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范例6篇

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范文1 关键词: 易学; 传统文化; 传承; 创新 中图分类号: B2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10-0070-01 没有科学的传承,便谈不上科学的发展,更没有科学创新,学术的生命在于创新。中国作为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生生不息。在人类社会的进化过程中,中华文明有一种强健的民族精神,那就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范文1

关键词: 易学; 传统文化; 传承; 创新

中图分类号: B2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10-0070-01

没有科学的传承,便谈不上科学的发展,更没有科学创新,学术的生命在于创新。中国作为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生生不息。在人类社会的进化过程中,中华文明有一种强健的民族精神,那就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经世致用,实事求是,阴阳协调,辩证思维,大同理想,崇善尚德。这种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精神支柱和灵魂,从不同的视角强调了发展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发展问题的地位认识。

从词源上讲,“文化”是文与化的复合体。殷商至春秋之时,文与化是单独使用的两个词。“文”的本意是将色彩交错的纹理。“文”的引申意义极广,一指文雅,为君子之修养;二指美善,为道德之标准;三指人文,为文明之义。“化”的本意是指生成化育。《易经》:“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化”的引申意主要指教化。到了战国末年,文与化并出于复句之中。如《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此处的天文指自然现象,人文则指社会现象,化是指以文明教化世人。至汉,“文”与“化”才合二为一,出现了复合的形式。见于刘向《说苑》:“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致,然后加诛。”这里说的文化是指与武功相对的文治思想,之后的“文化”多指“文治”。“文化”由二词独用,到二词并出,再到二词复合,它的本意除了“以人文教化”这样一个主体之外,还兼容并包了人的有关伦理、社会等方面的意义。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源的《周易》,被东方国家及民间称之“天书”、“中**粹”、“国粹绝学”,被西方国家称之“东方圣经”、“变化之书”和“智慧之书”,它是一部关于天、人、地合一的古代社会学著作,是一部含有深邃而奇特的哲学思想的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大集成,它雄踞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之首,在人类思想史上独具一格,对中华和东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两千多年来,《周易》始终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从刘向、刘歆父子的《七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之作《四库全书》,《周易》一直占据着传统文化的优先地位。如果说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是经学,那么《周易》则是经学的核心。随着历史的发展,《周易》一书得到不断地完善和升华,逐渐由原始的占卜之书脱胎为人文化、哲理化的哲学著作,并对史学、文学、艺术、建筑、科技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要想深入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周易》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的一个关键点。

《周易》作为群经之首,是包罗万象的东方智慧,其内容十分丰富,它包括了对阴阳变易法则的阐发、宇宙人生根本原理的探讨,易学原理的理解和总结,并依据对易学原理的理解考察社会乱治、王朝的兴衰、人生的顺逆、做人处世的常规,道德修养的境界、审美的准则以及经国治世的策略。依其所理解的原理考察天文气象、生命和人体功能、地理和物理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以及数学中的演算法则等等。总之,它研究的领域涉及到哲学、宗教、政治、人伦等多方面,因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这种印迹有些以文字的形式保存在有关著作中,这是有形可见的,有些以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性情意念的形式沉积在民族群体和每个人的身上,这是无形难见的。

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同时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历史的机遇,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近几十年来,中国易学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绩。进入近现代,易学研究的内容和倾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学术派别,表现出一些新的特色。有的侧重于对《周易》文本的注释,如高亨的《周易古经今注》、《周易大传今注》;有的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对《周易》进行研究,如顾颉刚的《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易系辞传中观象制器的故事》,郭沫若《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胡朴安《周易古史观》等等;有的还以现代科学论证《周易》的科学性,如薛学潜著《易与物质波量子力学》,丁超五著《科学的易》等等,开辟了易学研究的新领域。

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生生不息,日新月异,其发展的内在动力就是创新,而这种创新精神正是易学变通、“日新”、革故鼎新等理念的实践性表达。中华民族不断创新的目的就是追求和谐,追求人类个体的身心和谐,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整体和谐。《周易》思想必将对创新型和谐社会的构建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华民族要发展,必须植根于传统文化的丰沃土壤,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改造利用其合理成分,并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淘汰有碍进步的文化糟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要实现创新,只有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在继承传统文化优秀遗产的基础上,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分析、研究和解决新问题中,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大胆扬弃,使之得到当代社会的认同,才谈得上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

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正处在世界各种文明大碰撞、大变革、大融合的历史潮流中。在世界各种文化中,唯中西文化具有完整的互斥互补关系,恰成太极之两仪。二十世纪以来,西方文化哲学与科学哲学,包括数学、科学、都已发生重大转向,许多著名西方有识之士对中国古代哲学与科学的研究兴趣甚至大大超过当代中国学者和科学家,这一切为中西文化对话与会通,为中国文化与科学的自主创新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缘。仅从科学与数学看,随着计算机的发展,系统科学迅速崛起,目前,正超越西方近代科学的机械论范式,由构成论和还原论走向整体生成论的自然观和方法论,而生命科学、认知科学的兴起,则正进一步突破西方主客二分、心物二分的传统认识论框架,从实证主义走向后实证时代,推动经验科学走向实践科学。与此同步,探索整体演变的数学方法应运而生,计算机建模的普遍应用,要求将更多地将形式逻辑,定理证明问题转换为数字算法与数字图像。正如数学家吴文俊所说:“中国古代算术的思想与方法,正好与近代计算机的使用融合无间,也必将因此而重返青春,以另一种崭新面貌在未来的数学发展中重新扮演重要角色。”从更广阔的人类文化与科学发展的视野来审视,历史已展示出一种太极式的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思想文化的结晶,是我们始终不渝的指导思想。我们只有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旗帜,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 《周易原本》.

[2] 《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

[3] 《周易注》.魏,王弼.中华书局.

[4] 《梅花易数》.宋,邵康节.九州出版社.

[5] 《中华智慧的价值意蕴》.赵馥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范文2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文化传承与创新 内涵 原则 路径

[作者简介]李俊峰(1972- ),男,江苏张家港人,常熟理工学院合作与发展处处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常熟 2155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课题“省市共建地方高校的体制机制研究”(课题编号:D/2011/01/001)和2011年度常熟理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招标课题“新建本科院校校地互动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编号:GJ2011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2-0032-02

作为大学的第四大功能,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等教育思想和职能的新发展,是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极其重要的新任务。新建本科院校一般都由办学历史较长、办学基础较好、地方优势明显、以教学型为主的专科院校升格或是由几所同层次学校合并升格而成。但其升本时间较短,且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受市场经济、实用主义等负面因素影响,一是“急功近利”的思想比较普遍,尚未科学认识文化传承创新的价值;二是“重理轻文”的现象比较严重,尚未有效发挥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此外,新建本科院校自身的基本条件比较薄弱,文化传承创新的底子薄、资源少、能力弱,也束缚了“传承优秀文化、创新思想文化”功能的发挥。可见,新建本科院校在履行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大的困境与挑战。因而,新建本科院校迫切需要合理把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内涵、原则,着力探索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路径,助推自身的转型与发展。

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内涵

1.守正是第一要义。“守正”要求新建本科院校坚守优势,绝不能过河拆桥。新建本科院校升本以前所做的,有助于提高学校文化建设水平、提升教师业务能力、促进学生学业进步的一切做法都是“正”,都必须守住。新建本科院校特别要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注重总结和凝练学校的教育理念,把彰显学校底蕴的好传统、好做法巩固起来,继续发挥其育人作用。

2.传承是基本要求。“传承”要求新建本科院校扬长避短,绝不能无的放矢。对自身文化传统的传承是新建本科院校发展进步的基本要求。在“守正”的基础上,新建本科院校在文化发展的实践中应该立足自身特性,扬弃升本以前的文化旧义,不断进行文化生产与传播。新建本科院校要依托自身优良的办学传统和教学经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推进文化建设,逐步提升育人水平。

3.创新是发展动力。“创新”要求新建本科院校锐意进取,绝不能墨守成规。新建本科院校升本以后特别要创造性地谋求发展,实事求是地为学生、为教师、为学校的发展进行革命性探索。新建本科院校的科学发展必须要对一些旧文化进行变革,构建与转型升级相匹配的新文化,并在新旧文化交流与碰撞的过程中进行实践创新,积极拓展育人平台。

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原则

1.凝练原则。凝练是为了确定教育理念。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历史较长,其文化传统比较丰富多彩,这就要求我们“守正”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教育理念从升本以前的办学历史和优势中凝练出来。不同的新建本科院校之间,升本以前的文化差异很大,这是一所学校长期积累的结果。但是,凝练的过程是一样的,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核心任务进行。当然,凝练的结果又因校而异、各有特色,彰显各自的教育理念。

2.融合原则。融合是为了整合教育资源。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基础较好,其教育条件只是相对完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不是一个学科所能独立承担的,也不是依靠一支队伍就能顺利实现的。新建本科院校学科门类不全,不同的学科只是研究文化的某个方面,如历史使人明智、数学使人周密等,育人的作用不同;同时,不同的人才状况也将影响育人成效。新建本科院校在融合多方教育资源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推动校内学科与人才的交叉合作、外聘学者专家弥补不足等措施,打造文化优势。

3.引领原则。引领是为了推动教育改革。新建本科院校地方优势明显,其社会服务功能发挥较好。在传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大学通过文化教育、科学研究、环境熏陶等形式引领社会风尚、弘扬先进文化,发挥了重要的育人作用和良好的导向作用。新形势下,大学应成为先进文化的引领者,提倡高雅文化,追求专业学问,树立卓越精神,创造性地进行文化引领和教育改革,并通过务实的改革措施、有效的机制体制督促各院系、学科、专业的师生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4.创新原则。创新是为了搭建教育载体。新建本科院校以教学型为主,其人才培养功能比较明显。这类学校升本以后,不管是对全日制教育还是对成人继续教育,仍然非常注重人才培养的应用性,但往往缺乏追求卓越、拒绝平庸的创新精神。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升级中,要自觉营造创新氛围、鼓励创新实践、推动文化创新,通过创新教育载体去壮大自身实力、积攒发展动力。

三、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路径

1.凝练教育理念,明确学校改革发展的定位。教育理念是大学长远发展的目标指向。大学按照“培养什么样的人”标准作出价值判断与教育抉择,科学的教育理念则是学校教育管理和长远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可见,教育理念直接反映了大学将“办一所什么样的大学”,这是学校定位的问题,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升级、改革发展的关键。新建本科院校必须通过凝练教育理念,明确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格局中找到学校特定的发展空间。长期以来,教育理念主要以校训的方式彰显办学特质。以常熟理工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为例,升本以前是一所以师范为特色的专科学校,“求实,奉献”的校训就是其前身常熟高等专科学校建立时总结办学传统提炼而成的,彰显了培养师范专业学生的特点,凸显了教师职业所需的务实、奉献精神。升本以后,学校以理工为主、应用技术教育和教师教育为特色,在守正、传承和创新的过程中,“立本求真,日新致远”的校训应运而生。这个教育理念可以理解为:以人为本,追求真理,不断进取,追求卓越。这集中体现了学校着力培养的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同时,又体现了为人处世所必需的实事求是、开拓进取的精神。可见,学校在凝练教育理念时,校训的更迭切合守正、传承与创新的文化内涵。

2.融合教育资源,打造文化传承创新的优势。教育资源是大学日常运作的基础保障。大学可以通过促进跨学科合作、进行人才共享、优化资源利用等途径把教育资源重新优化组合,打造自身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优势。现今,哲学社会科学直接承担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自然科学在文化保护、文物修缮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学科的交叉合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创造了条件。人才方面,人文科学的专家早已被大学标榜,而有些文化素养极深的自然科学类学者有待发掘。资源方面,大学的育人环境、文化阵地及其他教育资源在合理的调配下,可以进一步提高利用率。新建本科院校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但是其融合教育资源的能力是无限的。我院升本以前的人文社会科学就是学校优势学科,升本以后学校继续融合学科资源,成立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苏南区域文化建设研究中心、人口教育与培训中心、外国语言学研究所、艺术教育中心等学术组织,打造了相关领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优势,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近年来,学校实施了百名教师下企业、百名企业家进校园的“双百工程”,改善师资的行业背景,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并在每年学术节期间邀请各学科知名学者到校讲学。环境资源上,学校坚持以师生为本,在相对完善的硬件条件基础上着力加强了软环境建设,不断提升学校的文化内涵,开展内容健康、形式丰富、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了“读书月”“红五月”“公寓文化月”“周末零距离”等文化品牌活动。

3.引领教育改革,探索校地合作共赢的机制。教育改革是大学转型发展的必经环节。大学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育人,需要通过课程改革来实现,如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创设个性化课程、重视实践性课程。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都是地方高校,不仅在课程改革进行文化传承与创新,而且在与政产学研用的合作共建中往往也包含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内容。这些合作都是新建本科院校发挥文化优势、实施教育改革的成果,往往会给教师下企业、学生走基层提供机会。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探索立足学校定位、贴近社会实际的体制机制。我院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积极参与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推进校地互动合作,并努力探索完善体制机制,促成了学校的成功转型。一是出台系列文件,把学校内部各学院、各部门的校地合作工作进行规范管理、绩效评价,并明确由宣传部统筹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二是建立合作机制,成立由校地主要领导共同担任组长、校地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为成员的校地合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及时沟通信息,加强交流合作,并形成例会制度;三是签订省市共建协议,加强政府对学校的主导作用、政策保障、资金投入,并在项目申报、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给予扶持;四是与产学研用合作共建,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合作教育、奖学(教)金、文化服务等多个领域达成合作,如与其他高校联合培养工程硕士、与上市公司共建行业学院等;五是选派优秀博士到地方挂职锻炼并形成制度,促进了校地之间的文化联动。

4.创新教育载体,构建服务师生发展的平台。教育载体是大学教育管理的服务平台。新建本科院校升本以前的传统教育载体培养了一批有一批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凡是传承并保留至升本以后的,一般都具有历久弥新的特性。新媒体的交互性、开放性、共享性和即时性为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带来了新机遇,抢占网络阵地,用好这些先进的媒介和传播手段,必将促进高校文化传承创新载体的改进。这就要求新建本科院校承继传统载体,搭建新型平台。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其载体自然要贴近师生需求,服务师生发展。我院坚持以师生为本,升本之初就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又在***员先进性教育过程中提出了“追求卓越、拒绝平庸”的理念,以一流的精神,开创一流的业绩,团结带领师生,想发展、会发展、真发展,建成一所特色鲜明、质量著称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近年来,学校从师生成长、发展出发,不断创新教育载体。一是在“注重学理,亲近业界”的人才培养理念下,整合教育资源,先后成立了光伏科技、国际服务工程、电梯及汽车工程等行业学院,培养行业紧缺人才;二是实施“人才培养行动计划”,构建了“嵌入式”“分段式”“预就业式”“冠名班式”“整体合作式”等校企合作平台,实现学校“四引”(引资、引智、引产业政策、引行业标准)和企业“四获”(获得经济效益、获得科技服务、获得员工职业培训、获得企业后备人才);三是建立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出台了由教学质量目标、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监测分析和改进、管理职责五个子系统组成的《常熟理工学院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纲要》,倡导并逐步生成了一种自我管理、自我保证的质量文化。

[参考文献]

[1]王树国.构建大学文化传承创新引领模式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1(22).

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范文3

[关键词]文化自觉 大学 文化传承与创新

[作者简介]张俊(1978- ),男,安徽霍邱人,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广西 南宁 530021)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9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时代要求与战略全局出发,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思想。大学与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文化传承与创新是现代大学的历史使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文化复兴为根本,因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国家发展的力量支撑,是人们共有的精神家园。大学是文化复兴的重要动力,在推动文化强国建设中,大学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积极探索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现路径。

一、文化自觉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它既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文化可以分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文化与人们的关系日益密切。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和哲学思维方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并产生深刻影响。

文化是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手段和中介,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社会发展的历史也是文化发展的历史,社会的发展需要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文化意识和文化价值观的统一体。“文化自觉”这个概念是1997年费孝通先生第一次提出来的。“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①文化自觉的内涵包括对自身文明和他人文明的反思。

文化自觉是当今世界共同的时代追求。文化自觉就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文化自觉理论要求每一种文化都要对自己的文化有所自觉,要‘自美其美 ’,同时也要‘美人之美’,做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②文化自觉的过程,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其次理解所接触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文化自觉是建设先进文化必备的思维品质和实践精神,它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文化自觉视域下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现路径

大学是文化自觉的倡导者,它可以成为文化自觉最高、体现最为充分的场所。文化传承与创新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也是现代大学新的历史使命。大学在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引领文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大学必须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自觉认识文化本质、文化规律和大学的文化职责,努力使主流文化成为潮流文化,高尚文化引领时尚文化,放眼世界文明,立足本国实际,以高度的自觉精神探索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现路径,主动担当起时代责任。

(一)践行文化育人理念,履行文化传承职责

文化自觉是社会主体的文化自觉,在当下,人作为社会主体对文化的诉求愈来愈强烈。文化自觉是社会主体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体是文化自觉的主体,也是文化发展的主体。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离不开对作为主要社会主体的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培育。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较量,归根到底是人才的较量。人是大学履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载体。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学应有所作为、有所担当,践行文化育人理念,履行文化传承职责。

文化育人是大学的基本功能,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是大学的根本目标。著名教育哲学家布鲁贝克曾说:“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造就人,将学生转化为能适应环境生存的社会化或文化化了的人。”③大学在把握文化育人的内在规律上要有高度的自觉。大学不仅要为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培养人才,而且还要使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成为具有文化涵养的人,具备高度的文化自觉,能够客观审视各种社会文化潮流,理性地面对各种思潮的挑战,并能及时反思和修正自身思想和行为的人。

大学应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在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定位、课程设置、实验基地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快建立有利于文化传承的人才培养新格局。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构筑共有精神家园。“自知之明,文化自主”是文化自觉的价值取向。文化自觉理论认为每一种文化都要“自美其美”,即对本民族的文化抱有信心,看到本民族文化的长处,因此,要高度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大学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义不容辞。大学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实践参观、网络学习、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的耳濡目染等发挥大学的辐射作用,从而构建共同的文化心理基础和文化积淀。创建品牌校园活动,拓展文化传承的载体。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文化育人的全过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文化思潮,以高度的文化认同和强烈的民族情结促进文化育人。

(二)培养创新精神文化,树立现代大学理念

文化自觉本质上是对文化价值的觉醒、觉悟,大学文化的本体功能是提升人生境界、感悟文化、实现觉醒。大学的文化自觉理应蕴含对文化的创新。文化自觉是文化创新的思想基础,没有文化自觉也有无所谓文化创新。文化自觉的目的是实现文化创新,文化自觉的过程也是实现文化创新。文化自觉必须落在文化创新上,否则文化自觉就失去了意义。文化自觉要求我们对自身文化与他国文化要有清醒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自主的文化选择、传播与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源泉。大学占据着文化的制高点,引领着文化前进和发展的方向,是各种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重要策源地,也是文化创造、创作、创意的主体。大学通过文化创新,可以为社会提供各种各样的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创新是国家和民族赋予现代大学的责任和使命,

大学要充分发挥独特的优势,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切实提高文化自觉。大学应结合自身的根本任务进行理念创新,倡导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价值观念;培育敢冒风险、宽容失败的包容精神;加强创新文化建设,打造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大学生科研项目、大学生“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校园高管论坛等活动可以发挥导向激励作用。培养开放融合的办学理念,促进创新文化交融。开放性、包容性、时代性是创新文化的特点,不同思想观点的相互融合、不同区域文化的交流碰撞,有利于创新文化体系的构建。大学要坚持开放办学,面向世界、面向社会,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传播和交流,孔子学院、互派留学生、联合培养研究生、对外汉语教学、科研项目合作等都是很好的方式。

(三)引领社会文化建设,增强历史责任意识

高度的文化自觉关系到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大学应在复杂的世界文化环境中迎接挑战,自觉地立于文化的潮头,肩负起历史使命,做民族文化建设的承担者,做时代文化建设的引领者。引领文化是大学的重要功能。科学、民主、进步、创新的精神理念,开放、平等、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使大学能够不断产生新思想、新观点、新视野、新学术,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大学要引领一个社会的文化思想。文化思想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在文化建设和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大学是生产、发展和创造文化的主体,大学的师生是思想活跃、具有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群体。大学应该成为先进文化思想的发源地,通过对社会文化和自我意识的理性批判,大力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文化和人文精神的价值导向,坚决**社会不良文化的侵袭。同时,要发挥引领社会文化选择的作用,不断升华大众文化、超越流行文化、彰显高雅文化、强化主流文化,引领社会文化向着先进、健康的方向迈进。因为,大学对文化引领的作用不是自动发挥的,而是一个理性批判的过程,是一个文化自觉的过程。

大学要引领一个社会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要成为引领文化产业的先锋队,可以凭借其研发的先天优势领创文化创意产业、直接引领社会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大学要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和技术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兴办文化创意产业来引领整个社会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是经济、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结果,它把知识的原创性和变化性嵌入文化之中,并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从而发挥出产业的功能。大学里开设的广告、建筑、设计、表演、音乐、软件、电视广播等专业都与文化创意息息相关。

(四)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新型高校智库

文化自觉就是要自觉地认识到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地位越来越突出,自觉地认识到文化作为社会经济重要支撑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自觉地认识到文化建设的特殊规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方文化在相互理解和沟通增多的同时,彼此间的碰撞和冲突也愈演愈烈。文化传承与创新越来越需要智库的思想支撑,智库建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迫切需要。大学作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生力军,是建设新型高校智库的中坚力量。

大学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大学在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过程中,要自觉地聚焦重大文化问题,服务文化强国战略,做文化改革方案的建言者、文化舆论的引导者。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密切相关。哲学社会科学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建设新型高校智库,能够为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思想库”和“智囊团”。大学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主要阵地,具有研究和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的独特优势。

大学要把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摆在大学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积极营造宽松的科研环境,建立健全研究的激励机制;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创新。大学要鼓励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国际交流,面向世界。“洋为中用、取长补短”是文化自觉的国际视野。在文化交往的过程中,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善于学习、借鉴他国优秀文化成果,尊重和包容异质文化。同时,也要使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为国际学术交流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繁荣哲学社会科学,须加强研究队伍建设,以一流的科研团队、一流的研究水平、一流的管理制度提供相应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思想建设等。

[注释]

①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22.

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范文4

关键词:传承 创新 原则

一、保护和传承花儿的契机

自从“”以来,先辈们为了寻求救国之路,文化上的求新让我们一不小心丢掉了自己的根,仿佛一夜之间我们的一切都不如外国的好,这实在是因为有了太多的挫败感后,继而形成自卑丧失自信的心理表现。到了二十个世纪六十年代,有些人到了晚年,转而讲述儒家的思想,重新提倡孔孟之学,以求内心的悔意。比如我们大陆的季羡林,台湾的钱穆,南怀瑾等人都为保存和传承我们历史传统文化付出了自己一生的心力。随着这些巨儒们不懈的推动,已形成的风气虽然没有完全改变,但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已深入人心,这是我们保护和传承“花儿”保存有价值历史文化记忆的契机之一。

2010年1月西北民间艺术“花儿”正式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我们保护和传承“花儿”的契机之二。“花儿”正式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我们保存自己的有价值的历史文化记忆提供了有力支持和良好的环境。

二、传承与创新中应遵循的原则

(一)传承与创新中的文化观基础

1.文化的独立性要求我们在保护和传承“花儿”中要保持原生态“花儿”的原汁原味不做改变

现代新儒家(通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精粹,融合西方近代文化精神,以创建中国新文化为目标的一种学术思潮或学术群落)的代表人物之一张君劢,早在1922年《欧洲文化之危机及中国新文化之趋向》一文中指出:“文化为物,发之自内,其性质为自我的,独立的,虽因外界之交通,而思想上有互换的地方,然一洲或一国之固有文化之成立,必其国民自身有特殊人生观,有特种创作。”这是我们保持原生态“花儿”原汁原味不变的文化观基础。

2.文化的依赖性要求我们必须在保持原生态“花儿”原汁原味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和改编

但张君劢又认为:“世界尽管分了几大洲,分好多国;文化上总是甲承受乙,乙承受丙,相互依赖处甚多。而且流速甚快。”所以说文化又是无国界,相互依赖的,具有依赖性的特征。这是我们在保持传统花儿“原汁原味”不变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改编的文化观基础。

《茉莉花》被普契尼运用西洋的配器技法及和声手段,成功地从中国“小桥弯弯桨声欸乃的江南,红菱肥藕烟雨潇潇的江南,箫声笛韵的江南,吴侬软语的江南”走了出去。她仿佛是一位散发着茉莉花般清香的少女,虽是羞羞答答的小家碧玉,却因为有了国际形象设计师与化妆师的精心打扮,成了闻名于国际的大家闺秀。让主要以基督教文化为基础的西方世界一窥东方闺秀的芳顔与神韵。

普契尼把我国江苏民歌《茉莉花》成功地融入西洋歌剧,在现代西方人的心中,《茉莉花》几乎代表了中国元素与中国气息。这一事例充分体现了文化无国界,具有相互依赖性的特征。

(二)“花儿”传承中的哲学观基础

1.历史哲学之变要求我们在传统“花儿”基础上要进行改编和再创作

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徐复观的历史哲学认为:变化是构成历史的基本要素之一。因为历史是在变化中运行的,离开了变化就无所谓历史,因此,变化是历史的实体。钱穆认为,历史和文化是同一的。历史有变,文化也有变。

2.历史哲学之常要求我们在保护和传承“花儿”时要保持原生态“花儿”的原汁原味不做改变

徐复观的历史哲学认为:“变固然是历史的实体。但若在变中发现不了不变的因素......也不能构成历史。”历史和文化是同一的。历史有常,文化也有常,也有其不变的因素。

郭正清的文章《花儿之未来“传统的保护和现代的发展”》一文中对保护的内涵给出了界定:他说“保护”一词主要有两个层面的意义,第一层面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不加任何修改的原生态的“花儿”,第二层面就是为了适应时代要求而在传统花儿基础上创作改编的“新花儿”。

无独有偶,柯杨在《花儿的传承、保护与创新》中也指出:“抢救、保护、继承和弘扬原创性的花儿音乐及其唱词,不得作任何改动,是一项保护非物质民间文化遗产和保存有价值的历史文化记忆的重大国际义务,而在传统花儿基础上进行改编和再创作,则是适应时代的进步和需要而从事的创造性劳动,两者各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应当‘车走车路,马走马路’,各不相扰。”

因为这就如同一个孩子在他出生后,虽然他的父母已经把他造成了这个样子,但在成长的过程中,还需要父母、学校、社会的修理才能使他立足于社会,并生存下去。“花儿”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就是它的父母,而我们就是使“花儿”更美、更艳的园丁和学校,国际的大舞台则是“花儿”需要立足的大社会。

传承中保持文化的原汁原味不变是为了传承,是文化独立性、文化之常的体现。传承中坚持在不变中求变是为了更好地传承,是文化依赖性、文化之变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张君劢.欧洲文化之危机及中国新文化之趋向[J].东方杂志,1922,(03).

[2]徐复观.两汉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张君仁,邢艳艳.1980——1999年的花儿研究——《花儿学术史》研究之三[J].中国音乐,2013,(02).

作者简介:

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范文5

1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意义

在开展环境艺术设计方面的工作时,总会受到外界地域文化的影响。近几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与高速进步,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忽略了体现地域文化特色,这种情况严重影响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对此,在开展环境艺术设计时,必须应重视起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就建筑设计这一层面而言,只有注重地域文化的充分融入,才能够符合当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发展新要求;而就人文层面而言,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实现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应用,加以创新发展,能够给用户强烈的归属感与亲切感。

2地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工作间的关系

不同地区自身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通常会受到当地地理位置、外界气候、以及人文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并在特定的区域之内形成源远流长的传统特色文化。地在我国每个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地域文化,主要表现在人文尽管、风俗习惯以及建筑设计等几个方面。在开展环境艺术设计工作时,需要重视该地区的地域文化传承,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能够实现与世界文化相连,符合当前发展时代下大众的艺术审美取向。通过在环境设计中对地域文化的充分融合,能够使得该地区的环境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传播度与自信心。我国拥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底蕴,而具备了不同特色的地域文化同时也影响着该地区的城市建筑设计工程,使得不同地区拥有着不同特色的建筑设计风格。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人们自身审美取向与需求出现了改变,而环境艺术设计这项工作作为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重要途径,需要对此进行改变与创新。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随之加快,人们对于环境艺术的追求逐步趋于现代化风格,造成很多城市缺少了当地文化特色建筑。只有将地域文化充分且合理地融入进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来,建设具备了传统特色的现代建筑,才能够实现地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融合,从而实现对传统地域文化的保护与弘扬。

3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主要传承方式

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主要载体包括有两个方面的传承方式。首先,是在物质这一层面。通过环境艺术设计这一项工作,能够将地域文化特色转换为建筑设计,将传统文化赋予并体现在所设计出的建筑及产品中,从而充分体现出该地域所具备的地域文化特色。对此,设计单位及设计工作人员需要能够充分了解当地独具的文化特色,理解传统文化底蕴,从而将传统地域特色融入环境艺术设计中来。荡秋千,有部分环境设计单位并没有对地域文化特色进行充分把控,盲目地开展环境设计与施工建设,造成在环境艺术设计多体现出商业利益色彩,并没有能够展现出该地域所具备的文化特色,没有做到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其次是在精神层面,仅凭模仿与借用地域文化的表面特色,无法体会到深层精神。因此,在推行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在充分理解地域文化内涵这一基础上,实现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达到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充分融合的效果。

4在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展开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策略

4.1地域文化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步实现与文化的相互融合,在开展工程建设等多个领域的设计工作时,都存在着同质化的现象,各类设计趋于利益化的发展,严重缺乏创意与创新性,极其容易使得人们对此感到审美疲劳。此外,有部分工程建设设计工作为了能够体现出自身夸张的特色,忽视了美学方面应该重视的问题,环境艺术设计风格主要分为了国际西方化与地域特色化这两个方面。对此,若想能够不断传承并创新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化艺术设计,必须要紧跟当前不断发展的社会潮流,与时俱进,同时充分了解传统地域文化的底蕴,积极利用起文化优势,将其合理应用与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从而最大限度展现出环境艺术设计所应具备的魅力。

4.2地域文化的主要发展策略与原则

在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应用地域文化时,需要尊重传统文化所具备的内涵,理性看待地域文化特色。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发展至今仍存在着良莠不齐的情况,对此,若想能够将地域文化特色充分融入进环境艺术设计中,必须要反复探究文化底蕴,做到糟粕取其精华,选择能够与当前不断发展的社会相适宜的元素进行结合,使得环境艺术设计在延续了传统地域文化特色的同时,又能够符合现代化的审美。

4.3尊重自然环境,促使自然与艺术设计的充分融合

在开展环境艺术设计时,首先需要重视起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与发展,尊重自然环境。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目的与最终成果是能够为了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此,必须要充分了解与倾听当地居民的意见,尊重该地域居民的文化习俗与生活习惯;同时,还应结合该地域的外界气候特色,尊重该地域的生物环境状态,在展开设计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做到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地对当地环境展开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工作。对此,设计工作人员在开展设计前,可以对该地域进行实际考察,充分收集并把控当地所具有的风俗习惯与文化特色,能够融入当地居民的生活,深入了解该地区的传统历史文化发展,在有一定掌控的基础之上,选择出与现代化设计最为适宜的传统原色,融入新的设计理念来进行创新与创作。其次,设计工作人员还应融入当地地域文化符号,作为重要的设计主题,不仅需要体现出传统文化特色,同时也应点名该地域所拥有的独特文化特色。在这一大环境的设计工作上,设计工作人员可以积极利用中国特有的美学角度与造景手法,实现现代材料与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符合现代化审美特色设计。此外,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还需要科学合理融入当地的自然形态,注重该地区的文化建筑特色,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保留优秀的自然文化建筑特色,也是对该地区特色文化的合理保护。当前发展形势下,我国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工作时还处于保留原始建筑的阶段,无法科学合理地掌控通过地域特色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进一不发展,对此,设计工作人员及设计单位需要充分认识到新旧建筑的结合把控有新旧新旧并置、新介入旧和以新代旧三种形式,对此,应积极探索与学习其他发达国家优秀的设计案例,通过探究总结出设计特点,再次进行创造与创新,实现自身独具了地域文化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工程。

4.4正确看待地域原有传统文化

在一个地域中,传统文化的整体形成过程是复杂且漫长的,并且深入影响着当地居民的思想认知与生活习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所具备的传统地域文化特色也在逐步与现代文化相互结合,出现了多样化的地域文化,而这些地域文化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于生活观念。对此,设计工作人员在开展环境艺术设计工作时,需要能够具备理性化的思维,科学合理地对待该地域所原有的传统文化。重视该地区能够体现出文化特色的建筑物,在受到西方建筑设计的影响之下,对其进行合理保护,积极探索地域文化与现代文明发展之间所存在的平衡点,从而更好地将地域文化特色应用与环境艺术设计中来,更好地进行传承与创新发展。

4.5理性促进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设计工作人员在开展地域中环境艺术设计工作时,能够运用多样化的艺术设计技术,包括有传统化技术,以及当前发展下的高新技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设计技术随之飞速发展,促使着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整体质量与水平得以提升。但由于通过对现代化高新技术的应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造成影响。对此,设计工作人员还应理性看待设计技术水平的提高过程,尊重自然环境特色,科学合理地来选用设计技术与设计方式,做到能够与该地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历史文化特色相适应的技术来开展环境艺术设计,以此来实现对该地区地域文化更好地传承与创新。

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范文6

[关键词] 学校建筑文化 传承策略 创新策略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指出:“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学校建筑文化又是校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关乎学生的成长,更是引领社会文化的重要力量。因此,如何合理地传承、创新学校建筑文化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学校建筑文化的传承策略

1.加大建筑文化的建设力度

提高建筑文化在校园文化文化建设中的地位首先应取得政策与立法方面的支持。在集合专家学者意见和公众动议的前提下,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出台法律法规,明确学校建筑的方针、原则、方向,确定高校建筑的文化尺度,研究保护与创新、发展与继承之间的关系,促进学校与社区协调发展,突出区域特色、营造校园文化等方面的立法研究。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在营造绿色校园、人文校园、科技校园和数字校园方面进行深人调研,开展实证研究,并且进行政策分析和专家咨询,召开听证会,听取各方意见,出台一系列“办法”或“条例”,立足今后几十年的发展,要加大政策决策的科学性和公众性,加大政策的执行力度。其次要取得专业人员的支持。建筑业作为一门高度专业化的行业,在技术等方面具有着严格的指标要求,学校建筑及其文化传承必须求助于专业人员。美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做法是政府与某些建筑设计者和施工者长期合作,而这些合作者都是洞悉社区文化、教育特点和建筑知识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可以说这种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2.重视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学校建筑文化传承的原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方向性原则。学校建筑文化建设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使国家文化、民族文化和区域文化的有机结合,以此体现教育的方针与发展方向。二是整体性原则。学校建筑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因此,要从总体上对现代高校建筑文化建设进行规划,做到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相结合,课程文化、网络文化建设和学校其他文化建设相结合,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建设相结合。三是主体性原则。学校建筑文化本质上是师生文化,学校师生既是学校建筑文化建设的设计者、组织者,又是参与者和实践者,因此应突出学生与教师的主体地位。四是选择性原则。现代学校建筑文化是一种开放性文化,面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这样复杂的社会文化,学校建筑文化建设应取其精华,将其内化为特定的学校建筑文化内容,形成富有个性的文化系统,并不断调整、充实和发展,以适应社会文化的时代要求和现代学校建筑文化主体的内在要求。

3.重视建筑文化传承的基本技术

建筑文化传承具有一些基本技术,比如复古技术、仿古技术、移植技术、融合技术、局部保留技术、典藏技术等。这些技术是建筑文化传承的最基本的条件。当前,我国教育快速发展,学校建筑的发展体现为新校舍的建设和旧校舍的改造,能否在这些建设中很好地体现高水准的文化是一个关键。

二、学校建筑文化的创新策略

1.提高学校建筑文化创新意识

时代的发展需要创新,学校建筑文化也是如此。学校建筑文化的创新首先应该具有超前的创新意识。因此,作为管理层的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相关部门在发展学校建筑之前,不能简单地以拿来主义进行操作,应加大对发展方案的论证,集思广益,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历史、特色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2.丰富学校建筑文化的内涵

首先,学校建筑应是对学校历史文脉的提炼。空间环境作为文化的物质载体,其各种形体要素所涵盖的文化意义经过历史的积淀,逐渐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历史文脉。学校建筑作为反映或记载人类历史文化表现的一种形式和校园环境中重要的景观语汇,尤其是纪念性的建筑,往往体现了该校的历史、文化和风格,是学校精神的标志,也是历史进程的缩影,述说着一个学校的过去、现在、未来。其次,学校建筑在校园环境空间构建和文化引导的作用。学校建筑可以增加校园空间的凝聚力,作为校园特定空间标志性景观因素的同时也是校园环境空间的重要节点,它使校园具有清晰的空间结构,人们在其中获得一种归属感。这种传递和体验不需要借用外力的强迫,而是以一种自然、巧妙、和谐、潜移默化的方式予以述说。再次,校园建筑可以提升校园文化品味,提高学生人文和艺术素养。学校建筑以其突出的视觉艺术效应即艺术性和文化内涵集中反映了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或历史背景,赋予校园艺术的美,更丰富了校园的人文气息,提高了校园的文化品位,彰显着学校独特的灵魂和理念。因此,在学校建筑文化的发展中,应重视学校建筑文化的内涵。

3.突出学校建筑文化的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文明创建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格,是激励一个民族奋发图强、振兴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构成同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建筑文化,尤其是高校建筑文化,由于作为主体的学生和教师更能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文化知识的发展水平与方向,是时代精神的凝结,因此,学校建筑文化的创新应注重反映时代精神。

4.突出学校建筑文化的地域特色

一般来说,地域性是文化的基本特点之一,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体现。一个区域的建筑具有地域性特征,一个区域的人文同样具有地域性特征,建筑作为有生命力的一门科学、一门艺术、一项技术,由其衍生的建筑文化也必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而区域就是培育、生长建筑文化的有生力量。因此,学校建筑文化的创新也应充分融合和显现地域文化特色。

三、学校建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意义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紧密和我国学校建筑的不断发展,考古和史学的发达以及利用各种艺术信息资源的可能性增大,对于每个社会单元和个人来说,可供选择的建筑文化不断增加。这同现代社会的多样化和多元化交织在一起,形成极其丰富的文化格局,在众多的选择中,打破了一元化的局面,多种多样的建筑流派和建筑思潮层出不穷。作为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交互的建筑文化,其未来必将是数量众多,风格多变的。世界范围内必将是新建筑类型和新建筑结构形式不断涌现,同时一大批具有相当水平的建筑师将登上建筑舞台,载入建筑史册,作为一个新阶段的标志。

学校建筑作为特殊的建筑文化体系,与其他公共建筑比较而言,更应体现文化性。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从本质上来说凝结着历史和未来,而学校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是建筑文脉延续和升华。

总之,学校建筑文化传承与创新是联结学校历史与未来的、让学校唤发出生命力的一门科学、一门艺术、一项技术,更是一项事业,对这个问题的思索体现着包括建筑师、教育家和全体公民在内的理智品格、历史责任、决策勇气与生存智慧。

参考文献:

[1]马本和.高等学校建筑文化内涵的理论研究[J].教育探索,2006(4).

[2]高介华.关于建筑文化学的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0(3).

[3]萧默.文化纪念碑的风采―建筑艺术的历史与审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赵家麒.集团规划的时空观―普林斯顿大学250年校园的探讨与省思[J]田园城市, 1998.(2).

编程小号
上一篇 2024-07-14 13:04
下一篇 2024-07-14 13:00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05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