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规划设计范文1
【关键词】果树盆景种植 农场园区 规划 创意性
引言: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农业的现代化建设不断加快,现代农场园区成为农业发展的一种新型模式,受到了国家的大力倡导与扶持。现代农场园区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在规划、建设等方面存在着问题,这就需要研究人员根据现实发展的需要,对农场园区的规划做出适当调整。现代果树盆景种植农场园区规划的创意性在于既强调了农业生产的功能,也实现了对农场园区欣赏价值的开发。在保证农场园区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休闲旅游的作用,符合了现代农场园区创意性建设的需要。
一、果树盆景种植农场园区建设的总体概况
(一)产业带动,多元投入
果树盆景种植农场园区的建设,以产业为核心,大力发展农业生产,鼓励农户、家庭农场经营者等积极参与到农场园区的建设当中,以促成农业生产者集体利益的实现。农场园区通过产业化的带动,采用多元化的投资形式,以建设成为灵活、多元化并且充满活力的农场园区。
(二)立足优势,突出特色
果树盆景种植农场园区的建设,需要立足于现有农场园区的产业优势和农业特色,以果树盆景的种植为主,通过开发农场园区的旅游价值延伸农场园区的产业链,大力发展农场园区的现代化建设,以形成多元化的农业发展模式。
(三)科技创新,持续发展
果树盆景种植农场园区的建设,需要做到开发与保护的有机结合。在建设农场园区的过程中,要做到高效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促进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采取科学的农业发展规划,以实现农场园区的合理构建,满足了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
二、果树盆景种植农场园区规划的创意性
果树盆景种植农场园区规划的创意性,在于充分发挥了农场园区的空间利用价值和功能效益,实现了农场园区内部空间的有效使用。创意农场园区的规划空间需要依据农场园区所处的实际环境而定,以发挥农场园区的最大价值。创意性空间的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在体现空间布局多样化的同时,重在实现农场园区利用价值的多样化。实现果树盆景种植农场园区的创意性规划,在一定条件下,需要保证农场园区规划的合理性,与此同时,也要重视各个农场园区的个性化发展。创意性的空间规划要真正做到为创意产业服务,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果树盆景种植农场园区的创意性规划,为人们提供创意性的服务,最大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使用需求。
(一)自由性。果树盆景种植农场园区规划的创意性,给予了农场园区设计者最大程度的自由,充分发挥了设计者的主观能动性。农场园区的空间设置以灵活多变的面貌出现,设计师在规划空间的过程中,尊重使用者的个体差异,促进了农场园区的个性化发展,赋予了农场园区新的功能和意义。在农场园区的外观设计方面,要对农场园区的规划进行宏观上的把控,明确设计的具体实施步骤,以提高农场园区的建设效率。充分满足农场园区设计者的个性化需要,为农场园区的规划提供了多样化的发展可能,利用设计者的专业知识以设计出具有创意性的果树盆景种植农场园区。
(二)艺术性。艺术性是果树盆景种植农场园区创意性规划的重要特性。各个阶层的工作者,具有不同的文化审美需求。农场园区的创意性规划充分利用艺术的创造性,为农场园区赋予了欣赏价值。农场园区规划的创意性体现依赖于农场园区设计者的想象和创意。利用的美学和艺术的表现力为创意性的农场园区建设提供了又一发展途径。
(三)地域性。果树盆景种植农场园区的创意性规划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各个农场园区所处的地域不同,拥有各自不用的特色文化。通过建设创意性的农场园区展示了各地不同的创意文化和地域精神,提升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水平,满足了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果树盆景种植农场园区创意性规划的地域性,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
(四)动态性。果树盆景种植农场园区创意性规划的动态性,即农场园区在空间使用的过程中根据使用需求的变化随时进行调整。农场园区容纳了多种因素,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不同的农场园区,依据使用需求的变化加以调整,实现了果树盆景种植农场园区的创意性规划。农场园区在开展创意产品展示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调整r场园区的空间设计,以满足农场园区创意性规划的动态性发展需要。
(五)复合性。果树盆景种植农场园区创意性规划的复合性,即农场园区的空间具有多种使用功能。创意性地农场园区的空间并非只为了实现某一目的,它能够在同一时段内为多元化的创意活动提供服务,具有比单一功能空间更为多样化的发展方式。
(六)生态性。生态性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生态性既需要人们树立环保意识,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也需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性的创意性农业园区尽量避免了人与自然的脱节,减轻了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促进了果树盆景种植农场园区规划的创意性发展。
结束语: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场园区的创意性规划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依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现实发展的需要,实现果树盆景种植农场园区的创意性规划,促进了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现今,我国在农场园区创意性的规划和建设上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就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以促进农场园区规划的进一步完善,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梁日凡.广西现代农业园区规划研究――以龙北农场特早熟温州蜜柑产业示范区为例[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6:14-19.
[2]黑山县千里马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黑山县宏宝果木专业合作社黑山县松山果树盆景种植专业合作社[J].北方果树,2015,06:59.
农场规划设计范文2
关键词:新鲜的农产品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市场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fresh agricultural market development tendency, the two market patterns of agricultural wholesale markets and farmers markets has been determined in the article. The problems of status market have been found and on which the market planning layout should be coordinated, scientific, feasible and flexible. Taking full account of the principles, the article determines the standards and requirements of wholesale markets and farmers markets separately. Finally,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re proposed from the view of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Keywords: fresh agricultural market; agricultural wholesale markets; farmers markets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
鲜活农产品市场,是指从事蔬菜、水果、食用油、禽蛋、肉类、水产等农副产品批发或零售的固定场所。鲜活农产品市场是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商业设施,但长期以来不被重视,自发形成的市场缺乏规划指导,出现了诸多问题。随着消费者对购物环境和食品质量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从国家到地方纷纷出台了关于鲜活农产品市场的实施意见和管理办法,要求各地制定并完善本地区的鲜活农产品市场发展规划来满足市场需求。
1鲜活农产品市场发展趋势
1.1农产品批发市场变化趋势
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农产品流通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国经由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的农产品比重高达70%以上,并且这一比例仍在继续升高;在中国大中城市中,经由批发市场提供的农产品比例约占80%。据农业部2009年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有农产品批发市场3600多个,年交易总额14488.9亿元。这些农产品批发市场以综合类为主,占批发市场总数的35%。
目前国内农产品市场生产规模小,经营散乱,且缺乏统一组织的行业协会,因此,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农产品流通领域的作用日益突出,在规划中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在信息化和市场化的经济条件下,农产品批发市场有大型化和集中化的发展趋势。
1.2农产品零售市场形态演变
中国农产品零售市场最初以“街市”形式出现,都是位于街道上的露天市场,这种形式至今在乡镇和部分小城市依然定期存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末,中国的农产品零售市场发生了3次深刻的变化,分别经过了国营菜市场时期(1980~1984年)、农贸市场时期(1985~1995年)和超市时期(1996年至今)[[1]董晓霞,毕翔,胡定寰.中国城市农产品零售市场变迁及其对农户的影响[J].农村经济,2006,(2):87-90.][1]。新世纪随着电子商务及其相应设备的完善,出现了网络菜市场,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2]罗艳,王青.基于供应链的网络菜市场形成机理研究[J].广州农业科学,2011,(18):165-167.][2]。
国家有关政策的推动是超市迅速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2000年开始,北京、上海、深圳、南京、福州、杭州等大城市先后制定政策,推进农贸市场超市化改革的进程。然而这些改造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除了福州和深圳,大部分城市的“农改超”陷入了倒闭或者亏损的状况中[[3]何瑞彪.长沙市农贸市场规划布局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6.][3]。2011年10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增加财政投入,通过投资入股、产权回购回租、公建配套等方式,改造和新建一批公益性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菜市场[[4]新华网.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EB/OL]. .cn/g/20111008/185810584330.shtml,2011-11-08.][4]。农贸市场回归鲜活农产品零售市场建设与发展的主体。总结发达国家农产品零售市场发展的经验发现,在超市业态已存在近百年,成为生鲜农产品零售主导业态的情况下,农贸市场依然存在并占有相当部分的市场份额。因此,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农贸市场都将是鲜活农产品零售市场的主体形式。
2现状市场存在问题分析
现状城市鲜活农产品市场整体较弱。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一些大中城市农产品市场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从珠海、长沙、保定、余姚、晋城等不同规模城市的情况来看,现状城市鲜活农产品市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5]冉磊,张旭.浅谈农贸市场规划的原则——以保定市农贸市场规划为例[J].小城镇建设,2007,(8):37-40.
段晶晶,硕士,晋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
王悦,高级工程师,晋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任工程师。
齐小峰,晋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
][5]:
(1)市场布局不合理
由于缺乏规划指导,现状市场自发性特征明显。许多市场选址没有考虑周边交通、用地等实际情况,影响市场长期效益。如晋城市蔬菜批发市场、水果批发市场和肉类批发市场集中分布在市区北部的书院街上,周边人流集中,影响城市交通,也限制市场自身的长远发展。
市场布局不合理还表现在新城区和老城区市场分布不均,新区市场建设未跟上城市建设的步伐,市场普遍缺乏。
(2)市场建设标准低
多数市场内部设施简陋,排水、卫生、冷藏等设施条件不足,尤其是水产类产品,在简单分区条件下,市场内脏乱现象严重。露天市场则给环卫工作增加了负担,也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
(3)马路市场大量存在
在市场摊位费较高及数量不足的情况下,马路市场大量存在,与农贸市场形成不良竞争,导致市场空置率高,甚至倒闭。以晋城市凤台小区为例,小区农贸市场周边200米范围内,多个路边固定摊位形成马路市场,经营成本远远低于农贸市场,使农贸市场内多半摊位闲置,浪费资源。
马路市场一般在居住人口密集又缺乏正规市场的地段自发形成,其规模虽然不大,但由于缺乏监督管理,对道路交通也会造成负面影响。
3市场规划布局原则
(1)协调性原则
与城市规划相协调。鲜活农产品市场布局应与人口分布相适应,规划应充分与城市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相结合,根据居住区的分布合理布局。
与城市环境相协调原则。随着现代城市建筑、城市环境质量的不断提升,鲜活农产品市场作为城市构成元素之一,在建筑形式及建筑色彩等方面应该充分与城市建设状况、市场周边环境相协调。
(2)科学性原则
农产品批发和零售两级市场的特点不同,对市场位置的要求也截然不同。批发市场对交通便捷度要求较高,农贸市场被称为“街市”,“街”一字充分体现出农贸市场的最基本特征和要求,就是最大的可达性和便民性。根据市场所处的位置及区域未来的发展状况,合理确定其建设模式、市场类别、服务半径、服务人口等指标。
(3)可行性原则
农贸市场投资成本回收周期较长,选址时需充分考虑这一特点,在兼顾其他条件的同时,应选择投资相对较低的地块,以降低建设与运营成本,提高可实施性。
(4)弹性原则
鲜活农产品市场的布局规划应该具备一定弹性。在保证用地的条件下,对不同地段、不同服务人口的市场建设形式可依据规划标准作出相应调整。
4鲜活农产品市场规划布局标准与要求
4.1批发市场规划布局
(1)市场规划标准
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服务范围一般指城市,并辐射周边区域。根据《晋城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期末批发市场服务人口约105万。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规模没有严格和统一的标准,但近年来发达国家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有集中化和大型化的发展趋势。对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规模和年交易量发现,占地面积与年交易量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关系。
部分国家和地区农产品批发市场规模
按照每人每天1斤蔬菜的消费标准计算,105万人每年的蔬菜消费量约20万吨。计入水果、肉类等其他鲜活农产品的消费,规划批发市场的年交易总量在60万吨以内。按照市区每个批发市场占地10公顷的建设标准,一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可以满足晋城市中心城区及周边区域规划期末人口的消费需求,但为了避免垄断,形成市场竞争,可以规划两个批发市场。
(2)市场选址
农产品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对周边的交通条件要求比较高。首先农产品批发市场应靠近中心城区,因为中心城内超市、菜场等商业网点集中,是配送中心的主要供、配货对象,靠近中心城能缩短运距、降低运费、迅速供货。其次农产品批发市场应靠近交通主干道出入口。目前公路仍是农产品批发市场供、配货的主要货运方式,尽可能临近高等级公路出入口,满足快速物流的需要。
4.2农贸市场规划布局
(1)市场服务半径及服务人口
目前有关农贸市场的建设标准主要是地方规范,《晋城市人民政府鲜活农产品批发及零售菜市场管理办法》中要求新建市场的建筑面积要在600㎡以上,服务人口1万人。一万服务人口与《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小区规模相对应,结合晋城市已经编制的相关规划,可以确定服务半径为500米左右。考虑到不同居住小区的容积率有差异,服务人口约为1~2万人。
(2)市场规模
市场规模的确实需要具体的指标。根据以上要求,确定晋城市中心城区新建农贸市场的规模按照建筑面积60㎡/千人,占地面积100㎡/千人的指标进行确定。
(3)市场建设形式
农贸市场一般独立占地,但在已建成住宅区内,用地往往难以满足需要,因此可采用独立式室内市场(在独立用地内建设的室内市场)和连体式室内市场(与其他建筑结合而建的室内市场)两种类型。
建设过程中,可根据地块及周边的具体情况确定市场的建设形式,但在层数、高度、造型、色彩以及与其他用地、建筑的关系上,须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
5农产品市场建设引导与政策建议
农贸市场属于微利行业,既需要保证业主一定的收益,又不能因为租金等成本过高而增加老百姓的负担,还面临超市和马路市场的竞争。缺乏相关政策保障条件下,农贸市场难以生存。因此,重视农贸市场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是解决目前农贸市场存在问题的首要条件。
(1)强化批发市场监督管理
农产品批发市场在流通中保持稳定是农产品市场正常运行的保障。通过信息平台实时掌握市场的供需状况和价格水平,针对各种突发危机,建立预警和应急机制。严格农产品批发市场准入和质量监管,从源头保障农产品的安全性。规范市场收费行为,非常时期通过财政补贴等形式对农产品价格进行有效调控,稳定市场运行。
(2)保证农贸市场用地
农贸市场属于商业用地,不具备竞争优势,很容易被其他商业形态所替代。需要明确规定,新建及改建居民区必须配建农贸市场,规划部门在项目审批时明确市场位置和面积。
(3)保障市场功能不变
目前政府财政不能作为市场建设主体的全额负担,但可以按照政府主导的原则规划建设,以确保市场功能不变。按照市场运作的原则经营管理,通过招投标等方式确定经营主体。
(4)制定市场建设规范
现状市场建设标准低,需要制定详细规范,对环境卫生以及各种设施条件提出要求,也便于统一管理。
每个农贸市场按照经营摊位一定的比例,提供给自产自销初级农产品的经营者。调查发现,多数市民对本地蔬菜情有独钟,即使价格略高于市场同样产品。提供本地蔬菜销售的平台,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也提高了本地蔬菜的市场比重,对晋城市这样以外调蔬菜为主的销售市场尤为重要。
鲜活农产品从生产到流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相对于其他项目,这项规划的编制还不成熟,项目组在规划过程中遇到过多次难题,比如市场布局标准的制定,看似简单的结果经历了反复的讨论与沟通。本文结合晋城市的规划,对城市鲜活农产品市场的规划方法进行梳理,希望能够为此类规划提供借鉴。
[1]董晓霞,毕翔,胡定寰.中国城市农产品零售市场变迁及其对农户的影响[J].农村经济,2006,(2):87-90.
[2]罗艳,王青.基于供应链的网络菜市场形成机理研究[J].广州农业科学,2011,(18):165-167.
[3]何瑞彪.长沙市农贸市场规划布局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6.
[4]新华网.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EB/OL]. .cn/g/20111008/185810584330.shtml,2011-11-08.
[5]冉磊,张旭.浅谈农贸市场规划的原则——以保定市农贸市场规划为例[J].小城镇建设,2007,(8):37-40.
段晶晶,硕士,晋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
农场规划设计范文3
关键词:农地整治;三维可视化;Skyline;3ds Max
中图分类号:F29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133161
引言
土地整治是指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应用、未利用的土地进行治理,对生产建设活动破坏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恢复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活动[1]。土地整治是区域规划的重要一环,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科学的、直观的进行土地整治,确定**合理的整治方案,是摆在土地整治工作部门的一个重要课题[2]。传统的土地整治项目中大多采用CAD软件在二维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地形图上来进行规划设计,但由于二维平面规划设计的不直观,使得规划设计时受设计者的主观性影响较大。同时,基于CAD的规划设计成果单一,并且专业性强,非专业人员在无专业人员指导下很难看懂。因此,在规划设计、成果展示方面应突破二维平面设计,体现出田、水、路、林、村等地理信息的空间特性,实现规划成果的三维立体化、直观化,使得规划成果让非专业人员也能轻易看懂。
近年来,已有一些学者将GIS和虚拟现实等技术引入到农村土地整治规划设计中[3-9],m然在成果展示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在于土地整治三维场景效果表现一般以及场景细节展示不够,无法完全体现出三维GIS能够真实表现现实世界的优势。本文从这点出发,力求在土地整治规划基础上,对农村土地整治前后的三维地表景观进行真实表达,使土地整治变得科学化、直观化,能够对土地整治规划设计起到重要辅助作用,从而提高土地整理规划的效率。
1 前期准备
1.1 农地整治规划主要内容
农村土地整治规划包括土地平整工程规划、田间道路工程规划、灌溉与排水工程规划、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规划和其他工程规划。农地整治规划的目的是实现对田、水、沟、渠、路、林、村等土地上各大要素的进行统一安排,做到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1.2 技术路线
通过地形图提取高程点构建整治区地形模型,在地形上叠加高分辨率影像纹理,对地形模型进行编辑表现出真实水田、道路、沟渠等现状地貌特征,并嵌入其他三维地物模型,对场景进行组织整合,完成农村真实三维农田景观的构建与展现。根据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数据,在现状场景的基础完成农地整治规划的三维地表景观,表现出道路、条田、水平梯地、坡式梯地、单体工程等工程的整治效果,实现规划前后农村土地整治景观的可视化。
1.3 数据处理及平台选取
1.3.1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本文收集到试验区 1:500地形图及在地形图上进行的土地整治工程规划设计图以及0.26m的Google最新影像。
对地形图进行高程点、现状道路等数据的提取,根据需要通过ArcMap完成数据格式转换、坐标投影变换和影像配准处理等操作。建立地形之前,在ArcMap中对地形图中的高程点数值进行检查,对有异常的高程点进行处理。异常情况包括高程点为0以及该点高程值和周围相差很大等。
1.3.2 平台选取
操作平台是建立三维可视化的基础。本文选取ArcGIS作为基础数据处理平台,选取3ds Max作为场景构建的基础平台以及选取Skyline作为三维场景的展示平台。ArcGIS主要用于基础数据的处理、地形模型构建及输出。3ds Max作为功能强大的建模、动画制作软件,主要用于对地形模型进行编辑以表现出真实水田、道路、沟渠等农田景观特征。skyline主要用于构建地形数据库、农地规划前后三维场景的展示、功能应用、场景出图、、打包及共享等。
2 地物三维可视化的表达
2.1 农地整治现状三维场景的构建
2.1.1 地形不规则三角网
不规则三角网 (TIN) 以数字方式来表示表面形态,是基于矢量的数字地理数据的一种形式,通过将一系列折点采用某种插值方法组成三角形来构建,通常采用 Delaunay 三角测量法。离散多点是 TIN 中的主要输入要素,它们将作为 TIN 网中的结点,由它们来决定表面的总体形状。在表面变化程度较大的区域使用较多的离散点来模拟,而在表面变化程度较小的区域使用较少的离散点来模拟,这样可以对非均匀表面进行有效建模。TIN 通常用于较小区域的高精度表面建模。本文利用ArcMap中的 3D Analyst 工具箱对高程点内插生成试验区的TIN文件。
2.1.2 影像纹理映射
地形表面模型生成后,在ArcScene中叠加Google影像可以浏览地形表面形态,了解地势高低起伏情况。将场景导出为.wrl的3D数据格式并导入3ds Max中,将影像以贴图的形式映射在地形模型之上,构建出初步的土地整治现状场景,可以观察当前土地利用分布情况,便于从整体上对区域进行规划布局。
农场规划设计范文4
【关键词】 功能,地方特色,融合
中国农村和乡镇有7亿多人口,随着现代化水平的推进,农村发展日新月异,交通和通讯日益便捷,近年来农村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乡镇正迈进新的建设高峰,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国家在新形势下做的客观决策。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继续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既是我国新农村建设整治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长期目标,同时包含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刻内涵,是新农村建设的途径。村庄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立足于现实条件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但是,在目前经济条件下,农村因地方差异在设计与建设施工中存在诸多问题。因而,新农村建设的设计倍受重视,这也是设计师孜孜不倦、为之研究的新课题。如何积极对待与处理新农村规划与地方民俗风情的协调融合问题,是新农村建设能否顺利开始的基础因素之一。
结合村镇发展的特点,针对新农村规划与地方民俗风情的协调融合问题,以永城市芒山镇夫子崖村为规划示范点,作以下分析。
1 工程概况
永城市位于河南省最东部,处东经115°58′~116°39′,北纬33°42′~34°18′之间,总面积1994.49平方公里。芒山镇位于市境东北部,总面积69.6平方公里。山城集处于群山环绕之中,境内有文物古迹多处历史文化气息浓厚。
夫子崖村隶属永城市芒山镇。所规划的安置区域紧邻汉文化旅游区的夫子崖景区,规划用地呈不规则状,南临商芒公路,东临王引河,东西长190米,南北长350.3米,基地面积为53270平方米,专为夫子崖村安置所用。东侧三角绿化区面积为20387平方米,形成较大的休闲场地,为周边村镇提供休闲养生服务。沿王引河设滨河绿化带,面积为23353平方米,既可美化河岸,又有利于营造重要的河岸景观。
2 规划目标与原则
* 深入调查现状,解决基础问题
* 结合民俗风情,体现地方特色
* 综合整治环境,完善基础设施
* 建筑设计功能为先,安全第一
* 地方经济条件作为总参照依据
3 安置区设计思路
3.1 总体规划
规划形成集中的居民区,达到基础设施配套上的经济节约,同时也方便居民的出行和生活上的便利。
规划小区的主入口设计为10m,东侧次入口设计为6m。基地沿商芒公路布置沿街商业门面,主路将沿街商业分为商业A、B楼。小区自南向北平行布置建筑群,南北向更利于通风采光。基地分为五个建筑组团,分别是A、B、C、D、E区。其中A/B区为四开间两层安置户型,C/D区为三开间两层安置户型,E区为五层商品房,部分可安置乔迁居民。
中心景观区布置有亭廊等景观建筑及活动健身场地,主路直达中心景观区。停车场分区布置在临近次入口和E区。
3.2 安置区设计
安置区建筑为组合式的二层建筑,有三开间、四开间等两种房型,能满足不同农户使用需要。外观采用仿汉风,以求与当地的建筑风貌及历史文化相协调。
户型空间功能明确,交通流畅。分为建筑与绿化等两部分,其中建筑内分居住空间、附属空间、休闲空间等。通过增加庭院绿化来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庭院内花草掩映,环境雅致。
遵循经济、实用、美观的原则。大门采用封闭式砖混结构的做法,围墙柱采用当地石材使之更接近自然,围墙采用围栏式。据此设计,空间更为通透,室内外景观得以共享。
3.3 生态环境规划及消防、抗震
针对公共绿地缺乏的现状,在主要道路两侧种植行道树;在合理的服务半径范围内,设计了公共绿地,辅以娱乐、健身等功能,为村民提供休闲场所,丰富村民生活,提高生活品味和质量。
搞好村庄形象建设,结合夫子崖村情况建成优美的绿色家园。规划在村内次要道路每隔70米设置垃圾收集点,垃圾日产日清,并定时收集,实行集中倾倒,密闭储存、运输,最终由垃圾处理厂进行无公害化处理。
居民点建设要求做到消防通道100%到达每户建筑,消防通道和疏散道路要统一考虑,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设计实施。
为保证抗震需要,原则上居民自建房统一设计,不超过两层。多层商品房为砖混结构,平面户型规整利于抗震。
3.4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村委会门口考虑公共绿地;中心景观区设公共健身场所、露天舞台等公共服务设施,为举办村内举办大型活动时的居民聚集点。
基础设施临近交通要道,使用便利。新增卫生诊所、计划生育指导站等;小区设计有幼儿园,内设小班、大班、食堂、午间休息室、音乐舞蹈室、活动场地小型器械;设文化活动中心,为村民文化生活集中地,应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内设图书室,建设室、电教室等;另设商业金融,规划了多个小型超市,满足各分区的生活需要。
4 规划设计中的若干问题
在规划设计中,镇政府对设计提出相应的要求:建筑应体现芒山镇当地汉文化的特色,鸡舍、猪圈根据需要设置。通过调查村民的意愿,我们在设计中引入汉代建筑的特征,但与之简化,使其符合当地经济条件,简洁大方。因而,规划应做到有所依据,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应量力而行,因地制宜。芒山镇周边多废弃矿场,本区域临近王引河,河道治理与防洪关系到小区的供水问题。村庄整治应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实现综合治理。同时临近景区,沿街设商业,改善投资环境,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农场规划设计范文5
观光农业园是以农业为背景,以城市为依托,将城市居民作为主要服务对象,具有农业生产栽培、科技应用展示、文化发掘传承、生态保护培育和游客休闲娱乐等复合功能的旅游目的地。
2 发展历程
2.1 国外农业观光园发展历程:见表1。
2.2 我国农业观光园的发展历程。
3 农业观光园的特征:见表2。
4 农业观光园的类型:
4.1 按农业产业标准分类:见表3。
4.2 按资源特色及经营方式分类
4.2.1 体验耕作劳动型
以体验耕种采摘等传统乡村农事活动和农家生活乐趣为主要经营内容,着重于展示和体验田间地头的劳作活动;使游人在传统的农耕劳动中体验到真正的乡村生活,品味到田园生活带来的淳朴乐趣。
4.2.2 展示主题产业型
以某种产品为种养、展示的主题,着重于对主题产业在吃、住、游、购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展示;通过拓展经营层面和提升产品品味,使游人对园区的主题产业有深度了解的同时,引发游人对于相关技术和产品的学习和购买的兴趣。
4.2.3 感知乡土文化型
以当地特有的历史文化为项目背景,围绕该主题开展食宿及文化体验活动。通过对于当地乡土文化的深度挖掘并开展各种互动活动,营造一种“精神家园”般的氛围,使游人在丰富有趣的体验活动中能够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并为之所吸引。
4.2.4 住宿农家疗养型
以感受乡间的山野气氛和住宿农家为经营主题,着重于为游客提供安静舒适的住宿环境及新鲜自然的特色食品;使游人在住宿期间能够忘却城市生活的压力,充分放松身体和心灵。
5 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原则
5.1 生态性
在设计中,应通过自然的手段培育景观在农业生态的进程中健康生长,建设生态绿色廊道,通过地形塑造是雨水向河道汇聚,形成雨水收集体系,进行雨洪管理;以地形和水体来塑造宜人的小气候环境,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结构体系。在规划的尺度上充分应用农作物的景观功能,构成优美自然的农业景观,创造宜人的游憩环境空间。
5.2 经济性
在设计中应注意采用挖填均衡的建构模式,利用挖湖的土方营造山体,在丰富景观层次的同时增大表面积和绿量;构造集雨水收集、水景营造、绿地灌溉于一体的水系内循环管理模式,提升水的利用效率;在保证游客使用舒适的前提下,尽量利用闲置空间,仅兴建必要设施,避免“过度设计”,且尽量使用乡土材料和当地传统工艺,既减少对自然的影响,又增添乡野风情。
5.3 多样性
在农业观光园的设计中,为游人提供多样的体验,多着重于空间和活动两方面。
5.4 知识性
在设计中将当地可供讲解的资源进行整合,通过演示、说明等方法向游客进行传达,寓教于乐的同时亦提升了园区品位。
5.5 地域性
根据立地条件,深度挖掘当地文化精髓,充分发挥场所精神,营造浪漫、感性,富于文化底蕴、令人动容的景观。
6 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内容
6.1 项目背景研究
农业观光园区的设计规划首先应建立在对其项目背景的深度分析研究之上。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6.1.1 项目的概况分析
项目的概况的分析是对园区进行规划设计的首要任务,目的在于整理出项目规划方向的大体脉络。其一是对项目位置、规划用地范围及用地规模的归纳。再者,是明确项目的核心任务。
6.1.2 项目区域背景分析
在对项目概况进行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挥优势资源因素,扬长避短,对园区发展方向定位。
其一是对规划区域的地理区位、自然资源条件及交通条件进行归纳。其二是对地区发展前景进行分析,抓住区域发展战略对项目带来的发展机遇,在区域发展格局中找准位置,充分发挥自身最大作用。
6.2 场地现状分析
农业观光园的项目多是在现有的农业耕种区之上进行更深层次的开发,为对现有资源实现最高效率的利用,避免重复浪费的设计,首先应当对现场进行大量详实的踏勘及问询工作。在工作中需对照现状图纸对F场的地形地貌、土地使用现状、水文状况、植被状况及道路交通状况等进行标识分析,以期在后续设计中能最大限度的对现状资源中的地形、水体、道路、建筑、植物进行有针对性的整合,用最小的改动达到最大的景观效果。
6.3 项目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即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y)分析,究其本意来说就是决策制定的过程结合区域现状和特点,利用SWOT模型,以规划区的区位特色、资源环境等内部因素,和政策背景、各产业市场需求等外部因素的重要性和影响力的权衡分析,制定有指向性的具体规划,有助于在景观规划设计的同时实现交通、生产、景观、生态间的平衡发展。
6.4 项目定位研究
根据对农业资源的调查分析确定园区的经营模式定位,从而确立规划设计方向。对于体验乡村生活形式的园区宜采用复原传统农家风貌的设计风格;而主题产业展示型的园区则需着重于主题产品或技术的应用与体验,强化其主题特色;以感知乡土文化为主要形式的园区一方面应尽量保持当地文化特色的原有风貌,同时亦需注意对于新建设施应参考当地传统施工材料做法,结合新的创意进行设计;而农家休闲住宿形式的园区则应以突出自然美景为主,在设施方面应注重舒适与简洁。
6.5 规划设计
6.5.1 确立规划依据
查阅并罗列与项目规划设计相关的文献资料,主要包括:规划区域所在城市的总体规划、发展纲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各类相关设计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文件资料以及记载当地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的资料。这些文献资料中包含着大量的信息,是使方案有据可依、有源可溯的保证。
6.5.2 制定规划目标
对项目定位更深层次的探讨,以及对规划区的景观形象定位、旅游服务功能、生产效益及生态功能进行的具体表述。
6.5.3 明确规划理念
规划理念的建立应基于对整个园区的景观品位及重要功能的讨论,并对设计概念和控制总体风格进行控制。观光农业园的规划多是以农业生产为主要功能,在设计中需结合对当地特色的文化、艺术、风俗、技术等资源的深入挖掘与发挥,力求使规划区内的经营形式多元化、景观设计精致多样,并具有地域特点。
6.5.4 结构与总体布局规划分析
首先是景观结构规划。景观的构成需满足城市发展对生态、游憩方面的需求,并且尽量避免内容的同质化。即是说,在景观的风貌整体互相联系和契合的前提下又要有所区别。
其次是空间格局规划。根据规划区域现状地势,遵循自然进程,规划景观层次,形成生态基底。例如利用造挖湖堆山的手法,在土方就地平衡的基础上,构建规划区域的山水地形骨架;同时,丰富的景观结构能够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和多样的空间体验。
同时,进行视线结构分析也是营造丰富景观视觉体验的重要环节。是指通过对现状山体、控制性景观建筑、视景线、和以堤岛分割水面空间等的视觉层面的控制手段,营造多层次的视觉体验。
最后是生态结构规划。指结合景观控制和生态环境两个角度来建立区域尺度的景观安全格局,如此有助于提升周边区域及园区内部生态环境和景观品质,及良险循环的农业生态体系的建立。
6.5.5 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的划分,实际上是对其中游人的行为的空间布局安排。游人的行为基本上大致可分为游、购、吃、住、学五类,应依此将观光园划分为以下功能区:农业生产区、农业观赏区、游憩体验区、服务休闲区、科技示范区。各功能区所包括的内容则可根据项目设计的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和调整。
6.5.6 分项规划
(1)竖向规划。竖向规划主要包括地形塑造和水体规划两部分。
第一,根据整体景观风貌塑造的规划设计意向进行的地形和整体景观塑造;第二,竖向规划应与总体景观风貌塑造和生态环境塑造紧密结合,尽量做到土方平衡。
(2)交通系统规划。
包括车行交通体系、自行车交通体系、电动游览车体系、作业道路体系、步行道路体系、停车场、出入口等规划设计。
6.6 游憩活动体系规划(见表4)
6.7 旅游服务设施体系规划
旅游服务设施主要包括建筑及标识系统两方面的内容。在设计中首先要保证建筑风格与园区的性质、规模、功能项适应;其次要体现乡土气息,与乡村的自然环境相融合,体现当地地域文化和建筑布局风格,并据有当地建筑的色彩和形态特征。在材料方面,宜多使用当地特长的石料、陶土、木材、竹子及茅草。(见表5)
7 农业景观体系规划
7.1 立地、布局――乡土
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的历史及特点,充分挖掘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地营造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景观。
7.2 建筑、文化一一乡脉
延续整个乡村文化的文脉,使农业景观具备特有的文化魅力。
7.3 植物、动物一一乡韵
农业景观在规划中宜选用一些兼具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植物,还可养殖观赏价值或高经济价值的家禽或家畜。
7.4 人的参与一一乡情
人的活动也是景观的一部分,如钓鱼捕蛙、踩车、种菜收菜、晒麦扬场、剪枝施肥等活动,体现了浓浓的乡土风情,也是人们了解农村生活的一种重要方法。
8 案例分析
8.1 北京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8.1.1 基本概况:
北京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是北京市第一个农业项目规划与小城镇建设规划相统一,由首都规划委员会批准的农业项目,总体规划面积111.6平方km。2001年被国家科技部第六部委命名为北京昌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北京市唯一的部级农业园区。
8.1.2 定位:
小汤山农业园是一个集安全果蔬畜禽生产、种植采摘、科普教育、农业考察、特色餐饮、温泉疗养、旅游观光于一体的都市农业观光园。
8.1.3 发展战略
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依据“科技示范、辐射带动、旅游观光”的总体功能定位,确定了把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成为首都农业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展示窗口、现代新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生态型安全食品的生产基地。
8.1.4 规划建设
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以企业为主体,孵化培育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品牌建设,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先导产业,建立集聚效应突出的农业产业基地。全园形成了以高新农业科技为先导、基础农业产业为支撑、观光农业为窗口,一二三产全面发展的局面。
形成了“七区一园”的发展格局:以北方部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为代表的林木种苗区;以生产、科研、推广为主的精准农业区;以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代表的水产养殖区;以草业中心、华都肉鸡公司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区;以鲜绿安公司、北京天翼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果品采摘区;以九华山庄、龙脉温泉度假村为代表的休闲度假区;以北京市小汤山苗圃为代表的园林园艺区;以三益集团、北林科技为代表的籽种农业园。
8.1.5 案例总结:
农场规划设计范文6
从年7月份起,用三年时间分期分批对全市现有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通过升级改造,逐步以设施完善、环境舒适、管理规范的新型农贸市场取代传统农贸市场,努力营造公平、卫生、方便、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升级改造的原则、范围、进度和对象
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按照“属地管理、以镇为主、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由各所在地镇(区)政府组织实施。升级改造范围为全市现有的农贸市场。其中首批列入升级改造的市场为城区(含开发区)和镇()范围内所有农贸市场,第二批市场为农村镇政府所在地农贸市场,其余市场均列为第三批。具体升级改造的对象由各镇(区)根据城镇建设的要求确定。全市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计划在3年内全部完成,其中首批农贸市场必须确保在1年内完成,第二批农贸市场确保在2年内完成。上述规定期限内,不能完成改造达标的农贸市场一律实行关、停、并、转。
今后凡本市范围内按规划新建的农贸市场,包括住宅小区、集中居住区规划配套建设的农贸市场均必须按《市农贸市场建设标准和管理规范》(见附件1)要求实施。
三、职责分工
各镇(区)政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系升级改造实施项目的责任主体,负责组织、协调和督促市场经营单位、产权单位对农贸市场实施升级改造;制定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程进度计划;认真做好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的宣传引导和市场经营户的安置、过渡工作,确保市场改造期间群众生活购物正常和社会稳定;配合物价部门打击以升级改造为名提高租金、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
工商局:负责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实施项目的指导、监督,会同各镇(区)政府以及发改委(经贸委)、建设局等相关部门做好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的指导工作,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审定各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的具体计划和方案,负责审核改造后的市场内部功能分区布局设置,组织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程考核验收工作和验收后的软件规范管理及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发改委(经贸委):牵头负责并会同建设局、国土局和工商局等部门制定全市农贸市场布局规划;负责按照规划及时办理农贸市场升级改造项目的立项审批手续;会同工商局组织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的指导和督查工作;参与实施方案制定和考核;协调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工程扶持资金落实等相关事宜。
财政局:负责落实升级改造奖励扶持资金,并会同工商局、经贸委等部门制定农贸市场升级改造考核奖励办法;协调项目审计工作;依据考核结果及时安排专项奖励扶持资金。
建设局:负责对城镇总体规划范围内农贸市场的规划审批服务;负责协调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程项目改造建设的全程质量监督检查;负责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供水用水服务、落实相关用水扶持政策。
国土局:对符合用地规划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的新建农贸市场及时办理土地征供手续,对改建的及用地手续不全的逐步完善相关手续。对各类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建设提出用地方案。
建工局:负责农贸市场升级改造过程中施工许可和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农林局:负责农贸市场农产品质量检测设施配备和使用管理工作。
卫生局:参与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方案审查,参与工程验收。
公安局:负责加强市场治安管理工作,处理农贸市场升级改造过程中的治安矛盾纠纷,及时疏导交通,确保市场秩序稳定。
行政服务中心:负责指导、督促相关审批部门及时办理涉及农贸市场升级改造项目全过程的相关审批手续和各项优惠政策。
环保局:负责对农贸市场升级改造项目环评文件进行审核并提出环保方面要求,参与后期竣工验收工作。
城管执法局:在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期间,指导相关镇并配合公安局、工商局等部门在市场附近设立临时摊点,以方便居民生活和市场经营户正常经营,牵头负责市场改造期间城镇市容市貌整洁工作。
安监局:牵头负责全市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期间及其投入使用后的安全监督管理和督查工作。
监察局: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要求,对各镇(区)、部门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进行效能监察,参与项目的考核验收。
物价局:负责各农贸市场收费及物价的监督管理工作,打击借升级改造之机提高租金、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
法制办:负责农贸市场管理职能的协调和执法监督工作。
招投标办:负责对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工作。
消防大队:负责对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的设计施工图纸进行审查,按有关消防法规进行审核,并组织验收。
供电公司:负责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供电用电服务。
四、扶持政策
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按照“谁投资、谁收益、谁改造”原则,实行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投资方式,统筹各方力量做好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同时市镇两级政府也将给予一定的奖励和政策扶持。
(一)对列入升级改造的市场按照《市农贸市场建设标准和管理规范》要求进行提升改造。对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升级改造的工程,其中新建或改造面积达到3000平方米以上,并按《市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综合考核评分细则》(见附件2)经考核验收符合二级标准(140分以上)的市场,市、镇两级政府分别给予市场主办单位给予奖励,奖励资金列入当年财政预算。其中市政府对新建或改建面积达到3000平方米以上的市场,第一批考核结果名列第一、二、三名的,分别给予相应市场主办单位奖励18万元、12万元、6万元;第二批考核结果名列第一、二、三名的,分别给予相应市场主办单位奖励9万元、6万元、3万元;第三批考核结果名列第一、二、三名的,分别给予相应市场主办单位奖励4.5万元、3万元、1.5万元。同时,对上述组织实施市场升级改造过程中推进有力、成绩显著、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二)对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升级改造并经竣工验收符合标准的市场,给予三年的优惠期。三年内(自投入使用之日起)每年按原市场实施升级改造上一年度所收各类税、费、基金为基数,超收的部分按地方留成给予全额奖励。
列入升级改造计划改建、扩建、迁建的农贸市场在立项、规划、建设、施工、开发过程中的行政性收费、基金给予减免优惠。
税务部门要对升级改造后市场内经营户给予适当照顾。
(三)为有效调动市场改造者的积极性,解决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成本较高的矛盾,在符合城镇总体规划和商业网点规划的前提下,经市农贸市场升级改造领导组把关,可按照市场升级改造建设的规模,拿出总用地规模的一定比例土地用于商业房地产开发,以弥补市场开发投入资金的不足。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土地必须规范运作,且不得与市场经营管理相冲突。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是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和放心消费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市政府建立市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领导组,统一组织全市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牵头组织全市市场升级改造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工商局。
各镇(区)、各部门务必要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顺利进行。市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要按照方案,认真有效地组织市场升级改造工作的计划制定、组织协调、跟踪督查、考核验收等工作。全市农贸市场升级改造进度和结果,列入市政府对各镇(区)年度综合考核。
(二)明确职责,加强协调。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面广、政策性强。各镇(区)、各部门要认真组织、协调配合、统筹安排、明确责任、齐抓共管。各镇(区)必须结合城镇规划迅速拿出切实可行的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的实施计划,确保两年内各镇(区)辖区内的重点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到位,三年内所有农贸市场全部升级改造到位。市建设、工商、卫生、环保、安监、城管、消防等职能部门要从大局出发,加强对全市各农贸市场的监督检查。对不能按照全市农贸市场升级改造规划实施的,各镇(区)要会同相关部门迅速调整完善规划,加快实施进度,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同时要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包括农贸市场开办者、经营者支持参与。
(三)积极引导,确保稳定。各镇(区)、各部门要做好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的宣传引导工作,积极向农贸市场开办者及经营户宣传相关政策,坚决打击以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为名提高租金、哄抬物价等行为;要切实做好农贸市场升级改造过程中经营户的安置工作;要做好农贸市场周边居民的稳定工作,搞好市场周边、疏导点的管理,保证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稳步推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14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