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方案范例6篇

拍摄方案范文1 摄像前要先注意周边的状况,这样在拍摄时就可以考虑哪些场面用多长焦段的镜头。另外,拍摄时可千万不要大意,时刻不可忘记周边或是身后的状况,特别对背后的沟渠、马路等要引起重视,不要脚踩空或来往车辆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很多经验丰富的拍摄老手,都常常会因为注意力过于集中在被拍摄的景物及人物上,而没有留意到其他的危险状况,在移动位置的过程中发生了摔跤、碰撞甚至跌落深处的意外。 第二招

拍摄方案范文1

摄像前要先注意周边的状况,这样在拍摄时就可以考虑哪些场面用多长焦段的镜头。另外,拍摄时可千万不要大意,时刻不可忘记周边或是身后的状况,特别对背后的沟渠、马路等要引起重视,不要脚踩空或来往车辆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很多经验丰富的拍摄老手,都常常会因为注意力过于集中在被拍摄的景物及人物上,而没有留意到其他的危险状况,在移动位置的过程中发生了摔跤、碰撞甚至跌落深处的意外。

第二招:场面宏大摇镜头

摇镜头是最常用的手法之一。当拍摄的场景过于宏大,如果用广角镜头不能把整个画面完全拍摄下来,那么就应该使用“ 摇摄” 的拍摄方式。摇摄是指当摄像机机位不动,借助于三角架上的活动底盘或拍摄者自身的人体,变动摄像机光轴(镜头横向或纵向移动)的拍摄方法。用摇摄的方式拍摄的画面叫摇镜头,摇摄一般有上下摇摄和左右摇摄两种方法。很多人在应用摇摄时往往把握不好转动的速度和角度,使画面抖动不顺畅,这主要是因为没有把握住摇摄的要领。

第三招:移摄抓拍人物

“ 移摄” 是将摄像机架在活动物体上随之运动而进行的拍摄,用移动摄像的方法拍摄的画面称为移动镜头,简称移镜头。用数码摄像机进行移动拍摄非常方便。移动拍摄可以使用画面框架始终处于运动之中,画面内的物体不论是处于运动状态还是静止状态,都会呈现出位置不断移动的态势。移摄一般分为前后移动拍摄、左右移动拍摄、弧形移动拍摄以及上下移动拍摄等几种方法。

第四招:跟摄端稳最重要

“ 跟摄” 是摄像机始终跟随运动的被摄主体一起运动而进行的拍摄,用这种方式拍摄的画面称为跟镜头。在跟摄时跟上、追准被摄对象是跟镜头拍摄的基本要求,因为镜头大幅度的上下跳动极容易使观众产生视觉疲劳。

通常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相对稳定,而且景别也保持不变。这就要求在拍摄者与主体人物运动速度基本一致,这样才能够保证人物在画面中的位置相对稳定,既不会使主体人物移出画面,也不会出现景别的变化。

第五招:变焦拍摄注意定格

平时我们经常从电视上看到这样的画面,镜头对准一个广阔和场景,渐渐地镜头推进,最后聚焦于某个细节,这种方法经常运用于花卉、烛光、小动物等细节的拍摄。看上去显得很专业,不过我们一样可以用普通的家用DV 拍摄出来。DV 的焦距可以通过焦距拨杆来调节,将旋钮推至T 那方,可以拉近并放大远方的景物;如将旋钮推至W 那方,拍摄的范围则会扩大。拍摄变焦镜头时,需要注意在对准目标后要保持静止5 秒钟左右,以便后期编辑,另外,在一组画面结束时也要把图像定格5 秒钟,给人有始有终的感觉。

第六招:长焦距拍摄防抖动

拍摄方案范文2

此次18集大型纪录片《京杭运河・两岸行》的拍摄由海峡两岸民间影视公司共同合作,邀请了两岸知名主持人赛博、APPLE(台湾)、小小天(台湾)、SARA(台湾)共同主持。本片以中国大运河为线,以运河沿线18座城市为点,横跨五大水系,行经七省及百余个县。总计行程约两万公里。内容从两岸民众普遍关注的经济、民生、人文、环保、服务等角度切入,表现开放的运河、开放的时代、开放的国度,关注人与运河的命运。此片依托大运河向观众展现中国繁荣发展、多民族和谐相处的良好形象。加深两岸了解、增进彼此感情。

2008年初,我接到了上级下达的选题拍摄任务,经过短时间的研究,马上展开了纪录片的“前期准备工作”。

纪录片具体拍摄通常会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拟定一个详细的拍摄计划,包括拍摄大纲甚至拍摄脚本、具体的拍摄对象、拍摄场景、采访话题、线索的安排。以及结构的设计,等等。可以说,拍摄过程主要是对原计划的实现过程。

另外一种是对某个题材感兴趣,譬如某个人物或事件的戏剧因素、宿命感。独特性、典型性等,并对其中的价值进行相对的判断,没有一个具体的拍摄大纲和实施计划。通常是边拍边看,在拍摄过程中寻找线索、安排结构、确立主题。

近年来在纪录片的摄制方法上涌现出不少新理念和新方式,但在“电视快餐文化”的打压下,“慢工细活”式的纪录片制作方式已经越来越少,许多编导更多地采用第―种方式。基于纪录片真实记录的原则,笔者决定采取两种方式并行的拍摄方式。也就是在拍摄之前制作详细的拍摄大纲,在拍摄过程中依托大纲真实记录、不断感悟,寻找新的创意和灵感,思考新主题、新内容。

笔者曾经拍摄过几部纪录片,但是最长的也才四集。像《京杭运河・两岸行》这样题材宏大、空间跨度广时间跨度长的纪录片还是首次涉及。经历了一年半的前期准备和为期半年的前期拍摄后。目前该片正在进行紧张的后期制作工作,预计今年下半年播出发行;

为什么要做复杂的前期准备工作?

前期准备工作都有哪些内容?

为什么需要―年半之久?

万丈高楼平地起。稳固扎实的前期准备工作是大型纪录片拍摄的地基。根据此次积累的经验,我将前期准备工作分为六大部分,在这里和同行们分享。

都说拍一部好片子,就像打―场酣畅淋漓的胜仗。只有做好战斗前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才能看见胜利的来临。

1策划

精心策划纵观全局

拍摄一部纪录片,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编写完善纪录片策划案。这就像战争中的作战预案一样,何时打,往哪打,打谁,要达到什么目的,都要明确在案。电视纪录片的策划案也是一样。要对整个片子的大方向有明确的把握,为什么要拍。拍什么,以什么方式拍,这些都要在策划案中体现。写策划案时要有战略限光。站的要高,看的要远,为全局谋划。电视纪录片的策划案主要包括:片名、创作背景、主题立意、形式风格、工作步骤、经费预算、拍摄地点等等。

编写完善拍摄大纲,是在对片子有了初步想法之后,将虚拟想法形成文案的过程。而在整个策划案当中,“主题立意”这一部分是最为重要的。准确的主题能为片子的拍摄制作指出一条正确的道路,优秀纪录片的主题往往只概括提炼为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个字。比如《京杭运河・两岸行》策划案的主题为”国运兴、民运兴、河运兴”,主题高度提炼,让人一目了然。当然在策划案中,对主题进行详细阐述,才算将整个主题立意完整表达。

编写完善策划案,是所有前期准备工作的第―项。之后的所有工作都根据这个策划案依次展开。

2 人员

精兵强将 各负其职

有了策划案,接下来要招兵买马,按照策划案的要求立即成立摄制组。《京杭运河・两岸行》的摄制组由十几人组成,都是精兵强将,身经百战。

以上为摄制组的主创人员,在拍摄和后期制作期间,我们还聘请一些知名的编导、撰稿、顾问帮助我们完成工作。唯一的一条经验就是:分工越细,效率越高。

明确了摄制组人员构成之后,开会明确每人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分工,艰苦的战斗就此打响。

3 经费

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

俗话说的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何统筹规划经费的使用,做出实际可行的经费预算,并在实际操作中做到开源节流,把钱用在刀刃上,这些就是制片人的必修课。

经费预算虽说只是预算,但必须照顾到各个方面的经费。其中包括:差旅费、器材费、劳务费、场地费、资料费、道具费、后期包装制作费、主题曲创作费、推广发行费等等。这是一项繁杂的工作,做预算的原则就是细致周到,千万不要有遗漏的项目。

比如,差旅费包括住宿费、餐费、汽车汽油维修费三项。其中,住宿费:8人*150元/人*150天=180000元。在考虑住宿的时候,要将住宿宾馆安排在距离拍摄地点接近的位置,附近还要方便饮食和生活,最重要的是价钱合适。不可能每一家宾馆都是按照预算标准的每人每天150元,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住宿赘预算是不够的,但在一些小城市或者乡村,就绰绰有余,所以只要做到花费总数与预算一致即可。还比如汽车维修费,这个费用在别的纪录片预算中,是个可能不会出现的项目,但是考虑本片行程超过2万公里,汽车发生一些小故障也是不可避免的。

一旦预算方案完成审批,就要严格按照预算的经费办事,多退少补。在经费的使用方面,有经验的团队是绝对不会大量地超出,或大量地少于预算。

4 调研

知已知彼 百战百胜

在战场上,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我们做片子也是一样,做好调研会使之后的拍摄事半功倍。调研工作,简单地说就是对你要拍摄的题材进行研究,而怎么研究,都研究哪些方面的内容呢?我考虑有以下几点:

搜集资料

搜集资料一般由各集的编导完成,搜集的资料包括:网络资料、相关书籍资料和视频资料。比如第一集《俯下身来是人间》的拍摄地点是浙江杭州,需要搜集的资料至少有两方面,一个是运河方面的资料,一个是杭州这个城市的资料。阅读相关文字资料,对运河和这座城市有初步的认识,再观看一些别人拍过的片子,就会有更加直观的了解,如以运河为题材的《话说运河》,还有拍摄杭州城市的旅游片《台湾脚逛大陆一一天堂杭州》等等。这些资料只是作为片子的一个参考,为之后的艺术创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专家指导

在拍摄前,邀请资深专家进行面对面座谈式交流,介绍情况,答疑解惑。这里的专家是指两种类型的专家,一种是历史文化类专家,他们对当地城市和运河的历史文化极其了解:另一种是电视纪录片专家,他们曾经拍摄过相关选题,可以介绍经验。另外,要想了解一个城市,就先要了

解在这个城市生活的人。利用各种资源,

找到一些当地人,和他们交流,才能真正理解这个城市。踩点看再多的资料也不能代替亲身体验。由于《京杭运河・两岸行》是大型纪录片,拍摄耗时长,经过城市多,行程距离远。所以为顺利完成前期拍摄,我们需要进行前期踩点。由于拍摄地点多,我们只选择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四个城市进行前期踩点,分别是杭州、扬州、淮安、北京。杭州和北京是京杭大运河的起点和终点,也就是片子的开头和结尾:扬州的邗沟是运河的起源:近代的运河漕运文化则源自淮安,如运河题材的电视剧《漕运码头》、《天下粮仓》的创作原型就是淮安。可以说这四个城市的选择很有代表性。

踩点,并不是单纯的到那里走一走、看一看,而是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如勘察拍摄地点、联系采访专家、了解近期将在此举办的大型活动、拍摄部分空镜头等等。我们拍摄纪录片,重点是讲述今天的故事,今天的生活,今天的人,了解近期在此举办的大型活动,可以依托当地的大事件讲述现在中国人的生活。比如,我们知道2009年7月22日,五百年一遇的罕见日全食在天空上演,而**的观测地点正好就是我们要拍的城市湖州。得知这一消息后,我们就在时间表上加上了这个内容。安排7月22日前往湖州拍摄。在踩点过程中我们又获知山东曲阜的祭孔大典在9月26日进行,于是将拍摄曲阜的时间改到了9月底。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踩点过程中拍摄一些空镜头也是可行的,我们在踩点的过程中拍了一些空镜头。这些素材有两个用处:一是制作宣传短片,为片子前期推广做准备;二是为前期拍摄遇到的不可抗力作备份。我们在前期拍摄淮安那一集的时候,十天的拍摄时间都在下雨,拍摄的很多画面都不理想。还好有踩点时拍摄的晴空万里的空镜头,要不然这将是严重的缺憾。

5 大纲

战略战术 随机应变

由各集编导编写的拍摄大纲,就好似战场上具体的战略战术一样。要简洁明了,实用性高。电视纪录片的拍摄大纲通常由这几个部分组成:片名、主题、重点拍摄故事、本集整体故事构想。

在不偏离全篇的大主题下,每一集可以有一个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比如人与自然、沟通、爱、和平等等。这些主题并不是虚无缥缈的文字,而是片子在拍摄时的导向,需要通过镜头来表现。

在明确主题的基础上,每集确定几个重点拍摄的故事和本集整体的故事构想。在这里又包含了几个内容:拍摄故事的内容、主持人出镜串词、背景资料、建议拍摄画面、专家采访、需要协助解决事项等。这就需要非常具体的文案,这个部分也是整个拍摄大纲中可操作性最强的。我曾经在其中一集的拍摄大纲中写过这么一句话:请协助解决租船拍摄运河。看似简单的一句话,里面有不少问题:租什么船,是快艇还是木筏:租多长时间,一小时还是一天。考虑不周全会给后面的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所以要把事情想在前面,细致认真对待拍摄大纲的编写。

编写完拍摄大纲,再附上拍摄时间表,这份拍摄大纲就真正完成了,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在拍摄大纲文案实施的基础上,编导和摄像可以不断修改和完善拍摄大纲,寻找拍摄的新灵感、新创意、甚至新主题。

6 设备

刀枪棍棒 全副武装

战场上,战士的武器是枪,而摄像机就是我们电视人手中的兵器。如何选择合适的武器,用怎样的武器才能一击致命,武器装备的正确选择往往决定着―场战争的胜败。

我们选择了号称标清的王者――两台索尼DVW970P,并配上两支佳能4.5的超广角镜头作为主战装备。再加上一台Panasonic P2摄像机AG―HVX203和索尼家用DV DCR―HCS4E,共同作为花絮拍摄使用。

DVW970P拥有超高的画质清晰度和色彩分辨率,配合佳能4.5的超广角镜头使用,在一些大场面的拍摄上有惊艳的效果。

索尼家用DV DCR―HC54E也几乎达到了专业机器的水准,在拍摄常州恐龙园的时候。为拍摄坐在摩天飞轮上人们欢乐与凉吓的表情,摄像师带着这台小机器坐上了摩天飞轮,让我们在高空高速运动的同时实现了拍摄创意。

拍摄方案范文3

关键词 数码相机 病理 大体摄影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226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226

数码相机的普及使病理大体摄影的开展更方便,更快捷,更容易。病理大体标本摄影技术在医院的业务发展和减少医疗纠纷中起到关健的作用,在日常读片、会诊、资料检索及预防、减少医疗纠纷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大体标本摄影采集的大体形象和典型病变,保全了第一手临床资料,能减少或避免由于医疗证据不足而引起的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的发生。

数码相机的普及使病理大体摄影的开展更方便,更快捷,更容易。病理大体标本摄影技术在医院的业务发展和减少医疗纠纷中起到关健的作用,在日常读片、会诊、资料检索及预防、减少医疗纠纷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大体标本摄影采集的大体形象和典型病变,保全了第一手临床资料,能减少或避免由于医疗证据不足而引起的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的发生。

资料与方法

资料与方法

材料准备:①拍摄材料:单反数码相机,18~55mm镜头,三脚架,快门线,CF图像储存卡,相机软件,连接线;②自制标本拍摄架,大小50cm×50cm×35cm,平行的二个角可以各装一个小反射灯,方便晚上或阴天拍摄;③标本准备,保存在甲醛溶液中的标本,活检的标本;④电脑软件,图像处理软件和病理图文系统。

材料准备:①拍摄材料:单反数码相机,18~55mm镜头,三脚架,快门线,CF图像储存卡,相机软件,连接线;②自制标本拍摄架,大小50cm×50cm×35cm,平行的二个角可以各装一个小反射灯,方便晚上或阴天拍摄;③标本准备,保存在甲醛溶液中的标本,活检的标本;④电脑软件,图像处理软件和病理图文系统。

拍摄用光:正确的曝光拍出的照片中标本清晰可见,明暗层次分明,色彩还原正常。曝光过度会使照片过亮,很多细节和色彩不能完整地显示出来。曝光不足会使照片昏暗不清,照片中较暗的区域完全没有细节,即使后期调整,也会出现噪点。①拍摄病理标本严禁使用闪光灯,因为病理标本拍摄相机距离标本比较近,闪光灯拍摄会严重过暴,拍出来的图片大面积白光,反光严重,看不到标本层次。②调整光线:尽量应用顺光拍摄,要用柔和散射光线,不要强光照射,避免反光,标本少量水分可以增加真实感,当出现反光时,拍摄时可以用偏振镜滤光,消除或减少反光。③正确曝光:现在数码相机都采取了自动曝光模式,可以根据现场光线,确定曝光量。但是,采取自动曝光模式,要注意标本背景的颜色。标本又比较小的时候,不适合自动曝光。如果背景颜色深,自动测光往往拍出的标本曝光过度,比较亮,甚至死白一片,不显示细节;如果背景颜色比较浅,自动测光往往拍出的标本曝光不足,比较暗,后期处理也不能显示细节。一般用单反数码相机采取手动曝光模式比较好。拍摄前可以对手背测光,确定光圈和快门的组合,采取不同的曝光,直到拍摄的标本满意为止。④适当的光圈:光圈不仅控制了曝光量,还控制着景深。光圈指越大,景深越大;光圈值越小,景深越小。在拍摄标本时,一般采取5.6~11,带有微距的镜头,最好不要用微距拍摄病理标本,因为微距镜头的景深很小,拍摄时会造成标本局部清晰,大面积模糊。

拍摄用光:正确的曝光拍出的照片中标本清晰可见,明暗层次分明,色彩还原正常。曝光过度会使照片过亮,很多细节和色彩不能完整地显示出来。曝光不足会使照片昏暗不清,照片中较暗的区域完全没有细节,即使后期调整,也会出现噪点。①拍摄病理标本严禁使用闪光灯,因为病理标本拍摄相机距离标本比较近,闪光灯拍摄会严重过暴,拍出来的图片大面积白光,反光严重,看不到标本层次。②调整光线:尽量应用顺光拍摄,要用柔和散射光线,不要强光照射,避免反光,标本少量水分可以增加真实感,当出现反光时,拍摄时可以用偏振镜滤光,消除或减少反光。③正确曝光:现在数码相机都采取了自动曝光模式,可以根据现场光线,确定曝光量。但是,采取自动曝光模式,要注意标本背景的颜色。标本又比较小的时候,不适合自动曝光。如果背景颜色深,自动测光往往拍出的标本曝光过度,比较亮,甚至死白一片,不显示细节;如果背景颜色比较浅,自动测光往往拍出的标本曝光不足,比较暗,后期处理也不能显示细节。一般用单反数码相机采取手动曝光模式比较好。拍摄前可以对手背测光,确定光圈和快门的组合,采取不同的曝光,直到拍摄的标本满意为止。④适当的光圈:光圈不仅控制了曝光量,还控制着景深。光圈指越大,景深越大;光圈值越小,景深越小。在拍摄标本时,一般采取5.6~11,带有微距的镜头,最好不要用微距拍摄病理标本,因为微距镜头的景深很小,拍摄时会造成标本局部清晰,大面积模糊。

拍摄:①固定相机:拍摄标本一般在室内进行,要将相机固定在牢固的三角架上面,最好选用360°云台,以便灵活转到相机的拍摄方向。拍摄方向,最好和标本背景成90°,这样拍出的照片,背景清晰度保持一致。②控制白平衡:将相机调到自动白平衡,并注意周围光线的颜色,避免杂色光线投射到标本上面,如彩色窗帘、墙壁、拍摄人员的服装等的反射光反射到标本上面,拍摄的照片会出现偏色。③标本处理:无论是经福尔马林溶液中保存的标本 还是临床活检中采取的标本,一般表面水分较大,拍摄时容易受标本上的水份干扰而产生光斑、杂光、反光,影响画面质量。可以用吸水纸吸取表面过多的水分,避免反光。在摆放标本的时候,要让有病灶的地方或病理变化明显的地方对着镜头。④摆放标尺:可以采取截取一段钢卷尺作为标尺,也可以自己打印标尺,最好是用黑底、白字、白线条的高反差标尺,这种高反差标尺摄影效果好。摆放高度应与平面标本表面一致,或在立体标本的上1/3处,标尺位居标本下方恰当位置。

拍摄:①固定相机:拍摄标本一般在室内进行,要将相机固定在牢固的三角架上面,最好选用360°云台,以便灵活转到相机的拍摄方向。拍摄方向,最好和标本背景成90°,这样拍出的照片,背景清晰度保持一致。②控制白平衡:将相机调到自动白平衡,并注意周围光线的颜色,避免杂色光线投射到标本上面,如彩色窗帘、墙壁、拍摄人员的服装等的反射光反射到标本上面,拍摄的照片会出现偏色。③标本处理:无论是经福尔马林溶液中保存的标本 还是临床活检中采取的标本,一般表面水分较大,拍摄时容易受标本上的水份干扰而产生光斑、杂光、反光,影响画面质量。可以用吸水纸吸取表面过多的水分,避免反光。在摆放标本的时候,要让有病灶的地方或病理变化明显的地方对着镜头。④摆放标尺:可以采取截取一段钢卷尺作为标尺,也可以自己打印标尺,最好是用黑底、白字、白线条的高反差标尺,这种高反差标尺摄影效果好。摆放高度应与平面标本表面一致,或在立体标本的上1/3处,标尺位居标本下方恰当位置。

照片的处理:①照片的编号:排好的照片要从数码相机卡上下载到电脑上面,下载的照片可以重新按照拍摄的标本号码进行编号,编号要养成和标本一致的习惯,方便、好找。②照片的处理:拍后的照片,一般在相机取景的时候标本不太突出,可以采用照片处理软件适当剪裁,使标本更加突出。在处理时,可以适当调整照片的亮度、对比度和锐度。除非照片拍照时颜色失真,禁止调整照片的色调,避免判定标本病理颜色发生变化的失误。

照片的处理:①照片的编号:排好的照片要从数码相机卡上下载到电脑上面,下载的照片可以重新按照拍摄的标本号码进行编号,编号要养成和标本一致的习惯,方便、好找。②照片的处理:拍后的照片,一般在相机取景的时候标本不太突出,可以采用照片处理软件适当剪裁,使标本更加突出。在处理时,可以适当调整照片的亮度、对比度和锐度。除非照片拍照时颜色失真,禁止调整照片的色调,避免判定标本病理颜色发生变化的失误。

结 果

结 果

2006年开展病理大体摄影以来,手术标本与细针穿刺的术前摄影列为常规的拍摄对象,共收集病例12600例,大体摄影的开展为患者保存了最原始的病例资料,在日常读片、会诊、资料检索及预防、减少医疗纠纷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06年开展病理大体摄影以来,手术标本与细针穿刺的术前摄影列为常规的拍摄对象,共收集病例12600例,大体摄影的开展为患者保存了最原始的病例资料,在日常读片、会诊、资料检索及预防、减少医疗纠纷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讨 论

讨 论

病理大体标本的保存是第一手最原始的资料,做好病理资料的保存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1]。病理大体标本的存放占用空间大,病理大体标本摄影可以使实体的标本变为数据保存,既方便又易于保存,检索起来更是方便快捷。

病理大体标本的保存是第一手最原始的资料,做好病理资料的保存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1]。病理大体标本的存放占用空间大,病理大体标本摄影可以使实体的标本变为数据保存,既方便又易于保存,检索起来更是方便快捷。

法律依据:数码相机能够采集到病变的最原始的典型图像,完整的保留住临床的第一手资料,病变的大小,部位一目了然,从而成为有力的医疗证据,在医疗事故举证倒置的法规下,极大地减少与避免了医疗证据不足引发的纠纷与事故。

法律依据:数码相机能够采集到病变的最原始的典型图像,完整的保留住临床的第一手资料,病变的大小,部位一目了然,从而成为有力的医疗证据,在医疗事故举证倒置的法规下,极大地减少与避免了医疗证据不足引发的纠纷与事故。

临床科研:各种典型病例、疑难罕见病例的保存与归纳,是自我学习提高与积累经验的过程,更是为医学发展的研究提供完善的资料过程,数字化的管理、使医疗、教学,科研都能更方便的使用每种病例、多个病例的复制与黏贴,也可制成幻灯片、教学图片,完整的资料使临床与科研更好的结合起来。

临床科研:各种典型病例、疑难罕见病例的保存与归纳,是自我学习提高与积累经验的过程,更是为医学发展的研究提供完善的资料过程,数字化的管理、使医疗、教学,科研都能更方便的使用每种病例、多个病例的复制与黏贴,也可制成幻灯片、教学图片,完整的资料使临床与科研更好的结合起来。

档案管理:加强对病理科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等项管理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使病理科档案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在医疗、科研、教学和科室建设中,所形成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推动病理科档案事业的发展。

档案管理:加强对病理科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等项管理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使病理科档案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在医疗、科研、教学和科室建设中,所形成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推动病理科档案事业的发展。

远程会诊:病理图文系统的应用及网络的发展为病理的远程会诊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远程会诊又面临着临床资料的缺乏与原始资料的不足,病理大体摄影恰恰弥补了远程会诊的不足,清晰可见的大体为远程会诊提供了最真实、最直观、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从面提高了会诊的可靠性与准确率。

远程会诊:病理图文系统的应用及网络的发展为病理的远程会诊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远程会诊又面临着临床资料的缺乏与原始资料的不足,病理大体摄影恰恰弥补了远程会诊的不足,清晰可见的大体为远程会诊提供了最真实、最直观、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从面提高了会诊的可靠性与准确率。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范乘龙.浅谈基层医院病理科的生存和发展[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7,14(6):426.

拍摄方案范文4

先就这件事做个简单的介绍,这个会议的协拍方是云南的本地药企,主办方是卫生部医政司。而我与终端客户,也就是做摄像要求的人,中间还隔有三个人:摄像师—同行介绍人—会展公司—协拍方—承办方。协拍方其实事前也不清楚主办方的要求和意图,只是临会议开始前把承办方叫到摄像师前交待了一下,说是全程只拍投影上的内容。这个会议我也冒了一个险:第一次让徒弟掌机。

接下来,我们设置机位。我们对机位的选择要求是,尽量在全程主讲人的正前方二至三排(因为第一排多是领导和嘉宾的坐席)的走道边占一个位子,这个位置一来可以拍到主席台的全景又不会有太多的人头,二来拉主讲人的特写长镜时又不致摄像机的镜头光圈太小,因为光圈太小会导致用投影本来会很暗的现场曝光量不足,人物就会更暗。另外要兼顾投影的话,最好是主讲人能在投影的一角,主讲人遮不到投影内容,又不会离投影太远。

虽然主办方交代了只拍投影,但开幕式是用不到PPT的,而且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也不可能不拍啊,只是由于观众席上只有两条走道,如果机位设在右边的走道,构图会很难看,机位也就只能设在主持人这边,背景的标志的标题也都符合人的阅读习惯。看着斜一点也是没办法的事。

在拍摄过程中,我曾经使用过摄像灯来给主讲专家补光,但专家却因为射到眼睛而拒绝用灯。第一位专家讲完后,主办方把台上的桌子撤下,把讲台往中间挪了一些,这样,投影兼顾主讲人就会困难了,一旦两者兼顾,投影和人物就会变得很小,中间有大量空白,构图也难看。

我们拍摄的原则,摄像师同样专心听讲内容,讲PPT上的内容时,会把投影和讲者放在一个画面上,既看到PPT的内容,也有讲者的丰富表情,如果讲者的话题偏离了投影上PPT的内容,摄像师就得把镜头平稳地移动到主讲人特写上,专注拍摄讲师声情并茂的案例。也许拍摄过这种会议的摄像师就会说了,那现场和投影的光线相差很大,想两者兼顾谈何容易?呵呵,这其实就是这篇小文所要讲的主要内容,我们先把这个案例说完。

当天客户所打电话来的主要内容是,那个PPT的内容看不清楚,而且是斜的,变形了,小了,有时还被切掉。客户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会展很委屈!呵呵,今天那位不懂技术的小妹妹送碟过去,被客户问得无从解释,刚才一分钟时会展的小妹妹打电话来沟通此事,我都不敢说什么,这篇小文写好了发给她看,也给她普及一下专业知识。

拍摄投影会议所产生的问题

单机拍摄这类会议,所产生的几个问题是:

1.光线。由于现行的小型会议,多是用投影,投影的亮度,也就是流明值,一般有800、1200、2500、3000、5000、8000等等,流明值越高亮度越大,相对应,流明越高投影的售价或租金就越高,有些会展公司和主办方为了减少开支,多用低流明的投影仪,也就是大多在2000-3000流明的投影仪。现场为了能看清投影上的内容,就会把现场的灯光关掉一些,现场暗,投影相对就看得清晰了。这样一来,主讲老师就会显得暗了,摄像机可不是人的眼睛,光比大,我们的摄像机不可能同时让很亮和很暗的拍得清晰,曝光量调到投影上,讲者就会很黑直至看不清,调到拍人物的曝光量,投影就会亮得发白,也根本看不清幕布上的内容。这个摄像机的技术问题,目前全世界还没有人能够解决。

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当投影上有重要内容,或者切换时,尽量把摄像机调到拍投影的曝光值,要么就直接单拍投影;当讲者的话题离开了投影的内容,我们就把摄像机调到拍人物的亮度上,并尽量只拍人物特写,否则一大块白布在上边很难看。这样,不仅PPT的主要内容也有了,讲者的丰富表情、动作也有了,其实一般情况下,人们专注的还是主讲人的神态表情,能带动听众的神经认真听讲,光拍一个死板的投影未必抓得住听众。

2.构图。如果投影的幕布和主讲人搭配得当,使两者构成一个整体最好。

人物和投影都能拍得最大,又没有空闲的面积浪费,4∶3的投影和人物分布在目前主流视频16∶9的画面上很完美。如果两者分得很开,都要在画面上,则两者就会缩得很小,而且拍摄过程中从幕布将镜头移动到人物特写上,运行的轨迹很长,增加了拍摄难度,又影响后期的观感。

另外,由前述案例所讲的投影斜度问题。先要讲一下投影的使用原理,任意将投影仪放在幕布前方,并把光打在上面,你会发现,这片光会有大小、倾斜、梯形失真的问题,这些都能在投影仪上进行调整。而咱们的摄像机是没有这个功能的,其实即便有,也是不能调的,投影仪是因为跟幕布位置的相对角度不一致而对此造成的画面畸形失真进行矫正,还原出PPT本来的面目。摄像机要拍幕布及其他的内容,它所拍的是现实的实际景物,只是跟幕布的角度肯定有一定的差别,要想绝对的正,那得把摄像机架到所投的影像(还不能幕布为准)对角线交叉点的正前方,那将会很高,谁上去操作?架一把云梯?要知道投影主要作用是给现场观众看的,不是专门用来给摄像机拍的,可不要遮到观众的观看。

3.有些主讲人会在台上走来走去,又要用到激光笔指点投影上的内容,甚至会直接走入所投的幕布前,用手去指幕布上的内容,这样又会增加拍摄的难度。

综上所述,案例中所提到的问题都有了答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能不能解决?其实,除了客户对技术上不专业的原因造成误解之外,就是第一次掌机的徒弟肯定会有少量虚焦和跟不上的现象,很多问题也是有办法解决的。下面就这些问题再做一些剖析,研究一套完美的解决方案。

讲座中对投影的完美拍摄技巧

1.后期插PPT照片

也就是在后期把主讲人所讲的PPT转换成照片,直接插入成品视频中,有两种插法,一种是讲者和PPT交替插入,另外一种是拍摄时在画面中留出空白,专供贴PPT,本人倾向于后一种,拍摄时曝光量以人物为主,调整好画面不要随意动,最好还带有现场的投影,虽然投影不是很清楚,但可以隐约看到切换的时间和画面的内容,以帮助后期适时换图。

但这样还是有几个问题存在。一个是主讲人需要用激光笔指引屏幕上的细部内容,如果插PPT照片,就不会有讲者对投影里局部重要内容的关注,看着讲者用激光笔在指,PPT里却没有任何光点,不知道他指到哪里去了,观众不知所踪,也没有PPT切换时的特效,有些PPT的一屏要根据内容,一点一点地打开,而转换成照片的PPT去不能分开导入。一个是有些讲师会因为版权、知识产权问题,不给别人拷PPT,连主办方都没办法要到。另外还给后期增加很多难点,每个PPT照片都要和讲话内容反复核对,大大增加后期的工作量。

2.双机位

双机位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法之一,一台摄像机只对一种光线的画面,特别是拍投影的摄像机,调好曝光量基本就不用动了。但是机位也很关键,首先尽量要定在幕布前的中心点上,也就是说,幕布、投影仪镜头、摄像机镜头一定要在一个垂直平面上,如果条件允许,离屏幕是越远变形越小,离屏幕越近,梯形失真越大,上小下大。当然,这在后期编辑中也可以处理校正。另一台摄像机专注拍主讲人,要特写大景随意。最后两台摄像机的画面是要组合在一起的,所以有几种方式,最简单的是以主讲人的画面为主,切换PPT时画面切到投影上,以观众看清看完内容为止,两个画面交替切换;还有就是画中画,主讲人是特写镜头,要看面向哪个方向,也就是要把投影的画面组合在主讲人的前上方,组合后空白的画面加点动态视频素材很好看呢;还有一种方法,拍摄主讲人时特意在旁边留出空白,人物置于一角,投影的画面直接压在空白处,缩到不影响主讲人即可。

3.后期调整

我还用过一种方法,拍摄时构图合适,PPT和现场亮度相差不太大,将摄像机曝光调至两者兼顾,取景构图确定后不做频繁调整。在后期中,把视频画面的投影部分局部调暗,把主讲人部分局部或者除投影外的所有部分调亮。

4.现场组织搭配

如果摄像师可以左右现场的局面,那么有几个方法调整现场的设备。投影仪的流明足够高,8000-10000流明,那么把现场灯光打到足够亮,接近投影,两者兼顾就没有问题,比如用LED,白天在室外也同样不影响观感;讲者和投影的屏幕根据拍摄要求调整到合适的构图位置;现场增加灯光专给主讲人补光,如追光、摄影灯等;另外有些有经验的讲师,在设计自己的幻灯片时,会尽量用深色的图案制作背景,使用浅色、白色的文字,这样投影的亮度就最大程度接近现场光线,观众看得也更舒服。如果能做到这几点,那么一台摄像机就可以一气呵成,开始拍摄,都不用反复动摄像机。

呵呵,这是理想主义,在现实中很难协调周全,因为这样会给承办人增加投资和工作量啊,只好把这些工作推给咱们最底层的摄像师吧……

总结

一个简单的拍摄,内行看门道,外行看成效!可是这成效来得却并不容易,不谙此道的客户根本就不知道其中的奥妙,对摄像师要求这要求那,却并不给我们创造条件。前期的沟通不到位、不及时,甚至中间还有几个人在转述,完全复制了培训中那个“传话”的游戏,传到最后完全变了意思,直接影响到拍摄的效果。

拍摄前,摄像师最好能跟主办方的人进行尝试沟通,先期了解会议的内容,讲师的风格,现场的条件和成品的要求,提前策划好拍摄方案和设备的准备。在拍摄过程中,摄像师一定也要专注讲师的内容,切换了PPT的内容,要侧重投影,PPT在一定的时间看完后,讲师讲到其他话题、案例的内容PPT又没有时,一定要把拍摄的重点转移到讲师身上。有些因条件所限,而做不到的要及时跟客户解释清楚,及时调整拍摄方法和制定补救措施。

拍摄方案范文5

关键词:现场照相;常见问题;预防措施

一、现场照相中的常见问题

现场照相是照相探索的第一步,它应该配合现场的其他技术手段,为今后的调查工作提供依据,因此,在现场照相领域中的照片质量、信息量、使用水平是设备的关键部位,如果不注重,会对我们的工作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1]。那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根据目前了解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大方面:

(一)现场工作人员存在的问题

1.对现场情况了解不足

一些现场技术人员,赶到现场,不认真听事实情况,并且没有详细的了解情况,没有制定现场照相计划,就盲目的没有脉络的迫切的进入拍摄中。结果不能正确的拍摄现场照片,导致结果的失真。

2.协调意识不强

不能与其他领域的调查人员相结合,最终导致结果错误。现场需要所有参与者密切协调配合,这样才能顺利完成,一般现场调查是先从开始,然后深入中心,人员进行定向和图片拍摄,标志检查人员进入开放通道领域,摄制组在进入场景中心前拍照,因此不破坏现场的前提下,勘探工作做好,如果调查人员不相互沟通,也不缺乏协调和沟通,可能造成泄漏重要痕迹物证的失误[2]。

3.工作经验不足

缺乏工作经验,摄影器材的性能不熟悉或不了解摄影器材的使用[3]。一些现场照相人员第一次接触故意伤害、碎尸、爆炸和火灾等主要场景都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于是进入现场后,没有计划的拍摄一个场景,缺乏系统性,在照片清晰度和连贯性上,容易出现漏打现象。随着电子产品的更换速度的加快,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新的设备为刑事调查服务是当务之急,如用数码相机和多普勒光照,以及紫外线摄影系统,需要研究和实践的技术人员可以掌握,否则会给案件的调查带来很大的困难。

(二)现场照相操作存在的问题

1.方位照相

方位照片要反映犯罪现场所在的位置和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但是一些方位照片没有反映出现场的方向、位置和周围的环境关系[3]。例如,仅将发案现场的这栋房屋作为方位,没有环境。有的照片虽然有周围环境,但所拍的周围环境范围太小,反映现场所在的位置和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效果不明显。同时,有的方位照片中,没有突出犯罪现场的具置是哪里,指代不明。

2.概貌照相

概貌照相要反映出现场整体状况, 表现中心现场与的关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首先要求概貌照相的照片要全面、完整。而一些概貌照片仅从房间门口对中心现场拍摄一张概貌,并且由于镜头焦距原因还没有把房间内的全部状况摄入画面,更没有考虑从多角度反映中心现场整体状况、 中心现场各物体的关系、中心现场与的关系[4]。如在一张概貌照片上只将房门的上部拍摄在画面中,而房门的下部就没有得到反映;还有的拍了现场大门的概貌,但卫生间门没有拍摄;更有甚者,把现场勘查所用的器材也拍在画面中。

二、现场照相的预防措施

在现场照相时,对场景的光照强度进行估计,选择合理的组合光圈快门,正确曝光。有测光表的相机选择点测光或是平均测光等方法,并立即回放后看到的结果,以确保每个照片是清晰的,准确的曝光。对现场照相的预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现场工作人员方面

对现场照相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和加强对相关知识培训,逐步将刑事技术运用到专业的培训体系中,使他们能够掌握和运用系统的拍摄技技术。制定和建立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度的责任心,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成为一名合格的现场照相人员。建立严格的现场照相人员评价和奖励制度,建立规范的工作规则和工作标准,使工作规则为基础、以证据为基础的评价,并且进行适当的考核和沟通。

完善刑事技术人员的政治和工作待遇。配备一套完整的现场摄影设备和辅助设备,有限的资金使用关键上,使工作效率可以显着提高,从而减少错误。重大刑事案件犯罪现场尽可能多的跟踪证据,拍照,并现场检查拍摄,对于现场和个别的证据重新调新拍摄,确保没有任何遗漏的证据。

(二)现场照相操作方面

1.解决方位照相的方法

(1)拍摄方位现场的时候,应具有永久性的特殊标志,将熟悉公共场所、政府机关、工厂、学校等突出位置安排进屏,拍摄出现场的主要特征。照相的地点的选择举足轻重,通常选择在周围的高的房子、丘陵,与中心的场景有一定的距离更合适。

(2)如果有拍摄距离和镜头、视野的限制,应用于拍摄连续拍摄的方法或使用直线的拍摄方法。拍接片的时候,图片连接应避免关键部件,重叠部分应占整个图片的1/4至约1/5[5]。拍摄时,使用光、焦点、距离、曝光应一致。中心现场和关键部位的前景,应避免障碍物。

(3)晚上调查现场,除了特殊情况外,拍摄地点可以安排在第二天拍摄。必须在夜间拍摄时,要考虑使用三架固定相机,使用多个曝光或使用多个闪光游动曝光方法拍摄。

2.解决现场概貌照相的方法

(1)现场进行概貌照相的时候,必须要和概貌照相的的要求一致,认真取景,设计画面布置。确保中心的现场、关键部分、进出口位置、留下痕迹的证据充分安排在一个照片的突出的位置,而且还要考虑与摄影的连接,关键部分的摄影范围。相反的,多方位的拍摄,与协议的光的距离和角度。有一些现场由于条件的原因,室外场景宽广、而室内场景窄,同时无法退让的时候,可以运用广角镜头或鱼眼镜头,使用相反的,多向交叉拍摄的方法进行拍摄,力争完成拍摄时间。鱼眼镜头应谨慎使用,因为,拍出来的图片变形严重,只有在没办法的时候,考虑使用。

(2)现场概貌照相的用光与方位照相时大体上是一样的。但必须确保图片在现场的中心和关键部位的外观、物品、痕迹、物证和遗产是按照原始状态的拍摄固定的。

结论

现场照相是刑事勘验记录的主要组成部分,目的是通过照片反映现场状况,为研究和分析判断案情提供依据,为刑事科学技术鉴定提供资料,为揭露和打击犯罪提供诉讼证据。因此,搞好现场照相工作,是现场照相工作人员的神圣职责。

参考文献

[1]吴绵泉. 浅谈辨认现场照相[J]. 广东公安科技,2011,03:28-33.

[2]李亚军. 特种照相在交通事故现场勘查中的应用研究[J].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4,05:84-89.

[3]乐照航,陈源锋. 扫描全景方法在现场照相中的应用与分析[J].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4,06:31-35.

拍摄方案范文6

[关键词] 药物化学;课堂录像;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1(a)-112-02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videotaping in pharmaceutical chemistry classes

LIU Na, ZHENG Canhui, ZHOU Youjun, LU Jiaguo, ZHANG Ling, ZHU Ju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fice of Pharmaceutical Chemistry, School of Pharmacy, the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Abstract] From the starting point of videotaping the real situations of pharmaceutical chemistry classes, this paper elaborats the important role of class videotaping in teaching reflection,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files and other aspects, puts forward several questions needing attention during videotaping and summaries the author's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of this work which has certain practicality and guidance for the same kind of work.

[Key words] Pharmaceutical chemistry; Class videotaping; Teaching reflection

近年来,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主要手段的课堂实况录像片,在推广优秀课堂教学经验、开展课改研究、教学指导、教学评估和建立教学资料档案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1]。

2010年9~12月,笔者对本校药学专业本科08级药物化学课程进行了全程的课堂录像拍摄工作,在此过程中,就课前准备、拍摄技巧、存档等方面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体会,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笔者现从拍摄实况录像的出发点、拍摄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存在的不足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 拍摄药物化学实况录像的出发点

1.1 基于课堂录像的教学反思

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教师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正如Richard(1990)所说:教师教学的时间远比接受专业训练的时间长,自我反思是教师可持续发展和成为研究型教师的一个关键因素;自我反思能够为教师提供批判性地看待自己教学的机会;能够缩小教师对自己教学想象和现实的距离;能够使教师具有从别人要我提高到自觉提高的意识和责任感[2]。而课堂录像使教学反思更加直观、震撼,更有成效。本教研室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出发点,希望通过全程拍摄《药物化学》本科课程的课堂录像来引导教师们对教学进行自我反思,有效加深教师对教学课程的理解,认识并纠正授课过程中的不正确行为。

教学反思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点:①可直观地看到授课教师着装是否合理,仪表是否端庄。②可清晰地听到授课教师语调是否自然,音量大小是否控制得当,普通话及英语发音是否标准,是否掺杂少量口头语,授课节奏是否过快或过慢。③可清晰地观察到教师的肢体语言是否丰富,肢体语言是帮助信息传达的有效手段,因而也利于增进教学效果。④教学组织形式通过录像可以直观地认识。如是否有适当的师生互动,教学组织形式是否丰富,是否就某一研究热点进行集体讨论、开展报告等。⑤可直观地看到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是怎样相结合的,如范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讨论式教学的应用可通过课堂录像生动地展现出来。

通过以上几点,授课教师可以回顾、分析自己授课的优势和不足,其他教师也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1.2 作为本科学生的学习资料

药物化学学科既是创新药物研究中的龙头学科,也是药学各专业的基础学科[3]。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药物化学课程涉及内容繁多,枯燥难懂,知识不易理解和吸收,往往一个章节中就包括几种结构类型,涉及数十种甚至几十种药物[4],教师授课信息量大、节奏快而紧凑,课堂上往往学生来不及消化和吸收,因此,拍摄课堂录像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可以有选择性地重复播放上课的内容,备复习之用。

1.3 国家重点学科档案资料建设

课堂录像是授课过程最直观、最真实的反映,本教研室目前已将其纳入一项常规的档案资料,药物化学课堂录像是第一门全程录像的课程,通过本次录像拍摄进行初步的技术探索,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将陆续对本科室其他几门课程进行全程录像的拍摄。

1.4 为申请国家精品课程做准备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五个一”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课堂录像作为精品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网上评审、学生学习、教学交流等,它反映了本门课程教师的教学水准、教学艺术、教学风范,同时也反映了一所学校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底蕴[5]。本教研室对自身发展有着较高要求,在力求做好科研工作的同时,希望在教学方面也取得更大的突破。如果要申请国家精品课程,除需要录制专业水准参加评比的教学录像外,需要建立本学科的网站,网站上要求有本门课程所有章节的授课录像。本次全程课堂实况的录像正是以此作为前提之一进行拍摄的。本教研室希望在每一节课的录像中,都要充分准备、认真对待、积累经验,拍摄出较高水平的课堂录像,为申请国家精品课程做好准备。

2 拍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1 课前准备

2.1.1 仪器准备 笔者在拍摄药物化学课堂录像时,使用的是SONY HDR-CX180E DV摄像机,这部摄像机虽然达不到高水平的专业级拍摄要求,但是完全可以满足本科室的一些基本需求。仪器准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拍摄前确保电池和备用电池电量充足。平时授课用的是普通的阶梯教室,放置摄像机的教室后部没有电源插座,因此,每次摄像前应保证电池电量充足,且准备备用电池。②拍摄时用高度为1.8 m的三脚架将摄像机固定在教室后方,确保拍摄时不发生抖动。③将摄像机存储空间及时清空,以免拍摄时空间不够大影响课堂录像的完整性。④授课教师使用的便携式麦克风,使用前保证电量充足、调节好音量大小。

2.1.2 人员准备 为了在录像中展现授课教师良好的精神状态,避免授课教师的紧张情绪,笔者在拍摄录像前与授课教师进行沟通,使其心理上做好充足的准备,做到胸有成竹、万无一失。这包括:①沟通好拍摄录像开始、结束的时间,告知拍摄的整个流程。②大致了解本次课的授课内容。③了解本次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如教师讲课为主、讨论课为主还是论文报告会。在做好上述沟通之后,就可以做到熟知于心,恰当地调整拍摄角度和拍摄主题。

2.2 精心设计录像画面

精心设计录像画面是设置好课堂录像的关键[1]。好的课堂录像片,不但要真实、客观地反应教学过程,而且要突出拍摄重点和拍摄主题,录像画面美观、比例和谐。

2.2.1 机位设置 本教研室采用的是单机位拍摄,所用教室为容纳200人的阶梯教室。故将摄像机安置在阶梯教室的正后方,以俯视的角度拍摄。这样,可以突出授课的主体——教师,整个教学环境包括黑板、幻灯、学生都在画面内。

2.2.2 焦距 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适当调整焦距,使录像更加生动、有艺术感。如每次课开始时,按照本校规定将有一名学生干部向授课教师报告学生准备情况,此时,可调整焦距使用近景给报告活动特写;报告完毕,将镜头拉为远景,给出整个教师的完整画面,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内。一般如有师生互动环节,可调整焦距做中近景拍摄。

2.3 存档

作为拍摄课堂录像的最后一个环节,存档是至关重要的。课堂录像是教师、学生重要的研究和学习资料,是建设教学档案重要的档案资料,在命名和备份方面都必须做到规范化。

2.3.1 规范命名 摄像机拍完录像后自动生成文件名,按照拍摄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命名。这给观看的教师和学生带来诸多不便,如果要寻找想要观看的某一章节内容,或某一位指定教师上课的内容时,就显得非常麻烦。并且作为存档资料,本教研室对档案资料的内容、时间标记也有明确的要求。因此,笔者采用“日期+课程章节+(授课教师姓名)+本章节第几次课”的格式来命名。例如:“2010-09-03第一章绪论(某某某)1”。经过这样的规范命名,打开录像资料的文件夹,一目了然,非常清晰,想要找到某一章节的内容,或者某位教师上课的内容分都非常容易。

2.3.2 资料备份 现代化的教学辅助手段,在当今教学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这些技术存在一个缺点,如果保存不当或无意删除,亦或是保存档案的电脑出现故障,恢复起来会比较麻烦。课堂录像也是如此。因此,每次拍摄完及时做好资料的备份很重要。本教研室采用专门的移动硬盘用来保存所有课程的课堂录像,安排专人保管,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当然也可以采用刻录光盘的形式备份,取放都非常便捷。

3 存在的不足

3.1 仪器

本教研室采用的是SONY HDR-CX180E DV摄像机,比起专业的摄像机有一定的差距。采用单机位拍摄,拍摄角度单一,主要以授课教师为拍摄主体,对于课堂上师生互动和学生的表现,不如双机位展现得生动和细腻。

3.2 技术

笔者主要从事药物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并非专业的电教技术老师,且初次进行课堂实录的拍摄,在拍摄技术上难免存在一些不足。

以上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课堂实录的整体拍摄效果。但基于本教研室的四个基本出发点以及笔者和本教研室全体授课教师的共同努力,在拍摄效果上也做到一定程度的弥补,最终的药物化学课堂实况录像依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能够满足本教研室的教学、师资培养、档案建设等方面的需求,为教师教学反思、学生学习、科室档案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今后笔者在拍摄技巧和技术方面还需进一步探索,多做研究,力求突破硬件不足带来的缺陷,拍摄出更好的课堂实况录像。

[参考文献]

[1] 许松.信息技术环境下地课堂实录片摄制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2007, 241(2):73-75.

[2] 曾燕文.自拍课堂录像——促进新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8,90(9):42-44.

[3] 郑灿辉,周有骏,朱驹,等.药物化学网络课程构建探索[J].上海高等医学教育,2009,69(3):164-166.

[4] 刘娜,朱驹,吕加国,等.从范例教学谈《药物化学》教学方法的改革[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6):150-151.

编程小号
上一篇 2024-07-14 14:26
下一篇 2024-07-14 14:22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05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