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营销案例分析范文1
以2016年除夕夜为例,全国网民手上和心里最热的一个词就是“抢红包”。
据了解,2016年春节,除夕当日微信红包的参与人数4.2亿人,收发总量80.8亿个,是2015年春节除夕当日10.1亿个的近8倍;QQ红包的参与人数3.08亿人。收发总量22.34亿个。除夕夜全球QQ用户共“刷”1894亿次,参与QQ红包活动用户中,90后占到了75%以上;支付宝红包总参与3245亿次,共有近80万人集齐五福红包。三四线城市参与支付宝红包的用户占比64%。
由此可见,互联网红包从一种简单游戏,变成了全民参与的现象级产品,以及巨大的商业平台——生态雏形已经显现。
在此背景下,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互联网+”智库系列丛书之《红包经济:开启“移动场景”新时代》即将应声出版,解读“红包经济”背后的秘密。
以下是《红包经济:开启“移动场景”新时代》目录抢先看:
第1章红包大战:大佬们的游戏
1.微信红包“珍珠港偷袭”春节大战支付宝
2.失落的阿里:支付宝的红包反击
3.微博:在阿里与腾讯大佬大战中的“闷声发大财”
4.“红包大战”后社群平台崛起:电商格局十多年来首度发生裂变
5.谁是春节红包大战赢家?
第2章红包经济:支付的剧烈革新
1.红包背后:移动支付的“掠夺”
【案例】苏宁推“易付宝”红包
2.红包背后:折射银行的差距被拉大
3.红包退场:支付应用场景才是主角
第3章红包玩法背后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1.红包互动:红包的玩法以及威力
2.QQ、百度钱包、微博也来“凑热闹”
【案例】QQ春节红包:微信的同门弟兄不容小觑
【案例】“百度钱包”:参战红包大战聚焦电影票市场
【案例】微博“让红包飞”:社交老将“宝刀不老”
3.2016年:互联网红包进入2.0时代
4.疯抢红包背后心理学
5.红包为什么如此红?
6.红包流行下的“变味”
7.从微信红包看传统社会人际关系转变
第4章红包+营销:羊毛出在羊身上
1.红包营销的本质
2.红包+电商:赤土之下:巨头之间的刀刃战
3.红包+交通:红包补贴策略催生“互联网出行”巨头崛起
【案例】滴滴打车:红包催化成的移动交通平台
4.红包+众筹:红包:众筹的**搭档
【案例】微金所:红包缔造的P2P金融平台
【案例】老总微信筹学费,互联网思维上中欧
【案例】“串店”微信玩众筹3小时募来50万
第5章红包+行业:“红包经济”的融会贯通
1.红包+餐饮业:红包新玩法餐厅不要太火爆
【案例】美团外卖:红包打造国内互联网外卖市场大佬
【案例】百度糯米:红包发送,O2O全领域战略计划
【案例】饿了么:聪明的红包营销
【案例】微信红包:“九锅一堂”:提一个有效意见发一个
2.红包+房地产业:线上吸粉线下增访营销利器
【案例】保利:跨界合作滴滴留住春节客户脚步
【案例】旭辉:渠道汇聚,微信群的点滴力量
【案例】绿城:微信公众号:投2万红包换5万粉,成本均价0.4元/人
【案例】腾讯房产:10亿红包发送买房兼顾赚钱
【案例】搜房红包:改写传统房产电商时代
3.红包+广告业:广告业的“红包气质”
【案例】支付宝:红包搭台,“互动式广告”崛起
【案例】滴滴红包:打车兼顾打广告
【案例】脉脉“红包广告”:脱颖而出,高性价比
4.红包+娱乐业:多年未曾谋面的“孪生兄弟”
【案例】同城旅游:将娱乐营销和红包营销串联
5.红包+电商业:如何“草船借箭”
6.红包策划:红包营销案例分析及营销红包的制定
【案例】2015年春节新浪微博“让红包飞”招商案例
【案例】良品铺子:“千万抢红包”案例
第6章红包的法律界限
1.红包诈骗
2.红包
3.红包贿赂
4.红包个人所得税
5.新颁布的网络支付管理办法详情及影响
6.“红包”引发的其他若干法律问题
第7章:红包经济:微商的红包营销
1.微信营销的行业分析
2.何为微商?
3.微商行业风云测析
4.微商的创业方向
5.微商的红包营销手法
【案例】“下蛋公鸡”的红包推广模式
【案例】vivi:一个90后美女微商的“逆袭”
移动互联网营销案例分析范文2
关键词:移动互联;用户需求;营销哲学;策略
一、背景
2013年是移动互联网格局迅速变化的一年,BAT纷纷加大在移动端的布局力度,投资并购案层出不穷,竞争非常激烈。移动互联网各个领域均开始洗牌,头部企业优势愈发明显,弱势企业逐渐被市场淘汰。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端应用在各个领域全面探索变现,在电商、游戏、O2O领域加大力度,争夺市场,将用户流量不断转化为现金流。
1.移动互联网用户基数不断扩大
据艾瑞咨询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整体网民规模达到5.6亿人,移动网民为4.2亿人,移动网民渗透率为75%,移动网民增速高于整体网民,两者差距逐渐缩小。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
2.移动互联网行业细分格局变化
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为575.9亿元,环比增速91.6%,保持了较快的发展趋势。就行业细分格局变化来看,移动增值市场占比持续萎缩,移动购物占比继续扩大,同时移动营销和移动搜索也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微营销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并且不断被消费者认同与应用。
3.移动营销市场规模高速发展
2013年中国移动营销市场规模为63.2亿元,增长率高达161.3%,移动营销市场规模获得持续突破。移动优质媒体也不断丰富,广告主、商、平台广告等都积极参与并推进市场进一步发展。移动营销形式主要包括:APP手机应用、微信订阅号、手机网页广告等形式,扫码付费,微信支付,手机钱包,手机团购等已经逐渐被消费者使用并喜爱,正处于习惯养成期,市场前景广阔。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注释:移动营销市场规模指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两类移动终端上搭载的营销活动所占市场规模。
二、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用户需求概述
1.移动社交
随着手机的全面普及以及移动物联网的高速发展,移动终端作为一个人们必不可少的沟通交流平台越来约受到各个行业的关注,社交平台作为移动终端上一个新兴的端口,更是在近些年来发展迅猛。现在已经大红大紫的腾讯微信在手机App应用中覆盖率遥居榜首。微信即刻在线,实现了及时记录、及时互动、及时学习和即刻支付,更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的重要来源之一。
目前,社交网络正在经历一个由娱乐化向工具化的过渡。社交属性的工具化趋势,将使组织内的联络渠道更加通畅和高效,并且有效地把各种事件和活动进行整合。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这样一个趋势,从而着手利用社交网络和社区的作用来带动业务的增长。通过大量的协作,以及各种社区内部和外部的协同创新及集体智慧,企业社交网络对整个业务的影响将积极而深远。
2.移动视频
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日益普及,在线和离线移动视频领域逐渐发展起来。通过使用移动设备,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观看节目,可以不受位置和姿势的约束,启动快捷方便,弥补了传统电视的缺陷。据调查显示,大约40%的YouTube流量来自于移动设备,较去年的25%和两年前的6%有着大幅的上升。美国地区大约有5000万的用户通过移动手机观看视频,用户通过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观看视频的时间占据所有在线视频时间的大约15%。目前,随着4G网络的覆盖面更加广泛,移动视频产业链正呈现“爆发式”的增长,超乎任何人的想象。
3.移动购物
消费者青睐手机购物的三个主要原因是其便捷性、随时性以及简化购物过程的多种手机应用程序。广大消费者的移动消费习惯已经养成,支付、携带的便利性更是带动了手机购物的发展。万事达卡网络购物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手机购物比例居亚太之首,近六成(59.4%)受访者曾使用手机购物,其次是泰国(51.2%)和韩国(47.6%)。
三、移动互联网背景下营销策略要点
1.用户思维
互联网的特点是开放、透明、共享。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人人都是自媒体,信息沟通效率增加,信息不对称性被打破,点对点的随时随地连接性使得信息反馈和用户参与成本不断降低,消费者反客为主,再加上碎片化时间利用的生活方式,使得“消费者赋权”得以发挥威力。这种背景下,企业必须以更廉价的方式、更快的速度、更好的产品与服务来满足消费者需求,“用户思维”顺势而生。
用户思维,顾名思义,就是在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都要“以用户为中心”,营销依托于产品特性,但是究其本质也是用户需求,随需而变显得尤为重要。营销的成功最为核心的就在于找准用户的痛点和痒点,并设定条件来满足,从而实现成功销售。如今网络消费大军集中在80、90后身上,他们追求个性。
品牌价值观如何构建?首先,构建认同感,认同感也可以理解为参与感、存在感,反映在营销活动中就是增强互动,让用户体会到被重视。最极致的营销案例就是小米,小米创始人雷军把小米成功的真正秘密归因于“兜售参与感”。创业初期,创始人雷军、黎万强等人每天会保证在论坛上泡1小时,与米粉近距离沟通,并第一时间反映到产品设计上。其次,要注重用户体验。从营销而言,小到移动终端设备可视化界面的设计,大到营销推广的渠道选择、策略制定,都离不开用户体验的及时反馈机制。雕爷牛腩这家以“互联网玩法”自居的餐厅,特别设置了一个CEO岗位,为首席体验官,其中的E是Experience,即“体验”,CEO会从客户的角度去感知餐厅服务,时刻注意客户的反馈,时刻注意改善服务。
2.社会化思维
社会化思维,就是指企业应该利用社会化工具、社会化媒体、社会化网络,重塑企业和用户之间的沟通关系及商业模式的思维方式。在2014年举办的千人互联网大会上,专家曾断言,未来,人们将生活在线上的群中,每个人都将归属于不同的线上群体内,去交流、去分享、去实现自身价值,需求存在感和成就感。同时社会化交往方式也决定了人们以关系链的形式来进行传播。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A购买了商家的产品,感觉质量不好,往往会第一时间告知他身边的朋友B这个产品不好,从而影响B的购买决策。在互联网竞争中,突破靠点,成长靠链,社交关系链就是其中关键的一环。
那么,作为营销策略而言,就应该先人一步,提前搭建起一个平台,吸引同类人群聚集,实现规模效应,建立信任感,进而开展进一步的营销策略。曾经在电脑终端风靡一时的贴吧,就是起到了建立社交平台的作用。如今,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订阅号也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很多实业公司、金融机构都已经搭建了自身的交流平台,并且有专人进行维护。微信的成功很大程度来源于“把关系做小”,让每个人与不同的圈子和个体更为紧密的联系,通过无数个高粘性、高活跃度的“小网络”变成一个基于“紧密关系”的“大网络”。
3.流量思维
在移动互联网营销模式下,营销效果极大程度取决于用户基数,也即流量思维。流量可以理解为用户数量、活跃用户数、用户访问频率等,究其本质,就是用户关注度,当体量足够大的时候,自然会转化为商业价值。
作为营销策略而言,首先应该看到流量的关键性,进而寻求引导、扩大流量的方式。目前运用最为广泛的方式就是“免费策略”。在网络环境下,免费策略是应用的最为成功的策略,最经典的案例就是360免费杀毒软件的崛起,一举击败了风靡一时的瑞星杀毒软件。但是,免费是为了更好的收费。免费如何盈利?不同的产品和企业有不同的方式,最新的方式就是实现费用承担者的转移。6月底,一家4人公司成功运用这一理念实现盈利7000万,那么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图4 运作模式
首先,发现利润区,确定哪些方向、维度、层次存在企业获利或整合价值的空间。其次,设计盈利模式,寻找企业进入的利润区和利润获取方式。然后,构筑生态链,透过相关合作结构方案,依托产业链产业集群,构造其生态链。最后,生态链控制力,战略控制力是企业实施商业模式的充分条件,制定商业模式的依据,升华商业模式的依托。
他们通过网站打广告,用户只需23元邮费即可获得市场价值188元的女士睡衣,一共赠送1000万件。“免费”吸引了大众的目光,让其获得了足够的流量,通过1000万件的数量优势,其企业就拥有了与服装厂商、快递公司、网络广告的议价成本,把成本缩减为16元/件,单件盈利7元,故成功盈利7000万元。
四、移动互联网营销案例――微营销如何成功
如今通过微信进行营销已经是平常人利用互联网思维崛起的有力手段了,“雾霾生存手册”的运营团队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雾霾生存手册创始人方达是一个骑行爱好者,深受雾霾困扰,在雾霾封锁的日子,他研究了雾霾的成因,在2013年11月 23日注册了“雾霾生存手册”这个公众微信账号,仅仅半个月,这个公众号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他也慢慢变成了半个雾霾专家。PM2.5爆表的那天,也使“雾霾生存手册”的订阅数猛增,一天增加了将近2000用户,而方达也及时抓住了这个机会,做了3M口罩的推广活动,增加读者互动的同时解决了公司库存问题。随着订阅号流量的增大和推广活动的成功举办经历,方达开始探求产品合作,逐渐步上盈利的道路。
“雾霾生存手册”的成功案例,总结可取的经验有以下几点:
第一,文章内容丰富。该订阅号的文章具有以下特点:贴近百姓最关注的健康问题,从“雾霾”为切入点;以专业的测评数据为支撑;用最简单易懂的言辞来诠释试用的科学知识;排版注重人性化设计,兼具文字与图表,排版清晰,插图切近主题。
第二,正能量传递。订阅号创始人作为骑行爱好者,建立本订阅号的初衷是为了服务大众,把个人整理的学习成果分享给有需要的人,而不是单纯为了盈利创办,后期整合产品、商家,也是为了更好的进行资源整合,打通信息不对称性。作为正能量的传递着,分享创造价值。
第三,稳扎稳打。建立初期通过做极致的产品,借助网络通过口碑营销的方式,实现基础流量的积累,进而不断推广、壮大,并未急于求成,而是追求产品本身,专注于信息的传递,顺势而为。
第四,注重互动。该订阅号注重与用户的互动性,在及时回复微信留言的同时,举办一些活动,增强参与感与认同感,加强交流也有利于培养客户粘性,构建粉丝文化。
五、展望
在大互联的背景下,任何人、任何物、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永远在线,随时互动,已经成为现状。但是,移动互联网营销的本质还是营销,必然需要完成整个营销体系的梳理,包括品牌定位、产品定价、渠道建设和服务体验等。如此,在传播环节,互联网营销工具,才可能有针对性的提升传播效率。
参考文献:
[1]屈雪莲,李安英,陆音.移动互联网用户需求趋势剖析[J].移动通信. 2010(12).
[2]陈祖斌.移动互联网用户需求特点及企业应对策略[J].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2(10).
移动互联网营销案例分析范文3
关键词:新互联网时代;数据业务;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713.5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0-0000-01
How to Marketing Data Services in the New Era of Internet
Li Jincai
(Inner Mongolia Co,Ltd.,China Mobile,Hohhot010010,China)
Abstract:Data from the new Internet era,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business development,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business marketing data to identify the impact of some of the problems and proposed strategies for solving problems.
Keywords:New age of the Internet;Data services;Marketing;Strategy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Web技术的互联网产业也逐渐成熟;由于开放性思路在互联网产业中的深入,数据业务在当前新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中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新兴市场。在新互联网时代怎样进行数据业务营销?为公司和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是每个数据业务营销人员必备的一种销售技能。在新互联网时代,要想做好数据营销业务,必须从我国新互联网时期数据业务发展的现状及前景进行深入的剖析,针对数据业务在各级市场营销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全新的营销策略,并将不同需求的数据业务市场进行业务目标的细化,提出实施数据业务营销的策略。
一、新互联网时代下数据业务的现状
新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让丰富的数字资源能高效、安全的实现共享;数据业务是根据传输协议,在不同的功能单元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业务;是指通过移动网络在各种网络通信工具上传送语音、视频及各种信息事务处理的数字传输业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也发生着改变,特别是现代化联系方式的使用,更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我国数据业务的消费群体正在迅速增加,电信、移动、联通等三大通信巨头之间为扩大数据业务的市场份额展开了竞争,各个运营商不断地优化自己的移动网络,拓展新的数据业务。
数据业务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呈现了迅猛的发展态势。首先,数据业务量迅速增长,为迎合不同人群的喜好和使用特点,各个移动通信运营商不断地推出新的数据业务应用平台,大大地刺激了数据业务量的增加;其次,移动数据产品的用户群对运营商推出新业务的接受程度也在不断地提高,移动数据应用也越来也普及,其数据业务的发展也上升到主流业务的地位;再次,移动数据用户群体的需求专业化、多样化,专业化、多样化的群体需求迫使运营商针对不同群体需求进行数据业务的详细分类,针对性地对不同的用户群体需求采用一对一、点对点、面对面的个性化化数据业务服务。
二、新互联网时代数据业务在各级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Web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各运营商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采用不同的竞争方式占领着移动数据市场,面对激烈的竞争,数据业务营销工作要进行不断地创新和拓展。综合分析数据业务在新互联网时代市场营销中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当前数据业务营销在面对不同群体需求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据业务促销方案及策略的影响。在各个运营商打入市场、占领市场过程中,多样化、专业化的促销活动是每个运营商惯用的手段,移动数据营销也不例外。由于在促销过程中所面对的消费群体不同,促销手段也应该进行科学规划,并且不断发生变化,以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而现有的促销方案及策划形式单一,层次化不强,从而造成数据业务的促销活动起不到应有效果的状况。
(二)数据业务中业务价格定位的影响。有些移动通信运营商为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以价格战争夺市场,忽略了必要的成本控制和预算,从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还有的一些数据业务的营销,因缺乏市场的考察和对消费群体科学地分析,没有对市场中移动数据的消费群体进行详细的分类,造成层次性不强,目标不明确,导致营销达不到必要的效果甚至造成某项数据业务的营销失败。
(三)数据业务营销中产品定位与服务的影响。数据业务中的每一个产品都是面向不同消费群体的,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移动数据产品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相应调整。首先,有些地区受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数据业务发展不均衡,手机短信平台的业务量占全部数据业务效益一半以上,而一些附加值高的数据业务营销率比较低,收入相对较少,这些数据业务的拓展还没有达到数据营销的需求;其次,虽然产品的业务平台很优秀,但是缺乏对应的数据业务服务措施,致使移动数据产品和服务相对分离,不能将数据产品定位及数据产品服务有效地结合,甚至会导致优秀产品失去应有的消费市场;再次,层次化、多元化的移动数据产品是面向不同客户需求而开发的,有些客服面对不同层次的客户需求时,不能及时准确地给予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这也给移动数据产品的营销带来不良影响。
三、新互联网时代数据业务的营销策略
(一)移动数据产品促销方案科学化的营销策略。在进行数据业务产品促销之前,应针对本产品所面对的消费群体和竞争对手进行深入调查及分析,对于竞争对手来说,价格的竞争很重要,但是循环的降价又会阻碍本产品的客户使用新的数据业务;这就要求在促销的同时与移动数据传输平台的主要供应商建立密切、可靠的伙伴关系,从而达到以价格的优势占领同类数据产品市场较大份额;同时,科学地选择不同的媒体进行推广宣传,扩大数据产品的宣传声势,针对不同需求目标的消费群体,在他们集中生活或工作的地区进行多样化宣传推广等。移动数据产品促销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移动运营商的经济效益,因此,在进行数据业务促销前,必须对推广宣传的费用及预期新增加的利润找到一个平衡点,科学地进行促销规划,达到占领市场与扩大效益的双赢局面。
(二)复式定价模式促进数据业务的营销。每个移动数据产品的价格决定着这个产品的消费群体定位和市场的占有率,在数据业务营销中采用资费复式组合的方式,给消费者一个印象价格,同时制定弹性灵活的价格方案;既让消费者感觉到资费的低廉,同时让消费者对所用的数据业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有效地增加市场份额;同时,面对竞争对手推出同类的产品时,应该与其保持合理的产品价格差距,这样既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发展,也有利于现有的客户群体使用新的数据业务。
(三)数据产品多元化及营销渠道多样化的数据业务营销策略。在对数据业务进行营销、拓展市场的过程中,应坚持在原有移动数据产品基础上进行细化,在移动数据产品的定位策略上,以主打产品为主要载体,拓展外延的服务品牌,形成一个强势产品带动多个附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局面,同时还要建立渠道、新业务渠道等多层次的营销渠道,从而达到本品牌的数据业务在市场中占有较大份额的目的。
参考文献:
移动互联网营销案例分析范文4
关键词 热点 营销体系 营销触发 营销策划 营销监控 营销评估
一、研究背景
移动互联网时代,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将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能力。如何从客户当前和潜在的需求着手,将产品和服务进行精准推荐,对营销方案的设计、实施、评估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电信运营商或多或少存在缺乏专业数据源收集和整理能力,对互联网营销时机、热点捕捉不及时,对于营销活动缺乏动态调配能力,营销渠道未实现系统化整合和应用等问题,这些都不利于有效开展基于互联网热点的精准营销。基于以上营销痛点,电信运营商势必需要构建一套围绕互联网热点的营销运营体系,从而满足客户需求。
二、研究基础
热点是大众关注的新闻事件或信息,具有实时性(突然爆发)、病毒性(广泛传播)、互动性(舆论讨论)的特点,落脚到互联网比较鲜明的例子就是各种小道消息,娱乐圈就是各种八卦新闻。热点的几种可能:与公众相关或大众能够参与或具备争议与猜测的信息,否则没有人愿意传播则无以成热点。
互联网热点具有更新快、传播快、影响大等特点,所以互联网产品营销必须在短时间内、快速吸引用户、获取客户。而“热点营销”作为互联网通用、典型的营销手段,利用具有新闻价值、社会影响以及名人效应的人物或事件,以网络为传播载体,吸引媒体、社会团体和消费者的兴趣与关注,最终促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
事件营销往往是通过营销策划行为后,形成网络和社会热点关注话题,才达到事件营销的概念标准,被称之为事件。也有些营销行为,是在社会关注点出现后及时跟进传播策略,进行商业品牌的进一步植入,并取得不错的传播成果,这种行为被称为利用网络热点进行事件营销。
三、研究方法
电信运营商利用互联网热点开展营销运营是通过及时捕捉互联网营销时机和热点,利用大数据分析能力,对客户当前和潜在的需求进行剖析,通过营销方案的设计、执行和监控过程,对营销动作、策略和渠道的进行动态优化,将产品和服务进行精准推荐,并形成客户和产品标签体系,沉淀更多的营销经验和可固化的营销模板。
互联网运营体系是按照营销触发、营销分析、营销策划和方案制定、营销执行、营销评估、营销沉淀六个环节,形成闭环式的运营流程。
营销触发环节是通过对互联网热点的捕捉触发营销流程或根据热点挖掘模型自动触发。互联网的热点捕捉渠道包括互联网社会化媒体、新媒体平台、各大品牌门户网站和各大搜索引擎。通过对内容阅读次数、传播次数、下载次数、使用人数、传播人数等关键数据的综合分析,结合各大门户网站的品牌影响力,构建热点内容捕捉模型,利用此模型挖掘互联网热点内容。
其次,营销分析环节是通过对热点、目标客户、产品或服务、营销渠道进行分析,为营销策划环节提供可筛选、可识别的基础信息,具体分析方法如下:从热点的价值型、可传播性、影响力判断是否符合开展热点营销;从受众用户群、分类进行分析,精准匹配目标客户群和所营销产品;从传播周期和传播途径分析,制定热点营销的活动周期和营销渠道。
借助大数据平台整合话单、信令、GN口数据、VGOP平台等各个系统数据,通过建立客户标签库(包括基础属性、业务特征、消费价值特征、营销活动偏好、终端偏好、渠道偏好、互联网内容偏好、服务偏好等),从而进一步挖掘用户当前需求和潜在需求。利用大数据平台打通各类系统数据源,并能够整合B域、O域等现有系统的数据源(DPI、话单、位置等),有效支撑实时营销。通过大数据的聚合和大数据处理技术,进行多维度洞察、整理、解析数据特征,为运营策略制定提供数据支撑。将营业厅、短信、呼入呼出、电子渠道、互联网及新业务触点进行整合,建立触点协同运营机制,根据实时营销方案内容实时匹配可营销触点。
在营销策划和方案制定环节,利用上述对互联网热点、客户、产品和渠道等标签体系的分析信息,对按照映射关系进行匹配,实现营销动作场景和方案的设计。(如图1)
只有向客户提供符合其真正需要的产品才能促使客户订购量的提升,所以做好营销产品与客户的匹配工作至关重要。依据分群画像后的各个潜在订购客户群标签信息、内容标签信息进行互联网产品内容和用户的匹配,向互联网产品潜在用户推荐个性化互联网内容。只有通过合适的营销渠道才能成功有效的接触到目标客户,从而促进客户业务订购量的提升,这是整个营销执行的关键环节。
营销活动中的交互环节比较多,执行周期也较长,为了尽可能降低执行中的风险和及时发现问题,各个执行环节的监控必不可少。通过对整个互联网产品营销活动的全流程进行监控,包括营销渠道监控、营销进度监控、营销质量等,提高整体营销活动流程的可靠性和可控性。
营销效果评估是阶段性营销任务完成以后,对营销活动进行全面总结的过程。通过评估不仅可以获取营销活动的实施效果,分析营销活动是否达到最初设定的目标,而且可以总结营销活动存在的问题与经验,为营销活动的改进提供依据。
营销结束后进行营销标签沉淀,标签类别涵盖客户基础信息、业务特征、消费价值特征、营销活动偏好、终端偏好、触点偏好、互联网内容偏好和服务偏好等内容,并形成个性化的微营销场景,将合适的业务,在合适的时间,通过合适的渠道推广给合适的客户。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
运营商为提升互联网产品的发展水平,必须把握产品内容特征、互联网特性,准确识别用户对互联网的需求驱动,利用互联网的舆论热点事件,向偏好符合、终端符合、价值符合的用户进行营销,并且不断引进大数据挖掘等新技术和新的营销思维,进行互联网产品营销的深度探索,在开展具体的营销活动中,积累沉淀更多、更好的营销经验。
(作者单位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蒙古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罗森文.运营商打破营销困局之路:精确营销[J].通信信息报,2014.
移动互联网营销案例分析范文5
时间:11 月5 日~8 日
地点:上海 恒丰路500 号浦西洲际大酒店
简介:
自1997 年我国出现第一条互联网广告以来的15 年时间里, 数字营销年复合增长率平均高达60%,2011 年中国的搜索引擎优化与付费搜索、门户与垂直网站展示广告、社会化媒体营销、视频营销、电子商务营销等,已经达到了1600 亿元规模,2015 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000 亿以上。数字产业作为中国信息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被《2006—2020 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确定为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第四届亚太营销变革大会中国论坛”将
助力市场营销高管洞察社会及数字营销市场之变与不变、把脉转型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关注消费者内心及购买决策过程、探索真正精准高效富有竞争力的数字营销策略。
2013 中国创新营销峰会
时间:11 月20 日
地点:北京
简介:
“中国创新营销峰会”是《成功营销》杂志每年11 月份推出的年度营销盛会,每年峰会规模在600 人左右,自2004 年创办以来,至今已经成功举办过9 届。峰会将分析本年度最成功企业的营销策略及下一年企业营销的趋势和方向,同时评选出该年度各行业的**创新营销案例、产品、平台和公司。此会议结合成功营销特刊——《年度创新100 营销案例手册》是每年营销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盛会与盛事之一,拥有极高的传播价值。
2013 全球互联网博览会
时间:2013 年12 月7 日-8 日
地点:广州琶洲南丰国际会展中心
简介:
在全球移动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以及硬件复兴趋势渐趋明朗的形势下,由创新谷主办的“全球移动互联网博览会(GMIE)”将于2013 年12 月7-8 日在广州市琶洲南丰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本次盛会分为全球移动互联网高峰论坛、全球移动互联网展览与新产品、全球移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三大板块。我们诚挚地欢迎各界人士参与合作、共襄盛举!
2013 中国品牌领袖峰会
时间:11 月23 日
地点: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简介:
“中国品牌领袖峰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领导者俱乐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联合主办,本届峰会的主题为“深化改革下的品牌机遇和挑战”,峰会设置了“解密品牌成功之道”的案例分享,探讨新形势下,民族品牌崛起有哪些机遇?民族品牌走向国际,还需在哪些方面下功夫?同时,峰会还设置了实战大讲堂,探索在全球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以及微博、微信、SNS 社交网站等众多新型自媒体的出现的情况下,移动互联时代的品牌传播和新媒体营销营销3.0 时代下如何进行品牌传播?新媒介环境下怎样进行品牌整合营销传播?新媒体营销能否成为品牌传播的下一站天后?
2013 中国上市公司领袖高峰论坛
时间:11 月23 日
地点:成都
移动互联网营销案例分析范文6
尽管转型旗帜已经高擎多年,但事实上面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的战略迁移只能说还在路上,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业务对于整体收入的贡献还远远没有成为支柱。这固然有业务自身成长规律、竞争压力等种种客观因素,但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于,电信运营商往往对于传统业务经营形成了经营模式上的路径依赖。
挑战一:业务价值定位差异化
电信业的传统业务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了个人、家庭与政企客户所必需的生存必需品。因此,传统业务的价值主张往定位于功能强大、成本低廉,从而提高客户的购买意愿。
而移动互联网业务的价值主张需要紧密地立足于对客户生活、娱乐、学习、消费等行为的深刻理解与紧密嵌套,它所力图建立的客户印象大多在于便利、快捷、流畅与时尚。正是由于移动互联网业务这样的全新特征,使其在客户的心智空间中还没有形成传统通信业务那样清晰的品类定位,在客户的钱包中更是远远没有达到传统通信业务那样明确的份额割据。
挑战二:驱动要素差异化
以话音业务为例,其客户规模与收入规模成长的主要驱动要素在于,铺就通畅的“人人通信”管道、提供足够低门槛的手机终端、广泛的品牌传播与渠道部署、资费结构中关于单双向要素、长途漫游要素、单价要素、捆绑周期要素、优惠要素的多元组合……
而对比移动互联网业务,以内容型增值业务为例,除了需要继承话音业务发展中必要的网络基础、终端基础和支撑系统基础之外,其客户规模与收入规模的主要驱动要素有很大的不同,包括对于客户感知、消费与使用各环节的巧妙介入与引导、更广泛的渠道布放、对于定向目标客户群的针对性传播、围绕流量费用与内容费用形成的资费组合……
挑战三:成长规律差异化
传统业务一般而言更多属于必需品而非时尚品,其业务为客户的接受过程往往从高端客户开始,逐渐走向大众化。过程中定价因素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移动互联网业务早期客户往往与支付能力无直接关联,大多是低支付能力、低话音ARPU、高数据ARPU的用户成为真正的先锋用户。客户规模的延伸拓展,往往与这些先锋客户的向外传播与口碑影响力密切相关。而作为话音业务早期使用者的社会中坚群体,却往往成为移动互联网业务的保守用户。这意味着,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成长生命周期特点,一般遵循着客户对于时尚流行行为的追赶捕捉速度,按客户对流行时尚的敏感度由高向低蔓延。
挑战四:销售手段差异化
由于传统业务的必需品、标准品特征,其售卖过程相对适宜以固定的模式开展。
而各类移动互联网业务由于各自业务模式的不同,在销售手段上与传统业务差别很大。例如,面向政企客户综合信息解决方案的销售过程中,需要融合客户IT与CT的整合需求,呈现出非常典型的咨询式方案销售特征,往往需要团队化配合、定制化投标运作以及相对更漫长的销售周期。
挑战五:运营模式差异化
传统业务的运营大量集中于对于客户基础通信行为的分析与跟踪之上,包括按照客户通话贡献价值的细分切割、MOU或基础数据流量的分类贡献的持续开发以及对应的资费方案设计等等。
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运营复杂度则大大提高。例如,在面向移动互联网的融合转型过程中,运营商不仅需要站在业务的角度理解客户,还要从客户与客户、客户与信息内容、客户与其它商业资源实体的多种角度去全面完整地理解客户行为,从中激发流量并诱发进一步的商机。这至少意味着,从经营分析的角度看,电信运营商对于客户行为轨迹的刻画需要更完整,分析的维度需要更丰富、数据的挖掘需要更深刻。这也意味着,移动互联网业务可能在尚未发生订购关系时,就已经开始需要围绕体验试用、交互行为开展高质量的运营维护了。在发生订购关系后,仍要围绕应用推介、内容信息进行持续的深度运营。
挑战六:服务支持差异化
传统业务服务支持的重点一般在于对标准化业务的服务标准、规范、流程的建设管控与客户感知的评测优化。
移动互联网业务呈现出明显的分众化、定制化与泛价值链化的特征,这决定了转型过程中,服务范围将明显拓宽,服务差异化程度将显著放大,服务管控范围将大大延伸。例如,面向政企客户的综合ICT解决方案中,服务支持的范围不仅在电信运营商的公网一侧,而需要延伸至客户的内部网,服务支持的标准将以差异化SLA(服务等级协议)的形式成为对客户的基本承诺,服务管控需要以客户为导向,面向全程化端到端服务进行品质保障。
挑战七:支撑保障差异化
支撑保障的流程、模式一般是电信运营商多年经营的沉淀产物,也往往是最能体现电信运营商组织记忆与运作惯性的地方。当移动运营商向全业务运营商转型过程中,其不适之处往往表现于由于长期服务于规模化、标准化客户群体,当需要围绕重要政企客户进行差异化的网络质量保障的时候,缺乏形成差异化的能力。支撑保障的转型跟进不畅,是最有可能导致移动互联网业务失败的因素。
挑战八:发展预测与考核评估方式的差异化
对于已进入稳定轨道的传统业务来说,管理中的发展预测与考核评估方式也已经相对稳定,包括在充分的历史数据积累基础与稳定低速增长预期基础上的趋势外推。同时,在考核中一般将市场份额、收入与利润的增长要求纳入到企业的KPI指标之中。
但如果将类似的预测与考核模式简单运用于移动互联网业务,很可能会扼杀移动互联网业务或导致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注水”。考核评估的简单化沿袭,是很容易把移动互联网业务推向传统业务路径依赖的危险做法。这启发我们,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成功,不仅需要业务经营本身,更需要企业各项配套经营管理行为全面转型变革。
挑战九:组织结构、文化与人员能力的差异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05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