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分录范文1
关键词:会计分录;会计账户;会计科目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3014701
会计分录是指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规则,确定某项经济业务应借、应贷账户的名称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企业发生经济业务后,通过编制会计分录对经济业务进行确认。编制会计分录是会计工作的开始,也是会计工作的重点,如果会计分录这一环节出现问题,则根据其进行的接下来的一系列会计工作如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都会出现问题。在基础会计教学工作中,编制会计分录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很多学完基础会计课程的同学都反映会计分录难学,不好掌握。本文认为要想正确的编制会计分录,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要能正确分析经济业务对企业的影响
企业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应该能够正确分析经济业务发生后对企业产生的影响。学生要正确分析经济业务的影响,首先要明确会计主体。会计主体假设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在经济业务发生时,一笔经济业务有时会涉及业务双方,就是出现了两个会计主体,这时一定要清楚站在谁的角度记账。会计主体不同,业务内容就不同。明确了会计主体以后,学生还应能根据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正确、全面的分析该业务发生后对企业产生的影响。现举例说明:
例1:A企业以银行存款100000元偿还前欠B企业货款。
这项业务发生后,对于A企业来说,A企业的银行存款减少,负债中的应付账款减少;对于B企业来说,B企业收到了款项银行存款增加,资产中的应收账款减少。
例2:企业用银行存款50000元偿还短期借款。
这项经济业务发生后,对企业造成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资产中的银行存款发生了变化,减少了50000元;另一方面负债中的短期借款也发生了变化,减少了50000元。
例3:从银行提取现金2000元备用。
这项经济业务发生后,企业也是两个方面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是资产中的银行存款减少了2000元,另一方面资产中现金增加了2000元。
只有正确、全面地分析经济业务发生对企业产生的影响,我们接下来才能把这种变化通过会计分录的方式完整无误的记录在账面上。
2掌握会计科目和账户结构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按照不同的经济内容和管理需要进行分类的项目。每个会计科目都有自己对应的特定的业务内容。比如,存在银行的钱用“银行存款”表示;因销售商品等形成的应收未收的款项用“应收账款”表示;企业的厂房、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用“固定资产”表示等等,学生必须熟悉会计科目的应用范围,当发生经济业务时,根据会计科目核算的内容来选择使用合适的会计科目。总账会计科目是由财政部统一制定的,科目名称不能随意更改,所以学生应熟悉掌握会计科目表中的常用的会计科目,以做到准确无误的使用会计科目。
要想正确编制会计分录,只是熟悉会计科目还不够,还需要了解各钟会计账户的结构。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因此,每个账户都应该设置登记数量增加和数量减少的专栏。为了达到这种需求,在借贷记账法下,把账户的基本结构分为左右两方,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至于哪一方表示,哪一方表示减少,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很多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时,总是把账户借贷方的内容混淆。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来记忆:根据会计恒等式的扩展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资产和费用同在等式的左边,而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都在等式的右边。资产类和费用类账户性质一样,都是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而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类账户刚好相反,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成本类账户和资产类账户性质类似,也是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总结如下:
资产、成本、费用类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
3会计分录的书写格式
分析出经济业务涉及的会计科目及其增减变化后,怎么样把这种变化通过会计分录的方式记录在账面上,对会计分录的书写格式也有严格的要求。会计分录的书写格式是借方写在上面,贷方写在下面一行,左右错开两个字。金额应各自对齐,数字后不写元。如需注明明细科目的,应在一级科目后面加上破折号,再写上明细科目。
很多学生在书写会计分录的时候,会出现下面几种错误情况。
例题:用银行存款偿还前欠宏大公司货款100000元。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账款—宏大公司100000
贷:银行存款100000
或者
借:应付账款—宏大公司100000
贷:银行存款100000
又或者
借:应付账款(宏大公司)100000
贷:银行存款100000
很显然,上面三种会计分录书写都是错误的,不符合会计分录书写的格式要求,正确的会计分录格式应该如下:
借:应付账款—宏大公司100000
贷:银行存款100000
4会计分录的形成
正确分析经济业务对企业的影响,掌握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结构,这些都是正确编制会计分录的基础。另外在书写时还要严格按照会计分录的书写格式要求。学习编制会计分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分析经济业务涉及哪些账户;(2)分析经济业务设计的这些账户如何变化,即分析账户是增加还是减少,金额是多少;(3)根据各类账户的结构,确定应该计入该账户的借方还是贷方;(4)根据会计分录书写的格式要求,正确编制会计分录。下面通过举例讲解如何编制会计分录:
例1:向银行借入为期5个月的借款80000元。
分析:这项经济业务发生后,企业存入银行的钱和企业欠银行的钱两个方面发生了变化。对应的涉及到两个账户一是企业存入银行的钱即“银行存款”,另一个是企业欠银行5个月的借款“短期借款”账户。“银行存款”增加了80000元,“短期借款”也增加了80000元。因“银行存款”是资产类账户,增加应计入该账户的借方,而“短期借款”是负债类账户,增加应计入该账户的贷方,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80000
贷:短期借款80000
例2:收到某投资者投入的资金200000元,存入银行。
分析:这项经济业务发生后,企业的资本金和企业存入银行的钱两个方面发生了变化。涉及到的两个账户一是投资者投入的资本金“实收资本”,另一个是企业存入银行的钱“银行存款”。“实收资本”增加200000元,因其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增加应计入贷方;“银行存款”增加200000元,资产类账户增加计入借方。故会计分录应为:
借:银行存款200000
贷:实收资本200000
参考文献
[1]张玉森,陈伟清.基础会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
会计分录范文2
1、词语解释: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2、会计分录基本要素:记账方向、账户名称、金额。
3、 会计分录编制的格式:先借后贷;借和贷要分行写,并且文字和金额的数字都应错开;在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的情况下,要求借方或贷方的文字和金额数字必须对齐。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
(来源:文章屋网 )
会计分录范文3
在手工环境下,会计分录是根据借贷记帐法“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帐规则编制的,在电算化会计中多数会计分录的编制与手工是相同的,但也有部分会计分录的编制与手工存在差异,需要进行相应的变换被计算机接收后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正确性,否则输出的帐簿和报表信息有可能是错误的,如费用冲减、帐内调整等事项,这些会计分录的编制在电算化会计中需要引起足够的注意。
会计分录是记帐的直接依据,根据会计分录登记帐簿时,会计实务要求做到帐证相符。传统的手工会计方式下某些会计分录是经过人们大脑的分析,采用相反的颜色登记到帐户相反的方向中去的。会计上,期间费用类帐户一般是借方分析多栏式明细帐,平时发生的各项业务登记到借方,只有到结转费用帐户时,才从贷方转出,出现贷方发生额。例如:“坏帐准备”是按照“应收帐款”期末借方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若“坏帐准备”期末贷方余额大于按照“应收帐款”期末借方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时,就要将其差额冲减“管理费用”,传统手工会计分录如下:
借:坏帐准备×××
贷:管理费用×××
会计人员根据这个会计分录登记“管理费用”明细帐时,由于“管理费用”是借方分析式多栏帐且平时不出现贷方发生额,会计人员必须经过大脑分析,用红字(分录本身是蓝字)登记到“管理费用”相应明细帐户的借方,从而造成帐证方向不一致。而在电算化会计中,计算机记帐不可能象人脑那样分析,它会毫不犹豫地登记到“管理费用”相应明细帐户的贷方,从而造成手工与机器登记的管理费用借贷方发生额不等(借方手工大,贷方手工为零),影响会计报表编制的正确性(计算机自动编表一般是用“管理费用”帐户的借方发生额编表,而不用借贷方发生额差额,即净发生额编表)。究其原因,是传统会计不规范处理所致。会计人员应适应这种变化,将会计分录变换成如下分录,就不会出现上述问题。
借:管理费用×××(红字)
贷:坏帐准备×××(红字)
实务中,还有一种编制会计分录的做法也需要加以规范。例如:某采购员出差借款2000元,采购回来报销,差旅费及补助等共支出1600元。假设借款时已作其他应收款处理,该采购员所花的费用记入“管理费用”。传统会计实务通常编制一张收款凭证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现金400
贷:其他应收款-××2000
管理费用-1600
这样在计算机帐务系统中,若定义的凭证类型是收、付、转形式,以收款凭证录入该凭证,又会产生上述同样的问题,正确的做法是编制两张记帐凭证:一张收款凭证(400)和一张转帐凭证(1600),会计分录如下:
借:现金400
贷:其他应收款400
借:管理费用1600
贷:其他应收款1600
周其林同志在《中国会计电算化》2000年第10期发表了题为“费用冲减会计分录在会计电算化中的处理办法”一文,谈到了手工冲减费用的会计分录通常是贷记某费用帐户,并举例假设黎明是机关管理人员,收到黎明同志退回的差旅费现金50元,手工会计分录为:
借:现金50
贷:管理费用50
周其林同志认为对这类业务的会计分录在电算化会计中的正确处理办法有两种:一是用红字冲销费用支出数,同时用红字冲销现金支出数,即:
借:管理费用-50
贷:现金-50
二是在借方用红字冲减费用支出数,用蓝字借记现金的增加数,即:
借:管理费用-50
贷:现金50
本人认为第一种做法的前提条件是该单位采用的是记帐凭证不分类且记帐凭证格式统一。如果记帐凭证分为收、付、转三类的话,那么这张记帐凭证只能是付款凭证格式(贷记现金),填制付款凭证肯定让人费解。再说,各单位都很重视货币资金,尤其是现金,有的单位仍然要求出纳每天手工登记现金日记帐,根据这张付款凭证登记现金日记帐,是登记到借方(蓝字)还是登记到贷方(红字)呢?登记到借方,导致帐证方向不一致;登记到贷方,表示现金的减少,虽然是红字,也让人难以理解。怎么办?本人认为,可以引入过渡科目进行处理,这在后面的部分中将加以说明。
在会计实务中还有帐户间调整需要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如将“生产成本-折旧费”调整到“制造费用-折旧费”中去。传统手工会计实务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
借:制造费用-折旧费×××
贷:生产成本-折旧费×××
因为“生产成本”为借方分析多栏式帐,分录中的贷方必然会出现上述帐证不一致的问题。为了保证帐证相符,有人提出另一种解决的办法,编制如下的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折旧费×××
生产成本-折旧费×××(红字)
贷:任意科目0
这种做法与周其林同志的第二种做法类似,由于贷方帐户发生额为零,周其林同志将其省略。周其林同志的第二种做法至少存在两个问题:⑴它违背了借贷记帐法的记帐规则,仅有借方,没有贷方;⑵违背了财政部1994年6月30日的《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第十五条的第(四)款,即“正在输入的记帐凭证有借方会计科目而无贷方会计科目或者有贷方会计科目而无借方会计科目的,应予提示并拒绝执行”,也就是说所有已经通过财政部门评审的会计核算软件,都不可能违反上述规定,都会既有借方科目又有贷方科目,否则财政部门不可能同意使用这种软件的企业摆脱手工记帐,因此在电算化会计中不能编制仅有借方或仅有贷方的会计分录,会计核算软件不接受这种分录,但可以编制借方或贷方为任意会计科目,同时金额为零的会计分录。计算机记帐是根据科目编码记帐的,所以“任意科目”明细帐必然记载有金额为零的经济业务,这种经济业务在会计上是没有存在必要的。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作者本人认为正确的做法是借用一个过渡帐户,如“其他应付款-过渡”帐户,通过编制两张记帐凭证来解决,上述例子的会计分录可以编制如下:
借:制造费用-折旧费×××
贷:其他应付款-过渡×××
借:生产成本-折旧费×××(红字)
贷:其他应付款-过渡×××(红字)
会计分录范文4
1、确认分包单位提交的工程量单并收到分包单位提供的增值税发票时借记工程施工,应交税费,贷记应付账款。支付分包单位工程款时,借记应付账款,贷记银行存款。
2、收到甲方确认工程量单并开出增值税发票提供甲方,借记应收账款,贷记工程结算,应交税费。收到甲方付款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账款。
3、项目施工地预缴税金预缴税金时,借记应交税费,贷记银行存款或其他应付款。
4、月度终了,将预缴增值税转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贷记应交税费。
会计分录范文5
解会问题收到赠送商品会计分录的方法如下:
1、当企业收到赠送的商品有进项发票时,需要分清借贷。即借为库存商品,贷为应交税费或者应交增值税。同时贷也为待转资产价值。理解为企业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
2、会计需要整理库存销售。按照借贷整理即可。借为企业在银行的存款, 贷为企业在主营业务的收入。同时会计需要整理公司需要缴纳的税款。
(来源:文章屋网 )
会计分录范文6
关键词:双分录;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会计核算
为适应我国公共财政管理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财政部历经一年多时间,在充分调研和试运行的基础上,于2013年12月修订了《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修订后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最大亮点之一就是“双分录”核算应用范围更加宽泛,这满足了政府预算目标和会计核算目标的双重需求。
1 什么是行政单位“双分录”会计核算方法
行政单位“双分录”会计核算方法是指根据现行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对行政单位发生的预付账款、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政府储备物资、公共基础设施等资产类业务或事项,及应付账款、长期应付款等负债类业务或事项同时编制两项会计分录,一项记录侧重确认所形成的资产或负债,另一项记录侧重确认所发生的预算支出。也就是说,该类业务或事项发生时,既要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编制相对应会计分录,用以反映行政单位财务状况的变化,同时还要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编制相对应会计分录,来反映行政单位预算执行情况。
“双分录”会计核算在行政单位的广泛采用是由会计核算目标和会计核算基础双重因素所决定。现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第三条规定,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行政单位财务状况、预算执行情况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行政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管理、监督和决策。而在第九条中规定,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特殊经济业务和事项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目前,我国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编制政府预算,政府预算和决算都是据此进行确认和报告,这样才能准_反应预算执行情况。但是,会计核算目标要求行政单位会计不仅反映预算执行情况,还要准确核算资产负债,真实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如果不采用“双分录”核算,则不能兼顾预算管理与财务管理的双重需求,“双分录”核算的引入有效地解决了这一矛盾,顺应了政府会计改革方向和要求,较好满足了会计信息使用者对行政单位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同时也进一步规范了行政单位会计行为。
2 行政单位实行“双分录”会计核算的意义
2.1 适应公共财政管理改革需要,有助于监督行政单位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近年来,国家在预算管理体制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完善,从部门预算改革、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推广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全面推行到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其目的就是使国家行政机关切实管好用好政府财政资金,提供符合社会公众利益的更多服务。公共财政管理的改革对行政单位会计的管理要求和会计核算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双分录”会计核算的实行,可较全面准确的向信息使用者提供财务信息,便于信息使用者分析预算的执行情况及资金的使用效益,从而有利于行政单位更好地使用公共财政资源。同时也有利于社会公众和监督部门全面监督行政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和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2.2 客观真实的反映行政单位财务状况和预算的执行情况
行政单位实行“双分录”会计核算后,对同时涉及预算会计系统和财务会计系统的某一交易事项发生时,必须通过双重账务处理的方式核算,一方面应按收付实现制确认为预算收入或支出,另一方面应当按权责发生制确认资产或负债,客观真实、全面完整的提供行政单位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情况,采用“双分录”会计核算有利于政府财政部门更好地掌握行政单位财务状况和国有资产使用情况,监督行政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
2.3 有助于提高行政单会计信息质量
“双分录”核算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有机结合起来,避免了旧制度下虚增结余的现象,也纠正了旧制度偏重反映预算而忽视单位财务状况的弊端。“双分录”核算满足了《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提出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能够提供真实的反映行政单位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情况会计信息资料,提升了行政单位的会计核算质量,为单位决算和财政决算、为信息使用者对行政单预算管理和监督提供可靠依据。
3 行政单位“双分录”基本核算方法
3.1 资产类双分录核算
现行制度规定,行政单位在取得存货、预付账款、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政府储备物资、公共基础设施等非货币性资产时,同时做两项分录,一项分录确认所取得资产的价值和所对应的资产基金。而存货、预付账款、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政府储备物资、公共基础设施等7个科目,既是总账科目又是资产基金对应的明细科目;另一项分录确认所形成的经费支出与支付的款项。具体账务处理为:
3.1.1 发生预付账款、购入存货等流动资产科目核算
借:预付账款/存货
贷:资产基金――预付账款/存货
同时 借:经费支出
贷:银行存款/财政拨款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3.1.2 购入不需安装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政府储备物资、公共基础设施等非流动资产核算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政府储备物资/公共基础设施
贷:资产基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政府储备物资/公共基础设施
同时 借:经费支出
贷:银行存款/财政拨款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3.2 负债类双分录核算
新制度还规定,在发生应付账款、长期应付款两项负债时,应先确认所形成的应付款项和待偿债净资产;偿付应付账款、长期应付款时,需要同时做两项会计分录,一项分录冲销应付的款项和待偿债净资产,另一项分录确认所形成的经费支出与支付的款项。具体账务处理为:
发生时 借:待偿债净资产
贷:应付账款/长期应付款
偿还时 借:经费支出
贷:银行存款/财政拨款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同时 借:待偿债净资产
贷:应付账款/长期应付款
4 对“双分录”会计核算的梳理与评析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分别对预付账款、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政府储备物资、公共基础设施、应付账款、长期应付款等采用了“双分录”方式来进行账务处理,其中对资产类科目所设置的对应科目为“资产基金”,对负债类科目所设置的对应科目为“待偿债净资产”。由于行政单位与政府财政资金关联密切,采用“双分录”的方式进行账务处理,真实体现资产、负债增减变动情况,确保账、证、表、实四大要素核对相符,满足后续财务管理需要。并最终通过“资产负债表”的列报来反映行政单位所占用的各类资产,实现编制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的“双目标”,并进一步反映各项预算的完成效率和效果。
但仅凭“双分录”核算不能完全保证行政单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笔者认为在进行双分录核算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建立健全一套高效完整、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内部控制和审计制度
在行政单位的日常财务工作中,加强内控审计制度,业务流程公开透明,建立健全会计报告体系,完善财务分析机制和内外部的审计制度,建立一套严谨有效炔靠刂啤⒓ㄐ评估和奖惩体制,开发建设一套高效、完整、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软件,从制度层面、技术层面避免贪腐、舞弊现象发生,达到制定新行政会计制度的初衷,铸造行政单位高效的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体制。如果绩效预算体制不完善,无论会计制度如何严格,都无法完全避免贪腐、舞弊现象,最终导致会计信息的扭曲。
(2)“双分录”核算未能充分体现资产管理的结果和使用效益
国有资产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一项重要职能。现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增加了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的会计处理,对行政事业单位占有国有资产直接负责维护管理,但在反映资产管理结果上却缺少制度安排,在会计核算上没有设置相应科目反映国有资产使用状况和效益。如“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待处理财产的价值及处理损溢。核算的设定上,无论资产是出售、置换、报废,还是盘亏盘盈、毁损均是采用一样的核算方法处理。这样无论资产管理的好坏,在财务报表上都未能得到体现。要解决这种情况,完全可以设制新的资产损溢科目进行单独核算,体现资产管理使用效益和结果,并将其在财务报告中体现出来,甚至在预算的安排上也可以给予综合考虑。
(3)建议其他应收款可采用“双分录”核算方式
在现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其他应收款”的核算仍然沿用了单一账务处理方式,不能及时反应财务状况和预算收支变动情况,笔者认为此处也可采用“双分录”会计处理方式。具体为:a.发生其他应收款时,借记“其他应收款”,贷记“资产基金――其他应收款”;同时,借记“经费支出”,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b.收回或转销当年其他应收款时,借记“资产基金――其他应收款”,贷记“其他应收款”;同时,借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贷记“经费支出”。c.收回或转销以前年度其他应收款时,借记“资产基金――其他应收款”,贷记“其他应收款”;同时,借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贷记“财政拨款结转/财政拨款结余”。
总之,伴随公共财政管理逐渐强化,政府会计制度在修订过程中,如能在会计科目设置上,在会计核算方法的设定上,更多的考虑财政资源使用效益和结果,更多考虑新形势下对行政单位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考核和要求,《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必将更加的科学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通知.(财库[2013]218号)[Z].2013-12-18.
[2]财政部.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财预字〔1998〕49号)[Z].1998-2-6.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13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