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的故事范文1
1950年8月,钱学森一家人准备乘坐加拿大班机离开美国。但是,美国国防部以莫须有的罪名通过海关扣留了他。之后,美国司法部签署了逮捕令,钱学森失去了自由。
在美国工作的10多年间,钱学森为美国航空和火箭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美国专栏作家密尔顿·维奥斯特曾写道:“钱是帮助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流军事强国的科学家银河中一颗明亮的星。”因此,当得知钱学森要回国时,美海军部副部长立即给司法部打电话:“无论如何都不要让钱学森回国,他太有价值了!”“宁可毙了他,也不要放他回国。”
钱学森没有屈服。在失去自由的日子里,他一方面继续着自己的科学研究,一方面坚持斗争,寻找回国的时机。1955年5月,他从海外华人报纸上看到一则关于中国庆祝“五一”劳动节的报道,其中有他家熟悉的世交陈叔通和一起在天安门城楼检阅**队伍的消息。
钱学森立即给陈叔通写了一封请求祖国帮助他回国的信,夹在蒋英写给她在比利时的妹妹的信里,悄悄地寄了出去。陈叔通接到信的当天,就把信送交给总理。当时,中美正在日内瓦举行大使级会谈。王炳南大使根据总理的指示与美方交涉。开始,美方不承认扣留了任何中国公民,但当王大使拿出钱学森的信时,美方才哑口无言。最后,美国政府只得无奈地允许钱学森回国。
在美国的20年里,钱学森一直保留着中国国籍。他回忆说:“我在美国那么长时间,从来没想过这一辈子要在那里呆下去。我这么说是有根据的。因为在美国,一个人参加工作,总要把他的一部分收入存入保险公司,以备晚年之后用。我一块美元也不存,许多人感到奇怪。其实没什么奇怪的,因为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
1955年9月,钱学森全家登上克里夫兰总统号轮船回国。到达北京后的第二天清晨,他就带领全家来到天安门广场。仰望着雄伟的天安门和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他无比激动。
钱学森的故事范文2
当我读完《知荣辱,树新风》里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我的心中不由自主地升腾起一种无限的感动。
在书中,我认识了许多伟大的人物,有钱学森、张思德、丛飞、孔子┉┉
其中钱学森的故事在我的记忆里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象。钱学森1911年出生在上海。学生时代,他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下决心要发愤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富强做一番事。终于,他以优异的成绩在上海交通大学毕业了。他满以为可以为祖国效力了,没想到当时的动荡社会根本没有他施展才华的机会。一腔爱国热情被浇灭了,他只好挥泪告别祖国,远走美国深造。
钱学森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在美国,他帮助美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取得了胜利。美国军方兴高采烈,称赞钱学森为世界反法西斯胜利做出了“巨大的无法估价的贡献”,评价他是“帮助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流军事强国的科学家银河中的一颗明亮的星”。
然而,这一切并不是钱学森真正追求的目标。一颗爱国之心始终在他的胸膛里跳动,一腔报效祖国的热情依然在他的心中燃烧——他时时等待着回国实现梦想的机会。
1955年10月8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钱学森终于远涉重洋,回到了日夜思念的祖国!他对中国火箭导弹技术、航空技术和系统理论工程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钱学森的故事范文3
最近,一直被一个人的故事感动着。他,是我国导弹、火箭以及航天事业的拓荒者和奠基人,是人们心目中的“科学圣人”,他就是为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奋斗终生的伟大科学家——钱学森。他的一生充满神秘和传奇,虽然历史已经尘封了一些记忆,但阅读了《钱学森故事》这本书后,钱学森的爱国之心、坚定信念和创新精神,使我心潮澎湃、无法忘怀。 钱学森的身上有着丰厚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的奉献精神,他的民族气节,他的坚强毅力,他的艰苦朴素,他对父母师长的缱绻情怀,他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有力地显示了他的品格、情操,无不令人景仰。但其中给我最突出印象和强烈感动,是其爱国主义者的情怀。作为爱国主义典范的钱学森,爱国主义是贯穿他整个生命的主旋律,当他身在异国、羁縻难归时,在美国法庭上以黄钟大吕般的恢宏声音宣告:“我是大唐的后代,我的一腔热血只图报国。我的根在中国。”他在经历了长达五年的囚禁,终于踏上了祖国的热土后,他顾不上洗去一路的风尘就投身到了新中国的科技建设中,这位享有国际威望的大科学家,以一个普通的科学工作者的姿态,穿行在风沙弥漫的西北荒漠,成功研发了“两弹一星”,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钱学森的业绩对于我——一个普通的国家公务员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但从他身上使我对“爱国”这两个字的理解由模糊变得逐渐清晰,爱国,就是要把祖国放在心间,以祖国利益至上;爱国,就是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奋发向上,为我们的祖国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爱国不仅是一种心情,在落实为实际行动的过程中更需要一种坚定的信念。钱学森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几十年来,他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仰、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对祖国和人民无限忠诚,始终把爱祖国、爱人民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自觉把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论遇到多少艰难困苦,都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在研发“两弹一星”的过程中,条件非常艰苦,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国家又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的天灾人祸,但他始终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为新中国军事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我也从一次次的尝试中明白了坚定就是一种信念,在动摇时鼓励自己坚持下去。现在,从钱学森的故事里我更体会出坚定这个词语的新解:执着地做事、为民族做事、为祖国做事!
有了爱国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如何将它转换成生产力呢?《钱学森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位科学家的创新的力量。钱学森28岁时就与导师一起完成“卡门钱近似”公式,创立火箭与航空领域中的若干重要概念,开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两门学科,不仅为中国人的科学创造留下闪光足迹,对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也作出重要贡献。或许缘于此,时任美国海军副部长的金贝尔就认定,钱学森“在任何情况下都抵得上3——5个师的兵力!”这就是科学的力量和科学家的价值。进入21世纪的今天,一个国家和民族真正实现崛起,主要表现在文明创造,反映在科技发展上。一个伟大的民族只有为人类文明提供了大量创新成果,方可证明自己、成就自己。所以,正在崛起的当代中国,弘扬钱学森的科学创新精神,对于引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走向极其重要。而对于我们普普通通的一员,我们的工作可能没有什么高科技,但是我们也一样需要具有创新精神,任何事情,只有创新才能有发展,才能更好的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钱学森观后感2000字(二)
看完了钱老师的课,第一感觉就是好。这一次研修的主题是《文体教学观照下的语文教学》,需要从文体教学的角度来评价。若从这一角度来说,教学这类叙事写人的文章时,教师首先要掌握这篇课文的个性特征,即写作特点,继而要将每篇课文的个性特征加以总结,进而归结出其共性特征,从而捉住文章的文体特征。只有教师准确地把握叙事写人的文章的规律,方可居高临下地指导学生深入的学习此类文章。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合老师的这节课:
1、把握叙事写人这类文章的基本要素
叙事写人这类文章,一般都要包含时间、地点、事件、人物和事件发生、发展的原因和结果这六个基本要素。合老师在讲解的时候捉住人物、事件、时间、事件发生、发展的原因和结果来分析此文。对于引入2007年感动人物的颁奖词作为激发学生兴趣去深入了解钱学森,我还是挺认可的,若学生是细心的人就会在他的引导下开始关注感动中国人物并且积累当中经过锤炼的颁奖词。在把握人物要素这一方面,合老师引导学生通过细读第一段感受人物形象,并且引导学生发现有关钱学森的语言描写。无论是事件的记叙还是人物的语言都是为了丰富钱学森的形象。文章中重要的要素就是要突显出钱学森有过硬的技术还有对祖国的一股强烈的爱国情怀。在这两个要素中,合老师对于后一要素提炼出“我是一个中国人”来贯穿整节课,让学生在自我发现、教师引导下不断地加深对钱学森爱国情怀的认识。还有对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恰当引用以及与文本的配对,进一步内化提升使学生进一步感受钱学森的爱国清怀。
2、理清文章脉络
一般来说,理清这类文章的手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分析文章记叙的顺序类型。仔细读课文,看看其中有无时间上的先后错落现象,或者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模式的变动现象。如果有,那么这些地方就出现了记叙顺序的变动,可能运用了倒叙或插叙方式。②思考文章为什么要运用这样的顺序。文章选择哪种记叙方式,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内容和写作意图。这就需要我们在阅读时思考:这种叙述方式对文章的中心思想的表达有什么好处?就是说,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合老师在理清文章脉络这一部分,适时捉住时间这一关键线索引导学生发现文章中倒叙这一特别写法。我们可以发现合老师在发现一学生说出“第一自然段应该放在第六自然段后面”时,还让一位同学帮忙补充原因,当第二位同学以时间作答后,他才开始讲解这个手法,从这里可以看出合老师对学生捉关键信息的应道。另外提出为什么使用这种叙事手法时,学生也给予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去解答,给足学生发挥的空间。
3、要对佳句进行欣赏品析
讲解这篇文章时,合老师带领学生先从第一自然段的语言中感悟钱学森这位伟人的形象。文章中几个重点的四字词语的出现,正是对钱学森最好的概括。合老师在此处就让学生用其中的一两个词来概括本文中对钱学森的描写进而过渡到他要讲的第一段。尤其是捉住第一段中的几个关键句一一表现钱学森那种归心似箭的回国决心。好一个“轮船的甲板”和“ 火箭的舱壁”的对比分析,好一个“,”的分析,既加强了学生对语言的感悟也体会到标点符号的重要性。
总得来说,合老师这节课,我感觉是上的比较沉稳的。我最欣赏合老师的地方,就是他对语言的驾驭能力,我感觉他的每一部分都过渡得很顺畅,每一处都是那么的顺利成章。还有整节课的上传授的学习方法,都是很自然的教授给学生,学生在接受方面会感觉比较自然。要说这节可的不足就是,合老师虽捉住了文中关键的四字词语,也让学生做了课后那道填空的练习题,但是却没有借这道题从钱学森的这些品质延伸到其他相关的伟人身上。我的评价暂时还是比较肤浅的,希望老师们帮忙补充,谢谢!
钱学森观后感2000字(三)
像飞仔这样年龄段的少年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扰,那就是对历史事件的知之甚少,如果能在某次对话中拿出具体数据来反驳别人的炫耀“博学”,那是相当有面子的事情,并不亚于谁的酒量好的重要性,但这并不是一味的那么表面化,而是相对的窘迫,是知识的窘迫。现在要细究是教材,宣传,还是我们的不懂事都已经难以去求实,但是了解这些对我们的好处其实是很多的,并不亚于我们追求的“青春”小说,沉迷其中也能找到我们没开发的兴趣,生活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微妙的变化着,那么我们何必费力去随大流批评“小流死磕的电影审查制度”。 对于钱学森我们的记忆应该是停留在两个关键词上面“留学生和两弹一星”,但是更加详细的信息却是我们很少会去主动百度的,于是本片作为主旋律的历史人物宣传传记正是填补一下这方面的空白,让历史也能更加的形象具体,作为宣传和资料都是不错的。对于文化不一定是zf极力推荐就令人反感的,好不好才是重点,起码在飞仔看来,流水账似的记录能让我们很好的根据年代来梳理那些凌乱的知识,然后通过好的拍摄条件来创造一些非常珍贵并且感人的画面并且抓住几个重点好好的发挥一下就能达到基本的的传记要求了,要是人物比较重要,那么就要辛苦创作者去更加细致的调整事件和影片的节奏,以及情感比例的分配。在《钱学森 》中,画面,演员和台词是明显经过细致打磨的,毕竟这个人物的重要性在整个故事叙述中已经很明显了,不过在98分钟的电影时间里还是比较局促的,很多情感和事件都是点到为止,很明显编剧还是想全面去展现钱的一生,而不是一两个典型事件,立志于打造成唯一的电影资料,却苦于时间的限制,这样的环境是有压力的。
从全片来看《钱学森》大致是分为3个部分来组成的:留学生,两弹一星,纪录片。“留学生”部分是个人魅力的极致体现,学识能达到的高度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钱学森的故事范文4
在钱学森的履历介绍上常有“任国防部五院院长、副院长”的字样。事实上他是先当的是院长,后当的副院长。岂不是降职了?其实,这就是钱学森和常人的不常之处。1956年,他向中央建议,成立导弹研制机构,这就是后来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钱学森担任院长。但是随着导弹事业的发展、五院规模的扩大,钱学森作为院长的行政事务也越来越多。当年45岁的钱院长虽然精力充沛,但他既要为中国的导弹事业举办“扫盲班”,又要带领大家进行技术攻关,还要为研究院一大家人的柴米油盐操心。有时研究院的报告和幼儿园的报告会一同等待他这位院长批示,他说,我哪懂幼儿园的事呀。为此,他给聂帅写信要求“退”下来改正为副,专心致志于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上级同意了他的要求,使他从繁杂的行政、后勤事务中解脱出来。从此,他只任副职,到七机部副部长,再到国防科委副主任等,专司我国国防科技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他对这种安排十分满意。
钱学森考虑的是科研工作,而不是自己因此会失去什么权力,降低什么待遇。这种精神贯穿在他的一生之中。钱学森出任中国科协第三届主席的经历也是曲折的。1985年,科协二届五次全国委员会一致通过建议由钱学森担任第三届主席,可他个人不同意。一直到闭幕那天,在京西宾馆开闭幕大会,文稿写好了,请钱老(科协一届副主席)致闭幕词,并送他审阅。他看了稿子后表示,这个稿子原则上我同意,但最后要加一段话,让我向大家说明,我不能出任三届主席的理由。如果你们同意加这段话,我就念这个稿子,如果你们不同意,我就不念,请别人致闭幕词。科协的同志只好表示:“钱老,您念完这个稿子,可以讲一段您个人的意见,但不要正式写进这份讲稿。”于是,钱学森同意致闭幕词。但是当他在说明自己不适合担任下届主席时,会场上连续地鼓掌,使他没法接着讲下去,有人站起来插话,“钱老,这个问题您个人就别讲了。”大家对插话又热烈鼓掌。后来,方毅、杨尚昆、邓颖超都出面找他谈话,劝他出任科协三届主席。由于这样一些工作,钱学森才得以出任了下一届科协主席。可以想象,如果不是大家这么一致地做工作,钱学森是绝不会要这个名的。1991年,当他任期满后,在换届时,他坚决不同意连任,并推荐比自己年轻的人担任下届科协主席。
大家知道,钱学森是全国政协第六、七、八届副主席。当然,第六届他并不是换届时选进,而是中间增补进去的。但钱学森并不算这个细账,在七届任满时,他就给当时的政协负责人写信,请求不要在八届政协安排任何工作,说“这是我身体条件的实况”。但是这个报告没被批准,直到1998年全国政协八届换届时,钱学森才从副主席的位置上完全退下来。这便是一个不要地位、要作为的钱学森。
于荣誉,钱学森也是如此。目前,在中国从事科研工作的人都想争取一个“院士”的称号,这个称号在1994年前叫“学部委员”。然而,钱学森在1988年与1992年曾两次给当时任中科院院长的周光召写信,请求免去他学部委员的称号。信发出去,周光召与严济慈一起做他的工作,讲“学部委员不是个官位,是大家选的,任何领导无权批准您的请辞报告”。于是,钱学森只得放弃个人的想法。
每次“失踪”总是给祖国人民带来惊喜
当年,钱学森回国后不久,便一头扎在了大西北,冒着狂暴的黄沙,顶着火辣辣的烈日,在人迹罕见的大沙漠中与科技人员一起风餐露宿,日日夜夜地研究解决许多重大的国防科技难题,一干就是好几个月不回家。
有时,他神不知鬼不觉地返回来,妻子问他去哪了,为什么瘦成这个样子,他只是淡淡一笑,说一声“没关系,不用担心”,就算支应过去。蒋英回忆起钱学森的那段生活时,不无嗔怨:“那时候,他什么都不对我讲。我问他在干什么,不说。有时忽然出差,我问他到哪儿去,不说;去多久,也不说。他的工作和行动高度保密,行踪不要说对新闻界、对朋友保密,连我们家人也绝对保密,一点也不知道他在干嘛。”于是,蒋英向记者讲起那个听来啼笑皆非的“索夫”故事。
有一回,钱学森又“出差”,一去又是几个月,杳无音信。急得坐立不安、寝食不宁的蒋英,再也无法忍受这种亲人死活不明的痛苦折磨,急匆匆地找到一位国家领导人,像一个天真的孩子赌气地质问:“钱学森到哪儿去了?他还要不要这个家?”说完呜呜地哭了起来。
其实,这时的钱学森并没有失踪,他正在戈壁荒漠之上紧张地进行着“东风一号”近程导弹的发射准备工作。这颗导弹是在钱学森的领导下,技术人员和工人奋战了700多个日夜研制成功的。
1960年11月5日,新华社发了一条电讯通稿:我国第一枚“东风一号”近程导弹在我国西北地区发射成功,精确命中目标……蒋英看到消息,刹那间脸上露出了笑容――莫非是他?莫非他就在“我国的西北地区”?“他回来了,经‘质问’而验证我猜中了。当我向他讲述自己前不久找国家领导人‘索夫’的故事后,逗得他哈哈大笑。”蒋英讲,此后,钱学森又有多次“失踪”,每次“失踪”总是给祖国人民带来惊喜。
感情丰富而情趣多多
钱学森和蒋英婚姻美满,夫妻恩爱。虽然所从事的专业各异,但为祖国奉献、为人民效力的心一样热。钱学森钟情于蒋英,同时也钟情于他和蒋英共同酷爱的音乐。
“我从小喜欢音乐,他也自幼酷爱艺术,中学时代他是有名的铜管乐手。”钱学森与蒋英一样,喜欢听音乐,对世界乐坛名家的各种风格都十分稔熟,欣赏音乐的艺术品味很高。
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期间,钱学森曾多次驾驶着那二手货的老爷车,拉着三四个中国同学,到波士顿听交响乐团的音乐会。波士顿交响乐团每周都要演出一次,它那整齐的阵容、高超的技艺享誉世界,征服了无数音乐爱好者,也征服了钱学森。没有特殊情况,每个周末的音乐会他几乎都要到场。为了听音乐会,钱学森宁肯节衣缩食,十分节俭地花用他打工挣来的钱。音乐给了他慰藉,也引发了他幸福的联想。每当他听到那些悠扬的乐曲声,他便情不自禁地想起身在异地的蒋英――远离家乡、远离祖国、在欧洲学习声乐的姑娘。
20世纪50年代中期,蒋英在中央实验歌剧院担任艺术指导。“为了满足广大工农兵的要求,我和演员们一起到大西北偏僻落后的地方巡回演出,并努力学唱中国民歌、昆曲、京韵大鼓,甚至京戏。”她穿上民族服装,扮作村姑,登台演唱,颇受群众欢迎。每当登台演唱时,蒋英总喜欢请钱学森去听,请他欣赏,请他评论。有时钱学森工作忙,不能去听,蒋英就录下音来,带回家,待他休息再放给他听。
钱学森的故事范文5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热爱祖国,献身科学》。
在中国那麽多爱国名人中,有一位名人为中国核武器的发展奠定的基础,写下了璀璨、崭新的篇章,他就是号称“中国原子弹之父”的钱学森。钱学森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他在火箭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当他一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钱学森便立即决定回国工作。1950年9月,当钱学森要登上飞机时,他被迫退掉飞机票,移民局说钱学森是间谍,几天后,钱学森突然被捕,关在一个海岛上,受到无休止的折磨。这样,他坚持战斗了5年。终于在1995年的一天,钱学森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中国还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就是“两弹元勋”邓稼先。
钱学森的故事范文6
我与钱学森的一面之缘
人物传记片《钱学森》摄制组成员从上到下,从前到后达百人之多,而真正见过钱学森并采访过他的,却仅我一人。
那是1997年,我担任12集文献纪录片《》的执行总导演,负责全片100多位当事人的采访。由于生前是中共党内与知识分子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加上他一直担任领导“两弹一星”(原子弹、核弹导弹和卫星)研制的最高机构――中央专委会的主任,钱学森与有相当密切的交往,因此他是《》一片中的重量级采访人物。我们摄制组负责联络采访对象的统筹告诉我,钱学森办公室说,钱老几乎不接受媒体采访,他们要向钱老请示。有一天,“钱办”打来电话,跟我约了一个时间,让我去当时的国防科工委面谈。纪录片《》的上百位采访对象中,上至主席、总理等中央最高领导人,下至普通工人、农民,我们均通过电话或传真联络就能搞定,要求面见汇报,才能决定进行采访的,钱学森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
经过层层的哨卡,呈递介绍信、填报会客登记、查验证件,我来到了一间宽敞明亮的大办公室,一位声音洪亮、面色红润、个头伟岸的军人接待了我。他自我介绍,名叫涂元季,是钱学森的秘书,也是他的学术助手。涂秘书告诉我,钱老退休以后从未接受过媒体的采访,尤其是电视采访,老人家几年来闭门谢客。但考虑到本片乃纪念诞辰百年之作,钱老对有特殊感情,所以老人家破例答应接受采访。
当商量采访具体细节的时候,我提出需要找一个大一点的屋子,而且要提前一小时为采访布置灯光。涂秘书听后皱起了眉头,他告诉我,钱老家的屋子都非常小,而钱老腿脚不便,无法出门,希望我们不要搞得太复杂,尽量缩短准备时间。我们采访提纲中有关于钱老被美国当局扣押5年,最终回国的一段,涂秘书说,钱老不愿提起这段往事,我们可以采访夫人蒋英。
当时由于我们主要是拍摄的生平,对作为科学家的钱学森本人并未有更多的研究,涂秘书指出了我们采访大纲中大量的常识错误,其中他谈到,我们所说的“两弹一星”是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他说这是错误的,应该是包括原子弹、氢弹在内的核弹和导弹、卫星,称为“两弹一星”,而这中间最重要的是导弹。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时候,是放在一个100多米的铁架子上,如果没有导弹,原子弹相当于没有枪的子弹,不可能成为一个重要的攻击武器。人造卫星能否上天,主要取决于其运载工具――火箭,钱学森作为中国的导弹之父,其在中国国防尖端武器研发中的地位和作用就不言而喻。
这次谈话,是我对钱学森了解的第一课,也开启了我对钱学森的兴趣。
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我们来到国防科工委的宿舍,几排红砖三层家属楼,钱学森的家就坐落在此。一楼是警卫战士的住处,钱老一家住在二楼。进门后,发现这是典型的六七十年代民居建筑,每个屋子都非常窄小。我们选择了钱老的书房,但由于屋子太小,我们原来准备布置的10个灯,减成了4个,幸亏当天阳光明媚,我们更多地使用了自然光。当我们布置完毕,钱老面带笑容,坐着轮椅被推到了书房。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告诉我们,钱老时年八十有六,由于骨质疏松,基本上已离不开轮椅。在和煦阳光的照耀下,钱学森肤色白皙,脸上并没有很多的皱纹,目光敏锐、明亮有神,不像一个年近耄耋的老人。
当时为了保持采访的统一性,我们设计了一块巨大的背景布,但由于钱老不能离开轮椅,白色的椅背特别显眼,我用我的深色外衣套在了椅背上。
我上去跟他寒暄几句,他儿子跟我说,他父亲基本上听不见。由于听力障碍的原因,老人的声音特别洪亮,周围所有的人都称他为“钱老”,尤其让我觉得奇怪的是,他的儿子钱永刚,不叫他爸爸,也称他为“钱老”。钱永刚告诉我,采访时间不要超过半个小时,问题也不必问太多,昨天晚上他父亲都做了准备,简短开场后,采访就开始了。
果然,采访开始后,钱老基本上不理会我的提问,自顾自地说完了他要说的话。但是他说的内容,不仅是我提纲上所提出的,而且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
这天,钱老情绪非常好,大部分时间面带孩童般纯真的微笑,他虽因耳背,音调较高,但语速平缓,一字一顿,而且内容风趣幽默,不像是讲一些严肃的、严谨的科学问题,这是的钱学森,似乎不仅是科学家,更像一个大师级艺术家。采访中他大部分时间面带微笑,即使说到在人代会上,因有人质疑“两弹一星”,他说他非常生气,据理力驳时,脸上依然面带微笑。
当他说到在全国政协会议期间,他称遗孀、当时的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为老师时(钱老在北京实验二小上小学,当时邓是学校老师),和在研究“东风二号”导弹失败原因时,一个女工程师因为着急把脸搞歪的故事时,他都孩童般的笑出了声。但是当他讲到“”期间总理让他保重身体时,他脸色凝重了起来,声音哽咽,眼角有了泪光,这是我唯一一次看到他动了感情。
原定的半小时采访时间很快就过去了,钱老讲了整整一个多小时。由于钱老说的内容很多,在后来《》成片时,他的访谈仅用了不到5分钟。其后我们在采访夫人蒋英时,他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由于当时我对钱学森了解尚浅,我印象里的钱学森和我们采访过的许多老人没有太多差别,性情平和,衣着简朴,家居陈旧,很难把我所见到的一切和一个神秘的大科学家联系到一起。我更不会想到,十年后在我拍摄《钱学森》传记片时,这将是钱学森一生中唯一一次完整采访,他所说的每一句话和每一分钟画面都极其珍贵。
钱学森是新中国的战略科学家
当我加入《钱学森》摄制组时,该片已筹备几年,但一直进展缓慢。我在了解很多情况后,也突然发现,这是一项难以完成的工作。首先,由于钱学森长期从事高度机密的国防科研工作,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因此,有关他的影像资料极为缺乏。在“”前的所有影像资料加起来不超过5分钟。其次,在采访中我们还发现,作为大科学家的钱学森,几乎不参加具体的科研攻关工作,很难寻找到科研攻关中,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再有一个一直困扰我们的问题,就是钱学森对新中国的科学研究和高科技发展究竟做了什么贡献呢?在将近几年的采访拍摄中,我们渐渐地对钱学森的科学地位和突出贡献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这里面突出的有两点:
一是钱学森以一己之力确立了新中国国防科研的战略
1955年10月,刚过国庆节,钱学森回到了中国。当时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将虚位以待几年的中国科学院力学所所长的位置授予了他,钱学森也开始了纯理论的科学研究,为力学所做了布局。但第二年,1956年5月,国家召开了全国长期科学规划会议,总理、、李富春、聂荣臻等副总理组织了600多位科学家,制定《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十二年规划”。
当时百废待兴,国力又有限,所以要确定几项优先发展的项目。在前期规划项目中,飞机制造名列其中。这是因为,刚刚结束的朝鲜战争中,我志愿军由于空中打击力量不够,吃了大亏。中央高层痛下决心,一定要打造自己的航空工业,时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是力推者之一。但人们没有想到,在规划制定时,航空专业出身的钱学森却态度鲜明的反对优先安排发展飞机。他提出优先发展火箭武器,后来他自己将其转译成“导弹”,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刘亚楼曾经说,钱学森的观点让他觉得极为新鲜,因为他完全不了解导弹,所以一开始对钱学森的观点不甚赞同。为了说服这些战场的骁将,钱学森专门为他们讲了一课,他用浅显的语言做了完美的说明。他告诉他们,与飞机相比,火箭武器的速度更快,火箭打飞机,一打一个准,飞机打火箭,追都追不上。最重要的是,当时中国的科技水平和工业水平,攻克飞机比攻克火箭技术更难。因为火箭是无人驾驶的一次性武器,而飞机则有人驾驶,且要求多次使用,这在机械、结构、材料和飞行安全等问题上都有许多特殊的要求。研制飞机需要20年以上的时间,而研制导弹只需要不到10年。
也许是因为钱学森的学术威望,最终“十二年规划”中,喷气和火箭技术被确定为6项紧急重点任务之一。其中,喷气和火箭技术的规划设计是由钱学森和其他几位科学家合作完成的。
最终,中国用了不到8年的时间,已经能自行设计制造射程达一千公里的中程导弹。而中国的飞机工业的发展却一直面临诸多的困难,尤其是安全性。据有关回忆录记载,1964年,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工委主任元帅看到大量的飞机制造出来之后,由于技术和质量问题不能飞行,大发雷霆。从今天看,现代战争已经进入了精确打击阶段,导弹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攻击武器。由于钱学森的坚持,中国用了20年的时间,完成了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导弹的研制和生产,使中国拥有了最先进的国防尖端技术;更为可喜的是,由于导弹火箭的研制,带动了中国的航天工程,在不到30年的时间,中国相继完成了人造卫星、地球同步卫星、返回式卫星、探月卫星和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我国的飞机制造工业依然在上世纪90年代才有了显著的进步,但直至今天依然没有制造大型飞机的成功经验和成果,曾经研制的“运10”也因质量问题而停飞。
50多年前,如果不是钱学森力挽狂澜,优先发展导弹武器,今天中国的军事力量将落后世界几十年,这就是钱学森作为战略科学家的卓越贡献。
二是钱学森的系统工程思想统领了中国科研发展
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也是一位教授,专注于钱学森科学思想研究。我们在一起合作的时候,他多次强调,希望我们能够把钱学森的科学思想、尤其是晚年的科学思考作为本片的重点。因为他父亲曾告诉他说,他晚年的科学思想才是他自己最为看重的。思想是无形的,思想的表述总也显得枯燥。钱学森博大精深的思想,又为我等之辈难以企及。在我们的《钱学森》一片中,我们更多的突出了钱学森的人生故事和丰富的情感以及具体的科研经历,并未将钱学森的科学思想作为重点。但这并不等于钱学森的思想不重要,只是由于我们今日的认识,尚为肤浅,不足以进行完美表述,说不好还不如不说。
但无论如何,钱学森的科学思想,对中国科学研究领域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尤其因为钱学森在中国科学界的地位,他作为高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他的思想所造成的影响之大,也是不可估量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系统”的概念。
上世纪50年代初,钱学森遭受美国当局软禁之时,他潜心著作,写就《工程控制论》一书,书成之后,他将之赠与恩师冯•卡门,冯•卡门老先生对学生钱学森说:“你的科学成就已经超过了我”。我想,这时冯•卡门所指的并不只是航空工程、喷气动力等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而是钱学森提出系统工程的思想,体现出的对科学研究的全新认识与理解,并将给未来科技发展带来革命性意义,冯•卡门无疑是最早认识到钱学森思想价值的人之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tiexin666##126.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s://tiexin66.com/syfw/514253.html