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经济效益范例6篇

规模经济效益范文1 摘要:规模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一种现象,也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只有在市场上谋求占有率的提高和市场份额的扩大,才能使开发成本降低。但是并非房地产开发规模越大越好,任何不顾市场状况、企业状况的盲目扩张有百害而无一利。如何使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规模达到最优组合,是本文研究的要点。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规模经济;途径;支撑要素 一

规模经济效益范文1

摘要:规模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一种现象,也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只有在市场上谋求占有率的提高和市场份额的扩大,才能使开发成本降低。但是并非房地产开发规模越大越好,任何不顾市场状况、企业状况的盲目扩张有百害而无一利。如何使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规模达到最优组合,是本文研究的要点。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规模经济;途径;支撑要素

一、房地产规模经济概念

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包括各种专业公司和联合公司的规模)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土地资源贮备、开发建设、资金、人才规模。它表明开发建设诸要素以及开发建设的房屋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集中程度。根据这种集中程度,一般可以把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划为大型、中型和小型三种。划分房地产企业规模的标准,既可用劳动力、资金来划分;也可用其完成的开发量或正在开发的数量划分;也可用其中两个以上的要素同时作为划分的标准。

二、房地产规模经济要求

1.房地产企业初始规模的确定。为了确定房地产企业的适宜规模,必须首先确定房地产企业的起始规模。起始规模是经济合理条件下的最小开发建设规模,是确定房地产企业最适宜规模的基础。起始规模应保证房地产开发建设各环节中的人才、资金、资源、设备等,并使其能够得到充分利用。起始规模的合理确定,是决定投资房地产开发的重要依据。当房地产项目的最小规模低于起始规模时,不宜投入开发,而开发规模大于起始规模时,则应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自身条件以及其他条件,按不同的规模,组成开发建设的合理性方案,并选择最优规模。由于房地产的区域性非常强,加上东部与西部差异,城市与县镇差异。因此很难准确确定具体的初始规模。原则上,在大中型城市,以中型房地产企业开发规模较为适当;在小型城市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以小型较为适合。

2.企业最适宜规模的确定。在某一地建立房地产企业规模,并非规模越大、实力越强就越好。还必须根据所在区域房地产市场情况而定。为了确定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最适应开发规模,需要以企业最适宜规模为核算评价的标准,企业最适宜规模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内开发建设过程,管理组织最为合理,各种生产要素能充分利用,技术经济指标先进,经济效益最好的企业规模。如果企业规模超过了企业最适宜规模的界限,投资和劳动力消耗的增加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将呈递减趋势。由于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各种社会化分工合作机制的建立,如前期有顾问策划公司、工程有招投标的公司、监理公司、宣传有广告策划公司、销售有营销中介公司。企业从人员数量上考虑,大型企业人才数量只需要中型企业人数,中型企业人数只需要小型企业人员,没有必要搞小而全、大而全。

确定企业最适宜规模的方法很多,要根据具体的技术经济特点合理选择。最常用的是成本效益分析法。这种方法的实质是通过消耗类指标和效益指标的对比分析,在盈亏平衡的基础上不同规模方案进行比较,确定企业**开发建设规模。当前企业最适宜规模应当以所拥有的资金、土地资源作为衡量标准。

3.企业最优规模的选择。企业最适宜规模是计算企业规模的依据,但并不是选定的企业实际规模。在选择企业的实际规模时,要根据社会需求量的大小,在企业起始规模和最适宜规模之间,经过多方案的对比分析来确定。比较企业的不同方案,一般是采取计算同一年开发建设成本与基建投资额之和来进行。总费用最低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三、房地产规模经济实现途径

1.房地产企业购并是资本集中的有效手段。低价收购资产,实现低成本扩张。使购并企业获得的资产大大超过购并成本和购并价格,或超过新建企业的投资。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企业实施购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优势互补、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动机。获取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动机。企业购并可能以直接实现规模经济,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自身内部扩张,逐步增扩股,增大股本结构,实现扩张,并以实现滚动开发的提高资金的利用率;(2)横向购并中的规模经济。横向购并是同一产业中生产同类或存在替代关系的企业之间购并,具有直接的规模经济效果;(3)纵向购并中的规模经济。企业纵向购并的规模经济实现也必须首先具备上述企业规模经济的支撑条件,否则,会陷入规模不经济的误区;(4)混合购并中的规模经济要获得混合购并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效果,构成企业规模经济的各种支撑条件也是必不可缺的。

2.房地产规模经济也可以在政府统一运作下完成。各级地方政府通过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完成前期土地的规模开发。然后通过土地招投标市场,按照规划片区由各开发企业在竞标所得的地块上进行组团式或居住小区式开发。较为成功的实例就是南京市开发建设的“月牙湖小区”。它由建委、国土、规划局等部门按照南京市居民高尚居住区的规划要求,统一进行布局,综合配套,由十几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组团式、居住小区规模开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企业战略同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了一定的目的、通过一定的方式组成的网络式的联合体称为战略联盟。战略联盟的概念首先是由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普罗德和管理学家罗杰?内格尔提出。从20世纪80年代起,战略联盟在西方和日本企业界得到迅速发展。战略联盟是一种关系松散的企业组织形式,它不具有传统企业那样明确的层级和边界,对于联盟中的各方而言都十分机动灵活。在房地产开发企业实践中,这优势互补的组织形式具有较高的效率。由于房地产的区域性很强,因此战略联盟中的各方可以通过相互间的网络进入对方的地区市场。这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进军外地市场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同时,战略同盟可以克服较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双方招投标大型土地项目资金不足的劣势,在大型国有土地招投标中避免残酷竞争,哄抬地价,提高土地投资成本,达到规模经济,战略同盟各方共盈的目的。

四、房地产规模经济的支撑要素

从企业内部来看,构成规模经济的主要支撑条件是:

1.拥有土地资源的支撑。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它不仅是房地产业的直接开发和经营的对象,同时也是各类房屋建筑不可缺的基础载体。房地产的开发建设离不开土地资源,而土地资源却可以作为未被开发的原始形态而独立存在,可以说土地是房地产开发建设的万源之本,在我国,土地归国家所有,房地产企业仅能依据开发建设项目用地性质的不同,购得40~70年的土地使用权(依用地性质不同而分),而土地使用权的一次性周期长达40~70年,因此,要实现房地产企业的规模经济,必须在其可预见的预见期里,充分贮备土地资源。如果没有土地只能是空谈规模经济。

2.资金支撑。资金是房地产血液,房地产规模经济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金,通过资金参与控制更多的具有规模经济的开发项目,即房地产规模经济离不开庞大的资本投入。企业自身的资本积累、积聚能力,以及进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的能力,就其成为能否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支撑条件。

3.企业家能力的支撑。当房地产企业开发建设规模以算术级数或几何级数增长时,特别是当房地产企业通过横向、纵向及混合购并若干企业,实现房地产企业规模急剧扩张时期,其管理的复杂程度、组织协调工作量会呈几何级数增加。对房地产企业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企业的外部来看,构成规模经济主要支撑条件是:

1.政府政策。房地产业是一个由政府政策高度垄断性行业,是一个受政府政策影响,对政策敏感性极大的产业。由于政府严格控制着房地产一级市场中最重要的资源——土地。使得它对整个房地产市场有着绝对的控制权,它决定了市场供求关系平衡位置,决定了价格走向。作为在政府宏观调控下的房地产企业发展与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紧密相关,政策是决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2.市场规模支撑。市场规模即市场需求量。市场需求量的大小是实现规模经济的前提条件。由于规模经济是房地产开发的明显趋势。但由于其受市场容量的限制,即受开发建设地区人口因素影响。因此,并非开发建设规模越大越好,随着规模的扩大会出现规模效益递减情况。笔者根据多年房地产开发实践,提出如下规模:在中、小型城市(人口规模:50万人~100万人)一般不宜进行大型房地产项目开发。在大、中型城市(人口规模:150万人~300万人)一般宜进行大型房地产项目开发。在特大型城市(人口规模大于500万人)一般宜进行特大型房地产项目开发,开发规格以居住区为宜(建筑面积为50万m2~150万m2),资金筹措按上市公司、大型企业集团标准。

上述仅是相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就各级地方政府而言,本着经营城市考虑,其开发规模应适当地提高一个档次,以利于城市综合布局。

3.市场范围支撑。市场范围与市场规模是密切相关的。市场范围大,市场规模也随之扩大;反之,市场范围小,市场规模也会随之缩小。市场范围,即房地产企业开发商品房的销售范围,是一个市场空间概念。由于房地产所特有的地域性强,使用权得其开发建设的商品房一般不会超出以地级市、县级市销售的范畴。因此,在某一地的房地产开发随该城市地域的扩张,城市化的进程而市场范围扩大。房地产开发企业规模无限扩大,也会陷入规模不经济。

规模经济效益范文2

关键词:产业集聚;外部规模经济;产业合作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184-01

马歇尔认为,产业集聚与外部规模经济关系密切[1]。外部规模经济促进产业规模的发展、劳动力共享、辅助行业的发展和技术外溢,企业由此联系在一起,从而产生了产业集聚。就长三角民营企业而言,外部规模经济带来的效益更为明显,如下所示:

一、劳动力共享

熟练技能劳动力在企业间流动会带来管理技术和知识、经验上的交流,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浪费,改进操作程序并且能更好地进行产业上的分工和合作,尤其是对于长三角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熟练劳动工的流动共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企业技术实力上的不足。更为重要的是,劳动共享有助于企业能以较低的成本找到合适的劳动力。一般来说,在空间上相邻的企业往往能更有效地分享劳动力流动带来的益处,劳动力的流动也会因为距离的减少而更加频繁,因此推动了相近企业的集聚。

劳动力的共享具有显著的外部性特征,一方面会使一个地区的产业平均发展,产业内企业数量众多,类型相近;另一方面也会使企业带上一个地区的通病,限制企业的发展,使得企业趋于同质化和平庸化,无法培养有价值的品牌。

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纺织产业集群地,从1990年以后,绍兴纺织产业迅速发展,数量不断增多,培养和吸引了大批劳动力。由于劳动力的流动和共享,降低了企业寻找劳动力的成本。同时,纺织技术和经验在企业间不断传播,降低了企业生产和管理成本。不过,纺织企业的规模偏小,主要市场在中低档产品,劳动力也多是半熟练劳动力。这样,企业间劳动力的共享和流动对于企业产业升级作用不明显。加之产品同质化,只有加强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辅助行业的发展

辅助行业是为企业提供原料、工具和运输的行业。在一个产业集聚内,除去生产最终产品或服务的企业,还有生产配件和相关机械的企业,提供物流运输、技术检测等服务的产业和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提供支持的机构。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对产业集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长三角民营企业产业集聚的形成和不断扩大是横向相似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和纵向上下游产业链的不断延长的结果。

20世纪70年代末,南通开始出现大量的纺织家庭工场。后随着政府多项推进措施的实施,特别是1992年,政府兴建了南通市叠石桥家纺市场、江苏志川港志浩绣品面料市场,大力促进了纺织产业集聚的发展。从纺织业的上游产业(即黄麻、蚕丝、棉纱、化纤的生产)到核心产业(化纤制造、经编),再到下游产业(色织、面料、辅料、绣品、印染、整理),最终生产出终端产品(服装、毛巾、家用纺织品等),该市纺织业产业集聚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纺织业上下游产业链。

随着南通市纺织产品的不断增加,对纺织机的需求也不断增大,在市区、通州市、启东市等地区产生了诸多纺织机械制造企业。此外,物流业也得到大力发展。南通汽运集团川港飞鹤物流分公司建设了客运物流仓储中心;苏通轻纺城、叠石桥国际家纺城等也都投入大量资金完善仓储、物流配套设施。随着南通市纺织业的不断兴盛,纺织产品品种的多样化,南通市的会展业也开始迅速发展,相关展览会影响力大力提升,中国南通国际针织暨缝制整工业设备展览会、南通国际纺织工业展览会、中国家纺博览会等成为纺织业产品展示、信息交流的平台。为了提高纺织技艺,1999年,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成立。此外,南通还出现了中国家纺检测中心、南通市纺织产品质量检测所及江苏省家纺研发中心等中介服务机构。

三、技术外溢

技术外溢主要是指企业间信息技术的交流和提升。信息对于民营企业产业集聚在市场经济中不断获得优势平稳运行至关重要。企业集聚的优势使得企业间的交流更为频繁,在生产技术销售管理等方面的创新传播更为迅速,企业在合作与竞争中发展更快。集聚内的信息交流除了企业间的相互交流外,还需要靠行业协会、商会等来协调。在产业聚集地,同类企业竞争激烈,若没有组织者和交流的平台,很难实现企业间的沟通学习和合作。

长三角地区有中国中小企业协会长三角地区服务中心,长三角区域性商业协会及中国长三角铝业行业协会等组织。通过举办论坛、研讨会等,行业协会、商会等机构及时了解民营企业的现状和困境,企业间相互学习沟通,通过讨论提出建议和对策。如浙江中小企业协会就多次就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组织了多场研讨会。行业协会、商会等公共部门还可以承担起更重要的工作—解决共性技术问题。民营企业产业集聚内的企业由于财力、人力等不足,在向价值链高端发展时常陷入困境。行业协会、商会等公共部门可通过投入资金等建立公共技术平台,供集聚内各企业共同使用。目前我国缺乏完善的创新保护机制,因此企业缺乏动力创新,严重制约了整个产业的发展速度。行业协会、商会、政府部门的作用还体现在制度建设和信息分享上,如义乌市袜业协会安排专人收集国内外袜业市场和袜业企业各类信息,经过归纳、分析,定期,在他们强有力的协调服务下,整个集聚应对市场风险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可以大大增强。

规模经济效益范文3

关键词:宁阳县;矿区概况;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TD87 文献标识码:A1 矿区概况

兴隆庄饰面花岗岩矿区位于宁阳县东疏镇兴隆村一带,东距宁阳县城10km,南距蒙馆公路2km,南东距东疏镇驻地7km,北与汶上县相邻西距汶上县城15km。

矿区地貌为平原,地形坡度较小,地势北高南低。矿体大面积分布,上覆土层一般在1-2m之间。矿体遭受轻度风化,风化层厚度一般在6-8m之间。

矿石为中生代燕山晚期卧福山超单元兴隆庄单元中粗粒二长花岗岩,完整基岩即为矿体,呈岩床状。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微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磁铁矿、木屑石等。

矿石自然类型为块状,总观颜色呈浅灰白色,风化后呈黄灰色,颜色均匀一致,矿石结构均一,块体密度为2.58g/c立方米。

石材加工后磨光面整体为浅灰色,光泽度较高,耐腐蚀,具有较好的稳固性能,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均较大,吸水率为0.13g/c立方米,饱和抗压强度为122.5Mp

a,肖氏硬度为77,耐碱度为99.98%,耐酸度为99.97%,干燥弯曲强度为9.5。能够生产较大块体的荒料,加工过程中不易破碎,板材成材率高,开采技术条件简单,是较为理想的饰面建筑石料。因含有少量黑云母及磁铁矿等铁质矿物,似有锈点,故其市场商品名称“锈石”,较纯净、不含铁矿石者商品名称为“白沙石”。

2 资源储量估算

矿区面积27.33万平方米,根据闵兴石材公司及邻近汶上县境内的石材矿山生产情况及钻探资料分析,地表以下10m以上为风化层,可利用矿层厚度40m左右,估算矿区花岗岩资源储量为1542万立方米,荒料率按80%计,荒料量为1234万立方米,为一大型饰面花岗岩石材矿床。

3 规划矿山规模

该矿区可建设两座规模(荒料)为10万立方米/年的大型饰面石材开采加工矿山企业,规划开采荒料共20万立方米/年,考虑不确定因素,矿区可采年限至少可达50年。矿山每年共生产荒料20万立方米,成材率按80%计,成材量(可切割成板材的数量)为16万立方米,按板材成材系数15(每1m3成材切割成15m2板材)计算,共可生产板材约240万平方米。

4 市场分析

饰面花岗岩石材是当今建筑行业装饰用量最广、也较流行的中高档装饰材料,国际国内市场需求量一直很大,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市场受到一定冲击,但由于我国实行拉动经济的政策,国内的建筑用一直保持活跃,国内市场的未受大的影响。兴隆庄饰面花岗岩属中档次饰面石材,目前闵兴石材公司生产的板材业内称为锈石,因矿石含有少量含铁矿物日久腐蚀似铁锈斑点而得名。还可生产标准薄板及加工生产光板、火烧板、异形板、文化石等系列产品用于室内装饰,也可生产路沿石、台阶石和广场地板石用于城市道路、广场、大厅等建筑装饰。经对市场调查,该花岗岩石材毛光板市场价格在70-100元/m2之间,且市场销售前景较好。

5 矿山建设投资

每座矿山建设预计总投资4000万元人民币,其中地质勘查费用50万元;办理采矿许可证费用2150万元(其中采矿权价款2000万元,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80万元,开发利用方案、安全监察、地灾地环评价、土地恢复治理方案、价款评估等有关报告费用70万元);基本建设包括三通一平共500万元;采掘、运输、加工设备及其他生产设备800万元;流动资金500万元。

6 经济效益分析

每座开采规模为10万立方米/年、投资4000万元的石材矿山按每年生产板材120万平方米、价格按70元/平方米计算,年销售收入(70元/平方米×120万平方米=8400万元)8400万元。矿山年支出为5680万元,其中生产、管理综合费用400元/立方米,计4000万元(400元/立方米×10万立方米=4000万元);税费(营业税、增值税、矿产税、矿产资源补偿费及其他管理费用)为总产值的20%,计1680万元(8400万元×20%=1680万元)。矿山年利润为年销售收入减去年支出,为2720万元(8400万元-4000万元-1680万元=2720万元)。矿山年上缴所得税为年利润益的33%,计为898万元(2720万元×33%=898万元)。政府财政收益为各类税费之和,为2578万元(1680万元+898万元=2578万元)。矿山年纯利润为年销售收入减去年管理费用和年上缴各项税费,为2894万元(8400万元-4000万元-1680万元-898万元=1822万元)。矿山投资收益率为72.35%(1822万元/4000=45.55%),投资返还期为2.2年(1/0.4555=2.2)。

合计2座矿山共投资8000万元,年开采荒料20万m3,销售收入1.68亿元,政府财政年收益5156万元,企业纯利润3644万元。

7 矿权出让及收益

7.1 由政府出资,委托具有资质的地质勘查单位对矿产资源进行地质勘查,包括测量、钻探、测试、化验等,查明矿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情况、查明矿体的分布、形态及矿石质量测试各项技术指标、估算矿石资源储量和荒料率,对市场行情、经济效益进行分析,估算勘查费用100万元。

7.2 针对查明的矿产资源,委托有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采矿权价款评估,评估费用20万元。

7.3 对矿产资源采矿权依法进行出让,工作费用20万元。

7.4 对整个矿区分割为两个矿区出让,资源储量1542万立方米。按采矿权价款3元/立方米计算,价款总量为4626万元,即政府在采矿权价款方面可收益4626万元;除上交根据国家财政20%共925万元外,地方财政收益3701万元;除去上述勘查、评估和工作费用140万元,地方财政可纯收益3461万元。

8 环境保护分析

通过对闵兴石材公司及附近矿山的采矿环境分析,该地区水文情况简单,不会产生大量的矿坑废水,矿山灰尘较少、噪声较低,不会对附近居民产生大的影响,产生较大影响的为矿山生产废渣,因市场原因,目前生产的下脚料未能充分利用,且堆放还要占用部分土地,可考虑一是提高废料的利用率,二是对一些确实不可利用的废渣进行异地填埋,既要保护环境,又要尽量少的占用土地。

规模经济效益范文4

内容摘要:本文旨在总结经济学中弹性的命名规则及其指标构成规律。通过构建收益要素弹性指标,指出其在教学和生产中的意义;通过构建收益规模弹性,用于定量描述规模收益变化规律和分析判断生产系统当前规模收益变化情况;最后探讨如何构建可以综合反映规模扩大经济效率和定量描述其变化规律的规模经济指标和经济规模弹性指标。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 指标创新 边际收益 规模收益

经济学中弹性的概念命名和指标构建,是否存在潜规则和有理可循的规律,在长、短期生产理论中能否构建相应弹性指标用以定量描述边际收益和规模收益等变化规律,构建和应用弹性指标以补充或替代边际量,在课堂教学和生产实践中是否存在意义。这些问题的研究和回答,对弹性理论和生产理论乃至经济学理论的补充和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经济学中的弹性概念和构成规律

马歇尔教授率先把物理学的弹性概念引入经济学,用于定量描述经济变量两两之间的影响程度及其方向。纵观微观经济学的诸多弹性,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得到以下有关经济学弹性的规则和规律。

经济学中各种弹性遵循的潜规则为:名称模式“YX弹性”,是指因变量Y对自变量X的弹性;其指标计算公式“E=Y变化率/X变化率”,衡量因变量Y对自变量X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例如:“需求收入弹性”或“供给价格弹性”是指,因变量需求Qd或供给QS对自变量收入M或价格P的弹性;其衡量指标为Ed=(ΔQd/Qd)/(ΔM/M)或ES=(ΔQS/QS)/(ΔP/P)。(本文常略去点弹性,仅以弧弹性为例)。

大凡经济变量之间,若欲定量揭示和描述其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多能因地制宜、如愿以尝。只要能够抽样调查获得样本数据“(Yi,X1i)、(Yi,X2i)……,i=1-n”,就可构建因变量Y分别对“X1、X2……”等自变量的弹性概念“YX1弹性、YX2弹性……”,及其衡量指标弧弹性系数“(ΔY/Y)/(ΔX1/X1)、(ΔY/Y)/(ΔX2/X2)……”。若能模拟确定性函数关系式“Y=f(X1,X2,……)”,则还可构建其点弹性指标。换句话说,只要能得到因变量关于某一自变量的边际量,就能得到相应的弹性指标。

总结和认识经济学中弹性理论的构建规则和规律,有利于按此规则和规律建立各种新的和有意义的弹性概念及其指标。

收益要素弹性指标的构建及其意义

边际量是因变量与自变量在绝对变化方面的比值,弹性则是因变量与自变量在相对变化即变化率方面的比值。所以可以认为,弹性以边际量为基础并与边际量相补充,而收益要素弹性则是边际收益的发展和补充。

(一)收益要素弹性指标公式和经济含义

根据弹性的构成规律,可以建立“收益要素弹性”概念及其指标公式,即收益要素弧弹性(EL=(ΔQ/Q)/(ΔL/L)=

(ΔQ/ΔL)/(Q/L)=MQL/AQL)和收益要素点弹性。

收益要素弹性EL是衡量因变量收益Q,对自变量即某种可变要素投入L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指标,它既等于产量变化率(ΔQ/Q)与可变要素投入变化率(ΔL/L)之比值,又等于边际收益MQL与平均收益AQL之比值。因此,若EL>1,说明Q的增长速度大于L的增长速度,则增加可变要素投入有利于提高其效率,也说明此时边际收益大于平均收益;若EL

(二)收益要素弹性指标的意义

当某些经济现象、关系或规律可以量化时,用量化指标来表达不仅起到相互补充、多维思考的作用,往往还会更为简明、透彻、准确和方便。收益要素弹性指标在课堂教学和生产实践中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1.定量描述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变化规律。平均收益变化规律由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支配。在资本投入K和技术水平既定条件下,可变要素投入L从0开始连续增加到极大,边际收益“ΔQ/ΔL”通常会出现四阶段变化规律,定性地表现为:递增变化顶端变化递减变化负值变化,其中“顶端变化”阶段十分狭窄,常被视为一个最大值点。边际收益的四阶段变化规律,决定了短期平均收益亦存在四阶段变化规律,可定性为递增变化顶端变化递减变化加快递减(李山寨,2010)。平均收益的“顶端变化”也十分狭窄到可视为一个最大值点,但发生得比边际收益的略为滞后一些,即发生在边际收益开始递减到等于平均收益时。

鉴于收益要素弹性指标等于边际收益与平均收益之商,以及平均收益小于边际收益时递增、等于时最大、大于时递减。平均收益的上述定性的四阶段变化规律,可用收益要素弹性定量描述为EL>1EL≈10

2.易于判断是否处于短期生产合理区间。建立收益要素弹性指标,不仅在教学过程中可从另一角度去观察和认识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等变化规律,而且在生产实践中易于分析判断短期生产的合理区间,以及具体产品生产系统目前处于何种变化阶段,是否处于短期生产合理区间,是增加或减少可变要素投入以提高其生产效率和节约生产成本。

短期生产合理区间出现在从平均收益最大到边际收益等于0的范围,也可用收益要素弹性指标确定为从EL等于1递减到等于0的范围内。对于有确定性生产函数的生产系统,只要计算在目前L水平上的收益要素点弹性或弧弹性数值就可判断和决策;对于无确定性生产函数的生产系统,可利用本系统历史资料或借鉴它系统资料,计算在目前L水平上的收益要素弧弹性数值以判断和决策。EL大于1者为平均收益或边际收益递增,宜增加可变要素投入;小于0者为平均收益加快递减而边际收益为负,应减少投入;介于二者之间的为短期生产合理区间,应综合考虑固定要素投入和两种要素价格比值等因素,以判断适宜增加或减少投入。

规模收益变化规律和收益规模弹性

规模收益的变化规律是支配长期生产诸规律的基本规律,对其正确认识和深刻记忆是正确理解和迅速掌握其它长期规律的重要基础;而准确判断生产系统当前规模收益变化情况,则是合理决策生产规模应该扩大或应该缩小的理论依据。构建收益规模弹性有利于深刻认识规模收益变化规律,以及准确判断当前规模收益变化情况。

(一)规模收益变化规律的相对或定性描述

解读现时长期生产理论,规模收益规律是指在既定的“L/K”和技术水平等条件下,规模从0开始连续增加到极大,收益增长率与规模增长率之间的相对大小出现的阶段性变化规律。即:先是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为规模收益递增;随后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为规模收益不变;再后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为规模收益递减(高鸿业等,2007)。这种阶段性变化规律还可用规模收益的增减变化定性地表述为:递增变化顶端变化递减变化负值变化,其中“顶端变化”阶段包含先缓慢递增再缓慢递减,因变化得十分缓慢,以致通常称其为“规模收益不变”,“负值变化”是属极端情形,即规模过大使管理混乱、产量减少(李山寨,2010)。

(二)规模收益变化规律的绝对和定量描述

深刻认识“规模收益”概念之后,就可建立以规模为自变量的生产函数,并据以构建“规模收益指标”和“收益规模弹性指标”。规模就是按劳动与资本最优比例组合在一起的“约当要素”投入量X(李山寨,2010);规模收益就是规模X的边际产量,其指标MQX等于ΔQ/ΔX或dQ/dX。于是,收益规模弹性指标Ex应等于(ΔQ/Q)/

(ΔX/X)或(dQ/Q)/(dX/X)。

可见,当规模收益递增时,产量增加的比例(ΔQ/Q)大于各种要素增加的比例(ΔX/X),收益规模弹性指标EX大于1;当规模收益不变时,EX等于或约等于1;当规模收益递减时EX小于1;当规模收益负值时,EX小于0。于是,上述规模收益的相对大小或增减变化定性规律,可改用收益规模弹性的绝对大小定量描述为:EX>1 EX≈10

(三)收益规模弹性指标的意义

构建收益规模弹性指标具有四方面意义:可从另一角度去观察、认识和描述规模收益变化规律;用一个弹性指标的绝对大小,要比用两种增长率之间的相对大小来表达规模收益的阶段性变化规律简明、确切;用收益规模弹性指标定量地表述阶段性变化规律,要比用规模收益的增减变化定性地表述阶段性变化规律准确、明了;作为弹性指标的创新实践和弹性理论的补充发展。

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收益规模弹性指标,易于分析判断具体产品生产系统目前处于何种变化阶段,是否该扩大规模或缩小规模,以提高综合要素生产效率和节约生产成本。对于有确定性生产函数的生产系统,很容易得出点弹性或弧弹性公式并据以计算在目前规模X水平上的收益规模弹性数值,易于分析判断和决策。大于1者为规模收益递增,在其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宜扩大规模;小于1者为规模收益递减,若无特殊战略意图适宜缩小规模。对于无确定性生产函数的生产系统,可利用本系统历史资料或借鉴它系统资料分析调整,也容易代入上述弧弹性公式计算在目前规模水平上的收益规模弹性数值,以分析判断和决策。

应该说明,在现时弹性理论中存在产量对某一种具体要素的“生产要素产出弹性系数”,例如在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研究技术进步测定等问题中有“资本的产出弹性系数”和“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周方,1995)。它们分别是产量对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的弹性,而非产量对约当要素即规模的弹性。

构建经济规模弹性等指标的思考

规模收益指标和收益规模弹性指标中的“收益”都特指“产量”,规模收益变化理论还假定企业规模扩大只会影响产量而不产生其它方面的影响,但在现实生产经营中经常随着规模改变,技术水平、要素及产品价格、固定费用和垄断利益等因素会产生变化,由此引起的效率变化在有关决策中都应该考虑进去。这些因素的变化,除了技术因素之外,一般不会影响以“产量”定义“收益”的产出效率变化,但都会影响企业最终要关心的以“经济”定义“收益”的产出效率变化。

鉴于“经济”不同于“产量”,以及构建“收益规模弹性”指标可用以定量描述规模的边际产量变化规律,或计算判断当前生产系统所处的规模收益变化阶段。同时,也可以根据弹性的构成规律,构建“规模经济”指标和“经济规模弹性”指标,以定量比较或定性描述规模扩大对约当要素综合经济效率的影响程度及其变化规律,或计算判断当前生产系统所处的规模经济变化阶段。二者分别是指将规模收益指标和收益规模弹性指标中的产量因子,换成“收入+费用节约”后的经济效率指标及其弹性指标。规模经济指标递增或经济规模弹性指标大于1,就是现时所谓的“规模经济现象”,规模经济指标递减或经济规模弹性指标小于1,就是现时所谓的“规模不经济现象”。

总之,许多经济变量及其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若能用弹性指标加以概括、表达乃至分析、判断和决策,则比用边际量更为定量、简明和有效。经济学中的弹性概念命名和指标构建都有规律可循,据此构建的收益要素弹性、收益规模弹性和经济规模弹性等指标,在教学和生产中都有肯定意义。经济学中的其它方面现象和问题,如何应用弹性指标予以反映和解决,有待大家共同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山寨.长短期生产中产量变化规律的对偶性探讨[J].商业时代,2010(13)

规模经济效益范文5

【关键词】高等学校;办学规模;办学效益;高校债务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学校的发展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计划经济时代,高等教育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小规模、单专业、精英化的特点,高等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逐步体现出较大规模、综合性、大众化的特点。高等教育在不断探索着新的发展模式,新的管理理念也不断出现。进入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快速发展,达到了较大规模,高校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本文就高等学校在新的形势下,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来正确处理好规模和效益之间的问题谈一些看法。

一、高等教育规模和效益的辩证关系

规模经济又称规模利益,是指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使单位成本呈下降的趋势,即长期费用曲线呈下降趋势。规模效益是指对各种生产要素都作等比例增加,对生产变动的影响程度,以此来引入高等教育行业。如果高等学校在一定时期的办学投入小于办学产出的,其差额部分就是其在同期所产生的规模效益。因此,高等教育规模与效益就成为教育经济学必须面对的研究课题。如何正确处理好规模和效益之间的关系,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走向,关系到教育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关系到我国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由于高等教育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因此正确处理好高等教育的规模和效益显得尤为重要,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规模不等于效益,但是良好的效益必然要求适度的规模来支撑,达不到一定的规模,就无从谈起效益。然而规模并非越大效益越好,规模和效益之间同样存在着“拐点”。如果一味扩大教育规模,就会必然带来教育质量的下降,虽然效益会在短时间内有所提高,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高校自身教育质量的下滑,影响其声誉,必然导致高校在同行业之间的激烈竞争中处于下风,对学生逐步失去吸引力,给高校招生带来致命的负面影响,其结果是没有稳定的生源供给,师生比失衡。一般地,师生比研究型高校为1:10、普通类高校为1:14、一般性高校为1:18左右。如果生源下降幅度较大,而目前的师资在用人单位流动性差,就会使师资出现相对过剩,校内的人力资源及其他资源形成闲置和浪费。高校的效益下降,办学成本急剧上升。使得高校必须要用更大的资源来弥补。质量和效益同时受损是必然结果。在高等学校规模和效益的问题上,师生比和在校生数是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也就是说,效益是以一定的师生比和在校生数量为前提的,在校生达不到一定的规模就不会有效益。因此适度的办学规模、合理的师生比、相对稳定的在校生数、优质的利用率高的教学及实验设备是高等学校保持规模效益的前提条件。

二、财务管理是高校规模和效益的基础

(一)政府对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导致高等学校收入形式逐步演变,各高等学校在努力提升自身经济实力的同时,使得规模与效益问题自然显现出来

我国早期高等学校的收入形式单一,经费供给完全由国家财政包干,每年高等学校的全部收入来源于财政投入,支出也由财政部门统一规定的渠道执行,在发展规模及提高效益上,高校缺乏内在动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高等学校在收入结构上体现出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现阶段高等学校的收入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学费、住宿费等)、下级上缴收入、接受社会捐赠收入及其他收入。其中:财政补助收入是政府对各高等学校区别不同情况来确定不同的补助定额给予补助,此部分约占整个高校收入的40%左右,其他收入部分约占60%左右。这部分收入靠高等学校凭借各自的办学实力,自主经营来完成。由于经济形势、社会环境、管理体制的变化,政府赋予了高等学校在办学上更大的自。一个优秀的高校领导班子应在如何增强学校经济实力,优化收入结构和教育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倾注更多的精力,对各自办学的规模要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取得持久的、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高等学校的财务工作如何配合政府部门,做好对高等教育的绩效评价工作,同样是高校对发展规模及效益问题重要性认识的有力推动

1.高等教育绩效评价的着眼点仍然是规模和效益,财务管理要体现科学的管理水平和财务核算方法,使得教育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财务核算上有最直接,最有效的反映。目前,政府部门对高等教育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高校实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着矛盾,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原则制约着教育绩效评价工作,使其不能实质性地开展下去,规模和效益不能够科学量化评价。收付实现制核算原则,最大的局限性在于不能科学核算成本,使得政府对各高等学校教育绩效评价结果很容易出现偏差,从而影响整个绩效评价的权威性,使教育绩效评价工作偏离出发点,失去其意义。针对这种情况,高校财务工作应该全面推行权责发生制的核算方法,加强成本核算理念,科学归集单位成本,充分体现高校资产的动态转化过程,科学计算出生均单位成本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最直观、最权威的数据和政府的教育绩效评价指标相衔接,使得政府教育绩效评价工作和各高等学校的规模和效益有机结合起来。

2.在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围绕规模和效益这一中心问题,根据绩效预算管理思想,建立面向绩效评价的预算管理体系,并使之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和绩效评价的整个过程中,使各高校的发展规模和效益成为财务工作的出发点和必须首先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有效实施高等教育事业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同时,要有一个优良的高校会计核算系统。在预算管理中全面引入绩效预算管理思想,编制绩效预算,优化预算资金分配,加强预算支出的绩效考核,重视对预算执行考核结果的应用,提高预算的管理水平。在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充分实现高等教育的办学效益。

3.财务管理工作要立足于规模和效益问题来进行与高等教育绩效评价工作同步的配套改革。在注重规模与效益**结合的基础上,建立绩效评价工作机制,重点监测高校预算支出的全过程,得出较为科学的绩效评价结果。对高等教育事业支出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并采用科学适用的会计核算办法,为建立事业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标准体系提供前提和基础。财务工作要做好高等教育绩效评价的培训和宣传工作,围绕一切讲绩效来管理高等教育的各项事业支出。使得规模与效益的完美结合成为高校财务工作改革的源动力。

三、债务控制是高校规模和效益的重点

起步于2000年的高校扩招,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的办学实力有了长足的提高,使得我国高等教育后续发展有了强劲动力。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竞争机制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各高校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相互竞争。扩容和竞争的双重压力促使各个高校抢抓机遇,创造条件,加速发展。由于政府对高校的投入是相对有限的,因此,举债办教育成为各高等学校的首选。新校区的建设增加了学生的容量,大批新的先进设备的更新,提高了高校的办学实力,使得高校拥有了大量的优质资源,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但由此所带来的债务压力和教育经费紧缺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目前,有的高校忽视了规模和效益之间的关系,盲目扩张,一味求大,过度举债,使高校隐藏着潜在的财务风险,不利于高校稳定发展。因此,需要高校把债务管理作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财务管理工作应该充分认识到保持一个适度规模的债务,对高校自身的建设和发展是有益的。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债务规模的评估与控制,加强资金管理,防范财务风险。因此,高等学校的债务规模必须要立足于对规模及效益性的思考。部分高校缺乏科学的发展规划,贷款项目和额度缺乏科学论证,盲目攀比建新校区、重复建设、资产重复购置、浪费严重等现象比较普遍,而且在贷款利息的支付上高校必须让出较大的教育资源。因此,财务工作要切实加强对债务的管理,充分挖掘内部潜力,整合现有资源,合理调度资金,通过自有资金的有效运作来减少贷款额度、降低贷款成本,提高投资效果;努力开辟多收入渠道,优化资源配置,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中长期发展规划是高校规模和效益的关键

高等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制定,要服从和服务于政府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在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框架内,各高等学校要在各个方面考虑政府政策对高校发展的诸多因素的影响,某种程度上,政府的规划制约或者鼓励着高校的发展规模。因此高校管理者必须考虑与此规模相适应的各项资源配置,以求得最好的经济效益。比如说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地方普教的规划等都会对高校的规模和效益产生重要影响。另外,在相对区域内的生源供应量及普教质量等,都是高校发展成为怎样的规模所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只有科学处理好高校的规模和效益问题,才能使高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效益稳定持续的提高。

高校的生命活力在于其所能够给学生提供优质教育的能力,这是高校核心竞争力所在。一个高校在同行业竞争中能否抢得先机,掌握主动权,是建立在其拥有的超强办学实力基础上的。因此,离开对高校内涵建设去谈规模及效益就会不切实际。所以解决高等教育的规模及效益问题不能单靠外延式发展,必须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为特征的内涵建设的路子,使内涵和外延发展有机统一。要积极实施教学质量工程,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加强高校科研工作,塑造先进的大学文化,才能使高等学校的建设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规模经济效益范文6

关键词 大学合并 教育成本 规模效益 成本次可加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Economic Analysis of Universities Merger

SHI Jing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Hehai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8)

Abstract Universities merger is an important step of university management reform in China recent years , and it has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our higher education .In this paper , the feasibility of universities merger is analyzed with relevant theories of economics .

Key words universities merger; educational cost; economies of scale; subadditive of cost

大学合并是我国大学体制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指两所或两所以上的大学取消各自原有的建制,重新组合,形成一所新的大学,合并前的各大学成为合并后的新大学的各个校区。

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对大学合并后的诸如系科结构调整、校园文化融合、教育资源配置等问题作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固然对大学合并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笔者认为大学合并这一行为本身的合理性、可行性作为基础性、根本性问题则更为关键。大学的合并是否合理、可行受多方面条件制约,本文仅从经济学的视角,运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此进行分析。

1 规模效益是大学合并的初衷

合并后的新大学一般规模较大,使我国因历史等多方面因素导致的大学数量多、规模小的状况有所改善,高等教育管理者们的初衷正是期望通过大学合并所产生的规模效益来提高办学的综合效益。

规模效益,又称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生产单位产品的成本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产量的提高而降低。

对大学合并规模效益的分析需要引入教育总成本、教育平均成本和教育边际成本的概念。教育成本是指在培养受教育者的活动过程中所消耗的费用,教育总成本、教育平均成本和教育边际成本都是其下位概念。

教育总成本是指在某一区域内培养受教育者的活动过程中所消耗的一切费用的总和。教育总成本包含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固定成本是指一定的时间段内,当学生数量在一定的范围内,不随学生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那部分教育成本,如用于教学科研的实验设备等,固定成本在一定时间段内仅当学生数量发生急剧变化时才发生变化;变动成本是指随着学生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那部分教育成本,如购买教学用品的费用、学生的奖助学金等。

教育平均成本是指教育总成本均摊到每一名学生的额度。教育边际成本是指每增加一名学生所致的教育成本的增加额。将规模效益的概念移植到大学合并的活动中,可以表述为在一定的学生数量范围内,教育的平均成本随着大学规模的扩大而降低。

在大学合并后,办学规模扩大,如果合并后新大学的教育平均成本与合并前各所大学的教育平均成本相较降低了,即对于参加合并的每一所大学来说,合并后的教育平均成本低于合并前,则合并具有规模效益。显然,具有规模效益时,大学的合并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如果学生数量用来表示,固定成本用表示,教育成本在每增加一名学生时的增加额用表示,那么,在一定时间范围、一定学生数量范围内固定成本不变时,教育总成本、教育平均成本、教育边际成本可以表示为:

= +

= / = / +

= () / =

上述关系式是在每增加一名学生教育成本的增加额均相同的情况下建立的,但是在实际中,学生数量的增加不同的时候教育成本的增加额并不相同。

假设 = + + +

则 = / = / + + +

= () / = + 2 + 3

上述函数关系可表示如下图1:

从图1中与教育总成本曲线TC对应的教育平均成本曲线AC和教育边际成本曲线MC可以看出,当学生数量不超过n1时,教育平均成本和教育边际成本均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而降低;学生数量达到并超过n1后,教育边际成本开始随学生数量增加而升高,直至学生数量为n2时,教育边际成本的升高和平均成本的降低相抵消;此后,边际成本的上升具有了主要影响力,学生数量继续增加时则教育平均成本升高。由此可知,学生数量在不超过n2范围内时具有规模效益,超过此范围规模效益便消失,亦即仅当教育边际成本不(下转第53页)(上接第21页)高于教育平均成本时具有规模效益,否则规模效益消失。

这样来看,大学合并办学规模扩大后是否真正具有规模效益不能一概而论,对于参加合并的每一所大学来说,并不是合并后大学的规模越大教育的平均成本就越低,当办学的规模超过了这个“度”规模效益就会枯竭。当大学的合并具有规模效益时,对于参加合并的每一所大学来说都可以降低教育平均成本、提高办学效益,具有经济上的可行性。我国许多大学的合并正是遵循了这个规律实现了办学效益的提高。

2 成本次可加性与大学合并可行性

由规模效益的“度”联想到近年来我国大学合并浪潮中出现的一些超大规模大学,这些合并后的新大学的规模显然已超过了规模经济的范围。那么,是不是仅当体现规模效益时大学的合并才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呢?答案是否定的,成本的次可加性理论将告诉我们:规模效益并不是衡量大学的合并是否具有合理性的唯一标准。

成本次可加性,也称成本劣可加性,是指在某一行业中,由某一个生产部门生产该行业全部产品时,其成本比两个或更多个部门分别生产时的总成本小。

将成本次可加性理论移植到大学合并的活动中,可以表述为如果高等教育产品由合并后的一所大学来提供时的成本比由合并前的两所或更多所大学分别提供时的总成本小,成本就具有次可加性。不难理解,具有成本次可加性时,大学的合并是合理的、可行的。

成本次可加性表示当把参加合并办学的若干所大学看作一个整体时,这个整体在合并后比合并前的教育总成本降低了,对于这个整体来说,教育的平均成本必然也是降低的,但是如果从每一所参加合并的大学个体角度来看,其教育平均成本并不一定都是降低的,对于某些参加合并的大学来说,合并后的平均成本可能反而是升高的。结合规模效益的特征可知,规模效益仅是成本次可加性的特殊情况。在大学合并中规模效益是成本次可加性在满足对于每一所参加合并的大学个体来说合并后平均成本均低于合并前平均成本的一种特殊情况。规模经济必然具备成本次可加性,成本次可加性却未必要求规模经济。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规模效益不是大学合并经济学可行性的唯一衡量标准,而只要大学的合并具有成本次可加性,就具有可行性。

通过本文的分析,大学的合并是否具有经济学上的合理性并不能简单地以是否体现规模效益来衡量,体现规模效益情况下的合并必然是合理的,但是即使不能体现规模效益只要具有成本次可加性,大学合并同样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沈红等.多校区大学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2] 王玉昆.教育经济学[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8.

[3] 哈尔・R・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编程小号
上一篇 2024-06-25 12:50
下一篇 2024-06-25 12:24

相关推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13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