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创设范例6篇

情境创设范文1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歌《大风车》,你们想不想学啊? 生:想! 师:有表情地范唱歌曲。 生:分组学习歌词,自学歌曲。 师:组织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重点分析出现的附点音符节奏。 师:组织学习反复学唱歌曲至熟练。 【案例二】 (听《大风车》进教室、按半圆型坐好、教室内布置各种风车。) 师:同学们,你们爱看中央电视台的《大风车》节目吗

情境创设范文1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歌《大风车》,你们想不想学啊?

生:想!

师:有表情地范唱歌曲。

生:分组学习歌词,自学歌曲。

师:组织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重点分析出现的附点音符节奏。

师:组织学习反复学唱歌曲至熟练。

【案例二】

(听《大风车》进教室、按半圆型坐好、教室内布置各种风车。)

师:同学们,你们爱看中央电视台的《大风车》节目吗?你能把你了解的有关《大风车》节目的知识介绍给大家吗?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歌《大风车》,你们喜欢吗?

师:组织学生做击鼓传风车的游戏,风车传到谁的手里,就要用附点音符节奏说一句话。

师:组织学生学唱歌曲。(过程略)

师:组织学生根据学习情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

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风车的有关知识。

师:你们愿意自己创造一个大风车吗?(组织学生用动作、造型模仿大风车,边玩边唱。)

【案例解读】

案例一以传授音乐知识技能为本位,教师教学的目标单一。案例二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创设了一个游戏活动、学习活动、创造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情境,教学的目标是多维的,不仅仅关注音乐知识的传授,还关注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自主创造的意向以及积极的情感体验。通过以上两个案例的比较,音乐教学创设与歌曲表现内容相适宜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情带学,以情带唱,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参与音乐学习。那么,如何进行音乐教学的情境创设呢?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以下途径。

一、通过环境布置创设情境

1. 相对稳定的环境布置。即通过音乐教室的环境布置来营造艺术氛围。

(1)根据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可把学生的座位安排成“马蹄形”“秧田形”“半圆形”“莲花形”等,便于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小环境里参与学习活动。

(2)设置音乐墙报栏和展板。把学生优秀的音乐作业展示在音乐墙,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卡通头像,表现突出的就可以在“小歌星”展板中出现。这些环境的布置,能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成功的激励中踊跃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来。

2.变化的环境布置。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音乐课堂上可适时出现春天的鲜花、秋天的落叶、燕子的呢喃、喧闹的蛙鸣等变化环境布置。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接受音乐的熏陶,切实感受到音乐的生活性。比如在学唱《树叶儿飘飘》时,教师特意在教室里布置了各种“落叶”和一棵大树,还有南飞的燕子,忙碌的蚂蚁。学生一进教室就被深深地吸引了。

二、教师参与创设情境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行为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如果发挥自身优势,往往也能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

1.利用语言描绘创设情境。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可以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中,加快学生理解音乐的过程,使其尽情参与,犹如身临其境。学习《我们才不怕大灰狼》时,教师首先用童话般的语言描述三只小猪分别用稻草、木头、砖盖房子的经过。当老师问到,如果遇到了大灰狼,三只小猪的命运会怎样呢?学生很快想到:老大、老二会有危险,老三会战胜大灰狼,不知不觉进入了歌曲的内容,主动参与到歌曲的学习中来。

2.利用律动示范创设情境。肢体语言是直观的,通过肢体的律动传达信息、反映情感、增强情绪体验,有利于学生在模仿中达到情感再现。学习歌曲《保护小羊》时,针对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教师先示范,接着引导学生表演小羊走路、玩耍、嬉戏的动作,遇到大灰狼慌忙躲避和机智斗争的情景,通过一系列的动作表演,学生自然融入角色很快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并能富有情感地表演和歌唱。

三、利用多媒体的参与创设情境

视频资料、音像资料、文本资料与教学内容结合的多媒体课件具有集音画于一体的优势。利用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动画和音乐来创设情境,在教学中最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能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如在教学《大鹿》一课时教师就制作了生动的FLASH课件,创设了歌曲中的情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情境创设三忌】

一忌:喧宾夺主,忽视学生主体性。创设的情境要真正做到针对全部学生,每一位学生。

二忌:生搬硬套,忽视课堂活动性和生成性。不能为情境而情境,要能根据课堂上的变化而及时调控预设的内容。

情境创设范文2

关键词:音乐情境;情感;音乐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6-0181-02

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应首先让孩子感到愉快,能理解感受音乐,会想象出创造表现音乐。以往灌输式的教唱方式已不再适合幼儿的发展需要,他们更注重的是心理是否得到了快乐,因此教学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幼儿天生就是爱幻想的,喜欢温馨的童话故事,而情境教学正是利用这一点在音乐活动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

合理的情境创设是教学活动成功的第一步。创设情境的途径有很多,每一种途径起到的效果也不一样。

1.运用图片、图谱展示音乐活动情境。图画、图谱是音乐教学活动中经常运用的辅助教学工具,它是一种视觉符号也是一种材料,它可以把音乐材料简单化、形象化。美术与音乐是一对孪生姐妹,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能互融互补,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彼此间的相互借用,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适当地运用图画、图谱等,对帮助幼儿欣赏音乐大有裨益。如音乐教学活动《迷路的小花鸭》,这本身就是一首具有故事情节的歌曲,因此在活动的开展前,笔者为孩子们准备了与歌曲情节相关的图片。教学活动开始部分,出示一张小鸭哭泣的图片引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猜猜小花鸭发生了什么事?根据幼儿猜想的,出示第一段歌词的整体图,由幼儿来讲述画中有些什么,在说一说的过程中就帮助幼儿理解了歌词。从而教师随着音乐归纳并总结歌词,使孩子们能很快地融入氛围之中,有利于孩子们对歌词的记忆。有了自己学习第一段歌词的基础,再出示第二段歌词内容的整体图,幼儿就有了更浓的兴趣,且语言能力也得到了发展,避免了一味地由老师来说,幼儿跟着学的现象。

2.利用角色表演创设情境。新《纲要》在艺术活动领域里明确提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孩子们最喜欢自己表演,同时也喜欢看同伴表演。通过动作和表情表达出乐曲的内容和感情,容易使孩子体会乐曲的情境。如音乐活动《小松鼠找松果》,在活动之前先找一名幼儿佩戴好头饰来担任小松鼠。活动开始了,小松鼠一出场,班上的幼儿就显得异常激动,一个个都主动地跟小松鼠打招呼。而在表现能力强的小松鼠的表演下,歌词也就渗透在情节中,幼儿也能更形象地理解,因此歌词部分就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解决了。

二、升华情境,激发幼儿对音乐的情感

理解歌词之后就是演唱了,歌曲的灵魂就在于歌曲的情感。而情感又是抽象的,对幼儿来说很困难,而情境教学就成功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好的情境是能至始至终贯穿在教学中的,光靠之前的情境导入是不够的,这不足以能激发幼儿对音乐情感的理解。因此,需要升华情境,就跟电影是同样的道理,谁都不会喜欢平淡无奇的故事情节,而跌宕起伏的情节却是引发人们情感的关键。歌曲《迷路的小花鸭》,主要是引导幼儿学会用悲伤和欢快的两种不同情绪来演唱。如果仅靠教师嘴上说说那效果肯定不是很好,及时地升华情境就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成效。迁移生活经验,用自己的经历来分析小鸭子迷路后心情是怎么样的,通过回忆、讨论,幼儿就能理解悲伤的情绪适合第一段演唱;紧接着激发幼儿的爱心,“小鸭子迷路了,你有什么好方法来帮帮它吗?”在说的过程中也就提升了幼儿的情感,同时也得到了语言锻炼及行为指向的引导。“小鸭子有了你们的帮忙,它开心吗?你帮助了别人开心吗?”这样一步步的引导增进了幼儿对歌曲情感的把握,在演唱部分也就能顺利地进行了。又如歌曲《小松鼠找松果》,幼儿在看一看,说一说,演一演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要尊敬别人,待人有礼貌,更感受到了得到别人的礼物后愉快的情感。

三、回归情境,演绎音乐

情境创设范文3

关键词:高中音乐 课堂教学 情境创设 情感释放

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十分繁重的学习任务,压力可想而知,然而很多高中阶段的学生并不能够很好的自我排解压力,这就导致很多学生面对着巨大的学习压力而手足无措,情感处于抑制状态,这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为此作为能够陶冶学生情操,释放学生心灵的音乐教学,我们应该充分的发挥这门学科的独有功效,让学生能够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心灵的震撼,缓解心中的学习压力,为繁重的学习生活增添一份乐趣。然而在现阶段的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虽然音乐这门学科的独有功效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是真正体现在音乐课堂教学之中的情况却大相径庭,究其根本原因还是教师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调动,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甚至有很多教师一味的重视理论教学,让学生的心理压力更是蒙上了一层阴影,久而久之很多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产生了一种反感的情绪,因此作为教师应该采取情境式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优美的音乐情境,让学生能够置身其中,用心去感悟音乐的美好,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充分的调动起来,只有学生真正能够参与到其中,音乐教学的真正意义才能够得以充分的体现。笔者结合自身多年从事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经验,对如何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有效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端正教学态度,用热情感染学生

长久以来之所以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其实这些问题首先应该归咎于教师的教学态度,其次才能是教学方法方面的问题。音乐在高中阶段并不是高考重点考察的学科,这就导致了很多教师都对于这门学科的教学报以一种可有可无的态度,这种补肾重视的态度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甚至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身的积极性都很低,这对于想要学习音乐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严重的打击,久而久之即便是想要学习音乐的学生也难免产生动摇。因此开展情境教学的第一步就要从教师做起,改变自身对于音乐教学的看法,调动起自身的积极性来,用自己的教学热情去感染学生,让他们能够主动的投入到音乐的学习中来。在情境的创设上同样也是如此,只有教师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设身处地的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才能够创设出足以震撼学生心灵,吸引学生入胜的美妙情境来。

二、深度挖掘教材内容,丰富创设情境的内涵

高中阶段的音乐教材是经过无数前辈呕心沥血所编制出来的音乐鸿篇,其中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内容数不胜数,然而很多教师却怠于去挖掘其中精彩的内容和深刻的内涵,知识肤浅的做一做表面的功夫,这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吸引力当然有所不足,甚至会引起学生的厌烦。因此为了有效的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教师首先还是应该基于教材,从教材内容中提炼音乐的精华,利用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的熟悉程度,创设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情境,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之中进行学习的交流,这样学生不仅能够获得自身的心灵感悟,同时还能够将自己的感悟与其他的同学进行分享,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心灵感悟。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学生广泛熟悉的音乐内容来作为课堂教学的铺垫,让学生能够置身其中,同时教师还要做好情境感悟的引导工作,将一些深刻的教育内容融入到音乐作品之中,这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感悟,同时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能力。

如在学习《新音乐歌声初放》这一单元的时候,结合以教材内容中《黄河》、《祖国》等豪迈的歌曲,为学生创设波澜壮阔的宏大场景,让学生能够通过语言的描述来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并且通过教材内容的传授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志向和伟大的爱国情怀。

三、进行必要的辅助教学,将虚拟情境真实化

所谓的虚拟情境真实化就是要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毕竟音乐作品都是听觉上的感受,直观性不强,而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生活阅历有限,对于很多优秀作品的感悟能力还有待提高,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将这些作品用多媒体视频等方式进行真实再现,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音乐情境的深远意境。在这种状态之下学生的心灵能够得到充分的释放,其积累的学习压力也会得到很大的缓解,除此以外,通过音乐的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的无限美好,这对于学生内在学习动力的激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情境创设范文4

我从自己的教学体会中总结出一个较好的方法:即“创设情景,制造悬念”作文。下面,我以自己的一堂作文课为例,试述于后。

去年三月初的一天上午,我到李老师办公室闲聊,发现她的办公室上陈列着一只用大理石雕刻成的石鸽。它一身洁白如玉的羽毛,光滑漂亮,一对红宝石般的小眼睛闪着亮光,颈上还套着一个小巧玲珑的铜项圈,圈上系着五个小铜铃。我灵感一闪,这不仅是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品,而且还是一件难得的教具。我何不拿它让学生作文呢?

于是,我进行了课前准备:先找一个盛皮鞋的硬纸盒。一个比鞋盒小点的纸盒,两个红色塑料袋;接着,我把石鸽装入袋中;然后,再放入小纸盒内;再把小纸盒装进大鞋盒中,扣上盖子;最后,我开始伏案编写这节作文课的教案。

“”――上课铃响了,我双手捧着准备好的“鞋盒”登上了讲台。同学们都用探寻的目光凝望着这个普通的鞋盒,惊讶不已。我把鞋盒放在课桌上开了言:“请同学们猜一猜盒里装的是啥?”几秒钟后,有不少同学举起了手,要求发言。有的说,里面装的是鸟,有的说,里面是给好学生的奖品,有的说,里面装的是蛇……我接着道:“现在,我要公开秘密了,看谁刚才猜得最准。”我打开盒盖,取出小纸盒,从小纸盒中掂起红色塑料袋,因为是双层的,学生还无法求解里面的秘密。后面的学生急得已经站起来了。我索性把袋子扯破,一只精致的鸽子终于呈现于学生的眼前。他们惊呼――鸽子。为了让全班同学都看个明白,我双手捧着它在教室里缓缓地转了一圈。有的学生还用摸一摸,掂一掂,试其轻重。之后,我又回到讲台上,把石鸽放在课桌上最明显的地方,以便让学生们进一步地观察。

这时候,我笑着问:“同学们,大家能把刚才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写下来吗?”学生们已经跃跃欲试了,并异口同声地回答:“能!”下课的铃声响了,有80%的学生当堂完成了作文,有的还进行了互改。

情境创设范文5

关键词:情境教学 情境创设 策略

当前,情境教学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显得越来越重要,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加强情境教学已经成为生物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和发展趋势。通过深入中学生物学课堂,笔者发现,教师们在教学情境的创设过程和操作中,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偏差,表现为:⑴创设的情境虽然是具体真实的,然而常常与理论知识难以紧密衔接,或者从具体的理论出发,难以回到恰当的、具体真实的、与学生实际贴近的情境中;⑵教学情境中矛盾的创设和激发,明显地显现出教师有意的、生硬的“设置”的痕迹,没有体现出学生自主地发现矛盾,从而效果不理想;⑶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可操作性不强,学生不能自己发现问题、产生问题,学生的参与仍停留在被动地回答问题上,不能有效地对教师所创设的情境进行主动地分析、综合、探究和讨论;⑷所创设情境的质量不高,明显表现出所创设情境未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或过难或过易,学生对教学情境没有兴趣,使其所创设的情境未发挥相应的教学效益。通过多年的生物学教育教学实践和探索,笔者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情境创设的策略和方法。

一、直接情境策略

直接情境策略是生物学情境教学中较为常用的策略,指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与学生的学习内容直接相关,是一些与学生学习内容有直接联系的实际问题和事实,这种情境有利于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在应用这一策略时,教师紧密结合当地的农业生产实践或者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个人的生活体验。如,在学习“根对无机盐的吸收”时,课前要求学生回家向父母(或就近向农民)咨询农作物或蔬菜施肥的有关知识,课堂中教师以一些谚语如“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请同学们说说这句俗语的含义,并说出自己所知道的其它俗语,请一两个同学向全班同学介绍有关施肥的知识,教师提问:“在农业生产中,为什么一次施肥过多,会引起‘烧苗’?”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教学中通过对具体教学内容的设疑,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高度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地、创造性地思考。例如,关于环节动物门蚯蚓的再生能力,教材是这样讲述的:“蚯蚓的再生能力很强,它的身体如果被损伤了一部分能重新长出失去的一部分。”如果教师完全按照教材来简单的重复,学生肯定似懂非懂,似知非知。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搜集资料,进行自主探究,验证自己的假设,主动获取知识。采用直接情境策略,能促使学生综合自己的全部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形成新的神经联系,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系统,从而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列宁指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存在的辩证途径。”14

二、 间接情境策略

通过这一策略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与学习内容无直接关系,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适时引导和点拨,使学习情境与学习内容联系起来。间接性情境策略主要用于理论性教学内容的学习,应用这一策略需要教师努力挖掘教材的内涵,找出知识点和情境之间的联系。例如,在学习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时,我首先播放自制的动画CAI,画面显示三艘颜色、大小不同的小船在淡黄色的水中航行,最大的船是深黄色的(代表白细胞),次大的船是红色的(代表红细胞),最小的船是浅篮色的(代表血小板)。放到这儿,稍作停顿,因为这时的学生正处于心求通而不通,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急切地期盼教师给予解答。教师这时即时引导学生自学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让他们自主探究每艘船代表什么,河中的淡黄色的水代表什么(血浆),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分析讨论和教师的即时点拨,绝大部分同学很好地弄懂了画面的意思。随后,教师再继续播放课件,让三艘船和水拟人化地自述各自的特点和功能。

实践证明,较好地应用间接情境,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激起学生的强烈的探求知识的欲望。

三、分解设置情境策略

分解设置策略是一种根据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在相关的实际情境中去选定某个典型的事件和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围绕该问题展开进一步学习的策略。在具体操作时,教师首先根据学习主题设计一个大的背景,接着将大的背景进行分解,使之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与学习内容相衔接。在教学中,把学习内容与之相结合,并逐步分解背景进行教学。比如,学习传染病的特点和流行的三个环节时,可以说明学生甲和乙是传染源,他们用过的物品如手帕、毛巾、书、笔以及空气、口痰等为传播途径,同学中有的体质较差、抵抗力较弱,则构成了易感人群。关于预防措施的教学,教师结合同学们的建议和措施进行分解,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应如何控制传染源?”、“采取哪些措施可以切断传播途径?”、“怎样保护易感人群?”等,组织学生自学教材,展开讨论。通过这样的层层分解,使学生将知识的整体与局部统一协调起来,学得更主动、更积极,通过教师讲解与学生自学、讨论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

四、 综合设置策略

综合设置策略与分解设置策略相反,在应用综合设置策略进行情境创设时,教师要根据学习的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或问题情境,然后将它们分析综合,使学生能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知识进行探索从而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如,我在进行“营养物质”中关于“维生素”的知识的教学时,先后创设了四个不同的情境:“①张明同学一段时间来,每到傍晚就看不清东西,但吃了一段时间的胡萝卜后,慢慢的他晚上看得见了;②小勇每天早晨刷牙时,牙龈会出血,而且经常发现皮肤下面青一块紫一块的;③吃牛肉、黄豆、猪的肾脏及粗粮等可以治疗脚气病;④王斌经常吃钙片,但他还是得了佝偻病”。情境创设后教师引导同学们对这些现象进行自主探究,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不仅弄清了以上事实的原因,还弄懂了各种维生素的食物来源和主要功能,通过综合,进一步明白了维生素的特点和主要种类。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定向的学习,层层推进的问题,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尝试对问题的各种解答。

五、活动设置策略

情境创设范文6

一、拓宽范围,联系实际

为使学生放开眼界,注意分析周围的事物,从而提高观察和认识生活的能力,我结合初中的课本,在课外又搜集选取了一些文章,把这些文章按类型分成四组,引导学生边读边练.

第一组,从选择较浅显的文章开始,让学生分清记叙文和杂感的区别,以等为范文,指导学生如何针对具体事情,进行分析评论.

第二组,进一步让学生接触含义较深的文章,了解如何选择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事物,通过观察,思考,赋予其深刻寓意.范文有等.这组文章可以有生动的描绘,必要的说明,也可以由物及人,采用象征手法去感染读者.

第三组,这组文章从某一生活现象,成语故事,戏剧人物到自然界的花、草、虫等写起,继而产生联想,由此及彼生发开去,使人得到有益的启发.如等.

最后一组,是向学生介绍几则寓言,表明写杂感也尽量要求形象性,防止空洞说教,枯燥无味,典型的文章有欧

通过范文的引路和分类指导,相对集中的作文训练,学生的作文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克服了以往内容单一,材料雷同的毛病,做到了题材的多样性.这些作文能从实际出发,有叙有议,对事物有了更深的认识.

二,认真审题,精心选材

作文课之前我讲了一个故事:一个警察看见了一个小偷在作案,不会袖手旁观,小偷也不会甘心就擒,必然要逃跑,结果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跳进了护城河,我们的警察该怎么办?我把作文比作小偷,希望学生勇敢的去捕捉.谁不希望当优秀的警察呢?不管这个比喻是否恰当,但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了,我列举了两个题目:《我的同学》《我的勤奋且善良的同学》问同学们选择哪一个题目时,多数人选择了

三,逆向思维,创新思维

编程小号
上一篇 2024-07-13 22:04
下一篇 2024-07-13 22:00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06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