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幼文范例6篇

经典幼文范文1 关键词:中华文化经典;礼仪;习惯;《纲要》;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2)05-0151-01 中华文化经典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在所有的古诗文经典中都蕴含着传统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一代又一代人。至今还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经典教材

经典幼文范文1

关键词:中华文化经典;礼仪;习惯;《纲要》;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2)05-0151-01

中华文化经典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在所有的古诗文经典中都蕴含着传统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一代又一代人。至今还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经典教材。从我国现在正试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礼仪的表述中,我们也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幼儿诵读古诗文的必要性:“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在各领域的目标表述中较多的使用了“体验”、“感受”、“喜欢”、“乐意”等词汇,《纲要》突出了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着眼于培养幼儿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同时把情感、态度等非智力因素作为幼儿认知发展的推动力。古诗文虽讲究韵律音节,但其中不乏浅显易懂、琅琅上口的,非常适合幼儿学习的经典作品。那些有关礼仪习惯的内容,将对幼儿良好品行的形成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为进一步论证诵读中华文化经典对幼儿礼仪习惯形成的影响,我们课题组以《诵读中华文化经典与幼儿礼仪习惯形成的研究》为题,结合教学实际对此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认真分析,制定了诵读诗文教学中幼儿可实现的情感态度、知识经验、能力发展这三个方面的发展目标,在幼儿园积极创造适宜的教学环境,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

一、诵读活动中采用的方法

(一)采用丰富多彩的游戏

游戏永远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游戏,调动了他们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如:在小班幼儿学习《三字经》中“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诗句的教学活动中,活动前制作了蚕宝宝和小蜜蜂的头饰,教学时幼儿扮成一只只蚕宝宝和小蜜蜂在辛勤劳动,让幼儿在有趣的劳动游戏中学会朗诵诗文,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设计创编了形式多样的民间游戏。如:在教授《声律启蒙·上卷·一东》时,我们让孩子玩“渔翁捕鱼”的民间游戏,在教授《愚公移山》时让孩子玩玩“做大山”,既让孩子学习了古诗文,了解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又加深了对祖国五千年文化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接受优秀文化熏陶。

(二)创设良好的文化环境

《纲要》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每个幼儿提供学习与表现的机会。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之巨大,因此我们认为环境创设的好则可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古典文学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倡导营造具有浓郁民族艺术特色的大氛围,让幼儿感受古典文学与传统文化的脉络相连的关系,使幼儿产生强烈中国情结,并且更重视环境与幼儿的互动。

区角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游戏活动。实验班级创设了具有浓郁古典民族风味的区角。如:图书角里有多样性的古典文学丛书,可供幼儿随时观看学习交流:主题墙绘制成充满古典韵味又不乏童趣的背景,让幼儿感受古代风光。

走进我园里,可以看到走廊上的古诗词和古典美术作品。同时,我园利用晨间活动、下午起床等时段,播放不同作者的古典诗词磁带、碟片、民间音乐,让幼儿时常浸润在优美的民乐诗海中。视听文化的结合能使幼儿得到极大的陶冶,似曾相识的体会大大增加了集体学习古典文学的效果。

二、诵读中华文化经典对幼儿礼仪习惯形成的积极作用

(一)在礼仪教育中加入国学元素,大大提升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古代人物温文尔雅的言行举止更是引导孩子们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以继承。当教师为小朋友发放水果时,小朋友们都抢着要小苹果、小橘子,问他们为什么时,他们会眨着天真的大眼睛说:“融四岁,能让梨。”中国的古诗词是一种最美的文学艺术,让幼儿学习得美而快乐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二)诵读中华文化经典使孩子的综合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经典诗文是华夏文化的艺术奇葩,闪烁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基因。古往今来影响了一代代人的成长。三年的古诗文教学研究,家长们普遍感到孩子们咏诵经典古诗后学习态度、兴趣、记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呈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

1 96.7%的家长认为学习古诗文对孩子的发展很有意义

2 孩子对礼仪教育的兴趣从46.6%上升到83%

3 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进步,从63.8%上升到89.2%

4 孩子的自信心有很大提高,从63.8%上升到82%

5 孩子的记忆能力有明显的提高,从79.3%上升到85%

6 孩子的观察能力从69%上升到91%

我们认为对幼儿进行经典古诗文咏诵教学是有成效的,它使孩子们的综合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教师们通过案例研究,也发现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知识面、能力、行为习惯等方面进步明显,甜甜的变化就是一个明显的案例。大班的甜甜小朋友是个聪明、活泼、大方的孩子,但任性、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在古诗文活动中让她当小老师,带领同伴诵读,发挥她音乐和语言方面的特长,大胆创编身体动作,表演古诗文。在她的带动下,班上的孩子喜欢上了古诗,而她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活动时倾听的重要。现在的甜甜能与同伴友好相处,能协商解决游戏中产生的矛盾,学习的主动性也增强了。在教育中,我们发现:通过筛选的这部分文化经典读本对幼儿礼仪习惯的形成有着较强的促进意义。它对幼儿人格塑造、传统美德的形成、情操的陶冶有着积极的作用,使幼儿在快乐、愉悦中得到生活的启迪和为人处事的启蒙教育。

经典幼文范文2

关键词:经典阅读;区域活动;教师指导策略

经典阅读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它能启迪幼儿的智慧,丰富幼儿的表达表现方式,激发幼儿热爱经典阅读的兴趣,在区域活动中,幼儿阅读经典,多元表现经典故事,对幼儿主动性、个性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

目前,我园正在开展“基于‘和美’文化的幼儿园经典阅读实践研究”,为确保该实践研究的顺利开展,形成我园“和美”文化的园本文化特色,我们通过开展经典阅读之区域活动,为幼儿创设一个与他们发展相适应的经典阅读区域环境,为我园开展经典阅读活动提供操作层面的实践平台。结合经典阅读区域活动中层次性、多样性、阶段性三个原则,我们针对幼儿园经典阅读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和方法总结如下:

一、创设富有阅读氛围的区域经典阅读环境

阅读环境是一种文化氛围,具有独特的暗示作用,它客观地存在于幼儿生活的每一个空间,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心迅速发展的学龄前幼儿。《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经验。”

创设经典阅读区域环境时应做到生动、丰富、富有阅读氛围,并且能与幼儿互动,让经典阅读以游戏的形式与各个区域活动整合,使幼儿真正成为区域游戏的主人,在丰富、灵动的阅读环境中快乐、宽松、自由、和谐、健康地接受经典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

二、将经典阅读与各个区域进行有机整合

经典阅读区域的内容创设需体现幼儿年龄适宜性、个体适宜性和文化适宜性。在区域活动中将经典阅读与语言区、表演区、美工区、益智区等区域游戏进行有机整合,尝试在每个区域中创设有关经典阅读的内容,使他们在童话剧表演、经典绘画、手工制作等区域游戏中获得阅读的快乐,藉此发展幼儿阅读、欣赏经典的能力。

将经典阅读活动有机地融入区域活动中,教师可在各区域活动中适当投放与经典阅读相关的操作材料,供幼儿自由选择游戏。如,益智区中设置的“经典棋艺大通关”。教师将经典故事内容融入棋类游戏,学生通过掷骰子,根据数字向前进,通过朗诵古诗和讲述经典故事作为通关密语,继续游戏,最先到达终点的获胜。这不仅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更加自发地接触、感受、表达经典阅读。

三、提供丰富的经典阅读区域活动材料

皮亚杰曾指出:“幼儿的主动活动与教师根据目标精心设计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环境及投放的材料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幼儿活动时操作对象的区域材料,是幼儿建构、学习、发展的媒介。因此为幼儿提供丰富、可塑性强的经典阅读区域活动材料,会影响幼儿对于经典阅读区域活动的表达表现,这也是支持和引导幼儿学习发展的指导策略之一。教师可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有的放矢地提供形式多样的经典读物,以及利于幼儿操作、再加工、多元表现的操作材料,使幼儿将已有的阅读学习、表现方式同化于经典阅读活动之中。

四、运用多种形式的指导方法和策略指导幼儿开展经典阅读之区域活动

在经典阅读区域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幼儿认知年龄段特点,恰当选择经典文学作品,将其融入美工区、阅读区、益智区、表演区等区域中,设置符合幼儿区域游戏特点的区域活动。教师可尝试采用灵活多样的指导方法,如设置悬念激趣法、音乐感受法、有声伴读法、自主阅读法;同时还可以采取角色表演、故事讲述、儿歌诵读、经典绘画、师幼共读等多元指导策略,引导幼儿在各区域活动中进行经典阅读,为幼儿搭设经典阅读的舞台。

此外,教师指导要遵循互动原则,将经典阅读与各种区域游戏有机结合就是一种有效的互动方式。例如,将经典阅读和表演游戏结合起来,进行角色表演,教师可组织幼儿讲述图书中的故事或者把图书作为表演游戏的剧本,由幼儿商讨角色分工,并进行表演;还可以把阅读和美工活动结合起来,鼓励幼儿根据故事情节进行经典绘画,如绘画故事《三个和尚》,或者提供胶棒、双面胶、彩纸、剪刀等工具,让幼儿修补破损的图书等。

总之,经典阅读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游戏观,将教育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教师应为幼儿搭建阅读经典的平台,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为幼儿提供各种机会表达表现,促使幼儿通过经典阅读获得乐趣,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为其一生奠基。

参考文献:

[1]曾祥芹,韩雪屏.阅读学原理[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2:61,62,276,278.

经典幼文范文3

【关 键 词】 经典阅读;教学;幼儿

幼儿时期进行经典阅读,有利于让孩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拥有强烈的阅读欲望,高雅的阅读品位,形成丰厚的文化底蕴。皮亚杰认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主客体交互作用过程中获得的。幼儿与客体环境的交互作用愈积极、主动,发展就越快。阅读环境以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方式,影响着生理和心理都正处于迅速发展过程中的幼儿。为此,幼儿时期创设适宜的“幼儿经典阅读”环境是促进阅读有效性的重要举措。

一、营造“经典阅读”环境氛围,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生活环境中的书香氛围犹如肥沃的土壤,想要让孩子爱上经典,必须为孩子营造一个适宜的阅读环境。

一是班级经典阅读环境创设。在活动室的角角落落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活动环境。如“经典诵读屋”“经典图书角”“经典对对碰”“经典小舞台”等,并在这些区域里摆放自制的《三字经》故事书、三字经接龙卡、经典故事的表演道具头饰……环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幼儿参与经典诵读活动的兴趣。在区域里,幼儿自由、愉快地玩乐,沉浸在浓浓的艺术氛围中。

如“经典图书角”中,对图书的内容、图书的画面、图书的数量上都有精心的考虑。准确把握幼儿的阅读程度,选择幼儿需要的、感兴趣的经典故事图书。幼儿年龄越小,思维具有具体性、直观性和形象性等特点,对一些具体、形象、直观的东西容易理解和接受。因此,小班应选择一些以图为主,色彩鲜艳,情节简单,贴近生活,语言浅显,生动有趣,朗朗上口,句型短而重复,易学易记,图画与文字的形、音、义高度匹配的经典故事书或故事绘本。故事人物多以动物为主。书的纸质比较结实,相同的图书要多。

二是校园经典阅读环境创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每个幼儿提供学习与表现的机会。”环境创设得好可以使活动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为了让家长和孩子在经典中浸润,在诗海中徜徉,我们要做到经典阅读环境的多方位营造。

我园针对幼儿年龄特征,专门创设了具有海量的电子绘本馆、开放温馨的亲子书吧、自主表演的阳光故事剧场;充分利用楼梯的台阶、楼道的墙壁等公共场所,一楼一主题,创设了故事城堡、古诗长廊、儿歌乐园、经文宝库等,让幼儿时刻被经典所晕染。

二、营造“经典阅读”人际氛围,激发幼儿学习信心

良好的人际氛围是开展经典阅读的有效保障,教师的指导策略和激励措施都是形成经典阅读良好人际氛围的重要因素,并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信心。

首先,教师应成为孩子经典阅读的引导者,是要帮助幼儿掌握阅读的技能,这是决定阅读时间长短的因素之一,也是提高阅读有效性的因素之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早期阅读技能包括良好的阅读习惯,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对应能力,初步的视觉感知辨别能力,初步的反思、预期、质疑和假设等阅读策略预备能力等。只有掌握了阅读的基本技能,才能更加深入地阅读、观察、分析故事中角色的外部表情和动作,理解角色的心理活动,读懂故事情节,阅读的时间才能长久。因此,我园设有专门的集体阅读活动时间,可以保证教师有一定的时间指导幼儿开展经典阅读。教师在每次开展经典阅读活动时,都坚持要求幼儿遵守翻阅图书的规则,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其次,教师是孩子经典阅读方法的设计者。孔子的教育观点注重“因材施教”。而现代教育思想也认为“教无定法”。特别是对于幼儿,经典古诗文中精练的语言、深邃的意境、深奥的内容,非生活经验少、认知水平低的幼儿所能理解。幼儿刚开始接触,出于新奇,他们会很认真。但若一直按一种固定的模式去活动,随着时间的延长,他们难免会产生厌倦情绪。只有顺应幼儿年龄特点,创设多样性、游戏性的活动,才能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因此,教师探索了诸如故事表演法、艺术渲染法、童趣作品引领法等生动形象的方式让幼儿多方位参与、寓教于乐。

第三,教师是孩子经典阅读的激励者。激励是指为了激发幼儿阅读的动机,使之朝所期望的目标前进而给予其积极的行为或心理引导的过程。教师最常用的激励方式就是口头表扬。教师给出的表扬应该有针对性,把激励的理由归结到幼儿的能力和努力上,幼儿一听就明白哪方面做得好。

三、营造“经典阅读”的快乐氛围,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我园始终将经典阅读贯穿在幼儿一日生活之中,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耳濡目染学习经典,结合经典故事将教学游戏化,将原本难懂的道理通过一个个有趣、生动、易懂的小故事启发孩子们。同时也将经典语句与主题活动充分结合在一起,如母亲节时引导幼儿诵读“父母呼, 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知道感恩父母,重阳节时引导幼儿诵读“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知道尊敬长辈的传统礼节等等。利用每周一升旗活动后集体唱跳古诗,利用户外游戏时的整理部分唱跳《弟子规》,利用午睡起床时间让幼儿听经典故事,让幼儿在园内活动中近距离地接触经典。

其次是利用节日活动,让幼儿进行经典阅读。如“经典故事城堡”活动中每个班一个经典故事表演剧场。道具、服装都是家长与幼儿共同完成,将一个个故事布景放在幼儿园操场中,全园幼儿自选喜欢的故事进行表演。如利用六一开展“童话世界 梦幻乐园”活动,幼儿园处处被装扮成童话般的世界,当天让幼儿与家长扮演喜欢的童话故事人物到幼儿园,通过童话歌曲大联唱和童话游园活动让幼儿宛如置身于一个奇妙的童话世界中,为幼儿营造一个“乐中学,趣中长”的和谐、优雅的书香乐园,并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陶冶幼儿情操,启迪幼儿智慧,让孩子学会做人,受益终生。

四、营造“经典阅读”的家庭氛围,激发幼儿学习的自主性

幼儿除了在幼儿园生活、学习,还有大部分的时间在家庭中生活。仅仅依靠在幼儿园中的阅读活动来培养幼儿的自主性阅读能力远远不够。《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与小学互相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家庭教育是对幼儿园教育的巩固和延伸。

首先,树立家长经典阅读正确理念。由于家长的生活习惯、生活背景、文化水平各不相同,他们的教育理念也大相径庭。经典阅读不是以强迫、灌输的方式让幼儿学习,而是要科学引导,如经典书籍的选择、阅读方法的指导等,我们可以通过家长会、资料宣传、课堂教学观摩、专题讲座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更新家长理念。通过开展好书推荐、优秀绘本展览会、亲子阅读小报展评、阅读节开放活动、书香家庭评选等活动促进家长参与。

其次,家园同步培养幼儿经典阅读能力。家长对幼儿的教育有着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喜欢模仿成人的言行,家长一定要树立热爱经典阅读的正面形象,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以榜样的力量影响幼儿阅读,促进幼儿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运用校讯通等形式,每周向家长发出家庭经典阅读任务,帮助家长科学、有序地指导幼儿在家中的阅读活动,向家长推荐经典阅读指导卡,也可以通过家长回馈的意见,及时了解幼儿的表现,帮助家长解决遇到的问题,提高幼儿经典阅读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幼儿自主性阅读能力的提高。

经典阅读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给了孩子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同时也丰富了幼儿园的文化建设,潜移默化地提升了老师和幼儿的文化品位。“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我们将不断探索幼儿经典阅读的良好环境,让经典的价值伴随孩子的成长而吐露芬芳,绽放光明。

【参考文献】

[1] 罗丽霞. 幼儿经典阅读的探讨[J]. 科技资讯,2015(2).

经典幼文范文4

关键词: 家园合作 经典文化 行为习惯

幼儿期是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而现在的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大多宠爱多、教育少、顺从多、要求少,在这种教育的方式中,孩子很容易变成家里谁也管不了的“小霸王”,养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那么家长怎么做才能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通过开展“幼儿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园本研究”,我发现家园合作学经典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很好的途径。那么如何利用家园合作寓养成教育于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中之,帮助幼儿在关键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呢?

一、合理选材、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典范,它告诉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基于它的一系列优点,我选择以《弟子规》为主,以成语为辅来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记得在教学《弟子规》(一)时,我首先是用情景表演让孩子们深刻地体会从小就要做有礼貌的、懂事的孩子,其次活动后我和孩子进行谈话,从谈话中知道他们平时在家只听妈妈的话是不够的,其他大人说的话也要听,要像《弟子规》里所说的一样,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由此可见,选择与幼儿行为相关的经典材料,让孩子们在接受经典文化熏陶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思品教育,知道从小就要学会做有礼貌、懂事、会尊重长辈、会感恩的人。

二、营造氛围,用经典语录去规范幼儿的行为

在开展诵读活动时,我努力创建诵读经典文章的**环境,营造浓厚的诵读经典气氛,使全体幼儿喜欢诵读。首先在教室布置这个显性环境上下工夫,每次导读活动都自制大的字卡、小的操作材料,准备录音或图片,为孩子们创建一个口之能读、耳之能听、目之能视的经典的环境。其次把诵读、书写经典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评比栏环境的创设中我们一改以往以“你真棒,你真行”来评比幼儿,而是选用《弟子规》中规范幼儿行为的经典语句来评比,让每个幼儿对照以上内容来发现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否规范。最后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如“每日一经典”、“每周一小课”、“每月一小节”和“经典活动展示”,让幼儿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都感受到经典的魅力,从学习中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

三、家园合作学经典,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孩子的行为习惯离不开家园的共同努力,所以我注重发挥家庭的作用,把诵读经典延伸至每个家庭。每到一个阶段,我都及时将学习内容与家长进行沟通,家园同步,采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幼儿诵读经典。我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家园合作学经典,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引导家长认识诵读经典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开学初我园向家长发放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共涉及这样几个方面:家长对经典的了解状况;家长对幼儿园开展经典诵读的态度;对经典诵读活动的建议。从调查反馈情况发现有28%的家长喜爱读经典,2%的家长不喜爱,69%的家长对经典作品的喜爱表现为一般。家长对经典诵读的好处是知道的,普遍认为:中华经典虽好,但是孩子不认识字,对诗文不理解如何学习。可见家长们一味将诵读经典的目的放在让幼儿识字上。基于这些情况,我意识到,要想通过家园一起诵读来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必须让家长的观念有所转变,于是我向家长推荐台湾教授王财贵的专著及相关的网站,让家长接触这方面的信息外,还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经典中蕴含的思品道德、行为习惯,并向家长展示古文《三字经》之孔融让梨、《弟子规》的教学活动,通过直观、形象、故事化、游戏化的活动展示,使家长感受到让幼儿从小接触这些经典文章对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重要作用。

(二)家园对对碰。

每月我都会组织家长围绕如何有效地开展经典诵读,利用经典文化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中的若干问题进行面对面讨论。通过讨论我们发现把游戏引入到诵读活动中,能够让孩子们快乐地学经典,感受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如:①“我是小老师”,让孩子来教父母朗诵;②“大家来接龙”,父母念上一句,孩子念下一句;③“吟一吟、唱一唱”,孩子和父母一起将经典内容当作歌曲唱出来。多样化的形式让孩子们自然而然地理解和感悟经典作品中蕴含的文明礼貌、不挑食、讲卫生等行为习惯。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诵读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可以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亲眼目睹幼儿在园的表现,了解自己孩子与其他幼儿之间的差距,同时也密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增添乐趣。在本园内结合我园经典特色开展“讲故事、明道理”幼儿故事大赛,并邀请家长们当评委。通过一个个经典故事,观摩每个小选手的表现,家长们发现自己的孩子长大了,敢于表现自我了,都会为集体荣誉而努力。在“经典细细品、书香吟中蕴”亲子诵读会时,我班幼儿和家长同台表演的经典故事“孔融让梨”,让场上场下的小朋友深刻感受到做人要学会谦让,要有礼貌,犹如春雨般无声滋润了孩子们的心田,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道德认识,陶冶了他们的情操,促进了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我们能感受到经典给幼儿带来的种种快乐和教益,家长们都反映幼儿比以前懂事多了,知礼多了,对家长更加孝敬了,相信在家庭与幼儿园的共同努力下,在经典文化的熏陶、感染下,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健康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7).

经典幼文范文5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在人成长过程中的发展是不同步的。一个人的记忆力发展是自零岁开始,一至三岁既有显著的发展,幼儿期是人的记忆发展的黄金时期。背诵是他们的天性,是他们所喜欢和擅长的,如果在这个阶段让孩子多背点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和篇目,可以作为一种终身去消化、理解,收益的文化储备。再次,幼儿接受经典教育,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之中,吸收五千年古老文明的精髓,使他养成良好的性格与气质。

如何把握幼儿的记忆特长而诵读经典古文,我认为主要以培养兴趣为主。注重幼儿兴趣的培养,增加幼儿的学习动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我们知道,所有的智力活动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学的好,要让幼儿对学习产生兴趣,不仅要用生动形象的内容来吸引幼儿,更重要的是激发幼儿对知识本身的兴趣,促进他们有学习新知识的要求和愿望。由经典故事引出的知识点的学习,品德的教育,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以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学经典的难度。

孩子天性活泼,生动的故事、美妙的音乐、优美的图画、快乐的游戏是孩子所喜爱的,我们可以将传统经典著作学习融入孩子的一日生活中去,多渠道地让孩子接触、学习经典。比如《三字经》三字一句,合辙押韵,音律优美,朗朗上口,易于记忆,在教学过程中不苛求量的多少,也不增加孩子们的学习负担,只着重于培养幼儿的诵读兴趣,从小培养幼儿对古文的美感和学习趣味,开发幼儿心智,在这些经典的古文中包含许多勤劳、立志、爱国、爱家、助人为乐的内容,每天在早餐后诵读几段,虽然孩子们目前不能完全理解其中蕴藏着的传统美德和智慧,但是随着他们知识量不断增长,在以后的人生道理上一定会消化理解,并将一些优秀品格体现在自己将后的为人处世中。在诵读古文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激发幼儿诵读古文的兴趣。比如,教师在教幼儿读《三字经》的内容时,为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可特别注重读音的轻、重、快、慢,当幼儿能熟读后,教师还可与幼儿进行“对读法”,即老师读前面一句,幼儿读下一句,依次对着读,有利于提高幼儿的注意力,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为了培养幼儿对古文的兴趣,老师在读完每段后讲解其内容,让幼儿能理解其中的道理,同时还可以将每段的故事生动的讲给幼儿,使幼儿对故事产生兴趣的同时对古文也有好感。老师在幼儿休息时,可放一些经典古文故事的碟片,让幼儿从动画里感受到古文里的寓意以及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可根据故事的教育意义,结合孩子的年龄班、季节特征,有目的地选择一系列的经典故事,有计划地穿插在幼儿主题活动之中,这些经典故事不仅能够帮助孩子轻松学古文,同时也能内化成孩子独有的故事财富。让孩子们在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中不知不觉的丰富知识,提高他们自身的文化涵养。

2诵读古文,培养幼儿语言能力

幼儿期是大脑高速发展时期,也是获得语言能力的**时期,古文的一些启蒙书也有生动的一面,有的富有文功、语句精练,如果在这一阶段培养幼儿学习古文,使一些生动、顺口、独具表现力的语句能运用到日常生活和游戏当中。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加识字量,扩大了知识面,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还有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儿童的语言运用能力是儿童整体语言学习和发展的驱动力。比如幼儿在生活中遇到要让出自己爱吃的东西时,他会主动将食物让给其他伙伴或家人,问幼儿为什么要这样做,幼儿会主动的背出“融四岁,能让梨,我想学习孔融也把好吃的让给大家”,这就是在古文的学习中帮助幼儿提高对语言的敏感性,他们在说话时能用最简洁的古文语句叙述,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知识,使他们懂得了很多道理,同时他们语言的理解表达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幼儿每天将新学到的古文背给大家,再将每段的寓意及经典故事讲给大家,不仅在语言上得到好的发展同时使幼儿感受到一起分享的快乐。《纲要》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因而要求“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幼儿在通过学习古文认识传统道德典范时,会自然地将经典用在每日的游戏活动与日常生活中。

人们对“经典古文诵读”的关注并不仅仅它是一种育儿的新观念、新方法,更重要的是关系着我们这个社会如何看待中国当代教育,如何看待文化传承的问题。儿童学习“经典诵读”并非鹦鹉学舌般的模仿。他们在这种情况中可以练习已经知道的东西,并且继续尝试一些别的东西。他们的语言进步得越多,他们进一步学习的范围就越大。少儿学习古文(读经)的发起者是台中师范学院教授王财贵,他最早的读经实验是在家培养自己的四个孩子。这些孩子仅凭音律之美背诵古文,一段时间后,对文字的敏锐度和鉴赏力明显提高,文章写得好,更显出品质上的礼让恭敬。王财贵得出的结论是,0-13岁是儿童记忆力最好的时期,如果能在这段时间聆听或诵读经典,把人类文化的精华灌输到脑中,并在其成长过程中自行体悟、践行,将有助于成为德行兼备的有用之才。孩子读诵经典后,承载着先贤的古训,再经过团体氛围的熏陶,普遍变得谦和有礼,要改正生活上的不良习气也变得容易许多。

通过学习古文,不仅让孩子第一次接触到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也培养了孩子学习的兴趣,最重要的是,一些自私的孩子可从古文故事的学习中开始变得谦恭礼让,这对于塑造当今社会的人文精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当代教育一直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做着不懈的努力。而诵读古诗词赋,无疑是他们在学习语言和文学路上的第一步。如果这些孩子是祖国未来的花朵,而我们所提倡的这样的行为,就是施肥浇水的工序,我们都在努力着,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让他们在未来美丽绽放,绚烂如花。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经典幼文范文6

一、以幼儿为本,把握幼儿经典阅读的内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我们应确立以幼儿为本的观念,用适当的方式给予帮助和指导,使每一个幼儿都能体会到愉快和成功。

1.倾听幼儿的心声。对幼儿来说,他们的心声体现在各种需求、情感、想法等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倾听,向幼儿传递对他们的支持、关注、尊重、理解和欣赏。在经典阅读活动中,教师应俯下身来倾听,了解并接纳幼儿的需要,使每个幼儿在阅读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更主动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

2.放飞幼儿的思想。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好问是智慧的摇篮,幼儿在经典阅读活动中出现的“异想天开”及“幼稚可笑”的疑问都包含着创新的因素,我们要呵护幼儿的“奇思异想”,让他们敢于想象敢于创新。在阅读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关注他们的阅读情况,还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疑,适时地给予支持,使幼儿的想象力、创造潜力得到发挥。

3.张扬幼儿的个性。在经典阅读中,我们要了解并尊重幼儿的个性特点,鼓励他们采取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我们要注意发挥每一个幼儿的潜能。

二、营造温馨愉悦的环境,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提供信息丰富温馨愉悦的阅读环境,不仅能激发幼儿阅读经典的兴趣,还能帮助幼儿充分感受经典作品的美,促进幼儿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并获得成功的喜悦。

1.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幼儿园的空间资源,如图书室:为幼儿创设一个可多元阅读的图书室,包括小图书、大图书、音乐图书、直观形象的立体书以及录音机、复读机等;阅读活动区:在活动室开设一个安静舒适的阅读活动区,提供大量的经典阅读材料,营造一个自在、有趣、丰富的阅读情境;经典阅读墙:在活动室墙面上布置图文并茂的中外名著故事内容,营造出激发幼儿阅读兴趣的文化墙。

2.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让学生体验到快乐的情感,才能学好。”教师要为幼儿创设愉悦的心理氛围,让幼儿觉得阅读名著是一件快乐的事。教师可从以下方面做起:让幼儿根据喜好自主地选择书本;让幼儿自由支配阅读时间;教师的语调要亲切温柔,不给幼儿造成心理上的压力;视阅读为游戏和娱乐,不强求一定要掌握知识;幼儿阅读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三、开展活动,丰富幼儿经典阅读的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经典阅读活动,不仅能激发幼儿的经典阅读兴趣,还能帮助幼儿习得阅读的经验,从而积极有效地促进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发展。

1.经典故事倾听活动。利用晨间阅读、餐后休息、睡前准备、离园活动等时间,让幼儿反复倾听教师朗读经典作品,或边欣赏故事录音边阅读图书。在倾听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利于预测、假设、质疑和反思的问题,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并感受文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如《东郭先生》,老师可请幼儿猜猜“东郭先生见到大灰狼时会怎么做?”当东郭先生救了大灰狼,可大灰狼露出了狰狞的本性要吃掉东郭先生时,可请小朋友说说为什么,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幼儿的注意力更集中,另一方面也促使他们积极思维,自主建构故事内容,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2.经典故事演绎活动。通过角色游戏、木偶剧形式重复已熟悉的故事情节、人物对话和旁白,在身临其境中运用和领悟书面语言,体验使用优美语言的乐趣,如童话故事《小熊请客》中主要的对话“今天过节小熊请客,我要到小熊家去,又吃又玩又唱歌,真呀真高兴!”以重复的形式出现,教师可为幼儿提供相应的表演道具让幼儿边进行表演边重复地练习说出故事中主要的对话,从而更好地掌握故事的内容,更好地理解作品。

3.经典故事图书制作。为幼儿提供纸和画笔,让他们把听过的经典故事画下来编成一本自己的经典故事书。画画是幼儿心中最真的“语言”,每个幼儿都喜欢通过图画符号来反映自己的内心感受。在幼儿的自制经典图书中,能发现幼儿对作品独特的感受和想象。

四、采用灵活的组织形式

在引导幼儿阅读欣赏经典名著时,应从幼儿的视角出发,关注他们的学习方式,尝试采用形式多样的方法来开展活动,让幼儿在适合自己的方法中主动学习,发展阅读能力。

1.自主休闲式阅读。指采取比较分散、随意阅读的方式。如幼儿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后,可自由、分散地到小型活动区进行阅读,教师可观察个别幼儿的活动情况,及时指导解答幼儿们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指导幼儿将自己阅读获得的信息传递给其他同伴,使幼儿的理解、想象、概括、倾听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2.小组探索型阅读。以幼儿各自感兴趣的阅读内容为中介,自行形成阅读小组探索阅读内容,相互交流,相互探讨。我们可鼓励幼儿通过多种方法,解决阅读过程中的问题。在阅读中幼儿可以尽情地和同伴交流分享经验,可以随时发表疑问、困惑,可以随时求助,更可以大胆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意见。小组探索型经典阅读,能充分发挥、发展幼儿的主体性、合作性,帮助幼儿主动学习,在探索中感悟作品内涵。

3.集体学习型阅读。围绕某一经典名著,幼儿进行集体阅读。集体阅读有利于培养幼儿有序阅读的习惯,发展观察力,集体阅读还可以发挥幼儿互相感染、互相影响的作用。同时教师可全面观察多数幼儿的活动情况,予以集中指导,还可以引导幼儿用表情、动作、体态等理解反映作品内容,体验人物喜怒哀乐等情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进行审美、创造。

编程小号
上一篇 2024-07-13 21:48
下一篇 2024-07-13 21:44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06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