采取平面结构方式排列形成石墨,而采取立体网状结构方式排列,则形成坚硬无比的金刚石。元素构成一样,但由于结构方式不同,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物质。同理,课堂结构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教学效果。
首先,从两种课堂结构的时间分配上看,传统结构把“检查复习”放在**时间里,转入“新投”时学生已经疲劳了,新课的教学效果就差。新的结构把“进行新课”放在**时间里,学生精力比较充沛,注意力也较集中,就能获得**教学效果。
其次,从各个教学环节师生活动看,传统教学结构基本上是属于以老师的“教”为中心,以传授为主的结构模式。而尝试教学法的课堂教学结构是以学生“学”为主的结构模式,“教”服务于“学”。前者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而后者则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所以后一种课堂教学结构优于前一种课堂结构。
三、化学课堂的教学设计
化学学科是要通过实验、理论及其元素化合物性质用途等知识结合成的知识网络体系,在教学设计时更要注重学生科学的发现观、思考观和观察能力及创新能力。
化学课堂如何能高效?我觉得首先要从教学设计入手。
课堂教学教学设计范文2
(1)整合已有的文本资源、信息资源和主体资源等教学资源,探索适合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2)灵活采用信息化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激发学生兴致与乐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3)利用网络平台,增加师生互动,促进师生间相互了解,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网络微课反复地进行预习和复习,更有利于学生学习;
(4)小组协作,互相促进,互帮互助,优劣互补;
(5)与专业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分析
2.1建立教学平台,拓展教学空间
为了便于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除课堂教学之外,教师都会延长与学生相处的时间,传统方式以增加辅导课来解决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有更多的师生交流机会,基本的方式是学生建立班级QQ群、微信群,任课教师加入群中参与到学生学科知识的讨论中。
2.2优质资源共享,提升教学水平
近几年的省“两课”比赛和信息化大赛,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中、青教师,打磨出一些优秀的教学设计方案,也制作出一批优质的多媒体课件,这些优质教学设计方案和多媒体课件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学生理解接受,更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是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
2.3创设情境,激趣引课
初等数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活中的大小、快慢等不等关系,可由数学的不等式关系来刻画;地平线上正在冉冉升起的红日,映射出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相切、相离;四季交替、潮涨潮落的周期性变化,与三角函数的周期性有着异曲同工之效。应用身边的实例,数学史,数学的美和复习旧知引入新知等手段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起中职校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4应用媒体技术,突破重难点
数学的抽象性单纯用语言来描述有时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如用正弦线作出正弦函数在[0,2π]上的图像,用语言描述很难让学生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制作Flash小课件,将单位圆的弧长转换为数轴的横坐标,平移正弦线到相应的位置上,确定正弦函数图像上的对应的点,依此作出正弦函数图像上各点,在确定点的同时得出正弦函数在[0,2π]的函数图像,避开语言描述中所带来的不清楚和抽象,手工画图中的繁锁,形象直观地展示正弦函数在[0,2π]上的图像作图过程。
3数学课堂评价方式转变
3.1评价视角变化
在确定标准和要求的情况下,采用自评、互评、师评和知识检测进行评价,评价视角从自我认识、相互之间评判、教师的看法以及知识的检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3.2强过程性评价
(1)平成预、复习;
(2)课堂提问、自主回答问题;
(3)课堂练习、自主练习;
(4)拓展性练习;
(5)随堂检测;
(6)课堂纪律;上述评价也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等安排,将几种评价形式综合应用。
3.3合知识评价方式转变
(1)半开卷检测。在考前学生自己将所学知识、题型等整理在一张A4纸上,任课教师核查,系部核准,作为考试时可借签的部分之一。
(2)任务完成情况检测。布置数学实践性任务,根据学生实践性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判。
(3)再申请检测评价。闭卷检测,在成绩没有公布的情况下,学生根据自己检测情况,自认为检测结果达不到要求,可申请同类型测试卷重测。检测方式的选取也需根据学生学习内容,学生能力和所学的专业来采用不同的检测方式。
3.4价效果变化
课堂教学教学设计范文3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设计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概述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介绍
“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也叫“反转课堂”。所谓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在课前,教师提供教学网站、教学视频、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学生自行在教学网站中对学习资源进行下载、观看和学习;在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课前答疑、知识点探究和知识点应用等教学活动的一种新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建构了一种“学生课前学习新知识,课堂上进一步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的教学构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可以使学生积极地投入课堂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效果。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给现代的教学课堂带来了全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该教学模式翻转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教师由知识的传播者翻转为学习的指导者,学生由被动接受者翻转为主动探究者,课堂讲解、课后作业的教学形式翻转为课前学习、课堂探究的教学形式。
二、教学设计的依据与思路
(一)教学设计的主要依据
近几年所盛行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最大的革新是将“课中环节+课后环节”颠倒为“课前环节+课中环节”,其实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是教学流程的改变。教学活动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两个环节,“教师的教学”是负责知识的讲解,“学生的学习”是完成知识的“消化与吸收”。翻转课堂是将教学活动的顺序进行翻转,让学生提前对知识进行理解。所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分为课前设计模块和课中设计模块。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主要解决的是由“Why-What-How-If”组成的一个循环圈问题,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思路主要分为课前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两个模块。课前教学设计主要解决“Why”和“What”的问题。学生的任务是从自身的认知结构出发与学习的新知识建立起联系,领会学习的主要内容,提高自身的认识;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的学习设计具体的情景,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采用多元教学方法,使学生顺利的接受新知识,理解课程的内容。课堂教学设计主要解决“How”和“If”的问题。学生的任务是运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并对所学的知识有认识和理解,将知识能恰到好处并创造性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以提升自身的知识技能;教师的任务是课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辅导者,为学生提供更多练习的机会,以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熟练操练。
三、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
(一)课前模块设计
课前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决定了学生在课前学习的成效。课前设计模块主要是为了完成知识的传授。回答“学习循环圈”中的“Why”和“What”类问题,让学生清楚本次课的价值所在,并且获得一定的专家知识,以提升自身的知识体系。在课前,学生可以通过下载教师提前录制好并上传到服务平台的教学视频,学生观看视频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对学习内容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为课堂上的提出问题、探究交流等学习活动做了有力的铺垫。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主要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来完成学习任务。教学视频主要是由教师提前录制好的教学内容,并提供给学生用来自主学习的材料。制作教学视频时应注意如下:首先,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中的内容,并且仔细研读教学大纲(即课程标准)对该节内容的要求,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必须达到的教学目标和学生能掌握的知识水平。其次,教师整理好相关的教学资源,并在制作的教学视频中适当增加讲解内容,要考虑不同班级的学生差异性,并录制难易程度不同的教学视频,以适应不同班级学生发展的需求。
(二)课堂模块设计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是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最大程度地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课堂设计模块主要是为了完成知识的内化,回答“学习循环圈”中的“How”和“If”类问题,实现知识最大程度的内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利用所有的教学资源和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知识的内化效果达到最优化。
1.教学问题的确定
课堂上问题的出现主要有两种途径:一个是学生在课前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上传到教学网络讨论平台上;另一个是教师提前预设的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因此,教师应从问题中提炼出最有价值并有研究性的问题。
2.独立探究的培养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从依赖学习逐步地发展独立学习。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对学生自行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再进行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学生的独立学习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让学生逐步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以达到知识的最大程度的内化。
3.课堂学习的协作
课堂学习的协作主要通过教师的提问、讲解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师生、生生之间通过讨论、探究等学习形式完成教学知识的授予。协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充分发挥,更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协作学习的活动中需要对学生分组、任务分工,并指导学生小组内的学习。
4.学习成果的汇报
学生通过汇报学习情况、交流学习经验,分享学习成果,以完成学习任务。在分享收获与交流经验的过程中,师生可以进行评价,对学习内容提出建议;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他人分享的内容中吸取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5.课后评价的反馈
教师要组织学生对整节课学习内容进行评价总结,学生互评。对于学生反馈的问题,教师给予点评,并进行总结概括。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提出新的思考问题,以达到知识的拓展和灵活运用。
作者:潘蓉 单位: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课堂教学教学设计范文4
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学方法不得当、不注重教学实效、为电教而电教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其主要原因是教师对课堂电化教学的设计缺乏必要的研究。为此,笔者就生物课堂电化教学的设计问题谈些粗浅的认识。
一、整体考虑课堂电化教学的总目标教学设计就是应用系统的方法研究教学问题和要求,确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过程与操作程序。课堂电化教学设计从属于教学设计,但与教学设计又有所不同,主要是课堂教学中介入了电教媒体,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着眼于从整体上考虑课堂电化教学最优化这个总目标。
课堂电化教学即借助于现代教学媒体并结合传统教学媒体、应用系统的方法研究课堂教学最优化的一种教学形式。最优化教学其实是教师所期望的一个理想目标,生物教学实践表明,教师进行课堂电化教学并不一定都能获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这也是相对而言的。要实现课堂电化教学最优化的目标,是有一定条件的。首先,教师要具有较好的教学基本素质、教学能力等。因为课堂电化教学效果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否则就难以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目标。
其次,课堂电化教学也不是每堂课都能进行的,因为中学生物学科配套的音像教材,并不是每个章节的内容都配有的。因此是否进行电化教学,这就要进行具体的分析与研究,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而定。教师在进行课堂电化教学的设计时,无论选择哪些教学媒体、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应从整体上考虑教学最优化这个总目标。如果不从整体上去考虑,而是从局部去考虑,那么就较难取得最优教学的效果。
二、教学目标的分析与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对学生达到的学习成果或最终行为的明确阐述。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和展开的。就其本身而言,它具备支配教学实践活动的内在规定性,起着支配和指导教学过程的作用,也是教师进行课堂电化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教学目标的分析与确定是教学设计的起点,它首先确定教学对学生学习内容所达水平程度的期望,使教学有明确的方向;其次它给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提供测量和评价的标准。
美国着名心理学家布鲁姆(B.S.Bloom)等人把人类学习分为三个主要的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我国中学生物教学的教学目标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布鲁姆等人的分类方法来分类的。生物学科也同样包括这三个领域,由于《生物学科课程标准》里只规定了认知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因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意认知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比较忽视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那么在课堂电化教学设计时,教师如何来分析与确定教学目标呢?应从哪些方面去考虑呢?首先,教师应处理好《生物学科课程标准》里规定的学科教学目标与章节教学目标的关系。学科教学目标是宏观的教学目标,它“统帅”章节教学目标;而章节教学目标是微观的教学目标,它受宏观教学目标的制约。生物教师在分析与确定教学目标(章节教学目标)时,既要考虑《生物学科课程标准》里规定的教学目标,又要考虑教学内容的深浅及学生原来的学习基矗其次,教师应处理好全体与个别的关系。教师确定教学目标的等级时,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生物学科课程标准》里规定的章节教学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所以教师在确定实际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认真加以分析,不能机械地照搬。教师在分析与确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如果能根据《生物学科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日标、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无疑为实现生物教学最优化的目标创造了可能的条件。
三、教学策略的制定与媒体的选择教学策略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的程序与方法、媒体的选择与优化组合等。教学策略是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和确定的。教师制定的教学策略必须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所以教学策略的制定是课堂电化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制定教学策略与选择教学媒体时,教师应重点考虑如何通过教学策略的制定,尽可能地发挥电教媒体的技术优势,并与传统教学媒体有机地结合,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取得**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教学设计范文5
【关键词】设计 美术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2-0131-02
美术课堂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为达到一定的目标,对教学要素及其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必须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动情,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才能完成教学任务。而且美术课堂教学还是对学生进行感知美、认识美、了解美、鉴赏美的创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教学设计阶段,教师必须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充分发展教材,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趣,同时不断积累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工作,提高业务能力。本文就如何设计好美术课的教学进行浅谈。
一 课堂教学的基础设计
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设计的依据,明确目标,教学设计才能有的放矢。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材料,明确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以新的教学观念为指导,深入钻研教材,明确目的、任务、重点、难点,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与认知心理,按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规律全面考虑,才能找到适合于本节课堂教学的**方案。
二 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教学
有人说:“魂在艺存,魂丧艺亡。”作为一节课,课堂气氛的失色等同于艺术的“丧魂失魄”。教师善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是形成活跃气氛的重要一环。课堂教学,本身是一种注重人的兴趣、情感、精神、活力得以提升和释放的整体行为过程,而兴趣无疑是课堂教学得以成功的摇篮。既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那么,如何让学生学得主动?
首先,激发兴趣是引入课堂的有效途径。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美术课堂中尤为重视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渴望,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三课《向日葵》一课时,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通过演变成一朵向日葵,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再次演变,自由组合,想象添加,学生们用学过的知识大胆创新,有的“向日葵像地球”,也有“冷色调的向日葵”……真是千奇百怪、新颖别致,一个个稚气、巧妙的造型充满着灵气。
其次,激发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剪、拼、撕、贴等制作方式,加强学生动手与动脑的协调功能,改变单纯的传授与模仿教学,运用具有时代气息,新颖有趣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实践观察、思考、想象,从而达到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目的。例如:开展《鸡蛋壳贴画》《折纸》《剪纸》《拓印》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逐步掌握创作的方法,达到审美和创新双管齐下。
三 引导学生“进入角色”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作为“主角”的介入,不但对学生兴趣的产生、学生积极性的提高起催化作用,而且对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精神的形成乃至积极情感的形成均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实践证明,当学生“进入角色”时,其理解概念,发现问题,计划步骤或作出完善答案的能力,以及评述实践与评价的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因为,在教师们的正确引导下,学生在主动的参与活动中,往往对问题更具敏感性,对创造性的成功更有信心。
例如,在“我的故事”教学中,我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生活中一定有很多有趣的故事,那么你们最喜欢用什么形式来画呢?同学们会边想边回答:“漫画”、“卡通”、“素描”……然后我再提出问题:“故事中的人物通常会有哪些表情?”回答:“哭、嚎哭、微笑、大笑、狂笑……喜、怒、哀、乐的表情。”从中可见,学生在教师设置的情境中已探索性地学会了思考问题的方法,并从中明白了一些道理,达到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目的,同时学生也真正体会到了做学习主人的快乐。接着,我提议让几个同学上讲台为大家表演常见的“喜、怒、哀、乐”等表情。在表演过程中,台上台下气氛热烈,笑声一片。在笑声中,学生之间相互完善各种表情特征,会发现面部的眉、眼、嘴对表情的变化至关重要。当然,目的不是要学生表演,而是描画表情,并从中找出各种表情的规律性特征,然后,将各自归纳的规律表情在黑板上进行摆置演示。这样,就可能使学生都能进入角色,从自己的切身体会进行创作,主角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四 启发想象,渗透课堂教学
学生心中的世界绮丽而又怪诞,他们表现的常常是心中所想,而并非所见,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抓住这一特点。美术课堂教学离不开随堂欣赏,美的欣赏给想象扎上了翅膀。作品的本身形象不是意境,它只不过是想象的触发剂,想象的母体。司空图所谓的“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即讲此。如果说课堂的整体设计来源于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那学生的创造力则是情趣,审美素质和丰富想象力的结合。如教学初一年级上学期《和平鸽》一课时,课堂设计的大骨架是通过直观的欣赏和艺术思维,归纳出招贴画的设计原则,由设计原则展开创造性想象,进行构思、表述、动手的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面对制作的《维护和平,反对战争》挂图,由色彩、构思、构图形成的强化、简化、美化画面,使学生耳目一新,由教师引导欣赏提出问题,使欣赏深度向理性化发展。提问:“图中画的是什么?它象征着什么?”因为画中有鸽子,学生联想到和平,所以回答比较完美。和平鸽是世界和平标志的象征,表达人类对和平发展的美好愿望。在设计步骤时,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主题进行构思主意,然后口述根据确定的主题构图、构思、色彩,学生形成意象画面,并让学生加题目,并通过语言表述出来。最后是动手,即完成作业。“教”不一定只靠教师“讲”,“学”不一定只是学生“听”。“百闻不如一见,一见不如实践。”因此,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美术知识和技法,在愉悦中去进行艺术创造,可使作业的表现程度和艺术创造的水平远远超出自己原有的水平。
创作活动中的构思、口述、动手,旨在有意识地加大加深形象思维,进行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由易到难的思维与想象过程,必然以学生固有的双基知识作基础,长此下去,必有硕果。
课堂如同一片沃土,置身于它上面,需要的不仅是汗水,还有科学和严谨。盼望收获是欣喜的,那耕耘、浇水、施肥带来的萌动、抽芽、长叶到茁壮,也不失是一种。学无涯、教无涯。世上无现成之路,需要人们去探索、去创造。新的曙光,总是在开拓者的一方。
课堂教学教学设计范文6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知识为特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项重要的原则。因此,目前的教学改革要突出"教"为"学"服务的思想,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和思维发展,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把课堂教学变成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关键词:课堂练习;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161-02
1.课堂练习的设计要做到具有针对性
这里所讲的针对性有两个含义,一是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因为素质教育一个很重要的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要因材施教,即要让后进生能够接受基础知识,又要对优等生进行拔高训练,这样才能使好、中、后进生的智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二是要针对教材中的关键部分设计基本训练题,以突出重点,突出难点为目的,从而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因此,教材中的难点关键处以及易混易错的知识点要采取各种形式,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下面就谈变自己的具体做法。
1.1 针对难点设计改错练习。如三年级下册的教材中,商中间或末尾有零的除法,对位是个难点,学生在计算时常常发生差错。我就设计一些对位错误的题目,让学生去改正,这样使难点得以突破,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1.2 针对教材中的关键处设计专项练习,如分数除法,把被除数除以除数,转变为被除数乘以除数的倒数,是掌握法则的关键,我就设计转变为被除数乘以除数的倒数的专项练习,集中精力过好转变的这一关,使学生能够顺利地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1.3针对容易混淆的题目设计对比练习,把两种或两种以上易混的题目并列出现以区分细节的本质差别。如:
(1)一根绳子长5米,用去米,还剩几米?
(2)一根绳子长5米,用去,还剩几米?
学生通过对比,区分这类题目差异,既巩固了旧知识,又提高了对新知识的理解。
1.4 针对易错题目设计选材练习。我常把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几种情况和正确答案列出来,让学生加以选择。如:
(1)李明有15元钱,比王飞的2倍多1元,王飞有多少钱?
15×2+1 (15+1)÷2
(15-1)÷2 ④15÷2+1
(2)一条线长3米,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___,每份占全长的_____。
[①米 ② ③米 ④]
这样通过选择练习,有助于学生分清比较量与被比量的关系,有助于学生分清一个分数所表示的是具体数量还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为后面学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奠定了基础。
2.课堂练习的设计要做到具有层次性
我们知道学生的认识过程总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练习题的设计同样要遵循这个认识规律,形成阶梯状分层练习,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得到提高,下面就以工程应用题为例,谈谈自己具体的做法。
首先是模仿练习,这主要是参照例题形式来设计。如:
一件工作,由四队独做需4小时完成,由乙队独做需3小时完成,如果两队合做,几小时可以做完?
通过模仿练习,这里所说的变式就是在向学生提供各种直观材料或事例时不断变换其非本质属性而保持本质属性。关于工程问题,通过例题教学和模仿的练习,学生已形成了1÷( )的解题模式,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产生知识的负迁移,这就要多方面、多角度的变换题目的形式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性和深刻性等良好的思维品质。下面就工程应用题变式设计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归纳到四个字:"换"、"改"、"增"、"破"。
(1)是换:就是通过变换问题的情境设计,把工程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推广到运货、行程、购物、水管等问题上。如:
有一批货物,甲车独运5次可以运完,由乙车单独运10次可以运完。如果由甲、乙两车合运几次可以运完?
(2)是改:就是通过改数字来设计。工程应用题独做时间一般都是整数,学生解题时比较顺利,如果把独做时间改为分数或小数,学生就容易受到特殊数字的干扰而产生解题错误。
如一项工程,由甲独做要小时完成,由乙独做要小时完成,如果由甲、乙合做几小时可以完成?
学生往往把这题错列成:
1÷(+)
(3)是增:就是通过增加多余条件来设计。
(4)如开挖一条长600米的水渠,由甲队单独挖10天可以完成,由乙队独挖5天可以挖完,如果两队合挖多少天可以挖完?通常可以这样列式:600÷(600÷10+600÷15)
也可以用工程应用的解题方法,把600米水渠"看成一项工程",600米就成为多余条件,列式为1÷(+)。这样可以化繁为简,培养了学生的灵活解题的能力。
(5)是破:主是通过打破学生的定向思维,变为逆向思维来设计,把"1÷( )"的形式变为"1÷( )"的形式。
如一个水池有一个进水管和一个出水管,单开进水管4小时可以注满,单开出水管5小时可以将满池水放完。如果同时开进水管和出水管几小时可以把水池注满?
3.课堂练习的设计要做到具有综合性
综合性练习是高层次的练习,它能够全面调动学生的各项视点中,综合提高解题能力。综合练习设计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只有新旧知识相互搭配,才能使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识网络,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总之,精心设计针对性、层次性、综合性的课堂练习,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综合效益。从而使学生在纵横两个方面的数学思想得到扩展,满足各种学生的要求。通过练习,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参考书目
[1]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05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